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脑如何连接蓝牙音箱小音箱可以接到24伏任何一个保险丝上面吗

计算机 组装维护_甜梦文库
计算机 组装维护
主要内容? 认识计算机硬件 ? 计算机硬件性能指标及如何配置一 台电脑。介绍当今计算机最新装机 资讯、最新电脑硬件品牌和资讯 ? 计算机常见故障诊断及处理 ? 电脑日常使用注意事项和技巧 ? 推介各种好又实用的软件 主要内容?主板 ?CPU ?内存 ?硬盘 ?显示卡 ?显示器 ?声 卡 ?光驱 ?键盘和鼠标 ?机箱和电源 ?常见故障分析 ?故 障 处 理 ?计算机组装 ?计算机调试 主 板一、 主板组成 1. PCB板 2. 主板芯片组 3. 功能控制芯片 4. 各种插座、插槽、接口 5. BIOS芯片 6. 外部接口 二、 主板的类型 三、 主板芯片组 四、主板BIOS基本概念 1. BIOS的作用 2. CMOS与BIOS 五、主板选购指南 1. 选择最合适的产品 2. 稳定压倒一切 3. 确定主板架构与芯片 4. 建议 六、主板的常见故障 主板是电脑主机箱中最大的一 块电路板,它的英文名字叫 “Mainboard”,也有母板、主机 板等名称。主板是电脑的中枢,它 为CPU、内存及各种功能卡(声卡、 显卡、网卡等)提供安装插座(槽); 为各种存储设备,打印机、扫描仪 等外设提供接口。 电脑是通过主板将CPU等各种 器件和外部设备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因此电脑的 整体运行速度和稳定性在相当程度 上取决于主板。 一、 主板组成 主板的组成及其性能指标PCI-E插槽 PCI插槽 声卡插座 USB插座 打印机插座 键盘插座 鼠标插座北桥芯片CNR插槽LGA 775 CPU插座AGP插槽主板固定孔南桥芯片内存插槽BIOS芯片 IDE插座 面板跳线插座 电源插座 IDE插座 主板的组成及其性能指标????1.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电脑启动的必须部件,BIOS型 号或设置不正确会引起电脑无法正常启动等故障。曾经的CIH病毒就 是因为破坏了BIOS而使电脑彻底瘫痪,为此各主板厂商纷纷提出了 各自的防范措施,如:DualBIOS、TwinBIOS等双BIOS技术。现今 使用最广泛的Award出品的BIOS部件。 2.时钟频率控制器(频率发生器)――CPU外频的控制单元,如若 发出的频率不稳定或误差较大,则会直接影响到CPU的主频大小和稳 定性。 3.CPU插槽――CPU的安身之处,不同厂商不同的CPU有各自的不 同的插槽(Slot)或插座(Socket),主板上常见的插座类型见下节 4.内存插槽――安插内存条的插槽,按照主板芯片组的不同,内存 插槽的数量有2~4根不等,且有单通道和双通道的区别。而内存插槽 也随内存类型的更换而有过多次的变更,主要有以下类型: 72pinEDO内存插槽、168pinSDRAM内存插槽、184pinDDRSDRAM 内存插槽和240pinDDRII内存插槽。 主板的组成及其性能指标??5.供电部分和插槽――CPU供电部分随着CPU功耗的逐渐增大而变 的越来越庞大,现今主流的CPU供电形式有2相、3相和4相供电,每 相供电都包含1个线圈和2个MOS管,一般的相数越大CPU供电酒越 稳定。主板电源插槽包括20pin或24pin的主板供电插槽、4pin或6pin 的CPU供电插槽(Athlon64、Pentium4以上主板)和4pin辅助供电插 槽(SLi以上主板)。 6.南北桥芯片――即主板芯片组,通常有2块芯片组成,上北下南分 为北桥芯片和南桥芯片。北桥芯片主要负责对CPU的类型和主频、内 存的类型和最大容量、ISA/PCI/AGP插槽、ECC纠错等的支持。南桥 芯片则提供对KBC(键盘控制器)、RTC(实时时钟控制器)、USB (通用串行总线)、UltraDMA/33/66/100/133/EIDE/SATA数据传输 方式和ACPI(高级能源管理)等的支持。其中北桥芯片起着主导性 的作用,也称为主桥(HostBridge)。而由于AMDK8系列CPU已经 整合了内存控制器,因此K8系列的部分低端芯片组被设计成单芯片形 式,就没有了传统的南北桥之分,如:NF4-4X芯片组。 主板的组成及其性能指标??7.其他内部接口:一般的现今主流主板带有1根PCI-E16X或AGP8X 插槽(显卡)、2~5根PCI插槽(声卡、网卡、Modem、电视卡、采 集卡、扩展卡)、1~2根PCI-E1X插槽、2~6个SATA插槽(SATA 硬盘)、2个IDE插槽(IDE硬盘、光驱)、1个软驱插槽、2~4个 USB扩展插针、 8.外部接口:一般的带有2个PS/2接口(绿鼠标、紫键盘)、1~2 个COM串行接口、1个并行接口、1~2个网卡接口(RJ-45)、2~4 个USB接口、声卡接口、VGA接口(板载显卡) 1. PCB板PCB板是一块大大的基板,是 所有主板组件赖以“生存”的基础。 它实际上是有几层树脂材料粘合在 一起的,内部采用铜箔走线。一块 典型的PCB一般有4~6层,最上和 最下的两层叫做“信号层”,中间 的几层叫做“接地层”和“电源 层”。 主板上的所有元件都安装在 PCB板上,因此其质量对于整块主 板而言非常重要。
2. 主板芯片组主板芯片组是主板的灵魂与核 心,芯片组性能的优劣,决定了主 板性能的好坏与级别的高低。
3. 功能控制芯片除了主板芯片组之外,通常主 板上还会集成其他的功能控制芯片, 例如声卡芯片、网卡芯片等。
4. 各种插座、插槽、接口除了各种芯片之外,主板上最 醒目的就是各种插座、插槽、接口 了,除了主板上各种芯片直接提供 的功能以外,包括CPU、显卡、各 种扩展卡及各种外围输入输出设备 都必须通过它们去连接。 CPU插座: 在主板上最 显眼,上面布满 了一个个的针孔, 而且旁边还有一 个拉杆。 内存插槽: 一般位于CPU插座的旁边, 它是主板上必不可少的插槽,一 般有2~4个。 AGP插槽: 一块主板上只有一个AGP插 槽,它是用来安装AGP显卡的, 一般位于CPU插座与PCI插槽之 间,褐色。 PCI插槽: 主板上一般都有5个PCI插槽, 白色,中间有隔断。PCI为声卡、 网卡、MODEM卡等设备提供了 连接接口,它的最大传输速率可 达132MB/S。
IDE/软驱接口: 在主板上一般有2个IDE接口 及一个软驱接口。IDE接口一般用 来连接硬盘、光驱、刻录机等存储 设备。在IDE接口上我们能发现每 一个接口上都有一个“缺口”,这 是用来帮助使用者辨别数据线方向 的。
5. BIOS芯片计算机要想运行一种操作系统, 必须使用一个“引导程序”。这个 程序从一个已知的内存位置载入, 并提供访问关键设备的一些信息, 以完成操作系统的引导载入。在计 算机中,这些引导信息保存在一片 Flash Memory中,名为BIOS。
6. 外部接口用来连接键盘、鼠标、音箱、 打印机、Modem等外设的接口。
二、 主板的类型 1.按主板上使用的CPU分类不同的CPU需要搭配不同的主 板,在早期的电脑系统(包括早期 的486电脑)里,CPU都是直接焊 接在主板上的。到了486时代,为 了增强用户购买电脑的灵活性和便 于用户升级电脑,就在焊接CPU的 位 置 装 上 了 CP U 插 座 , 而 不 再 将 CPU焊在主板上。 现在根据主板上所设置的CPU 安装插座类型分为Slot架构和Socket 架构。其中Slot架构中又分为Slot 1、 Slot 2和Slot A三种,目前Slot 1、 Slot 2仅用于Intel的CPU,而Slot A 则仅用于AMD公司的(Athlon); 在Socket架构中分为、Socket 370、423、478和Socket A几种。其 中Socket 370 、423、478由Intel的 CPU专用,目前最常用的CPU使用 的为Socket 478。AMD系列CPU使 用的是Socket A。一旦选定使用某一 种安装CPU插座的主板,在日后升 级时则只能使用相同安装规范的 CPU。 Socket插槽Slot插槽 2.按主板结构分类主 板 按 结 构 标 准 分 为 AT 、 ATX、NLX和BTX四种: ●Baby-AT型 简称为“AT”板,这种主板 是我们以前常用的,它的特征是 串口和打印口等需要用电缆联接 后安装在机箱后框上。 ●ATX型 这种主板是将Baby-AT旋转 90度,并将串、并口和鼠标、键盘 接口等直接设计在主板上,取消了 联接电缆,使串、并、键盘等接口 集中在一起,对机箱工艺有一定要 求。另外ATX主板必须使用ATX结 构的机箱电源,这样才能保证正常 的开关机。 ●NLX型 NLX结构是英语“Now Low Profile Extension/新型小尺寸扩展 结构”的意思,这是进口品牌机经 常使用的主板,它在将各串、并等 接口直接安装在主板上后,专门用 一块电路板将扩展槽设置在上面, 然后再将这块插入主板上预留的一 个安装接口槽,这样可以将机箱尺 寸做得比较小。 现在主板中应用最多的是ATX 主板,目前兼容机经销商和个人大 都使用这类主板组装电脑。至于 NLX主板市场是没有零售的,由于 它的结构小巧特殊,可以使用体积 较小的机箱,所以目前仅用于厂家 批量生产的品牌电脑。 现在市场里经常看到一些将声 卡、显卡、网卡的功能集成到主板 上的一体化主板,例如:Intel 810、 815E、845系列、865系列主板。 三、 主板芯片组 如果把CPU比喻为整个电脑系 统的心脏,那么主板上的芯片组就 是整个身体的躯干。在电脑界称设 计芯片组的厂家为Core Logic, Core的中文意义是核心或中心,由 字面的意义就足以看出其重要性。 对于主板而言,芯片组几乎决定了 这块主板的功能,进而影响到整个 电脑系统性能的发挥,芯片组是主 板的灵魂。 按照在主板上的排列位置的不同,通常 分为北桥芯片和南桥芯片。北桥芯片负责与 CPU的联系并控制内存、AGP、PCI数据在 北桥内部传输,提供对CPU的类型和主频、 系统的前端总线频率、内存的类型 (SDRAM,DDR SDRAM以及RDRAM等 等)和最大容量、ISA/PCI/AGP插槽、ECC 纠错等支持,整合型芯片组的北桥芯片还集 成了显示核心 南桥芯片则提供对KBC(键盘 控 制 器 ) 、 RT C ( 实 时 时 钟 控 制 器)、USB(通用串行总线)、 Ultra DMA/33(66)EIDE数据传输方 式和ACPI(高级能源管理)等的支 持。其中北桥芯片起着主导性的作 用,也称为主桥(Host Bridge)。 主板芯片组的作用: (1)提供对CPU的支持:目前 CPU的型号与种类繁多,功能特点 也不尽相同,更新速度更是惊人, 但不管CPU如何发展,它都必须有 相应的主板芯片组支持。当新类型 的CPU出现后,往往新的主板芯片 组也随之出现。 (2)提供对不同类型和标准内存 的支持:目前内存主要有三种,即 SDRAM、DDR、RDRAM,其中 最常用的是DDR内存。 (3)提供对图形接口的支持。 (4)提供对输入、输出模式的支 持。
主要是芯片生产厂商? ? ? ? ? ? Intel(英特尔) VIA (威盛) SIS (矽统科技) ALI (扬智) NVIDIA ATI
