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德国科尔伯基金会自由民主党“瑙曼”基金会何时恢复

暂无话题描述关注话题分享阅读全文10K55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9.1K43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7.2K41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7.5K37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5.2K70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18,732德国团体策划干扰奥运火炬传递 总部在华盛顿_资讯_凤凰网
德国团体策划干扰奥运火炬传递 总部在华盛顿
央视国际【
旧金山,藏独分子向中国支持圣火民众咆哮
据德国外交政策网站披露,一家总部设在华盛顿的德国团体参与策划了近期的全球“藏独”反华活动。报道说,这家名为“瑙曼基金会”的组织在“藏独”反华活动的准备阶段充当了“决定性”的角色。
CCTV.com消息(中国新闻):据德国外交政策网站披露,一家总部设在华盛顿的德国团体参与策划了近期的全球“藏独”反华活动。
报道说,这家名为“瑙曼基金会”的组织在“藏独”反华活动的准备阶段充当了“决定性”的角色。“瑙曼基金会”的大部分资金来自某些政府的资助,去年5月,该组织利用在布鲁塞尔举办所谓的“声援西藏团体国际会议”,布置在一些国家举行示威活动的任务,其中就包括干扰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
报道说,这次会议从2005年3月就开始筹备,与前四次会议一样,目的都是协调国际上“藏独”分裂组织的行动,加强他们与达赖喇嘛以及在印度达兰萨拉所谓“西藏流亡政府”的关系。会议最终通过了一项“行动计划”。“瑙曼基金会”官员罗尔夫贝恩特声称,北京奥运会是公开推行“藏独”运动的良机,与会者同意在未来15个月内将奥运作为“唯一的攻击目标”。该基金会雇用全职人员参加“藏独”反华活动,这些人接受设在美国华盛顿总部的指导。
【名词解释:瑙曼基金会】
弗里德里希瑙曼()
政治家,德国政治教育事业创始人
弗里德里希--瑙曼基金会是接近自由民主党的基金会。它不仅为初上大学的外国留学生提供奖学金,也资助研究生进行为期两年的深造。如果申请人的博士论文题目对科学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他也可以申请博士生奖学金。获得资助的决定因素首先是在自己专业上具有超水平的才华、可靠、有做出成绩的意志并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站在自由的基本立场、积极投身社会和政治工作的人尤其受欢迎。基金会期望领取奖学金的外国学生考试结业后返回祖国,以学到的知识为自己祖国的兴旺发达服务。(来源:在德国学习与科研网站http://www.study-in-germany.de/)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文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意、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战后,苏、美、英、法四国对德国实行了分区占领。自年,德国分为东占区(即苏占区)和西战区(即美、英、法占区)。东、西占区执行着不同的政策。1946年4月苏占区的德国共产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合并为德国统一社会党,成为苏军支持的领导党 (后为执政党)。日苏占区召开了第三次德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宪法》;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宣告建立。在这过程中,纳粹德国时期一部分流亡在国外的反法西斯作家陆续回到苏占区。先后回来的作家有贝歇尔、布莱德尔、安娜&西格斯、魏纳特、弗&沃尔夫、阿&茨威格、布莱希特、雷恩、马尔希维察等。也有些作家回到西占区,或者留在美国、瑞士等国。
  贝歇尔等一批著名作家回国后,积极参加民主改革工作,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为争取德国在和平、民主的基础上的统一而斗争。1945年7月在柏林成立了以贝歇尔为主席的&德国民主改革文化联盟&,并出版《建设》杂志;执行以&人民阵线&为指导思想的文化政策。这些反法西斯作家一方面担负了繁重的行政工作或文化领导工作,另一方面继续进行文学创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作品,如贝歇尔的诗集《还乡集》(1946)和《德国十四行诗》(1952),布莱德尔的长篇小说《儿子们》(1949)、《孙子们》(1953)和《新的一章》(),西格斯的长篇小说《死者青春长在》(1949)和《抉择》( 1959),魏纳特的前线日记《斯大林格勒回忆录》(1951),弗&沃尔夫的喜剧《女村长安娜》(1950),阿&茨威格的长篇小说《停火》(1954)、 《时机成熟》(1957)和《梦是珍贵的》(1962),布莱希特的剧本《公社的日子》()、诗歌和戏剧论著,雷恩的长篇小说《特里尼》(1954),马尔希维察的长篇小说《库米阿克&家的归来》(1952)和《生铁》(1955)等等。纳粹政权统治时期隐居在国内的老作家法拉达发表长篇小说《各人单独死去》 (1947),凯勒曼发表长篇小说《死之舞》(1948)。这些文学创作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继续揭露和批判希特勒法西斯的罪行,描写反法西斯斗争;一类讴歌社会主义建设及新时期的先进人物和模范事迹,为战后初期荒芜的文坛带来了勃勃生机。
