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高效多晶铸锭公司,铸锭单晶和N型单晶将主导未来光伏市场

光伏行业热点观察:多晶硅市场将死?
> 光伏行业热点观察:多晶硅市场将死?
光伏行业热点观察:多晶硅市场将死?
编者按: 到2024年单晶硅片将占据晶硅市场的50%左右。虽然多晶硅的呼声一度很高,但实际情况是,单晶成本也在持续下降,而电站数量也不少。多晶硅的未来,有些不清晰...
  2014版的国际技术路线图(ITRPV)表示,到2024年片将占据晶硅市场的50%左右。然而,亚洲的同行们却要发表不同意见。由于硅片的非硅生产成本的直线下降,片将很快就能挑战多晶硅的支配地位。隆基股份新任钟宝申董事长称,单晶硅片非硅成本三年内可降至每瓦0.06美元。本文引用地址:
  我国太阳能电池制造当前仍占世界主导地位,但不可忽略的一点是,我国组件主要还是靠低价取胜。对于系统造价单价的过于关注,让光伏企业对实际发电成本即度电成本认识不足,对如何提高系统运行的寿命和提高每瓦发电量体会也不够深刻。在太阳能市场逐渐东移,尤其是日本市场在我国太阳能出口市场比例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这几乎是在将低价低效的组件企业放在炭火上烤&&由于市场补贴削减,以及支持从地面安装转向屋顶(商业和住宅)需要更高产量的组件,日本客户更青睐高效晶硅电池产品。
  即使是在目前在系统建造成本较低的中国地面电站,单晶比多晶系统成本高约2%。在造价较高分布式电站项目,单晶系统成本和多晶系统造价基本持平。而在日本、德国等建造成本较高的地区,单晶系统成本已经低于多晶系统。由于单晶硅电池发电效率高于多晶硅电池,其度电成本已经低于看起来低价的多晶硅电池系统。整合光伏系统可变成本以及实际发电溢价的贡献,单晶硅片较多晶硅片贡献多0.48至0.789美元,其将进一步超过单晶硅片和多晶硅片约0.29美元的价格差(2013年数据)。
  目前,量产型多晶硅电池效率水平为17%-17.5%;N型单晶电池的产业化效率水平是21%-24%;国内P型单晶电池产业化水平为18.7%-19.2%,海外则为19.2%-20%。以成本计,2014年Q1,单晶组件转换效率16.6%,成本0.47美元/瓦,预计2017年单晶组件的转换效率17.7%,成本0.37美元/瓦;而2014年Q1多晶组件的转换效率15.7%,成本0.45美元/瓦,预计2017年多晶组件的转换效率16.5%,成本0.37美元/瓦。到2017年,单晶硅组件就能和多晶组件在成本上持平。届时,多晶硅的所谓低价优势则更将不复存在,相关太阳能制造业也将无法幸免。
  针对这种情况,OFweek太阳能光伏网盘点分析了近期光伏行业的硅片企业动态。值得高兴的是,中国在这方面并没有落后。
  企业要闻
  保利协鑫:提升高效硅片比例推出N型单晶硅片&鑫单晶G2&。
  保利协鑫能源2014年计划淘汰上半年占比48.9%的普通多晶硅片,保持高性价比多晶硅片S2的比例,将S3占比从上半年的2%提高到38%,实现类单晶G2占比达到10%,同时将推出N型单晶硅片&鑫单晶G2&,占比将达到2%。
  根据多家保利协鑫客户提供的测试数据,相较于其2011年发布的第一代类单晶产品,&鑫单晶G2&平均光电转换效率提升了1.1%,硅片性能取得大幅度提升,可用于制备280/335W(60/72PCS)以上的电池组件。&鑫单晶G2&定位于高效硅片市场的主流应用,体现了保利协鑫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产品研发策略,将为高端客户提供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单晶产品。
  保利协鑫能源执行总裁舒桦在SNEC2014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上海)展览会暨会议上表示,保利协鑫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工艺优化和精益生产,为晶硅光伏产业提供了大量质优价廉的硅料。保利协鑫努力推行的硅烷流化法高纯度颗粒硅生产工艺、高效多晶硅铸锭工艺、铸锭单晶工艺、金刚线切割工艺都是为了进一步降低硅料和硅片的成本。目前看来,硅料、硅片的价格走势基本稳定,未来光伏市场的需求依然旺盛。短期来看硅料硅片的价格有波动,但是行业长期发展的目标是光伏发电平价上网,光伏发电每瓦单价持续下降是长期的趋势。因此,提升制造水平、降低度电成本是行业发展的根本。
