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台前县刘广清廉租房分布区域

协同办公登录:用户名:
日&星期三&农历丁酉年(鸡)&八月廿九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县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公告公示 >> 政府公告
台前县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分配方案
序号:2408  索引号:---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常年公开
 发布机构: 点击:3389 发布日期:
为切实做好我县首批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工作,根据《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建设部令第162号)、《台前县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台政[2007]26号)和《台前县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办法》(台政[2009]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 新建廉租住房基本情况
我县新建廉租住房位于台前县火车站广场东北角安居家园,1栋6层,总建筑面积5987m2(含地下室),共8个单元,96套,套型面积均为51.48m2/套。本次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共计96套。
二、 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的对象
经本人申请,并经调查核实和公示的符合廉租住房实物配租保障条件的家庭共95户;其中孤、老、病、残等特殊困难家庭23户,低保及低收入家庭72户。
三、 廉租住房分配原则
(一)优先保障的原则: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保障孤、老、病、残等特殊困难家庭。
(二)划分批次的原则:孤、老、病、残为第一批次,其余家庭为第二批次。
(三)安全承诺的原则:孤身一人的老、病、残人员以及无民事行为能力监护人的书面承诺,对其入住后的居住安全提供保障。
(四)阳光透明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严格依法依规办事,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四、 廉租住房分配方法:
(一)房源编号:将确定分配的房源按楼栋及楼层进行编号,并制作房源标示牌在房源所在地张榜公布。
(二)依次选房:两个批次的家庭按照积分高低依次选房,同一批次中积分相同的现场抽签确定先后顺序。在规定时间内不参与选房(或未在规定时间内参与抽签)的视为自动放弃,位列其后的家庭自动进位选房。选房时,邀请群众代表及纪检、监察部门有关人员参加,由县公证处人员现场公证。
(三)若经审核公示通过的申请家庭数量多于提供房源数量,按照批次及积分高低确定选房资格,再参与抽签选房,经抽签未取得选房资格的家庭,自动优先取得下一次廉租住房分配选房资格,不再参与抽签,但需重新审核家庭情况;若经审核公示通过的申请家庭数量少于提供房源数量,按照批次直接进行抽签选房,多余房源纳入下一次廉租住房实物配租。
(四)配租确认:选房结束后,将选房结果,在房源标志牌上作出对应的标注,并公示5天。同时,将结果在县政府网站、电视台、房地产管理中心进行公示5天。公示结束无异议后,由选房家庭与廉租住房审核办公室签订《廉租住房租赁合同》,确认为享受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家庭。
五、 廉租住房租金确定
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和《台前县城市低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台政[2007]26号)的规定,本着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原则,结合我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平均租金、保障对象的经济承受能力,我县的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租金定为:在规定的保障面积标准以内按每月每平方米1.1元计收租金,超出保障面积的部分按每月每平方米2.2元计收租金。
六、 资金管理:
廉租住房租金收入,按照国家财政预算支出和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专护管理,专用于廉租住房的维护、管理。
七、 租赁管理:
(一)廉租住房系国有资产,房屋产权单位明确为台前县房地产管理中心;
(二)确认为享受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的家庭,因楼层户型等原因拒绝配租的视为自动放弃,两年内不再享受配租资格。
(三)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家庭须按主管部门核定的租金标准,按时缴纳房租。
(四)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家庭应按年度向县廉租住房审核办公室如实申报家庭收入,人口及住房情况,进行年度审核。
(五)廉租住房的日常管理由县房地产管理中心委托具有资质的物业企业负责,物业管理费用按房屋建筑面积每平方米0.3元/月收取。
(六)凡弄虚作假骗取廉租住房的,一经查实,除追回廉租住房外承租户要按市场价补交房屋租金,对参与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工作人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八、 本方案从二O一一年八月一日起执行,县房地产管理中心对本试行方案负有最终解释权。
附:台前县廉租住房实物配租评分标准
台前县廉租住房实物配租计分标准
(一)、无房户,计25分;(由县房产管理中心出具住房现状证明)
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住房困难标准(15平方米/人)以下的,基本分为20分,每减少1平方米,增加1分,增满5分为限,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住房困难标准(15平方米/人)以上的,不得分。
(二)、低保对象满一年的基本分为10分,每增加一年,增加1分,增满5分为限。享受低保时间以民政部门颁发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记载的时间为准。
(三)、对孤寡老人(60岁以上,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申请人),每户增加5分。
(四)、家庭成员中有1人属一、二级肢体残疾或智力残疾、以及视力类低视一级残疾的,加10分;属三、四级肢体残疾或智力残疾、以及视力类低视二级残疾的,加5分;其它残疾的,加2分。(以相关证明或鉴定结论为准)
(五)、家庭成员中有行业标准确定的25种重大疾病(附后)的,每户增加5分。(以市级以上医院证明为准)
25种重大疾病
1.恶性肿瘤&&&&&&&&&&&&&& 2.急性心肌梗塞
3.脑中风后遗症&&&&&&&&&& 4.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5.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6.终末期肾病(或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7.多个肢体缺失&&&&&&&&&& 8.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
9.良性脑肿瘤&&&&&&&&&&&& 10.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
11.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
12.深度昏迷&&&&&&&&&&&&& 13.双耳失聪
14.双目失明&&&&&&&&&&&&& 15.瘫痪
16.心脏瓣膜手术&&&&&&&&& 17.严重阿尔茨海默病
18.严重脑损伤&&&&&&&&&&& 19.严重帕金森病
