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宗传承法卷到哪里加认证电子印章法律效力?

经典禅语|禅的流传|禅风禅法
查看: 487|
评论: 0|原作者: 吴言生|来自:
摘要: ·期刊原文|着作 禅的流传禅风禅法吴言生[台湾]东大图书公司,《经典禅语》,2002年11月初版第35-50页 当头棒喝 当头棒喝是禅宗祖师接化弟子的特殊方式。禅宗认为佛法不可思议,开口即错,动念即乖。在接引学人时, ...
·期刊原文|著作 禅的流传禅风禅法吴言生[台湾]东大图书公司,《经典禅语》,2002年11月初版第35-50页&&& 当头棒喝&&& 当头棒喝是禅宗祖师接化弟子的特殊方式。禅宗认为佛法不可思议,开口即错,动念即乖。在接引学人时,师家为了粉碎学人的迷情,或考验其悟境,或用棒打,或大喝一声,以暗示与启悟对方。&&& 相传棒的施用始于唐代的德山,喝的施用始于马祖道一,故有“德山棒,临济喝”之称。&&& 曾说:&&& “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日参马祖,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暗。”(《景德传灯录》卷六)&&& 棒喝之下,使学人根尘震落,大彻大悟,明见本心。而一旦开悟之后,作为方便法门的棒喝就纯属多余,故因此清远说:“着肉汗衫如脱了,方知棒喝诳愚痴。”(《古尊宿语录》卷三四)把“着肉汗衫”——生命中的一切执着都放下,此时方知行棒行喝,都是教化愚痴之人的方便手段罢了。&&& 在禅门里,以临济最善于喝。临济在处三度问法,三度被打,后参得悟,回复。黄檗云:“这疯颠汉,竟敢来这里捋虎须。”临济便大喝一声!此后应机接化,多用大喝,有着名的临济四喝。&&& 据称,一喝之时,大地震动,一棒之下,须弥粉碎,棒喝遂衍为禅的宗风。&&& &&& 与天下人作阴凉&&& 《涅盘经•圣行品》说,住在佛树阴凉底下的人,能完全摒弃烦恼的毒素。禅者严格地修行,最后成为芘荫天下人的大树,给苦恼的人生以荫凉。&&& 临济俗姓邢,曹州(今山东荷泽)南华人。他的师承颇为广泛,而直接启发他大悟的,则是黄檗希运禅师。&&& 临济落发受具后,精究佛教律学,博通经论,随后辗转来到江西黄檗山参见希运禅师。在黄檗会下,义玄以行业第一着称。当时睦州担任首座,看到义玄开悟的机缘已经成熟,就点化他说:“你到这里已有多时,为什么不去问话?”&&& 临济问:“问什么呢?”&&& 睦州说:“你就问:‘什么是佛法大意?’”&&& 临济便去问黄檗,话还没有说完,黄檗抬手就打。&&& 义玄回来后,首座问:“你去问话怎么样?”&&& 义玄答道:“我话还没有说完,和尚就打。”&&& 首座说:“你再去问。”&&& 义玄又去问,黄檗又打。就这样三度发问,三度被打。义玄便对首座说:“承首座提醒去问话,我三度去问,三度被打。恐怕我的因缘不在这里,我还是到别处去参访吧。”&&& 睦州说:“你如果要走,也要去跟师父说一声。”之后,睦州先来到黄檗处,对他说:“这个年轻人,非常难得,师父何不雕琢雕琢,使他成为一株大树,留给后人作荫凉呢?”&&& 黄檗点头同意。义玄来辞行的时候,黄檗说:“你要想获得开悟,不能到别的地方去,只要到高安滩头和尚那里,他一定会启发你。”&&& 经过黄檗、大愚等精心培育,临济后来果然成为一位伟大的禅者,以无尽的阴凉庇阴后人。&&& &&& 老婆心切&&& 临济来到了大愚那里,问大愚:“我在黄檗师父处,三度问法三度被打,我到底错在哪里呢?”&&& 大愚说:“黄檗这么老婆心切,只是为了使你能够早日开悟,他都快被你累死了,你还在这里问有什么过错!”&&& 临济听了,顿时大悟,说:“原来黄檗佛法无多子!”&&& 大愚一把掐住他说:“你刚才还问有过无过,现在又怎敢说黄檗佛法无多子。你看出了什么道理?快说,快说!”&&& 临济便向大愚肋下擂了三拳。