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武术术真的在现代战争中失效么

议雷公太极之败
&&&&&近日,中国格斗徐晓东仅用不到20秒在比赛击倒“雷公太极”魏雷,引发一场大波。人们惊呼,中国武术怎么啦!有人认为,中国武术的表演性强,忽视实战性,中国武术应努力恢复技击性了。笔者认同中国武术应恢复技击性,然而笔者认为,技击性固然重要,但不必苛求。长期以来,中国武术趋重于表演性(艺术化)和健身性有其积极作用的。诸多戏剧借用武术,增添了艺术的魅力,如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大师的&剑舞&有深厚的艺术,至今还在传承。此外,太极拳是很多人受用的健身项目。武术健身是武术现代化的重要功能。笔者认为,武术艺术化和武术健身是现代武术重要功能。
&&&&&&武术是技击。这功能在现代世界逐步在淡化,在高科技的现代战争中,近身格斗甚少,或许在反恐斗争中会有,但也不是主要手段了。因此,武术的技击性将逐步淡化,笔者认为不必苛求将技击性列为首位,应将其健身和艺术化(有人戏称舞术)转为主要功能。
恢复武术技击性,应改变中国的评分制,应有严密合理的评分标准,打一路拳由评委们评分。这是引导武术进入歧途。如拳击运动,被打失分。倒地多少秒败局。这才能是真正的评分,才能评出真正的高手。这次被打得&鼻青脸肿&的魏雷在央视4套&&体育在线&&节目中,曾被称―代太极宗师。笔者认为不是实战比赛出来的,可能是评出来的。因此,笔者认为,对中国武术的考核和评比制必须有极大的改革,才能使中国武术恢复技击性,恢复技击功能。
&&&&&笔者希望中国武术的技击功能要提高,健身功能和艺术化功能也须有进步。
&&&&&&&&&&&&&&&&&&&&&&&&&&&&&&&&&&&&&&&&&&&&&&&&&&&&&&&&&&&&&&&&&&&&苏州生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17-05-04 20:15
&&议雷公太极之败&&强国论坛 & 绑架真理:双方串通好的商业炒作,就别管他们了。苏州生:商业炒作?
发表于:17-05-04 23:30
武术是技击。这功能在现代世界逐步在淡化,在高科技的现代战争中,近身格斗甚少,或许在反恐斗争中会有,但也不是主要手段了。因此,武术的技击性将逐步淡化,笔者认为不必苛求将技击性列为首位,应将其健身和艺术化(有人戏称舞术)转为主要功能。
-------------------
请问你从哪得来这个结论的?现代士兵和古代的最大区别在于古代号称10万大军真正能打的有两万就不错了,其他都是后勤,现在号称10万大军只少8万能上前线。
现代战争对士兵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各国的特种部队,深入敌后精确打击目标。你让台湾草莓兵试试?建议你查查美国各个兵种的负重和日常训练再扯。
这次事件我最关注的地方在于打假,那个什么雷德鸟人自己吹过能打,包括一些国内的所谓大师,你要是说自己只懂养生,那没事,但是你说你能打,别人跑来揍你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了。
最后,总有一些人说什么中国武术厉害巴拉巴拉的,有兴趣看看UFC,中国人几乎到了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什么泰拳之类的在真正的无限制格斗面前都是渣渣,现代搏击不是国内这帮吹牛逼的能比的。有本事就拿个UFC冠军。
发表于:17-05-04 23:55
李小龙霍元甲没有实战能力?我看徐晓东是没碰到把传统武术和现代格斗很好揉和的高手,真要给他碰到高手他绝对死蟹一只。
发表于:17-05-05 00:03
回复 4 楼 @好佬哇 :
徐晓东为什么要去碰那些把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练的很好的人?这些人是徐的打假范围吗?
什么隔山打牛这些吹牛逼的东西都上央视了,你看的不恶心?
发表于:17-05-05 09:44
以下是引用 第4楼 @好佬哇 的话:
李小龙霍元甲没有实战能力?我看徐晓东是没碰到把传统武术和现代格斗很好揉和的高手,真要给他碰到高手他绝对死蟹一只。...