20.严重Ⅲ度烧伤&&&&&&&&& 21.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22.严重运动神经元病&&&&& 23.语言能力丧失
24.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25.主动脉手术
台前县人民政府主办
技术支持:
地址:河南省台前县政府办
电邮: 电话:台前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查看: 9601|
评论: 0|来自:
摘要: 序 言 “十二五”时期,是台前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台前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 ...
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实施服务业提速计划,促进生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服务业便利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公共服务业均等化。
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京九铁路及即将建设的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山西瓦塘—山东日照)过境设站的交通优势,规划建设集储存、运输、装卸、包装、配送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物流基地,建设一流物流园区,促进物流信息化、网络化、标准化建设。“十二五”期间,重点完成邮政局营业生产楼及邮政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台前县金粮物流园项目、产业集聚区第三方物流项目。
积极发展金融业。通过金融创新,为中小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和居民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探索建立联户联保、行业担保和区域担保中心三级信贷担保体系,切实解决民营经济和居民贷款难的问题。
发展壮大特色旅游产业。重点抓好将军渡黄河游览区项目、大运河旅游专线、张公艺墓和古贤桥开发等特色旅游产业。“十二五”期间,继续做好规划面积500余亩,总投资1.06亿元的将军渡黄河游览区项目,继续完善纪念馆区、广场、浮雕碑廊区以及宾馆、饭店等服务区,并以此为契机与范县毛楼生态旅游区、濮阳县渠村闸相结合,带动我县的沿黄河旅游带建设。盘点大运河台前段历史遗存,切实做好保护工作,投资5亿元,开发大运河旅游专线,在此基础上配合京杭大运河申遗工作,结合南水北调工程,恢复开通运河,形成我县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齐头并进的格局。以唐代名人张公艺墓为依托,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旅游,投资8000万元促成张公艺墓和古贤桥开发。
推动商品交易市场转型。按照“扩大规模、适度集中、完善功能、提升档次”的原则,着力改造提升现有商品交易市场,重点建成孙口羽绒交易市场、新区商贸中心;马楼汽车配件交易市场、京九粮油交易市场等。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
改造提升健康产业。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加快完成县级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和乡镇中心卫生院房屋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任务,进一步加强我县卫生、妇幼保健、医疗保健、传染病防治、突发病应急防控等工作,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到2015年在全县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普遍建立社区服务组织。积极开展家政、家电维修、卫生保健、文化娱乐、家教、保洁保安、托老托幼、中介等服务业,建立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均比较高的服务体系,更大方便我县群众生活。到2015年全县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达到30个。
用科学的规划引导房地产建设,建立土地收购储备供应制度,对房地产开发用地实行“五统一”的管理办法,即统一规划、统一收购、统一出让、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形成良好的开发建设格局。完善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和廉租房在整个房地产市场中的数量结构比例,建造尽可能多的保障性住房。加大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力度,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监管的力度,重点完成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新城国际小区建设项目以及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的南居民小区建设项目,打造一批精品楼盘和精品社区,建立健全社区物业服务体系,到2015年保障性住房基本满足需求,人均居住面积达到 22平方米。
积极发展运输服务业。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引导营运车辆向标准化、专业化、节能环保方向发展;鼓励普通货车向甩挂运输车辆、多轴重载车辆和集装箱、厢式、冷藏、散装、液罐等专用车辆方向发展;大力发展适合农村客运的安全、实用、经济型客车;进一步优化水运运力结构,提升黄河浮桥、渡口运输能力。“十二五”期间,我县公路客运量将达到1475万人,客运周转量148900万人公里;货运量1505万吨,货运周转量224631万吨公里。完成客运公交改造任务,实现所有通公路的乡镇和行政村开通农村客运班车。
特色商业街区升级改造。加快特色商业街区的前期规划、标志、标识、街景美化、环保、环境整治、交通、停车、开放性空间等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开发以经营精品服装、餐饮美食、休闲娱乐为主的崭新立体化商业模式,打造台前县人民休闲娱乐新地标。
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原则,以规划引导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加快城乡规划一体化步伐,推进城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合理安排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促进公共资源在七乡两镇之间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在七乡两镇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到2015年力争“三个集中”、“两个延伸”和“六个一体化”取得显著成效,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以上,城区人口达到12万人,乡(镇)驻地人口达到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8%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8%。城乡道路、供水、供电、供气、公交、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大为改善,中心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实现基本同质化,城乡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均衡,促进城乡一体、组团式发展格局。
