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吧内很多吹价值投资人的人连价值投资人是什么都不懂

  巴菲特还是那个巴菲特!A股的价值投资者,Are you OK?

  2017年,A股的“龙马行情”如火如荼,大家都在呐喊,“价值投资的黄金时代来了!”

  进入2018年,A股几乎每天都要杀一匹大白马,大家都在纳闷,“说好的价值投资呢?”

  刚刚过去的周末,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一如既往又刷屏了。87岁的巴菲特,用一碗鸡汤——买股票只需要一个简单的理念长期坚持,杠杠的业绩——半个多世纪回报超过10880倍,向我们证明了:巴大爷还是那个巴大爷!


  仿佛感受到了大洋彼岸的信念激励:5月7日的白马股指数大涨2.36%,但曾经的“漂亮50”显然已经从

。A股中的价值投资拥趸们,已经不复一年前的群情激荡了。

  雪球上的苦情价值投资铁粉元卫南最近又更贴了:“247%仓位巨幅套牢绝望持有中……说着说着,泪水顺着眼角渗了出来……的跌停还是太瘆人了……”。

,一大拨去年的超级明星白马股,闪崩的闪崩,跳水的跳水。

  对于白马股,大家都很想问候一句“雷布斯”的名言——“Are you OK?”

  但仔细看看它们的业绩表现,其实基本面并没有明显恶化,只是有那么一点不及市场预期。分析认为,白马股批量调整的原因,更多偏向于市场层面、资金层面。

  徐彪认为,白马消费股的收入和盈利增长都还比较稳定,仍然是最优质的核心资产,其长期价值不容置疑。短期的问题就在于其偏高的估值,已经将2018年的业绩增长反应进去了。换句话说,股价的表现提前反映了今年的业绩增长,需要通过时间或者股价调整来消化偏高的估值。

  这一现象隐含的市场意义,是白马股的抱团可能正在终结,预计部分做风格轮动、追逐收益的投资者正在从白马股中撤离,去寻找风险收益特征更加舒服的资产。目前相当部分成长股仍处于估值和股价的低位,“成长出奇”是资金寻找的重要方向,成长股将是今年获取超额收益的关键。

  每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都会吸引大量的A股投资者前去朝圣,今年来自全球各地的华人投资者多达一万多名,占据了四分之一。其中不少人在聆听了“股神”巴菲特的教诲之后,回到A股,就把“价值投资理念”炒成了“价值投资概念”……

  部分白马股今年和去年的股价表现


  数据来源:万得,截至5月4日

  归根到底,A股的投资者还是太心急了,就像“牛短熊长”的顽疾一样,我们总是喜欢一步到位,然后一地鸡毛……

  巴菲特半个多世纪的回报超过10880倍,听起来很吓人,实际上复合年增长率“只有”19.1%。如果有人说自己能一年赚19.1%,可能很多人会不以为然,“不就是两个涨停板嘛”。但是两个涨停只是两天的事情,而半个世纪则是一辈子的事情。投资和人生一样,比的不是冲刺,而是长跑。

  A股市场上,曾经出现过大量的冠军基金,然而大部分后来都“泯然众人矣”,也涌现过无数的“股神”、“股侠”,但事后证明多半有不为人道的故事。

  公募基金中,成立以来回报超过10倍的基金,只有9只:


  数据来源:万得,截至5月4日

  行文至此,中证君想起两个成语故事:一个是刻舟求剑,一个是朝三暮四。

  小时候看到这两个故事,觉得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可笑的傻子和猴子。后来才明白,故事里那些傻事可能没有人再去干,但故事里那些傻瓜却是真实地存在着。

  就拿炒股来说,每一次我们都是记住了股票代码,却不知道估值变了以后,它还是原来那只股票吗?每一次我们都是热衷于追求涨停,却不知道今天一个涨停明天一个跌停,你最后赚到了吗?

