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抑制“网红”经济的东北低俗文化化发展

向低俗“网红”说不
来源:综合
作者:千龙网
原标题:[网观热点]向低俗“网红”说不
  据《人民日报》报道,在面对“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的问题时,一位小学三年级女生回答:“我未来的理想是当网红”,令家长瞠目结舌。
  提到“网红”,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大长腿、“蛇精”脸、粉丝多、赚钱快?随着互联网从文字时代到图文时代,再到现在的宽频时代,通过直播、新闻事件、才艺、甚至推手等发展成名的网络红人越来越多,爆发式发展带来的乱象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抵制低俗“网络”,传播正能量,成为行业内外越来越关注的话题。5月6日,首都互联网协会新闻评议专业委员会召开2016年度第五次评议会,关注“网红”经济的健康发展。会上,首都互联网协会发布《抵制低俗“网红” 传播网络正能量》倡议书。
  数说“网红”
  2016年“网红”经济白皮书显示,我国的“网红”人数超过了100万。“网红”可以分为四类,视频直播类最多,达到35.9%;自媒体“网红”占了27.3%,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为“网红”提供了丰富的传播渠道,降低了“网红”的准入门槛,时尚达人、旅行达人、段子手都拥有成为“网红”的机会;新闻事件造就的“网红”占比18.2%,居第三位,他们通过某个新闻事件吸引大量网民关注;作品创作“网红”占到了11.6%,此类“网红”的出现让“网红”的内涵和外延都将呈现出全新的特征。
  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网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受众市场。数据显示,21-25岁的年轻人最关注“网红”,占到47.3%;其次是20岁以下网民,占比39.9%,两者相加占比达到了87.2%。这意味着,90后、00后已经成为了关注“网红”的主要群体。
  通常,人们习惯于将“网红”与高颜值、善于营销等联系在一起。《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问卷调查显示,对于“网红”的印象,79.9%的受访者认为,“网红”就是为了出名、各种搏上位的年轻人;在43.8%的受访者印象里,“网红”是通过整容、撒谎包装自己的骗子;40.5%的受访者觉得“网红”是搞粉丝营销、卖低劣品的淘宝卖家。对于“网红”这一群体的评价,在大多数受访者看来,是审美疲劳和庸俗不堪,52.7%的受访者断言他们只是昙花一现,还有50.0%的受访者则批评他们拜金功利、没有节操。28.1%的受访者指责他们三观不正等。
  5月6日下午,首都互联网协会新闻评议专业委员会召开2016年度第五次评议会,关注“网红”经济的健康发展,来自监管部门、各大网站的代表以及部分专家学者、“网红”代表参会。图为新闻评议会现场。图片由首都互联网协会提供
  网络直播成低俗“网红”重灾区
  随着网络直播平台的火热发展,涉黄涉低俗的情况时有发生,直播造人、直播飙车等案例带来极大不良影响。今年2月至4月,针对这一情况,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组织协调国家网信办、公安部、工信部、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部署开展了网络直播平台专项整治,分别对不同直播内容加强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清理淫秽色情及低俗、不良信息,查办了一批网络直播平台违法违规案件。
  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查办“映客”“都秀”“花椒”“在直播”等数起网络直播平台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案,浙江金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查办“新浪show”网络直播平台传播色情信息案。上述案件中,从2015年底以来,“都秀”“花椒”“在直播”等网络直播平台上均有多个主播在直播中表演淫秽色情信息内容;“新浪show”网络直播平台上,有多个主播直播时表演色情信息内容;“映客”网络直播平台向注册用户提供的互联网视听节目中,含有淫秽色情信息内容。经调查取证后,执法部门分别对这些网络直播平台所属的运营企业作出了相关行政处罚。
  此外,北京市还查办了“小咖秀”客户端和“秒拍”网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案等两起视频分享软件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案。据群众举报,2015年底以来,“小咖秀”客户端、“秒拍”网站均存在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情况。近日,文化执法部门责令该公司立即改正,并对其作出了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
  监管部门:网红要靠有质量、有品位的内容赢得青睐
  对于“网红”在大众印象中的负面形象,管理部门、网站从业者、专家学者,甚至“网红”们本人怎么看?
