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投行“大圈冲出亚洲的黑帮”之后 中国接下来该怎么做

亚投行“冲出亚洲”之后 中国接下来该怎么做?
亚投行“冲出亚洲”之后 中国接下来该怎么做?
  亚投行从一诞生就“冲出了亚洲”,又将有何战略“预谋”,对未来全球利益格局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国际观察员角卜升的撰文中对此发表了独到的看法,认为关于中美欧三极的说法已经流行多年,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足鼎立的格局也正在形成,在欧债危机开始的时候,中国给予了欧洲强有力的支持。
  3月17日晚上,官方网站发布消息,欢迎、和作为意向参与成员国加入亚投行。随着3月31日亚投行接收新意向创始成员国申请的截止日期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快了奔向亚投行这个大家庭的步伐。之前一直态度中立的俄罗斯28日也表示,将提交申请加入亚投行。正在海南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亚投行也是最热的话题之一。世界银行副行长穆勒29日在博鳌论坛上表示,亚投行已经形成一股强大的动力,推动世界银行进行改革。
  欧洲国家加入亚投行,不仅使亚投行更具多元化,更会提升亚投行的信贷标准和可信度,也使得亚投行国际战略价值大幅提升,或由此改变国际经济规则制定权的现有格局。同时也意味着,亚投行从一诞生就“冲出了亚洲”。
  而冲出亚洲后,中国政府主导的“亚投行”,又将有何战略“预谋”,对未来全球利益格局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据悉,早在2013年年中,中国高层在金融开放这个问题上下定决心,主要是大大和强哥意见高度一致。然而,中国加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首先面临的问题 是,对国际金融市场没有控制力,当今全球有影响力的国家意志参与的一些国际金融财团,中国虽然也是成员国之一,但主导权和控制力在欧美大国政治及经济财团手中,中国的话语权及影响力很小。
  因此,有幕僚人士谏言,中国至少应当主导一个在亚洲有控制力的国家合作性质的银行。此外,从亚洲来看,现存的多边开发机构,也难以满足亚洲经济发展形势和经济治理的需要,需要创建新的机构,以便更好地解决亚洲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到了2013年10月,“大大”提出了筹建“亚投行”的“动议”,随后该机构“静悄悄地快速发展”,包括中国、、新加坡等在内22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而英德法意的加入一下子点亮了整个西方国家关注的焦点,一时间引起诸多关注和议论。特别是和日本诸多智库、情报机构,开始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亚投行”在未来地缘政治格局中不可小视的作用。
  根据《筹建亚投行备忘录》,亚投行的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目标为500亿美元左右,实缴资本为认缴资本的百分之二十。正式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的国家包括孟加拉国、文莱、柬埔寨、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老挝、马来西亚、蒙古国、缅甸、尼泊尔、阿曼、巴基斯坦、、、新加坡、斯里兰卡、、乌兹别克斯坦和。现在,英国、法国、德国及意大利几个老牌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加入,事实上正在改变“亚投行”的构成格局,亚投行事实上已经演变为一个超出亚洲的国际金融机构。
  BWCHINESE中文网专栏作家孙兴杰表示,关于中美欧三极的说法已经流行多年,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足鼎立的格局也正在形成,在欧债危机开始的时候,中国给予了欧洲强有力的支持。
  欧元流通的一个重要战略考量就是要摆脱对美元的依赖,使欧元可以与美元分庭抗礼。众所周知,借着马歇尔计划,美元迅速进入欧洲,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的任性让欧洲国家面临汇率风险,作为应对举措,欧洲决定走向共同货币。
  也正是因为欧元所肩负的政治使命,使之先天不足。金融危机之后,美元成为众矢之的,虽然中国、欧盟都有所不满,但是欧元陷入危机,人民币则刚刚开始国际化。
  如英国学者苏珊•斯特对国际货币的区分:顶级货币和协议货币,前者因良好的信誉、流动性和广泛的交易网络而被认可;后者则借助外交和政治手段而被接受,任何一种国际货币都具有这两种属性。
  金融危机消蚀了美元作为顶级货币的地位,而人民币成为美元潜在的挑战者,进入协议货币的轨道。
