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通用化以什么为前提和系统化的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物流标准化习题与答案
(一) 判断题(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 表示)
1. 物流标准化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A)
2. 物流标准化的效果可以不通过在社会实践中实施标准而表现出来。(B)
3. 物流标准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A)
4. 物流标准化系统属于一次系统。(B)
5. 物流标准化的国际性是其不同于一般产品标准的重要特点。(A)
6. 专业计量单位标准属于基础标准。(A)
7. 气动式起重机属于分系统技术标准中的作业车辆标准。(B)
8. 物流设施、建筑的检查验收规范属于物流标准中的工作标准。(A)
物流是社会分工专业化的产物,它与经济水平和市场发达程度密切相关,我国正在加快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物流标准化工作已从“市场需求”转向“行政需求”,有需求的标准才有价值。(B)
10. 标准化的形式是标准化内容的表现形式。(A)
11. 在标准化形式中,统一化是人类对社会产品的类型及流通手段、方法进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的一种有效形式。(B)
12. 在标准化形式中,通用化的目的是消除混乱,为人类的正常活动建立共同遵循的秩序。(B)
13. 在标准化形式中,标准化是系列化的高级形式。(B)
14. 在标准化形式中,系列化是使某一类产品系统的结构、功能标准化的最佳形式。(A)
15. 在标准化形式中,通用化是互换性的前提。(B)
16. 在标准化形式中,通用化程度越高对市场的适应性越强。(A)
17. 物流基础模数尺寸的作用和建筑模数尺寸的作用是不相同的。(B)
18. 从其与人的关系看,基础模数尺寸是适合人体操作的最低限度尺寸。(B)
19. 现代物流的特征之一是物料的集装单元化,集装单元化程度的高低是判断一个国家现代物流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A)
20. 物流信息服务标准主要包括物流信息企业服务标准和从业人员服务标准。(A)
21. 物流标准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物流信息的标准化。(A)
22. 物流活动的根本任务是将工厂生产的合格产品保质保量并及时地送到用户手中。(A)
23. 信息标准是工作标准。(B)
(二)单选题
1.在物流标准化的全部活动中,(B)是一个关键环节,是建立最佳秩序,取得最佳效益的落脚点。
A.制定标准&&&
&&&&&B。贯彻实施标准
C.修订标准&&&&&&&
2.(C)是标准化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标准化生命力如何的规定因素。
A.科学性&&&&&
C.经济性&&&&&
3.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认定的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是(B)。
A.500mm*300mm&&&
B.600mm*400mm
C.800mm*600mm&&&&
D.600mm*1000mm
4.建立系统情报网、对系统进行统一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是(D)。
A.物流专业术语的标准化&& B。标识的标准化
C.条形码的标准化&&&&&&
D。物流核算、统计的规模化
5.在标准化形式中,通用化的目的在于(B)。
&& A.使相互独立的标准可以结合
&& B.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劳动
C.消除混乱,为人类的正常活动建立共同遵循的秩序
&& D.改善物流,促进物流技术的发展
6.在标准化形式中,(D)以系统的分解与组合理论为基础。
A.统一化&&&&&
C.通用化&&&&
7.使物流过程连贯而建立标准化体系的基点是(B)
&A.零杂系统&&&&
B。集装系统
C.散装系统&& D。整装系统
8.衡量物流系统标准化系的成败的重要标志是(A)。
A.配合性&&&
C.统一性&&&
9.对于物流基础模数尺寸的作用和建筑模数尺寸的作用来说,考查的基点主要是(B)。
A.统一化&&&
& C.标准化& D。通用化
10.(A)作为物流系统各环节的标准化的核心,是形成系例化的基础。
A.物流模数&&&&
B。简单化&
C.作业规范&&&
D。工作标准
11.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认定的物流模数尺寸(集装基础模数尺寸)是以(B)为主。
A.600mm*400mm&&&
B.1200mm*1000mm
C.1200mm*800mm&&&
D.1100mm*1100mm
12.在物流设施标准中,(C)是整个分标准体系的基础部分。
A.物流设施标准&&&&&
B。集装化器具标准
C.基础标准&&&&&&&&&
D。物流设备标准
13现代物流的特征之一是物料的集装单元化,而(C)是集装单元化的关键。
A.统一化&& B。通用化
&C.标准化&&&
&14.就物流系统而言,(C)是保证整个物流系统正常运作的关键,是物流系统的“心脏”。
A.集装化器具标准&&&&
B。物流设施标准
C.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D。基础标准
15.(B)是EDI的保证,是电子商务的前提,也是物流现代化的基础。
A.ISO标准&&&&
B.EAN.UCC标准
C.UCC标准&&&
16.( C )是物流系统各个环节标准化的核心,它决定和影响其物流环节的标准化。
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
B. 物流专业术语标准
集装模数尺寸&&&&&&&&&&&&&
D. 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
17. 对工作的内容、方法、程序和质量要求所制定的标准称( D )。
作业标准&&&&&&&&&&&&&&&&&
B. 基础标准
技术标准&&&&&&&&&&&&&&&&&
D. 工作标准
18.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称( D )。
基础标准&&&&&&&&&&&&&&&&&
B. 工作标准
作业标准&&&&&&
&&&&&&&&&&&D.
19. 为实现包装货物流通合理化而制定的包装尺寸系列称( A )。
A.包装模数尺寸&&&&&&&&&&&&&&
B. 包装标准
包装尺寸&&&&&&&&&&&&&&&&&
D. 包装基础标准
(三) 多选题
1. 制定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是(ABCDE& )。
市场导向原则&&&&&&&&&&&&&
B. 一致性原则
科学发展原则&&&&&&&&&&&&&
D. 推进企业创新原则
&& E. 协调性原则
2. 物流设施标准包括(ABCD& )。
物流设施设备基础标准&&&&&
B. 物流设施标准
集装化器具标准&&&&&&&&&&&
D. 物流设备标准
&& E. 仓库标准
3. 物流标准化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是( BCD )。
调查物流标准&&&&&&&&&&&&&
B. 制定物流标准
修订物流标准&&&&&&&&&&&&&
D. 贯彻物流标准
&& E. 废除物流标准
4. 以下属于物流分系统技术标准中的运输车船标准的有(ABCDE& )。
噪音等级标准&&&&&
&&&&&&&&B.
废气排放标准
载重能力标准&&&&&&&&&&&&&
D. 船舱尺寸标准
运输环境标准&&&&&&&&&&&&&
5. 以下属于物流分系统技术标准中的作业车辆标准的有(AC& )。
运行方式标准&&&&&&&&&&&&&
B. 载重能力标准
作业重量标准&&&&&&&&&&&&&
D. 船舱尺寸标准
&& E. 废气排放标准
6. 统一化和简化的区别在于( ABCD )。
&& A. 统一化着眼于取得一致性
&& B. 简化着眼于精练
&&&&&&&&&&&C.
统一化比简化更深刻
统一化更具有普通性&&&&&&&
E. 统一化是简化的高级形式
7. 在标准化形式中,互换性的含义是(AB& )。
产品的功能可以互换&&&&&&&
B. 尺寸互换性
产品的标准可以互换&&&&&&&
D. 性质互换性
&& E. 要素互换性
8. 为了确定物流标准化的基点,人们将进入物流领域的产品(货物)分成( ADE )。
零杂货物&&&&&&&&&&&&&&&
B. 袋装货物
箱货货物&&&&&&
&&&&&&&&&D.
散货货物&&&&&&&&&&
E. 集装货物
我国虽然尚未从物流系统角度全面开展个环节标准化工作,也尚未研究物流系统的配合性等问题,但是,已经制定了一些分系统的标准,其中,托盘高度基本尺寸规定为(
AD )(毫米)。
70&&&&&&&&&&&&&&&&&&&&&
80&&&&&&&&&&&&&&&&&
100&&&&&&&&&&&&&&&&&&&&
10. 从集装单元使用的频繁程度上,主要有( ABCE ),他们也构成了集装单元化器具标准。
托盘标准&&&&&&&&&&&&&&
B. 集装箱标准
周转箱标准&&&&&&&&&&&&
D. 叉车标准
& E. 其他集装器具标准
11. 物流设备标准的效用范围主要为(ABC& )。
部分设备的尺寸&&&&&&&&
B. 性能要求
稳定性试验&&&&&&&&&&&&
D. 使用寿命
& E. 可靠性试验
12. 物流信息标准体系框架可以分为(ABCDE )。
 A. 物流信息基础标准   B. 物流信息应用标准
 C. 物流信息管理标准   D. 物流信息服务标准
 E. 物流信息安全标准
13. 物流信息分类标准主要有(ABC& )。
& A. 全球产品分类代码(GPC)
& B. 中国产品分类代码(CPC)
& C. 国际上用于海关税收的HS代码
& D. EAN/UCC
& E. 产品电子代码(EPC)标准
14. 在物流信息编码标准中,EAN/UCC标准主要包括(ABCDE& )。
贸易单元编码标准&&&&&&&
B. 物流单元编码标准
物流信息属性编码标准&&& D.