&&& 大愚一把推开临济,说:“你的师父是黄檗,不干我的事。”&&& 义玄辞别大愚,回到黄檗处。黄檗一见就说:“这家伙来来去去,还有完没完?”&&& 义玄说:“昨天领受和尚的意旨,参见了大愚后回来。”&&& 黄檗问:“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义玄说:“只因为师父您老婆心切!”&&& 黄檗说:“大愚有什么话语?”&&& 义玄把经过向黄檗叙说了一遍。黄檗说:“这大愚太饶舌多事,待明日见了,非痛打他一顿不可!”&&& 义玄说:“说什么明天,现在就揍他一顿!”&&& 一边说着,一边向黄檗飞掌而击。&&& 黄檗呵呵大笑:“这疯颠汉,敢来这里捋虎须!”&&& 义玄便大喝一声。&&& 黄檗回顾侍者说:“领这疯颠汉参堂去吧。”&&& “老婆心切”指苦口叮咛,在这里用作褒义。禅宗提倡“直指人心”,反对拖泥带水絮絮叨叨,因此称像老太婆那样爱絮叨者为“老婆心”或“老婆禅”。宋代圆悟克勤禅师拈出禅门着名公案一百则,加以评唱,集为《碧岩录》十卷,影响很大,方回在《碧岩录》序中说:“禅宗所说的第一义,哪里用得上什么言句?圆悟对公案有如此详细的解说,真是老婆心切。”《碧岩录》流行开来后,人们往往通过圆悟的解释来理解公案,而不再亲自去苦心参究。大慧宋杲为了救此流弊,火烧《碧岩录》版,禅林为之震动。大慧在谈到其中原因时说:&&& “如果让我开始时给弟子们拖泥带水地说老婆禅,等他们一朝真正开悟后,肯定会把我骂死。所以古人说:我不看重先师道德,只看重先师不为我说破。”(《大慧语录》卷三十)&&& &&& 啐啄同时&&& 冬夜,山风凛冽,禅师一觉醒来,冻得挥身哆索。他伸手探探床前的火盆,尚有一丝温热,于是吩咐侍立一旁的灵佑说:“你拨一拨炉中,看看有火没有?”&&& 灵佑拿起火棍草草拨了两下,说:“师父,炉中没火了。”&&& 百丈禅师站起身来,拿过火棍深深一拨,拨出一点火星,给灵佑看,并说:“你说没有火,这是什么?”&&& 灵佑顿觉醍醐灌顶,豁然开悟,忙叩首谢师。&&& 百丈又说:“灵佑,你先前未悟只是暂时的。经书上曾说,要想认识佛性的义理,应当观察时节的条件和关系。时节既然到了,如迷忽悟,如忘忽忆,才能了悟本体心性不是从身外去寻找的。对此你今天已经有所认识,自己应好好地爱护。”&&& “火”喻比本体心性,原本自身已具备,迷时不见悟时逢。沩山由此发悟,百丈因此说对于本体心性的了悟,就好比小虫蚀木一样,虽则偶然,但点滴积累,总会了悟的。&&& 不管覆盖在修行者纯粹人性之上的烦恼有多厚,只要不失时机地深拨,终究还是可以使纯真人性显露出来。由此可见,一个高明的禅师,往往能把握住啐啄同时的时机。&&& 《碧岩录》第十一则说:大凡云游的人,应具有啐啄同时的应用,方可称为衲僧(真正的禅僧)。”鸡蛋快要孵出小鸡时,小鸡在壳里嗑,这叫“啐”;母鸡在壳外嗑,这叫“啄”。啐啄同时,新的生命才能产生。如果没到一定的时机,则母鸡的啄不但无益,反而会给壳里的小鸡带来危险。沩山悟道因缘,就很好地体现了把握得恰到好处的啐啄之机。&&& &&& 箭锋相拄&&& 与啐啄同时一样,禅宗经常用“箭锋相拄”来表示禅机的迅捷激烈。&&& 过去的禅师们非常注意训练年幼门徒的论辩功夫。&&& 有两派禅院比邻而居,各有一名小沙弥负责采购。其中的一个每天早上到市场买菜时,总会与另一个碰面。&&& “你到哪里去?”其中的一个问道。&&& “脚到哪里,我到哪里。”另一个答道。&&& 这个小沙弥感到难以回答,于是向他的师父求教应对之术。&&& 师父对他说:“明天早晨,你遇见那个小家伙时,如果他再这样答你,你就问他:‘如果没有脚你到哪里去?’这样你必胜无疑。”&&& 次日清晨,两个小沙弥又相见了。&&& “你到哪里去?”前一个问道。&&& “风到哪里,我到哪里。”另一个答道。&&& 这句答话又难倒了他,于是他又向师父求教。&&& 师父提示说:“你去问他:‘假如没有风你到哪里?’”&&& 第三天早晨,这两个孩子又相遇了。&&& “你到哪里去?”