  亚投行、金砖、丝路基金等多边金融机构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搭建了平台,也触动了美国的敏感神经。美国、日本对亚投行的反对几乎是本能的。而欧洲国家加入亚投行则是势所必然。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江濡山表示,上次源自美国华尔街的全球金融危机及源自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意味着日益强烈的全球化在加速冲垮战后形成的以美国利益为主导的全球金融格局,但那次金融危机并没有冲破“紧闭大门”的中国国家意志主导的金融体系。
  现阶段,面向未来的新的全球金融格局尚未形成,而中国又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给整个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都带来了实惠,而且使得全球多数国家对“中国制造”产生了难以割舍的依赖。
  江濡山认为,在这种情形下,中国面对整个世界,需要三样东西:一是话语权,二是对国际金融业的影响力和把控力,三是尊重中国发展意愿并构建“包容中国一起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而亚投行则正好满足了中国想要的这三样东西。
  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刘杉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最早提出建设亚投行,显示中国对亚投行注入了国家战略,该项目若能得以顺利落实,将使中国获利颇丰。
  其一,促进亚太建设。
  亚投行筹建直接目的是便利亚太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因此可以加快该地区欠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尽快实现区域内互联互通。互联互通是亚太地区促进要素流动的基础,进而为实现中国版亚太自贸区目标提供硬件条件。
  其二,带动中国标准走向海外。
  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增加,为中国具有显著竞争力的基础设施制造产业提供了潜力巨大的市场。如果机场、港口、公路和高铁建设能够大面积铺开,将为中国创造巨额订 单,从而带动中国经济增长。并在中国制造和(,)走向海外同时,将中国的基础设施标准加以推广,使中国基础建设和装备制造业拥有持久竞争力。
  其三,加速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国际化的过程从结算、投资到储备逐渐升级,一个区域内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将在带动中国出口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人民币贸易结算。在亚投行业务开展 后,中国可以亚投行信贷为先导,在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通过促进直接对外投资带动人民币走出去,包括发行区域内人民币债券等方式,为直接投资和基础 设施投资提供配套融资工具。在增加结算、投资基础上,促使区域经济体增加人民币储备需求。
  其四,强化中国规则制定权。
  亚投行的建立,将提升中国在亚太地区经济影响力,从而强化中国在这一地区与美国争夺规则制定权的基础。如果和能够随后顶住美国压力进入亚投行,将使亚投行结构更加合理,在中国领衔下,发达国 家与发展中经济体共同制定投融资规则,由此改变发达国家以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主导国际信贷规则的旧有格局。
  江濡山说,表面来看,“亚投行”不过是一个政府间合作的国际性区域金融机构,类似于中国的“政策性”银行,旨在重点支持亚洲基础设施建设,而实质上,亚投行具有远远超越区域经济合作层面的战略谋划和极大想象空间的发展趋势。
  而此时,尴尬倒是美国,从目前情形看,美国政府的态度比较明朗:美国国务卿克里前不久在雅加达参加印尼新总统就职仪式时,对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直截了当地表达了美国对成立亚投行的保留意见。
  江濡山说,如果美国不介入,明显会被一股新兴的国际金融力量所孤立,更显得全球老大哥心胸不够开阔;反而加入进来,至少有机会增加美国在“亚投行”中的“影响力及干预力”,但加入进来的确有些“没面子”。
  当然,美国在亚洲有着他的算盘,创建于1966年的亚洲开发银行,是美国和日本主导的。美国战略东移以后,亚开行显示出的政治倾向。
  不过,单就亚开行自身来说,经过多年发展,也已经是暮气沉沉,贷款发放标准不一,很多亚洲国家在这个体系下,难以融到所需要的发展资金。
  另外,中国倡导成立的亚投行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多边开发机构在性质上也有不同:世行和亚开行主要致力于全球和区域范围内的减贫工作,而亚投行则是主要投资基础设施,为亚洲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
