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100亿融资:投给谁和拆东墙补西墙 成语

拆东墙补西墙!外媒称乐视要卖掉去年4.2亿美元刚买的地产
来源:快讯通财经
  近半年来,深陷资金链危机的乐视控股在圈里的热议话题“络绎不绝”。裁员、卖地、收缩扩张路线、引入战略投资人似乎已成为乐视一直“在忙的业务”。随着时间的深入,乐视资金链暴露出的问题正不断被放大。  4月20日,据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称,乐视正讨论出售位于北京中心的一处地产。乐视去年以4.2亿美元的价格购得了这处地产。这一消息表明,现金流紧张的乐视正采取更多举措去筹集资金。  两名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表示,乐视计划出售位于北京东部世茂工三的全部或大部分零售物业。据悉,乐视与潜在投资方的谈判已持续数月。  路透社尚无法确定潜在投资方的身份,以及可能的交易价格。不过一名消息人士表示,谈判目前已进行到深入阶段,出售价格预计高于乐视最初的买入价格。  日,世茂股份发布公告宣布,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将向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转让下属上海世茂新体验置业有限公司持有的北京财富时代置业有限公司,及世茂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北京百鼎新世纪商业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为了与世茂股份的这桩交易,乐视付出了将近30亿元人民币。  世茂工三总占地面积近4万平方米,其中建设用地近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1.2万平方米(地上面积为13.5万平方米,地下面积为7.7万平方米),包括商业、酒店式公寓、智能写字楼等业态。  消息人士表示,计划中的交易将给乐视带来资金,使该公司重新专注于核心业务,尤其是智能手机、电视机、乐视体育和汽车业务。  缩减资本支出目前,乐视正在控制支出。该公司正考虑出售位于美国的物业,而本月还放弃了以20亿美元收购美国电视机厂商Vizio的交易。  17日,据美国《硅谷商业杂志》报道称,乐视将把位于加州圣何塞的美国总部大楼以2.6亿美元价格出售给深圳一家光伏公司Han's Group,以缓解资金紧张问题,而且由于销售难达预期,乐视美国将裁员三分之一。不过,这个消息在18日被乐视辟谣“那是租的楼”。  乐视控股在声明中称“乐视目前在圣何塞的办公室有长期租约。该楼是Brookfield公司拥有的在售七栋办公楼之一。该楼出售对乐视并无影响,我司对该楼并无所有权。”  除了裁员,本月乐视还宣布放弃以20亿美元收购美国电视机厂商Vizio的交易。  此外,乐视还卷入了挪用易到13亿资金的风波。17日,易到用车创始人周航表示,易到当前确实存在着资金问题,而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原因是乐视对易到的资金挪用13亿。不过随后,乐视再次声明否认。  上市子公司乐视网黯淡昨日晚间,乐视控股核心子公司乐视网(300104.SZ)发布2016年,8年来净利首现下滑,除了部分业绩数据与此前存在大额差异之外,乐视网亦因关联交易,在2010年上市以来首次被审计机构出具非标意见。  年报显示,2016年乐视网营业收入约为219.1亿元,同比增长68.64%;营业利润约为-3.37亿元,同比大跌了586%;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约为5.55亿元,同比减少3.19%;基本每股收益0.29元,同比减少6.45%。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部分业绩数据与乐视网此前发布的存在巨额差异,乐视网专门为此发布致歉说明公告。  在此前的业绩预告中,乐视网预计营业利润为4479.14万元,而经审计后为-3.37亿元,变动幅度高达-853.49%;同样,在业绩快报中,乐视网原本预计利润总额将为4019.36亿元,但实际为亏损3.29亿元,减幅超过9.17倍;同样相比业绩快报缩减的还有乐视网的净利润,原本预计为7.66亿元,最终审计确认为5.55亿元,也就是说,相比业绩预告,乐视网少赚了超过2亿元。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服务日期05月05日-05月05日
¥500034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4日-03月24日
¥1200191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0日-03月20日
¥1888170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1日-06月01日
¥1268115人购买
服务日期05月01日-05月01日
¥15809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6日-03月16日
¥168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30日-07月31日
¥99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28日-04月28日
¥188888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8日-07月07日
¥108886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6日-06月06日
¥88874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5日-03月15日
¥61860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8日-03月18日
¥88842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2日-07月31日
¥1008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9日-06月09日
¥800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1日-07月31日
¥28823人购买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726.882.33%57950.0462.001.64%51738.176.4510.07%41161.2613.928.92%40980.31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6.208.21买入37.94--买入15.86--买入20.36--删除历史记录
&#12288;----
相关平台红包
投资乐视项目 私募信托能否安全抽身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投资乐视项目 私募信托能否安全抽身》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乐视项目 能否安全抽身》 精选一在乐视风波的影响下,此前不少投资于乐视体系项目的以及处在风口浪尖,这些资金能否“安全抽身”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相关私募和发现,30家私募与23亿元涉足其中。中国证券报记者获得的一份致书显示,该基金以可转债的方式投资了乐视移动,截至目前第一期7500万美元的可转债已经到期,但乐视方面并没有按照协议约定赎回可转债。涉及30家私募和44只产品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目前在主要明确表明将会投资乐视体系类项目的共有44只,涉及私募机构30家。这些产品绝大部分成立于2015年和2016年,各有15只和27只,另外2只则是成立于2017年3月。在上述产品中,最早的是2015年4月北京澜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新民市澜峰和同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该基金明确是和,已投公司则为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同时通过华夏银行委托贷款3亿元。不少产品在投资领域中均指出,将会投资乐视影业、乐视体育、乐视汽车、乐视移动、乐视虚拟现实等诸多乐视体系内的公司,而且这些公司大部分为非上市公司系。前述机构致投资人书显示,该机构投资总计8000万美元,期限为“2年+1年”,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和贾跃亭个人对该笔投资提供担保。投资分两期完成,其中第一期7500万美元于日到期,第二期500万美元将于日到期。该机构称,在基金运行过程中,乐视整体经营情况发生变化,已于日、3月29日、5月31日三次向乐视方面发出《可转债到期赎回通知函》。自2017年1月起,即委派投后管理部门专人负责事宜,积极与乐视方面进行沟通,寻求多渠道解决方案。目前,诸多涉及投资乐视体系内项目的都开始针对性进行辟谣。如媒体报道称诺亚财富认购了一只由乐视网全资子公司乐视流媒体与鑫根资本联合成立的,金额高达23亿元。对此,诺亚控股在7月5日发出声明称,歌斐创世鑫根该基金作为其优先级有限,乐视网(上市公司)、乐视控股和贾跃亭,对该基金优先级投资人有补足本金及收益的责任。同时,诺亚控股表示,该基金目前,基本非乐视体系内项目,基金也尚未全部完成投资。“鉴于目前乐视的情况,为了进一步保证安全性,我们已经要求该暂停新的投资,并推动将基金已投项目加快退出。”7月10日,诺亚控股再次发布了题为《怀有敬畏之心,真实面对发生》的声明称,目前已经启动暂停投资,提前退出基金和项目等具体工作。仍可控提供给中国证券报的数据显示,目前仍在运行、与乐视有关的共有5款,均为在2016年发行,总规模超过18.6亿元。