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要在Markham 私人简单租房合同的

万锦 市中心Gallery Square condo 公寓 楼花 楼盘 VIP
万锦市中心最热楼盘: 直接可以上渔人村高中
Vend?me C [&]
万锦市中心Riverside豪华公寓楼花(Highway 7/Birchmoun [&]
地处烈治文山核心的繁华地段,社区建设成熟,交通出行便利,著名开发商Times G [&]
万锦火爆地段 无管理费镇屋 位于万锦火爆地段Woodbine/Elgin Mil [&]
42 Charles Street East, 多伦多安大略省加拿大, 多伦多downtown, 安大略, 加拿大
Categories:
80 Absolute Avenue, Mississauga, ON L4Z 0A5, 密市, 安大略, 加拿大
Categories:
4070 Confederation Pkwy, Mississauga, ON L5B 0E9加拿大, 密市, 安大略, 加拿大
Categories:
4070 Confederation Pkwy, Mississauga, ON L5B 0E9加拿大, 密市, 安大略, 加拿大
Categories:
388 Prince Of Wales, Mississauga, ON L5B0A1, 密市, 安大略, 加拿大
Categories:
21 Hillcrest ave, Toronto, ON M2N 7K2, 北约克, 安大略, 加拿大
Categories:
Toronto, ON M5E 0A9加拿大, 多伦多downtown, 安大略, 加拿大
Categories:
88 Scott Street, Toronto, 安大略省加拿大, 多伦多downtown, 安大略, 加拿大
Categories:
88 Scott Street, Toronto, ON M5E 0A9, 多伦多downtown, 安大略, 加拿大
Categories: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邮政编码: M5H 4E8, 多伦多downtown, 安大略, 加拿大
Categories:
Show more listings
520home楼花超级VIP
超级VIP,最优先选户型,最多大礼,
多伦多超级VIP保证,律师,验房,家私,搬家
VIP楼花 最先选
&2017 最佳VIP 合作商家
10周年回馈房东免费放租
送大礼,清洁,处理旧家具电器Markham(美国)最佳酒店推荐2018外嫁女的多伦多生活絮语
01:21:19, 1楼
@核桃桃的桃  00:34:56    多伦多。。多伦多。。。中国人好多。。   -----------------------------  其实,来了才发现,人都是群以类聚的。大家还是更喜欢和同族的人交往。我觉得挺好的,希望中国人再多一些,这样中文就成重要语言啦,俺们也不用辛苦学英语咯~!
01:31:01, 2楼
  多伦多的垃圾分类    
原来住在比较差的区,垃圾分类都不仔细的。搬家后花了好几天,在一堆垃圾里面分类,昨天终于大功告成了,所有的垃圾都清理干净,前院也变得整洁漂亮了,接下来就是买花修饰一下拉。    
这边的垃圾分类很严格,昨天我家的油漆桶就没有被收走,生活垃圾是用有盖的绿色桶装,每个星期四收。可回收垃圾用蓝色桶装,报纸,瓶子都是可以回收的,纸盒子也要折叠好,捆好,否则不收的哦。    
每两周集中收一次废弃家具,后院草皮树木枯叶垃圾。砍掉的树木,也得劈的小段,捆好,否则也不收的。    
这样分类细致的垃圾处理方式,我很赞的,卫生好多了,就很少发现有蚊子和苍蝇的。不过家里发现了几只小强,已经被LG消灭啦。    
多伦多最近都是早晚凉爽,中午稍微炎热,不用电风扇,不用开空调,也很舒服。    
比起漫长的冬天,这么凉爽的夏天,感觉熬一熬也是值得的。毕竟冬天虽然长了点,冷了点,但是出门有车,进屋有暖气,24小时热水。还是不难过的。感觉老人来了,很享福。    
就是寂寞了一点,大家都这样说。O(∩_∩)O~    
23:03:29, 4楼
  哈哈,好美的话啊,我都不好意SHOW我家的后院呢,全是杂草。。。
12:04:13, 7楼
  @lauraburrows  04:57:24    好喜欢有暖气的地方,我现在是冬天就是天天烧壁炉,但是也不是24小时的烧,还是暖气好,不过我这里电很贵,, 烧不起呀。 不过这里就是早晚冷,也就15度家里,还好啦,不过我喜欢穿短袖呀。   -----------------------------  我也是呢,我是冬天来的,里三层外三层的下了飞机,到了家里,使劲脱,穿短袖烧饭要出一身的汗。    老外挺会享受的呢,冬天暖气,夏天中央空调。来这里,生活标准被迫提高啦。
10:24:29, 8楼
  给后面来的同学一些建议(一)  只是我个人体会,不代表全部,目前接触到了,就说说了,希望有所借鉴哈!  1,带啥衣服:  我个人感觉屋里有暖气,温暖,但并不干燥,不像北京那样的气候,干燥的起静电,每次开车门我都很小心,生怕电着了.既然不是那么干燥,那么很多衣服都是可以带的,先前以为干燥的很,所以只带了棉织品,而摒弃了很多丝绸类的衣服,还有一些混合棉的衣服也没敢带,屋里还是很暖和的,厚的卫衣穿起来还是有点热的,但如果你是怕冷型的,带上也无妨啦,我是怕热的,不过穿裙子会觉得腿冷,所以,个人建议一些时尚的打底裤可以多带几件,又好看,又保暖,可以外穿的单一,多带几件,到了室内,脱掉外套,就是好看的单衣,挺实用的.我只带了一件羽绒服,感觉够用了,要是刚来没车,我觉得羽绒棉裤是不错的选择,进屋脱掉也方便,在外非常保暖.  前几天暖气不足的时候,屋里也是有点凉的,所以秋衣是要准备两套的,今天我已经把秋衣放箱子里了,因为暖气太热了,我每天做饭完了都是一身的汗,我比较后悔没把国内中袖的衣服带来.  2,带啥鞋  昨天去办卡,顺便逛了一下一个小贸,里面五花八门的齐全,衣服款式不行,而且看上去都很大,质量吗,低档的很差啦,不过也便宜.鞋子,国内有好看的现成的就带些吧,这边MAN MADE 的鞋子打折扣后19,9还有9,9的.比较丑.贵的还没去看,不过像我这样过日子的人,是不会去买当季很贵的鞋的,实在想买,也等打折咯~~~飞机上带双一次性拖鞋,让脚舒服些.我带的是国内妈妈做的那种,很结实,飞机上直接穿了一双,节省空间哈,一次性的穿过就要扔,累赘.塑料拖鞋带几双吧,国内好看的拖鞋带来挺有用的.  3,女生的首饰  昨天看见贸里面有打折的首饰卖,4,99 款式还不错,和国内价格差不多,好看的,有点贵.我带了好多装饰用的皮带,还有一些耳丁首饰之类的,以后逛街的时候可以打扮一下哈,发现这里的西人MM很喜欢带这些时尚的首饰,咱们也不能落伍哈~~  4,大家都说要带的袜子和内裤,还有罩杯.  我属于爱出脚汗的那类,所以基本上棉袜无法穿了,太热了,国内买了好几打丝袜,出门穿在棉靴里,这样在室内就不觉得热.带了好多棉袜送了些给房东,她非常高兴.内裤多带吧,罩杯很难买到合适的尺寸,自己准备些吧.  5,生活用品  我带了套碗来,也是国内家人送的,同学们如果家里有现成的,你又很喜欢的话就带来,不要特意去买了带哦,真的很沉的,锅也带了,不过一定要平底的,这里的电炉很方便,菜刀还是带把好点的,老公的在这边买的菜刀,切菜真费劲,都是边切边撕的.比较有名的菜刀还是很贵滴。  发现有些华人的百货店,还有搓衣板卖,9.9刀。苍蝇拍,3。99刀,换成人民  币算是天价啦。这里的塑料制品都不便宜,一个婴儿洗澡的盆子,要40多刀    接着说:  要是有空间,窗帘是值得带的,好看的窗帘会让家变的温馨浪漫,比百叶窗强很多哦,遮光效果也很好,这里的夏天黑的很迟,亮的很早呢,具有遮光效果的窗帘很实用的.  另外,如果是一家人一起初登的,最好还是带上床品国内1米8乘2米的到这里还是能用的,我现在睡的床就可以用,而且,这里不打折的时候,床品还是非常贵的.一来就有的睡,这样遇见打折的再买也换算.出门在外,吃饱穿暖,才不想家!  最后,一些生活小工具,爱做饭的MM要是在国内有用的很习惯的小道具不妨带上,比如我就带了一套厨房小帮手,切土豆丝的,削皮的,做蔬菜泥的,还有很锋利的剪刀,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买起来还真不容易呢.  这个周末逛街,想买个搓衣板,虽然洗衣是可以用洗衣机的,可是,洗衣机有些衣服是洗不干净的.  好了,以上是个人体会,同学们可以根据需要择适合自己的东西带上,毕竟刚来不工作,光花钱,能省点就省点吧,而且,不熟悉的情况下,也不知道哪里买东西便宜的.  
12:42:29, 9楼
  明天,家里要迎接第一个客人家庭啦,所以,今天趁着有空多写点吧。    今天得知,家园网,有人被华人同胞给骗了,我心寒极了,因为前几天也遇见了这样的事情,只是,我当时因为LG之前提醒过我,不要随便在加拿大签字,所以,拒绝了,这让我避免了一场纠纷,那个家园网友为了解决这个事情,多花了300加币,还麻烦了好多朋友。是挺恼火的。还是那句话,请自重吧,想对老移民同胞说,新移民不是羔羊,请不要再伤害他们,大家带着一颗无限美好的心来,请不要丢华人的脸了。    移民了,请记住China is monther,Canada is lover! 爱自己的爱人,但不要以伤害娘家人为前提!    题外话,转入正题。    新鲜出炉,客人卧室照片。因为囊中羞涩,无法一次性将家具购买齐全,只能蚂蚁搬家,一点一点的布置咯。这让我想起了,当年背着行囊,去大城市闯荡的经历,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不是什么人都适合移民的,如果你已经拥有比较满意的生活,就好好珍惜吧。移民的路,对很多人来说,是不归路。呵呵,对我们家来说也是的。我们是既来之,则安之的那种。在哪里,都像杂草一样,坚强活下去。无论生在何处,变强,才不会被欺凌。北美资本主义国家也不例外,享受福利,也遭受剥削。还要在不是倾向的语言环境下,时刻提防不会掉入陷阱,还要小心翼翼,防止惹上啥司法纠纷。。。。    我说过的,真实体现我的情绪和生活的哦,请大家不要觉得我在倒苦水,客观的讲,这就是现实的资本主义国家。呵呵。    下午心情一直很沉重,看到家园网友被纠纷烦扰,又想起自己的买房经历,于是用做菜来缓解压力。臭美一下自己的私房菜吧。        客人卧室    老醋黑木耳    酱烧牛蹄筋    窗帘是我自己DIY的哦    羞愧啊,杂乱的后院,希望明年来个咸鱼大翻身!
