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阻塞了“宽人民银行货币信贷科”向“宽信贷”传导

宽货币转向宽信贷债市面临压力 建议观望等机会
  宽信贷支持稳增长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51万亿元,同比多增1.0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考虑到春节因素1-2月合计信贷增量有所平滑。但随着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出清,经济持续承压,基建和房地产的信贷支持力度将有望保持,经济下行期的信贷增量刺激短期内有望延续。意见明确加强预调、微调,引导货币信贷平稳增长,我们预计全年的信贷计划将维持宽松以支持稳增长的目标。
&&& 华创证券认为债券市场面临的宏观环境已经从前期的宽货币转向了宽信贷,信贷冲动可能对债券市场形成趋势性的压力,因此任何利于信贷扩张的货币政策放松对债券都会形成压力。目前利率易上难下,信贷扩张如果持续,将继续改善市场对经济的悲观预期,并强化风险偏好的进一步回升。而本周到期资金巨大,一级市场也面临供给的继续上升,因此建议机构继续观望,多看少动,等待机会。
(责任编辑: 王宏贵)
分享文章到
1500万理财高手都在看评论:宽货币尚未传导至经济复苏_财经评论_新闻频道_全景网
评论:宽货币尚未传导至经济复苏
  尽管宽松政策推动房地产销售等需求面数据持续回暖,但向生产面传导机制并不顺畅,经济依然维持疲弱格局。根据六大发电集团日度耗煤量推算,发电量同比增速跌幅在10月进一步扩大,反应生产活动低迷。因此,我们预期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与上月基本持平,仍然不到6%。
  6月以来,信贷与社融出现显著加速投放态势。6月至9月,社会融资总量平均保持了1574亿元的月度同比多增量。考虑到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影响,广义社会融资总量月均同比多投放量达6160亿元。虽然货币政策宽松推动信贷与社融的加速投放,但实体经济尚未出现企稳迹象,宽松政策向实体经济传导效果明显滞后于以往。宽松货币政策传导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实体经济投资意愿不强。
  经济下行压力之下,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在持续降准降息之外,继续通过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专项金融债、产业债发行加速等多种方式引导金融体系过量资金进入实体经济。10月地方政府债融资额为4823亿元,继续保持月均5000亿元左右的水平,而产业债月发行量同比增长一倍至1.25万亿元。同时,专项金融债拓宽投资领域,通过股权投资制造业、新能源等多个领域企业,发挥杠杆作用,撬动企业融资需求扩张。宽松货币最终将落实到实体经济,推动实体经济资金面持续改善,通过带动实体经济投资回升发挥重要稳增长作用。但这一转导会在多长时间内体现出来尚待观察。
  消费品通胀继续放缓,工业品价格延续大幅通缩格局。猪肉价格回调带动食品价格下行,导致通胀压力从8月以来持续减缓。而小麦、玉米等粮食价格在近期出现明显下跌,粮食价格下跌一方面将直接导致食品价格放缓,另一方面作为禽类饲料原材料,将带动禽肉价格下降,粮价下行可能增加通胀放缓压力。在整体需求维持疲弱环境下,通胀将继续维持偏弱格局。
  宽松政策将持续加码,推动经济企稳回升。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宽松政策将继续加码。继续多种方式引导金融体系过量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推动社会融资总量扩张,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瓶颈缓解将推动投资回暖,发挥重要稳增长作用。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将继续发力,通过加大财政赤字以及与宽松货币政策相配合,推动经济逐步企稳。而决策层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意图不变,资本流出压力之下将不断通过降准补充国内流动性,预计四季度依然有可能进一步降准。
主办方欢迎投资者的广泛意见,但为了共同营造和谐的交流气氛,需提醒投资者的是,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内容不得含有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攻击性的、缺乏事实依据的和违反当前法律的语言信息,相关重复问题不再提交。
(请登录或输入用户名提问,并遵守相关规定)
正在努力加载...建信基金:387号文落地 变相降准牛市行情延续
手机上阅读文章
  央行12月27日晚间正式发布387号文正式版《关于存款口径调整后政策和管理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决定将非金融机构和同业借款纳入存贷比,但无须缴纳准备金,要求央行各分支密切监测市场流动性变化。  表示,央行此举相当于变相降准3-4次,有助于存贷比下降,释放巨大信贷投放空间,对构成重大利好,助推牛市行情延续。29日开盘后,沪深两市高开,沪指在银行、等板块的带领下一度站上3200点关口,创出近五年指数新高。  解读1:短期流动性被释放。  10 月末非银机构对银行债权合计11.1 万亿,依照央行计入各项存款后存款规模124 万亿,不考虑贷款端变化静态看行业整体存贷比下降5个百分点,理论上增加可贷资金近6万亿~7 万亿,但最终银行信贷投放是否明显增加仍受资本充足率和风险偏好制约。目前中小行率为18%,大行存准率为20%,非银行同业纳入一般存款本应缴纳存准约为2万亿,暂不缴存准相当于3~4次降准的效果。  解读2:货币政策的操作思路转变。  货币政策将从之前的放松货币操作为直接刺激银行放贷,即绕过“宽货币”直接进行“宽信贷”。今年以来央行通过定向降准、MLF、PSL等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宽货币”,即向银行体系内投放流动性意图实现“宽货币”向“宽信贷”的传导,但是效果不佳。目前的操作更加偏向于直接实现“宽信贷”。  解读3:缓解商业银行季末揽储引发的资金面波动。  