前一个问道。&&& “我到市场去。”另一个回答。&&& &&& 黄叶止啼&&& 《涅盘经•婴儿行品》说,小孩子啼哭的时候,父母就拿了一片黄叶哄他:“不要哭,不要哭,给钱给你买东西吃。”小孩子看到了,以为真的是金子,就不再啼哭。而实际上,这只不过是杨叶,并不是真金。&&& 婴儿无知,比喻众生;婴儿啼哭,比喻众生作恶受苦。所谓“黄叶止啼”就是指佛门中常说的“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黄叶止啼”属于权教,即应机设教、暂用还废的方便法门,属于渐修而不是顿悟。因此神晏禅师说:“禅道不过是止啼之说。佛陀祖师出现于世,看到人的根性有高低的不同,就如同黄叶止啼般地运用了种种方便法门。”(《五灯会元》卷七)仰山禅师也说:“禅宗大师运用各种方便,是为了遣除你粗浅偏邪的见解,就好像黄叶止啼一样。”(同上卷九)&&& &&& 四种马&&& 一天,释加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出去托钵的弟子们陆陆续续地回到精舍,一个个威仪具足,神态安祥。弟子们静静地走到水池旁边,洗去沾在脚踝上的尘土,然后端端正正地坐在坐具上,等待佛陀的开示。&&& 佛陀结金刚座,慈祥地说:&&& “世上有四种马:第一种是良马,主人为它配上马鞍,套上辔头,它能日行千里,快速如流星。尤其可贵的是,当主人扬起鞭子,它一见到鞭影,便知道主人的心意,迟速缓急,前进后退,都能够揣度得恰到好处,不差毫厘。这是能够明察秋毫的第一等良马。&&& “第二种是好马,当主人的鞭子抽过来的时候,它看到鞭影,不能马上警觉。但是等鞭子扫到了马尾的毛端时,它也能知道主人的意思,奔驰飞跃,也算得上是反应灵敏、矫健善走的好马。&&& “第三种是庸马,不管主人多少次扬起鞭子,它见到鞭影,不但毫无反应,甚至皮鞭如雨点地抽打在皮毛上,它都无动于衷,反应迟钝。等到主人动了怒气,鞭棍交加打在它的肉躯上,它才能开始察觉,顺着主人的命令奔跑,这是后知后觉的庸马。&&& “第四种是驽马,主人扬鞭之时,它视若未睹;鞭棍抽打在皮肉上,它仍毫无知觉;直至主人盛怒之极,双腿夹紧马鞍两侧的铁锥,霎时痛刺骨髓,皮肉溃烂,它才如梦方醒,放足狂奔,这是愚劣无知、冥顽不化的驽马。”&&& 佛陀说到这里,停顿下来,眼光柔和地扫视着众弟子,看到弟子们聚精会神的样子,心里非常满意,继续用庄严而平和的声音说:&&& “弟子们!这四种马好比四种不同根器的众生。第一种人听闻世间有无常变异的现象,生命有殒落生灭的情境,便能悚然警惕,奋起精进,努力创造崭新的生命。好比第一等良马,看到鞭影就知道向前奔跑,不必等到死亡的鞭子抽打在身上,而丧身失命后悔莫及。&&& “第二种人看到世间的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看到生命的起起落落,无常侵逼,也能及时鞭策自己,不敢懈怠。好比第二等好马,鞭子才打在皮毛上,便知道放足驰骋。&&& “第三种人看到自己的亲族好友经历死亡的煎熬,肉身坏灭,看到颠沛困顿的人生,目睹骨肉离别的痛苦,才开始忧怖惊惧,善待生命。好比第三等庸马,非要受到鞭杖的切肤之痛,才能幡然省悟。&&& “而第四种人当自己病魔侵身,四大离散,如风前残烛的时候,才悔恨当初没有及时努力,在世上空走了一回。好比第四等驽马,受到彻骨彻髓的剧痛,才知道奔跑。然而,一切都为时过晚了。”&&& 禅宗着名的公案集《碧岩集》记载,有个外道自以为智慧无双,到处找人斗法。一天他找到了释迦牟尼。&&& 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 佛沉默不语。&&& 外道便说:“世尊大慈大悲,拨开了眼前迷云,让我得以进入奇特的觉悟之境了。”&&& 外道走后,阿难问佛:“外道悟了些什么呢?”&&& 佛说:“这就像第一种的良马,瞥见鞭影便知赶路。”&&& &&& 云门三句&&& 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用以接化学人的三种语句是: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 “涵盖乾坤”,指真如自性充满天地之间,涵盖整个宇宙。&&& “截断众流”,指用峻烈的机法断除学人的烦恼妄想,截断其奔驶的意念之流。&&& “随波逐浪”,指师家对参学者应机说法,施行活泼无碍之化导。这三句广为云门宗所用,称之为云门剑、吹毛剑。
