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P2P网贷平台风险的原因的风险点是“资产质量”吗

P2P行业未来发展!投资网贷一定要注意什么?
经过三年的发展,P2P网贷行业从最开始的野蛮生长,到目前的行业规范,P2P平台的数量从巅峰时期的将近6000家,下滑至目前的2000家。不过,即便只剩下2000家,这个绝对数量也不少。在市场资金面紧张,监管驱严的大背景下,P2P网贷平台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我们在此提醒大家,投资P2P平台,要慎重。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登记披露平台显示:62家网贷平台去年总共才赚5.85亿,而其余的大部分都处于亏损状态。也就是说,绝大多数P2P平台都在亏损。投资者仔细想一想,亏损的企业,会一直亏损吗?跑路或者倒闭的概率有多大?投资风险有多大?
P2P网贷平台生存困难,有外在的原因,也有其内在的原因。从外部原因来看,首先是监管所要求的合规成本非常高。以银行存管为例,除了银行本身就对选择存管的平台拥有接近严苛的要求,每年仅维护存管系统的费用和技术实力就不是一般平台能够负担的。其次是市场竞争过于激烈。P2P网贷平台大战中,获客成本、人力成本、逾期垫付成本都成为许多平台的主要支出,而合规成本一分钱不能少。现在部分平台获客成本甚至达到上千元一个投资人,如此高昂的获客成本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平台的经营负担。对于具有流量优势的公司,如:京东、百度等,或是经营状况向好的企业如宜人贷,获客成本不断下降,风控也相对稳健,运营成本相对稳定,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盈利。而对于一般的小平台,很难通过品牌溢价来获取客户,通常“羊毛”的费用就让这些平台盈利无望。
  从内部原因来看,P2P网贷平台本身的商业模式难以形成闭环。就拿风控开说,参与P2P平台融资的大多数都是个人,个人的风控本来就很难去衡量和操作,虽然有一些平台需要个人提供一些作证信誉的材料,可是一是无法保证这些材料的真实性,二是即便材料真实,一旦出现逾期,很难通过正常手段去催款。P2P平台也没有像银行一样严格的风控系统,个人信誉更是无从查证。因此,单从风控这一个角度来说,P2P平台至今没有形成有效的闭环。而风控是金融企业所有业务中的基础,没有了风控,何谈经营?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风险和收益永远成正比,投资者要想清楚这一点。
  而那些目前经营尚且良好,成交量也呈现攀升的“高富帅”P2P平台,马上也要迎来暴风雨。就在近日,央行首次提出探索将规模较大、具有系统重要性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纳入MPA,对其进行宏观审慎评估,防范系统性风险。MPA是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的缩写,译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指的是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评估机制。重点包括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信贷政策执行等七大方面的评估。这意味着监管机构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监管已经上升到更为中长期的潜在风险管控层面。对于中小型P2P平台,已不是未来监管重点,现有的监管体系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会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发展良好、大型的P2P平台现在是才是监管的重点对象。
因此,对于P2P网贷行业来说,无论是大平台,还是小平台,日子都将不好过。企业可以转型,可个人的财产就要当心了。
所以投资P2P网贷平台要慎重。在网贷投资中尽量借助一些知名的网贷返利平台,例如国内最大的网贷返利平台银桥网。严格的风控系统对P2P平台进行详细的调查,包括背景实力、风控体系、业务模式、产品特性、运营能力和IT技术等多个角度进行全方位风控排查,依据最终的评估考察结果决定平台是否能入住银桥网。从根本上极大降低了投资遭遇倒闭平台的风险。除此之外,银桥网还会对入驻平台进行持续的动态监测,一旦平台出现经营恶化,银桥网将会提前对其进行降级甚至下线等处理,以便投资者能够及时调整资金分配。
与此同时,银桥网还为每位投资用户免费开通了赔付保障计划——赔付保,也就是说即使出现平台逾期、跑路,银桥网网将按照赔付保计划进行赔付。另外,银桥网为了尽可能在降息大环境下为投资人赚取更多收益,更是策划了很多返利送红包活动。例如近期的九月理财节,投资送红包,让你在这个降息的大环境中拿到最高投资回报!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银桥网国内领先的返利平台,为投资人提供简单快捷的理财返利体验。
网贷返利平台,专注于理财返利、网贷返利、p2p返利网提高投资效率和资金安全性。
今日搜狐热点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16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中国P2P网贷平台已超2000家 部分为非法集资利用|曾刚|银行_凤凰资讯
中国P2P网贷平台已超2000家 部分为非法集资利用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着力防控政府债务风险,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重要任务。金融领域的风险点在哪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多大?怎样才能守住“底线”,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原标题:中国P2P网贷平台已超2000家 部分为非法集资利用防范化解风险,着力防控政府债务风险,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重要任务。金融领域的风险点在哪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多大?怎样才能守住“底线”,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金融业不良资产规模扩大,新兴金融业态鱼龙混杂,出现非法集资等风险苗头数据显示,目前我国P2P网贷平台已超过2000家,累计成交量达到上万亿元。互联网金融企业鱼龙混杂,一些非法集资、庞氏骗局趁机披上了互联网金融的“外衣”,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面向社会大量募集资金,然后靠扩大客户规模借新还旧。