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速度和中国奇迹能迅速崛起

华媒:为什么说中国互联网能超越美国?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中国互联网+经济大潮席卷各行业
  自从2015年全国两会上总理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后,一把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大火就此被点燃。而到了在这一次的两会期间,“互联网+”更是成为了最热门的关键词,而它背后所折射出的是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大潮。
  在过去二十年的互联网历史长河中,都是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模仿美国的互联网公司。然而在这个模仿的过程中,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有相当一部分都获得了茁壮的成长,其中有很多都已经发展壮大,有的公司甚至在规模上不亚于它的前师。刘旷认为,到了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互联网公司已经开始呈现出超越美国前辈的势头,甚至说来,美国硅谷的企业也有值得向中国公司学习的地方。
  百度因地制宜,快速转型超越谷歌
  不可否认,谷歌作为一家科技互联网巨头,有很多让人值得尊敬佩服之处。谷歌今天在PC端的搜索市场,仍然是全球霸主;谷歌研发无人驾驶汽车、等人工智能高科技,仍然让全球很多科技创业公司顶礼膜拜;不过,谷歌在移动互联网的战场却几乎一败涂地。
  先来说说谷歌的安卓手机系统,真正的赢家并不是谷歌,却是和中国的小米、华为等手机厂商,尤其是中国的手机厂商。中国的手机厂商们通过把谷歌安卓系统加以改良后,把它变成自己的安卓系统,借此打造自己的手机生态,最为显著的就是小米。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谷歌的安卓系统最终为安卓手机厂商们做了嫁衣裳。
  再来说说谷歌的智能手机,谷歌对于苹果手机的成功只能用羡慕二字来形容,然而不论是谷歌收购摩托罗拉,还是谷歌自己研发的nexus手机,都没能让其在智能手机市场上尝到甜头。继安卓系统布局移动互联网失败之后,谷歌借助智能手机进军移动互联网也只能用失败来终结。
  最后我们来说说谷歌的移动搜索,谷歌移动搜索的市场份额明显不如PC搜索,移动广告收入在量级上就更比不上PC搜索广告了。尽管谷歌对外宣传自己的移动搜索市场在部分国家地区正在超过PC搜索,但是这远远无法掩盖谷歌搜索在移动端用户的动力不足。
  对比谷歌与百度的最新财报,我们就会发现,谷歌搜索90%的收入仍然是来自于谷歌联盟广告。相比之下,百度除了广告之外,在移动端的O2O、移动应用分发、OTA等都让其获得了更广泛的收入来源,今天百度在移动端的收入和流量都已经超过PC端,相比之下谷歌就有些相形见绌了,移动端在谷歌所占收入比例并不高。谷歌正是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也开始偷偷向百度学习,首先便是向百度学习如何移动转型,例如最近谷歌调整将搜索页右侧的广告调整到搜索结果置顶的位置,其实就是在为移动端广告显示做调整。
  除此以外,谷歌开始向百度学习发展O2O,不过相比百度的O2O而言,尽管谷歌推出了水电工、装饰工等各类家政服务,并与Ticketfly等三家演出票务公司合作,在谷歌网页和地图搜索中整合销售现场演出门票,以及附近餐馆推荐,但谷歌的O2O一直不温不火。显然谷歌在O2O并不火热的美国市场难以大伸拳脚。
  移动互联网O2O已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比之下,百度基于对中国用户的理解和观察,因地制宜,建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O2O生态链,从百度糯米、百度外卖等生活服务类业务,到医疗、教育、金融等互联网+传统产业的新兴业务,百度为用户提供了从搜索信息、服务产生到交易完成的一整个服务闭环。
  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是,百度在技术上也超越了谷歌。百度的语音交互技术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列为2016年十大突破技术,已经远远超过谷歌、苹果等竞争对手。语音识别技术在未来的物联网、人工智能时代应用会非常广泛,可以说哪家公司能够在这项技术上占据优势,从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说这家公司占据了未来。最为重要的是,语音识别技术在未来的移动搜索会占据主导地位,想要继续称霸移动搜索,拥有领先的语音识别技术至关重要,谷歌尽管也在Google Now等产品上用到语音技术,但相比百度的进展,谷歌还是摸不着门道,最近投资语音搜索公司就是为了弥补这一落后。