信托网资讯研究部研究总监郭彦菊介绍,信托网只统计了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并未将涉及乐视体系项目的计算在内。郭彦菊认为,乐视体系项目对这些信托计划会有影响,但影响不会很大。而且市场存续的乐视相关金额不大,不能实现到期兑付产品是少数,不会对任何一家的经营构成威胁。不过,有者透露,多数兑付风险事件一般靠股东注资和银行等方式来埋单,通过延期兑付、“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实现。也有一些信托公司会跟周旋:要么等待公司业绩好转再支付投资者;要么让投资者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后者是少数。”该人士称。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目前“-浦发银行-华润-·润泽14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润泽143号”)仍在运行中。该信托计划以46.61元/股的价格买入1095.35万股乐视网,成交金额5.1亿元,锁定期一年,为乐视员工持股计划第一期,将于今年9月到期。根据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润泽143号”是一个优先级劣后级份额比例为1:1的结构化产品,乐视高管及核心骨干人员28人实际出资2.55亿元认购劣后级份额,另外2.55亿元优先级资金来自浦发银行。以成本价46.61元/股、乐视网4月14日停牌价格30.68元/股来计算,乐视网股价已下跌34.18%,已跌破止损线,目前浮亏1.74亿元。再加上应付的资金成本0.15亿元,以及0.10%的管理费、0.05%的费,“润泽143号”实际浮亏1.89亿元,整个员工持股计划劣后级现在仅剩6600万元现金价值。对于上述情况,中国证券报记者向浦发银行方面询问相应处置预案,浦发银行方面回复称,乐视网员工持股计划尚在预警线以上,整体风险可测可控。多家公司与乐视接触在前述的私募股权机构致投资人书中,该也描述了从今年1月份以来数次与乐视方面沟通的过程。“根据乐视的经营情况,我司认为对于保障投资者利益最好的选择是寻求到期赎回可转债,半年来我们一直努力并持续跟进落实。”该投资机构在2017年初即委派投后管理部门专人负责相关事宜,积极与乐视方面进行沟通。5月5日,该机构前往乐视总部,与乐视高管会谈。会上该机构明确表示,可转债到期必须赎回,不转股,双方还就乐视集团相关板块的经营情况和还款来源做了深入沟通;6月1日,该机构的合作方正式给贾跃亭、乐视移动、乐视控股发送律师函,要求其到期赎回可转债,并支付相应的利息;6月23日,该机构会同合作方前往乐视总部,与乐视高管进行第二次面对面沟通,并表达要求其赎回的强烈意愿;6月27日,该机构董事长与贾跃亭会面,并深入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贾跃亭当场表示会对所有债务负责到底。对于目前资金面紧张的乐视而言,该投资机构期望赎回可转债并不容易。乐视给上述机构提出了替代性的解决方案,包括延期一年赎回或者在一年内分期赎回;转股进入乐视汽车、乐视云、乐视互娱等非上市公司板块。对于乐视的方案,急于寻求赎回的该机构显然仍无法接受。另一家有几款产品涉及乐视体系项目的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公司正在和乐视方面积极接触,希望能最大限度。“但情况确实不乐观,公司也不敢给乐视方面太大压力,也怕重压之下乐视履行合同的意愿反而会降低。”贾跃亭在7月6日发布声明称,乐视至今日之巨大挑战,其会承担全部的责任,会对乐视的员工、用户、客户和投资者尽责到底。“再大的,也挤不垮我们变革汽车产业的梦想。恳请大家给乐视一些时间,给乐视汽车一些时间,我们会把机构、供应商以及任何的欠款全部还上。”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即将起航!《投资乐视项目 私募信托能否安全抽身》 精选二在乐视危机的阴影下,此前不少投资于乐视体系项目的私募机构以及信托计划目前则是处于风口浪尖,这些资金能否“安全抽身”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梳理相关私募和信托数据发现,涉及乐视的达到30家私募与23亿信托资金。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获得了一份私募股权机构致投资人书显示,该基金以可转债的方式投资了乐视移动,截至目前第一期7500万美元的可转债已经到期,但乐视方面并没有按照协议约定赎回可转债。同时在多次沟通中,乐视方面也提出了替代性的解决方案,包括延期一年赎回,或者在一年内分期赎回;转股进入乐视汽车、乐视云、乐视互娱等非上市公司板块。涉及30家私募44只产品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统计发现,目前在主要投资领域明确表明将会投资乐视体系类项目的私募共有44只,涉及相关的私募机构则达到30家。这些产品的成立时间绝大部分都成立于2015年和2016年,各有15只和27只,另外2只则是成立于2017年3月。在上述这些产品中,最早的一只是2015年4月北京澜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新民市澜峰和同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该基金明确投资标的是未和委托贷款,已投标的公司则为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同时通过华夏银行委托贷款3亿元。不少产品在投资领域中均指出,将会投资乐视影业、乐视体育、乐视汽车、乐视移动、乐视虚拟现实等诸多乐视体系内的公司,而且这些公司大部分为非上市公司系。前述的私募股权机构致投资人书显示:该机构共投资总计8000万美元,期限为2年+1年,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和贾跃亭个人对该笔投资提供担保。投资分两期完成,其中第一期7500万美元于日到期,第二期500万美元将于日到期。该机构称,在基金运行过程中,乐视整体经营情况发生变化,已于日、3月29日、5月31日三次向乐视方面发出《可转债到期赎回通知函》。自2017年1月起,即委派投后管理部门专人负责基金退出事宜,积极与乐视方面进行沟通,寻求多渠道解决方案。目前,诸多涉及投资乐视体系内项目的投资公司都开始针对性进行辟谣,如媒体报道称诺亚财富认购了一只由乐视网全资子公司乐视流媒体与鑫根资本联合成立的并购基金,金额高达23亿元。对此,诺亚控股在7月5日就发出声明称,歌斐创世鑫根基该基金作为其优先级有限合伙人,乐视网(上市公司)、乐视控股和贾跃亭,对该基金优先级投资人有补足本金及收益的连带担保责任。同时,诺亚控股在声明中还表示,该基金目前项目,基本非乐视体系内项目,基金也尚未全部完成投资。“鉴于目前乐视的情况,为了进一步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我们已经要求该人暂停新的投资,并推动将基金已投项目加快退出。”而在7月10日,诺亚控股再次发布了题为《怀有敬畏之心,真实面对发生》的声明称,目前已经启动暂停投资,提前退出基金和项目等具体工作。信托计划风险仍可控信托网提供给中国证券报(ID:xhszzb)的独家数据显示,目前还在运行的、与乐视有关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共有五款,均为民生信托在2016年发行的,总规模超过18.6亿元。信托网资讯研究部研究总监郭彦菊介绍,“信托网只统计了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这一块,并未将涉及乐视的结构化计算在内。”郭彦菊认为,乐视出事,对这些信托计划会有影响,但影响不会很大。而且市场存续的乐视相关的集合信托计划金额不大,不能实现到期兑付产品确是少数,还谈不上对任何一家信托公司的经营构成威胁。目前信托公司还是不愿意去打破刚兑的,而且每家公司每年都有提取,再加上为行业保驾护航。不过,也有信托业者私下透露,多数兑付风险事件一般靠股东注资和银行过桥贷款等方式来买单,通过延期兑付、“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实现。也有一些信托公司会跟投资者周旋:要么等公司业绩好转再支付投资者,先欠着;要么让投资者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后者是少数。”该人士称。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随机搜索后发现,“鹏华资产-浦发银行-华润深-华润信托·润泽14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润泽143号”)仍在运行中。该信托计划以46.61元/股的价格买入1095.35万股乐视网,成交金额5.1亿元,锁定期一年,为乐视员工持股计划第一期,将于今年9月到期。根据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润泽143号”是一个优先级劣后级份额比例为1:1的结构化产品,乐视高管及核心骨干人员28人实际出资2.55亿元认购劣后级份额,另外2.55亿元优先级资金来自浦发银行,资金成本为6.05%,“润泽143号”的预警线为0.75、止损线为0.70。以成本价46.61元/股、乐视网4月14日停牌价格30.68元/股。照此计算,乐视网股价已下跌34.18%,已跌破了止损线,目前浮亏1.74亿元。再加上应付的资金成本0.15亿元,以及0.10%的管理费、0.05%的托管费,“润泽143号”实际浮亏1.89亿元,整个员工持股计划劣后级现在只剩6600万元现金价值。对于上述情况,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向浦发银行方面询问相应处置预案。浦发银行方面回复称:乐视网员工持股计划尚在预警线以上,整体风险可测可控。机构:不敢给乐视太大压力而在前述的一份私募股权机构致投资人书中,该投资机构也描述了从今年1月份以来数次与乐视方面沟通的过程:“根据乐视的经营情况,我司认为对于保障投资者利益最好的选择是寻求到期赎回可转债,半年来我们一直努力并持续跟进落实。”