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bank科技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背后风险在哪里

基本资料/租赁资产证券化
租赁资产证券化由SPV以这些债权为,发行租赁债券,的中介机构把租赁债券销售给投资者,从最终投资者那里取得销售租赁证券的资金。这种租赁债券可以通过或通过形式推销给投资者。一般而言,证券的购买者是个人投资者、和等。租赁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新型的、也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增强租赁资产流动性的手段。
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租赁资产证券化是资产收入导向型融资方式,是凭借金融租赁公司的一部分资产的未来来融资的。在租赁资产证券化过程中, LBS的偿付能力与金融租赁公司的水平相分离。租赁资产证券化也是一种方式,被证券化租赁资产已经以正式出售方式转移给了SPV,金融租赁公司已放弃,可以将其从中剔除并确认收益或损失,因此各国从法律上都确认了以表外方式处理LBS交易的原则。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过程如图 1所示。
,是指将某一单位(通常是银行或等)流动性较差但具有相对稳定的可预期现金收入的,通过一定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要素进行分离与,进而转换为在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据以(变现)的过程。
在典型的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通常由将预期可获取稳定现金收入的资产,组成一个规模可观的“资产池”,然后将这一“资产池”销售给专业操作资产证券化的“特设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由以预期现金收入为保证,经过担保机构的担保和评级机构的,向投资者发行证券、筹集,并将日后收到的给投资者以偿付,从而实现发起人筹到资金(或变现)、取得回报的目的。
从微观上看,证券化往往被称为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如汽车贷款、住房等作为新发行证券的支持,发行新的而获得的行为。自1985年5月,第一笔受汽车贷款支持的该种证券由Marine Midland银行发行以来,这种资产证券化的因其对发行者流动性的重要创新和对投资者而言风险较小的特点很快在得到迅速发展。
从宏观上看,证券化又可以理解为融资方式由以方式向以发行有价证券为主的方式的转化的过程。由于一般认为在贷款形式的间接融资过程中所起到的是媒介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的作用,而筹资者发行和则是脱离这一媒介直接面对最终投资者的融资行为,因此这种向直接融资转化的过程又被称之为“”()。上述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就是脱媒的具体表现之一。
运作机理/租赁资产证券化
租赁资产证券化(一)隔离风险机理
本质上讲,租赁资产证券化是金融租赁公司以可预期的现金流为支持而发行证券进行融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现金流、风险隔离和构成了租赁资产证券化操作的核心。由于资产证券化是以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因此可预期的现金流是进行证券化的先决条件。通过资产的重新组合,实现资产收益的重新分割和重组,将符合租赁资产证券化现金流要求的资产从金融租赁公司的全部资产中“剥离”出来,形成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该基础资产的范围可能不仅限于一家的资产,而且可以将许多不同地域、不同企业的为一个证券化资产池。隔离是证券化交易所必要的技术,它使金融租赁公司或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风险等与证券化交易隔离开来,标的资产的风险不会“传递”给租赁的持有者。租赁资产的转让通过“真实销售”的方式实现,即金融租赁公司对已出售的租赁资产在证券化过程中没有,在卖方与和投资者之间构筑一道风险“隔离墙”。
(二)组合资产机理
组合资产机理是指依据,将具有共同特征的租赁资产汇集成资产池,虽然并不消除每笔租赁资产的个性特征,但资产池所提供的租赁资产多样性可以抑制单笔租赁资产风险,整合总体收益。组合资产机理是租赁资产证券化运作的基础。在租赁资产证券化运作过程中,通过汇集大量已经存在的租赁债权,进行结构性重组,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出售给市场上的投资者。租赁资产证券化具有、流动性强等优点,它的出现改变了流动性差、较为固定的借贷特性。由此可以看出,租赁资产证券化运作的本质是将固定的债权、债务关系转换为可转让的债权、债务关系的过程。组合资产机理在租赁资产证券化运作过程中,不仅体现在对债权、债务关系的重新组合、分割,而且实质上是对债权、债务关系中所包含的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使其和重新配置更为有效,从而使各参与方均受益。