  而美国对在亚洲地区建立一个新的经济架构也有自己的计划,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跨(,)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简称TPP)。
  结合美国正与欧盟讨论的那份单独贸易协定,美国的整体战略是建立一套新的全球贸易规则,就知识产权、国家补贴和环保问题设立更高的标准,而在所有这些领域,中国和美国都存在利益和处理方式的分歧。
  所以,从另一方面讲,亚投行也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中国对抗美国“重返亚洲”战略。
  当然,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亚投行已经起步,这是改变全球国际治理格局务实的一步棋。亚投行的股权安排原则已经确定。但同时,亚投行也面临很多的挑战。比如,欧洲国家的加入,或许会对现有原则带来冲击,这也需要一个博弈过程。更为重要的是,亚投行的公司治理,将体现较为强烈的中国色彩,如何避免价值观冲突,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刘杉说,恋爱美好,婚礼幸福,但过日子,磕磕碰碰在后头,这考验中国领导力,也会真正检验中国软实力。
  而中国亚投行之后发展的趋势,江濡山表示,无论对于政治领袖还是财团精英而言,需要以淡定的心态看待“亚投行”的发展趋势,任何主观意志都应该符合两个基本规律:一是全人类文明演进的规律;二是全球化趋势下市场经济的规律。
  任何集团和个人无不首先从自身利益立场出发来决断未来。亚投行的未来发展命运到底如何,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HN016)
03/30 10:1503/31 00:2603/30 15:2603/30 08:1103/30 08:0603/30 07:0603/30 06:5903/29 14:34
评论精品策划
特色产品:
社区精华推荐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亚投行“冲出亚洲”对未来全球利益格局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3月17日被认为是亚投行申请创始成员国的最后窗口期,当天晚上,财政部官方网站发布消息,欢迎法国、意大利和德国作为意向参与成员国加入亚投行。加上英国,这意味着七国集团过半成员加入了中国将出资49%的多边国际银行,至此亚投行创始成员国达到31个。
英德法意4个欧洲国家加入亚投行,不仅使亚投行更具多元化,更会提升亚投行的信贷标准和可信度,也使得亚投行国际战略价值大幅提升,或由此改变国际经济规则制定权的现有格局。同时也意味着,亚投行从一诞生就“冲出了亚洲”。
据悉,早在2013年年中,中国高层在金融开放这个问题上下定决心,主要是大大和强哥意见高度一致。然而,中国加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首先面临的问题
是,对国际金融市场没有控制力,当今全球有影响力的国家意志参与的一些国际金融财团,中国虽然也是成员国之一,但主导权和控制力在欧美大国政治及经济财团手中,中国的话语权及影响力很小。
因此,有幕僚人士谏言,中国至少应当主导一个在亚洲有控制力的国家合作性质的银行。此外,从亚洲来看,现存的多边开发机构,也难以满足亚洲经济发展形势和经济治理的需要,需要创建新的机构,以便更好地解决亚洲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到了2013年10月,“大大”提出了筹建“亚投行”的“动议”,随后该机构“静悄悄地快速发展”,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2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而英德法意的加入一下子点亮了整个西方国家关注的焦点,一时间引起诸多关注和议论。特别是美国和日本诸多智库、情报机构,开始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亚投行”在未来地缘政治格局中不可小视的作用。
关于中美欧三极的说法已经流行多年,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足鼎立的格局也正在形成,在欧债危机开始的时候,中国给予了欧洲强有力的支持。
欧元流通的一个重要战略考量就是要摆脱对美元的依赖,使欧元可以与美元分庭抗礼。众所周知,借着马歇尔计划,美元迅速进入欧洲,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的任性让欧洲国家面临汇率风险,作为应对举措,欧洲决定走向共同货币。
也正是因为欧元所肩负的政治使命,使之先天不足。金融危机之后,美元成为众矢之的,虽然中国、欧盟都有所不满,但是欧元陷入危机,人民币则刚刚开始国际化。
金融危机消蚀了美元作为顶级货币的地位,而人民币成为美元潜在的挑战者,进入协议货币的轨道。
亚投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多边金融机构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搭建了平台,也触动了美国的敏感神经。美国、日本对亚投行的反对几乎是本能的。而欧洲国家加入亚投行则是势所必然。
