为什么比特币莱特币是什么和莱特币都能避免51%攻击

114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2921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感谢赞赏!给好友秀一下吧
内容棒,扫码分享给好友
山寨币凶猛
12月8日,国内某知名电子货币交易网站挂牌了一个新的电子货币(龙币,ISK)。这个由中国团队开发的山寨币(Altcoin)发布于日,发布不到四个月后,在该交易网站第一次挂牌交易。由于国内电子货币市场处于高烧时期,这个币的各项参数看上去也不错,有理由获得不小的关注。但是,12月10日,该网站再次发布公告:龙币被停止交易,已经购买龙币的用户都将得到全额赔偿。但龙币到底出了什么事,该网站没有明言。我找业内人士了解情况,得到的答案是:龙币早在8月23日发布当日,就爆出了一系列的丑闻,官网关闭,QQ群解散,几乎成为了死币。而此刻借着电子货币的高烧再次挂牌,引来了众多的质疑声。挂牌之后,价格也出现了异动,有操盘的嫌疑,迫使交易网站不得不对该币下架处理。但龙币的下架并没有起到警示作用,中国的电子货币交易市场仍然带有明显的非理性特征。12月14日,就在龙币下架不到一个星期,该交易网站又接连挂牌了两个新币:数码币和苹果币。它们将继续龙币没有走完的路,将投机的希望继续留给人类。大部分的人们或许根本没有听说过所谓的龙币、苹果币、数码币等名称古怪的电子货币,但这三种只是中国电子货币市场的冰山一角而已。各类名称稀奇古怪的山寨币层出不穷,如元宝币、招财币、虎币、自由币、熊猫币、屌丝币、世界币、宇宙币、比奥币等等。在全世界范围内,已有近百款山寨币,而在中国,山寨币在2013年也呈现爆发趋势,有的一登场就死,有的苦苦支撑,而新币仍然不断涌现。更为麻烦的是,在电子货币的龙头老大比特币已经逐渐和实物贸易市场对接的时候,这些山寨币大部分还完全凭借着人们的信心来定价,没有现实的支撑点。山寨币也成了电子货币市场风险最高发的所在,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个领域。那些参与者心里都清楚,大部分的山寨币都活不过一年,而许多在刚见光时就已经夭折,但他们仍然乐此不疲参与其中,继续着这个古怪,却又寄托着发财梦的游戏,期待着有一天押对了币种,获得比特币一般的超级回报。电子货币市场的风险不在于已经逃出生天的比特币和莱特币,而在于更加汹涌而来的山寨币。在国内,山寨币虽然已经在玩家间流传,主流媒体却还没有理解它的意义。基础知识:比特币不管人们接受与否,比特币已经站稳了脚跟,并将长期存在。当比特币出现时,带着理想主义的人们突然发现,比特币体现了对现实金融体系的不满,是对现实弊端的一种纠正。在现实中,当货币脱离了其实际价值之后,就成了政府作弊和制造通胀的帮凶。比如,在古代,人们使用黄金做货币时,由于黄金的数量是有限的,政府很难操纵,所以古代的通货膨胀率一直很低。而到了开始使用纸币时,政府突然找到了作弊的方法,如果缺钱了,就开动印钞机多印点儿钞票,手里就有钱了。而民间则要承担政府偷印钞票的代价,也就是严重的通胀。通货膨胀不仅在中国是个大问题,在西方同样非常严重,受到社会的诟病。比如,上个世纪,美国的物价水平膨胀了上百倍,就和货币的超发有直接关联。美联储和财政部的联合发钞机制还制造了一个个的资产泡沫,让人记忆犹新。而一群技术怪杰在设计比特币的时候,就模仿了现实中挖掘黄金过程。在地球上,黄金的储量是有限的,所以比特币也有个最高的额度,不是无限的。黄金的挖掘难度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越来越高,比特币也就设置成在一开始,单位时间内能够挖掘最多数量的比特币,越往后来,数量越少,直至达到限额就再也没有了。另外,挖掘黄金消耗的是设备和时间,而挖掘比特币消耗的是全世界计算机的计算能力(算力)和人工。总之,这都是一一对应的。正是比特币的稀缺性,使得人们意识到,它不会按照政府的意志偷偷增加数量,也不会像美元一样贬值,美联储和财政部也没有办法勾兑着多印钞票。这样,比特币就有了保值和储存的功能。同时,各种地下市场开始使用比特币做交易,使它有了交换中介的功能。当有了这些功能后,比特币就有了价值,并随着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而越来越升值。有人认为,比特币是一个泡沫,但我却相信比特币由于交换中介和储存的功能,将会在很长时间内存在,而现在的价值仍然是被低估的,随着各国政府继续加印钞票,比特币值会表现得越来越坚挺。但就在比特币取得成功时,却出现了另一个麻烦:山寨币。