  与这批老作家争相斗妍的是当时的一批中青年作家,他们也都经历了战争的磨难和生活的考验,在参加民主德国恢复与建设工作的同时,进行文学创作。阿皮茨()原是出版社编辑,1958年发表长篇小说《赤手斗群狼》,根据在纳粹集中营的亲身经历,描写了集中营里各国反法西斯战士不畏强暴、团结战斗的英雄事迹,扣人心弦,获得很大成功,被译成二十九种文字。博多&乌泽 ()的长篇小说《爱国者》(1954),描述广大爱国者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斗争。小说家克劳迪乌斯 ()在 1951年发表长篇小说《站在我们一边的人》描写生产战线上新与旧的斗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矛盾和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诗人毛雷尔 ()的诗集《四十二首十四行诗》(1953)和《要素》(1955)等,以抒情方式表现了时代的特点。小说家兼剧作家施特里马特 (1912&)是新社会培养起来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丁柯》(1954)和喜剧《猫儿沟》 (1953)等都反映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的矛盾和斗争,风格纯朴,语言生动,富有乡土气息和幽默感。斯特凡&海姆 (1913&)早年参加工人运动,二次大战中参加美军,他发表的长篇小说《十字军》(1948)、《理性的眼睛》 (1951)等,根据亲身经历,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法西斯的崩溃及战后占领区的状况。诗人库巴()的长诗《人之歌》(1948),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描绘人类历史的发展,语言形象,韵律自由。赫尔姆林 (1915&)的叙事长诗 《曼斯费尔德颂歌》(1950),描写曼斯费尔德铜矿工人从十三世纪到建立民主德国的漫长斗争史;短篇小说集《前列》(1951)生动地描写年间德国反法西斯抵抗战士的形象。诗人兼小说家博布罗夫斯基 ()以他的诗集《萨马喜阿时期》(1961)、《冥府河流》 (1962)和长篇小说《莱文的磨坊》(1964),享誉德语文坛,后者通过犹太人莱文磨坊被上游的德意志人放水冲垮一事,反映了十九世纪德国的民族矛盾。作家菲曼()早年从事诗歌创作,后来转向创作中短篇小说和儿童文学,他的重要作品是诗集《斯大林格勒之行》(1953)和中篇小说《战友们》(1955)。前者描写主人公以士兵、战俘和朋友身份三次去斯大林格勒的感受,反映一个德国青年的思想转变过程,后者揭露法西斯对青年一代的毒害,情节曲折紧张。少数民族索布族作家布瑞昌 (1916&)也在此时发表了诗集 《进入新时代》(1950)和长篇小说《五十二周是一年》(1953)等作品,歌颂新时代、新生活。
  五十年代中期,民主德国文学中出现&形式主义&倾向。随着关于文学艺术的风格和文艺思想问题的争论的展开,特别是 1957至 1958年对卢卡契 ()、汉斯&马耶尔(1907&)文艺思想的批判,民主德国的文学队伍逐渐失去战后初期那种团结的局面。另一方面,1956年以来开展的对于个人迷信、教条主义的批判,冲破了公式化、概念化的束缚,促使作家、艺术家思想活跃,提高了在选择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法上进行新探索的热情。作家在遵循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倾向性、同人民休戚与共的原则下,开阔了艺术活动的视野,活跃了创作氛围。
  1959年,民主德国领导提出新的文化政策,名为&比特菲尔德道路&,其目的是促使作家、艺术家深入工农群众,写作现代题材的作品;工农群众要提高文化水平,自己动手写作。1959年4月和1964年4月,在哈勒附近的工矿城市比特菲尔德召开了两次作家会议,会上提出&工人们,拿起笔杆来!&的号召,以创造新型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鼓励工人积极参与文学活动;而作家艺术家要深入工农劳动场所,同劳动人民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真实形象,促进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这两次会议后,民主德国文学取得了新的成果,出现了一批描写社会现实、在艺术上有所突破的新作。在长篇小说方面有女小说家布里吉特&赖曼()的《生活的归宿》(1961)、克里丝塔&沃尔夫(1929&)的 《分裂的天空》(1963),雅各布斯《1929&》的《夏天的故事》(1961),舒尔茨(1921&)的 《我们不是风中灰尘》(1962),施特里马特的《蜜蜂脑袋奥勒》 (1963),诺伊奇(1931&)的 《石头的痕迹》(1964),迪特&诺尔(1927&)的 《维尔纳&霍尔特历险记》(),康特(1926&)的《大礼堂》(1964),尤雷克&贝克尔的《说谎者雅各布》(1965)等。在诗歌方面,有赫尔姆林、瓦尔特&维尔特(1922&)、格拉赫(1926&)、库纳尔特 (1929&)、萨拉&基尔施 (1935&)、比尔曼 (1936&)、布劳恩(1939&)等的诗作。在戏剧方面,有彼得&哈克斯 (1928&)的 《忧虑和权力》 (1960),海纳&米勒(1929&)的 《女移民》(1961,后改名为 《农民》1964)和《建造》(),布劳恩的《翻斗车工人》()等,这些作品注意从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物的身上发掘题材,力图展示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的思想风貌和新的追求,歌颂社会主义社会的新生活,塑造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代新人。但是有些作品因为描写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揭露了民主德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阴暗面,特别是批判了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压制民主、独断专行、不负责任、瞎指挥等),曾在文坛上引起过广泛的讨论,有的还受到严厉的批评,有的甚至当时未让出版或公演。如哈克斯的剧本《忧虑和权力》,围绕一个煤砖厂发生的故事,探讨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和党的领导作用问题,1962年公演后曾引起热烈争论,后来被停止上演。又如布劳恩的剧本《翻斗车工人》1967年完成后,因主要反映落后的生产方式对工人身心发展的影响,生产队长为改变这种现状所作的改革试验最后也归于失败,揭露和批判了领导的官僚主义,经三次修改,1972年才获准公演。