扩大县城老城区建设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高聚集和辐射能力,在现有配套设施的基础上,继续搞好改造与管理,拓宽县城主要街道,搞好旧城改建和城中村改造,兴建供排水供气、供暖设施,加快机关办公单位搬迁步伐,逐步把县城建设成为格调独特,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城镇。
新城区建设全面铺开。建成“五纵四横”新区道路框架,建设以综合办公楼为中心的行政区,金粮物流园为中心的商贸区,综合活动广场为中心的文化区,绿苑小区为重点的生活区,同时开发建设南居民小区和新城国际小区。
加快乡镇建设步伐。乡镇要以政府驻地为依托,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加快城镇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入户条件,引导民营企业、各类专业市场向小城镇聚集,并与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结合起来,为乡镇建设提供有力地产业支撑。要搞好村庄规划,在完成村庄布局规划的基础上,完成中心村及基层村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完成七乡和侯庙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进一步开展县域村镇专项规划、各类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的修编和编制,形成县城、小城镇、中心村(社区)层次分明的发展格局。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撤销、合并40个自然村,拆除空心村,建设农民新村,形成以社区为纽带、拆迁安置区为依托、农民新村和居住点为补充的城乡生活空间新格局。按照“整体要有规划,群体要有美感,单体要有特色”的总体要求,制定新型城镇体系特色风貌控制原则和新农村民居建设标准图集,分类指导各地建设。到2015年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构建城乡交通网。在加快城区主次干道路网建设的同时,抓好农村道路升级改造,增加路网密度和通达深度,推进城市公交和城乡公交系统建设,形成快捷便利的交通网络,逐步投放节能环保、宽敞舒适的新型公交车辆,为群众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条件。
构建城乡供水网。继续加大投入,加快供水管网铺设步伐,确保每个拆迁安置区都能用上清洁的自来水。推进自来水管道向城区农村延伸,进一步加快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确保每个农民新村、居民点都能用上优质安全的饮用水。&&&&&&&&
构建城乡清洁能源供应网。加强引导,加快天然气供应厂(站)建设,确保城区都能用上天然气,同时推进天然气管道向城区农村延伸,不断提高集中供气普及率,到2015年力争达到30%。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不断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构建城乡垃圾集中处理网。按照“城乡联动、全民参与、分级负责、规范运作”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环卫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立户收、村集、乡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扎实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不断提升农村生活居住环境,2011年七个乡全部完成垃圾中转站建设任务到2015年,95%以上的中心村、基层村建立垃圾集中收集点。
构建城乡信息网。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乡互联互通的通讯、宽带、有线电视等网络,实现城乡信息互动、共享。
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建立商铺和单位“门前五包”责任制和奖惩激励制度,有效解决居民区垃圾乱倾乱倒问题;“十二五”期间完成污水管网二期及污水回用工程,建立多处垃圾转运站,加强配备路面清扫人员,做到长效保洁、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推进我县城镇面貌大改观。
提升园林绿化程度。对县城主街道、出入口、金堤河公园实施分期绿化,对县城老化街道绿化带进行更换。重点抓好京九铁路、汤台铁路、临黄堤、郑吴公路、金堤河、梁庙沟等六条廊道的绿化和更新。到2015年把台前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环境优美的美好家园。
落实城镇管理长效机制。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加大对我县客运出租车的管理力度,维护客运出租车市场的正常铁序;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维护措施,并将责任落实到人。按照量化管理目标、细化管理标准、强化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的原则,建立了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组建环卫、供热、给排水、市政等应急分队;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对城镇精细化管理目标和要求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全县人民关注并参与城镇精细化管理活动。到2015年营造出人人关注、全民参与城镇管理的良好氛围。
坚持以城带乡。形成我县城乡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和三产联动的发展格局,引导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县城和向乡镇汇集,逐步实现城乡共建共享、产业发展互动互促。引导我县农民向县城和新型社区集中,实现各村居民生活社区化,从根本上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生活水平。
坚持以工促农。培育壮大一批有实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引导支持企业在规划区内进行规模化生产,鼓励农村居民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进入企业工作等方式,与企业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在企业提高农业规模化效益的同时,增加我县农民收入。采取贷款减息、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农民劳动力就业,鼓励我县乡、镇、村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鼓励各乡劳动力自主创业。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援助机制,继续实施盯人帮扶、托底安置,争取每年培训失地农民500人以上,向非农产业转移500人以上,新生劳动力就业前培训率达到95%以上。到2015年,保持零就业家庭安置动态为零,其他困难群体安置率85%以上。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覆盖包括七乡两镇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优先解决失地、土地流转农民的养老保险,建立健全覆盖全县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建立起人人享有的全民社会保险体系,到2015年全县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达95%以上。
统筹城乡教育事业发展。加大我县教育布局调整力度,整合教育资源,引导各村学生向县城和重点镇区集聚。实施农村教师到台前一中顶岗培训工程,以两年为一周期,通过几个轮回,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缩小城乡教师队伍差距。进一步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督促七乡两镇中小学生均教育事业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的落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积极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到2015年升入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学生比例争取达到1:1。
