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怎么做教学两学一做任务分解表表

长度不能超过200个字
顾泠沅教学任务与案例分析
出席今天这个报告会的,有尊敬的中陶会的领导,还有全国各地陶研骨干成员。今天非常高兴参加这样一个报告会。现在暑假刚刚开始,到处都在搞教师培训,我跟大家打个招呼,我已经连续三天作报告,所以今天我稍微要轻一点。今天下午还要去华东师大为三十名骨干校长作一个报告。昨天向西部直播报告六个半小时,喉咙有点累,只好轻一点。???今天这个报告我考虑来考虑去,选什么内容。陶行知研究会,大家都有相当高的水平。我了解下来,这次培训班是中小学的校长,教师居多,大家都很关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当前的教学工作中怎样贯彻,所以我想选择当前教育改革中比较热点的问题讲一讲。?我是从当教师开始的,当过幼儿园3463426教师、小学教师,也当过中学教师,现在也在大学里带研究生,带了十名博士,主要是研究教育的。特别是我到上海市教科院工作之后,跟国际上教育改革的前沿领域也有一点接触,我有一个感觉,我们的教育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特别是最近李岚清同志一个报告,讲到一个出口,一个入口,一个中间段。所谓入口,课程与教学,这个很重要;所谓出口,考试与评价;所谓中间段,那就是教师培养与培训。这三个问题对当前教育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联系国际上的前沿讲一讲,现在国际上许多知名的教育家在关注什么,关注我们的学校生活,关注我们的课堂。特别是素质教育,要落实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其中特别要落实到课堂里面。所以今天我选了这样一个题目,即《教学任务与案例分析》。现在案例分析在很多省市正掀起一个热潮,通过教育中的案例来理解先进的教育思想,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准。这个题目在上海讲的时候是八个小时;在南市区还给3000名教师整整讲了一天,在杨浦区给4000名教师也是讲了整整一天。今天我想用两个小时,尽量以扼要的方式把它讲完。???现在基础教育的教育改革,有一个很重要的走势,就是在寻找解决教学问题的大的策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最后的落脚点,是教学问题用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它。当然对教学过去我们有个误解,认为“教育”是德育,“教学”是智育。其实教育学上不是这样理解的。什么叫“教学”,是德智体美劳几育实施的具体的途径、方法。我到教科院工作之后,跟西方国家、发达国家一接触,发觉许多教育家都在关注具体实施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这可以说是成了一个大趋势。???有人说过,医生的真功夫在你会不会看博?那么教师真功夫在哪里呢?我认为教师的真功夫主要在课堂上。上海有一个知名的教育家吕型伟同志在70年代给我说过这个话:你是一个管理工作者,或者局长,到学校里去,有内行与外行之区别。外行看看学校的样子,看看房子造了没有;内行要进课堂。他说,不进课堂,呼吸不到学校教育改革的新鲜空气。如果我们的教育研究,教育管理脱离了课堂,那将会高原缺氧。他说,最近也去看看学校,学校可以把它的理念讲得很高,但如果要看问题的话,一进课堂就会露馅。由此可见课堂改革的重要性。譬如我们高举着素质教育的大旗,但有时去课堂看教学,觉得不行,不是那么回事,是在对付考试。???课堂教学很重要,其重要性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的一个文件中曾加以强调。这个文件中唯一重复两次的是这么一句话: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教师素质的重要性,这两个问题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对于一所学校来说,随便怎么强调都不会过份。正因为这个问题重要,所以我今天选择讲教学任务,讲教学工作的案例分析与方法。一共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可能枯燥一点,从根子上来说,叫做什么是知识,什么是学习,教学任务现在产生了哪些变革。第二、第三个问题会具体一些。?一、什么是知识,什么是学习及当前教学任务的变革??学习这个问题,牵涉到什么叫教育。教育是要克服人类的无知与克服人类的陋习。教育就承担着这样一个神圣的任务。从知识的角度说,现在对知识的看法正在产生一种变化。当前上海市正在开展第二轮课程与教材改革,其出发点是对知识的理解有一种新的看法。过去教育学一个是讲“知识”,还有一个是叫“能力”。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能力也很重要。后来有人用现代信息论的技术来研究这个问题,认为知识可以在学校里传播,一个一个点,叫知识点,但是教育绝对不是一个传授知识点的问题。有人学到了几个知识点,可以融会贯通;有人学了几个知识点却贯通不了,因此知识点还要增加,增加后才可以把知识点连贯起来。信息论研究这个问题后,认为学习一个是获得知识,第二个是获得一种主观的冗余,能把知识贯穿起来。而更重要的可能是一种主观的冗余度。到后来心理学研究,认为知识有两种,一种明确得很,写在书上的;还有一种,书上写不了,含在个人经验之中。有很多能力,如我们现在提倡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这些能力可学,但是很难教。有的东西可以意会,而不能言传。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一类知识叫显性的知识,写在书本上的知识。以往的凯洛夫教育学,讲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现在看来这样理解知识不对。除了书本上的显性知识,还有一类知识叫隐形知识。最近,从哲学认识论的高度把知识划分成两个明确的类别,并建立了一个模型。???去年我到美国去访问,想了解发达国家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经验。谁知我们的教师听他们上课听不懂,他们的教师听我们上课也听不懂。他们听了我们国家的课,从幼儿园到高中,他们说了一句话,幼儿园还可以,小朋友还在活动,还有点趣味;小学已经有点紧张了;初中不怎么样,高中是不忍心看下去。我们到美国去看他们上课,看不懂,好象在玩,不是在学习,好象在做一件事情,有多少知识含量,也看不懂。到后来去硅谷这个地方,美国当时的总统克林顿的科学和教育顾问跟我们说,我们现在对知识怎么看,我们对现代人才的培养怎么看。我细细想一想,这些看法与陶行知的观点是十分接近的。陶行知强调要会做人,会做事。克林顿的科学教育顾问有一个观点,并根据这一观点建立了一个模型,这个模型是一座冰山。大家知道,冰山浮在水面上的只是一个小的尖尖,水下是一大块。浮在水面上的尖尖,我们叫它明确的知识,可以写在书上,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解决“什么是什么”,二是解决“为什么是这样”。主要是一些事实的知识和原理的知识,也就是以往我们十分关注的书本知识。这当然是重要的。但是还有一类知识你没有看到,在海平面之下,这种知识叫默会知识。水面上的知识是可以言传的,水下面的知识是只能意会的,领悟的。一个人的创新能力要靠领悟力,理解力。默会知识不能用语言来传播,但却是一个人很重要的真功夫。在座各位都是教师,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也如此,这个教师上课特别好,为什么?因为他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只可意会的理解力与领悟力。默会知识解决两个问题:你怎么想的,你怎么做的。这个总统科学与教育顾问叫布朗,他讲完了我也听不懂,就请他举例说明明确知识与默会知识。他举了个例子,有个大学生,物理系毕业了,问他牛顿力学懂不懂?他说,懂的;相对性懂不懂?回答也懂的,书上有的。甚至量子力学,书上也讲到过。布朗说,我认为,同这个人吹吹牛还可以,但是现在发达国家需要的人才,是要他会做牛顿力学的实验,会推动科学的发展,这个很重要,这里就有一个创新的问题,实践操作的问题。于是,他们在挑选人才的时候,一般都放在晚上九点,当然对他的学历是已经了解过了。在晚上九点,请一个这方面的专家跟他对话,不断地对他提问,看他能不能想,能不能做,创新能力就存在会想会做之中。至于选在晚上九点,是要看这个人晚上九点精力是否跟早上六点同样充沛。如果是会想,会做,晚上九点精力仍十分充沛的话,这样的人我们是要用的。而一个不会想不会做,到了晚上九点就委靡不振的人,绝不能用。他就是这样一种观点。这个问题延伸到中小学基础教育,他认为传授水面上的明确知识固然重要,而让学生学会水面下的更多的默会知识也十分重要。???