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行就活不过70岁,外行人对人众金融70后个人理财行业还有哪些误解

非银行金融行业:大金融行情到底如何看?写在金融大决战第一阶段胜利之时
我们从6月28日正式提示决战大,大金融有大机会以来,目前市场终于企稳,出现不错的上涨,而大金融还跑赢市场10%,也有绝对正收益,尤其上证50中的金融股,可见我们的预判是正确的,可以看我们过去的报告,关键此时怎么看?对大金融政策怎么看?对人民币国际化怎么看?对金融怎么看?对地方债务置换怎么看?为什么现在只是第一阶段,什么时候会开始第二阶段?
1. 对大金融不要悲观,无论相对收益还是绝对收益都会不小,还望仔细研究个股 市场里面有一种观点,认为市场起来了,就不要买金融蓝筹了,赶快买前面跌的多的小股票。买超跌股搏反弹这是对的,但是对于小股票一定要分,就如同对大股票也要分一样,小股票要找到真成长,大股票要找到真价值,如果没有本事找,还是相信机构投资者比较好,因为市场现在动用的工具越来越多,越来越市场化,所以必然是机构投资者的崛起,不过就因为市场化,炒作型股票一定要小心,因为有了退市制度,有些股票真的会退市,如果不懂乱买,会造成巨大损失。而大金融的特点是平稳上涨,不会轻易被颠覆的,全球的大金融机构一般情况都能随市场稳定增长,买了之后放心,虽然不会暴涨,但毕竟平稳。那么下半年我之前电话会议也说了,现在依然坚持观点,30%的绝对收益,目前已经差不多10%了,还有20%呢,下半年一定要降低收益期望,不能再向上半年天天想着翻倍了,因为目前投资者已经变得理性很多,同时市场化的步伐是不会停下的,那么大概率收益暴涨暴跌的幅度就会缩小,所以30%的绝对收益已经很好了。 2. 对大金融走势的催化剂在哪?政策怎么看?对一行三会财政部国资委的政策预判?对股价如何影响? 对于央行,我们不能指望大放水,但是央行也会维持流动性的适度宽松,尽量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所以降准和降息还是值得期待的,但是也不要过度指望货币政策对的影响,过去几次的经验,降息降准,也没有马上改变资本市场的方向,但是保持关注,毕竟是一个利好方向。而证监会对于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是不会停止的,所以注册制改革不会停下,而法治化也意味着操纵炒作型股票空间将减小,国际化自然是进一步提高QFII,RQFII,还有进一步实现双向开放,那么对于金融蓝筹就是利好,因为外资如果能流入,首选必然是大金融,因为体量够,资源好,估值低,回报高。保监会已经提高了蓝筹的投资比例,而近期也允许公司做员工持股,所以下半年如果有保险公司能推出员工持股,对股价也是大幅的催化,而且资本市场稳住,保险自然也能通过投资赚更多钱,同时这次资本市场的教训,也显得保险的保障性功能尤为重要,对将来保费增长应该有正面作用。银监会和财政部肯定会想办法进一步盘活的资产存量,而且要引导银行的放贷意愿,例如已经把贷存比取消限制,而未来还有地方债务置换进一步推进,都可以对银行的股价形成支持,至于不良率确实还会往上走,但是股价关键看的是预期,所以如果对经济的信心逐步恢复,就算不良率还在往上走,股价也能有不错的回报,何况银行的估值那么便宜。国资委当然是加大国企改革的力度,国企的效率问题如何解决?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其中关键的一步,所以下半年国资委财政部相信也有不错的国企改革政策推出,而是非常需要激励到一线员工,所以国企改革对金融行业是个大利好。大金融也有不错收益。 3.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度如何?
