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突袭教士白啤酒宅邸怎样过

您所在的位置:
& 滚动新闻 & 正文
六家原有股东优先受让
日09:07  
  在北京、天津两地产权交易机构同时挂牌的广东虎门大桥有限公司10%股权及其全部债权项目,经过场内竞价后,六家原有股东以7亿元的价格,作为一致行动人,优先行使受让权,按在虎门大桥有限公司中的持股比例进行了分配。
  □本报记者 陈静
  日,虎门大桥有限公司10%股权及全部债权转让签约仪式在北京产权交易所举行,转让方国投交通公司与虎门大桥六位原股东分别签署转让协议,虎门大桥有限公司10%股权及全部债权最终被原股东以7亿元的价格收入囊中。
  北京产权交易所总裁熊焰在签约仪式后表示:“虎门大桥项目堪称经典,整个交易过程实现了合作挂牌、发现投资人、发现价格、行使优先权这样一个权益交易闭环,充分体现了产权交易市钞两个发现’的功能。”
  京津两地合作挂牌
  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全资子公司国投交通公司转让持有的广东虎门大桥有限公司10%股权及全部债权。经过多方协调,这个项目成功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和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两地同时挂牌。“这次在京津两地同时挂牌,开创了国内多个产权交易机构合作转让同一个央企股权的先例”,熊焰介绍说。
  虎门大桥原为广深珠高速公路二期工程的一部分。坐落于鸦片战争古战场上的虎门大桥,工程总投资29.4亿元,全长15.76公里,主桥长4.6公里,桥面双向六车道,设计昼夜通车量为12万车次,于1997年通车,是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特大型桥梁。虎门大桥建成后从香港、深圳至珠海、中山等地的陆路交通缩短了120公里,如今来往珠江口两岸只需10分钟。
  广东虎门大桥有限公司是1994年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加快虎门大桥工程建设,促进粤西、粤东经济发展的决定而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后随着合资公司的发展,股东几经变化,截至挂牌日期,股东投资比例为:广东省公路建设公司15%,国投交通公司10%,东莞市公路桥梁开发建设总公司10%,广州穗桥发展有限公司5%,番禺总公司10%,香港先锋有限公司20%,新粤虎门有限公司30%。(下转T03版)
网友晒出“潜规则”,买保险、存定期等附加条款出水…[]
财经天下评
同时更新资讯所属地
暂无更新,休息一会儿
白羊座(03.21-04.19)
金牛座(04.20-05.20)
双子座(05.21-06.21)
巨蟹座(06.22-07.22)
狮子座(07.23-08.22)
处女座(08.23-09.22)
天秤座(09.23-10.23)
天蝎座(10.24-11.22)
射手座(11.23-12.21)
摩羯座(12.22-01.19)
水瓶座(01.20-02.18)
双鱼座(02.19-03.20)
今日运势:
本日可多参与公众事务,将自己的意见与兴趣结合,提供同好们做参考,让欢乐的气氛添加一些趣味性...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北京有几家大型装饰材料市场
东方家园精品家俱建材装饰市场 丰台区玉泉营环岛南侧 电话: 名流爱心家居广场 丰台区育芳园东里22号楼(玉泉营立交桥西800米) 电话: 西三环丽泽建材城 丰台区西三环南路40号(丽泽桥东侧) 电话: 玉泉营建材装饰市场 丰台郑王坟东里8号 电话: 玉泉营环三环家居城 丰台区玉泉营环岛北侧 丽泽胶合板城 丽泽桥旁 天兰天建材装饰市场 西三环丽泽桥东侧 电话: 玉泉营北方五金机电城 右安门外玉泉营27号 电话: 北京旺昌元木地板装饰建材城 丰台区丽泽桥北 电话:63450
装饰城北京哪里最多
万家灯火装饰城北京市海淀区南沙滩6 四合装饰城北京市东城区沙滩五四大街33号四合装饰城北京市四惠建材13排19-20号北京腾龙开元装饰城北京市西大望路3号太阳宫建材装饰城北京市朝阳区
北京有哪些装饰材料城
百安居 双井九龙花园有一个 ;十里河民乐建材城 十里河桥东边儿 北四环万家灯火 居然之家 玉泉营京开建材城 十里河桥边上还一个家和家美 东坝名贵木材成 双桥板材市场 我是建材采购 妈的这些地方一个月去好几回
北京各区的建材市场?
旺昌元木地板装饰建材城 丰台区西三环南路98号 北京南三环家具城 丰台区成寿寺路25号
望京娜丽莎建材装饰城 北京朝阳区望京新城西八间房路口
绿馨家园建材市场 西北四环四季青立交桥西侧     蓝景丽家家居建材城 丰台区六里桥
恋日家具建材一条街 丰台区草桥东路玉泉营东800米   东郊四惠桥建材批发市场 四惠桥东南角   十里城灯饰批发市场 十里河建材街东南 保佳装饰建材市场 十里河建材街东南 民乐建材城 十里河建材街中段路北 怡和精品建材家装市场 朝阳区东土城路12号怡和大厦
北京市各个区中比较大的建材市场。。高分!
北京市各个区中比较大的建材市场。。高分!旺昌元木地板装饰建材城 丰台区西三环南路98号 北京南三环家...
北京最大的汽配城是哪个?装饰方面的 比如坐垫
最大还真不知道是那个,五方桥五方天雅汽配城,东坝东五环汽配城,花乡桥北方汽配市场,四季青西郊汽配城,姚家园东郊汽配城,回龙观北郊汽配城,草桥汇丰汽配市场,北四环四元桥汽配城,小红门城环城国际汽配城,丰益桥西国贸汽配城,王四营盛华汽配城
北京哪里有大点好点的汽配城,想装饰一下我的车,谁知道谢谢啦
你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北京汽配城、北京汽车装饰,我是在北京分类168汽车服务频道找的北京汽车装饰店,还挺好的,你可以试一下。
北京鸟瞰城装饰材料怎么样?
我家活就是他们干的,我说不吊顶,让那个老板娘给了,没办法吊就吊吧,结果吊完顶,电是改了不少,顶子的造型真是不伦不类,难看的劲儿本说了,真是气死我了,没办法谁让我听她呢,用的石膏板是假龙牌,不是别人说我真就是看不出来,哎,现在装修真是太深了,还有些材料我不说了,大家应该也明白,我提醒大家要装修的话,千万别找会的人,他们不是人。我家就是见证。
二十四城装饰做装修多少年?可信吗?
你好,北京二十四城家居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二十四城装饰),成立于1999年,是行业地区最早成立的装饰公司之一,至今服务超过3000000个家庭。作为业内口碑最好的家装企业,二十四城装饰客户满意度高达93%。于2015年初,二十四城装饰再次以创新者的姿态打造健康品质的家装产品,精心设计“心悦”“喜悦”系列家装产品。二十四城装饰通过与互联网巨头合作,引进业界先进ERP管理系统,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与服务体系,打破行业无标准、不规范、不透明的现象,重新定义了以标准化、规模化、透明化的整体家装模式。望采纳!