  保利协鑫公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业绩公告,显示其一季度多晶硅产量为1.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85.2%,环比增长7.5%;硅片产能目前达到12GW,一季度产能利用率超过100%,预计全球市场占比超过30%。
  赛维LDK:发布新单晶硅片M4
  2014年5月SNEC期间,赛维LDK发布了新的单晶硅片M4,根据赛维官方介绍,这种高效多晶硅片M4比普通硅片转换效率高出8%-10%以上。同时,赛维LDK还发布了新研发成功的BBL组件,组件的输出功率可达280-335峰瓦。
  根据赛维LDK首席技术官万跃鹏介绍,赛维LDK高效多晶硅片M4采用了新的高效多晶晶体生长机理,通过更加先进的热场设计和优化工艺,具有更窄的效率分布、更低的错位密度、更高的少数载流子寿命等特征,同时结合公司自主研发的错位品质专利技术,有效保证了M4的转换效率。
  &而BBL组件采用的是无主栅背接触设计,可以和市场上广为接受的背接触式MWT组件技术相媲美的高效组件技术。同等面积的BBL组件比常规组件输出功率高出5-7%,并具有多种可选输出电压。&万跃鹏表示。
  赛维LDK新闻发言人彭少敏介绍,赛维LDK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对研发的力度,不断推出新的多晶硅片M2、M3,而这次推出的M4和BBL组件将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近日,赛维LDK与太阳能光伏企业昱晶能源签下了2亿元硅片订单。
  中环股份:本地化N型单晶硅片CFZ生产技术
  中环股份6月发布了其备受瞩目的华夏聚光项目进展情况及股票复牌公告。这是中环股份与国际光伏&大佬&SunPower携手开拓市场的开山之作。而华夏聚光所采用的高光电转换率(24.5%)、低度电成本(0.4元/度)光伏技术,在国内鲜有应用。
  据中环股份对外公布的华夏聚光项目相关进展公告介绍,华夏聚光生产制造的C7光伏系统,现已实现批量生产、供货;目前,C7光伏系统的功率比原设计及可研报告高出6.52%;同时,C7光伏系统光电转换效率超过24.5%;到二季度末,华夏聚光将具备100MWC7系统的全线制造能力。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表示,&中环股份及SunPower的高效光伏系统实现了&本地化&,公告让市场相信了中环股份CFZ核心技术结合SunPower高效电池+低倍聚光技术(C7)的结合,可将度电成本摊薄至0.4元/度,同时,人们相信这一商业模式可大规模复制&。目前华夏聚光生产制造C7系统接收器的产能已经达到300MW,50MW已正式投产运营。并且已向SunPower先期采购超过70MW的电池封装片,用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20MW光伏电站项目和武川县上秃亥乡100MW光伏电站项目,这两个项目预计在2015年竣工并网发电。
  卡姆丹克:N型单晶硅片需求拉升盈利水平
  卡姆丹克是国内首批能够大规模生产拥有平均转换率高达23%的太阳能超级单晶硅片生产商。N型单晶硅产能约600兆瓦。6月6日消息,姆丹克太阳能位于马来西亚之生产设施(&马来西亚厂房&)已于二零一四年六月开始进行试产,预计将逐步释放规模成本优势。
  据介绍,马来西亚厂房主要从事生产单晶硅锭及硅片,预期年产能为300兆瓦。于二零一四年六月,马来西亚厂房开始进行试产。公司将继续于二零一四年第三季期间提升马来西亚厂房之产能。卡姆丹克首席执行官张屹认为,单晶硅片是行业发展趋势,预计中国的多晶硅片厂商也会逐渐转型。
  据卡姆丹克最近报告2014年第一季度显示,由于对其N型&SuperMono&硅片需求提高,初步收入为235,071,000元人民币(3768万美元),毛利润约为24,414,000元人民币(3910万美元)。
  隆基股份:定增募资19.6亿加码单晶硅