(三)配置资源机理
配置资源机理是指将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实现多方共赢。配置资源机理是租赁资产证券化运作的推动力。在非证券化的情况下,投资者因缺少关于资金需求者的信息,不了解其和,只好把投资对象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导致资金闲置;另一方面,拥有稳定现金流量的租赁资产的金融租赁公司却无法解决短期资金长期占用的问题。资金配置的特性客观上要求构建联结资金供给和需求两大主体的途径。配置为资金的供求双方提供了巧妙的联结途径,有利于提高资金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就金融租赁公司而言,可以通过租赁资产证券化,实现租赁资产的“真实出售”,提高资产的流动性,改善结构,更好地进行;就证券化特设机构SPV而言,可以通过租赁资产,发行LBS,从中获利;就投资者而言,可以获得新的投资选择机会和稳定且较高收益。而、评级、担保等市场中介机构愿意参与租赁资产证券化运作也可以扩大业务领域,创造新的增长点。
定价方法/租赁资产证券化
租赁资产证券化租赁资产证券化中的定价是相当关键的环节。对投资者来说,LBS的合理定价对其在上的操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投资者正确评价LBS提供了一个分析思路;对于LBS的发行人来说,LBS的定价合理与否将直接决定证券能否成功发行。
由于LBS的复杂特性,其定价也相当烦琐,LBS的定价没有统一的方式。
(一)LBS的价格特性
影响LBS价格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种:1、利率值的影响。变化是所有固定收益证券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2、利率波动率。利率波动率上升将提高证券内含的,使证券本身价值下降;相反,利率波动率下降将降低证券内含期权的价值,从而使证券本身价值增加。3、基本资产市场本身的运行情况。基本资产市场本身运转顺畅,证券的供应也就相对充裕,证券价格自然会有一定的压力。4、提前偿付。提前偿付是指承租人有权在到期日之前全部或部分偿还租金余额。提前偿付使资产未来现金流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继而直接影响LBS的价格。提前偿付的原因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由于利率变动使成本下降,承租人可以获得更廉价的资金而导致的提前偿付(也称系统性提前偿付);以及承租人由于搬迁或其他变故引起的提前偿付(也称非系统性提前偿付)。提前偿付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嵌入式。
(二)静态现金流折现法(Static Cash Flow Yield)
静态现金流折现法的关键是求出LBS的内含( SCFY),使LBS的未来现金流通过这一内含收益率折现以后的值等于LBS的现价。 SCFY法是抵押市场最基础的方法,其最大的优点就是计算简单、原理简明。但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到LBS的一些重要特性:如利率的期限特性、利率的波动特性以及利率变动对LBS提前偿付率的影响等等,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三) 法( Option-Adjusted Spread)
期权调整价差法(OAS)首先通过模拟大量的利率运动轨迹,然后决定不同利率轨迹下未来的LBS 现金流量,再以模拟利率加上一个期权调整价差的和来未来现金流。 OAS定价模型通过引入了期权调整价差的概念使 LBS 的折现价等于其市场价格。
(四)再融资域值定价模型(Refinancing Threshold Pricing Model)
再融资定价模型(RTP )的定价思路与 OSA完全不同。OSA模型中都是把租赁资产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然后假定利率变动对资产组合整体提前偿付的影响符合一定的规律。而在 RTP 模型中是直接对个体的提前为进行建模的。从某种角度来说, RTP 模型是从提前偿付的内在起因来研究问题的,不依赖于外生的提前偿付函数,因此模型在逻辑上有更强的说服力。
问题研究/租赁资产证券化
租赁资产证券化(一)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的可行性
