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联系实际说明弹性与企业总边际收益与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

安徽专升本 西方经济学【教育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8,349贴子:
安徽专升本 西方经济学收藏
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一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均衡价格理论;需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货币市场均衡理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理论(IS-LM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宏观经济政策;AD-AS模型;经济增长理论。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均衡价格的形成,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弹性的计算、需求价格弹性与企业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均衡;合理投入区域的形成、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规模报酬;四条短期单位成本之间的关系,长期平均成本;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完全垄断的形成,完全竞争与垄断竞争长期均衡的比较;工资的决定,市场失灵的原因;国民收入的含义及理解;AE-Y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分析、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二 知识考核点引 言一、西方经济学的涵义掌握:西方经济学研究涉及到的范围。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1、掌握: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现代主流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经济学家。2、领会:西方经济学演变的主要阶段及其主要特征。三、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学领会: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用途。第一章 绪论一、稀缺性与选择1、掌握:稀缺性;生产资源;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生产可能性曲线;机会成本;2、领会: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选择与机会成本之间的联系。3、应用:理解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之间的关系。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资源使用效率的含义。2、领会:经济社会的三个基本问题;利用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资源使用的效率和资源总量的变动。三、经济制度与资源配置1、掌握:自由放任;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制度。2、领会: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的特征;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的特征;混合经济制度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3、应用:混合经济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四、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1、掌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领会: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第二章 供求分析概述一、微观经济学概览1、掌握:消费者;厂商;产品市场;要素市场;简单经济系统的构成;微观经济学包含的主要内容。2、领会:消费者、厂商及其与市场之间的联系;微观经济学主要内容之间的联系。二、需求1、掌握:需求的含义;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需求规律;2、领会: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之间联系与区别;用需求曲线表示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对需求规律的直观解释。3、应用:分析影响需求的因素对需求产生的影响;举例说明需求规律的特例;通过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求解市场需求曲线。三、供给1、掌握: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和供给函数;供给规律。2、领会: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的含义;用供给曲线表示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3、应用:分析影响供给的因素;举例说明需求规律的特例;通过单个厂商的供给曲线求解市场供给曲线。四、市场均衡1、掌握:均衡;市场均衡、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供求规律。2、领会: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决定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过程。3、应用:分析需求和供给变动对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影响。五、弹性理论1、掌握:需求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2、领会: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对商品进行分类;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与低档品以及正常品中的奢侈品和非奢侈品之间的关系;交叉弹性系数与两种商品的替代和互补关系;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3、应用: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供求分析的简单应用1、掌握:支持价格;限制价格。2、领会:支持价格的后果;限制价格的后果;3、应用:领用供求均衡计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利用供求分析说明消费税的税收负担问题;需求弹性与厂商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基数效用论1、掌握:总效用;边际效用;消费者均衡。2、领会:总效用与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条件。3、应用:利用基数效用论推导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曲线,并说明需求规律。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1、掌握:无差异曲线;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2、领会: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及其图形表示;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与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三、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1、掌握:预算约束线。2、领会:预算约束线的图形表示;预算约束线变动的原因与结果。四、消费者均衡1、掌握:收入—消费扩展线;价格—消费扩展线。2、领会: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和条件;用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说明收入—消费扩展曲线;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说明价格—消费扩展线。3、应用: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说明消费者均衡;画图说明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推导;消费者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第四章 生产理论一、厂商及其经营目标1、掌握:厂商的主要法定形式;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目标。2、领会:厂商的目标;厂商的利润、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关系。二、生产函数1、掌握:生产函数;短期;长期;固定比例的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2、领会:生产函数的含义;短期和长期的概念区分;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的经济含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经济含义。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1、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边际收益递减规律。2、领会: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的条件;边际产量曲线与总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3、应用:单一可变要素合理投入区的确定;在合理投入区中,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特征。四、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1、掌握: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的特征;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含义;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2、领会: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原因;边际技术替代率与等产量曲线的斜率。3、应用:等产量曲线的特征及其经济含义;举例说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五、生产要素最优组合1、掌握:等成本方程;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3)生产扩展曲线。2、领会:等成本线变动的原因和结果;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含义;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条件的经济含义;厂商利润最大化与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之间的关系。3、应用:利用等成本方程和等产量曲线确定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第五章 厂商的成本与收益一、成本概念1、掌握:机会成本;会计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会计利润;经济利润。