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机械师的游戏本1060,和联想新出的游戏本gtx1050ti和gtx1060的 你们说该怎么选?机械师没用过不知道怎么样

没钱也不是事儿 机械师全系游戏本选购
 作者: M4M5 编辑:
  【IT168 导购】从10月初到11月中旬,我们陆续向玩家朋友们介绍了三款来自机械师系列的游戏本电脑:M410A、M510A、M520A,除了品牌面貌很新,应该说这三款型号在当前的经济型玩家市场的表现还是可圈点的,我们的测试数据也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这一结果。下面将这三款型号的优/缺点做一个集中地比较,既是想帮助朋友们选购,也是对之前机械师系列型号游戏本评测的一个总结。  (画外音:本来是想要给朋友们介绍一下GTX970M的游戏本的,结果这家伙在上周五测试游戏的时候突然间“挂掉”了,没办法,只好用今天这部分内容来代替,行文未免有些仓促,部分内容如有异议还请朋友们谅解。)  现阶段经过我们测试过的3款机械师型号有:M410A i7、M510A i5/i7、M520A i5,它们一同组成了现在的品牌阵容,下面我们就围绕着它们来做一个较详细的比较,从而帮助有需要的朋友们择机选购。▲M410A i7,采用14英寸full HD+ IPS+ 雾面涂层设计的屏幕▲M510A i5,采用15英寸full HD屏幕▲M520A i5,采用15英寸full HD屏幕  经济型游戏本,价位有诚意  原先统治国内经济型游戏本市场的型号基本都是来自神舟这个国产品牌。从今年夏末开始,机械师系列开始出货头一批型号M510A,其后又陆续上市了M520A和M410A,售价都锁定在4399元-5999元之间,和同期上市的类似配置的神舟系列型号基本持平。▲附:机械师系列在天猫商城的旗舰店页面【】  不过,和神舟系列之前存在的一些“小动作”比较,机械师系列更加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和媒体口碑,你比如我们在评测中从未发现使用渠道不明的硬件产品,另外和雷神系列同享海尔品牌售后服务的雷神一样,非常强调代工品质。所以基于这两点,可以说机械师系列称得上经济型游戏本的诚意品牌。  全线GTX850M性价比显卡,节省玩家开支  今年英伟达发布的GT800系列移动显卡中最明显的一个变化是将笔记本端的入门级游戏卡命名序号从GTX760M改到GTX850M。(注:英伟达800系列当中,再低端的显卡型号是GT840M、830、820和810,定位家用高清影音用途,严格地说,3D图形体验方面不足以被纳入“入门”级别游戏卡范畴。)  通常对于一线电脑品牌来说,GTX850M机型的市场售价都在元,较少出现价位的型号。机械师系列中的酷睿i5版本都是元之间的售价定位,这同一些使用同样CPU平台的主流办公/家用型号的售价基本一致。也正是选择了GTX850M入门游戏显卡,机械师系列有效控制了售价。(注:GTX850M之上是GTX860M、870M、880M,价格也逐渐上升)▲采用两代游戏显卡的游戏本市场价位比较(单位:千元)  我们之前的游戏测试数据都支持官方对外宣传的性能表现,即GTX850M在游戏方面的体验要好于此前的GT750M,在设计较合理、配置较均衡的机型上也要好于GTX760M,这一点是无须怀疑的。这样一来机型售价控制在4-5千元之间的水平就显得比较经济、实惠。  GTX850M显卡3D图形体验不俗  这里我们节选了一部分显卡的基准测试数据,以此来显示GTX850M显卡的性能水平。(注:数据采集自3DMARK 11图形测试)  和此前的GTX760M比较,GTX850M的基准性能要更高,虽然DDR3显存落后于前者的GDDR5,但是由于加入了“麦克斯韦”架构,效率上要比前者更高,加上同样的128bits位宽,最终测试性能也就更好了。(注:显卡设计和CPU很像,多核时代的芯片顶层构架设计是影响最终性能高低的首要参考值)▲GTX850M在合理平台下的表现甚至好过GTX765M  另外,对于游戏本来讲,此前的GTX760M时代并不将功耗设计作为重要的指标设计环节,GTX850M时代则看中硬件层面的能耗问题,从最上层的构架就开始优化处理,也加入了像battery boost(电池管理)这样的功能,并在后期的几版驱动文件中做了不断的更新支持。  不同机型之间的3D图形基准测试比较  即便是同样的显卡,受配置间的差异影响,不同型号间的3D图形基准性能表现也会有些许的不同,下面将M510A、M520A、M410A的显卡测试数据作一比较。(注:参考数据截取自3DMARK 3D图形测试,其中受CPU的影响可能较明显,最终成绩越高自然越好)▲采用i7 CPU的M410A的3DMARK图形基准成绩更高  虽然3DMARK测试是针对显卡进行的,不过我们还是能看到同样在4G DDR3单通道内存环境下,CPU对最终成绩的影响。i5版型号间的图形成绩差距较小,但i7版型号则在三个子项的测试中明显占优。  机械师的三个型号M410、M510、M520基本上都有i5和i7两种CPU版本,i7是四核八线程规格,i5是双核四线程,最终导致整机的性能上存在差距,售价上也有距离。不过有经验的玩家朋友不会单纯地纠结于基准测试,更看重的是实际的游戏体验。  不同机型之间的3D单机游戏体验比较  和基准测试反映的“硬”性数据指标不同,玩家朋友们更关注实际的游戏体验,这部分数据和前者一样也会受到平台配置的影响,但是“此消彼长”的硬件综合环境也最直接地反映了游戏的实际效果。