据了解,该投资机构在2017年初即委派投后管理部门专人负责本基金相关事宜,积极与乐视方面进行沟通——5月5日,该机构前往乐视总部,与乐视高管会谈,会上该机构明确表示,可转债到期必须赎回,不转股,双方还就乐视集团相关板块的经营情况和还款来源做了深入沟通;6月1日,该机构的合作方正式给贾跃亭、乐视移动、乐视控股发送律师函,要求其到期赎回可转债,并支付相应的利息;6月23日,该机构会同合作方前往乐视总部,与乐视高管进行第二次面对面沟通,并表达要求其赎回的强烈意愿;6月27日,该机构董事长与贾跃亭会面,并深入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贾跃亭当场表示会对所有债务负责到底。但对于目前资金极为紧张的乐视而言,该投资机构想赎回可转债并不容易。乐视给上述机构提出了替代性的解决方案,包括延期一年赎回,或者在一年内分期赎回;转股进入乐视汽车、乐视云、乐视互娱等非上市公司板块。对于乐视的方案,对于急于寻求赎回的该机构而言,显然仍无法接受。而另一家有几款产品涉及乐视的股权投资机构告诉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目前公司正在和乐视方面积极接触,希望能最大限度保护投资者利益。“但情况确实不乐观,公司也不敢给乐视方面太大压力,也怕重压之下乐视履行合同的意愿反而会降低。”乐视危机何时能够解除仍不得而知,不过贾跃亭在7月6日发布声明称,乐视至今日之巨大挑战,其会承担全部的责任,会对乐视的员工、用户、客户和投资者尽责到底。“再大的挤兑,也挤不垮我们变革汽车产业的梦想。恳请大家给乐视一些时间,给乐视汽车一些时间,我们会把金融机构、供应商以及任何的欠款全部还上。”(来源:中国证券报
记者:吴瞬 高改芳)(编辑:曾静娇)《投资乐视项目 私募信托能否安全抽身》 精选三原标题:30家私募44只产品陷乐视困局机构吐槽:不敢给乐视太大压力东方网7月12日消息:和辞职的风波似乎已将贾跃亭逼到了“绝境”,其设计的乐视生态却正面临崩盘的危机,这一危机该用何种方式在何时解除仍不得而知。在乐视危机的阴影下,此前不少投资于乐视体系项目的私募机构以及信托计划目前则是处于风口浪尖,这些资金能否“安全抽身”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相关私募和信托数据发现,涉及乐视的达到30家私募与23亿信托资金。获得了一份私募股权机构致投资人书显示,该基金以可转债的方式投资了乐视移动,截至目前第一期7500万美元的可转债已经到期,但乐视方面并没有按照协议约定赎回可转债。同时在多次沟通中,乐视方面也提出了替代性的解决方案,包括延期一年赎回,或者在一年内分期赎回;转股进入乐视汽车、乐视云、乐视互娱等非上市公司板块。涉及30家私募44只产品统计发现:目前在主要投资领域明确表明将会投资乐视体系类项目的私募基金产品共有44只,涉及相关的私募机构则达到30家。这些产品的成立时间绝大部分都成立于2015年和2016年,各有15只和27只,另外2只则是成立于2017年3月。在上述这些产品中,最早的一只是2015年4月北京澜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新民市澜峰和同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该基金明确投资标的是未上市和委托贷款,已投标的公司则为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同时通过华夏银行委托贷款3亿元。不少产品在投资领域中均指出,将会投资乐视影业、乐视体育、乐视汽车、乐视移动、乐视虚拟现实等诸多乐视体系内的公司,而且这些公司大部分为非上市公司系。前述的私募股权机构致投资人书显示:该机构共投资总计8000万美元,期限为2年+1年,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和贾跃亭个人对该笔投资提供担保。投资分两期完成,其中第一期7500万美元于日到期,第二期500万美元将于日到期。该机构称,在基金运行过程中,乐视整体经营情况发生变化,已于日、3月29日、5月31日三次向乐视方面发出《可转债到期赎回通知函》。自2017年1月起,即委派投后管理部门专人负责基金退出事宜,积极与乐视方面进行沟通,寻求多渠道解决方案。目前,诸多涉及投资乐视体系内项目的投资公司都开始针对性进行辟谣,如媒体报道称诺亚财富认购了一只由乐视网全资子公司乐视流媒体与鑫根资本联合成立的并购基金,金额高达23亿元。对此,诺亚控股在7月5日就发出声明称,歌斐创世鑫根基金投资该基金作为其优先级有限合伙人,乐视网(上市公司)、乐视控股和贾跃亭,对该基金优先级投资人有补足本金及收益的连带担保责任。同时,诺亚控股在声明中还表示,该基金目前投资的项目,基本非乐视体系内项目,基金也尚未全部完成投资。“鉴于目前乐视的情况,为了进一步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我们已经要求该基金管理人暂停新的投资,并推动将基金已投项目加快退出。”而在7月10日,诺亚控股再次发布了题为《怀有敬畏之心,真实面对发生》的声明称,目前已经启动暂停投资,提前退出基金和项目等具体工作。信托计划风险仍可控信托网提供给中国证券报的独家数据显示,目前还在运行的、与乐视有关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共有五款,均为民生信托在2016年发行的,总规模超过18.6亿元。信托网资讯研究部研究总监郭彦菊介绍:信托网只统计了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这一块,并未将涉及乐视的结构化信托产品计算在内。郭彦菊认为,乐视出事,对这些信托计划会有影响,但影响不会很大。而且市场存续的乐视相关的集合信托计划金额不大,不能实现到期兑付产品确是少数,还谈不上对任何一家信托公司的经营构成威胁。目前信托公司还是不愿意去打破刚兑的,而且每家公司每年都有提取信托赔偿准备金,再加上信托为行业保驾护航。不过,也有信托业者私下透露,多数兑付风险事件一般靠股东注资和银行过桥贷款等方式来买单,通过延期兑付、“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实现。也有一些信托公司会跟投资者周旋:要么等公司业绩好转再支付投资者,先欠着;要么让投资者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后者是少数。”该人士称。中国证券报记者随机搜索后发现,“鹏华资产-浦发银行-华润深国投信托-华润信托?润泽14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润泽143号”)仍在运行中。该信托计划以46.61元/股的价格买入1095.35万股乐视网,成交金额5.1亿元,锁定期一年,为乐视员工持股计划第一期,将于今年9月到期。根据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润泽143号”是一个优先级劣后级份额比例为1:1的结构化产品,乐视高管及核心骨干人员28人实际出资2.55亿元认购劣后级份额,另外2.55亿元优先级资金来自浦发银行,资金成本为6.05%,“润泽143号”的预警线为0.75、止损线为0.70.以成本价46.61元/股、乐视网4月14日停牌价格30.68元/股。照此计算,乐视网股价已下跌34.18%,已跌破了止损线,目前浮亏1.74亿元。再加上应付的资金成本0.15亿元,以及0.10%的管理费、0.05%的托管费,“润泽143号”实际浮亏1.89亿元,整个员工持股计划劣后级现在只剩6600万元现金价值。对于上述情况,中国证券报记者向浦发银行方面询问相应处置预案。浦发银行方面回复称:乐视网员工持股计划尚在预警线以上,整体风险可测可控。机构:不敢给乐视太大压力而在前述的一份私募股权机构致投资人书中,该投资机构也描述了从今年1月份以来数次与乐视方面沟通的过程:“根据乐视的经营情况,我司认为对于保障投资者利益最好的选择是寻求到期赎回可转债,半年来我们一直努力并持续跟进落实。”据了解,该投资机构在2017年初即委派投后管理部门专人负责本基金相关事宜,积极与乐视方面进行沟通――5月5日,该机构前往乐视总部,与乐视高管会谈,会上该机构明确表示,可转债到期必须赎回,不转股,双方还就乐视集团相关板块的经营情况和还款来源做了深入沟通;6月1日,该机构的合作方正式给贾跃亭、乐视移动、乐视控股发送律师函,要求其到期赎回可转债,并支付相应的利息;6月23日,该机构会同合作方前往乐视总部,与乐视高管进行第二次面对面沟通,并表达要求其赎回的强烈意愿;6月27日,该机构董事长与贾跃亭会面,并深入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贾跃亭当场表示会对所有债务负责到底。但对于目前资金极为紧张的乐视而言,该投资机构想赎回可转债并不容易。乐视给上述机构提出了替代性的解决方案,包括延期一年赎回,或者在一年内分期赎回;转股进入乐视汽车、乐视云、乐视互娱等非上市公司板块。对于乐视的方案,对于急于寻求赎回的该机构而言,显然仍无法接受。而另一家有几款产品涉及乐视的股权投资机构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公司正在和乐视方面积极接触,希望能最大限度保护投资者利益。“但情况确实不乐观,公司也不敢给乐视方面太大压力,也怕重压之下乐视履行合同的意愿反而会降低。”乐视危机何时能够解除仍不得而知,不过贾跃亭在7月6日发布声明称,乐视至今日之巨大挑战,其会承担全部的责任,会对乐视的员工、用户、客户和投资者尽责到底。“再大的挤兑,也挤不垮我们变革汽车产业的梦想。恳请大家给乐视一些时间,给乐视汽车一些时间,我们会把金融机构、供应商以及任何的欠款全部还上。”《投资乐视项目 私募信托能否安全抽身》 精选四原标题:30家私募44只产品陷乐视困局机构吐槽:不敢给乐视太大压力东方网7月12日消息:资产冻结和辞职的风波似乎已将贾跃亭逼到了“绝境”,其设计的乐视生态却正面临崩盘的危机,这一危机该用何种方式在何时解除仍不得而知。在乐视危机的阴影下,此前不少投资于乐视体系项目的私募机构以及信托计划目前则是处于风口浪尖,这些资金能否“安全抽身”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相关私募和信托数据发现,涉及乐视的达到30家私募与23亿信托资金。获得了一份私募股权机构致投资人书显示,该基金以可转债的方式投资了乐视移动,截至目前第一期7500万美元的可转债已经到期,但乐视方面并没有按照协议约定赎回可转债。同时在多次沟通中,乐视方面也提出了替代性的解决方案,包括延期一年赎回,或者在一年内分期赎回;转股进入乐视汽车、乐视云、乐视互娱等非上市公司板块。