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新规对银行信贷供给有什么影响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货币政策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分析
  【摘 要】本文首先总结了关于货币中性的经典理论,对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信贷传导机制和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理论做了梳理。通过对我国货币政策实施和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结合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具体分析了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供给影响的机理,分析了影响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因素和影响效果。 中国论文网 /1/view-5778462.htm  【关键词】货币政策; 银行信贷渠道 ;信贷供给   一、凯恩斯主义货币中性论   凯恩斯认为货币不只是覆盖在经济表面的一层面纱,它的变动会对社会生产活动产生实质性影响。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取决于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取决于货币收入,投机动机则取决于利率水平。因此货币需求就成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投机动机是凯恩斯货币理论,区别于其他货币理论的显著特征。它直接把货币与产出用利率联系起来,使利率成为货币影响实体经济的通道,货币分析与产出分析成为互相影响的一个整体。   但凯恩斯的货币传递机制有一个缺陷,即产品市场的均衡只能确定均衡收入水平而无法确定均衡利率水平。在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基础上希克斯和汉斯发展出IS-LM模型,解决了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难题。后来发展的新凯恩斯主义继承了货币能够影响产出的思想,但对凯恩斯主义关于工资和价格刚性的假设做了修正。新凯恩斯主义吸收了理性预期思想并论证了工资和价格调整的刚性机制,为货币政策有效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信贷传导渠道理论   (一)信贷渠道的理论基础   布兰德和伯南克(1988)在IS-LM模型基本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货币和债券两种资产具有完全替代性的假设进行了重新修正,他们认为金融资产应包括银行贷款、债券和货币三种,并且假定三者之间是不可完全替代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货币市场、商品市场和信贷市场三个市场均衡的CC-LM模型,这一模型成为信贷渠道的理论基础。CC-LL模型认为各种金融资产是有差异的,贷款人与借款人会根据两种融资市场上资金成本的比较进行选择。只有货币市场、商品市场和信贷市场同时达到出清状态,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才能实现同时均衡的状态。   (二)信贷渠道传导的基本途径   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得信贷渠道分为银行贷款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前者的原理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控基础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供给水平,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和社会总产出水平;资产负债表作用的原理是:货币政策的实施一方面引起上市企业股票市值的变化,另一方面利率的改变对企业资产价格、预期价格水平与企业的流动性变化均有一定的影响。这些都会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产生影响,最终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导致社会总产出的改变。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发展变化   (一)中央银行对银行信贷的控制能力   伯南克和布林达于1998年建立的CC-LM模型有一基本假定前提,即银行的其他资金来源与存款来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这一前提成立,货币当局就能控制银行的贷款供给。在我国,由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分业经营以及严格的的监管模式,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主要是以传统的信贷业务为主。所以在目前的金融环境中,央行仍可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通过货币政策影响银行信贷供给。   (二)企业筹融资结构及方式的变化   我国的金融体系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由于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不发达、规模较小,在金融体系中处于次要地位,导致我国的社会融资主要通过间接融资渠道。企业的筹融资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或者通过银行贷款。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和金融市场发展的不断完善,以发行股票、发行短期融资券等方式为主的直接融资形式将发挥巨大作用。股票筹资在企业资金来源中的比重将有所提高,但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其融资额度与银行信贷额相比,所占比重仍然较小、波动较大。因此,银行信贷行为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结构的变化   我国银行业集中度也处于高度集中的寡头垄断阶段,四大国有银行拥有较高的市场控制权力。从长期看,我国商业银行数量逐渐增多、竞争程度上升、垄断局面逐渐被打破,较为完善的多元化银行体系正逐步建立。银行业正由高度集中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向适当集中的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转变。张芳(2011)的研究认为银行业垄断格局总体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国有商业银行仍然是市场上的重要支配力量。   四、货币政策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机理分析   (一)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信贷传导的理论分析   1.法定准备金率对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影响商业银行信贷供给,以上调法定准备金率为例:央行上调法定准备金率降低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银行为达到监管标准以及支付正常营业所需的现金流,就须被迫减少信贷供给。当然存款准备金率的有效实施有一个前提:商业银行体系不会过多保留超额准备金。银行为实现利益最大化,一般情况下所留存的超额准备不多。如果商业银行在某一时间段保留有充足的超额准备金,法定准备金率的上调就不会引起银行信贷规模的缩减。   2.再贴现率对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以央行提高再贴现率为例,再贴现政策的影响机理可简要描述如下:再贴现率上升会使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的再融资成本上升,因此贴现窗口借款下降,从而银行信贷供给下降。近年来,再贴现政策逐步演变为心理上的宣传工具,即所谓的“告示性效应”:央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向银行和其他市场参与者传达了央行的货币政策意图,表明了货币政策的信号和方向,达到心理宣传的效果。   3.公开市场业务对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公开市场业务对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机理可简要描述如下:央行买入(或卖出)有价证券,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或减少,因此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扩大或缩小。
  (二)银行内部特征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分析   1.银行资产规模。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同其他市场一样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Kashyap和Stein曾以银行规模来度量信息不对称程度并做了相关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外部融资时,与小银行相比,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更有能力弱化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的情况下,规模较大的银行贷款供给量的变动幅度低于规模较小的银行,即资产规模越大,对货币政策调控的敏感系数越低。因此,在面临相同货币政策的情况下,银行资产规模的不同会导致银行信贷供给变动的差异化反应。   2.银行流动性水平。中央银行对经济进行紧缩型调控时,主要就是调节市场上的流动性,这通常会导致银行系统的流动性不足。在银行贷款和其持有的证券资产不能完全替换的情况下,银行就会调整其资产构成以补充流动性水平,资产构成的调整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信贷供给水平的变化。   3.银行资产充足率水平。较高的资本充足率制约了银行的信贷供给,使其信贷行为更加谨慎。在货币政策趋紧的情况下,具有较高资本充足率的银行趋向于保持更多的短期贷款,以防止流动性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希望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实现控制经济过热的目标就会受到影响。当货币政策的制定未考虑银行的资本负债情况,对货币政策传导的预期和商业银行行为不一致时,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就难以掌控。   五、加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银行信贷作用的政策建议   (一)宏观层面   1.加强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的配合。央行公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仅仅通过控制银行信贷供给和依靠对冲银行体系内过剩的流动性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宏观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不仅与货币政策的实施有关,还与其他政策的配合程度有关。因此,应加强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的配合,达到协调和相互制约的效果。   2.加强央行与银监会的合作。信贷的扩张会集聚和增加金融系统的风险,随着国际金融形势的复杂多变,我国对银行的风险管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对银行体系的监管不应仅仅盯住资本充足率。央行应加强与银监会的有效协调,规范和引导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使较为梗塞的货币传导机制变得通畅,一方面有效调控商业银行的信贷供给,控制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3.加大对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的扶持力度。首先,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的主要力量。股份制银行信贷供给对货币政策调控具有显著的反应。其次,市场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贷需求具有较大的弹性,较高的流动性对股份制银行的信贷供给具有正向影响。扶持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快速健康发展,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己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效,银行业市场集中度逐年下降。加大对中小股份制银行成长的扶持力度,通过培养更多的市场竞争者来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业的有效竞争,能够有效提升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   (二)微观层面   1.商业银行应转变盈利模式,调整经营战略。中小股份制银行要真正提升经营水平和竞争力,就应当创新业务模式,把目光投向具有资源优势的项目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等产业。为这些具有高成长性和高利润率的产业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形成差异性竞争优势。   2.商业银行应与中小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银行与中小企业建立稳定的交易关系可提高双方获取信息的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关系型借贷能够有效增加中小企业的可获资金量。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一方面能够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快我国经济转型步伐,另一方面,加强对中小企业信贷,使中小企业成为信用传导的主体,能够提高信贷传导渠道的传导效率。   3.合理开展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银行信贷渠道发挥作用的一个基础条件是:中央银行能够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影响贷款的供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和所持有的债券具有不完全的替代性,商业银行无法通过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来冲减紧缩货币政策对贷款业务的冲击。当商业银行短期内无法通过调整贷款结构达到货币政策要求时,流动性较强的商业票据以较低的成本帮助商业银行调整自身的资产组合。   参考文献:   [1]许坤.我国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3(06).   [2]周朦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信贷传导效率[D],湘潭大学,2013.   [3]戴金平,金永军,刘斌.资本监管、银行信贷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J],经济学(季刊),2008(01).   [4]张宇.浅谈货币政策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J],中国商贸,2012(12).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荐读】董希淼:流动性新规对商业银行影响几何?
