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省份把警衔等级津贴还纳入中人退休的养老金中2018年会兑现吗

庆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欢迎访问庆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您的位置:搜索沭阳人都点上面快速加入(免费订阅)&江苏省铁路建设“十三五”规划图(比选稿)五”及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图(报批稿)尘埃落定!淮新、合新正式文件江苏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十三五开工淮安至新沂至临沂铁路& & & & 新华报业网讯 2020年13市间2小时通达,市到县1小时、8成县到乡只需30分钟……昨天召开的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首次披露江苏交通“十三五”规划,打造“2130”时空新格局的目标令人振奋。2017年内,江苏将投入1015亿元,密集建设14条铁路、14条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高品质交通出行环境将再次使江苏人的生活提档升级。  2020年形成“2130”时空新格局  基本建成安全畅通、集约高效、便捷公平、智慧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我省“十三五”交通工作大目标。“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全面提升交通基础设计供给水平,基本建成内畅外联的综合运输通道、畅达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到2020年,省域基本形成“2130”时空格局,即全省设区市之间实现2小时连通,省会南京与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杭州、合肥)、各设区市至所辖县(市)之间基本实现1小时连通,各县(市)至所辖乡镇30分钟连通实现率达到80%左右。  高速快速铁路里程达到3000公里左右,基本形成设区市城市到南京1.5小时的高铁交通圈,覆盖80%左右的县级及以上城市。高等级航道里程超过2550公里,千吨级航道通达县级及以上城市从58个增加至63个。高速公路里程达到5000公里左右,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里程达到12000公里。综合客运枢纽覆盖60%左右的县级及以上城市,多式联运综合货运枢纽覆盖50%左右的沿江沿海重点港区和内河重点港口。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优良路率达到100%。  在打造高品质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的同时,江苏还将全面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公共交通优先战略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城市居民公交分担率达到26%,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建成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超过95%,镇村公交实现全覆盖,邮政快递服务行政村通达率达100%。  2017年,家门口又添这些交通便利  2017年是我省全面落实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记者获悉,今年在加快建设高品质交通基础设施体系上,江苏将狠砸1015亿元,集中建设14个铁路项目、14个高速公路项目及一批水运航空项目。这其中,包括13个高速快速铁路项目,作为沿海铁路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工程连盐铁路将于年底建成通车,连云港到盐城1个多小时可至。高速公路网进一步加密,宿州至扬州高速公路江苏段、阜兴泰高速公路兴化至泰州段年内建成后,江苏中部的高速网络将更加完整。年内新增一条国际远程航线正在落实。南京目前已经开通了直飞纽约、温哥华、法兰克福等欧美城市的航线,大大方便了旅游、探亲出行。今年5月份,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还计划开通南京至米兰客运航班,给周边旅客带来更大的便利。  在江苏人目前最关心的高铁建设领域也传来好消息,今年我省新建5条高速快速铁路,其中盐城至南通、上海至湖州两条铁路设计时速均瞄准350公里/小时,列入计划的通苏嘉铁路和南沿江城际铁路也将建成时速250公里以上的客运专线。  今年省交通系统再办民生十件实事  昨天的会议上还发布了今年全省交通系统办民生十件实事项目,备受关注的“交通一卡通”今年内将深入覆盖到每一个县级单位,并在城乡客运班线、旅游专线、停车场和景区等多领域试点应用。这十件实事是:  1新改建农村公路3500公里,桥梁800座,创建8个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2新增、调整城市公交线路100条以上,新购节能环保公交车1000辆以上,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条。  3新增58个乡镇开通镇村公交、镇村公交开通率达到70%。  4完成“交通一卡通”县(市、区)全覆盖。  5完成撤渡建桥项目16个,建成桥梁6座。  6实施完成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7000公里。  7实施船舶过闸费20%优惠及对集装箱货运船舶免收过闸费等引导政策。  8全省公共交通出行服务信息全面上线。  9创建省级以上高速公路优秀服务区60对。  10免费为江苏籍内河船舶身份识别及轨迹传感器船载终端(VITS)1万台。  2017年江苏交通重点工程  (一)铁路重点项目(14个)  建成通车(1个)  ●连盐铁路:全长232公里,今年内建成通车。  续建项目(8个)  ●沪通铁路江苏段:全长120公里,2020年建成。  ●青连铁路江苏段:全长8公里, 2018年建成。  ●连淮扬镇铁路:高速铁路,全长305公里, 2020年建成。  ●宁启铁路二期:国铁二级,全长94公里, 2018年建成。  ●徐宿淮盐铁路:高速铁路,全长314公里, 2019年建成。  ●符夹扩能改造:全长9公里, 2018年建成。  ●连云至连云港东增建二线:国铁一级,全长12公里, 2018年建成。  ●徐连客专:高速铁路,全长180公里, 2020年建成。  新开工项目(5个)  ●盐城至南通铁路:设计时速350公里,全长150公里, 2020年建成。  ●南沿江城际铁路:设计时速250公里以上,全长280公里, 2020年建成。  ●沪通铁路二期:设计时速200公里,全长7公里, 2020年建成。  ●沪苏湖铁路:设计时速350公里,全长53公里,2017年力争开工,计划2021年建成。  ●通苏嘉铁路:设计时速250公里以上,全长155公里,2017年力争开工,计划2021年建成。  (二)高速公路及通道项目(14个)  建成通车(3个)  ●宿州至扬州高速公路江苏段:全长34.5公里,双向四车道。  ●阜兴泰高速公路兴化至泰州段:全长35公里,双向四车道。  ●沪宁高速公路昆山高新区互通:全长4.1公里。  续建项目(6个)  ●泰州至镇江高速公路镇江新区至丹阳段:全长21.6公里,双向四车道, 2018年建成。  ●江都至广陵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全长66公里, 2018年建成。  ●海安至启东高速公路:全长130.7公里,双向四车道, 2020年建成。  ●无锡至南通过江通道公路北接线:全长22.4公里,部分六车道,2020年建成。  ●无锡至南通过江通道公路南接线:全长9.7公里,双向六车道,2020年建成。  ●沪陕高速公路浦头互通:全长2公里,2018年建成。  新开工项目(5个)  ●溧阳至高淳高速公路:全长34公里,双向四车道,2020年建成。  ●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常州至无锡段:全长44.7公里,双向六车道,2021年建成。  ●常州至宜兴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全长18.1公里,八车道+六车道,2020年建成。  ●五峰山过江通道公路接线工程:全长33公里,双向八车道,2021年建成。  ●南京长江五桥:全长10.3公里,2021年建成。  (三)民航机场新开工项目(4个)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造工程:2019年建成。  ●盐城建湖通用机场:2018年建成。  ●盐城射阳通用机场:2018年建成。  ●徐州新沂通用机场:2018年建成。  “十三五”  交通和铁路规划  重点项目首次披露  新建铁路  客运线  1连徐高铁  2盐城至南通铁路  3、上海至湖州铁路  4南沿江铁路  5通苏嘉铁路  6镇江至宜城铁路  7盐泰锡常宜铁路  8淮安至新沂至临沂铁路  9南京至淮安铁路  10北沿江高铁  11宁合客专  12合肥至新沂铁路  13扬马城际  客货铁路  沪通铁路二期  既有线改造项目  宁芜铁路扩能  2020年后开工客运专线  1京沪高铁与宁启线联络线  2泰州至常州铁路  3沿海高铁  4宁仪扬城际  5溧水至高淳铁路  6南通至如东铁路  7徐荷客专  高速公路建设重点项目  续建并建成项目  盐城至大丰港区高速公路、常嘉高速公路昆山至吴江段、盐洛高速公路泗洪至韩桥段、沪陕高速公路江都至广陵段扩建、张家港疏港高速公路、徐州至明光高速公路江苏段、泰州至高港高速公路、镇江至丹阳高速公路、阜兴泰高速公路兴化至泰州段、宿州至扬州高速公路淮安至扬州段、海安至启东高速公路等项目。  新开工并力争建成项目  五峰山过江通道南北接线、无锡至南通过江通道南北接线、宁合高速江苏段扩建、溧阳至广德高速公路、宁芜高速宁马段扩建、溧阳至高淳高速公路、常州至宜兴高速公路一期等项目。  新开工项目  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常州至无锡段、宜兴至长兴高速公路江苏段、京沪高速公路新沂至江都段扩建、沪鄂高速公路太仓至常州段扩建、高淳至宜城高速公路江苏段、阜兴泰高速公路建湖至兴化段、锡宜高速公路扩建等项目。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石小磊沭阳圈子(E05279)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E05279沭阳的那些事儿,吃喝玩乐、活动、美食、分享发布!热门文章最新文章E05279沭阳的那些事儿,吃喝玩乐、活动、美食、分享发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Copyright(C)2017 大不六文章网安徽养老金并轨细则
安徽养老金并轨细则
范文一:1月1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酝酿多年的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正式拉开大幕。根据《决定》,按照 “老人老办法”原则,“老人” 的已有待遇能够得到保障,而“新人新制度”则确保“新人”从一开始工作便纳入新机制。而“中人”数量多、年龄跨度更是长达几十年,如何处理有关“中人”的一些技术性细则,解决好待遇衔接问题,成为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也是此项改革能否真正促进社会公平的验金石。对此,《决定》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在《决定》发布后的半年时间里,各种类型“中人”在改革前后的养老金水平变化、“中人”政策对财政负担的影响等问题,成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政策调研的重点。一位接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社部”)的人士对记者透露,基于以上问题的调研结果,目前解决“中人”待遇衔接问题的政策细则已有初步思路。“过渡系数”关系大根据《决定》,“并轨”后“中人”养老金将包括两大部分:基本养老金与职业年金。其中,基本养老金由三项组成: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以浙江省为例,《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浙江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的一份测算报告中了解到,养老金“并轨”改革后,如果以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并同步建立职业年金的话,改革后“中人”的待遇如何变化,就会因为当地政府规定的“过渡系数”不同而出现很大差别。如果“过渡系数”定在1.4,改革后第20年退休的职工,其养老金待遇才会超过改革前的水平;如果定在1.8,这一时间则为15年。所谓“过渡系数”,是过渡性养老金的一个概念。过渡性养老金是为解决“中人”个人帐户缴费年限不足而专门设立的,由职工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职工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以及“过渡系数”三项相乘而得,对“中人”改革后养老金待遇的高低至关重要。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系主任褚福灵表示,职工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主要由职工退休前工资水平、所处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决定。而职工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是和职工工龄、启动“并轨”的时间节点直接挂钩的,这些都是不可改变的因素,因此对于过渡性养老金的高低,“过渡系数”就发挥了重要作用。1997年实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同样采用了“中人”过渡养老金的办法,过渡系数由各地掌握,但全国统一控制在1%至1.4%之间。“机关事业单位并轨后,过渡系数是不是要跟企业一致,成为改革争论的一项技术焦点,也是这次改革力度有多大的一个重要体现。”褚福灵说。职级不同涨跌有别“中人”之间也会由于退休时的职务职称不同,而出现待遇调整上的分化。“按照改革后新的计发办法,不同职位和级别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的变化有很大差别,可以说是涨跌互现。”上述接近人社部的人士对记者说。上述有关养老金待遇的测算显示,如果以工资总额为养老保险缴纳基数,无论过渡系数定在1.4还是1.8,浙江省管理岗副科级退休的职工从改革后第一年开始,养老金待遇就会稳超改革前;技术岗中级与初级职称退休的职工也同样能享受养老金立刻上升的改革“红利”。而过渡系数为1.4,则只有在改革15年以后退休的副处级干部其养老金待遇才能超过改革前,如果过渡系数是1.8,则需要10年。对于管理岗副厅级干部和技术岗高级职称,要想“超越”改革前的养老金待遇,则需要15到20年。比如一位高级职称职工在改革第一年就退休,在过渡系数是1.4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任何其他政策干预,每个月养老金比改革前少拿大约600元;而同样的情况,一位中级职称职工则会多拿大约300元。财政投入期约为10年《决定》发布伊始,养老金“并轨”改革将给财政支出带来的巨大压力,一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甚至有很多声音因此质疑此次改革能否成功。改革初期,财政既要为“老人”支付养老金,又要为“中人”和“新人”建立个人账户并为职业年金建账,相当于“双重支付”,财政收支将何去何从?《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发现,养老金“并轨”改革对财政带来负担的时间大约集中在最近10年。“这可以称之为财政投入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郑秉文表示。郑秉文认为,未来随着“老人”数量和“中人”过渡性养老金不断减少,改革效果将逐渐显现,财政支出也将相应出现三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是年,此间财政支出水平大于“不改革”的支出水平,这个阶段是财政压力最大的时期。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形成的财政支出占财政收入比例为标准,到2025年,“改革后”的这一比例将首次低于“不改革”,但差距不是很大,不到0.5个百分点。第二阶段是年,属于“一般收益期”,第三阶段是年,是“明显收益期”。2048年时,改革前后支出的差距逐渐拉开,预计到2058年将达到1个百分点。到2090年时,“不改革”的支出将高达10%左右,而改革后的支出则下降至不到6.5%。地方财政上,仍以浙江为例,根据浙江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的测算,浙江省在年间财政负担增加较多,比不改革时增加大约17%,2023开始养老金缴费收入开始出现盈余,开始分担财政压力。从2014年到2040年整体来看,浙江省在事业单位养老金上的财政负担累计为15344.06 亿元,减少5436.94亿元,下降比例高达 26%。10年过渡期细则设定《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目前养老金“并轨”改革推进的难点之一,正是部分新人担心养老金待遇下降。在今年1月份《决定》发布后,就曾有传闻“并轨”改革将设置过渡期。