1、的发展为资产证券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0年代以前,中国企业的融资主要来自于四大的贷款。但是,由于在资金注入“拨改贷”以后,承担了部分,然而资金并未足量注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面临自有资金匮乏,庞大的问题。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的推进,证券市场的功能得以凸现。尤其是 1990年底上海、深圳两个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走上了发展的道路。证券市场的发展,使得国有企业筹资方式走向多元化,直接融资的比重逐步加大。这为资产证券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中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为资产证券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体现在、市场客体、市场外部环境三个方面。在市场主体方面,随着《暂行管理办法》等的出台,证券投资基金等将会对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市场客体方面,工具范围逐步扩大。从90年代初期单一的股票、到现在的股票、、国债回购、、等多元化的证券,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市场外部环境上,金融法律、法规,如、、、、陆续出台,证券市场法律,如《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也为证券市场的发展,为资产证券化的推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试点管理办法》的实施,必将对中国开展资产证券化产生现实和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开展资产证券化实践的回顾
中国自1990年代中后期进行了包括、珠海高速在内的多个离岸资产证券化的操作。之后,商业银行、公司等其他机构以及包括在内的监管部门对资产证券化的推动作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带有“准资产证券化”性质的132.5亿元资产处置项目推出,为推进资产证券化的本土化进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相关银行正在按照标准的资产证券化进行相关的方案设计和结构安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作为一种融资机制、投资机制和机制,资产证券化将成为中国金融市场中重要的制度安排和创新。离岸和运作
1996 年8 月 珠海高速公路(2 亿)。
1997 年()与Banc Boston 合作将北美的航运收入进行证券化,了3 亿美元的。
2002 年1 月与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COSCO)启动6 亿美元的ABS 融资项目,由工商银行为中远集团安排外汇融资,用于置换其美国和北美地区资产证券化项目,在此基础上发行资产担保证券。这是首例国内银行进行的境外资产证券化业务。
2000 年3 月的应收款出售给的资产管理公司(TAPCO),通过建立SPV 发行。在岸产品和运作
1992 年三亚丹洲小区800 土地为发行标的物,地产销售和作为投资者的收益来源,发行2 亿元的地产投资券。
2000 年9、10月和中国工商银行相继获准实行试点。
2002 年初 选择中国建设银行的方案,报国务院审批。
2002 年3 月、荷兰发展金融公司和香港惠泽服务控股有限公司公司共同投资成立惠泽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这是第一家为国内银行提供的发起、借款人信用评估等服务的专业公司。为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作准备。
2002 年3 月澳大利亚()在上海成立了麦格理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是中国首家提供房屋抵押贷款结算前服务和产权登记的外国,为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作准备。
2002 年9 月新华信托购买的住房按揭贷款债权,设立信托计划,将债权的收益和其他给投资者()。
2002 年12 月北京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宣布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利用信托的方式处置国家开发银行的不良资产。
2003 年1 月与签署资产证券化合作协议,处理不良资产。
2003 年1 月伊斯兰信托与人福科技的信托业务合作,人福科技将其南湖当代学生公寓物业有限公司与伊斯兰信托开展信托业务合作,就南湖当代所有的当代学生公寓房产和其他相关权利设立信托,向社会融资。
2003 年6 月与,将132.5亿元组成一个资产包,作为,中信信托公司作为,设立财产信托,信托期限3 年。信托设立后,华融取得全部信托受益权,其中优先级受益权可转让给投资者。
2005年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实施,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获准开展资产证券化试点。