本文大概3000字,读完共需4分钟
作者董希淼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6月2日《证券日报》,原标题是《流动性新规引导商业银行回归主业稳健经营》。
流动性是金融业的血液,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三大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之一。5月25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有助于引导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实现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进而有助于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稳定,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以往,银行业更关注信用风险管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及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越来越复杂,流动性风险更加突出。流动性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如果管理不当,将给商业银行带来严重影响。2013年6月,我国银行间市场出现了阶段性流动性紧张。那次被称为“钱荒”的现象,暴露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
为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进行多次修订。2014年1月份,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流动性覆盖率、存贷比、流动性比例3项监管指标;2015年9月份,随着《商业银行法》修订,中国银监会发布修订后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将3项指标中的存贷比监管指标调整为监测指标。
但2015年发布的试行办法,只有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覆盖率两项监管指标。其中,流动性覆盖率仅适用于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含)以上的银行,对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以下的中小银行缺乏有效的监管指标。在实践中,中小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能力也有待提升。2016年7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我国政策层面开始集中“抑制资产泡沫”,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中性的偏紧状态。在流动性压力下,金融机构纷纷赎回货币基金、债券等资产,引发债券市场的“跌跌不休”,也反映出了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能力不足。从国际上看,作为巴塞尔Ⅲ监管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巴塞尔委员会于2014年推出了新版的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国际标准。
因此,在借鉴国际监管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有必要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特点及实践,对流动性风险监管制度进行修订。2017年12月份,银监会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修订,并公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时隔半年后,中国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办法》。
与试行版本相比,《办法》体现了差异化监管思路。《办法》根据不同银行规模设定了不同的监管达标指标: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含)以上的商业银行适用4个监管指标,分别为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匹配率;资产规模小于2000亿元的商业银行适用3个监管指标,分别为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匹配率。对于部分资产规模小于2000亿元的中小银行,如具备一定的精细化管理能力,且有意愿采用相对复杂的定量指标,可适用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监管要求,不再适用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监管要求。总的来看,对小银行更偏重短期流动性的监管,对大银行更注重中长期的资产匹配监管。
与试行版本相比,《办法》彰显了监管层抑制同业过度发展的思路。《办法》新增了净稳定资金比例、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和流动性匹配率等3个监管指标。以流动性匹配率为例,从资金来源端看,与存款相关的资金来源给予了较高的折扣率,而同业业务则给予了较低的折扣,如3个月以内的各项存款给予了50%的权重,而3个月以内的同业存款、同业拆入及卖出回购则给予了0%的权重;从资金运用端看,贷款给予了相对较低的折扣率,同业业务则给予了较高的折扣率,如3个月以内的各项贷款给予30%的权重,而3个月以内的存放同业及投资同业存单等给予了40%的权重。此外,从期限角度看,资金来源端期限越长,给予的折扣越高,如3个月以内同业存款折算率为0%,一年期以上同业存款折算率则为100%;资金运用端期限越短,给予的折扣越低,如3个月以内各项贷款折算率为30%,一年期以上各项贷款折算率为80%。由此可见,监管层鼓励存贷业务、抑制同业业务的意图十分明显,也反映出了监管层鼓励负债长期化且资产配置短期化的政策倾向。
与征求意见稿相比,《办法》反映出边际宽松的迹象。与征求意见稿相比,《办法》有两个比较显著的变动,一是对于过渡期及过渡期内最低监管标准的调整,《办法》规定流动性匹配率在日之前仅作为监测指标,不做阶段性要求;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的过渡期延长至2019年6月底前达到100%,2018年底前达到80%,较《征求意见稿》延长半年。二是对流动性匹配率的计算细节进行了修改,如在资金来源中增加了来自央行的资金项目,并给予较高权重(3个月以内、3个月-12个月和1年以上分别给予了70%、80%和100%的权重),高于同期限的各项存款、同业存款等资金来源,认可了央行资金作为稳定资金来源的地位。《办法》在过渡期及细节方面的调整,降低了近期多项政策叠加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造成的调整压力,与此前资管新规的边际放松有异曲同工之处。
综合来看,当前由于市场预期相对充分,且监管层给商业银行预留了较多的过渡时间和缓冲空间,因此,《办法》在短期内不会对商业银行造成较大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办法》的实施将会对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乃至业务发展模式产生较大影响。
从短期来看,《办法》中的流动性覆盖率和流动性比例是原来试行版的延续,净稳定资金比例也已出现在此前的MPA考核体系中,且《办法》给商业银行设定了充足的过渡期。此外,经过2017年“三三四十”专项治理行动,商业银行不规范的同业业务已得到大范围压缩,金融体系控制内部杠杆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期限错配风险已显著下降。因此,短期来看,《办法》不会对商业银行产生过大的调整压力。
从长期来看,银行资产负债结构面临较大调整。加强流动性监管会对我国商业银行整体信贷扩张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同时,近期发布的资管新规、同业存单纳入MPA考核等政策,加之现在的流动性新规,都在引导商业银行负债端拓展长期稳定负债及零售负债,资产端更加注重资产的流动性和质量。因此,商业银行以往的资产负债配置结构面临着转型。但需要注意的是,流动性因素只是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配置时诸多考量因素中的一个,商业银行要做好“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有机平衡,避免在某一方面走向极端、顾此失彼。