下半年人民币国际化应该会稳步推进,我们不能因为发生了此次大调整,就认为我们应该往回走,封闭对外渠道,这是不行的,过度的保护是不利于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所以我们还是要勇敢的接受挑战,在竞争中提升自己的实力,当然开放的速度要一步步来。总体来说,人民币国际化对大金融行业是利好,我们可以看历史,每次人民币市场化改革,国际化推进,例如13年的沪港通,05-07年的改革,对金融股的利好程度明显比其他行业强。所以下半年这个利好的推进也是对大金融是不错的。 4. 对大博弈第二阶段的看法和应对策略。 第一阶段之后,我觉得不能盲目乐观,又回到以前很多人鼓吹的一年上万点之类的,而是要充分意识到这次博弈代表着未来可能博弈将逐步常态化的状态,第二阶段可能已经开始,和第一阶段的暴涨暴跌相比,第二阶段可能更加平稳。为什么会有大博弈?因为人民币要国际化,还有很多坎要过,各种改革要推进,必然也要有持续的博弈,但是不管怎么博弈,必然都是要抓紧时间研究手里的个股,因为未来有些股票能涨50%,而有些股票可能跌50%,光判断和风格的时代就要过去了,下来必然是要真正回到行业研究,基本面研究,所以抓紧时间进步,才是此时应该做的。 5. 对金融个股投资逻辑: 绝对讲故事的股票不要再碰,最好买动态15年市盈率在30倍以下的个股,至于是不是真成长真价值,还望能深入研究。 【银行】大盘逐渐走稳,波动收窄后,各行业在方向的选择上出现一定的分化,而银行胜在稳健,确定性强,值得配置。债务置换和地方版AMC合力能够较好缓解行业不良压力,现有估值过分悲观,行业改革转型必然会经历阵痛,但上半年利率市场化等负面预期已经反映的比较充分,往后看下半年银行有国企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综合金控平台等众多看点可以成为催化因素。银行因其高股息回报率也是新进场资金(特别是潜在的海外资金)的配置重点,而作为在大盘指数中占据接近20%权重的大蓝筹板块,相对低估值(15年PE7.4倍,PB1.17倍)提供充分安全边际,是本轮市场的中坚力量,打上底仓,无惧风雨。 个股选择:接下来行情分化下,因中报季来临,短期关注预计有良好业绩的中小银行。稳健为主的资金建议继续选择四大行中的低估值品种,而风险偏好稍高的资金可以适当加强银行股中高弹性、相对涨幅落后或者股价低于定增价格标的的配置,比如兴业和部分城商行。而从精选个股的角度出发,中长期我们还是沿着优质城商行和国企改革两条思路继续推荐宁波、北京等城商行和交行、兴业、光大、华夏等标的。 【保险:安全性高+吸引力强】基本面优质,投资端和负债端持续向好,业绩增长可喜。行业未来政策红利持续,个税递延政策及进一步放开投资渠道。当前行业平均估值低,对应15年新业务价值倍数在15倍左右,处于历史中枢水平,板块安全性高,弹性大。个股推荐:1),纯寿险,价值转型;2),纯寿险,弹性最大;3),业务品质高,低估值,综合金融强;4),个险强劲,产险改善。 【券商:逐步布局好时机】市场企稳,券商逐步迎来布局阶段,券商股兼具蓝筹+成长属性,资本市场改革将继续推进,券商业务边界不断拓宽,券商向上空间大。券商业绩高增长,大券商PE 13倍,估值处于较低水平。行业利好政策持续:注册制、T+0、个股期权、资产证券化、资本账户开放、国企改革等推进。个股推荐:业绩释放顺畅:1)新大招、中信、海通组合;2)国企改革预期:光大,兴业。3)金融布局早的国金。4)多元金融:。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10000步换试驾好礼
预订享1万置换补贴
北汽SUV低至5万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查看: 8722|回复: 11
入行一年多的金融软件开发人员考个什么认证比较好?
招聘 : 论坛徽章:0
本人为入行一年多的金融软件开发人员,目前仍从事银行业务系统的开发工作,目前周末自由时间比较多,不想浪费了,请教各位现在去考个什么认证对于自己以后从事金融软件业方面有好处,像“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PMP论证?再如IT方面的认证如JAVA或是ORACLE方面的认证怎么样?哪一个对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有好处更大呢?
