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还是台湾评中国发展中国家家

中国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国际社会不少人据此认为中国已不再是发展中国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应邀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总部发表主旨演讲时,就再次遇到了中国是否已可摘掉“发展中国家”帽子的问题。事实上,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事实没有变。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是比较笼统的相对化概念,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统一、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科学定义。即使是最富权威的国际组织,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认定或划分,也大多是出于处理国际事务和便利贸易往来所需要的技术性规定。例如,经合组织曾被视为发达国家俱乐部,在国际上甚至一度形成过共识——某个国家一旦加入经合组织便被认为是发达国家,但随着墨西哥、智利、土耳其、爱沙尼亚、斯洛文尼亚等发展中国家的相继加入,这种共识逐渐被打破。如今,中国国务院总理在这一老牌发达国家俱乐部发表演讲,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同类问题,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幅提升,许多国家迫切想给中国戴上一顶“发达国家”的帽子。
任何一个怀有梦想的国家都想成为发达国家,中国同样如此。我们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何尝不是为了从“Developing”到“Developed”。但现阶段我们仍处在“Developing”,这是中国最大的现实。当前,决定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2014年人均GDP只有7500多美元,在全球排第80位;二是城乡和区域发展依然很不平衡,6亿多农民人均收入不到1500美元,2亿多人口生活低于世界银行贫困线标准,60%生活在中西部的人口人均GDP只有沿海发达地区的一半;三是中国仍处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率为53.7%,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80%以上。这些指标预示着中国离建成现代化发达国家、让13亿人民都过上富裕的日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为什么国际社会有不少人认为中国已不再是发展中国家?不排除一些国家在混淆视听,“捧杀”中国。因为一旦被认定为发达国家,不但不能再继续享受在国际贸易和环境等领域的诸多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条件,相反还要承担更多的国家责任和义务。说到底,这些国家的目的是想在国际事务的利益博弈中迫使中国多做些牺牲,使他们本国受益。比如在全球气候谈判中,美国和欧洲就试图将中国列为发达国家,以便让中国承担更多的减排任务。另一方面,也与一些国家和民众对中国“以偏概全”的认识有关。他们只看到了中国发展速度快、经济体量大,却没有考虑人口多、底子薄的现实;只看到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不亚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的繁华,却没有看到广大中西部地区的贫穷落后。新华社不久前发布了《来自扶贫攻坚现场的调查报告》,那些底子最薄弱、条件最恶劣的贫困地区,同样是中国的现实,但国际社会一直以来对此却了解不多,甚至我们自己相当一部分人都了解不多。
李克强总理说得很清楚,中国还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我们对此要保持清醒认识和战略定力,千万不要被忽悠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让国际社会对中国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要创造条件让他们感知到中国的另一面,这里还有大量的贫困人口、落后地区。我们既要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不回避“Developing”必然会出现的问题。(丁建庭)
[责任编辑:李克强回应中国是否已可摘掉“发展中国家”帽子
2日,李克强总理在法国图卢兹的中法工商峰会上发表演讲。 图/中国政府网2日,李克强总理在法国图卢兹与法国总理瓦尔斯共同出席中法工商峰会并致辞。李克强说,中国经济上半年总体平稳,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二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先行指标趋势向好。中国经济有能力实现7%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当地时间7月1日上午,李克强还应邀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总部发表了主旨演讲。“中法合作既利于双方,也利于世界”李克强总理在中法工商峰会演讲时表示,中国经济要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需要在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灵活应对,加大定向调控力度,适时预调微调,推动结构性改革,让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有效。同时培育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不断巩固中国经济向好基础。李克强说,中法建交50年来,两国关系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50年的中法关系将更灿烂辉煌。戴高乐将军曾说,如果不伟大,就不是法兰西。同样,如果不伟大,就不是中华民族。中法两个伟大国家加强合作,既利于双方,也利于世界。2日中午,瓦尔斯与李克强共同出席中法工商峰会闭幕式并致辞,还在见证双方签署22项合作协议期间主动拿起手机与总理自拍。回应中国是否已可摘掉“发展中国家”帽子1日,在经合组织发表的演讲中,李克强回应了中国是否已可摘掉“发展中国家”帽子的问题。他说,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城乡区域发展、社会福利等与发达国家不可同日而语。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路依然很长。李克强还在演讲中详解了国际产能合作。他指出,各国应通过维护和平发展环境、加快结构性改革、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等方式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巨大产能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结合,可推动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从而实现“三赢”。