01:42:36, 14楼
  @liangll-14 12:53:09    不是不能在外面晒东西的吗?怎么lz可以在院子晒被子啊?难道不怕被投诉?   -----------------------------  安省已经开始鼓励大家利用自然资源啦,节省电,燃气呢,每年都给家庭发绳子呢。    偶家的后院确实太难看了。想明年休整好了,安装漂亮一点的晾晒装备。
01:44:09, 15楼
  @大牛医生  15:35:39    鄙视所有嫁给老外的中国女人,给鬼佬干过了就别再说自己是中国人,滚   -----------------------------  以前,我会温和的不起理会你这种人,现在发现根本无济于事。    谁care你的鄙视呢?    看不惯,你先滚吧。O(∩_∩)O哈哈~!
01:46:57, 16楼
  @lauraburrows  15:03:23    lz强呀,窗帘自己做的,我的以前的也是,不过现在,我爸妈过来帮我带了很多的窗帘。 现在好看很多了。   -----------------------------  么有办法滴办法啦,这个也只能自己用用,客人的房间都是新买的窗帘呢。现在不想多买,等钱充足了,要有风格的去搭配。我喜欢注意细节搭配呢。
12:59:51, 22楼
  关于多伦多的长短句        字典里    多伦多的出现    是命中注定    初来乍到    这里的雪    是我这个江南女子从未见识过的    阳光明媚的日子    多伦多的冬天    也是寒风刺骨    但    屋里暖和    屋里的人也NICE    春天的风有点大    雨也比想象的多    风雨过后    美丽的郁金香    慢山的樱花    美不胜收    所以    突然觉得等待漫长的冬天    是值得的    如同人生    当我卷起裤腿    彷徨无助的时候    总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虽然我埋怨你来的太晚    但    你的确在对的时间    如约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从此    无论爱与不爱    你都将是我今生的宿命    我爱的人很少    父母哥哥女儿还有你    再也不想去爱谁了    把剩下的都拿来爱自己    多伦多的日子里    买房    安家    或者要老死在这里    想念我最爱的家人    原谅我的远行    朝着东方的天空里    永远是我无尽的牵挂    人生苦短    望我们彼此珍重    
13:08:14, 23楼
  今天喝了点酒,和同是团聚移民的好友,还有我家的第一个客人家庭。大家一起喝酒聊天。老移民的慷慨分享,新移民的虚心请教。气氛融洽的,让人经不住多喝了几杯。    
哥说,北美的人都闲的蛋疼,星期天在家拔草,修门。呵呵,说的也不无道理。这里的生活忙碌,却也平淡,每天有做不完的家务。可也看似清闲。下班时间都是自己的,不用理会公司的的任何事情。    
这个周末,做了好多事情,修了门,拔掉了前院的杂草,自己DIY了一个床架,刷了旧家具的油漆。    
这几日多伦多高温,室内中央空调全部开放,连厨房都有冷气,也着实让我觉得很享受。有一种情调,让你不由的,想要好好在这里过日子。    
12:26:37, 30楼
  加拿大不是天堂,中国也不是地狱.    
这几日,多伦多连日高温.热!!    
因为我没有车,买菜基本靠步行,YRT(markham的公交系统)虽然就在家门口,可是3,25刀的车票也有点贵哦。    
加拿大地广人稀,但是公交系统远远比不上国内发达。主干道的公交车路线基本可以覆盖全多伦多,马路都有专为行人设计的走道,并且红绿灯也是比较热心设计,在多伦多,开车是有路权的,所以行人不可以随便横穿马路哦。一定要走红绿灯,和斑马线。制度严格,才可以有约束力。记得,上次,markham RD,红绿灯坏了,大家在没有路警的情况下,还是有秩序的,进行驾驶。这让我感受到了北美的制度文化。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来这里,诚信,自觉遵守伴随人的一生。    
加拿大显然不适合所有的移民。今天,我家的客人,去听新移民讲座,说是看见很多投资移民的人,来华咨处打发时间,一无语言基础,又不再年轻力壮,积蓄不够维持国内的生活水准,来这里确实很难受。客人一家在国内也是自营公司,却也吃得苦,和我一样,为了省3刀的路费,每天“11”路来回奔波。找房安家。我很看好他们,因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来这里,先做好,吃苦的准备吧,加拿大最缺的是人力!有人说,技术移民是个陷阱,投资移民是个炸弹?我只能说加拿大并非天堂,移民需谨慎。     
中国如同年少气盛的青年一样,朝气蓬勃,却也诸多不成熟。自古儿不嫌母丑,出国后,我更爱自己的祖国,知道了,不足,承认他,接受,并且努力改正。做好自己,生活是种态度。我最亲的亲人,能在祖国,安居乐业,是我最大的欣慰和幸福,那样,我才可以安心的在遥远的国度,打拼一个未来。    
近日,接待客人,忙碌,一刻不停。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夜深人静的时候,赶忙上会网。今天发生了两件事,一是电脑修好了,二是牛奶金变少了。一下子少了150刀,我哭~~~~    
因为基础比较差,我们又没有动国内的固定资产,买房后,日子有点紧,感谢大家的支持,旅馆开业以来,很多人要求入住,为了保证质量,我只能一次接待两家。没有住上的朋友,欢迎有空来寒舍坐坐,移民的路上,让我们一路同行,一起感受,酸的,甜得,苦的和辣的吧。。。。
11:36:55, 32楼
  忙,并快乐着.    今天入住了第二家客人,好惊险,以为钱包丢了,赶忙冻结信用卡和帐户,后来又在衣服堆里找到了.    做了些饭菜,搞点啤酒,压压惊吧.    这些天,没时间写帖子,特别忙,每天如同"小强"夜深人静的时候,孩子睡了,老公休息了,才出没网络.看看邮件,回复问题.还要洗衣服,擦地板.开始觉得做家务也是一种幸福的感受了.每天擦着自己的小家.有种归属感.    客人都很满意,孩子也都很开心.学校离得近,上张学校和小盆友的照片吧.        加拿大的学校,都有这个游乐设备.    小学的游乐设施.    外表不咋地,内部很齐全,中学.    反正地方大,远处的小学.这边小学和中学一般在一起.
11:51:02, 34楼
  不开心    今天有客人爽约了.原定的8月中旬来住,取消了.因为觉得新移民登陆不容易,也没开口要定金,结果害得自己这样狼狈.为了她家,我推掉了,四个预约.    加拿大是个诚信的地方,口头协议是要守约了.请新移民来了.务必诚信,这将伴随您一生.不要透支自己的信用.这样只会堵住自己的路.    塞翁失马,焉知是祸?嘿嘿,我发了个信息问另一家等待预定的客人.原来她已听说我家空出来了,立刻要求预定.哈哈,短租一个月哦.    今天和老公去添置了个冷藏冰箱,因为客人多了,冰箱挤了.想让住进来的人都舒服些,我很荣幸,移民的路上,我家成为他们的第一个驿站.希望尽力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开始.所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嘛.    加拿大的人工太贵了,这里最缺的就是劳动力,今天买个冰箱,还得自己扛回来.    去超市采购,贴张加拿大的黄瓜和酸奶吧.        今天黄瓜一刀两根,酸奶8毛8一盒.
22:34:31, 37楼
  @lauraburrows  14:55:55    lz真不容易呀,其实住在一起是很麻烦的事,我家就有寄宿学生, 那么多个。就2个男生,很乖,大家住的很开心。我还是比较洒脱的人了,很多事都是算了的。 国外有个名言,没有房客的家,才是自己的家。 所以lz的脾气一定很好了。加油哦。   -----------------------------  谢谢你哦.我是很有耐心的呢.我家房客说,他们都觉得孩子烦,我还乐此不彼.老公上班去了,白天就我和宝在家,所以,现在一点也不寂寞拉,一大家子人呢.好热闹哦.    
10:40:29, 47楼
  不计较是最好的鄙视方式.由他去骂吧.
13:24:35, 49楼
  大陆移民选择置业的热门地区有:士嘉堡北部地区,北约克和万锦市,列支文山市。士嘉堡北部:交通,生活方便,房屋价格便宜,北约克:有Downtown 的方便,却无Downtown的喧闹,公寓豪华整洁,并可乘搭地铁。而万锦市,列支文山市则以其优美的郊区式环境,较低的人口密度,相对朴实的民风和 校风,更为大陆朋友所青睐,逐渐成为安家置业的首选。              万锦在约克区的位置    一,渔人村(Unionville)          
    从历史,文化的底蕴,从家庭的平均收入,所在区学校的排名,业主工作背景,平均的房屋性价比来看,李丁Li Ding(416-6483678)认为,应该首推Unionville小区。    该区所在的万锦市由万锦村(Markham Village),渔人村(Unionville),美丽径(Milliken)和康山(Thornhill)等多个小区组成,紧邻多伦多,属约克郡;地域面积:211.53平方公里;人口约261,573。是多伦多地区紧随多伦多市,密西沙加市,宾顿市之后,第四人口最多的城市。人年均收入加元$77,163。很多著名的大公司总部,像IBM, Motorola, Toshiba, Lucent, Sun Microsystems, Apple, AMEX等就在该市,该市因拥有很多高科技公司,因而以“高科技之都”闻名。        根据2006年的统计,在万锦市最大的族裔构成是:    白人: 34.4% ,  华人:34.2%   南亚人: 17.3%   黑人: 3.1%   菲律宾人: 2.8%     而Unionville小区人口构成略有不同,家庭平均收入也是约克郡最高的小区。经过最近几年的变化,应该分为以下6大块:    1. 老的Unionville:Warden以东,主街以西,16街以南,7号公路以北,     2. The Bridle Trail。这个小区西起Unionville中心街,往东一直到McCowan大道,北至16街, 南到Hwy7.    3. 南Unionville: 西起Kennedy,东到McCowan大道,北至Hwy7, 南到Hwy407.    4. 北Unionville: 南起16街, 北到Elgin Mills, 西起Woodbine, 东到麦考文路    5. 位于Woodbine和Warden之间的Buttonville, Coledale    6. 位于Warden/Hwy7交界处的高档公寓群。      1: 老的Unionville    Kennedy往西,Warden以东, 老的Unionvile以拥有2百多年历史的Main St., 优雅独特的Toogood小湖而自豪。湖畔杨柳轻摆,野鸭绕身,冬可溜冰,夏可散步,附近有著名的美术馆;学冰球,花样滑冰的冰上俱乐部,加拿大历史上的奥运冠军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还有Unionville图书馆。这里更有连续多年在全省排名第一的William Berczy小学,以及以艺术类著称,综合成绩也优异的Unionville高中。