  在5月6日的新闻评议会上,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处处长丁梅表示,“网红”经济作为一个产业链的发展,是一种新的现象,也是一个新的经济生态,作为政府管理部门,首先支持网络的发展,支持任何形式上的创新,但希望这个市场能够规范有序运行。
  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格调低俗,内容粗鄙,通过猎奇手段吸引眼球,传播负能量,特别是对青少年成长造成危害的“网红”,要坚决抵制;网络媒体要积极倡导正能量“网红”,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抵制低俗,传播正能量;网红群体,要传播文明、健康、理性的正能量内容,不靠出位博眼球、不以低俗换点击,靠有质量、有品位的内容赢得网民青睐。
  与会学者则提出了“网红3.0”的概念,他们认为,“网红1.0”是在某个学科或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意见领袖,我说你听;而2.0反了过来,从关注度经济转化到了意愿经济;3.0以papi酱为代表,利用“网红”的身份来表达观点。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张锐认为,“网红”正在净化,那些单纯靠露、靠某个技能取胜,或是靠低俗博眼球的时代已经逐渐被淘汰了。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网红3.0”这一轮网红经济在内容策划上更加精准,粉丝运营更加商业化,对网红本身的形象和能力要求也更高。
  “网红”代表呼吁:不能失去信仰
  参加当天新闻评议会的还有一位“网红代表”:美食博主“香喷喷的小烤鸡”。他真名叫郑宇轩,以每周两次的频率在美拍等平台上直播做菜,吸引了55万粉丝关注。郑宇轩说,网红每天都会受到很多诱惑,他的微博、美拍私信上每天都能接受到各种品牌方、微商发来合作意向。“我相信很多网红和我一样,刚开始收到这些肯定是欣喜的,也会带着不知所错。但是,所有合作的前提就是必须要符合自己的风格,绝对不可以因为钱,打破自己底线,指着不好的东西骗粉丝说是好玩意儿,欺骗粉丝。我得时刻提醒自己,咱不能够消耗自己最宝贵的东西。说白了,就是不能失去信仰。”
  “请出价”网红供应链匹配创始人张帅在接受千龙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行业还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负能量,虽然可能短时间博得了关注,但对“网红”经济行业的发展是阻碍。只有做到正能量、具备社会责任感的时候,商业机构、政府部门和消费者才会真正认可你,才能真正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
  他说,他们在选择合作对象时,首要的标准是判断网红的商业价值是否会转化。“比如,斗鱼的直播造人女主播,在大家的心目中已经突破底线,无法被社会公序良俗所接受,商业机构避之不及,永远不可能转化为商业价值。”包括张帅在内的网站从业者共同呼吁,“网红”要以身作则,明辨是非;而网站平台要对“网红”的传播内容做到有效监督,保证网络环境的天朗气清。同时,建议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引导和监督“网红”行业的健康发展作用。(文/千龙网记者 马文娟)
  链接:
  首都互联网协会发布《抵制低俗“网红” 传播网络正能量》倡议书
  http://www.baom.org.cn//content_15369.htm
(责任编辑:潘奕燃 UN657)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拒绝访问 | www.ggdoc.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ggdoc.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304310deebc43fb-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网红低俗化当止
字体:[][][]
  当低俗和“网红”合体,就具有了“新事物”的属性,其固有的危害不仅被加以病毒式的传播,而且对社会肌体产生更隐性、更持久、更深刻的危害
  伴随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新业态、新话题层出不穷。网红即在互联网上走红的普通人,20多年来经历了从靠个人才华或出位的言行博得网民关注但无“变现”能力的初级阶段,到借助社交媒体成为微博名人,再到当前依托团队运营具有强大吸金能力的变迁,完成从“网红1.0”“网红2.0”再到“网红3.0”的更迭。据今年上半年由民间机构发布的《“网红”经济白皮书》提供的数据,中国网红人数已达百万。网红本无原罪,但当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在互联网上贩卖低俗劣质的内容走红,且拥趸者不断扩大时,则需要大众理性精神的觉醒。