  六十代中期以来,民主德国的政治、社会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在文学领域有所反映,不论在题材的选择上,还是艺术手法上都有不少新的变化和发展。有不少作家尝试从友谊、爱情、婚姻的角度表现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以及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变化,唤起人们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道德、伦理观念的思考,对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探讨。君特&德&布隆(1926&)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布里丹的驴子》(1968)和《授奖》(1972),都从婚姻、爱情的角度,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的道德风貌。特别是前者描写一个图书馆长虽已逾中年,有了子女,却钟情于一个年轻的女同事,以致家庭破袭,最终完全失败,反映妇女在社会主义社会所处地位的变化。克&沃尔夫的长篇小说 《追忆克里丝塔&T》(1969)探讨了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个性发展问题。普伦茨多夫(1934&)的长篇小说《青年维某的新烦恼》 (1972, 1973改编成剧本),仿照歌德名著《少年维特的烦恼》,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它通过描述一青年工人的苦恼&&无望的爱情、受到损害的自尊以及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反映了实际存在的社会问题,发表后引起东、西德的广泛重视,剧本也在两个德国演出,获得很大成功。布劳恩的中篇小说《没有说完的故事》(1975)叙述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因社会政治原因,几经波折,历尽坎坷的故事。赖曼的未完成长篇小说《弗兰齐斯卡&林克汉特》(1974),描述一个女建筑师敢于向周围群众的落后思想和不道德行为作斗争的故事。在创作手法上,一部分作家仍坚持现实主义传统,一部分作家采用了多层次结构、时空颠倒、深层次心理分析和描写、蒙太奇、内心独白等现代派的艺术表现手法,刻画复杂的、不寻常的人,表现他们的各种侧面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诗人库纳尔特、比尔曼、布劳恩、孔策(1933&)、萨拉&基尔施等在此期间为了使人们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弊端更加引起注意,写了不少政治讽刺诗,幽默诙谐,切中时弊。
  七十年代的&纪实文学&浪潮,也影响到民主德国的文学创作。作家为追求事件的客观真实性,利用现代技术提供的录音器材,把采访来的材料加工整理成文学性的人物传记或小说,较著名的有女作家萨拉&基尔施的《驯豹女郎》 (1973),雅各布斯的《采访者》(1973),女作家马克茜&万德尔的《你早,美女》等。这类作品虽然强调客观真实性,但又不完全放弃文学的虚构,有一定的艺术特色。在发掘和借鉴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方面,七十年代也迈出了新的步子,如安娜&西格斯的《奇遇》(1972),描写果戈理、霍夫曼和卡夫卡三个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作家在布拉格相逢的故事。克&沃尔夫的《一只公猫的新生活观》(1974),则直接脱胎于霍夫曼的《公猫穆尔的生活观》 (),不过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这些小说都具有浓厚的传奇和幻想色彩,表现了作者的大胆试验和探索兴趣。
  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末,民主德国文学不再坚持一定要遵循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而强调允许不同的艺术风格竞相发展。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各种流派在题材和风格上有了进一步的影响。小说多采用第一人称自述或以第三人称叙述者身份出现,多议论,少描写,不时还加以旁敲侧击的嘲讽或满怀感情的赞颂。这种创作方法有利于直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揭示出人物的矛盾、痛苦、自责或喜悦。写作的重点转向日常生活,描写的多是平凡的人物,司空见惯的事情。在体裁上也出现较多的由长篇小说转向中短篇小说和散文故事。这个时期,有代表性的小说家是施特里马特、克&沃尔夫、康特、舒尔茨、伊&莫尔格纳()等;赫尔姆林于1979年发表的自传性散文《晚霞》是回忆录性质的作品,也具有这方面特点。戏剧方面成就最大的作家是海纳&米勒、哈克斯和布劳恩,特别是前者在七十年代采用&组合式&方法创作戏剧,同一主题的事件,以多种形式一起展现在舞台上,使观众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和思考,其重要代表作是《日耳曼女神在柏林之死》 ()。
  在文艺理论方面,布莱希特的&叙事剧&理论在世界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六十年代中期,联邦德国的姚斯和伊塞尔提出&接受美学&问题后,民主德国科学院文学史研究所所长、文学理论家瑙曼(1925&)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接受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大大丰富和完善了&接受美学&的体系。他的代表作是《文学与读者》(1972)、《社会&&文学&&阅读:从理论观点看文学接受》 (1975,与人合作),受到理论界的关注。
