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暴涨,35亿外资进入股市涌入,A股的春季攻势真的来了吗

A股2015大事记
我的图书馆
A股2015大事记
A股2015大事记:大震荡带给资本市场成人礼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风云激荡的2015年已成过去,那些经历了大浪淘沙后仍然获得不错收益的专业投资人,对于过去一年的总结,以及对来年的展望,理应为投资者所珍视。
  李维/文
  2015年“过山车”式的行情,至今让市场心有余悸。
  从年初激流上扬至5000点,到年中的断崖式下跌,再到管理层入场的强力干预,这一年的资本市场,经历了短期内的快速疯长,又在瞬间被打回原点。
  其间,融资融券、场外配资等杠杆工具的兴衰成为了左右股指起落张驰的关键性力量。无论是管理部门对两融业务的规制,还是对场外配资活动起初的疏忽和后来的彻底整肃,都给市场情绪及指数本身造成了冲击。
  “大震荡”带给资本市场制度层面反思与修缮的意义亦是长久的。维稳主体的临危确立、熔断机制的意见征求、证监执法的密集化、资本市场反腐效能的提升乃至对现行分业监管体系进行改革的呼吁,都成为大震荡后的新动向。
  更为重要的是,新股发行注册制等资本市场制度变革的确认和持续推进,或许也象征着经过此轮震荡考验的资本市场,在完成其“成人礼”后,将向着新的历史阶段前行。
  大震荡始末
  年内,以场外配资为主的杠杆工具成为了A股牛熊转换的助推器,但随着监管尺度的变化,其更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行情的两极化。
  一方面,信用账户的快速开立,让沪深两融余额从1万亿最高增长至2.26万亿;另一方面,一张由券商、配资公司、信托、基金子公司、分仓软件商共同组成的配资活动利益链也在牛市中起舞;此外,分级资管产品、收益互换等融资工具的一并涌入,共同推动股指持续飙高。
  在6月11日之前的交易日里,上证指数上涨逾1800点,累计涨幅达55.69%,这一上涨斜率超过2007年水平。其间监管层虽采取了“提高两融开户门槛”、“禁止券商代销伞形信托”等口头限制措施,但终究未能阻止新增资金疯狂涌入。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最终引爆融资盘坍塌,并诱发A股急速下跌的导火索,恰恰来自对部分场外配资交易接口的实质性斩断。
  6月12日,称将对场外配资等非法活动采取措施。其间非机构类的分仓账户,成为了监管机构与券商的首轮清理对象。
  事后证明,最先遭遇清理的这些账户反而是幸运的,证监会清理整顿配资接口后,股指大幅下跌引发了存量融资盘遭遇“强制平仓”的连锁反应,而“大震荡”也由此来袭——6月15日之后的52个交易日里,上证指数暴挫2247.13点,累计回撤43.43%。
  杠杆张弛与救市进退
  在下跌过程中,管理层颁布的各项利好政策也无济于事。7月6日,出于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高层决定以证金公司为载体、以商业银行为资金源、以为担保方合力出手护盘。
  回过头看,证金公司的干预效果是明显的,但政府主导的救市也给市场留下诸多后遗症,一方面其衍生了道德风险,救市机构过大的权力形成了潜在的利益输送空间,另一方面最终并未能阻挡市场的进一步下挫——8月中旬,A股的“千股跌停”现象再次上演。
  危机得以平复的同时,监管部门对A股的各类杠杆工具展开了“秋后算账”。先是曾参与配资业务的各类机构、软件商纷纷遭到查处罚没;继而针对伞形信托、结构化信托等配资渠道彻底清理,并对分级资管、收益互换、融资融券等杠杆工具采取收紧政策。
  事实上,仅保留融资融券的一刀切式“去杠杆”,已与监管层去年呼吁券商补充资本、扩大业务规模的讯号形成鲜明背离,这也反衬出同一监管者在不同市场状态下所面临的摇摆与游离。
  此刻去杠杆的理由并非无迹可循,一来可以让A股杠杆的结构性失控尽快得到控制;二来当下股指已较峰值时存在明显低估,降杠杆对市场的负面冲击有限。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场外杠杆的适当存在也是提高资本市场活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据显示,早在2014年,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仅有3000亿左右,而在场外杠杆活跃的2015年,沪深日均成交额站上1万亿大关,同比增长超过200%。
  而这之中更大的疑问在于,在管理层加减杠杆时,是否对政策持久性、市场影响等因素进行调研和全盘考虑,以避免去杠杆陷入“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悖论?
  A股的2015“成人礼”
  必须承认,2015年的“大震荡”,是资本创新活动日益增多、股票市场交投迅速活跃、杠杆工具疏于监管及市场应对机制有待成熟等多重矛盾,共同交织所诱发的阵痛。
  大震荡留给市场的反思可能有很多,其中针对某一具体现象的设问和立论,都具有成为研究课题并被广泛、深入探讨的价值。
  比如,在股票市场杠杆工具的政策供给与限制上,监管部门应当具备怎样的风险应对策略?在千股“连日跌停”的状态下,管理层是否应当入场干预以拯救流动性?在政府如何保证救市载体有效独立,避免陷入利益输送和代理危机?应该怎样调整当下的分业金融体制,以应对类似场外配资活动的跨业监管套利活动?
  反思过后,则是重建。而这也正是资本市场继“大震荡”考验后经历的一次“成人礼”。
  A股的相关制度也的确在得以修缮和弥补。一方面,股灾确立了证金公司维护市场稳定的主体地位,研究推出针对A股剧烈波动的股指熔断机制;另一方面,针对A股活跃度提高衍生的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乱象的整顿,也已日渐常态化;此外,证监会原副主席姚刚、原主席助理张育军等官员的落马,也标志着资本市场改革进程在突破利益荆棘上进入了一个更高维度。
  变革浪潮下,最关键的改变莫过于新股发行体制的脱胎换骨。——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决定,将于日起正式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这一事件或将成为未来两年内资本市场的各种改革因素中,最被关注的变量。
  在对改革的种种期待中,人们需要的是一个活跃、繁荣,能够获得可观回报的资本市场,同样也是一个平稳运行、健康发展、公平法治的资本市场,从更长远的角度观望,两者在实现路径上必然存在共识。
  可以预见,在经历过“大震荡”的洗礼后,一个更加健康、稳定、繁荣,更加尊重法治与规则,更加重视投资者保护、教育以及更加鼓励价值投资的制度环境,仍将成为2016年资本市场所追求的主旋律。
&&&&&&& 目前A股上市股票数量为2801只,考虑到由于注册制改革将在《证券法》修订完成前先行落地,2016年注册制落地概率较大,A股也将迎来扩容新时代,预计A股上市公司可能增加700家,A股上市公司扩容至3500家左右。沪指告别2015&& 全年涨9.4%& 年线两连阳
  新浪财经讯 12月31日消息,今天为2015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指月线收出三连阳,同时2015年涨幅9.4%八年来首次出现两年连涨,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这条收阳的年线附带了一条耐人寻味的上影线。  回顾2015年股市,沪指曾在65天飙升56%,52天后又回撤43%,全年成交金额高达254万亿,而创业板大涨85%傲视全球。  美中不足的是,A股以跳水结束了2015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周四早盘,两市开盘一度维持震荡状态,盘中煤炭、钢铁等板块拉升刺激沪指一度走高,但题材股早盘表现全面哑火,创业板持续走弱跌逾1%。午后开盘,两市再度走低,创业板跌逾2%,随后举牌概念异动,各板块受到刺激纷纷拉升,两市一度企稳;然而量能不足制约大盘继续上攻,临近尾盘两市再度跳水。  截至收盘,沪指报3539.18点,跌33.70点,跌0.94%;深指报12664.89点,跌224.95点,跌1.75%;创业板报2714.05点,跌65.47点,跌2.36%。成交量方面,沪市成交2540.31亿元,深市成交4325.66亿元,两市共成交6865.97亿元。券商自营人自述:“救市”政策让业绩遭遇巨大浮亏
  编者按  对于A股投资者而言,2015年无疑是悲喜交加的一年。而作为市场深度参与者的券商机构人士更是首当其冲。在经历了上半年的疯狂牛市,以及下半年的清查配资,两融暴跌,自营“救市”的极端牛熊转换之后,他们的2015年感受如何?  原标题:券商自营人自述 经历罕见牛熊转换从没悲观过  本报记者 培 上海报道  2015年这一年,对于券商自营部门而言,承载了责任,也遭受了压力。  2015年A股资本市场变幻莫测,6月股市的暴跌,让资本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在各方全力救市之下,券商充当了救市先锋的作用,其中的自营部门更是身先士卒。  “4500点之下券商自营盘不减持,并择机增持”的救市政策更让券商自营业绩在股市连续大跌之下遭遇了巨大浮亏,也很大程度影响了券商整体业绩。  这场突如其来的股灾打乱了他们的工作节奏。股灾后自营部门的投资经理因政策限制交易操作空间小而变得十分悠闲,而自营部门研究员则因为大跌之后部分股票价值凸显而变得异常忙碌。  这一年,对券商自营员工而言,最重要的已不是赚钱,而是亲身经历了这场罕见的牛熊转换,让自身成长了很多。  “今年最大的收获就是经历了股市的大起大落,让自己学会了很多。”多位券商自营人士如此告诉记者。  投资经理:经历罕见牛熊转换  突如其来的股市巨震让自营人士的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  李浩(化名)是一家中小券商自营部门的投资经理,他告诉记者,“6月份股灾刚发生时我们比较忙,不过在监管层规定4500点以下券商自营盘不减持之后,我们反倒轻松很多,工作很少,因为可操作的空间不大。”  彼时,李浩的工作角色也发生了些许变化,由之前的紧盯大盘转变为行业研究员。李浩告诉记者,由于工作少,自己的角色已转变成研究员。“市场暴跌,一些股票的价值已经体现。当时我的很多工作都是在潜行研究股票,也为市场恢复做准备。”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9月下旬。“准确的说应该是10月份吧,我们的工作状态开始恢复正常。”李浩说,股灾终于扛过去了。  在他看来,这一年最重要的不是赚钱,而是在这轮股市的牛熊转换中所学到的东西。“经历了今年的市场,我真的学到了很多,包括对上市公司的了解,二级市场如何应对等等。我相信经历了这些,投资者也会更加成熟。”李浩说。  在2015年救市中券商自营的不减持救市行动,外界担心自营从业人员承受巨大压力。但有趣的是,多位券商自营人士均向记者表示,压力会有,但远非外界想象之大,心态比较平和。  “我觉得挺舒服的啊,救市之后我们就没什么工作了,而且我们仓位比较低,所以股市暴跌也不会有太大压力。”一位券商自营人士告诉记者。  “市场不好会影响业绩,压力肯定会有的,但全市场都这样,担心也没有用。所以并没有太大的压力,还是和之前一样。”李浩也说自己的心态比较平和。  “股市并不能控制,对于我来说上班的时候做好自己的工作,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认真工作这就是应该做的。”李浩告诉记者。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像李浩这样,也有不少人士将大部分时间贡献给了工作,他们更关心自己的业绩或奖金。