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布江达县到嘉黎县中学老师名单是否有捷径

当前位置: >
工布江达县著名旅游景点
发布时间:
, , , , , ┊阅读:次┊
工布江达藏语意为“凹地大谷口”,位于自治区东南部,念青唐古拉麓,雅鲁藏布江以北。318国道贯穿全县,距270公里,距市130公里。工布江达县地处尼洋河中上游,地势西高东低,南北山峰林立,尼洋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境,县内最高海拔6870米,最低海拔3180米,平均海拔3600米,全县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含氧量充足。工布江达县境内大小景点56处,涵概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现阶段开发运营的景区(点)有国家AAAA级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巴松措及有着丰富历史渊源的太昭古城,充满神秘色彩的秀巴千年古堡,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甲嘎东赞景区。一、&错高湖景区错高湖又名“巴松错”,在藏语中的意思是“三岩湖”。位于工布江达县错高乡境内,距川藏公路44公里,距县城约90公里,距拉萨396公里,距林芝地区八一镇125公里。湖面呈长条形,长15千米,平均宽度2.5千米,&面积37.5平方千米。湖面海拔3538米,平均深度60.15米,最深处为166米,是藏东最大的淡水堰塞湖之一,被奉为神湖。错高湖四面环山,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春天湖畔繁花似锦;夏天郁郁葱葱,烟云密布;秋天山野橙黄,野果飘香;冬天银光闪闪,心旷神怡。翠绿的风光倒映在碧绿的湖面,湖水四季呈现不同的色彩,微风吹拂,涟漪片片,素有“瑞士风光”的美誉。从巴河镇到错高湖,沿途有“铁门关额行昌峡谷”,“朱拉棍巴”,“拉札”,“多吉札”,“赞给札”,“百户镇斯立嘉钟遗址”,“直邦棍”,“错秀村水中奇观”等景点;湖的四周有“浴佛池”,“隐居洞”,“措门杰滴奶宫”,“麦玛趟”,“多青棍巴遗址”,“钟错”,“拉玛尼荣原始森林”,“兴赤赞布王宫遗址”,“空行母城”,“优错比热”,“攀地”等景点;湖心有岛,岛上有“错宗寺”,“桃抱松”,“栎树”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巴松错门票价格旺季:5月1日--10月30日&&120元淡季:11月1日--4月30日&&&60元二、古堡古堡又叫戎堡。这些古堡看起来十分古老神秘,被称作千年古堡。在工布江达县境内有多处,现存比较完整,规模比较宏大的有两处。一处即位于巴河镇秀巴村的古堡群,该处有5个高约50米~60米,用石块砌成的堡垒,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二是雪卡村古堡群,该处有4座,建筑雄伟高大,气势磅礴,处于巴松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古堡由片石和木板砌成,中空、无顶,外观呈十二面十二棱柱状,内为八角形,墙体厚约2米,嵌有木板,可以登顶。古堡顶层有t望孔,可以用来观察远处的动静,也能防御敌人射箭,古堡还可以燃放狼烟,向远处示警,易守难攻,十分坚固。对古堡建筑物的真实来历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清朝末年的赵尔丰进藏时修建的烽火台;有人认为是古人为了防备鲲鹏的袭击所建;又有人说这种建筑形式与云南的纳西族建筑形式相似,很可能是古纳西族人所为;而工布人则说是祖先留下的遗产。1999年,中国科学院专家到工布江达县考察,专门对古堡进行了考证,证实古堡建于唐朝后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1000多年前,松赞干布为统一吐蕃,四处征战,每征服一地就修建一处堡垒,作为统治标志。&秀巴千年古堡门票价格旺季:5月1日--10月30日&&&90元淡季:11月1日--4月30日&&&45元三、 巴嘎景区巴嘎景区位于工布江达县西部娘蒲乡境内,距川藏公路55公里,距县城约65公里。景区内群山耸立,连绵起伏,平均海拔在4500米。山壁岩石红纹密布,条理清晰,酷似藏经,向主峰多吉帕姆峰攀登需要跨过天桥,登上20米高,倾斜90度的天梯,经过一个自然形成的溶洞,洞口一米见方,洞深20米左右,洞内漆黑,完全不见光,要想登上峰顶,须要拉着一条铁索,登着80余度的洞壁,向上攀登106米,洞顶部有一“天窗”,窗口略大于盆,阳光可折射至洞内,据说如果能看到天空就能够见到自己的前生和来世。洞中空间虽然不大,但洞内可听到水声、风声。洞壁呈圆形,壁面光滑,烛光下可见天然形成的圣兽、佛像等图案和一些无人能懂的文字。从太昭(今江达)古城至巴嘎景区,途中经由唐蕃古道,地龙村原始景观,拉如寺、长寿泉、异洞“珍珠滩”、加兴沟瀑布、布如沟温泉、红霞沟、仰卧沟奇峰,巴嘎寺,三色湖、莲花生大师修行洞、女神诵经处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四、&尼洋河沿线景区尼洋河是工布地区的“母亲河”,又称“娘曲”,藏语意为“神女的眼泪”,发源于米拉山西侧的错木梁拉,全长307.5公里,河水年流量220亿立方米,流域面积15459平方千米,由西向东,与雅鲁藏布江恰似一对情侣并行而下,途经工布江达县加兴乡、金达镇、工布江达镇、巴河镇、林芝县百巴镇、八一镇、布久乡、米瑞乡,从涓涓细流到磅礴大河,用乳汁般的河水滋润了整个工布地区,在林芝县则们附近聚集万般情感投入雅鲁藏布江宽大的怀抱,是雅鲁藏布江的五大支流之一。尼洋河沿河两岸植被完好,风光旖旎,景色迷人,途径景点众多,是青藏高原最美丽的河流之一。沿途有赛卧吊桥、林则野生猕猴观赏点、噶丹村泥石流遗址、中流砥柱、珍珠神泉、松多温泉、邦杰塘草原、工布天门――米拉山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一、自然景观(一)赛卧吊桥赛卧意为金色光辉。赛卧村属工布江达镇一自然村,地处318国道旁,距工布江达县县城35千米,距林芝地区驻地八一镇95千米。1997年,为解决该村3户15人的对外交通问题,修建赛卧吊桥,此桥一端为片石修筑的方形桥墩,一端以山体岩石为基,以两根钢索为载体,在上搭设木板而成,建筑程序比较简单,外观古朴,却十分牢固,并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具有典型的工布建筑风格。