总之,这样的监管要求和导向,与2017年以来银行业一系列强监管措施的逻辑和精神是一致的。2018年,加强金融监管、防控金融风险进入深水区。在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情况下,今年以来,中国银保监会强监管、严监管的政策措施更加深化、细化,通过出台包括流动性风险管理新规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不仅加大商业银行具体业务的约束,更加重视完善制度办法、形成长效机制。只有这样,前期的整治成果才能得以巩固,最终推动银行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为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商业银行可从三方面努力。一是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架构,明确“三会一层”及相关部门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和报告路线,建立适当的考核和问责机制。二是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资产端可从提高效率和优化结构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退出僵尸企业贷款等无效资金的占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进一步压缩同业业务,提升贷款占比,如加大对普惠金融领域的信贷投放。负债端应积极争取一般性存款,特别是要向零售客户发力,提升零售存款占比。同时,还可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来获取长期资金,进而提高可用的稳定资金来源。三是做好流动性指标的监测。根据业务规模、性质、复杂程度及风险状况,采用适当的监测和预警指标,明确每一个指标的监测频度、预警限额,监测资产流动性的变化特别是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的特定情景或事件,前瞻性地分析和预判其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2017年银监会对银行监管新规:严防六大风险防控点开展市场化债转股  2017年银行理财监管有哪些新政策?对于银监会明确提出六大风险防控点下面来看看吧。  稳妥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支持去杠杆  稳中求进,依然是2017年银行业改革、发展与监管的工作总基调。银监会在昨日召开的2017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2017年银行业将切实发挥债委会作用,完善差异化信贷政策,稳妥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助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扎实推进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并明确不良贷款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六大风险防控点。  稳妥开展债转股  2016年,银行业实现了 十三五 良好开局。初步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余额2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5.8%,全年实现净利润2万亿元,同比增长4%;商业不良率为1.81%、拨备覆盖率175.5%,资本充足率13.3%。  此次会议传递的信息是,2017年银行业改革、发展与监管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同时,完善差异化信贷政策,助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  会议提出,要切实发挥债委会作用,支持去产能。对于国民经济关键行业和领域、有发展前景、技术先进的企业,继续给予信贷支持;对于长期亏损、失去清偿力和竞争力的企业,要制定清晰可行的资产保全计划,稳妥有序推动企业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对于未取得合法手续的新增产能建设项目,一律不得给予授信。  同时,通过完善差异化信贷政策,支持去库存。对于低质低效、无法转型、丧失市场的 僵尸企业 ,稳妥有序实现市场出清;对于产能过剩行业中有效益、有市场、有竞争力但暂时面临困难的企业,要区别对待继续给予支持。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坚决退出环保排放不达标、严重污染环境且整改无望的落后企业。分类实施房地产金融调控。  会议强调,要稳妥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支持去杠杆。明确要坚持自主协商确定转股对象、转股债权以及转股价格和条件,鼓励面向发展前景良好但遇到暂时困难的优质企业开展市场化债转股,严禁将 僵尸企业 、失信企业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作为市场化债转股对象。  会议还提到,要有序推进投贷联动试点工作,全力协助试点银行机构设立投资功能子公司,适时扩大试点范围,继续推动设立科技信贷专营机构,加快科技成果有效转化。进一步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辅导有设立计划的地区推动民营银行设立工作。(来源:南^方^财^富^网)
相关文章推荐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流动性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和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流动性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和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银保监会发布流动性新规 银行各项业务受影响
来源:法询金融
摘要:新流动性管理办法新增了流动性匹配率和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两项指标,对中小银行影响更大。对大行则是新增了流动性匹配率指标。
一、监管研究院解读 二、重点:匹配率计量标准(附件四) 三、重点:优质充足率计量标准(附件五) 四、银保监会答记者问 五、流动性管理办法全文(含所有附件下载) 一、金融监管研究院解读
总体而言,新流动性管理办法新增了流动性匹配率和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两项指标,对中小银行影响更大。对大行则是新增了流动性匹配率指标。 这些新增指设置,充分体现了去通道、去同业空转的监管思路。也就是说,如果商业银行依然保持此前那种“用同业负债支撑同业资产”的思路,将很难满足这两项指标的监管要求。 这恰恰体现了:当前银监会的监管思路,已经从以前的窗口指导,开始转变为走向更加完善的技术指标引导。因为在2017年4月份开始的“三三四”检查过程中,监管只是提出“不得用同业负债来匹配同业资产”——这样过于生硬死板的要求,并不符合商业银行运营的基本规律。事实上,负债和资产匹配并不能微观进行干预,而是通过修改技术指标,来进行总体约束。 我们通过各类业务的对几项指标的具体影响对比分析,更加直观展现新规对各项业务影响的点在哪里。实际上流动性匹配率出台后,此前的同业负债不超过总负债的1/3比例要求重要性也大幅度下降。当然正式稿在同业负债的比例上有所放松。 (一)总体框架
1、和征求意见稿比,正式稿给与了更长时间的过渡期安排。 正式稿是流动性匹配率日其执行,过渡期内没有任何要求。 征求意见稿要求在过渡期内,应当在2018年底前达到90%。 正式稿要求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在2019年6月底前达标,延期1年半;2018年底前达到80%。 征求意见稿要求2018年底前达到100%。在过渡期内,应当在2018年6月底前达到70%。 2、到2020年以后,商业银行面临的整个流动性监管框架如下: (LCR)本身作为指标,监管层应考虑当前和未来国内外经济金融状况,分析影响单家银行和金融市场整体流动性因素,根据商业银行LCR降至最低监管标准以下的原因、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频率等采取相应措施。 监管指标一共5个,包括: ①流动性覆盖率(LCR) ②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 ③流动性比例 ④流动性匹配率 ⑤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 考虑到银行业务的复杂程度,将针对不同资产规模的银行采取不同的流动性监管指标。 ◆资产规模≥2000的商业银行: 应当持续达到①流动性覆盖率、②净稳定资金比例、③流动性比例和④流动性匹配率的最低监管标准。 ◆资产规模&2000亿元人民币的商业银行: 应当持续达到③流动性比例、④流动性匹配率和⑤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的最低监管标准。
(二)流动性匹配率指标
这项指标一直以来受关注程度最高,因为对银行冲击最大,尤其股份制银行和部分。和征求意见稿比有所放松,但2020年开始达标压力仍然存在。 1、流动性匹配率的要求核心变化 (1)正式稿新增来自央行的资金项目,正式承认央行的资金来源作为稳定资金一部分。 (2)同时正式稿降低了各项存款中3个月以下的各项存款折算率,从70%降低到50%。 (3)7天内的、和买入返售折算率为0,和征求意见稿比已经是非常大政策宽松,对于结算性和短期拆借给与一定的政策鼓励。
2、市场高度关注的折算率是否为0,仍然没有明确说法。 是否参考仍然没有明确。但笔者相信后续ABS认定上应该是参考债券可能性更高,而不是其他投资。 尤其金融债如果按照0折算率,其实对商业银行通过发行金融债相互购买可以大幅度提高行业的流动性匹配率。我们建议和ABS需要给与一定的折算率,不能按照零,尤其部分ABS和私募债属于非标转标,单家银行高比例投资。 金融债为防范,折算率也应该给与一定的折算率,防止监管。 3、其他投资仍然保留100%折算率,对商业银行同业投资各项科目都将形成压力 监管要求:加权资金来源/加权资金运用&=100% 加权资金来源=商业来源按照5类负债和3种期限的折算率加权平均 加权资金运营=商业银行所有表内资产按照下表的5类资产和3中期限的折算率加权平均 所以商业银行自营资金任何同业投资包括,,,券商资管都对流动性匹配率形成一定压力。 此前银监会正式发布的大额风险暴露对商业和ABS也形成很大的阻碍,具体参见笔者文章《重磅!银监会就《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同业风险暴露降低为25%》。 (三)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