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券商自营部门早已赚得盆满钵满。年终奖也并不会少多少。李浩预计,公司年终奖可能只会比去年少一点点。  而北京一家券商人士则向记者透露,今年自营部门的年终奖依然十分可观。  自营研究员:从来没有悲观过  与李浩在股灾之后变得十分悠闲不同的是,王凯在股灾后工作却变得异常繁忙。  王凯是上海一家大中券商自营部门的研究员,专门为公司的自营部门提供研究报告服务。按正常的职业发展路径,再过一两年就将成为自营投资经理。但2015年资本市场的大动荡,让这位研究员的工作发生了变化,从股市暴涨工作轻松再到股市暴跌工作繁忙。  “上半年市场好,我们的工作比较轻松,其实所有研究员工作都比较轻松,因为不管推什么股票市场都大涨。但下跌之后却没那么轻松了。尤其在六七月份市场暴跌的时候,对我们来说会比行情好的时候更忙碌。因为一些股票价值凸显,所以我们要到处调研写报告,工作量比较大。”王凯告诉记者。  “监管层要求4500点之下不减持,但当时市场也不好,我们也不可能进行加仓,仓位控制得都比较低,交易上也很保守。”王凯说。  与李浩一样,王凯说,“压力是有的,但从来没有悲观过”。  在以绝对收益为考核标准之下,王凯所在的自营部门不可避免的面临压力。不过,在其看来,这种压力主要是短期压力,长期来看公司看中的是价值投资。  “我们整体风格是偏价值投资,即中长期的。短期参与并不多,比如最近热炒的题材,我们涉及的很少。市场从来都不是短期的,我们更看重长期的反弹机会。”王凯说。  王凯也告诉记者,在10月份的时候,交易已经完全正常,各方面的工作量亦已恢复。“其实关于4500点以下不减持的限制,除了在暴跌那两个月有限制,其他并没有感觉对操作会产生什么影响。”  对这一年的工作感受,与李浩一样,王凯说,这一年最大的收获就是亲身经历了2015年资本市场的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股市牛熊更迭,让自己成长很多。场外配资兴衰录:80后信托经理下海捞金遭一夜爆仓 本报记者 李维 北京报道  2015年场外配资行业的大起大落,成为了A股巨震下,监管政策左右业态变化的最鲜明注脚。  从起初对配资活动的忽视和放纵,再到伴随A股年中暴跌急转直下的彻底清理,监管政策标准疾风骤雨式的变化,给从业者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有些人的职业生涯也从此改变。  高利差诱惑信托经理“下海”  伴随A股市场在2015年上半年的活跃,配资业务的暴利与红火让诸多参与者嗅到了商机。  深圳地区一家曾开展配资业务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负责人测算表示,在1∶4的融资杠杆和1∶2.5的银行资金杠杆作用下,若以8%和20%的利差测算,配资公司的年化回报率可超过68%。  暴利驱动下,今年年初,诸多机构人士纷纷下海投身于配资事业。  原西部地区一家信托公司信托经理郝悦(化名)正是彼时投身于配资行业创业热潮中的一名“80后”,和她一起“下海”的还有在另一家信托公司负责产品销售的渠道经理庞磊(化名)。  牛市爬升期的4月中旬,两人拉拢多名有创业意愿的行业人士一起担任合伙人,出资在上海设立了一家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并利用恒生HOMS系统开展股票配资业务。  郝悦们的模式与传统的股票配资有所差别,其资金端并非通过银行渠道募集,而更多依托于第三方财富公司向高净值人群销售配资产品的优先级份额取得,配资客户则通过认购劣后来实现配资账户的操作。  “因为以前是做信托的,渠道上有客户资源,所以当时就想着做配资也有优势。”郝悦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另外对系统、券商营业部的资源也比较熟悉,所以就创业了。”  在配资公司中,郝悦扮演的角色较为重要,她所负责的正是配资业务的渠道工作。“做多大的规模,取得多少盈利,其实主要还是看渠道,因为我们这个模式是不走银行资金的。”郝悦坦言。  事实上,上半年像郝悦一样放弃固有工作投身配资大海的机构员工并不鲜见。  “很多人当时都下海搞配资公司了,不少是券商、信托过去的,还有一部分是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人,因为离市场最近,也有这方面的资源。”庞磊透露,“看懂这个模式并了解市场需求的,难免不起念来创业。”  一夜间爆仓  好景不长的是,配资业务对股指的影响很快受到了监管部门的关注。今年5月底,通知多家券商启动场外配资清理,6月13日,证监会再度要求各家券商清理配资接口,但彼时郝悦告诉记者,其模式并不在证监会的清理范围之内。  “证监会当时的口径是只清理配资公司的拖拉机账户(HOMS、铭创等系统子账户)。”郝悦说,“但只要账户在基金业协会备案,这部分是不用被清理的。”  如果回头来看,当初率先被证监会及券商所清除出局的配资账户,反而是最幸运的。——6月15日至7月8日,资本市场连续多日上演千股跌停,上证指数也累计下跌超过30%。  而6月中旬开启的大幅下跌所引发的流动性风险与账户爆仓,也真切地让郝悦等配资行业创业者的尝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败。  “我们几乎所有的客户都爆仓了。”7月初,郝悦曾向记者感慨道,“跌破平仓线的时候,系统本来可以强平掉,但这几天不断跌停,系统根本卖不出去,没人接盘呀。”  而彼时在郝悦看来,最大的困难在于市场连续跌停之下,若配资客户无法续缴其保证金,其用于配资的私募基金的优先级持有人的固定收益也将无法保全。  “当时最大的顾虑是这些优先级的投资者,他们都是我们维护了许多年的客户,提前结束已经不惨了,现在可能连本息都有兑付风险。”庞磊告诉记者,“还好后来绝大部分的债权都追回了,但还是把一些客户给得罪了。”  7月9日后,市场回暖迹象出现。但郝悦们却仍然心有余悸,并表示“不敢”再次重启这一业务了。  “我们公司目前的策略是要转型,还是依靠以前的优势做理财产品的分销、销售。”郝悦坦言,“配资业务我们已经放弃了,就算市场再怎么涨也不敢碰了。”  事后证明,郝悦们的判断是正确的——仅仅不足两个月后,政策和市场再次给配资业务释放了双重打击。  8月上旬,国务院多部委启动了对配资业务的全面清理,而市场也随之再度发生暴跌,从8月17日至8月26日的8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累计下跌25.85%。  “行业变化太快,市场变化太快了。”郝悦坦言,“前一秒是创新,后一秒就是违规,市场变化又很快,这个业务看似赚钱,但其实承担着巨大的经营风险和政策风险。”&2015年港股市场十宗“最”大盘点&&&&&&& 截止12月31日统计,恒指今年迄今累跌1769点,跌幅7.16%。  市值损失约7397亿元,以全港225.3万股民计,人均损失32.8万元。  不管股民们今年赚钱与否,见识是一定涨了不少。港股市场更是风云变化,跌岩起伏,在此大家一起来盘点盘点2015年港股市场中的十宗“最”。  1、“最”短暂的大时代  今年3月底,中证监公布,允许公募基金透过沪港通机制募集资金投资港股,市场立即憧憬数以万亿元计的资金大举南下,当时运行近半年的沪港通终于发威,由昔日的“幽灵列车”变成“黄金高铁”,港股于复活节后进入了“大时代”。4月27日升至28588点,为七年最高水平,大市单日成交金额为2500亿元历史新高。当时港交所(0388)行政总裁李小加指出,港股成交每日达2000亿元,将会成为新常态。港交所一度升穿300元。  恒指在4月累升3,232点,升幅达13%,为6年来最大升幅,月内港股还创下多个历史新高。然而进入5月后,这次“大时代”在不足短短的3个月后就遇上A股股灾,港股顺势倒下。全年统计,恒指今年迄今累跌1769点,跌幅7.16%;市值损失约7397亿元,人均损失32.8万元。如此短暂的大时代,仿如一场梦,让人唏嘘不已。  2、年度“最”悲情首富  港股大时代下,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众的“毫子股”、“妖股”、“神股”都被炒起。“神股”(0566),受惠于新能源概念,一度炒上9.07元的历史高位,主席李河君的身家更一度超过马云和王健林成为中国首富。但5月20日,汉能股价在管理层开会之际,突遭“腰斩”,公司市值一天跌掉2000亿。之后公司主动申请停牌,至7月15日被证监会勒令停牌。李河君曾一度向证监会“反击”,但至今仍未有结果,公司依然停牌。  在12月21日场外李河君以0.5折(5%)的价格抛售25亿股汉能股票,清仓大甩卖。  3、“最”难搞的重组  “超人”李嘉诚旗下的系年初公布世纪重组方案,当时的“1号仔”长江实业注入和黄核心业务,同时接手两公司非业务,改名为“长和”,而在港上市逾37年的和黄除牌,而长江实业地产以介绍形式上市,重组方案获股东以超过99.9%大比数通过。但是新公司改为在开曼群岛注册,当时惹来一阵“撤资疑云”。  但是到了长和系大重组的续集,由李嘉诚长子李泽巨主导的长建与电能合并就以失败告终。散户以及机构投资者对于换股比率甚为不满,虽然“小超人”曾一度让步,将换股比率由1.04调高至1.066,又将特别股息大幅上调50%至每股7.5元,但电能众小股东仍不满意。方案虽获长建股东通过,但却在电能逾49%独立股东反对下未获通过,最终告吹。  87岁的李嘉诚遭遇商业生涯中罕见挫败。  4、“最”进击的裁员  今年多间外资及投行饱受业绩下滑的压力,裁员的消息不绝于耳。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汇控(0005),行政总裁欧智华在6月的策略日,宣布要全球大举炒人,2017年底前将减少5万名员工。(2888)也计划削减全球约1.5万名员工。  今年踏入150周年的汇控,狮王雄风不再,集团去年度纯利131.2亿美元,按年倒退16.1%。股价回到两年多前,跌穿70元水平,全年暴跌近20%。  今年中期净利润按年下跌37%的渣打,股价更是跳楼式下跌,由年初逾100元水平大插四成,现时只在60元上落。而且渣打于今年2月开始高层换血,原行政总裁冼博德于6月卸任,主席庄贝思也将于明年卸任。  另外,因逃避英国对银行业愈加严厉的规管,汇控及渣打均透露有意迁册,选址包括香港、新加坡和美国,然而迟迟未有定案。  5、“最”萧条的中环  内地于4月起将一签多行改为一周一行,自由行旅客大减,访港旅客量由6月起连续6个月下跌,香港旅游发展局料今年整体旅客数字将下跌1%至2%,当中即日来回旅客数字跌幅较大。  零售股首当其冲,多间化妆品及股股价受拖累。莎莎(0178)年初股价为5.43元,10月29日更低见2.47元;(1929)年初股价为10.64元,近日处于5.2元水平上下,股价跌约50%。  濠赌股同样受到旅客减少影响,金莎中国(1928)年初股价为37.7元,9月30日低见23.3元;新濠国际(0200)年初股价为17.06元,近日处于11元水平上下,股价跌约35%。  6、“最”频繁的注资  中国人民银行在8月11日将大幅下调达1.85%,创历史最大单日跌幅。其后两日人行继续下调人民币中间价,3日累积贬值4.7%。2015年人民币共贬值4.5%,创1994年汇改以来最大年度跌幅。12月初,国际组织(IMF)宣布决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日起生效,权重10.92%超越英镑日元。  随着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悲观预期,资金纷纷选择持有与美元挂鈎的港元,港汇持续强势贴近7.75的强方保证线,香港金管局今年4、9、10月近40度入市,注资逾2271.6亿港元以压制港汇。  7、“最”坑爹的Zhu队友  中资超低价大比例配售借壳成风,终于引来港交所和证监会连手打击借壳上市。