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影像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最佳时机到了吗

投资艺术品的好时候
摘要:中国书画市场一直呈现波浪发展的态势,每当市场持续过热时,便会出现短暂的下滑或是调整,凡是遇到市场处于调整阶段,其实就是到了买画的大好时机,逢低买入是永远的准则
2012年6月,在看过嘉德四季拍卖会&夏拍&的预展之后,我告诉身边的朋友们:可以多准备些钱买画了。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
推荐关键字
  中国书画市场一直呈现波浪发展的态势,每当市场持续过热时,便会出现短暂的下滑或是调整,凡是遇到市场处于调整阶段,其实就是到了买画的大好时机,逢低买入是永远的准则  2012年6月,在看过嘉德四季拍卖会&夏拍&的预展之后,我告诉身边的朋友们:可以多准备些钱买画了。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时候让大家买画呢?因为,我觉得此时已经到了普通投资者买画的最佳时机了。  果然,正如预测的那样,在两天后进行的拍卖会上,很多作品的成交价格仅仅相当于一两年前同类作品价格的二分之一,有些甚至还要更低些。事后许多没有到场参加竞买的人纷纷直呼后悔,表示没想到会在这个时间段出现了这样一个价格低谷;而买到画的人则兴高采烈,因为作品既精彩又便宜,这样的机会确实难得。  那么,我是凭什么预测出这场拍卖会的价格会比较低呢?  从2011年秋季开始,受到大的经济形势影响,中国艺术品市场开始走低。交易额下降,拍卖结款困难,整个行业出现了低迷的态势。持续进入到2012年春季,艺术品市场继续下滑,拍卖业绩大面积缩水,许多拍卖公司不得不推迟或取消了春拍,全行业处于不景气的状态。在这样一个大气候下,新兴起的艺术基金陷入了困境,近几年来一直呼风唤雨生抢豪夺的大宗金融资本也纷纷撤离。市场不热,机构投资受挫,但这却恰恰给为传统收藏家和中小投资者提供了机会。2011年秋,许多收藏家倾囊而出,在拍场上尽情地选购自己中意的作品。然而,他们的钱毕竟是有限的,在经过了2011年秋和2012年春两季的拍卖后,他们的钱基本上花得差不多了;再加上市场不好,资金周转缓慢,到了这个时候许多人都处在了资金紧张的状态,而且原来一些跟风的购买者也不敢贸然进入,所以,穿插在各大公司春拍之间的这场四季&夏拍&注定会成为价格洼地。  记得几年前,我曾到一位画家家里做客,见他家墙上挂着好多幅前辈大师的作品,有李可染先生的《爱晚亭》、潘天寿先生的《山花》等等,都很珍贵。当时我开玩笑地说:&看来老兄最近没少挣钱,这批画价值不菲呀!&这位画家很得意地回答我:&你可说错了,这批画可没花多少钱,买的时候很便宜。&原来,这些画是他在2003年春天&非典&过后举办的第一场拍卖会上买的。2003年春天,从广东传入北京的&非典&疫情,给整个北京的秩序带来了混乱,中小学全面停课,高校隔离,企业停产,人们处在高度恐慌之中。这场疫情一直持续到7月份结束,人们的生活才逐步恢复到正常。这一年原本在四五月份进行的艺术品春季拍卖会,大多都推迟到了夏天才开始举办,但那时人们似乎还处在劫后余生的惊魂未定之中,很少有人把心思放在艺术品上,所以这一年的&春拍&作品价格都非常低。这位画家就是利用了这个时机,以很低的价格收藏了这批大师佳作。没多久,也就是几个月之后,到了2003年秋天,中国艺术品市场就开始进入了一个全面爆发的&井喷&阶段,中国书画的价格攀升尤快。这位画家买到的那些画若是放在秋天去买,不知要多花几倍的价钱!  艺术品市场瞬息万变,在整个投资收藏过程中,什么时候买入,什么时候卖出,这里面蕴含着许多学问,有时候往往同一幅作品相差时间不长,价格就会相差很多。
(责任编辑:刘元)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说说我的看法...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
预展时间:日 14:预展地点:杭州、北京、成都预展时间:日-22日预展地点:上海延安饭店预展时间:日-22日预展地点:吴东魁艺术馆
[] [] [] [] []
12345678910
论坛/博客热点
责任编辑:张天宇 010-你确定艺术品投资还是个好时机?
