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陈留郡 庐江 白帝 襄阳什么用处

今日有0款游戏测试:
本周款游戏开测(06.05-06.11)
当前位置: >
三国乱世国家任务镇压黄巾攻略
三国乱世国家任务之镇压黄巾过关心得;三国乱世镇压黄巾分析;&
【任务介绍】:
黄巾贼卷土重来,以襄阳为根据地,占领虎牢、赤壁和巫峡三关内黄金三角区域,作为三国英豪的您,怎能坐视不理?
第一阶段:占领宛城、江陵或江夏的国家,该国玩家根据杀敌排名均可获得经验和镔铁奖励。3座城全部占领后,开启&襄阳&的攻坚战。
第二阶段:黄巾军会在白帝、陈留、庐江建立祭坛,源源不断为襄阳提供幻影部队,玩家可以占领城池并摧毁祭坛。
最后一击夺得襄阳,就能获得任务胜利奖励。在**黄巾任务中,使用&乱击&优先单挑本方他国玩家。
从以上介绍来看:任务分为两个阶段。而并没有详细的介绍改如何去打。比如说NPC多少级,每个城池的守卫多少波。需要如何才能抢先更多的经验。
那么就由我一一的以自己的观点为大家分析一下。
【三国乱世镇压黄巾&任务要点】:
初始阶段:中原地带(巫峡关 虎牢关 赤壁三个关口外的城池)为黄巾军的任务城池,三国需要做的就是从各自的边关关口杀出丛围灭了黄巾军。
每个关口都有重兵镇守。而每个关口的NPC等级为100级。(也许这个等级是随着国家等级而提高的,所以说也许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是100级的NPC守卫)&&&&&&&& 任务城池中,每个城池都有重兵把守,数量在20-70波不等。越接近主要城池,守卫NPC数量越多。
第一阶段:主要城池分为三个,分别是:宛城、江陵、江夏。统称天地人。每多拿下一个主要城池,第一阶段结束获取的奖励就越多,相反没有拿到城池的国家奖励就越少。
第一阶段完成的要求必须是三座重要城池同时被占领(这里同时不是指同一时间)才能开启第二阶段的任务。
第二阶段:的任务开始,襄阳阵法解开,而现在占领襄阳开始混战,这个任务有个好处并不是首先进入襄阳 在前面排队就可以认定自己可以拿下任务,在襄阳开启的那一刻起战斗画面中有个&乱击&的提示,这就使得可以在三国混战中,优先单挑其他国家的人,而并非NPC。所以说虽说先手很重要,但是那也是需要实力守得住的前提。
襄阳开启的同时,三个国家的资源城池白帝、庐江、陈留将会变为黄巾军祭坛,而祭坛的作用就是为襄阳无限次的派送影子部队,而在这个时刻需要将祭坛所在的城池占领,要不源源不断的影子也是非常恼火的,而影子的战斗力不是一般的厉害,战法、攻击、防御都是一流的棒。所以说没有绝对的实力以前还是按部就班的推掉祭坛再抢襄阳。&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发表于:03-11
发表于:01-18
三国乱世相关礼包:
10W粮食、10W木材、10W银币、10个募兵令
粮食*5W,木材*5W,银币*5W
10W粮食、10W木材、10W银币、10个募兵令
手机游戏推荐
热门游戏开服表
三国乱世攻略
三国乱世资料
三国乱世新闻
|广告服务|法律声明|鄂ICP备号-1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院领导集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钱柜注册:009〕56号)第一条,属于逃汇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外汇局对其作出罚款12万元人民币的行政处罚。案例3:王某个人分拆逃汇案2015年7月至8月,山西籍个人王某
《中国科学院院刊》(中文版)是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以战略与决策研究为...
覆盖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技术科学与天...
《科学通报》是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力求及时报道自然科学各领域...
1998 年 9 月至 2001 年 6 月在湖南大学国际商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01 年 9 月至 2004 年 6 月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04 年 7 月至 2007 年 10 月任湖南省
钱柜注册:迷雾世界急寒之地中间地图怎么开启
我要分享 &
文章来源:新华法治&&&&发布时间:日 10:18&&【字号:&&&&&&】
钱柜注册:汇管理改革等政策,政策效果已开始显现,未来将继续吸引跨境资金持续流入。四是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弹性将进一步增强,有利于促进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呈现有进有大,容易引发多头回补局势,其二就是OPEC减产所起到的支撑作用有限,原油继续大涨概率极低,今日调整思路,看好原油的回踩行情,操作上建议高空为主。原油操作建议:反弹50.69万美元,然后该公司伪造合同、商业发票,篡改提单等资料,虚构转口贸易,将上述贷款资金以支付“转口贸易货款”的名义全部汇往香港。该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的格局,跨境资本流动继续向着均衡状态收敛。经常账户顺差将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首先,货物贸易顺差仍会维持一定规模。从进口看,我国经济基本面总体较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有所回升,进口规模有望大,容易引发多头回补局势,其二就是OPEC减产所起到的支撑作用有限,原油继续大涨概率极低,今日调整思路,看好原油的回踩行情,操作上建议高空为主。原油操作建议:反弹50.6
 原标题:钱柜注册,“一顺一逆”,即经常账户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不含储备资产)逆差。新闻发言人称,2016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仍处于合理水平。全年顺差1964亿美元,与GDP之比为1.8%。
(责任编辑:市晋鹏)下载傲世堂论坛App!论坛领银币!!