(注:衡量游戏体验高低的参考值为帧速即“FPS”帧数/秒,一般将30FPS作为画面是否流畅的分水岭,测试分辨率皆为 full HD全高清)▲M410A i7和M510A i5对《看门狗》的支持更为流畅自然▲M410A和M510A在中/高画质+ 低/正常动态模糊下均能较好地体验▲两款都能较好地体验,而M410A若关闭反锯齿则会明显更胜一筹  限于篇幅以及前后测试游戏的不同,这里只给朋友们展示了有限的测试数据。不过,通过冰川一角我们也能发现:M410A i7对单机游戏的支持力度最大,体验最好,这一方面是有i7 CPU的支持,另一方面归功于效率相对更高的散热设计。  其次是M520A i5和M510A i5,尽管拥有相对宽大的屏幕画面和更充裕的内部散热环境,但是同样的显卡却没有在它们身上发挥得像M410A i7那样淋漓尽致。另外,通过《使命召唤11 高级战争》和《看门狗》的体验还发现M510A i5出现了明显的内存瓶颈,帧率不稳并伴随有大幅波动现象,甚至是卡帧/画面延迟,而类似情况在M520A i5身上没有出现。  结论:M410A i7虽然是14英寸屏幕画面,但是和M510A、M520A一样都是的full HD全高清规格,并且它还是雾面涂层+ IPS技术的面板,反光小、色彩丰富、观看角度大,因而综合画面效果还是最好的一款。再从以上的游戏体验对比角度出发,自然就应该是朋友们的首选型号。  关于三款型号更多的游戏体验内容可以查看:  《》、《》、《》、《》  (下一页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三款型号在使用舒适性和升级方面的一些优/缺点)
第1页:第2页:
屏幕:14英寸
CPU:Intel 酷睿i7 4710MQ
处理器主频:2.5睿频至3.5Ghz
内存:4GB(4GB×1)
大学生分期购物销量榜
屏幕:14英寸
CPU:Intel 酷睿i7 4710MQ
处理器主频:2.5睿频至3.5Ghz
内存:4GB(4GB×1)
显卡:NVIDIA GeForce GTX 850M帖子很冷清,卤煮很失落!求安慰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转】联想拯救者ISK15.6寸游戏本skylake版使用体验
470浏览 / 11回复
  最近算是折腾上瘾了,刚好张大妈最近又都是笔记本回忆系列活动,所以也就趁热闹发个开箱。这次到手的是联想的拯救者ISK旗舰版,实体店购入的,和JD上面价格差不多  联想拯救者,之前针对电竞游戏市场是一个新的系列,最早大家知道的主要是小Y系列主打这块;后来电竞市场做大了,所以联想也开阔了自己的拯救者系列专门针对电竞这块。  个人之前折腾过小Y&&ht t p ://post .smzdm .com / p/ 47 02 82这次,刚好了解下拯救者。  机子是目前最新skylake平台的,最大的区分度可能就是内存用了DDR4;skylake平台之前也测试过了,相对来说性能还是满强悍的,特别是I7 标压,跟上一代台式机E1230V3性能 基本持平了,所以不管是游戏,还是工作机,性能有要求的尽量选择I7 6700,性能功耗比控制得都不错。  外观  拯救者给我较深的第一印象其实不是游戏风格,而是这货居然不会感觉厚,总体感觉跟普通15寸本差不多,可能是外观边缘都是弧线处理的,加上厚度确实控制得比较紧凑,所以不会有很夸张的厚重感。  整机依旧红黑电竞配色,A面3条压线修饰,而拯救者的LOGO居然不是放在中央,也是难得,个人觉得这样会好看点。  外表材质类似工程塑料+涂层喷漆,会粘指纹。        两侧各有一个散热位,算比较合理。    两侧的IO口,左侧的那个是关机可充电的USB,右侧两个是USB3 .0,还有一个HDMI&&.VGA等,可惜没有DP口,虽然很少用。      B、C面,配个与风格还是一致的红黑配色(除了右下角的贴纸。。。)    触摸板,边框特意红色修饰,面板不是一体化,而是分体有左右键的,但个人感觉没什么必要,还是一体式的那种+手势比较好用。  定位速度与精度都只能算一般,可能因为是本身没多少人会用触摸板,没有特意优化。    B面,15.6寸 IPS屏幕,边框厚度算尚可    屏幕转轴一体式设计,跟底座还蛮协调的,也控制了整机的厚度。      屏幕打开角度,难以理解联想对于180°的追求,看了好多联想本都可以打开到180°,是收购ThinkPad的后遗症么,哈哈  当然开合角度越大,对某些使用姿态奇怪的人来说还挺适用的,比如这样:        (各种角度看片都OK)  键盘,巧克力键盘,全键布局,有红色背光,手感算不错,不外接键盘也是可以接受。      D面,意外的跟A面对应依旧有3条压痕。  整个D面很简单,没有特别是开合设计,所有螺丝取下之后即可拆掉。    内部结构一目了然,升级替换配件,或者清灰都算很方便。  拯救者的内部设计也算比较合理。我这个版本内存是直接一条8G的,顶配16G估计就是直接两条了(打算自己买~)  SSD部分配的是三星的PM871,还算满意。HDD部分没注意,打算之后买个512的SSD替换出来。    开机测试~    毕竟搭配了SSD,配置好系统重启,开机唰~唰~,不到10秒就OK了  理论测试:  理论测试主要测试平台的一些理论成绩。  R11.5  I7 6700HQ虽然是移动平台,但性能确实蛮强悍的了    国际象棋  同上,CPU。    AS SSD  三星的871性能算OK,要是240G的话,估计分数可以在1K左右。不过相比于分数,还是容量更重要    3DMARK  拯救者配的是960M,算是性价比与性能权衡之后的不错选择了,还好不是950M,3DMARK大概4K多点,950M大概是3K左右,差的还蛮多的    PC MARK  创作模式(高性能)  整机性能在4K左右,算是高性能的机子水平    实际测试  实际测试主要是屏幕,噪音,功耗,游戏测试  屏幕  因为用了IPS屏,所以这块屏幕可视角度可以放心&      色彩  本来不打算上蜘蛛4测试的,不过肉眼感觉色彩不错,所以就好奇试了下    色域在71% sRGB,色彩准确性也比TN屏好许多,漏光控制的话,边缘略微漏光。      & && &虽然色域比不上台式屏幕,不过实际肉眼感觉色彩是可以的          校色前后对比,校色之后红润了一点          全满载情况下整机耗电(同高性能台式机大概连显示器要150-200w左右,供参考)      温度测试:用furmark+linx双满载拷机  温度最高就CPU+GPU位置,温度也就43度(环境温度24度)          出风口位置是37℃多  拷机满载风扇全速情况下,噪音测试(关机状态,环境噪音40分贝左右)。游戏的时候其实就比环境测试的时候高一点。      前面说了,拯救者视频输出口只有HDMI跟VGA,VGA就不讨论了,那么HDMI外接显示器能支持多大分辨率?用自己的dell 2715试了下,1440p(2k)也是没有问题的,看资料没说这个端口具体是1.4还是2.0,不过反正肯定不是老旧的1.3(1.3只支持到1080P分辨率)& &      游戏测试  这个当然是最重要的啦~ 刚好放假,在家里也玩了两天  lol,1080效果全开最高,帧数依旧1XX,随意玩      奇点灰烬正式版,这货还蛮吃效能的  DX11模式1080P 高画质&&平均2X帧数          街霸5  最近喜欢玩这个哈哈哈哈哈  1080高画质,流畅      陪同事玩的怪物猎人,1080P高清画质下可以帧数大概4X,流畅      总结:  这机子其实有些让我意外,意外的大概就是整机的均衡,从外观到硬件到实际表现都没有哪个地方特别软肋的。比如2.6KG左右重量,对于15.6寸屏幕大小的笔记本其实都算正常,其他屏幕,性能等也一样。     当然,按传统风格还是要继续优缺点都总结下:  缺点,也就是希望能改善的点吧:  能增加DP口,外接显示器可以多个选择  SSD容量能用上240更好,差价没多少  外壳会沾指纹  游戏本,电池状态下续航时间一般     优点,这货i5版本经常杀到5K多,其实六代i5也是四核了,屏幕跟显卡跟高配都一样。。。相比而下性价比有点高(我也是买了之后才发现),其他就是整机配置的均衡了960m对于1080P游戏还是OK的,skylake平台工作游戏也都适用。        
分享的很详细,拯救者档次不低
看边框什么的都做的精致,匠心精神体现的多,网上能买到吗?
红黑色电竞配色洋气
联想的产品都不错,拯救者整体不赖
还有其他的颜色吗?
游戏就得用性能好的机子,不然不给力,这拯救者还不错
性价比高就行,买起来也省钱
拯救者这款笔记本内部配置牛逼
和15寸的差不多适合我的需求,不需要太大的,不好携带
画面很清晰,高清的效果就是好
恩,这种厚度看上去不会觉得夸张,舒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可能感兴趣的板块: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1到底什么才算是好的游戏本?写在最前面:  这一次的横评,只为了你们——所有关注ZOL的网友们。  也许很多用户都还记得我们在8月初公布的《中关村在线&认证及评级体系》(下文简称《Z体系》),今天的横评正是《Z体系》的首次启用,而在横评最后,首批经ZOL认证、评级的电脑也将出炉。  本次横评,我们的评测团队选择了13款于2015年1月至今,发售的、市场关注度较高的产品,依照《Z体系》中的测试流程和标准,逐一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技术测试。由于每一款产品都有不同的价格和市场细分定位,因此横评的目的不是得出排行榜,不是得出排行榜,不是得出排行榜(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而是通过《Z体系》的认证和评级,给予用户在选购产品时的指导和帮助,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游戏的需求,入手最适合的产品,明确到底什么才算是好。  在看评测之前,还是和大家多聊几段字。《Z体系》会从个性化设计、游戏向设计、散热设计与噪音控制、综合性能四个方面来综合考量评级。  市面上大多数产品都有各自的品牌风格,尤其是游戏笔记本电脑,在宣扬个性的同时还会有一些让人过目难忘的设计,比如霸气的外观造型、特殊的定制LOGO、多彩键盘灯等。因此,我们将个性化设计项目加入到评级体系里。而由于这一项可能会有些许主观因素存在,所以权重不会很大,不会对最终的评级造成大幅的影响。  相比之下,游戏向设计的评分权重会高一些,既然是游戏本认证,那么产品就必须体现游戏的设计概念,例如包括:是否针对游戏用户设计键盘、散热模组的布局等等。我们保留了对于DVD光驱配备的考量,虽然光驱已经渐渐远离市场主流,网络上如等正版游戏平台也日益发展,但是DVD依旧是正版游戏的主要载体之一,保留DVD光驱也是对正版游戏的一种支持。  散热设计与温度以及噪音控制,则是《Z体系》的核心项目之一。在以往的笔记本评测中都是高负荷双拷机模式来测试核心温度,实际上这个温度和日常用户体验关联并不是特别大,之所以关注温度实际上是关注笔记本电脑功耗控制和温度限制的问题,核心元件如果超过一定温度便会造成降频现象以保护设备且能够正常运行,而降频这一安全措施对于游戏体验来说是“致命”的,因为它带来了掉帧现象,影响了游戏的顺畅体验。因此,我们关注核心温度,更关注背后的功耗、温度控制。  