招聘 : 认证徽章论坛徽章:10
中国人大部分都有考证情节,其实考什么证都不重要,关键是你对自己的未来如何规划的。
其实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证书什么都不代表:只是养活了大批的认证培训机构罢了。
证书无法帮你规划未来,能规划未来的是你自己,如果你相信这些,那么就选一个对自己职业规划有帮助的去努力吧。
论坛徽章:0
学学商业银行会计,多和业务人员交流。
招聘 : 论坛徽章:0
其实也就是想通过考证的方式来学点业务知识,增加点自己在这个行业的积累,更好地为自己以后的发展积累些东西吧。目前本人做金融软件开发,以后想转业务分析方面,不知道怎么规划才能更快地实现从软件开发到业务分析方向的转变,这其中需要学些什么,需要积累的东西是哪些,怎么走才最适合自己,这些都是自己在考虑的事,也请大家多指教交流一下。
论坛徽章:1
PMP、会计 等都可以。主要是学习,不为考证。
论坛徽章:14
学业务吧,认证基本没啥用
论坛徽章:8
入行一年,考证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找个好公司或者一个好上司。个人感觉,入行三年内,你和老鸟在技术上差距较大,能从老鸟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所以这个时期,如果能处于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中,对你的提高是大大的,对你的个人发展也非常有益处。3年后,基本就靠个人领悟了。也或许可以将三改为五。呵呵
招聘 : 论坛徽章:0
技术上的确有很多东西需要再深入学习的地方,但作为个人来说,是那种不能沉下心来成天坐着去研究代码的人,虽说做开发也有几年了,但一直不是太深入,当然应付日常的工作还是可以了,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也感觉不能真沉得下去去研究写代码的相关技术,所以想转业务方面特别是业务分析方面,想通过考试来学习业务,当然能拿个证肯定更好。
论坛徽章:0
你好 前辈 我是今年刚从事金融软件开发的新人 希望今后可以跟您多请教
认证徽章论坛徽章:92
其实等多年以后,发现什么证也没用
这就是一个情节,没有总是觉得自己缺点啥一样的,如果这样,自己也有精力和财力,那还是去考吧。
itpub.net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皓辰网域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49号您已成功注册高顿网校
用&户&&名:
初始密码:(您手机后六位)
请尽快到个人中心 。
忘记密码,可点击“忘记密码”进行密码重置。
如有疑问请致电 400-825-0088
登录高顿网校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合作账号登录
一入行就活不过70岁,外行人对金融行业还有哪些误解?
发布时间: 17:39
来源:高顿
小编导读:
众所周知,金融行业的平均薪水一直高于其他行业,大部分的金融从业者也收入不菲,他们会穿着西装穿梭在世界主要城市的摩天大楼里,也会开着豪车四处兜风,挣得钱几辈子也花不完。
可是,这恐怕是外行人对于金融从业者的&美丽的误会&,金融的的工作的确会有较高的薪水福利,美国财经专栏作家Morgan Housel认为,金融行业是个奇怪的行业。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和它一样。因为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费用,都从客户的资产中直接扣除。更重要的是,有人用统计数字说从事金融行业的人活不过70岁,这显然是另外一个&不美丽的误会&。
&70岁以上的金融从业者屈指可数&
来自东方财富Choice的数据显示,30岁以下的金融从业者越来越多,占到了三成以上,50岁以上的金融从业者,多是高管,出现在传统金融领域,如银行、证券和期货,在银行业占比相对较高,达到14%,证券和期货的从业人员中50岁以上人士占比仅为3%左右。
传统行业大多60岁就退休了,现在是65岁,有些返聘的德高望重的高管,做到68、69岁也差不多了,因此就有了&做金融的活不过70岁的传言&,这个真的是大大的误会。
真实的情况是,传统金融机构遵守退休制度,但是在私募崛起的今天,很多大牛退休后仍活跃在金融行业,他们的经验成了最宝贵的财富。
&从事金融一定很有钱&
