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ALPHA的立式电视支架支架

宏碁Switch Alpha 12评测 配i7也能无风扇!
[摘要]这款产品的意义在于成为了无风扇与高性能不妥协的先例。有理由相信,在它的带领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腾讯数码讯(周硕)对于开发轻薄本的厂商来说,追求性能还是追求轻薄,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追求性能意味着你需要为产品配上风扇进行散热,追求轻薄那么一般只能选择酷睿M或者更差的处理器降低性能,以防止产品过热。难道就没有一个更好的平衡点了吗?在今年宏碁美国发布会上亮相的Switch Alpha 12是个例外,它最高配备了i7处理器,但却是个地地道道的无风扇二合一本。就连最新的Surface Pro 4也没能解决的问题,Switch Alpha 12是如何实现?这成为这款产品吸引我最核心的点。
正在加载...
外观篇:造型设计很“Surface”宏碁Switch Alpha 12微软Surface Pro 4目前在市场上的变形二合一本,主流的设计就只剩下360度翻转和磁吸可插拔两种模式。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翻转本更受欧美用户喜欢,而磁吸模式更受中国和亚洲用户青睐。但从总销量上来说,磁吸式设计的Surface Pro系列又是目前所有二合一本当中卖得最好的。所以如果厂商选择做二合一产品,选择怎样的形态,采用怎样的变形模式,肯定是经过全球市场调研,针对市场侧重点不同,认真思考的结果。不管怎么说这款宏碁Switch Alpha 12采用了磁吸式的可插拔设计,对中国用户来说是个好事儿,在可插拔这个形式设计中多了一个选择。外观设计上,宏碁Switch Alpha 12给人的感觉就像是Surface Pro系列的一个翻版。平板端与键盘采用磁吸触点连接,轻轻一吸就连接好了,并且在使用上,键盘盖同样可以将磁吸的部分翻折过去吸在屏幕上,以保持稳定。尺寸采用12英寸设计,如果比对Surface Pro 4,你会发现,它们的机身尺寸几乎一模一样。机身材质方面,Switch Alpha 12采用的是金属拉丝背盖,拥有出色的金属质感。不过整机并不是CNC切削工艺全金属材质,机身采用了中框+背盖的传统思路,中框部分采用的材质是工程塑料。可能是基于成本和整机重量控制双重考虑的结果。似乎目前市面上的轻薄本和二合一产品采用拉丝材质的产品越来越少了,流行趋势又回归到了磨砂和类肤质触感上面,Switch Alpha 12用相对传统的手法保持差异化,应该还是有所考量的。美观度方面,我个人的感觉是并没有Surface Pro 4类肤质的处理看上去简洁,所以视觉的惊艳感稍微差一些。外观方面与Surface Pro系列最大的不同来自于支架的设计。Switch Alpha 12的支架采用的框架设计,你可以更轻松的用手拉出支架,同时也正因为这样的框架设计,占用空间集中在机身的周围,所以对机身的厚度影响会降到最低,而相对来说Surface Pro 4则采用盖板形支架,这样即使盖板再薄也会对整机的厚度造成一定影响。另外这款支架支持0-150度大范围翻转,这意味着你可以很自如的设置使用角度,不会使用起来很局促。对框架结构支架的设计我个人的感觉还是比较不错的,在细节的一些体验上我们后续再详细说。在机身的尺寸和重量方面,前文提到它采用12英寸设计,而实际的三维尺寸为292.1mm×201.4mm×9.5mm(带Cover厚度15.9mm),对比Surface Pro 4的292.1mm×201.4mm×8.45mm(带Cover厚度13.4mm),二者仅在厚度上有细微差别。有意思的是,虽然二者机身尺寸面积几乎完全一样,但是屏幕尺寸Switch Alpha 12为标准12英寸,而Surface Pro 4为12.3英寸。重量方面Switch Alpha 12裸机重量900g,带Cover重量为1.2kg,对比Surface Pro 4的786g,带Cover1.08kg略重一点点。便携性上二者非常接近,但是准确来讲Switch Alpha 12并没有体现出优势。配件方面,Switch Alpha 12提供了一个手写笔、一个键盘盖和一个适配器,相对于Surface Pro 4键盘盖单卖来说,键盘盖成为标配还是非常厚道的。另外值得一说的是Switch Alpha 12所提供的电源适配器体积非常小巧,比较便于携带,不过并没有像Surface Pro 4一样提供一个USB充电插口,比较遗憾。总体来说,宏碁Switch Alpha 12的外观造型设计和支架设计很“Surface”,可能是早就看过了类似的设计,所以它所带给我的视觉冲击也并没有很强烈的感觉,便携性方面比较不错裸机只有900g,但是相对于同类产品并没有突出表现,外观方面只能算是表现平平吧。体验篇:带USB-C接口 安静无风扇产品的细节体验部分,我打算从几个大的方面来讲,首先是它的屏幕,然后是接口设计、接着是键盘和触控板、其他一些重要细节,最后是散热效果。下面咱们首先来说说屏幕。宏碁Switch Alpha 12采用了一块12英寸的IPS屏幕,屏幕的分辨率达到的2K水平。作为一款瞄准Surface Pro 4的产品,这样的屏幕配置是必要的。通常来讲Acer笔记本产品的屏幕都是色彩偏暖的风格,艳丽度也比较好,这样的显示效果会比较讨眼球喜爱。在Switch Alpha 12上面我看到了同样的情况,屏幕的清晰度非常好,色彩表现比较鲜艳,但是并没有过度饱和,整体体验比较不错。之前咱们说到Switch Alpha 12的屏幕是12英寸设计,而Surface Pro 4是12.3英寸,但是二者在机身的尺寸上却又几乎完全相同,原因何在?