上述人士向记者表示,养老金“并轨”改革确实考虑设置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全国统一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此举主要就是为了避免不同职级人员改革后养老金的涨跌差别过大,从而实现各种类型职工的养老金平稳平滑过渡、公平有序衔接,并缓解财政在未来10年“投入期”的支出压力。“这也符合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逐步过渡的改革宗旨。”这位人士说。“过渡期”细则的设定上,10年内如果新办法计发的待遇低于老办法,按老办法计发。从资金渠道来看,将由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统筹基金来弥补待遇差,统筹基金的缺口由财政负责兜底,从而避免“中人”待遇因为所在单位参保缴费的金额不足而降低。如果按新办法计发的养老金待遇高于老办法,则考虑超出部分按一定比例逐年加发。比如第一年,即从2014年改革初始到2015年年底退休的职工,如果新办法的待遇超出老办法,那么发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即2016年退休的职工,发放超出部分的20%;如此逐年增加10%,到第十年也就是2024年退休的职工,就开始100%发放超出的部分了。“这样既能防止有些职工在新办法下养老金增长过快,又能保证大部分职工在过渡期前后的待遇不下降,实现平稳过渡。”上述人社部人士说。对于改革争论的另一项技术焦点――过渡养老金的过渡系数如何设定,上述人士称,为统筹考虑改革目标落到实处,机关事业单位将基本采用与企业计发办法相同的过渡系数,即总体控制在1%至1.4%之间,由各地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本地企业职工的过渡系数来设定。原文地址:1月1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酝酿多年的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正式拉开大幕。根据《决定》,按照 “老人老办法”原则,“老人” 的已有待遇能够得到保障,而“新人新制度”则确保“新人”从一开始工作便纳入新机制。而“中人”数量多、年龄跨度更是长达几十年,如何处理有关“中人”的一些技术性细则,解决好待遇衔接问题,成为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也是此项改革能否真正促进社会公平的验金石。对此,《决定》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在《决定》发布后的半年时间里,各种类型“中人”在改革前后的养老金水平变化、“中人”政策对财政负担的影响等问题,成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政策调研的重点。一位接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社部”)的人士对记者透露,基于以上问题的调研结果,目前解决“中人”待遇衔接问题的政策细则已有初步思路。“过渡系数”关系大根据《决定》,“并轨”后“中人”养老金将包括两大部分:基本养老金与职业年金。其中,基本养老金由三项组成: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以浙江省为例,《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浙江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的一份测算报告中了解到,养老金“并轨”改革后,如果以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并同步建立职业年金的话,改革后“中人”的待遇如何变化,就会因为当地政府规定的“过渡系数”不同而出现很大差别。如果“过渡系数”定在1.4,改革后第20年退休的职工,其养老金待遇才会超过改革前的水平;如果定在1.8,这一时间则为15年。所谓“过渡系数”,是过渡性养老金的一个概念。过渡性养老金是为解决“中人”个人帐户缴费年限不足而专门设立的,由职工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职工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以及“过渡系数”三项相乘而得,对“中人”改革后养老金待遇的高低至关重要。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系主任褚福灵表示,职工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主要由职工退休前工资水平、所处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决定。而职工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是和职工工龄、启动“并轨”的时间节点直接挂钩的,这些都是不可改变的因素,因此对于过渡性养老金的高低,“过渡系数”就发挥了重要作用。1997年实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同样采用了“中人”过渡养老金的办法,过渡系数由各地掌握,但全国统一控制在1%至1.4%之间。“机关事业单位并轨后,过渡系数是不是要跟企业一致,成为改革争论的一项技术焦点,也是这次改革力度有多大的一个重要体现。”褚福灵说。职级不同涨跌有别“中人”之间也会由于退休时的职务职称不同,而出现待遇调整上的分化。“按照改革后新的计发办法,不同职位和级别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的变化有很大差别,可以说是涨跌互现。”上述接近人社部的人士对记者说。上述有关养老金待遇的测算显示,如果以工资总额为养老保险缴纳基数,无论过渡系数定在1.4还是1.8,浙江省管理岗副科级退休的职工从改革后第一年开始,养老金待遇就会稳超改革前;技术岗中级与初级职称退休的职工也同样能享受养老金立刻上升的改革“红利”。而过渡系数为1.4,则只有在改革15年以后退休的副处级干部其养老金待遇才能超过改革前,如果过渡系数是1.8,则需要10年。对于管理岗副厅级干部和技术岗高级职称,要想“超越”改革前的养老金待遇,则需要15到20年。比如一位高级职称职工在改革第一年就退休,在过渡系数是1.4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任何其他政策干预,每个月养老金比改革前少拿大约600元;而同样的情况,一位中级职称职工则会多拿大约300元。财政投入期约为10年《决定》发布伊始,养老金“并轨”改革将给财政支出带来的巨大压力,一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甚至有很多声音因此质疑此次改革能否成功。改革初期,财政既要为“老人”支付养老金,又要为“中人”和“新人”建立个人账户并为职业年金建账,相当于“双重支付”,财政收支将何去何从?《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发现,养老金“并轨”改革对财政带来负担的时间大约集中在最近10年。“这可以称之为财政投入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郑秉文表示。郑秉文认为,未来随着“老人”数量和“中人”过渡性养老金不断减少,改革效果将逐渐显现,财政支出也将相应出现三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是年,此间财政支出水平大于“不改革”的支出水平,这个阶段是财政压力最大的时期。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形成的财政支出占财政收入比例为标准,到2025年,“改革后”的这一比例将首次低于“不改革”,但差距不是很大,不到0.5个百分点。第二阶段是年,属于“一般收益期”,第三阶段是年,是“明显收益期”。2048年时,改革前后支出的差距逐渐拉开,预计到2058年将达到1个百分点。到2090年时,“不改革”的支出将高达10%左右,而改革后的支出则下降至不到6.5%。地方财政上,仍以浙江为例,根据浙江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的测算,浙江省在年间财政负担增加较多,比不改革时增加大约17%,2023开始养老金缴费收入开始出现盈余,开始分担财政压力。从2014年到2040年整体来看,浙江省在事业单位养老金上的财政负担累计为15344.06 亿元,减少5436.94亿元,下降比例高达 26%。10年过渡期细则设定《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目前养老金“并轨”改革推进的难点之一,正是部分新人担心养老金待遇下降。在今年1月份《决定》发布后,就曾有传闻“并轨”改革将设置过渡期。上述人士向记者表示,养老金“并轨”改革确实考虑设置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全国统一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此举主要就是为了避免不同职级人员改革后养老金的涨跌差别过大,从而实现各种类型职工的养老金平稳平滑过渡、公平有序衔接,并缓解财政在未来10年“投入期”的支出压力。“这也符合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逐步过渡的改革宗旨。”这位人士说。“过渡期”细则的设定上,10年内如果新办法计发的待遇低于老办法,按老办法计发。从资金渠道来看,将由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统筹基金来弥补待遇差,统筹基金的缺口由财政负责兜底,从而避免“中人”待遇因为所在单位参保缴费的金额不足而降低。如果按新办法计发的养老金待遇高于老办法,则考虑超出部分按一定比例逐年加发。比如第一年,即从2014年改革初始到2015年年底退休的职工,如果新办法的待遇超出老办法,那么发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即2016年退休的职工,发放超出部分的20%;如此逐年增加10%,到第十年也就是2024年退休的职工,就开始100%发放超出的部分了。“这样既能防止有些职工在新办法下养老金增长过快,又能保证大部分职工在过渡期前后的待遇不下降,实现平稳过渡。”上述人社部人士说。对于改革争论的另一项技术焦点――过渡养老金的过渡系数如何设定,上述人士称,为统筹考虑改革目标落到实处,机关事业单位将基本采用与企业计发办法相同的过渡系数,即总体控制在1%至1.4%之间,由各地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本地企业职工的过渡系数来设定。
范文二:近日,我省公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味着养老金并轨政策在我省正式落地。意见自日起实施,明确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8%。改革前参加工作的待遇水平不降低 或立足增量改革实现待遇水平衔接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建立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告别“免缴费”时代,该政策也被解读为打破“铁饭碗”。本月9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安徽版”出台。新版养老保险制度力求体现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以及工作人员之间贡献大小差别,建立待遇与缴费挂钩机制,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提高单位和职工参保缴费的积极性。意见以立足增量改革为原则,确保实现平稳过渡。对改革前已退休人员,保持现有待遇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对改革后参加工作的人员,通过建立新机制,实现待遇的合理衔接;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通过实行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个人缴费为工资基数8%根据《实施意见》,改革的范围包括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数为本单位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比例为 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数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比例为8%,由单位代扣。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超过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工作人员养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免征利息税。参保人员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意见实施之日起设立10年过渡期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金怎么领?实施意见列出了5种情况。意见实施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本人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意见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个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工作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其中,对过渡期内(日至日)退休的工作人员,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确定待遇计发办法。意见实施后达到退休年龄但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工作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处理和基本养老金计发比照《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执行。意见实施前已经退休的人员,继续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同时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仍按照国家和省统一规定发给离休费,并调整相关待遇。建立职业年金个人缴4%做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参保人员在全省同一统筹范围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之间流动,只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基金。参保人员跨统筹范围流动或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在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同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随同转移,并以本实施意见实施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2% 的总和转移基金。参保缴费不足1年的,按实际缴费月数计算转移基金。转移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单位按本单位缴费工资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劳模等不再加发退休费改革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劳模、有重大贡献的高级专家等荣誉称号的工作人员,退休时不另增加基本养老金,在职时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所需资金不得从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对于改革前已经获得此类荣誉称号的工作人员,退休时不另增加基本养老金,给予一次性退休补贴,资金从原渠道列支,退休补贴标准根据平衡衔接的原则另行确定。本次改革的主要内容还包括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变动等情况,统筹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让退休人员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保障基本生活。加强基金管理和监督,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分别管理使用。基金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全省统一业务经办规程,统一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省级集中管理数据资源,加快发放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相关资讯浏览:
范文三:养老金真“并轨”了吗?原创于:
