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还会有僵尸企业 债权 不愿意或个人愿意用P2P

连续签到3天
理财生活区
玩转信用卡
产品交流区
[贷款攻略]
银行利息更低,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在P2P平台上借钱?
导读P2P平台除了可以投资外,对一些小微企业和个人还可以提供贷款。但很多人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P2P的利率高于银行的贷款利率,为何还会有那么多人去P2P贷款?总的来说,有下面四个原因:1因为信用状况不佳而被银行拒之门外大家都知道,不是所有人都符合银行贷款的条件,P2P贷款的借款者中存在被银行拒之门外的非优质客户。借款利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借款者的信用状况,之前有网贷第三方发布了《中国P2P网贷行业2015年8月月报》,P2P综合收益率为12.98%,所以贷款的利率更是高于这个数值,而传统银行发放的小微贷款利率远低于P2P平台,大概位于6.5%-9.5%之间。另外,也有专业人士指出,P2P相比银行不良贷款率通常更高,也说明了P2P行业的客户优质程度可能不及传统银行。2急于用钱,P2P审批程序更简单银行利息更低,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在P2P平台上借钱?传统银行贷款审批程序相对繁琐,通常银行需要2-6周时间对借款者进行综合评价,甚至还需要实地考察。P2P平台则通过纯线上方式进行贷款审核,只要求借款人提供个人身份证明、固定资产价值、收入流水、经营证明、央行征信报告等材料,即使需要实地考察客户状况,也只需几个工作日即可完成,最快一天审核完毕。3中小企业和个人贷款难还有一个问题是,银行放贷条件苛刻,低成本放贷主要针对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一些小微企业常常陷入融资难的困境中,走P2P之路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有银行信贷需求的小微企业中,能获得贷款的比例仅为46.2%,还有42.2%的小微企业并未向银行申请贷款。其中,"与信贷员不熟"、"没有人为我担保"以及"没有抵押品"是提出贷款申请的小微企业被拒绝的主要原因。在个人贷款方面,主要原因是目前国内的个人征信体系不够完善,存在银行无法满足大学应届毕业生、农民等群体贷款需求的情况,而P2P则起到了一个补充。4借贷所得用于不正常用途细心的投资者也发现,有些资料齐全的项目,比如装修贷款之类的走银行贷款完全没问题,却跑到P2P平台去融资,这是为何?主要原因是部分人贷款并不将钱用于正常用途,而是用来做生意或者放贷,"去银行贷款很容易被识破,而上P2P平台融资就简单多了,糊弄起来也相对更容易,所以愿意出更高的利息来做"。
风吹裤裆屁屁凉
随手记客户端
直接扫描下载
Copyright (C)
Feidee.All Rights Reserved. &
深圳市随手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南区科技南十二路 金蝶软件园B栋8楼801室
客服热线:(周一至周五 9:00--18:00)
400-698-8018
客服电话:3&&6曹晓峰:有些P2P初创企业 倒闭是必然的事儿 这个行业还有很大空间(全文)_网易财经
曹晓峰:有些P2P初创企业 倒闭是必然的事儿 这个行业还有很大空间(全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曹晓峰:有些P2P初创企业 倒闭是必然的事儿 这个行业还有很大空间)
多事之秋,e租宝、鑫琦资产、金鹿财行、中晋等接连出事,政府介入整顿,P2P一时之间成为众矢之的。
在P2P行业风声鹤唳之时,重量级媒体却又相继出手澄清:不是所有的出事公司都叫P2P。先是央视焦点访谈出面为P2P正名,《人民日报》更是刊登《卷款跑路没那么容易了(政策解读·聚焦)》一文指出,真正的P2P平台,只是借钱人和投资人的信息中介平台,不做资金收付和集中投资业务,即资金池业务。
于此同时,日,有一家成立才1年的P2P公司米缸金融对外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中信资产旗下互联网创业投资基金与联创永宣共同对其投资人民币6000万元。该笔融资是2016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最大规模的一笔Pre-A轮融资。
这究竟是怎么节奏?
4月16日,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文治堂举行“创业与投资高峰论坛”期间,观察者网遇到了米缸金融董事长曹晓峰,并就P2P行业的热点问题对其进行了专访。
P2P行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观察者网:日,米缸金融对外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由中信资产旗下互联网创业投资基金与风险投资公司联创永宣共同投资,总融资金额6000万元人民币。该笔融资是2016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最大规模的一笔Pre-A轮融资。一面是P2P企业跑路潮,一边是像米缸这样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获得继续融资,这个市场究竟是什么情况?