踏上赛卧吊桥,脚下是汹涌的尼洋河水,两岸是葱茏的花草树木。(二)野生猕猴观赏点位于工布江达县仲萨乡境内,距318国道2千米。野生猕猴在西藏极为罕见,仅存于林芝、山南少数地区,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猕猴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西藏猕猴是猕猴家族里形体最大的一种。西藏猕猴多栖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沟谷和江河岸边的密林中或疏林岩山上,喜群居,一般30只~50只为一群,大群可达200只左右。门票价格:一张70元(三)嘎旦村泥石流遗址嘎旦村地处318国道,距工布江达县城以西10千米处,该地岩层以硅质页岩、石英砂岩、钙泥质页岩为主,经多年风化腐蚀、冰雪切割,岩质极为疏松。日,由于连日降雨,对面山上湖水决口,爆发泥石流。遗址虽经数十年风雨侵蚀,但泥石流所经痕迹仍清晰可见,遗址中被泥石流冲击而下的石块经滚动和风雨侵蚀基本成浑圆状,具有很高的地质科研价值,是自然灾害预防的实地教科书。嘎旦村遗址已列入保护范围,经多年维护,该处青山环绕,绿水中流,置身于其中,令人感叹历史的沧桑变迁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四)中流砥柱位于318国道距县城以西15公里处,南侧多山耸峻,连绵逶迤,山体巍峨如笋,峭壁斗艳,群峰斗奇,山顶白云缭绕;北侧半山坡处有灌木丛林,坡顶居住有百姓人家,山坡下激流澎湃、水势汹涌,中流砥柱矗立在河水中央。大石被当地人贡为“守护神”,每逢黄道吉日时就会烧香朝拜,以求世间万物生灵平安吉祥。距中流砥柱约200米处屹立着一座大山,山体造型奇特、峻秀,山势险要,被当地群众称为“母子拜观音山”。神佛山山顶上有一片奇石,酷似人形,奇石由7个巨石组成,其中一个尤为巨大,像是佛祖释迦牟尼,四周环绕六块人形巨石,像是在聆听佛祖说法讲经。这里奇石众多,有的酷似女神,有的酷似牦牛、牧童和佛教信徒,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另一边有两块巨石,像是一个人牵着一匹马,马上坐着一位女子,传说是工布地区的守护神――工尊德姆和她的情人工布白神――工拉嘎布的石像。工布地区自古以来森林茂密,河流湍急,灾害频繁,瘟疫流行,虎豹熊狼常常出没。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一片汪洋,水妖在此兴风作浪,工布人民时时面临威胁。工布地方有一个叫工尊德姆的少女,纯洁美丽,聪明善良。她一心向佛,立志要通过刻苦修炼,求得正果,以保护善良的工布人民,为了修行,工尊德姆在南迦巴瓦峰修了一座宫殿,又独自一人跋山涉水,到、等地游历。经过多年的找寻,她发现尼洋河第一大峡谷是最有灵气的地方,于是她施展法术,招来巨石置于河中,作为她修炼的宝座。从此她就在尼洋河的巨石上修炼,工尊德姆修炼成神以后,她看到尼洋河水妖仍然兴风作浪,河水经常泛滥,危害当地百姓,于是她把宝座留在尼洋河中镇住水妖,同时又把她的宝剑插在山顶,形成剑形巨石,以震慑妖魔鬼怪、虎豹豺狼,使工布人民从此安居乐业。每年藏历元月一日至五日,工布一带的农牧民群众都要祭祀工尊德姆,参加祭祀活动的都是女性,男性不能参加。(五)珍珠神泉泉水从石缝里渗透出来,水呈帘状,经过岩石的多层过滤,泉水清冽异常,因为海拔高,气温低,滴下来的泉水往往冻成晶莹剔透的冰柱和洁白的冰粒,形如珍珠,故名珍珠神泉;泉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用它清洗眼睛可以消除眼部疲劳,据说还可治疗眼病;洗脸洗手可使皮肤光滑富有弹性;据说还有神奇的退烧作用,被当地人视为神泉,常常有人从远方赶来取水。这里挂有很多经幡,是当地百姓为家人祈祷健康而敬奉神泉的。(六)松多温泉位于318国道上的松多小集镇旁,距县城85千米,有温泉多处,自然环境特别适合牛羊。每逢秋季,牧民都要把牛羊赶来喝温泉水,因泉水富函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所以这里出产的牛羊肉肉质细嫩,没有膻味,酥油格外香甜,是款待宾客的上佳食品。在西藏和平解放之前,每年都要作为贡品进贡噶厦。温泉还可以进行医疗,对脚气、皮癣、胃病等都有一定疗效。(七)邦杰塘草原邦杰塘草原位于318国道附近,距离工布江达县城110千米。在藏语中,“塘”的意思是平坦宽阔的坝子,邦杰塘草原就是一处水草丰富的大草坝。邦杰塘海拔4700米,草场面积15平方千米。东边是树木葱茏、风景秀丽的尼洋河峡谷;西边是白雪皑皑、五色经幡飞舞、海拔5020米的米拉山口。草场四周山坡环绕,每当秋天来临,山坡下开满三色野花。坝子里的地形起伏平缓,绿草如茵,犹如一块天然的绿色大地毯。邦杰塘草原水草丰美、日照充足、气候温润,有温泉多处,特别适合牛羊生长。每逢秋季,牧民都要把牛羊赶来喝泉水,因泉水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所以这里出产的牛羊肉肉质细嫩,没有膻味,酥油格外香甜,是款待宾客的上佳食品。(八)工布天门――米拉山位于318国道距县城143千米处,距拉萨137千米,海拔5020米。是拉萨通往林芝的必经之路,也是沿途海拔最高的山。山的周边是郁郁葱葱的原始草场,偶尔可看见野生动物在山间吃草玩耍,天空中秃鹫在盘旋鸣叫。山顶处有当地群众和游客自行拴挂的经幡,以祈祷山神保佑万物生灵。二、人文景观(一)太昭古城太昭古城原名江达,藏语的意思是大谷口。“太昭居尼羊河、布球河之间,地方平原,就以前官寨改为县署,无城郭,以前为市,南骑布球河一桥,名三星桥,北骑尼羊河一桥,名甲桑桥,南北一街,人民八十余户,环绕而居,形势广阔,因向为入藏之要道,旧置炮碉数座,一重镇也”。①自唐朝与吐蕃联姻,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就日益密切,军旅客商往来不绝。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藏历第十一饶迥水马年),第五世达赖喇嘛在蒙古和硕特部落首领固始汗的支持下,建立甘丹颇章政权。其后,设江达宗和雪卡宗。因与江达所在地娘布与娘曲(尼洋河)下游的工布地域接壤,无天然大山江河隔开,两地文化、生活习俗又接近,江达逐渐成为工布地区,称为工布江达,意即工布之江达,与孜拉、觉莫、雪卡三宗合称为工布四宗。