山寨币的形成比特币是开源项目,源码都是公开的。当比特币取得成功,出现了大幅度升值时,人们突然发现,只要将比特币的代码拿过来,改一下名字,重设以下参数,就可以产生另一种电子货币。重要的参数包括:1,货币的总数,比特币的总数是2100万个。理论上,山寨币可以任意设定总数,但人们必须牢记,数量越大,每一枚货币就越不值钱,所以,每一种山寨币的数量大多会控制在几千万个道上百亿之间。2,货币产生的速度,比特币设定大约每10分钟产生一个区块,每个区块含有50枚比特币。但是,当产生了21万个区块后,以后每个区块就只含有25比特币了。再有21万个区块,就再减半。这就是模拟现实中挖黄金难度的增加。山寨币之所以产生,也得自于这个机制。正是由于比特币越来越难挖,人们才会设计更好挖的山寨币来投机。山寨币可以设置不同于比特币的挖掘速度,比如,有的山寨币设置一开始产生币的速度很快,但很快就会加速递减,使得最开始的挖矿人能够获得更多的回报。3,是CPU计算还是显卡计算。由于比特币是靠计算能力解决数学问题来挖矿,计算机的速度越快,挖到比特币的可能性就越大。最初,人们靠CPU计算来挖比特币,后来有人发现显卡的GPU计算能力更强,于是设计算法使用显卡挖矿,后来又产生了专门的挖矿机,挖矿速度更快。为了公平起见,有的山寨币会专门设置只准CPU挖矿,避免有人利用显卡产生的超强计算力来垄断挖矿。4,有的山寨币还可能会模仿现实世界中的利息,给持币人提供每年几个点的利息。这是比特币没有做的。5,更加优良的山寨币会将产生币的算法也进行一定修改,避免和比特币完全雷同。设置了这些参数后,山寨币就可以出炉了。山寨币的开发者会发布程序供人下载,并约定好时间一起开始挖矿,生产山寨币。但是,山寨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它只是网络上的一个记号而已。只有别人接受了它,愿意用比特币或者美元、欧元、人民币来买它,它才有价值。所以,山寨币的价值大小,很考验发布者的运营能力,是发布者的运营决定了能够吸引多少人来接受它。需要说明的是,从技术上,山寨币本身和比特币没有区别。比特币之所以特殊,只不过因为它产生最早,并被人们约定俗成地接受并使用了。是社会因素决定了它们的差异,不是技术因素。而山寨币之所以接受程度低,是因为它们出现太晚,已经不能和比特币争锋了。也正是因为人们看到了它们和比特币的相似性,才会接受比特币的同时,也顺便(在更低程度上)接受它们。久而久之,在山寨币中也产生了优秀品种,比如,比特币的数量少,价格高,不便于切割,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就用另一种数量更大的山寨币来给它作伴,这就是莱特币。如果说,比特币就像黄金一样用于大额支付,那么莱特币就像白银用于小额支付。当它足够流行时,莱特币从山寨币中脱颖而出,不再被当做山寨币。有人认为,在未来,不排除山寨币中再产生一两种优良货币的可能性,甚至说不定有一种货币能取代比特币的地位,但绝大部分山寨币永远都只能处于从属地位,甚至被淘汰。山寨币的问题比特币由于是IT精英们没有带私心设计的游戏之作,当时也没有想到能产生巨大的经济回报,所以,整个机制是公平、去中心化的,它带给各个参与者的回报在机会上是相同的。但是山寨币由于从产生之初就带着明显的利益因素,人们把它当做能带来超级回报的东西来设计,于是就产生了作弊行为。所谓作弊,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的开发者出于私心,在没有正式发布之前,自己先上线偷挖一段时间。等上线时,最高回报的时期就过去了。这就是所谓的预挖问题。加上他们把参数设得对自己有利,比如在一天之内(甚至一小时之内)就先产生总数10%的币,这样,开发者很容易就获得了大量的币,一旦这个币升值,他们就可能抛出套现。其次,有的开发者在算力上作弊。虽然标明是CPU型的挖矿,但给自己留了后门,利用显卡优势垄断算力。如果出现第二种情况,那些后来跟进的挖矿者就会发现,自己用了很多算力却挖不到足够的币,到最后就会怀疑设计者作弊了。这两种做法都是为了让开发者能够获得大量的币用于套现,一旦这种山寨币价格增加,就可以抛出来换取美元了。另外,为了催涨币值,山寨币的设计者还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造成认为稀缺,而常用的方法就是故意制造快速递减效应。快速递减为什么会抬高币值,这要从比特币说起。比特币推出四年后,当挖矿速度从每区块50枚下降到25枚时,也就是说,人们用和以前一样的精力挖掘 ,只能挖出一半的货币了。这样,人们预见到以后的比特币产量会减少,就愿意用更多的美元来买比特币,比特币的价格就会随之飙升。