四、主板BIOS基本概念 BIOS是英文“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的缩写,翻译成中 文就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它 的全称应该是ROM-BIOS,意思是 只读存储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其 实它是一组固化到计算机主板上一 个ROM芯片上的程序,它保存着计 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 系统设置信息、开机上电自检程序 和系统启动自举系统。 有人认为既然BIOS是程序,那 它就应该属于软件,感觉就像自己 常用的Word或Excel。但也有很多 人不这么认为,因为它与一般的软 件还是有一些区别,而且它与硬件 的联系也是相当紧密。形象地说, BIOS应该是连接软件程序与硬件设 备的一座桥梁,负责解决硬件的即 时要求。 一块主板性能优越与否,很大 程度上就取决于BIOS程序的管理功 能是否合理、先进。主板上的BIOS 芯片多采用EEPROM(电可擦写只 读ROM),通过跳线开关和系统配 带的驱动程序盘,可以对EEPROM 进行重写,方便地实现BIOS升级。 常见的BIOS有AWARD、AMI、 Phoenix等。 1. BIOS的作用(1) 自检及初始化程序:计算机 电源接通后,系统将有一个对内部 各个设备进行检查的过程,这是由 一个通常称之为POST(Power On Self Test,上电自检)的程序来完成。 完整的自检包括了对CPU、内 存、主板、CMOS、串并口、显卡、 软硬盘子系统及键盘的测试。在自 检过程中若发现问题,系统将给出 提示信息或鸣笛警告。 如果没有任何问题,完成自检 后BIOS将按照系统CMOS设置中的 启动顺序搜索软、硬盘及CD-ROM、 网络服务器等有效的启动驱动器, 读入操作系统引导记录,然后将系 统控制权交给引导记录,由引导记 录完成系统的启动。 (2)硬件中断处理:计算机开机 的时候,BIOS会告诉CPU等硬件设 备的中断号,当你操作时输入了使 用某个硬件的命令后,它就会根据 中断号使用相应的硬件来完成命令 的工作,最后根据其中断号跳回原 来的状态。 (3)程序服务请求:从BIOS的 定义可以知道它总是和计算机的输 入输出设备打交道,它通过最特定 的数据端口发出指令,发送或接收 各类外部设备的数据,从而实现软 件应用程序对硬件的操作。 2. CMOS与BIOSCMOS是一块存储芯片,属于 硬件,它的作用是具有数据保存功 能,但它也只能起到存储的作用, 而不能对存储于其中的数据进行设 置,要对CMOS中的各项参数进行 设置,就要通过专门的设置程序。 现在大多数厂家将CMOS的参 数设置程序做到了BIOS芯片中,在 计算机打开电源时按特殊的按键进 入设置程序,就可以方便地对系统 进行设置。也就是说BIOS中的系统 设置程序是完成CMOS参数设置的 手段,而CMOS RAM是存放设置 好的数据的场所,它们都与计算机 的系统参数设置有很大的关系。 正因为如此,便有了“CMOS 设置”和“BIOS设置”两种说法, 其实准确的说法是“通过BIOS设置 程序来对CMOS参数进行设置”。 BIOS和CMOS是既相关联又有 区别,“CMOS设置”和“BISO设 置”只是大家对设置过程简化的两 种叫法,在这种意义上它们指的是 都是一回事。 五、主板选购指南 1. 选择最合适的产品在选购主板的第一条原则应该 是不唯品牌、不唯广告,在众多的 型号与品牌中,根据自己的需要从 容选择,果断出击,拿到性能价格 比最高的产品就是胜利。 其实,对于计算机配件来说,永 远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在选 购主板之前先明确自己的需要、预算, 一旦确定了采用何种CPU、内存、显 卡、硬盘等配件,主板的型号也就容 易确定了。也就是说,应当是先确定 计算机的大致配置,特别是要先想好 买什么样的CPU,然后再来确定主板 的类型,而不应该让主板的功能去决 定配置方案。 2. 稳定压倒一切速度与稳定性哪个更重要?对 于CPU而言当然是速度,但主板作 为系统的基石和梁柱,没有比稳定 更重要的了。采用相同芯片组的主 板之间速度差异是非常小的,但稳 定性尤其是超频稳定性就大不一样 了。 那么,怎样来衡量主板的稳定 性呢?一是凭口碑,包括朋友的用 后感和专业机构、媒体的测评结果; 二是看厂商一贯的技术实力,如 Intel主板的稳定性就无可挑剔;三 是看主板的用料与制造工艺。 采用名厂元器件、插件是会令 人放心的,而一些连标志也没有的 插件,接触不良是常有的事。表面 工艺粗糙,甚至出现“飞线”的主 板,再便宜也不要购买。特别是要 小心虚焊或短路,而这些故障一般 是难以查出来的。 3. 确定主板架构与芯片芯片组是主板的灵魂,采用同 样的控制芯片组的主板一般来说功 能、性能都差不多,所以选择主板 重要的就是选择控制芯片组。目前 市面上主要有4家公司的产品, Intel、VIA、SiS和Ali。Intel的控制 芯片在性能、兼容性和稳定性方面 比较领先,价格也贵一些。 4. 建议面对性能各异,价格不一的主 板,选购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主 要应从下列3个方面来考察: (1)实际需求:应按自己的实际 需求来采购主板。首先决定用什么 样的CPU,然后选用相匹配的主板 芯片组。 (2)品牌:主板是一种高科技、 高工艺融为一体的集成产品,因此 作为选购者来说,应首先考虑“品 牌”。品牌不决定产品的品质,但 一个有品牌的产品必定是有实力的 厂商做后盾的。 而一个有实力的主板厂商,为 了推出自己的品牌的主板,从产品 的设计开始、选料筛选、工艺控制、 品质测试,到包装运送都要经过十 分严格的把关。这样一个有品牌保 证的主板才能对计算机系统的稳定 运行提供了牢固的保障。 (3)服务:目前在国内市场上有 二三十中品牌的主板,很难弄清楚 谁有良好的售后服务。有的品牌甚 至没有表明公司网址,购买后连最 起码的BIOS更新服务都没有。因此 虽说这些主板的价格很低,但一旦 出了问题,你可能只好自认倒霉了。 所以,无论选择何种档次的主 板,在购买前都要认真考虑厂商的 售后服务。如厂商能否提供完善的 质保服务,包括产品售出时的质保 卡,承诺产品的保换时间的长短, 产品的本地化工作如何,配件提供 是否完整等。 六、主板的常见故障1、目视: 拿到一块有故障主板先用眼睛扫一 下,看看没有没烧坏的痕迹,外观有没 损坏,这都是我们检查的范围。 2、示波器: 用示波器测主板各元器件供电的 情况。一个是检测主板是否对这部分供 电,再有就是供电的电压是否正常。 3、BIOS:重写BIOS。因为BIOS是无法通过仪器 测的,它是以软件形式存在的,为了排除 一切可能导致主板出现问题的原因,最好 把主板BIOS刷下。 在此之前是不能通电的,万一元器件还 没被完全烧坏,结果一通电.....。排除了以 上问题,终于可以通电,再了解一下是哪 儿出现的问题。 4、系统总线: 如:ISA、PCI、AGP的元器件是否出现问题。 有的卡的插槽前一段是供电、中间是向内传送数据,后一 段是输出,那么分工不同在电器性能上也会有差异,一般 它们相差几欧是没事的,但如果相差十几欧,恐怕该换新 的了。 5、控制信号线: 控制信号线包括了主板上各个部分线路的信号传 输线路,如果从示波器的信号波形来判断没问题,一般以 上这些方法绝大部分都可以搞定,那么就可以进行下一步 了。当然了,这部分可不是咱一般人看得懂的,这需要有 经验的工程师来解决。 6、排除法: 确定出错的范围,把它消灭。一般死机是比较难 处理的。 一、 认识CPU 二、CPU的发展历程 三、CPU的性能指标CPU1. 主频、倍频、外频 2、缓存 3. L1高速缓存 4. L2高速缓存 5. 内存总线速度 6. 扩展总线速度 7. 地址总线宽度 8. 数据总线宽度 9. 工作电压 10.制造工艺 11.接口类型和封装方式 12.其他技术指标 13.主流CPU及选购四、CPU的选购 一、 认识CPUCPU即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文名为中央处理器,它是计算机 的大脑,计算机的运算、控制都是 由它来处理的。每种CPU都具有特 有的指令系统,但无论哪种CPU, 其内部基本结构是相同的,都是由 运算器、控制器、内部总线及寄存 器等组成。 它的发展非常迅速。个人电脑 从8088(XT)发展到现在的Pentium IV时代,只经过了20多年的时间。 从生产技术来说,最初的8088集成 了29000个晶体管,而Pentium IV的 集成度超过了4000万个晶体管;从 CPU的运行频率,MHz, 而Pentium IV已达到了3.2GHz。
二、CPU的发展历程 Intel
年Intel公司成立,1971年, Intel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微处 理器4004,这便是第一个用于计算 机的四位微处理器, 它包含2300个 晶体管,4004 主 要 用 来 处 理 算 术 运 算,由于性能很差,其市场 反应十分不理想。
Intel 8080 随后, 1974年Intel公司又 研制出了8080处理器、8085处理 器,加上当时Motorola公司的 MC6800微处理器和Zilog 公司 的Z80微处理器,一起组成了八 位微处理器的家族。
Intel 80286 Intel 80386386DX是真正的32位处理器,它 的数据总线和内部寄存器都是32 位。它还可以配上80387数字协处 理器,以提高计算速度。386处理 器的主频有16、20、25、33、 40MHz五种。除Intel公司生产386 芯片外,还有AMD,Cyrix,IBM等 公司生产的。
Intel 8048680486简称486,于1989年由 Intel公司首先出,集成了120万个 晶体管。其时钟频率从25MHz逐步 提高到33MHz、50MHz。它也属于 32位处理器。80486是将80386和数 学协处理器80387以及一个8KB的高 速缓存集成在一个芯片内。
Intel PentiumPentium(奔腾)是Intel公司 于1993年推出的新一代微处理器, 它集成了310万个晶体管。Pentium 微处理器使用更高的时钟频率,最 初为60MHZ和66MHZ,后提高到 200MHZ。64位数据总线,16KB的 高速缓存。奔腾CPU的出现进一步 加速了CPU的更新速度,CPU厂商 竞争愈加激烈。 Intel公司为了防止别的公司侵 权,就为新的CPU取了“Pentium” 的名字,而没有继续叫做80586。 接着Intel推出使用MMX技术的 Pentium MMX的多能奔腾。它增加 了57条多媒体指令,内部高速缓存 增加到32KB,最高频率是233MHz。 MMX是Multimedia Extension的缩 写。 Cyrix 6x86、Cyrix Media GX 和AMD K5和Pentium是同一级别 的CPU;AMD-K6和Cyrix 6x86 MMX属于Pentium MMX同一级别 的CPU。
Intel Pentium IIPntiumII与以往的Pentium处 理器使用了不同的封装方式,它将 处理器放到了盒中。而且采用 SLOT 1模式的插座,SLOT1插座 看上去和扩展槽很象。 该形式的封装结构为系统总线 与L2高级缓存之间的接口提供了独 立的连接电路。然后再将处理器、 高速缓存芯片,都放置在一个小型 电路板上,Intel将其称为SEC (Single Edge Contact单边接触) 卡盒的电路板,用塑料封装后,就 是我们现在看到的Pentium II了。
AMD K6-2 Intel不断的推出新一代的处 理器,AMD也紧追不舍,AMD 推出了与Pentium II抗衡的处理 器AMD K6-2 3D NOW!。 AMD K6-2内含930万个晶体管, 支持AGP,350MHz以上的外频 高达100MHz。 这是一款带有3D加速指令 的K6芯片。这种3D NOW!的技 术加强了CPU处理3D图像的能 力。K6-2内部集成了64K的一级 高速缓存,是Pentium II的一倍, 并且和CPU同频率。 3DNOW! 技术可提高三维 图形、多媒体、以及浮点运算密 集的个人电脑应用程序的运算能 力,使&逼真的运算平台&成为 现实。3DNOW!是一组共21条新 指令,3DNOW!技术使三维图形 加速器可以全面发挥其性能。
AMD K7K7采用新的制造技术,同 时加强了整数、浮点运算和多媒 体运算,彻底改变了浮点运算性 能差的历史。K7的结构和 Pentium II十分的象,它采用的 是SLOT A卡匣结构,从外观上 与 Intel 的SLOT 1一样。