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藏历第十二饶迥火猴年),准噶尔部首领策旺阿拉布坦,派大将策零敦多布率6000精兵袭扰西藏,严重影响到西藏的社会秩序。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藏历第十二饶迥铁鼠年),康熙帝命噶尔弼为定西大将军,延信为平逆将军剿灭。工布地区头人阿尔布巴率2000工布民兵协助清军作战,在今嘉黎县和墨竹工卡县境内大破准噶尔军,准噶尔军兵败逃窜,准噶尔部大将策零敦多布见“援散食绝,力竭势穷”,遂从藏北经阿里逃回新疆。噶尔弼所率清军,南路从四川成都启程,出打箭炉,过金沙江,经芒康、察雅、、洛隆、边坝、拉里、江达入拉萨,奠定了此后联系川藏的传统交通大道――川藏通道。成为政府官员、军队、驿使来往通行的官道,而江达是川藏通道上的交通、军事、商贸要津。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被视为凭山依谷、形势险要、进入拉萨必经的重要通道,先后在此设有粮台塘铺,委派外委1员,兵120名驻防;后驻千总1名,兵40名;清道光年间有外委1名,兵46名。1911年8月,清兵前锋功至工布江达,在太昭设兵营,并立“太山石敢当”石碑(现石碑收藏在当地一农户家中)。“太昭县,县居本境(即西康省)之极西部,旧名江达,民国元年(1912年),尹昌衡以己之字号名之”①。四川经略使尹昌衡提出西康建省框架,拟设江达为太昭府,但未实行,嗣后,通称太昭县。清朝末年,太昭古城人口众多,市镇繁华,店铺林立,有著名的小八角街和四个香火鼎盛的庙宇,并设有宗政府(二层楼结构,一楼为牢房)、牢房、粮仓、学校、邮局、旅馆、饭店、客运站、法院、金银加工店、裁缝店、刑场等单位和设施,藏、汉、回等民族和尼泊尔的客商来这里经商交易,各地的商品也能够顺畅流通,当地藏族也与其他各民族开始通婚,这里便成为当时西藏的重要商业文化中心。在原太昭古城的北面和东面共建有四座寺庙,分别是:“吐吉拉康”、“乌金拉康”、“关帝庙”和“度母庙”,由于历史变迁和清末战争的频繁发生,只有“吐吉拉康”遗址还可以看到寺庙大门和墙壁上的壁画,“乌金拉康”旁还树立着当地商人、群众和官兵捐资修葺唐蕃古道的“万善同归”碑,其余两座寺庙几乎全部被破坏(只留有寺庙遗址)。不过据当地老者回忆,“吐吉拉康”为格鲁派,土木结构,主供佛为千眼千手观音,左右两侧有上百卷的甘珠尔经书;“乌金拉康”为红教宁玛派,土木结构,主供佛为莲花生大师;“关帝庙”又称“格萨拉康”,位置在大杨树旁,为全木质结构,留有“敬献宝炉”石碑,每逢藏历四月十五日,当地群众会在关帝庙集会,举行祭祀等活动;“度母庙”遗址在大柏树旁,为全石质结构,寺庙大门正对太昭村,主供佛大度母,旁边有1000余个小度母。太昭旧有行台一座,大门有道光二十年驻藏大臣孟保所题“威镇西南”四字匾额一方,大堂一联云:“只容人戴酒,不许客题诗”,其下款为秦若虚,亦不知何许人也。噶色寺有乾隆二十六年御赐“西竺净真”四字匾额一方,其大殿一联云:“松老龙蟠结罗汉果,月明凤翥现如来身”,此联系于道光二十九年,管理拉里粮务、四川后补知县王书佐敬赠,此联系木刻。古城西面还有清军墓地,共有150余座,每座都有清晰可见的碑文,上面详细地刻着死者的姓名、修墓年代及立碑人姓名等。(二)阿沛庄园旧址阿沛庄园位于工布江达县县城东约8公里处,背靠青山,面尼洋河。为清代工布地区头人阿尔布巴世居地,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阿沛庄园为西藏十二大庄园之一,由九座碉房组成,占地数十亩,主房为五层碉房,宏大雄伟、建筑独特。主房周围喇嘛经楼、贵族楼、娱乐楼、佣人房林立。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藏历第十二饶迥火猴年),准噶尔部首领策旺阿拉布坦,派大将策零敦多布率6000精兵袭扰西藏,严重影响到西藏的社会秩序,其周边的四川、云南等省的安全也受到影响。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藏历第十二饶迥铁鼠年),康熙帝命噶尔弼为定西大将军,延信为平逆将军剿灭。工布地区头人阿尔布巴率2000工布民兵协助清军作战。平定准噶尔部后,阿尔布巴因功被清朝中央政府授予贝子衔,不久又升任西藏地方政府噶伦。为表彰阿尔布巴在抗击准噶尔部所立下的战功,西藏地方政府将其出生之地封为阿沛,因此,阿尔布巴又叫阿沛?多吉杰布。清雍正五年(1727年,藏历第十二饶迥火羊年),阿尔布巴因权力之争,联合隆布鼐、扎尔鼐杀害首席嘎伦康济鼐,从而引发了历史上有名的“卫藏战争”,史称“阿尔布巴之乱”。雍正六年(1728年,藏历第十二饶迥土猴年),康济鼐被杀后,清廷派内阁大学士僧格、副都统马喇入藏解决争端。西藏地方嘎伦颇罗鼐集结后藏、阿里兵力突袭拉萨,围困阿尔布巴等人于布达拉宫。清朝廷即派都察院御史查朗阿和护军都统迈禄、西宁镇总兵周开捷率兵入藏。颇罗鼐将阿尔布巴等人交给清军,经审讯将阿尔布巴等人处死,其家族后人也被灭门,阿尔布巴子嗣断绝,其名号由颇罗鼐次子承袭。发展到近代,阿沛家族成为西藏地方大贵族,与帕拉家族、车仁家族、拉如家族等贵族世家都有姻亲关系,使阿沛家族成为西藏地方有实力的一派,许多人物担任过西藏地方政府的重要职位。1934年,贵族阿旺晋美入赘阿沛家族,是为阿沛?阿旺晋美。195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18军发起昌都战役,西藏地方政府噶伦、昌都总管阿沛?阿旺晋美在内乌齐县朱阁寺放下武器,并以西藏日签订《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和平解放西藏的办法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1936年~1959年,阿沛?阿旺晋美历任西藏地方政府昌都粮官、民事法官、孜本(审计官)、昌都总管、噶伦,昌都地区解放委员会副主任。1955年,时任西藏军区副司令的阿沛?阿旺晋美被授予中将军衔。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阿沛?阿旺晋美任副主任。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阿沛?阿旺晋美为人民委员会第一任主席,后历任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下一篇:没有了
热门文章 Top Article
最新文章 Top Article400-633-1888
当前位置:
