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开个店,但没洗手间,去隔壁上每月收我40,感觉有点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有点气人!

  @珍大户是弃坑王
19:19:22  领导一定更容易选择,引起员工派系斗争:  “你工作难做,是因为那些人对你有意见,你不能升职是因为有人挖你墙角,你不能加薪是因为有人穿你小鞋”,  员工怎么办呢?如果想要斗争胜利,就必然要依靠领导助力,  由此,领导的权威就树立了。  -----------------------------  难道一般不都是直接说员工没好好干活么。还真的很少有领导这样树立威信。
  @珍大户是弃坑王
15:44:32  这个事件闹的很大,毕竟华为十几万员工,如果不回复,大家都无心干活了,都会想,自己早晚也会被辞退,朝不保夕,怎么有心干活呢。  然后任正非就发了一个回复信。  这个信里,其实能看出几个高段位的诡辩术(太LOW的咱不讲,毕竟没人愿意往LOW里学,自己把自己跌份成骂街泼妇就没意思了)  -----------------------------  @杨大宝的小蝴蝶
16:26:22  这个,站在公司利益来说,这个举措毫无问题~并且也不是辞退所有三十多岁的员工,人家要求的是,辞退那些三十多岁、四五年没有升级、并且掌握了公司分红股份的那些~  -----------------------------  同意楼上的,感觉人家根本不是在诡辩,从管理角度来说这个措施很正常,类似末尾淘汰制。不努力的员工本来就是在占别的努力的员工的便宜,这个也不是矛头转移,是事实啊。
  你们昨晚睡得冷么?和 你们昨晚睡得好么?  用这话术“你们昨晚睡得冷么?”的目的在于.......
  @violinlingyan
18:11:17  同意楼上的,感觉人家根本不是在诡辩,从管理角度来说这个措施很正常,类似末尾淘汰制。不努力的员工本来就是在占别的努力的员工的便宜,这个也不是矛头转移,是事实啊。  -----------------------------  这就是被带沟里的。  不努力的员工,各个年龄段都有,不会集中在35岁,  35岁被辞是因为你年薪70万,25岁的年薪35万,辞一个35岁回头能雇两个25岁的,  不是因为你35岁的努力不努力
  @我是帅哥控嗷嗷嗷
12:24:51  华为裁掉老员工并不是因为公司的经济问题,而是要让这些人腾出位置,给新人空间。但是这次动作太大了,所以因为很多员工的恐慌不满,也引起社会上的诸多猜测,所以我觉得任正非这样的回应完全没有问题,事实也是这样的,只是直接说出来比较残酷和现实而已。那些顶尖的优秀人才给公司带来的利润远远比在公司做了十多年但是没有多少建树的员工多。隔壁在华为工作的楼主也说了,这次要裁掉的员工,三十四岁以上的会裁掉三分之一左右,三分之二还是会留下的。三十四岁以上的员工大部分都在公司呆了至少十年吧,十年之内没有升职,没有独挡一面,甚至没有在普通员工中做到中上等,那么被裁员也在情理之中,看起来有些不近人情,有些榨干了剩余价值就扔的意思,可是他们工作的时候,十年赚的钱比别人二十年赚得还多,公司对他们的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给了高额回报了。而且持有公司股份的老员工还是会给分红的,只是少了一些而已。  其实华为一直都是优胜劣汰,员工薪资奖金高福利高,甚至高出一般公司几倍,但是竞争也激烈,公司需要的是精力能力创造力都在巅峰时期的员工,这样才可以保证公司的活力和创造力,这对公司来说,是有益的,对于优秀的员工来说,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带来的是丰富的薪资,对他们来说也是刺激和激励。  我在华为的同学年前发过朋友圈,说公司新进员工的薪资福利比往年都更加优厚,公司在培养新鲜血液这方面从来都是不吝于投资。  只因为华为太过引人瞩目了,所以一句公司不养闲人,引起的争议太大。不过华为那样高薪资高福利的地方,人才本来就趋之若鹜,即使直说了现在我给你高薪,但是等你年龄大了体力能力下降的时候公司就不会养你了,还是会有很多人愿意去的。毕竟年薪太诱人,工作十年,就能攒下不菲的家底,生活质量都不一样,再换个轻松的工作养老也不错  -----------------------------