物流节点编码标准
& E. 物流设施与装备编码标准
15. 物流信息交换标准包括(ACD& )。
物流数据元标准&&&&&&&&&
B. 物流单元编码标准
& C. 物流信息交换业务流程规范
物流单证标准&&&&&&&&&&&
E. 物流信息采集标准
16. 与物流密切相关的两大标准化体系是( BC )。
IEC&&&&&&&&&&&&&&&&&&&&
EAN.UCC&&&&&&&&&&&&&
D.ITC&&&&&&&&&&&&&&&&&&&&&
17. 物流标准化的作用有( ABCDE )。
提高物流作业效率&&&&&&&
B. 加快商品流通速度
保证物流质量&&&&&&&&&&&
D. 减少物流环节
& E. 提高物流管理效率
18. 物流基础标准主要包括( CDE )。
运行速度限制&&&&&&&&&&&
B. 工作人员考核与奖罚方法
专业计量单位标准&&&&&&&
D. 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
& E. 物流专业名词标准
19. 属于各个分系统技术标准的是( ABCE )。
运输车船标准&&&&&&&&&&
B. 仓库技术标准
信息标准&&&&&&&&&&&&&&
作业标准&&&&&&&&&&&&&&&
E. 包装标准
20. 下列属于工作标准的是( BDE )。
包装标准&&&&&&&&&&&&&&
B. 各岗位的职责及权限范围
集装箱、托盘标准&&&&&&
D. 建筑的检查验收规范
&& E. 货车和配送车辆运行时刻表
21. 物流作业标准能够实现作业( CD )以及保证作业质量的基础。
统一化&&&&&&&&&&&&&&&&
规模化&&&&&&&&&&&&&&&&
效率化&&&&&&&&&&&&&&&&
(四) 简答题
1. 简述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
国家标准GB3935中关于标准的定义是:“标准是对重复性事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调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产品、工作、工程、服务等普遍的活动制定、发布和实施统一的标准的过程。标准化是国民经济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它对于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 简述物流标准化的概念及其含义
答: 物流标准化是指以物流
系统为对象,围绕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制定、发布和实施有关技术和工作方面的标准,并按照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的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的过程。
由此可看出物流标准化具有以下含义:
物流标准化是以制定标准、贯彻标准并随着发展的需要而修订标准的活动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每完成一个循环,标准的水平就提高一步。
物流标准是物流标准化活动的产物。标准化的目的和作用,都是要通过制定和贯彻具体标准来实现的。因此,制定、修订和贯彻的标准,是物流标准化的基本任务和只要内容。
(3) 物流标准化的效用只有通过在社会实践中实施标准,才能表现出来。
(4) 物流标准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3. 物流标准化系统有何特点?
答: 物流标准化系统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和一般标准化系统不同,物流系统的标准化涉及面更为广泛,其对象也不像一般标准化系统那样单一,而是包括了机电、建筑、工具、工作方法等许多种类。虽然处于一个大系统中,但缺乏共性。从而造成标准种类繁多,标准内容复杂,也给标准的统一性及配合性带来很大困难。
(2) 物流标准化系统是属于二次系统,或称后标准化系统。
(3) 物流标准化更要求体现科学性、民主性和经济性。
(4) 物流标准化有非常强的国际性。
4. 物流标准化有哪些主要形式?
答: 标准化的形式是标准化内容的表现形式。标准化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表现不同的标准化内容。
(1) 简化。简化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物流标准化对象的类型数目,使之在一定的时间内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
(2)统一化。统一化是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
(3)系列化。系列化是对一类产品中的一组产品同时进行标准化的一种形式,是标准化的高级形式。
(4)通用化。通用化是指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选择和确定具有功能互换性或尺寸互换性的子系统或者功能单元的标准化形式。
(5)组合化。组合化是按照标准化原则,设计制造出若干组合通用性较强的单元,再根据需要进行拼合的标准化形式。
5. 物流标准化有哪些具体内容?
答:(1)物流标准体系表。
(2) 物流设施标准。物流设施标准包括物流设施设备基础标准、物流设施、集装化器具、物流设备。
物流信息标准。物流信息标准体系的框架可以分为:物流信息基础标准、物流信息应用标准、物流信息管理标准、物流信息服务标准和物流信息安全标准。
6. 物流信息标准体系的框架内容是什么?
物流信息标准体系的框架可以分为:物流信息基础标准、物流信息应用标准、物流信息管理标准、物流信息服务标准和物流信息安全标准。
(1)&&&&&&
物流信息基础标准。物流信息基础标准主要指物流信息术语标准等。
(2)&&&&&&
物流信息应用标准。物流信息应用标准包括:物流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物流信息采集标准、物流数据结果标准、物流信息交换标准、物流信息系统及相关标准。
(3)&&&&&&
物流信息管理标准。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将以EPC系统管理标准为核心,建立包括EPC系统准入制度、EPC注册登记制度、EPC数据管理与维护制度、EPC系统一致性测试方法和EPC系统安全体系等。
(4)&&&&&&
物流信息服务标准。物流信息服务标准主要包括物流信息企业任务标准和从业人员服务标准。
7. 目前我国物流标准化工作存在哪些问题?
近几年来,国内的专业化物流公司和商业企业配送中心发展很&&
,一些大型制造企业也在物流配送方面有所动作。随着物流产业基础市场的发展,我国的物流标准化工作开始启动,我国物流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如下。
(1)尽管我国建立了物流标志标准体系,并制定了一些重要的国家标准,如《商品条码》、〈〈储运单元条码〉〉等,但这些&&
的应用推广存在着严重问题。以〈〈储运单元条码〉〉为例,应用正确&&
(2)缺乏货物运输过程中基本设备的统一规范,如托盘的尺寸、卡&&
大小、仓库货架的尺寸等无法配套使用。其中托盘标准存在的问题&
典型,我国的物流企业有的采用欧美标准,有的采用日韩标准,还&&
干脆自己定义,由于与产品包装箱尺寸不匹配,严重影响了物流配送& 的运作效率。
(3)商品信息标准化工作落实盲目。我国许多部门和单位都在建自己的商品信息数据库,但数据库的字段、类型和长度都不一致,形成个个信息孤岛。
8.物流标准化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
(2)物流标准化是物流产品的质量保证。
(3)物流标准化是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保证。
(4)物流标准化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的有效措施。
(5)物流标准化是我国物流企业进军国际物流时常的通行证。
9.物流核算、统计的标准化包含哪些内容?
答:物流核算、统计的规范化是建立系统情报网、对系统进行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对系统进行宏观控制与微观监测的必备前提。这一标准化包含下述内容:
(1)&&&&&&
确定共同的、能反映系统及各环节状况的最少核算项目;
(2)&&&&&&
确定能用以对系统进行分析并可为情报系统收集储存的最少统计项目;
(3)&&&&&&
制定核算、统计的具体方法,确定共同的核算统计计量单位;
(4)&&&&&&
确定核算、统计的管理、发布及储存规范等。
10.从物流服务过程看,政府部门、企业、客户对物流标准的要求有何不同?
答:从物流服务的过程看,政府部门、企业、客户对物流标准的要求各不相同。政府从宏观管理出发,要求建立统一的企业运营绩效、管理等标准体系以及企业共性管理的相关规范,所以要制定管理类标准;企业从技术角度出发,最关心的是相互之间的管理与技术接口问题,多式联运的相关标准、信息传输与交换相关标准等,所以要制定技术标准以促进企业间物流资源的协调和整合;客户从物流服务要求出发,需要制定标准规范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业务往来关系,如物流服务合同、物流服务质量标准等。
11.简述发展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对策
答:(1)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2)企业积极配合标准的制定,并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标准
(3)科研机构相互协作,加强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12.简述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
答:基础模数尺寸是指标标准化的共同单位尺寸,或系统各标准尺寸的最小公约尺寸:在制定各个集体的尺寸标准时,要以基础模数尺寸为依据,选取其整数倍为规定的尺寸标准,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尺寸的复杂性,使物流系统各个环节协调配合,并成为系统化的基础。基础模数尺寸一旦确定,设备的制造、设施的建设、物流系统中各环节的配合协调、物流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配合就应以其为依据。
(五)论述题
1.何谓物流标准化?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物流标准化是指以物流系统为对象,围绕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制定、发布和实施有关技术和工作方面的标准,并按照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的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的过程。
由此可以看出物流标准化具有以下含义:
(1)&&&&&&&&&&
物流标准化是以制定标准、贯彻标准并随着发展的需要而修订标准的活动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每完成一个循环,标准的水平就提高一步。因此,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的部门应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以确认现行标准是否继续有效或予以修订和废止。
(2)&&&&&&&&&&
物流标准是物流标准化活动的产物。标准化的目的和作用,都是要通过制定和贯彻具体标准来实现的。因此,制定、修订和贯彻物流标准,是物流标准化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3)&&&&&&&&&&
物流标准化的效果只有通过在社会实践中实施标准,才能表现出来。在物流标准化的全部活动中,贯彻实施标准是一个关键环节,是建立最佳秩序、取得最佳效益的落脚点。如整个物流实现标准化,每一项标准得到贯彻实施,可以加速运输、装卸的速度,降低暂存费用,减少中间损失,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4)&&&&&&&&&&
物流标准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深度上讲,无论是单个标准,还是标准系统,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都要经过不断调整。每一次调整,它的结构就更趋合理,功能水平就响应提高,水平很高,标准化的目的也是不容易实现的,还必修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标准都建立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发挥系统的整体作用,这个系统再与其他系统相结合、配套,形成更大的系统。物流标准化的活动过程就是系统的建立和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的过程。
&& 2.物流标准是怎样分类的?