  京东布局全球物流网络建设,超越亚马逊
  很多人都清楚,京东能够有今天的电商规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借鉴了电商巨头亚马逊的模式。京东当年向亚马逊取经,向制造商和经销商以更低的价格购买产品,存放仓库后,迅速安排物流,然后将货物送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才得以在淘宝称霸的中国电商环境下获得迅猛发展。以至于今天的中国电商市场,在C2C和B2C领域分别被淘宝和京东瓜分。
  京东用完善的物流系统确保其对的竞争优势
  而京东在学习亚马逊的过程中,最为成功的一点,也是眼下京东商城最大的优势:那就是京东的物流系统。京东斥巨资改善基础设施,打造了一套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能够以更快速更放心的服务为用户送货上门,这让其具备了相对于淘宝、天猫的竞争优势。而在发展电商的同时,京东金融也获得了较快速的增长,并成为了国内互联网金融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对于亚马逊来说,今天它在电商领域面对的最大竞争对手是阿里巴巴。面对着阿里巴巴全球化的挑战,亚马逊也开始向京东学习,试图通过打造完善的全球化物流配送体系来确保其对阿里巴巴的竞争优势。最近数周,越来越多的传言称亚马逊计划打造全球性物流网络,亚马逊希望绕开中间商,直接从全球商家收货,然后低价购买卡车、飞机和船舶的货舱。商家将能通过网络或移动设备预订货舱,实现亚马逊所谓的“无缝的一键国际贸易快递”。
  此外,对于亚马逊来说,互联网金融也是它比较失败的一点,作为全球最大的B2C电商,亚马逊的互联网金融进展却非常缓慢。一旦亚马逊的全球物流体系建设成功之后,我猜想,亚马逊就会开始向京东学习并开始涉足金融服务领域,全面进军互联网金融。
  小米独创发展模式和智能硬件布局,值得苹果借鉴
  很多人都清楚,小米手机能够成长到今天的规模,在很多方面都借鉴和学习了苹果的经验。不过小米并没有完全采用苹果的模式,而是加以了改良,苹果的硬件产品价格昂贵,占据了苹果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小米则反其道而行之,硬件产品基本零利润,而是通过基于硬件基础之上打造自己的软生态,并将依靠软生态来实现自己的利润目标。
  苹果本着专制的心态,小米则完全采用开放的心态,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两个完全对立的生态系统。尽管苹果仍然是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但小米的成长速度却是苹果不敢小瞧的,凭借着独特的营销模式,小米已经成为互联网+硬件领域的新星。
  小米已经成为互联网+硬件领域的新星
  苹果最开始认为小米有威胁的时候,是在iPhone5手机上市之后。苹果眼瞅着自己的市场份额一天一天往下降,小米等为代表的中国厂商手机却凭借着低价获得了较大的突破,并开始一步一步吞食自己的市场份额。显然苹果怀疑自己的模式,于是开始试图推出廉价版的iPhone5C,不过产品并不成功,反而降低了品牌价值。随后iPhone6手机又开始模仿安卓厂商推出大屏手机,获得了不错的成绩,iPhone6以及Plus很受粉丝欢迎。
  当然,不论是从品牌价值还是从公司规模上来看,眼下的小米与苹果还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不过小米在未来的产业互联网时代,也就是在智能硬件方面的布局速度明显要快于苹果,并正在逐步形成小米智能硬件生态圈。相比之下,苹果作为巨头,在智能硬件方面的布局并不够灵活,如果苹果不能加强自己在智能硬件方面的布局,未来被新的公司所颠覆也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
  以上谈到的也只是部分案例,美国硅谷向中国企业的效仿才刚刚开始。
  此外,微博效仿twitter,也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社区sns交友平台;至于淘宝,当年也是效仿ebay才有了今天的阿里巴巴电商集团;腾讯就更不用说,效仿了icq和微软MSN。
  过去一直都是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学习效仿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后,中国已经在电商、互联网金融、在线视频、O2O等众多领域开始超越美国。从谷歌学习百度转型移动互联网、亚马逊学习京东打造物流体系对抗阿里巴巴等来看,这仅仅只是中国互联网崛起的开始,正在不断有越来越多的美国科技公司以及创业者开始效仿学习中国的互联网企业。
  从模仿到创新,为什么中国互联网能逐步崛起?