07:05:56长期以来,无论是城乡之间,还是机关事业单位与普通企业之间,都会沿用着不一样的养老保险制度。多年来,养老金双轨制无疑成为社会讨论最为激烈的核心问题。养老金双轨制,实质上是针对不同的退休人员,采取不一样的退休制度。然而,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养老金双轨制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意义。但是,因“并轨”工作迟迟无法深入推进,促使部分利益者借助这一制度漏洞,来维护自身的利益,由此给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利。时至今日,养老金双轨制的弊端已经相当明显。其中,加剧社会的不公平性,浪费社会大量资源等已然成为养老金双轨制下的真实写照。以养老金替代率为例,在机关事业单位中,其平均养老金替代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的水平。更有甚者,达到了90%以上的水平。然而,在普通企业中,养老金替代率的平均水平却呈现出持续下滑的迹象。其中,2000年,普通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为76.3%。但是,到了2014年,这一替代水平却不到50%。此外,一般而言,普通企业的退休职工,他的养老金主要分为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以及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国大部分普通企业的退休职工只能享受基本养老金的待遇,而甚少享受到企业年金及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待遇。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我国参加企业年金的人数不足5%,参加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人数占比更是低于1%。由此可见,在企业年金及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并不普及的大背景下,普通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也就难以得到很好的保障了。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基本不需要缴纳个人费用,或仅缴纳较少的费用,而其他多项的相关费用基本由国家来承担。退休后,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可以享受的养老福利却比普通企业高出不少。显然,在社会养老问题上,我国确实需要做出大量的工作。尤其在当下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下,社会养老制度的不完善无疑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贫富差距,强化了社会的不公平性,最终导致社会出现“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局面。日,《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正式出台,标志着我国养老金改革进入实质性的进展阶段。与此同时,也预示了长期存在的养老金双轨制度终于得到打破。根据《决定》内容显示,拟对多项备受社会关注的核心问题进行改革。其中,打破了以往公务员等养老金由财政全额发放的局面,公务员也要在今后缴纳工资8%的费用。同时,也强调了个人账户可继承、待遇与缴费挂钩以及建立职业年金制度等内容。该《决定》的出台,确实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正能量,同时也为日后的社会公平制度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养老金双轨制得以打破的同时,机关事业单位的整体待遇并未发生改变,而更多的只是改一改形式,或换一种模式进行。对此,我们不禁产生这样的疑虑,养老金真“并轨”了吗?据相关部门的设计,未来拟引入“职业年金”来补充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方式,并以此实现养老金的并轨。此举也将成为新时期下的养老模式。事实上,职业年金就是一种公职人员的补充性养老保险。随着职业年金的引入,将有效打破过去公职人员无需缴纳费用的传统模式。未来,职业年金的费用将由事业单位及职工共同缴纳。按照现行的规定,对于职业年金的缴纳,单位将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当工作人员退休后,将按月领取职业年金的待遇。由此可见,职业年金作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的重要补充,确实能够为相关退休人员增加一定的预期福利。值得一提的是,按照相关规定,未来我国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将遵循着“调结构、不降收入”的基本原则。对此,新养老模式确实会引起我们的担忧。实际上,相关部门拟引入“职业年金”实现并轨,或许可以这样认为,本质上属于“换汤不换药”的做法。从表面看,长期存在的养老金双轨制得到了解决。但从实际看,虽然我国实现了养老金的并轨,却用另一种方式弥补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损失。此外,针对职业年金的建立,笔者认为,还存在着一些弊端。一方面,职业年金存在明显的不透明性,同时缺乏可行的监管措施。至此,如何监督职业年金的使用情况却成为了一道难题。从某种程度来看,职业年金的引入似乎有意为机关事业单位留出了增加福利的空间。另一方面,职业年金可以享受着税收等政策优惠,且能够得到各级财政给予的多项补贴。实际上,职业年金很可能演变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变相福利。笔者郭施亮认为,养老金“并轨”的核心就在于减缓不同阶层退休人员的待遇悬殊。然而,如果只是为了打破养老金双轨制度这一模式,却同时利用其他的方式来弥补机关事业人员的损失,那么“并轨”的意义就不存在的。养老离真正“一碗水端平”还有多远?原创于:
15:42:25惠铭生1月14日,国务院发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个人共同负担,个人缴纳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8%,单位缴纳比例为单位工资总额20%。这标志着,养老金双轨制正式废除。养老金双轨制的正式废除,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想必会招来一片点赞声,认为这是中国“好声音”。但是,实现养老金并轨,必须做到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的统一,否则,养老金改革或将徒有其表,与我们想象中的“并轨”差之千里。在过去,舆论之所以对养老金双轨制口诛笔伐,主要原因在于,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成;而企业职工一直缴纳养老金,养老金却只有在职工资的约4成。也就是说,养老双轨制的矛盾焦点,是养老金替代率差别的巨大,是社会分配不公。养老金双轨制的废除,意味着机关事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费今后将由单位个人共同负担,即个人缴纳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8%,单位缴纳比例为单位工资总额20%,并且还规定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单从形式看,机关事业单位这种缴费办法和企业并无多大差别。也就是说,养老金并轨,起码在程序上实现了公平。但程序公平并不意味着结果公平。养老金并轨能否到得社会认同,关键取决于结果是否公平。而检验结果公平,就要看并轨后,公务员和企业职工退休后拿取的退休金差别是否拉近,替代率是否趋同。养老金并轨后,如果企业职工养老金依然遥遥落后于公务员,那么这样的并轨改革就难言成功,也难以让公众信服和满意。这样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一者,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将单独建账,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分别管理使用。也就是说,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基金和企业的并不在一个“池子”里,而是独立运转,不仅无“亏空”之忧,而且发放标准恐怕亦有所区别。对此,过去曾有不少官员和专家已经明确表示,“养老金并轨不会降低机关单位退休金”。二者,《决定》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这意味着退休后,还将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以作为养老金的补充。而当前,我国虽然有企业建立职业年金的规定,但落实到位的可谓凤毛麟角,而这和退休的公务员相比,又增添了一种收入差距。公务员退休养老金不会降低,而企业职工退休金也难以跨越式增长,这个现实告诉我们:我国养老金即便在名义上并轨了,但未来公务员和企业职工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差距,还将“涛声依旧”,最起码不会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观。如此,公务员在养老金改革中依然是“不吃亏族”。养老金并轨改革,本义不在刻意让哪个群体吃亏,而在于力求实现社会公平,政府能将“一碗水端平”。从这个意义讲,养老金并轨改革,就是要基本实现公务员和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的趋同,这是改革的目的,也是检验该项改革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之一。甚至可以说,这也是检验政府部门对养老金并轨改革是否有诚意的试金石。
范文四:养老金并轨:月薪1万交满30年27年才能赚回来对于改革的时间表,社科院的报告建议,年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制度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2018年开始延迟退休年龄。月薪1万交满30年27年才能赚回来对于改革的时间表,社科院的报告建议,年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制度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2018年开始延迟退休年龄。按照其设计,未来我国退休年龄将有两类:一是职工养老保险的养老金领取年龄,二是居民养老保险的领取年龄。改革时间表:2018年起延退按照其设计,未来我国退休年龄将有两类:一是职工养老保险的养老金领取年龄,二是居民养老保险的领取年龄。对于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第一步,2017年完成制度并轨时,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区别,将职工养老保险的女性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55岁。为了减小对女性工人的影响,可以规定在一定的时期内,女性工人可保留选择按照旧制度退休的权利。第二步,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65岁。而就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这项制度建立时间不长,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以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和信誉度。因此,建议从2033年开始每3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完成。醉翁之意不在延退,在于补养老金缺口为啥要延迟退休?初衷无非是为养老保险基金“卸包袱”。有专家指出,到2035年中国将面临两名纳税人供养一名养老金领取者。如果把退休年龄男性提高到65岁,女性提到60岁。则多收5年养老保险,少发5年养老金。有专家算过账,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全国养老统筹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养老并轨后,我国更面临万亿成本的缺口,延迟退休尤显得必要和紧迫。显然,推行延迟退休政策,主因在于缓解养老保险金的缺口。而这,其实与“70岁身体还好”并无太多关系。延迟退休之殇:新的“以贫养富”目前,中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占工资收入的28%,居全球最高水平之列,而机关和事业单位未纳入社保体系,不用个人交一分钱,退休时养老金却是前者的3倍。这种不公平成为目前人们反对延迟退休的主要原因。而如果延长退休年龄,就意味着企业又要多缴五年费用,这样的负担实在太重。反对者最普遍的理由是“在工作岗位撑不到65岁”;同时,“可能成为部分权力阶层继续保有权力的借口”也成为反对者的第二大隐忧。其次,给青年人就业带来压力、想尽早拿养老金享受生活都成为反对的主要因素。对普通劳动者而言,工作没有权力利益,辛辛苦苦熬了一辈子好不容易熬到了退休,却又赶上了延迟退休,自然心生不满。而官员和专家大多希望延迟退休,因为这对他们最有利。延迟的不仅是工作,更是权力利益。计划赶不上变化为什么养老会让我们不知所措?“冤有头,债有主”,这一切都要从养老政策的变化说起。对此,有网友这样描述这些年的变化:“30年前宣传,,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20年前改为,,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10年前彻底颠覆了过去的承诺,改成了,,养老不能靠政府";现在我们老了,又说适时推迟养老计划!我们怎么办?” 推迟养老计划意味着,从25岁开始工作到65岁,要缴纳40年的社保,而以2011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73.5岁计算,却只能享受8年养老社保。对此尴尬境况,有网友调侃,“我们要做孙悟空,活得长,才是硬道理!”要活多久才能把养老金赚回来假设小白领王三在北京工作且长期定居,月薪是一万元,连续交满了30年养老金,那么他交的总额是:10000×28%×30×12=100万,个人缴纳部分是29万。 等到他退休了,每个月可以领取的养老金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缴纳除以168,也就是1700元,另一部分是社会平均工资的30%,因为他交了30年,00。两者相加,00元。这就是他每个月能拿到的养老金。很幸运,他只需要花27年就能够拿回本金,此时他已经是87岁。由于社会平均预期寿命是74岁,其中的差额13岁就是你的目标线,你必须要活过平均年龄13年,才能拿回本金,保证自己不亏。 假如延迟到65岁退休,交35年养老保险,小白和用人单位共交1176000元,需要活到96岁才能收回全部成本!这还只是本金!加油活吧