答:物流标准可非类如下:
(1)&&&&&&
基础标准。基础标准是制定其他物流标准应遵循的、全国统一的标准,是制定物流标准必修遵循的技术基础与方法指南。主要包括专业计量单位标准、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物流专业名词标准等
1)&&&&&&&&&&&&&&&&&&&&&&&
专业计量单位标准:物流标准是建立在一般标准化之上的专业标准化系统,除国家规定的统一计量标准外,物流系统还要有自身独立的专业计量标准。
2)&&&&&&&&&&&&&&&&&&&&&&&
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基础模数尺寸是指标标准化的共同单位尺寸,或系统各标准尺寸的最小公约尺寸。目前,国际标准组织(ISO)认定的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是:600&400mm。
3)&&&&&&&&&&&&&&&&&&&&&&&
集装基础模数尺寸?集装基础模式尺寸是最小的集装吃寻,它在物流基础模数尺寸基础上,按倍数推导出来的饿各种集装设备的基础尺寸。集装模数尺寸是物流系统各个环节标准化的核心,它决定和影响着其它物流环节的标准化。
4)&&&&&&&&&&&&&&&&&&&&&&&
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主要是指物流系统中各种建筑物所使用的基础模数,在设计建筑物的长、宽、高尺寸、门窗尺寸以及跨度、高度等尺寸时,要以此为依据。
5)&&&&&&&&&&&&&&&&&&&&&&&
物流专业术语标准:包括物流专业名词的统一化、专业名词的统一编码以及术语的统一解释等。物流专业术语标准化可以避免由于人对物流词汇的不同立即饿而造成物流工作的混乱。
6)&&&&&&&&&&&&&&&&&&&&&&&
物流核算、统计的标准化。物流核算、统计的标准化是极力系统情报网、对系统进行统一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对系统进行宏观控制与微观监测的必备前提。
7)&&&&&&&&&&&&&&&&&&&&&&&
标志、图示和识别标准。物流中的物品、工具、机具都是在不断的运动中,因此,识别和区分便十分重要,对于物流中的物流对象,需要有易于识别的又易于区分的标志,有时需要自动识别;这就可以用复杂的条形码来代替用肉眼识别的标志。标志、条形码的标准化成为物流系统中重要的标准化内容。
以上并未将物流系统中需要贯彻应用的全部标准化内容列入,仅仅是举例了有物流突出特点的标准化内容。
(2)分系统技术标准主要有:
1)运输车船标准。
2)作业车辆标准。
3)传输机具标准。
4)仓库技术标准。
5)站台技术标准。
6)包装、托盘、集装箱标准。
7)货架、储罐标准。
(3)工作标准及作业规范。工作标准是指对工作的内容、方法、程序和质量要求所制定的标准。物流工作标准是对各项物流工作制定的统一要求和规范化制度。
物流作业标准是指在物流作业过程中,物流设备运行标准,作业秩序、作业要求等标准。这是实现作业规范化、效率化以及保证作业质量的基础。
3.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基点是什么?物流系统各环节又如何进行标准化配合?
答:(1)集装系统是使物流全过程贯彻而形成体系,是保持物流各环节上使用的设备、装置及机械之间整体性及配合性的核心,所以,集装系统是使物流过程贯彻而建立标准化体系的重点。
(2)&&&&&&
物流系统各环节标准化的配合。配合性是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必修体现的要求,衡量物流系统标准化体系的成败,配合性是重要的标志。配合性不好,物流效率、经济效果便无从谈起。
&具体来讲,以集装系统为物流标准化的基点,这个基点的作用之一,就是以此为标准来解决各个环节之间的配合性,就物流系统而言,下述范围的配合性是很重要的。
1)&&&&&&&&&&&&&&&&&&&&&&&
集装与生产企业最后工序(也是物流活动的初始环节)——包装环节的配合性。为此,要研究集装的“分割系列”,以此来确定对包装环节的要求莫如包装材料、包装强度、包装方式、小包装尺寸等。
2)&&&&&&&&&&&&&&&&&&&&&&&
集装与装卸机具、装卸场所、装卸小工具(如吊索、跳板等)的配合性。
3)&&&&&&&&&&&&&&&&&&&&&&&
集装与仓库站台、货架、搬运机械、保管设施乃至仓库建筑(净高度、门高、门宽、通路宽度等)的配合性/
4)&&&&&&&&&&&&&&&&&&&&&&&
集装与保管条件、工具、操作方式的配合性。
5)&&&&&&&&&&&&&&&&&&&&&&&
集装与运输设备、设施,如运输设备的载重、有效空间尺寸等的配合性。在以集装为基本物流单位的物流系统中,经常有许多基本集装单位进一步组合成大集装单位或输送保管单位的情况。
6)&&&&&&&&&&&&&&&&&&&&&&&
集装与末端无六的配合性。根据当前的状况及对将来发展趋势的预测,随着整个经济活动越来越以消费者(再生产者)的需要为转移,消费者的地位越来越强固,质量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等经济管理活动清理了“用户第一”的基本观念,这种观念在物流活动中的反映,就是末端物流越来越受到重视。
集装与国际物流的配合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当前位置: >>
标准化考试知识点归纳(2016年终极版)
第一部分 标准化概论 1.掌握标准的概念、对象和本质 概念: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对象:“重复性事物”是标准制定的对象的基本属性。所谓“重复性事物”就是指反复出现多次的同一事物。 本质:标准的本质属性是一种“统一规定” ,是反映需求的扩大和统一。单一的产品或单一的需求,不需要标准,也无需统一。 2.掌
握标准的种类 (1)按制定标准的宗旨分为:公标准(公共标准) 、私标准; 公标准:也就是公共标准。是动用公共资源制定的标准,其宗旨是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公共利益,为全社会服务。 私标准:私标准是由非公共资源转化的标准,具有独占特性。 (2)按制订标准的主体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3)按标准化对象的基本属性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4)按标准的约束力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5)按标准信息载体分为:标准文件、标准样品(实物标准) 。 3.了解标准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有用性是标准的自然属性,是标准的使用价值。 一项标准的应用得越广泛,或者解决的问题越关键,其使用价值就越 大。 价值:是标准的社会属性,标准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 是指在标准的生产(制定)过程中物化在该标准(产品)中一般性人类劳 动。 4.掌握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及作用 概念: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作用: (1) 、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 (2) 、是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的基础; (3) 、是质量安全的支撑; (4) 、是国际贸易合作的工具。 5.熟悉标准的内涵 6.熟悉标准化的过程模式 基本过程模式:标准化三角形 发展过程模式:标准化金字塔 7.了解标准化的过程控制 标准化过程控制的目的和任务 (一) 标准化过程控制是标准化管理的重要任务 (二) 降低过程阻力,提高资源、信息的转换(传递)效率 (三) 保持标准的适应性和适用性 标准化过程控制的关键是----信息反馈 8.掌握标准化的方法原理和标准化系统管理原理 标准化方法的原理: 标准化系统管理原理: 1) 2) 3) 4) 系统效应原理 结构优化原理 有序发展原理 反馈控制原理9.了解国外标准化管理原理 (一)桑德斯原理 (二)松浦四郎原理 10.熟悉标准化管理原理的实践意义 11.掌握标准化的形式的概念 标准化的形式是标准化内容和标准化方法的表现形态, 随着标准化活动领域的扩展而演变。 (暂定为标准化形式的概念, 后续待查) 12.掌握简化和统一的概念和原则; 简化的概念: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事物)的类型数目,使之在既定时间内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控 制标 准化对象的类型和过度膨胀,使之类型合理化。 简化的原则:在简化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标准化原理(尤其是结构优化原理)以及从实践中确立的原则。 (1) 、既要对不必要的多样化加以压缩,又要防止过分压缩; (2) 、简化方案应以确定的时间、空间范围为前提; (3) 、简化的结果必须保证在既定的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不能因简化而损害用户和消费者的利益; (4) 、产品的简化要形成系列,其参数组合应尽量符合标准值分级制度。 统一化的概念:统一化是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 统一化的原则:适时原则、适度原则、等效原则、先进性原则。 13.掌握通用化的概念、前提及方法 通用化的基本概念:是指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选择和确定具有功能互换性或尺寸互换性的子系统或功能单位的标准化形式。 通用化的前提:以互换性为前提(自己总结,有待查证) 通用化的一般方法:对整个系列产品中的零部件经过认真研究,能够通用的都使之通用。 (自己总结,有待查证) 通用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扩大同一产品(包括元器件、部件、组件、最终产品)的适用范围,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或 零件) 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重复劳动。 (考试大纲上没有) 通用化的作用:效果体现在简化管理程序、缩短产品设计和试制周期、扩大产品批量、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品和产品质量、方便顾 客和 维修、最终获得各种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节约、为企业带来效益。具有功能互换性的复杂产品,通用化的意义更为突出。 (考试大 纲上没有) 14.掌握系列化的概念和工业产品系列化的一般步骤 系列化的概念:通常指产品的系列化,它是对同一类产品中一组产品通盘规划的标准化形式。 工业产品系列化的一般步骤: 1) 2) 3) 制定产品基本参数系列标准 编制产品系列型谱 产品的系列设计系列化的内容:编制产品基本参数系列、编制产品系列型谱、产品的系列设计。 (考试大纲上没有) 15.掌握组合化的概念、理论基础、内容和主要过程 组合化的基本概念:是指按照标准化的原则,设计并制造出一系列通用性很强且能多次重复应用的单元,根据需要拼合成不同用 途产 品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组合化的理论基础: 1) 2) 组合化是建立在系统的分解与组合的理论基础上; 组合化是建立在统一化成果多次重复利用的基础上;组合化的内容:选择已定型的标准单元和通用单元(这些单元又称“组合单元” ) ,再按需要将组合元与新设计专用单元组合成不 同用途的产品或结构。 组合化的主要过程: (实用教程未找到) 16.掌握模块化的概念和过程以及模块化的技术经济意义。 模块化的一般概念: 在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产品进行功能分析和分解的基础上, 划分并设计、 生产出一系列通用模块或标准模块, 然后,从中选取相应的模块并补充新设计的专用模块和零部件一起进行相应的组合,以构成满足各种不同需要的产品的一种标准化形 式。 模块化的过程: 1) 2) 3) 1) 2) 3) 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生产 模块化装配 模块化产品的派生和更新换代,可通过更换或增减模块的方式实现,这是以少变求多变的产品开发策略 模块化基础上的新产品开发,实际上就是研制新模块,取代产品中功能落后(不足)的模块,有利于缩短周期、降低 开发成本、保证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基本不变部分占绝大比重) ,为实行大规模定制生产创造了前提; 模块化设计、制造是以最少的要素组合最多产品的方法,它能最多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又能最大限度地重复利 用标准化成果(模块、标准元件) 。模块化的技术经济意义: 4) 5)产品维修和更新换代都可通过更换模块来实现,不仅快捷方便,而且使用户减少损失,节约资源。 模块化产品的可分解性,模块的兼容性、互换性和可回收再利用等,均属绿色产品的性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 大的市场竞争力。17.了解简化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 (仅在大纲中有) 应用: 1) 2) 3) 工艺装备简化 零部件简化 数值简化18.了解通用化在工艺工作中的应用。 (仅在大纲中有,但在实用教材中未找到) 19.了解标准化形式间的关系。 关系: 1) 2) 3) 相关性 继承性 统一化与简化20.了解标准化中的数学方法,参数的概念及相关特性。 参数:表明任何现象、成品或过程中某些重要性的量。 相关特性:产品参数之间相互关联、不断扩散的特性 21.了解优先数的优点、应用要点和原则。 优先数系的主要优点: 1) 2) 3) 1) 优先数系是统一、简化的基础。 