&&&&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备案: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金湖一里6号409室 邮编:361010 联系人:陈晓毅
电话:(值班时间:9:00-17:30) QQ群:8899063 QQ:转载:略说当代广东省内禅宗法脉源流(部分有待补充)
略说当代广东省内禅宗法脉源流(部分,有待补充)
& 无知野人
狂魔乱舞于今世,野狐咆哮于山林。俗子敢时髦称禅,附和者多如牛毛。
唯天下时髦之风四起,多有自称禅者,似是而非,真假难辨,多有歧路异途。今特多方考证,只为自己寻出宗门脉络,参访学习方便,免得自欺欺人。然因地处南蛮之地,所知有限,多有遗漏之处,不可作为凭据,尚需斟酌参详;本自为门外汉,门内之事多有不知,恐得罪诸方,也惧落于因果。此中定然有写错遗漏之处,敬请师兄补尔充之。特此说明之。时在公元日。
1949年至今,时世变迁,宗门颓落,民初尚是著名禅宗道场,今日多有荡然无存者。今所罗列,或以明清以来汉族地区佛教寺庙为主线,或以宗派为主线,略举著名禅德及其传人,以明当代禅门部分宗脉。然必有隐而不显者,望不知者不罪。
2 1976年以后道场另列。
3 别列现代各地传三坛大戒之寺庙。
4 所引用资料来源不录。
禅宗全盛于唐宋,自晚唐以来,逐渐渗入中国文化深层,推动了儒、道二家的鼎新。当吸取了禅宗不少乳汁成长起来的儒、道二家新学尤立足本土文化正位的宋明儒学日益走红之后,禅宗这位乳母便日渐衰迈,其时间大约起于宋元间。从阵容看,禅门诸宗中的北宗、牛头、荷泽、沩仰、法眼、云门、黄龙等宗先后绝嗣,只剩临济下杨歧一系及曹洞宗支撑门面。人才渐稀,宗匠渐少,具大手眼大作略、能使全社会倾倒的大禅师越来越难得。禅门宗师如永明延寿、真歇清了、怀深慈受、中峰明本、楚石梵琦、红螺彻悟等,多提倡净土或由禅归净。禅宗丛林寺院、儿孙子嗣虽然不少,但渐失唐代专弘禅宗、农禅并举的宗风,明末以来,多讲经、传戒、念佛并行,并迎合民俗赶经忏做水陆,所谓“内则禅、讲、律、净,外则经、忏、斋、焰”,至民国初,就连扬州高旻寺那样以宗风纯正驰誉丛林的禅寺,也常做经忏佛事以谋道粮。禅宗本来以心传心,“见过于师,方堪付授”的传法方式,也渐演变为以宗法性的庙产传承为实质,传法只成为以法卷相授的形式,失去了禅的实质性内容。禅法呆板僵化,天下丛林,大抵只以死看一“念佛是谁”话头为事,失去了兴盛期针对时机解粘去缚的灵活机用和直指方便。“宗师既无接引后进的手眼如唐宋大匠者,参禅之徒,多有老死语下,不落入担板窠臼,即堕在禅定功勋。”(南怀瑾《禅海蠡测》)清初雍正帝参禅,印证于京师名宿迦陵性音,帝以为迦陵
佛性,转依章嘉活佛而得证悟,以帝王身举扬宗乘,提持祖印,令天下老和尚面目扫地。雍正帝发愿十年兴教,亦未扶起宗门。“及至清末,缁素二界一无演绎禅学思想者也。”(忽滑谷快天《中国禅学史》)学佛之人,多对宗门失去信心,大多趋归净土,或致力教典以应讲筵,或穿洋渡海外求胜法,学修东西密教。(文出佛日《中国禅宗的振兴》)
明清民初情状:
清初禅宗,有临济的天童、磬山二系和曹洞的寿昌、云门二系相对峙。