Unionville Old House和Grand Island都是很有名的西餐厅。  加拿大7人组的美术馆;学习游泳,花样滑冰,冰上曲棍球的社区中心都有两个, 像补习英语,法语的Oxford Learning Center 也在其中。    该区,半独立屋极少,35万以下的唯有3片镇屋可供选择。这3片镇屋,位于Carlton和Village Parkway交界,其中Carlton街上的镇屋,以3 睡房为主,而646号则有walkout地下室。但大家更喜欢653号,这一片的镇屋,有4个睡房,而且有主人套房,大院中心还有自己的公园,等于有了更大的后花园。后院古树参天,难能可贵的是, 这个院子,可直通屋后的森林。森林中又有小径通到Toogood小湖,不是居于此地的人,真的很难得知这样的环境。居于此院,不用过马路,举步可达William Berczy小学,孩子可以从幼儿园一直上到8年级, 其中的Gifted Program可以年年申请,不像有的学校只有3,6年级才可考, 而且要转到该校。读完小学, 不用发愁,Unionville高中是大家向往的好学校。  这一区的独立屋一般在50-70万。    2. The Bridle Trail        沿着Kennedy大道一路向北, 过了Hwy7以后不久,就可以在路的两边看到典雅简单的标志:The Bridle Trail。  该区由著名的建筑商Monarch兴建,Kennedy西边的房子大约有20年左右的房龄,东边则新些,也有7,8年了。Monarch的房子,楼花开价都要比别人高1-2万, 据说是物有所值, 从去年几次大风大雨的情况看,车房顶不漏,地下室不进水,甚至不见潮气,可见其质量还是信得过的。    整个Bridle trail小区的房子,大多有50英尺x 120英尺的地段, 4卧室,双车房。中间有少量的三卧房,双车库, 还有少量百万大宅。  该区以白人,早期的香港移民为主,居民多有正常的当地工作,且收入较高,较稳定,该区太空人相对较少,家庭很稳定,和谐。不论白人,香港人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     区内有两所小学:Unionville Public School 和Central Park Public S 一所中学:Markville High School. 这三所学校校风,成绩升学率都不错,口碑也很好,值得大家信赖。    该区民风朴实,邻里和谐,守望相助,逢年过节,左邻右舍通常会互赠礼物,欢聚一堂。天气和暖时, 会见到很多骑自行车,遛弯儿的人们,天寒地冻时,又会见到滑冰的人群。    区内有Markville大型购物中心,不远有中国人超市“旺角”,中餐厅很多,西餐也在附近。 Go火车经停该区。    Markville高中位于麦考文路和7号公路交界的东北角,成立于1990年,学校附设托儿中心,校区北起16街,南到407高速公路,东西都是以Rouge River为界,7号公路以南则到沃顿大道, 这样就包括了南边0-5年新的南渔人村小区,肯尼迪路左右,著名建筑商建造的“Bridle Trail” 小区,以及Raymerville小区,和7号公路夹麦考文路东南角Roy H. Crosby 小学学区。    南渔人村小区,位于407高速公路和肯尼迪路交界的东北角,5,6年前这里还是空地一片, 靠近7号公路附近原来有一片意大利人建造的3000平方尺左右的房子,靠近麦考文路的树林中,还有一些平房,有的占地还很大,后来在新旺角广场的南边,就建起了奔驰,宝马和本田车行,对面又建起了一片片的镇屋,半独立屋,还有一些2500平方尺左右的房子。现在(2006)这一片新区的无管理费镇屋价格在33万到38万,半独立屋在35万到42万。独立屋则由43万到130万。由于房子新,特别是镇屋不要管理费,又有旺角广场,以及广场南边,西边两个医疗中心,生活很方便,所以吸引了很多中国人来此置业。    麦考文和7号公路的东南角,是Crosby小学所在的学区,房龄虽然老,但是胜在占地较大,由于多白人业主,每家的前后园艺比较讲究,漂亮。大树参天,自然环境好,特别是紧挨着这一小区的南面,是一个自然保护区,有湖有树林,是孩子们夏令营的好去处。不介意房子老的朋友可以留意这个小区。    这个小区的房价在33万-67万,以独立屋为主。7号公路和麦考文路的东北角,便是Raymerville小区。不知何时,在客人之间以讹传讹,说这一区居民已印巴人为主,其实不然。还是以白人和香港移民为主,小学和居住环境和麦考文路西的小区不相上下,但是价格却差一个档次,现在房价在31万-59万,以独立屋为主。这个区值得一提的是Loblaws超市北面一片无管理费的镇屋。结构合理, 宽敞明亮,比其他区的镇屋结构上显得宽敞,大约在平方尺。而且离社区中心,购物中心和轻铁车站很近。价格在31万左右。麦考文的西面, Markville购物中心的北面,有一片31万-35万左右的连屋, 就是相邻两个房子的地下室公用一面墙,地上部分却是像独立屋一样。 地理位置好,价格便宜,有不小的前后院子,不太理想的是主人房大多不是套间。    总之, 这个学区,从居民构成,房子本身的条件,房源类型, 自然环境,生活配套设施,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多方面来看,在多伦多地区,都是安家置业不容忽视的选择。     5. 位于Woodbine和Warden之间的Buttonville, Coledale:  在万锦市, 16街南,Hwy7北,Woodbine大道东,Warden路西,不大的一个小区却集中了4个有名的学校:Buttonville 公立小学,Coledale公立小学,圣.贾斯丁天主教小学以及渔人村中学。   这几所学校,不论在校风, 综合成绩方面,经过多年的积累,努力,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不论在校生,毕业生以及学生家长,均对他们有很高的评价。    这个小区和北约克的名小区相比,具有房龄新,房型整齐的特点。北约克占有交通方便,房型多种多样的优势,但同时也形成了其缺点,交通方便成了一些不能养车的低收入人群的首选,房型的多样化,也使整个社区层次参差不齐,并且促使许多人出租自住 物业, 隐藏了一些不安定的社会因素。     而Buttonville和前面介绍的Bridle Trail小区,房型非常整齐, 都是 4睡房,双车库。 地段多为:50英尺宽,120英尺深。由于区内每家基本都有两部车,所以区内的公交系统形同虚设,乘坐人数很少。如果没有车, 生活在该区是不太方便,但同时,也形成了该区出租房极少的特点。每个独立屋基本上都是单一住家。而且大多为高收入的工薪阶层。所以家庭比较稳定,太空人相对较少,这样的家庭结构,对学生在校,在家,在社区的成长,应该有较好的影响。     而且,在这些小区的周围,高层楼房欠奉,更减少了人口密度,相对增加了可利用的资源。例如:更能充分的享用社区中心,老师更有精力照顾每个学生等等。     著名的罗杰河流经该区,形成了一条河谷,背靠河谷,坐落着一栋栋瓦顶的独立屋,自然风光甚是难得。 果真是“小桥流水“的人家。     05,06年为一些客人购得这个区的住宅,有些小溪流经后院,溪上的小木桥掩映在婆娑的树林中,让人不禁想起遗梦的廊桥,很是浪漫。    Coledale:    2005年8月出版, 全加教育方面的权威杂志《当代父母》(Today’s Parent)评出了全加拿大前40 名的学校,Coledale 公立小学名列前茅。    该杂志是这样介绍Coledale小学的:    Coledale 公立小学,位于安省万锦市,560 名学生,包括幼儿园到8年级。Coledale公立小学的室内划艇俱乐部吸引了该校半数的学生参与,他们的划艇队参加了全国室内划艇比赛,并取得了三项全国冠军。该校是全世界头一家将计算机运用于室内划艇比赛的小学。去年该校加入了“阅读和划艇”俱乐部,将阅读活动(包括假期阅读挑战赛,图书馆阅读小组等)和身体锻炼(包括划艇俱乐部,划艇队和“午饭一公里走小组”)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可以从“阅读和划艇”俱乐部取得积分,进而年终获得大奖。      该校是老牌名校,位于16街和Warden大道的西南角,校区北至16街,东到Warden大道。 南至 7号公路, 西到Rodick 路。著名的“渔人村高中”(Unionville High School)(9-12年级),万锦市政府和万锦剧场,也位于其中。该区以双车房4卧室为主.    该区的居民构成 以香港移民和当地白人为主,居住环境成熟,配套设施齐全。      附近有万锦广场(First Markham Place),万锦市镇广场(Markham Town Square)两个大型购物中心,崭新整洁,中西兼有的菜市场Nofills就在万锦市镇广场内,购物买菜,极为方便。该区及附近适合青少年的课外活动很多,也很方便, 加强应用题解算能力的“以诺”,学习芭蕾,现代舞的“The Dance Institute”, 学习钢琴的“注册教师协会”,学跆拳道,网球,冰球,花样滑冰和游泳的,附近都可以找到,学习高尔夫,骑马的地方也不远。      我们再来看北Unionville:     
    一个规模比较大,房型比较齐全的新房区,位于万锦市,东起第9街,西至Woodbine, 16街和麦健士上校街之间    相比起士嘉堡, 北约克的新房区,这里更具规模,配套设施也就不易被忽视; 相比烈治文山的新房区,这里还没有那么北, 烈治文山的会北到19街。    而且,这里房型齐全,从30来万的镇屋,半独立屋,到四, 五十万, 七八十万的独立屋,一应俱全。    在该区中,不少 位于幽静小巷内的独立屋,占地并不小,房屋本身,面积也在3000尺左右,通常至少会有4-5个卧室,不少还有书房,闪光发亮的硬木地板,现代感很强的卫生间,2层楼高的屋顶,最新流行的家用电器,新颖别致的仿石地砖,室外专业搭建的木台,以及优美的园林设计。    该区的Twonhouse都是不要管理费的新式镇屋,李丁Li Ding(416-6483678)认为,也是发展的方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该区有两所很新的小学,进步神速,年度已经在全省2800多所小学中,脱颖而出,排到了53名和90名, 把一些老名校都甩倒了后面。    该区的Pierre Elliott Trudeau高中,位于万锦市的肯尼迪路和Bur Oak街交界处,是一所以加拿大已故总理特鲁多命名的中学,成立于2002年,虽然年轻,但是已经在短短数年内赢得了很好的声誉。特鲁多中学是一所双语中学,普通中学的学区南起16街, 北到Elgin Mills, 西起Woodbine, 东到麦考文路, 法语部分则涵盖了整个万锦市。    学区内有两个高尔夫球场,以这两个球场为界, 球场以西有著名的Country Estates和Cathet两个百万豪宅区,每栋房子的占地都在1英亩以上,是多伦多地区其他同一价位的房子无法比的。在沃顿大道的西边,住宅占地虽然小了些,但是房子本身并不小,通常都有3000平方英尺以上。而且,建筑年份也新一些。 在高尔夫球场的东面,则是新起的一片住宅区,房龄大约在5年左右,而且房屋的类型也和西面不同,西面大多是大型独立屋,东面则由镇屋, 半独立屋和独立屋组成, 选择多出很多。