  1976年11月,诗人、歌手比尔曼(1936&)应邀去联邦德国旅行演出。就在演出期间,民主德国当局突然宣布取消他的国籍。当局的这一行动立即在国内外引起轩然大波。1976年12月,德国统一社会党把在一封致党的领导的信里抗议这一事件的三名党员作家:萨拉&基尔施、尤雷克&贝克尔和格哈德&沃尔夫开除出党。1979年6月,民主德国作家协会又把施特凡&海姆、罗尔夫&施奈德尔 (1932&)、雅各布斯等九名作家开除出作家协会。这几起事件,使民主德国的文学队伍更加分裂,不少作家利用各种机会逃离到西德。1978年担任作协主席的康特不得不于1984年辞职。
  1989年,欧洲形势发生很大变化,11月9日,民主德国宣布关于开放两个德国和东、西柏林之间边界的决定,在西方国家引起强烈反响。日两个德国统一。在统一前的四个月,即6月份,克&沃尔夫发表了一篇作品《遗留的记忆》。原作写于1979年,叙述一个女作家受到监视的故事。联邦德国一些批评家和作家利用这件事攻击克&沃尔夫,从而攻击民主德国全体作家,达到否定民主德国文学的目的。也有不少批评家和作家为沃尔夫辩护,肯定沃尔夫的创作和民主德国文学的成就。这场论争持续了两年多,对提出的问题还没有结论,这表明统一后的德国要在文化领域内实行认同,将是步履维艰困难重重。
  布莱希特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德国剧作家、诗人、戏剧理论家、导演。他出生于巴伐利亚奥格斯堡一个工厂主家庭,1917年中学毕业后入慕尼黑大学哲学系,后改学医学,1918年在战地医院护理伤员。他激进的政治态度和多方面的艺术才能获得士兵的信赖,十一月革命时被选为奥格斯堡士兵委员会成员。一次大战后继续在大学学习。早在中学时期他就开始创作诗歌,这时对戏剧发生兴趣,写出了最早的剧本《巴尔》(1922)和《黑夜鼓声》 (1922),后者获克莱斯特奖。接着被聘为慕尼黑小剧院戏剧顾问兼导演。1924年应著名导演莱因哈特()之邀去柏林任德意志剧院戏剧顾问。1926年入柏林马克思主义工人学校,结合创作实践系统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学说。1927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家庭格言》。他被公认为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没有参加共产党。
  1933年纳粹党上台后,布莱希特被迫流亡国外,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先在丹麦住了六年,其间曾去苏联与福伊希特万格、布莱德尔共同出版文学杂志《言论》。年住在瑞典和芬兰,1941年去美国。1947年底回到欧洲,次年定居东柏林,和妻子海伦娜&魏格尔一起创建和领导&柏林剧团&,亲任导演,实践自己的戏剧理论,直至逝世。
  布莱希特的初期创作以诗歌为主,先后共写有一千五百首诗歌,《家庭格言》外的重要诗集有《歌与诗》(1934)、《斯文德堡诗集》(1939)、 《流亡诗集》(1943),以及1951年出版的诗选《诗百首》。他的诗歌大多采用可以咏唱的歌词和歌谣体,其优秀代表作都有诉诸理性、启迪思考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他还创作了小说多部,著名的有《三角钱小说》(1934)、 《主人尤利乌斯&凯撒的业绩》()、短篇小说集《日历故事》 (1949)。
  布莱希特的主要成就在戏剧方面,他一生写了近五十部多幕剧和短剧。流亡前的重要剧作有《人就是人》(1927)、《三角钱歌剧》(1928)、《例外与常规》(1930)、《措施》(1931)、 《母亲》(1932)等。这些戏剧富有辩证法,有明显的教育意义,称之谓&教育剧&。流亡期间,他的思想和艺术更加成熟,进入&叙事剧&创作阶段,完成了一系列重要剧本,如《第三帝国的恐怖与灾难》(193&1938)、《卡拉尔大娘的枪》(1937)、《伽利略传》(1938,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39)、四川好人》()、《潘蒂拉老爷和他的男仆马狄》(1940)、《阿尔图罗&魏的有限发迹》(1941)、《高加索灰阑记》()等。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重要剧作有《公社的日子》()、《杜兰朵》 (1954)。他的戏剧如按题材和形式区分,主要有大众戏剧、寓意剧和历史剧三种类型,此外,尚有一小部分传统戏剧。
  布莱希特在戏剧上的重要贡献是创立了&叙事剧&理论。他的戏剧美学思想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的。&叙事剧&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戏剧必须起教育作用,不仅解释世界,更应起改造世界的作用。其艺术方法的核心是&间离效果&(一译&陌生化效果&)。这种新的演剧理论和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因此它偏重于诉诸观众的理性,让他们在观看与思考中判断剧情的是非曲直,得出自己的结论。与之相适应的是戏剧情节故意夸大,矛盾冲突复杂,舞台设计和道具别开生面,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在剧中加入叙事人、定场诗、舞蹈、歌唱等。布莱希特要求导演让演员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同样,布莱希特也给观众在思考上及美学欣赏上以最大限度的主观能动性,并通过观众的主观能动性使作品达到更高的美感教育作用。这是一种同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以情动人&对立的戏剧理论。早在三十年代,布莱希特就对中国京剧产生浓厚兴趣,1935年在莫斯科观看过梅兰芳()的演出,并发表专门论文。他的戏剧中吸收了中国京剧的一些表演艺术特征。他的重要理论著作有《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间离方法》(1936)、《论实验戏剧》(1939)、 《表演艺术新技巧》(1940)、《戏剧小工具篇》(1948)、《戏剧论著》 (七卷, 1957)等,还有许多对剧本的导演分析。今天,布莱希特已成为现代戏剧的经典作家,在世界各国具有深远的影响。