浏览过的版块
您的本期评分:15678
神马都是浮云
神马都是浮云
神马都是浮云
总评分:&经验& 15678&&
总计:& 15678&
YYYIUIOUOE
亲爱的葡萄2013
神秘的神秘人
xcj9696595
变粗的中指
请叫我雷锋
执行官可为
傲视堂流寇
如果睡请裸睡
攻城略地995
永恒的光芒
兼顾hi建立
别瞎七搭八
昵称都那么难取
真是天晓得
纯粹打酱油
征战三国之一统
流星撞火星
泡泡小苹果
浏览过的版块
您没有登录,不能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铁骑冲锋》傲世堂35服火爆开启开放分类:
三国(狭义220年-280年,广义184年、190年或208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有曹魏、蜀汉、孙吴等三个政权。汉末三国战争不断,使得人口下降,经济受损,三国皆重视经济发展。由于战争需求,各种技术都有较大发展。
三国 - 概述
三国三国(狭义220年-280年,广义184年、190年或208年-280年)是中国上的一段时期,有、、等三个国家。汉末三国战争不断,使得下降,受损,三国皆重视经济发展。由于需求,各种都有较大发展。 三国时期开始的时间学者各有不同见解,一般分成及。狭义是220年逼东汉禅让,建国曹魏,使东汉灭亡开始。广义一般认为有184年黄巾之乱开始。这源自为解决而成立州牧制度,该制度导致地方割据,天下分裂。其他观点还有:190年挟汉献帝离开开始,这时东汉朝廷已经崩溃;208年后开始,这时形成雏型。历史学家多注重三国鼎立的形成与过程,自184年东汉已开始失去实体、群雄割据,形成三国雏型直到魏代汉为止,所以往往将这段184年到220年的时间纳入三国时期加以讨论。
三国 - 三国大事年表
184年2月 黄巾起义。   10月 张角病死。 187年  &曹操任东郡太守。 189年9月 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12月 曹操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190年1月 各路诸侯起兵反董卓。      董卓令李儒毒死弘农王(少帝)&卒年15岁&   &2月 董卓焚洛阳,迁都长安,洛阳古都残破&      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 191年&  孙坚破董卓,斩华雄。      袁绍夺州牧韩馥的冀州,自领州牧。 192年4月 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死董卓。&   &6月 李傕、郭汜围长安,杀王允,败吕布。&      曹操击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实力得以壮大。&      孙坚攻击刘表,战死。 193年&  曹操东征徐州,大败陶谦。& 194年  &吕布攻击曹操。       陶谦病亡,刘备领徐州牧。& 195年10月&曹操领兖州牧。      孙策攻打江东大败刘繇。      李傕、郭汜争夺献帝。 196年7月 献帝在杨奉等人护送下,回长安。      吕布占徐州,刘备投曹操。      曹操始兴屯田,将献帝劫持到许。& 197年&  袁术在寿春称帝。&      曹操讨伐张绣,失败。&      袁绍占领冀、幽、青、并四州。& 198年9月 吕布攻打刘备,破小沛。&   12月 曹操擒杀吕布。&      周瑜同小乔成亲。& 199年11月&张绣投降曹操。&      董承与王子服等密谋除曹操。&      孙策袭取庐江,败刘勋。&      刘备讨伐袁术,袁术病死。& 200年  &曹操诛杀董承一伙。&      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           陈琳撰写讨曹檄文,官渡之战开始。&      10月&曹操偷袭乌巢。& 201年&  曹操败袁绍于仓亭。&      刘备投奔刘表。& 202年5月 袁绍病死。& 203年  &孙权讨伐黄祖。 204年  &曹操平定冀州。&      辽东公孙度死,子公孙康继位。& 205年&  曹操平定青州。 206年  &曹操平定并州。 207年8月 曹操大破乌桓,消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曹操从南匈奴赎回蔡文姬。 208年6月 曹操封为汉丞相。&   &7月 曹操南征刘表。&   &8月 刘表病死。曹操杀孔融。   &9月 刘琮投降曹操。&   11月 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 209年10月&刘备与孙权之妹成亲。 210年  &曹操建成铜雀台。      周瑜亡。& 211年&  曹操攻破马超。&      刘备入川。& 212年10月&曹操南下进攻濡须口。&      刘备驻扎霞萌关。      孙权移治秣陵,改名建业。 213年5月 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 214年5月 孙权攻破宛城。&   &7月 孙权进攻合肥,被张辽击败。&   10月 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曹操,事泄,曹操诛杀众人。&      刘璋投降刘备,刘备自领益州牧。& 215年7月 曹操征张鲁。&   11月 张鲁降曹操。&      逍遙津之战。曹操在濡须打败孙权。& 216年&  曹操称魏王。& 217年2月 曹操进攻濡须口,孙权败。 218年&  曹彰大破乌桓军,鲜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7月 刘备进位汉中王。      关羽水淹七军。   10月 关羽失荆州,被孙权杀害。 220年1月 曹操病亡。&   10月 曹丕称帝,建魏国。 221年4月 刘备称帝。      刘备伐吴。张飞遇害。 222年  &孙权称吴王。&      彝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刘备。& 223年4月 刘备死于白帝城,刘禅继帝位。&   &8月 曹丕五路伐蜀。&      蜀吴重修和好。      雍闿叛乱。& 225年&  诸葛亮南征。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国南方。& 226年  &曹丕病亡,曹睿继位。   12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孙权围攻江夏,兵败。 227年  &诸葛亮上书北伐。 228年&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姜维降蜀。      马谡失街亭。      周鲂诈降诱曹魏攻吴,陆逊大败曹休。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 229年&  孙权称帝。