在艺术品资产化的过程中,虽然问题与难度很多、很大,但最为基础的问题,归根结蒂,还是资源的特性及其资源系统化的问题。
为什么艺术品及其资源资产化有难度?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取决于其资源的特性。
在资源的资产化过程中我们面临很多次机会与成功的实践,例如企业的上市,房地产市场的商品化、资产化,矿产资源的商品化、资产化等,这些当时的新领域的资产化经过探索,可以说进展顺利、迅速。而为什么说艺术品作为一种资源,其资产化、金融化表现的非常困难呢?
实际上,艺术品及其资源是非标准化的,其估值面临非常复杂的状况。它不像传统的物质性资源,知道体量、质量与单价,就基本可以正确地估值与定价,艺术品及其资源几乎是一品一价、一人一价,标准复杂,难以把握与总结出规律化的东西。
目前市场上有不少机构宣称艺术品投资最少能实现五年翻两番,专家表示,切莫听信机构的单方面陈述,国内艺术品价值评估并无统一标准体系,人为主观的因素较大。艺术品变现涉及时间、鉴定、渠道、市场大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哪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艺术品变现。
相比艺术品投资而言,近年来互联网理财逐渐成了大众喜爱的投资方式。8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网民规模达到1.01亿,较2015年底增加用户1113万人,网民使用率为14.3%,较2015年增加1.3个百分点。
互联网理财存在颇多优势。互联网理财不仅节约了大量的运营成本,还有效提高了服务质量,最明显的便是给投资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互联网理财的优点在于用户体验非常好。比如余额宝、堆金网,可以随时查询收益情况。此外,互联网理财门槛较低、选择面广、数据处理能力强。在移动互联的背景下,可以随时掌握财经动态。无论是对于资金的需求方,还是供给方,参与范围都扩大了。
以堆金网为例,凭借着严格的风控系统和优质项目的优势,该平台年化收益在10%-15%,项目主要以房贷、车贷等实物抵押为主。投资者可以从平台中了解到借款人信息、抵押凭证、资金流向等详细信息。信息透明化不仅帮助投资者了解项目,还能帮助投资者和平台降低投资风险,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
除此以外,堆金网新用户注册即送888元现金券,这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不错的投资选择。除了传统的艺术品投资,投资者还可以尝试一下堆金网等优质理财平台,有利于优化投资组合,从而获得更多收益。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股市崩盘是买艺术品的最佳时期 - 网易包头
十天内免登录
股市崩盘是买艺术品的最佳时期
导读:从供给的角度看,经济危机出现时,一些难得一见的佳作会出现在拍卖场上。艺术品市场有一个“3D”定律,当有“Death(死亡)”、“Divorce(离婚)、“Debt(债务)”发生的时候,会促使艺术品出现换手。经济危机出现时,“Debt“就会引发艺术品换手。这便是投资艺术品最好的时机。去年11月,华谊董事长王中军以6175.5万美元(人民币(6.2088, -0.0004, -0.01%)3.77亿元)高调收藏梵高的画作《雏菊与罂粟花》,我们当时就说,高价收藏梵高颇有些值得玩味——日梵高创作的油画《加谢医生的肖像》在美国纽约以8250万美元的价格拍卖给日本一位收藏家,时间点颇为巧合的是,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经济崩溃。中国不是日本,但近期金融市场出现的异常波动让许多人第一次感受到资产泡沫破灭潜在的巨大风险。25年过去了,日本藏家收藏的梵高作品仍然是梵高的最高拍卖纪录,显然,如同资本市场的投机一样,踏错了时机,艺术品收藏也会成为一个糟糕的投资;而当资产价格洗牌时,便是投资艺术品最好的时机。从供给的角度看,经济危机出现时,一些难得一见的佳作会出现在拍卖场上。艺术品市场有一个“3D”定律,当有“Death(死亡)”、“Divorce(离婚)、“Debt(债务)”发生的时候,会促使艺术品出现换手。经济危机出现时,“Debt“就会引发艺术品换手。一个经典的案例是,2008年美国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不久,由于要面临巨额的债务以及不断缠身的诉讼官司,雷曼公司的CEO理查德•富尔德和太太凯瑟琳•富尔德不得不考虑出售他们收藏的艺术品。凯斯琳•富尔德一直是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同时还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理事。这次在危急时刻她拿出了16件战后和当代艺术藏品委托纽约佳士得进行拍卖,最终,这批藏品共拍得1350万美元。艺术品价格洗牌后,是藏家们捡漏淘金的机会,市场会自动去莠存良,原来混乱的市场中难以辨别的优秀当代艺术家将浮出水面,而艺术家中的残兵弱将们将被迫出局。2008年金融危机的之前,当代艺术市场出现了太多的大同小异而价格增长速度如旋风般的艺术家。