}

 20年前我刚入行时,一位前辈告诉我,他说他爷爷曾和他说:“好男人战争年代要当兵,和平年代要炒股”,这句话初听起来会让人笑,但这背后其实隐含了一个哲理:就是男人在战争年代当兵报效祖国,这是男人的事业,而和平年代从事金融业同样也是男人顶天立地的大事。资本市场不同于赌场,这个市场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同样我也认为是公正的。也许有人说A股市场不规范的事情太多了,何来公平、公正?其实非也,我做过蹲证券营业部大厅的散户(大学毕业后有几个月我泡在证券营业部大厅),我也做过十余年的券商分析师,我还做过8、9年的投资机构,所以我对这个市场到底公平与否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虽然A股市场暂时在某些方面仍有不规范之举,但世界上哪个市场就完全公平?A股市场上机构的资金实力是对市场走势有很大影响,但市场规律性的东西最终仍无法改变,这就好比说这一年来很多价值投资者总念叨的那句话:“市场的理性从不会缺席,至多是迟到”。在新浪开博已经一年了,开这个“博”其实主因是此前我在某金融论坛里看到价值投资者被众多投机炒家肆意羞辱,当时银行股的市场表现又确实不争气,搞的很多银粉在羞辱声中自己都抬不起头。俺出于打抱不平的想法,开始帮银粉和一大帮银黑吵嘴,而俺想着反正吵架也要找论据,索性把论据归纳整理下放博客上,这样也许我的投资理念可以交流给众多股市新人,或者是还在走弯路的半新不旧的人?虽然这些理念不见得正确,但至少也不会有大错。


我踏入金融行业已经23年了,

目前仍活跃在A股市场上再比我资历老的人屈指可数了,但还是有,谁?安妮,我当年是听安妮的股评成长起来的(安妮同期的名人还有陈刚),而南雷(雷立军)北云(赵笑云)则都是后期很久的人物了。1995年前后,安妮在中央广播电台证券之声栏目里讲解市场、分析市场热点对我那代投资人影响极大,我清楚的记得安妮当年大力推荐深长城、新大洲、深发展、四川长虹、江苏春兰等绩优股,而当年这些股票也确实给力,一涨就是近10倍,所以安妮的理念对当时刚踏入金融行业的俺触动极大,让俺在刚入行没几年时,就深刻理解了价值投资的意义。几年前我没退休时,有几次开会及会后吃饭时,我见到安妮大姐,我只默默的端详这位慈祥的大姐,但我没敢告诉她我是听她股评成长起来的。

是缘于大学毕业前某天在学校看到的一份报纸,上面有篇文章说华尔街的理财师年薪百万美元。当时报纸上那篇文章对诱惑极大,因俺大学里学的是有色冶金专业,之所以选这个专业,是俺那教育战线工作数十年的父亲帮俺选择的专业,他老人家认为经济越发展,有色冶金行业就越重要。没错,事实是这样,可俺的性格放荡不堪,俺这样的性格根本不适合在厂矿企业工作。于是俺在大学里从入学成绩排专业前列,到毕业时开始倒数几名,等毕业时我一度惊喜自己居然拿到了学士学位,因为原本我以为自己是要肄业的。毕业回到家里时,俺父亲看着俺哭了,说:“儿子啊,你没学会吸毒已经很难得了”。没错,俺读书的那个边陲城市在那个年代就已经毒品泛滥,当时俺从鸡头跑到鸡屁股,原因是俺想着只要离家远,只要我父母跟踪不到我,那我不管去哪里都行。可当俺入学后并了解到有色冶金专业是怎么回事后,俺开始自暴自弃,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甚至连老师都照打,半夜无聊时跑到教师宿舍区把教工的鸡笼子整个抬走,然后送饭店去,拿多余的活鸡充当加工费,而打架打的离谱了,派出所的紧闭室也蹲过了,打食堂工人打到全部食堂罢工,所以读书那些年俺就几乎没啥坏事没做过,当然男女之事真的没做过,因那时没有网络,根本还不懂啥是男女之事。为此,系里老师“表扬”我,说我是“一条鱼腥了一锅汤”,搞的我毕业N多年了都从不参加任何校友会活动。但2009年春节,俺自驾去云南游玩时,还是回到校园里看了下,因那毕竟是我的母校,当时是春节放寒假,校园里没人,只有梅花绽放,俺在当年读书时经常停留的校园角落静坐了很久。