北京城六区为什么不能办理装修装饰资质
北京大永十代给你点建议 百度查一下看看
北京城幼儿园装修设计
望采纳,能陪孩子玩耍,带机器人操控的,希望能帮到您,还能教小朋友学习幼儿园装修可以做下智能家居
北京城外城家装市场怎样走 ,我在和平里居住
从 和平里 出发, 步行至 和平里北街 坐 地铁5号线 ,在 宋家庄 下车, 步行至 地铁宋家庄站 换乘 524路上行 ,在 肖村桥西 下车, 步行至 城外城家居广场
嘉禾北京城怎么样
逛了月河仿古街,出来觅食,找到了这里,其实嘉禾北京城就是楼盘了,里面好像买装修的东西多的,还有些别的,晚上了,很多关门了,只能这里的附近随便吃吃了,对面的有些特色的饭店的,还有月河客栈什么的,算的是有名的街了
北京城中村拆迁补偿
城中村改造的补偿标准(一)一户宅基地置换300平方米同一地段高层住宅:这是石家庄市政府倡导和决定的补偿方式,这是底线,不能低于此标准。当然各村基本参照此标准履行,也有各别村甚至会提高补偿标准,如:将300平方米以套内面积发给本集体组织村民。 (二)临时安置费、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按15元/平方米计算,搬迁费按10元/平方米,按两次计算;这是截至2011年的标准。不过最近国有土地征收拆迁将该两项数额进行了提高。城中村改造补偿想必也会参考此标准进行相应提高。 (三)地上房屋补偿款及装修款:无明确具体标准可供参考,一般由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确定,当然评估机构有评估具体标准。屋内装修补偿基本类似。 (四)停产停业损失:该项费用主要很对营运性行房屋进行的补偿,如对沿街门帘、在城中村内的企业或公司进行的停业期间内补偿的损失,一般由协商确定或评估确定。 (五)拆迁奖励:各村制定各村奖励标准,不能统一。 (六)电器移机费:一般按市场价位进行补偿,目前家用电器移机费:空调200元一台;有线电视150元一户;电话移机88元一部;热水器100元一台等等。如拆迁时市场价格提高也相应提高补偿。 (七)其他补偿或补助:各村根据以上标准或参考以上标准的基础上,另行对困难住户或另行支付和补偿费用,这主要村集体组织通过补偿方案确定,因村而定。
北京西南涿州“大北京城上城”的房子到底怎么样?
建议如果你有时间去涿州走走。
你说的“大北京城上城”,位于涿州北边,
原来是大石桥村,一期是给回迁户的,
5层的吧,不怎么样(个人认为),
现在正在建设二期。
是30层左右的高楼,那是我目前在涿州见的最高的。
好像要建设四栋,估计这个可以,
虽然离北京近点,但是属于涿州北关了。
有些荒凉,它旁边有个新建的“金景瑞阳”,
刚起步,不知道近况。
涿州好多房在建,
市区里有“北京理想城”“凯旋门,位于市中心”……
建议你有时间去看看,
我感觉市区里方便点,超市,酒楼什么的,
那里正在建设,不知道多久可以把北关繁华起来……
燕郊,香河,固安的房子,好多在建,
你去售楼处看看,
我涿州本地人……
我家的钥匙哪能做呀?快转遍北京城了,钥匙把上字是MUL-T-LOCK以色列模帝乐,说是进口以色列的,谢谢
查一下这个钥匙上写没写制作商,把序列号什么的在网上查查没准能有
大北京城上城怎么样
目前一平米,貌似贵了一点
大北京城上城位于上风上水的涿州西北部,城市“东扩北延、适当西展、滨河城市”总体规划的中心地带,项目南侧紧邻拒马河自然风景区,北侧拥有27洞标准高尔夫球场,景观优美,项目总建筑面积48万平米,由鹏渤地产联手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顶尖团队联袂打造的世界品质生活典范社区,为拒马河高尚风景区滨河公园大盘。项目主力户型70-90平米南北通透两居,方正格局舒适实用;项目为国际流行新ART--DECO风格外立面,高达66.8%绿化率,仅允许1/5的地面生长建筑;拥有136000平米社区园林,400米蜿蜒景观大道,8000平米人工湖,成片滨河原生林,天天公园美景生活;社区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四星级酒店等邻里中心已经落成,1.5公里风情商街,水上商业中心、动感影院等即将呈现……2万平米风帆水会所即将装修完毕,室内游泳池、羽毛球、乒乓球、台球等场馆、健身房及瑜伽室,酒吧、咖啡厅、音乐茶座及多功能会议室等休闲娱乐设施;拥有越多,生活越缤纷;社区9班双语幼儿园与18班全日制小学,聘请北京名校老师,让孩子跑赢在起点;917公交新总站入驻小区,出门即为始发站,40分钟直通北京六里桥,让您一路坐着出家门;京石高铁,建成后12.5分钟直通北京西站,地铁S5号线南延,大北京都市圈已经形成,未来升值潜力巨大!
北京故宫简介 雄伟壮丽的故宫,是北京城的中心。这组表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和独特风格的庞大建筑,始建于
(一)殿堂
中国古代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包括殿和堂两类建筑形式,其中殿为宫室、礼制和宗教建筑所专用。堂、殿之称均出现于周代。“堂”字出现较早,原意是相对内室而言,指建筑物前部对外敞开的部分。堂的左右有序、有夹,室的两旁有房、有厢。这样的一组建筑又统称为堂,泛指天子、诸侯、大夫、士的居处建筑。“殿”字出现较晚,原意是后部高起的物貌;用于建筑物,表示其形体高大,地位显著。自汉代以后,堂一般是指衙署和第宅中的主要建筑,但宫殿、寺观中的次要建筑也可称堂,如南北朝宫殿中的“东西堂”、佛寺中的讲堂、斋堂等。殿和堂都可分为台阶、屋身、屋顶三个基本部分。其中台阶和屋顶形成了中国建筑最明显的外观特征。因受封建等级制度的制约,殿和堂在形式、构造上都有区别。殿和堂在台阶做法上的区别出现较早:堂只有阶;殿不仅有阶,还有陛,即除了本身的台基之外,下面还有一个高大的台子作为底座,由长长的陛级联系上下。殿一般位于宫室、庙宇、皇家园林等建筑群的中心或主要轴线上,其平面多为矩形,也有方形、圆形、工字形等。殿的空间和构件的尺度往往较大,装修做法比较讲究。堂一般作为府邸、衙署、宅院、园林中的主体建筑,其平面形式多样,体量比较适中,结构做法和装饰材料等也比较简洁,且往往表现出更多的地方特征。
(二)楼阁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多层建筑物。楼与阁在早期是有区别的。楼是指重屋,阁是指下部架空、底层高悬的建筑。阁一般平面近方形,两层,有平坐,在建筑组群中可居主要位置,如佛寺中有以阁为主体的,独乐寺观音阁即为一例。楼则多狭而修曲,在建筑组群中常居于次要位置,如佛寺中的藏经楼,王府中的后楼、厢楼等,处于建筑组群的最后一列或左右厢位置。后世楼阁二字互通,无严格区分, 古代楼阁有多种建筑形式和用途。城楼在战国时期即已出现。汉代城楼已高达三层。阙楼、市楼、望楼等都是汉代应用较多的楼阁形式。汉代皇帝崇信神仙方术之说,认为建造高峻楼阁可以会仙人。佛教传入中国后,大量修建的佛塔建筑也是一种楼阁。北魏洛阳永宁寺木塔,高“四十余丈”,百里之外,即可遥见。建于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高67.31米,仍是中国现存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可以登高望远的风景游览建筑往往也用楼阁为名,如黄鹤楼、滕王阁等。中国古代楼阁多为木结构,有多种构架形式。以方木相交叠垒成井栏形状所构成的高楼,称井□式;将单层建筑逐层重叠而构成整座建筑的,称重屋式。唐宋以来,在层间增设平台结构层,其内檐形成暗层和楼面,其外檐挑出成为挑台,这种形式宋代称为平坐。各层上下柱之间不相通,构造交接方式较复杂。明清以来的楼阁构架,将各层木柱相续成为通长的柱材,与梁枋交搭成为整体框架,称之为通柱式。此外,尚有其他变异的楼阁构架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中周围开敞的小型点式建筑,供人停留、观览,也用于典仪,俗称亭子,出现于南北朝的中后期。“亭”又指古代基层行政机构,兼设有旅舍形式 亭一般设置在可供停息、观眺的形胜之地,如山冈、水边、城头、桥上以及园林中。还有专门用途的亭,如碑亭、井亭、宰牲亭、钟亭等。亭的平面形式除方形、矩形、圆形、多边形外,还有十字、连环、梅花、扇形等多种形式。亭的屋顶有攒尖、歇山、锥形及其他形式复合体。大型的亭可筑重檐,或四面加抱厦。陵墓、宗庙中的碑亭、井亭可做得很庄重,如明长陵的碑亭。大型的亭可以做得雄伟壮观,如北京景山的万春亭。小型的亭可以做得轻巧雅致,如杭州三潭印月的三角亭。亭的不同形式,可以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构造作法,亭的结构以木构为最多,也有用砖石砌造的。亭多做攒尖顶和圆锥形顶。四角攒尖顶在汉代已出现,八角攒尖顶和圆锥形顶在唐代明器中已有发现。宋《营造法式》中所载“亭榭斗尖”,是类似伞架的结构。这种做法可以从清代南方的园林中见到。明清以后,方亭多用抹角梁,多角攒尖亭多用扒梁,逐层叠起。矩形亭的构造则基本与房屋建筑相同。