林芝市S205线工布江达县娘蒲乡太昭村至那曲嘉黎县阿扎镇公路及工布江达县巴河镇雪卡桥勘察设计招标公告
林芝市S205线工布江达县娘蒲乡太昭村至那曲嘉黎县阿扎镇公路及工布江达县巴河镇雪卡桥勘察设计招标公告
信息发布日期:
加入日期:截止日期:地 区:西藏自关键词: 勘察设计 公路 勘察 设计 路
&招标公告正文
招标编号:LYZB-16066
1.招标条件
&&& 本招标项目林芝市S205线工布江达县娘蒲乡太昭村至那曲嘉黎县阿扎镇公路及工布江达县巴河镇雪卡桥勘察设计招标已由计划申报批准建设,建设资金国家投资,项目出资比例为100%,招标人为林芝市交通建设项目管理中心。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的勘察设计进行公开招标。
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 建设规模
  林芝市S205线工布江达县娘蒲乡太昭村至那曲嘉黎县阿扎镇公路:起点江达县太昭村(接国道317线),沿线经米吉村、昂巴宗村、娘蒲乡拉如村、同吉村、朝朗村至阿扎镇交界处全长约118公里,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
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巴河镇雪卡桥:位于巴措公路K14+832处,桥长约80米,桥净宽6.5米,按公路-Ⅱ级标准建设。
&&& 2.2 技术标准
  按照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于发布施行西藏地区公路建设主要技术政策的通知》和《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标准化设计指南(试行)》,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标准。
  其他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的相关规定。
  2.3 招标范围
  本标段内农村公路施工图勘察设计(根据《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预算文件编制以及施工招标配合和后续服务等工作。且勘察、设计成果文件应满足国家相关规范和相关部门审查要求直到审查合格。
  2.4 标段划分及勘察设计周期
  本次招标划分为二个标段。
  勘察设计周期:一标段勘察设计周期:9个月,二标段勘察设计周期:3个月,各标段内农村公路施工图勘察设计、预算文件编制以及施工招标配合和后续服务等工作。
里程长度(公里/米)
主要工作内容
一标段:林芝市S205线工布江达县娘蒲乡太昭村至那曲嘉黎县阿扎镇公路勘察设计
全线工程勘察设计
二标段: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巴河镇雪卡桥勘察设计
全线工程勘察设计
3.投标人资格要求
  3.1本次招标要求投标人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公路工程勘察乙级资质及以上资质,公路工程设计乙级资质及以上资质,(一标段)近5年至少独立完成过三条及以上里程各不低于40公里的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类似勘察设计业绩、 (二标段)近5年至少独立完成过三座及以上不低于80米桥梁的类似勘察设计业绩;在人员组成结构等方面具有相应的勘察设计能力。参与本项目公路勘察设计投标的单位必须已在西藏自治区公路工程勘察设计备选库名单中。
  3.2& 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3.3 每个投标人可对二个标段投标,且允许中一个标。
4.招标文件的获取
4.1& 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于 2016 年9月30日至 2016 年10月4日,每日上午10时00分至12时30分,下午15时30分至17时30分(北京时间),前往四川良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拉萨市罗布林卡路德丹林小区四栋一单元101号)报名并购买招标文件及相关资料。报名时须携带以下资料:持单位介绍信、授权委托书(委托人必须是本单位人员并提供委托人的社保原件)、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勘察资质证书副本原件、设计资质证书副本原件、委托人身份证原件及上述资料彩色复印件一套(复印件无线胶装成册,单位介绍信及授权委托书需装订原件,并逐页加盖公章),报名并购买招标文件,所提供的资料必须真实有效
4.1.1报名时需提供拟派往本项目人员: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路线分项负责人、工程地质勘察分项负责人的职称证、资格证及近六个月的社保证明(2016年3月至2016年8月)原件。
&&& 4.2& 招标文件每套收取成本费人民币1000元,逾期不售,售后不退。
5.投标文件的递交及相关事宜
  5.1 招标人不统一组织进行工程现场踏勘,不召开投标预备会。
  5.2 投标文件递交的截止时间(投标截止时间,下同)为日 09 时 30 分,投标人应于当日 09& 时 30 分之前将投标文件递交至 详见招标文件 。
  5.3 逾期送达的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的投标文件,招标人不予受理。
6. 发布公告的媒介
  本次招标公告在《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网站上发布。
7.联系方式
  招 标 人:林芝市交通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招标公司:四川良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地&&& 址:拉萨市罗布林卡路德丹林小区四栋一单元101号
  联 系 人:饶新元
  联系电话:&
&&&&&&&&&&&&&&&&&&&&&&&&&&&&&&&&&&&&&&&&&&&&&&&&& 日
&&&&&相关的其他招标项目信息
中标展示专区
·青海金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标
