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武装突袭3巡逻任务求教

石家庄报业集团:
石家庄今日天气
  石家庄市矿区位于省会西部,距石家庄市50公里,是晋冀两省之间的工业重镇,以盛产优质焦煤著称于世,被誉为全国十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矿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2.7度,年降水量580毫米,无霜期190天以上。全区面积68.62平方公里,总人口11.5万,其中城市人口7.2万。现辖两镇一乡两个办事处,32个行政村和32个居委会。矿区山川秀美,土沃水丰,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有“金盆宝地”之美称。  矿区交通便利。矿区扼晋冀咽喉,自古有“晋冀通衢”之称。南依石太铁路,北靠朔黄铁路。境内新井、凤张两条国铁专用线衔接全国铁路网;区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石太高速公路、307国道、省级干道平涉公路纵贯全区。  矿区矿产资源丰富。矿区境内有列入国家和省矿产储量表的主焦煤、石灰岩、白云石、耐火粘土、陶土、铝矾土、石英石、硫铁矿等多种资源。主焦煤可采储量5000万吨。石灰岩工业储量6.8亿吨。矿区属地下水富集区,水位在180~220米左右。日供水能力15万吨,可满足大型项目用水需要。  矿区工业基础雄厚。有驻区、中央、部、省、市属大中型企业30多家,其它工业企业200余家,形成了以冶金、机械、建材、化工四大产业链为主导工业框架格局。冶金工业年产冶金焦40万吨、生铁20万吨,年产60万吨钢材的连铸连轧项目正在建设中;机械工业具备了从铸铁、铸钢、零配件直至成套设备的垂直生产加工能力,渣浆泵品质一流,行销全国并出口25个国家和地区;建材工业能生产油井、高速公路等专用特种水泥40余个品种,c级油井水泥获得全国唯一的全优产品称号;矿区是著名的井瓷的发源地,三大系列陶瓷畅销海内外;以煤化工产品为主的化学工业形成系列,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炭黑生产基地。  农业特色突出,旅游资源丰富前景广阔。“昊源”果品获99昆明世博会银奖;“红嘴香椿”为明清贡品,有700余年栽培史。列入国家“948”计划的国家级原种猪场是全国瑞典长白、大白原种猪的繁育供应基地。矿区山川秀美,旅游景点星罗棋布。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苍岩山的姊妹山--清凉山、集西洋建筑。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区直各部门、各办事处(乡镇)通讯一览表(一)
中共井陉矿区委员会
区委办公室
技术监督局
土地管理局
环境保护局
井陉矿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人大办公室
广播电视局
文化旅游局
井陉矿区人民政府
政府办公室
乡镇企业局
计划生育局
劳动人事局
劳动就业局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区直各部门、各办事处(乡镇)通讯一览表(二)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
贾庄镇政府
畜牧水产局
凤山镇政府
横涧乡政府
煤炭管理局
矿市街道办事处
四微办事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井陉矿区委员会
提案委员会
经济科技委
社会事务委
中国人民解放军矿区武装部
区工青妇组织
矿区总工会
妇女联合会
走上一条全面转型之路
矿区争创国家级转型发展示范区
□马宇灵 翟慧 梅菲 焦媛
2012年,矿区紧紧抓住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这一重大机遇,围绕争创国家级转型发展示范区的奋斗目标,制定了一年打基础、两年求突破、三年见成效的“三步走”战略,突出“工业强区”主体地位,抓项目、调结构,抓城建、上水平,抓文化、促繁荣,抓民生、惠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如今,矿区已经走上一条全面转型的道路。
依托优势项目 实现区域经济提质增速
矿区丰旺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PVC手套、洗煤设备为主的专业厂家。这个过去只能做简单来料加工的企业,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技术创新,目前已拥有专利1项,正在申报的4项,产品销售到河北、山东、广东、福建、江西等地,PVC手套摘分机成功打入韩国市场,洗煤机也即将走进越南、沙特市场,销售收入近年来成倍增长,成为矿区延伸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矿区将项目和园区建设作为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创建新型工业园区、打造省会现代工业新区为目标,加快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优化项目招商投资环境,抓好和引进了一批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大、投资强度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项目和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好项目。特别是引进了多个有产业带动作用的龙头项目,在延伸拓展“煤焦化钢铁机械建材”大循环产业链条,实现资源充分利用、产品梯度升级、废弃物循环利用上,走上了一条“高效、低碳、节能、环保”具有矿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矿区今年投资5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共85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2个。其中区级重点项目13个,5个列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87.7亿元。井矿集团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协诚生物氨基酸项目2个省重点一期工程即将竣工,矿峰水泥二期、红星工贸一期已经竣工并开始试生产,民海化工环己酮、大型工业泵国产化研发制造基地等重点建设项目有序推进。据矿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矿区今后将继续淘汰“两高一资”型企业,大力发展科技型、清洁型、节能型企业,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协调可持续发展。
园区是项目引进的重要基础和条件。矿区按照园区总体规划要求,聘请石油化工设计院编制完成《焦化副产品综合利用规划》,进一步明确了煤化工园区未来投资发展方向。在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基本形成的基础上,该区重点加快装备及建材园区建设,现控制性详规初步完成,此园区规划占地1.8平方公里,现有2家省市重点项目落户园区。
在不断优化项目建设“硬环境”的同时,矿区还不断优化 “软环境”。加大招商引资考核力度,在财力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拿出227万元奖励发展“功臣”,鼓励和引导企业上优势项目,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投资180余万元对行政服务中心升级改造,现进驻部门20个,涉及审批、便民事项70余项,成为该区提供便民服务的一个新窗口。针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深入14家重点工业企业进行调研,研究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并在全区开展“解难题、强服务、优环境、送温暖”帮扶活动,23名区领导分别帮扶51家重点企业,通过一对一帮扶、银企对接等形式,实实在在为企业解决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按照“规划先行、规范操作、重点突破、打造亮点、带动全局”的原则,矿区高标准编制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重点项目建设规划,集中力量攻坚突破,带动城市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快速有效推进。
2012年,矿区谋划了总投资14.1亿元的5大类36项城建工程,垃圾填埋场、垃圾转运站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竣工投用,平涉路升级改造工程、金川路大修工程等道路建设已经完工,康盛街东侧改造、中水回用等工程正在加紧建设,杏花沟生态公园、客运汽车站等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在新民居建设中,该区30个农村社区有15个被列入省级新民居建设示范村、10个被列为市级示范村。为有效规范新民居建设,矿区还出台了《规范新民居建设实施意见》,逐村逐项梳理规范,使新民居建设走上了规范有序发展轨道。目前,全区已累计建成入住91栋37.4万平方米,在建29栋14.98万平方米。另外,矿区对天护新城七村联建、康盛街东侧棚户区改造、区主干道绿廊建设及综合整治等10个重点城建项目实行区四大班子领导分包制度,做到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打造精品工程、亮点工程。
矿区还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结合清源净流雷霆行动,实施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工程,狠抓以煤炭、焦化和钢铁等为重点的工业企业污染减排治理工程。全区共投入资金6400万元,实施减排项目10个,加大对4家焦化企业、75家煤炭企业以及2家钢铁厂的环境监管力度,取缔主要道路两侧的非法储煤场47家,拆除3米以下水泥磨机22台,坚决打好洁城净天攻坚战。
整合文化资源 推进文化设施覆盖全区
“西岗头村的《洪州捷鼓》太好看了,咱小时候就听过穆桂英大破洪州城的故事,现在用鼓乐的形式表演出来也很精彩,还有那两个说快板的小伙子表演也很棒。”看完“欢乐城乡”新农村新农民新风采文艺展演后,观众高阿姨对节目赞不绝口。
去年,随着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的集图书阅览、文艺演出、数字电影放映为一体的矿区综合文化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该区在推进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新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恰恰为群众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平台,我们的文化馆可以为群众开展文娱活动,图书馆可以免费让群众‘充电’,数字影院让群众足不出区就能欣赏到高品质的国内外精彩影片。”矿区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综合文化中心一楼的图书馆里,占地500平方米的图书馆宽敞明亮,功能分区明确,12列图书架一字整齐排列,文学类、养生类、军事类、综合类等10大类2万余册图书整齐地放置在书架上。图书管理员王荣霞一直忙个不停。“分类整理、贴借阅登记卡、办理借阅证,你别看这些工作简单却丝毫马虎不得。新图书馆让爱看书的人有了一个免费看书的地方,各类图书齐全实用不说,还不收任何费用,这些对老百姓来说是最大的实惠。”王荣霞高兴地说。