有意思的是, 肯尼迪路以西,中国人较少,以东却以中国人为主。这一区的镇屋, 半独立屋在27万到34万不等,独立屋从40万到70多万都有交易。    值得一提的市区内新建的两个超大型人工公园,其规模在多伦多并不多见。 区内的社区中心,Angus Glen, 也是新建成不久,有两个室内滑冰场,一个室内游泳池,花样滑冰和游泳课程在这里举行,是一个很不错的社区中心。    北Unionville中还有一个特别的小区:Cachet             万锦市,16街北,麦健士上校街南,Woodbine大道东,Kennedy路西,不大的一个小区却集中了两个高尔夫球场:Angus Glen和York Downs, 很多大型的比赛经常安排再此, 两条小河Berczy Greek和BruceGreek也流经此区,所以形成了大片的绿地,河谷和树林。在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李丁Li Ding(416-6483678)认为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片很具加拿大特色的住宅小区:“Cachet”。这里讲的Cachet包括了Cachet, Country Estate和Angus Glen三片小区。Cache最老,Country Estate新一些,Angus Glen则只有数年新。    之所以说,极具加拿大特色,是因为每间房子外型都不同,地段很大,大多超出一英亩,而且树林环绕, 每家都很独立,真正像我们在早期电影, 如《飘》里所见到的外国人的房子,《音乐之声》中,主人公一家也是这样的房子,屋前环回车路,李丁Li Ding(416-6483678)认为省去了倒车调头的麻烦,高挑的门廊,尽显豪华气派,屋内的装修,用料不见奢饰,只是朴素之中透着大气。因为每家的结构,布局都不尽相同,所以没办法在这里一一祥述,不过他们也有些共同之处,一般都会有书房(办公室),后院都很大,有很多树(30-60棵),夏天在自家后院可以踢足球,打网球,冬天可以Toboggan, 有时还可以见到小鹿,郊狼在后院转过。    买这一区的房子,不仅仅是买房子。确实是在置业,有自住和投资的双重意义。麦健士上校街以南,房子越建越多,李丁Li Ding(416-6483678)认为这样大的地段的产业,在这个地理位置上,再也不会重现了。这一区的售价通常会在百万以上,当然如果想以此为邻,也有少量的镇屋,和独立屋价格在30万-60万不等,可供选择。    最后看看Warden和Hwy7交界处的高档公寓:     在多伦多定居的新移民,对Yonge和Finch周围的楼房 情有独钟,新颖,充满活力,比起多伦多市中心来,这里宽敞明亮许多,给人们一种明快的感觉。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在很少高层建筑的万锦市,也出现一片象北约克市中心一样的建筑群,会对中国大陆移民在多伦多地区的分布,对多伦多房地产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在多伦多的北面,沿着沃顿大道,一过Steels大街,就进入了万锦市,也就很少能看到高楼大厦了,再往北过了7号公路,一直到麦坚士上校路,路的两侧,西到活拜路,东到麦考文路,一直以来,是大多伦多地区,中产阶级的住宅区,房 型 比较整齐划一,以4睡房双车房的独立屋为主, 很少其他房型,更遑论高楼大厦了。人口密度之低可想而知。    万锦市云集了170多家高科技公司,号称高科技之都,在沃顿和7号公路附近,生活设施齐全,中西汇合,基础设施的齐备,加上对楼房市场的需求,使得几家建筑商,纷纷上马,在7号公路夹沃顿地区,大兴土木,其中更有一家建筑商,更号称投资数亿,要在这里,建成规模仅次于多伦多市中心的中心。 前一阵子,一直在平整土地,开通道路,在YMCA开业后不久,几个楼盘也开始发售,是其万锦市中心计划的一部分,公寓9层高, 一层11,12单位,当时的开盘价,一房18万起,1+1的 20万起,2房28万起, 2+1的31万到47万, 复式的39万到47万,都有9尺或10尺高屋顶。 镇屋2300尺到3200尺,49万到70多万,地下室分门出入,集中供热,供冷。    看其小区平面效果图,李丁Li Ding(416-6483678)认为,有点像放大了的康乃尔小区,也有点像Bay街,设想其建成以后,小区居民本身的消费,已经可以带动其本身的商业区,加上七号公路上方兴未艾的高层建筑群的居民,以及老渔人村的居民,特别是16街北,超大片的新建房的居民,其商业消费不可小觑。  现在有部分高档公寓已经入住。    等到8,9年后, 7号公路上的公寓,象Yonge街上公寓一样,成规模后,地铁也一如政府规划的一样,延伸到7号公路,加上原有的轻铁,卫星导航公交,万锦的进一步繁荣应该可以期待。李丁Li Ding(416-6483678)认为那么新建市中心附近的原有独立屋,其市场价值,应可看高一线,深具长线投资价值。当年的北约克区的房价,对购买现在万锦的独立屋,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这个区的学校更好于北约克。    从约克郡市政规划部门有关人员处了解到,大多伦多地区未来15-20年的规划,有两个发展核心, 一个是位于Yonge街两侧,北起Steels, 南到Sheppard, 逐渐形成多伦多新的市中心; 李丁Li Ding(416-6483678)认为另外一个就是约克郡的万锦市,在Hwy7两侧,西起Woodbine, 东到McCowan, 兴建高档办公楼和高级公寓,形成约克郡的城市中心。观Yonge街地区,7,8年来的发展,使该地区初具规模,Yonge街两侧高楼林立,已经让人有大都市的感觉,在未来5年,随着Finch地铁上盖物业的转让,Finch/Yonge一带建筑的竣工,会使该地区更完美,这是有目共睹的。     人们熟视无睹,或者没有特别注意的是, 隐藏在高楼背后的变化。    Yonge街东侧,一群高楼的背后,一场房屋改造的革命已然在悄悄地进行当中,许多矮小破旧的独立屋,已经或正在被推倒,改建成崭新的百万新居。虽然不敢说美轮美奂,但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深深感到,这个社区在未来的5年内,整体房价将要翻番,也将从一个中价区,蜕变成一个崭新的高档住宅区。李丁Li Ding(416-6483678)认为从规模,数量上来讲,这样的提升,在多伦多并不多见。      是什么力量推动了该区这样的变化?      1,市政规划,高档公寓的兴建带旺了整个社区。  2,好的学区,增加了对该区住宅的需求。  3,当地居民和亚洲移民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提高了对该区高档独立屋的需求。  4,优越的地理位置,不论东南西北,该区堪称心脏地带。      我们来看大多伦多地区另一个发展核心,Hwy7沿线。       从地理位置来看:在约克郡,该区也是处于心脏地带。大多伦多的北端,在很多人的概念中已经认为是Newmarket市,西边的旺市虽然也雄心勃勃,发展很快,但毕竟历史底蕴薄。和具有200多年历史的万锦市无法比拟。从这里(在不堵车的情况下),到Downtown, 到Newmarket都是半个小时的车程。      从学区来看,这里从东到西排列着Central Park, Unionville, William Berczy, Coledale Buttonville五所教学质量好,校风好的公立小学(初中),还有著名的Unionville,Markville高中。比北约克的选择还多。人口的构成,生源的构成更单纯。      从自然环境来看,这里是离多伦多中心最近的,自然环境保护最好的小区,区内有著名的Toogood小湖, 3条树林覆盖的溪流。      从房型来看:很难得有这么整齐,大气的小区,大多是50尺宽x 120尺深的占地,为将来的翻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生活配套设施来看,衣食住行,样样不差。这里有卫星导航的公交系统,有北约克难以相比的众多的中西购物中心,菜市场,中西餐厅。      从房价来看,这里50万-70万的房子,不论从面积上,还是占地,装修上,都远远好于其他地区同样价位的房子的状况。我们比较过老的市中心,从Bloor, Eglinton, Lawrence, York mills, Sheppard一直到14街的同等价位的房子,从社区成熟度,历史底蕴,人口构成,学区好坏,自然环境以及社会安全等角度来比较,该区都凸现了其优越性。      若非如此,政府,投资商们也不会倾巨资打造现代化的新万锦市中心,也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该区,参照北约克的发展历史,不难得出结论,如果政府的规划,投资商的投资进展顺利,高档写字楼,高级公寓拔地而起,形成规模,这一区的独立屋,应该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13:40:39, 50楼
  多伦多学龄前教育介绍---幼儿园教育之班级划分      
在大多伦多地区, 安省教育条例并没有规定政府要办学前教育。但由于外出工作的母亲越来越多,对日托幼儿园的需求增加,省政府采取拨款资助的方式资助非牟利托儿园办学。而托儿费用仍由父母负担. 有经济困难的父母还可向政府申请资助. 多伦多地区的当年年底满4岁的儿童可以报读小学的学前班Junior Kingdergarten(简称JK)免费入学。但是除了今年首批实行全日制的学前班儿童可以全天入学外, 大部分儿童还只能上半天或隔天的学前班。因此还是涉及到上收费幼儿园的事情。下面笔者将介绍一些幼儿园 (Child Care Center) 和学前班的知识, 以飨读者。    一. 幼儿园 (Child Care Center) 的班级划分和日常课程安排表:         大多伦多地区的幼儿园 (Child Care Center) 一般为年龄在0至12岁之间的儿童提供托管教育服务。一般, 每个幼儿园 都会按年龄划分班级类别。家长可参照看孩子应送那个班级(Program)。多伦多的幼儿园的老师按班级的年龄有不同的师生比例配置, 各个班级的人数也有最高限制。详情请参看下表 大多伦多幼儿园的班级划分(Child Care Center Sample)  Program(班级)
    Infant (亲子班
0-18months  Toddler (幼儿班)19m-2.5years  Preschool(托小班 ) 2.5-4years  JuniorKindergarten 4-5Y
  Senior Kindergarten(大班) 5-6Y   Before & After School Age
    (课前课后班)  