现阶段,面向未来的新的全球金融格局尚未形成,而中国又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给整个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都带来了实惠,而且使得全球多数国家对“中国制造”产生了难以割舍的依赖。
在这种情形下,中国面对整个世界,需要三样东西:一是话语权,二是对国际金融业的影响力和把控力,三是尊重中国发展意愿并构建“包容中国一起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而亚投行则正好满足了中国想要的这三样东西。表面来看,“亚投行”不过是一个政府间合作的国际性区域金融机构,类似于中国的“政策性”银行,旨在重点支持亚洲基础设施建设,而实质上,亚投行具有远远超越区域经济合作层面的战略谋划和极大想象空间的发展趋势。
而此时,尴尬倒是美国,从目前情形看,美国政府的态度比较明朗:美国国务卿克里前不久在雅加达参加印尼新总统就职仪式时,对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直截了当地表达了美国对成立亚投行的保留意见。
如果美国不介入,明显会被一股新兴的国际金融力量所孤立,更显得全球老大哥心胸不够开阔;反而加入进来,至少有机会增加美国在“亚投行”中的“影响力及干预力”,但加入进来的确有些“没面子”。
当然,美国在亚洲有着他的算盘,创建于1966年的亚洲开发银行,是美国和日本主导的。美国战略东移以后,亚开行显示出的政治倾向。
不过,单就亚开行自身来说,经过多年发展,也已经是暮气沉沉,贷款发放标准不一,很多亚洲国家在这个体系下,难以融到所需要的发展资金。
另外,中国倡导成立的亚投行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多边开发机构在性质上也有不同:世行和亚开行主要致力于全球和区域范围内的减贫工作,而亚投行则是主要投资基础设施,为亚洲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
&所以,从另一方面讲,亚投行也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中国对抗美国“重返亚洲”战略。
当然,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亚投行已经起步,这是改变全球国际治理格局务实的一步棋。亚投行的股权安排原则已经确定。但同时,亚投行也面临很多的挑战。比如,欧洲国家的加入,或许会对现有原则带来冲击,这也需要一个博弈过程。更为重要的是,亚投行的公司治理,将体现较为强烈的中国色彩,如何避免价值观冲突,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中国亚投行之后发展的趋势,无论对于政治领袖还是财团精英而言,需要以淡定的心态看待“亚投行”的发展趋势,任何主观意志都应该符合两个基本规律:一是全人类文明演进的规律;二是全球化趋势下市场经济的规律。
任何集团和个人无不首先从自身利益立场出发来决断未来。亚投行的未来发展命运到底如何,拭目以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约占三成股份 亚投行中国还是老大_新浪新闻
   【新华社新加坡5月22日电】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第五次谈判代表会议22日在新加坡闭幕,亚投行各意向创始成员国就《亚投行章程》文本达成一致,并商定将于今年6月底在北京举行《亚投行章程》签署仪式。
   筹建亚投行谈判代表会议常设主席、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会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的首席谈判代表经过讨论,通过了《亚投行章程》。他表示,章程通过以后,各国将按照亚投行的日程计划和工作安排,于今年6月在北京签署《亚投行章程》。而在签署《亚投行章程》以后,各国经过“一定的、合法数量的国家的法律审批程序完成之后”,将在今年年底建成亚投行,让亚投行能够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投入运营。
   此次为期三天的闭门谈判由史耀斌与新加坡财政部副常秘余秉义共同主持,57个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谈判代表和亚投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金立群出席会议。香港特别行政区派员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会议。
   根据财政部网站的消息,金立群向会议报告了亚投行筹建工作进展情况,会议还就亚投行有关环境与社会保障框架、采购等政策文件进行了讨论。
   而早前媒体较为关注的一些议题例如股权分配等也在此次会议进行了讨论。史耀斌表示,亚投行将按照1000亿美元的法定资本金由各个意向创始成员国来进行认缴。
