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黎志伟琼山县日用制厂,制作的黄花黎算盘厂址府城镇新华路,15柱值多少钱

>> 《荷花牌算盘》琼山县日用制品厂出品(又名红城日用制品厂)专*出口美国日本东南亚
《荷花牌算盘》琼山县日用制品厂出品(又名红城日用制品厂)专*出口美国日本东南亚
品种:算盘-算盘
属性:60-66年,木,普通算盘,中国,15档,,,,,,,
简介:荷花牌算盘是海南岛黄花梨制造的算盘专*出口日本美国及东南亚地区,国内很少,木质好,做工好,拍前看清,拍后好评。由《海南岛琼山日用制品厂》又名《琼山县红城日用制品厂》.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关于海南黄花梨算盘及『荷花牌』出口算盘的内容请查《海南日报》日发表的【海南黄花梨材质最优主要用于出口内销较少】.长42.5CM宽18.CM声音悦耳.重1000克,15桥.
备注:在60~70年代计划经济下为出口创汇的需要《荷花牌算盘》紫金县紫城镇算盘厂和琼山县府城镇算盘厂共【荷花牌】商标同时生产.但原材料源自海南岛黄花梨.电话
拍卖历史档案 (出价1次)&&&&&
商店【热木青葱】“算盘”目录下其他拍卖商品:
滚动鼠标滚轴,图片即可轻松放大、缩小
当前位置: >>
>> 算盘 >> 《荷花牌算盘》琼山县日用制品厂出品(又名红城日用制品厂)专*出口美国日本东南亚
Copyright &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分辨率最好为,IE5.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中国收藏热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本网图片、文字不得转载、复制、及制作镜像!客服电话:8, (白天接听:9:00-17:00)13 / 21 页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06 小时听众数威望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2积分UID62222
在线时间206 小时威望 注册时间积分好友帖子UID62222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2005年元亨利杨波先生开创“海南黄花梨神话”之前,海越之间的价格差异,原本没有这么巨大?
希望将来有机会,好好地弄个究竟。
终归要言之有据,比如2005年以前的价格水平。
http://eddie2008.blog.artron.net
林海微澜&&紫黄文化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06 小时听众数威望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2积分UID62222
在线时间206 小时威望 注册时间积分好友帖子UID62222
本帖最后由 eddie 于
23:29 编辑
从“黄花梨说”延伸开去,由此将随笔随言地漫话一些关于黄花梨的人和事。
已公开的黄花梨收藏名人当中,这一位大概是最知名的。
(以下文字来自藏者本人的博客,感谢。谨引用在此)
心瘾如钩黄花梨
心瘾如钩黄花梨
文字:晓鹿 摄影:魏蓝
(原载《优雅》杂志2006年第四期)
  海岩说,黄花梨木会让人上瘾。那种瘾,像裹足诱饵的鱼钩,只要你走近绛紫色的宝椅、翘头案、罗汉床,不消片刻,黄花梨木的隐隐降香,就会牢牢钩住心思;如果再逢了高人指点,于迷津中隐约有一丝光亮带路,那瘾,将一发不可收拾,会日日思想,夜夜辗转,从此放她不下。
  如其所述,黄花梨木是一块温润尊贵的木头?还是一位娉婷有情人?