范文五:养老金并轨:月薪1万交满30年27年才能赚回来对于改革的时间表,社科院的报告建议,年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制度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2018年开始延迟退休年龄。按照其设计,未来我国退休年龄将有两类:一是职工养老保险的养老金领取年龄,二是居民养老保险的领取年龄。12月25日,社科院2014年度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系列发布会召开,社科院提交的一份报告称,要维持退休制度的持续性,就得实施延迟退休年龄的措施,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渐进式延迟退休可于2018年正式启动。改革时间表:2018年起延退对于改革的时间表,社科院的报告建议,年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制度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2018年开始延迟退休年龄。按照其设计,未来我国退休年龄将有两类:一是职工养老保险的养老金领取年龄,二是居民养老保险的领取年龄。对于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报告建议:第一步,2017年完成制度并轨时,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区别,将职工养老保险的女性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55岁。为了减小对女性工人的影响,可以规定在一定的时期内,女性工人可保留选择按照旧制度退休的权利。第二步,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65岁。而就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张车伟认为,这项制度建立时间不长,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以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和信誉度。因此,建议从2033年开始每3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完成。醉翁之意不在延退,在于补养老金缺口为啥要延迟退休?初衷无非是为养老保险基金“卸包袱”。有专家指出,到2035年中国将面临两名纳税人供养一名养老金领取者。如果把退休年龄男性提高到65岁,女性提到60岁。则多收5年养老保险,少发5年养老金。有专家算过账,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全国养老统筹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养老并轨后,我国更面临万亿成本的缺口,延迟退休尤显得必要和紧迫。显然,推行延迟退休政策,主因在于缓解养老保险金的缺口。而这,其实与“70岁身体还好”并无太多关系。延迟退休之殇:新的“以贫养富”目前,中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占工资收入的28%,居全球最高水平之列,而机关和事业单位未纳入社保体系,不用个人交一分钱,退休时养老金却是前者的3倍。这种不公平成为目前人们反对延迟退休的主要原因。而如果延长退休年龄,就意味着企业又要多缴五年费用,这样的负担实在太重。反对者最普遍的理由是“在工作岗位撑不到65岁”;同时,“可能成为部分权力阶层继续保有权力的借口”也成为反对者的第二大隐忧。其次,给青年人就业带来压力、想尽早拿养老金享受生活都成为反对的主要因素。对普通劳动者而言,工作没有权力利益,辛辛苦苦熬了一辈子好不容易熬到了退休,却又赶上了延迟退休,自然心生不满。而官员和专家大多希望延迟退休,因为这对他们最有利。延迟的不仅是工作,更是权力利益。计划赶不上变化为什么养老会让我们不知所措?“冤有头,债有主”,这一切都要从养老政策的变化说起。 对此,有网友这样描述这些年的变化:“30年前宣传,,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20年前改为,,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10年前彻底颠覆了过去的承诺,改成了,,养老不能靠政府";现在我们老了,又说适时推迟养老计划!我们怎么办?”推迟养老计划意味着,从25岁开始工作到65岁,要缴纳40年的社保,而以2011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73.5岁计算,却只能享受8年养老社保。对此尴尬境况,有网友调侃,“我们要做孙悟空,活得长,才是硬道理!”要活多久才能把养老金赚回来假设小白领王三在北京工作且长期定居,月薪是一万元,连续交满了30年养老金,那么他交的总额是:10000×28%×30×12=100万,个人缴纳部分是29万。等到他退休了,每个月可以领取的养老金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缴纳除以168,也就是1700元,另一部分是社会平均工资的30%,因为他交了30年,00。两者相加,00元。这就是他每个月能拿到的养老金。很幸运,他只需要花27年就能够拿回本金,此时他已经是87岁。由于社会平均预期寿命是74岁,其中的差额13岁就是你的目标线,你必须要活过平均年龄13年,才能拿回本金,保证自己不亏。(非专业核算仅供参考)假如延迟到65岁退休,交35年养老保险,小白和用人单位共交1176000元,需要活到96岁才能收回全部成本!这还只是本金!加油活吧~
范文六:养老金并轨:再大的成本也要改“养老金并轨改革已经箭在弦上,但事关数千万人的切身利益,每一步推进都可能引发复杂的连锁反应。无论是算经济账,还是算政治账,即使高达数万亿的改革成本,都是必要且合理的支出,即使压力山大,也要全力推进。”
本月23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时透露,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获通过。报告虽然没有明确改革方案的具体落实时间,但按照18大之后各项工作的推进节奏,在持续多年的议而不决之后,养老金的并轨进程有望进入加速阶段。而随着“并轨”节奏的逐渐加快,不同群体也开始出现各不相同的反应和动作。首先有媒体报道称,养老金并轨尚未启动,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普涨工资。也有媒体引述专家分析称,养老金并轨的成本将高达数万亿元,并认为如此巨额成本将成为阻碍养老金并轨的难题。在养老金双轨制下,由财政保障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金替代率可达到80%左右,而企业职工的退休金替代率则大多只能达到50%左右。如此巨大的差距,在企业职工看来是明显的不公,在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职工看来,却是自己应得而又最值得眷恋的职业福利。前者成为推动养老金并轨改革非改不可的动力,后者却可能成为拖延养老金并轨的阻力。此前黑龙江多地爆发的教师“停课”事件中,教师们的主要诉求之一,就是退出养老金并轨试点,恢复原有双轨制下的退休金制度。客观而言,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并非都是人们所惯称的“官员”。有统计称,目前我国可称为官员的公务员人数为717万人,而包括教师、科研人员等在内的事业单位职工,则多达3000多万人。而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虽然“贵为”事业单位职工,却也是公认的低收入群体,以往相对稳定、替代率较高的退休金,往往是教师们为数不多也最为看重的职业优势。任何改革,即便是以公平为主要诉求的改革,也不能以单方面剥夺一个群体的利益而实现,何况被笼统地认定为享有特权的群体中,也有大批中小学教师这样事实上的弱势群体。如果一味推进养老金并轨,却不对这部分群体的利益予以必要补偿,譬如目前部分地区出现的普涨工资,则不仅他们的实际利益受损,也会激起对养老金并轨的反弹,即如黑龙江教师们的“停课”行为那样。至于专家所称的数万亿改革成本,既包括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补偿性的上调工资,更大部分则是补缴在双轨制下不曾缴纳的养老保险。而这部分巨额费用虽然在短时间内会给各地财政带来压力,但它既是实现并轨改革必须付出的成本,也为未来的财政支出,减少了支付退休金的压力——如果不进行并轨改革,未来财政将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支付全额退休金,其金额将大大超过此时的改革成本。因此,无论是算经济账,还是算政治账,即使高达数万亿的改革成本,都是必要且合理的支出,即使压力山大,也要全力推进。养老金并轨改革已经箭在弦上,但事关数千万人的切身利益,每一步推进都可能引发复杂的连锁反应。推进过缓或过分顾及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利益,则可能引发社会其他群体的广泛不满;推进过快或太过剥夺被改革者的利益,有可能受到强烈的反弹而难以推进。好在经过18大之后的强力反腐,公务员群体的腐败行为受到遏制,灰色收入也大幅减少,公务员群体和事业单位职工的真实收入逐渐显露,谁的收入确实偏低,又有谁在“哭穷”,也有了大致的判定依据。此时推进改革,才可能有的放矢、精准到位。养老金并轨:再大的成本也要改“养老金并轨改革已经箭在弦上,但事关数千万人的切身利益,每一步推进都可能引发复杂的连锁反应。无论是算经济账,还是算政治账,即使高达数万亿的改革成本,都是必要且合理的支出,即使压力山大,也要全力推进。”
本月23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时透露,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获通过。报告虽然没有明确改革方案的具体落实时间,但按照18大之后各项工作的推进节奏,在持续多年的议而不决之后,养老金的并轨进程有望进入加速阶段。而随着“并轨”节奏的逐渐加快,不同群体也开始出现各不相同的反应和动作。首先有媒体报道称,养老金并轨尚未启动,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普涨工资。也有媒体引述专家分析称,养老金并轨的成本将高达数万亿元,并认为如此巨额成本将成为阻碍养老金并轨的难题。在养老金双轨制下,由财政保障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金替代率可达到80%左右,而企业职工的退休金替代率则大多只能达到50%左右。如此巨大的差距,在企业职工看来是明显的不公,在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职工看来,却是自己应得而又最值得眷恋的职业福利。前者成为推动养老金并轨改革非改不可的动力,后者却可能成为拖延养老金并轨的阻力。此前黑龙江多地爆发的教师“停课”事件中,教师们的主要诉求之一,就是退出养老金并轨试点,恢复原有双轨制下的退休金制度。客观而言,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并非都是人们所惯称的“官员”。有统计称,目前我国可称为官员的公务员人数为717万人,而包括教师、科研人员等在内的事业单位职工,则多达3000多万人。而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虽然“贵为”事业单位职工,却也是公认的低收入群体,以往相对稳定、替代率较高的退休金,往往是教师们为数不多也最为看重的职业优势。任何改革,即便是以公平为主要诉求的改革,也不能以单方面剥夺一个群体的利益而实现,何况被笼统地认定为享有特权的群体中,也有大批中小学教师这样事实上的弱势群体。如果一味推进养老金并轨,却不对这部分群体的利益予以必要补偿,譬如目前部分地区出现的普涨工资,则不仅他们的实际利益受损,也会激起对养老金并轨的反弹,即如黑龙江教师们的“停课”行为那样。至于专家所称的数万亿改革成本,既包括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补偿性的上调工资,更大部分则是补缴在双轨制下不曾缴纳的养老保险。而这部分巨额费用虽然在短时间内会给各地财政带来压力,但它既是实现并轨改革必须付出的成本,也为未来的财政支出,减少了支付退休金的压力——如果不进行并轨改革,未来财政将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支付全额退休金,其金额将大大超过此时的改革成本。因此,无论是算经济账,还是算政治账,即使高达数万亿的改革成本,都是必要且合理的支出,即使压力山大,也要全力推进。养老金并轨改革已经箭在弦上,但事关数千万人的切身利益,每一步推进都可能引发复杂的连锁反应。推进过缓或过分顾及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利益,则可能引发社会其他群体的广泛不满;推进过快或太过剥夺被改革者的利益,有可能受到强烈的反弹而难以推进。好在经过18大之后的强力反腐,公务员群体的腐败行为受到遏制,灰色收入也大幅减少,公务员群体和事业单位职工的真实收入逐渐显露,谁的收入确实偏低,又有谁在“哭穷”,也有了大致的判定依据。此时推进改革,才可能有的放矢、精准到位。
范文七:对取消退休工资双轨制的呼吁,多年来一直没有停过。虽然有些高官表态时有所涉及,却没有积极解决的态度和方法,而是与农民退休问题捆绑起来。退休工资双轨制近20年前就推广实行了,当初根本没考虑农民退休,现在呼吁取消,却要和农民退休一起解决,不能不说这是利益集团自私的表现。这个错误的分配制度,首先无视社会公平,维护特殊集团的利益,制造了社会矛盾;二是违反宪法;三是抹黑了党的先进性;四是给世界一个极差的社会管理印象。因为不公平在扩大,生活质量在缩水,尊严在继续丧失,很多为国家做过贡献的人在遭受歧视。面对大众诉求,政府该有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拖延只会激化社会矛盾,无数群体事件已证明了这一点。至于具体做法,无外乎有这么三种:一是大幅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二是较多地降低行政事业人员退休金来靠近企业退休金,三是在适当提高企业退休金的同时,适当降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尽量用一增一减来缩小差距。目前大部分人都要求增加企业退休金,但每年需要13000亿左右――在原来元基础上按人均增加2000元/月计算――财力不足。如果采取第二种,较多地降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如从目前的元降到3000元――则会较大地触动利益集团的利益,这个方案一定不会实行。第三种方案,假如把企业人员退休金提到平均3000元,再把行政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降到平均3500元,两个阶层的差距是500元左右,国家在少花钱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相对公平,理论上应该是一个相对完美的方案。取消退休工资双轨制,也与政府诚信有密切关系。其实,诚信最大的问题,不是民众有无诚信,而是政府有无诚信。政府官员是管理社会的精英人士,是引导社会前进方向的旗手,是教育指导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官员是社会结构的上梁,民众是社会结构的下梁。如果官员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下面的基础就一定是脆弱的。官员若无诚信,指望民众讲诚信,那是空话。前不久,《人民日报》就撰文说:育民德必先修官德。事实证明,民众是最纯朴的,政府怎样身教,民众就怎样效仿;政府遵法守纪,民众也会遵法守纪,政府漠视民众利益,民众一定会变得自私自利。战争年代,指挥员身先士卒,战士就个个勇往直前。现在很多学者都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遭遇瓶颈,很大原因就是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认知发生了偏移。中国现在的很多现实问题既是历史遗留的,也是政府对这些遗留问题被动应对造成的。历史已经欠了我们一笔债了,不思解决就等于债上加债。据了解,现在很多企业受到退休工资双轨制侵害的高工们,受党教育多年,他们仍在体制内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呼吁、争取。政府应该把这视为解决问题最好的时间窗口,排除干扰,还公平于民众。这对共产党长期执政,社会长治久安,人心向顺都极其重要。
范文八:养老金如何基本养老保险费单位按工资总额的20%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8%缴费职业年金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总原则“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国务院日前决定全面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标志着养老金“双轨制”的破冰,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曾经被许多人羡慕的“铁饭碗”被打破,那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今后咋养老呢?【如何缴费】人手一张社保卡吃财政饭的要缴养老金了此次国务院明确养老金“并轨”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这意味着全国所有按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体制内人员”都将启动改革。改革后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新的基本养老金待遇分为两部分:一是基础养老金,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为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国务院改革决定还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此举将保障改革人群的新养老金水平不低于现有水平。根据改革决定,基本养老保险方面,单位按工资总额的20%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8%缴费,本人缴费工资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部分不纳入缴费基数,低于平均工资60%的以60%为基数缴费,即“300%封顶、60%托底”。
比如,公务员小明除去津贴、补贴等,每个月缴费工资是5000元,改革前单位和个人都不用缴费,小明退休后照样有养老金。改革后,小明每月要缴纳养老保险400元。职业年金方面,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这样,小明又要缴200元,加上基本养老保险的400元,一共缴600元,这笔钱是从小明的月收入中扣除的,将进入小明的养老金个人账户。连同单位缴费部分,退休后按月发放。【如何细分】力保待遇不降低老中新三类人区别对待改革后,这4000万人退休后待遇咋样?决定明确,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通过实行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总的原则实际就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老人”是指改革前已退休人员,他们原待遇维持不变,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新人”是指改革后新参加工作的人员,他们将来退休时,基本养老金为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之和。这与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本一致。