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 230年  &吴派卫温、诸葛直航海到夷洲。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真病亡。 231年&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 234年  &诸葛亮六出祁山。&   &8月 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吴大举攻魏合肥。 235年1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太傅。&      马钧制造司南车和水转百戏。 237年  &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 238年  &司马懿平辽东,杀公孙渊。      日本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 239年1月 曹睿亡,曹芳继位。 240年  &蜀将张嶷平定蛮族之乱。 241年&  魏国在淮河兴修水利。 242年&  孙权派军攻打海南岛。 244年&  曹爽派兵攻打蜀汉不利,伤亡惨重。 245年  &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权,陆逊因受牵连,忧愤而死。 246年&  毌丘俭两度攻破高句丽。 247年  &蜀姜维出陇右攻魏,接应附蜀的羌、胡部落。 248年&  司马懿封为丞相。& 249年1月 司马懿杀曹爽一伙。&      夏侯霸降蜀。姜维伐魏。 250年&  孙权废太子孙和为庶人,赐鲁王孙霸死,立孙亮为太子。      姜维攻魏西平失败。 251年  &魏国太尉王凌阴谋叛变,被司马懿平定。   &7月 司马懿亡。& 252年  &司马懿长子司马师为大将军。&      孙权亡,孙亮继位。&      司马昭攻吴,失败。 253年  &诸葛恪进攻魏国,无功而返。      姜维攻魏狄道失败。      吴孙峻诛杀诸葛恪。 254年9月 司马师废曹芳。&   10月 曹髦继位。&      吴孙英谋杀孙峻未果。 255年  &镇东将军毌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讨伐司马师。&      司马师亡。司马昭为大将军。&      姜维攻魏狄道,先胜后败。 256年4月 司马昭讨伐诸葛诞。&      姜维伐魏被邓艾击败。&      吴孙峻死,弟孙琳专吴政。孙綝杀死滕胤等人。 257年&  魏诸葛诞与孙吴联合起兵反魏。      姜维出骆谷攻魏失败。 258年  &魏军攻破寿春,斩诸葛诞。      孙綝废吴帝孙亮为会稽王,立琅琊王孙休为帝。&      孙休与丁奉设计杀死孙綝。 260年5月 贾充、成济杀死曹髦。   &6月 曹奂继位。& 262年10月&姜维攻魏,被邓艾击败,退屯沓中。 263年&  司马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  &钟会和姜维密谋失败被杀。      司马昭称晋王。&      孙休亡,孙皓继位。 265年&  司马昭亡,其子司马炎继任晋王。   &12月&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 271年  &吴孙皓出兵攻晋,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  &司马炎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支持战略要地西陵。      陆抗大败杨肇,杀步阐。 277年&  晋文鸯击破鲜卑族。 278年  &羊祜死、杜预驻扎襄阳。& 279年&  西晋出动六路兵马攻打吴国。& 280年&  西晋消灭吴国,吴帝孙皓投降,吴亡。
三国 - 黄巾起义
黄巾之乱参见:东汉在汉和帝后逐渐衰亡。在朝廷内,多在年幼即位,由外戚掌控政权。皇帝成年后,往往借助身边的宦官夺回政权。这样产生了不断循环的戚宦之争,使朝廷几乎瘫痪。后期,又起来抵抗,但前后两次均被皇帝与宦官镇压,史称。而各地方的豪强地主则盛行兼并土地与人口,加上天灾不断,使得百姓纷纷反抗。 184年2月,太平道首领张角及兄弟张梁和张宝率信徒发起民变,史称黄巾之乱。由于获得百姓拥护,声势之浩大令朝廷震惊不已。面对困局,汉灵帝急派皇甫嵩等出兵镇压,又令地方州郡政府和豪强地主招募军队勤王。最后黄巾军的主要势力被皇甫嵩击溃,但余部则散布各地,又有其他各种反抗势力乘时并起,各地都出现了贼寇扰民,令疲以奔命。于是汉灵帝采纳刘焉的建议,在中平五年(188年)命令从西汉时期就只负责州郡监察的刺史接管地方军政权力,州在上第一次成为正式一级,并将一部分提升为,由刘姓宗室或重臣担任,以加强对州郡的统一管理。这措施虽有利于镇压各地叛乱,但当朝廷发生内乱后,掌握地方权力的州牧及刺史纷纷割据一方,不再听命于朝廷。例如益州牧刘焉就割据西南,并使五斗米道首领张鲁占领汉中,再以作乱为由,切断与朝廷的关系。东汉为解决黄巾之乱而制定州牧制度,反而开启了群雄割据之局。189年汉灵帝驾崩,又起。宦官蹇硕意图杀害外戚大将军何进,改立太子刘辩的弟弟,然而失败。汉少帝刘辩继立,外戚何进与袁绍等士大夫企图去除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及其他宦官。何进还令凉州董卓、并州丁原带兵增援。宦官们先发制人,杀死何进。后与董卓等,以为何进报仇之名,入宫杀死十常侍等宦官二千余人。结果使拥兵入京的董卓趁机掌握朝政大权,其专横跋扈又引发各地势力集结成军,以讨伐之名起兵。
三国 - 董卓乱政与群雄割据
198年群雄割据图参见:董卓为了夺权,开始铲除反对者。他促使吕布杀死丁原以夺其兵马,袁绍、曹操等人也逃离洛阳。此后董卓废汉少帝,改立刘协为帝,史称汉献帝。最后在陈留举兵,发檄文联络各路诸侯讨伐董卓,共有十一路地方军加入,共推袁绍为盟主,史称“关东军”。董卓为了回避其锋芒,于是挟持汉献帝、强迁居民,迁都到长安,并且火烧旧都洛阳。其间,关东联军只有孙坚、曹操二人真正出兵与对战,但因持久力不足而退,而关东军也随之解散。此后,群雄纷纷割据一方,互相攻击。董卓迁都后,自封为太师,继续掌控朝政。192年,被司徒和部下等合谋刺杀,其族人亦被屠灭殆尽。但董卓的属下等人率兵攻入长安,杀死王允,吕布兵败逃亡,等人挟持,专政四年,短暂的掌握了汉王朝。凉州其他军阀如、等也领兵逼近。李傕派﹑以及侄子与马腾、韩遂大战于长平观下。马腾、韩遂大败,斩杀一万多人,马腾、韩遂退回凉州。195年,兴平二年,李傕等人相互争权夺利,矛盾越来越激化。李傕设宴杀死樊稠、,兼并了其部队。又与郭汜互相攻击,李傕派侄子劫持汉献帝到自己营中,郭汜随后劫持了前来劝和的公卿,二人继续交战,长安陷入一片战乱。七月,汉献帝出长安东归,李傕引兵出屯池阳(在今陕西咸阳市陉阳县西北),、郭汜以及原董卓部下杨定、杨奉、董承皆随天子车驾东归,沿途诸将屡有争端。李傕后悔放汉献帝东归,于是又与郭汜、张济联合起来追击。汉献帝派人与李傕、郭汜讲和,二人放还百官,归还了一御用器物。196年, 建安元年七月,献帝辗转流亡,回到了已成为废墟的,最后被迎奉到都。因军中缺粮,出兵到南阳掠夺,攻打穰城,战死。197年,建安二年,左将军诱杀杨奉。