  模仿了数十年,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也正在开始不断创新,不论是从商业模式来看,还是从技术来看,创新都正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冉冉升起。刘旷认为多方面的因素正在促使着中国互联网快速崛起,同时这些因素也将会继续带动整个国内的互联网在未来全面超越美国互联网。
  1、政策支持和推动
  中国政府对于互联网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比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要都要高,而以互联网+为主导的经济新形势早已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过去以出口外贸、房地产等粗放投资拉动的中国经济也正在悄然转型,消费正在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火车头,我们从电子商务以及O2O带动中国的消费市场就完全可以看出,互联网对于中国的经济正在起着巨大的贡献作用。政府层面对于互联网的推动力度强,这也是中国互联网涌现勃勃生机的核心动力。
  2、巨大的人口红利
  很多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回来的好友告诉刘旷,这些国家地广人稀,要想搞个互联网创业,很难达成用户规模效应,这恐怕也是这些国家互联网产业发展并不迅猛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中国就不一样了,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互联网用户规模接近7亿,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也接近6亿,庞大的网民用户规模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这也给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很多西方国家,一款APP的用户数量如果能够突破百万就可以称作是小巨头,但是在中国市场,百万用户规模的手机APP并不算什么。而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普及率日渐提升,中国的网民数量规模还将会继续扩大。此外,人口红利还为这些互联网公司提供了充足的低价劳动力。
  3、日益改善的投资环境
  过去几十年,中国互联网创业最大的一个不利影响就是风投资本的缺失。不过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涌入到中国市场,中国已经连续21年位居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首位。此外,过去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创业,几乎很难得到投资界的认可,商业模式也不被他们所赏识;而今到了现在,投资界疯狂追捧中国的互联网创业,融资对于很多科技创业者来说并不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4、浓厚的互联网创业氛围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推进,互联网+的创业正在开始渗透到一二线城市,不论是社会从业者,还是在校大学生,都纷纷涌入到了互联网创业大军,互联网创业热潮高涨。在北京、深圳、上海、成都、厦门、武汉、杭州、广州、重庆等一二线城市,互联网的创业氛围与环境得到了全面的改善,创业浪潮也一波高过一波,正是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诞生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行业独角兽。
  中国互联网能助力中国成为全球的经济中心?
  说实话,我非常看好中国互联网。为什么?
  过去一年,互联网+席卷了传统服务业,O2O得到了全面爆发,尽管去年一年时间倒闭了数千家O2O创业公司,但是也因此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O2O独角兽,未来传统服务业升级为O2O的平台还将会越来越多;
  过去中国的传统制造业给世人一直都是廉价、低质的形象,在全球金融危机到来之际,中国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沿海一带传统的加工制造业外贸很快就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眼下,互联网+正在开始全面涌向中国的传统制造业,以产业互联网为代表新型中国制造业也正在逐渐抬头,这将能够全面提升中国传统制造业的企业运营效率,同时以智能化、新能源化等为代表的新型制造产业链也将会逐步形成,互联网+能够让未来中国的制造业真正走向品质、品牌时代;
  而在互联网+席卷传统服务业、传统制造业的同时,我国的农业也出现了盎然的生机。农村电商、农村互联网金融等新型农村经济正在形成,互联网+将帮助整个农业实现全面升级,中国的农村互联网创业正在涌现越来越多的新机会。
  基于互联网的中国经济产业,有机会让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的经济中心,未来不仅仅只是美国互联网公司模仿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互联网企业也都会效仿中国。胡鞍钢:中国为何会重新崛起?
中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崛起模式不一样,中国是先衰落后崛起,或者说是先衰落而后重新崛起。所以确切地讲,中国可能不是崛起(Rise),而是重新崛起(Re-rise),用我们的话讲,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问:央视《大国崛起》播出后,引起广泛关注。你怎么看这部记录片及其引起的讨论?
胡:《大国崛起》播出时,我正在日本访问,后来看到了这部片子,也看到网上一些讨论。我的感觉是,这是一个很好的全民讨论、全民学习、全民分享的机会。
29年前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时,没有任何人能够预见到中国的崛起;29年中,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的高速发展,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地位越来越重要。现在看来,中国发展的成功就是世界发展的成功;反之,中国发展的失败就是世界发展的失败。中国崛起祗能成功不能失败,不仅我们自己而且全世界都不能允许中国发展失败。
在这样的情形下,研究当代中国就是研究中国崛起,研究中国崛起就是研究中国如何成功崛起,研究中国成功崛起就是研究中国如何避免失败,这不仅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去了解、学习其他大国在崛起过程中的经验和衰落过程中的教训。
实际上,我写书的目的也是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即国家发展生命周期来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因素,总结中国崛起遇到的重大问题和重大挑战,研究中国崛起的地区影响和全球影响,最终落脚于分析中国崛起的发展模式,所以我的书名为《中国崛起之路》。
非西方大国的崛起
问:在“国家生命周期和中国崛起”一章中,你比较了中国和英美日等7大国,包括印度的崛起模式,请问,中国崛起和以往大国崛起模式有什么根本不同?我们又可以从中借鉴什么?