优先数系是经济合理的数值分级制度 优先数系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在确定产品的参数或参数系列时,如果没有特殊原因而必须选用其他数值的话,只能满足技术经济上的要求,就 应当力求选用优先数,并且按照 R5,R10,R20,和 R40 的顺序,优先选用公比较大的基本系列;当一个产品的所 有特性参数不可能都采用优先数是,也应使一个或几个主要参数采用优先数;即使单个参数值,也应按上述顺序 选用优先数。 2) 3) 4) 当基本系列的公比不能满足分级要求是,可选用派生系列。 当参数系列的延伸范围很大,从制造和使用的经济性考虑,在不同的参数区间,需要采用公比不同的系列时,可 分段选用最适宜的基本系列或派生系列,以构成符合系列。 如无特殊原因,应尽量避免使用化整值。 22.了解模数及模数制的概念、建筑模数制、包装模数制以及模数制的推广和统一(实用教材未找到) 23.掌握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实用教材未找到) 24.了解国际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国际化阶段 25.了解我国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古代标准化、近代标准化、新中国标准化优先数系的应用要点和原则:第二部分 我国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标准化法律法规及规章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条文解释》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 《安 徽省实施 &中华 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办法》 1.了解我国标准化的法律法规体系,掌握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 由于其制定机关不同,可划分为:标准化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五个层次; 按性质分为:法律、法规、规章 标准化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规范性条例 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法 对《标准化法》的补充和具体化 2.了解我国标准化法的立法历程,熟悉我国标准化法的立法宗旨和特点。 标准化法的立法历程: 1961 年 4 月国务院审议通过《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暂行管理办法》 ,发布 1962 年 11 月 10 日颁布《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暂行管理办法》 1979 年 7 月 31 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 1985 年 3 月 7 日,国务院发布《产品质量监督暂行办法》 1984 年 4 月提出《标准化法》起草计划 1988 年 12 月 29 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标准化法》 标准化法的立法宗旨和特点 1) 2) 3) 充分考虑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体现标准化工作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体现我国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明确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规定了监督的方式和争议处理的法律依据3.熟悉我国标准化工作管理体制,熟悉标准化法的相关配套法规和规章。 标准化工作管理体制 1. 2. 3. 4.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 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的标准化管理职责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 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标准化管理职责《标准化法》配套法规和规章(实用教材未能找到准确回答)法律行为 1.违反标准化的行为 2.违反标准化法行为的法律制裁 4.了解我国标准化法的主要内容,掌握我国标准化法中对我国标准体制的规定,以及对我国标准化管理的要求。 我国标准化法的主要内容(实用教材未找到) 《标准化法》对标准体制的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其中国标、行标、地标又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 性标准 对我国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实用教材未找到) 5.了解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组织机构,熟悉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 主要任务: 1) 2) 3) 4) 5) 遵循。 。 。 。 。方针,向。 。 。 。 。 。提出建议 按照。 。 。 。 。原则,采用。 。 。 。方针,负责组织制定。 。 。体系表,提出制定、修订。 。 。 。的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建议 根据。 。 。 。 。的计划,协助组织。 。 。 。 。 。的制定、修订和复审工作 。 。 。 。 。 。 。 。 。 6)。 。 。 。 。组织机构: 工作职责: 1) 2) 3) 4) 5) 6) 7) 8) 9) 分析本专业标准化的需求,研究提出本专业领域的国家标准发展规划、标准体系、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和组件分技 术委员会的建议; 按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组织并负责本专业领域国家标准的起草和技术审查工作; 对所组织起草和审查的国家标准的技术内容和质量负责 负责本专业领域国家标准的复审工作,提出国家标准继续有效、修订或废止的建议 参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对外通报、咨询和国外技术法规的跟踪及评议工作 受国家标准委的委托,负责国家标准起草人员的培训,开展本专业领域内国家标准的宣讲、解释工作 对本专业领域国家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国家标准委提出处理意见,并向国务院有关行政 主管部门、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行业协会、集团公司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根据国家标准委的有关规定,承担本专业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 建立和管理国家标准立项、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报批等相关工作档案;10) 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委员工作会议 11) 负责管理分技术委员会,国家标准委另有规定的,按国家标准委有关规定执行。 12) 承担国家标准委、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行业协会、集团公司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其他工作 工作程序: (实用教材第 51 页,内容较多,以后归纳)第三部分 标准制定程序和编写方法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1.熟悉国家标准制定的常规程序 常规程序:预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段、复审阶段和废止阶段 2.了解国家标准制定的快速程序 快速程序(代号 FTP) :在正常标准制定程序的基础上省略起草阶段(程序类别代号 B)或省略起草阶段和征求意见阶段(程序类 别代号 C)的简化程序 3.掌握标准的编写原则、编写方法以及标准质量的评价要素 编写原则: (一)统一性,机构统一、文体统一、术语统一、形式统一 (二)协调性,1,同级标准之间相互协调,不能互相交叉、重复甚至矛盾;2,下级标准不得与上级标准相抵触 (三)适用性,1,便于使用和实施;2,容易被其他标准或文件引用 (四)一致性,起草的标准应以对应的国际文件(如有)为基础并尽可能与国际文件保持一致 (五)规范性,起草标准时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与标准制定有关的基础标准。 编写方法:自主研制、采用国际标准 自主研制(步骤) : 1) 2) 3) 4) 5) 明确标准化对象和编制标准的目的 确定标准的使用对象 确定标准的类型 确定标准的规范性技术要求 编写标准采用国际标准(方法) :翻译、重新起草 标准质量的评价要素: 1. 2. 3. 标准内容完整性和准确性 标准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标准编制的程序性和计划性4.掌握标准的结构以及各要素的编写 标准的结构:按照内容划分、按照层次划分(部分、章、条、段、列项、附录) 规范性要素的编写: 一、标准名称 标准名称应置于范围之前,应简练、明确表示主题,不应涉及不必要的细节,补充说明在“范围”一章中给出。 名称的组成:引导要素、主体要素、补充要素 名称中各要素的选择: 1. 2. 3. 4. 主体要素必不可少 引导要素的取舍 补充要素的取舍 部分的名称中要素的选择二、要求:规范性技术要素,同时又为可选要素; 三、术语和定义:规范性技术要素,在非术语标准中其是一个可选要素,它仅给出为理解标准中某些术语所必需的定义。 四、符号、代号和缩略语:规范性技术要素,在非符号、代号标准中是一个可选要素,它给出为理解标准所必需的符号、代 号和缩略语。 五、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一般要素,同时又为可选要素。 六、范围:一般性要素,同时又为必备要素,应位于每项标准的起始位置。 资料性要素的编写:引言、前言、参考文献、索引、目次、封面 5.掌握技术标准的概念及制定程序 概念: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做的统一规定。 制定程序:预备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收集资料、调查研究、试验验证、起草征求意见稿、起草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阶段、 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段 6.了解技术标准的研制以及实施 公标准的研制满足以下特性: 1) 2) 3) 4) 私标准的研制要做到: 1) 2) 3) 4) 技术标准的实施 实施的意义: 1) 2) 3) 实施的主要任务: 1) 2) 3) 1) 2) 3) 4) 技术标准的宣贯 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 技术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和认证 确认 修改 修订 废止 只有通过实施,才能实现制定技术标的目的 只有通过实施,才能检验技术标准的适用性 只有通过实施,才能促进技术标准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有利于建立创新平台 有利于整合资源发展网络经济 灵活运用专利性标准战略 标准的工正性 标准的科学性 标准的前导性 标准的实用性与可行性实施结果的反馈(技术标准的复审结果,按下列情况处理) :7.熟悉管理标准的概念、主要内容和编写要求。 管理标准的概念:管理机构为行使其管理职能而制定的具有特定管理功能的标准。 管理标准的主要内容: (一) 管理业务(任务、职责、权限) (二) 管理程序 (三) 管理方法 (四) 管理成果的评价与考核 管理标准的编写要求: 1. 2. 3. 4. 5. 6. 7. 8. 管理标准应先进合理,能使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实现最佳结合,起到合理组织生产力的作用。 管理标准应能调节生产关系,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管理标准应以现代经营思想为指导,树立牢固的市场观念。 管理标准应实现管理的整体优化 制定管理标准应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企业管理标准应能有助于相关技术标准的实施 企业管理标准的编写格式可以参照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 企业管理标准应使用统一的编号方法,并应与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相区别8.熟悉工作标准的概念及制定原则 概念:为实现整个工作过程的协调,提高工作效率,对每个岗位的工作制定的标准 制定原则: 1. 2. 3. 4. 5. 6. 使每个岗位的职责、任务服从企业总目标,通过制定工作标准形成全员的目标管理系统 岗位之间互相衔接、互相保证,形成有机联系,保证整个管理系统工作协调 应使操作者亲自参加制定标准,对标准进行讨论、发表意见。 