再谈表面温度,不是每位购买游戏本的用户都会配备外接键盘来玩游戏,也不能因为会选配外接键盘玩游戏而忽略机身键盘面温度的分布和表现,因此键盘面温度对于游戏体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噪音控制也是关注点,散热再好,机器运行起来吵的和拖拉机一样,不仅影响体验,而且对神经不太好,低于60分贝是必须的。  最后来说综合性能,相信不少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游戏本是不是性能越强的评级就越高,其实不然,实际上《Z体系》更希望去弱化性能对评级的绝对影响。只要符合游戏本硬件基础的产品都有可能获得高评级,体验重于硬件。当然性能方面还是有相应的加分项,主要的权重体现在游戏运行的表现,游戏本要玩得爽才好。&十三款游戏本关键参数  上面的表格中,列出了出现在本次横评中的十三款产品的名称和重要参数。那么下一页横评正式开始,首先来看的是外观解析。2参评产品外观与介绍(一)  &15新款继承了近两代外星人的多边形线条造型与阳极氧化铝材质,并且顺应潮流,在尺寸和重量上获得了新的突破。该机在体积与重量有所收敛,由于Alienware&15放弃了光驱,节省了大量的体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则是CPU和GPU完全采用了不可更换的BGA封装方式,提高了机身内部空间的利用效率。这种不可更换的设计方式是发展的大势所趋。有得必有失,新Alienware&15预留了显卡扩展坞接口,为更强性能提供了更猛烈的药方,也是一种优势。上一张下一张
  在视觉设计上,Alienware&17这次更新,改变了转轴附近机身和顶盖切角的设计,顶盖上的切角方向相对于转轴来说从原来的锐角变成了钝角,机身对应位置的包角从原来的复杂曲面改变成为了直接硬朗的斜面。在弓形的顶盖上缘,边框部分同金属部分保持了连贯的平面,而非前代的折角设计。多边形和圆角相结合的外观风格已经是系列的老传统了,配上阳极氧化铝的金属材质,在灯光映衬下质感十足,既有刚正质朴大巧不工的雄浑气质,也包含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总整体上看,就像是的放大版,家族底蕴一脉相承。&上一张下一张
华硕飞行堡垒FX-Plus  就外观设计而言,FX-Plus乍看上去像是高端玩家国度旗舰机型的迷你版,但是细细品味之下会发现,这款产品整体的设计和做工有着独有的特点。与高端ROG系列相同的经典红黑配色不同,这款产品采用了全灰设计,并不那么张扬。这款产品的顶盖正中浅色凸起部分形似盾牌,印有ASUS和的标志,几条简单的纹理装饰勾勒出不羁的个性。顶盖整体采用复合材质,表面覆盖有网格纹理,触感很好。上一张下一张
华硕玩家国度GFX71J  华硕玩家国度系列的造型设计向来十分别致,特色明显。几代以来,其线条设计和整体造型,在传承中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GFX71J这种屏幕面积小于机身,形成屏幕从机身基座的背脊中打开的设计,就是继承自GFX70J和以往机型的风格。所不同的是,GFX71J在机身后部平台的中间位置设计了金属拉丝的凸起装饰,并将转轴掩藏在其中,转轴连接到的屏幕中间,也覆盖有相同材质的梯形金属盖板,熠熠生辉,个性十足。在机身背部金属材质两边,则是犹如超跑大灯一样的巨大散热窗,红色的大尺寸格栅鳍片,同黑色的机身形成红黑配色,展示着玩家国度的风采。上一张下一张
Lenovo联想拯救者-14  拯救者是联想在原有游戏PC——彪悍的Y系列之外,推出的全新子品牌。与联想另一个PC子品牌“小新”一样,拯救者定位于互联网产品。拯救者为发烧而生,流畅运行大型游戏,他的使命是为玩家带来爽快的体验。今天ZOL将要为大家介绍的是拯救者-14机型。此次联想推出的拯救者,作为一款互联网产品,在设计之初就认真考虑了玩家的诉求,在继承了联想Y系列比较经典的红黑配色等设计元素的同时,大胆引入科幻隐身的棱角切面设计,让拯救者第一眼看上去就是拉风的正统印象。上一张下一张
Machenike机械师T47  Machenike&T47整机设计沿用了之前的跑车设计语言,硬朗的线条分布在该产品的各个部分,凸显出力量感。A面采用经典的拉丝工艺,能够提高整机的质感。置于A面中间的机械师LOGO非常醒目,它也为这款机型证明身份。硬朗的整机外观设计则更加符合一款游戏本的产品定位,相信这也是很多游戏本用户所诉求的。一块14英寸的分辨率为的雾面屏,与游戏本的定位非常契合。同时该产品的窄边框设计,让它虽然同样是14英寸产品但是体型却比很多14吋产品小了一些。上一张下一张
&3参评产品外观与介绍(二)MSI微星GS70  这种相对来说更强调力量感和凌厉风格的电脑产品,白色型号是很少见的。微星推出银白色的超薄GS70,诚然是让人感到颇为惊喜的一件事。而且与少数厂商漫不经心推出的产品相比,同为浅色调,微星GS70的模具设计颇具匠心,全金属的外壳,除了整体轻薄给人以亮眼震撼感外,各处边角都柔和过度,体现着精致的工艺美感,其表面的图层质感十足,非常时尚。上一张下一张
MSI微星GT80  MSI&GT80&Titan是一款18.4英寸的大型,打开它的屏幕,除了身躯的巨大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最为吸引眼球的就是他C面下方布置的机械键盘了。无疑,这款键盘就是GT80&Titan的最大卖点。在键盘区的左上角印有steelseries(赛睿)和Cherry的LOGO,显然已经为这款内置键盘标明了身份。五个金属键帽为亮金色,在灯光的映照下隐隐让人有透明的错觉,流光溢彩,十分拉风,不过金属键帽比较松容易掉下来,并且如果日常打字的话,金属键帽和ABS键帽的手感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玩游戏的时候它们的作用才更大。上一张下一张