太平天国以后,金山、高旻、天童、天宁,号为禅宗四大丛林。道华清澄的法嗣月溪显谛与观心显慧(许樾身《观心大师塔铭》)先后重兴镇江金山。其后,大定密源()、常静密传、性莲密法、隐儒密藏,相继整肃禅规,宗风大振。金山遂成为中国的禅宗首刹。扬州高旻寺,自清初天慧实彻(?—1735)经昭月了贞、宝林达珍至楚泉全振(1861—?),其禅规整肃,与金山齐名。常州天宁寺,清初原为律宗道场,自大晓实彻(
)改为禅宗,至冶开清镕(1850
—1920)继主法席,宗风大盛。冶开与宜兴海会寺妙参清虚、南京香林寺济南清然、扬州高旻寺楚泉全振、苏州西园寺广慧圆德,同称为清末江南宗门五老。重兴宁波天童寺的寄禅以及湖南衡阳岐山仁瑞寺的恒志(
)、江苏句容赤山真如寺的法忍(1845
—1905)都是清末著名的禅僧(寄禅:《恒志和尚道状》、《法忍禅师塔铭》)。(文出林子青)禅宗衰落的内因,在于缺少应时契机广辟禅门的方便。然说禅宗衰落,只是就大势而言,禅宗虽衰,毕竟源远流长,根深蒂固,还是代有宗师,嗣传不绝。即使到衰迈至极的清末,也还是遗范尚在,宗风犹存,未至于像忽滑谷快天所说“禅宗绝传”。天下禅林如金山江天、扬州高
、常州天宁、焦山定慧、鼓山涌泉、宁波天童、新都宝光、西安卧龙等寺刹,还基本保持古代禅刹遗风,专弘禅宗,每年开办禅七,精进参修。有大定、冶开、法忍、魁印、融通、海印、妙华、明印等一批禅师撑持宗门,他们的力参精究、苦行头陀、淡泊名利、云水参访的作略,还保持着唐宋遗风,有些在证悟和行履上甚至不逊前贤。如大定(1823—1903),于金山参观心和尚而开悟,在清末宗门四大高僧(其余三位为冶开、法忍、圣祖)中称禅定第一,与其徒融通(1866—1928)相继住持江天禅寺,学人星聚,金山宗风得以重振。法忍(1844—1905)在四大高僧中称智慧第一,于南京赤山建般若寺为道场,领众禅耕,力行参究。嗣法弟子魁印(1856—1909)住持南京毗卢寺,每年春夏讲演,秋冬参究,参学者常数百众。妙华(1830—1906)住长沙铁炉寺,接引学人棒喝俱下,颇有古风,岳峰、海印、明教(道香)等皆于其棒喝下大悟,海印(1840—1924)有《禅海珍参》一卷流传丛林。明印(1841—1928)禅净双修而得大悟,居长沙落气停,北京雍和宫白普仁喇嘛曾至其茅蓬礼拜,称他为果位罗汉。冶开(1852—1922)在常州天宁寺禅七中依定念和尚开悟,于终南山结茅静修,有伏虎降怪之异,后回天宁寺接任方丈,对参学者深锥痛諸,不稍宽假,有《语录》三卷传世。此外,以讲经说法著名的慧明、月霞、圆瑛、应慈、慈舟、守培等法师,也曾于宗下参究有得。清末民初的这批禅师,在参学上大多依看“念佛是谁”话头而发悟,悟后多融通禅教,说法讲经,提倡净土,保持着宋代以来的禅匠作风。但与古德不同,极少隐遁山林不问世事,多能于社会巨变中积极弘法护教,兴修寺庙,组建社团,培育僧才,投入社会福利救济事业。如冶开发起成立中华佛教总会,修复天宁寺殿宇,在寺内设毗陵刻经处印经,办义务小学,在上海创办居士念佛会、佛教慈悲会,远赴北方赈济灾民,捐资修建大运河上政和桥,数十年孜孜不倦,为法忘身。海印在湖南沅江景星寺创办佛学院、普通佛学研究所、居士林、念佛社,明印和尚也有开办念佛堂、莲社、正信会、佛经流通处之举。这是当时佛教界的新风气,禅宗大德多能积极投入。
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的佛教复兴潮流中,慈恩、贤首、天台、净土、南山诸宗,皆有恢复振兴,久已绝传的密宗也从东瀛回归,作为佛教主流的禅宗相对而言虽较沉寂,但还是有人奋力整顿,得现复兴气象。其间业绩最著、影响最大者,首推虚云(1840—1959)和尚。虚云和尚言传身教,带出了一批僧才,当今海内外住持名山大刹的本焕、佛源、净慧、传印、圣一、宣化、灵源、一诚等法师,皆出其门下。
与虚云同时力弘禅宗的另一大德来果(1881—1953)。
另有月溪(1879—1965)法师,亦颇具古代禅师风采。