被自己的部将伍习杀死。198年,建安三年四月,派谒者仆射率领关中诸将等人讨伐李傕,被诛杀。 董卓讨伐战结束后,各地方军阀对皇帝已不加理会,转而发展各自的势力。孙坚在攻打荆州牧刘表据有的时战死。其子孙策投奔袁术后向他借兵,带领旧部于196年到199年间在江东四处征战。最后独领,与刘表对峙,并等待时机北上中原。197年袁术于寿春称帝,国号“仲家”,最后被曹操及刘备攻灭。194年益州牧刘焉病死,其子接任,与汉中的张鲁决裂,两方对峙。他任赵韪东征刘表未果。最后赵韪叛乱,刘璋率军平定。、等人则于凉州、雍州一带各自发展势力。公孙瓒击败后雄踞幽州,最后被袁绍灭亡。东迁的吕布先是夺取曹操的兖州。被击败后先附刘备,接着夺其领地。吕布最后被击溃于下邳而亡。而牧刘备,两度因为吕布及曹操而失去徐州,最后依附河北袁绍,并到汝南建立势力。当中最突出的是与曹操,袁绍先用计占据的,继而打败田楷、臧洪、公孙瓒等人,掌握青、冀、幽、并四州,雄霸河北,气势强劲。曹操四处征战,收编青州三十万黄巾军,几经转折,控制了兖州。奉立东逃的献帝于许县,奉天子以令不臣。接着依序破袁术、灭吕布、降、逐。其势力发展成兖、豫、徐三州、部份司隶、雍州等中原地区。由于袁曹双方的势力持续壮大,最后发生了决战。
三国 - 官渡与赤壁
官渡之战示意图此时天下局势分为河北袁绍、辽东公孙康、中原曹操、扬州孙策、交州士燮、荆州刘表、益州、汉中及凉州的马腾、韩遂等人。支持袁绍的孙策于200年进攻曹操的广陵,但遭到陈登顽抗而被击退。孙策在同年4月遇刺身亡后,继位的孙权改与曹操和睦。而袁绍见日益壮大,决定率军南下决战,史称官渡之战。他先后派大将颜良进攻白马及文丑进攻延津,但相继被杀。其后,袁绍亲自领兵,进军阳武,而曹操也回兵官渡,深沟高垒,两军的对峙长达半年之久。最后曹操夜袭焚烧袁军于乌巢的粮仓,袁军因此军心大变而溃败。此战成为曹操控制北方的重要战役。 201年袁绍再率军于仓亭再战,又败给曹军,最后于隔年病死。曹操趁机击败汝南刘备,刘备则逃到荆州去依附刘表。病死后,其长子袁谭及三子袁尚于203年内哄,曹操趁机与袁谭结姻亲。隔年,曹操攻陷的根据地邺城,随后将其作为主要据点取代许昌[12]。袁尚与袁熙北逃至支持袁家的乌桓。隔年曹操攻灭袁谭,之后又攻灭守备并州的高干。207年曹操决定斩草除根,以轻兵袭击乌桓,斩其首领蹋顿。袁氏兄弟又逃到处,然而公孙康因惧怕曹操而杀死袁尚、袁熙,并且向曹操归顺。至此曹操除了凉州、部份雍州和辽东外完全掌握北方,并且筹备南下。现今赤壁古战场。孙权在周瑜及张昭的辅佐下,稳定扬州局势,并发兵攻下江夏,斩刘表将领黄祖。曹操闻孙权势力渐盛,势弱,于208年率大军快速南下,意图立即夺取荆州。而荆州牧刘表于此时病死,其次子刘琮继位后向曹操投降。率军紧急撤离驻地新野,逃向江陵。刘备于逃亡途中在当阳被曹军追上而溃败,后获刘表长子的接应乘船至夏口。孙权派鲁肃向刘备联系,刘备也派诸葛亮出使到江东。双方经过讨论后决定结盟抗曹,成立的孙刘联军共约5万,以、为正副都督。此时曹操所率北方军与荆州水军共约15万至23万,双方于乌林(曹军)、(孙刘联军)隔长江对峙。最后周瑜利用火计大败曹军,曹操退回北方,并任曹仁守江陵。此战役史称赤壁之战,曹操于此后很少再有统一的机会,这场战役触使三国雏型的形成。 战后,孙刘双方开始争夺荆州。刘备顺利的占领荆南四郡。孙权派周瑜攻击荆州江陵,用了很长时间方攻克城池。孙权为向刘备拉近关系,将其妹嫁给刘备。其后,周瑜曾想出兵攻打益州,达成“竟长江所极”的目标,但他到后不久即病逝。鲁肃接替其位后,力主将江陵转交给刘备,从而联合抵御曹操。
三国 - 三国鼎立
潼关之战此时益州牧刘璋为了防备张鲁及曹操的入侵,不顾大臣反对邀请刘备入蜀。刘备率军与、、等人入蜀,并不断的收买人心。刘备最后在212年决裂,先后降伏吴懿及李严军团,大军直逼成都。在刘备受阻于张任坚守雒城的同时,诸葛亮率张飞及入蜀援助,留任关羽镇守荆州。之后虽然成功攻下,但庞统于进攻雒城时中流箭而死。214年刘备包围成都,成功逼使刘璋投降,占领益州。同时,曹操南下攻击孙权,最后双方不分胜负。 曹操在南方失利后,率军西征汉中的,并刺激散布于凉州、雍州的小军阀,让马超、韩遂为主的关中联军于211年集兵攻下长安。不久曹操于击溃关中联军,进一步将凉州、雍州收为领地。215年曹操率军迫降张鲁,获得汉中。但他不愿趁势南攻蜀地,派、等人防守汉中。孙权闻刘备获得益州后要求归还荆州,而刘备希望取下后再还。孙权就派袭取长沙等三郡,刘备亦率军东下,双方对峙于。而后刘备得悉曹操得汉中,将危害蜀地安全,便与孙权和谈平分荆州。但双方的关系已恶化。孙权趁曹操西征张鲁之际率大军攻击合肥,发动第二次合肥之战,最后被张辽等人击溃。216年曹操就任魏王,加九锡,开始拥有分立于东汉的军事政治机制。隔年,刘备进攻汉中,发动汉中之战。双方势均力敌,但汉中主将夏侯渊中计被刘备将领黄忠斩杀。曹操亦率援军入防御,最后因为军粮不足而退败。刘备占领后以魏延防守汉中,并于219年自封为汉中王。在去世后,江东的主战派吕蒙继任其位。荆州守将关羽轻视吕蒙,于同年率军北上进攻曹操。他击败曹仁于樊城,俘于禁,斩庞德,使得曹操有意迁都。而吕蒙则趁机袭击江陵,于麦城擒杀,共占领了荆州南部。刘备控制的上庸亦叛刘降曹,至此刘备势力被完全赶出荆州。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继魏王位后,于同年12月10日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给他,国号“魏”,史称曹魏。至此亡,进入三国时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以汉室宗亲身份继续使用国号“汉”,史称蜀汉。而孙权向曹魏称臣,但自立年号,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同年,蜀帝刘备以报关羽之仇为由东征孙权,孙权派出接替吕蒙的陆逊迎战。结果蜀帝刘备惨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史称。223年,刘禅继任帝位后,军政事务由掌握。之后曹丕与孙权翻脸,兵分三路南下,为孙权所阻而退。诸葛亮于同年向孙权联系后,双方再度结盟,局势再度成为蜀吴同盟对抗曹魏。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史称孙吴或东吴。另外,在交州方面,早在210年其领主士燮即归顺孙权。之后吴将吕岱于226年占领交州,士徽投降。
三国 - 内斗外战