战神GX8&Pro  战神GX8&Pro采用了干练的蓝天模具,在边角设计上都坚持了多斜切面组合设计,线条刚正硬朗,棱角鲜明,符合游戏本对个性的追求。直线、几何边角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一种科技感,搭配上金属材质机身,多棱角设计会营造出一种大气经典的感觉。在产品底部,神舟为战神GX8&Pro设计了多组散热窗,对应多个风扇的内部配置,其组合位置,靠着较大的总面积,冀图达成较好的散热效果,而产品的电池采用了可拆卸模块。上一张下一张
战神Z6  战神Z6的所采取的N151SD模具是主打轻薄的新类型,在厚度和重量控制上非常有特色,外观设计风格与传统神舟的切角冷峻特色有所不同,更多的采取了曲面设计,本次评测拿到的版本搭配了鲜艳的大红色,非常靓丽时尚。这款模具通体都是复合材质,在转轴附近设计有弓形的线条,顶盖和机身侧缘不再是传统游戏本那样棱角分明的切面设计,而是代之以柔和的圆润曲线,神舟舟此次推出红色版本的战神Z6让这款机型的颜值跃升了一个等级。上一张下一张
炫龙X8  厚实的机身,硬朗的线条,以及沉稳的配色,是炫龙X8带给我们的第一视觉印象。整机设计的非常低调,黑色类肤质涂装的机身,手感摸上去没有冷冰冰的金属触感,反而多了一些温润。在A面,X8标准版的白色炫龙logo十分醒目。在D面,各个区域划分明显,用户可以很方面的对特定的区域进行拆装、更换,方便后期的DIY。同时,遍布各处的散热格栅,也加强了这台“性能怪兽”的散热能力。上一张下一张
Thunderobot雷神911M  Thunderobot&911M系列的超跑造型早就为广大游戏爱好者所熟知&,受到了热情拥护。此次,雷神911M用沉稳大气坚毅的灰色金属材质替代了此前的橙色复合材质,显得更具诚意也更酷炫。看到雷神911M的金属顶盖上设计了几条互相交汇的金属棱线,其中Logo下方还有镂空钻孔的倒V字灯带。一方面这种棱线设计加强了产品的个性,另一方面在结构上也有助于抵抗应力,加强屈服强度。雷神911M的灯带采用了精细的CNC钻孔工艺,带来立体金属质感,424个圆孔配合Logo的红色背光呼吸灯,极具感染力。此外,雷神搭载的Intel&7260双频无线网卡效果良好,天线完全隐匿在顶盖之中,设计非常巧妙。上一张下一张
Thunderobot雷神G170T  同为蓝天血统,3月的G150T来自N150SD/N151SD的改造,属于雷神私模,G170T则与蓝天的N170SD模具非常接近。这款模具定位影音与游戏,采用17.3寸大屏幕,机身的外观设计风格比较接近之前的P655SG。这款产品的A\C面均采用了蓝天过去常用的类肤材质,手感温润舒适。G170T的顶盖装饰这次比较简化,除了两边各有一条不太明显的棱线外,整个机身线条简约平滑,显得比较低调,在顶盖的正中央阳文立体金属Logo,也可以维持原样,有着较为浓烈的DIY专属色彩。上一张下一张
4个性化设计项横向对比  以往横评中对于外观方面的测评内容基本来自编辑的主观评价,对产品设计的喜好、厌恶都来自编辑个人的主观判断。而本次横评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外观部分的内容将分为“个性化设计”与“游戏向设计”两个方面来进行客观对比,不会参杂任何编辑个人的主观判断在其中,以保持认证、评级的客观。  举例说明,一款游戏本如果设置了键盘背光,那么在最终的认证与评级中它就会得到相应的“个性化设计”分数加权,如果采用了可定制化的多色背光设计,那么最终的分数加权会更高。在这个过程中,编辑不会主观上因为喜欢或不喜欢键盘背光就决定加分或不加分,而只会通过键盘背光的客观存在与否、以及其是否采用了多色背光这些客观因素进行最终的分数加权,这应该是能够想到的最好的规避编辑主观判断的方法了。  那么接下来,就看看本次参评的十三款市售“游戏本”,在个性化设计以及游戏向设计两个方面的客观表现。  首先来看看十三款“游戏本”的个性化设计。其中包括个性化LOGO、机身背光、键盘背光、重量、厚度以及机身材质六个方面,以表格的形式为大家呈现这十三款产品相关参数的信息。个性化设计情况  从游戏本的个性化设计总体情况可以看到,绝大多数游戏本产品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LOGO,在评判时并未从主观好恶方面对其加以评判,而只看重是否拥有个性化的LOGO设计,这样也能保持最佳的客观性。  此外可以看到,键盘背光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游戏本的标准配置,不过其中单色背光占比极大,多色背光占比少,而无背光的机器只有一款。  同时在厚度与重量方面可以看到,目前的游戏本能够做到纤薄、轻量化的并不多,当然对于游戏玩家而言,纤薄化与轻量化并非评判游戏本优劣的主要标准。机身厚度对比机身重量对比  最后在外壳材质方面,目前主要以聚合材料和金属材料为主,碳纤维材料基本不会在游戏本产品中看到。而在外壳工艺方面,典型的如采用了阳极氧化工艺,而一些采用聚合材料的产品则通过喷涂类肤漆等方式弥补材料特性方面的不足。5游戏向设计项横向对比  在游戏向设计方面,主要考虑的是在设计上对游戏体验有影响的部分,包括屏幕分辨率、是否广视角面板、是否搭载高品质扬声单元、接口配置是否丰富、是否提供专业游戏配件、以及是否提供了DVD光驱这几个方面。  首先,屏幕素质对于游戏玩家的影响最为直接,IPS加1080P全高清广视角面板可以带来出色的视觉体验,对于游戏玩家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配置,因此如果没有做到这样最基本的视觉体验提升,那么屏幕素质相关方面的分数加权就不会获得。  