  隆基股份6月30日晚间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以每股不低于12.52元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5654.95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9.6亿元,用于投建年产2GW单晶硅棒、切片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公司股票将于7月1日复牌。
  公告显示,年产2GW单晶硅棒、切片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共15.6亿元。项目包括宁夏隆基年产800MW单晶硅棒项目、银川隆基年产1.2GW单晶硅棒项目、银川隆基年产2GW切片项目,拟投入金额分别为4亿元、6亿元和5.6亿元。项目建设周期分别为1.5年、1年和1.5年,达产期年平均营业收入分别为5.87亿元、8.54亿元和19.9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531万元、13860万元和27119万元。
  此外,公司拟将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的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满足公司主营业务持续发展的资金需求,并有助于完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和提升经营效益。
  行业要闻
  五大单晶硅片企业推统一标准欲夺国内电站市场
  国内主要的几家单晶硅片生产商联手推出了两类新的单晶硅片尺寸标准,希望借此抢夺长期占据市场主流的多晶硅片产商份额,不想错失国内及东南亚的光伏电站建设热潮。
  隆基股份董事长李振国表示,以往单晶硅片的标准并不统一,虽然包括隆基股份、中环股份、卡姆丹克、晶龙集团、阳光能源等这些单晶硅片生产商有较为接近的直径(如200毫米到210毫米)和边距尺寸,但仍令客户出现选择性困难。
  规格不统一的话,单晶硅片厂商无法大规模地批量生产同一规格,&如A公司要的是一个硅片尺寸,B公司要另一个尺寸,在我们生产端就要用不同的生产装置。而如果A公司的效益不好,其可能采购硅片的数量不够,我们又会增加相应库存,并且这批原来供给A公司的货也无法卖给B公司。&
  现在,几家大的单晶硅企业有了统一标准之后,这个问题就会得到相应解决。
  他透露,目前大家共同推出了&M1和M2&两种单晶硅片的规格(205毫米和210毫米),上下游产业链都可降低一些成本,生产线的各类装置也可得到充分利用,如单晶M1是在156原片上增加1.63%的面积,以电池片19.2%的转换效率作为参考的话,单片功率的电池片可达到4.66瓦;按照电池片每瓦3元计算,每片增加了0.2元的价值,这对于下游客户也有帮助。
  天合光能:单晶硅组件输出功率创世界纪录
  日,天合光能宣布,其单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60片156mmX156mm单晶硅电池)创造了P型单晶硅组件输出功率新的世界纪录。该项成果经第三方TUVRheiland(莱茵)权威认证机构测试,峰值输出功率(Pmax)高达326.3瓦,表明其量产PERC(PassivatedEmitterRearCell)单晶硅高效组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创造这一纪录的组件是基于设在天合光能的中国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平台研制,采用的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中试量产HoneyUltra高效单晶太阳能电池片。
  HoneyUltra是天合光能第二代Honey技术,曾于2012年5月创造了量产多晶硅组件峰值功率世界纪录,基于60片156mmX156mm电池,高效组件的峰值功率输出高达284.7W。
  此次天合光能研发的HoneyUltra单晶硅高效组件,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新一代HoneyUltra组件产品,集成了多项自主研发的先进电池背钝化技术、组件减反射技术及组件低电阻连接技术。
  中电投:新一代高功率单晶组件产品研发成功