实际上仔细看产品的边框你会发现,Switch Alpha 12的屏幕边框确实要比Surface Pro 4更宽一点点。而且更有意思的是,虽然视觉上并不容易察觉,但是Switch Alpha 12的确是右侧边框比左侧边框更宽一些,屏幕上方的摄像头也有些偏左并不是居中设计,而屏幕下方的Logo又是居中的,整体稍微有点不对称的感觉,挑剔的处女座要是见了估计要疯。顺嘴提一下摄像头配置,前置200万像素,后置500万像素,实际效果嘛,笔记本上带的摄像头你懂的。与所有产品一样,能用,但别抱有太多幻想。接口设计上,不少轻薄本的做法是能省就省,为了轻薄不顾一切。但是Switch Alpha 12在接口的丰富度上还好。机身提供了一个USB3.0接口和一个USB-C接口,通过新老两种接口配合使用,用户能够方便的接驳各种现阶段的主流设备,也可以同时为未来可能出现的设备提供先决条件。相比较Surface Pro 4提供的miniDP+USB3.0的接口组合,我认为Switch Alpha 12更实用一些,也更具前瞻性一些。机身主要按键都设计在机身的左侧,包括一个开关/锁屏按键,一对音量调节按键,一个Win键,没错是Win键。由于屏幕的下方在键盘折叠磁吸固定的时候会遮挡,所以宏碁直接将Win键集成在了机身的左侧,这个思路还是挺有意思的。不过对于刚刚上手的用户来说,会比较容易与音量键搞混按错,估计需要适应几天才能一次按准确。宏碁Switch Alpha 12的支架微软Surface Pro 4的支架尴尬的电源位置说到接口和按键的部分,有一个细节我觉得不得不提,那就是我们之前提到了框架式支架的优势在于,将空间占用挪到机身的周边,而避免了在机身厚度上的损失。但其实这样做如果从接口合理性方面去考虑,又是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所在。因为机身的下半部分边框可以翻折,所以接口没有办法设计在这里,于是连同电源接口,音频接口在内的接口都必须出现在机身的上半部分,于是在我们连接电源使用的时候就必须是照片里这样的。虽然接口位置高一点并不会对使用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放在较低的位置更合理。所以一个设计好坏其实很难定义,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会有不同结论,很难做到面面俱到那般完美。另外,机身左右两侧接口下方,隐藏在支架侧面分别有一个螺丝孔,用不干胶贴纸覆盖,长期使用有不干胶贴遗落的可能,而且我觉得这个设计稍微显得有点草率。这两个贴纸隐藏在支架里面,并不起眼,但是细心的用户一定会发现。宏碁Switch Alpha 12的键盘盖Surface Pro 4的键盘盖作为一款磁吸式二合一产品,键盘设计好坏直接关系到合体后的使用体验,键盘和触控板也是我们日常使用中最常接触的部分。究竟宏碁Switch Alpha 12的键盘盖好用么?首先,键盘盖是配套赠送的,这要比Surface Pro 4需要单买来的靠谱。其次,键盘盖从外观和整体的材质来看,它给人的感觉和微软那款键盘盖非常像,背部触感也完全一样,估计供应商或许都来自同一家。所以类似的优点和缺点也都体现在上面,优点就是完美的触感,低调沉稳的视觉感受。缺点也很明显,容易沾灰!再说说键盘的触感,上手这款键盘,我才发现,虽然外观与Surface Pro 4很像,但是键盘的手感确实不一样,这款键盘的键帽弹性相对来说压力克数更大,弹性更强。键帽同为全尺寸键帽,但是键帽的表面没有内凹弧度,是纯平设计。我个人还是更喜欢带有一点点弧度的键帽,贴指尖的感觉更好一些,当然这东西因人而异。值得一说的是这款键盘盖是不带有背光的,这点比较遗憾。触控板可能是我对这款产品最不满意的地方之一,触控板本身采用的不是磨砂玻璃材质,但是滑动和定位都很流畅,不过按键的手感相对偏艮一点,有的时候有一种不是很确定是否按键成功的感觉。相对来说我还是更喜欢Surafce Pro 4键盘盖那种利落的触感。接着要讲的是这款产品最核心最重点的部分了,就是它没有风扇!有人可能会说了,市场上没有风扇的产品很多啊,它怎么就特殊了?!没错市场上的无风扇笔记本、二合一本是有不少,比如最近挺火的华为Matebook,但是只要仔细看这些产品的配置你就会发现,它们无一例外都采用Core-M(酷睿M)处理器,相对来说Core-M处理器的性能偏低,大概只有普通i3低压处理器的70%左右,所以采用Core-M处理器的产品才得以用无风扇的方式单靠真空铜管散热。但是i系列处理器不一样,性能和功耗迫使产品必须带有风扇进行辅助散热,这是一直以来不变的规律。所以购买i系列处理器,你就必须要忍受风扇长期吹风带来的灰尘堆积,以及夜深人静的时候呼啸的风扇声音。但今天宏碁Switch Alpha 12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微软Surface Pro 4有明显的散热开孔我手上拿到的这款宏碁Switch Alpha 12是一款i7顶配的机型,而它完全采用无风扇设计,而是内置了一种宏碁独家研发的水冷系统,宏碁官方将这种技术命名为Acer LiquidLoop冷却技术。无需风扇散热带来的最大优势就是避免了风扇带来的噪音,其次就是机身完全封闭,不会产生灰尘积聚。就目前市场上的产品现有技术来说,这无疑是一项革命性的突破,就连微软最新的Surface Pro 4、苹果MacBook Air也没有能够做的技术,宏碁Switch Alpha 12做到了。我有理由想象,自宏碁Switch Alpha 12开始我将开启无风扇使用i系列处理器的时代,性能和散热需求将有机会得到更好的平衡。