从理论上分析,明确知识有三大特征:一是可以编码,编成章、节,有系统,有逻辑性;二是可以传递的,老师可以传递给学生,一代传承一代,可以共享;三是这些知识是可以批判的,也就是可以反思的。明确知识是很重要的,但对默会知识过去我们研究太少。可以这样说,凯洛夫的教育学,主要解决明确知识的学习问题,课堂、书本、教师。现在看来,要培养高素质的、能想能做的人才,还要求对海平面以下支撑知识冰山的那一块默会知识有所分析,有所掌握。默会知识有两个特征:一是成于个人经验,是存在于每一个学习者头脑里的,具有个体性,所以现在要强调学生主动地、自主地学习,经过培养,有人能力就是比较高,有人就是比较低;二是这类知识是嵌入于实践活动之中的,贯穿于做的过程、实践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中间的。你离开了上述过程把它提取出来,它就蒸发了,不存在了,它具有很强的情景性。陶行知就十分强调一边学习知识,一边做事,在做中间要想的。因为离开了做的情景去想,这块知识很难发展。经过概括,默会知识一个特性叫个体性,另一个叫情景性。现在上海市的课程改革为什么要有学生自己研究,自己动手做,自己活动,甚至是社会活动,考察大自然的活动,道理恐怕就在这里。默会知识这一块是可以支撑明确知识的学习与发展的。现在各方面都在研究默会知识。默会知识的学习与明确知识的学习,方式方法是不一样的。默会知识的学习有它的基本结构,大体的意思是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工具性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基本判断,提供一些线索、一些细节、一些部分,然后让学生集中一个目标,解决一个问题,或完成一个项目,完成一个任务。在这个过程中间,个人将所有这些整合起来,这个方式就是默会知识学习的基本方式。这一提法最早出于1956年匈牙利后裔的英国哲学家勃兰尼,他讲了一句话,说我们所知道的东西比我们能够说出来的东西多得多。对他这句话,在座各位可能都会有同感。譬如一个教师,你去请一个人来,教他怎么上课,他回去就成优秀教师了,这不可能。只有在教育过程中去拼博、去领悟,才能成长为一个优秀教师。他的教学经验比他能说出来的要丰富得多,多的这一块能意会而不能言传。因此勃兰尼认为,实践技能也好,科学创造也好,很难诉诸于文字。怎么当一个教师,只有去实践当一个优秀教师的知识。同样,科学发明创造,主要根源于理解力,而主要不是根源于明确知识。勃兰尼提出这一问题后,开始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后来,到1996年,联合国有一个OECD组织,即国际经合组织发布了一个重要的报告:《1996年科学技术与产业展望》,其中多次重点强调,隐性知识,默会知识在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别重要的意义。你要发展科学、你要发展技术、你要发展产业,对默会知识要予以充分重视,而且跟基础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这一思想从本源上说跟陶行知的既重思考、又重做,我认为是非常一致的。???由此出发,现在理论正在重构什么叫学习,什么叫教育。现在面临这样一个转折的时代,所以中央提出要着重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这与深入研究知识、学习、教育有直接的关系。从此导致我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哪些转变呢?大概有五个转变:一个转变,原来凯洛夫的教育学,基本上是教师作为一个主体,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现在新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每个人的经验积累,学习对象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就显得十分重要,教育主体中教师单一主体发展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提法,叫双主体,教育是两组主体相互之间的作用。这个问题过去一直没有说清楚,开始是教师主体,有主导作用,后来有点偏向,变成学生主体,教师站在旁边看。这个问题争论很大。如果学生是主体,教师站在旁边看,哪教师的作用、学校的作用怎么发挥,是个问题。我曾经请教过知名的哲学家,现在教育界有人提学生是主体,有人提教师是主体,还有一种提法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哲学界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呢?这位哲学家说,您去查一查哲学大辞典。我去翻了,说是矛盾的双方,起主导作用的一方为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到底谁是主体呀?我就继续请教,问他,那么您的看法呢?他说,从哲学的角度看,人跟环境相比,人总是主体。教育是个特殊的过程,有两个团体,一个团体叫教师,一个团体叫学生,都是人,不是物,因此应该两个都是主体,但是在教育过程中两个主体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主导与主体不在一个层面上。于是他再分析,教师是主导性的主体,学生是发展性的主体。我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什么叫主导性的主体?教师作用的对象是学生,学生作用的对象是谁?学生作用的对象是自身。这样一来想清楚了,教师作用于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作用于自身,为了自身的发展。因此我们后来在1997年为上海起草第二期教育改革行动纲领时,选取了一句话:学生发展为本。我不大赞成提学生为本,学生发展为本的提法比较符合教学规律。现在教育部和李岚清的报告也用到了以学生发展作为我们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国家过去有点偏颇,因为我们是儒家文化,尊师重教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但我们在尊重学生这一点上是有欠缺的。大家去看陶行知著作,陶行知非常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现在,我们要尊重教师,但也有一个尊重学生的问题。我到西方国家去,看他们教育上的创造性。他们为什么有创造性,因为对学生非常尊重,而且“尊重”二字是微言大义,三个基本含义:要尊重学生的需求,学生有需求才能参与,才能进步;要尊重学生的现有状态,不能拔苗助长;要尊重学生发展的可能性。这个问题有难度的,包括我们的家长,因为现在是独生子女。我碰到很多家长,子女生下来总认为是神童,后来进幼儿园进行各种各样的训练,有的稍微出现一点毛病,有点不行了;随着年龄增长,遭到的挫折也多了,这时才看到,每个孩子的发展的可能性是不一样的。有的可以往这条路上走,有的可以从那条路上走,尊重他的发展。不过在美国考察,临走的时候,我观察美国,我认为他们是尊重有余,对孩子尊重他的发展已经到了放任的地步。临走时美国的教育官员问我对美国的教育怎么看,我说你们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你们对孩子有点放纵,恐怕这就是你们基础教育没有搞好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同意我的意见。他们对孩子放纵到想不学就可以不学。我们不是这样,我们对孩子要求比较严格,尊重他们有点欠缺。我们和美国各有有各的长处和短处。有人问我的观点是什么?我的观点是比较赞成前苏联一个教育家马卡连柯的提法。马卡连柯从中小学教师做起,转变了大量人们认为不能教育培养的学生,使他们成为人才,并且培养了许多优秀学生,写了很多著作。有一次,真理报说要宣传他的教育思想,报纸上不能长篇大论,问他能不能用一两句话来概括自己的教育思想。他不愧为真正的教育家,略加思考,他就讲了两句话:我成功的诀窍,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请同志们注意,他在“要求学生”前面用的是“尽可能多地”,而不是“尽可能高地”和“尽可能严地”。他用的是“多”。翻他的著作,什么叫“多”?就是对不同的学生随时随地提出适合于他发展的目标,不断地提出来,而且对不同的学生提得不一样,每个阶段提法也不一样,并适合于学生的发展。教师有这个功夫的话,学生就上去了。尽可能多地尊重孩子,学生自己能办的事情,老师尽可能不要包办代替。现在家里家长包办代替,到了学校老师们包办代替。他们自己能作的要让他们自己做,这才是尊重他们。一个是要求,没有要求的尊重是放任,但没有尊重的要求会使学习成为一件苦事,效果也不好。两者的辩证统一很重要。