  4月29日,中电投西安太阳能公司成功研发新一代6&10规格高功率、大尺寸单晶组件产品,单块组件主流输出功率为285W以上,最高输出功率达290W以上。
  此次开发的新型组件产品使用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四主栅高效电池。通过对传统产线技术的升级和栅线新技术的开发,大幅度提高了电池的短路电流及填充因子,电池平均转化效率在19.4%以上,最高转化效率达到19.5%以上。
  该产品的研发可有效提高单位面积发电量,降低电站投资成本,实现客户利益的最大化。7月份批量生产后,将在年内供货到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预警:台湾太阳能电池厂纷纷提高单晶比重
  太阳能电池厂今年纷纷扩展单晶产品生产线,包括新日光(3576)、茂迪、昱晶、升阳科、益通等均有相关规划。
  新日光总产能已扩充至2.1GW(10亿瓦),目前约有300MW(百万瓦)属于单晶产线,接下来希望提升到600MW以上,估计今年上半的单晶比重可达至少三成。
  昱晶产能现为1.5GW,其中单晶约为250MW,未来扩产后,单晶产能估计可达550MW,占比将达近三成。另外,茂迪在今年扩产后,单晶比重预计将于上半年达一至两成。
  中美晶:旗下旭泓2欧元收购Aleo整合产业链
  中美晶5月19日宣布,旗下的子公司单晶太阳能电池厂旭泓全球光电透过其子公司SCPSolarGmbH(SCP)于今年2月与德国AleoSolarAG签订&资产买卖契约&之后,已陆续通过欧盟和德国反垄断机关的审查许可及Aleo临时股东会的核准,双方终于在德国时间5月16日于柏林举行完成典礼,以2欧元顺利完成台湾太阳能产业史上首例的海外光伏模组厂收购案;该公司即将进行量产准备,主要产品为285瓦到295瓦六十片封装的超高效单晶组件。
  京瓷:在日本推出单晶硅民用太阳能电池组件
  京瓷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京瓷&)日前开发出电池芯片转换效率达19%的首款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并将于今年4月起由子公司京瓷太阳能正式投放日本市场。
  京瓷是目前在日本唯一一家兼备单晶硅和多晶硅生产体系,实现从电池芯片到组件批量生产的厂商。在太阳能电池领域,有着丰富的技术积累与安装经验。早在1975年京瓷就着手研发太阳能电池,并于1982年推出多晶硅电池组件。
光伏发电相关文章:
分享给小伙伴们:
我来说两句……
最新技术贴
微信公众号二
微信公众号一您当前的位置:&>&>>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产量及前景展望
  一、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产量分析  据消息,年全球单晶硅太阳能FPC稳压器厂/ 宝安FPC稳压器电池产量呈逐年上升的态势,从2003年的237MW增长至2012年的15708MW,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从各类太阳能电池的市场份额看,年期间单晶硅电池的占比一直在30%-40%之间波动,且从2007年开始,随着多晶硅电池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其占比逐年上升至2012年的42%.2013年上半年,全球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8568MW.  二、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市场前景展望  从长远来看,尽管目前单晶成本要高,不过未来单晶拉晶等非硅成本将逐渐贴近多晶的铸锭等非硅成本,因此单晶电池未来成本下行空间要大于多晶。同时现有P型电池已逐渐面临转换效率瓶颈,而新型N型单晶电池(转换效率可到22%~24%)已开始量产,待其成本和技术进一步突破后,有望逐渐普及。因此未来单晶产量有望逐渐增加,单晶硅电池将占世界光伏生产的主导地位。  从资本市场表现来看,作为全球最大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厂商之一的SunPower,2013年以来股价较FirstSolar高出200%以上的涨幅,资本市场用交易来表明未来单晶技术是光伏行业中最有竞争力的技术路线。  