涉及30家私募44只产品统计发现:目前在主要投资领域明确表明将会投资乐视体系类项目的私募基金产品共有44只,涉及相关的私募机构则达到30家。这些产品的成立时间绝大部分都成立于2015年和2016年,各有15只和27只,另外2只则是成立于2017年3月。在上述这些产品中,最早的一只是2015年4月北京澜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新民市澜峰和同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该基金明确投资标的是未上市公司股权和委托贷款,已投标的公司则为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同时通过华夏银行委托贷款3亿元。不少产品在投资领域中均指出,将会投资乐视影业、乐视体育、乐视汽车、乐视移动、乐视虚拟现实等诸多乐视体系内的公司,而且这些公司大部分为非上市公司系。前述的私募股权机构致投资人书显示:该机构共投资总计8000万美元,期限为2年+1年,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和贾跃亭个人对该笔投资提供担保。投资分两期完成,其中第一期7500万美元于日到期,第二期500万美元将于日到期。该机构称,在基金运行过程中,乐视整体经营情况发生变化,已于日、3月29日、5月31日三次向乐视方面发出《可转债到期赎回通知函》。自2017年1月起,即委派投后管理部门专人负责基金退出事宜,积极与乐视方面进行沟通,寻求多渠道解决方案。目前,诸多涉及投资乐视体系内项目的投资公司都开始针对性进行辟谣,如媒体报道称诺亚财富认购了一只由乐视网全资子公司乐视流媒体与鑫根资本联合成立的并购基金,金额高达23亿元。对此,诺亚控股在7月5日就发出声明称,歌斐创世鑫根基金投资该基金作为其优先级有限合伙人,乐视网(上市公司)、乐视控股和贾跃亭,对该基金优先级投资人有补足本金及收益的连带担保责任。同时,诺亚控股在声明中还表示,该基金目前投资的项目,基本非乐视体系内项目,基金也尚未全部完成投资。“鉴于目前乐视的情况,为了进一步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我们已经要求该基金管理人暂停新的投资,并推动将基金已投项目加快退出。”而在7月10日,诺亚控股再次发布了题为《怀有敬畏之心,真实面对发生》的声明称,目前已经启动暂停投资,提前退出基金和项目等具体工作。信托计划风险仍可控信托网提供给中国证券报的独家数据显示,目前还在运行的、与乐视有关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共有五款,均为民生信托在2016年发行的,总规模超过18.6亿元。信托网资讯研究部研究总监郭彦菊介绍:信托网只统计了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这一块,并未将涉及乐视的结构化信托产品计算在内。郭彦菊认为,乐视出事,对这些信托计划会有影响,但影响不会很大。而且市场存续的乐视相关的集合信托计划金额不大,不能实现到期兑付产品确是少数,还谈不上对任何一家信托公司的经营构成威胁。目前信托公司还是不愿意去打破刚兑的,而且每家公司每年都有提取信托赔偿准备金,再加上信托保障基金为行业保驾护航。不过,也有信托业者私下透露,多数兑付风险事件一般靠股东注资和银行过桥贷款等方式来买单,通过延期兑付、“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实现。也有一些信托公司会跟投资者周旋:要么等公司业绩好转再支付投资者,先欠着;要么让投资者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后者是少数。”该人士称。中国证券报记者随机搜索后发现,“鹏华资产-浦发银行-华润深国投信托-华润信托?润泽14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润泽143号”)仍在运行中。该信托计划以46.61元/股的价格买入1095.35万股乐视网,成交金额5.1亿元,锁定期一年,为乐视员工持股计划第一期,将于今年9月到期。根据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润泽143号”是一个优先级劣后级份额比例为1:1的结构化产品,乐视高管及核心骨干人员28人实际出资2.55亿元认购劣后级份额,另外2.55亿元优先级资金来自浦发银行,资金成本为6.05%,“润泽143号”的预警线为0.75、止损线为0.70.以成本价46.61元/股、乐视网4月14日停牌价格30.68元/股。照此计算,乐视网股价已下跌34.18%,已跌破了止损线,目前浮亏1.74亿元。再加上应付的资金成本0.15亿元,以及0.10%的管理费、0.05%的托管费,“润泽143号”实际浮亏1.89亿元,整个员工持股计划劣后级现在只剩6600万元现金价值。对于上述情况,中国证券报记者向浦发银行方面询问相应处置预案。浦发银行方面回复称:乐视网员工持股计划尚在预警线以上,整体风险可测可控。机构:不敢给乐视太大压力而在前述的一份私募股权机构致投资人书中,该投资机构也描述了从今年1月份以来数次与乐视方面沟通的过程:“根据乐视的经营情况,我司认为对于保障投资者利益最好的选择是寻求到期赎回可转债,半年来我们一直努力并持续跟进落实。”据了解,该投资机构在2017年初即委派投后管理部门专人负责本基金相关事宜,积极与乐视方面进行沟通――5月5日,该机构前往乐视总部,与乐视高管会谈,会上该机构明确表示,可转债到期必须赎回,不转股,双方还就乐视集团相关板块的经营情况和还款来源做了深入沟通;6月1日,该机构的合作方正式给贾跃亭、乐视移动、乐视控股发送律师函,要求其到期赎回可转债,并支付相应的利息;6月23日,该机构会同合作方前往乐视总部,与乐视高管进行第二次面对面沟通,并表达要求其赎回的强烈意愿;6月27日,该机构董事长与贾跃亭会面,并深入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贾跃亭当场表示会对所有债务负责到底。但对于目前资金极为紧张的乐视而言,该投资机构想赎回可转债并不容易。乐视给上述机构提出了替代性的解决方案,包括延期一年赎回,或者在一年内分期赎回;转股进入乐视汽车、乐视云、乐视互娱等非上市公司板块。对于乐视的方案,对于急于寻求赎回的该机构而言,显然仍无法接受。而另一家有几款产品涉及乐视的股权投资机构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公司正在和乐视方面积极接触,希望能最大限度保护投资者利益。“但情况确实不乐观,公司也不敢给乐视方面太大压力,也怕重压之下乐视履行合同的意愿反而会降低。”乐视危机何时能够解除仍不得而知,不过贾跃亭在7月6日发布声明称,乐视至今日之巨大挑战,其会承担全部的责任,会对乐视的员工、用户、客户和投资者尽责到底。“再大的挤兑,也挤不垮我们变革汽车产业的梦想。恳请大家给乐视一些时间,给乐视汽车一些时间,我们会把金融机构、供应商以及任何的欠款全部还上。”《投资乐视项目 私募信托能否安全抽身》 精选五在乐视风波的影响下,此前不少投资于乐视体系项目的私募机构以及信托计划处在风口浪尖,这些资金能否“安全抽身”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相关私募和信托数据发现,30家私募与23亿元信托资金涉足其中。中国证券报记者获得的一份私募股权机构致投资人书显示,该基金以可转债的方式投资了乐视移动,截至目前第一期7500万美元的可转债已经到期,但乐视方面并没有按照协议约定赎回可转债。涉及30家私募和44只产品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目前在主要投资领域明确表明将会投资乐视体系类项目的私募基金产品共有44只,涉及私募机构30家。这些产品绝大部分成立于2015年和2016年,各有15只和27只,另外2只则是成立于2017年3月。在上述产品中,最早的是2015年4月北京澜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新民市澜峰和同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该基金明确投资标的是未上市公司股权和委托贷款,已投标的公司则为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同时通过华夏银行委托贷款3亿元。不少产品在投资领域中均指出,将会投资乐视影业、乐视体育、乐视汽车、乐视移动、乐视虚拟现实等诸多乐视体系内的公司,而且这些公司大部分为非上市公司系。前述私募股权机构致投资人书显示,该机构投资总计8000万美元,期限为“2年+1年”,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和贾跃亭个人对该笔投资提供担保。投资分两期完成,其中第一期7500万美元于日到期,第二期500万美元将于日到期。该机构称,在基金运行过程中,乐视整体经营情况发生变化,已于日、3月29日、5月31日三次向乐视方面发出《可转债到期赎回通知函》。自2017年1月起,即委派投后管理部门专人负责基金退出事宜,积极与乐视方面进行沟通,寻求多渠道解决方案。目前,诸多涉及投资乐视体系内项目的投资公司都开始针对性进行辟谣。如媒体报道称诺亚财富认购了一只由乐视网全资子公司乐视流媒体与鑫根资本联合成立的并购基金,金额高达23亿元。对此,诺亚控股在7月5日发出声明称,歌斐创世鑫根基金投资该基金作为其优先级有限合伙人,乐视网(上市公司)、乐视控股和贾跃亭,对该基金优先级投资人有补足本金及收益的连带担保责任。同时,诺亚控股表示,该基金目前投资的项目,基本非乐视体系内项目,基金也尚未全部完成投资。“鉴于目前乐视的情况,为了进一步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我们已经要求该基金管理人暂停新的投资,并推动将基金已投项目加快退出。”7月10日,诺亚控股再次发布了题为《怀有敬畏之心,真实面对发生》的声明称,目前已经启动暂停投资,提前退出基金和项目等具体工作。信托计划风险仍可控信托网提供给中国证券报的数据显示,目前仍在运行、与乐视有关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共有5款,均为民生信托在2016年发行,总规模超过18.6亿元。信托网资讯研究部研究总监郭彦菊介绍,信托网只统计了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并未将涉及乐视体系项目的结构化信托产品计算在内。