当发现这个递减规律后,有的山寨币的设计者并不考虑长远利益,就故意设计在短时间内快速衰退,几个月、几十天甚至几天,山寨币的产量就会衰竭一半,让人们预期这种币会越来越难挖,它的价格就会更加高涨。越想套现走人的货币,这个衰竭期会设得越短。但这种短衰竭期的货币还是会被人接受,因为参与炒币的人也是想大赚一票走人。大部分人都知道即便这是泡沫,也坚信自己能够及时逃顶。电子货币产业链及首款山寨币迷局电子货币产业链随着比特币的红火和山寨币的发展,电子货币产业链也开始愈加复杂。现在的产业链上包括如下角色:1,挖矿人员这是围绕电子货币最基本的产业,等同于现实中的矿工,通过挖矿,可以获得最原始的电子货币。2,挖矿设备商现实中挖黄金需要消耗人工,而挖掘电子货币,则消耗的是计算机的“计算力”和时间。越高算力的计算机挖矿速度越快,使得挖矿人员开始比拼配备高计算速度的挖矿机,催生了一个挖矿机设备市场。这是电子货币催生的第一个产业链市场。3,购买者电子货币被挖掘出来之后,存放在挖掘者的电子钱包中。这时就会有其他需求者前来用美元、欧元、人民币购买。他们指望利用电子货币进行保值,或者寄希望于升值炒作。最初的购买以信用卡为主,即购买方通过信用卡将真实货币(美元等)打给销售方,而销售方将电子货币从自己的电子钱包转移到购买方的电子钱包。为了防止被盗,比特币设计了极其复杂的安全防范措施,在转移时需要数次确认,整个过程持续10分钟。有的山寨币交易过程较短,但也大都需要几分钟时间。4,交易所(即交易网站)由于每次交易都需要十分钟验证,时间太长,这对比特币的交换和使用是不利的。为了提高效率,交易所就应运而生。所谓交易所,类似于股市或者期货交易所,电子货币的买卖在这里进行。交易所之所以能提高速度,是因为买卖双方都把电子货币托管到了交易所的电子钱包里,买卖实际上只是在交易所做一个记录,证明货币所有权已经转移了。货币的真实拥有者和暂时的持有人是分离的,暂时持有人是交易所,只有当真实拥有者想把电子货币提走时,才会和交易所做结算,这时才需要十分钟的确认程序。交易所的出现使得电子货币有了二级市场,增强了流通性。同时,交易所也是用各种山寨币交换比特币和美元人民币的场所。一个山寨币如果想流通性好,就要争取在更多的交易所(即网站)挂牌交易,提供足够的便利性。正规的交易所从交易中抽取一定的交易税,而有的交易所则收受山寨币设计方提供的好处,产生了复杂的勾结行为。5,接受电子货币的实体商户这一条不需作解释。实体商户的增多使得电子货币(主要是比特币)的功效大大增加,也增大了电子货币的价值。6,其他中介除了上述五方,电子货币产业链还在进一步复杂化。为了减少实体商户和买家交割电子货币的速度,其他中介也应运而生。这些中介可以代替实体商户持币,也可以直接按照汇率购买实体商户的电子货币。这些中介使得实体商户更加愿意接受电子货币。7,金融性衍生产品在电子货币交易所里,电子货币的买卖也变得更加复杂化。诸如期货、保证金交易等行为也在逐渐产生。期货交易比较简单,不做解释。保证金交易主要指类似于融资融券的行为,即只要交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可以借更多的实体钱(融资)或者电子货币(融券)来进行杠杆操作。一旦加上保证金交易,电子货币交易的复杂程度立即增加,也更接近于现实货币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让电子货币风险陡增,却又增加了它的地位,使之更有可能被社会接受。中国币(CNC)迷局在世界电子货币史上,中国人设计的第一款山寨币就一鸣惊人,留下了“光辉的业绩”。这一款叫做CHNCoin(CNC)的货币被人们冠以中国币的名称,从一开始就吸引了海外的注意。当时,中国还没有自产的山寨币,人们对中国的电子货币市场也不了解。当听说这款币是中国团队开发的第一款产品时,立即产生了遐想。加上开发者不遗余力的宣传,表示它将替代美元流行世界,许多人在它还没有挂牌,就预先购买了不少期待升值。而关注他的人群中,大部分都是外国人,更增加了事情的迷幻色彩。但是,很快人们就开始怀疑这是一个有问题的货币,山寨币的一切风险可能在这种币上都存在。首先,这是一枚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货币,很可能使用莱特币的源码修改了一下名称和参数就发布了,后来也证明,这个币种的开发者也根本没有技术实力对这种货币做维护。其次,5月1日CNC发布后,人们开始怀疑这种山寨币的开发者可能率先开挖了上万个区块,积攒了上百万枚币。这样,一旦CNC在交易所升值后,开发团队就可以立即抛出套现。再次,自从新币发布后,开发者就不见了。既没有做过更新,也没有建立论坛。人们根本找不到这是谁干的。