“中人”是指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说,“逐步过渡”政策主要是两条:一是他们在改革前的没有实行个人缴费的工作年限确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将来退休时在发给基本养老金的同时,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等因素发给过渡性养老金。二是设定一定期限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实行养老待遇的新老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这样,基本可以保证原有的待遇水平不降低。“特别要指出的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不再与同职级在职职工增长工资直接挂钩,而是与企业退休人员以及城乡老年居民基本养老待遇调整统筹考虑。”这名负责人说。【如何计发】养老金不再按级别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一直以来,一些机关和事业单位往往存在退休前突击提升职级、职称的情况。随着改革推进,这种情况可能有所改变。这是因为,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按照职工退休最后一个月工资一起发,并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调整进行调整,这是造成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待遇差距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改革后,将按照本人历年缴费多少、缴费期长短来计算养老金标准。这意味着,小明即使退休前没有被提拔,但由于他的缴费年限长,也可能比他的上司领的退休金要多。这也是一个重大变革,有利于避免相互攀比,逐步建立起兼顾各类人员的养老保障待遇调整机制。此外,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必须实行全国统一工资制度,由于工资结构不同,机关事业单位按照基本工资配发的退休金与企业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相当,但是加上按照机关津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发的退休生活补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就高于企业基本养老金。如今,这一因素不复存在。更关键的是,同样年龄退休的,计发月数相同,所以缴费越多,待遇水平越高;而同样个人账户积累的,退休越晚,计发月数越少,即除数越小,因而待遇水平越高——这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意思。
范文九:养老金将并轨 公务员事业单位加薪弥补缴费 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 据接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人士透露,养老金“并轨”重在转机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适当调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5方面推进“并轨”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近日表示,将从五个方面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一是统账结合,二是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三是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四是改革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办法,五是建立职业年金。对于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待遇问题,胡晓义并未提及。记者采访发现,这一点是导致上一轮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没能顺利推进的纠结点,也是本轮改革方案设计时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2008年初,国务院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和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工作。然而,近6年过去,由于受多重因素限制,各试点省市进展缓慢。财政为改革“埋单”接近人社部的人士表示,未来的改革方案重在转机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来适当调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改革方案还包括,同步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以免造成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之间的群体分化和新的社会不公;并且要将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纳入统一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缴纳,也按照企业职工的模式推进,应明确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依法缴费。
范文十:养老金并轨方案获通过 3700万公职人员将缴费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的改革终于有了确切消息,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代表国务院向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称,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公务员养老保险由单位和个人缴费。养老保险改革方案拟定全国同步实施马凯在报告中称,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按照中央部署,有关部门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已经拟订了改革方案,并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马凯表示,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一个统一”,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五个同步”,即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养老金并轨后差距逐步缩小问: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成;企业职工一直缴纳养老金,养老金却只有在职工资的约4成,养老双轨制待遇差距大的根本之一即养老金替代率,替代率在“双轨制”并轨后会很快就趋同吗?答: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教授认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一大前提,说明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必将逐步拉近。但二者差别过大,立即趋同并不可能,逐步并轨才能确保改革平稳实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理事孙洁教授认为,为体现改革决心,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替代率至少应该先降低10%至15%。相对小幅的降低水平,更利于改革推行。李实认为,国家应确立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替代率逐步下调的机制,并确定逐年下调比例。如通过8—10年时间,将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逐步拉近至只有10%至20%的差距。改革初期或分三类养老基金问:2013年19个省级地区出现当期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缺口共计1702亿元。养老金双轨制并轨后,是否意味着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要为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发养老金?答:李实分析,从理想状态或最终目标来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既然要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最终就应使三者统一使用一个社会保险基金,实现养老制度一体化,并由统一基金同时为三类人员发放养老金。在统一制度下,三类人员完全根据缴费年限、缴费比例的多寡,来计算最终应得的待遇。但从实际看,并轨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在改革初期预计不会统一,缴费标准也会不尽相同。因养老保险目前还存在个人缴费是小头,基金支付和财政补助才是养老金构成大头的情况。再考虑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保初期个人缴费积累少的问题,为避免出现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背上新加入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这一沉重包袱的情况,李实认为,还是应分别设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三个养老保险基金。并轨初期,三个“池子”的资金并不互通,只为所属人员发放养老金。实行新老有别政策利推改革问:根据报告,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且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即将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新入职人员、在职人员,会否区别对待?答:人社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教授表示,采取新老有别的政策,是改革顺利推行的重要措施。“老人”和“中人”都有社保视同缴纳的阶段,继续认可这一缴费工龄很重要。而新人则需要全程自己交费。至于缴费工龄在并轨后如何折算退休待遇,还需要有关部门后续出台相关细则加以明确。改革后公务员工资或现普涨问: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是否意味着公务员即将普涨甚至大涨工资,变成由财政买单的局面?答:对于完善工资制度,孙洁提出,由于无法直接介入企业的工资发放问题,这应该主要针对的是公务员群体。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公务员和基层公务员确实存在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一些基层公务员2000余元的收入,自己负担各项社保缴费相对困难。对此,一方面应优先提高西部公务员和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另一方面应整体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使得升迁无望的基层公务员起码可以得到收入的上升通道,名正言顺地涨工资。李实建议在结合各地物价和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上,为各级公务员进一步制定更明确的工资标准,严禁地方随意为公务员增发津补贴。他预计改革后公务员工资有可能实现普涨,但大幅增长的可能性则较小。建议职业年金设准入门槛问: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因养老双轨制并轨而缩小的养老待遇差距,是否会因职业年金被强制推行,企业年金则自愿建立,再次拉大?答:李实分析,无论职业年金还是企业年金,其定位都应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一旦采取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的模式,因预计其主要由财政拨款,可能不仅会普遍建立且会具强制性。这会使职业年金不再具有补充养老保险的定位,建议有关部门不要在机关事业单位中全面推行职业年金,而要设置准入条件或明确只有部分符合相关条件的特殊对象才能享受职业年金。将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指出,我国将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全覆盖。报告说,2020年我国人口预计达到14.3亿人,为实现“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国务院有关部门已经制定并开始实施以养老、医疗保险为重点的全民参保登记计划。通过优化政策、加强宣传、严格执法、提升服务、逐人逐户登记确认等措施,力争使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人数在2017年达到9亿人,到 2020年达到10亿人左右,将覆盖率由目前的80%提高到95%。同时,巩固全民医保成果,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基本覆盖职业群体。养老金差距大约五成人不满中国在职公务员数量约为700万,126万个各类事业单位在职人员3000多万。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无需自己支付,直接由财政统一支付,而社会企业单位则由单位和个人按照一定标准缴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对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做了调研,根据调研报告提供的数据,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今年5月开始全国人大财经委成立了调研组,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等几个方面为重点,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报告指出,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双轨制亟待解决。这一结论是依据调研组在中国人大网一份问卷调查得出,据悉,根据这份调查问卷,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企业养老保险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并未参加,虽然后来一些地方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试点,但多数仅是在形式上缴纳社保费,体制机制没有根本改变。在调研中,各地也反映双轨制是当前社保制度不公平方面的突出问题。调研报告还指出,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和企业职工养老金的差距逐步拉大。甘肃省有关部门向调研组反映,2014年全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费水平为月人均3227元,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水平为月人均2065元。一些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当时接受国家分配到企业工作,退休后养老金远低于机关事业单位和自己条件相当的干部职工的退休金,对双轨制很有意见,企业管理人员和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退休职工意见更大。另外,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丧葬补助等福利标准不同,进一步拉大了待遇差距。调研报告还指出,双轨制也影响了人员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流动。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不用缴纳养老保险费,也没有个人账户。企业职工要缴费,有个人账户。人员流动时存在缴费记录的差别,影响到将来的养老保险待遇。从完善制度体系的角度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也是养老保险制度最后未覆盖的领域,应该将各类人群纳入到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体系内。【更多相关内容分享】}
27个省份公布养老金并轨实施方案
27个省份公布养老金并轨实施方案,19地为&中人&设10年过渡期&&
养老金并轨落地要迈过几道坎?