胡:我是2003年提出国家发展生命周期的概念,作为认识中国崛起的理论背景和分析框架。我认为,存在两个国家竞争的前提下,一个国家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成长准备期;快速成长期;强盛期;衰落期。当存在多个大国竞争条件下,上述国家发展生命周期会形成更为复杂的局面。我利用1820年以来历史数据对7个大国进行分析,结果验证了我们的理论假设,即在工业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确实存在国家发展生命周期。不过各个国家的崛起类型也是不同的:按不同文化背景分类,可以分为西方世界的崛起和非西方的崛起;按不同崛起方式,可分为战争崛起与和平崛起;按不同国内外经济指标,可分为外生需求型和内生需求型。
中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崛起模式不一样,中国是先衰落后崛起,或者说是先衰落而后重新崛起。所以确切地讲,中国可能不是崛起(Rise),而是重新崛起(Re-rise),用我们的话讲,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然,根本性的不同取决于中国崛起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大为不同。中国的人口规模、劳动力规模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十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英国1820年经济起飞时总人口为4000万人,日本1950年经济起飞时为8400万人,而中国1978年经济起飞时总人口规模已达到9.6亿人。中国的经济规模和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已经先后超过日本,正在追赶美国,不久中国货物出口额就会超过美国;中国的资源消耗规模开始接近美国,将成为世界资源消耗“超级大国”之一。中国崛起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超大规模的崛起。
从中国过去50多年特别是改革29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的现代化越来越具有自身的发展逻辑和发展道路。中国崛起是第一个非西方意义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国的成功形塑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是所有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问题,包括人口、粮食、资源、环境以及政治民主和社会治理等。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崛起模式必须是绿色崛起、创新崛起、和平崛起、合作崛起。
问:在“国家生命周期说”一章中,你探讨了国家的崛起和衰落周期,请问:一个国家是不是一定存在一个“衰落-崛起”的过程?一国的崛起,是不是同时意味着其他国家的相对衰落?
胡:年世界主要大国的历史数据表明,尽管它们崛起时间不同,崛起模式不同,但是反映了存在国家发展生命周期,有上升期,有下降期;有高峰期,有低谷期;有加速期,有减速期。不同国家之间有合作,有竞争;有共同崛起,有共同衰落。
随着一个国家的快速发展,与其他强国之间的相对发展差距就会缩小,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事实。不过这幷不意味着其他国家就衰落了。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因此,其他国家应该把中国的崛起看作是一种机遇,而不是挑战。事实也是如此,中国正在对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包括经济贡献、贸易贡献、市场贡献、减贫贡献以及发展知识的贡献等。
现在中国的发展不仅在深刻地影响中国,而且在深远地影响世界;不仅在迅速地改变自身,也在广泛地改变世界。世界正在向多极化转变,在21世纪,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单一地统治世界,全球将共同享有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繁荣。这区别于前21世纪的任何一个世纪,这是中国崛起的国际背景。
创新是迅速崛起的根本动力
问:在书里,你指出国家生命周期的核心变量是创新,幷且指出鼓励创新、不断创新导致一个国家迅速崛起、迅速强大,这是现代中国迅速崛起的根本动因。但现实层面,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企业自主研发乏力,高校缺乏竞争力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如何克服?
胡:知识创新是创新变量的一个方面,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全面创新就是创新发展模式,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全面创新包括:制度创新,建立旨在激励人们创造各种财富、各种知识、各种发明和各种文化的制度体系;市场创新,旨在充分利用中国巨大国内市场的特有优势,激活市场活力,提高市场效率;技术创新,旨在鼓励自主技术创新、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集成各种技术的创新、原始性和基础性创新;观念创新,旨在充分利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观念资源,提倡新思想、新主意、新观点和新理念,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媒介和传播手段,广泛传播新思想、新主意、新观点和新理念。
问:在“中国崛起的五大规模效应”一章里,你提到,中国的崛起出人意料,幷引述邹至庄教授的话:改革开放初期,没有一个人能预见中国的经济迅速转型和增长;在“国家生命周期说”一章里也说,外国人长期以来不愿意承认中国的崛起。请问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
胡:这不难理解,国际上对于中国发展的评价与预测,从1978年以来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中国机遇论或中国贡献论,大多数人认为中国崛起为各国发展提供机遇,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对世界发展做出愈来愈重要的贡献;二是中国威胁论或风险论,有些人声称中国的发展壮大会构成某种威胁。无论如何,人口规模巨大、经济迅速崛起的中国以及印度等世界人口大国将是21世纪人类发展最重大的事件,已成为基本事实和重大的发展趋势。你无法忽视,更无法回避它。
我十分有信心地说,中国崛起会给中国和世界带来难以估计的发展机会,但我也十分坦诚地说,中国崛起必然伴随着极不确定的难以解决的重大发展挑战。中国崛起速度太快,崛起规模太大,崛起环境太复杂,不仅我们中国自己没有来得及准备好,世界各国也没有预想到更没有对此做好准备。
和平崛起首先要夯实国内基础
问:一个国家崛起的标志具体包括哪些?