万方数据学位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学位论文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9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15:54:11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股票/基金&
防范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
  自2005年至今,我国已进行两批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尽管因国际金融危机,试点过程有所中断,但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仍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表现在:发起机构逐步多元化,现已包括政策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等。基础资产逐步多样化,已涵盖一般贷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不良贷款、汽车抵押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五大种类。投资者范围逐步扩大化,目前各类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和公司均可投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今年8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新一轮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启动将成为盘活信贷存量、推动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及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前期实践,应密切关注信贷资产证券化推进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金融系统性风险、发展模式、产品结构、道德风险等一系列问题。在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充分发挥资产证券化在盘活存量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应不断完善相关监管体系,建立审慎的监管标准,构建稳健、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防范资产证券化可能带来的风险。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从国际经验看,任何原本用于套期保值和分散风险的金融工具与手段,若缺乏有效监管,最终都可能被寻求高收益的投资者利用导致增强风险。年,在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种复杂的结构性金融产品快速增长,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的融资杠杆率快速攀升,且两者互相放大。在金融市场发生波动时,结构复杂、不透明的投资工具很难被正确定价,恐慌情绪使得投资者争相清算手中资产,再加上机构投资者投资策略严重同质化,短时间内产生的羊群效应使个别资产的流动性问题转化为巨大的系统性风险。
  这种不断传染、放大的系统性负反馈循环在次贷危机中表现得非常显著。2007年8月,随着次级抵押贷款问题恶化,商业票据市场中的投资者开始担心结构化融资工具(SIVs)遭受的损失。投资者开始大批撤离规模高达1.2万亿美元的资产抵押商业票据市场(ABCP),使得该市场的流动性骤然紧张。失去了ABCP市场流动性的支持,商业银行只得将原本会被证券化的资产留在表内,同时对表外资产SIVs做减值拨备,追加资本金。投资银行方面则更为棘手,原本用于抵押的证券由于评级下调,面临归还贷款的巨大压力,只能大量抛售手中证券。抛售行为又加剧了市场恐慌,市场价差扩大,融资更为困难。金融机构开始收缩贷款,争相平仓风险敞口,导致互相逼债的连锁反应。金融体系全面的流动性危机就此拉开序幕。
  从国内实践看,资产证券化的系统性风险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资者类型过于单一。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金融风险高度累积于银行业。信贷资产证券化本应作为分散银行体系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在我国前期试点中,资产支持证券主要在银行间市场发行,投资者仍主要集中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占比近80%,这使得信贷风险仍在银行体系内部循环。二是流动性较低。目前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市场规模较小,市场认知程度较低,未能形成市场认可的公允价格,在银行间市场无法进行抵质押回购,这些是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流动性较低的主要原因。