  作为包子很有必要mark一下
  刚开了楼,我在写内容之前,犹豫了许久  因为知道如果以实事新闻做为引子,  很多人一定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一定会引起争论。  华为这件事,我看了很多华为内部人的评论。  作为一个全中国考核最严,工作量最重的企业,(传说中平均晚10点下班,每年考核淘汰10%的人)  能在里面干十年的人,连续10年没成为末位10%,连续10年撑得住加班和高压  他们一定是在身体和精神意志上都有过人之处,放在任何企业都是精英了。  针对这样一个群体,  希望楼上以及楼下,不要有人说他们是混饭吃,能力差,资质平平……
  还是一句话,事实胜于雄辩,很多时候管他什么理由,懂诡辩又怎么样,好像你懂了人家就不裁员你一样。人家能想几句话安慰你也算费心了。诡辩术早二十年前就出过书了,也就是那点意义。有权有势,指鹿为马,没权没势,说啥都是假的。
  留记号慢慢学  
  同样的,  一个35岁的人,他工资是很高,但是去年不高吗?前年不高吗?  为什么之前负担得起,今年负担不起?  为什么以往都是末位淘汰制,今年还外加了年龄淘汰制?  一个人的高薪,不仅仅是努力和能力,更重要是行业  钢铁厂的10年工龄高级工程师,无论如何也比不上互联网行业的10年工龄高级工程师收入高。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行业不一样。  风口上的行业,利润高。  通信行业过了风口,华为发展30年,现在手机网、电话网、电脑网络都普及完了,亚非拉都建差不多了,  简而言之,整个行业都不行了。就像永久牌自行车厂,再是龙头,也不行了。  真相就是这样。
  这帖子重点不是华为,  再说就偏题了,  还是回到正题上吧。
  @violinlingyan
19:18:25  还是一句话,事实胜于雄辩,很多时候管他什么理由,懂诡辩又怎么样,好像你懂了人家就不裁员你一样。人家能想几句话安慰你也算费心了。诡辩术早二十年前就出过书了,也就是那点意义。有权有势,指鹿为马,没权没势,说啥都是假的。  -----------------------------  你说得对啊,但事实和雄辩不能共存吗?  别人说,有内涵比当花瓶好,  那你愿意只要内涵,就放弃打扮吗?  反正我是希望自己内涵外表都不要少。  这就像八卦主题“818那些又有美貌又有演技的小花们吧”一样,演技派不一定非得长的丑。
  所谓诡辩不就是偷换概念,颠倒黑白,强词夺理么,楼主是在教大家,如果犯了错不想承担责任,或者想转移矛盾,就一定要学会诡辩术,甩锅给别人么?
  @就这么一个小马甲
20:37:08  所谓诡辩不就是偷换概念,颠倒黑白,强词夺理么,楼主是在教大家,如果犯了错不想承担责任,或者想转移矛盾,就一定要学会诡辩术,甩锅给别人么?  -----------------------------  “如果犯错了不想承担责任”——  这个层主的回复,可以说,就是我前面说的人性本能心理之“一定有人有错”的例子。  世上没有那么多“一定有人犯错”的事。
  mk  
  @就这么一个小马甲
20:37:08  所谓诡辩不就是偷换概念,颠倒黑白,强词夺理么,楼主是在教大家,如果犯了错不想承担责任,或者想转移矛盾,就一定要学会诡辩术,甩锅给别人么?  -----------------------------  @珍大户是弃坑王
20:44:41  “如果犯错了不想承担责任”——  这个层主的回复,可以说,就是我前面说的人性本能心理之“一定有人有错”的例子。  世上没有那么多“一定有人犯错”的事。  -----------------------------  很多事确实不一定是人造成的,但你家水管堵了,不是你老公做的,你也不承认是你做的,难道是水管自己没事闲的把自己给弄堵了?