此外,我们也关注高品质扬声单元带来的听觉体验提升,而游戏向的专业外设也是其中比较重要的考量标准,毕竟这些因素对于游戏玩家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也能够看出一款游戏本的完善程度以及专业程度。  那么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这十三款参评游戏本在游戏向设计方面的表现究竟怎样?游戏向设计情况  从游戏向设计总体情况来看,目前游戏本产品全面步入了1080P分辨率时代,如果在购机过程中依然有导购向您推荐分辨率的游戏本,那么您就需要掂量掂量是否值得购买了。而在广视角面板方面则与我们的预期有些许初入,十三款产品中有四款,也就是接近1/3的产品依然没有采用广视角面板,这个占比相对还是比较大的。  而在影响用户体验的侧面排风口设计方面,有三款产品采用了右侧散热设计,这对于绝大多数右手使用鼠标的用户会造成一定困扰,毕竟游戏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远比普通笔记本产生的热量大,因此右置散热窗对使用体验的影响非常明显,这一点有待改善。  在扩展性方面,游戏本由于有足够的机身空间,因此均能够拥有齐全的接口配置,如RJ-45以太网口、视频端口、多个USB接口等等。接口对比情况  在专业游戏配件方面,目前并不是所有游戏本都会提供,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会为用户提供相关配件,如游戏鼠标、键盘或者耳麦。  最后在扬声器方面,不少游戏本都采用了2.1以上的扬声器设计,而其中15英寸、17英寸产品基本都会采用多声道扬声器,同时还会配置低音炮来提升游戏音效的输出品质。6散热温度表现横向对比  身上用户最常接触的就是键盘面,而掌托部位以及左键盘则是整个键盘被手掌触摸最久的地方,这个部位的温度也是考量散热表现的一个指标,因为这个温度直接影响到用户体验的舒适度。那么,掌托部位应该在多少的温度范围内最舒适呢?首先我们在测试中得出了十三款产品的散热整体情况,其中包括各项温度、睿频情况、是否降频等等。(测试环境室温:26.4℃)高负荷状态各项表现情况  从高负荷压力测试的结果来看,参与横评的十三款产品均为出现显卡降频的情况,而处理器方面则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首先看核心温度,温度表现最高的是战神GX8,原因其实很简单,这款产品采用了桌面级处理器i7&4790K,功耗与温度都高于移动处理器。  CPU&THR(CPU&Throttling)是CPU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当温度达到一定水平则开始限制功耗,但不一定会降频,因此可以看到一部分机型CPU&THR被开启却没有出现降频的情况。当然CPU&THR被启动已经意味着体验游戏有掉帧的可能,而睿频的反复开启也会造成游戏掉帧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品牌对自家产品在BIOS中对温度和功耗控制是不一样的,从以上的对比图中可看出这个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核心温度高并不能直接代表散热性能差,是否降频、CPU&THR以及睿频情况则是游戏体验时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是否会出现掉帧问题。表面温度对比  要提一下人体最适宜的温度是18℃到24℃,而这个温度在运作中的电脑身上几乎不会出现,尤其是在夏季。那人体正常温度是37℃左右,而手部皮表温度普遍在35℃左右,因此如果笔记本电脑掌托温度在24℃到35℃之间,人的手掌是完全可以接受并且不会受到伤害的。当然,相对来说温度越低也就越接近适宜温度,舒适度也就越高。表面温度汇总对比  根据表面温度汇总对比来看,不同的笔记本电脑高温位置也有所不同,需要视情况而定,而且正常使用下是不会达到这个温度的,特殊情况例外如散热通风口堵塞。总体而言,参与横评的十三款产品的掌托位置温度表现都较为良好,游戏玩家最常接触的左掌托也仅有部分产品高于35℃。  相比之下,左键盘区域的温度表现是游戏玩家最为关注的,因为这个区域的温度直接影响了游戏体验。从对比柱状图来看结果,联想拯救者-14左键盘区域的温度表现并不太理想,然而这是一款14英寸配备i7四核处理器与GTX&960M独显的产品,确实有一定的散热压力;华硕GFX71J与微星GT80&PRO毫无意外的在键盘温度控制中与其他产品拉开了较大的差距,对于游戏体验来说这个温度是十分舒适的。7模拟环境噪音情况对比  噪音测试方面,如同散热测试我们模拟一个平常使用环境,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噪音测试。测试的方式是尽可能使风扇运作到最大效率,测量位置则是距离产品键盘面60°角40厘米处,这是模拟用户使用笔记本时正确姿势双耳的大概位置。在测试之前,首先要测量环境的噪音情况,经过测量可以看到模拟测试的环境噪音平均值是37.8分贝,实际上这个噪音值是有轻微嘈杂声响的表现。环境平均噪音37.8分贝  参与本次测试的笔记本共有十三款,也是目前市面上热门产品。为了考察这些笔记本的最大噪音量,我们让每款笔记本运行系统稳定性测试高负荷工作,在这样模式下笔记本处理器风扇基本上处于急速运转状态,所释放的噪音量也会达到较大值,同时将噪音测试仪器放置在距离产品键盘面60°角40厘米处进行测量,以获得接近用户听觉最大噪音值。■高负荷运行下的噪声指数(开阔环境中):上一张下一张