完善土地制度。探索土地流转机制。依法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搞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规范流转行为。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扶持培育土地银行、土地专业合作社、土地交易市场、土地协会等流转中介组织,鼓励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被征地农民补偿制度,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和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探索以土地换社保、换就业、换稳定收益的具体办法。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地流转。在征地过程中,要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维护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益,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政府要负责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就业援助、技能培训,使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有保障;要盘活我县存量土地,适当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对县城土地进行再开发,提高县城综合承载力;明确土地收益范围,严格收缴程序,规范收支管理,加强预算监督,探索建立我县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探索土地出让金逐年收取的办法,遏制片面追求土地收益的短期行为,从资源配置的利益机制上彻底解决当前的占地扩地冲动。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建立城乡一体、以居住就业地户口登记制度为重点的户籍制度改革。从制度上消除城乡分割藩篱,促进人口自由迁徙,实行城乡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消除依附在户籍制度上不平等政策,促进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同时,优先保障各类专业人才、外来投资者入驻台前。积极稳妥地推进与户籍挂钩的就业、工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障碍。
适应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建设一体化的新要求,加强交通、能源、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和支撑保障能力,推动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各种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形成布局合理、衔接顺畅、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提高公路运输能力。加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区内部交通的连接,完善城市道路骨架。加强产业集聚区的对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对外通行能力。扩大农村公路路网规模总量,提高公路网的覆盖与通畅能力,优化公路网布局,完善县、乡、村三级公路路网结构。重点推进农村公路升级改造,提高公路等级,完善和提高农村公路整体水平。加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客(货)运输站场建设,提高货运、客运能力。引导营运车辆向标准化、专业化和节能环保方向发展。鼓励普通货车向甩挂运输车辆、多轴重载车辆和集装箱、厢式、冷藏、散装、液罐等专用车辆方向发展,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运作的道路运输龙头骨干企业,重点发展快速货物运输、专业化运输、集装箱运输以及大件运输、保鲜或冷链运输等专项特种运输服务。加快县客运汽车站建设,增强对外交通辐射能力。鼓励发展大中型高档客车,大力发展适合农村客运的安全、实用、经济型客车。进一步优化水运运力结构,提升黄河浮桥、渡口运输能力。加快公交线路向郊区延伸,构建公共交通网。加强交通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与周边地区沟通,建立跨区域交通应急信息报送和区域联动协调机制。加大重点路段和危桥的监视、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十二五”期间,规划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119条,改建桥梁27座,387延米。公路客运量将达到1475万人,货运量达到1505万吨。
加快高速公路、铁路和黄河航运建设。加快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台前段)工程建设,发挥铁路运输优势。加大航道、码头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吴坝航运码头项目,促进沿河航运恢复并提高通航能力。“十二五”期间,完成濮范高速终点至台前一级公路项目、台前县城至德商高速快速通道、台前县城至范梁高速快速通道、吴坝、孙口黄河公路大桥项目、汽车站搬迁项目、S101郑吴线南孟至银河浮桥加宽扩建项目、台前县吴坝航运码头项目等。
加快实施城市电网建设与改造,扩大农村电网改造面,促进各级电压网络协调发展,构建网架坚强,运转灵活、经济高效的现代化电网。构建电力安全体系及应急处置体系,提高电网抗灾害能力和电力减灾应急能力。加快实施天然气输气和配套管网、配气站、加气站等工程建设。加快实施集中供热工程建设,提高热能利用率。加强对外能源合作,多渠道开拓能源资源。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重点建设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利用工程。“十二五”末,新建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全县供电区负荷达到135兆瓦,电网运行性能得到很大提升。
构建现代信息网络。加快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建设,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逐步构建覆盖广泛、安全可靠、多网融合的综合信息网络体系,实现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支撑政府行政服务能力、经济运行效率和公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实施移动通信网络升级工程,合理布局基站,基本建成有效覆盖全县城乡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实施有线电视网络优化工程,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和双向改造。大力推进“光缆进村”工程,实现村村通。“十二五”末,TD基站新建10座、改造40座,普及率达到90%,光缆网络村村通,3G信号全线覆盖。