在国外电子货币论坛上人们议论纷纷,在质疑声中,有的交易所开始将其下架。中国币成了一桩充满了迷雾,又代表了欺骗精神的山寨币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除了中国币之外,最初和中国相关的电子货币名声都不好。可能存在预挖问题,或者故意留后门,给开发者以优势,能够得到更多的货币。大部分中国的电子货币以惊人的速度死亡。在海外论坛中,中国和俄罗斯的开发者齐名,提到他们首先要怀疑背后是否隐藏着私心。但就在人们以为中国币(CNC)已经死亡的时候,中国币又复活了。随着电子货币的高烧不断,任何货币都可能受到追捧。中国币的开发者虽然消失,但它的代码和已经产生出来的币还在,于是有的人对它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改进,继续开挖。中国币在交易市场上又逐渐恢复了交易,有人叹说它又复活了。但经过这样的折腾,它的风头已经不再,只是诸多山寨币中的一种,即便在来自中国的山寨币中,也已经被边缘化了。国内可能产生的泡沫问题如今,来自中国的电子货币虽然带着不好的名声,却已经成了世界电子货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交易量不大,但种类五花八门,名字有的带着中国特色,有的伪装成海外币种。前面所举元宝币、招财币、虎币、自由币、熊猫币、屌丝币、世界币、宇宙币、比奥币都是其中成员。这些币有的死得飞快,除了中国币之外,龙币、熊猫币等在发布当天就已经被攻破。电子货币有所谓的51%攻击的概念。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一种电子货币全网运算能力的51%,就可以篡改数据,造成该币的死亡。比特币之所以能避免这种攻击,是因为在它没有成长起来(有人可能会垄断51%算力)的时候,人们还没有发现这种攻击方法,而等发现了这个方法时,比特币已经足够庞大,没有人能够垄断全网51%的算力了。可是对于一个很小的山寨币,想垄断它51%的算力却是很容易的,许多货币在发行不久就被51%攻击致死。山寨币的风险还在于:前面已经提到,开发者可以在发布时作弊,包括1,预挖;2,留后门,宣称是CPU挖矿,实际上自己却偷偷用显卡挖矿;3,在代码中预置木马程序,便于以后盗币。但即便没有上面这些问题,最根本的问题却来自于金融学:当人们已经选择了黄金、白银、青铜做货币之后,还需要把其他金属都搬到货币榜单上吗?当比特币已经逐渐站稳了脚跟之后,莱特币又被人们当成电子货币界的银币使用。那么,还需要其他的山寨币吗?就算最多再需要一两种,那么其余的几十种上百种电子货币何去何从?由于电子货币是虚拟的,虽然每种币都可以限制数量制造稀缺,但货币的种类却可以无限膨胀,人们如果需要,一天之内就可以制造上万种电子货币。那么,到底是什么决定了电子货币的价值?有人认为,货币种类可以繁多,但整个世界的运算能力却是有限的,因为算力和计算机数量、耗电量等相关,这些都不是无限的。但问题是,就算计算机的算力在一段时间是有限的,但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却又是无限的。比特币之所以成功,是确保它在人类历史上都是有限的,只有2100万枚。再退一步,就算将整个世界的算力当做电子货币的稀缺所在,同样是只需要一两种有限的货币就可以代表它了,而其余众多的电子货币还是将归于灭亡。另外,在中国环境下,山寨币还是只有少数人接触的玩具。而这个东西由于和金融沾边,一旦让更多的人知道和利用,要引入传销、地下集资等领域是轻而易举的。比如,一个人只要发布一种新的山寨币,通过预挖的方式获得较大份额的货币,由于这种新币的盘子小,他就可以对这种货币的价格进行任意的操纵,随时可以让它上涨千倍。他只需要通过价格的狂涨将那些被洗脑的傻帽吸引进来,就可以全部出货,在转手之间就可以将大量的财富洗劫一空。但我并不认为,将山寨币禁止掉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因为禁止只会让它转入地下,和传销等形式结合得更快更紧密。山寨币中也还有许多合理的成分,这些成分如果也被禁止,将抑制网络金融走向完善。由于电子货币还处于竞争的早期,山寨币的混乱是早期竞争的产物,只有通过竞争,才能最终产生出一种较为完善的形态,而任何政府的不当干预只会让这个新生事物走向反面,形成无法预知的黑色通道。本文所写的行业仍处于未定型期,本文仅用于探讨和了解行业之用,不作为批判的依据。郭建龙供虎嗅网专稿郭建龙,中国作家,作品:《》、 《》Guo Jianlong, Chinese Writer, Author of: Farewell to Shambhala. India, a floating subcontinent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4842.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最多15字哦