  按捺不住,我们像馋嘴的鱼儿,尾随海岩,来到北京通州区宋庄的元亨利,找到指点海岩的高人知己杨波老师,用一个下午的时光,坐在雕栏椅上,重温黄花梨千百年的尊贵故事。
玩家——海岩,企业家,作家
高手——杨波,元亨利古典硬木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国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 理事
场景一:尊贵气度,初识黄花梨
  海岩第一次听人赞叹黄花梨木家具的好,是源自朋友的极尽渲染——只要看见黄花梨木家具,你就像鱼儿一样,会被“勾”住,走不动路。海岩不信,他坐在元亨利一张黄花梨木的圈椅上很认真地探一探身子,说我真的不信。
  但是走进燕莎旁边的红木家具店里,转了一大圈,果然,他有些动心。
  为什么动心?几次追问,海岩笑而不答。
  他只是耐心地讲述,“黄花梨”是一个文学上的叫法,并非真的有棵树叫做“黄花梨树”,专业称谓是“降香黄檀”。最正宗的黄花梨木产自海南,本是一味中药材,在《本草纲目》中叫做“降香”,木材中散发的香气有降压清心的功效,用黄花梨木屑泡水,更能有效降血压、血脂……在古典家具制作方面,海岩用“良木不雕”来形容黄花梨木之珍贵,意即黄花梨木堪称木中的田黄石。福建寿山田黄石自古即有 “一两田黄百两金”的说法,最讲究的就是浮雕法,尽可能减少石料雕琢中的浪费,与此处的“良木不雕”可谓异曲同工。黄花梨木生长在海南潮湿的气候中,生长期缓慢,几百年才能长成碗口粗的树干,当它遇到恶劣的生长环境,便会虬结努力,与环境抗争,从而形成特有的节疤现象,也就是黄花梨木充满神秘色彩的“鬼脸”花纹,每一处“鬼脸”都浓墨淡彩无一雷同,浑然天成惊羡世人。正是这种天然的独特禀赋,加之生长缓慢、过渡采伐导致的稀缺性,使黄花梨木一跃成为明清皇家家具制作的专用材料,并为历代文人墨客广为尊崇,并爱不释手……
  说到底,海岩仍旧是个文人,善用文字的人总难免狡黠,理由不说,讲到你也心弦一动,自会了解他的动心之处。
高手对话——浅析黄花梨木
  杨波是京城古典家具圈里的资深行家,海岩对黄花梨木家具从动心走到热爱,可以说有杨波的不少功劳。对于赏玩黄花梨木家具,杨波建议先要搞清楚几种市面上流行的木材的区别。
  目前,根据国家红木标准中的规定,紫檀、黄花梨木都属于红木的范畴,紫檀质地最为坚固,多为紫黑色,犹如浓墨不见纹理,不及黄花梨华美,但静穆沉着,尊贵大气,最初紫檀木价值在黄花梨木之上,但随着黄花梨木古时过渡采伐及生长成材期缓慢,导致目前市场上真正的海南黄花梨木数量剧减,而价值则飙升,现在已经在紫檀木之上了;黄花梨木颜色不静不喧,温润绛红,纹理或隐或现,灵动多变,目前很多所谓的“黄花梨木家具”,其实良莠不齐,参杂了很多越南花梨、老挝花梨、柬埔寨花梨等,因为生长环境导致这些东南亚花梨木与海南花梨木在材质与纹理上都有着天壤之别,价值更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场景二:用艺术与灵性的目光凝视黄花梨木
  海岩是不同凡响的人。
  他对某样事物的欣赏在感性之余,一定有更浓重的理性思考。
  心动只是一个引子,引发后来由衷的喜爱,是因为黄花梨木家具,被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了超越一盏案几一把木椅的内涵。明清时期创制的各种黄花梨木家具,造型与工艺上均达到木制器具制作的巅峰,用硬木表现弯腿弧度,在完美工艺之外,又是一道最有中国文人气质的精神世界的浓缩景观。八仙桌、官帽椅、花瓶挂钟保平安。对平与安的向往,对宁与静的渴望,对致远境界不懈的追求,完全在一间雅致的厅堂之中被诠释无疑,我们以不张扬为美德,内敛人所称道,黄花梨木家具便成为这场用心良苦的设计中最重要道具。托物寓意,中国人习惯用曲径通幽的方法言说内心诉求,于是,不管时光飞跑的多么快,现代有多现代,黄花梨木家具,站立在时间之外,始终是一种精神意境的表态。与此同时,西方时尚风潮所推崇的简约风格,与几百年前那些线条明朗绝无繁复的明清黄花梨木家具,竟有着殊途同归的美,这境况就好像某一日午后,你正坐在一张黄花梨木圆椅上,品茗闲话,忽然扑面而来一群奔跑的人畅谈简约。你便忍不住轻笑,说,这里,早已经简约了几个世纪。
  然而黄花梨木又是最有灵性的。海岩像爱护一个孩子一样,话锋一转,这样描述黄花梨木。他说最早看见元亨利店里的店员,随意坐在那些珍贵的椅子上,煞是心疼,忍不住问,结果店员笑答,黄花梨木与人息息相通,只有人与它交互作用,它才会越来越“精神”,对人体的清新功效才会越来越显著。他恍然大悟,从此更加乐意与黄花梨木家具自然交融。但是采访中,当编辑穿软底鞋踩上一把官帽椅想俯拍一个镜头时,他还是立刻警觉扭头,谨慎地问杨波,能踩么?快速反应能力、紧张呵护的心情瞬间“暴露”,也让在座的人心里惊诧  海岩对黄花梨木之喜爱,原来如此细致入微。