除了提升城区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矿区今年进一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对各村文化活动中心统一升级改造,并为其中4个活动中心配备音响设备、乐器、书柜等专项设备。为新王舍、西岗头等6个村配备总价值14万余元书籍。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完成安装调试,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了“科教兴农”平台,填补了该区城乡文化网络传输的空白。广泛开展“送戏下乡”、“万场电影进农村”活动,全年送戏90余场,播放电影400余场,受益群众30余万人次,大大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
该区还对文化基础好的村进行文艺创作辅导,变“送”文化为“种”文化,积极打造“一村一品”特色节目,涌现出《吹吹打打夸家乡》、《走亲》等一批精品节目。西岗头村重新编排的《洪州捷鼓》成功入围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奖决赛,将代表河北省与其他11支队伍进行最后角逐。此外,该区积极组织文化氛围浓厚的村子参加宣传文化示范村评选。截至目前,矿区市级以上宣传文化示范村共11个,占全部村数的31%,这些示范村现在已经成为推动全区农村文化发展上水平的“主力军”。
保障改善民生 不断为群众幸福感加码
在矿市街道敬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冯雪梅介绍说,现在有了援通社区智能化管理系统,社区里的空巢老人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很方便地联系到这里,我们接到老人的求助信号后会电话回访,根据老人的需要联系相关服务。2012年,该区投入4万余元完成居家养老服务呼叫网络建设,为三个乡镇、矿市街道办事处共4370名适龄老年人建了电子资料档案。
2012年,矿区将涉及卫生健康服务、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4大方面20件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对办实事项目进行专题研究,分解指标任务,确保年内如期完成。
提升卫生服务水平。从2012年1月下旬开始,全区30个村卫生室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对常见病、多发病使用的基本药物实行进价销售。2012年,全区基层医疗结构总药品费用为135.75万元,比2011年同期下降了29.9%,切实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从4月开始,利用半年时间,免费对全区18477名45岁以上居民进行体检,内容包括血压、血糖、心率等,针对个人的情况提出健康建议。建立矿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公共卫生科,专职为城区居民提供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形象。投资1007万元实施平涉路升级改造、投资478万元对金川西路进行大修、投资479万元完成第一小学和实验中学配套工程、投资107万元建成垃圾中转站1座、投资100万元完成城区绿化3万平方米、投资9万元改建公厕2座,一项项城建工程陆续完工,既提升了城市的承载服务功能,也在逐步改变着城市的整体形象。
农村基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施安全饮水工程3处,投资165万元建成机井3眼,贾庄、天户峪、横西三个村共铺设输水管路4380米,3500名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投资294.16万元,实施西王舍、天户峪、北寨社区主要道路维修改造和荆蒲兰至南井沟道路硬化,大大方便了农村居民出行。投资3万元,新增南寨综合服务中心和南寨、青泉两个放心农资超市,方便了7500名居民日常购物需要。
2013年,矿区将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切实做好为民办实事各项工作,推动创业、就业、医保、养老等各项事业均衡快速发展,着力抓好食品药品安全、饮水安全、交通安全、冬季供暖等惠民工程,使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发展成果。
社保惠民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投资829万元完成110套保障性住房,其中廉租房33套,公共租赁房77套,建筑面积达4484平方米。投资18.7万元,为20所社区互助幸福院购床和床上用品,利用农村社区闲置校舍、厂房等资源作为互助幸福院的活动场所,20所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全面完成。举办两场大型公益性劳动交流洽谈会,40余家用工企业现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510个,涉及医药、机械、服装、保险等多个行业,先后有1200余人进场求职,134人达成就业意向。截至目前,全区新增就业人数249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达到538人。继续资助普通高中学生,受资助学生占全部在校生总数的20%,去年上半年为211名家庭困难的学生发放15.8万元补助资金,下半年认定家庭困难学生215名,共发放16.12万元。
竞争性选拔中学校长 为优秀人才搭建平台
本报讯 (翟 慧 仇国荣) 日前,12名符合条件的竞选人员在矿区职教中心参加了竞争性选拔中学校长的笔试和面试。经过各个环节激烈角逐后,4名竞选人员被列为考察对象。
此次笔试实行开卷考试,着重对应试者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测试。面试采用演讲答辩的方式,对应试者与职位的匹配性及综合管理能力进行测试。面试考官由专家评委、区级领导评委和“两代表一委员”及特邀评委组成,同时邀请6名优秀学生家长代表列席面试现场,确保面试公平、公正、公开。
近年来,矿区大力推行“赛马机制”,先后公开选拔乡科级领导干部5名、公开招聘安全生产等专业技术人员12名、竞争性选拔中学校长2名,在各个领域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搭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的舞台,为加速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创建国家级转型发展示范区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区商务局加强监管保市场
本报讯 (高建华 尹艳芳) 春节即将来临,矿区商务局结合年终消费活动旺盛的特点,加大市场执法力度,做好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扎实推进市场运行监测,保障群众放心过节。
矿区商务局工作人员放弃节日休假,深入开展酒类、肉类市场食品安全隐患排查,严厉查处酒类流通市场无证经营、违规使用随附单、制售假冒伪劣酒、私屠滥宰、生产注水肉、病害肉等违法行为,让全区群众喝上放心酒、吃上放心肉。将食品安全科普知识以及鉴别酒类、肉类商品真伪的一些实用方法印制成宣传单,在集贸市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发放给群众,提高群众的辨别能力。
同时,他们加大对生活必需品市场、重要生产资料市场和重点流通企业的监测,督促各商场、超市对食用油、粮、盐、蛋等生活必需品进行储备,确定30个应急商品投放网点,覆盖城区及三个乡镇,确保生活必需品供应正常。
区电力局送安全文化到基层
本报讯 (马 彦 何冬花) 矿区电力局结合冬季安全生产工作特点,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为干部职工、乡镇及用电单位送去安全文化“套餐”,营造人人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
区电力局印制了安全用电宣传画、宣传挂历600余份,在区3个乡镇、30个农村及300余个用电企业进行张贴和发放。开展信息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制作宣传展板8块,并在局机关、农村供电所进行巡回宣传,接受教育员工达200余人次。开展员工示范岗活动,树立先进典型示范岗3个,表彰2012年度先进个人11名,以点带面,深入推进全局“安全年”、反违章活动开展。
双定户税银联网 覆盖率达99%
本报讯 (陈跃军 焦秀菊) 2012年以来,矿区地税局加强户籍管理,提高签约比例,全面推动双定户税银联网工作深入开展。截至目前,该局共为514户双定户办理税银联网,占双定户总数的99.23%。
地税局专门成立了由业务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组成的联网系统维护小组,积极完善系统功能,并及时解决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安排专人检查纳税人的扣税情况,对扣款超时、账户余额不足等异常情况第一时间联系纳税人进行补救,避免出现疏于监管导致纳税人账户不能扣款的情况,确保税款到位。强化与财政、银行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按照职责划分,密切配合。加强对征收、税管人员的学习培训,熟练掌握税银联网操作流程,提高责任意识。利用公告、宣传手册等向纳税人宣传税银联网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到电子缴税安全、便捷、高效的优越性,主动接受和应用电子缴税新模式,形成良好的征纳氛围。
爱心捐赠 圆学子求学梦
本报讯 (马 彦 张丽霞) “感谢好心人对我的捐赠,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刘赵村小学的杨朝晖小朋友激动地说。在今年横涧乡团委组织的爱心捐赠活动中,齐鑫洗煤公司与杨朝晖结成长期帮扶对子,帮助他完成求学梦。
横涧乡团委发挥职能优势,积极为社会爱心人士、企业与家庭贫困且品学兼优的学生牵线搭桥,构筑爱心平台。近两年来累计资助贫困学生80余人,救助金额25000余元,其中14人受到长期资助。该乡横北中心小学还与矿区医药药材公司结成了帮扶对子,定期开展各种联谊活动,成为校企共建的典范。
《贾庄古镇市廛图》面世
本报讯 (翟 慧 赵玉涛) 日前,由石家庄新星化炭有限公司发起、历时一年创作、以风俗画的形式记载矿区贾庄村清末民初时村貌的《贾庄古镇市廛图》面世。
《贾庄古镇市廛图》全长12米、高1.5米,以清末民初时贾庄村地域范围、地理特征为创作背景,记载各类人物近950个,商号店铺39间。图中房屋、街道、店铺、寺阁庙宇等建筑特点鲜明、场景画面逼真、人物栩栩如生,再现了当时贾庄村作为商业中心的繁华。
出效益创品牌打造“产业集群”
文化产业助力经济转型发展
□通讯员 马宇灵 翟 慧 马 彦
按照新的规划,矿区将围绕加速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奋斗目标,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突出煤文化、生态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着力打造“拉花源头、葛洪故里、根雕之乡、滑雪胜地、百年煤都”五张文化名片,将产业基础、文化创意、历史遗存和自然生态等空间序列整合,整体谋划实施“1244”四大文化战略工程,即形成一个中心民俗文化城、培育根雕和陶瓷两大特色文化产品、建设“红、白、黑、绿”四大文化产业园、打造“拉花、龙鼓、抹牌、社火”四张民俗文化品牌,力争实现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5%的总体目标,变“挖煤矿”为“掘文矿”,实现矿区从资源枯竭型城市向现代旅游休闲服务型城市转型升级。
打造中心民俗文化城