三国对峙图蜀汉的南中地区在刘备去世后发生叛乱,以为方针平定南方之乱。并提出不留兵、不作管理,令南中大致安定;虽然后来仍有零星动乱,但都被马忠、张嶷等平定。而后诸葛亮转向对付曹魏,在227年至234年间与曹魏爆发六次战争,其中有五次北伐,一次抵御攻击,史称诸葛亮北伐。最终诸葛亮未能成功,于敌境逝世后,魏延与杨仪互斗而先后去世,令蜀汉失去两个人才。蒋琬与费祎相继辅佐刘禅,并暂停大规模。蒋费二人相继去世后,姜維方对曹魏全面北伐。但都没能取得明显的战略效果,并消耗了国力。而且,由于姜维专注北伐,在董允去世后,所宠信的宦官黄皓及奸臣败坏朝政。等到姜维对付黄皓时反被迫害,只好迁镇沓中以避祸。 孙吴为联合蜀汉,派将领陆逊、诸葛恪等人于合肥、、江夏与曹魏会战,但成果不大。吴帝孙权任用顾雍为相十九年,使大治。诸葛恪等人成功令山越归顺,安定后方,增加了人口与军队。然而孙权在晚年时发生不少失误,为孙吴的未来带来隐忧。他先是不听大臣劝谏,误信辽东公孙渊会归降,最后军马钱粮被其并吞。更严重的是二宫之争,由于原太子孙登的去世,使得孙权钟爱的孙霸与继任为太子的孙和发生斗争,诸大臣亦分成派系分别支持。最后孙权废孙和杀孙霸,选择年幼的孙亮继承皇位,并诛杀流放一些大臣,其中名将陆逊就在这场斗争中死去。孙权最后于252年逝世后,以太傅诸葛恪辅佐吴帝孙亮。然而诸葛恪却因北伐失利而罪责众人,大失人心,不久被孙峻和吴帝孙亮所杀。然而孙峻与从弟孙綝掌握大权后并行恐怖统治,大臣世家牵连身死者多,吴帝孙亮亦被孙綝杀害。吴帝孙休继位后,便与大将丁奉联手将诛杀,但此时国政已江河日下。曹魏主要战争都是抗衡蜀汉与孙吴的攻击,在魏帝曹丕去去世后由曹真、曹休、司马懿及陈群四人辅佐魏帝曹睿,而张郃和满宠都是一方大将。这些将领守卫著魏国,其中司马懿成功抵御蜀汉北伐,并讨平辽东公孙渊。在曹睿死后,托孤大臣与发生权力斗争。最后司马懿在249年发动高平陵事件,获得了最后胜利。曹爽被罢黜后与其党羽三族被杀,魏国朝政为司马懿父子掌握。后来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权,展开外除方镇内废魏帝的行动。当时守卫曹魏东方的重镇寿春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举兵,分别是、与、等三次,史称寿春三叛。虽然叛军获得孙吴援军,然而最后被司马氏击溃。此期间,支持魏帝的将领或被杀害或逃亡至蜀吴二国,而司马昭在杀害魏帝曹髦后,因为彻底清除异己,他开始准备篡位建国。
三国 - 三分归晋
现今重建的剑阁剑门关。司马昭为了建立赫赫军功,做好篡夺准备,于263年趁蜀汉姜维避居沓中之际发动魏灭蜀之战。他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下汉中,但蜀汉将领姜维即时赶回剑阁,挡住魏军攻势。然而邓艾避开剑阁重关,走阴平小路进逼成都,诸葛瞻率兵又于战败而死。最后刘禅宣布投降,蜀汉亡。及后力图复国,促使钟会囚邓艾并意图叛变。但因诸将不服且被司马昭察觉,后被卫瓘、胡烈所平。钟会、邓艾与姜维在这次动乱中都被杀。当时也意图攻入蜀地,但被蜀汉旧将罗宪挡在巴西而失败。 孙吴在吴帝去世后,太子年幼,濮阳兴和张布鉴于国家动荡不安,改立废太子孙和之子孙皓为帝。然而吴帝孙皓继位后令人失望,不修内政,残暴滥刑,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滥杀大臣并任用万彧及岑昏等奸臣。濮阳兴和张布感到后悔,不久也被杀。不过他尚能以为相、陆抗镇守江陵,维持吴国军政。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司马炎称帝后开始筹备伐吴,派王浚于益州大造船舰,以羊祜镇守襄阳与镇守江陵的吴将陆抗对峙。羊祜广施恩惠,采用“各保分界,无求细利”的方针,使荆州百姓的民心被动摇。然而,当西陵太守步阐叛降西晋、羊祜率军南下支援之际,陆抗仍击退晋军并瓦解叛军,成功的守住地区。亦发生两次叛乱。在264年孙皓即位后,交州(约今广西省及越南北部)向曹魏投降。两年后吴军意图夺回但被晋将毛炅击败。269年孙皓以虞汜、陶璜及李勖等人分陆海两路会师合浦,至271年方夺回交州。279年,修允部属郭马于广州(约今广东省及广西省)叛变,孙皓先后派滕循、陶浚、陶璜等多方围剿方平定。同年晋军率大军南征,岌岌可危。孙吴重臣陆凯及陆抗相继去世后,晋将羊祜提议伐吴,但遭贾充反对而作罢。279年西北之乱始平,王浚、杜预上书,认为是时候伐吴,贾充、荀勖等认为西北未定而反对。最后司马炎决定于该年十一月大举进攻吴国,史称晋灭吴之战。他以贾充为大都督,上游王浚唐彬军、中游杜预胡奋王戎军、下游王浑司马伷军多路并进。280年一月孙皓急任丞相张悌率沈莹、孙震渡江抵御王浑军,但皆战败而亡。而王浚军沿长江配合其他晋军攻下西陵、江陵、武昌及寻阳等地,杜预也夺下荆州南部。三月十五(5月1日)见晋军已包围建业,认为大势已去而投降。孙吴灭亡,西晋统一天下。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时期。
三国 - 疆域及行政区划
三国时期行政区划图,其中绿色为蜀汉、红色为孙吴、蓝色为曹魏。三国分为曹魏、蜀汉及孙吴三国。这三国大致继承东汉的疆域及制度,为州、郡、县三级制。州设刺史或州牧。郡设。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 郡制方面:曹魏河南郡治洛阳,为京师所在,称河南尹。蜀汉蜀郡治成都,为国都所在。曹魏又设王国,置相,与郡同等;孙吴治建业,为国都所在。另外孙吴于毗陵(今江苏常州)设有典农校尉,管辖三县,等同郡。孙吴在一些辖区辽阔的郡下设都尉,冠以东、西、南、北部之名,并有驻所和领县[15],其中有不少在后期正式成为郡。县制方面:曹魏有、、、、之封,蜀汉和孙吴则为,这些皆相当于县。孙吴又在丹阳郡设有一些都尉,皆相当于县。曹魏的疆域主要在曹操时即大幅发展,至曹丕称帝建国后定型,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鲜卑及相邻;东至海。东南与孙吴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镇;西至甘肃,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西南与蜀汉对峙于秦岭、河西一带,以为重镇。在立国后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占东汉荆州北部)、扬州(占东汉扬州北部)。于西域设置管辖海头(今新疆罗布泊西)的西域长史和管辖高昌的戊己校尉。221年孙权称藩后,曹魏让孙权领有,将荆扬等孙权势力则定为荆州,曹魏原直辖的荆州北部改称为郢州。双方决裂后曹魏复改郢州为荆州。220年至226年,分陇右置,最后并入雍州。灭蜀汉后分益州置梁州,共增加两州。蜀汉为刘备所建,他直到赤壁之战后才在诸葛亮协助下,由荆州南部开始发展。其势力一度涵盖荆州(占东汉荆州西部)、益州及汉中。立国前后与孙吴发生多次战争并损失荆州,于诸葛亮南定南中后获得云南一带疆域,至此渐渐稳定。疆域范围:北方与曹魏对峙于秦岭,汉中为重镇;东与孙吴相邻于三峡,巴西为重镇;西南至岷江、南中,与羌、氐及南蛮相邻。蜀汉共有22郡、仅益州一州。于益州下设庲降都督,治味县(今云南),专辖益州南部。孙吴的疆域在孙策时即拥有大部分的扬州。孙权在赤壁之战后陆续获得荆州西部、交州,并在击败关羽后获得整个荆州南部。至孙权称帝后疆域方稳定下来。孙吴北与曹魏对峙在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建业、江陵为重镇;西与相邻于三峡,西陵为重镇;东及南至海,其中最南达现在越南的中部。孙吴原有32郡及三州:荆州、扬州、。于226年设置广州,后并入交州。至264年复设,共增加一州。
三国 - 外族