中国古代建筑中有顶的通道,包括回廊和游廊,基本功能为遮阳、防雨和供人小憩。廊是形成中国古代建筑外形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殿堂檐下的廊,作为室内外的过渡空间,是构成建筑物造型上虚实变化和韵律感的重要手段。围合庭院的回廊,对庭院空间的格局、体量的美化起重要作用,并能造成庄重、活泼、开敞、深沉、闭塞、连通等不同效果。园林中的游廊则主要起着划分景区、造成多种多样的空间变化、增加景深、引导最佳观赏路线等作用。在廊的细部常配有几何纹样的栏杆、坐凳、鹅项椅(又称美人靠或吴王靠)、挂落、彩画;隔墙上常饰以什锦灯窗、漏窗、月洞门、瓶门等各种装饰性建筑构件。
(五)台榭
中国古代将地面上的夯土高墩称为台,台上的木构房屋称为榭,两者合称为台榭。最早的台榭只是在夯土台上建造的有柱无壁、规模不大的敞厅,供眺望、宴饮、行射之用。有时具有防潮和防御的功能。台榭的遗址颇多,著名的有春秋晋都新田遗址、战国燕下都遗址、邯郸赵国故城遗址、秦咸阳宫遗址等,都保留了巨大的阶梯状夯土台。榭还指四面敞开的较大的房屋。唐以后又将临水的或建在水中的建筑物称为水榭,但已是完全不同于台榭的另一类型建筑。
中国古代的祭祀建筑。形制要求严肃整齐,大致可分为三类:
1、祭祀祖先的庙。中国古代帝王诸侯等奉祀祖先的建筑称宗庙。帝王的宗庙称太庙,庙制历代不同。太庙是等级最高的建筑。贵族、显宦、世家大族奉祀祖先的建筑称家庙或宗祠。仿照太庙方位,设于宅第东侧,规模不一。有的宗祠附设义学、义仓、戏楼,功能超出祭祀范围。
2、奉祀圣贤的庙。最著名的是奉祀孔丘的孔庙,又称文庙。孔丘被奉为儒家之祖,汉以后历代帝王多崇奉儒学。山东曲阜孔庙规模最大。奉祀三国时代名将关羽的庙称关帝庙,又称武庙。有的地方建三义庙,合祀刘备、关羽、张飞。许多地方还奉祀名臣、先贤、义士、节烈,如四川成都和河南南阳奉祀三国著名政治家诸葛亮的“武侯祠”;浙江杭州和河南汤阴奉祀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岳王庙”和“岳飞庙”。
3、祭祀山川、神灵的庙。中国从古代起就崇拜天、地、山、川等自然物并设庙奉祀,如后土庙。最著名的是奉祀五岳——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的神庙,其中泰山的岱庙规模最大。还有大量源于各种宗教和民间习俗的祭祀建筑,如城隍庙、土地庙、龙王庙、财神庙等。
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祭祀天、地、社稷等活动的台型建筑。北京城内外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祈谷坛、社稷坛等。坛既是祭祀建筑的主体,也是整组建筑群的总称。坛的形式多以阴阳五行等学说为依据。例如天坛、地坛的主体建筑分别采用圆形和方形,来源于天圆地方之说。天坛所用石料的件数和尺寸都采用奇数,是采用古人以天为阳性和以奇数代表阳性的说法。祈年殿有三重檐分别覆以三种颜色的琉璃瓦:上檐青色象征青天,中檐黄色象征土地,下檐绿色象征万物。至乾隆十六年改为三层均蓝色,以合专以祭天之意。
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又称“佛塔”、“宝塔”。塔起源于印度,也常称为“佛图”、“浮屠”、“浮图”等。塔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数量极大、形式最为多样的一种建筑类型。
塔一般由地宫、塔基、塔身、塔顶和塔刹组成。地宫藏舍利,位于塔基正中地面以下。塔基包括基台和基座。塔刹在塔顶之上,通常由须弥座、仰莲、覆钵、相轮和宝珠组成;也有在相轮之上加宝盖、圆光、仰月和宝珠的塔刹。
塔的种类众多,中国现存塔2000多座。按性质分,有供膜拜的藏佛物的佛塔和高僧墓塔;按所用材料可分为木塔、砖塔、石塔、金属塔、陶塔等;按结构和造型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剌嘛塔和其他特殊形制的塔。楼阁式塔著名的有西安慈恩寺塔、兴教寺玄奘塔、苏州云岩寺塔等。密檐塔著名的有登封嵩岳寺塔、西安荐福寺塔、大理崇圣寺千寻塔等。单层塔著名的有历城神通寺四门塔、北京云居寺石塔群、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等。剌嘛塔塔身涂白色,俗称“白塔”。著名的有北京妙应寺白塔、山西五台县塔院寺白塔等。金刚宝座塔著名的有北京正觉寺金刚宝座塔。
(九)影壁
建在院落的大门内或大门外,与大门相对作屏障用的墙壁,又称照壁、照墙。影壁能在大门内或大门外形成一个与街巷既连通又有限隔的过渡空间。明清时代影壁从形式上分有一字形、八字形等。北京大型住宅大门外两侧多用八字墙,与街对面的八字形影壁相对,在门前形成一个略宽于街道的空间;门内用一字形影壁,与左右的墙和屏门组成一方形小院,成为从街巷进入住宅的两个过渡。南方住宅影壁多建在门外。农村住宅影壁还有用夯土或土坯砌筑的,上加瓦顶。宫殿、寺庙的影壁多用琉璃镶砌。明清宫殿、寺庙、衙署和第宅均有影壁,著名的山西省大同九龙壁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朱桂的代王府前的琉璃影壁。北京北海和紫禁城中的九龙壁也很有名。
(十)坊表
中国古代具有表彰、纪念、导向或标志作用的建筑物,包括牌坊、华表等。牌坊 又称牌楼,是一种只有单排立柱,起划分或控制空间作用的建筑。在单排立柱上加额枋等构件而不加屋顶的称为牌坊,上施屋顶的称为牌楼,这种屋顶俗称为“楼”,立柱上端高出屋顶的称为“冲天牌楼”。牌楼建立于离宫、苑囿、寺观、陵墓等大型建筑组群的入口处时,形制的级别较高。冲天牌楼则多建立在城镇街衢的冲要处,如大路起点、十字路口、桥的两端以及商店的门面。前者成为建筑组群的前奏,造成庄严、肃穆、深邃的气氛,对主体建筑起陪衬作用;后者则可以起丰富街景、标志位置的作用。江南有些城镇中有跨街一连建造多座牌坊的,多为“旌表功名”或“表彰节孝”。在山林风景区也多在山道上建牌坊,既是寺观的前奏,又是山路进程的标志。
华表为成对的立柱,起标志或纪念性作用。汉代称桓表。元代以前,华表主要为木制,上插十字形木板,顶上立白鹤,多设于路口、桥头和衙署前。明以后华表多为石制,下有须弥座;石柱上端用一雕云纹石板,称云板;柱顶上原立鹤改用蹲兽,俗称“朝天吼”。华表四周围以石栏。华表和栏杆上遍施精美浮雕。明清时的华表主要立在宫殿、陵墓前,个别有立在桥头的,如北京卢沟桥头。明永乐年间所建北京天安门前和十三陵碑亭四周的华表是现存的典型。
一、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万里长城已被视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闻名于世界。