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欧达礼表示,证监会正全面检讨上市规则,尤其加强对一些企业借壳上市的监管。他指出,企业借壳上市涉及上市公司的基本业务发生重大变化上市的程序应该与首次上市一样。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港交所将与证监会合作,加强对小型上市公司的业务及资产重大变化的监管。已有部分欲借壳的企业被证监会以“准现金公司”条款否决。正常的市场化借壳行为却引来“过度监管”, 可以说是年度最坑爹的Zhu队友。  8、“最”峰回路转的失联  12月11日,48岁的上海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失联。随即郭广昌深陷“协助调查”疑云,坊间传言四起。与此同时,复星集团旗下两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12月11日早上在港交所停牌,公告签署人均非郭广昌。12月14日复盘股价大跌14%。旋即当日上午有媒体称,郭广昌已经结束协助调查,平安返回家中,还出席了复星2016年度工作会议。随后郭广昌访美,正式表明其已非当局限制对象,成为“失联”后极少数安然无恙的政商界人物。  9、“最”被动的加息  12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上调25个基点到0.25%至0.5%的水准,这是美联储自2006年6月以来首次加息。随后香港金管局17日宣布,因应美国加息,香港将基准从0.5%上调至0.75%。此次为香港九年来首次上调基准利率。香港经济目前并不繁荣,加息只是由于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所迫,恐对香港经济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可谓十分被动。  10、“最”先抵达的解放军  12月18日,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宣布,已经注册了首批3只香港互认基金和4只内地互认基金,额度为资金进出各3000亿元人民币。基金业界人士认为,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之下,内地投资者对境外资产如美元资产、有固定收益资产、发达国家市场的股票等需求加大,对“北上”的感到乐观。这可谓是2015年持续的内地资金南下预期中,最先抵港的内地“解放军”。排行榜!创业板笑傲全球 新三板市值暴增5倍
  2015年已经全面收官,回顾这一年的中国股市宛如过山车,A股市场经历了一场从“疯牛”到“闪电熊”的大劫,可谓惊心动魄,众多投资者迄今惊魂未定。在忐忑与期盼中,2016年已经来临,为了拨开股市前景迷雾,网对2015年进行了全面总结,以飨读者。
  一、 笑傲全球
  A股在2015年经历了暴涨暴跌、跌宕起伏的一幕。在2015年也是涨跌互现。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在全球主要市场方面,中国以全年84.41%的涨幅笑傲全球。
  此外,德国DAX和法国CAC40指数2015年全年分别上涨9.56%和9.46%,表现不错的日经225指数涨9.07%,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全年涨幅也达到5.73%,涨不足1%。
  表1 全球股市涨跌幅榜
2015年涨幅(%)
创业板指数
纳斯达克指数
路透CRB商品指数
孟买Sensex30
道琼斯工业平均
澳大利亚标普200指数
富时马来西亚KLCI
英国富时100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二、 深交所市值首次挤入前五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纽交所市值高达18.49亿元,依然位居第一,纳斯达克市值以7.45亿元位居第二。值得关注的是,深交所市值首次挤入前五。
  表2 全球交易所市值排行榜
市值(万亿美元)
纽约交易所
东京交易所
上海交易所
深圳交易所
泛欧证券交易所
德国交易所
多伦多交易所
孟买交易所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三、 上交所成交金额最大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上交所成交金额最多,高达20.22万亿美元,其次为深交所,成交金额17.92万亿美元,上交所和深交所成交额首次豪夺冠亚军。
  表3 全球交易所成交额排行榜
成交金额(万亿美元)
上海交易所
深圳交易所
纽约交易所
东京交易所
香港交易所
泛欧证券交易所
韩国交易所
德国交易所
马德里交易所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四、新三板市值暴增5倍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新三板市值今年末高达15325亿元,增幅高达543.43%,其增幅远高于排名第二的神创板,成为国内资本市场最耀眼的明星。
  表4 中国股市市值增幅排行榜
年末市值(亿元)
中小企业板
全部A股38.23566989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五、计算机板块涨幅最大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计算机板块涨幅最大,高达101.59%。认为,云计算互联网对IT产业带来的两大里程碑式的变革仍将持续,同时市场动性充溢的状况短期不会改变,行业整体估值有望得到支撑;同时,IPO开闸,战略新兴板推出,注册制落地,投资标的扩容对场内资金将形成分流;结合以上两大因素,
2016年新公司、新并购、新技术、新模式等“四新”带来的估值和预期变化,将成为贯穿全年的投资机会。
  表5 板块涨跌幅排行榜
年度涨跌幅(%)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六、傲视群雄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暴风科技年度涨幅高达1950.88%。其次为。
  表6 涨幅最大前十大个股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七、十大熊股跌幅都超过30%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前十大个股跌幅均超过30%,跌幅最大,其次为,跌幅42.19%。
  表7 跌幅最大前十个股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八、换手率最高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永艺股份、换手率超过40倍。人气最高的前十大个股换手率均超过30倍。
  表8 换手率最高前十大个股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九、*荣膺涨停王
  *ST成城荣膺涨停王,全年近三分之一时间都封在涨停板上,全年涨停71次。其次为*,全年涨停56次。
  表9 涨停次数排行榜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十、*ST成城成跌停王
  *ST成城跌停次数最多,全年跌停43次。
  表10 跌停次数排行榜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十一、暴风科技振幅最大
  暴风科技振幅最大,其次为中文在线。
  表11 振幅排行榜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十二、股价高富帅榜
  年内最高价474元。
  表12 年内最高价排行榜
年内最高价元
最高价日期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十三、募资总额最高
  国泰君安募资总额高达300.58亿元,其次为。
  表13 募资总额排行榜
募资总额亿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十四、净增持最高
  招商蛇口上市首日即破发,大股东豪掷25亿进场增持。
  表14 股东增持排行榜
净增持(亿)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十五、被套现最多
  今年兴业银行被套现最多,全年套现212亿元。其次为,被套现131.58亿。
  表15 净套现排行榜
净套现(亿)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十六、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最高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全柴动力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最高,高达20.48%。7股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超过15%
  表16 融资余额占比排行榜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十七、兴业银行成交额最高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兴业银行大宗交易成交额最高,高达317.93亿元。其次为,大宗交易184.95亿元。
  表17 大宗交易成交额排行
成交额(亿)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十八、质押市值最高
  华夏幸福质押市值最高,其次为。
  表18质押市值榜
质押市值(亿元)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十九、中信证券溧阳路营业部成交金额最多
  中信证券溧阳路营业部成交金额最多,高达1232.95亿元。其次为证券绍兴证券营业部,成交额高达594.92亿元。
  表19 成交金额排行榜
营业部名称
成交金额(亿元)
中信证券上海溧阳路证券营业部
中国银河证券绍兴证券营业部
中信证券总部证券营业部
国泰君安证券上海江苏路营业部
华泰证券深圳益田路荣超商务中心证券营业部
中信证券上海恒丰路证券营业部
中信证券北京望京证券营业部
深圳泰然九路证券营业部
华泰证券上海武定路证券营业部
申银万国证券上海东川路证券营业部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二十、国泰证券泰然九路营业部上榜次数最多
  在上榜次数方面,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证券营业部上榜次数最多,全年上榜1627次。
  表20 龙虎榜上榜次数排行榜
营业部名称
上榜次数(次)
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证券营业部
上海互联网证券分公司
中信证券上海溧阳路证券营业部
华泰证券上海武定路证券营业部
华泰证券深圳益田路荣超商务中心证券营业部
国泰君安证券上海江苏路营业部
平安证券深圳深南东路罗湖商务中心证券营业部
华泰证券厦门厦禾路证券营业部
国泰君安证券上海福山路证券营业部