三、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产量分析  据统计,年全球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产量逐年增加,从2003年的467MW增长至2012年的17292MW,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从各类太阳能电池的市场份额看,年期间多晶硅电池的占比由63%下降至57%,年则稳定保持在45%-50%之间。2013年上半年,全球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9432MW.  四、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市场前景展望  2013年上半年全球多晶硅产量达10万吨,晶硅电池片产量为18GW,消耗多晶硅约11万吨,由于下游光伏企业在不断消化库存,多晶硅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从市场份额来看,年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市场份额仍略高于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这凸显出目前光伏两大主流技术之一的多晶硅电池技术市场地位依旧坚挺。  但从国内相关公司2012年以来业绩表现来看,单晶硅技术公司业绩整体要好过多晶硅公司。目前全球光伏市场还未充分壮大,单晶和多晶技术均有生存空间。从中短期来看,多晶硅仍将占相对优势。而从长期趋势看,单晶硅将能分得至少一半市场空间。
近年来,LED照明产业得益于政策的不断推动和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应用领域也逐渐从工程渠道和商业照明渠道向终端消费渠道渗透,LED家居照明市场正成为各大照明厂商的逐鹿之地。 在LED照明概念逐步普及的当 寻乌县供电公司完善变电站“五遥”功能
摘要:本文介绍基于Acrel-3000电力监控软件和电力监控仪表,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分散式采集和集中控制管理的自动化报警系统。系统实现远程精细化及时性报警,避免因停电造成医疗事故,提高了供电质量和管理
友情链接:个人企业账号:密码:行业资讯多晶硅与单晶硅之争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赤浪绿色新能源网3月7日讯:虽然单晶硅显示出了强势回归的态势,但在太阳能发电路线上,多晶硅与单晶硅之争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在全球太阳能发电市场中,晶体硅发电仍占据90%以上的市场。在这个晶体硅为主流的光伏市场上,多晶产品又占据全球晶硅产品中70%的份额。然而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单晶硅逐步呈现出回归的态势,并且这种趋势有加速的可能性。这种现象在今年年初的我国市场上,也体现出了明显的特征。单晶硅回暖,在上游体现为单晶产品供应商纷纷满产、扩产,产能增加使得单晶产品价格下降,渐渐有与多晶产品竞争的实力;在下游需求上,这种现象随着我国光伏地面电站建设热潮兴起,对于项目开发商来说,随着度电价格下调,单晶硅路线逐渐被认可。预计今年,我国大型地面电站建设热潮将渐渐退去,行业回归理性。这一点体现在,更多的项目开发商开始关注度电成本。而这一根本原因也倒逼太阳能组件、电池片制造商们加快步伐提升技术,降低成本,向高效时代迈进。上游纷纷扩产近些年,受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需求影响,单晶硅销售市场火爆,带动国内外单晶硅制造企业销量激增。在国际上,从2014年左右,光伏制造商龙头便纷纷试探性布局高效单晶产品。早在2014年下半年,SolarCity斥资3.5亿美元,并购以高效率N型单晶电池为主打产品的赛昂电力,计划建立1GW光伏组件厂,尝试单晶硅路线。在2015年年初,以薄膜路线为著称的Firstsolar传出在马来西亚建设100MW单晶硅电池单元生产线的消息。