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水库除险加固、金堤河提排站闸除险加固,完成堤河河流治理。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强城市防洪除涝能力建设,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和水资源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加快供水厂和管网延伸铺设,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加强引黄灌区干渠、支渠的清淤治理和节水改造,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大农村小水电工程建设力度,推进抗旱应急水源建设。加强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提高现代化防汛抗旱调度水平。“十二五” 末, 解决152个村119846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基本建成黄河、金堤河防洪减灾体系,防洪能力、排涝标准得到提高,除涝标准为三年一遇降雨无涝灾。抗旱能力逐步提高,旱涝保收田与灌区配套相结合,灌溉保证率为75%。
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绿色发展道路,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强化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转变。
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积极推广使用天然气、沼气等清洁型能源。推广使用太阳能、沼气、秸秆发电等再生型、清洁型能源。有养殖场或养殖小区的村庄,大力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实行联户集中供气,建立沼气服务网点。
。坚持“节约用地,合理用地”原则,继续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保证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稳定。加强空心村、砖瓦窑和工矿废弃地整治复垦,增加建设备用地。“十二五”末,确保全县耕地面积稳定在市土地规划目标水平,基本农田保持在2037公倾,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优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全面加强水资源的综合规划和科学管理,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节约和综合利用。控制高耗水产业发展,依法淘汰高耗水行业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产品,推广高效工业节水和循环利用技术,减少结构性耗水。充分利用地面水,遏制超采地下水,基本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加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和再生利用体系建设,提高中水利用率。加快发展节水型农业,提高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循环经济产业的应用。积极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不断地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强化资源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重点是改进和拉长“种植业――养殖业――羽绒加工业”之间的循环经济链条,提高资源深层利用水平和效率。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改善整体经济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充分利用天然气、沼气等清洁能源,减少民用、交通和工业燃气污染排放。推广节能型住宅和公共建筑。鼓励和倡导采用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行绿色税收、信贷、保险等优惠政策,扩大政府绿色采购,构建有利于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完善工业污染防控体系,加强工业对水环境、大气、土壤等方面的污染防治。围绕重点行业的污染特征、产污强度和排污强度等指标,建立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实现企业污染排放稳定达标。推进辖区金堤河干流、梁庙沟等支流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严格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按照流域环境容量要求持证排污,降低污染负荷,加强源头治污力度。。强化大气污染防治。以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和重点行业污染控制为重点,继续推进多污染物综合控制。加强对工业废气和餐饮业油烟污染排放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建筑施工和道路交通扬尘的环境监管。“十二五”末,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98%,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氨氮排量消减率分别达到3%、5%和10%和6%。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负荷率90%。
强化城镇污染治理。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不断提高污水处理率。推进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设施建设,提高中水回用率。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系统,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开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提高生活垃圾处置收费标准。“十二五”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负荷率达到95%,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以上,中水回用率达到50%。
加强农村农业环境保护。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控制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合理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投入量,鼓励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规范畜禽养殖工作,控制畜禽污染。积极推进秸秆炭化、气化、还田等工作,加大秸秆资源化利用力度。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的建设,完善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改水改厕等项目建设。探索简易可行、集中式的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模式。“十二五”末,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畜禽粪便利用率达到9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5%。
以建设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为目标,积极推进全县生态体系建设。扩大绿化和林木种植面积,提高林木覆盖率,建设以廊道绿化、城中绿岛、环城林带、城郊森林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森林生态防护体系,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以村镇为基础、以农户为单元,乔灌结合,村庄周围、街道和庭院绿化相结合,抓好围村林、行道树、庭院绿化美化,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十二五”末,全县省级生态乡镇达到2个,市级生态村达到50个,省级生态村达到10个,森林覆盖率达到35%,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全县三分之一的村庄建成绿色家园示范村,省级林业生态县建设成果得到巩固和加强。