·南京虚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标
·北京天泰北斗科技有限公司中标
·佛山市中南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中标
·河南省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中标
·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中标
·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中标
·安徽艺源建筑艺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中标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中标
·广州泰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标
·北京安新海创科技有限公司中标
·江西大族电源科技有限公司中标
华东:       
华北:     
东北:   
华南:   
西北:     
西南:     
华中:   
客户咨询:400-633-1888      信息发布电话:010-    传真号码:010-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道沟一号青东商务区A座七层(100089)
北京智诚风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招国联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招国联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国建伟业咨询有限公司     哈尔滨中招国联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66
                           基本概况/工布江达县
工布江达县地图
工布江达县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念青唐古拉山南麓,以北,东邻波密、林芝县,南接米林、加查、,西连,北至。全县东西长180公里,南北宽71公里,总面积128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4万亩,林地面积65.57万公顷,草场面积17.2万亩。全县辖6乡,3镇,88个行政村。总人口2.8万人,其中农牧区人口2.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4%,有藏、汉、回、门巴、、隥人等多种民族,藏族占全县总人口的94%。 行政隶属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1986年,恢复成立以后,工布江达县正式列入林芝地区。县城驻地果林卡,人口4300余人,是全县的政治、和中心,县城距自治区所在地拉萨市276公里,距林芝地区行署所在地八一镇130公里。
历史沿革/工布江达县
牙披,一作“阿丕”。距江达九十里,一日即至。江达一区,藏名工波,一作“工布”,以一营官治之。汉曰“营官”,藏语为“碟巴”也。其治所即为“牙披”。因牙披不当大道,故设差站于江达。汉人不知有牙披,但知有江达,惟亦知其属于工波,故曰“工布江达”,尹昌衡拟设及昭县是也。工布江达,藏语意为“凹地大谷口”。工布江达,清代为江达宗。民国初设太昭县,后改称工布江达宗。和平解放后又称太昭县,1964年划归拉萨市管辖。1986年复归林芝地区管辖至今。工布江达县总人口近2.2万。辖3个镇、6个乡,128个行政村。1997年,面积11600平方千米,人口2.3万。辖9个乡:峡龙乡、错高乡、雪卡乡、朱拉乡、仲萨乡、江达乡、娘蒲乡、金达乡、加兴乡,共有127个村委会。县政府驻峡龙乡,距拉萨280千米,距八一镇130千米。(根据《政区大典》整理)
峡龙乡(Xialong Xiang) 县政府驻地。1959年8月设峡龙区,1987年9月改乡。位于县境中部,面积170平方千米,人口0.2万。辖吉底、达巴沙、阿沛、帕浪沙、嘎登、仲、帮格、拉谷帮、扎玛、拉龙、西日、支嘎、结定、浪嘎、娘当15村委会。
错高乡(Cuogao Xiang) 1959年8月并三小乡建错高区,1987年9月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00千米。平均海拔3500米。面积150平方千米,人口0.2万,均系藏族。辖扎达、九巴、麦措木、措果、结巴、落池6个村委会。  
雪卡乡(Xueka Xiang) 1959年9月并4个小乡为雪卡乡,1964年改区,1987年9月改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70千米。面积190平方千米,人口0.2万。辖得居、中当、堆果、雪卡、孜木宗、连巴、嘎拉、甲热、东马、拉如、莫巴、措久、朗色、嘎让、帮久、丁当、秀巴、伟巴共18个村委会。
朱拉乡(Zhula Xiang) 1959年8月并4个小乡为朱拉区,1987年9月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95千米。面积400平方千米,人口0.2万。辖白拉、色拉、比里、扎热、吉木雄、扎堆、布鲁、帮、朗达、色章、崩嘎、嘎当、巴、沛、岗登15个村委会。
仲萨乡(Zhongsa Xiang) 1959年8月并4个小乡为仲萨区,1987年9月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3千米。面积200平方千米,人口0.2万。辖杰三、杰、羌拉、巴朗、朗布朗、麦、德庆、仲萨、拉岗、兵久、聂定、林达、帮达13个村委会。
江达乡(Jiangda Xiang) 1959年8月设立江达区,1987年9月改乡。位于县城西北,距县城13千米。面积150平方千米,人口0.2万。辖旺巴宗、米吉、公中、江达、皮康、朗沙、娘格、俄鲁岗、巴、朗麦、金、帮、唐顶13个村委会。
娘蒲乡(Niangpu Xiang) 1964年工布江达和雪巴合并,时为娘蒲区,1987年9月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50千米。面积4500平方千米,人口0.2万。辖吾拉、岗朗、措朗、吉朗、通果、峡沙、米瑞、古觉、帮昂、江举、拉鲁11个材发会。