高手体验——用心感应黄花梨
  如果说海岩用艺术与灵性的目光注视黄花梨木,杨波则是在用心感应着黄花梨木。
杨波所开办的元亨利古典家具有限公司,主要以旧料翻新为主,因为海南黄花梨木已近绝迹,目前的材料来源,很大一部分是杨波深入海南黎族山寨,逐家搜集而来的。从黎族煮饭的锅盖,到锄地的犁把,杨波凭借自己丰富的阅木经验,淘金无数。但有时候,因为年代久远、使用不善,连杨波这样的大师都判断不出是否是真品海南黄花梨木,他便采取感应式方法来判断。熄灭屋内灯火,取少许木屑,用火点燃后闭目凝神,在宁静的氛围中静静体味木屑燃烧后散发出的香气,由内心做出直觉判断。杨波独创的这种内心感应式,很少失手。自然也让他得益匪浅。
  “黄花梨木是永远有生命的“,提及内心感应式,杨波有些动容,几次用手抚摸一盏黄花梨木几案,“黄花梨木被制成家具后,并不会因为离开土地而变成一块无生命的木料。它会随时间的流逝,慢慢吸纳自然天地气息,分泌它特有的油膜,防虫蛀防干裂,并释放对人体有益的香气,与我们的身体呼应着缓慢生长,可以说,黄花梨木是愈久弥醇的物件,而决非一块普通无生命的木头。”
场景三:玩家指南——选购黄花梨木家具的绝招
  海岩对于刚刚涉足黄花梨木家具领域的朋友,特别提出选购收藏的建议:
  一, 材质
  一如之前杨波所提到的,市面上的花梨木家具数目繁多,真正具有收藏与审美价值的,以海南黄花梨木家具为首。选择真正的海南黄花梨木家具很重要,对于初学者而言,刻苦的方法是多看经典明清家具珍品,看多了目光自然会“刁”,同时补充大量黄花梨木家具的知识做辅助。好的黄花梨木家具,无论是何种造型,总能给人整体和谐的美,看上去非常舒服;当然,有刻苦的方法就有讨巧术,如果你对自己的判断不够确信,可以去一些有品质保证的店面选购,像元亨利古典应木家具公司,在国内硬木家具业中属于佼佼者,元亨利的手工艺老师傅纯手工打造的黄花梨木四件套,已经被国家博物馆收藏,这既是对黄花梨木家具的肯定,也是对元亨利古典应木家具公司品质的肯定。
& &都说“相由心生”,一件黄花梨木家具的品相,很大程度上是由木料内部如云涌动的纹理、变换莫测的“鬼脸”决定的。“鬼脸”在杨波的口中被亲切地称为“打对儿”,言下之意一个节疤形成的鬼脸花纹中,以环绕两个小圈状的花纹为最好,像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一般,四周遍布细润精美的小花纹,有时候被人戏称胡须纹、毛发纹。一个上好的黄花梨木家具,这种鬼脸花纹越多价值越高,但是目前有很多家具属于“拼接”家具,把大量零碎木料通过高超的修补手段,整合为一个案面,并以正材的价格出售。对此,海岩连连摇头,说自己目前的“段位”仅仅是能判断出是否是海南产的黄花梨木家具,至于是否由零碎散料拼接而成还不能准确判断,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求助于行家里手杨波帮助鉴别。对于想收藏但一样缺少判断力的朋友来讲,海岩的推荐仍旧是“多看多观察”,即便不买,也可以去元亨利以及一些专业的古典家具店面浏览,很正规的黄花梨木家具店面,都会对家具是拼接还是整材有客观真实的说明,在正确指导下,看得多自然眼光刁。
  黄花梨木家具的工艺高低,主要是一种内力功夫的比拼,最讲究“量材而制”。因为黄花梨木“寸木寸金”的稀缺性,在制作过程中,要求制作者尽量吻合木材的原有形状进行家具打制,减少材料的浪费,这对家具制作者的想象力、规划力以及创造力都是一个考验;同时,中国古典家具还非常讲究天然契合,所有木料的衔接都不依靠桙钉类的器具,完全是木与木之间的嵌合与制衡,一件上好的黄花梨木家具,应该是没有一颗铁钉,依靠人的智慧与木的力量搭建而成,坚固耐用并流传几个世代的。最后一个考察黄花梨木家具工艺的标准,就是“面子”功夫,家具制作完成后,需要手工用砂纸细细打磨很多遍,直到木材出现光泽度,那些鬼脸花纹完全绽放,用手触摸后,有婴儿皮肤般细腻的质感,才算完成最后一道工序。
(28.85 KB, 下载次数: 1)
23:2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http://eddie2008.blog.artron.net
林海微澜&&紫黄文化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06 小时听众数威望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2积分UID62222