国信证券上海北京东路证券营业部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h1 id="artibodyTitle" docid="fxncyar6261574" cid="5年逾九成股票温和上涨 A股市值一度突破79万亿  伴随着上周四收盘,2015年的A股经过了波澜壮阔的杠杆牛市,再到急速下跌后的企稳反攻,终于落下帷幕。也使得2015年的A股成为了注定要被资本市场牢牢铭记的一年,诸多数据都创下了历史的最佳纪录。A股总市值一度突破了79万亿元,全年合计成交高达253.65万亿元,两融余额也一度超过了2.2万亿元关口。整体来看2015年A股各主要指数悉数上涨,两市更是有超过九成的股票上涨,但累计涨幅均未超过20%。  A股市值一度突破79万亿元  2015年上半年A股迎来了七年未见的大牛市。上证综指从年初的3258.63点,在杠杆资金的助威下,一路“狂飙”,在6月12日一举站上了5178.19点,创下了日以来的新高。然而随后两个多月便跌去了3000点,创业板指更是从4000点跌至1779点,跌幅超过一半,期间千古跌停的场面多次出现。由此,上证综指收报3539.18点,年涨幅为9.41%,振幅高达71.95%,直追%的年振幅。深证成指去年则上涨了14.98%,收于12664.89点,年内最高一度达到了18211.76点,也刷新了日以来的新高。  相比之下,中小盘股指数无疑成为了2015年最大的赢家。25个沪深交易所核心指数中涨幅前五位均为中小盘股指数,分别为创业板综指、创业300、创业板指、0和中小板综指,去年全年的涨幅分别高达106.61%、100.17%、84.41%、76.10%和75.28%。创业板指和中小板综指更是分别创下了4037.96点和18437.61点的历史新高。  与火热的市场对应,2015年A股市值也出现了明显的膨胀。沪深两市总市值一度逼近80万亿元关口,据Choice数据显示,日沪深两市总市值达到年内高点,为79.33万亿元,相较于年初时44.48亿元的总市值,增幅高达78.35%。但经过后续市场的回调,至12月31日收盘,A股总市值收报59.32万亿元。  年成交逾253万亿元  除了指数和市值的新高外,去年A股的成交量也让人“叹为观止”。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15年全年,A股合计成交17.02万亿股,是万亿股的逾2倍。从金额上看,2015年A股合计成交额达253.65万亿元,甚至超过了过去5年的合计总成交额。  市场总成交的“井喷”与本轮牛市带有的深深的杠杆烙印密不可分,而杠杆资金也成了本轮牛市“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始作俑者”。市场因杠杆资金而变身“狂牛”,指数飙涨成交井喷,配资成为“狂牛”行情的“兴奋剂”,却最终也因为清查野蛮生长的配资而结束。据此前申万估算,今年年中市场整体场外配资规模约在1.7万亿元至2万亿元之间,其中民间配资、伞形信托的规模约在1-1.5万亿元。  虽然无法掌握确切的配置规模数据,但杠杆资金的动向及变化在两融数据也可“管中窥豹”。据Wind资讯数据,日,沪深股市两融余额报2.27万亿元,较年初的1.04万亿元的规模,增幅达118.27%。除了整体规模外,单日融资买入额及单日融资净买入额也分别以2691.39亿元和331.92亿元,刷新了历史新高。不过就像市场走势一样。有涨也有落,在急速上涨后,自6月19日开始,连续14个交易日出现净偿还,刷新历史最长连续偿还天数。直到7月上旬企稳1.4万亿元,仅不到一个月时间,两融余额便蒸发了近8700亿元,9月30日最低一度仅9067.09亿元。  五营业部成龙虎榜“常客”  从6月15日开始的长达3个月的下跌过程中,千股跌停成了市场常态,期间有16个交易日均出现了千股跌停的场面,且以8月24日2179只股票跌停最为“惨烈”。而在此之后的千股停牌、千股涨停,再到(95.83)上市连续29个涨停板、(75.49)百天涨10倍等,个股层面的2015年也可谓“精彩纷呈”。  据Wind资讯数据,2015年全部2808只股票中,仅250只下跌,共有2548只股票上涨,占比超90.74%。下跌的250只股票跌幅均在50%以内,跌幅最大的(9.69)去年跌幅也仅为45.6%。上涨的2548只股票中,有30只股票的年涨幅超过了500%,其中暴风科技、(160.200, -17.80, -10.00%)和(96.66, -10.74, -10.00%)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951%、1715%和1325%,(103.740, -11.53, -10.00%)、(157.690, -17.51, -9.99%)、协鑫集成、(110.530, -12.28, -10.00%)和特力A的涨幅也均在700%以上。这些涨幅靠前的股票包括复牌首日便暴涨10倍的协鑫集成、百天涨近10倍的特力A以及上市创下连续涨停“神话”的暴风科技等。  而这些股票也成为了年度龙虎榜的热门股票。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15年共有54只股票的上榜次数超过30次,其中(57.020, -6.34, -10.01%)、特力A、(31.95, -3.55, -10.00%)、易尚展示、(36.860, -4.10, -10.01%)、闲谈股份和(33.54, -3.71, -9.96%)的上榜次数均在50次以上。而机构专用席位、(17.88, -1.87, -9.47%)深圳泰然九路营业部、(14.530, -1.59, -9.86%)上海互联网证券分公司、(17.450, -1.90, -9.82%)上海溧阳路营业部、(17.750, -1.97, -9.99%)上海武定路营业部和华泰证券深圳益田路荣超商务中心营业部成为年度最“忙”席位,上榜次数均在1000次以上。数据不会说谎:2015年A股为何史上罕见?FX168讯 日,A股终于走完了惊心动魄的一年,而今年的A股走势也将注定会载入历史史册。奇葩现象云集:千股涨停、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单日跌幅、成交量"爆表"等等。狂涨和暴跌、着实跌宕起伏、悲喜交加,人生圆满了!  数据不会说谎:2015年A股为何史上罕见?  2015年A股就此终章,热火朝天的度过了为期6个月的大牛市,同时也经历了A股史上史无前例的大股灾。八年来首次出现两年连涨,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这条收阳的年线附带了一条耐人寻味的上影线。  1.回顾2015年股市,从年初高歌猛进飞流直上5178点,到年中令人发指的断崖式暴跌至2850点,A股完成了从65个交易日飙升56%到52个交易日暴跌43%的折叠式“大回环”。  2.沪指年K线收出长上影线,全年涨幅达到9.41%。深成指走势与沪指一致,全年涨幅达到14.98%。创业板指则在经年迎来了大爆发,虽然也经历了暴跌,但全年涨幅仍有84.41%,傲视全球。  3.全年成交金额高达254万亿。日当天上午开盘仅一小时,两市成交破5000亿元,而到收盘,沪市成交首次破10000亿元,达到设置的最大值。因超出部分无法显示,上交所紧急表示,关于成交量“爆表”的详细情况将会在晚些时候公布。5月28日,两市成交创下2.42万亿历史天量,同日深市天量达1.17万亿。而随后的6月8日,沪市创下1.31万亿历史天量。  4.大起大落:A股全年振幅接近72%,深成指全年振幅81.27%,创业板全年振幅177.26%。  5.千股跌停:A股今年总共遭遇16次千股跌停的情况;千股停牌:日晚间,已有超过1200家上市公司股票停牌,两市停牌股票占比超过40%。  6.惊艳个股:暴风科技涨幅达1950.88%位列所有个股涨幅首位,中文在线上涨1715.37%,位列第二。易尚展示涨幅达1325.29%位列第三。而乐凯新材、创业软件、协鑫集成、特力A等涨幅位居前十。  结束语:长长的年线上影线,道尽资本市场残酷真相,一根长上影背后,多少财富灰飞烟灭,多少神话尽付笑谈中。年内224只新股募资1578亿元 妖股们平均涨幅12倍&&&&&&& 截至日,A股市场共有224只新股上市,筹集人民币1578亿元。与2014年相比,今年IPO宗数和筹资额分别上升了76.8%及101%。  从今年1月20日 (34.63)(603788.SH)翻开2015年IPO第一页,到12月24日 (002778.SZ)启动申购,2015年A股市场新股发行经历蜂拥而上、短暂停止、重新恢复后,已经进入尾声。  总体来看,今年新股发行分为两个时间段。2015年上半年,牛市的到来带动上市活动的活跃,新股发行进入了一个快速通道。7月初,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宣布暂停IPO。暂停状态持续4个月。11月初证监会宣布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并重启新股发行。  统计显示,截至日,A股市场共有224只新股上市,7月2日之前共计发行新股198只。今年年内新股共筹集人民币1578亿元,与2014年相比,今年IPO宗数和筹资额分别上升了76.8%及101%。  其中, (21.89)(601211.SH)、 (8.76)(601985.SH)、 (20.98)(600985.SH)作为今年的超大盘,分别融资301亿元、132亿元、100亿元,这三只股票推高了2015年新股的融资额。而2014年沪深两市仅有 (17.88)一起大型IPO,融资额约为人民币70亿元。  在2015年发行的新股中,在主板及 创业板 上市的公司居多。从分布的行业来看,材料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较为突出,分别占IPO宗数的17%和10%。除此之外,新股中也出现了许多“第一股”,如“航空民营资本第一股” (56.03)(601021.SH)、“面包第一股” (42.47)(603866.SH)等。  新股上市后普遍上涨已是不争的事实。截至日,224只新股中除 (19.63)(001979.SZ)、 (9.69)(000166.SZ)等合并上市以外,其余IPO股票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 (160.20)(300364.SZ), (103.74)(300446.SZ)、 (95.83)、 (157.69)(300451.SZ)、 (110.53)(300469.SZ)等被市场誉为妖股的股票涨幅居前,平均涨幅为1250%,中文在线目前收盘价相对于发行价格更是翻了25倍。  就新股上市后第一日的表现来看, (43.98)(300498.SZ)、 (18.29)(601155.SH)表现最佳,两只股票上市首日涨幅分别高达242.48%及198.88%,而温氏股份更是一度成为创业板市值最大的个股,新城控股则是A股中第二个“B转A”的成功案例。  在新股普遍上涨的认知下,招商蛇口、 申万宏源 跌破发行价的新股则成为投资者眼中的异类。招商蛇口于12月30日登陆深市主板,开盘后不久便破发行价,跌幅一度扩大至14.98%而紧急停牌一小时,截至收盘,仍报跌8.38%。招商蛇口于12月30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招商局集团在公司股票发行当天已通过增持方式护盘,增持金额高达25.35亿元。  从中签率来看,2015年发行的新股当中,最受投资者追捧的5只个股分别为 (68.57)(002780.SZ)、 (45.47)(300493.SZ)、 (154.01)(300496.SZ)、 (101.660)(603398.SH)、 (6.42)(002785.SZ)。除邦宝益智外,其余4只股票均为创业板及 中小板 ,在今年12月发行。  目前这五只股票的回报率都不错。以三夫户外为例,12月30日该股收盘价相对于发行价格翻了4倍。从换手率来看,投资者对于好不容易“抢”到的新股十分珍爱,万里石的换手率更是低至0.08%。  对于2015年新股的回报率,安永大中华区A股业务主管合伙人汪阳表示:“虽然经历了7、8月份的波动,但A股新股的回报仍然全球领先,2015年A股新股回报率平均数为473%(以发行价和上周四收市价计算).IPO重启后,新股首日回报都达到44%,保持了暂停前的势头。”  2016年注册制的到来将使新股发行制度更高效。有分析人士指出,新股发行节奏加快,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一旦新股供应量跟上,市场供求就会发生变化,新股的涨幅有可能很难如现在那么惊人。  而安永审计部合伙人汤哲辉则称:“2016年,注册制的继续推进、完善多层次体系和推进资本市场开放将为大中华区IPO市场掀开新的篇章。目前,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正在组织研究与注册制相关的配套规章和规则,但估计放开的节奏将循序渐进,因此不会造成新股大规模扩容。注册制实施将对A股产生全面影响,包括退市制度更为严格、新股发行效率将提高、中介机构将责任强化等等。”去年资本大鳄1739亿举牌85家公司 平均浮盈42%