和征求意见稿比没有发生指标变化
1、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大致的逻辑是未来30天内,商业银行丧失信用的能力情况下,能否通过变卖流动性较高的资产弥补流动性丧失,从而保证30天内不会因为流血过多而倒闭。
2、计算公式及基本含义 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优质流动性资产÷短期现金净流出,其中,短期现金净流出=可能现金流出-可能现金流入。
如果一家银行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大于等于100%,监管会认为这家银行在压力情况下可以平稳的度过30天,如果达不到100%,银行在压力情况下可能会因缺少而陷入困境,无法满足现金净流出的需求,指标值越小就越危险。 这项指标最大特色是衡量一家银行压力情景下,彻底丧失融资能力情况下,短期流动性能否“自救”30天。所谓丧失流动性能力,是指商业银行不能通过自身信用融得一分钱,只能通过变卖流动性资产获得新资金。 理解了这一点就很好理解该指标设计的用意,要提高指标值,就要分别从分子和分母两端下功夫。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的分子是优质流动性资产,很显然,分子越高,达标越容易;同理,分母是短期现金净流出,分母越低,达标也越容易,分母又是由可能现金流出减去可能现金流入构成,银行应尽可能减少流出,增加流入来减少分母。 3、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 (1)优质流动性资产的基本假设逻辑 优质能够通过出售或抵(质)押方式,在无损失或极小损失的情况下在金融市场快速变现的各类资产。优质流动性资产必须为无变现障碍资产,由一级资产和二级资产构成。这一点和LCR非常像,把HQLA做了一个分层,拥有最好流动性的资产放在第一层,称之为一级资产;次优放在第二层,称之为二级资产。LCR在对HQLA的认定标准上似乎更为严格,比如交易活跃,市场具有广度和深度,一些即便在银行间和如果没有显著的,也很难纳入HQLA。但这些判断对中小银行而言实在太难,所以直接按品种做了简化处理。 无变现障碍未在任何交易中用作抵(质)押品、信用增级或者被指定用于支付运营费用,在、出售、转移、转让时不存在法律、监管、合同或操作障碍的资产。比如做正回购被质押的债券或借出的无法变现的,因此不能作为优质流动性资产。 相较于《流动性管理办法》,G26报表对变现障碍做出了更苛刻的规定: 一是买断式和证券借入中收到的押品,及因衍生品交易收取的押品,均不能纳入分子部分。按照正确的会计分录,买断式逆回购计入,不增加,比较容易理解。 二是将收到的押品再抵押,再抵押融入的资金或资产也不可纳入分子部分。买断式逆回购融入的证券理论上在买断期内还可以做,但即便做质押回购融入资金或资产也不能计入,这一点比LCR苛刻,从指标设计上有助于减少银行正逆回购的双向杠杆。 三是担保融资交易(如正回购)中向交易对手提供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应当从分子部分扣除。比如债券在,如果卖出回购,则负债端增加卖出回购款项,标的是债券,这时候HQLA就应该扣除这部分债券,即使是次日就能到期。 (2)一级资产构成 [1.1一级资产]包括现金、、、央票和政策性金融债。一级资产无论剩余期限长短,均按照当前市场价值计入优质流动性资产。G26中,[1.1一级资产]反映填报机构持有的一级资产的市场价值。 [1.1.2超额准备金]反映填报机构存放于央行的超额准备金,包括压力情况下存款流失导致相应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下降部分。超储比较容易理解,就是报告日存放央行款项减去法定存款准备金。压力情况下存款流失,一般存款流失后,按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要求,需要缴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就少了,如果不从存放央行款项中取出,就变成了未来超储,自然也是可以快速变现用于支付。 一般存款会流失多少?在可能的现金流出中设置了折算率指标,可以用来计算需缴纳存准的存款减少金额。现在缴纳存准的包括一般性存款、及老邮储协议存款,注意不同存款折算率不同。把折算后需要缴纳存款准备金的存款乘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得出法定存款准备金退还部分,加上报告期末超额储备金填入该项目即可。 (3)二级资产 [1.2二级资产]为填报机构持有的二级资产的市场价值,包括在AA-级以上的信用债和地方。二级资产无论剩余期限长短,均在当前市场价值基础上按85%的折扣系数计入优质流动性资产。与LCR不同的是,二级资产并未分2A资产和2B资产,但与其相同的是,都设置了outputfloor,我个人翻译成溢出层,即多配无效。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办法》,优质流动性资产中二级资产占比不得超过40%。我们可以推导出来折扣后的二级资产不超过一级资产的2/3,具体推导过程为: 二级资产≤(一级资产+二级资产)×40% 二级资产×(1-40%)≤一级资产×40% 二级资产≤2/3一级资产 再除以85%,可以得出折扣前二级资产超过一级资产的40/51,就不能作为优质流动性资产计入分子,因此银行在做正回购和时,同样是优质流动性资产,优先会考虑信用在AA-级及以上的信用债和地方政府债。如果HQLA不够导致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不达标,可以在过渡期内1:1配置国债(债)和信用债(地方政府债)。 [1.2.1信用评级在AA-级以上的信用债(无变现障碍)]:本项目反映填报机构所持有的未用作抵质押等交易押品、不存在变现障碍的、评级AA-及以上的非金融公司债(包括非金融机构发行的商业)。 [1.2.2信用评级在AA-级以上的地方政府债(无变现障碍)]:本项目反映填报机构所持有的未用作抵质押等交易押品、不存在变现障碍的、评级AA-及以上的地方政府债。 大家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何商业性金融债(政策性金融债除外)和流动性这么好,为何不能够纳入二级资产?笔者认为这就是站在一颗树木和整个森林的角度看问题视角是不同的,日常交易中金融债和同业存单交易都没有流动性问题,但这些金融工具都在金融同业体系内运转,用于调配日常资金余缺。但真正遇到时,相互之间的流动性会被冻结,谁也不会先把宝贵的资金融出给其他银行。并会引起风险承受能力差的银行率先因而倒闭,而一家银行的倒闭犹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导致更多的银行因恐慌而被挤兑,这时候大家即便以很低的价格抛售这些商业性金融债,也未必能找到交易对手。即便是央行出手相救,也只会选择有政府担保的国债、政金债、债作为押品,而不会选择救助无忘的中小银行商业性金融债。 此外还需要注意,一级资产和二级资产都不包括商业银行交存央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颇具中国特色的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导致这部分资产在多数银行的占比都远超一级优质资产的总量。然而从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基本意图看,正式为了防止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在商业银行丧失一切融资能力的假设情境下,央行没有理由不让商业银行动用其法定存款准备金。银监会从更加审慎的角度没有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纳入分子,其实也凸显银监会和央行之间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的协调问题!笔者期待后续更多协调和沟通。 (四)其他几项流动性监管指标
1、流动性覆盖率 LCR是一直以来2000亿以上银行在执行,不属于新的规则。和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属于同一类指标,都是监测30天内的紧急流动性状况。 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能够在规定的流动性压力情景下,可以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满足未来至少30天的流动性需求。 流动性覆盖率=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100%,数据取《G25_I流动性覆盖率情况表》。 简单解释可以理解为:分子是一家银行压力情况下及时变现造血能力,分母是压力情况下一家银行流动性丧失的速度,如果该比例低于100%,则说明一家银行30天以内造血速度低于失血速度,比较危险。 2、净稳定资金比例 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稳定资金来源,以满足各类资产和表外对稳定资金的需求。 净稳定资金比例=可用的稳定资金÷所需的稳定资金≥100%,数据取《G25_II净稳定资金比例情况表》。 相对于LCR属于更长期限的流动性指标,看未来一年的期限结构。 3、流动性比例 即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之比。 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负债余额≥25%,数据取《G22流动性比例监测表》。 总体而言,这项指标对商业银行形成的压力不大。因为这完全基于期限进行数据核算,而不考虑不同除期限以外的流动性差异。所以该指标的预测能力较弱。 二、流动性匹配率计量标准(附件四)
一、流动性匹配率