所以教育是两个主体,当然这个提法不是我想出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报告,这个报告是法国的总理不做总理后组织专家对15年世界教育状况的总结,说教育实际上是一组主体对另一组主体的相互作用。那就是双主体。前一组主体很多情况下是一个人,即教师;后一组主体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群人,即学生。它的具体的含义,一个是对学生要有要求,而且这个要求要适切,随时随地;第二就是对学生要尊重,能做的要让他们自己做。不然的话他得不到一个锻炼的机会。这是一个转变观念。??第二个观念的转变,什么叫教学过程。教学原来是单一的影响。孩子上学有个通俗的说法,去干什么,去读书去了。书本知识学习,单一的影响,这就叫教育。原来是这样的,也是抓住了重点的。现在看来不对,除了读书这个单一影响之外,还有其他两种影响。这方面大家去翻陶行知的著作,说得很多。读死书,死读书,不对的。教学是通过三个不同的影响的共同的作用,一个是通过书本,这是要的,不读书也不行;第二个是通过实践活动,也就是做,包括思考性的,包括操作性的;第三,人是人群,人与人之间,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通过集体的合作这样一个途径来提高学生做人的能力,提高学生协作与竞争的能力。所以现在看来,教育不是单一的影响,而是三种不同影响的共同作用。现在心理学都在研究,一个人怎么从新手变成熟手,以前叫看你怎么做,然后我来做,这都是很重要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手段。教育是多渠道的。现在的学习,至少有书本学习、行动学习、合作学习。这是第二个观念,即教育的渠道不一样,多了。现在当教师,不单是教书,你还要教人,育人。过程也比较清晰了;书本,要的;还有,通过做,通过实践,通过行动;还有在合作交往中间学习。???第三个要点,学习是可以通过言传,老师讲给学生听;还有一种是意会的,领悟的。意会这个东西很难捉摸,他怎么想的,你怎么知道。他做出来给你看了,你怎么说呀,很难说,很难诉诸文字。因此现在教育改革中间出现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办法,就是把默会的成份显性化,显示化。这成为一个可开发的重要的教育资源。这一资源的开发有几个要素,一个是观察,培养孩子的观察力;第二个是对话,脑子里想的东西通过对话可以让人知道,所以课堂上对话的质量高低,可以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还有一个,我要在这里提倡,教师的研究方法,是要做大量的案例。学生接受知识的案例,学生做一件事情的案例。案例怎么表述出来,案例有一个清晰化的过程。这些东西可以把默会的成分显性化,一显性,就可以加以分析,加以检讨,加以应用,加以反思,以改进这个学生的策略与行为,增进其理解力与领悟的能力。所以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资源在哪里?在这里。教育产生了一个新的任务,关注在实践活动中的观察、对话和案例表述以表述清晰化的方法,使得默会的知识能够外显,显示出来。它一显示,我们就可以对它作分析,对它作检讨,对它作应用和反思,从而改进学生的策略与行为,增进其理解力与领悟力。教育很重要的是理解和领悟,现在教育有这样一个任务。???第四个观点,关于人的学习,不是一个单一的结构,而是分布式的。大体描述下来,是这样一个分布式的东西,在一个框架上面,一、二讲的是明确知识如何学习的,这方面我们国家做得还是可以的;三、四讲的是意会的知识如何学习。左边一、三,是个体学习,独立思考,个人学习,但是现在还要有一个,右边的二、四这两块,那是在集体活动中间学习。所以现在教育改革,改来改去就是在正确处理上下左右的关系上。你细细地去思考一下好了,原来是讲书本知识的,现在还要讲一点怎么思考,怎么想的,并设计一些活动;原来是学生独立思考,一个人学的,现在考虑合作中间怎么搞,集体怎么协调,怎么有点竞争力。这个叫做分布式的学习结构。但是现在在座各位,研究陶行知,研究我们教学改革,现在最前沿的领域,包括我所知道的,前沿在哪里?不在提出一个默会知识,不在提出一个集体活动,而在于怎么正确处理两对关系。这是最前沿的研究。提出来容易,难在你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个关系,怎么取得一种合理的平衡。大家去看陶行知著作,他不是片面的,并不是只讲默会知识,不要书本知识,也不是只讲集体活动,不讲独立思考。现在研究的前沿仍然在这里。这个关系你怎么合理的处理。这里我想举四个例子,说到我们研究中的一些偏颇。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常常是一波三折,会走弯路,不是象柏油马路笔直的,往往有曲折。???第一个例子,我们看到一些问题,倡导一些方向,必然出现一些偏颇,然后达到合理的平衡状态。以往我们中国的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倒是很好的,但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低。不仅国内有这个问题,国际上也有这个问题。于是在十二、三年以前,国际上提出一个口号,把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心,美国人、日本人、英国人都这样提。所以他们编了大量的教材,这个教材不搞体系了,搞一个一的个问题。怎么发现,怎么分析,怎么解决问题。这个想法好不好?我个人认为这个想法很好,不过有点理想化。打掉了原来的体系,把教材编成一个一个的问题,学生思考的活跃程度提高了。但是七至八年实践下来,发现一个问题,基本知识概念不扎实,因此解决问题的水平也不高。出问题了,一波三折。基本技能没有熟练掌握,进行新的探索的基础不够。于是在美国的网上,从前年(1999年)开始大量的讨论这个问题。讨论的结论是一条,看来要把基本技能、概念理解和问题解决三者平衡地摆在一个很好的位置上。大概在1997年,我去北京开会,教育部组织的,请了很多专家,各国都有。其中一个专家是美国人,叫舒尔曼。美国有一个组织叫卡耐基基金会,这是美国最大的教育促进基金会之一,前任主席叫波义尔,对中国人非常友好,他说世界教育没有中国教育是不行的。后来他得癌症死了,第二任主席就是舒尔曼,他继任后到北京开会。在会议中途,他问,上海有个人,姓顾的,有没有来?他们说来了。他说我要和他个别谈一下。我去了,问他什么事,他说,我们美国的基础教育没有搞好,特别是基本技能,基本概念的掌握上很有问题。我们明年要组织一个团到北京,到上海。到上海我们想找你。我说我们现在在向美国人学习,你们培养创造力厉害,怎么你们也要向我们学习呀?他说是呀,我们两家,你们的长处是我们的短处,我们的长处是你们的短处,看来我们来,你们过去,可能会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途径。在这个时候我跟他说了一个笑话。我说我们中国有个寓言,叫一个和尚吃馒头,吃了第一个馒头没有饱,吃第二个,第二个还不饱,吃第三个,吃饱了。吃饱了就要发议论,说早知道第三个馒头能使人吃饱何必要吃第一个、第二个。舒尔曼听了说,哎呀,这个寓言太好了。他说,在我们美国,有一个教育家叫加涅,加涅认为教学是三个馒头,第一个叫做概念;第二个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连接,叫原理;第三个叫做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认为解决问题能让人吃饱,所以在美国专门搞解决问题,结果第一、第二个不吃,并没有吃饱。你们中国人大概也没有吃饱,因为你们始终在吃第一、第二个,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原理。看来三个馒头还值得研究。回来以后我就向上海教委的分管主任讲三个馒头。他听了问我,顾老师,那你说三个馒头怎么吃?每个馒头咬一口,怎么办?我说,这个问题本身如何取得平衡,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三者的组合应不一样,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布局。现在我们只有第一、第二个馒头,没有第三个馒头,肯定是个问题癌?恐怕我们在这方面要动点脑筋。后来我又去美国,碰到舒尔曼,他印象很深,一见面就讲“三个馒头”。不过这个人很机灵,他说“顾老师,你们中国人是吃馒头的,我们美国人不吃馒头。”我说:“你们吃什么?”他答“我们吃三明治。”三明治是可以夹起来的,讲究营养的。孩子吃的三明治的夹法跟成人吃的三明治的夹法是不一样的。这里就有讲究。不同的年龄要有不同的夹法,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共同研究。现在最尖端的研究,不是用问题解决、分析问题来取代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是三者在不同的年龄段怎么取得平衡。这个问题是前沿问题。???第二个例子。现在孩子对上课越来越不感兴趣,不晓得什么道理。大家有没有这个感觉。