  2015年收官,回顾过去一年,举牌上市公司风潮堪称股市一道风景线。去年6月中旬开始,A股经历大幅调整,市场情绪一度低迷,各路资金趁机扫货。
  数据显示,以公告日期统计,去年共有152笔举牌公告记录,涉及85家上市公司。在举牌大军中,既有以中科招商为首的PE(私募股权投资),也不乏手握重金的险资,以及牛散、阳光私募等。以披露值或增持区间交易均价估算,85家公司共计获得1739亿元资金举牌,其中,险资最“霸道”,耗资1541亿元。
  从举牌活跃度来看,去年3月挂牌新三板的中科招商最早进入公众视野。7月,股市开启“维稳模式”后,中科招商快速出击,动作频频,可谓一战成名。在近两个月时间里,先后举牌、、、和等16家公司。
  中科招商举牌公司毫不手软,大多在1至3个工作日内完成举牌。比如,7月8日举牌的、7月15日举牌的祥龙电业,均是一笔完成。宝诚股份、大连圣亚则是在两个工作日内集中买入,触及举牌标准。综合来看,16家被举牌公司多属于小盘股,其中10家总市值低于50亿元,主营业务并不突出,举牌原因大多与看好公司业务发展模式以及未来发展前景有关。
  同样是出手阔绰,险资在去年下半年抢尽风头。因为举牌,以前海人寿为首的宝能系站在聚光灯下。除前海人寿外,下半年参与举牌的险资还包括安邦人寿、人寿、阳光人寿、富德生命人寿、中融人寿等。
  险资实力雄厚,动辄耗资百亿投资股票,去年共有31家上市公司获得险资举牌。通过对31公司分析发现,险资举牌对象多集中于、商业贸易、金融等具有低估值、高现金流板块,此外,大多具有较高股息率。若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来看,三季末平均持股比例不足30%,整体来看,股权相对分散。
  去年12月,举牌概念股大幅飙升,成为市场最大亮点。其中,、等股均连续三个涨停,公告被举牌即一字涨停。整体来看,去年各路资本举牌公司后,平均浮盈42%,等9家公司最新收盘价相比举牌成本均已翻倍。与之相对的是,、、*、和等7家公司目前股价仍在举牌成本下方。盘点2015年全球股市涨幅:最疯狂的是委内瑞拉
  2015年全球股市走势可谓惊心动魄。纵观全年,全球股市的涨幅主要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以来则出现显著回调。特别是在第三季度,主要股指几乎全军覆没,抛售潮过后,市场情绪在第四季度有所平复,主要股指逐步收复失地。总体来看,2015年全球主要股指表现参差不齐,发达股市整体略胜一筹,相比之下除中国A股外的新兴市场普遍疲弱。  从全球主要市场来看,A股竟然是比较靠谱的投资标的!  经历暴涨暴跌后,2015年的A股市场依然很牛,深证成指全年涨14.98%在全球主要指数处于领先位置,上证综指全年涨9.41%。  但急涨骤跌,沪指全年振幅72%,大起大落着实罕见。2015年的中国股市在世界资本市场划下了重要一笔。日,上证综指达到5178.19点的高位,而后急速下挫,到8月26日最低点2850.70点,最大跌幅达到45%,创业板最大跌幅56%。期间出现14次千股跌停的局面,是A股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震荡。为此,中国政府策动全方位力量开始罕见的“救市”行动,最终避免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不过,沪深两市流通市值还是总计减少了22.9万亿元,投资者人均损失近24万元,折损比例高达40%。  全球股票市场来看,加勒比海岛国牙买加得股票市场表现抢眼。据彭博社报道,在比较全球92个股票市场2015年表现后,牙买加证交所市场指数以93%的年内涨幅高居世界第二位。截至今年11月底,牙买加股市全部57只股票中有23只股价翻番,整个市场日均成交额虽只有约70万美元,但较去年日均交易额增长近40%。牙买加股票交易市场成立于1968年,但发展相对缓慢,总市值约53亿美元。去年,牙买加有29家上市公司利润增长10%以上,其中8家利润增幅超100%,更有数家公司利润增幅接近或超过1000%。  但是全球最“疯狂”的股市,而且是连续几年蝉联全球股市涨幅榜榜首的市场是委内瑞拉,涨幅达到278%。不过,委内瑞拉股市暴涨并不是因为经济强劲,而是恰恰相反。事实上,委内瑞拉股市的上涨主要是货币崩溃的结果。有分析师表示,恐慌的投资者利用股市来对冲货币的快速贬值。投资者普遍认为,持有股票比持有更为明智。&&羊年A股的六大纪录 连“歪果仁”都惊呆了&&&&& 羊年A股虽然不堪回首,却打破了多项纪录,连“歪果仁”都自愧不如。  熔断之最:  1月4日、1月7日,A股在2016开年的两个交易日里四次熔断,七万亿市值蒸发。  此次A股熔断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首日实施即熔断、熔断间隔极短、仅实施4日即暂停。而美国股市在1988年实施熔断机制,在1997年才首次触发。  另外抛压大、跌速快也是历史罕见。按沪深交易所公告,1月7日实际交易时间仅15分钟,沪指便跌逾7%,千股跌停。即便是与2015年市场大调整相比,其单日下跌速度也是惊人的。  成交之最:  日,A股成交额首次突破万亿。随后在5月28日,成交额更飙升至2.36万亿元,创下世界纪录。行情软件里沪市成交金额一度“爆表”。  杠杆之最:  股市火爆,场内融资、场外配资纷至沓来,场内两融规模最高达到了2.27万亿元,A股杠杆率速度已经创造世界纪录。  波动之最:  在去杠杆等因素作用下,A股暴跌,多次千股跌停,千股停牌等更为历史罕见。证金公司等国家队出手后,又多次经历千股涨停。即便在后救市时代,A股依旧上演多次千股涨停跌停。  股民之最:  丰盛金融资产管理董事黄国英预计,猴年早段港股不会有太多机会,一方面是没有消息刺激股市上行,也没有利好政策来扭转下跌局面,另一方面则是场内资金抽离,预计市场将“阴干”式下跌。他估计,要等到国际油价重上40美元以上,港股才有望出现突破。  汇丰环球研究中国证券策略主管孙瑜指出,尽管H股结构性产品或触发市场短期显著波动,但目前港股已接近见底,恒指市净率现在仅有约1倍,与金融风暴时低位相似,而国企指数的市净率不足0.8倍,比2009年的低位还低25%。他表示,考虑到未来有若干催化剂,包括上半年深港通或开通,以及6月A股或纳入MSCI指数,将有助于带动港市在夏季出现升浪。  而麦格理银行看好猴年中资股,目前H股估值较帐面值折让达25%,这种情况仅在亚洲金融风暴时出现过。该行预计猴年H股会跑赢A股,国企指数目标10800点,相当于预测市盈率8倍。A股2015年实现融资额超万亿元 并购重组交易2669单
  中国证监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证监会共核准69家境内企业境外首发和再融资申请,同比增长82%;融资454亿美元,同比增长23%。
  去年以来,证监会积极稳妥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推进境外上市审批制度改革,不仅取消了境外上市财务审核和A/H定价限制,还推进境内企业以优先股、等创新方式在境外融资。
  在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方面,证监会稳步推进QFII资格审批,扩大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机构范围至瑞士等16个国家和地区,总投资额度超1万亿元。
  此外,证监会继续推进与境外监管机构建立合作框架,履行双边和多边执法合作框架下国际合作义务,推动中美审计监管合作。
  除了上述举措外,证监会2015年还启动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债试点,2家试点企业已完成非公开发行16亿元公司债券。2015股市财富榜:看看你跑赢了全国多少股民
  2015,你炒股了吗?《CCTV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对十万受访家庭调查显示,2015年最受中国百姓追捧的投资品,股票高居榜首。从“牛市”到“猴市”,去年中国A股市场经历巨幅震荡,股民心情随之起伏。如果你没有亏损,那恭喜你!你已经跑赢了一半股民。如果你的投资亏损了一半也别灰心,即使这样你的表现还是好过四分之一的股民。而如果你的盈利超过50%,这位股神,请受小编一拜。
  在60岁以上的受访者中,盈利人数占到11.24%,全面胜过晚辈,而18-25岁的年轻人里,亏损人数超过35%,在所有年龄段中比例最高,看来姜还是老的辣。经历了一年的跌宕起伏,你还在炒股吗?
  调查显示,今年,仍然有三成的中国百姓选择投资股票,其中,去年亏了钱的人里近四成要继续投身股市,赚了钱的人也有超过三成选择勇往直前。而无论是赢家还是输家,都有近七成人士对未来一年的收入增长信心十足。
  看来,随着A股市场各项机制逐步完善,对市场本质的日益回归,投资者也选择再次为A股市场投上信任的一票。
  2015年一半股民亏损,百姓谨慎改买
  从牛市起步到漫天飞舞的疯牛;从千股涨停到千股跌停进而引发流动性丧失;从监管层积极出手救市,到别有用心的做空队伍的集体缴械……2015年的市场,注定将载入史册。这是令所有投资者毕生难忘的一年。老股民说,炒了二十余年股票,这样惊心动魄是头一次!
  CCTV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最受中国百姓追捧的投资品,股票高居榜首——超过48%的受访者表示,2015年投资了股市。无论是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低收入群体,还是年收入30万元以上的高收入群体;无论是18至25岁的年轻人,还是60岁以上的老人,2015年选择投资股市的比例普遍都很高。
  近半数受访者杀入股市,投资收益如何呢?
  大调查结果显示:除去不炒股人群,2015年炒股的受访者,有55%表示亏损,28%不赔不赚,表示赢利的只有17%。值得注意的是,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炒股亏损过半,表示赢利超过50%的,只有5%。
  新的一年打算把钱投向哪里呢?
  结果显示:2016年,中国百姓投资的首选是保险,其次是股票,排名第三,互联网金融产品则排名垫底。看来,经历了2015年股市大起大落之后,老百姓在继续保有投资热情的同时,更愿意给自己的财产上一份保险。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40.8%的受访者认为,2016年房价会上涨,但是只有24.6%的受访者有买房的打算。
  谁是股市大赢家?
  今年是中国股市最刺激的一年,如果你有幸见证,一定想知道谁是股市的大赢家呢?