流动性匹配率衡量商业银行主要的期限配置结构,旨在引导商业银行合理配置长期稳定负债、高流动性或短期资产,避免过度依赖短期资金支持长期业务发展,提高流动性风险抵御能力。 流动性匹配率=加权资金来源/加权资金运用×100% 二、加权资金来源
加权资金来源包括来自中央银行的资金、各项存款、同业存款、同业拆入、卖出回购(不含与中央银行的交易)、及发行同业存单等项目。 来自中央银行的资金包括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等从中央银行融入的资金。 三、加权资金运用
加权资金运用包括各项贷款、存放同业、拆放同业、买入返售(不含与中央银行的交易)、投资同业存单、其他投资等项目。 其中,其他投资指债券投资、外的表内投资,包括但不限于特定目的载体投资(如、、、、及子公司计划、资产管理产品等)。 7天以内的存放同业、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的折算率为0%。
三、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计量标准(附件五)
一、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
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旨在确保商业银行保持充足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在压力情况下商业银行可通过出售或抵(质)押的方式变现这些资产以满足未来30天内的流动性需求。 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优质流动性资产/短期现金净流出×100% 其中,短期现金净流出=可能现金流出-确定现金流入 二、优质流动性资产
优质流动性资产是指能够通过出售或抵(质)押方式,在无损失或极小损失的情况下在金融市场快速变现的各类资产。优质流动性资产为无变现障碍资产,由一级资产和二级资产构成。 (一)一级资产 一级现金、压力情景下可以提取的准备金、国债、央票和政策性金融债。一级资产无论剩余期限长短,均按照当前市场价值计入优质流动性资产。 (二)二级资产 二级括非金融机构发行的信用债、中国铁路总公司发行的债券及地方政府债。纳入二级资产的应在AA-级以上。二级资产无论剩余期限长短,均在当前市场价值基础上按85%的折扣系数计入优质流动性资产。计入优质流动性资产的二级资产不可超过优质流动性资产的40%。 三、可能现金流出
可能现金流出包括一般性存款、同业业务、发行债券、来自中央银行的资金和其他项目流出等。 (一)一般性存款流出 一般性存款流出包括零售存款和对公存款。 其中对公存款包括小企业存款、大中型企业存款和机构存款。小企业是指在商业银行的资金总额(并表口径)不超过800万元并被视同零售存款管理的非金融机构客户,如商业银行对该客户存在信用风险暴露,该客户还应当满足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资本监管规定中的微型和小型企业条件。 (二)同业业务流出 同业业务流出包括同业存款、30天内到期的同业拆入和卖出回购,以及30天内到期的发行同业存单等。 其中,同业存款根据目的不同区分为结算目的同业存款和融资目的同业存款。结算目的同业存款指商业银行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结算服务所产生的存款;融资目的同业存款指商业银行出于流动性管理等原因吸收的金融机构存款。 (三)发行债券流出 发行债券流出指商业银行发行的30天内到期的。 (四)来自中央银行的资金流出 来自中央银行的资金流出包括商业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常备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等从中央银行融入的30天内到期的资金。 (五)其他项目流出 其他项目流出包括衍生产品净负债、不可无条件撤销的承诺和银行、和信用证、表外等。 四、确定现金流入 确定现金流入包括未来30天内到期的贷款、同业业务、和金融工具流入等。确定现金流入不可超过可能现金流出的75%。 (一)贷款流入 贷款流入包括30天内到期的零售、小企业、大中型企业和机构正常贷款,以及30天内到期的。 (二)同业业务流入 同业业务流入包括30天内到期的可正常履约的存放同业、拆放同业、买入返售和投资同业存单等。其中,存放同业根据目的不同区分为结算目的存放同业和融资目的存放同业。结算目的存放同业指商业银行为使用其他金融机构所提供的结算服务而存放在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融资目的存放同业指商业银行出于流动性管理等原因而存放在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 (三)投资债券和金融工具流入 投资债券和金融工具流入包括30天内到期的可正常履约的债券投资、金融工具投资等流入。
四、银保监会答记者问
为促进商业银行提升水平,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中国银行于近日发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流动性办法》),有关部门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流动性办法》修订的背景是什么?
答: 2014年发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流动性办法(试行)》)对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2015年9月,根据《商业银行法》修订进展,《流动性办法(试行)》也进行了相应修订,将由监管指标调整为监测指标。 近年来,随着国内、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银行业务经营出现新特点。《流动性办法(试行)》只包括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覆盖率两项监管指标。 其中,流动性覆盖率仅适用于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含)以上的银行,资产规模小于2000亿元的中小银行缺乏有效的监管指标。 此外,作为巴塞尔Ⅲ监管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巴塞尔委员会于2014年推出了新版的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国际标准。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特点,借鉴国际监管改革成果,对流动性风险监管制度进行修订。 二、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 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新引入三个量化指标。其中,净稳定资金比例适用于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含)以上的商业银行,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适用于资产规模小于2000亿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匹配率适用于全部商业银行。 二是进一步完善流动性风险监测体系。对部分监测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合理优化,强调其在风险管理和监管方面的运用。 三是细化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要求,如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等。 三、三个新量化指标的监管要求是什么?
答: 一是净稳定资金比例 等于可用的稳定资金除以所需的稳定资金,监管要求为不低于100%。 该指标值越高,说明银行稳定资金来源越充足,应对中长期性问题的能力越强。净稳定资金比例风险敏感度较高,但计算较为复杂,且与流动性覆盖率共用部分概念。 因此,采用与流动性覆盖率相同的适用范围,即适用于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含)以上的商业银行。 二是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 等于优质流动性资产除以短期现金净流出,监管要求为不低于100%。 该指标值越高,说明银行越充足,抵御流动性风险的能力越强。 该指标与流动性覆盖率相比而言更加简单、清晰,便于计算,较适合中小银行的业务特征和监管需求,因此适用于资产规模小于2000亿元的商业银行。 三是流动性匹配率 等于加权资金来源除以加权资金运用,监管要求为不低于100%。 该指标值越低,说明银行以短期资金支持的问题越大,期限匹配程度越差。 流动性匹配率计算较简单、敏感度较高、容易监测,可对潜在错配风险较大的银行进行有效识别,适用于全部商业银行。 四、如何差异化运用监管指标?
答: 《流动性办法》规定,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含)以上的商业银行适用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匹配率,资产规模小于2000亿元的商业银行适用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匹配率。 但部分资产规模小于2000亿元的中小银行已具备一定的精细化管理能力,且有意愿采用相对复杂的定量指标。 为支持中小银行提高管理水平,若其满足相关条件,可适用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监管要求,不再适用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监管要求。 五、《流动性办法》的实施安排是怎样的?