养老金并轨改革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广东省政府近日公布《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实施办法》,全国已有27个省份公布了相关实施方案。
按照相关政策,养老金并轨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告别&免缴费&时代,每月将缴纳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8%作为养老保险费用。在过渡性养老金发放问题上,19地的细化方案均提出设立10年过渡期,确保&中人&的待遇不降低。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表示,2015年底之前,各省级地区都应当出台实施方案,随后组织实施。不过,并轨涉及一系列相关政策以及操作问题,各地情况存在差异,所以各地启动实施会出现一定的&时间差&。
个人缴费基数如何算?
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如何确定,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非常关心的问题。记者梳理各地养老金并轨实施意见,发现各省份都按照国务院决定,统一确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但对于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表述有所差异。
例如,山西、云南、辽宁、黑龙江等地明确,机关单位个人缴费基数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 贴、警衔津贴、海关津贴等国家统一规定纳入原退休费计发基数的项目)、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地区附加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而上海则在实施办法中规定,个 人缴费基数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收入确定。
受访专家认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计算方案虽然不同,但并无大的差异。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分析说:&两种办法各有千秋,其中,分项合计的办法要简单一些,如果依据本人上年度月平均收入来确定,如果今年涨工资就会出现一个短时间内的缺口。&
此外,各地还针对缴费和养老待遇的享受有一些特殊的规定。例如北京出台的《北京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规定,获得省部级以上劳模、有重大贡献的高级专家等荣誉称号的工作人员,在职时给予一次性奖励,退休时不再提高其基本退休费计发比例。
还有一些省份的方案在缴费上明确了延迟退休人员的&个性化&规定。黑龙江就明确了其参保政策:改革后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干部管理权限,经批准可 适当延长退休年龄的工作人员,继续参保缴费。其中少数人员年满70周岁时仍继续工作的,个人可以选择继续缴费,也可以选择不再继续缴费。待正式办理退休手 续时,按照规定计发养老待遇。
数量庞大的&中人&待遇降不降?
养老金并轨方案在地方落地,待遇是否会下降成了数目庞大的&中人&关心的重点。
记者查阅各地发布的相关文件发现,各地均明确,对&中人&实行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的办法。
对改革前已退休的&老人&,保持现有待遇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对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退休后其基本养老金按新的制度计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对改革前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则在按新制度计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给过渡性养老金,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
在以上提到的27个省份中,有19个省份明确了过渡期时间。这19个省份分别是广东、北京、云南、甘肃、陕西、天津、黑龙江、山东、福建、吉 林、辽宁、江西、广西、宁夏、河南、内蒙古、重庆、安徽、浙江,这些省份均在意见中提出,对于日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设 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人员执行新办法。
据金维刚介绍,前些年我国实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时,就设置了5年过渡期,现在养老并轨情况更加复杂,所以将过渡期延长至10年,确保&中人&的待遇能够保持平稳。
金维刚表示,过渡期结束后,&中人&养老待遇会因人而异,但是差距不会太大。因为到时候不仅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有了一定的缴费积累,而 且养老金还随着待遇调整机制会不断上调,再加上累积的职业年金,&几项相加之后的养老金绝对额可能还会增加&。他同时也提到,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不一定会比 过去高。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褚福灵说,过去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待遇与职务职级关联极大,今后新人退休待遇更多会与工资和基金运营包括通货膨胀等因素发生关联,待遇水平也就是养老替代率将会和企业职工逐步看齐。
钱够不够保发放?
养老金并轨之后,公众普遍关心钱从哪里来、够不够保养老金发放等问题。一些财政收入较少的地方,能否承担得起改革的成本?
养老金并轨后,对于数目最庞大的&中人&的总体改革方向是先涨后缴,也就是先上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水平,使得涨幅足以覆盖社保支出的部分,从而不会影响员工原有的工资水平,这样一来,对一些地方财政资金,面临着涨工资和交社保的双重压力。
不过,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已经明确建立健全确保养老金发放的筹资机制。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各级政府应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这一方面,各地的方案表述基本一致。
此前,人社部前副部长胡晓义曾经解释,就现实财政能力而言,完全可以安排好现在的在职职工缴费和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但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将来的负担会越来越重,对长远的资金平衡问题要积极采取措施,妥善解决。
&养老保险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单位和个人缴费、财政补助、基金投资运营收益,其中财政补助是我国养老保险的法定来源之一。因 此,即使当期征缴收入与支出之间出现不足,可以通过财政补助来保障基金收支在总体上保持平衡,为所有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提供可靠的保障。&金维刚说。
金维刚表示,应对养老保险并轨后带来的短期财政压力,必须多管齐下,如,尽快实现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加大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的力度,做大做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等等。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王冰冰)
关键词阅读
免费声明:本站所提供真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 
 |  | 2017年湖南养老金上调最新消息,养老金上调方案细则(文件)
2017年湖南省养老金上涨最新消息,昨天,全国政协举行“惠及民生共享发展”记者会今年预算报告提出养老金将上涨6.5%左右,虽然实现了十二连增,却是自2005年以来养老金第一次涨幅低于10%,委员胡晓义表示,2015年财政预算收入增长同比降低、养老基金本身的承受能力等五项因素,确定了今年湖南省养老金待遇调整水平。 2017年湖南省养老金上调最新消息,养老金上调方案细则近日,《关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该预算报告提出,自日起,按6.5%左右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这意味着,2017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将实现“十二连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将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交审查的预算报告写明,自日起,按6.5%左右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并向退休较早、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适当倾斜。   根据预算报告,这一调整是基于统筹考虑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和物价涨幅等因素。   此前,我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从2005年的700多元提高到了2015年的2200多元。   2017年湖南省养老金6.5%幅度是否合理?   公开资料显示,此前11年,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是以每年至少10%的增幅上调。这是涨幅定为6.5%,是否合理?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认为,养老金此前连续多年上调10%,一是因为养老金起点较低,二是因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养老金涨幅要高于物价涨幅,但不宜长期超过工资增幅,只要在两者之间,都是合理的。   衡量退休人员生活水平通行的指标是“养老金替代率(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水平之比)”。国际经验显示,当养老金替代率达到70%左右时,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与在职时大体相当,而低于50%时生活质量则明显下降。   “按照养老金与缴费工资基数的比值计算,我国养老金替代率达到了67%。”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说,尽管统计口径不同,替代率的结果存在差别,但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替代率近年来一直在上升。也就是说,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养老金待遇与哪些因素有关?   养老金待遇计发办法非常复杂。简单来说,一个参保人的养老金待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第二部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对一些有视同缴费权益的人来说,符合相关条件的,还可以计发过渡性养老金或地方养老金,这几部分组成了基本养老金的概念。   养老金待遇主要与缴费年限长短、缴费水平高低、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退休年龄等四个因素有关。   1375亿多元从哪里来?   养老金上调,钱从哪里来?据人社部统计,,我国企业离退休人数已达到8015万人,即便不加上2015年退休的企业员工,按6.5%的增幅计,一年也要多出1375亿多元的养老金。   “去年养老保险基金的总收入是2.7万亿元,总支出是2.3万亿元,当期结余3000多亿元,累计结余是3.4万亿元。”尹蔚民说。但各省份之间差异比较大,从长远看,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增强基金的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的养老保险是“代际赡养”,也就是现在工作的人养已经退下来的人。一个需要加以应对的问题是,我国的赡养比正在逐步降低,原来是3.3:1,现在已经降到2.9:1,而且老龄化正在加速,形势严峻。   全国政协委员司富春建议,我国应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现在我们是省级统筹,如果实行全国统筹,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调剂余缺、抵御风险。”他还建议,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   链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费交多少?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单位交多少?   ①单位缴费比例: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②单位缴费工资总额:本单位工资总额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   个人交多少?   ①个人缴费比例: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   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   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②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机关单位(含参公管理的单位)工作人员: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西藏特贴、特区津贴、警衔津贴、海关津贴等国家统一规定纳入原退休费基数的项目)、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地区附加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西藏特贴、特区津贴等国家统一规定纳入原退休费计发基数的项目)、绩效工资。   其余项目暂不纳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③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地方标准   各地对于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规定各有差异。   2017年,还有这些好消息!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要重点做好8个方面工作。这些利好值得期待!   1、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43.4%。   2、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5%和8%。   3、中央财政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60亿元,增长9.6%。   4、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   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从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   6、对贫困家庭学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   7、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2017年将全面实施营改增,从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8、将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   上调6.5%依据从何而来   根据《关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日起,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上调6.5%,企业职工养老金迎来了“十二连调”,但上涨幅度较前几年10%的水平有所下降。   全国政协委员胡晓义在记者会上表示,今年确定养老金调整水平,主要考虑五个因素,“第一,经济发展水平去年是6.9%。第二,财政的支付能力比以前年度增幅要低。第三,物价水平,去年城镇居民物价水平是1.4%,应该是比较温和的。第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第五,社保基金就是养老基金本身的承受能力。”   “近几年虽然养老基金总的收入额还大于支出额,但是已经出现了收入增幅低于支付增幅的现象,企业还在强烈地呼吁要降低税费。”胡晓义说,所有这些方面的因素集合起来做一个调整待遇的方案,取6.5%左右还是恰当的。   胡晓义还强调,不是说每个人的养老金都增长6.5%,预算报告中强调,要对企业职工特别是待遇偏低的和艰苦边远的企业退休人员要适当倾斜,这就既体现了公平,也体现了差异。此外,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养老金“十二连调”的对象,不只涵盖企业退休人员,还包括了机关事业人员。   至于养老金今后上涨的幅度怎么定,胡晓义表示,最好年年都加,这也是社会保障制度应该作出的努力目标之一。按照拼音首字母选择
