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但斌的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念,在国内证券市场真的能赚钱吗

但斌:价值投资切忌在错误的方向上坚持
证券时报网()03月29日讯
但斌以长期持有优秀公司著称。他长期持有、、等蓝筹股,被称为&复制巴菲特最成功的中国人&,著有《时间的玫瑰》一书。我们将如何在中国坚持价值投资这一理念?如何面对价值投资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东方港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但斌做客财苑,与您共同探讨价值投资的秘密。
有网友称但先生为&中国的巴菲特&。对此,但斌回复,他不认为自己不是&中国的巴菲特&,大家都只是普通投资者,在中国践行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巴菲特的理论不难理解,但身体力行则比较难。如果所投企业持续上涨就没问题,但如果阶段性的下跌,坚持意味着要抵住诱惑和忍受浮动亏损。看好的股票未必如预期的上涨或价值回归,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等待或亏损的过程中,能否坚持信念或者理念是最难学到的。
更重要的是像巴菲特一样洞察力。在万千股票中,巴菲特重仓选择了14个股票,其中7个股票赚了270亿美元。你有巴菲特的洞察力吗?他的理论很简单,买一个好东西,长期投资,但是否有洞察力挑到好东西呢?千万别在错误的方向上坚持,比如买钢铁行业的股票长期投资就不一定有好结果。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但身体力行很难。
更多精彩请点击访谈链接:参与互动!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实时热点专区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财苑社区()融聚国内知名经济学家、执业分析师、企业高管、机构投资者、证券投资顾问等专家人士,致力于打造中国资本市场高尚社区。赶快加入吧!。
&&&&中国资本市场信披平台实时发布上市公司、基金、港股、监管文件等各类公告,提供免费订阅功能,手机短信提醒。信息公告,即刻知道,详情请登录。
  声明:此栏目文章为证券时报网()原创资讯,不构成投资建议,证券时报网拥有完整版权。经证券时报网授权转载的,必须正确标注来源。侵权必究。
24小时快讯排行但斌偏执推荐广药股票被质疑 投资理念存争议_股市评论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但斌偏执推荐广药股票被质疑 投资理念存争议
  近乎偏执地推荐广药让但斌备受质疑,他的价值投资理念更是被争议多年。
  文/本刊记者 宁鹏
  8月13日,(600030)近乎跌停,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东方港湾”)董事长但斌躺着“中枪”了。
  有机构人士称但斌将中信证券的股票借给海外机构沽空。但斌抱怨:“这哪是哪啊!我1股中信证券股票都没有,怎么借啊?!谁放的谣言?”
  这已经不是但斌近来的第一次躺着“中枪”了,除了“中枪”,但斌还在投资广药一事上备受争议……但更多的争议还是在其所坚持的价值投资理念。
  近来屡屡“中枪”
  对价值投资的执著以及直言无忌为但斌赢得了许多“粉丝”,但同时也让他时常处在风口浪尖。
  除了近期在中信证券股票被做空一事上躺着“中枪”, 还有一份后来被其本人证实为伪造的《东方港湾内部会议纪要》在坊间盛传。
  在该纪要中,但斌被描绘成一个靠愚弄客户“每年获取3%~5%管理费”的大骗子。
  但斌告诉《》记者,东方港湾主要的商业模式是盈利部分才有少量提成。客户没有盈利,东方港湾一分钱收入都没有。这与靠规模取胜,无论客户是否盈利,以提管理费为主要来源的某些公司有非常大的不同。
  “中枪”倒也罢了,谣言自然会破,但在近期的广药与加多宝的品牌之争中,但斌鲜明的态度所引发争议的就有点说不清了。
  加多宝和广药的纷争从5月份开始,已持续近三个月时间。
  但斌力挺广药,他在博客写道,“我曾说过,资本市场有些钱是不能赚的,能赚也不要赚,你看看,加多宝是如何打垮‘王老吉’传人的公司王老世家的,以及今天的种种事例,就知道谁值得信赖。我选择道德上值得信赖的,如此,当然选择广药!”
  作为广药的投资人,且有着广泛的影响力的但斌如此在微博上力推广药,引起不少市场人士的质疑。
  有投资者表示,“坐庄不是你的错,但是一个人利用其微博200多万粉丝的影响力,整天搜索茅台、广药、王老吉的正面报道并逐个转发,吸引散户来跟庄,你这手段卑鄙吗?”