大家看报纸上公布了一条消息,全国最大的从零到十五岁孩子学习情况或者叫素质的调查,调查下来两条结论:一条是孩子很有个性,现在的孩子比以往的孩子有个性,这一条可以是长处;第二条普遍对学习不感兴趣,特别是对学校现有的课程不感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对许多学科的兴趣是下降的。这是什么道理,这是个大问题。没有兴趣怎么能学好功课、天天向上呢?国际上早就遇到这个问题,不是我们国家独一无二的问题。所以大概在十一、二年前,国际上提出一个口号,这个口号是有点偏颇的,即“要从兴趣出发。”上课都要搞兴趣,我们去美国真看不懂,明明一堂数学课,老师拿了一大筐红的线、绿的线和各种折的纸到教室里,让孩子们玩。这种经验还在北京介绍过,说孩子们没兴趣,要引起他们的兴趣。这种做法我不大赞成,这里面知识的含量究竟有多少癌?一会红的,一会绿的;一会是涂颜色的,一会是用线来缠的,花了许多时间。对孩子,我的想法是,要象节约粮食一样来节约孩子的时间与精力。不能浪费孩子的时间和精力,要让他们成为人才。我和在北京介绍这种做法的人争论,我说“你这种说法好象有点过分”。一直争到晚上十点,我还精神很足,他有点疲倦了,我说要继续争下去,后来他就说实话了。他说,“在美国我是教数学的,边上一个班级在讲故事,讲故事讲得很精彩,还可以放个电影给大家看,我在这里讲数学很枯燥。美国的孩子,你枯燥他就不听你了,走到那边去听故事了。我的教室里人越来越少,他的教室里人越来越多,校长就要找我了。因此我没有办法也要搞得很有趣味,做点游戏也好。”所以我想学习国外的东西要看看他的背景,我们国家没有这个情况,不可能出现这个教室三分之二的人到另一个教室去。我的意思是,没有兴趣不行,应该培养兴趣,但不能走偏颇。结果在美国七、八年以前发现一个情况,即“知识不总是好玩的,知识也不总是有趣的。”学习在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因此到第三步是平衡,研究哪些知识是长期有效的核心知识,这个要加强,但是学习的兴趣也要培养,两者取得平衡是个重要的办法。???&第三个例子。原来我们说,学生中学毕业有知识,不会做事情,不会应用知识,因此强调要加强中小学应用成分的训练。这一点对不对?我完全赞成。原来我们只有知识一块,知识哪里来的,怎么应用,不清楚。所以人才到社会上后要碰到困难。但接下来就出现了偏颇,每堂课都要从应用出发,讲一点很小的知识也要从很大的背景出发,课堂上也有浪费哪。李岚清副总理最近举了一些例子,因为要追求应用,课堂里举了一些例子,这些例子学生都没有接触过,跟他的实际不相吻合。特别是最近的一些公开课,凡是公开课首先是应用,然后再到知识,形成一个新的程式。实际上到后来发现,不能一味地强调运用,运用的情景往往是复杂的,综合的,有的时候是混乱的,不可能讲物理,运用时只牵涉到物理,可能牵涉到化学知识,可能牵涉到计算的知识,也可能牵涉到文科的知识,它是综合的。应用情景的复杂带来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困难。第三步到平衡阶段,对应用的情景要作教学的加工,如学生不理解应用的情景,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情景上,知识反而丢掉了,忘记了。对应用的情景作合理的教学加工,是老师应考虑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譬如说做中学,有的做非常复杂,要经过教学加工处理,使做适合于不同年龄的学生。不加工处理,学生反而对做的条件和过程很感兴趣,或者不理解,而对真正要他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没有着落。这又是一个平衡。???第四个例子,我们现在强调合作,学生要交往,合作,讨论。这个提法对不对?对的。现代社会合作非常重要,但是有个情况,我们有没有发现,现在去听课,课堂里很多都要四个人一组讨论,一节课讨论的次数很多,开始探查,这也是好现象。有一次我去听课,是上海某区一小学的课,三十分钟的一节课。老师讲了一段,然后组织讨论,讨论时前面的要转过来的,四人一组,转来转去一节课转了六次。三十分钟转了六次,热闹是热闹,好象是多了一点。外行看,这是合作教学,很好。转了六次,转回来,还要心静一静,再听老师讲,其中的浪费究竟如何,这是一个问题。还有,我带了一个采访机,四个人一组讨论,究竟讨论了一些什么,录下来回去分析。一分析,不得了,没有什么讨论,而只是随便说话。前两个月我到香港去,香港教育署的官员说,香港的教育质量现在稍微有点问题,叫我去参加香港新课程的讨论,然后看香港的学校。我对小学感兴趣,因为小学中一半左右是用合作教学的,就是一组人在一起讨论,这个课堂就叫讨论式。我想我不便随便发表意见,就邀请了香港当地的一个专家一起去。听完之后,讨论倒是讨论的,学生也在动手,也在做。但是有个情况,孩子说话的声音很大,执教的老师手上都拿了一个话筒,老师不用话筒,盖不过吵闹的声音。然而再去看看一个组一个组真的讨论了没有。譬如说,他要讲一个重量,用巧克力和其他糖的重量作比较,一听孩子们在讨论巧克力好吃还是糖好吃。由此可见,合作学习,方向没有错,但如何正确与独立思考取得合理平衡是个问题。五、六年前美国发现一个情况,所有班级都提倡合作学习以后,发现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己思考的能力下降。有没有道理,有的。譬如说四个人一组的讨论,必定要作出安排,四个人中要有一个人很能发言,有两个可能不大会发言,如果四个人都不会发言,排在一起就不行了。因此课位是要重新排过的。大家不信去仔细看一看,拿个录音机去录一下,录下来的情况表明,原来全班五十个人,老师说话下面人听,在小组讨论中是一个人说话,三个人听。甚至发现有时某个老师讲概念讲不清楚,这时就说,同学们,你们讨论一下吧。老师都讲不清楚,让学生讨论?也许学生会超过老师,但经常如此也不是个好办法。因此如何正确处理独立思考与合作教学,什么情况之下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怎样做才有效率,这个问题值得研究。教育绝对不要搞形式。我最近跟吕型伟同志讨论一个问题,我说我们现在实施素质教育,要返朴归真,真正地解决一些问题,而不是搞一些热热闹闹的形式。实际上老师心里有数的,我这个是弄给你看的,真正起作作的不是这个。???我讲了这几点,我的意思不是反对合作教学,不是反对应用,不是反对问题解决,而是怎么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其中都有一对一对的关系怎么取得合理的平衡,这是现在教育改革、教学研究中的一个尖端的、前沿的问题。?第五,我简单说一说,现在学习上有一种技术,即多媒体技术,这种新技术为师生之间的交往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新平台。多媒体技术可能各个地区发展并不平衡,但看来这是一个方向,因为它提供了一个高效学习的手段。但在使用时也要解决一个有效性问题。主要应解决三大问题:一是课堂里各种各样的情景,它提供得比原来要丰富得多,所以你要默会学习,情景中学习,过程学习,多媒体可以把课堂外面的东西搬进来,形象得很;二是个别化学习出现新的情景,可以适应于每一个人,这个人可以学得深一点,那个人可以学得浅一点,过去大班教育不可能这样,现在有了多媒体,可以解决个别化问题,出现全新的情景;三是这种形式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更为重要的,这个改变主要是四大改变:一是读写改变了,以往主要是读文字,马克思说思维的外壳是语言,这当然没有错,但现在发现,还可以通过表象来思维,即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打在屏幕上就是个像,形象能够动的话,那就是个电视屏幕。由于形像也成为学习的重要内容,信息大为丰富。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信息现在是一个海洋,网上对孩子有害的东西非常的多。老师是信息导航者,要教会学生搜索信息。如果随便学生去搜索,一定要出大问题。这里包括德育,也包括知识。有造诣的人对知识是有鉴别力的,这个我特别感兴趣,那个我就比较淡暴?二是推理改变了,过去我们学习,推理主要就是寻找因果关系,以逻辑的演释推理为主,教育主要是演绎推理。但现在看来我们的世界由于信息大量丰富,所有问题都想找出一个因果关系是很难的。那就与搜集、利用手头的信息有关,不是因果推理,而是把手头的资料拿来以后,经过归纳得出一些结论。这种方式显得十分重要。除了演绎推理,还要有搜集资料后的归纳推理。我们接下来马上要课程改革,改革后的课程有很多是要学生去搜集一点材料,根据这些材料,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对这些结论怎么进行批判。这个功夫很重要。三是学习方式不一样,学习方式原来是听讲,现在改变为不仅是听讲,还可以自己探索一些问题。四是学习的价值不一样,原来学习的价值主要是传承知识,老师传给学生。现在传承还是重要,但是扩展了,除了传承,学生自己可以有点批判性,有点创造,学生创造出来的东西,在网上还可以与他人共享。