后参与评论比特币是什么?比特币是什么?经济观察报百家号(图片来源:全景视觉)经济观察网 冯兴元 肖永泉/文在日本,法律规定比特币从日起属于法定支付媒介(legal tender),可用于支付和交易。日本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市场,其交易量目前大约占全球市场的50%。去年12月份全球比特币交易中,有1/3的交易量是以日元计价的。日本在比特币市场中的地位,一方面得益于其合法地位,另一方面得益于日本国内的不收取交易费用这一不寻常的商业模式。很显然,这与我国政府去年9月4日宣布关闭国内比特币交易所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其他国家的政府对比特币的政策也是五花八门,多数持拒斥态度。去年12月份美国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先后推出比特币期权。其背后也有美国政府和监管部门的许可。这意味着美国不仅对比特币期货合法化,也很大程度上对比特币本身合法化。而且美国政府的关注点是比特币不被用于非法交易。据报道,日本东京金融交易所正计划推出比特币期货。美日政府和业界对比特币的举措背后,到底有什么主导动机呢?当然,动机是看不到的,我们只能做些猜测。看来,美日两国政府和业界均有意图竞逐未来数字货币的主导权。这并非大家往往指责的“阴谋论”,这属于“阳谋论”。对比特币的政策选择,需要成为大国政府的国家战略选择,不需要对之进行褒义或者贬义看待。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大国,有的把比特币合法化,有的禁止比特币交易,都在其主权范围。但是,由于比特币是非主权货币,主权国家消灭不了它。有些国家把接纳或者禁止比特币作为大国战略,有些国家可能没有把这种选择作为大国战略的一部分。这种选择上的分野,可能导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现在看来,大国之间对于数字货币主导权的竞逐十分激烈,现在还不能说定哪一国的选择最终对头,哪个国家最终胜出。但是美日两国目前已占先机,这是肯定的。而且从较长远来看,数字货币和现有法定货币并存,也基本上已经是共识。从更长远来看,人类最终走向无现金社会,进入数字货币时代,也是合理的想象。日本政府认定比特币是法定支付媒介,这种做法其实很让人玩味。比特币就是一种数字货币,它基于点对点的网络,去中心化,加密,匿名。需要依据特定的算法进行大量的计算产生,产生过程也称为“虚拟挖矿”,类似于开挖黄金。按照其创始人中本聪的算法设计,比特币的总量是确定的,总共2100万个,因此越挖越少。比特币根据特定的算法通过网上大量“虚拟挖矿”而产生,其发行不依赖于某个特定的机构。这一点就决定了其产生机制与大多数货币不一样,大多数货币的发行依赖于特定的机构。比特币依托一种去中心化的“账本系统”,你把属于你的比特币转给别人,帐本上就会记录过去所有交易以及最新的交易,尤其是包括你原有比特币所占区块地址和其他相应信息,以及新所有人所占区块地址和其他相应信息。账本是以去中心化、分布式的方式保存在比特币网络上的各个节点,而且是匿名的,也就是没有新老所有人的名字记录。这种加密的程序又保证货币流通各个环节的安全性。没有人可以操纵,没有政府可以控制它。比特币总量有限,网上“挖矿”有奖励,鼓励你以后还会去挖矿,并参与维护整个网络。我们现在看看比特币的性质。看看它是否真正属于货币。货币的唯一基本的职能就是充当一般交换媒介。其它职能都派生自这一职能,比如其他职能涉及一般教科书上说的支付手段,价值尺度,价值储藏手段,甚至充当世界货币。当然,任何货币都不能充当理想的价值尺度。正如米塞斯所说,各种货币其实都在变动,经济也在变动,每个人对货币和经济的主观评价也在变。在这种情况下,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大师米塞斯认为,货币不能充当价值尺度。他是从严格意义上这么说的。首先我们需要问,比特币是不是贵金属?是,它属于“虚拟黄金”。它挖出来的原理跟现实世界上淘金是一样的,它是虚拟挖掘,黄金是实体挖掘。它是不是商品货币?