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品再现提前终止潮 理财收益何时能止跌

股市震荡催生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潮|理财|招行_凤凰财经
股市震荡催生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潮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建行方面表示,近期A股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股票大幅下跌,导致该信托单元净值跌破预警线,在次级投资者追加保证金的情况下仍有较大的投资风险,提前终止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中信银行则有惠益计划稳健系列5号87期保本型产品等多款产品提前终止清算,中信未提及终止原因。
股市大幅下跌导致理财产品净值跌破预警线,出现了一波提前终止潮。记者昨了解到,目前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已有50多款。多家银行发出终止公告昨日,招行发布了7只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公告,包括5只“金葵花”外币日日金理财计划和2只“钻石财富”尊享日日金理财计划。此外,建行的乾元“鑫安利得”2015年第2期理财产品,已于8月17日提前终止,并于8月20日前向客户返还投资本金及投资收益。则有惠益计划稳健系列5号87期保本型产品等多款产品提前终止清算。截至8月中旬,全国商业银行一共有53489款理财产品到期,另外大约50款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其中,是上榜次数最多的,共计27款,占据全部被提前终止理财产品数量的54%。排在第二位的是中信银行,一共有10款。外资银行中,渣打银行一共有6款产品,这也是唯一一家上榜的外资银行。广发、建行、平安和交行也有产品提前终止。总体来看,出现产品提前终止的,以股份制银行居多,一共40款,占全部提前终止产品的80%。10万元理财收益少了3600元建行方面表示,近期A股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股票大幅下跌,导致该信托单元净值跌破预警线,在次级投资者追加保证金的情况下仍有较大的投资风险,提前终止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中信银行则有惠益计划稳健系列5号87期保本型产品等多款产品提前终止清算,中信未提及终止原因。还有的银行宣称“由于产品所投资的项目运作需要”、“因市场波动”等。从目前来看,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本金和年化收益率不受影响,年化收益率并未减少,但由于理财期限缩短,投资者实际拿到的收益不如预期。比如一款理财产品实得收益按实际理财期限(天数)和原预期年化收益率6.20%计算。这款理财产品原定理财期限为331天,收益起始日为今年4月13日,收益结束日为明年的3月9日。此次提前终止后,实际理财期限变为126天。以投资10万元为例,原理财收益约为5700元,而提前终止后,实际理财收益则变为2170元。另外,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主要是信托类产品和挂钩类产品,因此投资者对这两类产品要谨慎对待。福州银行界说,如果产品提前终止,除了投资者无法实现期初预期的全部收益,提前终止也意味着再投资风险。记者昨日在几款银行理财产品购买合同上看到,合同均写有“银行有权提前终止理财产品”的说明,但投资者无权提前赎回。为此理财人士提醒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要关注理财产品的提前终止条款,并随时关注银行发布的公告,一旦有产品提前终止,要及时对接下一期产品,避免投资损失。 (记者 杨剑峰)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011945
播放数:254482
播放数:876471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银行资讯
银行理财产品年末效应不明显 可关注“节假日专属”
来源: 10:21:00
分析认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提前终止潮不会马上结束,收益率下降也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常态,部分银行年末资金紧张可能会发售高收益产品来吸引资金,投资者可以关注年末时点,锁定收益。
  冷空气来袭,伴随着央行的不断降息,银行理财业务也遭遇寒冬。今年以来多家银行发布提前终止公告,引起市场广泛关注,这些理财产品并非因为亏损提前结束,也都实现了预期收益率,不过因为理财期限缩短,没有实现预期的绝对收益,同时因为不能继续做更高收益的产品,投资者的收益实际损失更大。分析认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提前终止潮不会马上结束,收益率下降也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常态,部分银行年末资金紧张可能会发售高收益产品来吸引资金,投资者可以关注年末时点,锁定收益。
  理财产品被提前终止收益缩水
  据银率网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末,今年已有50款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另有媒体报道,9月份和10月份,在披露到期收益数据的理财产品中,又有33款提前终止。从历史数据看,在2011年至2014年同期,出现提前终止的银行理财产品仅分别为33只、44只、55只和38只,都及不上今年的水平。
  从提前终止的产品期限来看,短中长期均有,投资期限最短的产品为33天,最长达942天,其中29款产品的投资期限大于180天。产品平均提前116天,其中30款产品提前结束的天数小于60天,11款产品提前结束的天数大于180天。