曹晓峰:P2P行业前期有很多大量倒闭的现象,我觉得主要是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这个行业在初期的时候是没有监管的,它进入的成本就比较低。
中国的特色就是一窝蜂的比较多,像团购一样,一开始也出现了几千家。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公司的本身的实力也是各种各样都有。
P2P互联网金融本身的核心还是个金融企业。金融企业最核心的问题在风险的控制,大多数早期创业企业在风控方面没有太多经验。不管从人员、公司架构方面都不太符合金融的规律。那么他们倒闭是必然的,早晚的事情。
另一方面,目前有些做的比较大P2P企业,本来就是一些线下理财公司,其实和互联网金融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因为这两年社会各界提的比较多,所以大多数换了一个招牌就说自己是互联网金融。
这一类企业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比如说云南的泛亚其实和互联网扯不上一毛钱关系。而媒体在写标题时写又有一家百亿的P2P倒下了,其实它根本不是P2P。
我们要把这两种区分开来。一种是不符合规律的,事实上这一种企业本身动机和目的都不纯;第二种类型的企业其实历史长河上一直存在,一直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在发生各种各样的事件中。只不过现在互联网金融特别热,那么就用互联网金融的名义。媒体其实可能也是,因为可能是要吸引眼球吧,就给他们一个P2P的标题。
那么,为什么像我们这样的企业会逆势获得融资?我们从国家层面高度来讲,目前正在进行所谓的供给侧改革,而中国的金融市场,由于长期的需求抑制(这是监管系统的问题),金融产品的供应跟国外相比是严重不足的。
这样的情况下,用互联网的方法,可以推出很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本身中国金融市场也。这种产品是非常有生命力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做的一些城市的个人住宅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然后加上履约保证保险这样的P2P的产品,会受到投资者的热捧。其实P2P行业本身只要符合规律,我觉得是有很大的空间。
泛亚e租宝出事 P2P行业都躺枪
观察者网:刚刚您说P2P行业有很大发展空间,最近央视焦点访谈最近也为P2P正名,表示它其实不是坏东西,出问题的其实也不是P2P。是因为有些人打着P2P的旗号,干了不法的勾当,才造成了那么大的损失。但是可能很多老百姓不这么看,可能听到P2P就觉得有心理负担了,您怎么看待这个危机?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曹晓峰:我相信短时间内这样的危机对我们行业有一定的影响,比如e租宝去年12月的危机,从我们的平台数据上来看,大约有一个礼拜数据的增长基本上是停滞不前。
就像以前泛亚的事件,但是这次影响的时间更短,大概一两天的时间。那么我想对其他的平台肯定会有影响,甚至会有一些老百姓会对这个东西产生怀疑。
当然我们通过很多市场手段去化解这样的东西,但是负面影响肯定是存在的,这个东西不可避免。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我们欢迎监管,欢迎现在的专项整治。
我们是希望能够把这些不良的、没有能力持续经营的、动机不良的企业统统通过国务院指挥和各地专项整治给去除掉,把整个行业给净化了。那么剩下的企业的合规经营,就能够让这个行业整体恢复信心。
多事之秋,e租宝、鑫琦资产、金鹿财行、中晋等接连出事,政府介入整顿,P2P一时之间成为众矢之的。
在P2P行业风声鹤唳之时,重量级媒体却又相继出手澄清:不是所有的出事公司都叫P2P。先是央视焦点访谈出面为P2P正名,《人民日报》更是刊登《卷款跑路没那么容易了(政策解读·聚焦)》一文指出,真正的P2P平台,只是借钱人和投资人的信息中介平台,不做资金收付和集中投资业务,即资金池业务。
于此同时,日,有一家成立才1年的P2P公司米缸金融对外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中信资产旗下互联网创业投资基金与联创永宣共同对其投资人民币6000万元。该笔融资是2016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最大规模的一笔Pre-A轮融资。
这究竟是怎么节奏?
4月16日,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文治堂举行“创业与投资高峰论坛”期间,观察者网遇到了米缸金融董事长曹晓峰,并就P2P行业的热点问题对其进行了专访。
P2P行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观察者网:日,米缸金融对外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由中信资产旗下互联网创业投资基金与风险投资公司联创永宣共同投资,总融资金额6000万元人民币。该笔融资是2016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最大规模的一笔Pre-A轮融资。一面是P2P企业跑路潮,一边是像米缸这样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获得继续融资,这个市场究竟是什么情况?