  我说一个,楼主看看是不是你说的甩锅法?  我爷爷重男轻女,几个叔叔都高中毕业,几个姑姑都一天学没上过。  其中三姑给我爸带了两年孩子。  然后亲戚聚会我三姑说就因为她没上过学,没文化,找的工作都不好。  然后我爷爷说:要不是给你哥去带孩子了,也不会耽误上学。  本来是:三姑和爷爷的事。  现在成了:三姑和我爸的事。  明明是他重男轻女,几个女儿都没供上学。现在甩锅给我爸了,因为给哥哥带孩子,所以耽误上学了。(我爸感觉吃了个哑巴亏)
  要是请几个善于诡辩的人弄个辩论会搞直播,我一定捧场。
  中国法庭上不认诡辩术,平时能辩就辩,不能辩能动手就不要动口。  
  @就这么一个小马甲
20:37:08  所谓诡辩不就是偷换概念,颠倒黑白,强词夺理么,楼主是在教大家,如果犯了错不想承担责任,或者想转移矛盾,就一定要学会诡辩术,甩锅给别人么?  -----------------------------  @珍大户是弃坑王
20:44:41  “如果犯错了不想承担责任”——  这个层主的回复,可以说,就是我前面说的人性本能心理之“一定有人有错”的例子。  世上没有那么多“一定有人犯错”的事。  -----------------------------  当人遇到不好的是都会去分析归因,其驱动力就是希望能避免下次不好的事发生。归因无外乎三点,1.责任在自己,2.责任在他人,3.在不可抗力。  如果归因在自己,好处是自己会吸取教训,但不好的地方是会很难受。一般来说只有比较坚强的人才能做到。  如果归因在别人,好处立马看见,自己心里会舒服。  如果归因到不可抗力,人会比较沮丧,因为不可抗力是我们没法抵抗的,也就是下次不好事件发生我们无能为力。  基于这些原因,我们很容易把不好事情归因到别人身上。  但世间的事往往不能简单的归因,分析的过程比较复杂,大多数人并不愿意花这么多精力去分析,还是责怪某个人来了舒服,这是普通大众的心理。  关于楼主举的借人头的例子,您可以理解为甩锅,但我认为这是管理的需要。管理是分层面的,核心,中层和大众。大众往往是短视,只看中眼前利益的,当一个事件推动过程在短时间无法见到效果时,大众就会有挫败感,就会对事件归因,他们归因当然在决策层,这时如果核心层也宣布问题在自己,那么就会失去大众对他的信任,如果归因到不可抗力,大众一样会觉得失望,只有归因到某个中层,才能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  所谓甩锅策略的对象基本都是对事物缺乏独立认知能力的人。核心层是不会对中层使用甩锅策略,因为能进入中层,思维能力一定是比较强的,使用这种策略只会起反作用。  以华为为例, 华为遇到了某些区域盈利降低,成本偏高,需要别的片区补贴的情况,而这些片区是些老区。当需要裁员时,可以想象的结果。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不同的标签,有年纪的,区域的,部门的等等。恰巧老区的裁员对象很多又是年纪在35以上的,所以有人偷换概率,说年纪大了就裁掉,所以引起了人心浮动。而任的回复是针对这些偷换概念的,所以他会说问问XX区的同不同意。所以我个人觉得任使用的不是甩锅策略,而是对您说的另一个策略的反策略。另一个策略是通过偷换概念的方法拉更多人和自己统一战线。有点向战国时期的合纵和连横。
  我妈妈真的很典型!如果是她的问题,她态度又不好,说话气人,我也会说话不好听,她就会说,这么个小事情,你看你没完了,以后还能去你家吗?等老了我去养老院,受不了你这个气!  我真是想哭,经常被她气的想哭  
  多年前我在某小地方做文员,新去的时候,老板要求我干很多活,也不算很多就是文职类的!有次让我多办了2个事,我没办好,他就跟我凶!我就急了,我说我只是来干文员的,你付我的工资只是文员的!你让我做这个就是多余的,你凭什么来怪我?让我闹一顿,之后他服服帖帖的  
  @就这么一个小马甲
20:37:08   所谓诡辩不就是偷换概念,颠倒黑白,强词夺理么,楼主是在教大家,如果犯了错不想承担责任,或者想转移矛盾,就一定要学会诡辩术,甩锅给别人么?   -----------------------------   @珍大户是弃坑王