我认为每一项科技的进步,可能改变产品带来更完美体验的创新都应当得到鼓励和认可,对于宏碁Switch Alpha 12无风扇这个专属特性,我只想表达内心中最美好的赞美。当然,技术好归技术好,咱们还要实际的体验一下无风扇散热的效果究竟如何才行。待机状态下,机身是冰凉的,这个没有什么问题。但当我特意开了一些负荷比较高的应用时,比如游戏什么的,机身的温度果然还是明显上升,而且热量主要集中在机身的右半部分,左半部分是凉的,这说明主要发热的CPU应该在右半部分。继续跑了一会儿游戏之后,机身右半部分的温度基本维持在50度左右,这个温度摸着有点烫,但好在我们平时用的时候是放在桌上使用,我们的双手不会收到任何干扰。对比Surface Pro 4采用风扇散热,温度的确更高一些,但是Surface Pro 4的优势也并不明显,毕竟机身也挺烫的,半斤八两吧。最后在细节部分我想说的是配件手写笔,先不说好不好用,只看了一眼外观,我就觉得它输了。或许是定位的风格不同,宏碁Switch Alpha 12的触控笔看起来更像是一支真正的笔,造型普通,就连笔夹看上去也与5块钱的英雄钢笔一个样。使用体验上倒是和其他触控笔没什么两样,笔尖流畅但不打滑,拇指部位的按键清脆,手感舒适。与Surface Pro 4配套触控笔唯一的功能不同是不带尾端的OneNote快捷键。手写笔通过一节AAA电池供电,通过旋转可以进行电池更换。性能篇:2K最高画质流大致畅运行LOL在硬件配置方面,这台送测的宏碁Switch Alpha 12搭载英特尔第六代酷睿i7-6500U处理器、256GB金士顿SSD以及8GB内存,整体配置在轻薄本当中是比较高端的机型。值得一说的是这块256GB的金士顿SSD,实际容量达到了237GB,与理论值256GB相差不多,算是硬件配置上额外的福利吧。第一项测试是CINEBENCH R15,这是一款业界公认的通用测试软件,能够较为准确的衡量CPU的处理性能,通过测试,我们看到这款宏碁Switch Alpha 12在该测试项目中多核得分为296分,单核得分为126分,整体表现基本满足i7-6500U的平均表现。相比较更主流的i5-6200U,单核性能提升达到了18%,多核性能提升却只有4%。所以普通用户在选择配置的时候,我想大可不必选择最高端的i7配置,i5应该最够使用。我们再来看一下SSD,宏碁Switch Alpha 12配备的是金士顿的256GB SSD,金士顿SSD一般比较稳定,但是极限性能似乎没有办法与三星媲美,这是我对金士顿SSD以往在笔记本产品上表现的印象。通过AS SSD的测试,我们也看到这款金士顿SSD的最大读取速率在510.95MB/s、写入速率在314.40MB/s,整体处于一个比较主流的水平,比建兴、闪迪某些SSD有一定优势,但是相比MacBook和Surface Pro 4所采用的三星SSD在极限速度上有一定差距。不过要说实际体验,其实都差不多,开关机依然迅速,程序响应也很快速,日常使用应该很难体会出明显的区别。分辨率中高画质接着我们来测试一下显卡性能,其实说是显卡并不准确,因为轻薄本一般都只配备核显,这款i7-6500U处理器内置的核显是HD520,这与i5-6200U是完全一样的,也就是说在我们购买i7和i5版本的时候,只要你不纠结CPU部分那点点提升,其实游戏和图形性能基本没有区别。从测试的截图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当开启《英雄联盟》之后,我将画面首先设定在分辨率中高画质上,画面的流畅性很不错,可以在70-80帧左右。分辨率最高画质而当我们将画质进一步提升至分辨率最高画质之后,游戏对线时候的帧数掉到了55-65帧左右,基本保持了一个比较流畅的状态。对于《英雄联盟》这类显卡要求比较入门的游戏而言,HD520足够你流畅爽玩了。最后咱们来说一下续航表现,宏碁一直给我一种比较朴实的感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官方的产品描述,官方总是很忠实的提供细节描述,比如机身的厚度,官方一般会提供最厚的厚度,续航也会按照实际的使用往实际测试值去说,不像一些品牌,有6小时续航,硬要靠把屏幕降低低负荷的方式吹成10小时。对于这款产品,官方提供的参考续航时间是8小时。而我在测试的时候,将屏幕设定为50%中等亮度,节能模式,循环播放1080p高清视频,最终得到的时间是7个小时左右,这个实测值与官方给的8小时还是比较吻合的。虽然全天使用不充电似乎做不到,但是工作时间断续使用8小时看来问题不大。总结:配i7也能无风扇!相对于其他行业,笔记本行业技术进步相对比较缓慢,每年值得拿出来讲的技术也就那么几个,一只手数的过来,其中有绝对价值的还不多。如果说2016年排出5个笔记本最关键的创新技术,那么宏碁Switch Alpha 12的无风扇配i7的设计绝对算得上一个,这款产品的意义在于成为了无风扇与高性能不妥协的先例。那么我有理由相信,从宏碁Switch Alpha 12开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用一种完全无风扇无噪音的散热方式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单从产品角度来说,宏碁Switch Alpha 12的确也是一款难得的二合一产品,2K屏幕、USB3.0+USB-C接口配置、框架式支架设计,该有的部分都做的比较到位,挑不出来大的问题。但是硬挑些小细节也有,比如塑料中框、接口位置并不是最合理等等。总体来说,无风扇散热技术领先业界,外观设计稍微缺乏一些灵气是我对这款产品的综合印象。目前官网只有i5-4GB-256GB一种配置机型,售价8699元。而同等配置水平的Surface Pro 4在官网售价高达9688元。相对来说,价格上有一定优势,适合看好Surface Pro系列但是又非常在意风扇噪音和灰尘积聚的用户选购。