Intel Pentium III早期的Pentium III采用了与 Pentium II 相同的SLOT1结构,具 有100MHz的外频,其内部集成了 64K的一级缓存,512K的二级缓存 仍然安装在SLOT1的卡盒内,工作 频率是CPU的一半。不过仍提供了 比PentiumII更强劲的性能,这主要 表现在其新增加了KNI指令集。 KNI指令集中提供了70条全新 的指令,可以大大提高3D运算、动 画片、影像、音效等功能,增强了 视频处理和语音识别的功能。这套 指令集主要为浏览WWW网页设计 的。 为了降低制造成本,INTEL后 来又推出了Socket 370插槽的PIII。
AMD Athlon系列为了与Intel的Pentium相抗衡, AM D 推 出 了 At h lo n , 其 第 1 代为 Risc核心,具备超标量、超管线、 多流水线,采用0.25微米工艺,集 成2,200万个晶体管,使AMD处理 器在浮点上首次超过了Intel当时的 处 理 器 。 Athlon 的 封 装 和 外 观跟 Pentium Ⅱ相似,采用的是Slot A接 口规格。
在2000年中AMD又发布了第二 个Athlon核心――Tunderbird,这 个核心的Athlon有以下的改进,首 先是制造工艺改进为0.18微米,其 次是安装界面改为了SocketA,这 是一种类似于Socket370,但针脚数 为462的安装接口。最后是二级缓 存改为256KB,但速度和CPU同步, 与Coppermine核心的奔腾III一样。
Intel Pentium IVPentium IV采用了全新的设计, 起跳频率为1.4GHz,新增了SSE2 多媒体加速扩展指令集,并基于全 新的Socket 423接口和Socket 478接 口。
Intel CeleronPentium这个品牌是高档的代 名词,但是低端市场的钱还是要赚 的,所以Intel对高档的Pentium系 列CPU进行了改造,去掉了一部分 功能,推出了性能较差价格较低的 Celeron系列CPU来主攻低端市场, 我们俗称其为“赛扬”,由于名称 以C打头,又按规格不同被称之为 “C1”、“C2”、“C3”等。
AMD AthlonXP随着Pentium4的发布,Tunderbird 开始在频率上落后于对手,为此, AMD又发布了第三个Athlon核心―― Palomino,并且采用了新的频率标称 制度,从此Athlon型号上的数字并不代 表实际频率,而是根据一个公式换算 相当于竞争对手(也就是Intel)产品 性能的频率,名字也改为AthlonXP。
AMD Duron AMD的Duron处理器主要面对 低端处理器市场,针对的竞争对手 就是Intel推出的同档处理器产品― ―Celeron处理器。 Duron处理器内核的大部分设 计源自于Athlon处理器,内核集成 了全速64KB的一级数据缓存和 64KB的一级指令缓存,二者构成了 Duron处理器128KB一级缓存,这 与Athlon产品是一样的,而二级缓 存只有64KB。Duron的性能可以达 到同频Athlon处理器的85%以上, 远远强于赛扬处理器。
三、CPU的性能指标 1. 主频、倍频、外频经常有人说:“这个CPU的频 率是多少多少….”,其实这个泛指 的频率是指CPU的主频,主频也就 是 CP U 的 时 钟 频 率 , 英 文 全 称 : CPU Clock Speed,简单地说也就 是CPU运算时的工作频率。 一般说来,主频越高,一个时钟周 期里面完成的指令数也越多,当然CPU 的速度也就越快了。不过由于各种各样 的CPU它们的内部结构也不尽相同,所 以并非所有的时钟频率相同的CPU的性 能都一样。至于外频就是系统总线的工 作频率;具体是指CPU到芯片组之间的 总线速度而倍频则是指CPU外频与主频 相差的倍数。三者是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的:主频=外频×倍频。 2、缓存:(Cache),CPU进行处理的数据信息多是从内存中调取 的,但CPU的运算速度要比内存快得 多,为此在此传输过程中放置一存 储器,存储CPU经常使用的数据和指 令。这样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可分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 3. L1高速缓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级高速 缓存。在CPU里面内置了高速缓存 可以提高CPU的运行效率,内置的 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 性能影响较大,容量越大,性能也 相对会提高不少,所以这也正是 CPU制造商力争加大L1级高速缓冲 存储器容量的原因。 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 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 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 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 4. L2高速缓存? 即L2 Cache。由于L1级高速缓存容量 的限制,为了再次提高CPU的运算速 度,在CPU外部放置一高速存储器, 即二级缓存。工作主频比较灵活,可 与CPU同频,也可不同。CPU在读取 数据时,先在L1中寻找,再从L2寻找, 然后是内存,在后是外存储器。所以 L2对系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 5. 内存总线速度CPU处理的数据是从主存储器 那里来的,而主存储器指的就是我 们平常所说的内存了。一般我们放 在外存(磁盘或者各种存储介质) 上面的资料都要通过内存,再进入 CPU进行处理的。 所以与内存之间的通道――内 存总线的速度对整个系统性能就显 得很重要了,由于内存的速度要比 和CPU的运行速度慢,因此便出现 了二级缓存,来弥补普通内存的慢 速度,而内存总线速度就是指CPU 与二级(L2)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的 传输速度。 6. 扩展总线速度扩展总线指的就是指安装在微 机系统上的局部总线如ISA、PCI、 AGP总线,我们打开电脑的时候会 看见一些插槽般的东西,这些就是 扩展槽,而扩展总线就是CPU联系 这些外部设备的桥梁。 7. 地址总线宽度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CPU可以 访问的物理地址空间,简单地说就 是CPU到底能够使用多大容量的内 存。对于386以上的微机系统,地 址线的宽度为32位,最多可以直接 访问4096MB(4GB)的物理空间。 8. 数据总线宽度数据总线负责整个系统的数据 流量的大小,而数据总线宽度则决 定了CPU与二级高速缓存、内存以 及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一次数据传输 的信息量。 386、486为32位(bit), Pentium以上CPU的数据总线宽度 为2×32=64位,一般称为准64位。 9. 工作电压任何电器在工作的时候都需要 电,自然也会有额定的电压,CPU 当然也不例外了,工作电压指的也 就是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 早期CPU(286~486时代)的 工作电压一般为5V,那是因为当时 的制造工艺相对落后,以致于CPU 的发热量太大,弄得寿命减短。随 着CPU的制造工艺与主频的提高, 近年来各种CPU的工作电压有逐步 下降的趋势,以解决发热过高的问 题。 10. 制造工艺Pentium的制造工艺是0.35微米, Pentium II和Celeron的制造工艺为 0.25微米, Pentium III的制造工艺 是0.18微米,而最新的Pentium IV 则高达0.13微米。 位:计算机的运算单位,在数字运算中 采用二进制,&0&和&1&,在CPU中都是 一位。 字节:通常将可表示常用英文字符8位 二进制称为一字节。 字长:在同一时间中处理二进制数的位 数叫字长。通常称处理字长为8位数据 的CPU叫8位CPU,32位CPU就是在同 一时间内处理字长为32位的二进制数据。
11 接口类型和封装方式接口类型 是指CPU的引脚。目前主要的接口类型有Socket370、 Socket423、Socket478、Socket A、754、939 、Socket T 等。 封装方式 所谓“封装”,说简单些就是将CPU套上外衣,这样就能 保证CPU核心与空气隔离开来,避免尘埃的侵害。好的封装 设计还有助于CPU芯片散热,并很好地让CPU与主板连接。 12其他技术指标64位技术这里的64位技术是相对于32位而言的,这个位 数指的是CPUGPRs(General-PurposeRegisters, 通用寄存器)的数据宽度为64位,64位指令集就是 运行64位数据的指令,也就是说处理器一次可以运 行64bit数据。 目前主流CPU使用的64位技术主要有AMD公司的 AMD64位技术、Intel公司的EM64T技术。超线程技术超线程技术就是利用特殊的硬件指令,把两个 逻辑内核模拟成两个物理芯片,减少了CPU的闲置时 间,提高的CPU的运行效率。 MMXMMX是英语“多媒体指令集”的缩写,是Intel公司第一次对 自1985年就定型的X86指令集进行的扩展。MMX主要用于增强 CPU对多媒体信息的处理,提高CPU处理3D图形、视频和音频信 息能力。SSE和SSE2SSE是英语“因特网数据流单指令序列扩展 /internetStreamingSIMDExtensions”的缩写。它是Intel公司首 次应用于PentiumⅢ中的。不但涵括了原MMX和3DNow!指令集 中的所有功能,而且特别加强了SIMD浮点处理能力。3DNow!和3DNow!增强版AMD公司开发的多媒体扩展指令集,针对MMX指令集没有加 强浮点处理能力的弱点,重点提高了AMD公司K6系列CPU对3D图 形的处理能力。 