长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的修筑是从战国时期开始的。当时的秦、赵、魏、齐、燕、楚等诸侯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和自卫,都兴建了长城。秦兼并六国后,为防范北方匈奴的突袭,于公元前213年发起了修筑长城的巨大工程,把秦、燕、赵、魏的原有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扩建。整个工程共征用民工30万人,连续花了l0多年方告完成,建成了西起甘肃临洮(今岷县),沿着黄河到内蒙临河,北达阴山,南到山西雁门关,东抵辽东的长城,全长达3000多公里。由于长城工程极其艰巨,民工境况非常悲惨,故留下了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故事。
汉代除重修秦长城外,又修筑了内蒙古河套南的朔方长城,以及凉州西段长城。凉州西段长城北起内蒙古居延海(今额济纳旗境内),沿额济河,经甘肃金塔,西到安西、敦煌、玉门关进入新疆。整座长城“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构成了一个严整的防御体系。
汉以后的北魏、北齐、隋 、金等朝代都对长城进行过部分修建,到了明代则进行了全面的重修。明代所修的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边,全长约6700公里(一万三干多华里)。整个重修过程前后达100多年,可见工程的浩大和艰巨。其中,山西以东的长城采用内部夯土,外面用砖石砌筑的方式,山西以西的长城全用夯土筑成。整座长城上又建有很多关城,关城都建在地势险峻的要地,著名者有嘉峪关、居庸关、山海关等。其中嘉峪关是现存长城关城中最完整的一处。它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气势雄伟,布局周密,结构严谨,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相传,在修建这座雄关时,不但设计和建造技艺高超,而且连用料的计算也非常精确。在关城建成之后,仅剩了一块砖,这块砖被后人放在重关的小楼上,作为纪念。现在人们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重修的,以前的长城则只剩下一些遗迹了。
绵延万余里的长城穿越在崇山峻岭、急流、溪谷等险峻的地段之上,工程之艰巨是难以想象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磅礴气概和聪明才智,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测量、规划设计、建筑技术、工程管理以及军事技术的高超水平。
故宫坐落于北京城的中心,占地1087亩,合72万多平方米,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建筑传统和独待风格。
故宫始建于1406年,是明代永乐皇帝由南京迁都北京时所建的宫城。从总体布局上说,它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即所谓的外朝和内庭。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殿、武英殿作为两翼,为行使朝政的主要场所。内庭由乾清官、交泰殿、坤宁宫和东西六宫构成,为皇室的生活居住区。按四根柱为一间的传统进行计算,共有近万间之多,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宫殿群由紫禁城围护,城高10米,外又围以52米宽的护城河。整座城开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南门为午门、北门为玄(神)武门,东门为东华门、西门为西华门。城的四角各建有一座角楼。每座角楼各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结构复杂,式样奇特,为古建筑中罕见的杰作。关于角楼的建造,还流传有鲁班用秫秸编成蝈蝈笼作模型示范的传说。整个故宫的建筑布局严谨规则,主次有序,并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使空间丰富多变。
午门是故宫的正门,在城墙墩台上建有一组建筑。正中是宽九间的庑殿顶重檐大殿,两侧有联檐通脊的殿阁伸展而出,四隅各有一个高大的角亭。这一组建筑称五凤楼,巍峨壮丽、气势浑厚。进午门,经过一个大庭院,再过金水桥,入太和门,即是外朝的三大殿,太和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后,依次建筑在一个呈工字形的高大基台上。基台高8.13米,分3层,用汉白玉砌筑而成。每层当中都有石雕御路,边上都装饰有栏板、望柱和龙头。据统计,计有透雕栏板1414块,刻有云龙翔风图案的望柱1460根,龙头1138个。这些石雕装饰,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同时,在结构功能上又起着排水的作用。栏板下,以及望校上伸出的龙头口中,都刻有小洞口。每当下雨,水由龙头流出,恰似千龙喷水,蔚为大观。
太和殿又称金鸾殿,是皇帝发布政令和举行大典的场所。殿高35.05米,宽63.96米,深37.20米,是故宫最大的建筑,也是现存全国最大的木构建筑。它的结构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特点。即,先在栓础上立木柱,柱上架大梁,梁上立小矮柱(瓜柱),再架上一层较短的梁;自大梁而上可以通过小柱重叠几层梁,逐层加高,每层的梁逐层缩短,形成重檐;在最上层立脊瓜柱,在两组构架之间横搭檩枋;在檩上铺木椽,椽上铺木板(望板),板上苫灰背瓷瓦;由于梁架逐层加高,小梁逐层缩短,从而形成斜坡式的屋面;屋檐出挑则采用斗拱承接,既可承重,又可增添装饰效果,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又一大特色。太和殿即采用这种结构,用73根大木柱支承梁架形成重檐庑殿式屋顶,上檐斗拱出跳单翘三重昂九踩,下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整座建筑庄严雄伟,富丽堂皇,起着显示皇权至尊的效果。
与外朝要求宏伟壮丽、庭院开阔明显不同,作为帝后生活居住区的内庭呈现庭院深邃的特征,东西六宫各自成一体,排列井然。又有后苑御花园,幽美恬静,可供游乐。
整个故宫的布局,以午门至神武门作中轴,呈对称性排列。中轴线向南延伸至天安门,向北延伸至景山,恰与北京古城的中轴线相重合。登上景山,眺望故宫,飞檐重叠,琉璃连片,壮丽辉煌,气象万千,堪称中国传统建筑之瑰宝。
三、颐和园