  大调查发现,2015年在证券市场投资盈利的受访者有10.06%,青海人投资盈利的比例在全国受访者中排第一,占6.2%。
  在不同年龄盈利者中,60岁以上盈利的受访者占11.24%,各年龄段中最高,其次是18-25岁,占11.06%。
  双高人群,股市收益最好。30万以上26.27%,11-15万24.88%,21-30万22.09%。(个人)按学历分:博士25.52%%。其次是硕士16.29%
  2016股市,赚钱的人谨慎观望,赔钱的人痴心不改
  《CCTV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数据发现,2015在全国十万受访家庭中,投资股票失利的人群占34.16%。而这之中,亏损人群在2016年竟然有39.77%的人依然准备投身股市,排名所有投资品中的第一位。
  反而是2015年在股市赚了钱的盈利人群,2016年最想要的投资品竟然是保险,其次是理财产品和股票。
  从收入预期看,赢家(68.99%)和输家(69.15%)对未来一年收入增长都信心十足。输家还略高于赢家。
  赚钱的想跑路,赔钱的想翻本,看来2016年的股票市场还将是风起云涌。
  保险投资意愿“U型”回升
  2016年,中国百姓投资意愿的首选是保险(36.7%),排在股票(33%),银行理财产品(32.69%)等所有投资品前面。
  大调查发现,保险从2013年降到历史最低点之后,从2014年开始回升。直到2015年,保险的投资意愿终于排在了所有投资品第一位。曲线呈现“U”型反转。A股2015年增速下滑& 2016一季度净利润负增长&  A股2015年年报和2016年一季报今日已全部披露完毕。Choice数据显示,A股上市公司2015年业绩增速大幅下滑,全部A股去年共计实营业总收入29.42万亿元,同比仅增长1.13%;净利润为2.48万亿元,同比微增0.81%。  上市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为2.37万亿元,同比增长13.94%;净利润为1633.69亿元,同比增长19.38%。  上市公司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5562.55亿元,同比增长29.9%;净利润为608.57亿元,同比增长25.44%。  年A股上市公司营收及增速:  年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及增速:  年中小板上市公司营收及增速:  年中小板上市公司净利润及增速:  年创业板上市公司营收及增速:  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净利润及增速:  有色行业2015年净利润大增86.94%  从行业来看,2015年的净利润增速最快,净利润同比大增86.94%,以券商为代表的非银金融去年也是赚的盆满钵满。此外,农林牧渔、轻工制造、传媒、休闲服务等多个行业的盈利能力也在提升,而钢铁、军工、采掘、建材、商贸行业及机械设备等行业去年的业绩不尽如人意,同比下滑幅度较大。  2015年各行业净利润及营收同比增长率:板块名称营收同比增长率(%)净利润同比增长率(%)有色金属-2.42 86.94 休闲服务14.25 77.96 非银金融33.35 74.90 农林牧渔2.26 39.24 轻工制造5.46 38.19 传媒34.36 23.68 计算机11.92 16.80 医药生物11.64 14.29 通信6.35 13.55 6.75 10.79 汽车6.43 10.37 -3.80 9.41 建筑装饰4.70 7.56 4.43 6.46 电子20.29 5.35 交通运输2.51 4.81 9.32 1.79 5.12 0.24 化工-21.21 -2.46 电气设备11.54 -4.11 家用电器-5.00 -5.99 综合-1.82 -25.67 机械设备-6.53 -28.94 商业贸易-4.48 -34.66 建筑材料-10.09 -44.04 采掘-24.47 -79.10 国防军工1.44 -169.57 钢铁-26.00 -719.48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A股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出现下滑  今年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94万亿元,同比增长5.54%;净利润合计为6346亿元,同比下滑0.45%。  原格的持续下跌已经令中石油出现了亏损。2016年一季度,中石油巨亏137.86亿元,垫底A股上市公司。而中石化得益于炼油业务扭亏为盈,一季度盈利61.85亿元。  一季度亏损最多的20家公司:排名股票名称2016年Q1净利润(亿元)1-137.86 2-44.84 3-16.85 4-9.92 5-9.27 6-8.59 7-8.15 8-8.05 9-6.60 10-6.15 11-5.50 12-5.44 13-4.82 14-4.72 15*-4.47 16-4.23 17-3.93 18-3.60 19-3.48 20-3.33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中石油跌出前十大最赚钱公司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2015年,四大行依然是最赚钱的上市公司,而由于去年石油价格持续下滑,两桶油,尤其是中石油的净利润出现了大幅缩水,从2014年的千亿元级别大幅下滑至356.53亿元,并跌出前十大最会赚钱的上市公司。  钢铁公司成亏损重灾区  经过2014年短暂复苏后,钢铁上市公司在2015年又陷入了亏损的局面。巨亏75.15亿元,的亏损额也超过70亿元,重庆钢铁、马钢股份、、包钢股份等多家钢企的亏损额也都超过30亿元,此外,、以及多家煤炭上市公司亏损额也都较大。  亏损最多的20家公司:排名股票名称2015年净利润(亿元)2015年营收(亿元)1 武钢股份-75.15 583.38 2 酒钢宏兴-73.64 547.77 3 重庆钢铁-59.87 83.50 4 *-54.50 10.05 5 马钢股份-48.04 451.09 6 鞍钢股份-45.93 527.59 7 华锐风电-44.52 13.93 8 -39.53 619.86 9 太钢不锈-37.11 679.13 10 包钢股份-33.06 225.01 11 -32.94 292.54 12 -29.89 325.11 13 华菱钢铁-29.59 414.99 14 中海集运-29.49 318.61 15 -28.70 31.96 16 -26.21 598.11 17 -26.00 27.91 18 *-25.96 111.45 19 -25.61 47.79 20 -25.51 203.63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23家公司年报利润增幅超10倍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有23家上市公司去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速高达10倍以上。当然,绩差股也比比皆是,2015年,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超过10倍的上市公司数量有105家之多,钢铁类上市公司成为重灾区。  业绩高速增长的上市公司通常会得到市场资金的厚爱,但也要剔除一些业绩掺了水分的高增长公司。例如,两大股东内斗不止的,业绩大幅增长是因为公司2014年净利润基数较低,另外管理层清理了一些债权债务,所以2015年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倍。事实上,扣非后,东方银星亏损456万元。  2015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倍的个股:排名股票名称净利润同比增长率(%)2015年净利润(亿元)1 20013.02 1.11 2 东方银星10714.27 0.39 3 8271.56 4.58 4 5504.09 0.53 5 4737.24 3.76 6 3296.32 1.93 7 2898.58 0.47 8 2290.28 1.86 9 2179.03 1.59 10 2125.00 0.68 11 1895.38 4.75 12 1848.04 2.23 13 1628.35 1.77 14 1574.76 1.37 15 1483.35 9.57 16 1343.40 3.52 17 1338.13 1.86 18 1250.15 0.55 19 1224.18 5.06 20 1195.20 0.46 21 1132.71 0.81 22 1054.10 0.17 23 1042.58 1.48 24 东方财富1015.45 18.49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2015年净利润同比下滑20倍以上的个股:排名股票名称净利润同比增长率(%)2015年净利润(亿元)1 酒钢宏兴-18917.21 -73.64 2 -14293.67 -4.28 3 重庆钢铁-11741.32 -59.87 4 -11148.84 -15.84 5 -10667.51 -6.81 6 -10299.18 -2.68 7 -10244.85 -10.89 8 -9804.89 -10.00 9 安阳钢铁-9040.25 -25.51 10 -8982.73 -13.83 11 -8009.96 -4.47 12 -7703.99 -2.77 13 -7090.30 -17.95 14 -6252.24 -23.43 15 -5622.86 -4.86 16 华锐风电-5614.82 -44.52 17 -5543.17 -2.12 18 -5320.90 -6.42 19 天津松江-5199.88 -6.80 20 冀东水泥-5041.92 -17.15 21 -4909.37 -3.11 22 -4522.12 -9.90 23 -4476.21 -5.98 24 -4299.89 -8.30 25 -4208.34 -1.34 26 -4124.88 -14.18 27 华菱钢铁-4064.60 -29.59 28 -3993.42 -16.19 29 -3749.83 -1.55 30 -3457.02 -19.76 31 -3006.28 -9.29 32 -2711.81 -1.36 33 -2594.41 -6.38 34 -2573.77 -0.57 35 -2517.32 -1.32 36 -2494.87 -1.25 37 -2488.32 -12.57 38 -2443.95 -5.16 39 -2405.99 -1.06 40 马钢股份-2277.67 -48.04 41 -2269.29 -1.60 42 -2230.28 -5.08 43 -2129.09 -0.53 44 -2090.95 -0.36 45 -2063.87 -1.93 46 -2046.95 -0.99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46家公司年报季报业绩“齐飞”  不少公司2015年和2016年业绩“齐飞”。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有46家上市公司2015年全年和2016年一季度净利润的同比增幅均超过200%。  事实上,其中一部分上市公司是因为去年进行了收购或者重组。例如,奥特佳与明家联合去年通过重组收购及投资项目推动了公司业务转型病新增了主要收入来源,以至于公司2015年及2016年一季度净利润实现爆发式增长。  再如,受资产减持损益转回的影响,公司资产减值损益由去年的572.6万元转为今年一季度回转1.1万元,带动净利润大幅增长。实际上,上海石化的营业收入增长依然低迷,未来业绩增长动力疲软。  2015年与2016年Q1净利润增幅均超200%的公司:排名股票名称2016Q1净利润同比增长率(%)2015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率(%)18966.38 914.27 2奥特佳3686.26 1848.04 3天龙集团3211.21 2898.58 42610.68 382.97 52314.77 288.90 6文投控股2226.94 388.29 7上海石化2094.95 553.06 81922.03 642.97 91822.13 381.56 10明家联合1588.22 1250.15 111275.99 342.37 121269.62 376.31 131245.13 828.28 141169.07 201.44 15970.38 241.11 16珈伟股份933.33 1574.76 17902.09 355.92 18831.00 212.53 19746.49 468.50 20681.98 313.42 21642.72 844.24 22603.38 551.28 23南京化纤477.94 8271.56 24465.30 285.71 25435.04 294.88 26410.67 279.28 27372.11 239.62 28367.24 491.24 29当代东方328.28 20013.02 30326.38 439.43 31315.89 305.00 32312.64 250.31 33306.98 321.49 34305.83 275.35 35301.14 677.63 36293.94 439.69 37289.42 304.94 38江粉磁材272.03 1195.20 39255.82 786.89 40230.08 358.62 41227.72 479.55 42224.82 207.68 43221.79 216.34 44214.81 403.39 45205.83 313.23 46200.05 381.02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15上市公司年报“十宗最”:科隆精化股东人数仅有5512户  2015年披露即将收官,2800多家公司过去一年的种种得失也浮出水面。