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gh4和索尼a63000套机和松下GX85套机有什么区别

&主题:松下GX85索尼α6300大PK
泡网分: 1.504
帖子: 1713
注册: 2016年07月
M43内部松下奥巴之间各有优劣,选哪家其实主要看各人口味。作为用户,考虑一套便携系统,就不一定局限在M43。依我看来,M43之外最具竞争力的选项应是索尼apsc微单:领先的感光器件和对焦技术,一定规模的镜头群,同等的轻量紧凑机身。
因此,这两套系统之间的比较就变得很有意义
1、机身。6300几乎全面碾压GX85,除了机身防抖之外。这里不详述了
2、标变。1235对比索菜1670。等效光圈相同,1670焦段占优,1235最近对焦距离占优(25cm对30cm)。画质认为平手吧。作为挂机头,我看重更近的拍摄距离带来的便利性。此回合判松下小胜
3、定焦。索菜24/1.8是重要砝码,对应M43的17/1.2空缺。索菜55/1.8对应42.5/1.2半斤八两。当然M43有其他牛定,但35和85更有标志性意义。此回合大法小胜
4、长焦。奥巴40-150对标索尼全幅70-200/4,焦段体积重量接近,40-150全程最近对焦距离70cm占优,镜头等级占优。此回合M43小胜。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8904&&回帖:139 &&
泡网分: 0.582
注册: 2012年07月
各有优势,M43小巧精致,江南小女人的感觉,大法东北俄罗斯女神一样,反正这两类我打算都要了,目前先娶了M43!大法也要入的!再等等!A7M3,完美机身!
泡网分: 0.582
注册: 2012年07月
sabertooths 发表于
M4/3 和APSC 我都有
总的感觉 APSC在照片的质感上还是要强于M4/3,M4/3为了降噪牺牲了细节
我的方案是
如果可能 双机双头 APSC+广角 M4/3+长焦恩,这是事实,M43画质再好,总感觉少那么点意思!这是实实在在的差距,不是虚无玄幻类的!
泡网分: 0.582
注册: 2012年07月
jianghe13 发表于
虽然GX85单次对焦很快,但是面对迎来而来的人,6300一直是清楚的,GX85却要反应很长时间才行视频对焦方面,索尼任意机身碾压松下任意机身!
泡网分: 0.24
注册: 2017年02月
song6300 发表于
你懂个屁,6500那半残触摸屏好意思拿来跟松下比?傻叉。看ID,应该是索粉啊
泡网分: 6.845
帖子: 6809
注册: 2013年09月
doomsterkent 发表于
1. 除了感光元件...a6300明顯占優外.. a6300與gx85只能說互有勝負.
2. 1235基本上跟1240同級了..然而1670不算是同一個等級的東西. 特別邊位成像.. 同樣看看評測一清2楚
3.鏡頭群一定是目前sony aps-c 最短版的地方...當然你可以接FE的.. 至於55用在APS-C不但輸了景深..還有一級通光量..所以鏡頭少勝不成立... 如果想要35MM這個焦距.然而又要APS-C.. 還不如玩FUJI比較實在. .FUJI的鏡頭比SONY的APS-C好太多了..
4. 長焦M4/3選擇多很多...不過單純APSC. SONY還有55-200 還有70-300可以選. 畫質也不錯.