金达乡(Jinda Xiang) 1959年8月设金达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45千米。面积300平方千米,人口0.4万。辖多其木、峡索、叶朗、朗沙、江鲁、仲堆、达青、来格、色江娘、江龙、拉荣、仲荣、色江、俄得、只布、金达、茶木、嘎木、杰麦、雪、桑生、卓木、尼比、旁24个村委会。
加兴乡(Jiaxing Xiang) 1959年8月设下巴塘区,1987年9月改公社,1989年更名加兴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44千米。面积4500平方千米,人口0.3万。辖松多一村、松多二村、松多三村、白朗、罗马岭、拉让、西朗、下巴塘、吉朗、学朗、加兴、加沙12个村委会。
2000年,工布江达县辖3个镇、6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497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金达镇 3983人、 工布江达镇 4166人、 巴河镇 2832人、 加兴乡 3551人、 娘蒲乡 2212人、 江达乡 1938人、 仲萨乡 2081人、 朱拉乡 2396人、
行政区划/工布江达县
工布江达县地图
全县辖3个镇、6个乡:工布江达镇、金达镇、巴河镇、错高乡、朱拉乡、仲萨乡、江达乡、娘蒲乡、加兴乡。共有1个社区、88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工布江达镇果林卡。
工布江达镇 辖1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果林卡社区;结底岗村、达帕莎村、阿沛村、卓木村、宾格村、拉古旁村、扎玛村、孜嘎村、结定村、朗嘎村、娘当村。
金达镇 辖17个村委会:多庆木村、夏索村、强洛村、朗色村、新生村、加龙村、仲荣村、拉荣村、达金村、支部村、色江娘村、德村、金达村、、嘎木村、仲村、旁村。
巴河镇 辖11个村委会:秀巴村、仲当村、堆果村、雪卡村、孜牧宗村、东玛村、拉如村、朗色村、嘎让村、帮久村、。
错高乡 辖6个村委会:错久村、琼麦村、杂拉村、错高村、结巴村、。
朱拉乡 辖10个村委会:枊四朗村、朗达村、扎热村、吉木雄村、扎堆村、四章村、崩嘎村、嘎当村、坝村、波村。
仲萨乡 辖8个村委会:结强村、林则村、、仲莎村、麦巴村、翁布朗村、巴朗村、结牧村。
江达乡 辖9个村委会:昂巴宗村、米吉村、江达村、皮康村、朗村、吾路岗村、巴村、帮嘎岗村、唐。
娘蒲乡 辖8个村委会:拉如村、尼木朗村、、朝纳村、夏萨村、同果村、吉纳村、吴纳村。
加兴乡 辖8个村委会:松多村、白朗村、罗马林村、拉让村、西朗村、下巴塘村、吉朗村、。
区位优势/工布江达县
自然环境全县地势西高东低,南北山峰林立,尼洋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境。县内最高海拔6691米,最低海拔3180米,平均海拔3600米,相对高差米。由于我县处于这样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在印度洋暖湿气流作用下,形成了高原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温暖湿润,温润宜人,雨量充沛,人称“西藏江南”。全县野生动植物、森林、水利、矿产等自然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工布江达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区位、资源两大优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壮大旅游支柱产业为重点,以培育特色经济为目标,制定出台了《工布江达县招商引资若干优惠政策》,积极营造招商引资的氛围,对外来投资者不设产业门槛,不受地域影响,取消保护性措施,拓展项目源,培植新项目,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前来投资发展,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在党的西部大开发和福建援助的有利机遇下,工布江达县将进一步扩大开放,依托资源、区位优势,以更加便利的投资环境、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区内外、国内外投资者前来投资,共谋发展。
自然地理/工布江达县
林芝工布江达县
工布江达县地处西藏东部、念青唐古拉山南麓、雅鲁藏布江以北、中上游地区。为林芝地区西大门。全县地势西高东低,南北山峰林立,尼洋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境。县内最高海拔6691米,最低海拔3180米,平均海拔3600米,相对高差米。
该县属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山峰林立,沟空纵横,平均海拔3500米,相对高差1725米,最高峰海拔6691米。
尼洋河是工布人民的母亲河,发源于该县米拉山麓,流经该县、林芝县百巴镇、米林县布久乡,在米林县米瑞乡汇入雅鲁藏布江,全长307.5公里,其中流经该县200多公里。其源头为古冰川作用的围谷,海拔5000米左右,沿河两岸森林茂密、奇山众多、风光绮丽。
工布江达县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均降雨量在646毫米左右,年均日照2016小时,无霜期160天。
地理地貌/工布江达县
工布江达县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3500米,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均降雨量在646毫米左右,年均日照2016小时,无霜期160天。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县耕地面积53129.85亩,草场面积171999亩。有森林面积14.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7%,木材储积量为3551.5万立方米。有水晶、金、银、铜、铅、石灰石、瓷土、彩土等矿产资源几十种,野生动物63种,野生植物287种,中药材200多种,食用菌23种,年产各种食用菌150余吨。2001年巴松湖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巴错旅游公路已建成通车。朱拉的、娘蒲的巴噶溶洞、间歇泉等自然景观的开发前景也十分广阔。随着开发的不断升级,旅游产业将会成为工布江达县的支柱产业。动物资源有金钱豹、雪豹、马鹿、狗熊、马熊、水獭、猴子、黑颈鹤等。