在线时间206 小时威望 注册时间积分好友帖子UID62222
本帖最后由 eddie 于
23:29 编辑
这张图片很有意思。图中的两张脸孔,在黄花梨圈子中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元亨利主人,杨波先生。
著名作家与黄花梨名人:海岩先生。
(28.85 KB, 下载次数: 2)
23:2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http://eddie2008.blog.artron.net
林海微澜&&紫黄文化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06 小时听众数威望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2积分UID62222
在线时间206 小时威望 注册时间积分好友帖子UID62222
以上文字原载《优雅》杂志2006年第四期。
实话实说,四年前的黄花梨,对很多人来说还非常陌生。
四年前的黄花梨文化,才刚刚起步。
所以,当时言之凿凿的一些内容,如今看来,也许多少有些需要去一去棱角,去一去火气。
先行者无疑值得后来人的无保留的尊重。
所以,窃以为黄花梨有今天的万众瞩目,首先要归功于元亨利的杨波先生。
http://eddie2008.blog.artron.net
林海微澜&&紫黄文化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06 小时听众数威望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2积分UID62222
在线时间206 小时威望 注册时间积分好友帖子UID62222
几个春秋过后,海岩先生因为黄花梨收藏而成为年度的文化人物。
海岩的“收藏瘾”:将黄花梨的气质蕴然于身中国网 .cn  时间:   
  日前,中华文化促进会公布2009年度文化人物,榜上有名。
  海岩此次载誉,并非如往年一样是因为他的小说和海岩剧,而是由于他对家具的收藏。
  “他倾其所有,尽一人之力,建立黄花梨养习馆;他恪尽文化之责,传承推广中国文化传统,静而不喧,为君子之所为。 ”颁奖词这样写道。
  几天前,在位于距北京市中心约半小时车程的“黄花梨养习馆”,海岩首次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并陪同我们细细参观。
  一位著名古董家具收藏家曾打电话给海岩:“有人问交趾黄檀是什么,我说是越南黄花梨,不知说得对不对? ”
  海岩随即回答:“不对! ”
  那位收藏家不解:“交趾是越南的古称,黄檀是黄花梨,怎么不对呢? ”
  海岩向他解释:“交趾黄檀是国家红木标准中越南红酸枝的正式名称。国家红木标准参考大英百科全书进行分类。红酸枝与黄花梨同为蝶形花亚科黄檀属。而黄檀属里面还有分类,比如酸枝类和香枝类。红酸枝是酸枝类,黄花梨是香枝类。交趾黄檀其实是蝶形花亚科黄檀属酸枝类里的越南红酸枝。 ”
  一番话直说得那位收藏家大为叹服,也说得听闻这个故事的我们十分意外。
  这一刻,眼前的海岩,不是世人熟悉的作家海岩、昆仑饭店董事长海岩、设计师海岩,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收藏家海岩。
  收藏者本人,已然将黄花梨的气质、文化蕴然于身
  北京东郊,距离市区约30分钟车程。大片大片的农田,数天前的积雪还未完全融化,空气清新。
  汽车轻巧地转了几个弯,在一座不起眼的小院子前停住了。青瓦朱檐的仿清四合院,古色古香。门前悬挂幽幽小小的一块牌子:“黄花梨养习馆”。
  海岩引我们进门。绕绕转转之后,一个宽敞的大厅忽然呈现在眼前:罗汉床、官帽椅、几案……满堂黄花梨家具,光泽如玉,纹理如画,散发悠悠暗香,令人陶醉。
  聊起黄花梨,海岩两眼放光,兴致勃勃。
  他将各式黄花梨家具指点给我们看:“这个叫‘如意云头’,非常漂亮。”“这是官帽椅,两边翘起,像古代官帽的帽翅。”“这把交椅非常符合人体力学,坐上去很舒服,还能折叠。”“明代的案桌多简洁,与现代几乎如出一辙。”“明式家具的腿足有‘柱脚’、‘虎爪’、‘鹰爪踩珠’,各式各样,栩栩如生。 ”
  他对黄花梨的木材特点了如指掌:“黄花梨在中草药中称为‘降压木’。《本草纲目》里说它能降压、清心、明目。”“你看黄花梨的横截面,中间是心材,外圈是边材。边材质地松软,心材质地硬、油脂多,只有心材才能做家具。人说黄花梨500年碗口粗,说的就是心材。 ”