现代禅学复兴的另一表现,是居士禅的兴盛,出现了成都“维摩精舍”等专弘禅宗的居士团体。维摩精舍由袁焕仙、贾题韬等创建于1943年。现代宗门诸大德,率多胸怀开放,融通禅、教与禅、净,袁焕仙、贾题韬、南怀瑾一系更广融儒学、丹道、密宗及哲学、科学,紧扣时代命脉,立足文化重建而讲说禅。在禅法上,也多有所创发,不拘守元代以来死参话头之一路。虚云和尚开示参禅法要,极为平实、简要,他解释看话头即是观心,是就一句话头向一念未生前看,发起深细疑情,不被二念间断,名之为参。参到真疑现前,须防陷入轻昏及堕无记坐枯木岩两种歧路,绵密做去,自有桶底脱落时节。这种看话头法,与大慧宗杲所示从话头发起疑情猛参力究不同,更易下手,易得受用。袁焕仙教人参看话头之法,与此相近,“于未提话头以前,看此话头从何而生?既提话头之后,看此话头从何而灭?正提话头之时,看此话头依何而住?”(《灵岩语屑》)或不参话头,而于日常对境遇缘,一切名义未立未显之时看其起处,正立正显之时看其住处,已立已显之后看其去处。这实际上是经论中所示就现前一念观心之法。月溪和尚力主须破根本无明方能见到佛性,须用六根中任何一根,或六根齐用,或以一根统摄余五根,向内参看观照。他破斥各种禅病,指出无念无执、心法双忘,只达无始无明境界,须于此境界上继续向内参看,时机若到,地一声,根本无明豁破,本来佛性才会自然呈露。可谓发人所未发。【录自:法音杂志】
镇江府金山寺、常州府天宁寺及扬州府高旻寺清初禅宗,有临济的天童、磬山二系和曹洞的寿昌、云门二系相对峙。天童密云一系,以汉月法藏(
)、费隐通容(1593 —1661 )、木陈道忞(1596 —1674)、破山海明(1597
—1665)四支为最蕃衍。法藏开法三峰(江苏常熟),门徒最盛,后继者有杭州灵隐具德弘礼()、苏州灵岩继起弘储等。弘礼门下,出有晦山戒显、硕揆原志等,各传禅道于吴楚。弘储历主浙江大刹,广受缁素皈依。他的门下金赋原直住南岳和德山(湖南常德),楚奕原豫住潭州云盖山,灵岩之道,遂大行于湖南。通容历主福严(浙江石门)、黄檗(福建福清)诸大刹,他的法系传入福建,门下出有隐元隆琦和亘信行弥。隐元(
)晚年应请东渡日本,成为日本黄檗宗的开祖。亘信(1603 —1659)历主雪峰和南山,大扇宗风于闽南。其徒如幻超弘(1605
—1678)住泉州小雪峰,被称为一方宗匠。道(忞)继密云主持天童,应召入京说法,受清世祖
礼遇。海明门下出有丈雪通醉,其法系盛行于四川、贵州,至今传承不绝。磬山天隐门下一系,出有箬庵通问与玉林通琇等。通问开法杭州理安寺,后主镇江金山,成为清初以后禅宗最盛一系。通琇自武康报恩寺应请入京传戒后,名重朝野。晚年开法浙江西天目山,所居号禅源寺,一时称为法窟。临济宗在清初大都系出圆悟、圆修二派,而圆悟一派尤其隆盛。顺治帝尝于十四年(1657)到京师的海会寺,延见圆悟的三传弟子憨璞性聪。更先后召玄水杲、王琳通琇、天童道忞入京从容谘访,而师事通琇和他的弟子行森。通琇(),江阴人,十九岁,从圆修出家,于言下大悟,继承法席,有《普济玉琳国师语录》十卷行世。道忞(),潮州茶阳人,早年读大慧宗杲的语录,即到庐山出家,后来参谒圆悟得悟,亲炙十四年,继承法席,撰有《九会语录》、《百城北游录》等。又当顺治、康熙间,法藏的门叶极其繁荣,当时成为三峰一派,海内称法藏和他的弟子灵隐弘礼、灵岩弘储为佛、法、僧三宝。弘礼下有愿云显,住洪州云居;弘储下有原直赋、楚奕豫,赋住南岳福岩,豫住潭州云盖,大阐宗风。经雍正削去支派后,法脉就断绝了。太平天国军兴后,此宗只圆修一派较盛,其法系有镇江的金山寺、扬州的高旻寺、常州的天宁寺及浙江于潜西天目山的禅源寺。而宗门中较卓越的是重兴句容赤山般若寺的法忍本心(),而本心的法系也源出金山。此后则金山有印彻(融通,)、高旻有法一、天宁有清熔(冶开,)。又上海的留云寺有密融(微军,)系出金山;北京的龙泉寺有古念(清一,),撰有《宗镜捷要》四卷,系出天目,都是知名的禅僧。而继承圆悟法系的仅有宁波天童、湖南沩山、成都昭觉等。
当代冠名有禅宗流传的:
扬州高旻寺德林 &
镇江金山江天禅寺慈舟
常州天宁寺松纯
浙江省宁波七塔禅寺
真如禅寺一诚长老得沩仰、临济法脉,
河北柏林禅寺净慧
杭州灵隐禅寺木鱼
西安卧龙寺方丈如诚法师?