是,这不在于它具有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在于它作为“虚拟黄金”的巨大交换价值。比特币是一般交换媒介吗?在很大程度上是。比特币的数量有限,但2015年就已经为10万多家商家作为交换媒介和支付工具所接受。它作为交换媒介的普遍使用度已经很高。而且在一些地方(比如逃避外汇管制和资本流动限制),它是最好的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如果各国政府不打压,其普遍使用度则会更高。所以它应该算是货币。比特币是支付手段吗?是,它用作为这么多家商家的支付工具。比特币是价值尺度吗?是,即使它在二级市场上的报价波动很大,每个人可以仍可以拿它去衡量其他货币或者商品的价值,其他数字货币已经将比特币作为货币标准。比特币是价值储藏手段吗?是,它有交换价值,值得用它来储藏换取其他货币或者商品的价值。比特币是世界货币吗?也是,它的使用者遍布全球。在一些群体里,比特币是最受追捧的一种世界货币。比特币还是什么?第一,一些市场派人士会说,它是“自由”的、无主权的货币。任何国家其实对它没有管辖权。比特币使得货币发行权回归市场。第二,它是可保值增值的货币。其实我们对货币的要求首先是保值,增值则往往是奢望。但是比特币居然让人实现这种奢望。第三,它仍然是稳健的货币。这体现在它的产生机制和一级市场的基础超级稳健。我们要区分比特币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超级稳健,二级市场在比价高位上波动,其实仍然体现为稳健。比特币二级市场的波动巨大。2017年初,国内一个比特币价格不到7000元人民币。日,美国的比特币比价站上2万美元关口,12月22日跌至低谷13000美元左右。12月28日,一家美国主要交易平台的比特币最低报价为14000美元。二级市场除了现货买卖之外,还有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两家的比特币期货交易。在二级市场,一些交易场所还不乏设置自动量化交易程序,自买自卖,保持市场热度,推动比特币市价上行,这当然属于不正当竞争。但是,只要这个事情大家都知道,这一因素就是被市场消化,已经体现在新的比特币价格当中,总体上说明一个愿买,一个愿卖。第四,比特币打破了各国中央银行对货币的垄断,体现和实现哈耶克推行货币竞争与自由银行业的理念。第五,比特币可用于规避一些国家对资本流动的严格控制。最后,很多类似数字货币的出现都参照或者借鉴了比特币后面的思想和技术机制,并且产生了像以太币、莱特币等多种新型的数字货币,比特币由此展示了朝向多种货币竞争和自由银行体制的发展方向。当然,有人也会拿比特币洗钱。但是,这就像一个杯子,我可以拿它喝水,我也可以拿它毒死人,但这个杯子就是杯子,它不能为人们如何拿它使用负责。不能怪比特币充当了洗钱的工具。要惩罚的是洗钱者本身。进一步而言,如果一国的政府接受比特币作为货币,倒是有助于其与业界进行更多的合作,尤其对比特币与国内货币的兑换环节加强监控。对于我国,比如可以通过重建国内比特币交易市场,开放和规范化其与境外贸易的通道。这可能不失为一项现实选择。这其实与美国政府在做的事情就差不多了。中国和美国都是互联网金融领军国家,中国放弃对比特币交易的某种程度的主导权,实际上等于在放弃来之不易的互联网金融领军地位。这种放弃确实值得可惜。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在对比特币交易采取自由放任和全面禁止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第三条道路”或者“中间道路”。(作者介绍:冯兴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正一君新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肖永泉,北京当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经济观察报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在最恰当的时点与您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资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莱特币比特币减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