20:44:41   “如果犯错了不想承担责任”——   这个层主的回复,可以说,就是我前面说的人性本能心理之“一定有人有错”的例子。   世上没有那么多“一定有人犯错”的事。   -----------------------------  @知之为知之-03 00:16:10   当人遇到不好的是都会去分析归因,其驱动力就是希望能避免下次不好的事发生。归因无外乎三点,1.责任在自己,2.责任在他人,3.在不可抗力。   如果归因在自己,好处是自己会吸取教训,但不好的地方是会很难受。一般来说只有比较坚强的人才能做到。   如果归因在别人,好处立马看见,自己心里会舒服。   如果归因到不可抗力,人会比较沮丧,因为不可抗力是我们没法抵抗的,也就是下次不好事件发生我们无能为力。   基于这些原因,我们很容易把不好事情归因到别人身上。   但世间的事往往不能简单的归因,分析的过程比较复杂,大多数人并不愿意花这么多精力去分析,还是责怪某个人来了舒服,这是普通大众的心理。   关于楼主举的借人头的例子,您可以理解为甩锅,但我认为这是管理的需要。管理是分层面的,核心,中层和大众。大众往往是短视,只看中眼前利益的,当一个事件推动过程在短时间无法见到效果时,大众就会有挫败感,就会对事件归因,他们归因当然在决策层,这时如果核心层也宣布问题在自己,那么就会失去大众对他的信任,如果归因到不可抗力,大众一样会觉得失望,只有归因到某个中层,才能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   所谓甩锅策略的对象基本都是对事物缺乏独立认知能力的人。核心层是不会对中层使用甩锅策略,因为能进入中层,思维能力一定是比较强的,使用这种策略只会起反作用。   以华为为例, 华为遇到了某些区域盈利降低,成本偏高,需要别的片区补贴的情况,而这些片区是些老区。当需要裁员时,可以想象的结果。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不同的标签,有年纪的,区域的,部门的等等。恰巧老区的裁员对象很多又是年纪在35以上的,所以有人偷换概率,说年纪大了就裁掉,所以引起了人心浮动。而任的回复是针对这些偷换概念的,所以他会说问问XX区的同不同意。所以我个人觉得任使用的不是甩锅策略,而是对您说的另一个策略的反策略。另一个策略是通过偷换概念的方法拉更多人和自己统一战线。有点向战国时期的合纵和连横。  -----------------------------  其实如果第一时间就想到摆脱罪名,你总能顺利甩锅出去  
  嘿嘿!又想起来两次,多年前!!我骑电动车真的东看西看,还骑的飞快,有一次撞到一个小姑娘,他们2个人,没被撞的那个就上来指责我,我直接反驳说过马路不看看再过吗?马路是你家的吗?想窜就窜!其实是路边,两方都有错吧!然后被撞的女孩还跟我说好的! 我心理也挺过意不去的,都是第一个女孩指责我,激发了我的狡辩心理  还有一次也是我飞快的骑电动车!还带着我小侄女,站在前面踏板上,我飞快的撞上一辆停着的小车,我侄女掉下来了,哭了!车主从旁边门市出来,我忘了有没有剐蹭他车漆了,他出来就是指责我,我没听他说完一句话,就大声的冲他,你车能停马路中间吗?马路是你家的,随便停吗?懂不懂交通法,如果你停靠边我能撞上吗…… (他的车离马路伢子大概一米内,小地方停车都不规范)
大叔刚张嘴要继续说,我就打断他,高分贝的!行了行了别说了,孩子都摔到了,白愣他一眼跑了!  这大概是我不到20岁的时候  
  还有次我侄女幼儿园大班 不好好练操被老师揪出来教训! 然后她就在学校里哭,让妈妈来接!我嫂子跟我说老师让然然对着全体学生罚站!我就跟着去了,我火大了!她学校就在我家附近,到了她班级上一看,那老师看着并不凶,我还做好撕的准备了,老师就解释怎么回事!我就在旁边说,孩子这么大了(7岁) 个头又高,你把她揪出来当着这么多人,这样做伤她自尊心,对她心理成长有好影响吗?巴拉巴拉的,然后把孩子领走了,我嫂子说给她转学吧,呆下去跟老师也有过节,没必要! 换做现在也是,如果她不哭,我觉得很平常,我也会训她!但是孩子哭了我就得发泄去!
现在的幼儿园啊,学校啊,都巴结老师,再有这事,我得领孩子给老师道歉去!  
  其实华为老总只是在给裁员找借口。。
  牛人  
  我婆婆就是这种人,于是她说什么我都当没听见,然后她自己得啵得啵没意思了就不得啵了!我给我爸妈也说,她说啥你俩就当没听见!于是她在我爸妈面前也不得啵了!这种人你越理她她越来劲!诡辩并不是很多人不会,而是不屑!觉得掉价!把脸皮一撕胡说八道睁眼说瞎话谁不会!?有些人自以为把别人说赢了,殊不知别人是不屑搭理他了!人活脸,树活皮,脸皮不要了,自以为无敌,一次两次过后,别人也就没啥可说的了!正常人会和一个没脸没皮的人纠缠不清吗?!  