以新落成的文化中心作为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功能区,充分发挥其在区位、人才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营造洼地效应,推动产业聚集。通过采用区域化、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对龙鼓、拉花、抹牌等传统民间艺术精品进行再创作,提高文艺精品项目附加值。鼓励书协、作协、美协、影协等民间文化团体,结合矿区特有的人文、历史、民俗等资源,创造生产一批优秀的文学、戏剧、舞蹈、影视作品,繁荣文化市场。在城区建设文化旅游集散中心、民间工艺品交易中心、民俗文化一条街,促进民俗文化与演艺娱乐、贸易流通、创意推广等多业态融合,引领、辐射并带动全区文化产业发展。
培育根雕陶瓷两大特色文化产品
加大对根雕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调动根雕从业人员积极性,不断提高根雕艺术创作水平,发展壮大根雕文化产业,叫响“中国太行山根艺之乡”的文化品牌,初步形成中国北方根雕艺术展示中心和产销基地。在技术、工艺、装配等方面加大对陶瓷产业的投入,鼓励民间文化艺人恢复剪纸、刺绣、雕刻、编织、烙画等传统工艺,融合名胜古迹和民间习俗等文化内涵,引入文化创意元素,提升陶瓷产品的价值层次。建立文化艺术品人才培训机构,举办根雕艺术节、陶瓷艺术品展览会和竞赛活动,构建根雕和陶瓷艺术品收藏市场和电子商务平台,借力旅游市场,大力开发根雕和陶瓷纪念品和工艺品。
创新民俗文化品牌
继续大力实施中华优秀民间艺术精品恢复和引进工程,在全区形成“一村一品一特色”的民俗文化格局。计划利用3至5年时间,重新整合横南百人拉花、西岗头清凉山龙鼓、张家井抹牌、青泉红脸社火、东王舍和刘赵村白脸社火等特色节目,分别成立文化表演公司和艺术团,引导民间文艺精品项目走上市场化、产业化道路。对极具矿区特色的正月连庄会、轩山老母佛歌会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品牌包装,使其在传承发展中焕发新生机。
建设四大文化产业园
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积极配合河北省大西柏坡战略,建设以万人坑纪念馆为基地的红色精神瞻仰园区、以清凉山和滑雪场为中心的动感体育观光园区、以煤矿井下探险为特色的段家楼影视观光园区和以天户峪为轴心辐射周边的昊源苹果农家休闲文化体验园区。通过开展旅游文化节、采摘节、艺术节等特色文化活动,提升文化产业园区的服务能力和集聚效应,做大做强做优园区建设。有侧重地挖掘各大园区的文化内涵和特色,以增强旅游业的文化魅力和延伸旅游业的产业链条为重点,在城区旅游集散中心、清凉山旅游服务区、段家楼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等重点景区,编排一台以矿区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俗艺术为背景,反映百年煤都历史变迁的大型实景演出,打造集影视体验、休闲采摘、滑雪娱乐、红色教育、民俗观赏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集聚区。
以点带面培育特色产业
在文化产业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方面,矿区将全区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确定为“一核、三区、五点”。一核,即将综合文化中心作为矿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功能区,发挥其对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引领和示范作用。综合文化中心,将重点用于发展娱乐表演、新闻媒体、影视制作、设计广告、文艺演出、文化论坛、产业策划等产业。三区,即形成西部、南部、北部三个重点区域,西部地区以清凉山和天户峪为中心,重点发展自然与人文资源旅游产业、农家文化生态采摘产业;南部地区以段家楼、起龙山和凤山镇为中心,重点发展工业、生态和民俗文化旅游以及根雕、剪纸等文化产品生产业;北部地区以菲纳特、华康、金仪3家陶瓷企业为中心,重点培育陶瓷创意文化产业,使其成为矿区文化产业的新增长点。五点,即以贾庄镇、横涧乡、凤山镇、矿市街道、四微街道为五点,以所在地为基础,大力发展各乡镇的文化产业,提高对辖区内居民的文化服务功能,有重点地培育特色产业,提高对区外的辐射能力。
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和战略重点,矿区在文化产业体系中设计和确定了一批具有支撑、示范和带动作用的系列工程,在系列工程中选择和实施一些重点项目,以系列工程和重点项目为抓手,推动全区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矿区通过段家楼国家矿山工业游示范基地、杏花沟生态公园、天户峪旅游度假新村、横涧古街文化园等14个重点文化项目的实施,推动文化产业迈上新台阶,打造新品牌,逐步让文化旅游业承担起服务经济的先行军作用。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矿区将不断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主体,延伸文化产业链,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快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到30%,到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达到1%,到2015年达到2%,到2020年达到5%,使文化产业成为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
特色培训助创业 贴心服务促就业
2012年矿区新增就业人数2716人
本报讯 (马宇灵 马 彦) “阳光工程培训让俺学到了最实用的养殖技术,现在俺建了养殖场,自己做起了老板,以后再不用为找工作发愁了。”矿区冯家沟村村民冯树忠参加了阳光工程培训班后,凭借掌握的肉鸡繁育、科学饲养、疾病防治等知识和技能,投资80万元建立了东兴养殖场,现拥有标准化养鸡舍1000余平方米,鸡存栏数1.8万只,年收入近30万元。这是矿区开展创业培训、帮扶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一个缩影。
近两年,矿区将就业富民作为改善民生、构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积极宣传和落实各项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扩大和拓展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服务水平,优化创业就业环境。2012年,全区新增就业人数271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达到556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4%和139%;安置就业困难对象就业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控制在省下达的4.5%以内。
矿区加大省市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宣传力度,将相关政策资料印制成“创业就业明白纸”,通过就业局、人才中心、乡镇街道和社区,发放至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和创业者,使创业就业新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借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宣传月、青年创业培训班、农村特色创业培训班等,为群众提供政策宣传、就业咨询、创业指导等服务。联合税务、工商、信用联社等相关部门,在减免税收、“零成本”注册、提供小额贷款等落实优惠政策方面为就业者和创业者提供支持帮助。
该区充分利用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乡、村两级基层服务平台,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未就业实名制信息库,全面掌握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和就业需求,并定期检测跟踪就业状态,及时将岗位信息、培训信息、见习信息等就业服务内容通知到毕业生本人。针对申请求职登记的未就业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实施“一对一”重点就业帮扶,开辟就业绿色通道,确保有就业意向的未就业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在48小时内实现就业。建立岗位信息员队伍,在及时掌握并汇总上报大中小型企业用工需求的基础上,大力开发社会管理和公共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服务领域公益性岗位,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
针对失地农民创业意识强、创业技能和经验匮乏等现象,该区把创业培训范围扩展到农村,选定西王舍、西沟、涧底等6个试点村,把农村特色创业培训班办到村民家门口。通过专家现身说法、创业案例分析、手把手传授技能等方式,激发学员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分析市场,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广大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免费学到创业本领。建立培训学员通讯录,充分发挥老学员的传帮带作用,加强新老学员之间在创业信息、业务、销售等方面的沟通联系,达到互相协作、共同发展的目的。去年,该区共举办各类创业培训班15期,培训学员632人,培训合格率95%以上,发放创业培训补助29.5万元。
矿区围绕段家楼景区开发培育转型“新引擎”
整合资源构建多样化旅游格局
段家总办大楼正面。
段家地道内景。
做精段家楼景区 推动周边旅游 形成大旅游格局
□马宇灵 刘军梅 翟 慧
走进位于矿区的段家楼,一股西洋风韵和大家族的恢弘气势便扑面而来。段家楼,这个石家庄一带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欧式建筑群,如今与正丰矿厂区一起,作为正丰矿工业建筑群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两年来,矿区紧紧抓住省市领导高度重视段家楼景区保护和开发的有利时机,以段家楼景区开发建设为核心,以点带面,整合区内旅游资源,构建大旅游格局,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
段家楼的“四奇”“四怪”
段家楼是集亭、台、楼、阁、花坛、长廊、草坪为一体的园林式风光群体建筑,整个建筑群掩映在参天古柏中。西洋莲花大门、龙凤观日亭、小姐楼内高大的罗马柱支撑的拱券回廊、汉白玉浮雕装饰的电壁炉、电壁炉内贴德国进口瓷砖……这里的每一幢建筑、每一处细节都体现着中西方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这个始建于1913年的欧式建筑群虽然经历了百年的风雨洗礼,但其昔日风韵犹存。游客游览其中,仍能体会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段家楼有“四奇”、“四怪”,指的是和段家楼有关的8件奇闻逸事。“四奇”是指“屋脊走兽北洋兵,思乡古柏东南倾,枯木逢春核桃树,独坐井下有老君”,分别指门口凉亭屋脊上的北洋士兵砖雕塑像、小姐楼前段家人从安徽带来的柏树向东南方向倾斜、总办大楼前的核桃树在上世纪70年代枯死而2001年春又长出新芽和煤矿北斜井下、井口东侧的“老君堂”,这些在国内都十分罕见。“四怪”是指“主楼建在中轴外,厨师悬空来尝菜,治疗腿病用冰块,老段一气鼻子歪”,分别指作为主楼的总办大楼坐落在中轴线外的北侧、段家厨师铁嘴尝菜、段祺瑞治腿病用冰块冰镇和段祺瑞生气时鼻子自然歪向一边。“四奇”、“四怪”的挖掘,更增加了段家楼的文化内涵。