李小龙的实战战绩有吗?拿出来看看啊。
霍元甲的实战战绩是什么?也拿出来看看啊。
这么多年你说的什么“把传统武术和现代格斗很好揉和的高手”只存在在嘴上,从来没出现过。
发表于:17-05-05 12:53
以下是引用 第5楼 @非天非才 的话:回复 4 楼 @好佬哇 : 徐晓东为什么要去碰那些把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练的很好的人?这些人是徐的打假范围吗?什么隔山打牛这些吹牛逼的东西都上央视了,你看的不恶心? ...说得好,支持。
发表于:17-05-05 19:13
现在的武术,成为许多所谓大师骗钱的工具,拉大旗当虎皮,犹以太极为盛,支持徐晓冬打假。
发表于:17-05-06 09:26
现在是演为主
发表于:17-05-06 20:02
& & 明显的炒作,徐晓东自称百年武功第一,把中国武术界搞了个七荤八素。换作在其它社会形态。这个为利的狂妄之徒作死无疑,
发表于:17-05-08 14:26
我也看了视频,徐晓东一上来就速度极快出拳,不知怎么能化解
发表于:17-05-09 12:44
徐晓东贵庚啊?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当前位置: >>
文化空间视角下传统武术文化的移植
龙源期刊网 .cn
文化空间视角下传统武术文化的移植 作者:陈荣浩 来源:《山东体育科技》2014 年第 01 期
摘要:以“文化空间”为视角,对传统武术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移植”现象进行分析。研 究认为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在社会发展背景下,出现了不可避免的空间转向和再生性“文化空 间”的发展。传统武术的发展应加强文化空间的“活态”传承、优化再生性“文化空间”和发挥政 府社会组织双驱动力,从而更好地维系和保护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文化空间;传统武术;移植 中图分类号:G8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8-03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space”,the “transplant” phenomenon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s analyzed.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culture space”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has appeared unavoidable spatial turn and reproducibility under the social background. To develop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dynamic” transmission, optimize regenerative “culture space” and play the double role of government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with a view to maintain and protect it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cultural space;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transplant 文化是社会构造的深层维度,具有其所属空间维度。随着社会多元结构的形成,文化生态 学者对文化所属环境和历史的迁徙现象,将其认定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 种不同的表现形式”[1]。传统武术作为一种历史和社会文化的属性,需要在依附于自身的社会 环境中存在,不能脱离其自身的“文化空间”而独行。从文化生态学角度看,在传统武术的现代 化发展中,伴随传统武术在环境和历史空间中的变迁,其所属“文化空间”属性已逐渐被现代社 会“移植”,从村落的传统师承制发展到现代商业化的表演,从传统的门派武馆到现在纳入统一 教育体系的武术学校,从风格迥异的拳种到国际统一的竞技套路,等等。因此,就目前传统武 术“生境”而言,需要在所属文化特征的支撑下,寻找适宜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1 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架构 传统武术“文化空间”是指“某个集中展示武术文化活动或武术文化元素的地点,或确定在 某一周期举办与武术文化有关活动的一段时间”[2]。“文化空间”具有空间和时间双重属性,存 有空间属性的武术“文化空间”往往是在村落等各级社会环境结构而界定,存有时间属性的武术 “文化空间”侧重于活动的历时性和历史流变。 1.1 文化空间视角下武术发展的空间维度
龙源期刊网 .cn 在武术的“空间”传承发
的能力比较强(体育文化除了) ,但对于体 育文化的接纳空间很小,长时间的封闭观念,人们对于传统体育的关 注逐渐降低,形成目前传统武术的各们各派,缺少传统武术的...“势”的诠释 文化空间视角下传统武术文化的移植 不想当武术高手的司机不是好摄像 山东武术文化产业发展分析 高校体育课程武术教材的推广价值和教学建议 现代战争中...文化景观视角下的徽州传统聚落文化空间结构认知研究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展示了徽州传统聚落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充分体现了物质建筑与精神文化 的巧妙...试论从文化视角看中国传统武术在跨文化传播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_韩语学习_外语...中国竞技武术为了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依照西方文化的标准对竞赛规则进行 大幅度的...//.cn 在这一背景下,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空间就受到了极大限制...当前,传统武术之所以较难实现传承发展,与其未能广泛融入其他文化形式,未有效结合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中国传... 43页 1下载券 谈谈传统武术文化 11页 免费 谈谈...浅谈传统武术的本质与文化特征摘 要:从历史的角度看,技击是中华武术的本质特征,...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内涵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内涵中国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当时的人类用棍棒石头等工具与野兽搏斗,逐渐积累了一些攻防...龙源期刊网 .cn 少林武术文化空间的现代保护 作者:蒋培锋 来源:《搏击? 武术科学》2013 年第 04 期 摘要:少林拳近年来得到迅速传播与...武术馆“新江武术馆”的调查研究, 探讨村落传统体 ...文明背景下, 产生于农村自然的经济 地理空间聚落,...村落传统体育是农村传统文化的载体, 它在文化传承和...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在外国,中国的武术被称作“功夫” 。长久以来,作为功夫的武术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 里, 成为了世界...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中华武术探秘:中国武术到底能不能打?真的有绝世高手存在吗
导读:每天清晨,公园,湖边,广场……只要有人晨练的地方,就有人打太极拳。
  因为打拳的多是老人,于是太极拳被人蔑称为“老头拳”。
  “老头拳”慢腾腾,软绵绵,这是武术吗?能打人吗?