园林融汇了建筑美、艺术美和自然美,它是科技和艺术相互渗透、交融的结果。中国的园林建筑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艺史中独树一帜,成就斐然。几干年来,在中国的大地上创建有成干上万的精美园林。颐和园就是现在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皇家园林,在中国的传统园林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世界的园林建筑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部,方圆8公里(十六里),占地4350亩,规模宏伟,景色秀丽。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0多年前的金代,金章宗曾在此建金水院,是当时的西山八院之一。其山称金山,引玉泉诸水至山下为池,叫金水池。元时,据说有一老人在山上挖得—个刻有花纹的大石瓮,便改金山之名为瓮山。元世祖曾命郭守敬两次引玉泉诸水至山下,并把金水池疏浚扩展为大水库,先后易名叫瓮山泊和大泊湖,俗称西湖或西海子,挖湖之土运上山加高瓮山,从而成为山高水阔的风景胜地。明代又改瓮山为金山,改瓮山泊为金海,在山上建圆静寺,在湖畔建好山园行官,总称好山园,俗称西湖景。1750年,清乾隆皇帝在圆静寺基础上,修建大报恩寺,为他的母帝祝寿,并改金山为万寿山,又对金海进行疏浚,改名昆明湖,整个园林叫清漪园,工程历时15年建成。自此万寿山的清漪园,玉泉山的静明园,香山的静宜园,以及畅春园、圆明园,合称“三山五园”,而清漪园独具特色,有“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之誉。令人气愤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三山五园同遭厄运,被洗劫后又被纵火焚毁,清漪园除个别建筑外均成灰烬。1886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历时10年,进行修建,并改名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掠夺和焚毁,1902年,慈禧再次修复。现存的颐和园,既反映了中国古代园林技艺的高超造诣,也把列强的侵华罪行和清末统治者的腐败误国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
颐和园继承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传统特点和造园手法,并有所发展。全园的布局,大体可分为东宫门和东山、前山、后山、昆明湖等几个部分。整个园林有如下几个突出的持点:
1、以水取胜。水域面积占全园的3/4,设计者依据水面开阂的特点,进行设计布置,主要建筑和风景点部面临昆明湖,或是俯览湖面。为避免开阔的湖面显得单调,用长堤把湖面划分为几个区域,还在湖中布置了凤凰墩、治镜阁、藻鉴堂等岛屿,以象征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等海上三神山,从而使水域既开阔又富有情趣。
2、湖山结合。湖北岸的万寿山高58米,好像翠屏峙立。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前山是全园的中心,正中为一组巨大的建筑群,自山顶的智慧海而下是佛香阁、檀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以达湖面。其中,琉璃砖瓦的无梁殿(智慧海)和高41米的佛香阁,气势雄伟,为最具特色的建筑。这组中轴线的两旁,布置了许多陪衬的建筑物。抱山环湖一带建有长廓和石栏,把湖与山明显地区分又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3、对比鲜明。前山建筑壮丽,金碧辉煌,后山建筑隐蔽,风景幽静;昆明湖浩荡壮阔,后湖(苏州河)怡静精巧,东宫门内建筑密集,西堤和堤西区景物琉落有致。强烈的反差,使游人产生不同的感受,从而更添情趣。
4、景随步转。依据不同的地理特点,用楼、台、亭、阁、斋、堂、轩、馆、曲槛回廊以及假山花木等组合成各不相同的景点。各景点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有机的联系,使人们漫步园内,景色随处变换,层出不穷。
5、借景手法。设计者不仅考虑了园内景物的相互配合借用,而且充分地利用周围的景色,使西山的峰峦,西堤的烟柳,玉泉山的塔影等,恍如园中的景物。这种园内、园外均有景色的巧妙手法,给人一种园林范围更加扩大的感受。
6、园中有园。在万寿山东麓一处地势较低,聚水成池的地方,依照无锡惠山园,建造了谐趣园。它以水池为中心,配以堂、轩、亭榭、楼阁、游廊、小桥,自具独立的格局,成了园中之园。而且它清雅幽静,与东宫门内密集的宫殿建筑群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焕然一新之感。
7、集景模写。园中汇集了全国许多名胜景观,但又不是生硬仿造,而是别具神韵,如谐趣园仿自惠山园,西堤六桥仿自杭州西湖苏堤,涵虚堂、景明楼仿自黄鹤楼、岳阳楼,苏州街仿自苏州市街等,但又有很大的差异。
颐和园汇集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它“虽由人造,宛如天成”,是园林建筑的一大代表作。
中国建筑自先秦至19世纪中叶以前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的体系,2000多年间风格变化不大,通称为中国古代建筑。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外国建筑,特别是西方建筑法式的大量输入,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有了较多的接触和交流,建筑风格发生了急剧变化,通称为中国近现代建筑。本文重点介绍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在封建社会中发展成熟,它以汉族木结构建筑为主体,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建筑,是世界上延续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风格非常显明的一个独特的体系。中国古代建筑对于日本、朝鲜和越南的古代建筑有直接影响,17世纪以后,也对欧洲产生过影响。
和欧洲古代建筑艺术比较,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高度统一;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总体性、综合性很强。具体表现为:
(一)重视环境整体经营
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国就有了建筑环境整体经营的观念。《周礼》中关于野、都、鄙、乡、闾、里、邑、丘、甸等的规划制度,虽然未必全都成为事实,但至少说明当时已有了系统规划的大区域规划构思。《管子·乘马》主张,“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说明城市选址必须考虑环境关系。中国的堪舆学说起源很早,除去迷信的外衣,绝大多数是讲求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古代城市都注重将城市本体与周围环境统一经营。秦咸阳北包北坂,中贯渭水,南抵南山,最盛时东西达到二三百里,是一个超级尺度的城市环境。长安(今陕西西安)、洛阳(北魏)、建康(今江苏南京)、北京(明清)等著名都城,其经营范围也都远远超过城墙以内;即使一般的府、州、县城,也将郊区包容在城市的整体环境中统一布局。重要的风景名胜,如五岳五镇、佛道名山、邑郊园林等,也都把环境经营放在首位;帝王陵区,更是着重风水地理,这些地方的建筑大多是靠环境来显示其艺术的魅力。
(二)单体形象融于群体序列
中国古代的单体建筑形式比较简单,大部分是定型化的式样,孤立的单体建筑不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建筑的艺术效果主要依靠群体序列来取得。一座殿宇,在序列中作为陪衬时,形体不会太大,形象也可能比较平淡,但若作为主体,则可能很高大。例如明清北京宫殿中单体建筑的式样并不多,但通过不同的空间序列转换,各个单体建筑才显示了自身在整体中的独立性格。