段家楼有六件“镇楼之宝”。据段家楼景区特聘顾问张延年介绍,段家楼内文物众多,其中要数总办大楼内的木质冰箱、总经理卧室的穿衣镜、档案室的文件柜、小姐楼卧室内的组合柜、凉亭里的石桌石凳和一个德国进口的保险柜最有历史价值。这些文物或设计精巧,或做工精细,或造型美观,堪称段家楼的六件“镇楼之宝”,而段家楼地下全长5556米的地道气势恢宏、四通八达,则是我国煤炭工业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
百年建筑迎来保护开发的“美好时代”
“段家楼已到了必须修复的地步,要不然这座百年建筑将会十分危险。”矿区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说。随着段家楼景区与正丰矿厂区一起,作为正丰矿工业建筑群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上省市领导高度重视段家楼景区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为恢复段家楼原貌、活跃当地旅游市场提供了机遇,百年段宅将迎来保护和开发的“美好时代”。
保护开发规划先行。该区聘请国内一流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先后编制完成《正丰矿厂区及段家楼文物保护规划》、《段家楼旅游区策划》、《段家小姐楼整体修复方案》和《井陉矿区旅游发展规划》。其中,《正丰矿厂区及段家楼文物保护规划》已于5月7日通过专家评审。按照规划,该区将围绕“正丰矿、北洋史、兴洋务、段氏家族”四个角度挖掘资源,将旅游区的空间布局确定为“一心两带三区”。“一心”即旅游集散中心,“两带”即沿铁路工业景观带、生态恢复景观带,“三区”即工矿文化旅游区、民国风情小镇和生态田园休闲区。保护项目分两期规划实施,预计投资6.51亿元。
综合整治景区周边环境。目前,段家楼核心景区及周边114户居民已全部搬迁。该区对全区城乡容貌环境进行清理和整治,以“畅、洁、绿、美”为目标,聘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所进行规划设计,对通往段家楼的道路进行整治提升。投资70多万元,对现有道路路面进行了硬化。景区迎宾路整治及绿廊建设接近尾声,全区4条主要道路共计完成乔木种植1.6万余棵,灌木种植57万余株,清运垃圾7.6万余立方米。
做优景区周边配套设施。在景区重要配套工程之一的杏花沟生态公园湿地景观区施工现场100多名工人正在加紧施工。自3月底开工以来,该项目一期八个标段的工程均在快速推进。段家楼保护开发项目计划总投资32亿元,其中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16亿元,涉及东方泰和假日酒店、矿区汽车客运站、杏花沟生态公园、清凉山升级改造等项目。其中,总投资1.6亿元、占地70多亩的东方泰和假日酒店项目,目前已完成立项。矿区汽车客运站项目现已聘请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对项目选址进行了现场勘查,开始制作项目建议书,所需地质地矿情况证明和项目选址预审及土地勘测定界报告将于近期完成。
以点带面兴旅游促转型
“矿区是个资源枯竭城市,应该说转型发展是‘生死劫’,我们要抓住这次段家楼景区开发的机遇,把它放到全区转型发展的高度上去完成,重新整合全区旅游资源,构建大旅游格局,将旅游业培育成为推动转型的强大‘引擎’。”该区区委负责同志说。
按照《井陉矿区旅游发展规划》,矿区将以段家楼代表的历史文化观光旅游为核心,重新整合清凉山、台阳山、起龙山、清凉山滑雪场、天户峪生态采摘等旅游资源,开发矿区历史文化旅游区、矿区工业遗产旅游区、清凉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台阳山太行风光休闲区和起龙山民俗文化休闲区5个功能区,最终形成精品化、多样化的特色旅游体系。
“一键通”将服务送进空巢老人家
本报讯 (樊 萍 刘晓丛) 近日,矿区为老服务中心在矿市街道成立,“一键通”服务系统正式开通,社区里的空巢老人只需手指轻轻一按,就有清理卫生、日常维修、理发等贴心的养老服务送到家中,真正实现不出家门即可享受日常生活服务。
“一键通”服务系统从今年1月进入试运行,是矿区在南纬路、康盛街和红纬小区3个社区推广的、适用于70周岁以上包括老党员在内空巢老人的一种方便快捷的为老服务模式,也是继2012年为空巢老人发放免费养老服务券之后的“升级版”。该系统具备统计、分类、查询、服务记录和资金结算记录等功能,空巢老人拨打免费服务电话后,接线员通过了解服务对象需求,联系相应服务队伍,为空巢老人、老党员提供服务。
据统计,该系统开通5个多月来,已累计为社区内符合条件的74位空巢老人、老党员提供服务1000余次,价值近2万元,深受空巢老人的欢迎。
矿区基层建设年活动确定106个实事项目
本报讯 (李永强 马 彦) 实施饮水安全工程、硬化村街道路、整修农田水利设施、加快推进新民居建设、整治农村环境容貌、完善村民活动中心配套设备……近日,矿区在全覆盖走访、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社区和工作组定项目、乡镇严把关、活动办审核、部门做后盾的方法,30个社区共确定为民办实事项目106个。各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正按照时间节点加紧实施,确保把件件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让群众得实惠,是深化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的一个主要目的。今年活动伊始,该区就把为民办实事解难事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在谋划实事项目时,注重与全区“求突破”之年重点工作相结合、与社区发展实际相结合、与居民群众期盼相结合,通过深入到4200余户居民家中走访调查、征求意见,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将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为今年的实事项目。其中围绕省市十方面实事要求确定的“规定动作”87项,“自选动作”19项,共涉及资金2216.8万元。
为把实事项目真正办成人民群众满意工程,该区细化项目内容,落实责任主体,强化推进举措,大力推动帮扶项目落实。同时将加强督导力量,加大检查力度,及时掌握项目建设情况和工作进展,确保年内所有帮扶项目全部完成。
投资7200万元建花园社区
矿区改善农村环境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6月的矿区,处处散发着绿意。如今,行走在矿区农村社区的大街小巷,人们可以惊喜地发现,这里的农村生态环境正悄然发生“蝶变”。
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以来,矿区以创建省级“幸福乡村”和省级园林城市为契机,大力实施农村社区“环境革命”,强力推进“四清、四化、三改”工作,投入资金7200余万元,在绿化增量、垃圾处理、通村道路、村内街道、农户庭院、公共场所等六个方面集中攻坚,通过领导抓、抓领导,树典型、带全面,强机制、重效果,实现全区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四清四化” 改变乡村容貌
杨柳依依,花团锦簇,置身于张家井社区的村民活动中心,俨然来到一座城市的街心花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张雪文指着南侧新绿化的小公园说:“这里以前是块儿近2000平方米的闲置地,一到雨季,一人多高的杂草肆意生长,我们就得组织村民集中清理。前不久,我们把这块地平整出来,新栽了20多种乔灌木和花卉,以后不用费大力除草不说,村民们还多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春季乡村绿化期间,该区各农村社区抓住植树绿化的有利时机,以增加绿量为目的,积极发动社区群众广泛参与植树活动,加大村边、路边、房边、田边的绿化力度,在街角、庭院、空闲地等见缝插绿,统一对路树进行红腰白裙粉刷,对花草进行修剪。据统计,全区目前已投入资金5600余万元,新栽树木8.3万株,绿化主要街道29条,新增绿化面积160余万平方米。
为彻底改变农村社区“垃圾围村”现状,3月底,该区组织各乡镇、社区、包村部门在充分排查摸底的基础上,明确具体整治路段和区域,制定突击整治行动方案,重点抓住入村道路两侧、村内街巷、房前屋后、公共场所等重要部位可视范围内的积存垃圾进行集中清理,打赢了一场农村垃圾污染治理歼灭战,以此推进“四清四化”工作。共清运垃圾、杂草2.5万立方米,拆除残垣断壁147处,清除乱堆乱放389处,清理乱贴乱画1404处,拆除私搭乱建155处;安装、整修路灯777盏,亮化街道65条,亮化率达到100%,农村道路两侧达到无违章建筑、无堆放杂物、无堆积垃圾的“三无”标准,环境进一步实现美化亮化净化。
垃圾分类 提高群众卫生意识
“西沟村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做得好,为全区树了个榜样,俺们村作为首批垃圾分类处理示范村,也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在矿区“四清四化”及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观摩会的现场,涧底社区党支部书记胡明月深有感触地说。
垃圾处理是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头等大事。西沟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在区城管局下基层工作组的帮扶下,探索实施了“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区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无害化处理工作模式,赢得了全村居民的大力支持。其亮点就在于,该社区为400户居民实名发放5L的家用小生活垃圾桶,将居民划片分组,每15户配备了1个240L的标准化生活垃圾桶,用于存放各类生活垃圾,并建有生活垃圾桶冲洗放置场所。社区内建有15个垃圾池,用于存放炉灰、脏土、建筑垃圾等垃圾,最终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分开,分别转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理。同时建立起宣传教育、监督、奖惩等长效机制。垃圾分类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环境卫生意识明显增强。
以西沟社区垃圾分类处理为样板,配合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该区制定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暨农村垃圾综合治理工程项目运行方案》,依据“先易后难、成线连片”的原则,选取城区附近条件成熟的西沟、横南、赵村店、新王舍、涧底和东王舍6个社区为首批示范村,共投入资金45万元,启动了农村社区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的城乡一体化运行模式,力争今年年底前全部村庄实现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清运率达100%的目标,力争在全市率先完成城乡垃圾一体无害化处理连片整治工作。目前,该区已组建保洁队伍29支、保洁人员192人,配备垃圾清运车辆38辆,建有垃圾池375个。
示范引领 实现全覆盖
“硬化街道1300米,环村绿化2万平方米,清运垃圾1000吨,安装维修路灯35盏……”在赵村店社区,党支部书记杨明全如数家珍般介绍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来村里的新变化。“像我们这样的旧村,要彻底扭转多年来环境脏乱差的局面,不是件容易事。但这些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一件件有了着落,就能调动起群众参与配合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不,今年我们村还要争取创建市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呢!”