  马克  
  楼主请继续,看过你讲中产择偶的帖子,喜欢你的叙事风格~
  关注一下。
  @就这么一个小马甲
20:37:08  所谓诡辩不就是偷换概念,颠倒黑白,强词夺理么,楼主是在教大家,如果犯了错不想承担责任,或者想转移矛盾,就一定要学会诡辩术,甩锅给别人么?  -----------------------------  @珍大户是弃坑王
20:44:41  “如果犯错了不想承担责任”——  这个层主的回复,可以说,就是我前面说的人性本能心理之“一定有人有错”的例子。  世上没有那么多“一定有人犯错”的事。  -----------------------------  @知之为知之2015
00:16:10  当人遇到不好的是都会去分析归因,其驱动力就是希望能避免下次不好的事发生。归因无外乎三点,1.责任在自己,2.责任在他人,3.在不可抗力。  如果归因在自己,好处是自己会吸取教训,但不好的地方是会很难受。一般来说只有比较坚强的人才能做到。  如果归因在别人,好处立马看见,自己心里会舒服。  如果归因到不可抗力,人会比较沮丧,因为不可抗力是我们没法抵抗的,也就是下次不好事件发生我们无能为力。  基于这些原因,我们很容易把不好事情归因到别人身上。  但世间的事往往不能简单的归因,分析的过程比较复杂,大多数人并不愿意花这么多精力去分析,还是责怪某个人来了舒服,这是普通大众的心理。  关于楼主举的借人头的例子,您可以理解为甩锅,但我认为这是管理的需要。管理是分层面的,核心,中层和大众。大众往往是短视,只看中眼前利益的,当一个事件推动过程在短时间无法见到效果时,大众就会有挫败感,就会对事件归因,他们归因当然在决策层,这时如果核心层也宣布问题在自己,那么就会失去大众对他的信任,如果归因到不可抗力,大众一样会觉得失望,只有归因到某个中层,才能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  所谓甩锅策略的对象基本都是对事物缺乏独立认知能力的人。核心层是不会对中层使用甩锅策略,因为能进入中层,思维能力一定是比较强的,使用这种策略只会起反作用。  以华为为例, 华为遇到了某些区域盈利降低,成本偏高,需要别的片区补贴的情况,而这些片区是些老区。当需要裁员时,可以想象的结果。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不同的标签,有年纪的,区域的,部门的等等。恰巧老区的裁员对象很多又是年纪在35以上的,所以有人偷换概率,说年纪大了就裁掉,所以引起了人心浮动。而任的回复是针对这些偷换概念的,所以他会说问问XX区的同不同意。所以我个人觉得任使用的不是甩锅策略,而是对您说的另一个策略的反策略。另一个策略是通过偷换概念的方法拉更多人和自己统一战线。有点向战国时期的合纵和连横。  -----------------------------  @赖床小猪
04:17:52  其实如果第一时间就想到摆脱罪名,你总能顺利甩锅出去  -----------------------------  这个在与对方的反应速度, 一个不好事件发生归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基本都是双方都有责任,只是这个责任的划分有区别。如果一个人的思维过于简单,不能够理解这一点,那么很容易使出甩锅或被甩锅。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的思维能全面点,那么就不容易用和被用这个策略。  但是有一点首先使用甩锅策略的人是有一定优势的,因为编造一种逻辑是比较简单,而寻找出这种逻辑的错误是比较难的,要在对话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对方逻辑漏洞则需要非常强的逻辑及反应速度,生活经验等等。  甩锅策略只可使用一次,当对方躲过攻击之后,往往会处于劣势,因为攻击失败还会背上倒打一耙的罪名。
  楼主好厉害啊……佩服楼主的心思。我也是属于会被人带着跑的那种不转弯的脑筋。。好想也变得聪明一点  
  想起一件事,我家宝宝还未满一岁,有一次我一回家,就听到我婆婆很气愤的跟我说:“你家儿子真是,干了一件大坏事啊,不听话害死人了,你看他把这玻璃打碎了在地上玩,给自己割了这么大深一个口子,还害的我要给她收拾,他还不晓得哭,弄得我一直没发现。”  现在想想这算不算是诡辩术,因为如果她不这么多我可能还会觉得她没看好宝宝,毕竟几个月的宝宝什么都不懂,结果我心疼宝宝的同时还要跟她解释说宝宝不懂事,别生气。
  楼主好厉害,帖子会一直追!  
  跟着看看
  楼主本身就是在诡辩  
  这个帖子真不错,楼主加油写啊!
  好不好使这也得看人啊,就我老公这样的教都教不会,美名其曰人不屑啊,最后有理的事弄得自己无理,吃哑巴亏,吃亏还吃的不情愿,生闷气,楼主你教教我怎么能让他充分认识到不足
  看的津津有味,楼主把精力有放到跟有反对意见的回复上去了。快回来,他们爱看不看,小板凳坐好等楼主教我们提升战斗值呢!  