胡:一个国家的崛起是创新所驱动,体现为综合实力或相对实力的提高,这其中不仅包括硬实力,还应包括软实力。从硬实力来看,我主要选择五个定量指标:一,一国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反映该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及其变化,这是该国综合国力的基础。
二,一国出口额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反映该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地位及其变化,这是该国国际竞争力的表现。
三,一国的人力资源占全世界总量的比重,反映该国在世界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格局中的地位及其变化。
四,一国的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反映该国在世界工业化格局中的地位及其变化。
五,一国的综合国力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反映该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及其变化。这是我们自己的创新研究成果,由8大类战略资源、23类指标测定一国的综合国力。我们用前四个指标描述了1820年以来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衰落与崛起。(图2)这是全景式或森林式的定量分析。
从软实力来看,则包括文化、观念、国际制度、发展模式和国际形象等核心要素。硬实力比较容易测量,而软实力比较难以度量,我们还在研究过程中。但是硬实力和软实力两者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和互补性。
问:你在书里说,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幷存。可否具体谈一下,目前中国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如何克服?
胡:我们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和中国发展趋势的研究和判断经过了较长时期的思考。1989年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的《生存与发展》认为,在举世瞩目的发展与变革进程中,中国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多重危机之中,即挑战大于机遇。因此我们认为,持速胜论的观点是不现实的,祗能坚持持久战。
目前看来,中国既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既包括国内挑战,也包括国际挑战;既包括欠发达化的挑战,也包括发达化的挑战;既有长期性深层次的挑战,也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既有来自旧体制的挑战,也有来自新体制的挑战。具体来讲,不发展起来是一个悖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起来也是个悖论,各类问题就会凸显出来,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而发展太快了更是个悖论,城乡差距扩大,地区差距扩大,阶层差距扩大以及国际贸易之间的不平衡等,都会对进一步的发展形成制约。
总体上来讲,机遇大于挑战,内部挑战大于外部挑战。中国进入到一个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的黄金时期,有利的条件越来越多,发展的机会越来越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现代化的长期限制因素越来越突出,限制条件越来越明显。中国要想和平崛起于世界强国之林,就必须立足自身,放眼世界。如果没有自身力量的提升,就谈不上崛起,更谈不上和平崛起。因此,中国在谋求和平崛起时,首先要夯实崛起的国内基础。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国家治理理念。国内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国际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要采取互利贡献的对外战略,实现和平发展、和平崛起。
(本文来源:网易历史
网易读书48小时评论排行
网易读书图片推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还有,六十年代以前比中国朝鲜还穷,可现在,GNP2万美金,
日本经济在经过十余年的艰苦挣扎后,复苏迹象已经十分明显。东京的大学毕业生,就职率在90%以上。企业招聘大会上,企业与来求职的学生数量相差不大,一般来说,是学生在挑企业。记者眼中能看到的依旧是平均化的日本社会。东京街头偶尔能看到表情呆滞,脏衣裹身的流浪汉站在那里,但未听到他们向过路的行人乞讨什么。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感叹如今日本下层社会的人渐渐多起来。当然,日本的所谓下流社会,并没有在衣食住行方面和其他人有何不同,可能是邻居去百货店买东西,自己只能去廉价店,仅此一点区别而已。
  
  相关信息的特殊定位
  
  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败国,何以能在战后迅速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这里,首先要提到教育。虽然日本也有教育产业化的问题,但日本的中小学依旧是义务教育的圣城,甚至,是遇到自然灾害时的避难所。在基础教育方面为日本人提供了人人享受教育的机会。家境困难的人,在日本可以享受免费接受教育的权利。困难家庭的孩子可以上学童俱乐部(小学三年级以前的学生可以在3点放学后,来这里看书写作业,有老师辅导监督),费用减...