鲜卑三国时期各国多与外族互动,或联合攻击敌人,或攻灭以除后患与补充。而、、、及等族也陆续迁居中原,到时涵盖了、并州及幽州等地区。东北方面,有高句丽、沃沮、夫余及三韩、百济。204年在辽东割据的公孙康率军攻破王都,迫使新王伊夷模东迁至国内城。246年,曹魏毌丘俭率军击败高句丽。公孙康置带方郡后与百济联姻,之后百济并带方郡而立国。邪马台国兴起后,遣使纳贡曹魏,魏明帝封女主卑弥呼为亲魏倭王。 魏晋以来天山以北及蒙古草原的民族主要有、、、、呼揭、匈奴、鲜卑及乌桓等族。东汉之后匈奴分为南北,其中南匈奴大多定居在并州中部的汾水一带。188年单于于扶罗趁东汉战乱之际率军入侵。202年南匈奴归附曹操后,曹操将南匈奴分成五部,每部立帅长,并派汉人监督。乌桓族长蹋顿与袁绍结盟,并获得了单于的封号。205年,击败,袁尚与兄弟逃至蹋顿处。而后曹操率精锐远征乌桓,于白狼山斩杀蹋顿,降服乌桓。鲜卑在东汉末期由檀石槐统一,屡次入侵,其死后鲜卑分裂为东部、中部及西部鲜卑。西部鲜卑轲比能重整鲜卑后两度入侵曹魏,并响应诸葛亮攻魏。235年,曹魏幽州王雄遣刺客将他暗杀,其势瓦解。西部方面,羌族于三国时期开始迁居,分布于中国中部的山地地区。当时河西诸羌和武都、阴平的羌族分别归附曹魏及。这两国相互攻伐时都征召羌族参加作战。氐族方面,在东汉末期,兴国氐王阿贵与百顷氐王千万各拥部落,后为曹操所破。曹操恐刘备取武都以逼进关中,乃迁其人五万余落于扶风、等郡。曹魏初,又有武都氐部归附内徙。当时西域地区有鄯善、高昌、焉耆、龟兹及于阗等国。魏文帝派官员管理西域地区,加强与西域各国联系,然而影响力不大。魏文帝还于229年封大月氏王波调为亲魏大月氏王。西南方面,225年蜀汉诸葛亮率军平定,降伏(西南夷)族长孟获,并设置庲降总督管辖。往后虽有叛变发生,但皆不大。此时期在南方共有三大蛮族,分别是分布巴郡、江陵及淮水一带的廪君蛮;分布武陵、长沙一带的盘瓠蛮,又称傒人;分布在巴郡阆中一带的板楯蛮,又称賨人。夷陵之战时蜀汉也曾遣联络武陵的盘瓠蛮共讨孙吴。孙吴内部还有山越,其为据守江南山地各族人的总称。他们自给自足,且与曹魏联系,孙吴屡次征讨皆难以根除。234年诸葛恪使用坚壁清野的战术围山三年,降伏山越,并收编其精壮为军队。在岭南地区还有俚人,范围涵盖孙吴广州、交州及蜀汉益州南部。孙权也展开海上的发展,他派使臣朱应、康泰泛海到夷洲(可能为今台湾)、亶洲补充、到、、(今越南南部)、(今柬埔寨)和南洋群岛等地沟通联系,这些都扩大孙吴在海外的影响力。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也曾到达吴都建业。
三国 - 学术思想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南朝大墓砖画。由上至下,左至右分别为春秋隐士荣启期及竹林七贤阮咸、刘伶、向秀、嵇康、阮籍、山涛、王戎。汉晋之际的学术思想发生剧烈的变动,主要受传统思想的变化与政治斗争有关,前者成份居大。由尚交游、重品藻,反动而变为循名责实,归于申韩。因尚名务虚伪反动而为自然、率直,归于老庄。 由于晚期政治败坏,局势混乱。曹操与诸葛亮采用名家或法家的思想来恢复社会秩序。提倡信赏必罚,主张法治。提出“用人唯才”的观念打破以门第或名教的标准。诸葛亮也提倡法治观念,入蜀后修明法制,执法公平。提出“治国之要,务在举贤”的主张以任才适用。他也重视军法,如街亭之战马谡违反而被斩,他也自贬三等。汉末魏初的名法思想为此后魏晋思潮提供了基础,使名士基于政治黑暗将焦点由名法的具体问题转向玄学的抽象思辨。经学方面,汉末郑玄之经学已甚受推崇。然而在魏晋之世,王肃继承父学而注经,其对经学的见解与郑玄不同,遂有郑、王两派互相驳难。曹魏末年,司马氏篡魏为晋。当时政治黑暗,知识份子之思想趋向反动、消沉而无出路。倾向曹氏者多是失势士子,采取清谈方式批评政治,主张自然。倾向司马氏者,则主张维持名教,使儒家作风渐起分化。因王肃为晋武帝外孙,遂被立为官学,一时黜郑申王,使王学成为宗主。魏晋时期最突出的思想为玄学。其基本教义为、和,合称三玄。玄学家好谈玄理,不谈俗事,称为清谈,流行于魏晋时期。在240年-248年的酝酿期,以和为代表。玄学家认为一件事情需要理解其背后原理的“本”方能了解平常所见的表象“末”,进而提倡“以本统末”的理论。又视“本”为“道”,类比为没有形体的“无”(原理、趋势),视“末”为实际现象的“有”,并认为“万物皆产生于无”。之后到篡魏建晋为止。以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为代表,他们把焦点由思想理论转移到人生问题上。当时政治黑暗,司马氏压抑士大夫,并以崇尚名教自饰。及等人遂主张儒教的礼法压抑人性且虚伪,强调人性的解放与自然真诚。他们带头实现这个理论,形成一股解放个性的风气。到了西晋之后,清谈之风蔓延到政治舞台上,握有大权的达官显要也大谈玄理,呈现一批在世又欲出世的权贵。斐頠对“自然”提出修正,主张“崇有论”,以矫“虚诞之弊”。郭象进一步证明“名教”即是“自然”,玄学发展至此已臻终结。
三国 - 文学
曹操三国文学中以曹魏文学最盛,分为前期的建安文学及后期正始,其中建安文学反对靡弱诗风,被后人称为“”或“汉魏风骨”。这是因为自等人热爱文学,各地文士纷纷吸附。建安文学代表人物为“三曹”及“建安七子”。其他的文学家还有邯郸淳、蔡琰、繁钦、路粹、丁仪、杨修、荀纬等。曹操具有沉雄豪迈的气概,古朴苍凉的风格,著有〈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让县自明本志令〉等文。曹丕及曹植才华洋溢,曹丕著有文学评论,导致文学开始自觉发展。具浪漫气质,著有〈〉等文。建安七子与蔡琰、杨修等人关心现实,面向人生。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汉末以来的社会变故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例如蔡琰的〈胡笳十八拍〉。 诸葛亮正始文学时期,由于当时政治形势受司马氏操控,文人备受压抑,难以直接面对现实。当代的作家有竹林七贤及何晏、夏侯玄、王弼等“正始名士”。正始作家大都通老庄,好玄学,对于社会现实,不如建安作家那样执著,持比较冲淡的态度。嵇康的散文和阮籍的〈咏怀诗〉尚继承“建安风骨”,敢于面对司马氏政权,其文学都有鲜明的特色。提到“正始明道,诗杂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浅。惟嵇志清峻,阮旨遥深,故能标焉。”说明了阮籍和嵇康皆为正始文学的代表诗人。孙吴作家有、、华核、韦昭等。张纮为孙权长史,与建安七子中的孔融、陈琳等友善。薛综为江东名儒,居孙权太子师傅之位。华核则是孙吴末年作家。蜀汉作家有诸葛亮、郤正、秦宓、陈寿等。作为一代政治家,他的作品有〈出师表〉等。其文彩虽不如他人艳丽,然而内容浅易,情意真切,感人肺腑,表露出他北伐的决心。所写的五言诗〈远游〉,是蜀汉流传下来唯一可靠的诗篇。蜀中亦多有学者为书作注的人,如:许慈、孟光、尹默、等,蜀汉后期有谯周、郤正都醉心于文学,谯周更写下了讨论过度征战的缺点,及郤正以依照先代的儒士,借文表达意见的〈释讥〉。东汉末年亦有研究纤图、术数的学者,如:任安、周舒,之后出现了周群、杜琼等人。 三国时期有名的史学家有王沈、鱼豢、韦昭及陈寿。王沈的《魏书》被史学家刘知几评为“其书多为时讳,殊非实录”[30],这跟他亲附司马氏势力,打压魏帝曹髦有关,故该书的参考价值也相对较低。韦昭善写史,著有〈吴鼓吹曲十二曲〉,内容为整部孙吴发展史,与缪袭的〈魏鼓吹曲十二曲〉南北相对。他又著有《吴书》55卷等。陈寿编写的为“前四史”之一。他参考及鱼豢撰写的等资料,采三国并述的方式,创新纪传体史书的写作模式。虽仍有不足之处,但实是研究三国历史不可或缺的史籍之一.