工布江达县的经济以牧业为主,农、牧、林、副四业兼备。工业主要以榨油、材加工为主。川藏公路横穿县境,并连接6条县、乡公路,加之其它可通行的简易公路,构成了本县的交通网。公路里程达380公里。巴松错(又名错高湖),位于果林卡以东80公里的高山峡谷中。湖面26平方公里。群山环抱,古木参天,湖水如碧。山顶积雪终年不化,雪线下为莽莽原始森林,景色之美,令人叹为观止。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都举行盛大的转湖节,更为圣湖增添了无穷的色彩与魅力。
资源概况/工布江达县
动植物资源
工布江达县
全县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63种,野生植物287种。其中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有猕猴、、、黄鸭、、、、狗熊、、水貂、水獭等;全县林木资源有、云杉、柏树、、桦树、、云松、落叶松、等100多种,全县森林面积14.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7%,森林蓄积量3643.5万立方米。林下资源
由于受独特的气候条件的影响,工布江达县林下资源丰富,是松茸、、的主产区,、青冈菌及野生菌类品种多,储量大,松茸有“绿色黄金”之美誉,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年产松茸40吨,青冈菌80吨,蕨菜240吨,、、、草蘑菇等天然食用菌年总产量可达200吨。
独特的气候件,适宜于各种药材的生长。有虫草、、、、、、、大黄、等各种,药材共500余种,常用药材200余种。尤其是虫草、贝母、灵芝草属贵重中药材。
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大小景点56处,涵概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主要景点包括国家AAAA级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巴松错,娘蒲巴嘎自然风景区,娘蒲乡间歇泉,朱拉多吉扎森岩风光带,“九点一线”的尼洋河风光带:尼洋河是我们工布人民的母亲河,发源于我县米拉山麓,流经我县、林芝县百巴镇、米林县布久乡,在米林县米瑞乡汇入雅鲁藏布江,全长307.5公里,其中流经我县200多公里。其源头为古冰川作用的围谷,海拔5000米左右,沿河两岸森林茂密、奇山众多、风光绮丽,旅游景点沿河分布,318国道沿河修建,在拉萨与林芝的往返途中就能欣赏倒原始自然秀丽的风光,主要有米拉山牦牛雕塑、风光、邦杰塘草原温泉、、加兴乡白朗沟白唇鹿观赏点、、、中流砥柱、、阿沛庄园、阿沛园、林则村猕猴观赏点、群。另外还有待开发的巴松错对面山上、洛池、新错、中错景区。
尼洋河流域面积15459平方公里,落差2273米,年平均流量5338立方米每秒,年径流量220亿立方米,水能蕴藏辆达208万千瓦,另外我县还有巴河等各尼洋河的支流等大小河流不计其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我县丰富的水利资源,水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为我县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如水利发电、人畜饮水、农田灌溉等。
经济概况/工布江达县
工布江达县的经济以牧业为主,农、牧、林、副四业兼备。农作物主要有青裸、冬小麦、春小麦、豌豆等。以饲养耗牛、偏牛、黄牛、山羊、绵羊、马、猪等为主。1989年曾获国家农业部“农业丰收表彰奖”。工业主要以榨油、木材加工为主。
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8012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0.07%,比去年增长20.8%;财政收入完成886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03.02%,比去年增长15.5%;财政支出完成424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支909.4万元;基本建设投资完成723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36.4%。
旅游发展/工布江达县
工布江达县近年来,工布江达县不断扩大旅游宣传效应,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挖掘开发旅游资源,使全县旅游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初露光芒。
工布江达县委书记蒋耕霆说:“科学发展,数字见证历史的成就,也印下工布江达县旅游发展的历史足迹。”2002年至2006年,全县旅游收入分别为27.5万元、457万元、824万元、1130.3万元、2149万元。特别是青藏铁路开通和林芝机场通航后,工布江达县的旅游业更是日新月异,蒸蒸日上。2007年,全县旅游总收入达6030万元,同比增长67%;实现农牧民群众增收120万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增长。2007年,工布江达县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000万元,完成2400万元,同比增长71%。