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加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为我县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放宽市场准入,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认真落实国家和省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政策,理顺基础产品价格,逐步推进排污收费和垃圾处理等收费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促进县级农信社联社股权改造和产权改革,推动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积极落实有利于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财税体制改革相关政策措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建设服务政府、法治政府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改革,加快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改革步伐,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创新招商方式,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扩大利用境外资金和域外资金规模。扩大对外开放领域,鼓励境外资金和域外资金投资我县工业支撑产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以及基础设施等领域,参与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把引资与引智、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结合起来,提升招商层次。不断完善对外贸易服务和保障体系,努力扩大外贸出口规模,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的联系与合作。力争“十二五”期间实际利用境外资金和域外资金分别年均增长10%和20%,“十二五”末分别达到240万美元和44.5亿元;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十二五”末达到3500万美元。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开展与县外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合作。重点围绕产业集聚区建设科技创新支撑平台和服务设施,打造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大力扶持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及其它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到“十二五”末经认定的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要超过3家,建立产学研基地5家。加强科技创新型人才引进与培养。重点在羽绒、精细化工、农机配件、造纸、面粉加工等领域,积极开发和引进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核心技术。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建设,全面综合应用先进实用技术,积极应用高新技术装备改造传统农业。强化科技投入,到“十二五”末全县科技投入占本级财政预算支出比重要达到2.1%。
积极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优化社会管理,维护公共安全,加强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放在富民、惠民、安民上,实现我县和谐发展。
积极扩大就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面落实扶持政策,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零就业家庭等困难就业群体。加强与域外的劳务协作。建立城乡统一、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逐步消除就业歧视。大力增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就业信息传递、就业指导、就业培训等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加强劳动保护和劳动执法监察,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十二五”时期,力争五年新增就业岗位5810个,转移农业劳动力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逐步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居民工资收入增长纳入我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重点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不断提高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使财政支出重点转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实现民生投资比重逐年提高,并使投入民生领域的支出增幅高于总支出增幅。清理整顿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非税收入,坚决取缔不合理收费,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
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不断扩大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重点推进城镇企业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十二五”末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要达95%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分别达到2万人、2.5万人。研究探索并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十二五”末新农保参保率达到90%。认真解决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十二五”期间要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推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到2015年,我县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接近或达到5%全国平均水平。高水平、高质量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成果,努力做到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到“十二五”末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100%,小学毕业率达到99%以上,初中毕业率达到98.5%以上。