2、领会: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之间的区别;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区分。3、应用:举例说明机会成本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二、短期成本曲线1、掌握:短期总成本;不变成本;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平均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的定义;边际成本。2、领会:短期总成本、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平均成本与平均不变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边际成本曲线与总成本曲线和可变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3、应用:短期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与短期产量变动规律之间的关系;利用边际成本曲线说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形状。三、长期成本曲线1、掌握: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减。2、领会:长期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特征;规模经济状况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之间的关系。3、应用:长期总成本曲线的推导过程;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推导;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总成本、长期边际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导致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四、厂商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原则1、掌握: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2、领会:价格不变条件下,厂商的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曲线;厂商面临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时,厂商的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曲线。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条件3、应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在决策中的应用。第六章 市场理论一、完全竞争市场1、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基本特征;厂商均衡;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停止营业点;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成本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成本递减行业;经济效率。2、领会: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完全竞争厂商关闭点的确定;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的调整过程。3、应用: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推导;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举例说明成本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厂商效率的评价。二、垄断市场1、掌握:垄断市场的基本特征;2、领会:行业中出现垄断的原因;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曲线及其相互关系。3、应用:垄断厂商的短期和长期均衡;垄断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经济效率的比较分析。三、垄断竞争市场1、掌握:垄断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产品差异;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2、领会: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及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3、应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调整及其长期均衡;垄断竞争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经济效率的比较分析。四、寡头垄断市场1、掌握:寡头市场的基本特征;卡特尔。2、领会:古诺模型;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卡特尔模型;寡头市场的效率。3、应用:运用古诺模型描述经济现象;运用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描述经济现象;举例说明卡特尔形成的经济动机及其不稳定的原因。第七章 要素市场理论一、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1、掌握:引致需求;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2、领会: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利润最大化条件。3、应用: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二、劳动的供给决策1、掌握:劳动的供给曲线;均衡工资率。2、领会: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3、应用:利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推导劳动的供给曲线;利用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说明均衡工资率的决定。三、资本的供给和利息率的决定1、掌握:资本;利息率;均衡利息率。2、领会:资本的特点;资本的需求曲线;资本的供给曲线。3、应用:利用资本的供求均衡分析均衡利息率的决定。四、土地的供给和地租率的决定1、掌握:地租率;租金;准租金。2、领会:土地的需求曲线;土地的供给曲线;地租率取决于土地上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格;用图形说明准租金的含义。3、应用:土地的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均衡的地租率;具有垂直供给曲线的要素价格决定因素。第八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选考)一、一般均衡理论基本思想1、掌握: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价格;瓦尔拉斯定律。2、领会: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一般均衡存在性。二、经济效率和帕累托最优标准1、掌握: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增进;埃奇沃斯框图;产品转换曲线;产品转换率。2、领会:交换符合帕累托最优标准的条件;生产符合帕累托最优标准的条件;生产与交换符合帕累托最优标准的条件;产品转换曲线的特征及其含义。3、应用:运用埃奇沃斯框图说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三、完全竞争市场符合帕累托最优标准1、掌握:“看不见的手”原理的含义。2、领会:“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条件。3、应用:论证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状态符合帕累托最优标准。第九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一、垄断1、掌握:行业的重新组合;反垄断法;价格管制;价格和数量管制;自然垄断。2、领会:垄断所造成的社会成本;政府管制价格的确定;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和数量管制。3、应用:对垄断采取的经济政策。二、公共物品的特性1、掌握:公共物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免费乘车者”问题。2、领会:公共物品的特征;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3、应用:公共物品何以造成市场失灵;公共物品最优供给量的确定。三、外部经济影响1、掌握:外部经济影响或外在性;正向外部影响;负向外部影响;私人成本;社会成本;科斯定理。2、领会:外部经济影响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科斯定理对解决外部影响的意义。3、应用:矫正外部经济影响的政策。第十章 国民收入核算一、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掌握:宏观经济学。2、领会: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二、国民收入核算方法1、掌握: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的收入;名义GDP;实际GDP;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2、领会: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方法和收入方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的收入这五个收入量之间的相互联系。三、价格总水平1、掌握:GDP折算指数;消费价格指数;名义变量;实际变量。2、领会:价格总水平的测算。四、国民收入核算与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1、掌握: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2、领会:总需求或总支出的构成因素;总供给或总收入的构成因素。3、应用: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与均衡条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投资与储蓄相等是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均衡条件。第十一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1、掌握:消费函数;消费曲线;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线性消费函数;自主消费;引致消费;储蓄函数;储蓄曲线;平均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线性储蓄函数。2、领会: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3、应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及其影响。二、均衡国民收入决定1、掌握:两部门经济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三部门经济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2、领会:在两部门经济中,总支出等于总收入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过程;在两部门经济中,投资等于储蓄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过程;在三部门经济中,总支出等于总收入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过程。