  遭遇质疑的不仅仅是太极拳,无论少林外家拳,还是武当内家功,都面临这样一个疑问:你还能打吗?你到底有多厉害?
  珠穆朗玛峰和马里亚纳海沟,各安其位,沉默不语。关于它们的高与深,都是别人在传说。
  中国武术也是如此,高手大师,门派绝学,轮到你我闲谈时,已是传
每天清晨,公园,湖边,广场……只要有人晨练的地方,就有人打太极拳。因为打拳的多是老人,于是太极拳被人蔑称为“老头拳”。“老头拳”慢腾腾,软绵绵,这是武术吗?能打人吗?遭遇质疑的不仅仅是太极拳,无论少林外家拳,还是武当内家功,都面临这样一个疑问:你还能打吗?你到底有多厉害?珠穆朗玛峰和马里亚纳海沟,各安其位,沉默不语。关于它们的高与深,都是别人在传说。中国武术也是如此,高手大师,门派绝学,轮到你我闲谈时,已是传说。擂台上的较量1月18日晚上,2011中俄武术散打对抗赛在哈尔滨举行,最终中国五名选手全部取胜,就连普京保镖穆斯里穆也“俯首称臣”。中方5比0完胜俄方,报了去年0比5输给俄罗斯的一箭之仇。然而,在这次完胜的背后,还有很多不愿被人提及的事情。在85公斤级比赛中,付佳纯对决普京的保镖穆斯里穆。后者不仅多次夺得世界冠军,更在2006年重庆国际武术搏击争霸赛上先后战胜了散打名将薛凤强、张亭宾、巴特尔和青格勒,荣登当年王者宝座。付佳纯多次被对手打倒,仍顽强应战,最后靠优势微弱的点数获胜。结果一出,观众席当场就是一片嘘声,事后网友更是指出“裁判吹黑哨”。然而,比赛就是比赛,尽管搏击现场看上去中国选手相对弱了一点,但按照比赛规则他从点数上获胜了,这也无可厚非,要怪只能怪规则。陕西选手冷鑫击败俄罗斯悍将别勒托夫,则是付出了右小臂粉碎性骨折的代价。比赛第一回合,冷鑫一记重拳砸向别勒托夫头部,后者一个躲闪让冷鑫的右臂直接打在了对方身上,由于拳头受力角度已经错位,冷鑫右臂当场骨折,为避免被对方发现破绽后惨遭KO,冷鑫硬是咬牙坚持,直到最后以点数获胜。在中国武术到底能不能打的疑问下,“点数”像浮云一样乘着神马及时赶来,于是一切都OK了。,河南卫视“武林风”主持人郭晨冬透露,曾在该擂台所向披靡的“中国少林第一武僧”一龙,在美国阿拉斯加哈瑞斯大酒店的中美搏击大赛中,被美国特警队长阿德安·格罗特一拳KO。消息传出,一片哗然。尽管少林寺出面澄清一龙不是该寺僧人,仅是在少林学过武术的俗家弟子。但一龙击倒过的对手,除业余搏击高手外,还有日本修斗比赛冠军、欧洲跆拳道冠军、乌克兰泰拳冠军等。然而,一龙的失利,却让中国功夫的鼓吹者们坐立不安。真实的武术和武林到底是什么样子,始终云遮雾罩。河南大学武术文化研究所所长乔凤杰教授说,将一龙个人的失败与中国武术的兴衰联系起来,没有道理。少林寺外联处负责人则表示,少林寺的功夫好手多的是,但他们都在潜心修炼,不会露面。乔凤杰认为,当下中国武术可以分为两大块: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竞技武术,是根据比赛需要设定一定的规则,虽然看起来仍是武术的动作,可性质变化了。传统武术,就是中国几千年流传演变下来的这些功夫,没有任何规则限制,讲究“一击必杀”。不过,这些功夫当下主要存在于民间。“身负中国功夫绝技的高手们,是不会出来比赛的。”乔凤杰教授说,因为要传承中国传统武术的精髓,必须耐得住寂寞,修身养性。“在现代社会,有武术高手存在,他们的功夫是深不可测的。不过他们也一定不会出来,不会宣传自己。”河南省体育局武管中心主任助理陈沛菊说,真人不露面,露面不真人,用这句话来形容目前的武术世界,最是恰当。话是这么说,但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他们更希望看到露面的“真人”。埋藏千年的古墓都可以挖出来重见天日,满足时人的猎奇之心,民间武术高手为何就不能被人肉搜索出来让大家围观一下呢?中国散打队总教练张根学认为,目前一些武术比赛,商业价值、商业炒作成分更大。他说,武术要让百姓的身体更加健康,作为国粹向世界展示。张根学强调的,是武术的健身功能与文化价值,它们都不是擂台上的那个搏击。告别冷兵器时代常言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评判标准的一虚一实,是文人相轻的根源,也是武人斗狠的因由。