三国 - 三国地名今所在
七星关: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诸葛亮祭旗处。 九江郡:治寿春。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区,魏改淮南郡。 下邳:国名(国与郡级别性质一样,国的行政首脑称相)治所在今江苏睢宁西北,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上郡:治所在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 上党郡:治所在壶关,辖晋东南。 上庸郡:汉末始置,治所在上庸,在今湖北竹山西南。 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东,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即此地。 山阳郡:山东金乡西北。 广陵郡:治所在今扬州西北,当时属于徐州管辖。 小沛:即沛县的别称。 义阳郡:湖北枣阳东南。 子午道:从长安东南的杜陵穿秦岭到汉中的通道,南口在今安康。 天水郡:治所在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东汉时曾叫汉阳郡,魏又改为天水。 五原郡:治所为九原,在今内蒙包头西北,吕布为五原人。 五丈原:在今陕西歧山南,斜谷口西。 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即今太原市西南。 中山:汉时郡、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 长坂:在今湖北当阳东北。 长沙郡:当时治所在临湘,即今湖南临湘。 乌林:孙刘破曹处,今湖北洪湖县东南,长江北岸的乌林矶。 巴东郡:汉末刘璋设,治鱼复,即今四川奉节东。 巴郡:原来的巴郡在刘璋时被一分为三,分巴东、巴西和巴郡,巴西治閬中(今阆中),巴郡治江州(今重庆) 左冯翊: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即把京师附近地区归三个地方官分别管理。左冯翊、右扶风既是官名,也是行政区名。魏改冯翊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 右扶风:见上条。魏改扶风郡,治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 右北平:治平刚,在今辽宁凌源西南。公孙瓒曾领此郡。 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为交州和交址郡治所。 平原:有时称郡有时改国,治所均在今平原县西南。 东平国:治无盐,即今山东东平。 东郡:辖鲁西和豫东北,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 东莞郡:汉末设,治所在今山东沂水东北。 东海郡:治郯(今山东郯城北),陶谦时为徐州治所在郯,后迁到彭城。 北地郡: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 北海郡:有时称国,治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 卢龙塞:即今河北喜峰口。 代郡:治代县,今河北蔚县西南。 白马:在今河北滑县,当时在黄河南岸,与北岸黎阳津相对。 白帝城:在四川奉节白帝山上,是东汉处公孙述建,他自以为是白帝,故命名。 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 永昌郡:辖今云南大理及哀牢山以西,治不韦,即今云南保山东北。 弘农郡:治弘农县,即旧函谷关地,在今河南灵宝北。辖黄河以南,宜阳以西。 辽东郡:治襄平,即今辽阳。 辽西郡:治阳乐,即今辽宁义县西。& 西县: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屯兵处,在今甘肃天水西南。 西河郡:汉时西河郡辖今内蒙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地区。治兹氏,即今汾阳。 扬州:汉扬州包括江苏的江南、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三国时魏、吴各有扬州,吴扬州治建业,魏扬州治寿春。& 夷陵:在今湖北宜昌东南。吴后改西陵,晋又改夷陵。 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 延津:今河南延津,当时在黄河以南。从延津东北至滑县的渡口,也统称延津。 合浦郡:治合浦,在今广西合浦东北。 会稽郡:治三阴,即今绍兴,辖浙江的钱塘江以南和福建。后吴又增设临海、建安等郡,辖地缩小。 交州:东汉交州治番禺,即今广州,辖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吴分交州为交州和广州,广州治番禺,交州治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交州辖今越南北部和两广的雷州半岛和钦州地区。 齐郡:治临淄(在今山东临淄)。 朱崖郡:孙吴时设置,治徐闻,在今雷州半岛的徐闻县西,称海南岛为朱崖洲。 并州:东汉和魏治晋阳,辖今山西大部以及内蒙、河北各一部。 米仓道:从汉中沿着濂水谷道和巴江谷道到四川巴中的道路。& 江夏郡:汉时治安陆(今湖北云梦),辖今河南、湖北各一部,三国时魏吴各有江夏,魏在上旭(今云梦西南),吴在武昌(今鄂城)。 江州:即今重庆嘉陵江北岸。 汜水关: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也就是虎牢关,演义里把一个关两个称呼误以为两个关。 汝南郡:治上蔡,即今上蔡西北。 安定郡: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北。& 祁山:在今甘肃礼县东北。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 阳平关:汉阳平关在今陕西勉县白马河与汉水交接处,蜀汉的阳平关在在汉阳平关南,今宁强西北。 阴平郡:曹操时设立,治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后被蜀汉占有。邓艾灭蜀时经过的阴平道是指从今文县穿越岷山山脉,经过四川平武、江油到成都的道路。 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沮水、漳水之间。& 赵国:即邯郸郡,治邯郸。 苍梧郡:治光信(今广西梧州),辖梧州及湖南、广东一部分。 赤壁:一般认为是今湖北蒲沂西北的赤壁山,也有说武汉以南的赤矶山。苏东坡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误作赤壁,又被称为东坡赤壁。 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是冀州和魏郡的治所。 吴郡:治吴县(今苏州),辖今苏南浙北,包括杭州在内。 庐江郡:治所在舒城,即今安徽庐江西南。 庐陵郡:孙策时设置,治庐陵(在今江西泰和)。 沛国:治相县,在今安徽,和沛县即小沛是不同的概念。 汶山郡:治汶江,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北。 陆口:即蒲沂口,蒲矶口,陆水入长江处,鲁肃、吕蒙屯兵处。 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魏移到襄武,即今陇西。 陈仓:在今陕西宝鸡市东。 陈国:献帝时改陈郡,治陈县,即今淮阳。 陈留郡:治陈留,在今开封东南陈留城。 昭陵郡:吴开始设置,治昭陵,即今湖南邵阳。晋为避司马昭讳改邵陵郡。 青州:辖今山东东北部和河北的一小部分,治临淄。 青溪:吴在建业城东南开运河,从钟山西南经今市区入秦淮河。 武乡:诸葛亮封武乡侯,在汉中东北。 武昌:原名鄂县,今湖北鄂城,孙权时改。