  之所以出现低俗网红的风潮,首先有赖于当前互联网技术与社会心理的并行发展,即,今天几乎每一个人都可能从信息的接受者变为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以此满足自我表达、参与公共话题的社会需要。而相当比例的表达和“互动”沉湎于低俗,一方面,是低俗网红让个体的暗黑心理得以释放和满足:审丑、窥视、打破公序良俗地冲向自我毁灭的冲动,以及混杂其间的看客心理,是滋养低俗网红的心理土壤;一方面,相较于传统的功名之路,互联网经济模式通向成功的征途不仅看上去短了许多,而且貌似唾手可得,因此名利诱惑更大:网红中的美妆达人、美食博主尚需技高一筹,但低俗网红展示暴力、色情或艳俗,同样可以博得百万粉丝,而后将粉丝量和流量兑换成个人财富。因此,低俗网红的夜市人头攒动,不乏尽展人间丑态者,更不乏为种种丑态打赏者。
  低俗网红现象,亦旧亦新。其传播的低俗本就是“过街之鼠”,是众人皆知其危害的“旧事物”;而当低俗和“网红”合体,则具有“新事物”的属性,其固有危害不仅被加以病毒式的传播,而且会对社会肌体产生更隐性、更持久、更深刻的危害。
  “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必回以凝视”。首先,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低俗网红打开了盛有人性恶的潘多拉之盒,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侵蚀浸淫于此的人。今年8月,一位不到20岁的女性被警方刑事拘留,原因是涉嫌在网络直播中从事色情表演。今年7月,文化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已有16881名违规网络表演者被处罚。而即便没有冲破法律的警戒线,当一个人一次次将点燃的数十支香烟塞满自己的口鼻,直播吞咽烟灰的情景,或一次次“衣不蔽体”地出入公共场合,以丑为美,以色情为筹码……这样的他/她,何时可以再见灵魂的光亮?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有时是恶而不是善,对人的吸引力更大——被低俗网红裹挟着堕入人性黑洞者,不仅是网红本人,还有庞大的看客群体。
  从集体精神养成的角度来说,低俗网红导致集体精神的催眠与矮化、粗陋化。半个多世纪前,面对初兴的大众文化,社会学家马尔库塞提出著名的“爱欲说”,指出人的生物性本能可以上升为文化的创造动力,而以创造“虚假需要”为目的的消费文化则压抑了这种升华的可能性。今天,盛行一时的低俗网红所刺激的,恰恰就是人的生物性本能,进而如水泥一般将这种本能固化。如果说普遍意义上的大众文化塑造出的是被物化的“单向度的人”,低俗网红所造就的则是被异化的“既单向度又低矮的人”,难有真正的自由精神与创造精神。长此以往,社会文化肌体的更新活力将会减弱。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低俗网红的破坏力指向未来。《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达6.88亿人。《2016上半年网红现象专题报告》进一步指出,每12个网民就有一个关注网红,而这个庞大的网红粉丝群体中87.2%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在漫无边际的互联网王国,动辄数十万粉丝的低俗网红对年轻人的负面辐射力与影响力不能忽视。
  从商业规律来看,低俗网红难以持续发展。互联网经济亦需符合市场规律,优质的内容和传导主流价值观的品牌永远是市场上的稀缺品和增值品,这一“真理”同样适用于互联网经济,也终将如同一双无形的手,对当前乱象纷繁的“网红市场”进行洗牌。不被社会公序良俗与主流价值观所接纳者,可以赢得一时哄抬与追捧,但难以获得持续的商业投资,而一旦资本链条中断,所谓“网红”也将不复存在。
  面对颠扑不破的商业规律和白热化的同质化竞争,网红个体若要生存,也终需加强自律和自洁,提升自身核心技能。这既来自外界的压力,亦需自觉:网红具有明星属性,二者同属公众人物。“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众网红在享有众人关注的同时,还须担负起公众人物的社会职责。文明的进步需要个体不断完善、自我净化、自我约束的能力。
  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下,与大众理性精神的强健与否息息相关。今日蔓延于互联网上的低俗之风,其实由来已久——不同时代,其附着的载体不同,传播的途径不同,所戴的面具也随之改换。对此,社会大众要善于识别,不流俗、不跟风,这是对个体独立精神的自觉捍卫,也是对社会文化肌体的自觉护持,进而让文明、理性的精神风尚成为可能并成为主流。(任艺萍)