公务员工资改革全面落实 公务员退休年龄及退休工资最新消息(图)
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事业单位涨工资全面完成!“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资调整一定要落实到位。”——今年5月,国务院关于公务员涨工资表态还言犹在耳,作为上海一名普通的科级公务员,望穿秋水的涨工资,随着8月份工资的陆续入账,终于尘埃落定。不过随之而来的车贴再改革、餐费调整,让期盼涨工资的心情有如过山车。
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 事业单位涨工资全面完成 本月5日单位发工资,竟然比往常多了近1000元,达到1700多元。再细看那张工资单,职务工资从410元涨到了690元,级别工资从506元涨到了1178元。同事们莫不欢欣鼓舞。 没高兴多久,机关人事干部就带来了准确消息——这并不是真正的工资增长,而是为了配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结合着国家要求的工资调整的总增长。换句话说,等到了本月中期扣除应缴纳的养老保险金个人部分后,人均增长据说也就300元左右。 想到区区300元的涨幅,换来的却是养老保险并轨,从我们这些基层公务员内心来讲,还是有点小郁闷。虽然机关内部一再强调“老人老办法、新人想办法”,但大家心里也清楚,坊间盛传所谓的公务员好日子,早就到头了。 接下来,则是车贴的再改革。说实话,这让工资调整带来的最后一点喜悦,彻底烟消云散了。2012年,走在全国前列进行了公车市场化货币化改革,通过发放车贴的形式完成了处级及以下公务员的车改难题。 这次车贴再改革,起源是2014年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意见》,从中央层面规定了公车改革的一些细节,其中明确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车改补贴标准是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地方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上述标准的130%,并且要求各地在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地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随着广东、陕西、湖北等省陆续公布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改革方案,看到诸多兄弟省份在局级干部的车贴清一色地踩着1690元的下限,我们的内心可以说是七上八下。因为按照三年前的车贴标准,上海部分条件较好的区县正科级干部,都能拿到接近这个数字的车贴,处级干部更是接近3000元,现在随着距离2015年底越来越近,可以想象心里的落差有多大。 我们同事私下聊起,车贴的好日子终于到头了。有未经证实的消息说,这次调整之后,机关处级干部的车贴,将直接被“腰斩”,停留在1000元左右,而之后的科级干部也将一视同仁定在500元左右,这让我这个拿了3年1200元车贴的科级干部郁闷无比。 也有好消息,这个月饭卡上多出了300元。我自己揣测,之所以会多出这300元,大概是因为餐费补贴还没有细则,说白了,饭贴是最后一块区机关还有点裁量权的“自留地”了。或许是考虑到了公务员的情绪,作为车贴减少的一个弥补,区里决定在食堂餐费补贴方面每人加了300元。虽然杯水车薪,特别是那些减幅最大的处级干部,但聊胜于无,也算是我们的领导一片苦心吧。 至于局级干部的标准以及改革细节,至今还没有定论。但参照广东、湖北等省的标准,大致方案想必大家都已经猜到了。只是想想这么多年形成的使用公车的便捷,日后区委区府领导开着私车、坐着地铁上下班,虽然开始会有点不适应,但也是一种政治清明的表现吧。 我的同事算了一笔经济账,总的算下来,机关处级领导在本次养老金并轨、工资调整以及车贴再改革的过程中,收入损失确实不小。而最为得益的,反而是处于公务员金字塔底部的科员,因为他们原本不多的车贴没有再减少,饭贴倒有了几百元的增长,工资还小有涨幅。 其实,我们对大幅增加收入早已不报多少希望了。就拿我来说,将近5年工资未做大的调整,只是个别时候机关偶尔在餐费补贴、车改补贴上做做小文章。 北京公务员工资改革已落实到位 时间走到7月底,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调整也迎来最后期限。人社部日前透露,大部分省份已基本完成兑现工作,全国范围内将在7月底完成调整。对于此次调薪,有什么特点,各地公务员工资实际涨了多少,成为外界最为关心的问题。 不出现工资下降情况 北京人均涨100元 【官方说法】“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际增资为300元左右。”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此前透露,由于基本工资实行全国统一标准,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因各地工资水平的不同存在差异,对工资收入水平较高地区的部分人员,这次增加的工资可能不足以完全弥补个人缴费,当期收入还会有所下降。但到6月底,人社部表示,有关部门将指导地方采取相应措施,不出现“不涨工资”的情况。 【典型地区】7月29日上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张祖德在北京城市广播“市民对话一把手”节目中表示,全市工资调整和养老保险缴费测算测算工作已全面完成,七月底之前会兑现市区两级新的工资标准,确保能发放到每个人的工资卡当中。 张祖德透露,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调整和养老保险并轨同步实施,一部分群体会出现“增不抵缴”,为避免这种情况,人社局请示了人社部和财政部,拟定了北京市的解决办法,确保每一名工作人员工资不下降,同时略有提高,水平在人均100元左右。 【具体案例】北京一位法院系统的公务员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的工资增长情况。据其透露,按照标准计算,自己的工资增长额为-27元,加上每月临时性补贴127元,实际增加了100元。 局长、处长涨薪多过科员?   主要看工龄,工作时间长的基层公务员是此次涨薪重点 近日,北京市多个单位的公务员反映,称其当月工资有所增加。区一名公务员称,由于养老金并轨需要缴纳养老保险,他这月的工资条上多出了一项“临时性补贴”100元的收入,最终到手的工资增加了90多元。 供职海淀区某单位的李君在她的微信上发了一条朋友圈,“刚刚看到短信,我涨了179元。”李君说,他们单位,处级、局级干部涨幅普遍比科级及以下干部要多,一位处长本月涨薪在400元左右。 对此,记者向有关方面了解到,此次公务员涨薪主要是弥补因养老金并轨而产生的收入减少,同时涨薪多少不仅仅由级别确定,更主要的指标是看工龄。“工作时间长的基层公务员,是此次涨薪的重点。”一位不愿具名的人事干部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海淀区某街道一位年近60岁的军转干部本月涨薪580元,据悉,他从18岁开始参军,工龄已经超过了40年。 人社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这一次工资调整,不仅是涨薪,还是调整工资结构。“增加固定工资所占比例,减少补贴津贴占比,这有利于日后中央控制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增长,未来将形成定期涨薪机制。” 湖南省200余万公务员工资上调 人社部表示7月底为各省公务员工资调整最后期限。今天下午,记者从省人社厅了解到,我省是全国第一批完成公务员工资调整的省份之一,全省200余万在职和离退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调整已于6月底到位,其中在职人员按照每人每月300元标准实行预发。 每人每月涨300元 6月初,省人社厅和省财政厅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加紧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调整工作。通知要求,对日前已离退休的人员增加离退休费先行实施。按照标准,退休人员从科员、助教到厅局级、教授级,每月可增加260元至700元不等的退休费。离休人员增资比退休人员要高一些。同时,在职人员工资调整,按每人每月300元标准预发,待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正式实施时多退少补。 我省公务员8年未涨工资 据悉,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是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时确立的。从2006年至本轮调整前,我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已8年未涨。今年1月1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要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同时,明确配合这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也将同步调整。 工资待遇要向基层倾斜 ——广西、云南发乡镇工作补贴 调整前,北京一个基层公务员2014年12月的工资薪金构成。 【官方说法】李忠此前表示,中国机关事业单位近4000万在职人员,有近800万人在乡镇工作,将通过建立乡镇工作补贴制度,适当提高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 【典型地区】7月17日,广西召开全区人社系统年中工作会议指出,截至6月底,区直部门和市县补发2014年10月-2015年6月的调标增资部分已基本兑现到位。从7月起,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将按照调整后的标准正常发放。从日起,按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向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发放工作补贴。 除了广西,云南也出台政策,规定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00元的乡镇工作岗位补贴。 【具体案例】据媒体报道,李先生是广西自治区政府某部门的科员,工龄为4年。财务部门提供给他的补发工资条上显示,从去年10月到今年6月,总计5463元,平均每月补发607元。扣除应缴9个月的养老保险2860.56元和个人职业年金1430.28元,李先生实际到手的补发工资为1172.16元。再扣除医疗保险,李先生平均每个月新增工资不到130.24元。 重在优化工资结构 ——基本工资比重提高 对于此次调薪,官方多次强调非简单加工资,而是重在优化工资结构,缓解基本工资占比过小、津贴补贴占比过大的突出矛盾。 李忠指出,这次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将通过调整基本工资标准,并将部分津贴补贴或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适当提高基本工资的比重。 安徽6月份公布《关于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实施意见》等方案,从日起,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后,规范津贴补贴标准相应减少。 据广西某单位的一名副科级公务员介绍,在实施新一轮涨工资政策之前,他每月的工资是将近5000元,其中基本工资的占比还不足1/3,现在他的基本工资翻了一倍多,但同时津贴补贴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再扣去新增加的养老保险缴费和职业年金,实际到手的工资增加了200多元。 某单位一位工龄20多年的主任科员向媒体展示了6月和7月的工资条,通过比对工资条上的各栏数据可以看到,尹果的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均有增长,两项加起与之前相比翻了一倍多,而工作性津贴和生活性补贴两项则有减少。同时,从7月起,他的工资条上多了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两项应扣费用,再加上一些其他杂费及代扣部分,7月份,他的实发工资为4754元,比6月涨了379元。 河南省7月底前上调 从全国范围来看,因为各省财政情况不一样,相关工作进展不同,因此具体上调时间和范围也有所不同,不过全国范围内将于7月底前基本完成。 那么,我省什么时候实施相关政策呢?近日,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刘先生咨询了相关部门。 “咱们省调整公务员工资的时间暂时没法公布。”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省内各个省辖市的情况不同,所以近期会通过媒体统一对社会公布。 据透露,相关政策本月底会向社会公布,确认上调机关事业单位工资。也就是说,机关事业单位上调的工资,可以在8月份得到体现。 上次涨工资还是9年前 关心工资上涨的人,不仅是刘先生这样在事业单位工作的,我省某地级市一位工作20余年的公务员付先生说,上次工资调整还是在2006年7月,当时全国工资进行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工资都调整了,但是地方财政发放的津贴工资有所区别,市直机关的津贴数额高于县区机关。 付先生说:“我们市的退休工资已经涨了,科级退休人员平均每月涨350元左右,普通科员平均每月涨260元,目前这笔费用已经下发到个人工资账户,不过在职公务员还没有任何消息。” 数据: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有多少? 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收入究竟怎样?2014年11月,记者抽样选取不同区域县市的基层单位,“起底”基层公务员的真实工资。 【福建省】沿海某发达县区入职4年的一名科员级公务员告诉记者,2011年2月入职时基本工资3200元,电话和伙食补贴300元,扣掉五险一金和食堂伙食费等,一个月到手约2960元。一年后转正,如今一个月到手约3100元,年底双薪。 【广东省】某市政府一名正科级工作人员说,10月份除去五险一金后实发工资2751元,其中级别工资455元,工作津贴1179元,扣除住房公积金581元。