    大多伦多地区的幼儿园 (Child Care Center) 一般从早上7点到下午6点开放。有的幼儿园会延长至7点钟。各个幼儿园的课程安排也随教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而有不同安排。这里是一个多伦多的幼儿园(2.5岁至4岁)日常课程安排表的样式, 仅供参考。    7:00 9:00 AM--- Children arrival and are greeted by teachers. Breakfast Time. Free Play.  9:00 10:00 --- Circle Time, Programmed Activities.  10:00 10:15 --- Bathroom Routine.  10:15 11:15 --- Outdoor Physical Activities-Playing in the sand, climber, swing, walking, riding a bicycle.  11:15 11:45 --- Free Play. Preparation for Lunch.  11:45 12:15 --- Lunch Time. Bathroom Routine.  12:15 12:30 --- Reading time or Story time.  12:30 2:30 --- Nap / Rest time.  2:30 3:00 --- Quiet Activities. Bathroom Routine.  3:00 3:30 --- Afternoon Snack time.  3:30 4:15 --- Programmed Activities.  4:15 5:30 --- Outdoor Freeplay Activities.  5:30 6:00 PM--- Free Play, Chhildren departure     
01:16:43, 55楼
  最美女孩为溺水老人人工呼吸感动网友  网帖寻人       抢救溺水老人的蓝衣女孩是谁?      7月27日晚,有网友将一篇名为《这才是酉阳最美丽的女孩》帖子上传至网络,很快,这篇由9张现场救援照片所串成的场景感动了很多人,随后,众多网友快速转帖,并引发网络热议。      记者留意到,此帖中,先是一张远距离拍摄的照片,画面中,3名年轻男子将溺水的老人从河中救起,正准备平放在岸边,随后,多张上传的照片真实记录了众人合力施救的紧张情景。               穿着红色短裤的男子身上还滴着水,但将老人从河里救起后一直守在旁边参与救援,听到呼救声的众人也随即拥到现场,众人合力施救无果,最后,画面中出现之后引发众人关注的蓝衣女孩。      图片中,年轻的蓝衣女孩进入人群中间,双腿跪地,口对口对溺水老人实施人工呼吸,在众人的注目中,蓝衣女孩随后又采用胸外心脏按压的方式试图救醒老人,最终,110、120也快速赶到现场,蓝衣女孩将老人交给120急救人员后,目光焦急地目送老人离开。      很快,危急时,跪倒在地给老人口对口做人工呼吸的蓝衣女孩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众人称赞的同时,纷纷希望获知女孩的身份。      但遗憾的是,有网友表示,“我当时就在现场,根本没人知道这个女孩是谁,等我们回过神来后,她已经快速消失在人群了。”        合力救人 人工呼吸 胸部按压      酉阳县医院护士余书华为溺水老人做人工呼吸感动网友      这是一道选择题,或许我们中少数人会遇到:当溺水老人被人从河中救起,浑身是水的他已重度昏迷,此时,你若在身边,选是打120急救?打110 求助?还是大声呼救或是替溺水者按压心脏?日前,一篇名为《这才是酉阳最美丽的女孩》的帖子中,照片里年轻的蓝衣女孩在临危一刻给出了她的答案:跪下去,嘴对嘴为溺水老人实施人工呼吸。      7月27日,全程目睹整个事发过程的网友将众人救援溺水老人的图片上传至网络,很快,跪倒在地为溺水老人实施人工呼吸的蓝衣女孩引发众人关注,人称“最美女孩”,可遗憾的是在120急救车将老人接走后,女孩快速消失在人群。      蓝衣女孩是谁?重庆晨报记者昨日通过多方求证,核实到了女孩身份。    
    还原现场       把老人送上救护车,女孩悄悄消失      9张救援图片中所显示的日期是7月27日下午6点,当天,在这个岸边究竟发生了什么?      昨日下午,记者通过多方寻找,终于与事发时的多名目击者取得联系。           有人说,老人溺水叫人揪心,但危急一刻挺身而出的蓝衣女孩在大家心中,却像个英雄,人们纷纷记住了蓝衣女孩。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就坐在摊位上,突然就听到有人声嘶力歇地喊救命,大家连忙跑过去。”今年45岁的王朝文是事发地酉阳红卫桥上游附近一家鞋店的师傅,门市距离出事的河道不足10米远,他告诉记者,大约6:04左右,大家听到喊声后连忙朝附近的下河道跑去,“有个年轻人在岸边急得双脚跳,指着河里说有个老人刚刚落水了!”      呼救者话音刚落,与王朝文一共赶到现场的附近一家夜宵店老板扑通一声就跳到了水里,“很快又有人跳下去了,两人在水里合力把老人救上了岸。”王朝文说,可大家把老人打捞起来后,老人已经重度昏迷、人事不省。       溺水老人命悬一线      “我们连忙拨打110和120,但老人已经人事不省。”薛安宁是事发时跳入河中将老人救起的市民之一,他说,一穿白衣的中年男子快步走到老人身旁,“他指挥大家赶快帮助老人匍匐下来,将老人双手打平,不停拍打背部看是否能让体内积水排出。”      但遗憾的是,众人的这一尝试失败,老人依旧没有醒来,最后人群中,一位有紧急救援经验的市民提议,将老人平躺,这名戴眼镜的男子随后连忙并采用胸外心脏按压的方式急救老人,“老人吐了几口水出来,但还是昏迷。”焦急的情绪在人群中蔓延。      蓝衣女孩做人工呼吸      “你们让一下,我来试试!”危急一刻,王朝文的身后传来年轻女孩的声音,听到这句话后他本能地站到了一边,“就是那个穿蓝色衣服的女孩,当时救人情况危急,但大家还是被她的行为震住了。”      王朝文说,老人经过之前的急救,不时地会有少量的水从口中吐出来,蓝衣女孩挤进人群后,连忙把手提包丢在一边,快速查看了溺水老人的心跳和瞳孔,“之后她跪在老人的右边,俯下身子就口对口地为老人进行人工呼吸。”王朝文说,蓝衣女孩看上去很专业,双手将老人的嘴部打开后,深呼吸后俯身为老人进行人工呼吸,好几次后,人们看到老人的眼睛微微张开了,但情况还是不好,“蓝衣女孩前后起码进行了4分钟的人工呼吸,后来不停按压老人的胸口,现场很多人竖起了大拇指。”      正当蓝衣女孩竭力施救时,120急救人员也快速赶到了事发现场,“我们看到女孩一直在给急救医生交代老人之前的情况。”王朝文说,蓝衣女孩一直守在一边,直到目送老人被抬上救护车离开,“老人被接走后,人人都在议论这个蓝衣女孩,但大家打算找她时,我们发现她已经不在了。”      文/重庆晨报记者      王珊 图/通讯员 熊科林      为溺水老人做人工呼吸的蓝衣女孩    胸口复苏      与多伦多无关的话题,我感动这样的场景.在海外的华人网站上,每次看见这样的新闻,就觉得自豪和感动.  希望身在海外的华人,能够荣辱与共.
01:38:24, 56楼
  人生时刻都面临考验,如同老公“搬运”我过来加拿大,又如我把一生都交给这个男人,跟着这个男人背井离乡,在离父母远隔重洋的异地,重头来过。         生活教会我们很多,加拿大,短短四个月,教会我如何节俭,这里是个节省的国度,你不穿的衣服,打包好,放在专门的地方,会有人来回收,洗烫好,分类之后,放进慈善机构,让有需要的人来继续利用他们。         加拿大显然不是天堂,天堂是大家遐想而来的。     老话重谈,谁适合来移民?一点个人愚见:         如同你从中国的农村,到北京上海一样,一点一点的积累,打拼。最后买房安家。中国和加拿大的区别,无非就是,得到的方式和方法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也夹杂着固有的虚伪,榨取剩余劳动力是真实存在的。         如果你养尊处优惯了,也有足够的资本到加拿大来养尊处优,那么,就义无反顾的来吧,这里的地足够大,绿化足够多,是个养老安息的好地方。如果你本身就一无所有,义无反顾,得靠自己辛苦打拼才有可能创造一片天地,那么这里也适合你。因为,每付出一点,就会有一些回报。我和丈夫属于后者。丈夫说他是无产阶级,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几个舅舅稍微出息一点,还都嫌贫爱富,自己也没沾上一点光。什么都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          后面我摘抄一些,家园网友的移民奋斗经历,与大家共勉。友情提示:移民有风险,抉择需谨慎!        转载:家园网友---登陆7年半,年薪6位数,房产5套, 搬家4回, 家人3口,跳槽2次,车祸重撞1场.    第一回: 移民前的小背景        俺85年就本科毕业了, 专业是工民建, 当时很吃香, 国家统分, 分到省厅级单位, 一直当到高工, 总工, 处长(正处), 但绝对不贪, 2001年初申办技术移民, 自考雅司6分先递上, 双免, 03年初夏拿到移民签证, 办辞职, 8月长登多伦多.        移民原因: 为女儿前途, 自个换个地方, 换个活法,         在国内, 早已看破红尘, 一出差或开会就是他妈的一斤酒漱漱口, 二斤酒扶墙走, 不是喝酒醉死就是哪天进去, 常看到身边的同事领导出事了, 大学同学被判刑了, ,,, 周末也得开会加班, 晚上摸到领导家, 还怕别人看见,跟小偷似的, 光副厅长就有8个, 上班不累, 搞关系累, 说梦话都是那些在酒桌上和开会时的假话….            要说这俺一家三口登陆加国后的第一年, 且听下回分解......  
12:47:25, 57楼
  转载:家园网友---登陆7年半,年薪6位数,房产5套, 搬家4回, 家人3口,跳槽2次,车祸重撞1场.    第二回: 2003年夏, 落地第一个大苦年, 制定8年计划和奋斗目标        所谓万事开头难, 登陆的第一周, 住在丰华超市(现在叫丰泰) 附近的一个华人家庭旅馆 (WARDEN/STEELES), 第二天就去银行开户, 俺家三口身上带来国内全部存款约3万美金, 在柜台前, 俺把这些美元从包里拿出交给TELLER时, 看到她的眼睛睁好大, 这些钱就是俺一家在这的老底了, 准备一年没工作收入, 得要花个1--2万吧. 不过当年, 1美元能换1.4加元.     第二天去十家饱STC办SIN卡, 办完回来在地铁BUS终站坐公车, 进去时俺忘了在那个红机器上取TRANSFER, 刚登上BUS才想起, 那个黑鬼司机关上门要启动, 俺只好问他要三张TRANSFER, 他很不耐烦的说, 你应该在进口处取呀, 我这儿没有,     俺说你咋会没呢, 别人上车不都跟你要吗, 俺说你不给, 我们下车去取, 他理都不理俺, 开了就走,把俺气的坐在座位上直骂FXXK, 到了FINCH/WARDEN下来, 只好再花三张票回旅馆, 心疼啊, 这就是俺刚来受到的黑鬼的歧视, 他肯定知道俺是新移民.        接着找房去租, 第二周俺家(所说的第一次搬家) 新房东开了VAN来接的, 搬到北约克的STEELES/404 西南角一个HOUSE, 住在二楼两间房, 女儿一间, 俺和太太住一间, 带卫生间, 全包$770/月, 房东和女儿住一楼, 地库还有一家东北移民有个女儿跟房东女儿同班.        九月开学前几天, 去买了台电视, 买了台电脑, 到处逛逛, 还蛮优闲, 开学办女儿入学, 上8年级, 在HIGHLAND, 目地是两年后上A.Y.JACKSON, 俺们放弃一切, 不就为后代的教育嘛, 一定要上名校.    