  有了微博之后,类似的案例早已有之。去年8月底,在微博上“炮轰”增持的史玉柱,就曾因此被北京证监局约谈。
  但也有很多人支持但斌,还有一些较为中立的观察人士则建议“请但总最好在微博和博客中公示自己相关股票的仓位和买入卖出时点。如果不方便这么做,还是保持缄默更好”。
  “时间的玫瑰”战胜“时间的霉味”
  谣言之类,但斌尚能辩白,但2008年业绩大幅下滑所引致的投资者及媒体对价值投资理念的怀疑和批判,只能让时间和业绩去淡化了。
  2008年有一位客户给但斌发了条短信:“你知道今天股票的情况吗?”他如是回复:“内忧外患但请相信我们投资的企业!”
  当年,上证指数下跌65.39%,东方港湾马拉松业绩下滑了61.28%。“时间的玫瑰”也因此一度被奚落为“时间的霉味”。
  与其他人不同,无论牛熊,但斌始终选择全仓持有。
  对于不会卖出的质疑,但斌这样回应,自2004年东方港湾成立以来,在较高的历史价格,曾经卖出过(000037.SZ)、(000022.SZ)、(000088.SZ)、(600085)、(000538),(000869.SZ)等企业,从来未卖出过的是(600519)等。
  但斌的三大卖出标准是:优秀企业被市场过度高估;优秀企业开始衰退期;发现更优秀的企业,更换旧的投资。
  但斌告诉本刊记者,不卖出的理由也很简单――害怕与那些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企业失之交臂,骑上“黑马”容易,但走完全程就非常困难了。
  质疑之下,但斌痛苦反思,他对价值投资的理解有了许多改变,最大的改变在于如何选择长期投资标的。
  但斌认为,2008年惨败的最大原因并不在仓位,而是长期投资标的的选择,当时仓位中有50%是地产、银行、保险等周期性行业。
  他告诉本刊记者,比如钢铁企业、高速公路、房地产不能做长期投资标的,钢铁企业过了基础建设高峰期就会破产;高速公路只有几十年的经营权,充其量是个债券;房地产单个项目赚钱,商业模式不值钱。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但斌2008年是如何熬过的呢?
  “我不是悲观主义者。”但斌调侃道,资本市场有两类人,悲观主义者和乐观主义者,而《股票作手回忆录》的作者杰西?利弗莫尔显然属于前者。
  《股票作手回忆录》是很多投资者心目中的投资圣经,杰西?利弗莫尔在14岁与人凑了5美元进场,15岁赚到人生第一个1000美元,21岁赚到第一个1万美元,24岁赚到5万美元,29岁身家百万,30岁身家300万,52岁身家1亿。
  日,杰西?利弗莫尔第三次破产后自杀。留下一张纸条给他的第三任妻子,上面有句话意味深长:我的人生是失败的旅程。
  作为一个投资家,最致命的是失去洞察力。但斌认为,从1896年道琼斯指数诞生到1940年利弗莫尔自杀,美国道琼斯指数的走势跟上证指数20年的走势惊人的相似。
  在但斌看来,从长期来看,股市是螺旋上升的,这是资本市场最大的规律,道琼斯指数100多年来的走势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乐观主义者更容易在这个市场胜出。”但斌如斯总结。他坦言,正是那么一口气,让自己坚持到了现在。
  但市场对于价值投资的质疑并未尘埃落定,但斌有时也会抱怨,“某些媒体有意思,2008年我们做得不好的时候,时间的玫瑰变成了时间的霉味,这几年我们做得好了,又被揣测成‘坐庄’。如果预设了立场,就没有了公平。”
  但好在资本市场最有发言权的是业绩,在乐观主义理念,以及痛苦的反思之后,熊市之后东方港湾马拉松再出发了。截至日,东方港湾马拉松的净值自成立起有31.88%的涨幅。时间的玫瑰终于再放异彩。
  用乌龟精神跑马拉松
  和时间的玫瑰如出一辙,但斌还推崇乌龟精神。
  他曾写道:“乌龟在千年、万年的爬行中默默承受着孤独,因为一切的过程都要历经岁月的磨练,甚至恐惧的事件,投资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只能祈求上天赐予我们做出正确抉择的智慧,然后做我们应该做的事,余下的交由上帝来完成。”
  源于长期投资的信仰,东方港湾的信托产品多以马拉松为名。
  在但斌看来,没有任何一个投资者能够做到每次都逃大顶、抄大底,即便是价值投资的鼻祖格雷厄姆,年也亏得很惨,5年之后才翻本。
  投资是实践的艺术,也是考验人性的学问。巴菲特的合伙人芒格曾言,伯克希尔在历史上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成功,模仿成功的又是如此的少。
  但斌认为,尽管资本市场也有像索罗斯这样能够在跌宕起伏的市场上把握很大机会的资本大鳄,毕竟很难复制,而基于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办法,是一般的老百姓都能学习的,是一条康庄大道。
  长期投资的办法看起来很笨,其实却有大巧若拙的一面。但斌做了一个极端的假设,如果当年东方港湾只持有茅台一只股票,收益率反而会远远超过现在。
  当年但斌从技术分析转型到价值投资,希望找到长期增长的企业。他有两大标准:能够穿越周期的行业,其次是企业的管理团队。
  东方港湾所有投资过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如万科、招行、茅台、(600309),这些企业都有由非常优秀的企业家领导的管理团队,财务状况也非常好。
  中国是否存在可以穿越周期的优秀企业?