[责任编辑:shuozhou]
还能输入140字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Alpha支架与Excel支架的临床对比研究--《吉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Alpha支架与Excel支架的临床对比研究
【摘要】:研究背景及目的:冠心病(CHD)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其治疗目的在于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改善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减少缺血发作和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冠心病的治疗主要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及冠状动脉旁路手术(CABG)等,其安全性最高的当属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其主要并发症为术后的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为药物洗脱支架(DES),其他新型支架虽前景广阔,但目前技术尚未成熟。鉴于目前冠脉内支架存在的种种问题,近年来人们的研究热点转向了采用生物相容性更好的聚合物以及更好的药物释放控制的DES。本试验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评价药物洗脱冠状动脉支架系统(Alpha Stent)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44例有明显心绞痛或明确缺血证据的冠心病患者,年满18-75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24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3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4例。根据置入支架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Alpha组)和对照组(Excel组),每组各22例。入院后行相关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后在术前24小时给予负荷剂量阿司匹林(300mg)和氢氯吡格雷(300mg)口服,均经桡动脉或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两组共置入Alpha支架32枚,Excel支架27枚。术后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每12小时皮下注射,3-5天;阿司匹林100mg、氢氯吡格雷75mg及他汀类调脂药物,每日一次口服辅助治疗。9个月后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及其他相关检查。观察两组术后的心血管终点事件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介入相关资料及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所见结果、心电图、心彩超变化等。定性数据以例数(百分比)表示,定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将P0.05定义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初次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关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9个月后来院复查,患者心电图及心脏彩超对比情况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心绞痛复发率为10%(2/20),无主要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心绞痛复发率为25%(5/20),有1例发生主要不良事件(心肌梗死)。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比较,两组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率相同,其中试验组无再狭窄50%病例,对照组出现1例再狭窄达90%-95%,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药物洗脱冠状动脉支架系统(Alpha Stent)在冠心病的近期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但因样本量有限,目前尚不能明确其是否优于Excel支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R541.4【目录】:
中文摘要5-7Abstract7-12第1章 引言12-14第2章 综述14-21 2.1 介入治疗技术及特点14-17
2.1.1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14
2.1.2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14-15
2.1.3 高频旋磨术15
2.1.4 冠状动脉内定向旋切术15-16
2.1.5 冠状动脉腔内斑块旋切吸引术16
2.1.6 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16
2.1.7 超声血管成形术16
2.1.8 射频血管成形术16-17
2.1.9 药物球囊17 2.2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17-19
2.2.1 冠脉支架发展历史17
2.2.2 冠脉支架分类17
2.2.3 冠脉支架相关并发症17-18
2.2.4 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机制18
2.2.5 冠状动脉再狭窄的预防与治疗18-19 2.3 展望19-21第3章 材料与方法21-24 3.1 研究对象及分组21-22 3.2 试验材料及方法22-23 3.3 观察指标23 3.4 统计学处理23-24第4章 结果24-28 4.1 基线资料比较24-25 4.2 介入资料比较25 4.3 复查情况比较25-28第5章 讨论28-30第6章 结论30-31参考文献31-36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36-37致谢3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樊冰,魏盟,沈学东,娄大元,李清,钱菊英,贾如意,林贻梅,张高星,姚瑞明,戎卫海,陈灏珠;[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7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春怀;许鑫华;朱天兵;闫学良;姚康德;;[J];材料导报;2007年02期
赵宏伟,贾云,刘火安,戴传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董希兰,罗慧春,蒋军;[J];护理学杂志;2001年11期
樊冰,魏盟,沈学东,潘翠珍,陈灏珠;[J];中国临床医学;1999年03期
赵宏伟;王贵学;戴传云;;[J];生物技术通讯;2005年06期
秦艳秋;;[J];实用全科医学;2007年09期
王海清,曹林生;[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9年06期
赵宏伟;王贵学;危当恒;龙光;;[J];医用生物力学;2006年04期
丁士芳,张运,张梅,周炜,陈文强,陈玉国,李继福;[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学萍;;[A];第二十二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五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春芳;[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孙国举;[D];中南大学;2006年
葛颂;[D];四川大学;2006年
吴卫;[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震;[D];昆明医学院;2006年
叶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蚁楷宏;[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徐慕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张世亮;[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张宗扬;[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倪钧,沈卫峰,张建盛,胡健,张奇,张宪,郑爱芳;[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4年05期
易勇,陈玉成;[J];心脏杂志;2003年06期
张新霞,崔长琮,许香广,胡雪松,方卫华,黄建平;[J];心脏杂志;2004年06期
樊冰,魏盟,沈学东,娄大元,李清,钱菊英,贾如意,林贻梅,张高星,姚瑞明,戎卫海,陈灏珠;[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7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成育玲;;[J];职业与健康;2011年22期
马淑红;凌娇奴;;[J];内蒙古中医药;2011年20期
宋杰;张译心;白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34期
申铁梅;陈凌;杨满青;林丽霞;;[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1年S1期