然而,时至今日,武者也文人化了,门派大佬、武馆教练之间彼此一团和气,大家为谋生为发展而彼此捧场,不再仅为一较高低而签下生死状舍命相搏。即便偶有意气用事者,比武私斗致人伤亡,仍要遭受法律严惩。货币的重要性空前突出后,武艺的重要性则大大减弱。在冷兵器的鼎盛时期,武艺高超者可以校场夺印,挂帅出征,保家卫国。科举本是文人的事,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0年),“诏天下诸州宣教武艺”,建立武举制度,为朝廷网罗武备人才。学而优则仕,生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观;武举可做官,也让民间习武风气大盛,以致乡野之间,竟有习武女子托付终身时,选择比武招亲。清朝末年,义和团运动从我老家鲁西南兴起,那里是鲁豫皖苏四省交界地带,历来尚武。我的高祖父就是义和团的坛口大师兄,他和他的战友们苦练金钟罩铁布衫,在砍刀和红缨枪面前可以“刀枪不入”。但面对洋鬼子的毛瑟枪、来福枪,义和团的武术达人们还是被打成了马蜂窝。某位不便具名的太极宗师,曾是与形意、八卦名家孙禄堂齐名的顶尖高手,1935年在上海南京路的先施百货公司楼下,被仇家枪击腹部,一年后去世。当今海内外传习该宗师拳术者数以百万计,然以其盖世之武功,亦不能抵挡一颗子弹。让子弹飞,就不得不让冷兵器入库为安。遭受现代火力的沉重打击后,民风彪悍的义和团后人也不再做梦了,“刀枪不入”的神话已成了笑话。如今,尽管那里依然遍地武校,但教学目的已是为经济社会输出安保力量,而不是培养绝世格杀高手了。杨式太极拳第五代大师、原广州外贸学院教务长方宁教授说,历史上武术是随着战争发展的,如岳飞、戚继光等,都曾为了战争而提升武术的实用价值。因此,《武穆遗书》、《纪效新书》等至今都是武术史上的经典。晚清以来,官方对民间习武一直是限制的。新式武器的兴盛,法律制度的规范,都让传统武术的极致化大大受限。总体而言,当今能打的武术高手已是凤毛麟角,无法跟冷兵器时代相提并论。技击不是武术的全部提到中国武术,就问能不能打,正如提到瑜伽,便问能不能减肥一样。瑜伽起源于印度,是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世界瑰宝,如今流传到中国,各式各样的瑜伽馆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美颜塑身的功效吸引了无数的追捧者。瑜伽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们充分发挥潜能的哲学体系及其指导下的运动体系。瑜伽姿势是一个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方法,提高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形式。如此高深的身心灵运动,行之有效的市场卖点居然是“减肥”。中国武术目前面临的尴尬境况,也不比瑜伽好多少。在快餐时代,喜欢量化评价的人们就想知道,若按国际标准满分100分的话,中国武术到底能得多少分? 然而,武术的背后是文化,那是一个无法量化的大海与云天。武术,是以格斗为核心的运动,包括养生、健身、医道、技击等。原本丰富的内涵,根据人们的需要而逐渐发生分化,在群众化的推广过程中,有的倾向健身,如太极拳;有的突出格斗,如咏春拳。中国武术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整体,多门多派,技法繁杂,判断一门功夫的高低,不能以国别为边界,要用全球化的眼光来看待武术流派。中国功夫,泰国泰拳,日本空手道,韩国跆拳道,巴西柔术,等等,这些提法,都是以国别来定位武术的。其实,单在中国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武术门类的差异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两年前,电影《叶问》大热之际,我去香港采访叶问宗师的长子叶准先生,他曾现场为我演示咏春拳的简易、直接、有效的技击特点。