示范引领,带动全区。该区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幸福乡村”建设、深化加强基层建设年等工作有机结合,创建了一批市级以上生态村、示范村,引领全区农村社区提升整体生态文明水平。截至目前,该区贾庄镇创建成为省级环境优美城镇,横涧乡、凤山镇已达到省级环境优美城镇创建标准;全区共有14个市级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村,天户峪村已达到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
今年,该区通过继续深入开展“四清、四化、三改”工作,把贾庄、东王舍、涧底等11个在生活垃圾处理、村庄绿化和街道硬化亮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村庄,打造成一批规划合理、设施完善、整治规范、制度健全、氛围浓厚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样板村和亮点村,直接受益人口达5.7万人。
奖惩并重 实现常态化
建立长效机制是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根本保障。该区建立了“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赞助、农民自助”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出台了《井陉矿区农村环境卫生经费保障制度》,实行“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等激励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完成较好的农村社区,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由区财政每年列支年均5万元专项经费、各乡镇按照区乡1∶1的比例加大对各社区配套资金支持,确保各社区保洁人员工资以及环卫设备的购置、维护、运行费用等足额发放落实到位。
该区还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纳入区委目标管理和年终考核工作中,按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长效管理考核办法》,实行“一票否决制”。区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区主管领导带头分包任务,挂帅督战,协调调度各阶段工作情况;联合督导组通过明察暗访,实行一月一督导、一季一考核,及时协调问题、解决困难,促进各项任务的落实。把媒体监督、群众监督和职能单位监管结合起来,在区报社、电视台设立“曝光台”,公开曝光各农村社区环境秩序评比排名和不文明现象与卫生陋习。创新宣传教育机制,把环境卫生的维护和管理写入村规民约,利用村广播、板报、橱窗等形式,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目前,治理全覆盖、保洁全天候、监管全方位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已基本形成。
□马宇灵 曾 亮 翟 慧 马 彦
423万元提高农村电网供电能力
本报讯 (王翠霞 何冬花 翟 慧) 区电力局将优化农村电网结构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加快工程进度,圆满完成了全年农网调增工程建设投资任务。
该局针对部分农村低压电网电力设施陈旧老化、安全运行条件差、不能满足农村产业升级用电需求的现实状况,今年调增投资423万元,对20个农村的供电线路、变压器、开关等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截至目前,40个单项建设工程已全部竣工投运,新建改造10kV线路10.05千米,新增10kV配电变压器30台、容量6000kVA,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用电环境,提高了农村电网供电能力。
重点项目做支撑 优化管理提品位
五大工程建设“美丽矿区”
□马宇灵 翟慧 马彦
“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县城建设对矿区全面转型的重要意义,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把县城真正建成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在日前召开的加快城市建设动员大会上,矿区区委负责同志坚定地说。
在城市建设上,该区按照“小县大县城”的要求,通过路网和重点城建项目建设,拉开城市框架,提升城区承载能力,做大主城区。与此同时,开展绿化攻坚、建设精品公园、强化城市精细管理和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生态文明的美丽矿区。
拉开城市框架
该区将做城市与做产业、做民生相统一,按照“服务大局、保障民生、城乡统筹、改善环境”的原则,今年实施总投资41.8亿元40项城建工程,推进东方泰和假日酒店、世纪金宇商贸城等亮点工程,打造一批地标工程、精品工程。加快推进贾凤路南延、凤中路西延等道路工程,提高全区路网的整体承载能力。着眼于改善民生,狠抓市政建设。截至目前,投资4600余万元的无害化生活垃圾填埋场投入运行,无害化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80%以上;投资600余万元高标准实施城区夜景亮化工程,城市夜景照明及道路亮灯率均达到97%以上;投资3600余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2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标准化水厂,日处理能力2.5余万立方米,城市用水普及率达到100%,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100%。
统筹城乡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城乡统筹是该区今年五项重点工作之一,按照“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的目标,该区把天护新城、天户峪生态度假村两个新民居重点工程和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作为实现城乡统筹工作新突破和打造新亮点的三项工作来抓,取得了初步效果。据统计,全区18个省级示范村有15个启动实施新民居建设,建成入住4336套49万平方米,正在建设万平方米,其中今年新开工394套3.8万平方米。以新民居建设为抓手加快中心镇建设,该区按照城区标准改造提升中心镇环境,使中心镇成为全区城市建设的一个新亮点,加快走上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
绿化攻坚改变城市形象
今年以来,矿区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创建省级园林城,从城区道路增绿、绿地游园建设、绿化带升级、城乡主干道绿廊建设和园林式单位创建5个方面着手,投资2亿元实施绿化攻坚。
截至目前,城区绿化工程完成投资1600万元,南纬路绿化升级、世纪大道增绿、矿市北街扩绿、金川路凤凰园等8项工程基本完工,新增改造绿地6万平方米以上。平涉路、贾凤路等4条主干道绿廊建设总投资3900余万元,绿化面积22.6万平方米,清理垃圾8.9万立方米,4条“绿龙”舞动让城市变得更有活力。开展园林式单位小区创建,新建城区游园绿地7个,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游园名称,城市形象加快从“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转变。
主题公园丰富城市内涵
该区将中心公园建设作为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关键,在城区北、中、南部投巨资倾力打造清凉湾湿地、文化休闲广场和杏花沟生态公园3个大型主题公园。目前,已投资1600万元建起占地1000亩的清凉湾湿地公园、投资2600余万元建起占地300亩的区文化休闲广场2个大型主题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投资1.2亿元,在城区南侧建设占地1400余亩的杏花沟生态公园,其建成后将成为一个集特色文化展示、雨洪生态调节、农业体验、市民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主题公园。上半年,该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595万元,东侧9米人行横道地基平整完成,南侧湖体挖土方完成4/5,东北角小广场铺装完成,供水管道铺设2000米。俯瞰施工现场,边坡、人工湖、小广场、水系涵洞等已经能简单勾勒出公园未来的面貌。
精细管理提升城市品位
该区以净化、绿化、美化、量化和序化“五化”为标准,强化城市精细管理。规范道路机械化清扫、城市保洁,加强绿化带保洁管理、道路冲洗和洒水降尘,推行“道路清扫、垃圾清运、全天保洁、门前三包和城管监察”五位一体的城市保洁长效常态新机制,使城市净化水平跨上了新台阶。实行城管、交警、路政道路交通联合执法,设立免费停车场,划设各类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线,引导机动车进场入位停车,加大违规停车处罚力度,使城区交通拥堵现象基本消除。推进垃圾清运体制改革,取消全部城市露天垃圾点,堵塞了居民楼垃圾道,推行“以标准化垃圾桶为存储介质、电动车为运输平台、密闭压缩车为收集转运载体”的全密闭垃圾清运模式,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桶走地净”的目标。目前,该区正将这种模式向全区30个农村社区推广,第一批6个试点村已经启动,13个村纳入第二批运行范畴,预计年内便可在全区建立起“户分类、村收集、区集中转运、无害化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密闭清运模式。
环境治理提高生态水平
该区今年先后出台了《关于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集中攻坚任务进行督导检查的实施方案》、《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集中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并从今年起利用3年时间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集中攻坚,开展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水环境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整治,重点对煤炭、焦化、化工等重点企业粉尘、废气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彻底解决“尘”和“味”的问题。坚决治理建筑施工和道路二次扬尘污染,推进环保网格化监控体系建设,增强网络监管水平。加强对焦化、化工等企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力度,争取早日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目标。
给养殖专业户送去“致富经”
本报讯 (张亚红 高德忠 王晓光)“通过参加这次技术培训,我明白了养殖管理各个环节的一些技术细节,对我搞好规模养猪帮助真是太大了。”近日,参加了培训的养猪户王大叔高兴地说。
矿区农业新特产品开发研究会成立时间不长,便联合天津瑞孚饲料有限公司,对区内养殖专业户集中开展了养猪技术培训,为他们送去了科技“致富经”。