工布江达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桑告诉记者,为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近年来,工布江达县积极向外界大力推介独具工布特色的旅游品牌,全面展示自然景观、绿色生态、民俗风情、宗教文化四大特色。目前,工布江达县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巴松错工布民俗旅游文化节”。旅游业的兴起,极大地带动了该县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农牧民开办的家庭旅馆从过去的几户发展到现在的37户,从事旅游客运、出租、歌舞表演、产品销售及其他旅游服务的农牧民群众达402人。为推动旅游经济发展,工布江达县还着力开发旅游产品,先后开发出了工布、巴河藏香猪肉、工布奶酪、工布野山菌系列等旅游商品。
“突出特色、抓住重点。”是工布江达县发展旅游业的又一思路。他们按照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重点开发建设了巴松错旅游景区;投入资金在秀巴千年古堡群、林则野生猕猴观赏点、等较为成熟的景点建设了管理用房、停车场;在横贯全县的318国道旁设置了旅游标志牌、指示牌,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逐步改善。另外,由国家投资正在建设的太昭古城风景区和新错公路,也将进一步改善工布江达县的旅游基础设施,为全县人民“吃上旅游饭”奠定坚实的基矗据了解,近几年来,工布江达县用于改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宣传、推介和考察学习的资金达1.47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02亿元,政府投资3300余万元,社会投资1200余万元。目前,全县共开发出了包括高山湖泊游、历史文化游、探险游、自然风光游等多种旅游形式的大小景区景点60余处,基本形成了“一山、一湖、一河、一城”(即:娘蒲至巴嘎山风景区、巴松错景区、尼洋河风光带、太昭古城景区)旅游环线。
“回顾过去,积淀的是经验,展望未来,点燃的是希望。”说,工布江达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拉动投资、扩大消费、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带动群众致富的作用正在日益显现,旅游业的发展肯定会给农牧民带来更多的财富、更多的欢喜、更多的骄傲。于是,工布江达县委、县政府经过科学规划,认真部署,确定了令人鼓舞的旅游业发展奋斗目标。即:2008年,全县旅游总收入争取达到7600万元,到2010年达到1.4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
民族风俗/工布江达县
工布江达县工布地区主要包括今天的工布江达县、和。工布地区主要有、、等十几个民族和登人。工布一带的服饰、舞蹈、节日和建筑风格,以及饮食都有着独特之地。来到工布地区能让您领略特异的风俗民情和感受悠久的历史文化!
除藏历新年外,工布地区还有两大节日,即:工布新年和。萨嘎达瓦节:每逢的4月15,都会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藏历新年是藏历十二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的酥油灯节,而工布新年是丛每年的藏历十月一日开始。据说七百多年前北方的霍尔往藏东南进犯,工布王阿杰要带领工布男儿为保卫家乡去打仗。军队远征,不知何年何月人才能返回家乡,这时离过藏历年的时间不员了,阿杰布决定把新年提前到十月初一(军队出发前)欢度。据说,提前过了年的男子们心里痛快,作战十分英勇,并最终取得了胜利。从此,这个习俗一直传下来,共布地区就在藏历十月初一过新年,称为“”,是工布人民喜庆的盛大节日。
期间还有丰富多采的娱乐祭祀活动。初二开始,白天男子要进行跑马射响箭、、等比赛,女子除为骑士和箭手唱歌助兴外,大家聚在一起玩各种游戏。晚上点燃篝火,火堆旁搁一个木桶。凡来跳舞的人都带一壶青稞酒倒进大木桶,然后围着篝火边饮酒边跳舞,通宵达旦,夜以继日,热闹非凡。初三,每家每户到村庄附近的山上悬挂经幡,从山顶挂到山下,以祭奠祖先之灵。 
工布人喜好歌舞,尤其擅长。舞蹈动作多取材于射箭、等生产、生活动作,节奏鲜明,张弛有度。男子动作洒脱利落,威武彪悍;女子长袖善舞,婀娜多姿,在藏式舞蹈中独树一帜。工布歌曲曲调优美,不管是声音高亢、辽阔悠远的牧民长调,还是节奏明快、声音清越曼妙的农区短调,都让人感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特别是女子唱腔,千回百转,如百鸟歌唱。
工布江达县工布藏餐用料广泛,独具特色,比较出名的有烧烤藏香猪、牛肉汤包、松茸辣椒酱、旁贡(捂肉)、小麦烤饼、荞麦饼、藏香猪腊肠、、生鱼片、、、(无情草炖牛肉)、等。此外,土巴(藏式腊八粥)、、、酸奶、、、、、等则为寻常饮食。工布藏餐原料均采自野外,稍加烹饪,保持了自然风味,营养丰富,口感鲜美,质朴无华。
皆由当地人手工制作,他们通常头顶华贵的狐狸帽和毡帽;项上佩带多串由、、、等缀成的和(佛盒);男女耳环多为宝石;着装原料是羊绒织成的氆氇,以缎镶边,以、、、的皮张加工而成的服饰,并佩以金银腰带,,且喜挂藏刀,脚蹬藏靴,看起来富贵华丽,雍容大方。
工布人平常穿一种被称为“果秀”的,这种服装的特点是套头式、无缝接、以当地手工织染的氆氇为原料。颜色一般为黑色和紫红色,、、下摆镶上缎边。男子纯夏带氆氇缝制的毡帽,帽檐往上翻,镶彩 缎。女帽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形,边上镶彩缎;另一种上部为圆筒形,帽沿燕尾形,均香彩缎。这种燕尾冒带法很讲究,朝左或右代表未婚,燕尾朝后代表已婚。
工布江达县房屋建筑多为碉房,原料就地取材,以片石、木材建成,顶层夯土严实,冬暖夏凉,美观大方,结实耐用,梁柱窗户多精雕细刻,并涂以七彩颜料,墙壁多饰以精美壁画,画像色彩艳丽,人物神态自然,栩栩如生,其内容多为神话传说;楼房内有厅室数间,起居室、、齐备,在房屋的后墙上还有一突出的小屋,不过那可不是和,而是,看来可真是分工细致,布局合理。墙壁上一般画着精美壁画,内容为吉祥八宝图和神话传说,既有民族特色也美观实用;柱子和窗户上精美的木雕更加感叹不已。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1次
参与编辑人数:12位
最近更新时间: 11:43:50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嘉黎县海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