俺开始挖苦心思想进金融行业,那时书店里没啥金融方面的书籍,当时俺是抱着台湾张龄松写的《股票操作学》去了解金融知识,开始阶段在期货行业混了几年,那年代国内各地区雨后春笋般出现一批从事外盘期货交易的期货公司(事后知道都是对赌的黑期货公司),当时交易品种主要是SP500指数期货、恒指期货,美国猪腩、日本干茧、日本红小豆等期货交易品种。期货行业的那几年对俺刺激很大,某省级金属材料公司7000万资金在俺和客户的手里输了出去(输这么多也不完全怪我,开始是我指导客户操作,后来客户觉得期货简单,于是自己亲自乱来),当时还有一位残疾人客户,30万资金开户,也是初期我操作,后来客户觉得期货很刺激,于是主业放弃了,开始全身心炒期货,最后由我帮下单变为他自己下单了,再然后的结果是爆仓,不断的补保证金。而补保证金时开始是几万几万的补,后来是几千几千的补,再后来是几百几百的补,再再后来是客户消失了。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年从事外盘交易的期货公司都是与客户对赌,那个年代没有网络,金融信息极其匮乏,期货公司内只有台终端机能接受路透社的金融信息,而我们期货经纪人就靠盲人摸象,根据K线乱搞,客户对期货交易也从不熟到逐渐熟悉,最后大多都开始亲自上阵,这样就更加快了爆仓死亡的进度。


期货行业的从业经历让俺深刻理解了金融风险,

当俺最终认识到期货行业极其混乱,了解到从事外盘交易的期货公司都是对赌后,俺下定决心退出期货口,转券商行业。但那年代券商行业也极其难进,俺还记得海通、南方证券等员工都分房子,行业的福利待遇极高。那时下单要用笔填写交易单据,如果开通电话委托还要缴纳每月20元的管理费,后来逐渐有了无盘站(用小键盘下单)。因为进券商无门,俺只有先去证券咨询公司。在证券咨询公司期间,俺不断往三大报投稿(中证报、上证报、证券时报),然后俺拿着报纸上很多俺的文章去证券公司应聘,这样终于俺如愿进到券商行业。俺进到那券商行业后,在行业内首创了盘中咨询点评活动,就是通过营业部的广播系统,在市场交易时段内即时性的对市场热点、走势进行点评分析。俺刚开始搞这活动时,营业部里所有股民都愣住了,因为那时股民从没感受过交易时段有分析师能就市场热点、走势等做即时点评分析的。进入到券商行业后,俺开始在各级电视台、电台里做股评(当年的股评是正统的,电台和电视台要给我们稿费,不是现在这样做股评要给电视台交包栏目时段的费用)。1998年前后,每周五最重要的时间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要回顾一周,然后展望后面),俺在某省级电台和北京的水工两人,俺讲前面15分钟,水工讲后面15分钟。那时俺不断提醒股民减持四川长虹和深发展,当时这两只票是从7、8元上攻到60元,然后回档到40元区域休整,当时满市场的言论都认为长虹和发展休整后要展开第二波更大的攻势,但俺当时没这样认为,俺不断提醒股民要清仓退出,结果俺提醒长虹、发展要减仓后,这两只票并没有马上下跌,相反还涨了几天,于是有听众打电话投诉我,说我是胡说八道。可没多久,长虹从40元区域不但没有进行第二波上攻,相反是直线滑落到不足5元位置处,股民这才知道我没坑他们。我说这个是想说什么?我是想说分析师要有良心!因为市场上的股民已经很可怜了,那时券商还没有什么研究报告、策略分析报告等,所有股民对市场的认识几乎都要从电台、电视台的股评人嘴里得到,或从三大报上去看文章,所以股评人知识水平能力如何、道德良心如何,会影响到千家万户。而我自己清楚的知道:在俺从业这20年里,俺从来没有昧着良心坑过任何散户,俺一直以来做人的原则是:要么别说,要说就要说实话。

俺很快电台有声、电视有影,报纸有名,于是开始了俺在券商行业流窜达十余年的经历,当然那之后不是我去找券商,是其他券商主动找我。所以在券商行业谋职的十几年里,俺呆过的券商有4、5家之多,基本是每家券商只干几年,然后其他家券商给更优厚的条件后,俺就跳槽(但现在回头看,所谓的更优惠条件其实都是蝇头小利)。在券商行业工作期间,俺的主职是分析师,有时也帮券商自营部门操作分仓盘(当年券商坐庄是名正言顺的),我操作过的分仓盘有虹桥机场、铜都铜业、北大车行、哈医药、人福科技、也管过三驾马车的新疆屯河、湘火炬、合金投资等,当然那时俺是授命负责管公司自营盘分散在俺所在营业部的账户,而那年代券商的自营盘其实基本都是坐庄干,2000年前后整顿证券行业,券商坐庄行为开始被明令禁止。