以上的四个改变,要求我们教师观念上要改变,一个是思维要从语言到表象,要处理好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二是推理从演绎到归纳,我们原来只有单一方法,现在怎么处理好;三是学习从听讲扩大到探索;四是学习的价值原来是传承,现在还要有点创造。以上是第一个大问题。?二、教学任务分类以及提高学生思考力水平??这样一来,教学的任务就扩展了,因此要对它进行适当的分类,然后,我们的方向,取向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与学的水平,教师是有不同水平的,在座各位是优秀教师,有水平的。欧洲有一个教育家,说教师有四等,第一等平庸的教师,平庸的教师是叙述,书上一句话,我重复叙述一句话;第二等,好的教师,是讲解,能够讲,看懂了书上的,用自己的话讲出来;第三等优秀的教师,是示范,处处做样子给学生看,学生可以自己做一点;第四等伟大的教师,是启发,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来学习。这是十九世纪的提法。经过二十世纪的充分研究,六十年代之后,严格地从理论意义上进行了分析,教跟学是三个水平。第一个水平叫记忆,第二个水平叫解释性的理解,第三个水平学生通过探索来理解。如果通俗地说,就是记忆水平、解释水平和探索水平。我曾向我的导师刘佛年仔细地请教这三个水平,现在可以用这样的话来说明这三水平的基本观点:记忆水平的基本特点是要学生记住一些事实,记住一些操作的程序。这个方法一是过时了,不符合今天的需要;二是现在还有较强的势力,很多课堂里还是在用记住程序,记住事实的办法,原因是我们的考试的影响,考试屈服于标准答案,你只得记住,还有教育内部的观念问题,所以现在还有较强势力;三是对记忆不能一概否定,没有记忆就没有教育,有的孩子什么都不记,这是不行的,但是教育不能止于记忆与模仿。解释水平,是很多老师都用的,老师讲清楚,讲正确,讲得有启发性,学生学会了,这是它的基本特点;这个方法也讲三条,一条,这个方法现在要大力提倡与发展,争取更多的教师能达到这个水平,现在还有不少老师没达到这个水平呢。在座青年教师也有。青年教师不要生气。根据上海的调查,青年教师在讲清楚,讲正确,讲得有启发性上恐怕还要下点功夫。我也从青年过来,开始也是这样,不会教书。第二条,这个方法也有它的不足,越是本领高的老师越是要设计一个圈子,让学生往这个圈子里钻,这是肯定的。我也做过这样的教师,我设计得很巧妙,然后让学生钻进来。其不足是把学生往一条思路上引,有的时候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缺乏独创性。不能不看到这个问题。我们以往的很多优秀教师很成功,但是有这个毛博?第三条,对这个方法要充分发挥它的优势,一个老师不会讲清楚,讲正确,不是好老师。这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不能否定的。但是在这个基础上要克服它的往一条路上引的弊博?探究水平,现在上海搞课程改革、教育改革,改在哪里,亮点主要在这一块上。目前报上研究性学习的报导很多,概念上还不是太清晰,还在探索过程中间。其实质上的含意,是要让学生投入进去,自己来探索,加强他的自主性。关于这个方法,我的观点也是三条,第一条,这个方法是最适合于未来与当今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所以要大力提倡的,未来的教育总是要学生投入进去,有点创造的。第二条,这个方法体现了高层次的教育思想,因此掌握的难度也大,它需要遵循在情景中间学习的很多规律的,这些规律到现在为止老实说还不十分清晰。讲清楚、讲正确的规律可以说是很清晰,但是你要探究,这个规律在哪里、怎么操作,这些还在探索的过程中。其中特别是要搞这种教学的话必须积极创造一些条件,一个重要的条件是,你要学生探索,教师首先要会探索。老师不会研究,要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恐怕有点问题。当然这里我要说一下,不一定老师的探究水平要高于学生的探究水平,但至少要会探究。学生可以超过老师,可以青出于蓝,但老师至少要会。第三条,这个过程不能追求形式化,现在最怕在教育改革中搞形式,要防止简单理解和形式化,要防止简单地模仿,他这样做我也来模仿一下,要了解其精神实质,因此要有区别的分层次提出合理的要求。以上是关于三个教学水平的基本观点。???现在大力提倡探究水平的教学,它将迎来国家课程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教育部现在正在酝酿下半年开始的课程改革,李岚清同志的报告里多次提到课程要改革。我参与这项工作我有个体会,这项工作最大的亮点在哪里?这个亮点主要在如下几点:一、它打破原来以接受性学习为唯一方式的局限,让学生在问题解决和任务的实施中间来求知。当然不能否认接受性学习,但应补充问题的解决和任务的实施,来拓宽学生有效的课程渠道。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二、它打破原有的课堂界限,不是课堂中心,边缘课堂得到扩大,课内课外学习相连接,甚至于向社会和大自然延伸,考察自然,考察社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一个时空。原来学校里没有这样一个时空,挤得太紧,考试的任务都挤满了,现在能不能开一点时间,空间让学生动动脑筋。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教育,他们最大的一个意见,没有留时间、空间让学生自己想、自己做。三,这种探究式的学习对课程开发,教学模式的改变和教师观念的转变将起到一种驱动作用。在这种学习中间,教师从执教者变为引导者,甚至是提供资料的伙伴,能者为师可以为师生在更高的层面上接受。当然这种探究性学习怎么操作,有哪些主要的构件,今天不讲了。今天我说两个突出的问题。???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我感觉有的地方有些形式化。我去一个中学,校长问,你是来看我们的质量,还是来看我们的素质?看我质量上午来,上午全校都是认认真真在念书,看我们的素质下午来,下午三点半以后学生全在操场上。这就是素质,理解上有点片面。学生花的时间最多是在课堂里,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极有关系,你的课堂教学转变了没有,这是十分重要的。就去听课,一听课发现问题很多,那时还早,大概在1997年年初,我去听课。这个老师上一节概念课,我作了详细记录。老师说这里有一个题目——这是一节概念课,但他拿了一个题目出来,我想也可以,这叫问题引入。第一段讲这个问题属于什么类型,可以用什么办法解决它。第二段,老师讲,我们再来看一个题目,这个题目跟上一个题目属于同一类型,现在老师讲讲、学生讲讲、大家合作来完成。第三段,他从讲台下面举起一个小黑板,上面有四道题目,说现在老师不讲了,你们自己做做看。并说四道题目跟前面两道属于同一类型。第四段,老师概括一下,今天我们做了四道题目,属于某某类型,今后考试要碰到这种类型,可以用今天的技能去解决它。第五段,布置课外作业,六道题目,四道基本与教的同一类型,两道略有变化。下课后我对这位老师说,你过去上课不是这样的,现在怎么这样上课了?听政治课更厉害,一节课讲下来20个要点,最后要求记住这20个要点,如果提一个什么问题,答出7个要点可以得90分以上,答出5个要点就只有70分左右了,要同学把要点背下来。政治要解决世界观问题,世界观问题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现在也这样教了,解题式了。我就问老师,过去你不这么上的,现在怎么这样上了?老师说:“顾老师,原来你在学校教书时,这门学科6节课,现在五天工作制,只有4节课;现在上面来的考试要求没有降低,只有提高;现在平行班之间比得很紧,如果考试我班的平均分比其他班低两分,校长不要找我啊,现在没有办法,只好实打实,什么叫实打实?做题目。”这样的问题,开始我发现是个别的。但我担心,这样搞下去怎么出人才?于是下个决心在各区县听课,听下来情况不妙。我一年听了九十几节课,各个学科都听了一些,听后我向市教委发警报。我说我们高举着素质教育的大旗,但课堂里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教学要改变。后来市教委叫我到处讲这个问题,具体分析上课应怎么样,总算比较早提出素质教育要关注课堂。这个问题有没有彻底解决呢?也没有。现在还是个问题。前一年上海市教研室对有些区县进行地毯式听课,每个老师的课都听一遍,情况如何,问题在哪里,写了一个报告。这个报告比较完整。我们一旦写报告都要九个指头一个指头这样写的。看完之后我就问了,能不能简单地说说,发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教研室的负责人跟我说,现在看来课堂教学大有问题,简单说两句话:老人老办法,新人没办法。因此两个突出问题中的一个,是原来讲清楚、讲正确、讲得有启发性的解释水平,不少教师下降为填空式的问题水平。什么叫填空式的问答?原来叫满堂灌,现在是满堂问,或者满堂做,做题目。有的课是把学科教学混同于习题的反复训练、反复强化,教学水平明显下降。