答: 修订后的《流动性办法》于日起生效。 为避免对银行经营及金融市场产生较大影响,根据新监管指标的不同特点,合理安排实施时间。 一是对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采用分阶段达标安排。 商业银行应分别于2018年底和2019年6月底前达到80%和100%。 二是流动性匹配率暂作监测指标。 自日起,流动性匹配率按照监管指标执行,在2020年前暂作为监测指标。 三是对净稳定资金比例不设置过渡期。 考虑到该指标已具有较长的监测历史,银行较为熟悉,且人民银行已将其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因而不对其设置过渡期,即自日起执行。 四是赋予资产规模新增到2000亿元的银行一定的缓冲期。 考虑到总体持续增长、但个别时期有所波动的情况,对于资产规模首次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的商业银行,在首次达到的当月仍可适用原监管指标。 自次月起,无论资产规模是否继续保持在2000亿元以上,均应适用针对2000亿元以上银行的监管指标,即2020年前为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和流动性比例,2020年后为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匹配率。 五、银保监会3号令全文(含附件下载)
中国银行会令 2018年第3号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已经原中国银监会2017年第15次主席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日起施行。 主席: 日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 第四条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本办法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对法人和集团层面、各附属机构、各分支机构、各业务条线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确保其流动性需求能够及时以合理成本得到满足。 第五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体系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流动性风险管理 第六条商业银行应当在法人和集团层面建立与其业务规模、性质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一)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 (二)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 (三)有效的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四)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节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 第七条商业银行应当建立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监事会(监事)、高级管理层以及相关部门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和报告路线,建立适当的考核和问责机制。 第八条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当承担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履行以下职责: (一)审核批准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重要的政策和程序,流动性风险偏好应当至少每年审议一次; (二)监督高级管理层对流动性风险实施有效管理和控制; (三)持续关注流动性风险状况,定期获得流动性风险报告,及时了解流动性风险水平、管理状况及其重大变化; (四)审批流动性风险内容,确保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五)其他有关职责。 董事会可以授权其下设的专门委员会履行部分职责。 第九条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制定、定期评估并监督执行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 (二)确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确保商业银行具有足够的资源,独立、有效地开展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 (三)确保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在商业银行内部得到有效沟通和传达; (四)建立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支持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五)充分了解并定期评估流动性风险水平及管理状况,及时了解流动性风险的重大变化,并向董事会定期报告; (六)其他有关职责。 第十条商业银行应当指定专门部门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其流动性风险管理职能应当与业务经营职能保持相对独立,并且具备履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职能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资源。 商业银行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部门应当具备以下职能: (一)拟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提交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审核批准; (二)识别、计量和监测流动性风险,包括持续监控优质流动性资产状况,监测流动性风险限额遵守情况并及时报告超限额情况,组织开展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组织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的测试和评估; (三)识别、评估新产品、新业务和新机构中所包含的流动性风险,审核相关操作和风险管理程序; (四)定期提交独立的流动性风险报告,及时向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报告流动性风险水平、管理状况及其重大变化; (五)拟定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内容,提交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审批; (六)其他有关职责。 第十一条商业银行应当在内部定价以及考核激励等相关制度中充分考虑流动性风险因素,在考核分支机构或主要业务条线经风险调整的收益时应当考虑流动性风险成本,防止因过度追求业务扩张和短期利润而放松流动性风险管理。 第十二条商业银行监事会(监事)应当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至少每年向(股东)报告一次。 第十三条商业银行应当按照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关于内部控制有关要求,建立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体系,作为银行整体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十四条商业银行应当将流动性风险管理纳入内部审计范畴,定期审查和评价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内部审计应当涵盖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所有环节,包括但不限于: (一)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策略、政策和程序能否确保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三)现金流分析和压力测试的各项假设条件是否合理; (四)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是否有效; (五)流动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否完备; (六)流动性风险报告是否准确、及时、全面。 第十五条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部应当提交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应当针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督促高级管理层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内部审计部门应当跟踪检查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并及时向董事会提交有关报告。 商业银行境外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采用相对独立的本地流动性风险管理模式的,应当对其流动性风险管理单独进行审计。 第二节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 第十六条商业银行应当根据经营战略、业务特点、财务实力、融资能力、总体风险偏好及市场影响力等因素确定流动性风险偏好。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偏好应当明确其在正常和压力情景下愿意并能够承受的流动性风险水平。 第十七条商业银行应当根据流动性风险偏好制定书面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应当涵盖表内外各项业务以及境内外所有可能对流动性风险产生重大影响的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并包括正常和压力情景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第十八条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应当明确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管理模式以及主要政策和程序。 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一)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和监测,包括现金流测算和分析; (二)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 (三)融资管理; (四)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 (五)压力测试; (六)应急计划; (七)优质流动性资产管理; (八)跨机构、跨境以及重要币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九)对影响流动性风险的潜在因素以及其他类别风险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进行持续监测和分析。 第十九条商业银行在开办新产品、新业务和设立新机构之前,应当在可行性研究中充分评估可能对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影响,完善相应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并经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部门审核同意。 第二十条商业银行应当综合考虑业务发展、技术更新及市场变化等因素,至少每年对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进行一次评估,必要时进行修订。 第三节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第二十一条商业银行应当根据业务规模、性质、复杂程度及风险状况,运用适当方法和模型,对在正常和压力情景下未来不同时间段的、融资来源多元化和稳定程度、优质流动性资产、重要币种流动性风险及市场流动性等进行分析和监测。 商业银行在运用上述方法和模型时应当使用合理的假设条件,定期对各项假设条件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修正,并保留书面记录。 第二十二条商业银行应当建立现金流测算和分析框架,有效计量、监测和控制正常和压力情景下未来不同时间段的现金流缺口。 现金流测算和分析应当涵盖资产和负债的未来现金流以及的潜在现金流,并充分考虑支付结算、代理和等业务对现金流的影响。 商业银行应当对重要币种的现金流单独进行测算和分析。 第二十三条商业银行应当根据业务规模、性质、复杂程度及风险状况,监测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的特定情景或事件,采用适当的预警指标,前瞻性地分析其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可参考的情景或事件包括但不限于: (一)资产快速增长,负债波动性显著上升; (二)资产或负债集中度上升; (三)负债平均期限下降; (四)批发或零售存款大量流失; (五)批发或零售上升; (六)难以继续获得长期或; (七)期限或货币错配程度加剧; (八)多次接近内部限额或监管标准; (九)表外业务、复杂产品和交易对流动性的需求增加; (十)、盈利水平和总体财务状况恶化; (十一)交易对手要求追加额外抵(质)押品或拒绝进行新交易; (十二)代理行降低或取消; (十三)信用评级下调; (十四); (十五)出现重大声誉风险事件。 第二十四条商业银行应当对流动性风险实施限额管理,根据自身业务规模、性质、复杂程度、流动性风险偏好和外部市场发展变化情况,设定流动性风险限额。流动性风险限额包括但不限于现金流缺口限额、负债集中度限额、集团内部交易和融资限额。 商业银行应当制定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建立流动性风险限额设定、调整的授权制度、审批流程和超限额审批程序,至少每年对流动性风险限额进行一次评估,必要时进行调整。 商业银行应当对流动性风险限额遵守情况进行监控,超限额情况应当及时报告。对未经批准的超限额情况应当按照限额管理的政策和程序进行处理。对超限额情况的处理应当保留书面记录。 第二十五条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并完善融资策略,提高融资来源的多元化和稳定程度。 商业银行的融资管理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分析正常和压力情景下未来不同时间段的融资需求和来源; (二)加强负债品种、期限、交易对手、币种、融资抵(质)押品和融资市场等的集中度管理,适当设置集中度限额,对于同业批发融资,应按总量和主要期限分别设定限额; (三)加强融资渠道管理,积极维护与主要融资交易对手的关系,保持在市场上的适当活跃程度,并定期评估市场融资和; (四)密切监测主要金融市场的交易量和价格等变动情况,评估市场流动性对商业银行融资能力的影响。 第二十六条商业银行应当加强融资抵(质)押品管理,确保其能够满足正常和压力情景下日间和不同期限融资交易的抵(质)押品需求,并且能够及时履行向相关交易对手返售抵(质)押品的义务。 商业银行应当区分有变现障碍资产和无变现障碍资产。