接着就是去LINC了, 俺和太太在BAYVIEW/CUMMER 的大LINC学了一个月,    后转到STEELES/WOODBINE的小LINC, 没啥劲, 太太说俺英文好过她N倍, 要俺学好找专业工, 太太去了十家饱的一个工厂打LABOUR, 7刀时薪, 好累的包装工,     太太在国内可是一家国企的办公室主任, 细皮嫰肉的干这粗重活, 也是人生第一遭呀, 一干就大半年, 再也不干了, 拿EI歇息, 手也伤了, 脚也痛了, 人也显老, 俺发誓要找到工作, 不让她再吃这苦.         话说回来, 驾照都考了G1, 但要等路考, 俺上了个全科, 8个月后才能考G2, 第一个冬天领受到了啥叫风寒中零下25度, 没车的日子真不好过…..            俺跟太太在家里开始做计划, 仔细盘算下一步和头三年咋办, 和8年抗战奋斗目标.1.女儿好好读书, 5年后上多大,    2.太太去学英文, 读ESL, 主持家务,     3.俺主攻专业工作, 争取一年内有收入, 有第一份本地经验, 年薪不重要, 3W不到都行, 即在2004,     4.争取第三年 2005, 俺年薪达4W,     5.争取第5年个年头, 即2007, 俺年薪达6W, (按当时的情况考虑的, 对自个期望不能过高, 在当年2003年, 感觉年薪5—6W是个好理想和很羡慕的事, 过过小日子已很不错啦.)    6.争取在第3—4年头买上房子, TH或半独HOUSE,    7.到2010年-- 2011年, 第八个年头, 能算个小中产, 一个HOUSE, 年薪7—8万, 太太持家, 女儿读大学后工作, 俺上班挣钱, 安安稳稳过日子…..,            目标已定, 决无戏言,         现在回头一看, 付出的没白费, 努力的没冤屈,,, 哈哈…                要说这俺的找工第一年, 且听下回分解,,,,,,,  
11:53:33, 58楼
  转载:家园网友---登陆7年半,年薪6位数,房产5套, 搬家4回, 家人3口,跳槽2次,车祸重撞1场    第三回: 2004年, 第二年, 第一个专业工作.        俺这个年龄来移民是很尴尬的, 落地时已近41岁了, 去读书一定吃不消, 读出来更老了, 打LABOUR不是常事, 俺细麻杆一个, 还不要累趴下了, 认定了非专业工不找, 这专业工也要分几种可找, 当然是俺本身的长项, 英语是一个主要拦路虎, 就找语言要求不高的, 去干画图设计的俺是短项, 既不会用AUTOCAD,也不会去考P.ENG,     俺在国内管过施工项目,驻过现场, 会概预算, 懂监理, 对, 俺就找工程监理, 土工实验的,         2004年新年一过, 俺找了个西人的找工培训班, 两个月后学完, 他们帮俺找了个COOP, 没钱的那种, 三个月后有个REFERENCE, 算第一个本地经验, 把简历弄好, 拼命的发出去无数, 6- 7月份还真来了2个面试, 6月份已开始练车要考G2,可惜俺要的工作都需自备车, 面试时雇主也问了, 说你拿到G2买了车再来联系, 就打发俺了, 7月中第一次考G2失败, 正好排期要考第二次时, 又一个面试来了, 刚好是考G2的前一天, 俺就想好如何对付问车的问题, 果然, 面试官对俺很满意, 问: 你有车吗, 何时能来上班, 俺急中生智, 该赌一把了, 回答: 您要肯给俺这个工作, 俺上班一周内就能买好车上工地, 下周一就来报到开工, 面试官立马说, 好! 时薪11刀, 工作用你自备车公司有补贴, 按$0.32/KM, 双周发薪和补贴一起给.        第二天是周六,去考G2, 成败在此一博了, 别担心, 俺第一次差点考过, 这次非俺莫属, 但说不紧张也是假, 关系到工作啊, ,,,,,, 当考官说, 你PASS了的时候, 俺那个高心呵,大年初一去湛山精舍烧的头香让佛灵验了,对自个说, 第一年的苦要结束啦, 移民的新阶段开始了,哈哈, 真给力,,,, 哦, 当年还没这词.        上班第一周的周末就买了个二手车, 第二周星期一就开了去上班,俺的这个小公司老板是印裔, 好几个印巴佬同事, 他们在一起就讲家乡话, 跟俺讲英语又很难听懂, 俺们头衔叫: CONSTRUCTION TECHNICIAN, 大多时间是开车去工地监督岩土钻探,取土样,有时拿核子密度仪去现场检测压实度,还有就在公司的试验室做土工实验. 有时一天跑300公里, 范围在GTA或周边小城比如东到OSHAWA, 西到OAKVILLE, 北到NEWMARKET, 上高速被逼无耐, 第一天上班去工地就上HWY7, 第二天就上404, 然后401, 427, 403, QEW, 409, 410, 400, 也为一年后考G牌打好了基础, 天气不好就在公司做实验写报告, 这种工作对入门的土木专业蛮好, 时薪加车贴一年平均也有个近三万了, 总之好过没收入, 最重要是入行了, 算起步了.            要说俺有了工作后就想买房, 且听下回分解,,,,  
12:04:25, 59楼
  第四回: 2005年冬, 第三年, 买了第一个房子    转眼就到了2005年, 俺们一家在房东家住了一年多后, 房东要回流卖房子, 俺们只好搬家, 即第二次搬家了,但还住在那块区里,靠DONMILLS/MCNICOLL,   新房东的HOUSE 是独立房, 典型的ROOMING HOUSE, 房东在附近还有自个的HOUSE自住, 这新搬的家里真是12家房客, 好不热闹呀,俺的工作有时要起很早, 必须在7点就到达工地, 加拿大的工地是7点开工, 3点半就下班, 所以俺有时得5点半 --- 6点起床, 如果路远, 得1小时才能到, 上床睡得就早, 白天也很累啊, 但这种出租房里咋能按俺的习惯呢, 就那几个小留就够俺受地,     住了半年多, 到了05年的初秋, 俺和太太一合计, 租房不是常事, 迟早要买房, 住在这房里也是受罪, 女儿都15岁了, 婷婷玉立, 住久了这儿人杂也不安全, 赶紧买房.本来想有个年薪4万以上的工作再买房, 一看这边房价年年涨, 明年还得涨, 经济越好涨得越快呵,存钱的速度赶不上房价涨幅啊,但是问题来了, 没钱付首期呀, 带来的美金换成加元也就4万, 第一年就用掉了2万, 找到工作后也没存下啥钱, 俺太太说, 把国内的房子卖掉, 再问家人借点, 好呀, 干! 太太立马回国卖房筹钱, 回来时已初冬, 立马请经纪看房, 转来转去, 就在附近买了个半独立平房, 35万多, 因为俺收入低, 太太不工作, 贷款难, 干脆首付了35%,贷了65%,06年初搬新家后过春节, 即第三次搬家, 终于在加国当地主了, 哈哈.     买房后压力也大了, 光月供就$1400, 还有水电气地税等, 还好地库分门出入, 有一个两室一厅的unit,还有一个大单间, 很好出租, 在俺们搬新家后没有两星期房客就住满了, 月入920刀,总算能贴点家用, 把地税保险水电气上网电视都能支付了, 因为平均下来这些费用要每月$700—800, 但俺的收入不够贴老本的, 付了贷款, 还要养车子, 车险, 吃穿用等, 所谓压力越大, 动力也越大, 就在定下买房后, 俺已开始找更好的工作, 拼命地发简历, 打COLD CALL, 记得11月初在工地上接到个雇主的面试电话, 一激动, 车子没开好, U TURN 时碰到工地上一堆钢筋, 车头的档板戳了两洞, 一个灯罩也碎了, 从10 --12月份共得到5个面试, 其中前三个失败了, 后两个要俺等圣诞节和新年(06 年)过后才有结果, 当然俺把贺卡和留言都送过去了, 根据面试的感觉, 有90%的把握拿下, 当时心态就更好了, 估计两个必有其一, 果然, 元旦一过没两天, 嘿, 2个OFFER 一起来了, 俺挑了个最大的公司, 真的是加拿大最大工程咨询公司耶,排名世界第一 (2007年度) 的...这可是俺得到了老天的恩惠吗, 好事成双, 车到山前必有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要说俺工作跳槽和下岗的故事, 且听下回分解,,,,.
12:05:20, 60楼
  第五回: 第四到第六年, 跳槽又失业, 车毁人未亡    2006年新年进了大公司, 那个心情好爽呵, 感觉那句名言还是蛮对的, “ 一年大苦, 二年小苦, 三年不苦” 对俺们新移民来说还真要经历这前三年的磨难呀, 实际才来2年半, 但进入第四个年头了, 好了, 算上了个台阶, 拿年薪了, 4万6千刀, 按时薪就是22刀, 正好是前一个工作的两倍, 但大公司有好福利啊, 一家都享用, 牙医按摩, 带薪年假, 还能买公司股票, 买十送三, 还有团体RSP, 买十送五, 最好的是俺坐办公室了, 不用整天风晒雨雪的跑工地了, 同事都大多是鬼佬, 这英语可要求高了, 边干边练吧. 俺的职位叫: CONSTRUCTION INSPECTOR, 协助工程经理和项目经理管施工进度造价和采购等, 也呆过现场, 免费吃住, 还有补贴, 还真能学到这里的工程经验, 就是这英语不好, 包工头说得啥俺真摸不着头脑, 还好俺大多是干PAPER工作, 电脑用的多,   这大公司活动也多, 免费吃玩, 比如夏天夜晚在安大略湖坐游艇沿着中央岛开, 眼望多伦多美丽的城市夜景和水景, 喝着酒跳着舞, 才感觉到来了三年的一点收获.    转眼就到了2007年, 这经济形势和市场越来越猛, 公司里进来的中国人越来越多, 从俺进来时就20人到了07年中就有60多人了, 确是的, 06,07,08年,很多同胞找到了第一个专业工作, 当然也有跳槽的, 俺在这个部门干了一年半了, 后来慢慢发现, 除了大老板的秘书工资比俺低以外, 俺是最少的, 年终每人就加了3.5%, 这样下去, 要拿到6万刀的话, 得在这干8年多才达到, 不行, 得想办法, 大公司的经验有了, 简历上也好看多了, 竞争力加强了, 还有, 这市场一火, 那些猎头中介可活跃啦, 就在9月份时, 俺接到3个中介的电话, 也不知他们哪来的信息找到俺, 后来才知道, 猎头跟很多公司的HR都很熟, 都是一个圈里的, 只要你在大公司干过, 职位中等或偏上, 那他们肯定会找到你, 就这最近几月, 加拿大西部和个别省又开始好转了, 俺基本每两周就有猎头打俺的手机, 还有EMAIL也多去了, 话说回来, 这猎头跟俺一接上头, 俺的心开始颤抖了, 谈了没几句就说俺的经验找个6 -- 7万的没问题, 说干就干, 猎头要了俺的简历, 联系了两家公司, 都是中等的, 安排俺去面试, 那几天上班就是混了, 面试前一天就开始请假, 要做准备工作呀, 到一家公司面试时, 来了个车轮大战, 整整把俺折腾了近2小时, 共三个人, 一人来一轮, 每人30-45分钟, 面试一完, 出了那家公司大楼就跟中介汇报, 第二天中介再来电话告俺有何苗头, 等了三天, 有一家公司要下OFFER了, 中介再来电话问俺要年薪多少, 俺就保守的说有个6万就行了, 中介人不错,他讲我跟他们再谈谈能跟你要多一点就是一点, 其实OFFER越高, 中介的佣金也越多嘛, 加拿大是这样的, 中介帮你找到工作, 佣金一般是你年薪20%, 由雇主给他, 你一上班, 他就先拿到10%, 试用期一过, 你没被下岗, 中介再拿剩下的10%, 很不错的, 卖个人,   按6万的算, 他能得1万2千, 只是打几个电话, 这就为啥那么多中介存在了.    话又回来, 俺最后拿到7万, 整个多出50% 噢, 一般讲, 要跳槽, 最低不能少过年薪多出25%, ,,, 立马提前给公司部门老板2周的通知, 俺要拜拜了, 最后一天, 老板安排全体部门同事吃午餐欢送俺, 叫FAREWELL LUNCH, 俺还跟老板要了个推荐信, 这可好管用呀, 大公司的文头纸带水印的, 有大老板的签名, 这以后再跳再找就不愁咯.    