(三)构造技术与艺术形象统一
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体系适应性很强。这个体系以四柱二梁二枋构成一个称为间的基本框架,间可以左右相连,也可以前后相接,又可以上下相叠,还可以错落组合,或加以变通而成八角、六角、圆形、扇形或其他形状。屋顶构架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无论哪一种,都可以不改变构架体系而将屋面作出曲线,并在屋角作出翘角飞檐,还可以作出重檐、勾连、穿插、披搭等式样。单体建筑的艺术造型,主要依靠间的灵活搭配和式样众多的曲线屋顶表现出来。此外,木结构的构件便于雕刻彩绘,以增强建筑的艺术表现力。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美,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结构美。
(四)规格化与多样化统一
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为便于构件的制作、安装和估工算料,必然走向构件规格化,也促使设计模数化。早在春秋时的《考工记》中,就有了规格化、模数化的萌芽,至迟唐代已经比较成熟。到宋元明三年(1100) 编成的《营造法式》,模数化完全定型,清雍正十二年(1734)颁布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又有了更进一步的简化。建筑的规格化,促使建筑风格趋于统一,也保证了各座建筑可以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规格化并不过于限制序列构成,所以单体建筑的规格化与群体序列的多样化可以并行不悖,作为一种空间艺术,显然这是进步的成熟现象。中国古代建筑单体似乎稍欠变化,但群体组合却又变化多端,原因就是规格化与多样化的高度统一。
元明清三代北京城各大城门名称之异同。
  天安门:明清时代皇城正门,位于皇城南垣正中。
  ·城楼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始称“承天门”,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
  ·明正统六年(1441)建成金水桥。
  ·明天顺元年(1457)七月被火焚毁,至成化三年(1465)三月重建,并将位置略向南移,奠定现在天安门的位置。
  ·清顺治八年(1651)改建。
  ·康熙二十七年(1688)再次重修,后经多次修葺。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天安门遭炮轰。
  ·1952年修缮天安门城楼。
  ·1958年进行第一次大扩建,建成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等。
  ·1976年第二次大扩建,在天安门广场上建设毛主席纪念堂。
  ·1984年再次对天安门城楼大修,恢复其原规制和原装饰。
  地安门:皇城的北门。
  ·明永乐十八年(1420),始建“北安门”,俗称“后门”。
  ·明弘治十六年(1503),北安门经历了有史记载的第一次大修。
  ·明隆庆五年(1571),北安门第二次修葺。
  ·清顺治九年(1652),北安门重建,并就此更名为“地安门”。此次的规制一直延续到其被拆除。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从地安门离开皇城,出德胜门离京远逃西安。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地安门经历1900年八国联军的破坏后,清廷对其进行了修缮。
  ·1924年,清逊帝溥仪在中外保皇派的鼓动支持下,演出了复辟的闹剧并失败,是年被冯玉祥驱逐出皇宫,从地安门离开皇城。
  ·年,地安门被拆除。
  东安门:
  ·明永乐十五年(1417)始建。
  ·明宣德七年(1432)迁址,原址上新建东安里门[后于民国十四年(1925)拆除]
  ·明天顺五年(1461)因太监曹吉祥谋反被纵火焚烧。
  ·明天顺六年(1462)重建。
  ·清代屡有修缮。
  ·民国元年(1912)二月二十七日袁世凯策动兵变时被焚毁。
  西安门:
  ·明永乐十五年(1417)始建。
  ·明万历十四年(1586)七月修葺。
  ·日,西安门失火,被焚毁后又遭拆除。
  内城九门
  正阳门:俗称前门,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标志是瓮城里的金身关帝庙。元世祖忽必烈在金中都城东北三里处营建大都城,即今日北京城前身。丽正门(从离卦中“日月丽乎天”中取名)为其南正中之门。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不准从箭楼下边的正门出入,而只能走东西两边的旁门。因此它平时总是紧紧关闭。
  ·明灭元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于永乐十七年(1419)将元大都南城垣向南移建0.8公里,丽正门迁建到今正阳门的位置,时仍称丽正门。
  ·正统元年(1436),改名正阳门。
  ·正统四年(1439),京师各城门外添建箭楼,正阳门箭楼就是此时建成。
  ·1900年,义和团火烧正阳门外老德记洋药房,火延正阳门外大片商铺。同年,八国联军在天坛架起大炮,轰倒前门箭楼和城楼。三年后,袁世凯奉旨重修。
  ·1915年,为改善内外城间的交通状况,民国政府拆除瓮城,将箭楼外观改建成今天我们所见的模样。
  ·日,解放军在此举行盛大的入城仪式。
  ·20世纪60年代,为修建地铁,填平护城河,除箭楼外,其余建筑全部拆除。
  正阳门城楼
  崇文门:古称文明门,俗称哈达门,又有讹称哈德门或海岱门。标志是镇海的崇文铁龟,多走酒车。崇文门是“景门”,有光明、昌盛之门的含义。同时它大概是北京城各门中人流货流最繁忙的城门。在每天关门的时候,会敲钟来提醒要出入城门的人。而其他城门则敲击一种形状扁平的打击乐器,这种乐器发声如“嘡”。因此老北京有“九门八嘡一口钟”的说法。当年北京南郊大兴县一带有很多酿酒的作坊,酒车常从崇文门进城,所以有“崇文门进酒车,宣武门出囚车”的说法。
  ·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时称文明门。
  ·正统元年(1436)重建城楼,增建瓮城、箭楼、闸楼,正统四年(1439)竣工,改称“崇文门”。成化七年(1471)五月,京城疾疫流行,死者众多,崇文门外设漏泽园收葬尸骨。
  ·清顺治十八年(1661),清军在崇文门外设正蓝旗校场和大营房。康熙十八年(1679)七月二十八日发生大地震,崇文等城门楼俱倒,城墙多处震毁。乾隆二十五年(1760)曾大修城楼,光绪二十年(1894)十一月修葺城楼,光绪二十六年(1900),崇文门箭楼被八国联军烧毁,仅存城台。光绪二十八年(1902),为修京奉铁路,在崇文门瓮城东、西各开一个洞口。
  ·中华民国十年(1921),对城楼进行修饰。民国年间,有轨电车5号在崇文门内设站。
  ·1950年拆除崇文门瓮城东、西两侧之铁路洞子们及残存瓮城,并在城楼西侧城垣开洞口。
  ·城门楼于1966年被拆除。
  崇文门城楼
  朝阳门:元至元四年到明正统四年称“齐化门”,也常被称为“杜门”,意为“休憩之门”。改称朝阳之后有两重意思:朝阳门在东方,由城内望去,是朝着太阳的方向;从城外来城内的人,则是朝着皇帝的方向走去,皇帝为天之子,朝拜皇帝也叫做“朝阳”。标志是瓮城门洞上刻有一枝谷穗。它是北京的粮门,通过京杭大运河运来的漕粮,都由此门入城,存放在朝阳门内的几座大仓库内,因此它多走粮车。