2001年俺因特殊原因南下,

在南方的一券商,这也是俺在券商里工作年限最大的一次。2005年,俺因为特殊原因从此告别券商行业(原因有点特殊,大概是俺在这券商工作时,控制的资金量大了点,个别票的流通盘被俺拿的多了些,快超过流通盘的50%了,但俺是价值投资,没对敲,更没操纵股价,只是俺把低估的票买完后,在中高位把它推荐给公募基金了,公募也认同,公募接过筹码后继续价值投资)。2007年俺组建自己的投资公司,后面这些我不方便说了。。。。2013年初,俺选择了退休养老,虽然我年龄不老。尽管俺退出金融行业的一线,但无法完全割舍和行业的联系。2011年初,俺把大头资金转投到PE领域(私募股权基金),由此躲过了A股市场2011、2012年的大跌,但二级市场仍留部分资金,主要是我不想让自己的脑袋生锈,毕竟二级市场是我的老本行,所以我开始成为“职业投资人”。不管是什么投资人,我都经常告诫身边朋友:投资是要赚自己能看得见的利润!如果投资实业,我们一般都要对准备投资的行业做详尽分析,比如分析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情况、竞争对手的占有率、产品销售情况、销售利润率、市场风险等。但很多人买股票,往往只随意根据K线技术形态,或者看到股价有资金推动迹象就贸然跟进。这样,往往是买进之后都还不清楚上市公司是做什么的,甚至是财务指标情况都没搞清楚,几十万甚至几百万资金这样就随意打了进去,这是干嘛?是在赌场押大小?而即使是押大小也要做分析啊。而实际上投资很难吗?投资确实是简单的事情,但你要明白市场的机理,越是无效的市场机会就越大,我们需要做的是选择被市场低估的品种,买进然后耐心持有并等待市场发掘其价值。2003年底时,俺留意到某港口机械行业公司正处于行业发展蒸蒸日上阶段,因为当时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正如火如荼,这公司因订单量巨大,产能严重不足,不得不扩建大型生产基地,公司业绩更是连年增长。这公司当年总股本是4.56亿,流通A股不到1亿,前十名股东然只有一家公募基金持有很小数量的流通A股,研究透了这家公司后,俺全仓拿了这票,从2004年初到2006年8月,全仓持有近3年时间,从这公司全部流通A盘只有0.88亿股拿到流通A股变成10.88亿股。在俺持有这票的三年时间里,其经历过两次10送10、一次10送5分红送股,又经历了股改对价的每10股对2.5股,最终全仓持有的利润达5倍。在俺全仓减持出来后,这票在2007年牛市后半程里,从俺减持的价格起又涨4倍,也即这公司的股票在这轮牛市里实际涨幅是20倍。俺之所以退出这票是因为又找了新的低估品种,这是一家资源类的公司,当时股价6元,因2007年牛市里市场热炒的一个重要题材就是炒作资源类公司的股票,如山东黄金、盐湖钾肥等都是当年市场超级明星股,俺看中的票是有木材资源的公司,俺6元进场,股价到25元处时公募基金也发现了这票的投资价值,公募进场后其最终股价上涨到40元。也即年这几年里,俺合计也就买过两、三只股票,但每只票都是全仓买入,最终获取的利润是25倍。所以,在资本市场上如何获取投资收益?其实就是寻找价值被低估的品种,下狠手,重仓持有,然后耐心持股,直到其低估的价值被市场发现并被市场发掘为止。如果你持有的票长期得不到市场认同,那很大可能性是你错估了其价值,因为如果价值真被市场低估,那么市场最终绝对不会错过对这金子的发掘。为何要重仓并耐心持有?投资领域有句名言:“鸡蛋不能往一个篮子里放”,但我每次出去讲课(主要是给银行理财经理讲课)都是告诉学员鸡蛋必须往一个篮子里面放,包括巴菲特、彼得林奇等投资大师,真正让他们获得超额收益的其实都是他们重仓的那几只股票,但这些投资大师的资金是几百亿美元的规模,我们的资金是多少?重仓一只看好的品种,如果它上涨3倍,那么总账户资产就上涨3倍,如果仓位过于分散,即使有几只票大涨,对你总资产收益其实没大帮助。所以很多年来在券商做分析师时,我如果想知道客户是否赚钱,我一般就问拿了多少只股票?如果客户说拿了十几、二十几只股票,那不用再问了,这客户是赔钱的。为何要耐心持有?任何一轮大级别的行情里,持股不动的收益往往是利润最大的收益,以前市场有句俗语:“股票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先涨后涨之分”,当然股票确实是有好坏之分,但在兵荒马乱,以恶性炒作为特点的A股市场上,确实无论什么股票最终都要得到爆炒,但A股市场规范后,也许这样的情况会少很多。