  出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目的,多渠道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可能是一种有益尝试。作为银行间市场的有效补充,发展交易所市场可以有效扩大证券化产品的投资机构范围,防止风险在银行业内部循环传导。此外,交易所市场对提高证券化市场流动性也具有积极意义。交易所市场可以利用其交易机制的优势,引入质押式回购、做市商等制度,提高市场流动性和活跃程度。
  资产证券化发展模式可能带来的风险
  从国际经验看,资产证券化业务走了一条完全自由化运作的道路。在市场繁荣期,证券化业务链条的各个参与方均可从中获取丰厚的利润,导致市场规模急剧扩张,甚至出现井喷。年,资产证券化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保持着年均11.3%的高速增长,发行在外的资产证券化产品金额从1985年的373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底的8.6万亿美元。1985年证券化产品的发展刚刚起步,其规模与国债、市政债券、公司债、联邦机构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相比微不足道。而到了1998年,证券化产品的数量已一跃超过国债,成为规模最大的固定收益产品。截至2006年底,在约27万亿美元的美国固定收益证券市场上,证券化产品规模超过31%,位居首位;公司债占19%,位居第二。
  与规模的快速增长相比,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规范和监管则显著滞后。证券化业务的核心是通过SPV进行信用风险转移和隔离,而国外证券化业务的SPV形式上多表现为发起人设立的子公司,游离于母公司和监管视野之外。实际上,发行人在运作中与SPV互相提供流动性和担保,无法完全划清界限。危机爆发后,过度自由化的证券化业务的政策风险逐渐显现。
  从国内实践看,吸取相关国际经验教训,在前期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中,监管部门出于审慎性考虑一直对每单证券化产品发行实行“一单一批”的审批制,虽然严格控制了风险,但在客观上亦延长了产品审批周期。过长的审批周期,一方面可能导致资产池中贷款到期,发起机构需要变更基础资产;另一方面影响发起机构对于发行时机的选择。
  若发起机构为保证发行规模,筛选新贷款替换资产池中的到期贷款,将反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同时影响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评级和信息披露,进一步延长审批时间。审批时间过长压缩了发起机构的发行时间窗口。为避免产品结构发生变化,发起机构一般需要在审批通过后立即启动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工作,而不是根据市场实际情况择机发行。过长的产品发行周期提高了产品发行成本,限制了产品设计的灵活性与差异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机构开展此类业务的积极性。
  为促进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常规化发展,应充分体现市场化原则,由商业银行从风险管理、盘活存量的实际需求出发,更多地按照商业原则自行决策业务安排。监管部门可在把握风险实质的基础上,考虑在具体的产品发行环节逐步弱化行政审批职能,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产品发行实行有条件的放开,培养投资者的分析与决策能力,逐步形成市场选择的有效性。应加强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与发行机构资质准入要求,弱化具体产品设计与发行的审批,并强调市场与投资者的作用。
  产品结构过于复杂产生的风险
  国际市场上,资产证券化饱受诟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产品结构过于复杂,导致投资者无法识别风险。著名投资人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做出过这样的评价:“我看过一些证券化产品的计划书,数以万计的按揭被组成一个CDO背后的资产池,如果想弄懂这个CDO产品,就要阅读超过几十万页的材料,这完全是不可想象的。当规模巨大的结构化产品在市场交易时,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些产品到底是什么,把风险管理寄托于这样的产品显然是不现实的。”此外,在证券化过程中,评级公司的公正、客观和科学性亦受到众多质疑,其监管缺失也加剧了市场对证券化产品评级的担忧。