对可以用作抵(质)押品的无变现障碍资产的种类、数量、币种、所处地域和机构、管账户,以及中央银行或金融市场对其接受程度进行监测分析,定期评估其资产价值及融资能力,并充分考虑其在融资中的操作性要求和时间要求。 商业银行应当在考虑抵(质)押品的融资能力、价格敏感度、压力情景下的折扣率等因素的基础上提高抵(质)押品的多元化程度。 第二十七条商业银行应当加强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确保具有充足的日间流动性和相关融资安排,及时满足正常和压力情景下的日间支付需求。 商业银行的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应该符合以下要求: (一)有效计量每日的现金流入总量和流出总量,日间各个时点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规模、缺口等; (二)及时监测业务行为变化,以及账面资金、日间、可用押品等变化等对日间流动性头寸的影响; (三)具有充足的日间融资安排来满足日间支付需求,必要时可通过管理和使用押品来获取日间流动性; (四)具有根据日间情况合理管控资金流出时点的能力; (五)充分考虑非预期冲击对日间流动性的影响。 商业银行应当结合历史数据对日间流动性状况进行回溯分析,并在必要时完善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 第二十八条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同业业务流动性风险管理,提高同业负债的多元化和稳定程度,并优化同业和配置。 第二十九条商业银行应当建立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制度,分析承受短期和中长期压力情景的流动性能力。 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合理审慎设定并定期审核压力情景,充分考虑影响商业银行自身的特定冲击、影响整个市场的系统性冲击和两者相结合的情景,以及轻度、中度、严重等不同压力程度; (二)合理审慎设定在压力情景下商业银行满足流动性需求并可持续经营的最短期限,在影响整个市场的系统性冲击情景下该期限应当不少于30天; (三)充分考虑各类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的内在关联性和市场流动性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四)定期在法人和集团层面实施压力测试,当存在流动性转移限制等情况时,应当对有关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单独实施压力测试; (五)压力测试频率应当与商业银行的规模、风险水平及市场影响力相适应,常规压力测试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出现市场剧烈波动等情况时,应当提高压力测试频率; (六)在可能情况下,应当参考以往出现的影响银行或市场的流动性冲击,对压力测试结果实施事后检验,压力测试结果和事后检验应当有书面记录; (七)在确定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以及制定业务发展和财务计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压力测试结果,必要时应当根据压力测试结果对上述内容进行调整。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当对压力测试的情景设定、程序和结果进行审核,不断完善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充分发挥其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第三十条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其业务规模、性质、复杂程度、风险水平、组织架构及市场影响力,充分考虑压力测试结果,制定有效的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确保其可以应对紧急情况下的流动性需求。商业银行应当至少每年对应急计划进行一次测试和评估,必要时进行修订。 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设定触发应急计划的各种情景; (二)列明应急资金来源,合理估计可能的筹资规模和所需时间,充分考虑跨境、跨机构的流动性转移限制,确保应急资金来源的可靠性和充分性; (三)规定应急程序和措施,至少包括资产方应急措施、负债方应急措施、加强内外部沟通和其他减少因而给商业银行带来不利影响的措施; (四)明确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及各部门实施应急程序和措施的权限与职责; (五)区分法人和集团层面应急计划,并视需要针对重要币种和境外主要业务区域制定专门的应急计划,对于存在流动性转移限制的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应当制定专门的应急计划。 第三十一条商业银行应当持有充足的优质流动性资产,确保其在压力情景下能够及时满足流动性需求。优质流动性资产应当为无变现障碍资产,可以包括在压力情景下能够通过出售或抵(质)押方式获取资金的流动性资产。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其流动性风险偏好,考虑压力情景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现金流缺口、优质流动性能力等因素,按照审慎原则确定优质流动性资产的规模和构成。 第三十二条商业银行应当对流动性风险实施并表管理,既要考虑银行集团的整体流动性风险水平,又要考虑附属机构的流动性风险状况及其对银行集团的影响。 商业银行应当设立集团内部的交易和融资限额,分析银行集团内部负债集中度可能对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影响,防止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过度依赖集团内部融资,减少集团内部的风险传导。 商业银行应当充分了解境外分支机构、附属机构及其业务所在国家或地区与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充分考虑流动性转移限制和金融市场发展差异程度等因素对流动性风险并表管理的影响。 第三十三条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本合计和重要币种分别进行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第三十四条商业银行应当审慎评估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等其他类别风险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第四节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十五条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准确、及时、全面计量、监测和报告流动性风险状况。 管理信息系统应当至少实现以下功能: (一)监测日间流动性状况,每日计算各个设定时间段的现金流入、流出及缺口; (二)计算流动性风险监管和监测指标,并在必要时提高监测频率; (三)支持流动性风险限额的监测和控制; (四)支持对大额资金流动的实时监控; (五)支持对优质流动性资产及其他无变现障碍、数量、币种、所处地域和机构、托管账户等信息的监测; (六)支持对融资抵(质)押品种类、数量、币种、所处地域和机构、托管账户等信息的监测; (七)支持在不同假设情景下实施压力测试。 第三十六条商业银行应当建立规范的流动性风险报告制度,明确各项流动性风险报告的内容、形式、频率和报送范围,确保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其他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流动性风险水平及其管理状况。 第三章流动性风险监管 第一节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 第三十七条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包括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流动性比例、流动性匹配率和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 资产规模不小于2000亿元人民币的商业银行应当持续达到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匹配率的最低监管标准。 资产规模小于2000亿元人民币的商业银行应当持续达到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匹配率的最低监管标准。 第三十八条流动性覆盖率监管指标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能够在规定的流动性压力情景下,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满足未来至少30天的流动性需求。 流动性覆盖率的计算公式为: 流动性覆盖率=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 流动性覆盖率的最低监管标准为不低于100%。除本办法第六十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外,流动性覆盖率应当不低于最低监管标准。 第三十九条净稳定资金比例监管指标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稳定资金来源,以满足各类资产和表外风险敞口对稳定资金的需求。 净稳定资金比例的计算公式为: 净稳定资金比例=可用的稳定资金÷所需的稳定资金 净稳定资金比例的最低监管标准为不低于100%。 第四十条流动性比例的计算公式为: 流动性比例=流动性÷流动性负债余额 流动性比例的最低监管标准为不低于25%。 第四十一条流动性匹配率监管指标衡量商业银行主要资产与负债的期限配置结构,旨在引导商业银行合理配置长期稳定负债、高流动性或短期资产,避免过度依赖短期资金支持长期业务发展,提高流动性风险抵御能力。 流动性匹配率的计算公式为: 流动性匹配率=加权资金来源÷加权资金运用 流动性匹配率的最低监管标准为不低于100%。 第四十二条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监管指标旨在确保商业银行保持充足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在压力情况下,银行可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来满足未来30天内的流动性需求。 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为: 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优质流动性资产÷短期现金净流出 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的最低监管标准为不低于100%。除本办法第六十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外,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应当不低于最低监管标准。 第四十三条商业银行应当在法人和集团层面,分别计算未并表和并表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并表范围按照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关于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相关规定执行。 在计算并表流动性覆盖率时,若集团内部存在跨境或跨机构的流动性转移限制,相关附属机构满足自身流动性覆盖率最低监管标准之外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不能计入集团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 第二节流动性风险监测工具 第四十四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从商业期限错配情况、融资来源的多元化和稳定程度、无变现障碍资产、重要币种流动性风险状况以及市场流动性等方面,定期对商业银行和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风险进行分析和监测。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充分考虑单一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或监测工具在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方面的局限性,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工具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分析和监测。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结合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市场定位、经营模式、资产负债结构和风险管理能力,对全部或部分监测工具设置差异化的监测预警值或预警区间,适时进行风险提示或要求银行采取相关措施。 第四十五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定期监测商业银行的所有表内外项目在不同时间段的合同期限错配情况,并分析其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合同期限错配情况的分析和监测可以涵盖隔夜、7天、14天、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2年、3年、5年和5年以上等多个时间段。相关参考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各个时间段的流动性缺口和流动性缺口率。 第四十六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定期监测商业银行融资来源的多元化和稳定程度,并分析其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按照重要性原则,分析商业银行的表内外负债在融资工具、交易对手和币种等方面的集中度。对负债集中度的分析应当涵盖多个时间段。相关参考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核心负债比例、同业融入比例、最大十户存款比例和最大十家同业融入比例。 当商业银行出现对短期同业批发融资依赖程度较高、同业批发融资增长较快、发行同业存单增长较快等情况时,或商业银行在上述方面明显高于同质同类银行或全部商业银行平均水平时,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及时了解原因并分析其反映出的商业银行风险变化,必要时进行风险提示或要求商业银行采取相关措施。 第四十七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定期监测商业银行无变现障碍资产的种类、金额和所在地。相关参考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超额备付金率、本办法第三十一条所规定的优质流动性资产以及向中央银行或市场融资时可以用作抵(质)押品的。 第四十八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商业银行的规模、货币错配情况和市场影响力等因素决定是否对其重要币种的流动性风险进行单独监测。相关参考指标包括但不限于重要币种的流动性覆盖率。 