  诚然,中国没有可口可乐和喜诗糖果,却有贵州茅台和云南白药。但斌相信这些企业能够穿越周期,以贵州茅台为例,尽管曾经历每股200元到80元的下跌,现在却还在创新高;又如云南白药,现时的股价是2007年股市最高点的2倍。
  股指10年“上浮零”,刺痛了许多长线投资者的神经,价值投资在中国是否已经破产?
  但斌认为,还是有不少企业在过去10年股价涨了10倍。长期投资要穿越很长的岁月,可能发生战争、经济危机,以及很多其他的意外。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好的企业能够穿越这些变化,这是长期的确定性。
  “国民革命时期的贵州茅台是1毛钱一斤,你说它能穿越岁月的洗礼吗?”但斌反问。
  对于股市“赌场论”,乐观主义者但斌很难认同。
  他认为,如果股市是零和博弈,不可能会有生命力,它是共赢的游戏。世界上仅有少数国家和地区允许开赌场,而所有的国家都支持发展资本市场。
  中国的企业,以贵州茅台为例,第一年上市净利润是3.42亿,2011年净利润是87.63亿,2012年预测净利润约为140亿元,亿元左右,未来可能会到700亿~800亿元。
  但斌觉得共赢才是资本市场的根本逻辑,而将股市看作共赢游戏或是“赌场”,最终会决定参与者的操作模式。
  但斌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上升的时代,在他经历的上世纪80~90年代,以及21世纪前十年,社会一直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每隔数年,总有优秀的企业脱颖而出。
  但斌指出,要在资本市场长期胜出需要有成熟的理念和坚定的信念,而他也自认为具备这些要素。
  对中国经济下重注
  但斌抱有长期胜出的信念,那么价值投资在中国是否有未来呢?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国经济的未来。
  但斌有个朋友,曾想在2008年抄底,然而,在听完郎咸平教授的演讲后,他放弃了抄底的想法。
  但斌认为,投资家与经济学家最大的区别是,投资家看准方向后,需要真金白银地下注。而经济学家即使判断失误,依旧可以做学问。
  投资需要独立思考。遗憾的是,当某个你尊敬的人推崇某个观点时,多数人很难去质疑。
  某种意义上来说,投资是生死攸关的。倘若看空中国,对有产者而言,移民是最佳的选择。然而一旦移民,可能会错过经济腾飞过程的机会。
  有个有趣的现象,许多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很看好,而国内投资者却相对悲观。罗杰斯曾尝试由西向东穿越中国,8000里的旅程之后,他对中国的未来投了赞成票。据罗杰斯所言 “我手中的中国股票,买入的一刻起就未曾抛售过。”
  灯下黑是否存在?怎样才是真正的中国?
  是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还是但斌所成长的中部小城?假设一直在上海这样一个大城市生活,大部分人很难去理解整个中国,其他地方的人的想法。每个人都可能是盲人摸象,摸到了局部的真相。
  但斌小时候,有个愿望是爬上卡车的驾驶室看一看,愿望实现后获取了巨大的幸福感,而今汽车早已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在但斌看来,中国经济以及资本市场面临的许多问题,在美国也曾发生过,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伟大的博弈》曾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人要募集一笔钱,修建从地球到月亮的铁路,如此不可思议,但当时在美国却成功募集到了资金。
  困扰着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曾让许多投资者苦不堪言。无独有偶,美国也曾经有过用老鼠肉做的香肠。
  但斌对中国经济以及资本市场的未来的判断是乐观的,以他本人的人生经历来看,中国经济虽然面临许多挑战,但它一路向前,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尽管资本市场依然存在种种问题,而趋势依旧是螺旋上升的。
  基于对中国经济未来的看好,但斌在资本市场下了重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