  他还感怀黄花梨的“身世”,将掌故逸事一一道来:“黄花梨作为一个树种,在明末清初就已接近绝迹。不过,在1963年的上海博览会上,黄花梨木出现在海南代表团的药材展区。上海木器家具厂慧眼识珠,全部买下。随后,北京一家木器家具厂到上海参观交流时发现了这批黄花梨,回京后报告给国家林业部。很快,国务院组织专家赶赴海南考察,发现深山老林里还有少量黄花梨野生树木,当即砍伐,制作家具,出口赚外汇。最后的这批黄花梨就这样被人们热情高涨地‘杀死’了。我看过当时参与者写的回忆录,当看到他们描述着当年押着几车皮的黄花梨原木‘凯旋’回京的兴奋时,我心里只有悲哀。想想看,这放在现在,就等于杀了一卡车的大熊猫啊!不过也不能责怪他们,因为那个时候不可能有如今的环保观念……”
  在黄花梨的怀抱中,海岩滔滔不绝,时不时爱抚心爱的黄花梨家具,或投以倾心的眼光。收藏者本人,已然将黄花梨的气质、文化蕴然于身。
  对黄花梨一见钟情,到了拔不出来的程度
  海岩踏入黄花梨的世界,是机缘巧合,但似乎更是一种必然。
  10年前,室内装修正掀起“混搭风”,西式沙发配一个圈椅或木箱颇为流行。一天,海岩的几位同事提议去买点中式家具。据说河北香河的家具便宜,几个人便坐一辆面包车去了香河。在一个家具城中,海岩看中一个官帽椅,从1500元砍到1000元,这成了他购买的第一件中式家具。后来,有人打听到河北大城的家具更便宜,海岩和同事们又去那里买。
  回来的路上,经过燕莎的一家家具店。海岩说:“要不下去看看?”朋友郑重其事地说:“这个不能看,那里卖的是黄花梨,看了就拔不出来了。”海岩一向对自己的自制力非常自信,偏要下车一看究竟不可。
  结果恰恰是,海岩对黄花梨一见钟情,真的拔不出来了。多年后,海岩笑称自己“玩物丧志”,回想当年朋友的劝告,“后悔”道:“这个真不能看。 ”
  身为设计师,海岩对中国古典家具并不陌生,但直到接触黄花梨后才开始系统学习、了解中国古代家具,感受它的造型之美、工艺之美、材质之美。他研读大量有关书籍,每逢周末,必到京城各处传统家具集散地“报到”,一家家地徜徉品赏。每当稿费或薪酬到手,便兴冲冲赶去,抱得心仪已久的黄花梨家具,欢喜而归。
  至今在黄花梨收藏中共投入多少,海岩自己也不清楚:“总之这几年的绝大部分业余时间,绝大部分收入,都给黄花梨了。 ”
  黄花梨让他没钱买股票:“在我开始收藏黄花梨几年之后,股市就起来了。当时周围很多朋友拿钱进股市,而我却没有钱进股市了。”黄花梨也让他对名车豪宅不在意——朋友以好车炫耀时,海岩却在心疼地盘算,“这些钱如果买个黄花梨条凳该多好”。唯一略感抱歉的,是黄花梨让他的小说和电视剧创作拖延了速度,让热爱他的读者等的时间多了一些。
  收藏是一种瘾,让人快乐并痛着。其中,最大的遗憾是错过。因为黄花梨诱惑太大,海岩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去看黄花梨不带钱包,只带来回打车的钱。这样,看到中意的黄花梨家具,虽然心痒,但只能忍下。隔一周再去看,如果仍然爱不释手,回来后一心惦记,那么第三周就带上钱包:“但有很多次,第二周去看时,黄花梨就已经被人买走了……”
  当然,收藏中也有意外的“捡漏”。一次,拍卖行公开拍卖黄花梨家具,引来不少实力雄厚的买家。海岩本不抱什么希望,只是让进场的朋友帮忙看时机举牌,不用强求。果然,开拍后竞争激烈,海岩这方正准备放弃,没想到竞价对手被一个朋友的电话影响了注意力。拍卖槌落下,海岩获得了一份意外之喜。
  海岩收藏的黄花梨,达到了怎样的规模?一次,几位收藏界的行家探访黄花梨养习馆,对其藏品的数量和质量都发出了惊叹之声。
  艺术是有心性的,是敬自然、敬人类、敬天地的。但是现在有的艺术家不敬自然、不敬人类、不敬天地,只敬人民币
  自然,收藏的快乐不仅在于占有而产生的快感。
  对海岩来说,收藏黄花梨首先是一种美的享受:“黄花梨的纹路行云流水,华美而且绚烂;空灵飘逸,与中国水墨彩墨异曲同工;景自天成,与各种自然现象息息相关——千百年的风雨铅华,日晖月映,在她的光泽及木质之中留下鬼斧神工——台风扭曲树干形成的错节纹,枝杈疤结形成的鬼脸纹,还有麦穗纹、蟹爪纹、山纹、流水纹等等,古人运用各种仿生的想象将这些纹路比拟出来,足以让心领神会的美妙意境沟通古今。 ”
  除此之外,对海岩而言,收藏黄花梨也是亲近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对黄花梨越了解,越觉得这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可以看到很多中国文化的元素、中国文化的演变、文人心理的演变。这能陶冶兴趣,提高文化品位,增加历史知识。 ”在对黄花梨的一次次把玩以及大量的阅读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种种认知油然而生。