他让陪我前往的华夏咏春拳术学院院长欧阳剑文抓住他右手手腕,左手闪电般贴着右手臂下方直捣欧阳师傅咽喉,刹那之间,不但被抓的手解了围,同时还攻击了对方,这就是咏春的攻防合一。刚才拿着打火机点烟时,还颤抖不停的手臂,怎么突然间没事似的闪电出击了呢?速度之快,令人费解。而叶问的弟子李小龙,则是中国功夫的全球代言人。“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武术哲学,成为截拳道的理论精华。李小龙在1秒钟内可以打出9拳,他的寸拳最高记录可以把一个150斤的壮汉打出五六米远。“真人不露面,露面不真人。”这句话永远是个可进可退的挡箭牌。如果一定要真人露面,必须采用无任何限制的搏击方式,不分男女老少,做徒手搏杀,最后必定有一个存活的,那就是高手。然而,这种海选高手的方式,荒诞且绝不可行。我曾目睹耄耋之年的方教授表演太极发劲,把一个习武多年的壮汉打出一丈多远。身为杨式太极拳第四代宗师崔毅士嫡传弟子的方老先生说,自己年事已高,只能偶尔给弟子演示一下。如果与年轻人如海军陆战队员做生死搏击,年近九十岁的老人肯定不行了。武术的还给武术竞技都是有规则的,如今,规则是服从于商业目的的。即便人气火爆的WWF美式摔跤,尽管选手像野兽一样看似毫无限制地残酷踢打、掏裆、抠眼、撕头发,其实都是事先编排好的假打假摔,其仿真度之高,以致电视台转播时不得不在屏幕上注明“专业表演切勿模仿”。而在令人闻风丧胆的黑市拳擂台上,拳手都是经过残酷训练的杀人机器,他们的背后则是嗜赌成性的庄家与赌徒。如果把中国武术界的拳手们抛进黑市拳擂台,就约等于宣判死刑了。目前,黑市拳在全世界没有一个地方是可以合法存在的。我们用它来检验中国武术的搏击水平,又有什么意义呢?中华国术总会会长、广东省武术文化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历史系博导马明达教授,以家传马氏通备武艺闻名于世。他认为,国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武”的部分的遗存,不能与武术混为一谈。如果用竞技体育理论来加以研探和框解,必然会使中华国术走向浅薄,走向衰落。马教授所力倡的国术概念,涵盖于武术之上,而散打技击则是从武术中抽离出来的一部分而已。马教授说,国术源自武艺,而武艺则是一个涵盖宽广的概念,包含军旅武艺和民间武艺,近代以来,传统武艺的一部分内容失去了继续存在的社会条件,逐步走向消亡。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于志军教授在《中国传统武术史》一书中称,20世纪30年代,中国传统拳种的套路有2000多种,到了上世纪80年代,全国挖掘出来的拳种套路只有280多种,其中一半以上只有名目而无传人会练,真正有相当数量传承人群的拳种仅有几十种。在大量拳种套路消亡的过程中,部分因兼具健身、娱情和搏击功能而延续下来。传世经典之《太极拳经》文末专门强调,祖师爷创造太极拳的目的,乃是“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何为“技艺之末”?就是技击,就是实战。《孙子兵法》认为,百战百胜也不算什么,“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沦到矛盾相攻,以命相搏,只能算作末技了。前辈宗师以放眼天下的豪迈情怀发明太极拳,后人却执着于打架斗狠的功能,实在是挂一漏万。让中国武术重新回到它原来的位置,我们就好理解,何以那么多人对它的式微担忧了。幸运的是,曾经持续繁荣了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正在奄奄一息中再萌生机。孔子之后,还有老子、孙子的塑像等着立起来呢。历史不会戛然而止,武术不会无端消亡,能不能打都需要外界条件,让子弹再飞一会吧。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