培训会上,专家们就如何加强猪的饲养管理、增强猪的抵抗力、猪场发生疫病时应采取的防治措施、如何降低仔猪生产成本、疾病治疗成本和管理成本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专家们还与农户进行了互动交流,大家争相向专家咨询在养猪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据了解,矿区农业新特产品开发研究会由区政协牵头成立,由全区涉农专家、学者、基层科技工作者等70余人组成,主要职责是围绕全区农业和农村工作,开展学术研究和农业科技新特产品的推广。旨在加强会员之间和行业之间联系,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解决农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矿区从“煤”入手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综合治理修复生态环境
矿区从“煤”入手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综合治理修复生态环境
□马宇灵 马彦
61家储煤场、配煤场、煤矸石加工点全部取缔,52家洗煤企业全部关停治理,4家焦化企业实行限产整治……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动员会后,矿区迅速行动,率先从煤炭行业专项治理入手,在今冬明春实施“压煤、降尘、控车”三大举措,举全区之力,坚决打好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
矿区因煤而建,因煤转型。作为一座资源枯竭型城区,矿区在资源枯竭、产业单一、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下,牢固树立转型发展是生死劫、环境建设是生命线的理念,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环节,大力度整治重点污染企业,在除尘去味上做“减法”,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区,在生态修复上做“加法”,全面拉开生态框架,加快生态修复升级,着力建设生态环境修复示范区。
削减煤炭消费总量 五年净减35%
“矿区目前的产业结构仍以煤为主,因此首先要打响煤炭行业集中整治这第一场战役。”矿区区委负责人在全区煤炭经营企业专项治理工作会上说,“从源头上治理煤炭污染,不仅是治理大气污染的迫切需要,更是煤炭行业转型发展、全区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如果企业能够转型成功,矿区的产业结构就有希望发生快速、根本的转变。”
据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井陉矿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年)》,该区将以压煤、减排、抑尘、控车、增绿五方面为重点,采取32项措施,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到2014年,该区在用所有燃煤锅炉将完成节能改造,具备条件的实行天然气置换;主城区道路全时段禁止黄标车、无标车通行。到2017年,全区煤炭消费总量将比2012年净削减35%以上;全部关闭露天独立采石厂,并分批进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推进道路绿化、单位和居住区绿化、立体空间绿化,每年植树不少于2万株。
提升企业设备 重点整治煤炭污染
为有力推动洗煤企业升级改造,该区制定下发了《煤炭经营企业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和《煤炭洗选行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文件,通过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煤炭洗选、洗煤水闭路循环、煤炭储运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对洗煤企业实施高标准全封闭建设,最终实现存储生产环节密闭化、装卸运输环节洁净化、厂区硬化绿化全方位的升级改造目标。先后召开2次科研项目推介会,帮助企业推介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好、效益好、环境友好的项目440余项,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转型。目前,全区52家洗煤企业已全部关停,积极谋划转型升级。
在对洗煤企业升级改造的同时,该区加快了焦化、化工、钢铁、建材等重点污染企业环保设施的技改步伐,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河北矿峰水泥有限公司是一家现代化大型建材水泥企业,该公司今年投资1500万元,新上了2套脱硝装置,完成了水泥回转窑窑尾脱硝治理。“新设备能够有效控制水泥回转窑污染物排放,我们在二线窑头、窑尾安装的烟气自动监控设备显示,氮氧化物实现了达标排放。”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新设备正常运行后,预计氮氧化物削减率达50%,每年氮氧化物排放量可减少800多吨。
主动施策治理污染的企业并非仅此一家。凤山化工公司改造安装的20吨燃煤锅炉除尘器已正式投入使用;新晶、新世纪、鑫跃、常恒4家焦化企业共投资1700余万元,维修、更换和改造了地面除尘站、导烟除尘车以及污水处理设施,并加强了对污染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使焦炉烟尘排放均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污水处理设施处于正常稳定运行状态,经处理后排入熄焦池的回用水质污染物均达到了国家标准,减少了熄焦时产生的焦油异味污染。
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地 再造“城市绿肺”
在杏花沟生态公园东入园口拾阶而上,映入眼帘的是300亩人工湖区,湖水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涟漪。今年4月,矿区启动了占地1500亩的杏花沟生态公园景观工程,对这片因长期煤炭开采造成的沉降区进行修复建设。经过七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公园东、南、西侧5个主次入口、边坡整修铺装及景观建设已基本完成;公园植被绿化正陆续开展,种植大型乔木4万余棵、野花组合5万余平方米;东侧便道及小广场的铺装及绿化工程已完工。建成后,该公园将集生态保护、游憩观赏、休闲度假于一体,成为该区的“城市绿肺”,同时城区将借力向南扩展,实现南部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长期的煤炭开采造成了大量的采煤塌陷区,必须在抓好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大气污染防治的同时,把地质灾害、塌陷地治理好。”该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加快对采煤塌陷地进行综合治理和规划再利用,尽快使昔日的发展“包袱”变废为宝,成为资源转型、生态重建的典范。
位于城区北部的清凉湾湿地公园,在过去曾是煤矿长期开采形成的坑塘和沼泽地,杂草丛生,污水满沟,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该区投资2360万元对其进行塌陷地综合治理,建成了占地1000亩的大型湿地公园。今年结合创建省级园林城工作,该区对清凉湾湿地公园实施了提档升级改造,新植乔灌木近万株,人工培育荷花300平方米,新建凉亭5座,修建采煤口采煤遗址和瓷窑遗址景点,指示标识、花箱、石墩等配套设施也更换一新。新亮相的清凉湾湿地公园俨然成为了居民休闲娱乐、观光游览的“天然氧吧”。
合力抑制扬尘 改善空气质量
为改善空气质量,有效防治和应对重污染天气,该区联合发动住建、交通、城管等职能部门,通过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来抑制扬尘污染。全区24个在建工地均明确专人负责扬尘治理工作,每天6次洒水降尘,对裸露地面和料堆用密目网实施覆盖,施工现场将全部封闭围挡,安装车辆自动冲洗设备对运输车辆全部冲洗。对城区主干道实施吸尘、洒水、清扫一体化作业,每天清扫洒水3次以上;对外环物流交通干道每天清扫洒水2次,加大货运车辆苫盖检查力度。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启动淘汰黄标车工作,全区426辆黄标车将于年底全部淘汰。
该区还加大重点企业监管力度,对11家重点大气污染企业全部派驻了专职驻厂员,全天候24小时对企业除尘、脱硫、脱硝设施运行情况进行监管,确保污染处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督导企业禁止燃用超标煤炭,并对煤堆、料堆进行全覆盖,厂区及时进行洒水抑尘。聘请50名社会监督员,对6家国省控重点排污企业开展社会监督。建立区、乡、村、企业“四位一体”的环保网格化监管体系,实行三级管理、四级履责,使环境监管不留死角、不见盲区、不存隐患。通过严格监管,截至目前,该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降尘同比分别下降了35%和48%。
在采煤塌陷地,建成了清凉湾湿地公园。
“美丽庭院”助农村面貌换新颜
本报讯 (李志娟)“‘美丽庭院’行动真不错,现在俺们的村子更美了,邻里间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更浓了……”矿区贾庄社区杨密芝大姐高兴地说。
贾庄镇妇联把争创“美丽庭院”行动作为助推该镇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的有效载体,广泛发动妇女、教育妇女、培训妇女、引领妇女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集中整治、改造家居环境,改善生活质量,以提升农村妇女和农村家庭生活品质,在享受现代文明生活的同时,达到庭院美、家庭美、厨厕美、身心美的“四美”目标。
为充分彰显女性的力量和风采,调动广大妇女群众的主动性,该镇采用评比表彰的方式,在全镇10个社区选树典型、树立标杆、示范带动,不断扩大群众参与面,形成户户争创、妇女争优、农民受益的和谐氛围。目前,该镇已评选出“美丽庭院”示范户85户,并在示范户家门口实行“美丽庭院”亮牌表彰。据悉,该镇还将开展“美丽一条街”评选活动,进一步深化巩固“美丽庭院”的创建成效。
矿市街道着力构建基层平安“四张网”
本报讯 (赵娟)矿市街道以“六无”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为抓手,着力构建信息、防控、化解、帮扶“四张网”,全力打造文明平安和谐街道。
网格管理,编织居民有事即知即办的“信息网”。建立完善街道——社区——楼院三级工作网络,以“一户一卡”的形式建立“户情卡”,对辖区人进行登记造册,以楼栋为单元建立“户情台账”,把所辖6个社区细化成50个工作组,每个组长掌握一本“户情台账”,详细记录本组每户家庭情况,并全部录入信息平台。
群防群治,编织社会治安“防控网”。制定以“动态布防、点面结合、全社会动员”为主要手段的群防群治制度,组建以社会义务力量为主的60人平安治安志愿者队伍,与辖区派出所联合开展“我为大家守平安”治安志愿巡逻活动,发放小红帽、红袖章,配备必要巡防器材等,定期不定时开展巡逻活动。
整合力量,编织工作合力强大的“化解网”。通过每年两次调整,深入发掘社区资源,把社区内“调解能手”、“热心大哥”等善于处理居民问题的能人贤士充实到调解队伍中,并为每个社区聘请1名离退休法律工作者担任“调解顾问”。目前共有专职人民调解员51名,全年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0余件。
多管齐下,编织覆盖全面的“帮扶网”。在辖区内全面启动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活动,一方面为独居老人提供上门保洁、理发、量血压等服务,一方面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岗位,打开帮扶工作的“双赢”局面。同时,扎实开展“大帮扶”活动,为辖区内生活困难、重病残疾、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多种形式帮扶活动,今年累计发放各类救济款30余万元。
矿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创作艺术精品、加快文化产业建设等举措
奏响文化强音 推进文化繁荣