曹晓峰:P2P行业前期有很多大量倒闭的现象,我觉得主要是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这个行业在初期的时候是没有监管的,它进入的成本就比较低。
中国的特色就是一窝蜂的比较多,像团购一样,一开始也出现了几千家。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公司的本身的实力也是各种各样都有。
P2P互联网金融本身的核心还是个金融企业。金融企业最核心的问题在风险的控制,大多数早期创业企业在风控方面没有太多经验。不管从人员、公司架构方面都不太符合金融的规律。那么他们倒闭是必然的,早晚的事情。
另一方面,目前有些做的比较大P2P企业,本来就是一些线下理财公司,其实和互联网金融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因为这两年社会各界提的比较多,所以大多数换了一个招牌就说自己是互联网金融。
这一类企业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比如说云南的泛亚其实和互联网扯不上一毛钱关系。而媒体在写标题时写又有一家百亿的P2P倒下了,其实它根本不是P2P。
我们要把这两种区分开来。一种是不符合规律的,事实上这一种企业本身动机和目的都不纯;第二种类型的企业其实历史长河上一直存在,一直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在发生各种各样的事件中。只不过现在互联网金融特别热,那么就用互联网金融的名义。媒体其实可能也是,因为可能是要吸引眼球吧,就给他们一个P2P的标题。
那么,为什么像我们这样的企业会逆势获得融资?我们从国家层面高度来讲,目前正在进行所谓的供给侧改革,而中国的金融市场,由于长期的需求抑制(这是监管系统的问题),金融产品的供应跟国外相比是严重不足的。
这样的情况下,用互联网的方法,可以推出很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本身中国金融市场也。这种产品是非常有生命力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做的一些城市的个人住宅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然后加上履约保证保险这样的P2P的产品,会受到投资者的热捧。其实P2P行业本身只要符合规律,我觉得是有很大的空间。
泛亚e租宝出事 P2P行业都躺枪
观察者网:刚刚您说P2P行业有很大发展空间,最近央视焦点访谈最近也为P2P正名,表示它其实不是坏东西,出问题的其实也不是P2P。是因为有些人打着P2P的旗号,干了不法的勾当,才造成了那么大的损失。但是可能很多老百姓不这么看,可能听到P2P就觉得有心理负担了,您怎么看待这个危机?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曹晓峰:我相信短时间内这样的危机对我们行业有一定的影响,比如e租宝去年12月的危机,从我们的平台数据上来看,大约有一个礼拜数据的增长基本上是停滞不前。
就像以前泛亚的事件,但是这次影响的时间更短,大概一两天的时间。那么我想对其他的平台肯定会有影响,甚至会有一些老百姓会对这个东西产生怀疑。
当然我们通过很多市场手段去化解这样的东西,但是负面影响肯定是存在的,这个东西不可避免。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我们欢迎监管,欢迎现在的专项整治。
我们是希望能够把这些不良的、没有能力持续经营的、动机不良的企业统统通过国务院指挥和各地专项整治给去除掉,把整个行业给净化了。那么剩下的企业的合规经营,就能够让这个行业整体恢复信心。
当然这需要过程,现在这个过程还不明显,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互联网金融也没有占到整个金融市场百分之多少的级别,规模连一万亿都没到,才千分之几,我相信随着整治的展开,信心的恢复,互联网金融会高速的发展,困难可能还是一个短期的。
P2P的监管 多严格都不过分
观察者网:像你所说,你们欢迎政府的监管,我们知道政府的监管现在采取了一些高压的措施,但是我也听到一些声音说,如果像政府这样持续的高压监管,可能会使得一些公司从地上转入地下了,变得更加难以监管,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曹晓峰:我觉得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高压的监管只会让有些不法经营的企业无法经营下去。不管是转入地下也好怎样也好,但是它肯定是没有办法公开的经营,对他的规模肯定是个打击。
我觉得持续监管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们做的P2P的是面向大众的。我一直持这样的观点,对公司后台我们肯定是要严格监管。我觉得多严格都不过分,因为其实你面对的是非特定的投资者。