  通过实际对比测试后我们发现,虽然每一款笔记本产品所采用的散热结构不尽相同,但大多数机型的散热出风口位置都集中在笔记本键盘后侧,而这样散热设计目前也是在绝大多数游戏型笔记本中最为普遍的,较为理想的设计就是后置风扇。  在对比结果之前需要了解的是适宜的生活环境不应超过45分贝。从结果来看,横评的十三款产品大部分能将噪音控制在45分贝以下,然而有三款产品超过了些许,而相差不到1分贝;理论上噪音控制直接影响着散热能力,但也不乏有散热噪音双优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测试中考察的是笔记本最极端的运行条件,如果你只是上网浏览网页、聊天、编辑文档,都不会达到这样高的噪音值。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数值虽然接近用户听觉的效果,并但不代表人耳听到的实际噪音,因此该数据仅供对比及参考。8关键配置参数及基准测试  在测试十三款的性能之前,再次了解一下这几款产品的关键配置。参与横评的十三款产品处理器方面都配备了标准电压版本的四核i7处理器,型号有i7-4710MQ、i7-4710HQ、i7-4720HQ以及一个特例型号i7-4790K,配备i7-4790K桌面处理器的是神舟战神GX8,单从处理器性能来说战神GX8要明显领先于竞品,而其余十二款产品配备的处理器相差0.1GHz主频,在性能表现上不会有较大差异。  处理器方面差距不是很大,显卡配置方面则有较为明显的落差。从NVIDIA&Geforce&GTX&950M级别开始到GTX&980M各有产品,甚至还有GTX&980&SLI双卡机型,AMD方面则是R9&M390X独显,而则是本次横评唯一一款AMD显卡机型。细看显卡具体参数,显存方面参评的产品都是2GB显存容量起步,除了华硕飞行堡垒FX-Plus配备了DDR3显存颗粒,其余产品都是GDDR5,同为GTX&950M配置的机械师T47也是GDDR5颗粒。十三款横评产品关键配置  基准测试方面,本次抛弃了处理器单项测试,对于游戏体验来说处理器单项性能的意义并不是非常大,而决定游戏体验效果的是显卡性能与综合性能。因此,本次横评主要的基准测试是游戏综合性能,也就是选用&11与新3DMark进行测试,看处理器性能与图形性能的综合得分。  3DMark&11&Performance模式主要测试的是处理器与图形综合性能,从该模式的测试结果柱状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比较清晰的分段结果,华硕飞行堡垒和机械师T47都是GTX&950M配置的产品,两者的显存颗粒差别在这个模式下没有较为明显的性能差异;三款GTX&960M的产品性能差距也不大,同理GTX&970M/GTX&980M产品之间的成绩结果也是如此;微星GT80&Titan是个例外,GTX&980M&SLI的配置使其在性能上领先竞品。(以上性能差异可能受到温度和功耗控制的影响,近似成绩误差可以接受)  相比之下,3DMark&11&Extreme模式以及新3DMark&Fire&Strike&EX模式则要更加考验显卡部分的图形输出能力,在这两个模式的性能表现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比较明显的变化。首先是GTX&950M方面,DDR3显存的华硕飞行堡垒与GDDR5显存的机械师T47开始有性能差距,GDDR5对图形输出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其次,配备AMD&R9&M390X独显的&15在这两项测试中成绩开始被配备GTX&970M的产品拉远;微星GT80&Titan则在此时开始性能表现大幅领先于竞品。(以上性能差异可能受到温度和功耗控制的影响,近似成绩误差可以接受)  基准测试的结果不如游戏体验的帧数直观,接下来开始三款游戏的测试,分别是网游《》、单机《》以及大作《巫师3:狂猎》。9网游《战争雷霆》帧数对比  《》是Gaijin&Entertainment研发的一款专业载具类战争网游,提供了一个非常详细和个性化的航空体验,使玩家获得数百种型号飞机的驾驶舱,几十种可升级的武器和飞行技能,可以磨练和改进每个任务。由于游戏对细节的关注,你会真正感受到二战战斗机飞行员一样的感觉并进行战斗。《战争雷霆》游戏设置  游戏内置了很多描述不同作战场景的&Demo,本次测试将游戏调节到“电影级”画质并且在分辨率下进行。进行测试的Demo场景是圣帕克里特岛章节,该章节较为考验整体的性能表现,尤其是大场景对图形处理能力有较高的考验。  从《战争雷霆》网游帧数测试结果来看,该款网游的性能要求并不会太高,即便是在1080P电影画质下,GTX&950M也能较为流畅的运行这款游戏,从帧数细节中也能看到DDR3与GDDR5显存对游戏体验的些许影响。如神舟Z6、联想拯救者-14、雷神G170T这类配备GTX&960M独立显卡的产品,应对《战争雷霆》这款游戏可以说是较为轻松的,60以上的帧数表现可以说是“完美”运行。(以上性能差异可能受到温度和功耗控制的影响,近似成绩误差可以接受)10单机《古墓丽影9》帧数对比  古墓丽影系列迄今已有18年的历史,劳拉从最早的圆锥形身材发展到现在集东方少女的妩媚与西方辣妹的劲爆于一身,为我等玩儿家谱写了一曲游戏进化的青春赞歌。作为一款著名动作游戏,古墓丽影最新的第九代作品,画质有了极大的飞跃,材质纹理光影莫不是业界顶尖。《》这款2013年推出的单机大作,时隔两年依旧代表着主流游戏的配置要求,作为的测试游戏再合适不过。《古墓丽影9》游戏设置《古墓丽影9》游戏设置  《古墓丽影9》游戏同样内置了&Demo,本次测试将游戏调节到“非常高”画质并且在分辨率下进行。