  马克  
  坐等更新,能问问楼主嘴皮子以及这思维方式怎么练吗??每次被人家气哭的路过抱大腿求教~~~~~~~~~~~~~~~~~
  楼主又来了~
  刚才特开心  不知道还有几个记得楼主之前开的帖子《818身边的中产单身男》  里面写的才子先生,我们是好朋友,  前几天,我跟才子先生说,我这好歹也有大几千的粉丝了,不如你来开个专栏吧  然后刚才,才子先生晚了N天的反射弧,突然跟我说,  可以考虑,不保证稳定供稿……
  然后才子发来几篇他大学时的热血之作  真是热血青年,都是社会热点,然后楼主开始担心了……  怕以后会被封号……
  马克,来学习
  今天坐飞机,我特意提前选的靠窗位置,谁知道登机之后发现被人占了座,于是提醒那人靠窗的位置是我的,请让一下。占座的是一位打扮时髦的妇女,跟我说,她和中间坐的这位是一起的,所以让我坐靠走廊的位置。然后我说我的位置是靠窗的,然后她就说,我是为你考虑,还得挤进去,坐走廊的位置很方便。后来看我坚持,她一直反复说:你一定要坐的话,那给你坐吧,没关系的,我们坐外面好了。我很无语,直接跟她说,那就是我的位置,是你占了我的位置。  当时我就想到了楼主说的诡辩术,要不是我也一直强调那个位置是我的,别人还以为是我抢了她的位置,她好心让我的呢。  这样的人其实挺让人讨厌的!  
  留着看  
  今天有空了,来更诡辩术第二式
  被上面争论华为的吵怕了,这次我先讲个别的故事吧  我认识一个富二代,也是家里有钱闲的,没兴趣正经上班,  于是搞创业,跟他朋友一起合伙。
  有次我们一起小聚,聊着聊着,  聊到两人要去隔壁市见投资人,时间已经定好了,就是第二天。  问题是,这两人刚一开始合作,还没开始磨合好,事情根本没分工,  聊到这的时候,才发现两人都以为对方会订票,结果谁都没订票。
  这俩人已经想要打个出租车,直接开到隔壁市了,  我给劝住了,我说你们得注意形象,投资人不会想要看到这么花钱的创业者。  然后两人忍住了,去火车站买了站票
  有的人的悲哀在于:只会听信自己想听的话。
  大概很久之后,两人融到A轮后,碰上媒体采访,  然后就讲述了一段创业之中“十分艰苦”的经历,  说创业之中,四处奔波,有时候不得不在火车上站一宿,为了不错过第二天的会面。  当旁边就是一起站票的农民工时,两个人彼此都互相打气,  一切的辛苦都不会白费
  总之,写的很煽情。  我看完了段采访,就问那朋友,说的这段是不是当时聚会差点喝多,然后发现忘买火车票那事,  他们就哈哈哈~
  我也乐了,当时就想,  这要是有一天,我也能接受媒体采访,我该说点啥事呢?  想了办天,想起来了,我决定说:  你见过凌晨四点半的操场吗,我见过
  当然,我肯定不是凌晨四点半爬起来去上自习,  有次吃东西吃的拉肚子,半夜憋不住爬起来,后来到四点半睡不着了,  于是披星戴月跑去操场溜早,  但是我是不会说因为拉肚子的,我一定要说:  你见过凌晨四点半的XXX嘛,我见过! ~
  马住  
  后来呢?  
  就服气楼主这种确有过人之处的人。多写点,学不来也看个热闹  
  只看楼主看到264楼,开始看到好多人吐槽楼主好怕不更新了。今天回来路上一直在想楼主的第一招,去年的我应该就是被拎出来的那位,成了对立面那个,而我不自知,今天才反应过来,反射弧好长……感谢楼楼  
  @珍大户是弃坑王
19:43:01  我也乐了,当时就想,  这要是有一天,我也能接受媒体采访,我该说点啥事呢?  想了办天,想起来了,我决定说:  你见过凌晨四点半的操场吗,我见过  -----------------------------  楼主你在写诡辩术第一式的时候还是挺有水平的,我基本上都赞同,然而,看你写第二式,且运用的这么炉火纯青,我就只想说三段话。  第一:无耻是无耻者的通行证。  第二:这个地球所谓的成功和所谓的游刃有余,大多数情况下,不过是在比较谁更无耻罢了,我觉得丝毫没有可自豪之处,更不值一笑。地球上的成功,或者说巨大成功,就一定要顺势而为,当今地球的“势”就是“稀烂”,越是顺应稀烂的地球的“势”,就越能获得成功,我并不想举例说明。你们可以自己去体会,经济领域各行各业成霸业者,有谁不是流氓呢?BAT每天都在监听你你可知否?尤其是BAT里面的A,你们相不相信它能监听你说的每一句话?只要你的手机开着并且安装了某某。  第三:地痞流氓获得世俗成功,之后会变得更加流氓,我不觉得有任何自豪和可乐之处,我认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所谓成功人士,应该在深夜多多检讨自己,真的没有什么值得自豪和骄傲的。
  华为员工干的多拿的也不少啊,任的话说的很实在很漂亮啊,裁的就是那些不干活反到拿高工资的人,有人说他们以前有过贡献但华为对他们的贡献也给予高回报啊没道理因为这养活他们一辈子啊
  居然那么多人推荐楼主,楼主在这楼里好多回复都有诡辩,楼主你这种诡辩在现实里为不下人啊,你得到的不是尊重是鄙视??