&帅哥在哪里工作呀?&&陆家嘴。&&从事什么行业啊?&&金融。&&哟,土豪啊!&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外行人的眼里,金融人挣钱又快又多又轻松,真实的情况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
可能这个在陆家嘴工作的金融从业者,只是一个保险业务员,住在上海与江苏交界的地方,每天加班到天亮,周末还要去关怀客户,然后才能领到每月4000的薪水。&金融民工&就是这么来的。小编承认金融从业者平均薪水和待遇相对较高,但是,都是被那些持有的金融大牛拉高的,就像你的身高被姚明平均了一样。
&头衔越多越是大佬&
大多数外行人对于金融领域的很多工作岗位并不了解,判断一个金融人的主要标准还是他们的头衔。不排除有些金融工作者很有装X的实力,每次参加聚会、论坛,与人交流的时候都会拿出一张前后印满了头衔的名片,恨不得在名片上再附一张A4纸以彰显自己的实力。
人们总会被&唬人的头衔吓到&,实际上,越是重要的人越不会关心的自己的头衔。不信的话,搜一下马云的名片,以及陈某标的名片一看便知。
&金融对社会没什么贡献只是玩钱&
股市低迷不振,是金融人的锅;金融产品稀少,是金融人的锅;融资渠道狭窄,是金融人的锅;实体经济低迷,金融人还能赚的盆满锅满,所以,金融只是玩钱吗,对社会没有贡献。
莫大的冤枉啊,并不是只有制造出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才叫有价值。没有金融,就没有各种高薪技术,没有铁路汽车,也不会有你吃的形形色色的瓜果蔬菜。交易本身即产生价值,金融是助推实体经济的最大动力。
&你们做保险的,是不是有潜规则啊?&
阿姨:&你是保险业务员?&我:&准确的说是保险代理人&&嗨,都一个样!小姑娘别怪阿姨多嘴,年纪轻轻的还是要找份正经工作?&&&&&
金融行业不好的名声,保险首首当其冲。&杀熟&就是潜规则之一。不过,保险行业还有很多让人理解偏差的东西,比如你买保险的时候说的天花乱坠,真的出事后,理赔难上加难。
小编不排除以前的保险业确实有点&做的非常糟糕&,但是今天的保险业已经不是昨天的样子了。保险是最安全的财产转移、继承、配置方式,并没有潜规则,保险业务员完全凭自己的本事吃饭。再者,大家觉得被保险公司坑了,想投诉的话,不要打12315好吗?请找保监会,记住了吗?
&能力强就是脸皮厚呗!&
金融从业者的水平体现在挣钱这件人生大事上,所以,那些大众理解的银行客户经理、证券业务员、保险业务员的薪水都是&死皮赖脸&挣来的,那些金融大牛都是&厚着脸皮&用客户的钱在做自己的生意。
并不是好吗?一个有水平的金融人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贷款,票据,证券债券,信托基金等。从成立公司起步,到企业发展需要资金,再到上市IPO,全覆盖无死角的知识都要了解,尤其是那些考到证书的人,每级考试都有平均300个小时的学习阶段,还要通过严苛的考试检验,怪不得那些CFA持证人都是大牛呢,人家不是脸皮厚,是有实力。
所以,不要对金融充满&偏见&了好嘛?
▎本文作者M先生,来源高顿。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高顿。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高顿网校&(gaoduneclass),满满的会计实务干货,免费网课随心听。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每周推送新鲜活动福利,一言不合就送你们奖品,更有实力带你考证通关。
不信先来定制份个性化备考方案!
我们陪你学,也带你玩,关注我,做有趣的财经老司机!
高顿网校微信号:&gaodunjiaoyu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电话:021-),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新版建议课程反馈题库反馈直播反馈
反馈内容(*必填)
亲爱的用户:欢迎您提供使用产品的感受和建议。我们无法逐一回复,但我们会参考您的建议,不断优化产品,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 上传图片
很愤怒刚学习不久,没法学啊要考试了,急死我了这次就不告诉你们老板了,限你们赶紧弄好算了,麻木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众金融在线70后投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