& 武威郡:治姑臧,今甘肃武威。 武都郡:治下辨道,在今甘肃成县西。 武陵郡:治临沅(今湖南常德西),辖今鄂西南、湘西及黔桂各一部分。 郁林郡:治布山,在今广西桂平西。辖今广西大部。 芒砀山:在河南永城东北,分芒山和砀山,演义中张飞一度在此落草。 昌邑郡:汉昌邑郡或国、山阳郡是同一概念,治昌邑,在今山东巨野东南。山阳郡和献帝被废后居的山阳县不是一个概念。& 昌黎郡:魏始设置,治昌黎,(今辽宁义县)。 金城郡:辖今甘肃兰州以西和青海一部分,治允吾(今甘肃永靖西北),汉的金城县是指今兰州,不在金城郡辖内。 京城:今江苏镇江,209-211年孙权从吴移治此。东晋开始改叫京口。 兖州:辖今山东西南和河北东部,治昌邑。 河内郡:辖今河南的西北部,治怀县,在今河南武陡西南。 河东郡:辖今晋西南地区,治蒲坂,关羽为河东人。 河间郡:有时是国。治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河南郡:治洛阳,东汉时郡的首脑称河南尹。 泸水:今雅砻江下游及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后的一段。 油口:又叫油江口。赤壁战后硫备曾驻军于此,在湖北公安北,是古油水入长江口。 定襄郡:治今内蒙和林格儿西北。 官渡:在今河南中牟东北。 房陵郡:东汉房陵郡,魏改新城郡,治房陵,即今湖北房县。 建业:今南京。 建宁郡:原叫益州郡,刘备时改,治昧县(今云南曲靖)。 建安郡:孙吴时分会稽设置,浙江、福建由此开始分治。治建安,在今福建建瓯。 始兴郡:孙吴分桂阳郡设置,治曲江,在今广东韶关南。 始安郡:孙吴分零陵郡设置,治始安,在今广西桂林。 沓中:姜维屯兵处,在今甘肃舟曲西、岷县南。 城阳郡:治莒县,即今山东莒县。 荆州:辖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贵州、两广各一部分。原治汉寿,在今湖南常德,刘表治襄阳,后吴魏各有一部分,吴治江陵,魏治襄阳。 勃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辖今天津及河北、山东各一部分。 南阳郡:治宛城。 南郡:治江陵,孙吴曾移治公安。 荥阳郡:曹魏时始设置,讨董卓时尚未有荥阳郡,更无荥阳太守的称呼。 赵郡:在今河北邯郸一带,治邯郸。 临川郡:孙吴在今江西抚州一带分豫章郡设临川郡,治南城,即今江西南城东南。 临渝:又称渝关,即今山海关。 幽州:辖今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北京市和海河以北的天津市,治所就在今北京城西南。 信都郡:又称广川国,治信都县,在今河北邢台西南。 济阴郡:治定陶(今定陶西北) 济南郡:治东平陵,即今山东章丘西,晋移历城(今济南)。 泰山郡:治奉高,在今山东泰安东北。 桂阳郡:治彬县,即今湖南彬州,辖今湘南粤北。 常山郡:治真定,即今河北正定。 夏口:汉水入长江处,也称汉口、沔口、鲁口。孙吴在蛇山上筑夏口城。 柴桑:在今九江西南,孙权在赤壁之战前驻柴桑,他的治所仍在吴,只是把柴桑作为临时指挥部。 逍遥津:在今安徽合肥东北。 徐州:治郯城,在今山东,曹魏时移彭城。 胶东郡:有时是国,治即墨,在今山东平度东南。 高阳郡:治高阳,即今河北高阳。西汉初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是高阳乡,在今河南,与高阳郡无关。 益州:辖今四川、陕南、甘肃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云贵大部。本来治雒(今广汉北),刘焉时移绵竹(今德阳东北),再移成都。 益州郡:治滇池,在今云南晋宁东,益州郡和益州是两个概念。蜀汉改为建宁郡。 凉州:辖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各一部分。原治陇县(今甘肃张家川),曹魏移姑臧(今武威)。 琅邪国:治开阳,即今山东诸城,诸葛亮是琅邪人。 梓潼郡:刘备称帝前分广汉郡设梓潼郡,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 斜谷道:秦岭太白山发源的褒水向南流入汉水,斜水向北流入渭水,利用这两条河谷开辟的道路叫褒斜道,又叫斜谷道,斜谷的北口在今陕西眉县西南。 清河国:治甘陵,在今山东临清东。 涿郡:治涿县,即今河北涿县。 淮阳郡:治宛丘,即今河南淮阳。 淮南国:治寿春(今安徽寿县),辖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 渔阳郡:治渔阳,在今北京密云西南。 涪陵郡:治涪陵(今四川彭水),刘备始设置。 梁国:治雒阳(今河南商丘南)。 博陵郡:治博陵县(今河北蠡县),建安末废。曹魏时又改博陵县为博陆县。 博望:在今河南方城西南。 葭荫:在今四川广元西南,蜀汉改汉寿。 健为郡:治武阳(今四川彭山东),辖今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各一部。 街亭:在今甘肃庄浪东南。 颖川郡:辖今河南中部,治阳翟(今河南禹县)。 鲁郡:治鲁县(今山东曲阜)。 敦煌郡:治敦煌县,在今敦煌西。 渭桥:汉时在长安附近有渭桥,中渭桥在今咸阳东十公里处,东渭桥在灞水入渭水处,西渭桥在今咸阳南。 零陵郡:辖今湘南桂北,治泉陵,即今湖南零陵。当时的零陵县在今广西全州。 蜀郡:治成都,辖地北到松潘,南至宜宾。 雍州:东汉末始设置,曹魏时辖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及宁夏、青海各一部分。 鄱阳郡:汉末孙权设鄱阳郡,治鄱阳县,就在今江西鄱阳。 谯郡:曹操在建安末年分沛国设谯郡,治谯县,即今安徽亳州市。曹操是谯县人。 黎阳津:在今河南浚县东,是古黄河北岸的重要渡口,与南岸白马津相对。 豫章郡:治南昌(即今南昌),原辖境大致同今江西省,后孙吴划分了几个郡,辖地缩小。 冀州:治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辖今河北中部、南部和山东、河南各一小部分。 襄平:在今辽宁辽阳。 襄阳郡:治襄阳,即今河南襄阳。&
三国 - 小说简介
(英文名: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翻译为:三个王国的罗曼史),简称:三国。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是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释与参考:
三国艺苑(三国历史文化类专题网站)
华夏文明-中国经济网(内含魏晋南北朝时期文明介绍)
从220年曹丕代汉称帝起至280年吴亡止,共61年,《大英线上百科全书》
天下三国:“自公元184年汉灵帝黄巾之乱起,到公元280年东吴孙皓降晋的96年间,史称三国。”
为您提供感兴趣的词条
三公九卿制度早在战国时期开始形成,到秦汉时期得以确立。
三公制,又称“三公”、“三司”,是我国封建社会一种重要的中央行政体制。它是在君主之下设置若干高级官吏分别掌管行政、军事、监察之权,使其相互...
三分归晋:中国古代三国末期,司马氏家族篡魏灭蜀以后,兵伐东吴,灭了孙皓,自此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主的魏、蜀、吴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史称西晋...
三国壹品堂成立于日,成立的目的是给所有喜欢历史的朋友提供一个良好的聊天及学术交流平台。
公元前453年,晋国的贵族韩、赵、魏三家合力灭掉专擅国政的知氏,不久,将晋国瓜分。
本年表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把文献上的三皇五帝时代与田野考古学上的中原龙山文化(2600 BC-2100 BC)对应了起来,因此,它的三皇五帝都居住在方形都城里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留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