在美国的监管是更加严格的。所有的美国的P2P公司是每天都需要向投资者汇报数据的。是每天,不是每周,每个月,是每天。所有我觉得对于合规经营的企业来讲这个不是问题。
我也欢迎监管,只不过监管政策的方向来讲,P2P企业对监管机构披露的信息越详细越好,对用户我觉得不需要披露这么多信息,因为大多数普通用户是没有办法读懂这些信息的。
互联网产品需要的是简洁简单。为什么能够飞速的发展,因为他产品简洁,钱放到里面生息,想赎回拿出来就结束了。你不需要知道里面的结构是什么样的,有多少是定期存款,有多少是活期的,多少是投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去设置。
客户不需要知道这么多,因为他也care这个。你只要保证客户的风险是很低的,随存随取,比银行活期要高。那么这是互联网发展的产品,他是有生命力的,你不需要讲的太复杂,讲太多。
为什么现在很多企业开始要披露很多资产类的信息,其实作为用户不想知道这么多,只是他对你没有信心而已。如果他对你有信心他根本就不想要知道这么多。他只要知道收益是多少,是多长周期的,什么时候能拿回来,怎么拿回来,就结束了。
所以我们想打造的互联网产品就是这样。比方说我们现在做的房产抵押,就告诉你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十二个月,大概收益是多少。我有一个履约保证保险你就算没有兑现保险公司赔付给你,剩下的东西其实你不用担心。
当然投完之后我也会披露保单,这些大概告诉你。但是我觉得就是说披露太多的东西没有意义。你会问你余额宝到底余额是多少,但是,至于余额宝投了多少货币基金,投了多少资产,不会去这样问的。
究竟怎么监管?
观察者网:上个月底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刚刚成立。米缸金融又是首批通过审查的协会的单位。您认为这个协会在未来会发挥什么作用呢?
曹晓峰:协会就是自律监管。我相信因为现在的监管的架构来讲,其实整个中国的监管架构都在变化,一行三会可能也是在合并,其实推进比较快。国务院其实也在征求意见,包括学校的一些教授其实都参与了这样的探讨,推进会非常快。
整体的监管架构现在到底是怎么样的,其实意见也是不统一的。因为监管也比较多。但是我觉得后台的网络借贷的监管越快越好,越强越好,快速肃清这里乱七八糟的不合规矩的企业,这是我们对这个事的一个看法。然后协会担当了一个的行业自律的作用。
因为在很多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最强的国家,比如英国,英国的监管其实大多数是自律监管。他们有非常强大的行业协会,来制定信息披露这样的规范。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虽然是一个自律组织,但是协会副会长前四位全都是监管部门的。加上会长是原来央行的,他其实代表很多政府的意志。这个组织的成立包括做的一系列的培训,这个时候还是做包括信息披露的培训,这个东西会快速的推出,我相信对这个行业来说是非常大利好的消息。
本来各地的行业协会都有,上海也有,北京也有,我都加入了,但是各地的行业协会都没有统一规范,各做各的,对企业来讲这是很大的一个负担,我们希望有一个统一的规范。
观察者网:最后一个问题,您觉得现在如何在短时间内对P2P行业恢复信心,大家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曹晓峰:我觉得现在政府做的事情就是对的,就是打击。把坏的都打掉,剩下的就是好的。好的自然就会存活下来。因为其实合规的企业自然会存活下来,实力强的企业会存活下来。
所以很多人都问过我,那是不是不鼓励草根在互联网金融创业了?我说我从来不认为草根可以在互联网金融创业。因为互联网金融创业就是一个有门槛的创业。如果谁都可以开一个保险公司,那世道就乱了。你说要迅速扭转,我觉得打击的迅速,扭转的就快。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心财经大势,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羽扇观经”(ID:guanchacaijing),每日推送财经新闻深度解析。专业、有趣、有思想。资本长袖善舞,事关你我他。
多事之秋,e租宝、鑫琦资产、金鹿财行、中晋等接连出事,政府介入整顿,P2P一时之间成为众矢之的。
在P2P行业风声鹤唳之时,重量级媒体却又相继出手澄清:不是所有的出事公司都叫P2P。先是央视焦点访谈出面为P2P正名,《人民日报》更是刊登《卷款跑路没那么容易了(政策解读·聚焦)》一文指出,真正的P2P平台,只是借钱人和投资人的信息中介平台,不做资金收付和集中投资业务,即资金池业务。
于此同时,日,有一家成立才1年的P2P公司米缸金融对外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中信资产旗下互联网创业投资基金与联创永宣共同对其投资人民币6000万元。该笔融资是2016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最大规模的一笔Pre-A轮融资。
这究竟是怎么节奏?