不信大家听听普通课。不要听公开课。这类问题很严重,起先我还吃不准。我去请教上海一位老先生,我向他汇报了听课的情况,说现在上课是这个样子,您不要用现在改革后的眼光,就用“文革”以前的眼光看,这节课能不能算好课,这位老先生听完后说:“我们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了,就是没有说吧了。希望你能去说。但是关于这件事情我给你两句话,水之积也不深,即其负大舟也无力,师之蕴也不足,则其育长才也无望。如用这种办法来培育人才的活,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是没有希望的。”我把这两句话记下来,向市教委的领导说了。现在我们讲培养高素质人才,旗帜举得很高,但课堂里是另外一回事。这个问题不解决,将来怎么出人才?第二个问题小一点,现在正在往前走。许多正在实验探究水平的课,但是由于这套方法没有一套象叙述式,解释性的课有一个规范的做法,这个规律正在探索过程中间,因此很多老师心很好,常常通过自己探索以后,把结果讲给学生听,其实学生没有真正投入进行研究。这种情况也有,所以有人说,这种课表面上象投入探究,实际上是老师讲给学生听,达不到学生亲自投入思考的水平。这样一来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有的好的老师可以保持在探究水平上上课,有的可以保持在解释水平上上课,但比较多的老师从解释水平下降为记忆水平,探究水平下降为解释给学生听。所以教育上出现两个现象,一个叫保持在较高的思考力水平,一个叫下降。这两个现象非常值得在座各位去认真研究,我认为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现在深入到学校,深入到课堂里面,可以发现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我们深入到课堂里去听几节课,或者几十节课,上百节课,听下来作作归纳,如果这个老师是保持的,我们找一找他为什么会保持了较高的水平,他讲的有启发性,为什么有启发性?因素在哪里?我曾经做了这个工作,国际上很多专家都在做这个工作。专家深入到课堂,我们的教师也得深入到课堂。在座各位都是老师,我在这里呼吁专家进课堂不要空说,现在话越说越空,越说越大,解决问题不太实在。这是个学风问题。我们的老师本身就在课堂里,当然老师很难,我在这里不批评老师,我在上海讲也是这样。刚才说教学水平下降,这跟大的环境,气候有一定关系。老师们现在做教师很苦恼,现在教师难做。为什么难做?八十年代末以来,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当。这与我们国家的三件大事有关。第一件大事,八十年代末以后,提出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国民素质对学生要求的目标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更系统、更完整,更现代化;第二件事情,八十年代末以来,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人大提出来,家长提出来,专家也提出来,负担要减轻;第三件事情,我们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国务院一下宣布五天工作制,实际上小学六年在时间上就变为五年,中学六年也是如此。所以现在是要求更高,负担要更轻,时间要更少,教师难当。这是一个情况,第二个情况是现在教师要对付很多东西,说句老实话,家长现在主要的一个情绪是我这个孩子分数要高,为的是要有一张入场券,要上大学。学校的校长却认为,现在我们学校总要有点改革啊,你课堂里的改革是怎样做的你要有点东西。教师还要考虑职称,不考虑不现实,现在升职称都要有一篇论文。我负责过上海首批职称的评审,一直到现在还在负责这一工作,看过四、五千篇论文,难为老师。我一直强调,老师的功夫在讲台上,写论文很难,不象大学里的专家写文章功夫很高,中小学教师主要是上课水平高,写有时有困难。而且这些文章,不是怪教师,我看看现在是越写口气越大,越写内容越空,越写抄人家的东西越多。我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我当教师,可能也会这样。我们上海有个外语教师,教学质量相当高,但高级职称因为没有论文评不上。我说对这个老师要帮帮忙,他就差一篇论文。我就请外语教学方面的评审专家,请他出个题目让这个教师去研究研究。外语专家讲,外语能写论文的题目好象人家都写过了。专家尚且如此,我们教师要想出一个题目真难癌?发现这一问题后我提出,教师应多做一点案例研究,这是教师的长处。你说一个学生转变了,你可以说出原来他是怎样的,我用什么办法使他真正转变了。这就是德育的案例,心理辅导的案例。这些例子老师可以写得很生动,很实在,而且里面理论的含量会很高。课堂教学案例,拿出一个例子来,这个例子可以说明他教学的功夫的。所以在上海,我们基本上得到共识,好的课堂案例,好的学生转变的案例,好的校长管理的案例,应该不低于论文,可以参加评审。所以我在这里提倡大家能写论文的写论文,如有兴趣的也可以搞管理案例,教学案例,思想转变的案例,班主任的案例。国外非常看重的是教师的经验和教师们的例子。我认为这是教师最精彩,可以在历史上留下来的东西。空的文章留不下来的,有哪几篇老师的文章留下来了?有是有,不多的。???刚才我从课堂教学的角度说了三水平,三水平保持的例子你拿出来,对这个例子你可以分析,看他保持的哪一个途径起了作用,可以作因素分析。今天时间很紧,因素分析我提供一个资料,外国人作了,我们中国人可以作得比他更好。美国人跟我说,我们并不佩服中国的研究人员,但是我们很佩服中国的老师。因为我们的研究人员有时空话大话太多,真正解决学校问题的话说得少了一点。他们对教师作分析,我提供一个资料,美国专家认为高思考水平能够保持教师的教学水平,说有七个要素。但这都是外国人的话。我希望我们的教师,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到课堂里去观察,观察后分析教师教学成功,保持高水平有几个要素。外国人说,给思维和推理搭脚手架,你要学生达到一个较高的思维水平,一下子上去是上不去的,你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搭好一个脚手架,象造房子一样。我仔细一想,中国人不说这个话。我们叫什么?叫铺垫。要解决一个难题,老师有一个铺垫的过程。前两个月我在香港。香港很关注,华人教育为什么很成功,他们在研究这个问题。我去了以后,他发了个消息,说上海有个人专门研究这个问题。来找我的人很多,没有办法接待了,我说,我作两个报告吧。我作第一个报告,我说叫铺垫。我们中国老师成功在哪里?成功在讲课时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合适的铺垫手段。这样一讲,香港有点轰动。很多人写博士论文:《铺垫—中国式的情景导入》。这样的题目,我们中国的老师好好归纳,那是有很多例子的。我作的第二个报告,外国人叫“多元思维”,我说我们的老师叫“变式训练”,训练过程中换一个形式,实质内容不变,一步一步地达到训练的最高水平。外国人一听,说,哎呀,这就是你们能达到熟练地掌握基本技能的重要方法癌?这个东西都有些要素。我们希望大家经过研究提出我们自己的有民族特点的东西。??导致高思考水平下降有六个要素。这是外国人从几百堂课中提取出来的。其具体内容是可以展开的,时间关系,今天就不说了。这样一来,我们就找到了一个通过案例分析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操作程序。教育部师范司来评估这个办法时,对它的评价是相当高的。其操作程序,简要地说,首先明确教学任务;第二,请你上课,上课时我们观察,摄像机架在那里;第三,观察完了,研究他达到这个水平没有;他下降了,还是保持了;如下降,为什么下降,可不可以作了改进以后不下降。这就叫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寻找原因,叫因素分析。因素分析加以总结,这就是他的论文了。让他研究,原来是下降的,要作哪些改进才能不下降。然后再请他上课。在实践中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个美国人,叫奥索倍尔,对中国教育的传统经验,有人说是他概括得最好。我们经过分析,考察一些老师上课,认为我们老师的经验在两个方面比奥索倍尔总结的还要前进一步。时间关系,不详谈了。有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有的外国专家感叹到,哎呀,中国的老师有这么大的功夫癌?优秀教师成功的奥秘在哪里?两个东西。当然我们老师也不要自满,以为都已经很好。不是的,我们在探究水平上还得要往前发展。学生的参与度问题,注重学生的能力,气质问题,都很重要。因此启发式要有现代研究。启发式有三个历史时代的研究,我们要逐步逐步地往前赶。???这里我举一个陶行知的例子。原来上课有一个现象,叫做满堂灌。为了了解这一问题,我们在上海各区县跑,听了六十堂课,用录像机全录下来。发现现在老师上课从头讲到底的倒是不多,现在边讲边问是个普遍现象,出现了一个不好的现象叫满堂问。