本月,韩国LG公司斥资4.35亿美元扩大其电池生产线,宣称计划到2020年,将其N型单晶硅电池生产产能翻三倍。而随着日、美、德几大市场单晶硅火爆,国内单晶产品供应商也是供不应求,销售火爆。2015年初,全球最大单晶硅光伏产品制造商龙头隆基整合乐叶光伏,开始正式涉足单晶硅组件产品制造及销售。而这匹新兴的&黑马&,在进入市场开年便显现出凶猛的发展势头。2016年初,乐叶光伏与国内六家光伏电站开发商签订战略协议,协议中表明,在未来3年内,乐叶光伏及其母公司隆基股份将向中民新能供应不低于4.3GW单晶组件,向林洋能源供应不低于3GW单晶硅片/电池,向招商新能源供应不低于1.8GW单晶组件,向中设无锡、天宏阳光分别供应不低于1GW单晶组件,向山东天恩供应不低于1.5GW单晶组件。乐叶光伏即将规模化量产的PERC高功率组件等新产品将在战略客户新建电站项目中得到推广应用。除此之外,我国单晶产品核心供应商之一的中环股份,在2015年年末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公布,该公司单晶硅产品产销情况较好,处于满产状态。近日,另外一家单晶硅锭/硅片生产商阳光能源控股披露其2015年出货量,据披露数据显示,单晶硅产品的出货量为1.15GW,相比于去年增长13.2%。台湾是我国单晶硅制造业另一个重要据点。今年,在竞争平板显示器和光伏组件制造商友达光电宣布退出多晶硅市场,保留旗下光伏组件业务BenQSolar位于马来西亚的制造业务,生产单晶硅组件及高效电池。台湾另一家单晶组件大户新日光也在2014年下半年开始几度扩产,将50%产能转移至单晶硅产品。并在今年年初推出高效单晶组件,称其转换效率最高21.1%,本年年底将进行量产。到去年12月底,台湾地区甚至出现单晶硅片价格低于多晶的现象。但全行业扩产也直接导致竞价后的价格下跌。据海关出口数据显示,在硅片市场上,2015年上半年单多晶硅片均呈现下降趋势,而单晶硅片下降幅度更大;下半年,单晶硅片价格依旧大幅下降,而多晶呈现小幅回升趋势。截至12月底,单多晶硅片价格差额已经从年初的0.29美元/元的差额,缩小至0.04美元/片。单晶产品总体价格不断走跌。比如上文提到的阳光能源,虽然出货量增加13.2%,但收入仅增长1.6%。种种数据显示出,单晶产品供应逐渐加大,而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在逼迫单晶制造商加快技术进步,降低成本。下游需求加强不单单是硅片,在电池价格上,经过2015年一整年的波动,多晶与单晶电池价格差额也逐渐呈缩小趋势。在2015年年初,单晶电池价格高于多晶电池约0.466美元/片,而截至2015年年末,单晶电池仅高于多晶电池约0.127美元/片。据某调研机构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单晶组件出货量约2.54GW,除单晶硅&黑马&乐叶外,天合光能、阿特斯、协鑫等几家组件供应商龙头都将会增加国内单晶出货量,预计在今年全年实现单晶组件出货5GW。而从市场占比来讲,2015年国内单晶硅市场需求占比已经提升至15%,预计接下来的2016年将会提升10%达到25%。价格下跌后,单晶产品的吸引力不止放大了一倍。随着单晶硅技术进步以及成本下降,单晶硅目前也逐渐成为光伏开发商选择的路线。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电站运营商来说,度电成本降低逐渐成为共识。多晶组件价格低的优势已经不如以往。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世民认为,单晶硅光伏电池经过几十年的技术提升,目前产品稳定性、使用寿命都达到了产业界最高水平。单晶组件生产成本逐渐与多晶持平,预计2016年全球单晶和多晶将平分秋色。单晶硅一直未成为主流,主要原因还是拉晶成本高于多晶硅铸锭,导致单晶硅组件价格略高于多晶硅组件。作为&新晋&光伏开发商之一的晶澳太阳能曹博表示,公司会越来越关注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而不是每瓦成本。因此,无论是选择单晶还是多晶产品,高效产品成为电站开发商的重要招标要求之一。中民新能总裁韩庆浩表示,单晶在未来五年将全面替代多晶,会将自身光伏电站30%的单晶比例快速提高到60%以上。不仅如此,&领跑者&计划也显示出国家能源局对太阳能光伏发电能效方面的推进。