你的投资理念是怎么形成的?我每次都笑答:“我在券商行业那么多年,股民怎么赚钱我没学到,但股民怎么亏钱我都清楚”。没错,A股市场基本是5年消灭一批投资者,我经常更正身边人关于“炒股票”的说法,我每次都告诉他们“股票是投资的,股票不是炒的”。投资是件快乐的事情,看一只股票的走势,不要总象散户一样天天盼着自己所持的股票每天都大涨,那是不现实的事情,投资要换位思考,就是多站在做盘角度去着想,也就是多站在机构的角度去想股价应该怎么走,这样往往可以让自己有更大的视野。另外,要明白和理解市场的运作机理,千万别以为每天涨停的票那么多,所以想着靠投机、想着每天都能抓涨停而迅速获取暴利,这不是你能拥有的本事。投资要明白的道理是:一把锯子放在眼前,不要总去琢磨每个锯齿有多深,每个锯齿有多高,如果忽略每个锯齿只看整个锯身,那投资确实是快乐、简单的事情。而如果你过于纠缠细节,那么永远不可能拥有好的心态,这样也就很难获取到真正超额收益,即使侥幸赚钱,我也无法认为你最终能锁定这些利润。


好,回顾一下在新浪开博的这一年时间里,俺

问心无愧的认为俺没坑过任何读者,发这博客俺还有个目的,就是身边人经常问我投资方面的事情,我懒得每次都去解释,所以我把自己对市场的理解发博客上,然后每遇到朋友问我时,我都是直接把博客地址丢过去,让对方自己看,我的想法是看得懂就知道怎么投资,看不懂那我也没办法了,因为一直以来我很少回答别人买什么股票的问题,我始终认为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为市场的机理搞不明白,那么一次两次我可以让你赚钱,但我不可能永远管下去,那以后怎么办?再把利润吐回市场?       

       本文发于2013年12月27日,这是当时在某金融论坛上和别人吵架的帖子,当时市场对优先股的了解还不多,优先股细则更没出台,所以当时对优先股的理解现在看是错误的,包括后来实际发行采用的方式都和一年前我们想的完全不同;

       本文发于2013年12月27日,当时优先股刚提出,市场上很多人断章取义,认为政府是把优先股制度作为又一种掠夺市场的工具。当时,市场对优先股到底怎么发行还没有搞明白怎么回事,所以误解很多,这文章的内容也是在那金融论坛上和别人吵架的帖子内容。

       本文发于2013年12月29日,当时俺对银行股未来走势的预期,俺认为2014年度内优秀的股份制银行应该可以看30-50%的涨幅,几大国有行应该有15-30%的涨幅,实际情况是从3月份起,整个银行股板块开始异动。

       本文发于2014年1月1日,是某金融论坛上有银黑说银行股市值太大,资金根本拉不起来,当时俺驳斥对方的言论,就是谈银行股的实际流通市值到底多大。

       本文发于2014年1月5日,当时银行股被公募基金狂甩,股价不断下行,面对银黑的猖獗和嘲讽,银粉普遍承受着屈辱,俺公开提出俺就要当脑残银粉。

      本文发于2014年1月8日,银行股在基金的抛售下股价大幅走低,为了给价值投资者打气,俺阐明2014年就是银行股翻身元年,部分银行股有望在2014年上涨50%。

       本文发于2014年3月22日,面对A股市场长期熊市,对如何激活市场,俺指出如果想把市场搞活,上交所不如就直接从银行股下手,因只有银行股上涨,才能把市场的估值重心提上去。而实际2014年行情启动,正是从银行、券商股开始启动。