  早上起来看到,又是有人踩有人捧的节奏。  我对很多人的理解能力也是怀疑。  每一式诡辩术,其实都是代表一个人群心理误区,  我的初衷,只不过是想把这些心理误区讲出来,让更多人思考自己的思维模式
  不过看到很多人的回复,看样是坚信这种心理误区是正确的,那就怪不得我了  比如,楼里还有很多人在说,“被炒是因为不努力”,呵呵  “成功是因为努力,过的不好怪自己不努力”恰恰就是我想讲的诡辩术第二式的心理误区,  希望这么想还反驳我的人,你们继续这么想。因为人类社会就是需要大部分人这样想。  这个社会本来就需要大部分人过的糊涂,而不希望太多人过的清醒明白。
  @珍大户是弃坑王
19:43:01  想了办天,想起来了,我决定说:  你见过凌晨四点半的操场吗,我见过  -----------------------------  @papi非酱
00:07:46  楼主你在写诡辩术第一式的时候还是挺有水平的,我基本上都赞同,然而,看你写第二式,且运用的这么炉火纯青,我就只想说三段话。  第一:无耻是无耻者的通行证。  第二:这个地球所谓的成功和所谓的游刃有余,大多数情况下,不过是在比较谁更无耻罢了,我觉得丝毫没有可自豪之处,更不值一笑。地球上的成功,或者说巨大成功,就一定要顺势而为,当今地球的“势”就是“稀烂”,越是顺应稀烂的地球的“势”,就越......  -----------------------------  头脑是硬伤,还玩仁义礼信智,最终的结果就是自己早晚被道德套路了  上面是写作手法,也不知道你语文课是怎么学的,  我用越夸张的例子,就越能让别人理解里面的套路,  而你把夸张当真,就是智商是硬伤。  冲你这理解能力,估计以为鲁迅家是食人族,所以鲁迅才说他看到了“吃人”。
  继续讲了,  每一个诡辩术,利用的都是人性心理的误判,  现在讲的【第二式】也不例外,  最终还是要讲述一种群体心理,就是关于人生成功,有哪些因素最重要。
  关于人生的成功,  巴菲特说过,他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命好”,  先是抽中了子宫彩票——出生在又富裕又有社会地位的家庭,  后是享受到了美国从70年代后的长期繁荣。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说,他是因为勤于思考,  并写了一本书,来说怎么思考  
  第二式在哪里???  
  其实这两个人才是诚实人,道出了真相,  首先要命好,前面有一条繁华的路存在,而不是四处只有死胡同,  其次是要思考,知道怎么走。
  @前进快裳
12:41:28  第二式在哪里???  -----------------------------  正在写,前面铺垫的有点长,  不过写多点有助于理解。
  看完采访特别恶心任正非。  社会责任感真的不如刘强东。
  顶,楼主写得非常好,继续关注中!原来我时常怪自己不努力才导致了现在,后来发现原来命不好是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哎!