积极规范和发展学前教育,构建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办园并举的多元化办园格局,到“十二五”末,每个乡(镇)要办好一所中心幼儿园,全县幼儿入园率达到80%以上。全面提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鼓励发展民办高中,“十二五”末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80%。大力发展特殊教育,“十二五”期间建设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到“十二五”末,全县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要达到5000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规模的50%;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100%,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十二五”期间全县要创建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2-3所,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城镇职工培训。
专栏9 “十二五”教育事业重点建设项目
县新区高中。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及配套设施,总投资1.5亿元。
县新区小学。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及配套设施,总投资2000万元。
县新区初中。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及配套设施,总投资7000万元。
幼儿园建设工程。征地、园舍及配套设施,总投资6000万元。
职业高中建设项目。教学楼、实训楼及配套设施,总投资5000万元。
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全县城乡的疾病防控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全力提升我县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与控制能力。实现卫生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等资源优化配置,建立基本设施齐全的城乡卫生服务网络,重点抓好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工作。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十二五”末新农合参保率达到100%。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提高诊疗水平,保证医疗一线的人才需求。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促进有序竞争。加强防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和精神疾病。
积极繁荣文体事业。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纪念馆、县综合性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县文化馆、县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项目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加强公共体育和全民健身设施的规划建设。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加强社区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扩大社会管理的公共参与,推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大力促进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志愿团体等各种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引导其不断提高参与公益性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水平。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继续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十二五”末全县人口控制在37.3万人以内,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下。重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全面推行生殖健康服务,明显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确保出生婴儿性别比趋于正常。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关心支持妇女儿童事业,切实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做好残疾人服务工作。
第五节 维护公共安全
完善社会应急管理,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健全社会应急管理体制,提高我县减灾防灾、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建立隐患排查分级管理和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制度。继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动平安台前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县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民族、宗教等工作。深入实施依法治县,维护法制权威,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廉洁执法,加强普法教育,积极建设法治台前。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深化国防教育。
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宣传普及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发扬“三平”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科普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推动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本规划是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有效实施本规划,对我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至关重要。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正确运用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加强和改善调节调控,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健康发展。全县人民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台前县委的领导下,团结奋进,开拓进取,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11 / 11 页
刚表态过的朋友 ()
QQ:电话:工作日 8:30-17:30在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省台前县通缉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