“年底有双薪,四大节有过节费1千,其他什么都没有了,工作五年来工资几乎都没涨。我们是地级市,县里更少。” 【江苏省】金湖县戴楼镇一名工作了14年的司法科员表示,现在每月工资为4020元,其中职务工资380元,级别工资464元,工作津贴940元,生活津贴1900元,车贴7元,司法特岗150元,住房补贴179元。 另一名工作了3年的政府普通办事员,职务工资380元,级别工资408元,工作津贴820元,生活补助1900元,车贴7元,住房补贴169元,合计3684元。“过节费都不发了,‘秸秆禁烧下村’考核每年约7000元,年终奖2013年就停发了。” 【山东省】某地级市入职不足5年的张某,展示了他10月份的工资条,上面写着:实发工资2949.76元。 【四川省】射洪县金家镇24名公务员的工资表显示,年龄最大的59岁,最小的26岁,工资标准按2009年国家制定的公务员工资套改政策,由基础工资加津补贴构成。基本工资最高为1509元,最低760元;60%的津贴或绩效工资,最高为1533元,最低1104元;扣除公积金,实发合计,最高3007元,最低1726元,大部分在2000元到2400元间。 【陕西省】公检法系统普通科员工资表显示,他们的月工资为3715.5元,其中职务工资为380元,级别446元,生活补贴1380元,行业补贴224.5元。此外,相关人士透露,“每月有饭补200元,警衔补贴每月175元,住房公积金每月扣除165元,再无其他福利了。” 【宁夏回族自治区】某区工作2年的统计局科员表示,“一个月税后到手2300元。每年比其他地方多两个奖,一个是民族团结进步奖,在古尔邦节左右发;一个年终绩效考核,都是5000元。” 拍意料中的涨薪,难平和的心态 从上文看,相比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务员的工资算不得高。 这些年来,公务员涨薪一直都是个十分敏感的话题,意见分歧明显。根据前不久公布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今后公务员都要自缴养老保险,如果要从公务员工资单里扣出这些钱来,提高其基本工资水平这件事就无法绕过,这也是减少养老金并轨阻力最现实的办法。因此,此次公务员涨薪可谓是在意料之中。 而当公务员工资调整方案“靴子”落地之时,互联网舆论场上对此争议依然热烈,支持的不少,但吐槽的声音居多。 “凭什么公务员就涨工资?”“嫌工资低别当公务员啊!”“公务员工资是不高,可福利好,分房子,灰色收入也不少”…… 评论员“燕农”在媒体上发表的评论中说,基层以及低级别公务员过去十年工资偏低,而其中一部分人的现实生活消费水平却远超出其工资收入水平,二者之间的差距令人浮想联翩。随着反腐持续发力,公众一次次看到某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大肆敛财,至于灰色收入更是往往超乎想象。这起码说明,一些灰色收入或违规兼职、违规经商等收入,支撑了一些公务员在“低工资时代”的高消费。 据了解,由于公务员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实行全国统一标准,由中央财政支付,而津补贴由地方财政安排,具有一定的浮动区间和灵活性,这被认为是导致各地公务员工资差异的“罪魁祸首”。 据研究中国公务员薪酬问题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公共经济系副教授孙琳统计,各地擅自发放的津补贴名目达到300多项。全国各地的津补贴很不平衡。因此,公务员工资水平各地差别较大,北上广、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务员,其收入在未按照中央关于公务员工资政策规定执行的情况下确实不低,以广州为例,根据广州公布的2012年度财政决算表和三公决算报告,广州公务员当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是普通市民平均收入的2.79倍。 此外,公务员基本工资近十年未涨,并不代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各类津贴、补贴未涨。在八项规定出台之前,“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就一直饱受诟病,某些公权力长袖善舞,为部门以及个人牟利并不鲜见。还有一些地方公职人员在住房、医疗以及子女上学等方面,都享有令普通民众艳羡的便利甚至福利,这为“低工资时代”的公务员整体福利增色甚多。进一步讲,公务员分类改革尚未完全到位,小到“门难进、脸难看”,大到依法究责、引咎辞职,都尚未完全关进制度的笼子,公务员依法退出机制尚不健全。 八项规定出台后,公务员收入有所降低,这是事实,但公务员的待遇水平仍然远远高于普通人。有些基层公务员说,有钱的都是有一定级别的官员,基层公务员待遇一般。问题是,基层公务员也有大批人抢着干。 上述种种,都可以看作是此次公务员涨薪背后的舆情反馈。而那些反对的声音里,或许牵扯了太多其他因素。如果公务员收入透明、禁止任何贪腐和灰色收入,如果权力被晒在阳光下,给低工资的公务员涨工资就没有太多争议。从这个意义上讲,反对公务员涨薪的声音,可以看作是对从严治吏和规范权力运行的期望表达。因此,在对公务员工资进行调整之后,各项法律规章的完善、执行力度的提升,都需要进一步改观。 建言:公务员涨工资应是系统改革前奏 社会对于公务员涨工资的高度敏感,包含着对公务员制度和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巨大冀望。只有将这种系统性改革与为配合老保险制度改革而实施的工资调整步骤协调起来,公务员涨工资才能具有最大的法理性。政策面需发出更鲜明的信号:公务员涨工资,不是对这个群体的“安抚”,而是进一步改革的前奏。 公务员涨薪之后的首要任务,便是规范公务员的收入来源,重中之重是斩除一切形式的灰色收入,让工资成为公务员的主要收入来源。斩除灰色收入的良剂是权力公开透明,让社会公众监督公务员行为,消除寻租空间,并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严格法办,使之不敢也不想获得灰色收入。同时,要消除部门间的收入差距,适当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并适当向基层和老少边穷地区公务员倾斜,让那些在艰苦地区奉献的公务员能够安下心,扎下根。 第二是要破除公务员的制度性福利,与公众站在一个平等比较的基准线上。评论员曹林指出,老百姓确实知道一些公务员收入不高,但公务员在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享受着不少特别福利。从严治官下,公务员虽然“越来越难当”,但之所以离职的人很少,就是舍不得这些制度性福利。去除各种双轨制,跟老百姓一起靠工资过日子,“比较工资”才有正当性。 第三是建立财产公开制度。一些公务员总抱怨自己工资低,但总得拿证据来证明吧?也就是通过向社会公开收入和财产来自证“低收入”,而不是一边捂着财产不公开却一边抱怨收入太低,缺乏说服力。公开了收入情况,确实很低的话,甚至不用自己说加薪,老百姓会主动要求给公务员加薪。当然,公开之后会有区别,低的穷的,要加薪,而高的肥的,必须减薪。 最后,考评体系也有必要改革,要让发工资的纳税人体验到来自公务员的尊重。要改进公务员的服务态度,提高行政效率。为此,要列出权力清单,减少审批项目,规范公务员行为,真正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认为,公务员工资配套改革分为几个层次,一是公务员工资、福利、社保等制度的配套改革;二是与财政体制等的配套改革;三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四是与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公务员工资改革的推进需要多个部门齐心协力、强化协同才能完成。各分管部门应加快制定初次分配、二次分配、农民增收、规范分配秩序各领域的具体政策并抓好落实。一句话,整个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得越及时越到位,公务员工资改革的环境条件就越好,矛盾就不会聚焦。 公务员退休年龄及退休工资最新消息 近日,2015有关退休年龄和退休工资的最新规定发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新政策新内容。 退休年龄的延长,以此提高养老金给付门槛的确是随着人口预期寿命延长而出现的必然趋势。网络传:中央关于退休年龄延5用10已敲定,备受关注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步伐渐行渐明朗,关于2015新的退休年龄和退休工资规定详情如下: 首先,从2015年开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职工和居民应当推迟1年领取养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迟2年,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女性65岁领取养老金。 其次,从2020年开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职工和居民推迟6个月领取养老金,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男性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 退休工资新规定 基本工资工人按照工人资格定: 随国民经济增长:10年工龄2000元,15年工龄2300元,20年工龄2500元,25年工龄2800元,30年工龄3000元,40年工龄3500。 工龄工资(含工龄): 随着工龄的增长,每年30元。工龄工资的实行这不仅是对老工人的照顾问题,更重要的是鼓励终身从是工人,有利于工人队伍的建设和工人队伍的稳定。 工作工资: 所得补贴按照实际按劳取酬原则;主要是鼓励工人多干活,特别是年轻工人精力充沛,他们多劳动多生产,并得到应有的报酬,不仅是心理的安慰,也是对他们的鼓励。 绩效工资: 月份及年奖金(取代职称工资)。这部分奖金,只能占工资的10%左右。大家推荐竞比实绩,每年年奖金,不终身制。每个工人积极努力年年有希望。主要是激励工作出成效,优质优得,不仅要激励多工作,更要激励劳动人民。 特优津贴: 若全体工人公认的特别优秀工人,无名额限制,县市以上部门高标准考核认定,象领国务院津贴领县/市政府津贴,不终身制。主要是对那些在劳动工作在有特殊研究成果,并得到很好的推广,可根据影响范围的大小确定等级,或者说是以国家及,省级,地市、县确定不同的标准,使那些有才华的工人得到应有的报酬,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工人的退休金: 按照工龄,每工作一年100元。依此类推工龄10年的退休金是1000元。参加工作20年的退休金是2000元,参加工作30年的退休金是3000元,工龄40年的退休金是4000元。不分高级工,中级工,还是普通工人。退休金一律平等。公务员也要不分职位高低一律平等。和工人的退休金一样。三年以内执行完成。 养老保险: 一般来说要交满15年,到退休的时候才能终生享受养老金,所以想拿养老金的人请务必在自己退休前15年就开始交。如果到退休年龄交养老保险不满15年,那等到你退休的时候国家会把你的个人帐户上存8%的养老金全部退给你。那单位给你交的21%到哪里去了?国家把单位为你交的21%的钱全部划到国家的养老统筹基金里了。 收入证明收入证明范本 退休新政策的下发,作为公民的我们自然只能接受,我们更应该的是去学会理解,学会保护自己的利益。 延迟退休方案有望2017年推出至少2022年后实施。 2015年公务员工资套改等级标准对照表 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将建立由四部分组成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岗位绩效工资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其中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实行“一岗一薪、岗变薪变”,“一级一薪、定期升级”。下表可以查出你的基本工资。
公务员职务工资标准
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对应关系表
公务员级别工资标准表1
公务员级别工资标准表2 公务员工资套改实施办法 1、职务工资。公务员按现任职务执行相应的职务工资标准。 2、级别工资。级别和级别工资档次按现任职务、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确定。 3、现任职务,是指按干部管理权限由任免机关任命的职务,以目的职务为准。日后变动了职务的人员,按6月30日的职务套改后,再按职务变动规定确定工资。 由领导职务改任同一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由任免机关按干部管理权限,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其应执行的职务工资标准。 4、任职年限,是指从正式任命职务当年起根据实际任职时间按年度累加计算至2006年的年限。 公务员在同一职务层次担任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的时间,合并计算为同一职务层次的任职年限。 公务员现任职务低于原任职务的,其原任同级职务和较高职务的年限合并计算为现任职务的任职年限。 5、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计算的年限,其中须扣除1993年以来除试用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称职的年限。工作年限,是指从本人工作当年起根据实际工作时间按年度累加计算至2006年的年限。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是指在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未计算为工龄的学习时间。在校学习的时间以国家规定的学制为依据,如短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如长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国家规定学制计算。出国留学并在国外取得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其未计算工龄的国外学习时间可合并计算为套改年限。实际学习时间短于国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长于国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国家规定的学制计算。 工作人员因公负伤治疗期间、女职工产假及哺乳假期间,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的年限不予扣除。 6、任职年限和工作年限的计算截至日。 7、公务员按现任职务套改的级别,如低于或等于按原任低一职务套改的级别,可先按原任低一职务套改,在此基础上高套一个级别,级别工资就近就高套人对应的工资标准;如高于按原任低一职务套改的级别,但级别工资额低于按原任低一职务套改的级别工资额,可先按原任低一职务套改,再就近就高套人按现任职务套改级别对应的工资标准。按原任低一职务套改时,现任职务的任职年限与原任低一职务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为低一职务的任职年限。 8、公务员套改的级别和级别工资额低于相同学历新参加工作人员转正定级的级别和级别工资额的,执行相同学历新参加工作人员转正定级的级别和级别工资额;套改的级别高于相同学历新参加工作人员定级的级别,但级别工资额低于定级的级别工资额的,可按相同学历新参加工作人员定级的级别工资额就近就高套入套改级别对应的工资标准。日前已转正定级的公务员,如所任职务低于同等学历新录用公务员转正定级工资待遇所对应的职务层次,可按同等学历新录用公务员转正定级工资待遇所对应的职务层次套改确定工资;转正定级后可执行副科及以上职务层次工资待遇的人员,按任职年限5年以下进行套改。 公务员涨工资作为惠及4000万公务员的大事,其调整难度无疑使非常大的。此次公务员涨工资初步落实意味着我国的行政体系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也预示这简政放权的进一步落实。希望公务员涨工资后还需长“心”,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买房精选专题
全国住房限购城市名单2016(国庆最新)
阅读下一篇
下载APP新上房源早知道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警衔工资纳入退休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