  《伽利略传》是布莱希特最重要的剧本之一,初稿产生于1938年,1943年首演。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后,造成数以万计的人死亡和巨大灾难,作者有感于科学技术与现代战争的关系,进一步改写了这个剧本,明确提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和科学研究的目的问题,1947年完成。年作者定居柏林期间,又一次修改了这个剧本。
  这是一出历史哲理剧,以十七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伽利略 ()的事迹为题材,把历史的经验教训和二十世纪的现实斗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哲理性的主题思想。剧情如下:故事发生在十七世纪上半叶的意大利,帕多瓦大学教授伽利略用望远镜发现了许多天文现象,证实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地球中心说&。这一发现客观上否定了上帝的存在。为了科学研究和较高的收入,他搬到了佛罗伦萨,当了大公爵的宫庭数学家。不过在这里没有人相信他的发现,也不愿看一眼他的望远镜,还是坚持地心说,他只得带了科研成果到罗马,在一次假面舞会上,罗马的大主教凶狠地向他宣告:教会否定了哥白尼的学说,并不准伽利略继续从事研究。他被迫沉默了八年。后来新教皇登基,他鼓起勇气,继续在&禁区&进行研究。经过十年努力,他的学说已广为传播。宗教裁判所害怕伽利略的学说会动摇教会的统治于 1633年在罗马对他进行审讯,肆意迫害。伽利略在威胁和压力下公开宣布收回自己的学说。但仍被判处终身监禁。他被软禁在一所农舍里,只有他的女儿陪伴着他。一天,他的学生安德利阿来看望他,才知道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学说,而是在偷偷写下科学著作 《对话录》。这一著作后来由这个学生带出意大利国境,传播到全世界。伽利略始终相信一个新时代已经破晓。
  这部叙事剧从多侧面塑造了伽利略的形象。他有伟大的一面,又有软弱的一面,更有普通人的欲念和缺点。通过他的一生几个重要片断,表现了新旧社会交替时刻,真理与谬误、科学与愚昧、变革与反动之间存在着的生死搏斗,启迪人们去思考许多问题。令人欣慰的是历史上的真正的伽利略案,在沉冤达三百六十年后终于得到平反。日梵蒂冈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正式发布平反公告,为伽利略恢复名誉。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是布莱希特于1939年完成的剧本,1941年首演。这是他的叙事剧理论的一部重要代表作,在戏剧舞台上享有盛誉,为许多剧院的保留剧目。
  这是一部根据十七世纪德国作家格里美尔豪森的小说《女骗子和流浪者大胆妈妈》编写的历史剧,以德国三十战争为背景,描写一个绰号大胆妈妈的随军商贩的故事。大胆妈妈名叫安娜&菲尔琳,她带着二个儿子和一个哑巴女儿靠随军叫卖日用杂货,妄想发战争财。结果一子一女死于战祸,另一个儿子带上手铐成了罪犯。战争带给她的只是灾难,但她执迷不悟,依然拉着大篷车,孤单一人在战争中继续她的营生。
  这个剧本通过开场和终场的鲜明对比,告诉观众:小人物想靠战争发财是不会成功的,战争只会给他们带来灾难而不是财富。意在提醒德国人民要起来与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作斗争,同时也向对希特勒抱幻想的西方国家敲响警钟,要求人们认清迫在眉睫的战争危险。全剧至终大胆妈妈没有觉醒,但观众却更加觉醒,受到教育。
  布莱希特的剧本《四川好人》创作于年流亡瑞典和芬兰时期,1943年首演。这是一出著名的寓意剧,描写四川好人欲行善而不得的故事。剧本开始,天上三位神仙下凡寻找好人,发现中国四川的贫苦而心地善良的妓女沈黛,就给了她一大笔钱,让她开一家小烟店维持生活,不必再去卖身。但沈黛开了烟店后,许多乞丐和亲戚向她借钱,并在她那儿吃喝。她的小店几乎倒闭。这时,沈黛还救了一个叫宋的失业飞行员,并且与他相爱。但宋也对她诈骗。沈黛没有办法,便化装成一个男人,自称是表兄瑞达。&他&整顿烟店,并用简陋的工棚办起了烟厂,强迫大家 (包括宋)在厂里劳动。瑞达冷酷无情,剥削工人,因此,许多人想念慈善的沈黛。有人怀疑沈黛被瑞达谋害了。瑞达最后被捕,三个神仙施计成了法官。在法庭上,瑞达脱去面具,恢复沈黛原来面目。沈黛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神仙无法回答,悄悄消失,他们寻找好人的愿望终于破灭。
  布莱希特通过沈黛好坏两个人的形象以及后来提出的问题,说明现存世界需要改变,但如何改变,留待观众去深入思考。也就是说,让观众带着问题走出剧场:怎样才能创造一个好社会,人们既能行善做好事,又不会使自身的存在受到危害?我们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布莱希特的诗歌创作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他的戏剧中也夹有不少诗歌。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风格,高度的概括性,强烈的讽刺性;选材精辟,形象深刻,击中要害,发人深思,很有教育意义。在形式上深受民歌的影响,语言简洁清晰,普通工人、农民都能读懂。在内容上他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的重大事件,提出尖锐、发人深省的问题。在希特勒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写了《将军,你的坦克是一辆坚固的车》、《士兵的老婆得到了什么?》等诗篇,打击法西斯分子,启迪德国人民的觉悟。他还善于对工人群众进行启蒙教育,在这方面写了许多诗歌,下面是1936年创作的著名诗篇《一个读书的工人的疑问》:
  是谁建造了七座门的忒拜城?