  继续写了,  然而,人性大部分时候,不愿意相信【运气+思考】的重要性。  因为如果相信这些,就代表,自己的日子过得不好  说明自己或者倒霉、或者笨,或者又倒霉又笨,而且还难以改变。  所以,人们更愿意相信,【吃苦+努力】会换来回报,  因为相信这些,就意味着,当自己【现在过得不好】的时候,未来一定会有回报……因为现在吃苦+努力了……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巴菲特和芒格选择不说真相,  不说他们出生富裕,而是说他们小时候受到父母的责骂,被同学嘲笑,被老师说笨;  不说他们享受到了美国经济繁荣的红利,而是说他们每天焦心耕作,  那么他们在投资大师之外,一定还会成为伟大的鸡汤导师
  其实我也是怀疑楼里有些回复思维是不是简单了一点儿。。总会觉得一件事情必有某些人是要承担责任的,只要责怪这些人,事情就圆满解决了,很好很开心。  但很多事情就是没有什么责任人。  另外,楼里好多人说,35+老员工被裁比例更大是合理的,因为老员工不努力,不上进,被淘汰了也是自己的责任,所以老员工本身应该承担被裁员这个责任,而不是老板承担责任。  说实话不是很懂这个逻辑。你怎么知道老员工里,不努力的员工比重就比更年轻的年龄段不努力员工的比重大呢?  35+其实也不老,但确实没有年轻人那么能熬了,尤其是在华为这种企业呆了10年+的,长期熬夜,身体一般都比同龄人差点儿。这就能被称为老员工的错误么? EXM? 那爹妈老了是不是就可以送乡下了,怎么法律还规定要赡养父母呢。因为人家年轻的时候付出了很多,起码承担了自己的那份责任。现在该子女承担责任的时候,子女跑了,那叫不孝。同理,员工年轻的时候在公司贡献了,现在老了就裁掉,换成其他年轻人,公司确实有不负责任的嫌疑。但没想到公司这种显而易见的诡辩也能赢取很多人的赞成。  被裁员的真正原因是啥?或者按某些人的习惯性逻辑,该承担这个“责任”的到底是什么呢?  1. 超过1/3的35岁以上员工被炒,而其他年龄层裁员比例都更低,因为35以上的员工工资更高,公司想降低成本。  2. 35+不如小朋友们那么能熬了,高强度的工作更适合20左右的年轻人。这是不可逆的生理因素,老员工不该为此被称为活该。  综上所述,老员工被裁的比例更大,跟年龄有关,跟成本有关,跟努力不努力,关系不大。
  人们喜欢听到别人说吃苦努力,  这符合他们内心的美好愿景。  这种吃苦的内容,如果越能让听众有共鸣,对其内心美好愿景的激发就越有效。  如果你理解这一点的话,就能懂得了诡辩术的第二式。
  @赖床小猪
04:15:29  多年前我在某小地方做文员,新去的时候,老板要求我干很多活,也不算很多就是文职类的!有次让我多办了2个事,我没办好,他就跟我凶!我就急了,我说我只是来干文员的,你付我的工资只是文员的!你让我做这个就是多余的,你凭什么来怪我?让我闹一顿,之后他服服帖帖的  -----------------------------  这个你就冒险了,毕竟他是老板。如果他辞退你怎么办,文员又不是不可替代的。  有时候不要太在乎吃点亏,笑到最后最主要。
  @妹妹杀着洋娃娃
13:25:15  看完采访特别恶心任正非。  社会责任感真的不如刘强东。  -----------------------------  怪只能怪社会体制。不要说华为,基本上全国除了体制内,大多数40多岁可能都要面临失业。给你举个例子。老板要招同一个职位,应聘的是25和35岁。能力一样的肯定都选25岁啊。35岁要求的工资多,而且心思多并不一定好管理,接受新鲜事物不如25岁。
  @就这么一个小马甲
20:37:08  所谓诡辩不就是偷换概念,颠倒黑白,强词夺理么,楼主是在教大家,如果犯了错不想承担责任,或者想转移矛盾,就一定要学会诡辩术,甩锅给别人么?  -----------------------------  @珍大户是弃坑王
20:44:41  “如果犯错了不想承担责任”——  这个层主的回复,可以说,就是我前面说的人性本能心理之“一定有人有错”的例子。  世上没有那么多“一定有人犯错”的事。  -----------------------------  @就这么一个小马甲
20:50:03  很多事确实不一定是人造成的,但你家水管堵了,不是你老公做的,你也不承认是你做的,难道是水管自己没事闲的把自己给弄堵了?  -----------------------------  我也是看不懂。  水管堵了就非要是用水管那家人里某个人的责任么?有的水管用了多年了,就是自己闲着没事儿就堵了。
  我是帅哥控嗷嗷嗷:    19:01:42
评论   问题的关键在于35岁的担不起70万的年薪了,所以很容易被薪水比他低年龄比他小的新人替换掉。而隔壁那个在华为工作的四十岁的楼主,年入二三百万的楼主为什么不会被裁掉?是因为他的能力不是十个年薪二三十万的新人可以担当替换的。  ==========  @我是帅哥控嗷嗷嗷:问题是老板的回应里面,暗指的是员工的不努力,而不是员工的担不起。担不起70万的人很多,可能其中有一部分是努力的,但个人能力有欠缺,另一部分是曾经担得起,年龄大了,或者工资涨幅太快,担不起了。把这些人统统放入不努力的范畴,不是太善良(当然你也没法要求老板特别善良哈)
  似乎是要翻页了~  手动翻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周恩来 不近人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