元旦戏曲晚会现场。苏亚丽 摄
矿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创作艺术精品、加快文化产业建设等举措奏响文化强音推进文化繁荣
马宇灵 马彦 王倩
连日来,家住贾庄社区的苏彦忠和老伴儿每天都早早地吃过晚饭,赶七八里路去矿区文化中心,到那里听七点半准时开唱的戏曲演出。在2014年新年伊始,矿区文化中心每天下午和晚上丝弦声声、曲韵悠扬,《芦花》、《白沟河》等5场精彩剧目轮番上演,连续3天的演出让全区戏曲爱好者过足了戏瘾。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矿区牢牢把握“建设文化强区”这一目标,以强基础、重实效、助转型为根本出发点,全面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创新创作文化艺术精品,全力加快文化产业建设,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打造了一批叫得响的文化品牌,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活动异彩纷呈惠民生
“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互相帮帮忙,生活就少了风雨;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互相暖暖心,冬天就有了寒衣……” 在“善行河北”大家唱暨第十四届省会合唱艺术节中,矿区城管局代表队演唱的《好人就在身边》以优美动听的旋律和温暖质朴的歌声赢得了观众一次次热烈的掌声,并荣获了演唱金奖。
为丰富全区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矿区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激发群众广泛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众性文化活动呈现出遍地开花、五彩纷呈的繁荣景象。以“文化过年”为主题的春节文化活动,由河北省书画院的书法家“进社区送春联”拉开帷幕,继而又举办迎新春书画摄影展、慢性病防治书画展、“大美矿区”摄影展等系列文化韵味浓厚的群众活动。积极组织队伍参加全市第六届鼓王争霸赛,贾庄镇西岗头社区的《洪州捷鼓》和横涧乡赵村店社区的女子腰鼓分获“金银鼓王”称号。在历时3个月的“彩色周末”系列文化活动中,除了集中展演历年优秀获奖节目和各乡镇街道专场演出外,该区还推陈出新,筹备并举办了首届鼓舞大赛、健身操比赛等,充分展示了该区鼓舞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展现了矿区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观众累计达10余万人次。
随着投资3000余万元的文化中心正式投用,该区不断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给群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文化享受。实施图书馆改造升级工程,提高图书品质,改善借阅环境,健全馆藏功能,目前馆藏图书3.6万余册,借阅次数近8000次。文化馆免费开放综合活动室、音乐舞蹈培训室等,充分发挥其文化艺术培训辅导、文化活动组织排练等功能,文化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数字影院的建成投入使用,使矿区群众也能在第一时间观赏到与城市院线同步上映的国内外大片,全年共放映影片260场。
此外,该区还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新增矿市街道办事处文化站,完善各文化活动站(室)专项设备,巩固提升农村“五个一”工程。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公共电子阅览室、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丰富和活跃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
文艺精品彰显特色创品牌
日,电影《阳光留守》在矿区文化中心举行首映式。作为本土文化传播公司涉足电影领域的开山之作,《阳光留守》对于宣传推介矿区、推动矿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正是凭借这部草根电影,矿区荣获了石家庄市“五个一工程奖”组织工作奖。
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河北省农村文艺辅导基地建设座谈会”在矿区西岗头村召开。省群艺馆专家就搭建农村文化建设平台、群众文艺节目创新发展、农村文艺辅导基地建设成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围绕西岗头农村文艺辅导基地建设等展开讨论。
日至28日,矿区西岗头《洪州捷鼓》远赴四川达州,应邀参加第三届全国新农村文艺展演,与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41个富有乡土气息、民族特色、地域风情的新农村文艺节目同台演出,并荣获“金土地奖”优秀组织奖。
该区立足精品战略,深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不断提高文艺创新活力,广泛激发群众参与文艺创作的热情,不仅打造了一批来自民间、符合群众口味的文艺精品,还使文艺作品在体现高水平、精品化的同时,提高作品的群众基础,增强作品的生命力。目前,该区以段家楼景区开发建设为龙头,引领带动全区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并以影视剧创作为切入点,积极推动《风雨段家楼》和纪录片《开国第一矿》等影视剧的创作拍摄,形成了群众文化蓬勃发展、文化精品层出不穷的良好局面。
此外,作家协会、书法协会、摄影协会、戏曲协会等7个文化艺术协会活跃在矿区城乡,各协会会员人数30至50人不等,定期开展文艺创作交流,每季度至少一次。在河北省第五届民俗摄影大赛、“大美太行”河北省群众美术作品展、石家庄市第十二届文艺繁荣奖评选等省市各大比赛评选中,该区书协、美协、影协爱好者的书法、国画、摄影作品多次获奖。书协刘千生的《舌尖上的战争》、《双规奇局》,高海平的《知行悟真》,张延年的《灵岩厚土》等书籍相继出版。
铸造转型新引擎
在第二届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矿区高恒根艺以其特有的创作手法入驻会场。高恒根艺选材为生长在太行山脉悬崖绝壁石缝间的崖柏,药理独特,柏味芳香,民间素有“绿灵芝”的美称。以特博会为交流交易平台,该根雕不仅宣传展示了“根雕之乡”形象,而且也提高了矿区特色文化产品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矿区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抓手,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井陉矿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年)》等一系列文件和政策措施,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该区利用半年时间,就文化品牌建设、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文化产业人才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症结问题进行深刻分析,并提出了助力文化产业发展建设的可行性建议,形成专题报告,以打造“文化矿区”助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另外,该区编印了文化产业招商手册,积极开展文化产业项目招商活动,结合段家楼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建设、万人坑纪念馆扩建、清凉山农民艺术团演艺水平提升、华康陶艺文化产业基地等文化产业项目,着力打造“根雕之乡、拉花源头、冰雪圣地、葛洪故里、百年煤城”五张文化名片,使文化与旅游休闲、动感体验等产业相融合,活跃文化市场,拉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该区还谋划建立宣传文化系统优秀人才信息库,注重对文学艺术、旅游管理等文化产业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对矿区籍文化名人的联系和扶持,起草文化名人选拔管理办法,积极筹备矿区首届文化名人评选工作,在全区营造“尊重文化、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探索群众文化活动新载体
本报讯 (马宇灵 史晓莉)每个月,矿区汇景嘉园的周惠英都会赶往矿区文化中心,听“百姓讲坛”专家讲座。“每一场讲座都让我受益匪浅,这样的活动我们真心喜欢。”提起“百姓讲坛”,周阿姨高兴地说。
多部门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如何把先进文化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如何拓宽文化惠民的道路?2013年,矿区不断探索文化活动新载体、新模式,借鉴“燕赵讲坛”成功经验,决定开办一个面向群众的免费讲座活动——“百姓讲坛”,把文化讲座开到百姓身边。作为一项公益性文化活动,“百姓讲坛”自2013年6月开办以来,共举办各类讲座累计达12场,直接受益听众达万余人次。
为把“百姓讲坛”这道文化大餐实实在在地做够味,在讲坛开办前,工作人员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最终形成了“群众‘点菜’,专家‘下厨’,社会受益”的良好运行机制。同时,“百姓讲坛”创新采取多部门跨行业的联合运行机制,先后与卫生、团委等部门合作,举办健康知识、中国梦等为主题的讲座,既向群众推广普及了科学知识,又推动了各部门的工作开展,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合作双赢。
贴心服务把讲座办好
“您好,‘百姓讲坛’将于9月18日(本周三)于文化中心举办题为‘沟通与情绪管理’的专题讲座,敬请关注。祝您工作顺利,生活愉快。”每次讲座前,小王都会收到这样一条温馨提示短信。原来,为了不让每一个喜爱“百姓讲坛”的听众错过讲座时间,矿区通过报纸、电视等平台对每场讲座时间进行提前告知的同时,还探索建立了“忠实观众数据库”。该数据库免费接受全区干部群众的报名,被纳入数据库后,每次讲座举办之前,工作人员都将针对最新一期讲座时间、地点、内容、主讲人等关键信息进行“短信提醒服务”,让群众更好更及时地享受到文化服务。这一贴心的举措受到了很多铁杆听众的欢迎和称赞。
矿区通过多种形式征求群众意见,不断丰富讲座选题,已成功举办的12场讲座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卫生、心理等多个方面,适应了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真正打造了一所无围墙大学,一门零门槛课程。
邀请名师保证讲座质量
能否长期吸引听众,讲课专家的选取也至关重要。高品位择师保证了“百姓讲坛”讲座的质量,“百姓讲坛”先后邀请省市政策研究、健康保健、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活动场场爆满,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在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王建华教授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讲座结束后,有听众感慨:“没想到在家门口也能听到这样精彩的讲座,太过瘾了!”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场场免费的文化讲座,成为矿区群众喜爱的良师益友,成为了矿区新的文化品牌。杨艳云是“百姓讲坛”的铁杆听众之一,她说:“‘百姓讲坛’关注群众关注的,思考群众思考的,解答群众疑惑的,内容贴近大众需求,很实用。希望讲坛能够越办越好。”
深学习涤荡灵魂 集民意真找问题 快行动立改见效
汇聚转型发展新动力