应针对所制定的工作标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可以由熟练工进行操作表演,组织新工人上岗培训,也可纳入工人技 术考核内容 应考虑到工作系统中存在较多的随机因素,所以,工作标准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标准约束人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的 负面作用,并注意持续改进。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IE)是制定工作标准的科学方法。 9.了解管理体系标准及其发展趋势 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一)发展史及现状 (二)特点及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特点: 1. 2. 3. 4. 5. 6. 自愿原则 广泛适用性 灵活性 全过程预 持续改进原则 兼容性 第四部分企业标准化 1.熟悉企业标准化的概念、作用、基本 任务和指导原则。 概念:企业为以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为目的,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大量出现的重复性事务和概念为对象,以先进的科学、 技术和生产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制定和组织实施标准体系及相关标准为内容的有组织的系统性活动。 作用: (一) 标准化是企业现代化生产的必要条件 (二) 标准化是企业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实用于各种组织的管理和运作 可满足各个行业对标准的需求 易于实用,语言明确,易于翻译和理解 将质量管理与组织的管理过程联系起来 强调对业绩的持续改进 强调持续的顾客满意是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动力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与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具有更好的兼容性 强调 ISO9001 作为要求标准和 ISO9004 作为指南标准的协调一致性,有利于组织的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考虑了所有相关方利益的需求。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发展趋势:制定协调一致的多领域全球相关的国际标准。 (三) 标准化是企业实行专业生产的重要前提 (四) 标准化有利于企业加快新产品开发 (五) 标准化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基础 (六) 标准化有利于企业实现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管理要求 基本任务:执行国家有关标准的法律、法规,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并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 督。 指导原则: 1. 2. 3. 4. 5. 6. 强化法制管理的观念 树立市场竞争的理念 促进规范化管理的理念 强化自我监督的理念 提高技术服务的理念 追求经济效益的理念2.熟悉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2、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 3、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 标准; 4、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 5、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6、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7、参加国内、国际有关标准化 活动。 3.熟悉企业标准化机构设置和企业标准化人员的基本素质 企业标准化机构的设置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决定,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方面要遵循通用的基本要求: 1、企业应设置专兼职标准化机构和人员, 2、企业标准化工作应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授权的管理者统一管理 3、企业各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应确定负责标准化工作的人员。 人员的基本素质: 1. 2. 3. 4. 应具备与所从事标准化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标准化知识和工作技能,经过培训取得标准化任职资格 熟悉并能执行国家 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 熟悉本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和管理现状、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 具备一定的 组织协调能力、计算机应用及文字表达能力和标准文献资料收集、检索及有效性跟踪能力。4.掌握企业标准化培训的主要类型和基本内容 主要类型: 1. 2. 基础知识培训,主要包括:标准化的原理、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建立、标准编制修订 专项标准的宣贯,主要包括:新标准的的内容、老标准修订更新部分以及相关的事项5.熟悉企业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 建立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或管理制度) (二)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规划和计划 (三) 企业标准化信息管理 6.掌握企业标准体系的概念、编制企业标准体系原则和总要求。 概念: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原则: 总和要求: 1) 2) 3) 4) 5) 6) 企业标准体系应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以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相匹配。 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应能满足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需要 企业标准体系应在企业标准体系标的框架下制定 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之间应相互协调 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应能保证技术标准体系的实施 7)企业标准体系应与其他管理体系相协调并提供支持7.了解企业标准体系表的构成 构成: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标准明细表 8.掌握企业标准的制定的范围和实施原则 范围: 1) 2) 3) 4) 实施原则: 9.掌握企业标准的编制、修订和实施的程序 编制程序: 1. 2. 3. 4. 5. 6. 修订程序: 实施程序: 10.掌握综合标准化的概念和特点(概论 P135) 概念:为了达到确定的目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标准综合体,并贯彻实施的标准化活动。 特点:整体性、目的性、成套性、敏感性、管过程管理(闭环控制) 、计划性和风险性 11.掌握综合标准化的一般程序、过程及其方法特点 一、 准备阶段,确定综合标准化的对象、建立协调机构 二、 规划阶段,确定目标、编制标准综合体规划 三、 制定标准阶段,制定工作计划和建立标准综合体 四、 实施阶段,组织标准实施和评价验收 第五部分 标准化的应用 一、农业标准化 1、掌握农业标准化、农业综合标准化的概念。 农业标准化概念: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化”的标准化原则,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通过制定标准、实 施标准和对标准实施效果进行监督,促进农业成果和经验的推广,确保农业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流通,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指导生 产,引导消费,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竞争力为目的的一系列活动过程。 农业综合标准化概念:为达到确定的目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农业标准综合体,并贯彻实施的标准化活动。 2.熟悉农业标准化特点 1) 2) 3) 4) 标准化主要对象是生命体或者有机体 明显的地区性 复杂的系统工程 农业标准化的文字标准与实物标准同等重要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起草标准草案 形成标准送审稿 审查标准 编制标准报批稿 批准和发布 产品标准: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可以执行,应制定企业产品标准 为提高产品质量和促进技术进步,虽然企业生产的产品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 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要求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实用 生产、技术、经营和管理活动所需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设计、采购、工艺、工装、半成品以及服务的技术标准3.熟悉农业标准体系的特征和构成 特征:目的性、整体性、结构性 构成:农业产品质量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检测分析方法标准、农业生产技术标准 4.了解农业标准实施与监督的形式、内容和方法 实施监督的形式: 1) 依据实施监督的主体划分:第一方监督、第二方监督、第三方监督 2) 实施监督的内容: 1) 2) 3)依据实施监督的生产阶段划分:产前监督、产中监督、产后监督 农业生产资料 实施农业标准的计划、组织、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是否严格按所规定的标准实施,实施农业标准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否存在严重偏差实施监督的方法:检测检验、资料审查、调查走访、测算评估 5.了解农业综合标准化特点和原则 (一) 系统性 (二) 目标性 (三) 协调性 (四) 整体最佳性 6.了解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立的基本条件 1) 2) 示范区所在地人民政府重视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对农业标准化有较高的认识,对示范区建设有总体规划安排、具体目标要 求和相应的措施和经费保证。 示范区建设要坚持以一种或一类农产品为主,按照区域化布局中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建设的要求,实施产前、产中、产后标 准化管理; 示范区的建设要紧密结合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设, 并与当地政府实施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 农业科技园区、 林业“六大”工程等有关项目的建设相结合。 3) 4) 5) 1) 2) 3) 4) 5) 6) 示范区建设以县(市、区) 、农业企业或生产基地为单位 示范区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序高,示范区应建立完善的农业标准体系、农业标准化信息服务体系和农业标准化技术推 广体系 示范区应有较好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基础,有专门机构和人员,有较强的科技退广队伍。 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组织机构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 选择有代表性的示范点 贯彻、实施标准 适时的组织检查和指导 7.了解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环节8.了解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管理和验收 管理:示范区建设由所在地方负责组织实施,地方应成立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统一调动各有关部门力量开展工作,其日常工作 由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 验收:采取综合考核、分项评分的办法,遵循以下考核验收程序 1) 2) 3) 4) 5) 6) 考核验收工作由考核验收工作组组长主持 示范区领导小组简要汇报示范区工作组织、工作进展、示范效果、取得效益及存在问题等情况 查阅文字材料 现场考核 考核验收工作组充分协商,按要求逐项填写考核验收纪要,提出考核验收结论 考核验收工作组向示范区领导小组通报考核验收情况及结论, 提出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 促进农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二、产品实现过程的标准化 1.