13 主流CPU及选购 CIntel系列产品型号 CeleronD320 CeleronD325J CeleronD330 CeleronD331 CeleronD335J CeleronD340 CeleronD341 CeleronD345J CeleronD350 Pentium4 520 Pentium4 530 Pentium4 540 Pentium4 550 Pentium4 560 Pentium4 571 Pentium4 630 Pentium4 650 Pentium4 670 PentiumD 820 PentiumD 840主频(GHz) 2.40 2.53 2.66 2.66 2.80 2.93 2.93 3.06 3.20 2.80 3.00 3.20 3.40 3.60 3.80 3.00 3.40 3.80 2.80 3.20构架 478 775 478 775 775 478 775 775 478 775 775 775 775 775 775 775 775 775 775 775核心 Prescott Prescott Prescott Prescott Prescott Prescott Prescott Prescott Prescott Prescott Prescott Prescott Prescott Prescott Prescott Prescott Prescott Prescott Smithfield Smithfield制程 (微米)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前端总线(MHz)L2缓存(B)特色技术 SSE3 EDB/SSE3 SSE3 EM64T/EDB/SSE3 EDB/SSE3 SSE3 EM64T/EDB/SSE3 EDB/SSE3 SSE3 EM64T/EDB/SSE3 HT/SSE3 HT/SSE3 HT/SSE3 HT/SSE3 EM64T/HT/EDB/SSE3 EM64T/HT/EDB/SSE3 EM64T/HT/EDB/SSE3 EM64T/HT/EDB/SSE3 EM64T/EDB/SSE3 EM64T/EDB/SSE3533 533 533 533 533 533 533 533 533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256K/256K/256K/256K/256K/256K/256K/256K/256K/1M/1M/1M/1M/1M/1M/2M/2M/2M/2×1M/2×1M/- 13 主流CPU及选购 CAMD系列品型号 Sempron2400+ Sempron2600+ Sempron3000+ Sempron2800+ Sempron3100+ Sempron3400+ Sempron2600+ 主频 (GHz) 1.66 1.83 2.00 1.60 1.80 2.00 1.60 mPGA462 mPGA462 mPGA462 mPGA754 mPGA754 mPGA754 mPGA754 构架 制程 (微米) 0.13 0.13 0.13 0.09 0.09 0.09 0.09前端总线 (M)333 333 333 800 800 800 800L1/L2缓存(B) 128K/256K 128K/256K 128K/512K 128K/128K 128K/256K 128K/256K 128K/128K特色技术 HT/3DNow!/SSE HT/3DNow!/SSE HT/3DNow!/SSE HT/3DNow!/SSE HT/3DNow!/SSE HT/3DNow!/SSE AMD64/HT/Cool'n'Quiet/SSE3Sempron3000+Sempron3300+ Ahtlon643000+ Ahtlon643200+ Ahtlon643400+ Ahtlon643700+ Ahtlon643800+ Ahtlon64X23800+ Ahtlon64X24400+ Ahtlon64X24800+ Ahtlon64FX-571.802.00 2.00 2.00 2.40 2.40 2.40 2.00 2.20 2.40 2.80mPGA754mPGA754 mPGA754 mPGA754 mPGA754 mPGA754 mPGA939 mPGA939 mPGA939 mPGA939 mPGA9390.09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800800 800 800 800 800 00 1000128K/128K128K/128K 128K/512K 128K/1M 128K/512K 128K/1M 128K/512K 128K/2×512K 128K/2×1M 128K/2×1M 128K/1MAMD64/HT/Cool'n'Quiet/SSE3AMD64/HT/Cool'n'Quiet/SSE3 AMD64/HT/HVP/Cool'n'Quiet/SSE3 AMD64/HT/HVP/Cool'n'Quiet/SSE3 AMD64/HT/HVP/Cool'n'Quiet/SSE3 AMD64/HT/HVP/Cool'n'Quiet/SSE3 AMD64/HT/HVP/Cool'n'Quiet/SSE3 AMD64/HT/HVP/Cool'n'Quiet/SSE3 AMD64/HT/HVP/Cool'n'Quiet/SSE3 AMD64/HT/HVP/Cool'n'Quiet/SSE3 AMD64/HT/HVP/Cool'n'Quiet/SSE31000 四、CPU的选购 1.看外观 (1) 原装CPU包装塑料薄膜上边印有半透明的 Intel标志,而假货上所印刷的Intel的标志的数量要比 正品的标志多得多。 (2) 原装CPU包装塑料薄膜上的Intel字迹清晰可 辨,所有的水印字都工工整整的,而非横着、斜着、 倒着的,无论正反两方面都是如此。而假货有可能正 面是工整的,而反面的字就不一定工整了。 (3) 原装CPU包装塑料薄膜封装不可能封在盒右 侧条形码处,如果封在此的一般可断为假货。 (4) 原装CPU规格字迹清晰可辨,没有划痕。 Remark(打磨)过的CPU有打磨过的痕迹。 ? 2.如果是盒装CPU,还要检查包装盒 (1) 是否有不正常破损或者被二次塑封;原装盒印 刷清晰,假货的产品序列号处字体明显比正常的粗, 且颜色为不正常的灰色。 (2) 真品外包装的塑封膜质地比较软而有弹性, 上面的Intel水印采用了特殊工艺,很难磨掉;假货的 塑封膜比较脆,上面的水印也比较容易被擦掉。 (3) 在原装盒背面,在印有产品介绍的多国文字 的上下分界处,有一条黑色的分界线,仔细观察就可 以发现此黑线其实是字体虽小但却十分清晰的“Intel” 字母组成的,而假货的包装上就只是一条不折不扣的 黑线而已。 (4) 在原装盒正面,左侧的蓝色是采用四重色技 术在国外印制的,色彩端正。 3.摸表面 (1) 用拇指肚以适当的力量搓揉CPU 包装塑料薄膜,真品不易出褶,而假货 纸软,一搓就出褶。 (2) 摸包装盒。真品的Intel水印采用 了特殊工艺,无论你用手如何刮擦,即 便把封装的纸扣破也不会把字擦掉,而 假货只要用指甲轻刮,慢慢地可刮掉一 层粉末,字也就随粉末而掉了。 内 存一、图解内存 1. 卡槽 2. 金手指 3. 内存芯片 4. SPD 二、不同类型的内存 三、内存相关性能指标 1. 时钟周期 2. 存取时间 3. CAS的延迟时间 4.奇偶校验 5.关于内存的“线” 四、内存选购指南 1. 多大的内存才够用 2. 注意PCB 3. 注意打磨条 内存也叫主存,是PC系统存放数据 与指令的半导体存储器单元,也叫主存储器(Main Memory),通常分为只读 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 随机存储器(RAM-Red Access Memory) 和高速缓存存储器(Cache)。我们平常 所指的内存条其实就是RAM,其主要的作 用是存放各种输入、输出数据和中间计算 结果,以及与外部存储器交换信息时做缓 冲之用。 一、图解内存
1. 卡槽这是将内存条固定在插槽上的 装置,是两个半圆形孔。 2. 金手指这是内存与主板内存插槽接触 的部分,SDRAM是168线,DDR内 存则是184线, DDR2则是240线。 3. 内存芯片这是内存条的主要工作部分。 内存芯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根内 存条的质量好坏。 4. SPD在内存条上有一个8针的小芯 片,这块极小的芯片被称为SPD, SPD通常是一块容量为256字节的 EPROM,在内存出厂时,由厂家 将该内存的性能指标等写入其中。 用户在使用时,由支持SPD读 取的主板将其内容取出,并在系统 BIOS中内存类型设为“Auto”或 “By SPD”的情况下,按照SPD中 的内容来设定内存的工作环境,其 目的在于使整机在最适合此内存的 环境下运行,以加强稳定性。
二、不同类型的内存
SDRAM是(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 或DIMM(双列直插式)。我们依据内 存的运行频率来进行划分,最常见的两 种规格为PC100和PC133。目 前 SDRAM 有 分 成 两 种 记 忆 体 模 组 : 168 pin (3.3volt) 及 144 pin(3.3volt) DDR SDRAM(Double Data Rate SDRAM,双倍数据速度)技术的 SDRAM,从名称上看DDR就是SDRAM 的一种。 我们可以通过金手指的“缺口” 来进 行辨 别 , DDR有 一个 缺口 ,而 SDRAM有两个缺口。 DDR的标称和SDRAM一样采用 频率 ,现 在DDR的 运 行频率主要有 100MHz、133MHz、166MHz、 200MHz四种。 由于DDR内存具有双倍传输速 率的特性,因此在DDR内存的标识 上采用了工作频率×2的方法,也 就是DDR 200、DDR 266、DDR 333、DDR 400。 DDR 亦 有 分 成 Desktop (184 pin, 2.5volt) 及 Notebook (200 pin, 2 . 5 v o l t ) 用 两 种
DDR内存除了用运行频率,更 常见的是用其带宽来表示,它的计 算公式是: 内存带宽=内存运行频率×8 所以通常DDR200也被称为 PC1600、DDR266被称为PC2100、 DDR333被称为PC2700、DDR400 被称为PC3200。 当工作频率相同时,DDR2的带宽 是DDR 的两倍、SDRAM的四倍。 DDR2 400表示该内存的工作频率 为400MHz(实际内部存储单元的工作 频率为100MHz) 如:DDR2 400的内存带宽为3.2GB/s, 所以又用PC2-3200来进行标志。DDR2667内存的带宽为5.3GB/s,所以又可以用PC2-5300来进行标志。 RDRAM也称为Rambus(开发 它的公司名字),RDRAM的运行频 率比SDRAM和DDR要高了许多, 从300MHz到600MHz。 因为其工作频率比较高,因此 其发热量也很大,因此RDRAM内 存表面上都贴上了金属散热片。 三、内存相关性能指标 1. 时钟周期它代表SDRAM/DDR内存所能 运行的最大频率,不过DDR内存的 命名是基于传输速率的,需要进行 转换(÷8)来换算出运行频率, 利用PC2100的DDR内存,其实际稳 定运行频率为266MHz。 2. 存取时间它代表了读取数据所延迟的时 间。存取时间越小越好。内存条的 生产厂家非常多, 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 注规范,所以内存的性能指标不可 简单地从内存芯片标注上读出来, 但可了解其速度如何,如-7或-6 等数字,就表示此内存芯片的速度 为7ns或6ns 3. CAS的延迟时间指 C A S ( C o l u m n A d d re s s Strobe,纵向地址脉冲)的延迟时 间,是在一定频率下衡量支持不同 规范的内存的重要标志之一。一般 SDRAM内存能够运行在CAS反应 时间为2或3模式,也就是说它们读 取数据所延迟的时间既可以是2个 时钟周期,也可以是3个时钟周期 。