  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前期试点中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结构相对简单,大多数产品划分为三层,分别为优先档、中间档和次级档。三层结构的产品设计,已充分发挥出证券化产品的结构化优势,随着各档证券优先级的提高,其增信作用依次体现,风险级别依次降低。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基础资产仅限定于各类贷款,未出现跨类别的复杂组合和再证券化。
  简化产品层级,是简化各券种之间的内部增信关系、准确进行风险定价的有效途径,而合理的定价,也是促进二级市场繁荣的必要条件。此外,目前我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尚不成熟,如完全照搬国外经验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设计中引入外部信用增级安排,则可能加大市场参与者对产品真实风险的辨识难度,其风险扩散路径与范围也存在无序蔓延的可能性。因此,从风险防范的角度出发,应禁止外部信用增级安排,避免风险向不具备风险识别与承受能力的市场参与者扩散。
  优化并改善信息披露机制,是推动证券化市场发展、控制系统性风险的必然选择。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是决定市场有效性的前提,也是实行市场化运作、吸引更多类型投资者等具体举措的重要基础。在信息披露规则设计方面,应结合证券化市场与产品的特点,制定合理有效的信息披露要求,设计产品相关信息披露的深度、广度、标准、统计口径、更新频率等各个方面,并在经监管部门批准后向市场参与者发布施行。
  资产证券化可能伴随的道德风险
  从国际经验看,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资产证券化可能导致贷款标准的恶化。由于贷款发起人的收益与贷款数量紧密联系,这样的激励机制可能使贷款人的首要目标变成增加贷款数量,而不是保证贷款质量。在低利率环境中,由于投资人对高收益债券的需求强烈,一些贷款人明显放松了贷款发放标准,使得贷款被扩大到很多风险性高的借款人,最终使得违约率大幅上升,风险无序蔓延。
  在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践中,发起机构往往扮演着市场主导者的角色,对产品设计、发行、交易、兑付等各个环节具有极强的话语权。因此,从监管角度出发,无论是出于防范道德风险还是推动市场发展的考虑,都应强化对发起机构的管理,限制其市场地位的滥用,规范和推动市场成熟。
  为防范道德风险,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发起机构投资自己发起的资产支持证券做出限定。发起机构应与其他投资者共同持有自己发起的产品,特别是应持有高风险级别的次级档证券,避免发起机构完全与基础资产相隔绝的情况,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发起机构逆向选择将风险高且难以识别的资产进行证券化所引发的道德风险。同时,应限制发起机构的投资上限,既避免其利用资产支持证券与贷款监管方面的差异进行监管套利,也可避免其利用持有规模上的优势通过持有人大会等方式影响或限制其他投资者的决策。
  缺乏统一的登记托管机构造成市场割裂
  从全球范围看,金融市场的效率依赖于信息的及时、准确与对称性,但金融危机前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却没有真正发挥金融市场的作用。统一登记托管机构的缺失使得监管机构既无法获取准确的市场交易数据,也不能及时了解市场规模和参与程度,更难以评估隐含的风险。
  从国内实践看,前期试点中银行间市场信贷资产证券化没有统一的登记托管机构,分散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和上海清算所,使原本统一的市场出现割裂,信息无法实现连通,降低了信息披露的效率,增加了监管难度,也影响了资产支持证券二级市场的培育。
  明确统一的登记托管机构是防范信息不对称的必然要求。由于登记托管机构担负着公开信息披露和监管信息渠道的重要职能,选择统一的登记托管机构有以下两点优势:一是可以消除目前市场割裂的现状;二是可以满足银行业监管部门对信贷资产出入表、质量变化、风险管理等方面监测的要求,以便及时追踪信贷资产流转动向,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作者系中国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
  (责任编辑 陈 翎)
11/12 01:2411/11 10:2111/01 17:0310/31 11:4610/31 01:4310/25 08:4010/25 05:5410/22 01:12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中国金融的未来3大趋势:资产证券化、金融科技化、货币国际化_ABS交流合作-慢钱头条
该文章内容可能包含未经证实信息,如您已证实,请点击举报,了解更多内容请查看
中国金融的未来3大趋势:资产证券化、金融科技化、货币国际化