掌握编写产品标准化综合要求应遵循的指导原则和内容 2.掌握设计阶段标准审查的范围和内容 1) 2) 3) 初步设计阶段主要审查总体方案中确定的产品主要基本参数和主要性能指标,是否符合产品系列标准和其他需遵循标准的要 求,是否符合我国有关技术法规的规定,涉及采标的,还需审查是否符合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要求 技术设计阶段主要审查产品零部件设计的继承性和通用化程度,审查产品标准化系数是否符合产品标准化综合要求的规定, 以及技术设计过程应实施标准的情况等 工作图设计阶段主要审查产品图样及技术文字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3.掌握小批试验阶段工艺、工装等图样和技术文件标准化审查的范围和内容 审查的范围和内容:本阶段的全部技术文件,如成套产品设计稿、图样标准、试验报告、试用报告等。主要审查技术文件与相关 标准的符合性、完整性和相互之间的统一性、一致性。 4.熟悉产品设计工作标准化的内容及产品系类型谱的构成 产品设计工作标准化的内容:产品系列化、模块化设计、零部件的通用化 系列型谱的构成: 1) 2) 3) 4) 系列构成图,表示同类产品的结构型式,基型、变型(派生产品)的关系 产品品种表,横向表示为产品参数,纵向表示为产品的品种结构型式的矩阵图表 产品参数表,横向表示为产品的结构型式,纵向为基本参数系列矩阵图标 用文字说明产品的用途,性能、结构特征、参数含义及其他要求等,必要是配以简图5.熟悉工艺文件标准化、工艺要素标准化的内容 工艺文件标准化内容: 1) 2) 3) 1) 2) 3) 4) 工艺文件完整性 工艺文件格式标准化 工艺文件管理标准化 工艺参数标准化 工艺尺寸标准化 工艺余量标准化 工艺规程典型化工艺要素标准化内容:6.熟悉工艺装备标准化的内容、模具标准化的主要内容和产品包装标准化的内容与要求 工艺装备标准化内容:刃具标准化、量检具标准化、夹具标准化 模具标准化内容: 1) 2) 3) 1) 2) 3) 4) 制定、实施模具零部件标准 设计、制造各种通用模架 编制典型模具图册,模具通用零部件图册 企业包装标准的制定 严格执行包装标志相关标准 包装容器标准化 包装工艺标准化产品包装标准化内容:7.了解产品实现过程的含义及产品的特征 8.了解产品设计和开发各阶段的基本工作程序 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基本工作程序: 1) 2) 3) 4) 产品决策阶段 设计阶段 试制阶段 定型投产阶段9.了解产品数据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三、服务业标准化 1.掌握服务业标准体系的编制原则 科学合理、尊重实践、结构清晰、全面开放、效益优先 2.掌握编写服务标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基本原则: 1) 2) 3) 4) 5) 1) 2) 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 注重实用性 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向结合 全方位统一协调 标准的编写应符合 GB/T 1.1 和 GB/T24421.3 的规定 服务标准的策划和制定应遵守国家安全、卫生、环境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基本要求: 3) 4) 5) 6) 7) 8)标准编写时应充分识别服务提供过程中包括老年人、儿童、不同文化背景顾客及患病残疾或行动受限等顾客潜在的期望 和需求 应识别服务提供过程,以及每个服务提供过程所需提供的不同服务内容 应识别关键的服务要素,包括服务提供者、供方、雇员、合同、支付、交付、服务环境、设备、预防性措施和沟通等, 并对每个服务要素予以规定 应优先采用相应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充分考虑 GB/T19001,GB/T24001,GB/T28001 等有关标准,并与之协调 标准应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内容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文字表达应准确、严谨、简明、易懂,术语、符号、代号应统一3.熟悉服务标准化体系结构 4.了解服务业及其特性 5.了解服务标准化的范围 范围: 1) 2) 3) 4) 5) 6) 批发、零食和住宿、餐饮服务 交通运输、邮政和仓储服务 金融和房地产服务 商务、专业技术和科学研究服务 旅游、文化、娱乐和体育服务 社会公共服务和其他服务6.了解服务标准的类型及基本内容 类型:基础标准,管理标准,质量标准,资质标准,设施、安全、卫生标准,环境标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标准 基本内容: 7.了解服务业组织标准体系结构 图 5-6 服务业组织基本标准体系框架 四,信息技术应用标准化 1.掌握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标准化的概念 信息技术:指信息的收集、加工、传输、处理、存储与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信息技术标准化:指为使信息化工作达到最佳秩序,对信息化过程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2.熟悉信息技术标准化的范围和内容 内容: 1) 2) 3) 4) 5) 范围: 1) 2) 3) 通用技术标准,主要针对信息技术、信息产品、信息系统开发等的通用性要求,以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标准性保障为目 标 专业技术标准,紧紧围绕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着眼于满足各具体行业的信息技术发展需要,努力开发有实用价 值的标准 新技术标准前期研究,为新技术的标准化探索路径 3.了解信息技术标准体系编制原则和结构 原则:全面性、系统性、先进性、前瞻性 结构:通用基础标准、安全标准、网络标准、应用标准 (信息技术标准体系结构图) 确定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实用原则,包括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及其运用信息技术领域,促进信息化社会 的建设与发展的方法和路径 制定、修订、审查和维护管理、贯彻、实施信息技术标准,促使信息技术标准获得最佳效益,及对其经济效益的评估 与衡量等 建立并完善信息技术标准体系,编制信息技术标准体系表,研究各种信息技术标准之间的协调问题,规划信息技术标 准制修订 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国际交流,主要包括跟踪国外先进标准,加速采用国际标准的步伐,扩大采用国际标准的范围,及 加强信息技术标准化领域的国际合作等 信息技术标准化管理工作,主要是加强对信息技术标准化活动的科学管理,正确划分信息技术标准的等级,区分推荐 性标准和强制性标准、正确评定标准水平等。 五、节能标准化 1.掌握建立企业节能标准的程序 程序: 1) 2) 3) 4) 5) 内部普查及方案论证 搭建标准体系框架 节能标准梳理 标准体系的补充完善 标准体系的宣贯应用2.熟悉企业节能标准的体系结构 结构体系:节能基础标准、节能技术标准和节能管理标准、节能工作标准 六、环境管理标准化 1.掌握环境、环境因素、环境影响、环境管理体系的概念 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环境管理体系:整体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 管理、程序、过程和资源 2.熟悉环境管理体系的一级、二级要素 5 个一级要素,17 个二级要素 表 5-5 环境管理体系的一、二级要素 3.了解推行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原则 4.了解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程序 程序: 1) 2) 3) 文件审核 现场审核 跟踪审核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化 1.掌握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的概念 职业健康安全: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2.了解职业健康标准所包含的标准3.熟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一级、二级要素 5 个一级要素,17 个二级要素 表 5-8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素 4.了解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注意事项 1) 2) 3) 4) 应在企业现有的管理基础上建立体系 应充分反应企业的特点 体系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 注重与其他管理体系结合八、物流标准化(概论 P265) 1.掌握物流的概念、物流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物流概念(国标)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通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 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2.了解物流管理的内容 (一) 运输管理 (二) 仓储管理 (三) 配送管理 (四) 物流信息管理 3.了解物流标准体系结构 4.了解我国物流标准化的现状和趋势 现状: 1) 2) 3) 4) 趋势: (一) 重点行业物流技术和管理标准化将成为我国物流标准化的重点 (二) 物联网建设标准化将成为我国物流信息标准化的工作重点 (三) 物品编码与解析标准化将成为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 第六部分 计量、质量基础和合格评定 1.掌握计量和计量学的概念 计量: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计量学:关于测量的科学;测量是指“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2.熟悉计量的内容、分类及其特点 内容: 1) 2) 3) 4) 5) 6) 计量(测量)单位和单位制 计量器具(测量仪器) ,包括实现或复现计量单位的计量基准、标准和工作量器具 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包括鉴定、校准、测试、检验和检测 物理常量、材料与物理特性的测定 测量部确定度、数据处理与测量理论及其方法 计量管理、计量保证与计量监督等 我国的物流标准化工作无论是组织管理、标准制定方面还是企业的推广应用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成立了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两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相继制定了物流术语、物流企业、物流成本、物流园区、物流服务、物流统计、物流中心、通用托盘、国际货运代理 等方面的通用类标准 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生产流通企业积极推进物流标准的贯彻实施,取得初步成效分类:科学计量、工程计量、法制计量 特点: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制性。 3.掌握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以及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法定计量单位构成(实用教材 P214 图 6-3) 4.了解计量器具及检定,熟悉我国对计量器具的管理机制 计量器具又名测量仪器,指“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 。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定义的计量 器具: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包括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 计量器具。 管理机制: 5.掌握质量、质量特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特性:与要求有关的,产品、过程或体系的固有特性 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可以看作是质量与管理两个词的单纯组合 6.了解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1) 2) 3) 1) 2) 3) 质量检验阶段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领导作用 全员参与7.