但这并不意味着多晶产品就会失掉以往的地位,记者从多方了解到,以阿特斯、晶澳、天合光能等多数主流光伏组件供应商都在加紧升级技术路线,并陆续推出新款高效组件。可以预见,在今年的光伏组件市场上,效率将成为各制造商制胜的关键之一。分布式带来的大机遇在光伏行业2015年回顾与2016年展望研讨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彭红兵指出,目前国外对中国的太阳能产业的建议是,多晶硅技术发展空间有限,未来将更多的是基于单晶硅为主导。下一步将通过技术合作包括并购等形式,对我国整个制造业,形成一些导向,其中包括电池片的合作,逐步引导向单晶硅的发展。除了引导制造业向单晶硅发展外,未来发展分布式会成为政策引导的重点,这是否会是单晶硅的另外一个机遇?据专注于分布式的航禹能源总裁丁磊文介绍,在分布式发电上,特别是对于屋顶电站来讲,使用单晶可以在有限的屋顶面积上,获得更多功率的装机量。&屋顶资源更加珍贵。&分布式优势在于就地消纳,而且,从德国、日本对单晶的热衷,可以看出对整个分布式单晶需求的趋势。&他跟《能源》记者算了一笔账,&比如156组件60片装的,单晶主流功率是275,多晶为260,这样可以看到,同样的组件面积,而功率却相差了5.5%。相应的比如支架。电缆等辅料是一样多,相对而言,单晶等于节省了一定的辅料消耗。&另外,加上政策引导以及对分布式补贴力度,从成本来讲,在分布式上应用单晶硅比地面电站更加合算。另外,能源局新能源司副调研员邢翼腾的讲话中也指出,在分布式发展上,&十三五&期间要从工信部角度推动分布式工作。未来光伏电站布局和发展模式有待调整,整体有向中东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而中东部地区用地问题将面临很大挑战。在这个大趋势下,分布式开发将成为重点工作。特别是针对屋顶式光伏上,邢翼腾认为,分布式光伏要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发展。目前分布式发电是电价加0.42元国家补贴及地区补贴外,仍然有很大经济效益。但一位业内人士提到,无论单多晶产品路线,从技术成本上都存在一定的下降空间,单晶硅与多晶硅甚至薄膜技术都不应该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这正是向健康良好的市场环境发展的过程。&(信息来源:能源杂志)分享到:上一篇:下一篇:新能源热点时事动态12345678科技前沿编辑推荐12345678个性新能源您现在的位置:
首选多晶,兼顾单晶,光伏大佬明示不会一条道走到黑
首选多晶,兼顾单晶,光伏大佬明示不会一条道走到黑
近日,阿特斯副总裁庄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单晶和多晶在成本上是有差别的。环境不同,那么选择就要因时改变,阿特斯的光伏产业不是单一的,阿特斯坚持单晶与多晶的并存。庄岩的表述,说明了一个基本理念,在技术上不要钻牛角尖,让市场来选择更合适的产品。
据调查,天合、阿特斯、晶澳、晶科、台湾茂迪、新日光等17家主要企业,都是做多晶,但是这些多晶大佬都没有放弃单晶,保存5-15%的单晶,2015年这些企业多晶产能利用率达100%,倒是单晶产能,无论是硅片还是电池,都开工不足。由于2015年二季度以后多晶一直缺货,造成从年末开始需求向现成的单晶转移,单晶产品随着市场整体回暖而加温。
特别在中国市场,都把光伏领跑者计划,分布式光伏理解成&效率高&的单晶,没有注意到光伏领跑者计划是对单晶、多晶、薄膜组件都制定了不同的效率下限,在规定下限之上,采购组件看效率,更看价格,即性价比,度电成本(LCOE)。
何况,多晶并非低效率的产品。
多晶效率屡屡突破20%瓶颈提升潜力巨大
一直以来,多晶被认为是转换效率低、价格低的产品,其转换效率的理论极限是20%。但是,多个一线大厂的高效产品发布早已使这一言论不攻自破。
2014年9月,晶澳宣布,通过使用自主研发的先进的陷光和表面钝化技术,该公司的多晶太阳能电池的太阳能转换效率达到了20%。
2014年11月,天合光能宣布,经第三方权威机构测试,其研发的大面积工业级多晶太阳电池刷新世界纪录,在工业级大面积方形多晶硅衬底上获得高达20.53%的光电转换效率。
2014年12月,阿特斯将湿法黑硅技术推广到生产线,实现0.4%(绝对值)的电池效率增益。湿法黑硅技术解决了金刚线切多晶电池制绒工艺的问题,加快了多晶电池效率的提升速度,已成为阿特斯多晶电池新增产能的标配技术。