07年的初冬俺进入了一家新公司, 在DOWNTOWN, 坐在几十层楼高的大厦里办公, 眼望大湖, 近观金融区的繁华街景, 感慨万千唷. 可是好景不长, 进入2008年后, 感觉不对头, 果然, 次贷引发全球衰退, 9月雷曼两房一倒, 那个恐慌就来了, 好多公司大批裁人, 哀鸿遍野, 俺在这家公司的职位是 PROJECT CONTROLS SPECIALIST, 专管项目计划和造价等, 08年初加薪时, 还不错, 给俺10%, 当时公司有两个大项目在手上, 这样还能挺一阵子的, 可是进入2009年就不行了, 业主也没钱了, 项目STOP了, 就在09年的上半年, 公司开始减员, 俺不幸在名单上, 拿了辞退信灰心丧气的回家, 也许太太和俺早有心理准备, 那天提着一大包东东进门, 太太就知道俺下岗了, ,,,,,    这所谓人有旦夕祸福, 天有不测风云, 想避也难呀, 下了岗, 俺想开了, 先拿EI休憩一下, 理理头序, 夏天真好可玩玩, 来了6年了, 马不停蹄, 该想想下一步咋整,对吧.     再谈谈俺的车子吧, 这二手车很好, 跟俺打拼了5年, 就在08年夏天, 俺带太太去YORKDALE MALL 去玩, 回来时, 在JANE ST 往北停在一个红灯口, 俺前有车, 后有车的, 突然, 咣的一声, 俺的车被撞挤在中间, 前盖跳起, 后盖掀起, 车门变形, 俺下车立马第一个打911, 没两分钟, 警车救护车消防车呼啸而来, 原来是俺车后的一辆车再后的一辆车没看到红灯,直接顶上, 那杀手是个黑妹妹, 天哪, 俺前后三辆车没大事, 就俺的车最惨, 俺太太也没事, 车子还能开, 警察把俺们都叫开到一边的停车场,每人给个纸条说全是那黑妹的责任, 俺叫拖车拖到一个修车铺, 打电话给保险公司, 他们说报废了(WRITE OFF), 不要修了, 给俺三千刀就了事了, 俺赶紧租了个车跑去DEALER, 买了个全新的2008款的丰田佳美, 嘿, 开上新车啦…    这就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呵, ----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 YOU STRONG!      要说俺开始如何投资CONDO赚了钱, 且听下回分解,,,,
12:06:36, 61楼
  第六回: 投资CONDO房产, 初战告捷    话说回到2006年, 俺跳槽进了大公司, 跟阿差的小监理公司拜拜后, 又买了第一个房子, 总算站稳了脚根了, 俺在03年刚落地时, 曾去一个华人的房产财富俱乐部听过几次讲座, 认识了那个在多伦多小有名的庞海福, 他跟俺年龄一样大, 清华的高材生, 又是PhD, 曾在安省发电公司OPG任核电工程师P.ENG, 居然辞职投身地产经纪, 现在已是加拿大环球地产集团总裁, 当时他说他已持有7套房产, 一套自住, 其他全部出租, 净赚现金流, 加上他经纪的佣金收入, 不少呵, 08年再遇到他, 他已是高尔伏球高手, 18洞打到100杆内, 说, 我在打球玩乐时都有钱每天进账的, 我早就财务自由了, 那就是时间自由, 就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 俺在听他讲座时很受启发, 结合俺自个也在国内搞过房地产和工程项目开发建设和管理, 所以俺就早有雄心壮志待俺有时机一到就在加国投资房产的计划.    俺听了几次他的讲座后基本摸清了这边的房产路子, 他的一个投资理念很好, 可能就是那个“穷爸爸富爸爸”的概念吧, 俺现在解释一下, 这收入赚钱在这世界上有两种: 一个是主动性收入, 一个是被动性收入, 大家打工上班开店做小生意等要耗时耗力赚钱叫主动性收入, 因为你一停下来(8小时外) 或LAYOFF就没有收入, 对吧, 那这被动性收入就是你不用耗时不用上班就能有钱赚的叫被动性收入, 所谓被动性收入可从以下几种来赚取的是: 房地产, 股票, 债券, 基金, 期权, 股权分红, 等,     最简单的理解是你在休假睡觉时你的投资本金都在为你工作赚钱, 这就是被动性收入的功效, 当你做到财务自由时, 即净收入永远大于零, 就是你的解放和成功之时,     再回来看看主动收入, 拿俺自个来讲, 目前年薪$11万不到一点, 这交税得要个33%吧, 剩下税后7万, 一年下来要花掉5--6万, 存钱很少呀, 大家都有这个感受, 在加拿大靠工资存钱很慢很难的, 因为这边税太高, 去馆子吃顿饭, 50刀里10刀是税和小费, 占了20%.     俺的计划已定下来, 专业工作照干不误, 反正俺有本事拿年薪对吧, 那这被动性收入也要去努力创造, 按从2004年开算吧, 移民前期(第 1--10年) 以主动收入为主, 被动收入为辅相结合, 2014年后, 中期( 第10--20年) 以主动加被动一起来工作, 到2024年, 后期( 第20年------) 以被动收入为主了, 主动的为零, 因为俺最多15年后就退休, 力争在第2020年做到财务自由, 就是说俺不打工都行.    如果算俺从2006年开始买房买CONDO楼花进行被动性收入工作开始, 到今年2011年才5年不到, 按目前市场价格来评估, 俺已经在5个房产上共有了$200万的不动产, 当然里面有银行的贷款和首付的本金, 俺全部在这5个房产上的首期投资共是: $35万, 平均就是全部买价$176万的20%的首付款, 但撬动了如同5倍杠杆的176万, 要懂的是, 市场的升值不是用俺的35万, 而是以176万为基数, 试按多伦多每年房价均涨5.9%, 如果俺一直持有他们的话, 再过11年后, 就是400万, 净赚200万, 年均18万, 谁能打工赚到这个数吗? 这就是被动性收入的魅力, 俺有个贴子讲的是有房的人睡觉都在赚钱就是这个道理.        还是回到俺买CONDO和HOUSE上吧, 06年中买第一个CONDO楼花, 09年7月卖掉了, 净赚4万, 07年初在NORTH YONK CENTER买了个二手CONDO, 出租很成功, 07年秋冬, 又买了两个CONDO楼花, 09年用卖掉的第一个楼花钱再买了一个二手CONDO, 还是在NY CENTER, 很快出租掉了, 05底买的第一个半独立HOUSE, 在2010年6月卖掉, 因4月买了独立HOUSE, 7月1号搬进去的, 这是俺的家, 好了, 俺目前手上是1 HOUSE+2 CONDO楼花+2 CONDO出租的投资组合, 俺自认为是最佳投资租合PORTFOLIO 了.    大概这些房子的买价和现价是这样的,供大家参考:    HOUSE: 买价,$61.5万, 目前市价, $65万, 1年不到,    CONDO楼花 1: 买价, $25万, 目前市价, $31万, 3年半,     CONDO楼花 2: 买价, $31万, 目前市价, $36万, 3年半,     CONDO出租 1: 买价, $26 万, 目前市价, $33万, 4年, 1+1房型, 可当2房用,     CONDO出租 2: 买价, $32万, 目前市价, 35万, 1年半, 1+1房型, 当2房用,     俺目前总体负债是$95万, 再去掉2个出租的CONDO由房客包了, 俺就只付俺的HOUSE的每月贷款:$1500, 一点也不觉得难过….,    俺的出租的CONDO现况是: 拿1号讲, 月租金 $1600, 不包电, 其他全包, 按月全部支出: 地税$170, 物管$300, 贷款$ 1000, 正现金流收入: $130, 暗的正现金流(贷款里的本金) :$300, 再拿2号讲, 月租$1550, 支出$1350, 正现金流收入:$200, 暗的正现金流:$350,    俺这两个出租的CONDO可是房客的抢手货咯, 这种投资风险最小, 唯一麻烦是跟房客要打交道,     楼花的好处是就当存钱生钱, 抵通胀, 不烦神, 不费事, 但风险较大, 最关键是要会挑选.           
05:22:49, 68楼
  忙碌,累,并快乐着.    孩子的玩具室日益壮大,感谢朋友们送来的玩具.    罗拉每天都有新进步.    做为母亲,我感恩着每天如此平静,平凡的生活.    老公每日安全回家,孩子每日开心成长.    为了这些.是努力在这里活下去的动力..    朋友说,做的再好,都有人不满意.    我和老公相约,诚实,诚信,凭良心做事.    不需要感谢,但求不怪罪.      玩具室日益壮大        罗拉越来越大.
06:35:44, 70楼
    新移民初到多伦多常识大全      1、多伦多地区包括哪些范围,哪些区居住环境最好?    
* 多伦多市包括旧多伦多(Toronto)、士嘉堡(Scarborough)、北约克(North York)、东约克(East York)、约克(York)和Etobicoke六大区。大多伦多地区(Greater Toronto Area)则还包括周围的一些城市。总体而言,多伦多的治安相当良好,也没有哪个区的犯罪率稳定明显地要高于其他区。居住环境大致而言则以北约克 Yonge街以东地区、士嘉堡北部和西部、 Etobicoke部分地区普遍较好,而旧多伦多市区(包括平时所称的市中心Downtown, 东区Toronto East, 西区Toronto West)则因开发较早,住房老(大多在50至100年左右),因此显得较为破旧和拥挤。大多伦多地区的外围城镇居住环境普遍较好,尤其是万锦市 (Markham),连续多年被联合国评为全世界生活品质最好的城市。    2、大多伦多地区有多少华人?主要居住在哪些区?    
* 大多伦多地区有46多万华人。分布于多伦多各个地区,但以士嘉堡401高速公路以北地区、北约克东部地区、万锦市、东约克、旧多伦多的东区中国城和中区中国城一带较为集中。 Etobicoke区除来自越南的华人外,其他华人则较少。多伦多华人以香港人为主。因多伦多房价远低于香港和台湾,港台华人移民相对购房实力较强,因此除市中心区和旧多伦多市东区外,华人多集中在多伦多市较好的区内。    3、新移民住在哪里较好?是否应该侧重考虑市中心区?    
* 新移民应首先考虑的是近公共交通的居住地点,工作安顿后可选择离工作较近地区居住。多伦多市公共交通发达,并采用划一票价和同一次行驶换车(包括公共汽车、地铁和有轨电车)不另行收费的制度。因此,居住在公共交通方便的地点,则去市内任何地方都方便。  
* 新移民并没有必要一定选择市中心区居住。一是市中心区多是50-100年左右的老住房,居住环境也较拥挤,容易使新移民对加拿大产生失望和抵触心态。二是新移民需要联系的政府机构,如健康保险卡、社会保险卡和牛奶金等的申请机构,以及社区中心、人力资源中心、公共图书馆等,在市内各区都有分布。市内两个最大的以国语(普通话)提供新移民安顿服务的社区中心也均不在市中心区(一个在士嘉堡区北部,一个在旧多伦多区东部)。  
* 由于新移民来之前对多伦多市了解不多,许多人选择在市中心区居住,因此反而使得市中心区的服务资源显得短缺,如免费托儿、ESL路费补助、新生儿母亲免费资源等均不及市中心以外地区。又如政府协助求职的HRDC人力资源中心,在市中心区的其计算机使用常要排队,每次使用也是限定时间(半小时至二小时不等),其传真机也限定只能发送本市,但市中心以外地区的其计算机使用极少要排队等候,也多没有时间限定,传真常可免费发送全国各地。此外,新移民安顿后的专业性工作,也极少在市中心区。    4、从机场到市区怎样走最好?    