整体来看,虽然也有一些企业让人汗颜,但也有不少亮点出现,《投资快报》记者为此特地盘点了上市公司年报的十宗“最”,以飨读者。  最“赚钱”:(601398) 净赚:2771.1亿元  近几年一直把A股市场最赚钱的桂冠戴在头上,2014年国内经济错综复杂,但工商赚到的钱依然不少。财报显示,2015年工商银行全年实现净利润2771.31亿元;平均每天赚超过7.59亿元。  尽管2015年工商银行蝉联了A股最“赚钱”的公司,不过公司的赚钱能力却在减弱。年报显示,工商银行2014年实现归属净利润增幅仅0.48%,这一幅度连2014年(5%)的10分之一都不到。机构分析指出,工商银行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转型和市场化的负面影响。  不过亦有机构认为,公司生息资产规模扩张、净手续费收入的增长对业绩增长有正向作用。财报显示,公司15年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897.8亿元,同比增长14.8%,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7.2%,提升2.1个百分点。其中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8.2%,银行卡业务、个人理财及私人银行业务佣金收入增长明显。  最“败家”:(600005) 巨亏:75.15亿元  武钢股份年报显示去年营收538亿元,同比下滑41.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巨亏75.15亿元(上年同期净利12.6亿元)。这也是该公司自1999家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75亿元巨亏也让其成为2015年最“败家”公司。  而对于75亿巨亏,武钢股份解释称,报告期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进入前所未有的“冰冻期”,全行业巨额亏损,绝大多数钢企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值得一提的是,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14年的六年间,武钢股份合计盈利大约为59.5亿元,这也意味着2015年武钢股份不亏则已,一亏就亏掉了过去六年的净利润还不止。  事实上,钢铁行业去年的“冰冻期”,让上市钢企的年报哀鸿遍野。数据显示,16家报亏的上市钢企中,14家的亏损额在10亿元以上,11家亏损超20亿元,5家亏损超40亿元。其中,除武钢股份外、和和亏损金额也均超过50亿元,分别达59.9亿元和51亿元。  最“能赚”:(600519)  每股收益:13.44元  2015年,尽管白酒市场还受到“三公消费”减少等影响,贵州茅台的盈利增速持续有所下滑,但公司赚钱的能力依然不错。年报显示,公司2015年实现收入326.60亿元,同比增长3.44%;实现净利润155.03亿元,同比增长1.00%,每股收益:13.44元。整体毛虽然较上年减少0.36个百分点,但仍达92.23%。  而公司预收账款达到82.62亿元,较年初增加了67.86亿元,创历史新高,预收款项作为蓄水池,为2016年的业绩增长打下了基础,公司2016年计划营业收入较2015年增长4%左右。而公司2015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370.83亿元,同比增长11.08%,经营性净现金流为174.36亿元,同比增长38.03%,现金流情况良好。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公司大幅上调分红比率。2014年度贵州茅台向全体股东每10股送红股1股,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3.74元(含税),分红比率为32.54%;2015年度贵州茅台利润分配方案调整,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1.71元(含税),分红比率上升至50%。  最“软饭”:(601857)&  获政府补贴:36.27亿元  曾几何时,“两桶油”(中石化、中石油)赚钱可谓赚到手软,不过如今却要靠获政府补贴过日子。财报显示,中国石化2015年获得政府补贴50亿元,成为去年的“软饭王”,(以48亿元的补贴紧随其后)。  其实,“两桶油”近年均获得了不少政府补贴。数据显示,中石化2012年-2014年的政府补贴分别为28亿元、24亿元和31亿元。中石油连同期分别获得补贴94.06亿元、103.47亿元、39亿元。年报显示,2015年中石化实现营业收入2.02万亿元,同比下降28.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2亿元,同比下降32.1%。其中,2015年公司勘探与开采业务经营亏损174.18亿元。  需要一提的是,中石化和中石油去年所缴纳的税费共计6611亿元,平均每天交税18亿元。不过,中石化去年的税费比2014年增加351亿元;而中石油去年的税费比2014年减少743亿元。  最“差钱”:(600606)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2.39亿元  数据显示,绿地控股是截至2015年底的现金流最欠缺的公司。财报显示,公司2015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42.39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其2014年同期为529.44亿元,换言之,现金流在改善。  月,绿地控股实现经营收入2075亿元,同比下降21%,实现归母净利润69亿元,同比增长24%。据分析,公司去年利润出现增长主要由于公司增加了权益类金融资产的投资,以及对部分持有存量商业资产的公司股权进行了处置,全年实现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合计占比营业利润60%,同比大幅上升57个百分点。  机构指出,公司多元化新产业集群布局有序推进:大金融业务维持亮丽增长,未来有望成为稳定贡献利润的业务板块。基建业务稳扎稳打,围绕轨道交通、城市基建、新区建设及棚户区改造展开合作,全面对接地方政府需求。此外,不断致力于海外业务发展,扩大汽车、旅游等消费领域投资。  最“出众”:(000673)&  净利润增幅最大:20013.02%  当代东方年报显示,2015年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20013.03%,这一幅度为2015年上市公司中净利润增幅最大的。据了解,公司制定了“内容+渠道+衍生”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规划,围绕影视文化产业,打造传媒全产业链跨国企业。2015年通过收购盟将威完成对影视内容的布局,入股中广院线正式涉足电影院线业务。  分析认为,资本运作和外延并购是公司实现全产业链布局的重要手段,未来有望持续推进。公司将版权IP运营作为业务重点,并以游戏为切入点,与游戏开发商与运营商合作实现版权IP的变现,未来还将启动网剧、动漫、游戏、影视等多项目运作。  资料显示,公司2013年初更名为当代东方。在完成对原有债权、债务、资产的清理后,2015年收购盟将威影视100%股权,入股中广院线30%股权,初步构建了影视制作、IP版权运营、艺人经纪、衍生品发展的影视文化全产业链业务架构。  最“落魄”:(002021)&  净利润下降最多:14293.67%  据中捷资源年报,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7亿元,同比下降35.28%;净利润亏损4.28亿元,净利润下滑幅度达到了14293.67%,这一幅度也是2015年上市公司中净利润降幅中最大的。  对此,公司表示2015年主要从事中、高档工业缝纫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目前,缝制发展危中存机。一方面,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新兴经济体发展增速呈现下滑态势,国内经济增长持续放缓,服装、制鞋等下游行业需求紧缩,为行业发展带来诸多挑战。另一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则呈现出缓慢复苏态势,东南亚等地区承接服装、制鞋等制造产业转移,设备采购需求增长,为行业带来出口机遇。  中捷资源还解释称,2015年由于公司下游、箱包、鞋帽等行业整体萧条,对工业缝制设备需求锐减,造成公司销量大幅度降低,而市场销售价格也较上年同期下降,缝制设备行业盈利能力不断减弱。  最“豪爽”:(300496) 分红方案:10转30派5元  2015年中科创达实现营业收入6.15亿元,同比增长36.1%;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3.8%。在所有上市公司中表现并不出众,不过却推出了最大方的分配预案: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5元,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0股。  分析指出,公司在2015年度研发人员增长41%,研发投入增长46%,研发投入占营收比继续上升至18.8%,在同行业内排名靠前。公司将在2016年摊销股权激励6707万。高研发投入和股权激励虽然会影响短期利润,但却能帮助公司奠定新兴技术领域的先发优势,未来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据介绍,公司面向无人机厂商销售的智能大脑模块已经研发完成,为客户提供芯片+操作系统+核心算法的整体解决方案,预计将从2016年二季度开始向客户发货。终端智能化是物联网和云计算时代发展方向,公司还和全球顶尖芯片厂商ARM和高通成立合资公司,进一步拓展未来智能硬件浪潮下的行业生态地位。  最“庞大”:(000725)&  :1408570户  京东方A近日披露的年报显示,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6亿元,同比增长32.07%;不过,实现净利润16亿元,同比下滑36.14%。股东方面,公司股东人数达到了1408570户。这也是所有上市公司中,股东户数最多的一家。  公司在年报称,报告期内,显示器件产品细分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车载、穿戴、工控、医疗、拼接、教育等新应用产品市场拓展和战略客户合作取得进展;全球首发产品迅速推出,触控模组、高分辨率、新应用产品销售比例上升。公司各条产线挖掘潜能,优化瓶颈工序,北京第8.5代TFT-LCD生产线、合肥第8.5代TFT-LCD生产线基板投入量创新高,重庆第8.5代TFT-LCD生产线快速推进产能爬坡。  值得一提的是,或许是基于面板业绩近年来基本上处于增收不增利的境地吧,公司加大了多元化的布局。京东方在年报发布当天还公告称,拟联合其他四家公司发起设立国祥人寿股份有限公司。  最“单薄”:(300405)&  股东人数:3873户  因“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己经停牌了3个月的科隆精化。年报显示,公司月实现营业收入8.00亿元,同比下降29.64%;净利润-2962万元,同比下降177.56%。不过,公司股东人数仅3873户,却是所有上市公司中最少股东的一家。  对于业绩的大幅下滑,科隆精化表示,报告期内,受国内建材经济下滑等原因综合影响,国内建材助剂领域市场竞争加剧,公司主要产品销售价量下降,产品毛利率同比大幅下滑。此外,鉴于国际原油和国内聚醚单体价格的持续下跌趋势,基于谨慎性原则,经充分评估和分析部分资产的可变现性,公司对可能发生资产减值损失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科隆精化2016年一季报股东人数5512户,较去年底的3873户足足增加了1639户,增加幅度达42.32%。业内人士指出,股东户数的大幅变动能直接反映机构的进场和离场。