郭彦菊认为,乐视体系项目对这些信托计划会有影响,但影响不会很大。而且市场存续的乐视相关集合信托计划金额不大,不能实现到期兑付产品是少数,不会对任何一家信托公司的经营构成威胁。不过,有信托业者透露,多数兑付风险事件一般靠股东注资和银行过桥贷款等方式来埋单,通过延期兑付、“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实现。也有一些信托公司会跟投资者周旋:要么等待公司业绩好转再支付投资者;要么让投资者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后者是少数。”该人士称。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目前“鹏华资产-浦发银行-华润深国投信托-华润信托·润泽14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润泽143号”)仍在运行中。该信托计划以46.61元/股的价格买入1095.35万股乐视网,成交金额5.1亿元,锁定期一年,为乐视员工持股计划第一期,将于今年9月到期。根据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润泽143号”是一个优先级劣后级份额比例为1:1的结构化产品,乐视高管及核心骨干人员28人实际出资2.55亿元认购劣后级份额,另外2.55亿元优先级资金来自浦发银行。以成本价46.61元/股、乐视网4月14日停牌价格30.68元/股来计算,乐视网股价已下跌34.18%,已跌破止损线,目前浮亏1.74亿元。再加上应付的资金成本0.15亿元,以及0.10%的管理费、0.05%的托管费,“润泽143号”实际浮亏1.89亿元,整个员工持股计划劣后级现在仅剩6600万元现金价值。对于上述情况,中国证券报记者向浦发银行方面询问相应处置预案,浦发银行方面回复称,乐视网员工持股计划尚在预警线以上,整体风险可测可控。多家公司与乐视接触在前述的私募股权机构致投资人书中,该投资机构也描述了从今年1月份以来数次与乐视方面沟通的过程。“根据乐视的经营情况,我司认为对于保障投资者利益最好的选择是寻求到期赎回可转债,半年来我们一直努力并持续跟进落实。”该投资机构在2017年初即委派投后管理部门专人负责本基金相关事宜,积极与乐视方面进行沟通。5月5日,该机构前往乐视总部,与乐视高管会谈。会上该机构明确表示,可转债到期必须赎回,不转股,双方还就乐视集团相关板块的经营情况和还款来源做了深入沟通;6月1日,该机构的合作方正式给贾跃亭、乐视移动、乐视控股发送律师函,要求其到期赎回可转债,并支付相应的利息;6月23日,该机构会同合作方前往乐视总部,与乐视高管进行第二次面对面沟通,并表达要求其赎回的强烈意愿;6月27日,该机构董事长与贾跃亭会面,并深入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贾跃亭当场表示会对所有债务负责到底。对于目前资金面紧张的乐视而言,该投资机构期望赎回可转债并不容易。乐视给上述机构提出了替代性的解决方案,包括延期一年赎回或者在一年内分期赎回;转股进入乐视汽车、乐视云、乐视互娱等非上市公司板块。对于乐视的方案,急于寻求赎回的该机构显然仍无法接受。另一家有几款产品涉及乐视体系项目的股权投资机构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公司正在和乐视方面积极接触,希望能最大限度保护投资者利益。“但情况确实不乐观,公司也不敢给乐视方面太大压力,也怕重压之下乐视履行合同的意愿反而会降低。”贾跃亭在7月6日发布声明称,乐视至今日之巨大挑战,其会承担全部的责任,会对乐视的员工、用户、客户和投资者尽责到底。“再大的挤兑,也挤不垮我们变革汽车产业的梦想。恳请大家给乐视一些时间,给乐视汽车一些时间,我们会把金融机构、供应商以及任何的欠款全部还上。”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高改芳 吴瞬《投资乐视项目 私募信托能否安全抽身》 精选六热点栏目资金流向千股千评个股诊断最新模拟交易客户端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无故遭盗刷,银行,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CFP图片 制图/韩景丰在乐视风波的影响下,此前不少投资于乐视体系项目的私募机构以及信托计划处在风口浪尖,这些资金能否“安全抽身”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相关私募和信托数据发现,30家私募与23亿元信托资金涉足其中。中国证券报记者获得的一份私募股权机构致投资人书显示,该基金以可转债的方式投资了乐视移动,截至目前第一期7500万美元的可转债已经到期,但乐视方面并没有按照协议约定赎回可转债。□本报实习记者 吴瞬 记者 高改芳涉及30家私募和44只产品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目前在主要投资领域明确表明将会投资乐视体系类项目的私募基金产品共有44只,涉及私募机构30家。这些产品绝大部分成立于2015年和2016年,各有15只和27只,另外2只则是成立于2017年3月。在上述产品中,最早的是2015年4月北京澜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新民市澜峰和同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该基金明确投资标的是未上市公司股权和委托贷款,已投标的公司则为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同时通过华夏银行委托贷款3亿元。不少产品在投资领域中均指出,将会投资乐视影业、乐视体育、乐视汽车、乐视移动、乐视虚拟现实等诸多乐视体系内的公司,而且这些公司大部分为非上市公司系。前述私募股权机构致投资人书显示,该机构投资总计8000万美元,期限为“2年+1年”,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和贾跃亭个人对该笔投资提供担保。投资分两期完成,其中第一期7500万美元于日到期,第二期500万美元将于日到期。该机构称,在基金运行过程中,乐视整体经营情况发生变化,已于日、3月29日、5月31日三次向乐视方面发出《可转债到期赎回通知函》。自2017年1月起,即委派投后管理部门专人负责基金退出事宜,积极与乐视方面进行沟通,寻求多渠道解决方案。目前,诸多涉及投资乐视体系内项目的投资公司都开始针对性进行辟谣。如媒体报道称诺亚财富认购了一只由乐视网全资子公司乐视流媒体与鑫根资本联合成立的并购基金,金额高达23亿元。对此,诺亚控股在7月5日发出声明称,歌斐创世鑫根基金投资该基金作为其优先级有限合伙人,乐视网(上市公司)、乐视控股和贾跃亭,对该基金优先级投资人有补足本金及收益的连带担保责任。同时,诺亚控股表示,该基金目前投资的项目,基本非乐视体系内项目,基金也尚未全部完成投资。“鉴于目前乐视的情况,为了进一步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我们已经要求该基金管理人暂停新的投资,并推动将基金已投项目加快退出。”7月10日,诺亚控股再次发布了题为《怀有敬畏之心,真实面对发生》的声明称,目前已经启动暂停投资,提前退出基金和项目等具体工作。信托计划风险仍可控信托网提供给中国证券报的数据显示,目前仍在运行、与乐视有关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共有5款,均为民生信托在2016年发行,总规模超过18.6亿元。信托网资讯研究部研究总监郭彦菊介绍,信托网只统计了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并未将涉及乐视体系项目的结构化信托产品计算在内。郭彦菊认为,乐视体系项目对这些信托计划会有影响,但影响不会很大。而且市场存续的乐视相关集合信托计划金额不大,不能实现到期兑付产品是少数,不会对任何一家信托公司的经营构成威胁。不过,有信托业者透露,多数兑付风险事件一般靠股东注资和银行过桥贷款等方式来埋单,通过延期兑付、“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实现。也有一些信托公司会跟投资者周旋:要么等待公司业绩好转再支付投资者;要么让投资者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后者是少数。”该人士称。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目前“鹏华资产-浦发银行-华润深国投信托-华润信托·润泽14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润泽143号”)仍在运行中。该信托计划以46.61元/股的价格买入1095.35万股乐视网,成交金额5.1亿元,锁定期一年,为乐视员工持股计划第一期,将于今年9月到期。根据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润泽143号”是一个优先级劣后级份额比例为1:1的结构化产品,乐视高管及核心骨干人员28人实际出资2.55亿元认购劣后级份额,另外2.55亿元优先级资金来自浦发银行。以成本价46.61元/股、乐视网4月14日停牌价格30.68元/股来计算,乐视网股价已下跌34.18%,已跌破止损线,目前浮亏1.74亿元。再加上应付的资金成本0.15亿元,以及0.10%的管理费、0.05%的托管费,“润泽143号”实际浮亏1.89亿元,整个员工持股计划劣后级现在仅剩6600万元现金价值。对于上述情况,中国证券报记者向浦发银行方面询问相应处置预案,浦发银行方面回复称,乐视网员工持股计划尚在预警线以上,整体风险可测可控。多家公司与乐视接触在前述的私募股权机构致投资人书中,该投资机构也描述了从今年1月份以来数次与乐视方面沟通的过程。“根据乐视的经营情况,我司认为对于保障投资者利益最好的选择是寻求到期赎回可转债,半年来我们一直努力并持续跟进落实。”该投资机构在2017年初即委派投后管理部门专人负责本基金相关事宜,积极与乐视方面进行沟通。5月5日,该机构前往乐视总部,与乐视高管会谈。会上该机构明确表示,可转债到期必须赎回,不转股,双方还就乐视集团相关板块的经营情况和还款来源做了深入沟通;6月1日,该机构的合作方正式给贾跃亭、乐视移动、乐视控股发送律师函,要求其到期赎回可转债,并支付相应的利息;6月23日,该机构会同合作方前往乐视总部,与乐视高管进行第二次面对面沟通,并表达要求其赎回的强烈意愿;6月27日,该机构董事长与贾跃亭会面,并深入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贾跃亭当场表示会对所有债务负责到底。