SONY的APS-C 嚴格來說不是一個完整系統..跟M4/3還有FUJI都不一樣.. 但如果作為第2機身(例如本來就有SONY A7系列)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还是这个评论比较客观,拿索尼APSC 一两个镜头对比M43就太片面了,镜头少是先天不足。。。而且索尼残副的色彩不行
泡网分: 0.417
注册: 2013年09月
岑光 发表于
触摸屏感觉用处不是很大。6500的触摸屏就是例子你懂个屁,6500那半残触摸屏好意思拿来跟松下比?傻叉。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 iOS11.3 客户端编辑于: 08:54:24
泡网分: 11.323
注册: 2008年06月
gx85视频对焦这么烂?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074
注册: 2017年10月
虽然GX85单次对焦很快,但是面对迎来而来的人,6300一直是清楚的,GX85却要反应很长时间才行
泡网分: 0.074
注册: 2017年10月
陈蔚骁 发表于
GX85触摸屏全线碾压索尼全家视频追焦方面索尼要快很多吧,一个人从远处迎面而来,6300一直是清楚的,GX852秒后才对上焦
泡网分: 1.277
注册: 2009年03月
哦买糕的 发表于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觉得楼主还是不妨拨冗详述一下比较好,因为一句几乎全面碾压再加一个不再详述,看上去口气很大却让人无从得知优越感和自信心从何而...这帖子不必再回复了,楼主看着电脑网页上的数据然后一通比较并不值得推敲,其本人也多次以等效论四处发帖挑起口水,这些器材估计连用都没用过……也不知哪位热心人挖的坟,让它沉吧,还有,它有不少小号的……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3.207
帖子: 10658
注册: 2004年12月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觉得楼主还是不妨拨冗详述一下比较好,因为一句几乎全面碾压再加一个不再详述,看上去口气很大却让人无从得知优越感和自信心从何而来
我随便举个例子,比方机背屏,6300是三寸92万像素,GX85是三寸104万像素,怎么个碾压法呢?再看EVF,大家都是236万像素,光从指标来看,充其量打个平手,不存在谁碾压谁的问题,再有象楼下有人说的,松下的触控操作比索尼更好,别说触控有用没用,反正我自己用了觉得很有用,而且现在拿起别的相机也习惯性地去戳屏幕了
泡网分: 0.279
注册: 2007年12月
说实话,不上不下的A6000系列对我而言是完全没有吸引力,原因就是大家说的镜头体系残缺,玩转接我直接会选A7,画质上A6000跟M43主流机器比,应该差别不大了,看得出什么明显不同,那是空吹牛逼吧。键摄党一天到晚挑起无谓的口舌之争,却不见多上点片,不管什么器材,都是用来拍片的,何况又有几个人能把器材的潜能发挥出一半以上呢?
泡网分: 0.131
注册: 2014年05月
好色无悔 发表于
你们以为会一点除法就很......?
宽容度12.4与13.1只差5.6%?
告诉你会不会吓你一跳:差了1.6倍多!绝对值可能差了3376级别!!!远不止1000!!!!!虽然用“危言耸听”有点刺耳,但用“差远了”绝不算过份!!......2的0.7次方,半档差距,不过有1670这样连43狗头都打不过的猪队友,也就拉平了
泡网分: 0.279
注册: 2007年12月
好色无悔 发表于
所以,在全幅上能满足分辨率要求的镜头 用到残幅上就满足不了,全幅的牛头变成了残幅的“狗头”。反之,为了达到相同的分辨率,残幅要求更高档的镜头。
这就是“底大一级压死人”的另一个方面的诠释----不仅是宽容度、高感、信噪比等CMOS方面的指标,还有分辨率也是。
残幅对镜头更高分辨率的要求,反而使得制造更困难、成本更高!所以M43系统主打的是轻便和对焦优势,如果对应达到类似画质和散景要求,M43镜头体系比任何大底机身都要花上高昂的多的代价,就如佳能普普通通85 8就轻易PK掉42.5 1.2就是这个道理,M43并非玩性价比体系,镜头普遍都贵过尼康佳能全幅体系接近画质镜头。M43作为生活记录点滴,便携还是很不错的,就是投入不值得太大,有两三个常规用的镜头就行。
泡网分: 0.831
注册: 2014年09月
yongjiahao 发表于
这个你就搞错了,底越小对镜头分辨率要求就越高,一枚正好喂饱全幅4000万像素的镜头,大概能喂饱1560万像素的APSC底,1000万像素的m43底,所以全幅镜头用在小底上画质是下降的。对!
所以,在全幅上能满足分辨率要求的镜头 用到残幅上就满足不了,全幅的牛头变成了残幅的“狗头”。反之,为了达到相同的分辨率,残幅要求更高档的镜头。
这就是“底大一级压死人”的另一个方面的诠释----不仅是宽容度、高感、信噪比等CMOS方面的指标,还有分辨率也是。
残幅对镜头更高分辨率的要求,反而使得制造更困难、成本更高!