第四十九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密切跟踪研究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变化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分析、监测金融市场的整体流动性状况。发现市场流动性紧张、融资成本提高、优质流动性资产变现能力下降或丧失、流动性转移受限等情况时,应当及时分析其对商业银行融资能力的影响。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用于分析、监测市场流动性的相关参考指标包括但不限于银行间市场相关利率及成交量、国库定期存款招标利率、票据利率及证券市场相关指数。 第五十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持续监测商业银行存贷比的变动情况,当商业银行出现存贷比指标波动较大、快速或持续单向变化等情况时,或商业银行的存贷比明显高于同质同类银行或全部商业银行平均水平时,应当及时了解原因并分析其反映出的商业银行风险变化,必要时进行风险提示或要求商业银行采取相关措施。 第五十一条商业银行应当将全部纳入内部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及时监测指标变化并定期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告。 第五十二条除本办法列出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和监测参考指标外,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还可根据商业银行的业务规模、性质、复杂程度、管理模式和流动性风险特点,设置其他流动性风险指标工具,实施流动性风险分析和监测。 第三节流动性风险监管方法和措施 第五十三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通过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以及与商业银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管理谈话等方式,运用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和监测工具,在法人和集团层面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水平及其管理状况实施监督管理,并尽早采取措施应对潜在流动性风险。 第五十四条商业银行应当按照规定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送与流动性风险有关的财务会计、统计报表和其他报告。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其流动性风险水平及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审计的,还应当报送相关的外部审计报告。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应当按月报送,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另行规定的除外。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根据商业银行的业务规模、性质、复杂程度、管理模式和流动性风险特点,确定商业银行报送流动性风险报表、报告的内容和频率。 第五十五条商业银行应当于每年4月底前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送上一年度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主要政策和程序、内部风险管理指标和限额、应急计划及其测试情况等。 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进行重大调整的,应当在1个月内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书面报告调整情况。 第五十六条商业银行应当按季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送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报告,内容包括压力测试的情景、方法、过程和结果。出现市场剧烈波动等情况时,应当提高压力测试报送频率。商业银行根据压力测试结果对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进行重大调整的,应当及时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告相关情况。 第五十七条商业银行应当及时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告下列可能对其流动性风险水平或管理状况产生不利影响的重大事项和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本机构信用评级大幅下调; (二)本机构大规模以补充流动性; (三)本机构重要融资渠道即将受限或失效; (四)本机构发生挤兑事件; (五)母公司或集团内其他机构的经营状况、流动性状况、信用评级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六)市场流动性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七)跨境或跨机构的流动性转移政策出现不利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大调整; (八)母公司、集团经营活动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九)其他可能对其流动性风险水平或管理状况产生不利影响的重大事件。 如果商业银行的监管指标已经或即将降至最低监管标准以下,应当分析原因及其反映出的风险变化情况,并立即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告。 商业银行出现监测指标波动较大、快速或持续单向变化的,应当分析原因及其反映出的风险变化情况,并及时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告。 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境内本外币资产低于境内本外币负债,集团内跨境资金净流出比例超过25%,以及外国银行分行跨境资金净流出比例超过50%的,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告。 第五十八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水平及其管理状况的评估结果,确定流动性风险现场检查的内容、范围和频率。 第五十九条商业银行应当按照规定定期披露流动性风险水平及其管理状况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一)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包括但不限于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作用;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和政策; (三)识别、计量、监测、控制流动性风险的主要方法; (四)主要流动性风险管理指标及简要分析; (五)影响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因素; (六)压力测试情况。 第六十条对于未遵守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最低监管标准的商业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要求其限期整改,并视情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三十七条、第四十六条规定采取监管措施或者实施行政处罚。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除外。 当商业银行在压力状况下流动性覆盖率、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低于最低监管标准时,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考虑当前和未来国内外经济金融状况,分析影响单家银行和金融市场整体流动性的因素,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降至最低监管标准以下的原因、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频率等采取相应措施。 第六十一条对于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缺陷的商业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要求其限期整改。对于未整改或者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严重缺陷的商业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与商业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进行监督管理谈话; (二)要求商业银行进行更严格的压力测试、提交更有效的应急计划; (三)要求商业银行增加流动性风险管理报告的内容,提高报告频率; (四)增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场检查的内容,扩大检查范围,并提高检查频率; (五)限制商业银行开展收购或其他大规模业务扩张活动; (六)要求商业银行降低流动性风险水平; (七)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的最低监管标准; (八)提高商业银行的要求;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规定的有关措施。 对于母公司或集团内其他机构出现流动性困难的商业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对其与母公司或集团内其他机构之间的资金往来提出限制性要求。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根据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的流动性风险状况,对其境内或跨境资金净流出比例提出限制性要求。 第六十二条对于未按照规定提供流动性风险报表或报告、未按照规定进行信息披露或提供虚假报表、报告的商业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视情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规定实施行政处罚。 第六十三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与境内外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合作,共同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和流动性风险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并制定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应急预案。 发生影响单家机构或市场的重大流动性事件时,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与境内外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合作,适时启动流动性风险监管应急预案,降低相关事件对金融体系及宏观经济的负面冲击。 第四章附则 第六十四条国家开发银行及、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外国银行分行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六十五条本办法所称流动性转移限制是指由于法律、监管、税收、以及货币不可自由兑换等原因,导致资金或融资抵(质)押品在跨境或跨机构转移时受到限制。 第六十六条本办法所称无变现障碍资产是指未在任何交易中用作抵(质)押品、信用增级或者被指定用于支付运营费用,在清算、出售、转移、转让时不存在法律、监管、合同或操作障碍的资产。 第六十七条本办法所称重要币种是指以该货币计价的负债占商业银行负债总额5%以上的货币。 第六十八条本办法中“以上”包含本数。 第六十九条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应当在2018年底前达到100%。在过渡期内,应当不低于90%。鼓励有条件的商业银行提前达标;对于流动性覆盖率已达到100%的银行,鼓励其流动性覆盖率继续保持在100%之上。 第七十条商业银行应当自日起执行流动性匹配率监管要求。2020年前,流动性匹配率为监测指标。 第七十一条商业银行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应当在2019年6月底前达到100%。在过渡期内,应当在2018年底前达到80%。 第七十二条对于资产规模首次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的商业银行,在首次达到的当月仍可适用原监管指标;自次月起,无论资产规模是否继续保持在2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均应当适用针对资产规模不小于2000亿元的商业银行的监管指标。 第七十三条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资产规模小于2000亿元人民币的商业银行可适用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监管要求,不再适用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监管要求。 商业银行提交的申请调整适用监管指标的报告中,应当至少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对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指标计算、监测、分析、报告的支持情况,流动性覆盖率中稳定存款、业务关系存款的识别方法及数据情况,流动性覆盖率与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的指标差异及原因分析,以及优质流动性资产管理情况等。 商业银行调整适用监管指标后,非特殊原因,不得申请恢复原监管指标。 第七十四条本办法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解释。 第七十五条本办法自日起施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中国银监会令2015年第9号)同时废止。本办法实施前发布的有关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如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阅读:
还可以输入 500字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
货币流动性都被套在房地产上,国家只有不断放水,结果钱还是流到房市,恶性循环
银行以后也不是铁饭碗了。
适时动态管理系统
监管层应考虑国内外经济金融状况
要监管严格
银行股最近大跌,什么情况
防止泡沫!
相关推荐: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增强小微信贷供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