矿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纪实
  图为具有“城市绿肺”之称的杏花沟生态公园一角。
  ▲践行群众路线矿区医护人员“送服务”到基层。
马宇灵 杜晓慧 冯春亮
今年2月份,矿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全区4个区级领导班子、5个乡镇(街道)、36个社区、73个区直单位、5000余名党员、干部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来,听民声、集民意,立整立改、立行立效,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一股孚民望、暖民心的力量逐渐汇聚,转作风、惠民生、务实效的氛围在全区涌动。
深学习 把好思想总开关
牢抓思想红线,深入涤荡心灵。活动伊始,矿区就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开展“五项教育”作为一项推动活动深入开展的基础工程,使全区党员干部接受了一次思想洗礼,为矿区“全面转型、绿色崛起”凝聚力量。
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全区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后,区委及时组织所有区级领导干部,利用整整一天时间,采取文件通读、集体学习、交流讨论等方式,对中央和省市委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文件进行集中学习,准确把握活动的意义、要求、内容、方法和步骤,真正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上级的决策部署上来。
“要把学习与矿区全面转型结合起来,克服‘空对空’的学习方式,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把握学习重点,增强学习实效,真正把好思想‘总开关’。”活动中,区委主要领导反复强调。活动以来,矿区紧紧围绕“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相继开展“增强三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优良作风,传承革命法宝”、“践行群众路线,夯实基层基础”、“警惕纪律红线,正肃党纪党风”、“借鉴正反典型、凝聚党心民心”,以及“忠于职责、当好公仆,做焦裕禄式好党员好干部”6个专题学习。
3月21日到23日,区四大班子领导干部带头,全区360余名科级以上干部,分批来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矿区“万人坑”纪念馆,开展了一次“重温两个务必、坚持执政为民”赶考日、警醒日系列活动,并举办了“开国第一矿”专题讲座,回顾矿区光荣历史,展望转型发展前景,掀起凝聚思想、涤荡心灵的高潮。
深入开展“治庸、治懒、治慢、治散、治贪、治奢”六治专项行动,连续举办了正风肃纪能力提升、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定、党建理论、公共管理等系列培训,以适应全面转型、绿色崛起需要为目标,着力解决机关干部能力不足、勤奋不够、效率不高、纪律涣散、吃拿卡要、奢侈浪费等问题,努力提升全区干部队伍综合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在全区开展了“忠于职责,当好公仆,做焦裕禄式好党员好干部”主题活动。活动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认真制定学习计划,统筹规定篇目和自选篇目,集中学讲话、学论述、读纪实,据统计,集中学习560余次,撰写心得体会1700余篇。通过深化学习内涵,广大党员干部反“四风”、改作风形成高度共识,理想信念的灯塔越发明亮,群众路线的坐标对得更加精准。
广问计 为基层寻题点赞
广开问计门,真正把与百姓沟通的渠道畅通起来;
沉到基层去,虚心聆听百姓的真话、实话、心里话;
十种方式听意见,二十条渠道找问题。在教育实践活动一开始,矿区积极引导各级党员干部打消顾虑、敞开胸怀,采取请上来听、走下去访、面对面谈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深入查找“四风”方面问题……
区四大班子以书面形式向266名“两代表一委员”、321名区管干部、23位老干部,以及各级党组织、各界群众发放征求意见表1055份,并通过召开座谈会、蹲点调研、谈心谈话和提案建议、部门分析汇总等多种方式渠道,共征集问题建议7803人条,其中区委常委会征集3044人条,经过梳理,初步聚焦出政绩观有偏差、文山会海、执行力弱等“四风”问题14条。
与此同时,该区结合实际进一步拓宽征集渠道,在报纸、电视台及网站全文刊载全区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区四大班子克服“四风”公开承诺专栏,全区各级各部门、行政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设立意见箱等。此外,以各职能部门为主体,着力从服务群众、工作作风、典型案例、发展环境、民生民计等多个层面和领域入手,往深里挖、往实里找,深入查找“四风”问题。据统计,各部门共征集“四风”问题3549人条,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关系发展的问题6483人条,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8124人条。
一场场问政于民的民意调查,一次次不掺水分的诚心交流,一条条直指问题的意见建议,拉近了全区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卷答案在听取意见中得以渐渐清晰。
快行动 整改落实见实效
群众的意见是一面镜子,照一照,里面就是领导干部的“四风”画像;群众的建议是一把尺子,量一量,面前就是党员干部的行动方向。活动中,矿区始终坚持从回应群众呼声入手,立整立改、立行立效。
贾三毛是该区贾庄镇东王舍社区一名垃圾清运工。自去年6月东王舍村纳入该区第一批城乡垃圾一体化清运试点以来,贾三毛每天都认真检查全村38个垃圾桶,把生活垃圾清运干净,可工资待遇一直没有兑现。征集意见时,社区干部将此事反映了出来。经查,由于区乡村政策落实衔接不畅导致工资未按时发放。日前,包社区领导再次来到该村时,这笔“迟到”的5000元工资款已如数交到了贾三毛本人手中。贾三毛逢人便说,这教育实践活动还真是让人说真话、敢说话,还真给咱办实事。
横南村路口与区内主干道金川路交叉,运输车辆频繁经过,属交通事故易发多发地段。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村民王建国将问题提了出来。包村领导迅速与相关部门联系,连夜召开部门协调会议,确定路口安装监控设备的可行性方案。一个星期后,“交通电子眼”开始上岗,村民出行安全有了保障。
区内平涉路、金川路、贾凤路三条道路是该区主要交通要道,亮化工程不到位、路灯修缮不及时等问题时有发生,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分包部门将这项议程提到了首要位置,确立实施了道路亮化工程,安装路灯655盏,亮化里程13.2公里,覆盖全区3个乡镇。
意见,从群众中来;效果,回到群众中去。
活动开展中,该区各级各部门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切身利益问题,把改作风的成效落实到“末梢神经”、“最后一公里”上,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让人民群众从一开始就感受到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转作风 转型发展添动力
活动中,该区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群众关心的作风、民生和发展问题上下功夫、出实招,以锤炼作风、砥砺品质的新成效,推动全区全面转型再上新台阶。
转作风,扎实开展“四项专项行动”
在“正风肃纪”行动中,纪检监察机关组织明察暗访15次,对违反纪律的干部职工进行曝光警示;在“还利于民”行动中,通过召开研讨会“会诊”问题,对社区整体搬迁、新民居建设、医保手续办理等22件关系民生的问题逐一进行研讨,真正使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施治”;在“蹲点服务”行动中,选派137名党员干部,组成65个蹲点服务组,深入全区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实现了蹲点服务全覆盖,为群众办理实事好事75件。在“化解积案”行动中,推行“五个一”包案负责制:一名包案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套化解立案、一份会办纪要、一套疏导措施,切实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水平。
为民生,重点办好“六件惠民实事”
在完善社会救助方面,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和救助力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促进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制定出台专门鼓励措施,重点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130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6人。教育质量三年提升任务初步完成,中、高考成绩实现新突破,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改进医疗卫生服务,成功创建国家慢病防控示范区。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方面,连续举办“百姓讲坛”、“彩色周末”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方面,健全完善了“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体系。
促转型,集中打好“七大攻坚战”
今年以来,矿区坚决打好优化发展环境、产业转型结构调整、深化改革、生态环境整体修复、城乡统筹和城市转型、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及特色文化品牌培树“七大攻坚战”,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推动全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项目建设和招商进展顺利。城市建设和城乡统筹有序推进。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实现生态修复、城市增值、环境改善的多赢,具有“城市绿肺”之称的杏花沟生态公园,将城区中心塌陷地建设成为城市生态“客厅”,一期工程基本完工,种植大型乔木达30余种4万余棵,全区绿化面积达到4400余亩。
大力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采取“户分类、村收集、区集中转运处理”的模式进行城乡垃圾一体化密闭清运处理,并实现城乡全覆盖;结合各村创建功德榜、文化墙工作的有序推进,实现了农村面貌在亮化、绿化、美化、净化、序化上的大提升。
一切立行立改之举,扫去了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增进了百姓福祉,一股“为民务实清廉”之风扑面而来:宗旨观念得到明显强化,“四风”问题得到明显遏制,自律意识得到明显增强,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作风建设成果正在转化为推动矿区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
视频新闻&&|&
互动访谈&&|&
今日焦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ff14巡逻任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