  这些认知,与书本中习来的不同,更形象,更感性,印象更深刻:“你瞧,黄花梨家具取自中国建筑的榫卯结构,造型看似简单,其实体现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比如,看这个圈椅的造型,不正是‘天圆地方’的体现么?又比如,椅子首先强调坐姿端正,其次才考虑舒适度,这些都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则的认识,反映了文化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志向。 ”
  收藏往往能激发文化思考。从黄花梨中凝结的古代智慧,联系时下的文化现象,海岩常常有妙语迸出:“在中式家具中常有‘以好充次’。比如这张黄花梨椅子的背靠,从正面看,是用小料拼接而成。但转到背面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整块大料雕刻出来的,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态度——既精美又不张扬,力求内敛。表面貌似普通,其实大器所成。不像现在有些人,家里很穷,但出门偏要拿一个LV包,以为炫耀。 ”
  在为中国古代的艺术成就折服时,海岩也对当前一些所谓“艺术家”颇多批评:“古代能产生伟大的绘画、家具、陶瓷、丝绸,是因为中国文化是儒、释、道三者合一。艺术是有心性的,是敬自然、敬人类、敬天地的。但是现在有的艺术家不敬自然、不敬人类、不敬天地,只敬人民币。做一个艺术品,这种人首先想的是我能赚多少钱,拍个电影前先想想是走票房还是走获奖路线。而没有了心性,怎么能产生入心的艺术? ”
  “一个人说‘爱国’,但如果他对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不了解、不喜爱,会真正爱国吗? ”
  “‘养习馆’这三个字,是我生造的。但我相信大家都能了解其中的含义。 ”话题转回到黄花梨养习馆上,海岩如此解释。
  说“养”,是因为黄花梨需要“养”,勤使用,勤擦拭,与人亲近,能让黄花梨家具油亮光润。而另一方面,黄花梨也在滋养着人,陶冶性情,习得文化。
  海岩与大收藏家王世襄神交已久。王世襄先生曾有一个夙愿——建造一座四合院,作为明清家具的博物馆。让那些古典家具按历史上的规例,陈设于堂厦厅轩,再现古人生活的完整画面,摹绘古代晨昏的浮世人烟。
  较之现代常见的博物馆,这样生活化的博物馆更容易让后人发思古之幽情,体验到中国文化的独特气质与中国士人的雅趣禅思。可惜,王世襄先生的这一愿想至今未竟,给后人留下无限期盼。
  建造黄花梨养习馆,正是为了完成王先生的这个夙愿:“我想尽我的能力建造这个养习馆,供人学习、体验和交流。我和我的家人说过,这个养习馆,我会留给社会,不留给子孙。 ”
  近年来,通过其文章、演讲、电视和网络传播,海岩对黄花梨艺术和中国传统木作文化保护与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出任中国木作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他撰写的万言长文《满城尽带黄花梨》更是成为许多人初识黄花梨,并由此喜欢上中国木作文化的入门读物。
  站在“2009年度中华文化人物”的领奖台上,海岩如此抒发自己的心声:“在人类的历史上,像我们中华民族这样几千年万劫不散,是历史所罕见、人类所罕见的,这依靠的是中华文化的凝聚力。现在,在全球化的时代如何做到和而不同,值得忧虑。一个人说‘爱国’,但如果他对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不了解、不喜爱,会真正爱国吗? ”
  海岩的忧虑之思,引发了场下经久不息的掌声。
  “很多人对我说,中国文化曾有过几次濒临灭绝的时候,但都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不要杞人忧天。我说,我们的历史从来没有出现过网络时代和全球化的时代,从未出现过外来文化处于强势地位的局面。资本的力量和传播平台的强大,正在将年轻人的心拉向西方。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所有人为中华文化的继续传承做出努力! ”