       本文发于2014年4月27日,面对公募基金一季报里继续减持银行股及大蓝筹股票,然后去追创业板小票,面对公墓基金这样的操作方向,很多银粉也开始担心蓝筹股到底能否得到市场认可?为此俺从公募基金仓位配置上做分析,告诉价值投资者公募想再砸蓝筹股已经没能力砸了。 

       本文发于2014年6月15日,当时市场上国泰君安的400点反弹观点成为市场的笑柄,安信证券则猖狂的反复大唱“孔雀东南飞”,然后又无耻的又来“再飞一会”的观点,所谓的“东南飞”意思是往屏幕的右下角飞,因地图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东南飞”就是不断的屏幕的右下角飞,就是不断下跌的意思,面对安信这样无知的理论,俺实在看不下去了,怕投资人真的安信证券观点误导下然后在2000点割肉,所以俺只能靠自己有限的呼声提醒有缘人“2000点是世纪大底,一定要珍惜”。


       本文分别发于2014年7月26日和8月2日,写这部长篇的目的,是从市场机理方面想把A股市场是怎么回事告诉读者,同时用各种数据分析、周边市场情况等说明银行股、蓝筹股的巨大投资价值,及用A股历史上无数案例,说明价值投资对投资人的意义。这篇文章耗费俺2个月时间,直到把俺写到天昏地暗的程度,可最后还没完全写完。

       本文发于2014年8月15日,针对很多人提出的银行股涨10倍是否是天方夜谭时,俺用数据告诉投资者,银行股上涨N倍与A股市场市值没矛盾,并且俺也指出银行股必须要涨。

       本文发于2014年8月29日,在银行股小幅上行后开始横盘整理,但横盘后股价再度走低,此时满市场又开始唱空银行股,当浦发滑落至9.36元时,俺阐明无需担心,这个位置是补仓的好区域,次日起,银行股的股价开始探底回升。

       本文发于2014年9月10日,面对公募基金不断抛售蓝筹股,然后拼命扎堆创业板市场,并且创业板指数不断上行,市场再度开始迷茫到底是选成长股还是选择蓝筹股的关键时点,俺再次阐明:蓝筹股才是牛市的源动力,并且投资蓝筹股才可以获得真正大的投资收益,同时用各种历史数据阐明每次大级别行情里,只有蓝筹股才能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



       这三篇文章分别发于2014年9月17日、10月22日、11月14日,因沪港通实施后,对A股市场会产生很大影响,外资的投资理念将逐渐改变A股市场,但外资到底是什么理念?外资对新兴市场到底有什么影响?这三篇文章从外资对台湾、韩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影响做全面分析,然后俺给出的结论是:外资进场后会以游资蓝筹股为主要投资对象,尤其是上证50指数中权值最大的成份股。而A股市场上证50的成份股中权重大的多是金融股,也即沪港通实施后,金融股将有非常好的表现。 

       本文发于2014年9月18日,在沪港通开通倒计时阶段,沪港通实施后,外资到底会买什么股票?很多券商策略给出的分析结果是买香港市场没有稀缺资源股?其实这是无稽之谈,外资只会买权重股,尤其是银行股,因银行股本来就是上证50指数的权重股。而事实上沪港通从11月17日开通后,到12月19日这一个月里,买入的主要品种确实就是上证50指数的大权值股票,如中国平安、招行、中信证券、茅台、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上海汽车等。

       本文发表于2014年10月9日,银行股开始拉平台后,这已经是典型的上攻中继形态,机构资金在这平台上连续打压吸筹,并且在资金流向上,银行股及各类大盘蓝筹股已经连续几个月位居资金流向排名的前列,并且,上证50的成份股更是显现出明显的资金大规模在流入的迹象,虽然这段时间银行股及大盘蓝筹股的股价都没有像样的表现,但行业及板块资金流向其实已经折射出这是大战前的沉寂,如上证50指数的成份股如浦发、民生、中国联通、招商证券、光大银行、海通证券、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建筑、交通银行、光大证券等连续数天排名资金流向排名前列。终于,从10月31日起,券商和银行股、保险股纷纷开始旱地拔葱揭竿而起,可这段时间里,超级机构一直在加仓,而散户一直在减仓,散户们,你把廉价筹码拱手相让,难道市场没给你大战就要爆发的信号?