此次央行的红包是普惠性的,大中型银行和部分小行受益于本身同业业务的强势及资本运作能力,获益更大一点。然后银行新年就可以腾出手来做一些诸如信贷资产证券化提速,地方版AMC扩容等工作。当然,存贷比口径调整缓解了部分存贷比“吃紧”银行的揽储压力,利于稳定季末资金面。  解读4:市场期待的降息降准可能低于预期。  本次将同业存款缴纳准备金比率暂定为0,则不需要央行降准对冲同业存款新增缴准,再一次缓解了市场关于降准的预期。  解读5:助推股市牛市行情,利好。  央行通过增加银行信贷投放空间,提升银行盈利潜力,使得存贷比松绑预期更加强烈。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同业优势明显的商业银行及其他存贷比较高的股份制银行板块的投资机会。通过估值水平来看,银行板块沉寂多年后的修复行情刚刚启动,仍有源源不断的资金进场,低价“扫货”的行情将持续。虽然29日市场收盘银行股冲高回落,但是不改银行股投资机会,投资者也可借助蓝筹指数基金,如指数基金()、建信上证社会 联接基金、建信深证基本面60联接基金或选股能力较强的,如股票基金、基金进行投资。  解读6:二级表现优于一级债基。  央行此次发文绕过“宽货币”直接实现“宽信贷”,可能不通过先向银行间市场提供流动性这一“宽货币”过程,从而在流动性上不利于债市;二是,如果这一“宽货币”过程得以实现,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则经济企稳预期增强,支持债券市场的弱经济基本面预期被打破。结合市场化及存款保险制等政策考虑,都是在加大银行竞争的条件下倒逼银行提高风险偏好增加贷款投放,从而解决前期的“宽货币”向“宽信贷”传导机制不畅问题。一旦实现了大量信贷投放,则经济有望企稳。具体来看,二级优于一级债券基金。二级债基可以投资股市,在股市整体向好、债券市场利空因素逐渐聚集的环境下,二级债基可能有更好的表现。   解读7:对偏利好。  货币基金主要投资于同业存款和其他的短融产品,一方面同业存款利率随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同向变动,资金面偏紧张时货币基金年化收益率更高;另一方面该政策将货币基金的同业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并且这部分同业存款不需要缴纳存款准备金,对商业银行更具有吸引力,从而有利于同业存款利率抬升。
(责任编辑:DF073)
[热门]&&&[关注]&&&
ABCDFG H JMNPQRS XYZ
网友点击排行
12345678910123456789101234567891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客服邮箱:|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
CopyRight&&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沪ICP证:沪B2-&&网站备案号:沪ICP备号-1
ABCDFGHJKMNPQRSTWXYZ
举报原因: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中国金融格局今年一季度转为“宽货币、宽信贷”_网易新闻
中国金融格局今年一季度转为“宽货币、宽信贷”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新网7月26日电 今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刊载了社科院对中国今年上半年经济形势跟踪分析,分析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可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其中就包括与生产增长速度相比,货币信贷增长速度仍然偏高。
  分析指出,目前货币总量增长较快,2006年5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19.1%,增幅比上年同期高4.4个百分点,连续12个月超过央行设定的预期目标。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同比增长14%,增速比上年同期高3.6个百分点。货币供给的过快增加造成信贷的过快增加,截止到5月末,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1.16万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比去年同期高3.6个百分点。全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约为1.78万亿元,同比多增了7939亿元,而央行全年的信贷投放指标仅为2.5万亿元,前5个月就达到了全年计划的71%。
  分析还称,M1和M2两个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仍延续背离的趋势。M1和M2增长率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存款结构的变化,构成M2主体的银行存款的增长率远远高于构成M1主体的活期存款增长率。此外,基础货币增长率的逐渐回升,也成为M2增长率快速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贸易与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导致国内基础货币大量投放,加大了货币供给的压力。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尽管个人、企业、商业银行持汇额度和头寸均有所放开,但市场主体多倾向于短期结汇。“双顺差”不断转变为外汇储备,中央银行需要以外汇占款的形式大量投放人民币资金,扩大了人民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增长又通过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机制转化为货币信贷的增长。2005年“宽货币、紧信贷”的金融格局,在今年一季度转变为“宽货币、宽信贷”。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币信贷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