曾经被过度追捧的艺术家Anselm Reyle(安塞姆•雷尔)和Matthias Weischer(马蒂亚斯•维斯切尔)就是例证。2000年代中期,他们非常受投机藏家欢迎,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他们的拍卖价格便一落千丈。2007年,Reyle的5件作品在拍卖会录得25万美元,并创下63.4万美元的个人纪录。可到了2013年,Reyle只有一件雕塑作品在拍卖会上超过了25万美元,而画作的最好纪录则只有13.1万美元。Weischer 创作于2003年的作品《墙》曾于2006年在苏富比[微博]卖出12.5万美元的价格,2008年却遭遇流拍,三年后只以5.8万美元再次售出。这样的价格走势,对于收藏者以及艺术家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打击,艺术家可能会因此而被画廊或藏家抛弃,彻底告别艺术市场。世界最有富有的艺术家达明•赫斯特,就在金融危机前的过度炒作中栽了跟头。他最具标志性的作品,是那只泡在福尔马林里的鲨鱼《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The Physical Impossibility of Death in the Mind of Someone Living)》,售价1200万美元。在雷曼兄弟破产的当晚,赫斯特在拍卖市场上售出了2亿美元的作品。过度的供给加上经济环境的恶化,导致了藏家的不满与其个人市场价格的稀释。2009年,赫斯特一件名为《Trust》的雕塑,拍出了15万美元,比两年的售价45万美元缩水了3倍。一幅名为《Decaprin 》的圆点画,在2008年售出了110万美元,3年后,仅拍出60万美元,缩水近一半。自2009年以来,赫斯特作品有三分之一遭遇流拍,2012年,赫斯特只有4件作品上拍,没有一件超过200万美元。所以,盲目追逐市场上最“热”的艺术家,特别是当代艺术,事实上并非安全的投资。与那些在泡沫破前过度炒作的艺术家相比,年轻艺术家或许能成为经济低迷时的受益者。由于经济危机导致富人的财富大量缩水,拍卖行所处的二级市场受影响较大,一级市场的画廊反而可以转变经营策略,开发更多的年轻艺术家或者销售更便宜的艺术品进行保护。有媒体报道称,自2013年底开始,中国画廊进入了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最好的经营时期,尤其是价格偏低的优秀青年艺术家作品,更是销售状况越来越好。同时,我们也能看多越来越多主打入门级收藏的艺术展出现,如2013年开始在香港举办的“买得起艺术节(The Affordable Art Fair)”以及今年在香港举办的第一届“中心艺术展(Art Central)”,这都是顺应市场发展与消费潮流的。2008年美国艺术品投资市场经过了金融危机的洗礼,特别是当代艺术板块,这对艺术投资未来的发展是宝贵的经验教训。但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考验。倒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市场的崛起,是全球艺术品市场出现的最显著的变化,中国艺术市场的逆势上涨让低迷中的西方集体傻眼。欧洲艺术和古董博览会(TEFAF)公布的2010年《全球艺术市场报告》显示,自2009年以来,中国的艺术品交易额几乎翻了一番。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全球所占份额为23%,首次赶超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艺术市场。2010年,中国的拍卖总额接近60亿欧元。《报告》还显示,亚太地区高净值人士(High Net Worth Individuals)有史以来首次在数量上与欧洲匹敌,且相对而言更为富有。全球当代艺术市场已经从2009年降幅高达66%的暴跌中复苏过来,其中美国和中国的复苏比欧洲“更为显著”。各种数据表明,中国艺术品市场经历了数年的黄金发展期,但是在金融危机发生的彼时与金融危机过后的当下,依然没有人评估过中国艺术市场泡沫的风险。如果说这次中国股灾引发了人们对金融危机的恐惧,那么,对中国艺术品市场来说,也是一次值得反思的机会。最重要的是,无论经济环境如何,一定要明确投资艺术品的原因是什么。投资顾问的通常建议是,在你的投资组合中,选择可替代的资产比如艺术品,比例不要超过5%-10%。如果你收藏艺术品是因为个人爱好,那么即使它无法给你带来多大的增值,你都愿意拥有它,这就够了。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本文来源:网易艺术
责任编辑:qunaying1127
相关新闻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网易包头幸运者
&select name="site" class="left"&
&option value="网易" selected="selected"&新闻&/option&
&option value=""&网页&/optio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绝望时便时投资时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