泡网分: 0.831
注册: 2014年09月
Muuuuu 发表于
对“区域性”的相差确实是这样的,但是你说的问题对分辨率并不一定试用,除非那支全幅镜头的中心分辨率超过半幅镜头很多,而这种状况下这个全幅镜头也一定非常贵和重。
我用情景化的模型来讲:
假设镜头让最终光线向左偏差5的长度(比较差的镜头),apsc的单一感光点(其实就是一小片硅)区域边长是10,而全幅是15,那么apsc上正确的光线是1/2,而全幅上有2/3都是正确的,相差很大。
而假设偏差只有1(很好的镜头),apsc是9/10,全幅是14/15,则都很完美。
这是用同镜头场景。
不同镜头场景。
同样的制造成本和制造工艺下,制造了一个全幅镜头偏差5,制造了一个apsc镜头偏差4,全幅镜头用在全幅最好,而全幅镜头用在apsc上最差。
但现实中很多时候apsc没有同档次的全幅镜头,最贵最好的全幅镜头偏差2,apsc镜头偏差3,全幅镜头用在全幅上最好,但全幅镜头用在apsc上也比apsc镜头好。一些长焦大炮后者这种情况。
你说的中心区域问题,可以假设全幅镜头周边4,中心2,apsc周边5,中心3,全幅镜头用在apsc机身上综合最为优秀,但现在的镜头设计提升了,镜头边角普遍越来越好,优质apsc镜头越来越少(早期数码旗舰是半幅,而现在不是),这种case也就越来越少见了。
这个是为了形象 ...换一种说法表达同一意思:
从镜头到CMOS的光路好比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底边是CMOS,高是焦距,顶点是镜头光路的共轭中心。当然你要把这个三角形横过来看才会顺眼。
显然,距离顶点越近(高度小),底边就越短。
为了拍摄到同样范围的场景(物体),不管什么画幅,视角必须相同(顶角相同的相似三角形)。但残幅(43或APSC)CMOS小,所以必须焦距需要缩短。
物体上的两个点(或线)发出的光线经过镜头投射到CMOS上形成两个影像点(或线),焦距越远,这两个点/线也就拉得越开,焦距越近挨得越近。
这时你明白了吗?投射到全幅CMOS上能拉得开(所谓能分辨出区别)的两个点/线 到了近一些的残幅CMOS上也许就混叠在一块了(模糊)了。所以:
不是说全幅的镜头无法做出高分辨率,残幅能做出,而是说全幅对镜头分辨率的要求比残幅的低----因果关系颠倒了----在全幅上能满足分辨率要求的镜头 用到残幅上就满足不了,全幅的牛头变成了残幅的“狗头”。反之,为了达到相同的分辨率,残幅要求更高档的镜头。
这就是“底大一级压死人”的另一个方面的诠释----不仅是宽容度、高感、信噪比等CMOS方面的指标,还有分辨率。
根据分辨率这个认识,为了达到同样的分辨率(假设镜头足够喂饱),残幅CMOS的像素必须跟全幅一样。想想:M43最高2000万在全幅那里只是入门级。
当然,从工艺角度,小体积镜头加工制造的难度会低一些、良品率高一些、成本低一些。但更高分辨率的要求反而抵消了这些优势,反而制造更困难、成本更高!
泡网分: 0.831
注册: 2014年09月
木石弓厶 发表于
真实对比过,才这样说的。排除其他我不说,EM5宽容度真的不行,我觉得很多人都是凭空臆想在哪里判断,有很强的个人爱好和主管意识在里面热衷于拍人像、小花小草、玩虚化的人是体会不到宽容度的重要性
到了室外拍风景,才会觉得即使16档都不够用,不是死白就是死黑,顾了亮顾不了暗,一PS什么断裂、噪点全跳出来 本帖最后由 好色无悔 于
07:25 编辑
泡网分: 28.427
帖子: 11758
注册: 2007年01月
qingcai 发表于
安心用m43了。
haha这个是绝配!!!
泡网分: 0.831
注册: 2014年09月
高速眼镜 发表于
DXO测试索尼A6000宽容度13.1,奥林巴斯EP5宽容度12.4,差距5.6%,刚才有一位号称奥巴宽容度“差远了”,太危言耸听了吧。无齿 发表于
人家就认为,哪怕强0.1%也是比你好1000倍……………………而且还会一直说比你好500倍当做是让着你
这都差到5.6%了,那就是差5万多倍了你们以为会一点除法就很......?
宽容度12.4与13.1只差5.6%?