  从收益水平来看,提前终止的产品中,预期收益率最低的为5.2%,最高达7.3%,六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超6%。
  这些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到期均实现了预期收益率,但在计算收益时,是以实际投资天数计算。由于投资天数的缩减,实际到账的收益金额会小于投资者原来的预期。到期后投资者若再投资新发售的产品理财预期收益就没有以前那么高了。
  去年11月,南京市民投资了30万在某商业银行购买了一份计划投资期限为365天的理财产品,“在银行买这款产品的时候,产品说明书上写着到日到期,没想到到10月29日,银行就发了提前终止的公告,比原来的投资天数少了29天,损失了1430.14元的收益。”
  多次降息,资金面不断宽松
  为何银行理财产品会出现提前终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负债端成本降幅大幅低于资产端。因为央行多次降息,市场资金面不断宽松,企业的融资成本随之下行,这类企业也很有动力去找更便宜的资金融资,导致提前兑付收益。二是,不少期限较长的银行理财产品往往不少预期收益率较高,但在成立后遭遇数次降息,各类资产收益率都在下滑,此前的高收益难以维系,因此选择提前终止。
  此外也有部分涉及股市的产品因为受到三季度调整的冲击而选择提前终止,如某国有银行在其理财产品到期公告中明确写明,该产品是通过绕道股市,由于股市下跌影响而提前终止。
  银率网分析师指出,银行有权提前终止理财产品,但并不代表提前终止是理财产品经常发生的事,一般提前终止的多是结构性理财产品,其本身附带提前终止条约,一旦挂钩标的走势触发理财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产品提前终止条件,则产品自动终止。而非结构性理财产品银行主动提前终止的并不很常见,尤其是今年这种多家银行集中爆发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更是少见。
  银率网理财师认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提前终止潮不会马上结束。央行不断降准降息,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融资方债务置换提前还款引发的理财提前兑付也会继续出现。
  低收益或成银行理财新常态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说明书规定,银行有权提前终止理财产品,收益按照投资者的实际投资天数计息,这样可能对部分投资者最终获得收益产生一定影响。
  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趋势将如何?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央行仍有进一步调整存款的空间,因此不排除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的情况。
  银率网分析师认为,近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走低,主要是受央行降息、基本面低迷、经营压力和风险提高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银行出于风险把控,一方面会提高银行理财产品资产端的准入标准,收缩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另一方面,下调产品预期收益水平,降低负债端成本。因此,低收益或成银行理财新常态。
  “国庆后A股的复苏,以及资产证券化等新型资产的出现,为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逆势上涨提供了可能。”普益财富研究员钟鸿锐认为,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寻找资产、发掘资产的能力成了各家银行在开展理财业务时的核心竞争力。预计宽松的流动性政策还将持续,资产荒将成为资本市场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的常态,银行在资产端方面投研能力的差异将导致其收益率出现分化。
  可关注“节假日专属”理财产品
  理财收益何时能停止下跌?银率网分析师认为,虽然下行较为显著,但进一步下行空间已经不大,制造业若复苏,会带动融资需求,资产荒现状有望得到改善,据此或可预计理财市场收益跌幅会逐渐收窄,有望在年底到一季度进入平稳走势。
  进入11月以来,银行理财收益跌势放缓。据银率网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周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累计发行572款,其中人民币非结构性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4.6%,较前一周下降0.03个百分点;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累计发行149款,其中人民币非结构性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51%,较前一周下降0.04个百分点。尽管下行的趋势未变,但下跌幅度收窄。
  有银行理财师表示,今年年底银行大幅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的可能性不大,但现阶段收益率跌幅收窄,倒是与年末的翘尾效应相关,各金融机构总是希望通过尽可能地提高收益来挽留或吸引投资者。
  有银行理财经理就表示,年末是银行的重要营销时点,还是会推出一些相对收益高一些的产品,不过大环境不同了,肯定没法和去年同期动辄5%以上甚至6%的年化收益相比。“4.5%以上就不错了”,从数据看,一些国有大行的产品预期收益甚至都在4%左右徘徊。
  融360理财分析师提醒投资者,年末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首先要注意流动性风险。其次,关注年末高收益理财产品。部分银行年末资金紧张可能会发售高收益产品来吸引资金,另外,一些银行在元旦及春节前夕会发售“节假日专属”理财产品,收益略高于日常理财产品,投资者可以关注一下。
  银行单方面提前终止是否公平?