测试Demo是游戏开篇的开阔地带,环境复杂且具有象征意义,比较符合测试需求。  从《古墓丽影9》帧数测试结果来看,让人惊讶的是微星GT80&Titan的表现,几乎与华硕GFX71J的帧数表现拉开了一倍的差距;如果定义30帧为游戏本基础的起步帧数,那华硕飞行堡垒FX-Plus刚好在及格线上,与之对比的机械师T47在显卡方面的主要差别是显存类型,GDDR5相比DDR3显存在游戏体验中要更好一些。(以上性能差异可能受到温度和功耗控制的影响,近似成绩误差可以接受)11大作《巫师:狂猎》帧数对比  《巫师3》是系列的第三部,也是系列最终作品,该作将展示主角Geralt最为波澜壮阔的历险,同时也将给他的故事画上句号。《巫师》系列一直以超卓的画质和极高的特效技术闻名于世,当年的《巫师2》开启超采样曾让彼时的单芯卡皇GTX580卡的生活不能自理。不过波兰人还是很有良心的,《巫师》系列的可玩门槛并不高,在保证优秀画面的同时优化水平也是极好的。《巫师3:狂猎》游戏设置《巫师3:狂猎》游戏设置  《巫师3:狂猎》并没有Demo测试环节,因此该游戏我们来实际体验,测试设置是画质最低且关闭抗锯齿,分辨率为。帧数测试场景为游戏第一章节林荫小道,一路上风光美、画面美,智斗食尸鬼、下海斩河妖。  即便是《巫师3》良心发现把游戏门槛降得很低,但这款游戏依旧良心的具备高硬件配置需求,以上对比可以看出参与横评的十三款机型都能将这款游戏运行到30帧以上,然而这是最低画质下的表现。当然《巫师3》最低画质就已经有很好的画面表现了,这有点像孤岛危机系列,最低画质设置项就是“高画质”。  论帧数结果,微星GT80&Titan性能无疑是这几款产品中最出色的,华硕飞行堡垒FX-Plus依然位于及格线上,对于的要求并不会像台式机那样高,高于30帧这基本流畅的帧数表现是可以接受的,作为一个门槛以30帧为基础也是合理的。如果将《巫师3》的画质设置调节至最高,能“活下来”的为数不多。(以上性能差异可能受到温度和功耗控制的影响,近似成绩误差可以接受)12价格不作参考则体验优先  在公布横评结果之前先回答网友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本次横评没有标注产品的价格?按照以往的横评思路,参与横评的机型会罗列十分详细的参数配置以及价格,然而本次横评却没有这么做的原因有二:  首先,在产品售价逐渐透明化的今天还谈性价比是不恰当的举措,性价比的概念也存在一定主观因素,而且一款的好与坏不能单从硬件扎堆和市场售价组合起来所谓的“性价比”来判别,因此本次横评忽略售价而谈产品本身。  其次,产品售价本身决定的是消费者是否有能力或意愿选择消费,而本次横评的关键点是从游戏体验测试出发,在统一标准下总结出什么样的才算是好,什么游戏本值得购买,至于电脑厂商对产品的定价则不做评价,供具备一定消费能力的消费者作参考。  言归正传公布结果,本次横评从个性设计、游戏向设计、散热与噪音以及性能与游戏这四个大方面对十三款游戏本进行统一标准的测试和评分最终得出以下结果: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只标注了处理器型号和显卡型号?因为这两个参数对游戏体验的影响最大,而内存与硬盘属于可升级项则不在关键硬件配置之列。实际上,显卡对于游戏体验的影响是最大的,显卡性能直接决定了能否爽玩一款游戏,在本次横评《巫师3:狂猎》这款游戏的硬件配置要求是最高的,能否保持30帧以上准流畅的运行这款游戏可以作为判定是否为游戏本的标准,如果连今年最热门的单机大作都玩不了,那还谈什么游戏本呢?  从前面的测试结果来看,GTX&950M独显刚好够着这款游戏最低画质运行帧数的及格线,因此本次参与横评的十三款均符合中关村在线游戏本认证的基础要求,这类机型可以让你不会错过本年度的游戏大作。关于评级的说明如下:  【银级奖牌】获得该奖牌的,其综合素质为主流偏上,在众多游戏本中脱颖而出且有亮点,硬件游戏性能强劲或用户体验方面良好,属于相对而言值得买的一类,可以满足用户的基本游戏需求。银级  【金级奖牌】获得该奖牌的电脑,其综合素质为市场上游,硬件游戏性能或用户体验优秀,尤其是散热设计与温度表现上有着较为出色的成绩,更为值得入手。金级  【白金级奖牌】获得该奖牌的游戏笔记本电脑,其综合素质为行业顶级,无论是硬件游戏性能还是用户体验方面都属于本年度产品中的优胜者,可能或会很昂贵也有可能有不错的性价比,是游戏笔记本电脑的标杆产品。白金级写在最后:  回想在8月初,我们第一次公布《中关村在线&游戏笔记本电脑认证及评级体系》,并预告本次横评的时候,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期待,当然其中也受到了不少的质疑,个中原因你我都懂。而今天,当ZOL笔记本频道的评测团队,历时半个月的时间,以用心的态度和专业的技术,将横评、认证和评级呈现出来的时候,就是对所有期待、质疑最好的回应,同时也是对独立、客观最大的尊重。
产品定位 屏幕尺寸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下载中关村在线Android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 iPhone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Windows8客户端
成为中关村在线微信好友
4¥49995¥69996¥46997¥47998¥51999¥998810¥849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tx1050ti gtx1060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