?延迟时间主要包括CAS延迟时间 , RAS到CAS的延迟时间 ,RAS预充电 时间 ,RAS Active Time ,延迟时间 越短,那么内存的工作速度越快。 4.奇偶校验? 为检验存取数据是否准确无误, 内存条中每8位容量能配备1位做为 奇偶校验位,并配合主板的奇偶校 验电路对存取的数据进行正确校验。 不过,而在实际使用中有无奇偶校 验位,对系统性能并没有什么影响, 所以目前大多数内存条上已不再加 装校验芯片。 5.关于内存的“线”平时所说的内存多少“线”,就是 指内存条与主板插接时有多少个接触 点,这些接触点就是所谓的“金手 指”,有30线、72线、168线、184线 和240线分别。 四、内存选购指南 随着内存规格的高速发展,其 速度让人应接不暇。当我们听说了 已经出现了速度最快的内存或CPU 时,就不禁想拥有其中的一款。但 好事多磨,仅对于购买DDR内存来 说,就有许多方面需要额外注意。 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购买何种 主板。主板直接限制了内存的工作 频率,因此这是购买主流DDR内存 之前要考虑的事情,我们要注意主 板能超频的最高频率有多少,它的 BIOS是否有超频内存的相关选项。 这点很关键,而且直接决定了我们 应该购买的内存类型。 1. 多大的内存才够用如今主流的电脑配机方案中, 512MB和1G是两种标准的内存配置。 实践证明,这两种内存的容量对于 一般用户而言都能满足日常的需求。 目前比较有名气的厂商有: 金士顿 (Kingston) 现代 (Hyundai、hynix) 三星(SEC) 胜创(KingMax) 金邦(GEIL) 2. 注意PCB印刷电路板(PCB)的做工板面 要光洁,色泽均匀;元件焊接要求 整齐划一,绝对不允许错位;焊点 要均匀有光泽;金手指要光亮,不 能有发白或发黑的现象,发白是镀 层质量差的表现,发黑是磨损和氧 化的后果;板上应该印刷有厂商的 标识。 另外,印刷电路板上的电阻、 电容之类的元件多多益善。 常见的劣质内存经常是芯片标 识模糊或混乱,印刷电路板毛糙, 金手指色泽晦暗,电容歪歪扭扭如 手焊一般,焊点不干净利落。 3. 注意打磨条打磨条是一些厂商把低档内存 芯片上的标示磨掉,重新再写上一 个新标示,从而把低档产品当高档 卖给用户,获取最大利润,这就是 我们常说的“Remark”。 正品的芯片表面一般都很有质 感,要么有光泽或荧光感要么就是 亚光的,而打磨条芯片因为打磨的 原因表面会色泽不纯甚至比较粗糙、 发毛。 SAMSUNG K4H510838D-UCCC颗粒 封装 硬 盘一、图解硬盘 1. 缓存 2. 电源接口 3. 跳线 4. IDE接口 二、不同类型的硬盘 1. IDE/ATA接口 2. SCSI接口 3. Serial ATA接口 4. IEEE 1394 5. USB 三、主流硬盘厂商四、硬盘相关性能指标 1. 单碟容量 2. 硬盘的转速 3. 平均寻道时间 4. 平均潜伏时间 5. 平均访问时间 6. 数据传输率 7. 缓存 五、硬盘选购指南 1. 看容量 2. 看转速 3. 看硬盘接口 4. 看缓存容量 5. 看售后服务 硬盘是一台计算机系统的数据 存储中心,我们所使用的应用程序 和数据绝大部分都存储在硬盘上。 它是计算机中不可缺少的存储设备。 从硬盘接口上看,主要分为 IDE、SCSI及Serial ATA接口。由 于价格原因,普通用户一般只能接 触到IDE接口的硬盘,后面主要以 IDE硬盘为主进行介绍。 一、图解硬盘
1. 缓存我们经常说的缓存,其实就是 和内存条上的内存颗粒一样,是一 片SDRAM。缓存的作用主要是和 硬盘内部交换数据,我们平时所说 的内部传输率其实也就是缓存和硬 盘内部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 2. 电源接口硬盘的电源接口由4针组成。 其中红线对应+5V电压输入,黄线 对应+12V电压输入,现在的硬盘电 源接口都是梯形,不会因为插反方 向而使硬盘烧毁。 3. 跳线跳线的作用是使IDE设备在工 作时能够协调一致。当一个IDE接 口上接2个设备时,就需要设置跳 线为“主盘(Master)”或者“从盘 (Slave)”。 4. IDE接口硬盘IDE接口是和主板IDE接 口进行数据交换的通道。我们通常 说UDMA 33模式就是指的缓存和主 板IDE接口之间的数据传输率(也就 是外部数据传输率)为33.3MB/s,目 前的接口规范已经从UDMA 33发展 到UDMA 66和UDMA 100、UDMA 133。 但是由于内部传输率的限制, 实际上外部传输率还达不到理论上 那么高的值。 为了使数据传输更加可靠,从 UDMA 66模式开始要求使用80针的 数据传输线(以前为40针),增加 了接地功能,使得高速传输的数据 不致出错。对于80针的数据线的使 用中还要注意,其蓝色的一端要接 在主板IDE口上,而黑色的一端接 在硬盘上。
二、不同类型的硬盘 现在的硬盘接口综合起来说可 以分为IDE(ATA)、SCSI、Serial ATA与USB、IEEE 1394接口,而 最常见的接口类型当属IDE,因为 它价格比较便宜,而且性能也不差, 所以在电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于SCSI硬盘,在服务器上最常看 到它的踪迹,因为它有很好的并行 处理能力,非常适合服务器的需要。 而Serial ATA是一种新的接口 类型,用来代替原来的IDE接口。 IEEE 1394与USB是两种外接 硬盘的接口,我们平常所用的活动 硬盘就属于这两种类型之一。 1. IDE/ATA接口ATA接口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 硬盘接口,该接口发展至今,细分 可以分成ATA 1、ATA 2、ATA 3、 Ultra ATA、Ultra ATA 33、Ultra ATA 66、Ultra ATA 100、Ultra ATA 133。 由于技术上的更新,ATA 1、 ATA 2 、ATA 3均已淘汰,而对于 Ultra ATA 33,可能还有部分机器 使用的是这种接口的硬盘,Ultra ATA 66是在Ultra ATA 33的基础上 将数据传输率增倍,而且信号线由 原来的40线改为80线,实际上就是 增加了40根地线,其目的是为了减 小信号在高速传输下的电磁干扰。 Ultra ATA 100、 Ultra ATA 133与Ultra ATA 66相比在技术上并 没有太大的区别,它只是将数据传 输率提高到了100MB/s、133MB/s。 优点:价格低廉;兼容性非常好。缺点:速度慢;只能做内置使 用,对接口电缆的长度有很严格的 限制。 2. SCSI接口SCSI接口原是为小型计算机研 制出的一种接口,但随着电脑技术 的发展,现在它被完全移植到了普 通计算机上。 SCSI接口广泛应用于硬盘、光 驱、ZIP、扫描仪、磁带机、打印 机、光盘刻录机等设备上,由于较 其他标准接口的传输速度快,所以 在较好的高端电脑、工作站、服务 器上常用来作为硬盘及其他存储装 置的接口。 优点:适应面广,高性能;具 有外置和内置两种。 缺点:价格昂贵;安装复杂。 3. Serial ATA接口Serial ATA是一种新的接口类 型,用来代替原来的ATA接口。 并行ATA天生就有缺陷,最大 支持137MB/S和数据传输抗干扰能 力差(高速传输时尤其明显,也是 它成为再难以突破133MB/s的罪魁 祸首)。
并行ATA的工作原理限制了它 的发展,其速度要想提高已不太可 能。就在这时,Serial ATA(简称 SATA)诞生了,其第一代产品的 传输速率就达到了150MB/s,同时 得到了Dell、IBM、Intel、Maxtor 和Seagate等业界许多知名厂商的大 力支持,使之无疑将成为下一代的 硬盘数据传输规范。 SATA的单数据通道并没有象ATA那 样限制速度频率。SATA传输线的传输 速度比ATA要快了近30倍。ATA必须在 数据线中一次传输16个信号,如果信 号没有及时到达或是发生延迟,错误 数据就会产生。因此比特流传输的速 度必须减缓以纠正错误。而SATA一次 只传输一个比特的数据,此时比特流 的传递速度要快得多。 SATA另一个进步在于它的数 据连线,它的体积更小,散热也更 好,与硬盘的连接相当方便。与 ATA相比,SATA的功耗更低,这对 于笔记本而言是一个好消息,同时 让数据传输也更为安全。 优点:速度快;连接方便。 缺点:价格稍高;兼容性差。 4. IEEE 1394IEEE 1394是为了增强外部多 媒体设备与电脑链接性能而设计的 高速串行总线,传输速率可以达到 400Mbps,移用IEEE 1394技术我 们可以轻易地把电脑和摄像机、高 速硬盘、音响设备等多媒体设备连 接。 优点:速度快;支持热插拔。 缺点:价格昂贵。 5. USBUSB是在1994年底由Compaq、 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联合提 出的,不过直到近几年,它才得到 广泛的普及应用。 一个USB接口理论上可以连接 127个USB设备,其连接方式也十分 灵活,既可以使用USB接口直接连 接, 也可以使用HUB,把多个设备 连接在一起,再同电脑上的USB口 相接。 另外USB不需要单独的供电系 统,而且还支持热插拔,不再需要 麻烦地开、关机,设备的人工切换 变得省时省力。目前USB 2.0标准的 最高数据传输率已达480Mbps,这 使得USB 2.0在外置设备的连接中具 有很强的竞争力。 优点:价格低廉;连接简单快 捷,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可以热插 拔;标准统一;速度快。 缺点:设备之间的通信效率低; 连接电缆的长度比较短。 三、主流硬盘厂商 Seagate:西捷 Maxtor:迈拓 Hitachi(IBM):日立 Western Digital:西部数据 Samsung:三星 四、硬盘相关性能指标
? 硬盘容量=柱面数×扇区数×每 扇区字节数×磁头数 1. 单碟容量这也是划分硬盘档次的一个指 标,由于硬盘都是有一个或几个盘 片组成的,所以单碟容量就是指包 括正反两面在内的每个盘片的总容 量。 单碟容量的提高,这带来的好处 不仅使硬盘容量得以增加,而且还会 带来硬盘性能的相应提升。因为单碟 容量的提高就是盘片磁道密度的提高, 磁道密度的提高不但意味着提高了盘 片的磁道数量,而且在磁道上的扇区 数量也得到了提高,所以盘片转动一 周,就会有更多的扇区经过磁头而被 读出来。 这也是相同的转速的硬盘单碟 容量越大内部数据传输率就越快的 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单碟容量的提 高使线性密度也得以提高,有利于 硬盘寻道时间的缩短。 2. 硬盘的转速即硬盘电机主轴的转速,以每 分钟硬盘盘片的旋转圈数来表示, 单位为RPM,目前常见的硬盘转速 有及10000RPM等,理 论上转速越高硬盘性能相对就越好, 因为较高的转速能缩短硬盘的平均 等待时间并提高硬盘的内部传输速 率。 但转速越快的硬盘发热量和噪 音相对也越大。 3. 平均寻道时间指硬盘在盘面上移动读写磁头 至指定磁道寻找相应目标数据所用 的时间,它描述硬盘读取数据的能 力,单位毫秒(ms)。 当单碟容量增大时,磁头的寻道 动作和移动距离减少,从而使平均寻 道时间减少,加快硬盘速度。目前市 场上主流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一般在 9ms左右。 4. 平均潜伏时间指当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的磁 道后,等待指定的数据扇区转动到 磁头下方的时间,单位为毫秒。平 均潜伏时间越小越好,潜伏期短代 表硬盘在读取数据时的等待时间更 短,转速快的硬盘具有更低的平均 潜伏期。 一般来说,5400RPM硬盘的平 均潜伏期为5.6ms,而7200RPM硬 盘的平均潜伏期为4.2ms。 5. 平均访问时间指磁头从起始位置到达目标磁 道位置,并且从目标磁道上找到指 定的数据扇区所需的时间,单位毫 秒(ms)。平均访问时间最能够代表 找到某一数据所用的时间,越短的 平均访问时间越好,一般在11ms~ 18ms之间。 平均访问时间体现了硬盘的读 写速度,它包括了硬盘的平均寻道 时间和平均潜伏期,即: 平均访问时间=平均寻道时间 +平均潜伏期 6. 数据传输率计算机通过IDE接口从硬盘的 缓存中将数据读出交给相应的控制 器的速度,与硬盘将数据从盘片上 读取出交给硬盘上的缓存的速度相 比,前者要比后者快的多,前者是 外部数据传输率,而后者是内部数 据传输率,两者之间用缓存作为桥 梁来缓解速度上的差距。 内部数据传输率是指磁头至硬 盘缓存间的数据传输率,一般取决 于硬盘的盘片转速和盘片的线密度, 是硬盘系统的数据传输瓶颈。 7. 缓存是硬盘的高速缓冲存储器,是硬 盘与外部总线交换数据的场所。在接 口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 段的时候,缓存的大小与速度是直接 关系到硬盘的传输速度的重要因素。 目前主流IDE硬盘的数据缓存大多为 2MB,个别型号的硬盘有高达8MB的。 五、硬盘选购指南 1. 