日本经济在经过十余年的艰苦挣扎后,复苏迹象已经十分明显。东京的大学毕业生,就职率在90%以上。企业招聘大会上,企业与来求职的学生数量相差不大,一般来说,是学生在挑企业。记者眼中能看到的依旧是平均化的日本社会。东京街头偶尔能看到表情呆滞,脏衣裹身的流浪汉站在那里,但未听到他们向过路的行人乞讨什么。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感叹如今日本下层社会的人渐渐多起来。当然,日本的所谓下流社会,并没有在衣食住行方面和其他人有何不同,可能是邻居去百货店买东西,自己只能去廉价店,仅此一点区别而已。
  
  相关信息的特殊定位
  
  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败国,何以能在战后迅速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这里,首先要提到教育。虽然日本也有教育产业化的问题,但日本的中小学依旧是义务教育的圣城,甚至,是遇到自然灾害时的避难所。在基础教育方面为日本人提供了人人享受教育的机会。家境困难的人,在日本可以享受免费接受教育的权利。困难家庭的孩子可以上学童俱乐部(小学三年级以前的学生可以在3点放学后,来这里看书写作业,有老师辅导监督),费用减免。此外,书本、午饭的费用也很低。从农村、地方到东京的所有人,都有权利让自己的孩子进附近的学校读书,从未听说缴纳转校费、代培费的。
  
  国家是教育经费的主要负担者,拿出财政支出近11%的经费用于教育。日本能够长期保持经济大国地位,有一个强大的中产阶层的存在,与其教育体制是分不开的。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属于公务员,其工资算在这笔经费中的。
  
  富庶的农村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日中经济评论家西忠雄认为,“富庶的农村是日本社会长期稳定,经济不断发展的最根本原因。”1947年到1950年的日本“农地改革”(土地改革),让日本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在城里人还没有找到稳定的生活的时候,农民有了地,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日本是农民先富了起来。
  
  但是,一旦工业、城市发展起来了,无疑会迅速超过农业、农村。日本通过在农村建立农产品流通体制、在国家财政上长期拨巨款补助农业,维持了农村的稳定与富足。富庶的农村,带来了社会的稳定,也带来政治的稳定。不会因为经济差别过大,造成城乡之间的劳动力剧烈流动。日本劳动力既能滞留在农村,也能在需要的时候输送到城市,没有给日本就业造成太大的压力。
  
  除此外,日本在扩大经济规模的同时还注意扩大社会保险。在城市,日本的失业率低。不少西方国家的失业率在10%左右,日本则很少有达到5%的时候。日本著名的经济学家矢吹晋说:“日本城市农村能维持一个比较平均的生活水平。大公司的高管与普通职员在工资上没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那么悬殊。”人人有工作,自然实现了社会的均质化。所谓“下流社会”中的人,没有固定的工作,生活不是很稳定。但日本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是每个人、包括在日本居住时间超过一年的外国人都可享受的权利。还是回到日本政府公布的数字上,月,政府向厚生劳动省支出的费用为41617亿日元,占国家总支出的22.71%。
其他答案(共6个回答)
仍然免费化,国民素质高
2,中国放弃对日索赔
3,放弃武装,几乎免除了国防开支
4,朝鲜之战,美国的大量订单以及战后的经济扶持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和苏联形成了两个超级大国.两国为了对抗,互相拉拢自己的盟友国家.
中国和苏联接壤,是美国很好的前沿阵地.所以美国极力拉拢当...
没有啊! 俺在日本时日本人就很尊重嘛,见了俺就点头哈腰的,而且日本MM的服务真是体贴入微,日本人这点好,他要真的认为你比他强,他就会打心里服气顺从,不像很多中国...
中国放弃日本战争赔款的来龙去脉
                 梁文   按照国际惯例,在每一份战后签署的和约中都包括战争赔偿的内容。这种由战败国向战胜...
其实没楼上说得这么晚,朝鲜战争的时候小鬼子就冲出去了。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虽然美国在占领日本期间,制订了《日本国宪法》,并明确其第...
#南京苏宁雅悦行政公寓#可以点餐去房间吃吗?行政套房里有红酒杯吗?
答: 就是社会矛盾的集中点!
答: 社会民主连线是香港一个由激进民主派、在港组建中国各大政党的政治性组织。中文简称「社民连」,英文名称为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其目的...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崛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