2015年4月,天合光能宣布,采用自主研发的中试量产Honey Plus高效多晶硅太阳电池片制备的光伏组件(基于60片156 mm&156 mm多晶硅电池),经第三方权威机构测试,其光电转换效率高达19.14%。
2016年5月,晶科能源表示,其采用PERC和黑硅技术的高效多晶电池已进入量产阶段,2015年年底量产平均效率已达20.13%,并有望在今年将量产效率提升至20.5%以上。
2016年6月,韩华新能源表示,基于领先的Q.ANTUM背钝化电池(PERC)技术,其标准多晶组件转换效率创下世界纪录。弗劳恩霍夫CalLab实验室确认了该多晶组件转换效率达到19.5%,功率达301W。
以上数据表明,多晶产品转换效率20%瓶颈已经被突破。
近两年,金刚线切在多晶领域大规模推广,有效降低了多晶的生产成本,但是光反射率也高。黑硅电池技术可以提高多晶硅片表面的陷光特性,大幅降低金刚线切割带来的高反射率,绒面结构接近直拉单晶产品。同时,PERC电池技术在多晶领域应用日趋广泛,全球P型多晶电池产能正在向PERC技术转移,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成为P型晶硅太阳电池的常规工艺。金刚线切配合黑硅技术,融合PERC背面钝化电池技术,产生1+1+1&3的叠加效果,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多晶电池的转换效率,多晶产品提升潜力仍然巨大。
对于单多晶,一线品牌大佬们这样说
&阿特斯坚持单晶与多晶的并存&
阿特斯副总裁庄岩在接受采访时说:&单晶和多晶在成本上是有差别的。在效率上单晶会高一些,同样的面积上就可以发更多电,但是如果说是大型电站,土地费用、人工费用很低廉的情况下,多晶反而效果更好。环境不同,那么选择就要因时改变,阿特斯的光伏产业不是单一的,阿特斯坚持单晶与多晶的并存。&
&多晶仍是客户首选提供最好的单晶产品&
在2016第一财季,晶科以1600MW的单季度组件出货量,摘得全球第一的桂冠。晶科副总裁钱晶在接受SOLARZOOM采访时表示,&从全球光伏应用市场比较成熟、发展比较早的国家来看,多晶仍是大家的首选。他们有大量的电站实际发电数据和历史记录显示多晶在野外工作环境下的衰减和可靠度的确要优于单晶。同样280瓦单晶和270瓦多晶,客户会更愿意选择多晶。&
但是,从近期来看,单晶发展迅速。钱晶解释道:&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去年下半年起单晶硅片的让利抢占市场效果显著,另一方面,一线多晶产能供应不足,部分客户会选择单晶产品。&
&晶科的目标是单多晶会同时发展。&钱晶强调,&不是我们不做单晶,而是我们要给客户行业最好的单晶,就像我们给客户行业最好的多晶一样。&
&单晶市场启动有个过程,协鑫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单多晶硅片的生产供应&
保利协鑫副总裁吕锦标在接受《中国企业家》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保利协鑫在产品方面更多侧重于多晶,但也并未放弃单晶产品的研发。公司单晶的布局主要是用多晶铸锭的工艺生产单晶产品,推出的鑫单晶G2在常规电池工艺下的转换效率达到19.5%,性价比直接挑战直拉单晶。鉴于目前单晶市场启动有个过程,协鑫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单多晶硅片的生产供应。保利协鑫目前已经在宁夏布局了高效N型单晶。这主要是为未来储备24%-25%高转换效率的产品,在成本得到控制时推广。&
市场是最好的指挥棒,无论是单晶还是多晶,市场只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理性的光伏企业会选择迎合当前市场的产品,同时多手准备,而不是一味的跟单个技术较劲。如果盲目坚持一种技术发展路线,还和另一种路线&不共戴天&,一条道走到黑,这种情怀要不得,光伏产业短短十多年,已经有这样的偏执者吃了亏。
&&&&京ICP证040220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晶铸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