普陀山全山
奉化雪窦寺
厦门南普陀寺
成都昭觉寺
寿昌(在江西新城今黎川县)、云门(在浙江绍兴)二寺,在明末并称为曹洞中兴道场。入清以后,寿昌慧经的法嗣无异元来、永觉元贤、晦台元镜等,各振一方。元来住江西博山,其道大行。门下出宗宝道独、栖壑道丘、星朗道雄等,分传曹洞禅法于岭南和江北。道独门下出剩人函可(
)、与天然函昰(1608
—1685)等。函可以弘法罹难,充配沈阳,开法于千山。天然为广东一大宗匠,明朝亡后,遗民士子多从他披剃。道丘()开山鼎湖,其法系在掺弘赞、迹删成鹫等,皆一时名德。道雄()住安徽庐江冶父寺,鼓扬洞上宗风,著有《教外直指》。元贤()重兴福州鼓山,法嗣为霖、道霈继之,讲学刻经,颇为曹洞生色。元镜弘禅于建阳东苑,门下出觉浪道盛,开法于南京天界寺,其法系颇为繁荣。绍兴云门一系,自湛然圆澄以后,其势力颇足与临济的天童一系相颉颃。圆澄门下出石雨明方、三宜明盂、瑞白明雪,在清初均为有名宗匠。明方门下的远门净柱、位中净符,明盂门下的俍亭净挺、西遁净超,明雪门下的百愚净斯等,都是很有名的禅宿。
曹洞法系元明清时期
& 一、福裕少林系传承
& 二、寿昌法系
:曹洞宗河南嵩山少林寺住持大章宗书的三代孙无明慧经()隐入江西黎川建寿昌寺,创立寿昌系。清初,除隐入太行山的彼岸海宽续主嵩山少林寺以外,寿昌系属下博山系元来无异()一支法脉,南下岭南,以住持广州海幢寺之道独宗宝与住持肇庆庆云寺之道丘栖壑两支法脉影响最大。
鼓山系 博山系 东苑系
& 三、常润法嗣
云居山系 & 焦山系 方念--圆澄--明雪--智先
当代冠名有禅宗流传的:
焦山定慧寺茗山长老
河北柏林禅寺净慧
香港宝莲禅寺
潮阳灵山护国禅寺
潮州开元寺
潮州开元寺:
江西寿昌寺慧经无明禅师(曹洞宗)—→江西博山元来无异禅师—→广东华首台空隐道独禅师—→函罡天然—→今释澹归—→今释乐说—→今遇泽萌—→今𪓔[卄/(蠅-虫)]角子—→古梵圆音—→古奘愿来—→今但尘异—→古如密因
古如密因和尚,丹霞第三世,曹洞宗第三十六世,是今但尘异和尚法嗣.乾隆元年(1736),古如密因和尚应邀至潮州开元寺主院.
清乾隆之前,开元寺系临济派子孙丛林制.仁智禅师清道光八年(1828)接曹洞宗华首分派之法,〔清宣宗在位至道光三十年(1850)〕驻锡开元寺。纯寂1936年至1939年任开元寺住持,系曹洞正宗第48世,罗浮山华首分派第15世。纯寂住持,是曹洞宗传法丛林制的最后一任住持。鉴于传法丛林制度未能尽善。1933年,寺众决定改为十方选贤制(选举制、任期制)并制订《开元寺常住规约大纲》至1939年才正式实施。第一任十方选贤制住持续量为潮阳县人,俗姓周,为临济派裔。
据《潮州佛教两志》第五章“规制”载:“旧祖牌中第十五世根宽森量禅师(按:原为临济派,剃度法名为续量)系民国二十八年己卯(1939)十方选贤制第一任住持,时已废除传法制,故无接法之事。迨圆寂后,其徒欲为进祖牌,寺中当时者必欲其照(曹洞宗)华首派传法偈‘森’字排辈,故强名曰‘森量’,为第十五世。”
因民国二十二年(1933)二十五年(1936)住持均尚为曹洞法裔,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根宽续量才以临济宗担任开元寺十方选贤制第一任住持。自此以后,开元寺历任住持不仅有曹洞宗者,亦有密宗、临济宗、黄檗宗的僧人。至此,作为有千年历史的禅宗道场,开元寺所悬挂的“禅寺”牌子,仅为虚衔而已了。
云门寺佛源和尚
广州无著庵宽敬老法师
真如禅寺一诚
万佛城宣化上人 
圣一法师 
传印法师  
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开起大和尚 
台湾中台禪寺惟覺大和尚
民国二十六年(1937)汀人本湛和尚创建八宝山峻峰寺。深感佛学知识和戒律的重要,于是礼请宁化法轮寺见镛法师返汀讲经。见镛法师(),长汀城关人,俗姓李,旧制省立汀中肄业。24岁出家,到福州鼓山受戒,后住杭州灵隐寺,拜方丈慧明法师(长汀钟屋村人)为师,研究佛经。返闽后在邵武、顺昌创办僧尼学校。后于宁化主持法轮寺,有较高深佛学理论知识。见镛应邀来订住南禅寺,于南寨广场设坛讲经,影响颇大。同年冬,见镛住八宝山,刻苦修行,专心念佛,提倡净土宗。每月朔望日召集附近信徒讲经书讲戒律。当年八宝山、东阳山等处共有24人至明溪瓦子坪聚龙寺受具足戒。此后,每年有十几人往广东南华寺受戒。从此,长汀佛教又逐渐复兴。