对于目前资金面紧张的乐视而言,该投资机构期望赎回可转债并不容易。乐视给上述机构提出了替代性的解决方案,包括延期一年赎回或者在一年内分期赎回;转股进入乐视汽车、乐视云、乐视互娱等非上市公司板块。对于乐视的方案,急于寻求赎回的该机构显然仍无法接受。另一家有几款产品涉及乐视体系项目的股权投资机构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公司正在和乐视方面积极接触,希望能最大限度保护投资者利益。“但情况确实不乐观,公司也不敢给乐视方面太大压力,也怕重压之下乐视履行合同的意愿反而会降低。”贾跃亭在7月6日发布声明称,乐视至今日之巨大挑战,其会承担全部的责任,会对乐视的员工、用户、客户和投资者尽责到底。“再大的挤兑,也挤不垮我们变革汽车产业的梦想。恳请大家给乐视一些时间,给乐视汽车一些时间,我们会把金融机构、供应商以及任何的欠款全部还上。”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投资乐视项目 私募信托能否安全抽身》 精选七在乐视风波的影响下,此前不少投资于乐视体系项目的私募机构以及信托计划处在风口浪尖,这些资金能否“安全抽身”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相关私募和信托数据发现,30家私募与23亿元信托资金涉足其中。中国证券报记者获得的一份私募股权机构致投资人书显示,该基金以可转债的方式投资了乐视移动,截至目前第一期7500万美元的可转债已经到期,但乐视方面并没有按照协议约定赎回可转债。涉及30家私募和44只产品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目前在主要投资领域明确表明将会投资乐视体系类项目的私募基金产品共有44只,涉及私募机构30家。这些产品绝大部分成立于2015年和2016年,各有15只和27只,另外2只则是成立于2017年3月。在上述产品中,最早的是2015年4月北京澜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新民市澜峰和同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该基金明确投资标的是未上市公司股权和委托贷款,已投标的公司则为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同时通过华夏银行委托贷款3亿元。不少产品在投资领域中均指出,将会投资乐视影业、乐视体育、乐视汽车、乐视移动、乐视虚拟现实等诸多乐视体系内的公司,而且这些公司大部分为非上市公司系。前述私募股权机构致投资人书显示,该机构投资总计8000万美元,期限为“2年+1年”,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和贾跃亭个人对该笔投资提供担保。投资分两期完成,其中第一期7500万美元于日到期,第二期500万美元将于日到期。该机构称,在基金运行过程中,乐视整体经营情况发生变化,已于日、3月29日、5月31日三次向乐视方面发出《可转债到期赎回通知函》。自2017年1月起,即委派投后管理部门专人负责基金退出事宜,积极与乐视方面进行沟通,寻求多渠道解决方案。目前,诸多涉及投资乐视体系内项目的投资公司都开始针对性进行辟谣。如媒体报道称诺亚财富认购了一只由乐视网全资子公司乐视流媒体与鑫根资本联合成立的并购基金,金额高达23亿元。对此,诺亚控股在7月5日发出声明称,歌斐创世鑫根基金投资该基金作为其优先级有限合伙人,乐视网(上市公司)、乐视控股和贾跃亭,对该基金优先级投资人有补足本金及收益的连带担保责任。同时,诺亚控股表示,该基金目前投资的项目,基本非乐视体系内项目,基金也尚未全部完成投资。“鉴于目前乐视的情况,为了进一步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我们已经要求该基金管理人暂停新的投资,并推动将基金已投项目加快退出。”7月10日,诺亚控股再次发布了题为《怀有敬畏之心,真实面对发生》的声明称,目前已经启动暂停投资,提前退出基金和项目等具体工作。信托计划风险仍可控信托网提供给中国证券报的数据显示,目前仍在运行、与乐视有关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共有5款,均为民生信托在2016年发行,总规模超过18.6亿元。信托网资讯研究部研究总监郭彦菊介绍,信托网只统计了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并未将涉及乐视体系项目的结构化信托产品计算在内。郭彦菊认为,乐视体系项目对这些信托计划会有影响,但影响不会很大。而且市场存续的乐视相关集合信托计划金额不大,不能实现到期兑付产品是少数,不会对任何一家信托公司的经营构成威胁。不过,有信托业者透露,多数兑付风险事件一般靠股东注资和银行过桥贷款等方式来埋单,通过延期兑付、“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实现。也有一些信托公司会跟投资者周旋:要么等待公司业绩好转再支付投资者;要么让投资者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后者是少数。”该人士称。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目前“鹏华资产-浦发银行-华润深国投信托-华润信托·润泽14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润泽143号”)仍在运行中。该信托计划以46.61元/股的价格买入1095.35万股乐视网,成交金额5.1亿元,锁定期一年,为乐视员工持股计划第一期,将于今年9月到期。根据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润泽143号”是一个优先级劣后级份额比例为1:1的结构化产品,乐视高管及核心骨干人员28人实际出资2.55亿元认购劣后级份额,另外2.55亿元优先级资金来自浦发银行。以成本价46.61元/股、乐视网4月14日停牌价格30.68元/股来计算,乐视网股价已下跌34.18%,已跌破止损线,目前浮亏1.74亿元。再加上应付的资金成本0.15亿元,以及0.10%的管理费、0.05%的托管费,“润泽143号”实际浮亏1.89亿元,整个员工持股计划劣后级现在仅剩6600万元现金价值。对于上述情况,中国证券报记者向浦发银行方面询问相应处置预案,浦发银行方面回复称,乐视网员工持股计划尚在预警线以上,整体风险可测可控。多家公司与乐视接触在前述的私募股权机构致投资人书中,该投资机构也描述了从今年1月份以来数次与乐视方面沟通的过程。“根据乐视的经营情况,我司认为对于保障投资者利益最好的选择是寻求到期赎回可转债,半年来我们一直努力并持续跟进落实。”该投资机构在2017年初即委派投后管理部门专人负责本基金相关事宜,积极与乐视方面进行沟通。5月5日,该机构前往乐视总部,与乐视高管会谈。会上该机构明确表示,可转债到期必须赎回,不转股,双方还就乐视集团相关板块的经营情况和还款来源做了深入沟通;6月1日,该机构的合作方正式给贾跃亭、乐视移动、乐视控股发送律师函,要求其到期赎回可转债,并支付相应的利息;6月23日,该机构会同合作方前往乐视总部,与乐视高管进行第二次面对面沟通,并表达要求其赎回的强烈意愿;6月27日,该机构董事长与贾跃亭会面,并深入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贾跃亭当场表示会对所有债务负责到底。对于目前资金面紧张的乐视而言,该投资机构期望赎回可转债并不容易。乐视给上述机构提出了替代性的解决方案,包括延期一年赎回或者在一年内分期赎回;转股进入乐视汽车、乐视云、乐视互娱等非上市公司板块。对于乐视的方案,急于寻求赎回的该机构显然仍无法接受。另一家有几款产品涉及乐视体系项目的股权投资机构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公司正在和乐视方面积极接触,希望能最大限度保护投资者利益。“但情况确实不乐观,公司也不敢给乐视方面太大压力,也怕重压之下乐视履行合同的意愿反而会降低。”贾跃亭在7月6日发布声明称,乐视至今日之巨大挑战,其会承担全部的责任,会对乐视的员工、用户、客户和投资者尽责到底。“再大的挤兑,也挤不垮我们变革汽车产业的梦想。恳请大家给乐视一些时间,给乐视汽车一些时间,我们会把金融机构、供应商以及任何的欠款全部还上。”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高改芳 吴瞬《投资乐视项目 私募信托能否安全抽身》 精选八在乐视风波的影响下,此前不少投资于乐视体系项目的私募机构以及信托计划处在风口浪尖,这些资金能否“安全抽身”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相关私募和信托数据发现,30家私募与23亿元信托资金涉足其中。中国证券报记者获得的一份私募股权机构致投资人书显示,该基金以可转债的方式投资了乐视移动,截至目前第一期7500万美元的可转债已经到期,但乐视方面并没有按照协议约定赎回可转债。涉及30家私募和44只产品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目前在主要投资领域明确表明将会投资乐视体系类项目的私募基金产品共有44只,涉及私募机构30家。这些产品绝大部分成立于2015年和2016年,各有15只和27只,另外2只则是成立于2017年3月。在上述产品中,最早的是2015年4月北京澜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新民市澜峰和同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该基金明确投资标的是未上市公司股权和委托贷款,已投标的公司则为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同时通过华夏银行委托贷款3亿元。不少产品在投资领域中均指出,将会投资乐视影业、乐视体育、乐视汽车、乐视移动、乐视虚拟现实等诸多乐视体系内的公司,而且这些公司大部分为非上市公司系。前述私募股权机构致投资人书显示,该机构投资总计8000万美元,期限为“2年+1年”,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和贾跃亭个人对该笔投资提供担保。