熟悉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4) 5) 6) 7) 8) 1) 2) 3) 4)过程方法 管理的系统方法 持续改进 基于实施的决策方法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系统地识别组织所应用的过程 具体识别每一个过程 识别和确定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 管理过程及过程的相互作用8.熟悉质量管理过程的基本要点9.了解 ISO9000 族标准的结构与特点 结构:ISO9000 族标准由核心标准和其他支持性的标准文件组成,其核心标准为: 1) 2) 3) 4) 特点: 10.了解卓越绩效模式的基本构成 11.熟悉质量检验的概念、特性和分类 概念: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 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特性:合法性、适用性、过程性、科学性、针对性、可靠性 分类: 1) 2) 3) 4) 5) 6) 按产品形成过程的相应阶段可分为: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 按检验场所可分为:固定场所检验、流动场所检验 按被检产品数量可分为:全数检验、抽样检验 按执行人员可分为:自检、互检、专检 按对被检产品损害程度可分为:破坏性检验、非破坏性检验 按检验技术方法可分为:理化检验、感官检验、生物检验、在线检验 ISO(GB/T ) 《质量管理体系 ISO(GB/T ) 《质量管理体系 ISO《组织持续成功的管理 基础和术语》 要求》 业绩改进指南》质量管理办法》 ; (GB/T ) 《质量管理体系ISO(GB/T )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12.掌握合格评定、认证、认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类型 合格评定(概念) :指产品、过程、体系、人员或机构有关的规定要求得到满足的证实 认证(概念) :与产品、过程、体系或人员有关的第三方证明 认可(概念) :正式表明合格评定机构具备实施特定合格评定工作的能力的第三方证明 认证的基本类型: 1) 2) 按认证对象划分的基本类型,可分为:产品认证、体系认证、服务认证和人员认证 按约束性划分(从法规性质上看) ,可分为:自愿认证和强制认证认可的基本类型:按认可对象可分为:认证机构认可、实验室认可、检查机构认可 13.了解我国认证认可的制度特点 1) 2) 3) 4) 5) 6) 7) 国家实行统一的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制度 国家实行统一的认可制度 对认证机构的设立实行许可制度 对实验室、检查机构能力的认定制度 实行自愿性认证和强制性认证产品认证相结合的制度 允许外资进入并加强监督管理的制度 对认证培训机构、认证咨询机构加强监督管理14.掌握产品质量认证、体系认证的概念、特点和区别 产品质量认证(概念) :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 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 产品质量认证(特点) 体系认证(概念) 体系认证(特点) 产品质量与体系认证的区别 15.了解我国质量认证制度 16.了解实验室认可的意义和要求 意义:市场需求、竞争需求、管理需求、国际贸易需求 要求:公正的行为、科学的手段、准确的结果 第七部分标准与国际贸易 1.了解国际标准化发展历程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概论 P168) 发展历程: 1) 2) 3) 4) 5) 趋势: 2.了解 ISO、IEC、ITU 世界三大国际标准机构 ISO: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机构,非政府组织,不属于联合国但与联合国的许多机构关系密切,是联合国的甲级咨询机构,总 部日内瓦。 IEC:从事电工电子领域国际标准化活动的非政府组织,联合国甲级咨询机构,其宗旨是促进电工电子工程中标准化及相关问题的 国际合作,增进相互了解,总部日内瓦 ITU:联合国负责电信事务的专门机构,政府间国际组织,简称国际电联,总部日内瓦。其宗旨是加强国际合作,改进并合理使用 各种电信手段,促进技术设施的发展和应用以提高电信业务效率;研究、制定和出版国际电信标准并促进其应用;协调各国电信领域 的行为;促进并提供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3.掌握国际标准的制定程序的 7 个阶段 (一) 预阶段:提出预工作项目(PWI) (二) 提案阶段:提交新工作项目提案(NP) (三) 准备阶段:准备工作草案(WD) (四) 委员会阶段:提出委员会草案(CD) (五) 询问阶段:提出询问草案(DIS 或 CDV) (六) 批准阶段:提出最终国际标准草案(FEDIS) (七) 出版阶段:印刷发行国际标准(ISO,IEC 或 ISO/IEC) 4.掌握国际标准的表现形式;掌握国际标准的作用 国际标准的表现形式: 国际标准的作用: (一) 国际标准成为建立市场秩序、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手段 (二) 国际标准为人类的安全和健康提供保障 (三) 国际标准加强了环境保护,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 国际标准推动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 5.掌握区域标准化概念,熟悉区域标准化的作用。了解欧洲标准化主要机构 区域标准化(概念):指同一个地区的国家共同开展的标准化活动 区域标准化的作用: 1) 2) 3) 协调本地区各国成员国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消除本地区贸易壁垒,促进贸易往来与合作交流,繁荣经济 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反映本地区的诉求,维护本地区的利益,同时推进本地区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协调 国际标准不可能完全反映所有民族和地理条件差异所特有的需求,制定区域标准可以满足这些特殊需求。 1865 年成立国际电报联盟 1886 年创立国际材料试验协会(IATM) 1904 年决定建立电工领域负责国际标准化的机构,1906 年 6 月正式成立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1944 年成立联合国标准协调委员会 1946 年 10 月 14 日决定成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47 年 2 月 ISO 正式成立。欧洲标准化主要机构: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欧洲电信标准学会(ETSI) 6.掌握国家标准化概念,了解主要发达国家的标准化 概念:一个国家建立全国性的标准化机构、制定国家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标准化活动。 英国的标准化: 英国标准协会(BSI)是英国唯一的全国性标准化机构,代表英国参加国际和地区标准化活动,负责英国国家标准(BS)的制 定; 德国的标准化: 德国标准化学会(DIN)为国家标准化机构,代表德国参加国际和地区标准化活动。制定的 DIN 标准是德国国家标准 法国的标准化: 法国国家标准由 AFNOR 和各行业标准化局共同承担制定工作,标准经工业或农业部长批准后成为正式的国家标准(NF) 美国的标准化: 美国标准学会(ANSI)是非营利民间团体,经政府认可为国家标准化机构,批准、发布美国国家标准(ANSI),代表美国参加 国际和地区标准化活动。美国标准体系由三部分组成:以 ANSI 为协调中的国家标准体系、联邦政府标准体系、专业团体的标准体系 日本的标准化: 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JISC)作为国家标准化机构,隶属于经济产业省,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 7.掌握标准对国际贸易的作用 (一) 推动贸易的工具 (二) 实施保护的措施 (三) 赢得竞争的手段 (四) 争端仲裁的依据 8.掌握技术性贸易措施概念,熟悉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特点 概念: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 (TBT 协定)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 (SPS 协定)所管辖的各种形式的非关税措施。 特点: (一) 合法性 (二) 合理性 (三) 针对性 (四) 双重性 9.了解技术性贸易措施协定(TBT)的构成,熟悉技术性贸易措施协定的适用范围、TBT 协定所规范的对象 TBT 协定分为:前言、总则、技术法规和标准、符合技术法规和标准、信息和援助、机构、磋商和争端解决、最后条款及附件 8 个部分,共有 15 条 129 款和 3 个附件 适用范围: 除政府机构为其生产或消费要求所制定的采购规格和 《WTO/SPS 协定》 附件 A 定义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外的所有产品, 包括工业品和农产品。 规范的对象:WTO 成员所采取的各类技术性贸易措施,包括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 10.掌握技术性贸易措施协定(TBT)中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的概念 技术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产品特性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包括适用的管理规定在内的文件。 三项判断标准:1)这一文件必须规定产品的特性 2)这一文件必须适用于确定的产品 3)必须强制实施 标准:经公认机构批准的、规定非强制执行的、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产品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 合格评定程序:任何直接或间接用以确定是否满足技术法规或标准中相关要求的程序。 特别包括:抽样、测试和检验;评价、验证和合格保证;注册、认可和批准以及各项的组合 11.掌握技术性贸易措施协定的基本原则 1) 2) 3) 4) 5) 6) 基本原则 构成:前言、总则、基本权利和义务、协调、等效性、风险评估和动植物保护适当水平的确定、适应当地情况、透明度、控制、 检验和批准程序、技术援助、特殊和差别待遇、磋商和争端解决、管理、执行、最后条款等,共 14 条和 3 个附件。 4 中目的而采取的措施: 1) 为保护成员领土内的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免受病害或虫害、带病有机体或致病有机体的传入、定居或传播所产生的 合法目标原则 采用国际标准原则 各成员认证制度的相互认可原则 非歧视原则 可预见性(透明度)原则 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原则(对发展中国家成员和最不发达国家成员的特别优惠待遇)12.了解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 协定)的构成,熟悉 SPS 为 4 种目的而采取的措施。掌握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的 风险而采取的措施 2) 3) 4) 1) 2) 3) 4) 5) 6) 为保护成员领土内的人类或动物的生命或健康免受食品、饮料或饲料中的添加剂、污染物、毒素或致病有机体所产生的 风险而采取措施 为保护成员领土内的人类的生命或健康免受动物、植物或动植物产品携带的病害或虫害的传入、定居或传播所产生的风 险而采取措施 为防止或控制成员领土内因有害生物的传入、定居或传播所产生的其他损害而采取的措施。 基于科学的原则 协调原则 非歧视原则 等效原则 区域化原则 透明度原则 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的基本原则:13.了解我国加入 WTO 有关质检工作内容的承诺,掌握质检工作内容占中国加入 WTO 法律文件的比例。掌握中国技术法规、标准制定采 用国际标准的具体承诺。掌握我国“技术法规”的主要文件形式。 承诺: 1) 2) 多边承诺 原则性承诺和具体承诺 双边承诺,在中国加入 WTO 双边市场准入谈判中,我国与欧盟、美国、加拿大、瑞士.......10 个成员签署了包含质 检工作内容的双边市场准入协议或与双边市场准入谈判有关的或挂钩的双边质检工作协议。 质检工作占中国加入 WTO 法律文件内容的十分之一 中国的技术法规的制定和标准的制定将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并使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制定技术法规的百分比在 5 年内增加 10% 强制性标准是我国“技术法规”的主要文件形式 14.了解通报评议制度,掌握通报评议制度所采用的工作原则 15.了解 WTO/TBT 国家通报咨询中心和 WTO/SPS 国家通报咨询中心所在的机构,掌握其负责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 WTO/TBT 国家通报咨询中心和 WTO/SPS 国家通报咨询中心均设在国家质检总局国际检验检疫标准与法规研究中心。 其负责工作内容: 1) 2) 垒)的对策 负责解答 WTO 各成员提出的有关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方面的问题,包括正在修订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以及签署的双边和多 边协议情况,并应要求提供相关文件 代表中国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和个人向其他 WTO 成员进行咨询 16.