吴忠;王圣;乔平;廖旺;吴清柳;吴明;;[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1年S1期
乐人;;[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1年09期
曾祖荫;吴正潭;杜可贤;潘启义;阳洪奇;;[J];贵州医药;1984年05期
佟万仁;刘廷茂;王作尧;郭躬太;刘玲爱;牛淑洁;;[J];吉林医学;1984年05期
苏国达;;[J];云南医药;1986年02期
刘春兰;蒙传文;;[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199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任桂芝;修运强;蔡智荣;林淑美;张宁宁;朱霞;;[A];第二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李定良;巫相宏;;[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王莉娜;智宏;朱一;张钰;成浩;张学宁;张珍;王蓓;;[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李烨;孙兰军;;[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王齐齐;邱原刚;;[A];2007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陈锁平;吕继有;;[A];第四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张静云;王玲;;[A];第二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代芬;张艺;;[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徐传和;;[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张叶萍;顼志敏;刘红;陈国良;谢爽;段兵;黄一玲;李一石;;[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泽;[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温馨;[N];大众科技报;2007年
胡春松 胡大一;[N];健康报;2007年
宋丽华;[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吴志;[N];健康时报;2010年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 戴瑞鸿 终身教授;[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上海市仁济医院心内科
何奔;[N];上海中医药报;2008年
文都;[N];大众科技报;2005年
于斌;[N];大众卫生报;2004年
朱国英;[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秀锦;[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郭亦杰;[D];中南大学;2010年
孙贵香;[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8年
Cyprien MBA MBA(恩巴);[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汪奇;[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徐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周圣华;[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屈岚;[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钰;[D];昆明医学院;2010年
方叶青;[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建;[D];浙江大学;2010年
严建军;[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邢燕;[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吴志勤;[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张涛;[D];南华大学;2010年
张伟伟;[D];中南大学;2010年
严鸿雁;[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曹蕊;[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龚厚文;[D];泸州医学院;2010年
何德全;[D];汕头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acbook 立式支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