6月17日讯,在中国财富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在谈到中国的金融未来时表示,要大力推动资产证券化、大力推进整个中国金融的科技化、推行货币国际化。   以下是演讲原文:
  吴晓求:金融问题看起来很复杂,但实际上把逻辑线条理清楚,它还是很清晰的,金融无非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当然是解决资源的配置,人们有钱了,一部分人有钱了,一部分企业需要钱,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在金融脱媒的情况下,通过银行储蓄的方式,完成了一个资源配置的过程,在没脱媒的情况下,等到它脱媒之后,也就是资本市场开始有了很快的发展,这种资源的配置就不主要由居民的储蓄转换成投资。而且它慢慢主要用财富管理,或者风险配置的方式,来变成投资。所以在这个时候,就很立体化了,这个时候就变成跨期的风险控制,变得复杂,因为产品已经证券化了。这是一个主线,这很清晰。   第二个主线,它要为实体经济的交易提供支付清算的功能。在传统的体系下,我们可以通过很多传统的方式去提供结算,提供清算,提供支付。到了今天,因为金融特别容易受到科技力量影响的一个业态,所以在现在,在这个层面上,也开始脱媒。所以金融实际上是在两个领域展开了脱媒,两个基本功能都在脱媒。所以在支付这个里面,科技的力量,所谓的Fintech也好,开始对支付进行脱媒,所以第三代基于移动支付出现了。这样加剧了整个金融转型,使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推动金融转型。   到了今天,你会发现,中国金融在这两个领域里面,都开始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期,其中第二个,作为支付形态的,受到了更大的挑战,我们要正确看待科技对金融的影响。   第一个,因为我们要基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它才会改变整个金融的功能,所以从今天看,中国金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今年第四期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说中国过去很多领域是模仿学习,并不超前。但现在至少在两个领域,已经处在至少世界领先的水平,一个是大家非常熟知的高铁,高铁改变了中国,第二个就是Fintech,就是金融科技,科技的力量也改变了中国的金融,使中国的金融开始大幅度的超越几乎所有的国家。这后面,非常重要是得益于我们的监管,也就是说我们的监管,我认为我高度评价中国的金融监管,是它比较宽容。
如果说是一个教条主义的监管,是一个僵化的监管,我想中国的金融没有今天,中国的所谓的支付宝、微信支付这种新的支付业态,它难以出现。你看看我们的宝岛台湾,过去十几年,台湾同胞都给我们传送经验的,现在看他们非常落后。因为它的支付改革,如果还没有,就慢慢研究它的规则,怎么监管。当新的金融业态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说你要监管它,你根本无法找到监管的准则。在我们中国大陆,我们的监管是宽容的,所以才会有今天非常蓬勃、多样化的金融业态的出现。所以我对中国的金融监管是给予高度的评价。这是一个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   第二个,我们还要理解中国金融的未来究竟在哪里。这个对于未来的监管变得非常重要,我认为中国的金融未来无非三点:   第一,是我们要大力推动资产证券化,这是基本的趋势。这是中国金融结构变革的力量,这也是财富管理的基石,没有资产证券化,没有资本市场的大发展,你要推动财富管理,是不可能的。我看青岛叫中国财富论坛,这个实际上就是基于资本的发展,基于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坦率地讲,我上午没有来,但是看微信圈里面,方主席走了,本来我要跟他研讨研讨的他说要大力发展大宗商品,包括大宗商品的,说这是财富管理的重要内容,我肯定是不同意这个看法。因为我不知道大宗商品衍生品怎么进行财富管理,本身是一个风险,不能把这个东西引入到大众财富管理的机制中来。真的,很多东西,我们要基于一个基本的金融原理去探讨。
基石产品呢?一定是现行关系的产品,如果没有直接关系的产品,这个产品不能成为财富管理产品本质上,衍生品只能起到补充的作用,本质上不能让你的财富增长。所以为什么股票、债券是整个财富管理的基石,就在这个地方,为什么资产证券化是财富管理的前提,也在这个地方。所以中国要推动整个金融结构的变革,我们现在金融结构还是比较落后的,是因为我们资产证券化,或者是证券化的金融资产的占比并不太高,在这个占比不太高的情况下,金融体系提供的财富管理功能是比较弱的。因为你的基础资产必须要有良好的流动性,要有相对稳定的预期收益,其他的都是做不到的。所以要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这是第一个。   第二是,我们要大力推进整个中国金融的科技化,科技化也会使得整个业态发生重大变化。金融最理想的模式是什么呢?它就是要受到所有的企业,所有单个个体,都能获得相匹配的金融服务。如果一个国家的金融,能够使所有的国民获得相匹配的金融服务,我们说这是最好的服务。我们所说的普惠金融就是说这个意思,我们不要理解普惠金融是随便,完全不顾风险的承受力,都要支持企业的发展,不是这样,这完全是一种误区。所以要做到这一点,除了结构改革以外,很重要要提高金融业态的科技含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互联网金融有某种端倪,为普惠性金融提供借鉴。包括阿里巴巴集团,大金融平台的小额贷款,就在往这方面走。