告诉你会不会吓你一跳:差了1.6倍多!绝对值可能差了3376级别!!!远不止1000!!!!!虽然用“危言耸听”有点刺耳,但用“差远了”绝不算过份!!...... 本帖最后由 好色无悔 于
07:01 编辑
泡网分: 0.326
注册: 2017年05月
奥记风景 发表于
我也这么想的,但是全副的重量让我望而却步,全副的画质又在吸引我。
全副不可换镜头RX1R可以考虑入一个,以圆全副梦。感觉RX1R II + M43,现阶段应该满足了。能不能这么比呢,2个转接环,大法的镜头接松下,松莱的镜头接A6000,这样出来的结果大家再一起喷,。。。。。我去找抹布擦屏幕。
泡网分: 0.908
注册: 2016年05月
请先把A6300对GX85那一档等效光圈的测试图贴出来。
比如ISO1600比ISO800,如果画质纯净度相同,那再进行后面的比较。 本帖最后由 batsing 于
01:56 编辑
泡网分: 28.091
帖子: 2820
注册: 2004年03月
安心用m43了。
benmd 发表于
刚好有索粉贴上这图来与M43比较,我“借种”一下啦,哈。
可怜的大法残幅,把全幅的牛定搬来救场也无济于事啊……配最牛最牛的85 1.4G总分也就和DG425打个平手,比75 1.8还差1分……天啊!再看看其另类的搭配……我都笑喷了……还能让人好好地拍照吗?
泡网分: 0.012
注册: 2015年11月
没钱买烟 发表于
我觉得目前M4/3系统有几个地方目前其他画幅不太好解决的。
40-150/2.8
其他的不管是重量还是体积,全画幅或者APSC基本上都能找到类似能替代的方式。M43有长焦吧?我记得松下有一个松下LEICA DG VARIO-ELMAR 100-400mm F4.0-6.3 ASPH镜头
泡网分: 1.129
注册: 2015年10月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只有管理员和版主可见
泡网分: 0.18
注册: 2010年03月
M4/3 和APSC 我都有
总的感觉 APSC在照片的质感上还是要强于M4/3,M4/3为了降噪牺牲了细节
我的方案是
如果可能 双机双头 APSC+广角 M4/3+长焦
泡网分: 2.832
帖子: 1414
注册: 2014年10月
beenyoung41 发表于
非常同意e24让挂在祖传cmos的eos m上的22饼虐出了翔,这个头卖的就是索尼的信仰。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832
帖子: 1414
注册: 2014年10月
benmd 发表于
刚好有索粉贴上这图来与M43比较,我“借种”一下啦,哈。
可怜的大法残幅,把全幅的牛定搬来救场也无济于事啊……配最牛最牛的85...咱能不挂em1ii么。。。这块cmos附了魔,有点以下犯上了,换成其它43机锐度会下降到9以下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694
帖子: 1119
注册: 2012年02月
6300一无五轴 二无点测 三贵 gx85胜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857
帖子: 1438
注册: 2016年03月
jhunterR 发表于
M43内部松下奥巴之间各有优劣,选哪家其实主要看各人口味。作为用户,考虑一套便携系统,就不一定局限在M43。依我看来,M43之外最具竞争力的...M4/3的优势在于操控,便携,防抖,,还有很丰富的镜头群,,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012
注册: 2015年02月
kingto9916 发表于
松下的触摸屏可是相当实用的&&
还能创造5个触摸fn快捷键&&
尤其对于不习惯单反的新手,触摸屏价值太大了
我就是为此不买索尼&&
松下机器做工品控也好于索尼,只是不像他那么会吹,没有那样的营销
带个4K功能就张扬的写在机身上...&&松下早全家普及了索尼中低端的都是塑料机身,松下至少我的GX1 GX7 都是金属机身,这点上松下比大法厚道多了。
&版权所有:&&&&5被浏览4,289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索尼a6300和松下的gx85哪个比较适合入门_百度知道
索尼a6300和松下的gx85哪个比较适合入门
我有更好的答案
当然是前者更好些,各参数性能都碾压松下GX85,推荐索尼a6300。
采纳率:64%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无索尼不微单,松下GX85相机值不值得买_百度知道
无索尼不微单,松下GX85相机值不值得买
我有更好的答案
m43的机器 目前好的选择不多 这个机器倒是问题不大 不过前提是你要自己喜欢 不过我了解到的 真要是喜欢43画幅的 买奥巴的可能会多一点 毕竟要是对拍照有追求的人 至少会来个c画幅的 43如果不是真爱的话 一般就是拿来当个装饰 既然当装饰 显然奥巴的复古风格看起来更舒服一些
采纳率:7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松下gh4和索尼a6300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