       本文发于2014年10月10日,A股市场的蓝筹股暴动行情就要启动,可很多中小散户投资者却继续跟随败家的公募基金涌入创业板,并且跟公募基金一起举哑铃,并且还有大部分中小投资者继续追逐题材概念股,上面已经都发文件等要加强退市制度,要疏导市场的投资理念,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散户追随垃圾股、概念股、题材股的炒作?俺在这文章里再次苦口婆心的告诫您:走价值投资之路,投资那些低估值的蓝筹。

       本文发于2014年10月31日凌晨2点,面对大战前的沉寂,俺再次发文提醒要高度重视市场中众多优质蓝筹股的投资价值,并且引用各种市场数据,阐明上市公司利润的增幅其实就是股价的涨幅,这篇文章发出7小时后,也就是10月31日上午9:30分起,平均5倍市盈率的银行股开始大幅上攻,俺在大战序幕拉开几个月前就用各种数据讲蓝筹股的投资价值,然后在行情启动前数天明确告诉散户千万不要当韭菜,千万不要让市场机构给当韭菜给割了,再然后又在大战爆发前的7小时再次提醒一定要盯紧市场上的低估值蓝筹股,并且俺还说了怎么操作,就是选市盈率低的优质蓝筹票,买进去,捂住即可。

       本文发于2014年11月14日,有关沪港通外资投资A股市场的资本利得税明确了,因为此前QFII时代,资本利得税一直悬而未决,这也是外资针对A股市场投资最为担心的事情,但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出台后,这从跟不上解决了外资的顾忌,可当时市场上很多抬杠子者认为“暂时不收”,那说明以后还是要收,所以这是利空。而俺看到市场上那么昏庸者这样的言论时,俺是哭笑不得,这些人的神志是否清楚我无法辨别,但我确定这帮搅屎棍类型的投资者在投资生涯中可能很难赚取到应有的利润,因这类人对市场的机理屁都不懂,他们唯一会做的就是歪曲政策。11月14日税务总局出台沪港通外资的资本利得税规定后,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开通,11月21日A股市场即拉开牛市序幕。

       本文发于2014年11月16日,就是沪港通开通前一天,俺怕各位搞不清楚沪港通实施后,外资会买啥,所以再次用数据告诉市场,外资要买上证50指数的成份股。因很多外资是参考富时50指数的成份股来选股,那么富时50指数含深圳市场,但这次是沪港通,不是深港通,所以外资会按富时50指数的成份股权重来选择标的,而扣除深市股票的富时50指数,其实基本就是上证50指数的成份股,所以俺用安硕A50ETF、南方A50ETF仓位的持股名单做详细说明外资进来后要买啥,而实际上沪港通实施后,外资实际买的正好就是这些股票。

       本文发于2014年11月17日,即沪港通实施后的第一天,A股市场高开低走,此前媒体言论是一边倒的看好沪港通开通后的市场走势,但沪港通真正开通后市场没有出现国内投资者预期的那种外资高位接盘的情形,媒体又开始唱衰沪港通,面对这样的情况,俺提出沪港通实施初期市场怎么走并不重要,同时阐明这几天即使弱势,但对后续市场走势其实没任何影响。

       本人发于2014年11月18日,是沪港通实施后的第二天,这一天里A股市场继续大幅下挫,媒体也再度唱空沪港通,很多投资人看到沪港通实施2天后市场的惨淡情形开始悲观失望,俺不得不再次发文,告诫投资者平常心对待市场,并且指明A股市场的大牛市已经拉开序幕,同时指出外资的投资手法和我们想象的不同,外资不擅长追高买入,相反弱势市场才是外资真正大买的开始,而A股市场的牛市趋势已经确认,我们需要的只是持股耐心等待。

       本人发于2014年11月30日,原本这篇文章我是准备发在银行股启动前,但因各种原因我一直没完成稿件,这篇文章的观点,主要是告诫投资者,银行股是市场的基石,银行股能否启动的背后是有很多资金博弈的因素在制约银行板块的走向,但因为俺的懒散,这篇文章一直没有写完,后来俺懒得再写了,索性把半截的文章发了出来。当然,结论性的东西我在这篇文章里没有写,但其实结论我已经在此前的文章里数次表达过观点了,就是银行股的投资价值已经凸显无疑。