当日中午,李克强赴法国南部城市马赛,继续对法国的访问。李克强考察了长期同中方企业开展船舶和集装箱采购、船舶维修、物流等业务的达飞海运集团。李克强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船舶和集装箱制造国家之一,相关装备制造性价比好,完全可以满足达飞集团等外国船运公司的需求。李克强还见证了中方与达飞集团有关合作协议的签署。在文化名城阿尔勒市参观访问时,李克强着重就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利用同法方交流探讨,阿尔勒市市长向远道而来的贵宾赠送城市荣誉勋章。盘点签数百亿美元大单 七访欧洲掀起“强旋风”这次访问是李克强的第七次访欧之行,也是李克强作为总理,第一次访问欧盟、比利时、法国和经合组织总部,所到之处掀起了一阵“强旋风”。此访时间虽短,但成果丰硕,既有数百亿美元的大单,也有签证便利化的实际进展,更达成了中欧战略对接的共识,尤其是中欧将加强产能合作,成为了此次访问的最大亮点。新京报记者 高美亮点1 大单签飞机大单 助核电“出海”180亿欧元,这是李克强对比利时进行访问时,中比签订的协议金额。6月29日,李克强和比利时首相米歇尔会谈、见证协议签署并共同会见记者,全程不超过两小时。时间虽短,但双方为此次访问准备的成果却丝毫没有降低标准,双方共见证了互联互通、金融、通讯、微电子、教育等12项双边合作文件,金额超过180亿欧元。两国去年的贸易额为272亿美元,无论从相对、还是绝对数额上来讲,中比此次签订的协议都是名副其实的“大手笔”。对法国的访问,既是李克强任总理以来首次访法,也是中国总理十年来首访法国。李克强受到了超高规格的接待,法国电视画面显示,“满怀合同”的他走下爱丽舍宫台阶时,法国总统奥朗德主动挽起他的手臂。在出访法国之前,外媒已经紧密关注中法将要签订的大单,“53项协议摆在桌上”,法国媒体如此写到,其中航空领域的大单最受人关注。在李克强访法的第一天,两国签订了协议:中国从空客订购了75架空客A330型客机,总值180亿美元。李克强还访问了法国图卢兹市,那里是空客的总部。除了飞机大单外,两国还签署了其他50多项协议,其中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法国电力公司(EDF)及阿海珐集团(AREVA)两家全球知名核电公司签署相关协议,助力中国核电进一步“出海”。亮点2 签证签证便利化 赴欧不再难此访欧洲,不仅“高大上”,也非常“接地气”。既有数百亿美元的大单,也有关系普通人出行的签证便利化进展。2014年,中国公民出境游突破了1亿人次,亚洲是中国公民出游的主要目的地,欧洲则紧随其后,位列第二。签证便利化一直是李克强出访挂在心间的议题。去年李克强访问德国期间,双方就大力简化签证程序达成重要共识,以48小时为目标签发短期签证。此次,在出席中欧领导人会晤期间,李克强宣布,中方同意欧盟在中国15个没有欧盟国家使领馆的城市,设立签证中心。目前,欧盟成员国驻华使领馆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一线城市,只有部分欧盟大国在沈阳、武汉、成都、重庆开设了领事馆。没有使领馆城市的居民若要申请赴欧盟国家签证,就十分不便。此次达成的决定将给更多赴欧旅游的公民带去实实在在的便利。在与比利时首相米歇尔的会谈中,李克强也强调了这一议题。他说,中比两国对签证持开放态度,有利于提升两国人员往来的水平。在法国,签证便利化也取得了重要成果:法国将中国公民来法工作、旅游、学习的一次签证期限提高到5年;法方在中国非使领馆区内设立若干签证办理机构,“这会为中国公民到法国工作、旅游、学习提供更多便利,我们也会为法国公民赴中国提供对应的方便。”李克强说。亮点3 产能为产能合作规划路线图李克强此访最大的亮点,是中欧在产能合作上达成了共识,为中欧产能合作规划了路线图。在布鲁塞尔的中欧工商峰会上,在巴黎的经合组织总部里,李克强两场演讲的关键词都是:产能合作。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拥有优势富余产能,有待对外输出。而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有高端技术装备。双方的结合,将实现“三赢”。李克强在经合组织总部演讲时说到,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既采用发达国家先进技术设备,也面向发展中国家就地生产装配,还与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合作,向全球市场提供物美价廉、节能环保的装备、产能以及有保障的金融服务,不仅可以提升发展中国家工业水平,也可以倒逼中国装备等产业升级,还可以带动发达国家核心技术和创意出口,实现‘三赢’。”他在中欧工商峰会演讲中提到,中欧作为全球两大重要经济体,有责任携起手来,共同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并实现四个突破:对接双方发展战略,在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上取得突破;以装备制造为重点,在第三方合作上取得突破;面向产业投资需求,在金融合作上取得突破;在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水平上取得突破。李克强的倡议得到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的积极回应。在设宴款待李克强期间,容克两次走出宴会厅,与中国有关部门负责人核对总理讲话的准确含义,并当场向总理提出,要尽快派欧委会副主席前往北京与中方积极磋商,尽快敲定具体对接的合作路线图。综合中国政府网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jeffzhao]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为什么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还会贷款给美国之类的发达国家?有什么好处么? | 死理性派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883075人加入此小组
经济学白痴提问。。。。什么美国啊、意大利什么的都有贷款好像。。。可是中国这么做有什么好处?能不能类比成自己,比如我很穷,我借钱给一个比我富的人等着他给我还款,都不说什么时候还了,我为什么不拿这钱来自己生产花掉呢?
+ 加入我的果篮
人民币是不可自由兑换流通的。然后中国又长期出口顺差,需要把赚到的外汇兑换成人民币发给工人什么什么的,央行是唯一的兑换口,又有发钞权,可以通过超发人民币来买进外汇。结果一是拥有了大量的外汇,二是造成发行的人民币过多形成国内通货膨胀。然后!央行拥有了大量外汇不投资放手里会贬值,投资又只能找风险小的品种,比如他国政府的国债,所以就产生了中国借钱给比我们有钱的国家的现象。这么说楼主明白了没。
对滴!实际上不是贷款给他们,是投资行为:买国债哦!
至于有什么好处,我也不晓得,还是求经济学达人来解答吧。果壳有经济学达人么?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内容:
请遵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
?&?&?&?&?&?&?&?&?&?&?&
?&?&?&?&?&?&?&?&?&?&?&
?&?&?&?&?&?&?&?&?&?&?&为什么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为什么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 发展中国家被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