一旦资金链断裂,这些公司就会跑路消失,使百姓理财变成“破财”,给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全方位监管,规范各类融资行为,抓紧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非法集资蔓延势头,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妥善处理风险案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非法集资、庞氏骗局涉及面广,被骗群众人数众多,带来的风险和危害远远大于传统线下业务,风险的外溢性凸显。”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建议,未来应加强对新兴金融业态的监管,尽快推出P2P等互联网金融监管细则,并严格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同时,还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增强百姓投资理财的风险意识和甄别能力。明年要加大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力度,在产能过剩行业和高风险行业,一些企业会加快退出,实现兼并重组。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企业逃废债现象,一些地方已经隐现这样的苗头。“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下,金融业不良资产规模扩大,信用风险上升。尤其是银行业不良率有可能持续上升,需要及早采取防范措施。”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银行业资产质量事关金融业稳健,未来要控制这种现象的蔓延,在处置过剩产能过程中,对企业债务要规范化管理,加大对逃废债的司法处置力度。同时也要加快不良资产核销力度,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增强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金融业务跨界交叉,市场关联度上升,需加强综合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银行、证券、保险交叉经营,不同市场之间的关联度上升,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也会随之上升,局部市场风险有可能演变成全局性风险。今年以来,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频频举牌,豪气尽显。而一些保险资金的背后,隐约可以看到银行资金的影子。随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保险资金运用风险因素增多:参与实体经济的潜在债务违约风险在增加。特别是“长钱短用、短钱长用”的资产负债匹配不当,可能会导致投资风险上升。“整体看,目前保险业风险总体可控,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不大。不过,部分领域、个别机构,一些风险因素仍在积聚。防风险这根弦,时刻松不得。”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日前保监会已出台规定,明确要求保险机构在资本市场举牌,必须在2日内公告资金来源明细,包括来自哪些险种、账户的收入等信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妥善处理风险案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保险业下一步将针对五大类风险,做好风险识别、预警和排查,对可能出现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事件,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同时加强对国际金融形势、重大金融事件对我国保险业影响的研判,切实防范金融风险跨境传递。”这位负责人说。曾刚认为,目前在金融业不同市场之间还存在着监管“真空”。未来随着金融市场发展创新,交叉经营的情况会更加普遍,金融监管要顺应市场混业发展趋势,更加关注金融系统性风险,弥补“漏洞”,加强跨行业监管。2014年底地方政府债务率86%,风险总体可控,但个别地区存在局部风险日前,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情况。据初步测算,2014年末地方政府债务率为86%,风险总体可控。但一些地区债务规模较大,个别地区存在发生局部风险的可能性。“受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形势严峻,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特别是一些地方偿债压力较大,风险防范不容忽视。” 上海财大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认为,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财政收入增长放缓,特别是土地出让收入持续下滑,地方偿债能力下降;二是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存在违规举债、变相举债的情况,监管难度较大。如何着力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今年以来,国家已经出台了不少措施,化解存量债务风险,防范新增债务风险。2015年,财政部向地方下达置换债券额度3.2万亿元,被置换的存量债务成本从平均约10%降至3.5%左右,预计将为地方每年节省利息2000亿元。对于新增的地方政府债券,分配原则是对低风险地区多分配,对高风险地区少分配或不分配,激励地方化解债务风险。同时,明确新增债券资金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优先用于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坚决杜绝用于楼堂馆所等中央明令禁止的项目支出。“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需要加强源头规范,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序。”胡怡建建议,应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对各项风险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全面反映地方政府整体债务情况,切实防控财政风险,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39010
播放数:79776
播放数:146202
播放数:164319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个网贷平台风险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