       本文发于2014年12月2日,面对银行股的崛起,很多市场人士大骂银行股不应该走强,甚至很多意志不坚定的银粉也把坚守了数年的银行股筹码轻易拱手相让出去,这个时候是买还是卖?俺只能用加杠杆来表明俺对这阶段银行股操作方向的态度。

       本文发于2014年12月4日,俺含蓄的指出再加仓的话,俺只敢琢磨二线蓝筹股了,意思很明确就是银行股短线拉的太急了,也即需要适当注意一下银行股的短期风险。

      本文发于2014年12月8日,券商股、银行股连续拔高,市场成交量连续放大,俺解答了几个市场最为关心的问题,市场对银行股的走势痛骂者众多,而持有银行股的银粉则是打鸡血一样兴奋,但俺用实际操作的行为提醒市场银行股需要调整了,俺说的明确,再加仓暂时不考虑继续追银行股了。果不其然,12月9日银行股一根长阴下来,这根长阴一度击碎了很多人的梦想。

       本人发表于2014年12月9日,券商股暴跌、银行股当天暴跌,市场怕了,很多人甚至认为A股的天要塌了,面对金融股这样的狂跌,俺说了,洗洗更健康,这样跌的话,我又可以买了。那么俺买没?俺确实又买了。

       本文发于2014年12月11日,对于沪港通实施18个交易日后,外资到底买啥了?俺给了总结,外资买的就是俺说的那些东西,但这篇文章结论我没写,其实写不写也没大必要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外资买这些大权重股票越买越多,然后这些股票的市值占A股市场总市值的占比将越来越高,因为现在沪港通实施后进来的还都是虾兵蟹将,真正重量级角色还都没来,那么等2015年A股市场加入MSCI指数后,真正大级别的机构进来还是买这些,那么结论是什么?结论就是拿住这些股票,然后坐享超额收益就是了。为啥是超额收益?因现在这些股票即使股价再上去一倍,难道估值就高了?现在涨只是补欠账而已,以后公司利润增长,这个利润增长最后也是要体现在股价上的。但这个体现在股价上,是一波行情直接上去?不是,要有震荡,但这个震荡你能把握住吗?

       本文发于2014年12月17日,银行股调整结束后又开始蠢蠢欲动,但很多银行股的持有者已经快拿不住筹码了,然后让俺发博,俺说啥呢,说几句话表示个态度?好吧,12月4日俺说了再加仓的话,俺选二线蓝筹,那么俺12月5日确实选了青岛海尔。12月9日银行股暴跌后,市场开始恐慌了,俺说了洗洗更健康,并且说明了这样跌的话,俺又可以买了,当然俺也确实买了,因俺出了海尔重新加了银行,因兴业又到了我此前制定好的回到5倍pe我就买的区域,既然到了我就买呗,因为股市就这么点事,没什么复杂的。


好了,回顾这一年以来俺在博客上发的这30篇文章,俺

该说的理念也说了,前段时间市场迷茫时在关键时点俺该提醒的也都提醒了。但俺一直以来违背了自己的原则,因此前我从不在网络上谈关于投资的话题,这一年来俺之所以在网络上谈投资方面的话题,就是因为我前面说的,在某金融论坛上,价值投资者被投机客们肆意嘲笑、讽刺及挖苦,俺当时实在看不下去才出来说话。但这不是俺的风格,因一直以来俺几乎从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目的就是想平淡做人,现在俺人已退休,但追求的是隐居生活。而俺在A股市场最让人迷茫的阶段里,已经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俺已经把渔授予了所有朋友,俺希望各位在未来的投资生涯中,能学会分析市场的方法,然后自己多动脑筋去分析市场,因为投资本是轻松快乐的事情,只有这样,您才能更快的成长起来。另外,这里的旧文全都保留,各位朋友以后向查找旧文都不影响的。


  在这里,俺和大家诚恳的说声再见,

包括我文中提到的那金融论坛,俺同样封笔,最后祝各位在未来的投资生涯中都能取得好的收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价值投资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