  书上写着许多国王的名字。
  是国王们背来的那些石块?
  是谁多次重建了
  反复遭到破坏的巴比伦?
  在金碧辉煌的利玛城里
  建筑工人住着什么样的房子?
  中国长城竣工的那天晚上
  民夫们在哪里栖身?
  伟大的罗马城
  有着数不清的凯旋门。是谁建造了它们?
  皇帝们打败了什么人?
  倍受颂扬的拜占庭
  只为它的居民建造了宫殿?
  据说神话里的阿特兰蒂斯
  被海水吞没的那天夜里,
  溺水的人们呼唤着他们的奴隶。
  年轻的亚历山大征服了印度。
  靠他自己?
  凯撒打败高卢人。
  他身旁至少还有一个厨子吧?
  西班牙的菲利浦,当他的舰队沉没时,
  抱头痛哭。此外再没有人哭过?
  弗里德里希二世在七年战争中打了胜仗。
  除了他之外,还有谁打了胜仗?
  每一页一个胜利。
  是谁烹调了胜利的酒宴?
  每十年一个伟人。
  是谁偿付了那许多费用?
  这么多的记载。
  这么多的疑问。(张黎译)
  在这首诗中,布莱希特借读书的工人之口,对历史书上记载的帝王的丰功伟绩提出质疑。&每一页一个胜利&、&每十年一个伟人&。&这么多的记载。这么多的疑问&。但每一个疑问背后,都有丰富的&潜台词&,人们经过思考不难得出&人民创造历史&的答案。布莱希特认为,质疑是创造性思维的开端。所以他的诗歌和他的戏剧一样,并不着力于去感染读者的感情,而是努力启发读者的理性。
  贝歇尔和布莱德尔
  约翰内斯&贝歇尔(),德国诗人、小说家,生于慕尼黑一个高级法官家庭。中学毕业后在柏林、慕尼黑和耶拿大学攻读医学、文学和哲学。从1911年起开始文学创作,次年为表现主义刊物《行动》撰稿。1913年与几个志同道合者编辑《新艺术》杂志,投入表现主义文学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拒绝服兵役,经常变换住地。1917年参加独立社会民主党,第二年参加斯巴达克同盟,1919年加入德国共产党。这个时期他发表的重要诗集有《崩溃和胜利》(1914)、《致欧洲》(1916)、《友爱》(1916)、 《新诗集》(1918)等。这些诗作以幻象、讽喻和宗教象征代替对现实的真实描绘,在形式上一味追求新颖怪诞,具有表现主义的特征。但在部分诗篇中反战主题也是十分突出的。
  魏玛共和国时期,贝歇尔领导了二十年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他这时和弗&沃尔夫、托勒尔等一起脱离表现主义。1927年访问苏联,回国后倡办 《无产阶级文艺通讯》(192&1929),培养了一批有成就的工人作家。1928领导成立&无产阶级革命作家联盟&,出版机关刊物《左翼路线》(192&1932),这个时期他出版的重要诗集有《在列宁的灵柩旁》(1924)、《王位上的尸体》 (1925)、《宏伟的计划》(1931)等。此外,还有长篇小说 《莱维西特,又名唯一正义的战争》(1926),揭露世界帝国主义正在策划新的战争,而如果社会主义革命爆发,那就是&唯一正义的战争&。
  1933年希特勒上台,贝歇尔被迫流亡奥地利、瑞士、捷克、法国和苏联,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年在莫斯科任《国际文学》(德文版)主编。 1945年5月战争结束后不久,他就回到德国苏占区,任德国民主革新文化联盟主席,并参与创办文学杂志《思想与形式)。年任民主德国艺术科学院院长,1954年起任文化部长,直至逝世。
  贝歇尔的后期创作,从古典文学中吸取营养,创造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这时他写了许多古典式格律严谨又具有革命思想内容的抒情诗。重要诗集有《幸福寻找者和七大牵累》(1938)、 《十四行诗集》()、再生》 (1940)、《还乡集》(1946)、《新德国民歌》(1951)和《德国十四行诗》(1952)等。还有自传性长篇小说《告别》(1940)和剧本《冬季战役》 (1952),前者描写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青年汉斯,告别他的家庭,也告别他的阶级,和无产者结合在一起的故事,小说反映了 年间德国社会生活的画面,后者描写德国军队在莫斯科郊外失败的情景。贝歇尔也著有诗论多种,如《保卫诗歌》(1952)、《诗的信仰》(1954)、 《诗的力量》(1955)、《诗的原则》(1956)等。
  《1937年哀祖国》、《三人谣》、《德国在呼唤》、《德意志,我的忧怨》等都是贝歇尔后期的一些代表性诗作,现把最后一首介绍如下:
  祖国,我的忧怨,
  朦胧中的故国&&
  天,蔚蓝的天,
  你是我的快乐。
  有一天我要这样讲:
  当我流亡的时候,
  我为了对你颂扬,
  曾寄给你一曲轻歌。
  我曾向你献诗,
  希望你能统一,
  并且让我在黑暗里
  和你一同哭泣&&
  天明了,蔚蓝的天,
  和平已经恢复&&
  德意志,我的忧怨,
  你也是我的快乐。(钱春绮译)
  这首诗写于1949年,德意志祖国刚从战争的重大灾难中站起来,要清算纳粹德国的罪恶,要恢复,要统一。短短十六行诗,诗人多次重复用了&祖国&、&忧怨&、&快乐&等词,充分表达了对德意志的无限深情。诗人为陷入黑暗的祖国而哭泣,在流亡时曾用诗歌寄托思乡之情;现在重返祖国,看到了蔚兰的天,快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诗人热切地盼望和平、统一。在这首短诗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并富有优美的韵律,确是贝歇尔的上乘之作。