熟悉技术性贸易措施(壁垒)产生原因,了解技术性贸易措施(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掌握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壁第八部分 1.掌握知识产权的概念、类型和性质 概念: 智慧财产权标准与知识产权类型:一是版权(我国成为著作权)及版权有关的权利,包括作者权和邻接权,即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及作品的传播者享有 的权利。 二是工业产权,其保护对象主要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货源标记或原产地名称,以 及制止不正当竞争等 性质: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 2.了解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 3.了解专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概念:专利权简称专利,是指就一项发明创造由申请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专利申请,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法审查合 格后,向申请人授予的在一定期限内对该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利。 特点:法定性、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 4.了解标准与知识产权结合的原因,掌握标准与专利的区别,熟悉专利引入标准需注意的问题 原因: 1) 2) 1) 2) 3) 4) 1) 2) 3) 国际: (一) 基本目的 (二) 专利披露 (三) 专利声明 (四) 不介入 国内: (一) 国家标准中涉及的专利 (二) 专利信息的披露 (三) 专利的许可 6.了解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版权政策(概论 P287) “国际标准”的版权拥有者为 ISO,版权使用权自动转移给 ISO 成员用于制定其本国标准,ISO 成员有义务在其国内采取一切措施 保护 ISO 版权。 版权政策的主要内容: 1) 2) 3) 版权保护工作 非商业化使用标准文本 商业性使用标准文本 标准能够促进知识产权的资本化,促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迅速占领市场,把知识产权的核心成果规则化 知识产权所有者希望通过标准获得更大的垄断利益 标准具备公开性、统一性、完备性等特点,追求的是全社会的最佳秩序和最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专利具有排他 性、独占性、垄断性,与标准是对立的,这是标准和专利的最大区别 标准追求的是在广泛的范围内普遍使用,国际标准在全世界获得全面认可,而专利具有地域性和时限性,只在特定的时 期内,根据申请国的相关规定在该国收到保护。 标准需要普遍推广,达到市场统一,而专利追求的是对技术和市场的垄断,即专利人对市场的垄断地位和垄断利润,这 一点专利和标准也是对立、矛盾的。 传统上标准一般是成熟的技术,而专利则是创新的技术。 引入的专利必须具有必要性,即该专利技术是该标准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 实施适当的专利许可制度 强制性标准不应引入专利,或专利权人放弃其专利。 专利引入标准需注意的问题标准与专利的区别:5.了解国内外标准化组织的知识产权政策7.了解标准化与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 (概论 P293) 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第九部分 1.掌握标准文献的含义与种类 含义:记录标准化活动、知识、成果等的各种载体 种类: 1) 2) 狭义分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及其他类似文件 广义分类:标准化领域中使用的各种文献的统称,包括标准、标准化法律法规、标准分类资料、标准检索工具、标准 化期刊、标准化专著、标准化管理文件、标准化手册等 2.熟悉标准信息管理、标准文献检索的概念 标准信息管理(概念) :对标准化活动中所产生的、记录标准化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的标准文献,以及其他领域中标准化相关的信 息资料,有组织地、及时地进行收集、加工、储存、报导、分析、研究,并提供信息服务等的策划与控制活动。 标准文献检索(概念) :从文献的集合中获取所需文献的过程。 3.了解标准信息管理的工作内容 标准信息基础 1) 2) 3)标准信息的收集 标准信息的加工整理 标准信息的储存和更新、作废4.熟悉标准文献分类法的种类 字母分类法、数字分类法、字母数字混合分类法 5.掌握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和国际标准分类法及其分类体系及标识制度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 适用于我国各级标准的分类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的类目设置以专业划分为主,适当结合科学分类。 标识制度: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 类目的标记符号采取拉丁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方式, 即以一个拉丁字母表示大类, 字母的顺序即表示大类的先后次序;以两位数字(00-99)表示二级类目。 国际标准分类法(ICS) ISC 分类体系由三级组成: 一级类目,根据标准化活动领域划分为 40 大类,分别由二位数字代表 二级类目,按照通用标准相对集中、专用标准适当分散的原则,兼顾各类目标准文献量相对平衡 其中有 144 二级类目被进一步细分成 909 三级类。 标识制度:ICS 各级类目,采用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识符号,即每一大类以二位数字表示;二级类目以三位数字表示;为了醒 目与易读,类目之间用一圆点隔开。 6.了解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与国际标准分类法的异同 ICS 与 CCS 的异同 相同点: 1) 2) 3) 区别: 1) 2) 3) 4) 发布部门和适用广度不同 产生背景不同 两者类目划分原则不同 两者结构不同 两者都是专门用于标准文献分类的 两者都以标准作为其分类对象 任何标准都可以同时采用这两种分类法进行分类7.掌握标准文献检索的含义和类型 含义:从文献的集合中获取所需文献的过程 类型: 1) 2) 直接检索,直接从信息源和信息载体中获取信息 间接检索,依据某一目的的检索诉求,利用适当的检索工具,把已经存储在特定介质上的信息查找出来的过程。8.了解标准文献的检索方法与途径;掌握标准文献的检索步骤 方法:常用法、追溯法、循环法 途径: 1) 2) 3) 步骤: 确定课题中的主题词→主题索引→标准号和分类号→该标准的相关信息→根据标准有关信息到相应收藏单位或通过标准全 文数据库获取标准全文 9.了解文献的检索工具种类,掌握 2 种以上的主要检索工具 工具类型: (一) 检索手段:手工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工具 (二) 出版形式:期刊式检索工具、单卷式检索工具、附录式检索工具 (三) 录著方式:目录型检索工具、题录型检索工具、文摘型检索工具、部分标准文献的检索工具 标准号途径 分类途径 主题途径(又称关键词途径) 第十部分标准化的经济效果评价1.掌握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概念。了解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的国际发展情况 概念:对开展标准化活动而产生的经济效果给予预测、分析和计算,以以评定标准化活动所能带来的经济效果。 国际发展情况: 1) 2) 3) 4) 5) 20 世纪 60 年代,人们开始重视研究标准化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效果 IFAN 成立专门工作组研究企业化标准的经济效果的评价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果,并编写了“企业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 指南” 国外有关标准化经济效益的研究成果中,影响较大的是德国对标准化经济效益的研究 英国标准化学会(BSI)在德国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了关于“标准实施经济学”的研究,首次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计算了 标准对经济增长具有的实质性贡献。 我国从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了标准化经济效果的研究 2.掌握标准化有用效果的概念 概念:实施标准所获得的节约或其他有益的结果 3.掌握我国目前开展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所采用的国家标准 《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 第 1 部分:原则和计算方法》 (GB/T 9) 4.了解目前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和计算的三个特点 5.掌握标准化经济效果概念、标准化经济效益概念 标准化经济效果(概念) :制定(含修订)和实施标准所获得的有用效果与所付出的劳动耗费之比 标准化经济效益(概念) :实施标准所获得的有用效果与所付出的劳动耗费之差 6.掌握评价和计算标准化经济效果的原则 1) 2) 3) 4) 5) 6) 7) 充分考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我国的国情 与我国的经济管理与经济核算制度向结合 全面考虑标准化经济效果发生的环节 着眼于生产领域和非生产领域的效果 依据准确可靠的数据,并避免同一效果在不同环节上的重复计算 集中分析效果显著的项目,注意受标准化影响而扩散的效果项目 通俗、实用、简便易行 7.掌握标准化经济效益、标准投资回收期、标准化投资收益率、标准化经济效果系数的计算公式。 标准化经济效益=标准化有用效果-标准化劳动耗费标准投资回收期(实施标准所获得的年节约去偿还标准化投资所需的时间) 1)标准化投资回收期2)标准化追加投资回收期标准化投资收益率(实施标准所获得的年节约与投资之比)标准化经济效果系数(实施所获得的总节约与投资之比)
2016年一季度质量标准化总结_工作总结/汇报_总结/汇报_实用文档。煤矿标准化总结...1208 上顺槽等地区的机电运输进行了重点 排查,本次自检机电专业得分 93.5 分,...2016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案例考点总结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案例考点总结归纳 2016 建筑实务案例考点整合终极版(整合各大网校...2016年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重要: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试试卷_总结/汇报_实用文档。2015 安全工程师《法律知识》:第二章六节试题本卷共分为 2 大题 40 小题,作...2016年二级建造师法规知识点整理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2015 年...(垄断采购标准化节约土地财税) 、社会法(保护弱势:矿山工 人、职业病、劳动...2016年时事政治-时事政治重点培训老师梳理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13、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 年)》 (...公需课标准化基础知识(一)2016_职业技术培训_职业教育_教育专区。2016公需课标准化基础知识(一) 文档贡献者 321meibd 贡献于2016-11-04 ...标准化工程师考试标准(2016)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2、案例分析:运用相关原理和知识,对所给案例进行...版 《标准化概论》 李春田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最新标准化基础知识(三)答案2016_其它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2016最新标准化基础知识(三)答案已对照实际题目更新答案!一、单选题(共 7 小题,每题 5 分...最新标准化基础知识(二)答案2016_其它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2016最新标准化基础知识(二)答案已对照实际题目更新答案!标准联通“一带一路”(仅适用于 2016...2016公需课-标准化基础知识-创新与标准化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考试:标准化基础知识-创新与标准化 ? 试卷年份:2015 年 ? 题量:10 题 ? 答题时间:...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通用化以什么为前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