看容量硬盘的容量应该是选购硬盘的 首要因素。从目前的市场行情看, 随着硬盘容量的增加,我们为每单 位容量所付的费用就越低。 除了单纯的看容量之外,单碟 容量也是我们必须参考的一个标准。 单碟容量越大,就可以用更少的碟 片实现更大的容量,从而有效地降 低了成本。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相同容量 的硬盘所使用的盘片数越少,其相 对的平均寻道时间也就越短。 2. 看转速硬盘的第二个因素就是要看转 速。现在市场上主流IDE硬盘一般 有5400RPM和7200RPM两种,硬 盘的转速越快,其传输速度也就越 快,硬盘的整体性能也随之升高。 3. 看硬盘接口根据你选定的主板来决定选用 何种接口的硬盘。现在的主板都支 持IDE接口,部分新型号的主板支 持SATA接口,不要选错了规格。 4. 看缓存容量目前硬盘的缓存容量有2MB与 8MB两种,从性能上来看,8MB 缓存的硬盘的性能明显要强于2MB 缓存的硬盘,但在价格上前者也要 高于后者约100多元。 5. 看售后服务硬盘由于读写操作比较频繁, 出故障的可能性也较大,而硬盘一 般在短时间内并不容易出问题,所 以保修服务的年限就比较重要。目 前根据品牌的不同其质保时间一般 为1~3年。 显 示 卡一、图解显卡 1. VGA插座 2. DVI输出接口 3. GPU 4. 显存 5.BIOS 6. AGP接口 7. 显示卡的工作原理 二、显卡相关性能指标 1. 显存的容量 2. 刷新频率 三、显卡选购指南 1.按需配置,不贪功能多 2.看清容量,不追大容量 显卡是CPU与显示器之间的接口 电路,因此也叫“显示适配器”。显 卡的作用是在CPU的控制下,将主机 送来的显示数据转换为视频信号送给 显示器,最后再由显示器来形成各种 各样的图像。 一、图解显卡 AGP接口显卡PCI-E版本的GeForce 6800GT 显卡
1. VGA插座电脑所处理的信息最终都要输 出到显示器上,显卡的VGA插座 就是电脑与显示器之间的桥梁,它 负责向显示器输出相应的图像信号, 也就是显卡与显示器相连的输出接 口,通常是15针CRT显示器接口。
2. DVI输出接口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 数字视频接口是专门输出数字信号 给LCD显示器的,这样可以获得更 高的显示质量。
模拟信号接口最原始的视频接口是复合视频信 号(CVBS)接口,也就是通常所称的RCA 接口,黄色的为视频信号,白色的为左 声道音频信号,红色的为右声道音频 信号 摄影机、S-VHS录像机的发展,出 现了S端子接口。将亮度信号Y和色度 信号C分开传输。确保亮度信号不会 受到色度信号的干扰。 美国的3 RCA 色差分量PC领域的 通用接口 D-SUB 9端 口 欧洲的SCART接口日本的D端子 数字信号接口USB只适合用来传输静态图片如数 码相机的JPG照片或低质量的动态图 像,而不适合传输动态高清晰度图像 IEEE1394也叫i.Link,由于在数 码摄影机上广泛应用,因此也叫DV 接口. IEEE1394也不适合传输高清 晰度视频信号 DVI是现在等离子显示器的标准输 入接口.在模拟电视机上采用DVI接口 的目的是利用数字传输不容易受干扰 的特性. 3. GPU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 就是图形处理芯片。是显卡的“心 脏”,相当于CPU在电脑中的作用, 它决定了该显卡的档次和大部分功 能,现在市场上的显卡大多采用 NVIDIA和ATI公司的图形处理芯 片。其上往往有散热片或风扇。 2D显示芯片在处理3D图像和 特效时主要依赖CPU的处理能力, 称为“软加速”。如果将三维图像 和特效处理功能集中在显示芯片内, 也即所谓的“硬件加速”功能,就 构成了3D显示芯片。
4. 显存显存是存放图形数据的地方, 在图形芯片处理完图形信号以后, 首先要进入显存中进行存放,再通 过AGP总线输出,因此它的大小和 速度也是决定显卡档次的关键因素。 目前的显卡大多采用DDR内存作为 显存。
5.BIOS又称“VGA BIOS”,主要用于存 放显示芯片与驱动程序之间的控制程 序,另外还存放有显卡型号、规格、 生产厂家、出厂时间等信息。早期显 卡BIOS是固化在ROM中的,不可以 修改,而现在多数显卡则采用了大容 量的EPROM,可以通过专用的程序 进行改写升级。 6. AGP接口AGP接口是显卡数据和CPU 进行交换的通道,其速度的快慢决 定了图形数据处理的效率。目前的 最高标准是AGP 8X。 7.显示卡的工作原理1.由CPU向图形处理部件发出命令。 2.显示卡将图形处理完成后,送到显示缓 存。3.显示缓存进行数据读取,而后将其送到 RAMDAC。 4.RAMDAC将数据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 输出显示。
二、显卡相关性能指标 1. 显存的容量显存存放的是显示芯片处理后 的数据,与显示器上的屏幕像素相 对应,每个像素需1~4个字节的显 存,显存容量的大小也决定了显卡 的最大分辨率及色深,现在一般为 32MB~128MB。 目前常用的色深一般为: 256色:8位 增强色:16位,64K色 真彩色:24位,16M色 真彩色:32位,16M色 2. 刷新频率通常,电子枪同时发出三束射 线分别控制红、绿、蓝三原色,电 子枪发出的射线轰击荧光粉只能让 一个个点依次发光,但是为什么我 们看到的是完整的图像而不是一个 个闪烁的点呢? 这是因为电子枪发射射线的速度 大大超过了人眼的反应速度,电子枪 先是扫描完一排一排的点直到满屏, 然后又再重新开始,如此周而复始。 当电子枪每秒刷新画面的速度低于60 次(60Hz)时,会明显地感觉到闪烁, 75Hz时比较舒适,85Hz时眼睛感觉稳 定而舒适。“刷新频率”就是指每秒 能完成多少次画面刷新,单位是 “Hz”。 三、显卡选购指南 1.按需配置,不贪功能多目前电脑的主要用途是包括诸 如Word、WPS、Excel以及财务软 件等文字处理、学校教学、上网、 影视播放及一般3D游戏等需要。 对于此类应用,目前一般的显 示卡就能满足其需要,可以随意选 购,甚至集成显卡都能胜任。 2.看清容量,不追大容量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面,64MB显 存的显卡肯定比32MB的速度快, 128MB的就是比64MB的快,256MB就 是比128MB的速度快! 显存与普通的内存不同,显存仅 由显卡自己来使用,根据所设的分辨 率及色深,需用一定量的显存,多余 的显存根本就不使用。 对于一般应用8MB显存就足够 用,对于2D平面绘图的应用, 32MB也可以应付的了,目前的显 卡均能满足需要(都在32MB以 上) ;主流3D游戏或者普通三维动 画设计,64MB容量的显卡也可以 应付,为了预留未来的发展空间, 可以选择128MB。 显示器一、图解显示器 二、不同类型的显示器 1. CRT和LCD显示器 2. 显示尺寸 3. 最大可视区域 三、CRT显像管的分类 1. 球面管 2. 平面直角管 3. 柱面管 4. 纯平面管 四、显示器性能指标 1. 分辨率 2. 点距 3. 刷新频率 4. 带宽(CRT) 5. 可视角度(LCD) 6. 坏像素(LCD) 7. 响应时间(LCD) 五、显示器选购指南 1. 显像管的选择 2.选择理想的尺寸 3.较高的分辨率 4.刷新频率的高低 5.调节功能齐全 6.LCD显示器选购 六、使用注意事项 一、图解显示器 对于电脑用户来说,选择电脑 时,首先提出的指标一定是奔腾、 赛扬等一系列与CPU有关的数据, 电脑的心脏固然重要,但对于经常 与电脑打交道的人来说,电脑的 “脸”――显示器,同样是您最关 心的问题之一。
二、不同类型的显示器 1. CRT和LCD显示器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 LCD:液晶显示器。 我们平常所见的大多是CRT显示器, 它是在真空显像管中,由电子枪发出射 线,以一定的规则去轰击显示屏上的荧 光粉而呈现出彩色的亮点,这些彩色的 亮点最后组成我们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亮 丽画面。
LCD就是液晶,液晶在常温状态下 呈液态,并且光学性质近似于晶体的一 大类物质的通称。液晶的分子排列对外 界的环境十分敏感。当液晶的分子排列 发生变化时,其光学性质也随之改变。 2. 显示尺寸显示器通常是以屏幕对角线的 长度来区分,一般分为14英寸、15 英寸、17英寸、19英寸、21英寸等。 3. 最大可视区域显示器尺寸指的是屏幕的大小, 而非可视区的大小,也就是指显像 管的长度,包括显示器外壳所遮盖 的那部分。最大可视区域是可以看 到的最大显示面积,除去外壳遮盖 的那一部分的对角线长度,现在17 英寸的显示器一般最大可视区在 15.8英寸以上,15英寸则在13.8英 寸以上。 三、CRT显像管的分类 1. 球面管从最早的绿显、单显到目前的 许多彩色显示器,基本上都是球面 屏幕的产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 都是弯曲的。边角失真现象严重, 这种屏幕非常容易引起光线的反射, 这样会降低对比度,对人眼的刺激 较大。 2. 平面直角管这种显像管诞生于1994年,由 于采用了扩张技术,因此曲率相对 于球面显像管较小,从而减小了球 面屏幕上特别是四角的失真和反光 现象,配合屏幕涂层等新技术的采 用,显示器的质量有较大提高。 3. 柱面管此类显像管在垂直方向上已不 存在任何弯曲,在水平方向上还略 有一点弧度,这种结构因消除了纵 向点距,电子束的穿透率比普通 CRT提高了30%左右,所以亮度高、 色彩亮丽饱满。分为索尼的特丽珑 和三菱的钻石珑,俗称为珑管。 4. 纯平面管1998年三星、Sony、LG等公 司就先后推出真正平面的显像管。 这种显像管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 实现了真正的平面,使人眼在观看 时的聚焦范围增大,失真反光都被 减少到了最低限度。 作为纯平显像管又分为物理纯 平与视觉纯平两种。 物理纯平显像管的屏幕外表面 与内表面均是平的,由于玻璃有一 定的厚度,光的折射就会产生扭曲 现象,初次看起来就会产生很强的 内凹感。LG的显像管就属于此类。 视觉纯平显像管的屏幕外表面 是平的,而其内表面则是球面或柱 面,内面向外凸,屏幕中央玻璃薄, 边缘玻璃厚,画面从垂直到水平方 向上都是平的,并避免光流折射造 成的图像凹陷。其它的显像管都属 于此类。 目前市场上的纯平面显像管有 Sony的平面珑,LG的未来窗,三 星的丹娜以及三菱的纯平面钻石珑 等。 四、显示器性能指标 1. 分辨率是指构成图像的像素的总数, 如800×600分辨率,就是在显示图 像时使用800个水平点乘600个垂直 点来构成画面,由此可见,显示的 分辨率越高,图像越细腻,但在追 求分辨率的同时,还要充分看刷新 率,目前一般显示器常见的分辨率 有800×600、等。 每种显示器都会标出它所支持 的最高分辨率,它可以支持不超过 最高分辨率以下的多种分辨率,我 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 点距这是显示器非常重要的技术参 数之一,因为目前市场上的显像管 有荫罩式和荫栅式两种类型,所以 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也要将其分为点 距和栅距两概念。 点距是指荫罩式显示器荧光屏上 两个相邻的相同颜色荧光点之间的对 角线距离。栅距则是指荫栅式显示器 平行的光栅之间的距离,在显示屏幕 大小一定的前提下,点距越小则屏幕 上的像素排列越紧密,图像也就更加 清晰细腻,目前的大部分CRT显示器 一般采用0.28mm、0.25mm及0.24mm 的点、栅距。 3. 