因为基于这两个变化,你会发现,如果这个变化是顺利的话,中国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开始发现变化,因为证券化金融资产比重在提升,证券化金融资产最重要风险来自于透明度,我们如果说当这个产品很低的情况下,监管重心是放在资本充足率上,因为希望依靠资本充足对抗潜在的不确定性。当一个金融体系在迅速提升的时候,对资本充足监管在下降,对透明性大幅度提高。所以正在由原来资本不足的风险,正在过渡到透明度不足和资本不足双重风险时代,这对我们的监管是巨大的考验,我们银监会过主要侧重于对资本的监管,但是未来在表外那块,很多是透明度监管,对它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所以这是第二个,因为这些变化,它会对带来变化,对我们的监管模式提出了挑战。我们说为什么中国的金融接管模式需要调整就是基于金融结构和金融风险的变化,必须要调整我们监管模式,而不是为改革而改革,为调整而调整,为扩大哪个监管部门的权利试图起来进行调整,这是不正确的,必须基于风险结构发生哪些变化的判断。   第三是,中国进入很重要的趋势就是开放国际化,以后未来中国一定会成为金融中心,不开放,不推行货币国际化,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三点应该预示到中国金融的未来,谢谢大家。&
致力资产证券化生态圈
&区块链是集成了非对称加密、P2P组网、分布式数据库等技术的融合解决方案,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高度共识和匿名安全的特性正颠覆着人们对于传统金融格局的认识。技术起源:区块链1.0区块链的提出,是为了提高传统电子交易模式的效率。为了缓解电子交易中钱货不能即时两清的问题,传统模式引入第三方机构作为交易过程的信用中介,使交易的发生成为了可能,因此,间接金融机构再次在电子交易时代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虽然中介机...&近年来,新常态新生态这种类型的词在各大新闻媒体等主流网站当中频繁出现,就好像用了这个词的事物都迎来了新的开局面万象一新一般。其他方面难说,但中国金融,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确实是正在经历着颠覆性的改革。因为互联网的融合,人们在理财方式的选择和支付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互联网金融如何悄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以后,又会迎来哪些可能性极大利己利民的变化大趋势。上个月在日本的一篇报道迅速...&点击蓝字股权投资行业十几年来投资人由“自由投资,无人监管”到“人人赶考”、创业投资由“送上门”到“抢肉吃”、从追逐当前所谓的风口到预见未来、互联网产业越来越成熟,投资也越来越成熟。《投资界》、私募通和清科研究中心整理了近十年,尤其是近五年来的公开数据,从近300位候选人中,综合考评个人投资企业数量、个人投资金额、被投企业退出回报、未退出企业估值、被投企业行业影响力、个人及其所在机构行业影响力六大因...&信和大金融首席运营官张申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于-16日在上海举行,信和大金融首席运营官张申出席并发言。其表示互联网金融行业要回归到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之前是用模式赚,但是现在已经行不通了,接下来想要存活,必须要在科技方面提升自己的内部竞争。  以下为发言实录:  张申:今天很荣幸在这里和大家探讨互联网金融的话题。我们中小金融比较强的企业讲讲我们对互联网金融...&这是目前最牛,时机点最好的项目,全球火爆的投资理财产品——DIGITALBANK科融证券!↖(^ω^)↗你考虑的,上市公司老板已经考虑过了;你担心的,知名律师已经帮您调查过了;你犹豫的,无数草根已经走在你前面了;你所想的,全球已注册会员已经想过了。你只差一步,赶紧联系我注册吧!O(∩_∩)O~热钱横流,私募股权投资(PE)大热的背后,是投资人手握充沛现金寻找好项目的焦灼和渴望。日前,ICANCap...&
公众号推荐
关注金融人,博览天下事。
政府权威信息发布,热点事件快速回应。关注
总能一不小心提前精准“呼牛斩熊”, 大盘
《城市开发》杂志创刊于1982年,是由住
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散户选股诊股策略神
火爆农资招商网3456.TV公众平台针对
新三板垂直生态平台,竭诚为您提供最新、最
新产品发布与咨询、品牌宣传、公益服务
研究K线的密码,学习技术,总结方法!来,
专业处置不良资产,包括以下:资产管理、投
违规或不良信息
广告、钓鱼诈骗
内容不完整
手机号(选填)
如有疑问请致电 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