见镛法师在汀期间,组织僧尼居士成立莲社,抗日战争时期,发动莲社妇女做军鞋400余双支援前线将土。民国二十九年(1940)见镛回宁化,次年12月,一日夜间,他突然要求僧众停止晚课,由他向僧众告别,趺坐而逝,年仅48岁。在信徒中影响很大。
本湛原信罗祖教,在见镛法师影响下彻底抛弃罗祖教,在八宝山小木屋里拜诵《地藏经》,日仅一食,不漱洗,不躺卧,不理发,三年如一日,名声大振,信徒多拜他为师。
民国三十一年(1942),本湛赴广东曲江南华寺,拜全国名僧法眼宗大师虚云和尚为师,苦练参禅,领悟禅机,得到虚云嘉许。虚云为他举行隆重接法仪式,传给衣钵。5年后,本湛从南华寺出发,步行入川,朝拜峨嵋山。返抵成都近慈寺时,趺跏而圆寂,终年仅41岁。
本智法师,字信清,1957年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礼从虚云老和尚剃度,并得蒙老和尚传授为法眼宗第九代传人。本智法师于1995年圆寂,曾付法与三人,一为寂乐;一为妙性(亦为沩仰第十代);一为素间,法名寂悟,现居香港,原为香港《内明》雜志编辑,亦为来果禅师门下现高禅寺方丈德林和尚之法子。
桂平西山龙华寺寂乐、妙性二位法师同为法眼宗第十代弟子
广东禅宗丛林 附部分子孙庙
广东省现代冠名有禅宗流传的有广州的光孝寺、六榕寺、华林寺、大佛寺、海幢寺,汕头的灵山寺,佛山的宝林寺,韶关的南华寺、云门寺、别传寺,梅州的千佛塔,肇庆的庆云寺,潮州的开元寺,揭阳的双峰寺,云浮的国恩寺、龙潭寺,深圳的弘法寺等等
明末清初番禺海云寺作为岭南地区洞宗的祖庭之一,另外还有鼎湖山庆云寺。
潮汕地区两大丛林潮州的开元寺、汕头的灵山寺,当代潮汕禅宗传承似由此二者传出。可惜寺庙虽多,近代却未出过宗门大匠。目前潮汕地区曹洞宗似由明天然和尚一脉(博山系)及近代虚云(鼓山系)所传一脉所构成。推而论之,整个广东境内目前所传为天然和尚一脉(博山系)及虚云(鼓山系)一脉.
肇庆庆云寺目前是否为博山系道丘栖壑所传不详,待考。
韶关南华寺觉修?
潮州开元寺
汕头灵山寺
揭阳双峰寺
鼎湖山庆云寺
广州的光孝寺,深圳的弘法寺,韶关别传寺 虚云和尚法嗣本焕法师
云浮的国恩寺
韶关云门寺 虚云和尚法嗣佛源法师
当代中国尚有打禅七的丛林
首推金山江天寺、扬州高旻寺、江西云居山真如寺、西安卧龙寺,韶关云门寺,焦山定慧寺,河北柏林禅寺、黄梅四祖寺
有禅修营活动的:常州天宁寺,天童禅寺,成都文殊院,重庆华岩寺,辽宁海城大悲寺,西安五台云居寺,桐柏山,浙江省宁波七塔禅寺,香港宝莲禅寺,台湾中台禅寺,台湾法鼓山
律宗自明末古心如馨传戒于南京古林寺,三昧寂光(1580 —1645 )继之,
分灯于宝华山,其后遂分为古林、宝华二派。古林一派,清初以来,海华(1608
—1679 )、寂鼎、普璠、本修等相继,至清末辅仁(1862—?)传戒不绝(
《律门祖庭汇志》)。寂光重兴宝华山,不久圆寂,门下出香雪戒润与见月读体。
戒润弘律于常州天宁寺,见月(1601 —1679 )继主宝华,发扬光大,遂成律宗
著名道场。他著有《传戒正范》四卷,又自述《一梦漫言》,记其生平参学及重
兴宝华山始末。他的弟子定庵德基,继主宝华。宜洁书玉(1645 —1721 ),分
席杭州昭庆寺,都继承宝华山的规范。又四传至文海福聚(1686 —1765 ),应
请入京传戒,成为北京法源寺第一代律祖。著有《南山宗统》十卷,记载南山律
宗世系传承。
  与见月同时的有福州鼓山元贤、道霈,广东鼎湖山道丘、弘赞等,均致力于
戒律之弘传。弘赞著有《四分律如释》十二卷、《四分律名义标释》四十卷。乾
隆时北京潭柘寺源谅(1705 —1772 )亦盛传戒法,著有《律宗灯谱》二卷。湖
南方面,先龄长松以各地传戒戒科不一,撰《戒科删补集要》,盛传于湘鄂。太
平天国以后,金山的观心、焦山的大须,天台的敏曦等,都倡传戒律于江浙。光
绪二十三年(1897 )发朗重建杭州昭庆寺戒坛,时称为律宗中兴(俞樾《昭庆寺
重建戒坛记》)。
现代资料续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子印章认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