刷新频率刷新频率与分辨率有关,一般 较规范的方式为: Hz 表示在85Hz的刷新频率下最 大分辨率为,如果要核 实显示器的最高分辨率,应该是看 在85Hz刷新率下的最高分辨率。 4. 带宽(CRT)是显示器显示能力的综合指标, 以MHz为单位,是显示器每秒所处 理的最大数据量,带宽决定着一台 显示器可以处理的信息范围,一般 我们用“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 ×刷新频率”来简单计算带宽值。 但通过上面公式计算出的只是 一个理论值,在实际应用中,为了 减少图像边缘的信号衰减,保持四 周图像清晰,电子枪扫描能力需要 大于分辨率尺寸。 带宽对于一款显示器来说是非 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带宽越高就表 示显示器可以在更高的分辨率下可 提供更高的刷新频率,图像质量也 更好。 5. 可视角度(LCD)LCD显示器无法如CRT显示 器那样全方位的观察到正确的光线, 当从可视角度之外来看显示器时, 会发现颜色突变或根本看不清屏幕 上的内容。目前一般LCD显示器的 可视角度为120~160度。 6. 坏像素(LCD)LCD屏幕上有成千上万个像素, 很难保证没有一个坏的,各厂商都 有自己的标准,一般在5个坏像素 以内都是属于正常范围的。 7. 响应时间(LCD)LCD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 也是各厂商最为含糊其词的指标, 那就是反应时间,指的是液晶体从 暗到亮(上升时间)再从亮到暗(下降 时间)的整个变化周期的时间总和, 测量反应速度的时间单位是毫秒 (ms)。这个数值越小越好,数 值越小,说明反应速度越快。 由于LCD的反应时间比CRT 显示器的反应时间(CRT显示器的 反应时间为1ms)要长很多,所以 如果没有足够短的反应时间那么在 播放快速移动的影碟或者玩3D游 戏等高速变化的游戏时会出现拖影 现象。目前市面上的LCD显示器的 反应时间一般在20~30ms左右。 五、显示器选购指南 1. 显像管的选择显像管是显示器的核心,所以 它的选择也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要 主要从事平面设计等工作则应选用 索尼或三菱的显像管,否则可选用 一般的纯平显像管。 2.选择理想的尺寸显示器的尺寸越大,提供的工 作空间就越大。同时,尺寸越大, 整台显示器各个方面的设计档次和 技术指标均比小尺寸高。现在17英 寸已经成为主流,并不断有19英寸 的大屏幕产品推出。 3.较高的分辨率分辨率越高,在屏幕上显示的 图像越精细,内容越多,对图形处 理和CAD用户来说,其工作空间越 大。 对不同尺寸的显示器都有其推 荐的分辨率,一般来说,15英寸为 800×600, 17英寸为800×600或 。分辨率太低,图像显 得粗糙,分辨率太高,字符太小不 易辨认。高品质的显示器的最高分 辨率一般都高于推荐分辨率一两个 档次,以保证显示器在推荐分辨率 下稳定、高效的工作。 4.刷新频率的高低显示器以每秒数十次甚至上百 次的速度刷新,刷新速度越快屏幕 就越稳定,刷新速度慢,图像闪烁 感越强,面对刷新率慢的显示器工 作,将会很快觉得疲劳,甚至导致 头痛、眼痛、流泪等症状,一般认 为72Hz以上为推荐刷新率,85Hz 为理想刷新率频率。 5.调节功能齐全理想的显示器只是理想的世界 中存在,而事实上显示器必定受无 处不在的各种电场、磁场干扰而失 真,产生各种变形现象,专业的显 示器提供调节功能,以校正这些干 扰造成的失真,使其工作状态在任 何环境下都能接近理想的显示器。 调节的项目应至少包括屏幕位 置、屏幕大小、亮度、对比度、各 种失真(平行四边形、梯形、枕形、 桶形、旋转)。 6.LCD显示器选购时下,LCD显示器已成为市场主流,但CRT由于 优良的显示品质,也占有相当的市场。由于CRT显示 器技术已相当成熟,17、19寸已成市场主流产品, 选购时选购认准当前的主要厂家及品牌,同时可参 照前面列举的指标参数酌情考虑即可。这里只重点 介绍LCD显示器的选购原则。 选购关注一:创新时尚 选购经验:显示器外观很重要,精致细腻的做工以及 人性化的设计反映出显示器出身名门,用户选购时仔细观 察外观就能对产品的品质有一个最直观的浅层了解。 选购关注二:面板品质 液晶面板最常见的瑕疵是“坏点”,所谓“坏点”就 是指液晶面板上的那些不能产生颜色变化的像素点。根据 坏点数量的多少,液晶面板分为A、B、C三个等级,通常 坏点数量在5个以内的液晶面板为A级,坏点数量在5个到 10个之间的属于B级,坏点数量在10个以上则属于C级面板。 选购经验:将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和对比度调到最大让 显示器成全白的画面,然后再将亮度和对比度调到最小让 显示器成全黑的画面,就能很容易地找出无法显示颜色的 坏点。 选购关注三:亮度和对比度亮度和对比度是对画面质量影响最显著的两项指标,通 常在产品规格中都会标示。目前大多数液晶显示器亮度都 为300流明,也有一些顶级产品达到500流明。对比度则是 最大亮度和最小亮度值的对比值,对比度越高,图像越清 晰。选购关注四:响应时间和可视角度大家还记得老式液晶显示器的“拖尾”现象吗?那就是 因为响应时间过长造成的。响应时间是液晶显示器各像素 点对输入信号反应的速度,响应时间越小,像素反应越快, 如果响应时间过长,在显示动态影像时就会有较严重的显 示拖尾现象。目前主流的液晶显示器响应时间为5ms,高 端产品达到了2m s甚至更短。 六、使用注意事项 许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验, 那就是将的手机等一些电磁波较大 的产品放在显示器旁,当有电话进 来时,手机还没有响,显示器会提 前发出“吱吱”的声音或屏幕发生 抖动,这就是手机的磁场对显示器 造成了干扰,长期下去,显示器就 会被磁化,从而减少使用寿命,为 了防止显示器被磁化,一定要将其 放在远离磁场的位置。 屏幕在用过一般时间后由于灰 尘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屏幕不如以 往那么清晰,所以要对屏幕进行不 定期的清洗,清洗时要用柔软的布) 沾适量的清水在屏幕上均匀,轻柔 地进行擦拭,直至屏幕完全干净即 可。 为了减少屏幕清洗的次数,建 议每次用完显示器后用专门的布盖 起来,这样做不仅可保持屏幕的清 净。同时也防上由于灰尘通过散热 孔进入机体内部,对显示器所造成 的不良影响。 声 卡一、基本技术原理 二、声卡选购 1. 做工 2. 与音箱的搭配 3. 声卡的分类(1) 主板集成AC97软声卡 (2) 主板集成硬声卡 (3) ISA声卡与PCI声卡三、音箱选购
电容 晶体震荡器 Speaker 端口 Line Out 端口 line in 端口 Mic in 端口 CD音频 连接器游戏杆接口 声音处理芯片 总线连接端口
(1) 扬声器输出插孔 用于连接耳机或音箱。有些老一 点的声卡有两个声音输出口,一个 Speaking ,只接耳机和无源音箱;另 一个叫Line Out,用于连接有源音箱 或音频功率放大器。新声卡已合二为 一了。 (2) 麦克风输入插孔 用于连接麦克风,通过它可以录 制外界的声音(3) 线路输入插孔 用于连接录音机、立体声收音机 等的外部音源,可进行声音的录制。 (4) 游戏柄接口/乐器数字接口插座 用于连接游戏杆和MIDI乐器。 一、基本技术原理1.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转换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和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 号和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专门 电路或集成电路(IC)。? 声卡就是将输入的模拟音频信号 转换为二进制数字信号,由计算机主 机加以处理。反之也将主机处理好的 二进制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 输出到音响设备。模拟信号数字化的 最大好处是便于对信号进行处理,和 在传输和处理中抗躁声能力强。
采样率和位数衡量一个声音文件音质好坏的 主要指标是采样率和采样位,采样 率是指声卡在单位时间内对声音数 据采样的多少。采样率越高,即表 示对原始声音的模拟越好,音质就 越好。 目前声卡常用的采样率有11.025K 赫兹、22.05K赫兹、44.1K赫兹,一般 简称为11K、22K和44K,11K的采样 率是指在1秒钟内采样11025次数据, 由此合成的声音相当于电话音质; 22K的采样率相当于广播音质;44K的 采样率相当于CD音质。当然,采样率 越高,声音文件占用的存储空间就越 大. 采样位是指描述每次采样所用的数 据位数,我们平时所说的16位声卡,32 位声卡即是就采样位而说的。譬如,我 们用44K采样率,每个采样用16位数据, 即2个字节来表示,采样1秒钟的数据量 为44.1x1秒x2=88.2K字节,照此计算, 10秒钟的声音就达882K,可见,处理声 音所需的数据量之大。现在,多数声卡 都能达到44K的采样率和32位的采样位。
二、声卡选购 1. 做工(1) 应观看其PCB板的质量, 一般来说,名牌大厂注重质量,多 采用优质4或6层板生产,品质稳定、 音质清亮;而一些小厂商和私人小 作坊多采用劣质的4层板或2层板生 产,输出噪音大、抗电磁干扰性能 差。 (2) 在选购声卡时还应重点观察 声卡的焊接质量,对焊点要求圆润 光滑无毛刺。 (3) 查看一下所使用的元器件质 量,元器件布局、屏蔽是否良好。 (4) 在选购声卡时还需留意声卡 的兼容性问题,声卡与其他配件发 生冲突的现象比较常见。 2. 与音箱的搭配应考虑声卡的输出信号是双声 道、4声道、2.1声道、4.1声道还是 5.1声道,并与所选购的音箱相匹 配。 3. 声卡的分类当前我们可以选择的声卡基本 上可以分为三类: 1、主板内置AC97软声卡; 2、主板内置硬声卡; 3、PCI声卡。 我们分别讨论它们的特点,并 据此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1) 主板集成AC97软声卡(音效多媒体数字信号编/解 码器)当前,几乎所有主板都内置 声卡,其中大多数是AC97软声卡, 为什么AC97软声卡这么受大家的 欢迎呢?原因很简单,就是便宜。 它增加不了多少主板的制造成本, 但却可以使主板增加一项有用的功 能,所以厂家乐于采用。 虽然AC97软声卡的声音品质 和CPU占用率一直为人所不屑,但 实际上,很多人认为,AC97提供 的发声功能对于他们而言已经足够 了,用来听听音乐、看看影碟、玩 玩游戏,只要要求不高,还都可以 凑合。 而且很多人装机都会选择100 元左右甚至更便宜的廉价音箱,那 么他们选择AC97软声卡正合适, 这样的音箱配好声卡也没有用。 (2) 主板集成硬声卡主板内置的硬声卡可以算是集 成声卡里的贵族了,主板厂商们一 般乐于采用CT5880和CMI8738这两 款音频芯片,它们占据了主板集成 硬声卡几乎全部的市场。
这一类的声卡很受欢迎,原因 是它们可以提供比AC97软声卡好得 多的声音品质,CPU占用率和采用 相同芯片的PCI声卡几乎一样,同 时成本上升又不多,所以市场认可 度很高,现在的高端主板产品中, 大多采用这种声卡。 对于不满足于AC97软声卡音 质,同时又不愿意在声卡上作更多 投入的朋友来说,主板整合硬声卡 实在是一种最佳的解决方案。 (3) ISA声卡与PCI声卡ISA与PCI声卡所采用的总线接 口不同,ISA的总线最高传输率为 8.33MB/s,其低带宽不利于声卡在 多媒体应用中发挥更多功能,而 PCI总线为143 MB/s,具有充足的 带宽,既解决了数据传输的瓶颈, 亦降低了系统资源的消耗。 PCI的重放音源的效果比ISA逼 真和强劲。此外,PCI声卡还能提 供比ISA声卡更棒的特性,如多个 音频流的合成以及3D环绕音响处理 等。 三、音箱选购