  ·元至元四年(1267),营建大都城,设十一门,齐化门始建。
  ·明洪武元年(1368),明朝建立,齐化门仍沿袭旧名,并于这年进行修缮。洪武四年(1371),再次修缮;明永乐十七年(1419),又修葺。
  ·明正统年间,重建了城楼、瓮城、箭楼、闸楼,并改名为“朝阳门”。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朝阳门遭炮轰。
  ·1902年,清政府修葺朝阳门。
  ·1915年,明国政府建环城铁路,朝阳门瓮城被拆除。
  ·1956年,朝阳门城楼被拆除。
  ·1958年,朝阳门箭楼被拆除。
  ·1978年,朝阳门旧址上建了立交桥。
  朝阳门箭楼、城楼
  东直门:位于内城东垣北侧,该门为元大都东垣正中的“崇仁门”,即今东直门立交桥西侧位置。明朝时因废东垣北端之光熙门,而成为东垣北侧之门。多走运木料的车。
  ·明洪武元年(1368)、洪武四年(1371)均修补沿用。
  ·永乐十七年(1419)修葺后改名为“东直门”。
  ·正统元年(1436)重建城楼、瓮城、箭楼、闸楼,正统四年(1439)竣工,成化二十年(1484)城楼曾被火焚,后重修。
  ·清嘉庆三年(1798)曾重修城楼,光绪二十年(1894)十一月修葺城楼。明、清两代历朝都修葺,城楼形制与西直门略同。
  ·1915年修环城铁路时,将瓮城及闸楼拆除。
  ·1927年拆去箭楼,仅余箭楼城台。
  ·1958年又将其城台拆除。
  清末的东直门
  安定门:军队出发从此门出城,镇门之宝是真武大帝,多走粪车。安定门也叫“生门”,有“丰裕”之意,所以皇帝要从此门出去到地坛祈祷丰年。其他八座城门的瓮城内都建有关帝庙,惟独安定门瓮城内修建的是真武大帝庙,真武大帝于是成为镇门的宝物。安定门外的粪场比较多,所以粪车多从安定门出入。
  ·明洪武元年(1368),“大都”改名“北平”,原城墙北垣东侧的“安贞门”正式更名“安定门”(今安定门外小关),并于原北城墙往南5里左右修筑新城墙,作为北平北端的第二道防御工事。
  ·明洪武四年(1371),原旧北城墙及城墙北垣的安定门、德胜门、光熙门、肃清门废止,北平北城墙缩至第二道城墙,新城墙经加高加宽,其东侧门依然沿用“安定门”之名。
  ·明永乐七年(1409),重修安定门城墙及城垣。
  ·明正统元年至四年(),重修安定门城楼,增建瓮城、箭楼、闸楼。
  ·1915年,当时的北洋政府为了修建环城铁路,拆除了安定门的瓮城、闸楼。
  ·1952年,当时为方便交通,安定门东侧的城墙被开辟出一个豁口。
  ·1953年,原瓮城内、箭楼下尊奉“北方之神”——“真武大帝”的真武庙被拆除。
  ·1969年,因修建地铁二号线,城墙、箭楼被一并拆除。
  1860年的安定门外景
  德胜门:位于内城北垣西侧,今德胜门立交桥南端,箭楼目前仍存在,即今位置。军队凯旋时从此门入城,多走兵车。德胜门也叫“修门”,有品德高尚之意,仁义之师要从此门出入,因此此门多出入兵车。
  ·明洪武元年(1368),明军攻入元大都后将北垣西侧门“健德门”(原址在今德胜门外小关)改名“德胜门”,意为明军“以德取胜”。
  ·明洪武四年(1371),北京改建城垣,将北面城墙往南缩5里,德胜门也随城墙搬到了现在的积水潭北。
  ·明正统年间(),修德胜门城楼、瓮城、箭楼、闸楼。
  ·明正统十四年(1449),明英宗从德胜门出,亲征瓦剌,被俘;同年,于谦在德胜门指挥“北京保卫战”。
  ·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克京师,从德胜门走西四、西长安街,进紫禁城。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亲率大军镇压葛尔丹,出入皆从德胜门。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和光绪由德胜门出逃逃往山西。
  ·1915年,德胜门瓮城因修环城铁路而被拆除。
  ·1921年,德胜门城楼因梁架朽坏被拆毁,木材被北洋政府拍卖,以充军饷。
  ·1980年,德胜门箭楼得到修复。
  ·1993年,真武庙恢复后被辟为古代钱币博物馆。
  清末德胜门城楼西南侧
  西直门:位于内城西垣北侧,今西直门立交桥东,原为元大都西垣之中门“和义门”。古以西方属“义”(古代荀子将东、西、南、北、中五方比对五常之仁、义、礼、智、信,故“和义”为西方),并与东方之“崇仁”对仗,故名。明朝沿用“和义门”之名,洪武四年(1371)废元大都西垣北侧之“肃清门”后,和义门即为西垣北侧门。标志是瓮城上有一块刻着水纹的石头,多走水车。北京城内的水质不好,皇宫用水都取自玉泉山,每天清晨,水车皆从西直门入城。
  ·洪武十四年(1381)重修。
  ·明永乐十七年(1419)修缮后改名“西直门”,直,有理,理直即为“义”(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师直为壮,壮则胜”)。
  ·明正统元年至四年(),重修北京各城门,增建瓮城、箭楼、闸楼,将和义门瓮城城台包填于箭楼城台下。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有大风吹坏西直门城楼的记载。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大修西直门城楼、箭楼。
  ·清光绪二十年(1894),修西直门至颐和园之石路,同时修饰西直门城楼。
  ·1951年,西直门城楼、箭楼、闸楼曾做过保护排险处理。
  ·1953年,为缓解交通,在城门两侧城垣各开洞子门。
  ·1955年后,瓮城内做有轨电车调车场。
  ·1969年夏,为筑环城铁路,将城楼、瓮城、箭楼、闸楼拆除,拆除过程中发现元朝和义门。
  西直门城楼、箭楼、瓮城
  阜成门:位于内城西垣南侧,今阜成门内大街西口,原为元大都城西垣南侧门“平则门”。《周礼》曰“均宁平则,以安邦国”,元代取“则”为量器砝码的标准器,是为准则,故“平则”即法度,有准则之意。标志是瓮城墙壁上刻着一朵梅花,多走煤车。西山门头沟出产的煤是北京城里必不可少的燃料,此门距西山最近,因此煤车都从此门进城。标志“梅”与“煤”同音,老年间有“阜成梅花报春暖”的说法。
  ·明代沿用,洪武四年(1371)曾修缮,洪武十四年(1381)重修,永乐十七年(1419)修缮,至正统元年(1436)重建城门,增筑瓮城、箭楼、闸楼,正统四年(1439)竣工,取《尚书·周官》中“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之典,改名“阜成门”。
  ·明、清两朝都曾对阜成门加以修缮。
  ·1935年拆除箭楼与闸楼。
  ·1953年拆除瓮城和箭楼台基。
  ·1954年城楼南北两侧城墙开豁口。
  ·1965年拆除城楼。
  20世纪20年代阜成门外景
  宣武门:元大都时期在其城南垣西侧建顺承门。明永乐十七年(1419),于明内城南垣重建城门,仍名“顺承门”。标志是报时的宣武午炮,多走囚车。宣武门是“死门”,当时北京的墓地多在北京的陶然亭一带,所以送葬的人多出宣武门,清代的刑场在菜市口,押送死囚的车也出宣武门。
  ·正统元年(1436),重新修建城楼、瓮城、箭楼、城壕及桥闸。正统四年(1439),工程竣工,改名“宣武门”。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宣武门内建天主教经堂。
  ·清顺治元年(1644),清政府规定北京兵民分城居住,八旗住内城,镶蓝旗在宣武门内。
  ·中华民国十年(1921),维修城楼。民国年间,宣武门城楼上设午时鸣炮点。
  ·1927年,拆除城楼门东侧关帝庙及宣武门箭楼。
  ·1930年拆除箭楼城台及瓮城,1933年拆除宣武门南之瓮城。
  ·1965年,为修建北京地铁将城楼拆除。1966年,拆除城墙,并将护城河填平。
  20世纪50年代宣武门城楼南侧
  外城七门