投资分两期完成,其中第一期7500万美元于日到期,第二期500万美元将于日到期。该机构称,在基金运行过程中,乐视整体经营情况发生变化,已于日、3月29日、5月31日三次向乐视方面发出《可转债到期赎回通知函》。自2017年1月起,即委派投后管理部门专人负责基金退出事宜,积极与乐视方面进行沟通,寻求多渠道解决方案。目前,诸多涉及投资乐视体系内项目的投资公司都开始针对性进行辟谣。如媒体报道称诺亚财富认购了一只由乐视网全资子公司乐视流媒体与鑫根资本联合成立的并购基金,金额高达23亿元。对此,诺亚控股在7月5日发出声明称,歌斐创世鑫根基金投资该基金作为其优先级有限合伙人,乐视网(上市公司)、乐视控股和贾跃亭,对该基金优先级投资人有补足本金及收益的连带担保责任。同时,诺亚控股表示,该基金目前投资的项目,基本非乐视体系内项目,基金也尚未全部完成投资。“鉴于目前乐视的情况,为了进一步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我们已经要求该基金管理人暂停新的投资,并推动将基金已投项目加快退出。”7月10日,诺亚控股再次发布了题为《怀有敬畏之心,真实面对发生》的声明称,目前已经启动暂停投资,提前退出基金和项目等具体工作。信托计划风险仍可控信托网提供给中国证券报的数据显示,目前仍在运行、与乐视有关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共有5款,均为民生信托在2016年发行,总规模超过18.6亿元。信托网资讯研究部研究总监郭彦菊介绍,信托网只统计了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并未将涉及乐视体系项目的结构化信托产品计算在内。郭彦菊认为,乐视体系项目对这些信托计划会有影响,但影响不会很大。而且市场存续的乐视相关集合信托计划金额不大,不能实现到期兑付产品是少数,不会对任何一家信托公司的经营构成威胁。不过,有信托业者透露,多数兑付风险事件一般靠股东注资和银行过桥贷款等方式来埋单,通过延期兑付、“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实现。也有一些信托公司会跟投资者周旋:要么等待公司业绩好转再支付投资者;要么让投资者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后者是少数。”该人士称。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目前“鹏华资产-浦发银行-华润深国投信托-华润信托·润泽14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润泽143号”)仍在运行中。该信托计划以46.61元/股的价格买入1095.35万股乐视网,成交金额5.1亿元,锁定期一年,为乐视员工持股计划第一期,将于今年9月到期。根据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润泽143号”是一个优先级劣后级份额比例为1:1的结构化产品,乐视高管及核心骨干人员28人实际出资2.55亿元认购劣后级份额,另外2.55亿元优先级资金来自浦发银行。以成本价46.61元/股、乐视网4月14日停牌价格30.68元/股来计算,乐视网股价已下跌34.18%,已跌破止损线,目前浮亏1.74亿元。再加上应付的资金成本0.15亿元,以及0.10%的管理费、0.05%的托管费,“润泽143号”实际浮亏1.89亿元,整个员工持股计划劣后级现在仅剩6600万元现金价值。对于上述情况,中国证券报记者向浦发银行方面询问相应处置预案,浦发银行方面回复称,乐视网员工持股计划尚在预警线以上,整体风险可测可控。多家公司与乐视接触在前述的私募股权机构致投资人书中,该投资机构也描述了从今年1月份以来数次与乐视方面沟通的过程。“根据乐视的经营情况,我司认为对于保障投资者利益最好的选择是寻求到期赎回可转债,半年来我们一直努力并持续跟进落实。”该投资机构在2017年初即委派投后管理部门专人负责本基金相关事宜,积极与乐视方面进行沟通。5月5日,该机构前往乐视总部,与乐视高管会谈。会上该机构明确表示,可转债到期必须赎回,不转股,双方还就乐视集团相关板块的经营情况和还款来源做了深入沟通;6月1日,该机构的合作方正式给贾跃亭、乐视移动、乐视控股发送律师函,要求其到期赎回可转债,并支付相应的利息;6月23日,该机构会同合作方前往乐视总部,与乐视高管进行第二次面对面沟通,并表达要求其赎回的强烈意愿;6月27日,该机构董事长与贾跃亭会面,并深入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贾跃亭当场表示会对所有债务负责到底。对于目前资金面紧张的乐视而言,该投资机构期望赎回可转债并不容易。乐视给上述机构提出了替代性的解决方案,包括延期一年赎回或者在一年内分期赎回;转股进入乐视汽车、乐视云、乐视互娱等非上市公司板块。对于乐视的方案,急于寻求赎回的该机构显然仍无法接受。另一家有几款产品涉及乐视体系项目的股权投资机构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公司正在和乐视方面积极接触,希望能最大限度保护投资者利益。“但情况确实不乐观,公司也不敢给乐视方面太大压力,也怕重压之下乐视履行合同的意愿反而会降低。”贾跃亭在7月6日发布声明称,乐视至今日之巨大挑战,其会承担全部的责任,会对乐视的员工、用户、客户和投资者尽责到底。“再大的挤兑,也挤不垮我们变革汽车产业的梦想。恳请大家给乐视一些时间,给乐视汽车一些时间,我们会把金融机构、供应商以及任何的欠款全部还上。”《投资乐视项目 私募信托能否安全抽身》 精选九在乐视风波的影响下,此前不少投资于乐视体系项目的私募机构以及信托计划处在风口浪尖,这些资金能否“安全抽身”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相关私募和信托数据发现,30家私募与23亿元信托资金涉足其中。中国证券报记者获得的一份私募股权机构致投资人书显示,该基金以可转债的方式投资了乐视移动,截至目前第一期7500万美元的可转债已经到期,但乐视方面并没有按照协议约定赎回可转债。涉及30家私募和44只产品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目前在主要投资领域明确表明将会投资乐视体系类项目的私募基金产品共有44只,涉及私募机构30家。这些产品绝大部分成立于2015年和2016年,各有15只和27只,另外2只则是成立于2017年3月。在上述产品中,最早的是2015年4月北京澜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新民市澜峰和同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该基金明确投资标的是未上市公司股权和委托贷款,已投标的公司则为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同时通过华夏银行(9.51 +0.21%,诊股)委托贷款3亿元。不少产品在投资领域中均指出,将会投资乐视影业、乐视体育、乐视汽车、乐视移动、乐视虚拟现实等诸多乐视体系内的公司,而且这些公司大部分为非上市公司系。前述私募股权机构致投资人书显示,该机构投资总计8000万美元,期限为“2年+1年”,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和贾跃亭个人对该笔投资提供担保。投资分两期完成,其中第一期7500万美元于日到期,第二期500万美元将于日到期。该机构称,在基金运行过程中,乐视整体经营情况发生变化,已于日、3月29日、5月31日三次向乐视方面发出《可转债到期赎回通知函》。自2017年1月起,即委派投后管理部门专人负责基金退出事宜,积极与乐视方面进行沟通,寻求多渠道解决方案。目前,诸多涉及投资乐视体系内项目的投资公司都开始针对性进行辟谣。如媒体报道称诺亚财富认购了一只由乐视网(30.68 停牌,诊股)全资子公司乐视流媒体与鑫根资本联合成立的并购基金,金额高达23亿元。对此,诺亚控股在7月5日发出声明称,歌斐创世鑫根基金投资该基金作为其优先级有限合伙人,乐视网(上市公司)、乐视控股和贾跃亭,对该基金优先级投资人有补足本金及收益的连带担保责任。同时,诺亚控股表示,该基金目前投资的项目,基本非乐视体系内项目,基金也尚未全部完成投资。“鉴于目前乐视的情况,为了进一步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我们已经要求该基金管理人暂停新的投资,并推动将基金已投项目加快退出。”7月10日,诺亚控股再次发布了题为《怀有敬畏之心,真实面对发生》的声明称,目前已经启动暂停投资,提前退出基金和项目等具体工作。信托计划风险仍可控信托网提供给中国证券报的数据显示,目前仍在运行、与乐视有关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共有5款,均为民生信托在2016年发行,总规模超过18.6亿元。信托网资讯研究部研究总监郭彦菊介绍,信托网只统计了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并未将涉及乐视体系项目的结构化信托产品计算在内。郭彦菊认为,乐视体系项目对这些信托计划会有影响,但影响不会很大。而且市场存续的乐视相关集合信托计划金额不大,不能实现到期兑付产品是少数,不会对任何一家信托公司的经营构成威胁。不过,有信托业者透露,多数兑付风险事件一般靠股东注资和银行过桥贷款等方式来埋单,通过延期兑付、“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实现。也有一些信托公司会跟投资者周旋:要么等待公司业绩好转再支付投资者;要么让投资者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后者是少数。”该人士称。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目前“鹏华资产-浦发银行(12.82 +0.16%,诊股)-华润深国投信托-华润信托·润泽14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润泽143号”)仍在运行中。该信托计划以46.61元/股的价格买入1095.35万股乐视网,成交金额5.1亿元,锁定期一年,为乐视员工持股计划第一期,将于今年9月到期。