上一篇:已是第一篇
已是最后一篇
责任编辑:张 智萍
用户昵称: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网红经济”面临三大挑战&未来将何去何从
日16:47&&来源:
近两年来,直播平台火爆、大批网红屡博眼球、资本市场热捧,“网红经济”常出现在各大媒体头条。在今年,让“网红”一词刷爆眼球的,莫过于将吐槽化为生产力而拿到1200万元融资、又因内容低俗被广电总局勒令整改的“papi”酱。随着政策上对网络监管的愈发严格,“网红经济”是否为虚假繁荣、未来“网红经济”该如何发展引发了思考和热议。“网红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和局限。
“网红”如流星:生命周期短
回想一下,从芙蓉姐姐到如今的papi酱,网红们如走马灯,后浪推前浪。很多人提到过这个观点:单纯网红的生命周期也就几个月,如昙花一现。总有一天,粉丝会对papi酱独特的吐槽方式不再感冒,对顾爷独特的解读艺术的方式不再着迷,也对李叫兽写商业分析的方式不再热衷。
“‘网红’也吃青春饭,但跟传统明星艺人不同,明星艺人们有经纪公司来包装、推广,维持消息曝光和粉丝黏性。而有的‘网红’的生命周期可能只有两三天,如果两三天不直播了,网友就都跑了。从大学就开始做网络主播、如今也是“网红”的鳕熊透露,如今“网红能有3-4个月的火红期,已经很了不起”。
业内人士认为,“网红经济”其实没有粉丝,只有围观的观众。而且,以“个人为中心”的“网红”模式,与互联网的“去中心化”模式相悖,在互联网上极容易被其他热点“分焦”。如此众多的“网红”扎堆“以内容取胜”,其实最后能够让普通大众了解的并不多见。
网红变现渠道有限
商业化水分大,网红现在虽然很火,但是整个市场的规模还是太小,可能1000个网红里面能被大家知道的就几个,从商业变现的角度来说,还很困难,这对争先恐后进入这个圈子的资金跟年轻人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挑战。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系助理教授林宸表示,比起服装行业,其他行业网红变现平台还没有真正做起来。比如优酷土豆,很多自媒体在这个网站放视频,结果粉丝都聚集在微信公号、通过微店一站式电商变现,但优酷土豆本身并没有从中获益。未来,各平台如何在网红经济中取得收益、缔造“生态圈”,仍需探索。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表示,网红最受关注的是其个人风格,而商业化介入后,其个人风格能否依旧,也需要持续观察。从过去的经验看,网红一般是“各领风骚三五年”,是否会形成“现象级”发展趋势很难说,因此其能否形成持续的商业价值,也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网络监管趋于严格
不久前,《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发布。公约承诺,4月18日起,对涉毒、涉暴、涉黄内容的主播,情节严重的将列入黑名单。不久前,文化部也公布了第二十五批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查处名单,斗鱼、虎牙直播、YY、熊猫TV等多家网络直播平台被列入查处名单。
种种迹象显示,政策对网络的监管越来越严格。4月18日,一则“papi酱视频因涉嫌爆粗口被广电总局勒令整改”的短消息又让网红经济受到一些质疑。
针对此现象,《人民日报》刊文批评“papi”酱等自媒体,称自媒体的“自由发展,不是野蛮生长。对于新媒体,注重规范、进行规制是必要的”。
政策上,监管环境趋严,以前以网络直播为主的网红经济打擦边球的做法越来越行不通了,在监管环境趋严的状态下如何适应监管才是网红经济当下的课题。网红这种新业态才刚刚起步,但它到底能走多久、走多远,除了取决于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外,也取决于其在整个社会精神文化领域的角色定位。从这个角度说,这个商业链条需要一次及时的道德校准和净化,相应的监管机制也亟须建立。
对于网红而言,红一把不难,难的是一直红着,并且能把这种热度转化为商业利益。要走得长久,离不了持续推出的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而且还要有能力将内容发布渠道升级,进而引领消费习惯。显然,网红经济远非一般意义的颜值和才华那么简单。
(责编:赵越、陈键)(会聚天下)
(没有胡子)
(Arshavin)
(失恋16天)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低俗文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