3、应用:在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变动的原因及其政策含义。三、乘数理论1、掌握: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2、领会:投资乘数定理;政府购买乘数定理;税收乘数定理;平衡预算乘数定理。3、应用:投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乘数效应以及投资乘数定理成立的条件。第十二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一、投资函数1、掌握:资本的边际效率;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投资函数;投资曲线;自主投资;引致投资。2、领会:影响资本的边际效率的因素。3、应用:分析影响投资的因素。二、IS曲线1、掌握:IS曲线;IS曲线的代数方程。2、领会:两部门经济的IS曲线的推导及其特征;三部门经济的IS曲线的推导过程。3、应用:利用IS曲线说明产品市场的均衡调整过程;IS曲线的移动及其政策含义。三、利息率的决定1、掌握:货币的需求或流动偏好;货币的交易需求;货币的预防或谨慎需求;货币的投机需求;流动偏好陷阱;货币供给;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2、领会:引起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货币的供给曲线。3、应用:货币需求函数的决定及其货币需求曲线的变动;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均衡利息率;货币的需求或供给变动对均衡利息率的影响;流动偏好陷阱对市场均衡利息率决定的影响。四、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1、掌握:LM曲线;LM曲线的代数方程。2、领会:LM曲线的推导过程;利用LM曲线说明货币市场的均衡调整过程。3、应用: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变动对LM曲线的影响及其政策含义。五、IS-LM分析1、掌握:IS-LM模型;IS-LM模型的公式;产品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条件。2、领会:产品和货币同时处于均衡的调整过程。3、应用:IS曲线和LM曲线变动对均衡收入和均衡利息率的影响及其政策含义。六、总需求决定理论的基本框架1、掌握:凯恩斯三大心理规律。2、领会:总需求决定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3、应用:凯恩斯理论利用三大心理规律对萧条作出的解释以及政策对策。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一、宏观经济政策概述1、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充分就业;价格水平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失业率;季节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萧条区域、古典区域和中间区域。2、领会:各种经济政策目标。3、应用: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及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二、财政政策1、掌握: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预算;公债;财政制度自动稳定器;财政政策;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政策滞后;挤出效应。2、领会: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作用。3、应用:财政政策运用及其制约因素分析。三、货币政策1、掌握: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商业银行;法定准备率;再贴现;货币政策;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存款创造乘数;公开市场业务。2、领会:法定准备金制度;再贴现制度;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监管;货币政策的三大手段;存款创造乘数;货币政策的其他手段:道义劝说、严格或放宽信贷条件和贴现配额。3、应用:货币政策的运用及其局限性。第十四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一、总需求曲线1、掌握:总需求曲线;总需求函数。2、领会: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导致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及其对总需求的影响。3、应用:通过总支出与总供给均衡的45°线分析说明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变动的原因及其政策含义。二、总供给曲线1、掌握:总供给曲线;总供给函数;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短期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2、领会:短期供给曲线的特征。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特征;导致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原因。三、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1、掌握: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滞涨。2、领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决定均衡收入和价格总水平;短期内,总需求变动对均衡收入和价格总水平的影响。长期内,总需求变动对均衡收入和价格总水平的影响。3、应用:总需求曲线与短期及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均衡分析;短期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同时使用的政策含义。第十五章 通货膨胀理论一、通货膨胀的类型及其影响1、掌握:通货膨胀;温和通货膨胀、奔腾通货膨胀和超级通货膨胀;平衡和不平衡通货膨胀;未预料到的和预料到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收入财富分配效应;通货膨胀的产出和就业效应。2、领会: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分配产生的影响;通货膨胀对就业和产量产生的影响。3、应用:通货膨胀的利与弊。二、通货膨胀的成因1、掌握: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进口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需求和成本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惯性;预期。2、领会:造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造成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具有惯性。3、应用: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过程;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的过程;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进相互作用推动通货膨胀过程。三、菲利普斯曲线1、掌握:价格调整曲线或菲利普斯曲线;简化的价格调整方程的公式。2、领会:价格调整曲线的政策含义;价格调整方程表示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3、应用: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出现交替关系的原因。第十六章 经济增长理论一、经济增长1、掌握: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率。2、领会:理解经济增长需要注意的问题;经济增长率的分解公式。3、应用:分析导致经济长期增长的因素及其政策;用余值法测算生产率提高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二、新古典增长模型1、掌握:新古典增长模型的主要假定条件;资本广化;资本深化。2、领会: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及其含义。3、应用:分析说明新古典增长模型稳定增长的条件;新古典增长模型对不发达经济的意义。
营销中心一步一步教你怎么玩.
求真题及答案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所有文档均可在线免费浏览,需要的朋友请看好是否是自己需要的文档。所有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参考学习,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侵权,敬请及时告知,本人会及时删除侵权文档,竭诚全力为您服务!!!
 下载此文档
论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下载积分:1451
内容提示:论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20|
上传日期: 16:58:4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451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论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官方公共微信以下试题来自:
问答题简述需求价格弹性与企业总收益的关系。 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提供该商品的厂商的总收益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可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
(1)当Ed......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问答题 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 2.问答题 当张三对X的需求价格弹性eXd小于1时,表示张三对商品X的需求缺乏弹性。当商品X的价格下降,商品y的价...... 3.问答题 若要增加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对粮食、食油一类缺乏弹性的商品应该采取提价的方法,而对黄金手饰、高级音响一类富有弹性的商品应该...... 4.问答题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从几何...... 5.问答题 蛛网模型运用弹性原理解释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在失去均衡时发生的不同波动情况的一种动态分析理论。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如果......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1次下载&&|&&总973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100积分
1人评价8页
2人评价424页
0人评价106页
0人评价1页
0人评价663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下载:100积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陆金所实际收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