  维利&布莱德尔 ()生于汉堡工人家庭。小学毕业后就去一家造船厂学车工,参加社会主义工人青年团,1918年加入斯巴达克同盟,第二年成为德国共产党员。他在1923年参加汉堡工人起义,被捕入狱两年,在狱中研究法国革命,写成 《马拉,人民之友》(1924)一书。出狱后在一条轮船上当机工助手,到过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和北非等地。1928年进汉堡&N和K机器厂&当车工,由台尔曼介绍在《汉堡人民报》当工人通讯员,因写了触犯当局的文章,以&文艺叛国罪&被判两年监禁。在狱中写了长篇小说《N和K机器厂》(1931)、《罗森霍夫街》(1931),反映二十年代德国工人的艰苦生活和革命斗争,是德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重要作品。从此,布莱德尔的名字开始在文学界流传。1932年应邀访问苏联。
  纳粹执政后,他于1933年3月被捕,在菲尔斯比特集中营关了十三个月,释放后逃往布拉格,后根据这段经历写成长篇小说《考验》(1934)。这部作品以两个共产党员为中心人物,真实地描写了他们在法西斯集中营的经历和体力上、精神上所受到的考验。这是第一部揭露集中营残酷暴行的作品,出版后被译成十七种文字,影响很大。1934年他与贝歇尔到莫斯科,列席全苏作家代表大会,会后留居苏联,从事国际革命作家联盟工作。1936年,与布莱希特、福伊希特万格一起合编文艺月刊《言论》。1937年赴西班牙参加支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任台尔曼营政委。后来他又回到苏联。这个时期完成的重要作品有:描写纳粹统治初期共产党员和工人群众进行地下斗争的长篇小说《你的不相识的兄弟》(1937),描写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的中篇小说《埃布罗河上的遭遇》(1938),以自己的革命斗争经历和亲友们的生活作素材的《亲戚和朋友》三部曲第一部《父亲们》(1941)。特别是后者通过汉堡一个工人家庭的命运,艺术地反映了德国工人运动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发展变化,批判了社会民主党机会主义领导集团背叛革命的行径,并从工人阶级的角度刻画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面貌。这部小说的发表使作者获得很大声誉。三部曲第二部《儿子们》和第三部《孙子们》分别于1949年、1953年出版,反映了年的社会历史。
  1945年纳粹投降,布莱德尔随苏军回到德国,参加祖国重建工作。年任《新德意志文学》杂志主编,1954年任艺术科学院副院长,1962年为院长。他曾两次获得民主德国国家奖。这个时期他发表的重要作品有:控诉纳粹罪行的中篇小说 《沉默的村庄》(1949),记述劳动人民团结互助在五十天内重建一个被洪水毁坏的村庄的报告文学《五十天》(1950),电影脚本《台尔曼》(),以自己在罗斯托克领导民主建设的艰苦历程为素材写成的长篇小说《新的一章》()。1955年他曾来中国访问,去过延安,写有《枣园的宴会》(1956),记叙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故事。日布莱德尔在艺术科学院的一次会议上因心肌梗塞猝然去世。
  施特里马特和康特
  埃尔温&施特里马特 (1912&),出生于施普伦贝格一个面包师家庭。他早年当过饭店服务员、饲养员、司机和辅助工人,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征入伍,战争快结束时离开军队,漂泊他乡。1945年回到故里,在土地改革中分得土地。1947年任当地七个小村的联合村长。后任森夫滕贝格地方报纸的编辑,不久成为专业作家。他一直住在农村,和农民一起生活劳动。 1959至 1961年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作家协会第一书记,后任副主席,多次获国家奖金和其他奖金。
  施特里马特的作品绝大部分描写农村生活。第一部长篇小说《赶牛车的人》 (1950)描写农村无产阶级的生活,展示了德国从威兼时代到法西斯上台这半个世纪的农村阶级关系。短篇小说集《一堵墙倒塌了》(1953)共收八篇短篇小说和速写,作者以简练的文笔,描写了随着农村阶级关系的变革而引起的农民精神面貌的变化。《猫儿沟》(1954)是他的第一部剧作,是一出四幕诗体喜剧,1953年由布莱希特领导的柏林剧团上演,博得好评,获国家奖金。剧本围绕着农村一条新的公路的建设,展开了富农及其追随者与进步力量的之间的冲突,反映了土地改革后农村阶级斗争的新形势。五年后,作者又加写了一场 《1958年的猫儿沟》(1958),以表现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进展。剧本《荷兰人的未婚妻》(1960年演出,1961年出版),通过一个农村雇工的女儿在战争结束前后三年内爱情上的遭遇,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与阶级问题紧密相连,政治上的选择与私生活的处理常常是不可分割的。剧中虽然描写了对抗性矛盾,但女主人公汉娜与她的同志、朋友之间的矛盾却占了重要地位。这出戏被认为是东德六十年代戏剧发展的序幕。剧本发表后,曾在文艺界引起争论。