根据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润泽143号”是一个优先级劣后级份额比例为1:1的结构化产品,乐视高管及核心骨干人员28人实际出资2.55亿元认购劣后级份额,另外2.55亿元优先级资金来自浦发银行。以成本价46.61元/股、乐视网4月14日停牌价格30.68元/股来计算,乐视网股价已下跌34.18%,已跌破止损线,目前浮亏1.74亿元。再加上应付的资金成本0.15亿元,以及0.10%的管理费、0.05%的托管费,“润泽143号”实际浮亏1.89亿元,整个员工持股计划劣后级现在仅剩6600万元现金价值。对于上述情况,中国证券报记者向浦发银行方面询问相应处置预案,浦发银行方面回复称,乐视网员工持股计划尚在预警线以上,整体风险可测可控。多家公司与乐视接触在前述的私募股权机构致投资人书中,该投资机构也描述了从今年1月份以来数次与乐视方面沟通的过程。“根据乐视的经营情况,我司认为对于保障投资者利益最好的选择是寻求到期赎回可转债,半年来我们一直努力并持续跟进落实。”该投资机构在2017年初即委派投后管理部门专人负责本基金相关事宜,积极与乐视方面进行沟通。5月5日,该机构前往乐视总部,与乐视高管会谈。会上该机构明确表示,可转债到期必须赎回,不转股,双方还就乐视集团相关板块的经营情况和还款来源做了深入沟通;6月1日,该机构的合作方正式给贾跃亭、乐视移动、乐视控股发送律师函,要求其到期赎回可转债,并支付相应的利息;6月23日,该机构会同合作方前往乐视总部,与乐视高管进行第二次面对面沟通,并表达要求其赎回的强烈意愿;6月27日,该机构董事长与贾跃亭会面,并深入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贾跃亭当场表示会对所有债务负责到底。对于目前资金面紧张的乐视而言,该投资机构期望赎回可转债并不容易。乐视给上述机构提出了替代性的解决方案,包括延期一年赎回或者在一年内分期赎回;转股进入乐视汽车、乐视云、乐视互娱等非上市公司板块。对于乐视的方案,急于寻求赎回的该机构显然仍无法接受。另一家有几款产品涉及乐视体系项目的股权投资机构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公司正在和乐视方面积极接触,希望能最大限度保护投资者利益。“但情况确实不乐观,公司也不敢给乐视方面太大压力,也怕重压之下乐视履行合同的意愿反而会降低。”贾跃亭在7月6日发布声明称,乐视至今日之巨大挑战,其会承担全部的责任,会对乐视的员工、用户、客户和投资者尽责到底。“再大的挤兑,也挤不垮我们变革汽车产业的梦想。恳请大家给乐视一些时间,给乐视汽车一些时间,我们会把金融机构、供应商以及任何的欠款全部还上。”《投资乐视项目 私募信托能否安全抽身》 精选十在乐视风波的影响下,此前不少投资于乐视体系项目的私募机构以及信托计划处在风口浪尖,这些资金能否“安全抽身”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相关私募和信托数据发现,30家私募与23亿元信托资金涉足其中。中国证券报记者获得的一份私募股权机构致投资人书显示,该基金以可转债的方式投资了乐视移动,截至目前第一期7500万美元的可转债已经到期,但乐视方面并没有按照协议约定赎回可转债。涉及30家私募和44只产品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目前在主要投资领域明确表明将会投资乐视体系类项目的私募基金产品共有44只,涉及私募机构30家。这些产品绝大部分成立于2015年和2016年,各有15只和27只,另外2只则是成立于2017年3月。在上述产品中,最早的是2015年4月北京澜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新民市澜峰和同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该基金明确投资标的是未上市公司股权和委托贷款,已投标的公司则为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同时通过华夏银行委托贷款3亿元。不少产品在投资领域中均指出,将会投资乐视影业、乐视体育、乐视汽车、乐视移动、乐视虚拟现实等诸多乐视体系内的公司,而且这些公司大部分为非上市公司系。前述私募股权机构致投资人书显示,该机构投资总计8000万美元,期限为“2年+1年”,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和贾跃亭个人对该笔投资提供担保。投资分两期完成,其中第一期7500万美元于日到期,第二期500万美元将于日到期。该机构称,在基金运行过程中,乐视整体经营情况发生变化,已于日、3月29日、5月31日三次向乐视方面发出《可转债到期赎回通知函》。自2017年1月起,即委派投后管理部门专人负责基金退出事宜,积极与乐视方面进行沟通,寻求多渠道解决方案。目前,诸多涉及投资乐视体系内项目的投资公司都开始针对性进行辟谣。如媒体报道称诺亚财富认购了一只由乐视网全资子公司乐视流媒体与鑫根资本联合成立的并购基金,金额高达23亿元。对此,诺亚控股在7月5日发出声明称,歌斐创世鑫根基金投资该基金作为其优先级有限合伙人,乐视网(上市公司)、乐视控股和贾跃亭,对该基金优先级投资人有补足本金及收益的连带担保责任。同时,诺亚控股表示,该基金目前投资的项目,基本非乐视体系内项目,基金也尚未全部完成投资。“鉴于目前乐视的情况,为了进一步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我们已经要求该基金管理人暂停新的投资,并推动将基金已投项目加快退出。”7月10日,诺亚控股再次发布了题为《怀有敬畏之心,真实面对发生》的声明称,目前已经启动暂停投资,提前退出基金和项目等具体工作。信托计划风险仍可控信托网提供给中国证券报的数据显示,目前仍在运行、与乐视有关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共有5款,均为民生信托在2016年发行,总规模超过18.6亿元。信托网资讯研究部研究总监郭彦菊介绍,信托网只统计了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并未将涉及乐视体系项目的结构化信托产品计算在内。郭彦菊认为,乐视体系项目对这些信托计划会有影响,但影响不会很大。而且市场存续的乐视相关集合信托计划金额不大,不能实现到期兑付产品是少数,不会对任何一家信托公司的经营构成威胁。不过,有信托业者透露,多数兑付风险事件一般靠股东注资和银行过桥贷款等方式来埋单,通过延期兑付、“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实现。也有一些信托公司会跟投资者周旋:要么等待公司业绩好转再支付投资者;要么让投资者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后者是少数。”该人士称。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目前“鹏华资产-浦发银行-华润深国投信托-华润信托·润泽14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润泽143号”)仍在运行中。该信托计划以46.61元/股的价格买入1095.35万股乐视网,成交金额5.1亿元,锁定期一年,为乐视员工持股计划第一期,将于今年9月到期。根据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润泽143号”是一个优先级劣后级份额比例为1:1的结构化产品,乐视高管及核心骨干人员28人实际出资2.55亿元认购劣后级份额,另外2.55亿元优先级资金来自浦发银行。以成本价46.61元/股、乐视网4月14日停牌价格30.68元/股来计算,乐视网股价已下跌34.18%,已跌破止损线,目前浮亏1.74亿元。再加上应付的资金成本0.15亿元,以及0.10%的管理费、0.05%的托管费,“润泽143号”实际浮亏1.89亿元,整个员工持股计划劣后级现在仅剩6600万元现金价值。对于上述情况,中国证券报记者向浦发银行方面询问相应处置预案,浦发银行方面回复称,乐视网员工持股计划尚在预警线以上,整体风险可测可控。多家公司与乐视接触在前述的私募股权机构致投资人书中,该投资机构也描述了从今年1月份以来数次与乐视方面沟通的过程。“根据乐视的经营情况,我司认为对于保障投资者利益最好的选择是寻求到期赎回可转债,半年来我们一直努力并持续跟进落实。”该投资机构在2017年初即委派投后管理部门专人负责本基金相关事宜,积极与乐视方面进行沟通。5月5日,该机构前往乐视总部,与乐视高管会谈。会上该机构明确表示,可转债到期必须赎回,不转股,双方还就乐视集团相关板块的经营情况和还款来源做了深入沟通;6月1日,该机构的合作方正式给贾跃亭、乐视移动、乐视控股发送律师函,要求其到期赎回可转债,并支付相应的利息;6月23日,该机构会同合作方前往乐视总部,与乐视高管进行第二次面对面沟通,并表达要求其赎回的强烈意愿;6月27日,该机构董事长与贾跃亭会面,并深入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贾跃亭当场表示会对所有债务负责到底。对于目前资金面紧张的乐视而言,该投资机构期望赎回可转债并不容易。乐视给上述机构提出了替代性的解决方案,包括延期一年赎回或者在一年内分期赎回;转股进入乐视汽车、乐视云、乐视互娱等非上市公司板块。对于乐视的方案,急于寻求赎回的该机构显然仍无法接受。另一家有几款产品涉及乐视体系项目的股权投资机构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公司正在和乐视方面积极接触,希望能最大限度保护投资者利益。“但情况确实不乐观,公司也不敢给乐视方面太大压力,也怕重压之下乐视履行合同的意愿反而会降低。”贾跃亭在7月6日发布声明称,乐视至今日之巨大挑战,其会承担全部的责任,会对乐视的员工、用户、客户和投资者尽责到底。“再大的挤兑,也挤不垮我们变革汽车产业的梦想。恳请大家给乐视一些时间,给乐视汽车一些时间,我们会把金融机构、供应商以及任何的欠款全部还上。”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乐视项目 私募信托能否安全抽身"的相关阅读:
还可以输入 500字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
相关推荐: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拆东墙补西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