  走下领奖台,海岩接受媒体采访。有记者问,《阿凡达》你看过吗?海岩答,没看过,但是听很多人说不错。记者接着问,“你认为《阿凡达》这样的西方文化不好吗? ”海岩回答:“《阿凡达》是西方的优秀文化,我们中国人应当吸收它优秀的地方。但是它所传导的理念和中国文化并不完全一样。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文化的核心是英雄拯救人类,甚至是美国拯救人类,但是中国的文化提倡的是和谐,‘小我大公’,讲求共性、中庸,减少冲突,讲求彼此的相融。 ”
  海岩反问那位记者:“你觉得世界上只有美国文化,世界就美好了吗? ”记者停顿了一下,回答说:“我明白了”。
  “这时,我看到一直给我们录影的摄像师,一个时髦的年轻人,一手扛着机器,一手跷起了大拇指——这说明我说服他了。这让我感到欣慰。 ”海岩说。
  海岩的收藏经
  ●普通百姓搞收藏,我建议大家要注意三点。
  首先,所收藏的东西的价值,应该在全国(最好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一定历史延续的承认。比如翡翠、钻石、田黄石等,它们的价值是历史公认的,不因后人说不好而不好。譬如黄花梨是“木中之王”,黄花梨家具在中国有400多年、在世界有100多年被推崇备至的历史。世界上很多重要的国家博物馆和著名的私人博物馆都藏有明式黄花梨家具。
  第二,资源稀缺,最好具有不可再生性。野生黄花梨生长缓慢,一块黄花梨大材非千年而不可得。我们现在人工种植的黄花梨只能留给千百年后的人类享用。这保证了黄花梨价值不会高低起伏。只可能随着岁月流逝而升值。
  第三,真假易辨。不少古董真假难辨,外行的人往往上当受骗。普通的最好选择真假易辨的品种收藏。何谓真假易辨?比如啤酒,百威和青岛还是容易辨别的。但是矿泉水呢,一般人就辨不出来是哪种牌子。
  ●中国人对价值的认同往往首先来自材料,而材料必须具备四个要求,才具有实在的价值。那就是美丽、耐久、稀有、纯粹。黄花梨木的美丽众所周知。明末清初其野生林就已濒临绝迹,黄花梨与紫檀木并列硬木之首,有万年不腐之功。因此,没有拼补掺假的黄花梨家具,其价值是比较可信的。
  ●我收藏起步晚,收藏古董黄花梨已错过时机。当时一个明代的黄花梨座屏拍卖价已达数百万美元。我想,收藏的范围越小,进步越快。在一块土地上深耕细作,就能自成一“家”。我写小说的时候,就专写公安题材,把一个题材写深、写好了,就有存在的意义。收藏同理。很多人的收藏杂而不精,反而事倍功半。我在收藏的最初就定了一个范围,在中国传统家具(也就是明清家具)范围内,主要研究学习明式家具。在明式家具中,主要收藏黄花梨家具。在黄花梨中,主要收藏新仿黄花梨家具。因此,当前在收藏新仿明式黄花梨家具的人群中,我的收藏是有些影响力的。
文章来源: 解放日报责任编辑: 雨悦
http://eddie2008.blog.artron.net
林海微澜&&紫黄文化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06 小时听众数威望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2积分UID62222
在线时间206 小时威望 注册时间积分好友帖子UID62222
请留意这个说法:
他(海岩)还感怀黄花梨的“身世”,将掌故逸事一一道来:“黄花梨作为一个树种,在明末清初就已接近绝迹。不过,在1963年的上海博览会上,黄花梨木出现在海南代表团的药材展区。上海木器家具厂慧眼识珠,全部买下。随后,北京一家木器家具厂到上海参观交流时发现了这批黄花梨,回京后报告给国家林业部。很快,国务院组织专家赶赴海南考察,发现深山老林里还有少量黄花梨野生树木,当即砍伐,制作家具,出口赚外汇。最后的这批黄花梨就这样被人们热情高涨地‘杀死’了。我看过当时参与者写的回忆录,当看到他们描述着当年押着几车皮的黄花梨原木‘凯旋’回京的兴奋时,我心里只有悲哀。想想看,这放在现在,就等于杀了一卡车的大熊猫啊!不过也不能责怪他们,因为那个时候不可能有如今的环保观念……”
http://eddie2008.blog.artron.net
林海微澜&&紫黄文化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06 小时听众数威望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2积分UID62222
在线时间206 小时威望 注册时间积分好友帖子UID62222
坦率地说,在下对这一“明末清初绝迹说”,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六十年代突然发现说”,以及随后的“海黄人工林说”,多少有些保留。因为觉得:论点需要论据的支持。
绝迹说迄今为止还只是一个“说”,历史上是否有可靠与可考的文字记录作证?