  施特里马特的主要成就是长篇小说,《丁柯》(1954)是他的早期代表作。小说以年土地改革后的下劳西茨农村为背景,通过主人公丁柯的观察,揭示了农村经济关系的变革以及随之而来的传统小农思想与集体化道路之间的矛盾。丁柯的祖父,翻身农民克拉斯凯摆脱不掉旧生产方式的影响,一心走个人发家致富道路,同丁柯的父亲、热心于农村改革的恩斯特发生了矛盾。老克拉斯凯无法适应新的生产方式,不但没有成为土地的主人,反而成了土地的奴隶,终于劳累致死。他的死既象征着旧思想的必然灭亡,也预示着合作化是农民应走的道路。小说结构朴实、语言生动,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1957年被改编成电影。
  施特里马特的长篇小说三部曲 《创奇迹的人》继承了德国&发展小说&的传统。第一卷(1957)叙述贫苦的农村青年施坦尼斯劳斯&比德纳从年法西斯灭亡前夕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对这个时期的德国社会特别是对德国小资产阶级的状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剖析。作者把现实主义的描写同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描绘了一幅幅生活气息十分浓郁的画面。第二卷 (1973)继续叙述施坦尼斯劳斯的发展道路,在直接描写之中穿插着许多回忆。第三卷于1980年出版后,因对国内生活的描写带有强烈的社会批评性,引起文艺界的争论。
  施特里马特的另一部长篇小说《蜜蜂脑袋奥勒》(1963)围绕奥勒的遭遇,表现了年间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复杂的斗争。主人公奥勒是农村中的基层干部,他在带领农民实现合作化的过程中,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阻力,但他百折不挠,终于取得了合作化运动的胜利。小说揭露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矛盾,批判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曾在文坛上引起了一场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的大辩论。作者第三次获国家奖金。
  施特里马特还写有长篇小说《店铺》(1983)、《绿色的六月》(1985)和短篇小说多种。他是个政治上敏锐、艺术上具有鲜明个性的作家,在题材和主题方面的成就,常常引起读者和评论家的争论,成为推动文学创作发展的力量。他善于塑造农民形象,作品风格朴实、语言简洁通俗,富有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和幽默感。
  赫尔曼&康特(1926&),出生于汉堡一园艺工人家庭。早年学过电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被征入伍,年在波兰战俘营中度过。1949年回到东德,入格赖夫斯瓦尔德工农学院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年在柏林洪堡大学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后来任过大学学报编辑、《新德意志文学》编辑,1962年成为专业作家。1969年为德国艺术科学院院士,1978年被选为民主德国作家协会主席。
  康特于六十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南海拾零》 (1962),描写了普通人的生活,显示了作者的幽默风趣风格。1964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大礼堂》描写了民主德国一代新知识分子的成长,也批判了现实生活中的弊端,引起东、西德文坛的广泛注意,很快被译成十多种文字出版。康特后来发表的作品有长篇小说《报头栏》(一译《版权页》1972)和自传性小说《滞留》(1977),后者描写一个十八岁的德国士兵于1945年被俘后关押在华沙监狱的经历。其他作品还有中短篇小说集《第三个钉子》 (1981)、《青铜器时代》(1986),文集《支柱》(1981)等。
  《大礼堂》是康特的代表作,反映年工农学院大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成长道路。电工出身的主人公罗伯...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gm基金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