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可以向微信朋友圈可以置顶吗广告学什么

最有看点的互联网金融门户
这样的P2P广告要小心
士小文 | 来源:零壹财经
本文共1505字,预计阅读时间30秒近日媒体报道,交通银行温州乐清支行发布一条理财短信,因其不符合新广告法的要求,而遭遇温州市场监督管理机关的立案查处。
上述或是首例银行发布理财产品广告短信因违反新广告法被查处的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P2P或者说是互联网理财因其扩大流量、获取用户的需求,往往会进行强营销,到处打广告宣传产品,目前的广告也是令人眼花缭乱、难以辨别,户外广告,如地铁、公交、车站广告等,还有网络广告、电视广告等,其在覆盖各个渠道的同时,广告词也往往会踩法律红线。
P2P平台等的理财产品,广告词常采用一些极限词汇,如“全国第一家”、“首选”、“最佳”、“收益率最高”、“绝对安全”等。事实上,这些词语已经违反广告法。
——《广告法》第九条规定: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三)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一旦发现使用极限词,将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有热心网友整理了众多极限用语,以提醒广告主们注意广告措辞,另一方面也提醒广大用户注意不要被广告蒙蔽。
国家级、世界级、最高级、最佳、最大、第一、唯一、首个、首选、最好、最大、精确、顶级、最高、最低、最、最具、最便宜、最新、最先进、最大程度、最新技术、最先进科学、国家级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绝对、独家、首家、最新、最先进、第一品牌、金牌、名牌、优秀、最先、顶级、独家、全网销量第一、全球首发、全国首家、全网首发、世界领先、顶级工艺、最新科学、最新技术、最先进加工工艺、最时尚、极品、顶级、顶尖、终极、最受欢迎、王牌、销量冠军、第一(NO.1、Top1)、极致、永久、王牌、掌门人、领袖品牌、独一无二、独家、绝无仅有、前无古人、史无前例、万能等。
除去使用广告极限词语,P2P平台往往不做风险提示,而尽可能运用一些能淡化风险的用语,如“100%本息保障”、“保本保息”、“零风险”等,上述做法实际上也违反了广告的规定,既然是理财产品,就肯定有风险,收益有高有低,而广告主的做法显然是想要蒙蔽用户。
——《广告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招商等有投资回报预期的商品或者服务广告,应当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责任承担有合理提示或者警示,并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对未来效果、收益或者与其相关的情况作出保证性承诺,明示或者暗示保本、无风险或者保收益等,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此外,很多P2P平台会邀请明星代言,据了解,平安、那英、黄晓明、范冰冰等前后都有代言,包括starVC投资财加等,并不是说不能邀请明星代言,而是从广告主的角度来讲,请明星代言还是有一定的法律风险,从用户的角度看,也不能认为明星代言就能为平台增信,平台因为有明星代言,就不会出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
——《广告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广告代言人在广告中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应当依据事实,符合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者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
上述规定的意思是,如果代言明星没有实际投资过该平台,可能面临虚假代言的处罚,明星将在3年内将不能代言广告,而作为P2P平台广告主,也会受到相应处罚。
最后,一些广告主会通过发邮件、塞传单等形式发布广告,事实上,广告法也有规定。
——针对广告扰民的问题,新法规定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请求,不得向其住宅,交通工具发送广告,也不得以电子信息方式发送广告。弹出广告应确保一键关闭等。
而文章开头交行的做法,其中一项就是违背了新法上述规定,P2P也要注意了,投资人则可以举报或据此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用微信扫描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您的评论提交后会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留言会展示在下方留言区域,请耐心等待。
版权所有 (C)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 | 京ICP备号-2-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微信官方广告还是来了 网友担心朋友圈要成“广告圈”
来源: 北京晨报作者:
昨天,不少用户的微信朋友圈都被一则来自“微信团队”的广告刷屏,这实际是微信官方在朋友圈内测信息流广告。根据新浪发起的“你怎么看微信在朋友圈插入信息流广告”的调查,截至昨日18点截稿,73.1%的用户表示不能接受,仅有7.4%表示可以接受。
原标题: 微信官方广告还是来了 网友担心朋友圈要成“广告圈”
  昨天,不少用户的微信朋友圈都被一则来自“微信团队”的广告刷屏,这实际是微信官方在朋友圈内测信息流广告。对微信广告之举,支持者认为,这不仅可以为腾讯带来直接的收益,微信强大的流量也可达到良好的品牌曝光效果;反对者则担心,未来微信朋友圈将背离了创立的初衷。
  微信团队广告一经推出,便迅速引发各大厂商强烈关注,并通过各种方式效仿“微信团队”,使自己所在的公司上朋友圈头条。
  北京晨报记者发现,一大批品牌商已经行动,效仿微信团队信息流广告的方式发表六张图文消息,其中不少都是企业的公关人士。为了达到以假乱真的宣传效果,他们将个人头像更新成公司LOGO,让人误以为其是微信信息流广告的首批尝鲜者。
  朋友圈广告限量开放
  昨日凌晨,“微信团队”的官方微信号出现在用户的朋友圈中,发布了6张带文字图片和链接做成的广告。图中文字传达的信息是,“它无孔不入,你无处可藏,不是它可恶,而是它不懂你,我们试图,做些改变。”而点开链接则会显示“广告,也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和普通的朋友圈消息一样,微信广告也由文字、图片等构成,好友可以进行点赞、评论。不同的是,在广告信息右上角将注有“推广”二字,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该标示屏蔽广告信息。
  朋友圈广告目前没有开放投放,只是限量在个别优质品牌合作方中。
  朋友圈将带来100亿广告?
  有业内人士分析,早在2014年三季度,腾讯就对朋友圈广告收入进行过评估,评估结果是年收入100亿人民币左右。根据腾讯2014年第三季度财报,广告收入为24.4亿元,占腾讯总收入的12%。即使“微信之父”张小龙一再对外表示“微信不是一个营销平台”,但微信团队无法改变腾讯公司赋予微信的使命,“无论微信是一个什么平台,它一定是一个可以赚钱的平台。”
  昨日,腾讯股价报收于128.7港元,涨3.71%,创日以来新高。
  网友担心朋友圈变“广告圈”
  发微信朋友圈广告要花多少钱?对于这个公众关心的问题,微信官方团队表示,朋友圈广告的定价标准将参考同类型广告报价并结合朋友圈的社交传播效果来制定。昨日,一份“报价单”在微信朋友圈流传,称微信广告合作门槛500万起,首批合作客户或是vivo手机、宝马等知名品牌。微信官方团队表示该“报价单”不属实。
  一位常年在朋友圈经营手钏、玉石的微商表示挺忐忑。虽然微信开放广告标明了对广告这一模式的认可,但他担心过高的价格承受不起,还会对现有的朋友圈发广告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与此同时,不少用户对于朋友圈广告也持反感态度。根据新浪发起的“你怎么看微信在朋友圈插入信息流广告”的调查,截至昨日18点截稿,73.1%的用户表示不能接受,仅有7.4%表示可以接受。
扫一扫加入南方网微信朋友圈
编辑: 黄伟浩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朋友圈可以删除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