   “域内国家基本是按照国内生产总值(GDP)在本地区的比重来进行分配。域外创始成员国也是以GDP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来考虑出资多少,认缴多少资本金。”不过,他同时指出,目前各国所提供的都是意向上的数据,最终还有待意向创始成员国国内的审定和批准。
   亚洲占股75%
   【深圳商报讯】有消息称,各国就将成立最初的资本金从此前预定的500亿美元倍增至1000亿美元达成基本共识。此外,亚投行发起国中国的持股比例可能将不到30%,已明显低于去年10月发起亚投行时最初的预计比例,当时预计持股50%以上。
   一位与会人士就将设定最初的资本金倍增至1000亿美元的方案表示“确实将按这一方案”。
   亚投行官方网站的声明称,意向创始成员国的闭门会议已敲定《亚投行章程》的具体条款,准备今年6月底以前签约,但未透露细节。而路透社由与会代表处获悉,中国的持股比例可能在25%~30%,第二大股东印度持股比例在10%~15%。亚洲国家合计持股72%~75%,欧洲和其他地区国家持有剩余不到30%的股份。
   亚投行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去年10月签署的《筹建亚投行备忘录》中明确,亚投行的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目标为500亿美元左右。其中,亚投行75%的股权由亚洲国家持有,剩余25%股权由非亚洲国家持有,各意向创始成员国将以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的经济权重作为各国股份分配的基础。
   上述消息与韩国方面的研究推测相差不远。上月27日,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发表题为《亚投行现况和韩国的应对方向》的研究报告,估算如果亚洲国家占75%股份,且股份分配按照60%国内生产总值(GDP)和40%购买力平价(PPP),届时亚投行最大的股东为中国(30.85%),以下依次为印度(10.4%)、印尼(3.99%)、德国(3.96%)和韩国(3.93%)。
   行长很抢手
   【深圳商报讯】知情人士消息称,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都在盘算如何扩大在亚投行的影响力,争逐亚投行首任行长和副行长职位,各国天天在博弈,要持续到6月底章程签署。
   报道称,接近财政部的人士透露,筹备亚投行初步考虑在亚洲和欧洲各设立一个区域中心即亚投行分行。中方提出设定“一个行长、十个副行长”的高管机制方案。
   印度对行长席位很期待,有知情人士透露称,“他们认为亚投行总部在北京,中国又是第一大股东,所以应该让出行长的位置。”
   亚投行的副行长之争也很激烈。不仅印尼财长公开表态至少本国要保留副行长职位,韩国、英国、法国、南非、巴西等国也对副行长席位抱有期待。
   董事也热门
   【深圳商报讯】有消息称亚投行的董事席位总数还在讨论中,目前还不清楚董事会中将有哪些国家。菲律宾的财政部长Cesar Purisma告诉记者,中国提议亚投行的董事会成员应包括非亚洲国家。
   德国官员表示:“我们希望(亚投行)具有一个强有力的董事会,董事会应有权批准项目建设。”他补充道:“我相信,德国作为最重要的欧洲经济体,应该在董事会中有所代表。”
   做事有规矩
   【深圳商报讯】德国代表称,中国在亚投行中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如美国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的巨大影响力。然而他同时表示,亚投行的治理会符合国际准则,包括“对重大项目的投资需要得到绝大多数(有投票权)成员国的同意”。
   他表示:“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亚投行的标准和IMF、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没有显著不同。我们的感觉是中国尊重并遵守国际标准和流程。”
   亚投行正积极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前世界银行成员也在为亚投行起草环境和社会准则。  (原标题:约占三成股份 亚投行中国还是老大)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在日本,手机连接互联网,虽然也有流量的收费标准,但用户基本选择的是“自助餐”式服务,没有多少钱包多少流量这一概念。即使是4G网络,无论加入哪家通讯公司,都能以超低价格获得“想用多少就用多少”的服务。
个头矮小,没权势背景,却能让全班同学臣服于他,为其役使,凭什么?凭手中掌握的一丁点权力?是也,非也。因为正班长小东权力比他大,也在他逼迫下喝了尿。
最近,中央又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中央统战工作会议。
每次跟李克强总理出访,都是急行军,这次急行军行进到远在地球另一端的拉丁美洲。在巴西的两天时间里,李克强总理都去了哪些地方?见了哪些重要的人?做了哪些工作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冲出亚洲走向全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