有一节数学课,45分钟,拖堂1分钟,一共问105个问题。这简直叫人不敢相信,一节课竟问了105个问题。上课的老师也认为不可能,45分钟,拖堂1分钟,一共46分钟怎么可能问105个问题?我说,你不信,来,咱们把录像放一放,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数一数,数下来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某区一个语文教师,一节课问98个问题。提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呢?我们的老师现在备课很认真,数学课的问题是从简单到复杂来设计的。譬如讲正方形的性质,先问正方形边有几个性质?很简单,对此要问两个问题:一是有几条边?答四条。再问:四条边相等不相等?答相等。关于正方形的角有三个问题:除了有几个角,这些角相等不相等外,还有一个问题是每个角几度?再复杂一点,问一条对角线有什么性质?两条对角线有什么性质?再复杂一点的是中心对称,更复杂的是轴对称。我们发现学生回答问题有点不耐烦了,当问到角有几个,其性质怎么样的时候,有学生说,老师,这个图形对称的,一个问题都解决了,它们都一样。老师说,对称问题后边要问的,现在你先回答有关角的问题。录像都录下来了。关于提问,国际上有一个标准,共有五级水平。第一级水平与知识无关,叫管理性问答,今天上课有人打瞌睡,我问一个问题他醒了,这个组织教学法上有的。第二级问题,叫回忆性问答,只要记得就可以回答的。第三级,再上一个台阶,叫简单推理问答。第四级,有点自己思考的推理性问答。第五级叫批判性问答,即对老师讲的和书上说的提出不同意见,这种情况在我们国内几乎是没有的。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没有批判性问答是不行的。刚刚讲的105个问题,一个一个甄别下来,74.1%是记住就能回答的问题。正方形几条边?四条。学生都知道的。21%为简单推理问题。两项相加95.1%,其他的问题很少。归纳起来这种课是一种填空式的问答。这种问题是没有什么启发性的,启发性的设问与此是不一样的。那堂语文课的89个问题,发现一个规律,学生懂的要问,学生不懂的不问。所以设问值得研究。从原来的满堂灌变成现在的满堂问。下课后,我找这些老师个别访谈,我讲,老师,你这个方法叫边讲边问,小步快进,有三大长处,班级可以符合规定的进度,差生也可以跟上,效果也比较扎实。但是有缺陷,你没有留时间让学生自己想,等等。分析下来,他很服气。我进一步问他,老师,说心里话,你边讲边问,讲的时候你心里是怎么想的?问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他说了两句话:我为什么讲?我良心好,我要把学到的知识原原本本全部讲给学生听,这是我负责任;我为什么问,因为班上有学生在听,有学生不在听,有人注意力集中,有人不集中,我讲的东西,他们收到没有?比如我讲了正方形的角,我问正方形有几个角?它们相等不相等?学生齐声回答四个角,相等,我就放心了,他们收到了。对角线平分不平分?平分。又收到了。于是我就可以比较放心地离开这个教室了。我问这个老师,你这么边讲边问,摆脱了灌输式没有?他回答,没有,肯定没有。这个老师很好,他提出,明年这个时候我还要上这节课,您再来拍个录像。问题在什么地方我知道了。过了一年,我们真的又去为他的课录像,对比下来,他是有进步的。这种做法叫录像带分析技术,可以总结教学案例,可以使老师提高水平。所以设问十分重要。??讲到设问,我这里讲件陶行知的事情。过去许多科学家都在中小学上过课,浙江有个茅以升,他上课,陶行知去听课。陶行知发现茅以升上课学生的注意力特别集中,而且学生的注入度、参与度特别高。为什么会这样?陶行知要找原因。结果发现,凡是茅以升上课,讲课前有5-10分钟让学生提问。他说,昨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在座各位同学,你们对昨天学过的这段知识有没有什么问题?他不要同学举手,由他点人提问。他点了一个学生。大家知道,不动脑筋的学生是没有问题的。被点的学生站起来,说没有问题。没有问题,有个规矩,要站在那里。他再问,其他同学有没问题,有问题的举手。动脑筋的都举手了,有的同学提3个问题。这个问题提得质量高不高,他要打分的,而且是打百分制。现在都怪分数,我认为分数本身是没有罪过的,问题在用分数的人。茅以升也用百分制,你提的这个问题有创意,可以给105分。按理说,这个同学是有问题的,刚刚那个同学是没问题的,茅以升认为应该由没问题的同学来回答有问题的同学的问题。你来回答,对回答也要打分的。他每节课都重复这样一种做法。学生想,与其我说没有问题,还不如我弄个问题出来。为了明天能提出问题,他就得去翻今天的讲课,提问是不简单的,要明白了老师所讲的,然后才提得出问题。茅以升通过这样的办法,使全班同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此陶行知写了一句话:这是教学的革命。因此我认为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要深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中间去,一个一个地发现问题,总结我们的优秀经验,看到我们的不足的地方。三、案例及其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什么叫案例?案例实际上是在教育过程中你遇到的一个故事,遇到的一个困惑。你把它记载下来,是教育学的重要的素材。现在国际上研究都是这个方向。这个问题很重要。我说点简单的话,大家知道美国有个培养商业人才的著名大学哈佛大学,我跟他们联系比较多。哈佛大学培养人才大家知道的是商学院,其实不是,我们的竺可桢等都是哈佛大学毕业的。最近在研究哈佛大学为什么教学成功,发现哈佛大学概念讲得很精简,剩下一大部分时间是用来做一个项目,做一个案例。案例教育成为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台阶。哈佛大学是360年历史,出了36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6个美国总统。美国500家大企业的执行经理三分之二来自哈佛大学商学院。后来归纳下来他有个办法是案例教学。教师水平的提高,做教育案例是个重要的途径,美国人正在这样做。我们已经从三年以前提倡这种做法。美国有六至七个令人肃然起敬的研究教学理论的大专家,这些人正走向课堂,从宏观到微观,从思辩到实证,从借鉴到原创,在课堂里做案例。上海现在也让老师、专家到课堂中去,详细观察分析案例,然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其中有批评的,也有经验积累的。课堂是教学观察最好的一个实验室,实验室里做不到课堂里那样深,只有课堂才是真实的教学环境。而且教师的成长是有其规律的。我年过五十后,主要关心年轻人的教学,我在教育部担任了全国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研究培养培训的方式方法。现在搞培训班,我是赞成的,开拓视野。但是培训班有个问题,它很难真正提高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我在上海青浦搞过五年培训,一轮下来,问卷都说好,细致地去交谈,他们说,好是好,眼界是开阔了,但是出来时上课这个样子,回去上课还是这个样子。比如校长培训,出来时这样管理,培训回去后还是这样管理。可见培训能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校长的管理水平是有问题的。原因在哪里?最近我从教师教育的角度找到了一个原因,现在提供给大家讨论。我认为教师可以清晰区分的是三类水平、三个过程。一个是师范大学毕业,工作零至五年,或零到三年,这叫职初教师。对他们要进行入职教育,我跟美国人研究,上海的入职教育跟世界上四个国家的入职教育区别在哪里,有什么好的地方?接下来,三年、五年过了,他积累经验了,这叫有经验的教师,这大约十年到十五年。再接下去,有人上得去,有人上不去了,上不去的就停留在有经验这个层面。有一部分人就可以上升为专家教师。大概这样三类水平和三个过程。这三个过程中,教师的知识结构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培训应针对不同的知识结构。职初教师主要是掌握原理,师范院校毕业,物理教师有物理学科的原理、规则,有一般教学法的原理知识,他停留在掌握原理上,他有明确知识,我个人认为这还不能算是合格的教师。因为他没有实践,就仿佛一个医生念过很多医学的著作,他要当一个合格的医生,要有处方权,他必须积累例子,没有接触过病例他不可能有处方权。所以第二步要积累例子,没有例子的积累是不可能做一个好教师的。这里在坐年轻的不要生气。我回顾自己年轻的时候,我也算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我不是毕业于师范大学而是毕业于复旦大学,毕业后“文革”的关系叫我去当小学老师。开始我想,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教小学还不行吗?