4月16日,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文治堂举行“创业与投资高峰论坛”期间,观察者网遇到了米缸金融董事长曹晓峰,并就P2P行业的热点问题对其进行了专访。
P2P行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观察者网:日,米缸金融对外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由中信资产旗下互联网创业投资基金与风险投资公司联创永宣共同投资,总融资金额6000万元人民币。该笔融资是2016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最大规模的一笔Pre-A轮融资。一面是P2P企业跑路潮,一边是像米缸这样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获得继续融资,这个市场究竟是什么情况?
曹晓峰:P2P行业前期有很多大量倒闭的现象,我觉得主要是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这个行业在初期的时候是没有监管的,它进入的成本就比较低。
中国的特色就是一窝蜂的比较多,像团购一样,一开始也出现了几千家。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公司的本身的实力也是各种各样都有。
P2P互联网金融本身的核心还是个金融企业。金融企业最核心的问题在风险的控制,大多数早期创业企业在风控方面没有太多经验。不管从人员、公司架构方面都不太符合金融的规律。那么他们倒闭是必然的,早晚的事情。
另一方面,目前有些做的比较大P2P企业,本来就是一些线下理财公司,其实和互联网金融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因为这两年社会各界提的比较多,所以大多数换了一个招牌就说自己是互联网金融。
这一类企业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比如说云南的泛亚其实和互联网扯不上一毛钱关系。而媒体在写标题时写又有一家百亿的P2P倒下了,其实它根本不是P2P。
我们要把这两种区分开来。一种是不符合规律的,事实上这一种企业本身动机和目的都不纯;第二种类型的企业其实历史长河上一直存在,一直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在发生各种各样的事件中。只不过现在互联网金融特别热,那么就用互联网金融的名义。媒体其实可能也是,因为可能是要吸引眼球吧,就给他们一个P2P的标题。
那么,为什么像我们这样的企业会逆势获得融资?我们从国家层面高度来讲,目前正在进行所谓的供给侧改革,而中国的金融市场,由于长期的需求抑制(这是监管系统的问题),金融产品的供应跟国外相比是严重不足的。
这样的情况下,用互联网的方法,可以推出很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本身中国金融市场也。这种产品是非常有生命力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做的一些城市的个人住宅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然后加上履约保证保险这样的P2P的产品,会受到投资者的热捧。其实P2P行业本身只要符合规律,我觉得是有很大的空间。
泛亚e租宝出事 P2P行业都躺枪
观察者网:刚刚您说P2P行业有很大发展空间,最近央视焦点访谈最近也为P2P正名,表示它其实不是坏东西,出问题的其实也不是P2P。是因为有些人打着P2P的旗号,干了不法的勾当,才造成了那么大的损失。但是可能很多老百姓不这么看,可能听到P2P就觉得有心理负担了,您怎么看待这个危机?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曹晓峰:我相信短时间内这样的危机对我们行业有一定的影响,比如e租宝去年12月的危机,从我们的平台数据上来看,大约有一个礼拜数据的增长基本上是停滞不前。
就像以前泛亚的事件,但是这次影响的时间更短,大概一两天的时间。那么我想对其他的平台肯定会有影响,甚至会有一些老百姓会对这个东西产生怀疑。
当然我们通过很多市场手段去化解这样的东西,但是负面影响肯定是存在的,这个东西不可避免。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我们欢迎监管,欢迎现在的专项整治。
我们是希望能够把这些不良的、没有能力持续经营的、动机不良的企业统统通过国务院指挥和各地专项整治给去除掉,把整个行业给净化了。那么剩下的企业的合规经营,就能够让这个行业整体恢复信心。
当然这需要过程,现在这个过程还不明显,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互联网金融也没有占到整个金融市场百分之多少的级别,规模连一万亿都没到,才千分之几,我相信随着整治的展开,信心的恢复,互联网金融会高速的发展,困难可能还是一个短期的。
P2P的监管 多严格都不过分