大概欠奉。因为从前的花梨,前面缺一个黄字。
花梨还远远未到“绝迹”的地步。
所以,“明末清初”的所谓“绝迹”,窃以为说不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为什么黄花梨制明式文人家具到了满清中后期突然断了香火?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反正没有可靠与可考的证据说:因为黄花梨“绝迹”的缘故。
http://eddie2008.blog.artron.net
林海微澜&&紫黄文化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06 小时听众数威望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2积分UID62222
在线时间206 小时威望 注册时间积分好友帖子UID62222
其次,六十年代突然发现说。
“在1963年的上海博览会上,黄花梨木出现在海南代表团的药材展区。上海木器家具厂慧眼识珠,全部买下。随后,北京一家木器家具厂到上海参观交流时发现了这批黄花梨,回京后报告给国家林业部。很快,国务院组织专家赶赴海南考察,发现深山老林里还有少量黄花梨野生树木,当即砍伐,制作家具,出口赚外汇。最后的这批黄花梨就这样被人们热情高涨地‘杀死’了。”
这个说法,窃以为是否也是一个“孤说”?或者“孤证”?
因为在这所谓的“最后的黄花梨”之后,海南黄花梨的制品,依然层出不穷。
比如海黄算盘,以及种类多多的海南当地民用制作。
感兴趣的同好,请拨冗看看这个帖子:
林海微澜:漫话紫黄-随语收藏:海南黄花梨旧算盘图考
http://eddie2008.blog.artron.net
林海微澜&&紫黄文化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06 小时听众数威望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2积分UID62222
在线时间206 小时威望 注册时间积分好友帖子UID62222
在这个帖子里,(林海微澜:漫话紫黄-随语收藏:海南黄花梨旧算盘图考)
在下通过对迄今依然为数不少的陈年海南黄花梨算盘的对比,得出以下结论:
1. 海黄算盘的制造年代,从文革开始以前一直到文革结束以后,保守地说,从上世纪六
& & 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宽松地说,从五十年代到1988年海南建省以前。
2. 考虑到海黄算盘的存世数量,在下不认为有所谓“最后一批海黄”被国家与1964年收购的说法。
因为这所谓的“最后一批海黄”,之前在下曾在某网站见到有说:
最后一批被国家收购,国家同时于六十年代在海南栽种为数众多的海黄人工林。
因为有这些“海黄人工林”,所以制造了这些为数多多的“海黄算盘”。
http://eddie2008.blog.artron.net
林海微澜&&紫黄文化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06 小时听众数威望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2积分UID62222
在线时间206 小时威望 注册时间积分好友帖子UID62222
实话实说,在下对黄花梨,原本只是个唯心的喜欢。
只不过实物见得多了,觉得这“海黄算盘材质为六十年代栽种八十年代砍伐的人工林”说,实在是太过于一厢情愿。
于是无心插柳,好好弄了个究竟。
于是从海黄算盘的铭牌上看出了破绽。或者说,看到了历史的真实记录。
文革前的海黄算盘,铭牌上的文字是:
琼山县日用制品厂出品
厂址:府城镇新华路
文革期间的铭牌文字:
红城日用制品厂出品
地址: 琼山县红城镇
文革结束后的铭牌文字:
(商标图案)
琼山县日用制品厂出品
厂址:府城镇新华路
请参见铭牌的图片如附。
(137.17 KB, 下载次数: 0)
18:38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86.29 KB, 下载次数: 2)
18:38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15.96 KB, 下载次数: 3)
18:38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http://eddie2008.blog.artron.net
林海微澜&&紫黄文化
13 / 21 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省黎志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