在如今的电脑里,没有音箱是 不可想象的;但有了音箱,如果是 个劣质品,整天只是发出些噪耳的 声音来,也一定会令你难以忍受。 很多人认为,音箱只要能发声, 外观看起来漂亮就行了,都将其列 入比较随便的预算位置。其实一套 好的音箱组合可以是你在闲暇之余 感受到什么叫“视听双享受”。可 现在市场上的音箱贵的上千,便宜 的几十就可以拿下,那么到底怎样 的音箱才算是一套真正的好音箱呢? 音箱按制作的材料来分主要是 分为木制和塑料两种。普通低档塑 料音箱箱体单薄,实在是无音质可 言。木制音箱降低了箱体谐振所造 成的声音污染,音质普遍好于塑料 音箱。目前市场上有的劣质音箱表 面上仅仅是贴了一层木皮花纹,而 内部却是塑料,如果可以拆开音箱 的话最好留意一下。 在选购时,可用手捧起音箱掂 一下重量,一般来说同档次的音箱 重量越重质量越好。重量越重,表 明箱体的材料正宗没有偷工减料。 现在大多数商家都称自己的音 箱具备防磁功能,在购买时将音箱 放在显示器时屏幕上的图像没有发 生异常,或者仅仅有微小的变化, 那么这个音箱的防磁性能就算合格 了。 在选音箱时可同时挑几款不同 牌子或不同档次的音箱来试听。由 于一般卖音箱的地方声音很嘈杂, 所以最好是到有试音间的音箱专卖 店或代理店去选购。在大多数没有 这种环境条件的地方,大家可自带 一个自己平常经常听的音乐碟进行 放音试听,哪款音箱表现力较好, 一般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首先将音量调节至最大,然后 离开一尺的距离,此时应无明显的 噪音;接下来可以播放轻柔的音乐 来检验音质是否清晰和流畅,播放 快节奏高分贝的音乐来检测音箱是 否有足够的功率来体现震撼音效而 且无明显失真;慢慢地调节音量, 要保证音量的增加和减小均匀而且 自然。 最后,选购音箱还要与所用的 声卡相匹配。 光驱一、图解光驱 1. 耳机接口 2. 音量调节旋纽 3. 指示灯 4. 播放/跳跃按键 5. 打开/关闭/停止按键 6. 紧急退盘孔 二、不同类型的光驱 1. CD-ROM驱动器 2. 刻录机 3. DVD-ROM驱动器 4. 康宝驱动器 三、CD光驱的性能指标 1. 接口类型 2. 速度和读取方式 3. 容错能力4. 缓存 5. 倍速 四、刻录机相关的性能指标 1. 倍速 2. 缓存容量 3. 兼容性 4. 防刻死技术 五、DVDM驱动器的性能指标 1. 读取速度 2. 光头技术 六、光驱选购指南 1. 速度 2. 容错性 3. 稳定性 4. 售后服务 七、光驱维护 一、图解光驱 光盘驱动器凭借其容量大、读 取速度快、可靠性高等特点(与软 盘相比较),早已成为电脑中不可 缺少的部件。 从它的前面板我们一般能看见 的有:耳机接口、音量调节开关、 指示灯、播放/跳跃键、打开/停止 键、紧急退出光盘的小孔。
1. 耳机接口用来连接耳机或音箱,可以直 接输出CD音乐。 2. 音量调节旋纽用来调整通过耳机接口输出的 CD音乐的音量大小。 3. 指示灯用来显示光驱的运行状态,在 读取光盘的时候灯不停地闪烁。 4. 播放/跳跃按键用来直接控制播放CD唱盘, 播放或者跳跃到下一曲目。 5. 打开/关闭/停止按键用来控制打开/关闭光驱、停 止CD唱盘的播放。 6. 紧急退盘孔用于断电或其它非正常状态下 打开光驱,可以用一个比较细的铁 丝插入小孔中,光盘托盘就会自动 弹开,再用力将其拽出来即可。
二、不同类型的光驱 1. CD-ROM驱动器只读光盘驱动器,即是我们平 常所指的光驱。 在刚开始的时候,光盘仅适用 个别配备,普及性不高,因为没有 可遵循的统一规格,各个软体生产 商无法制作出适用于各种电脑配备 的多媒体光盘。 1991年,由Multimdeia PC Working Group公布第一代MPC (Multimedia-Personal-Computer) 规格,带动了光盘出版品的流行。 一张光盘的容量是640MB,光驱的 数据传输率为150KB/S(被国际电 子工业联合会定为单倍速光驱)。 随着市场的不断需求,硬件技 术 的 不 断 增 进 。 199 3 年 , 第 二 代 MPC规格问世,光驱的速度已变成 了双倍速,传输率提高到了 300KB/S 。虽然价格高达1800元左 右,但买家也不在少数的。而且能 播放影象、动画和欣赏photo-CD, 多媒体环境更加完备。 在1995年夏,Multimdeia PC Working Group公布第三代规格标 准。光驱速度提高到四倍速,数据 传输率为600KB/S。它能播放全屏 幕影像,听CD音乐。 在之后的短短几年之中,先后 出现了8倍速、12倍速、16倍速、24 倍速、32倍速、34倍速、36倍速、 40倍速、48倍速、50倍速、52倍速 等光驱。也出现了许多生产厂家, 各个生产厂商也就产生了激烈的竞 争,采用各自的生产技术,提高光 驱速度、工艺水平和组装能力,满 足信息日益快速发展的需求。 随着光驱市场的不断扩大,高 速度的数据传输最被关心,但稳定 性不高,直接的因素是电机旋转的 高速度,这种高速度会产生震动、 噪音和热能。这些都影响了光驱的 整体性能。 2. 刻录机CD-R刻录机可以将数据刻录 到特殊的光盘上,但每张CD-R只 能刻写一次,其数据格式与CDROM相同。 CD-RW刻录机是允许用户在 同一张可擦写光盘上重复进行数据 擦写操作的光盘驱动器。 与CD-R相比,CD-RW具有明 显的优势;CD-R是永久性的,一 经刻成就无法改变,若刻录操作中 途出错,则该张CD-R就废了。而 CD-RW一旦遭遇刻录失败,可通过 软件清除盘上的信息,又可以重新 写入数据。
3. DVD-ROM驱动器DVD光盘是一种能够存储高 质量视频、音频信号和超容量数据 的光盘,是Digital-Video-Disc的缩 写,DVD-ROM就是在电脑上读取 DVD数据盘的驱动器。 DVD-ROM的技术类似于CDROM,但是它可以支持更高的存储 容量。单面单层的光盘的容量达到 4.7GB(可储存133分钟的视频高压 缩比的节目,还可包括六个数字化 杜比数字声音轨道),其容量是 CD-ROM的7倍左右;双层光盘的 容量为8.5GB;双面单层的容量为 9.4GB;双面双层的DVD光盘高达 17GB。 在画面上,它采用MPEG-2解 压缩标准。比以往的VHS和MPEG1标准要清晰的多,VHS和MPEG-1 压缩标准的解析度最多达到240线, 而MPEG-2解压缩标准能轻而易举 的提升至500--1000线,可与电影相 提并论。并彻底的消除了在VCD中 出现的马赛克、锯齿等现象,取而 代之的是一个个微小的点。
4. 康宝驱动器康宝又称COMBO驱动器,其 集CD-ROM读取、DVD-ROM读取 以及CR-RW功能于一身。康宝的 外观与结构与普通光驱相同。
三、CD-ROM光驱相关 的性能指标 1. 接口类型CD-ROM的接口方式主有两 种:IDE接口和SCSI接口。IDE是 目前普遍使用的接口方式,具有安 装方便、价格便宜的特点。SCSI 接口的光驱价格相对要贵得多,需 要SCSI接口卡的支持,安装也比 较繁琐,但具有稳定、CPU占用率 低的优点。 2. 速度和读取方式CD-ROM光驱的读取速度以 150KB/s数据传输率的单倍速为基 准,但由于数据读取方式的限制, 高倍速光驱并不能总是运行在其标 称的速度下,只能在读取某一位置 时达到最大的数据传输率。 为了获得较高的数据传输率, 当前高倍速光驱采用CAV和PCAV 的数据读取技术。 CAV(恒定角速度)技术采用始 终恒定的马达速度读取光盘数据, 使其外圈的数据传输率大大提高。 PCAV(部分恒定角速度)技术则 是早期低速光驱采用的CLV(恒定线 速度)技术和CAV技术的结合,读取 内圈数据时采用CLV方式,而当马 达的速度达到一定速度向外圈读取 时,采用CAV方式达到其最大的速 度,保持内、外圈数据读取的稳定 性。如今24X以上的光驱都普遍采 用PCAV的数据读取方式。 3. 容错能力在高倍速光驱中,高速旋转的 马达使激光头在读取数据的准确定 位性上相对低倍速光驱要逊色许多, 同时低质量的光盘更加剧对光驱容 错能力的需求,因而许多厂家都加 强对容错能力的设计。 一些小厂家只是单纯地加大激 光头的发射功率,初期使用时读盘 容错能力非常好,但在使用一段时 间后,其容错能力明显下降。而名 牌大厂通常以提高光驱的整体性能 为出发点,采用先进的机芯电路设 计,改善数据读取过程中的准确性 和稳定性,或者根据光盘情况自动 调整读取速度,以达到容错的目的。 4. 缓存光驱本身所带的缓存在一定程 度上能够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理论 上缓存越大速度越快,目前大多数 光驱的缓存为128KB和256KB。 5. 倍速光驱数据传输率,国际电子工 业联合会把150KB/s的数据传输率 定为单倍速光驱,300KB/s的数据 传输率则为双倍速,依次类推进行 计算。 四、刻录机相关的性能 指标 1. 倍速CD-RW刻录机有3个速度指标: 刻录速度、复写速度和读取速度。 前两项指标是CD-RW刻录机的主 要性能指标,读盘功能通常作为 CD-ROM的备用。 CD-RW的刻录速度不如CDROM的读取速度快,开始是2X和 4X,现在流行24X、32X、48X、 52X的高速刻录,另外对于CD-RW 而言还有一个擦写速度,通常与复 写速度一样。 刻录过程中有一个对光盘记录 层的激光烧结操作,刻速过高会造 成CD-R或CD-RW光盘记录层烧结 不完全,影响刻录盘读取时的激光 反射,造成数据难以读出甚至盘片 作废,所以需要选择相应速度支持 的光盘片来进行刻录。 2. 缓存容量缓存的大小是衡量刻录机性能 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刻录机在刻 录光盘时数据必须先写入缓存,刻 录软件再从缓存区调用要刻录的数 据,在刻录的同时后续的数据再写 入缓存中,以保持要写入数据的连 续传输。 如果后续数据没有及时写入缓 冲区,传输的中断则将导致刻录失 败。因而缓冲的容量越大,刻录的 成功率就越高。目前刻录机的缓存 容量一般为2MB和8MB,增加高速 缓存既有利于刻录机的稳定工作, 同时也有利于降低CPU的占有率。 3. 兼容性首先是对盘片的兼容性。盘片 是刻录数据的载体,包括CD-R和 CD-RW盘片。CD-R盘片根据介质 层分为金盘、绿盘和蓝盘三种。好 的刻录机对各类盘片都应有好的兼 容性。 金盘: 金盘是以24K金作为光盘片的 反射原料,然后再涂上接近透明有 机色素,因此呈现金黄色的光盘表 层。这种金黄色的光盘片有很好的 抗光特性,保存时间也相当持久, 据说可存放数据100年以上;然而, 因为透明有机色素原料昂贵,金盘 的价格也相对地比较高。 由于金盘有很好的抗光性,保 存时间也相当久,兼容性比较好, 因此,一般金盘多应用于需长时间 储存的重要数据备份。 目前这种金色的CD-R光盘片 在市场上已很少看见,因为大多数 厂家已停止金盘的生产。转做成本 较低的绿盘。 绿盘(白金盘): 绿盘与金盘一样也是以24K金 作为光盘片的主要反射原料,然后 再涂上蓝色透明的有机色素,因此 呈现了白金色的光盘表层,绿盘的 颜色有翡翠绿、蓝绿、深蓝色等。 白金盘的兼容性比较好,成本 比较低,性价比较好。一般用于数 据备份,VCD、CD的制作。 蓝盘: 蓝盘是以较低价位的银作为光 盘片的主要反射原料,然后再涂上 蓝色透明的有机染料,因此也自然 呈现了蓝色的光盘表层。 蓝盘可存放数据长达100年, 适合于数据的备份,但兼容性不如 金盘与绿盘,价格也稍高。 4. 防刻死技术高速刻录机上都运用了防刻死 技术,以保证刻录的成功率。 刻录机在使用过程中是不能停 顿的,发生了刻录机刻录过程中由 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蓝牙音箱怎么连接电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