* 机场有58A路公共汽车到Lawrence West地铁站,是最便宜的进城方法。另外还有到市长途汽车总站的长途汽车。但新移民因行李较多和初来乍到对市内交通不熟悉,因此最好的方式仍是叫出租车。多伦多的出租车总的来说很安全,收费随出租公司或个人而不同,一般是到市中心或更近地区,收费在30-40加元左右,到市东部收费为40-50加元左右。多伦多华人新移民之家也可代有需要的新移民预先联系安排机场接机。    5、多伦多出租的房子有哪些类型、房租是多少、怎样查找租房信息?    
* 多伦多出租的房子按内部结构大致可分为:单人房(Single room):单人间,同他人共用厨房、浴室等,主要在私人住宅屋内,房租每月250-400加元左右;单人套间(Bachelor):单人间并带厨房、浴室 ,主要在公寓内,房租每 月600-680加元左右; 一卧室套间(One bedroom):一睡房,一客厅,一厨房、一浴室, 房租每月750-850加元左右 ; 两卧室套间等(Two bedrooms):两睡房,一客厅,一厨房、一浴室,房租每月850-1000加元左右 。三卧室套间等(Two bedrooms):三睡房,一客厅,一厨房、一浴室,房租每月950-1200加元左右 。  
* 从房子的外表可分为多层楼式的公寓房(apartment)和一至三层左右的私人住屋(house)。公寓多由专门的公司管理,房租较私人住屋一般贵10-20%左右,一些公司可能要求足够的收入及信用证明。  
* 房屋出租信息主要有:报纸(中文报纸有《明报》、《星岛日报》、《世界日报》),免费的房屋出租杂志RENTER(在市区较繁华街道旁一些小报箱内),一些商店入口处的布告栏内,朋友等的介绍推荐,以及互联网上的有关新闻组。多伦多华人新移民之家为新移民抵达后找房提供咨询服务,并将互联网上有关资讯连接在此。    6、是否可以在入境前托人代租房子?    
* 一般来讲,除相互十分了解的知心好友外,一般人均难做到。一是租房考虑的因素很多,他人很难代为决策;二是要交定金;三是公寓房一般要签租约,而租约必须由承租人签字。因此,对新移民而言,最合适的做法是先联系临时住宿,达到后自己看房、租房。    7、多伦多主要有哪些临时住宿类型供选择?    
* 新移民抵达后的临时住宿,大致有三种选择,一是亲友家里,二是正式的旅馆,三是华人家庭式旅馆。正式的旅馆一般费用较贵,最便宜的汽车旅馆(motel也需要每晚50加元左右,加之没有厨房,必须外出就餐,因此费用开支较高。华人家庭式旅馆因收费较正式旅馆低,提供厨房,以及同新移民语言文化上交流较方便等原因,近年发展迅速,也是大多数新移民抵达加拿大后临时住宿的首选。多伦多华人新移民之家提供新移民联系临时住宿服务。    8、是否可以抵达机场后临时联系临时住宿,还是需要事先安排?    
* 最好事先联系好。少数华人家庭旅馆会在华人移民较多的飞机航班时在机场拉客,但一是这没有保证;二是许多服务和住房条件好的房主不去机场拉客。因此,事先联系好,不仅有个保证,可以放心,也可能在质量上因事先能同房主有接触,有所了解和选择而更能有保障。    9、至少应带多少钱入境?以后带入的钱是否打税?    
* 政府规定新移民入境至少要带足够六个月的生活费,供入境后头六个月生活适应使用。具体数量大致是一个人一万加元,以后每增加一人加2000加元。如一三口之家,大致需要14,000加元。以后带入加拿大的个人资金不打税,但如果一次带入的资金超过十万加元时,税务局可能追查其以前是否申报过该笔海外资产。    10、多伦多冬天有多冷?最好带些什么衣服?    
* 多伦多冬天最冷可以到零下20-30摄氏度。但所有室内、公共汽车内多维持在摄氏20度左右以上。因此,冬天除室外活动少些外,感觉不到寒冷,并不可怕。总的来讲,出门易穿、入门易脱的厚长外套等很适用,而象毛裤等则极少有人穿。    11、怎样安装电话?    
* 新移民安装电话需赴Bell Phone Centers填写申请表,并一般会被要求交CND$200押金。若排期不忙,一般在3-5个工作日内电话公司会派员来安装电话。如果屋内已有电话插座,电话公司一般不需派员入屋便可接通,只要插上电话即可。英语口语较好的新移民可试试通过电话申请,若获得同意常可以免除$200的押金和去Phone Center。    12、政府健康保险自什么时候有效?是否需要自己买临时医疗保险?    
* 安大略省政府健康保险在移民抵达加拿大九十天后才生效,在这九十天内新移民不受省健康保险计划保障。但在这九十天内是否需要购买临时医疗保险,完全取决于新移民自己个人的决定,政府没有要求必须购买医疗保险。进一步咨询可与多伦多华人新移民之家联系。    13、入境时已经怀孕,政府可能给予哪些福利?    
* 怀孕新移民头三个月也不能享受OHIP健康保险,但有可能享受政府的免费牙齿检查和治疗、配备免费的营养师、免费的产前班及购物卷等,进一步咨询可与多伦多新移民之家联系。    14、加拿大政府为新移民提供有哪些支持?    
* 加拿大政府对新移民的支持,一方面有些特别的针对新移民的计划,如社区新移民服务、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LINC(Language Instruction for Newcommers to Canada) 免费课程、人力资源中心提供的求职协助等,但更主要的是通过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来实现的,如免费日托、儿童牛奶金、GST补贴、租房补贴、政府住房补贴、购屋补贴、低收入工作家庭补贴、免费法律援助等等。进一步资讯咨询可同多伦多华人新移民之家联系。国语社区服务中心主要有位于士嘉堡北部的华人咨询社区服务处(Chines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ty Services, 3852 Finch Avenue East, Suite 310)和位于旧多伦多市东部的活贤社(Woodgreen Community Center, 835 Queen St East)。    15、将子女先留在原居地父母安顿后再接出是否更好?    
* 在我们接触的新移民中,有少部分入境时将小孩留在中国。一方面,这本身就是一个令人遗憾的选择,一家人不应轻易分开。而且一些这样做的新移民最后因不能及时将小孩接出而过了入境期限,不得不重新申请移民签证。另一方面,小孩入境后儿童牛奶金补贴(Child Tax Benefit,七岁以下每月191加元,七岁以上每月167加元)。即使一定要将子女留在国内,也可考虑入境着陆后再托人带回去,这一方面可以领取牛奶金补贴,另一方面小孩离境不受183天限制。    16、托儿费是多少?申请免费托儿补贴是否容易?    
* 托儿费随儿童年龄和托儿单位收费标准不同而不同。一般是每月一岁以下小孩1000加元左右,一岁至两岁小孩800至900加元,两至四岁小孩700至 800加元,四岁以上650加元左右。有时也能找到一些收费较低的托儿机构。一些教会或慈善机构提供收费低廉甚至免费的托儿服务。对于入境六个月之内的新移民来讲,申请政府免费托儿补贴常较困难。入境时间稍长者,如果夫妇双方读书或工作但低收入,可申请免费子女日托。但在多伦多市中心区 (downtown),因申请人较多,即使符合要求,也不一定能获得。详细情况可同多伦多华人新移民之家联系。    17、怎样为子女注册学校?    
* 待取得居住证明后(租约或购屋合约),即可带子女到附近学校注册。需要携带的材料包括子女的英文成绩单(至少近两年的)或毕业证书、疫苗注射证明、及原著地学校老师的推荐函(如有的话)。一些学校可能会在注册时要求作英文、数学的测试,故也请按年级事先做好准备。小学生有可能安排巴士接送。加拿大中、小学均是免费义务教育。    18、政府对求职人士有哪些帮助计划?    
* 政府主要通过人力资源中心(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Centers)、就业中心(Employment Centres)和部分社区中心等为求职人士提供求职技巧讲座、履历修改等咨询、计算机和上网、传真机、复印等与求职相关的免费服务。多伦多华人新移民之家收集汇总了分布全市各地的这类中心,可从中查阅离您最近的中心地址,详见 [A Complete List of Employment Centers & Services in Toronto]。一些公共图书馆也提供限时免费计算机上网服务。    19、国外驾驶执照可否直接换为加拿大驾驶执照?    
* 一般来讲,入境前应准备国际驾照或英文翻译之原居国驾照,以及原居住国汽车保险公司开出的无肇事记录证明,在换驾照和办理保险时可能需要这些材料。美国和国际驾照可在加拿大使用,但保险费较贵。满两年的美国驾照可直接换加拿大G驾照,不需考试。满两年的中国驾照可免除笔试后的八个月等待期,立即考G2。    20、自美国开车入境应注意什么?    
* 自九九年四月一日起,加拿大交通部将许多型号的车都列在不宜进口之列。因此新移民若准备开车入境,应事先与加拿大海关联系,确定自己型号的车是否入境。对此不可掉以轻心,有些新移民在这方面遇到很大麻烦。    21、新移民需要法律援助时可从哪里获得帮助?    
* 多伦多市政府有一些为新移民或低收入家庭提供免费法律援助的机构,诸如一些文件公证、民事纠纷法律咨询等。进一步资讯可与多伦多华人新移民之家联系。    22、新移民可否贷款读书?    
* 新移民入境后即有资格申请联邦政府的学生贷款,但若要申请安大略省政府的学生贷款,则必须在加拿大居住满一年。联邦政府贷款额较少,安大略省政府贷款额较高。    23、新移民适应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常是什么?    
* 新移民客观需要最多的是找工,但最大的问题常是心理的调适。尤其是技术移民,在原居住地常已有相当稳定的收入和一定的社会地位,移民后包括语言和文化适应在内一切重头开始,若专业不适合加拿大需要的话还面临改行的压力,因此所有新移民都有一段或长或短的心理适应期。如果您在这段时间面临过大的心理压力,可同华人新移民之家联系,我们努力让这个家给新移民一份慰籍和温暖。    24、加拿大税赋重吗?    
* 平均而言,加拿大税率高于美国。但与美国不同的是,美国只是要求低收入或无收入家庭不交税,而加拿大税务局则通过住房补贴、儿童牛奶金、低收入家庭托儿补贴、GST和销售税补贴、购屋储蓄补贴等不同形式对低收入或无收入家庭进行补贴。新移民头一、两年一般收入较低,因此多反而从税务局倒拿钱,一个家庭一年从政府处获得几百至几千元不等的各类补贴。详细资讯可向多伦多华人新移民之家咨询。    25、网络上的讨论常说加拿大新移民生活艰难,是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简单租房合同范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