  东便门:位于外城北垣东段偏西,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平面的左肩部,即今东便门桥北处。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始建外城城墙、城门,东便门还没有名字。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添建瓮城,东便门正式命名。
  ·清乾隆十五年(1750),修箭楼。
  ·光绪二十六年(1900),德军由此攻入北京外城。
  ·1952年,拆除箭楼。
  ·1958年,建北京火车站,拆除城楼。
  东便门外护城河及石桥
  广渠门:为外城东墙上唯一城门,俗称“沙窝门”,位于外城东墙正中偏北处,即今广渠门内大街东口,广渠门立交桥西侧处。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始建得名。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添建瓮城。
  ·明崇祯二年(1629),袁崇焕在此指挥战斗,击退后金军队。
  ·清乾隆十五年(1750),修箭楼。
  ·年,拆除箭楼、城楼。
  广渠门的城楼、瓮城和箭楼
  广安门: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闰三月始建,同年十月竣工,命名“广宁门”。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增建瓮城。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城楼改为重檐三滴水楼阁式建筑。
  ·清道光三年(1823),为避道光皇帝“旻宁”之讳,改名为“广安门”。
  ·中华民国十七年(日,国民政府军从广安门进驻北京城,20天后北京改名北平。
  ·1953年,在城门南侧城垣开豁口。
  ·年,箭楼、瓮城、城楼被拆除。
  广安门的城楼、瓮城和箭楼
  西便门: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城门始建。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增建瓮城。
  ·清乾隆十五年(1750)重建瓮城,并增建箭楼。
  ·乾隆三十一年(1766)重修箭楼。
  ·1952年瓮城、城楼、箭楼一同被拆除。
  西便门箭楼
  左安门:位于外城南垣东侧,即今左安门内大街南口正中处,该门与右安门左右相对称,俗称“江擦门”。
  ·城楼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万历三十三年(1605)重修,崇祯七年(1634)修缮。
  ·清沿明旧制,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三十一年(1766)均修葺。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增建瓮城,乾隆十五年(1750)重建瓮城,增建箭楼。
  ·20世纪20年代,城楼、箭楼已十分破败,30年代拆除箭楼。
  ·1953年,拆除瓮城、城楼和箭楼城台。
  左安门及护城河
  永定门:为外城南垣正中门,即外城正门。位于北京南中轴线起点,是外城最大最重要的门。
  ·永定门城楼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闰三月,同年十月竣工。
  ·明嘉靖四十三年(1750)增建瓮城。
  ·清乾隆十五年(1750)后增建箭楼,并重修瓮城。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改建永定门城楼,提高其规制,但箭楼未变。
  ·1950年11月至次年1月,拆除永定门外城。
  ·1953年春,在城楼东西两侧城墙上开出两豁口。
  ·1958年,城楼、箭楼彻底拆除。
  ·1965年,改永定门外护城河道。
  ·日,永定门复建工程开工,至8月18日完成合龙。
  永定门城楼、箭楼、瓮城
  右安门:位于明清北京外城南垣西侧,今右安门内大街南口正中处。该门与左安门东西相对,俗称“南西门”,又称“丰宜门”。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始建。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增建瓮城。
  ·清乾隆十五年(1750)重修瓮城,增建箭楼。
  ·1956年,拆除瓮城、箭楼。
  ·1958年,拆除城楼。
  右安门箭楼
  水关门: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将正阳门东水关盖板后扩建成门。
  ·20世纪30年代后将此门封闭。
  ·1958年随南城墙拆除。
  和平门:
  ·中华民国十五年(1926)开辟。
  ·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竣工。
  ·1955年右门东侧开豁口。
  ·1958年随城墙拆除。
  建国门: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日伪政府开辟此门。
  ·中华民国三十年(1941)6月定名为“启明门”。
  ·1945年日本投降后,改称“建国门”。
  ·1947年曾被封堵。
  ·1949年5月拆通通行。
  ·1957年随城墙一起拆除。
  复兴门: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日伪政府开辟此门。
  ·中华民国三十年(1941)6月定名为“长安门”。
  ·1945年日本投降后,改称“复兴门”。
  ·1956年将城台及券门拆除。
北京城建·红木林82平二居混搭风
拥抱最愜意的空间,酝酿最迷人的神采,设计师细腻规划这间82坪的单身宅邸,赋予空间全新的秩序,因考量屋主人口较為单纯,故将原有的3房改為2房,在格局上做最适切之规划。一入门,藉由南方松的天花木格栅,感染到质朴原味的休閒氛围;空间内部,则以木质地坪加上丰富的色彩搭配,是舒适与自然的完美演绎。
北京城六区:禁止建家居卖场等大型市场
前些天,大红门、动物批发商场等一些北京大型的批发零售商场被宣布要陆续搬出北京。北京市也陆续发出文件,要给首都瘦身,一些不关首都功能的相关产业都要从北京消失。在这个大趋势下,近期又有政策出台:城六区禁止新设家具等专门零售市场、禁止新建1万平米以上大型批发市场。
北京城内在哪买灯?灯具导购指南请您接收
装修已近尾声的业主们,还在为找不到合适的灯具选购地而烦恼吗?小编为您找到了北京城内几个大型灯具市场,希望您喜欢!
北京京城艺佳装饰施工流程及装修质量验收
入场前看拆改项目是否符合合同规定,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墙面处理是否干净,进场材料的数量、等级、规格是否与事先约定的相符。第二阶段的验收应该是一次水 路、电路改造 的单独验收,消费者要在专业水工或电工的操作下检查所有的改造线路是否通畅, 布局是 否合理,操 作 是否 规范,并重新确认线路改造的实际尺寸。只有线路改好后,腻子工才可以接下去封墙、 刮腻子。
诗尼曼衣柜董事长亲临北京,感恩十一载惠聚京城
诗尼曼衣柜为了感恩回馈广大消费者的支持,在诗尼曼衣柜成立十一年之际,诗尼曼衣柜董事长特意亲临北京,感恩特惠客户,特意推出“感恩十一载惠聚京城”的活动。
北京正在施工工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教士啤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