观察者网:像你所说,你们欢迎政府的监管,我们知道政府的监管现在采取了一些高压的措施,但是我也听到一些声音说,如果像政府这样持续的高压监管,可能会使得一些P2P公司从地上转入地下了,变得更加难以监管,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曹晓峰:我觉得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高压的监管只会让有些不法经营的企业无法经营下去。不管是转入地下也好怎样也好,但是它肯定是没有办法公开的经营,对他的规模肯定是个打击。
我觉得持续监管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们做的P2P的行业是面向大众的。我一直持这样的观点,对公司后台我们肯定是要严格监管。我觉得多严格都不过分,因为其实你面对的是非特定的投资者。
在美国的监管是更加严格的。所有的美国的P2P公司是每天都需要向投资者汇报数据的。是每天,不是每周,每个月,是每天。所有我觉得对于合规经营的企业来讲这个不是问题。
我也欢迎监管,只不过监管政策的方向来讲,P2P企业对监管机构披露的信息越详细越好,对用户我觉得不需要披露这么多信息,因为大多数普通用户是没有办法读懂这些信息的。
互联网产品需要的是简洁简单。为什么能够飞速的发展,因为他产品简洁,钱放到里面生息,想赎回拿出来就结束了。你不需要知道里面的结构是什么样的,有多少是定期存款,有多少是活期的,多少是投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去设置。
客户不需要知道这么多,因为他也care这个。你只要保证客户的风险是很低的,随存随取,比银行活期要高。那么这是互联网发展的产品,他是有生命力的,你不需要讲的太复杂,讲太多。
为什么现在很多企业开始要披露很多资产类的信息,其实作为用户不想知道这么多,只是他对你没有信心而已。如果他对你有信心他根本就不想要知道这么多。他只要知道收益是多少,是多长周期的,什么时候能拿回来,怎么拿回来,就结束了。
所以我们想打造的互联网产品就是这样。比方说我们现在做的房产抵押,就告诉你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十二个月,大概收益是多少。我有一个履约保证保险你就算没有兑现保险公司赔付给你,剩下的东西其实你不用担心。
当然投完之后我也会披露保单,这些大概告诉你。但是我觉得就是说披露太多的东西没有意义。你会问你余额宝到底余额是多少,但是,至于余额宝投了多少货币基金,投了多少资产,不会去这样问的。
究竟怎么监管?
观察者网:上个月底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刚刚成立。米缸金融又是首批通过审查的协会的单位。您认为这个协会在未来会发挥什么作用呢?
曹晓峰:协会就是自律监管。我相信因为现在的监管的架构来讲,其实整个中国的监管架构都在变化,一行三会可能也是在合并,其实推进比较快。国务院其实也在征求意见,包括学校的一些教授其实都参与了这样的探讨,推进会非常快。
整体的监管架构现在到底是怎么样的,其实意见也是不统一的。因为监管也比较多。但是我觉得后台的网络借贷的监管越快越好,越强越好,快速肃清这里乱七八糟的不合规矩的企业,这是我们对这个事的一个看法。然后协会担当了一个很大的行业自律的作用。
因为在很多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最强的国家,比如英国,英国的监管其实大多数是自律监管。他们有非常强大的行业协会,来制定信息披露这样的规范。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虽然是一个自律组织,但是协会副会长前四位全都是监管部门的。加上会长是原来央行的,他其实代表很多政府的意志。这个组织的成立包括做的一系列的培训,这个时候还是做包括信息披露的培训,这个东西会快速的推出,我相信对这个行业来说是非常大利好的消息。
本来各地的行业协会都有,上海也有,北京也有,我都加入了,但是各地的行业协会都没有统一规范,各做各的,对企业来讲这是很大的一个负担,我们希望有一个统一的规范。
观察者网:最后一个问题,您觉得现在如何在短时间内对P2P行业恢复信心,大家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曹晓峰:我觉得现在政府做的事情就是对的,就是打击。把坏的都打掉,剩下的就是好的。好的自然就会存活下来。因为其实合规的企业自然会存活下来,实力强的企业会存活下来。
所以很多人都问过我,那是不是不鼓励草根在互联网金融创业了?我说我从来不认为草根可以在互联网金融创业。因为互联网金融创业就是一个有门槛的创业。如果谁都可以开一个保险公司,那世道就乱了。你说要迅速扭转,我觉得打击的迅速,扭转的就快。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心财经大势,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羽扇观经”(ID:guanchacaijing),每日推送财经新闻深度解析。专业、有趣、有思想。资本长袖善舞,事关你我他。
本文来源:观察者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2p贷款不还会怎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