  记者近日查阅大量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即理财产品合同)发现,银行在涉及合同核心内容的很多方面都留有“伏笔”。
  令投资者有苦说不出的是,绝大多数封闭式银行理财产品都确实在产品说明书中提示了提前终止风险。有投资者疑问,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是合规的吗?一般合同条款中却没有提到投资者有权提前终止合约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无疑有不平等条约的味道。据银率网统计,95%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都没有权利提前终止,仅有少数理财产品投资者可以提前终止,但提前终止也要付出一定的费用。
  面对理财产品提前终止,银率网分析师提醒,投资者需要经常关注理财账户银行的信息披露公告以及银行的短信通知等信息,及时了解自己投资产品的情况。如遇到提前终止,可及时选择其他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理财本金和收益到账后,只享受活期利息对于投资者的收益损失更大。
(责任编辑:DF154)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2002-.cn
备案序号:京ICP备号-4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银行理财再现提前终止潮 投资者四招捍卫收益
来源:和讯网&&&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近期银行理财产品再现提前终止潮,其中以广发银行、于利率下降。一旦产品提前终止,投资者的收益必将受到影响,应尽快采取措施去降低损失。
  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主要因市场利率下降过快
  8月份开始就有多款理财产品提前终止,那时候主要因为股市震荡加剧,银行理财入市资金收益大打折扣,大量资金撤出股市投入到收益相对较低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之中,银行难以承担之前承诺的高收益。近期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则大多与利率下降有关,过去一年央行多次降息降准导致市场利率屡创新低,银行理财资金投资标的收益也越来越低,对于融资方而言,可以在市场上找到成本更低的资产,并用以去替换之前较高的债务成本,从而会出现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的状况。
  简单来说,就是早期银行需要以一个较高的成本从投资者那里募集到资金,但是现在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募集到,提前终止之后去重新募集资金更为划算。
  投资者收益受到影响 面对“不平等条约”很难维权
  在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上通常有这样一个条款:在理财期限内,银行视投资状况有提前终止权,投资人无提前终止权。也就是说,银行可以说什么时候终止就什么时候终止,但投资者没有权利提前赎回。这一点对于投资者来说本身就是一条“不平等条约”,一旦理财产品真的提前终止,投资者是无法维权的,说明书上都写的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的理财收益就会受到影响,尤其是收益率不断下降的情况下。
  举例说明:广发银行“广银聚富” 5期(高资产净值)人民币理财计划原本投资期是365天,到期日是日,广发银行提前终止了该产品,实际到期日是日,理财期限为339天,比原来少了29天,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不变。投资者原先购买了30万元,然而现在理财产品收益较低,终止后去购买其它理财产品收益只有4.8%,投资者损失的收益为:300000×(6%-4.8%)×29÷365=256.44元。
  提前终止日期距离原到期日越长、投资金额越大,投资者的损失就越大。
  正确捍卫自己的理财收益
  碰到银行提前终止并清算理财产品,投资者并没有太好的办法去应对,但是在目前理财产品收益不断下降的背景下,通过正确合理的理财方式,投资者还是可以获取相对较高的收益。融360理财分析师对此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结构性理财产品慎购。结构性理财产品一般挂钩股票、股指、汇率、黄金等高风险标的,收益计算方式复杂,且要依据标的资产在观察期内的表现决定,没有搞清楚之前不建议购买。
  第二,中长期理财产品热度上升。银行理财产品期限大多数是中短期理财产品,3个月以内占到很大比重,主要是由于理财产品流动性太差,然而在收益大跌的情况下中长期理财产品热度在不断上升,购买中长期理财产品有三大优势:一是理财产品收益越长收益也往往越高,二是可以提前锁定当前较高的收益,三是减少多次更换理财产品的麻烦以及募集期资金站岗时间。
  第三,优先购买城商行及农商行理财产品。根据不同银行分类,城商行和农商行的理财产品收益最高,其次是股份行,国有银行则一直处于垫底状态,而且国有银行发行的低收益保本类理财产品占比加大,因此推荐购买收益更高的中小银行理财产品。
  第四,银行代销理财产品要注意风险。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收益通常要高于银行自主发行的产品,然而其风险也不容小觑,一般爆发出来的理财产品到期无法兑付以及“飞单”事件大多是代销产品,所以投资者一定要注意风险,风险承受能力不高的投资者尽量购买银行自营理财产品。
责任编辑:cnfol001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