公司一季度股东户数地增加,显示公司筹码在趋于分散,这也是此前公司股价暴跌的原因之一。&四维看A股跌宕这一年:千股被腰斩 仅140股涨  数据来源:  编者按:2015年对A股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年初延续了2014年下半年以来的牛市,在资金和杠杆的推动下达到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内地股票的交易规模首次占全球股票交易总额的1/3以上,同比增幅更是达到2.4倍。  但是,去年6月中旬以后,在多种因素促使下,A股转头向下,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内市场主要指数都有40%以上的跌幅,大盘屡次遭遇罕见的快速下跌,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大打折扣。不仅是资本市场,整个金融体系,如银行、券商、保险和信托等,亦或多或少受到波及。不少个人投资者亏损严重,随后“资产荒”席卷大资管行业,各类产品收益率纷纷下降。证券时报记者从市场、救市、上市公司和机构四个维度,用数据梳理总结大调整期间市场各方跌宕起伏的历史境遇。  证券时报记者 梅菀  【市场篇】  2015年绝对是A股市场的大年。这一年,在上市公司总数仅比2014年增加216家的背景下,A股累计成交金额却高达254.68万亿元,同比增长243.53%。自2006年至2015年的十年间,A股上市公司数增长1倍,成交金额却增长超过27倍。  世界交易所联合会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内地股票交易规模占全球股票交易总额的1/3以上,直接促使去年全球股票成交量飙升55%,并超过了国际金融危机时的水平。  但是,2015年又是考验每位市场参与者的一年。以上证指数为例,这一年,上证指数最高曾达5178.19点,最低点为2850.71点,全年的振幅高达71.95%,四年之内增加4倍,且为2010年以来的最高。2015年创业板指数振幅更是达到罕见的177.26%。  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期间,为抑制过度投机,曾连续出台调控和限制措施。去年9月2日,中金所公布一系列股指期货严格管控措施,包括调低非套保日内开仓限制至10手、进一步提高保证金、平仓手续费上调20倍。此后,市场流动性和深度锐减,近日全市场成交量不足高峰时的0.5%。  从2015年至今年5月底,股指期货月成交量和成交额走势图来看,目前市场成交情况已经跌入地量。股指期货当月连续(IF当月连续)合约最高周交易额发生在2015年6月份第一周(~),当周交易额达13.77万亿元,而今年5月份最后一周(~),交易额只有0.06万亿元。  一个可比较的数据是,A股市场虽然也经历了断崖式下跌,两市总流通市值虽较去年5月份逾50万亿的总市值缩水30%,但今年4月份仍有35.42亿元。也就是说,目前股指期货的风险对冲功能近乎丧失。  对于A股投资者来说,过去一年可谓悲喜交集。在6月份股市大调整来临之后,投资者面临的,更多的是由于市场非理性下跌导致的手足无措。  2015年A股市场走了一个实实在在的“A型”走势。据(23.00)Choice数据统计,市场上分别出现3万多次涨停和跌停,平均每只股票在一年中有12次左右的涨停和跌停。过去十年,涨跌停次数加起来也分别仅有7万和4万多次。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2010年至今的六年多时间里,上证指数共有21个交易日下跌超过5%,2015年就有12次,其中更是有4次的单日跌幅超过7%。日,上证指数暴跌8.49%,创8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去年6月9日,()指数创下5380.43的高点。今年5月31日,市场三大指数跌幅均超40%。其中,上证指数下跌43.17%,深圳成指下跌41.78%,创业板指下跌41.7%。  去年5月29日当周,中国结算公布的新增投资者数量达164.44万,创下历史新高,环比前一周大增82%,其后连续三周保持在百万之上。但是,随着其后指数的断崖式下跌,A股周新增投资者数量大大缩水,最新的日当周,A股新增投资者数量仅33.71万,仅为去年高峰时期的20%左右。  【救市篇】  2015年6月至今,A股市场经历数轮剧烈波动,以证金公司、汇金资管、外管局旗下梧桐树投资(包括其下属的凤山投资和坤藤投资)、十个中证金融资产管理计划和五个救市基金为代表的“国家队”,通过多种渠道维护股票市场稳定,并依托流动性承诺,通过拆借、发行金融债券、抵押融资、借用再贷款等方式获得充足的流动性。  据(16.24)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末,国家队共持有A股1257亿股、合计市值1.3万亿元,占全市场自由流通市值的5.96%。其中,证金公司是最主要的“救市”机构,截至2015年末,证金持股占国家队总持仓的43.96%,持股市值达到全市场自由流通市值的2.62%,汇金资管(1.68%)和十个资管计划(0.87%)次之。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国家队在“换手”(部分股票的减持和增持)后,持股数下降至1254亿股、合计市值约1.1万亿元,占全市场自由流通市值比重下降至5.93%;证金公司持有超过国家队过半的股票,仍是绝对主力,持股市值达5338亿元。  招商证券以当季的净买入规模加权均价作为证金公司的持仓成本,估算证金公司2015年三四季度和2016年一季度的持仓成本市值,分别为7686亿、6150亿和6623亿元。其中,基于年末的短期偿债压力,证金受让部分股票给汇金资管和梧桐树投资等国资长期持股平台,以筹集资金偿还短期银行短期表内拆借,2015年四季度净减持1482亿元;2016年一季度证金继续“买入”,净增持490亿元。按照季末的收盘价估算,三个季度末的持仓市值分别为6056亿、5453亿和5312亿元,分别浮亏21.2%、11.3%、19.8%。  【上市公司篇】  以日上证综指创下的5178.19点计算,截至今年5月底,A股2856家上市公司有991只个股股价腰斩,其中有18只个股的股价跌幅超过70%。在这期间,股价正增长的仅315只,其中2015年之前首发上市的仅175家,也就是说,扣除新股或次新股,股市大调整以来,股价取得正增长的个股只剩140只。  这导致了上市公司股东通过股权质押套现,面临巨大风险。去年以来,不少上市公司股价跌破股权质押理论警戒线,一些上市公司只好停牌并通过筹集资金、追加保证金或追加抵押物等方式来缓解危机。这同样使得券商、银行和信托公司等在质押方面临较大风险隐患。  资本市场的深度调整亦给上市公司日常的资本运作行为,如再融资计划、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等带来诸多烦恼。  以定向增发为例,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从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一共有183个定增项目跌破发行价,发行日期主要集中于去年5~8月份、12月份以及今年1月份的大盘快速调整时期。  今年1月份,沪深300指数下跌21.04%,为此次股市大调整期间的月跌幅之最,这导致A股去年12月份31项定增和今年1月份22项定增破发(以5月31日收盘价计);去年7月份,沪深300指数下跌14.67%,月跌幅仅次于今年1月份。以5月31日收盘价计算,去年7月份A股市场的13项定增的平均折价率达33.19%。  【机构篇】  去年7月4日,首批21家券商联合公告,将以2015年6月底净资产的15%出资,合计不低于1200亿元,用于投资蓝筹股ETF;8月29日股市第二波大跌发生后,监管部门将直接参与救市的券商扩大到50家,要求按截至日净资本的20%出资筹集1000亿元,交予证金公司进行权益类证券投资。  据2015年报数据匡算,23家上市券商共计向证金公司提供资金1641.9亿元;而这23家上市券商同期净利共计1613.64亿元,同比增长近150%。前三大券商中,(16.46)两次合计投入211亿元,(15.42)投入195亿元,(18.25)投入170亿元。  另据媒体报道,去年救市期间50家券商以收益互换形式交给证金公司统一操作的资金,截至一季度末累计浮亏11.9%。  21家券商在去年股市大调整期间曾联合公告,承诺“上证综指在4500点以下,在日余额基础上,证券公司自营股票盘不减持,并择机增持”。  虽然券商自营的最新盈亏情况难以确知,但从18家上市或挂牌新三板券商的2015年报公布的自营业务利润率情况来看,只有(18.65)、(35.45)证券、(7.88)和(16.68)4家券商环比出现上升,大部分券商自营业务的利润率都出现下滑。其中,下滑超过20个百分点的有4家,分别为东海证券、湘财证券、招商证券和(7.67)。  股市大调整期间,受损严重的还有私募机构,私募产品回撤超过50%的比比皆是,部分产品近一年的最大回撤更是曾超过90%。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去年5月份纳入统计的1692只私募产品的近一年最大回撤平均值为7.33%,去年6月份纳入统计的1739只私募产品的近一年最大回撤平均值跳涨至16.58%。其后至今年5月份,这一数字便一直保持在20%以上。  大盘的波动除了影响私募产品净值回撤外,也影响了私募产品的新发行数量。去年6月份开始的大盘回调,使得2015年7月份新发行的私募产品数量环比直接腰斩。此外,格上理财最新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5月份,国内金融机构新发行私募类产品仅454只,而去年同期为3498只。同时,私募产品清盘数大大增加。  在资产收益率本就下滑的情况下,“资产荒”进一步加剧,各类理财产品,如银行理财、信托产品、券商资管产品以及网贷(P2P)产品收益率不断下降。  银行理财方面,银率网统计数据显示,非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从去年1月份的5.24%下降至今年5月份的3.89%,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从去年1月份的6.28%下降至今年5月份的5.24%。  对于某些靠借新还旧的不规范P2P公司来说,由于资产价格下降,同时负债价格迫于市场竞争难以下调,骗局链条随即断裂。股市大调整以来,P2P公司兑付危机乃至跑路事件不断充斥媒体,一些更不透明的线下理财公司动辄百亿的资金兑付危机则加重了市场对P2P行业的误解。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2015年6月至今,已有1023家P2P公司出现提现困难、停业乃至跑路等问题。一年以来,平均每天有近3家问题平台产生。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1月份至今,问题平台出现最多的月份发生在去年的六七月份,正是大盘深度调整之时。  P2P产品的收益率也呈单边下跌趋势。据银率网统计,去年1月份,P2P产品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为14.92%,这个数字到今年5月份已降至9.63%。&&股市暴跌一周年记:上投摩根平均亏损超41%垫底  日,上证指数创下本轮牛市高点5178点,在欢呼与忧虑声的交织中,次一交易日即6月15日,A股市场就开启了近一年的下跌之路。截止今年6月7日,上证指数累计跌幅达到43.17%。88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主动管理的和平均下跌近29%,其中,国泰、兴业全球表现稳健,而上投摩根则领跌,旗下22只基金算术平均跌幅仍超过41%。()  国泰、兴全表现稳健  剔除因巨额赎回导致的极端情况等因素,主动管理的股票型基金和基金业绩平均亏损28.61%,88家公司中,仅有3家公司旗下主动权益类产品平均业绩收正,包括泓德、红塔红土、国金,这3家公司纳入统计的基金都不多,均不超过3只。除此以外,华福、长安等小型平均亏损也较少,不足10%。  大中型基金中,表现相对较好,旗下纳入统计的19只不同份额的主动管理的基金算术平均跌幅为15.85%。不过,这主要是由于旗下多只灵活配置型基金从去年上半年成立起就一直空仓或者低仓位运行,因此躲过了股灾。事实上,中欧明睿新起点在上述区间跌幅也达到51.35%,净值腰斩,中欧精选跌幅也在45%左右。  的平均亏损幅度也相较小,在业内表现较为靠前。旗下23只不同份额的基金算术平均跌幅仅有18.48%,仅有一只基金跌幅超40%,同期市场上有336只基金跌幅超过4成。而优势、国泰中小盘成长近三个月表现优秀,收益率在30%左右,因此两只基金在股灾即将一周年之际累计亏损只有7.48%和13.56%。  而真正表现稳健的要属兴业全球。兴业全球旗下8只基金平均跌幅虽然达到21.28%,但细看之下可以发现,与其它基金公司的领先不同,兴业全球并没有依赖空仓运行的打新基金拉高均值。产和兴全合润分级在上述区间分别只亏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资大举涌入中国股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