教中学还不合格吗?当然不服气。去教了,小学的教材太简单,人家教课40分钟,我10分钟讲完了,没话好说了,这么简单的东西怎么讲40分钟?但是人家这样讲,那样讲,分几个台阶讲,效果比我好,于是心里有点服气了,我不合格。但我工作态度还好,上级把我调出来负责全县的一门学科的教学,后来当教研室主任。教研室的人要去听课,听课很难的,你走得进去,要走得出来。听完课你要说,你这节课好,好,好,有三点,首先要肯定他三点,老师要得到鼓励,老师跟学生一样的希望得到鼓励。只讲这三点还没有水平,如何改进,要给你两条建议。有这个功夫的,可以当教研员,没有这个功夫的,人家会有看法。当时我当教研员,有人说这个老师上课最精彩,有的说这个老师上课是一般的,差不多,哪有什么水平高低,可见不合格。所以我老是讲,只有原理性知识,没有教学实践的,去做教师是不合格的。不合格要合格,怎么办?有一个决窍,这是我一生的一个经验。当时我很年轻,觉得日子很难过,叫我去听课讲不出个好坏,我去请教一个重点中学的教导主任,这个教导主任真有真功夫,他说:“顾老师,你现在不会,是不是?”我说:“是不会,不过我想学会,你能不能教我?”他说:“要教你首先问你一个问题,你这碗饭想吃到底吗?”那时是七十年代,因为你是重点大学毕业的,你也可以干两年跳槽。如果你要跳槽,他也就不想教你。我说:“我大概想吃下去,做教师。”他说:“那好,这不难,三年,三年苦功夫,一定可以使你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所以现在我跟青年教师说,下苦功夫三年,可以成一个好教师。怎么下苦功夫?他说,比如说你现在利用你的工作岗位,你做教研员,有一个办法你听课,不听课,只听人讲一讲,怎么上课你就会上课,这不可能,你要进课堂,进课堂有个决窍。第一,三年中每星期至少听两次课或两次以上的课;第二,每次听课不能听一节,至少听两节以上。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同一内容的课你去物色一个人家说是好教师的,听他上课,再去听一个人家认为不怎么样的教师上同一内容的;第三,听课一定要详细记录,把教师的每句原话都记下来,课堂上发生的现象都记下来;第四,你年轻,晚上不要贪玩,当天听的课,晚上把两堂课的笔记摆在一起,进行认真地比较分析,找出好教师和不怎么样的教师之间的区别。后来我花了6年时间,把整个县里的教师的课都做了一个比较,从中概括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四条原理、四个教育策略。这是从哪里来的?从差别的比较中来的。我们写了一篇文章,并评上了奖,再到后来,1997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最后一期,发了一篇文章,说美国有个叫斯腾伯格的,他说对学校实际工作最起作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其中有一个叫“专家教师和教学新手差别的比较研究”。我们就这个问题写文章评奖是1985年,所以在座各位不要小看我们土生土长的从实践当中摸索出来的经验。陶行知就是因为把国外的东西和我们土生土长的东西紧密结合起来,才创立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容易走向世界。所以大家写论文,千万不要“某某斯基”怎么说,下面举个例子,还是从自己的实际经验中去总结,这叫不识货,货比货,也就是比较。去年教育部派我到美国去考察他们的创造教育,美国人也很欣赏这种办法。我说我把美国的课堂与中国的课堂作一个差别的比较,可以从中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这个功夫很重要。我这里提倡一下,在座各位可以去学校选取好的教师,一般的教师(不要叫差的教师,这样叫人家不服气,还是叫一般的教师或新手为好),听他们的课,进行差别比较,然后从自己现在的认识,上课怎么上,经过学习之后,理念更新之后,上了另外一节课,两节课前后作比较,这种方法对教师成长很重要。从这种比较中,有经验的教师长出了一块案例的知识。什么叫经验?经验就是例子多。医生看病有经验,就在于接触的病例多。律师有经验,在于他打官司的例子多。有经验教师主要的知识结构是案例。但是光有案例还不行,案例是一个一个的,没有一般性、普遍性的意义,要成为一个专家还不够。因此要评高级职称还必须把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运用于个别案例的策略,有这个策略的,就叫专家了,这个策略的核心是反思。我走访了上海市的专家教师,比如于漪老师,大家都知道,是语文老师,于漪老师不是中文系毕业的,但她是语文教育的专家教师。我请教她:“您怎么成为专家教师的?”于老师说:“顾老师,你不要期望请个人来讲怎么上课,听讲的人都成了好教师了。这是不行的,好教师是从课堂里拼搏出来的。”我又问:“那么您怎么拼搏的?”她说:“当时校长叫我做语文教师,我还没有上过语文,因此知道自己的不足,我用一个办法叫认真备课。”我用的办法叫听课三年,于漪用的办法叫认真备课。她每一篇语文课文备课三次,第一次不看任何的教学参考资料,就是根据课文写一篇详案,我应该怎么讲课,重点、难点是什么?现在新教师备课都有教参,重点、难点、关键、要求人家都写好了,一抄就可以上去的,而于漪老师就是不看,一点都不看,自己想,应该怎么上。而且这个教案十分详细,每一句话怎么说都要写上去。写好后广泛地去搜集与课文有关的各种资料,这个时候的看,是要作比较的。哪些话我没有说,人家参考资料上说了,说得比我好,有道理,吸收进来。哪些话我想到了,而参考资料上都没有,这些要重点关注,将来形成我自己的教学风格的时候,这些是要派用场的。然后,重新修改教案,即写第二个教案。第三次,设想的东西跟真正上课的东西是两回事,因此这张教案拿来要去上个两、三节课。上课时就要做一个比较,哪些地方这样设想不顺利,不顺利的地方要修改;哪些地方很顺利,很顺利的地方要概括出来,要提高。每节课都这样三次备课,两次反思。第一次反思是反思自己和他人,第二次反思是反思设想与实际,不断地修改调整。三年下来,成为上海颇有名气的教师,这个功夫就叫反思。用自己头脑的知识同别人的知识,通过反思的办法进行比较,就能够成为一个专家。??基于这样的认识,教育案例可以外显教师那种默会性的认识。因此,我对教师培训的看法是,基本课程要的,要有人讲课的。讲完课后,你要成为有经验教师,要对案例作比较。同时要在课堂中间进行实践、反思。一篇课文三次备课,反思自己与他人,反思设想与实际。这就是一条造就有经验教师和专家教师的必由之路。这样看来,案例有很重要的作用,案例是教育问题解决的源泉,案例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案例是教育理论的故乡。??但是做案例不简单。案例的形成过程有五个要求,五种不同的案例分析的办法,今天没时间谈了。案例是要有个基本结构的,如果你要作为一个重要的成果,案例有这样四个结构:一是案例要有主题跟背景,案例一定要有核心理念,要有常见的问题或者困扰事件,比如刚刚讲的,一节课问了105个问题,这个案例你提个什么核心理念,其核心理念是问,边讲边问摆脱了灌输式没有?按照这个主题来组织一个案例,讲出去人家要听,对人可能有启发。没有主题不能成为案例。把一节课的备课笔记拿出来,说这就是案例,不行。二是对过程要有一段精彩的描述,甚至象精彩的文学作品片断,要围绕主题,剪裁情节,源于课堂实际,高于课堂实际,要有点引人入胜。第三,要布置一点讨论的问题,就这个例子可以讨论教育上的哪些问题,设计一个讨论的作业单,但是这种讨论不要搞样版,而是搞开放。课堂教学搞样版,我过去搞过,一节课修改,再请专家来,再修改,修改到最后,拿出去的课,平时是不好上的。在座各位老师可能有这样的体验,不断反复试验、加工的公开课平时是不好上的。我们应该关注研究的是平时要上的课,这种课有长处,也有缺陷,分析其缺陷对其他老师也是一种启发。因此它是开放的。第四,如有条件,可以对这些课可以作一点理性的解释和多角度的监督,或者回归到教育的一种基本面上去。这叫做研究了。这些就构成了一个案例的基本结构。现在上海和全国很多省市,特别是发达地区,都在考虑教师要做教育案例的研究,其中包括管理的案例,德育的案例,教学的案例,这恐怕是一种重要的教改的方法。我今天来做报告,这就是落脚点。希望大家能重视并亲自去做案例。???最后送一段话:大家不要认为案例是低层次的,一个精彩的案例是不亚于一项教学理论研究的,最适合于老师们做的是教育案例。名医藏之名山,留下的是典型的医案,优秀教师藏之名山能够留下来的是教育案例。当然,你在做教育案例研究时,有些专业人员参与辅导,也是不可或缺的,这可以提高研究的层次。中国的教师是世界数量最多的,我们的教改实践既有长期积累的经验,又有象陶行知这样的教育家的思想,我们应当有自己国家特色的,最丰富的,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点的案例宝库。我预祝大家在这方面能够取得新的成绩,为丰富陶行知研究作出贡献。?谢谢大家。?&
您可以在这里发表评论...
谁看了这篇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学一做任务分解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