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的中国银行北京分行行长行长,以他弟弟的名义开了家公司,表面是他弟弟经营,实际是他经营,这样违法吗

播放列表加载中...
正在载入...
分享视频:
嵌入代码:
拍下二维码,随时随地看视频
国外一位哥哥总是以恶搞他弟弟为乐,绝对是亲哥!
上 传 者:
内容介绍:
国外一位哥哥总是以恶搞他弟弟为乐,而且次比一次丧心病狂,绝对是亲哥!
我来说点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京网文[0号 |
| 京公网安备: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京)-非经营性-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403号
<img src="" width="34" height="34"/>
<img src=""/>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width="132" height="99" src=""/>
在线人数: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http://"/>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没有数据!
{upload_level_name}
粉丝 {fans_count}
{video_count}
{description}经济观察报:中行和它的金钱大盗
经济观察报:中行和它的金钱大盗
http://www.hicns.net  日 09:07   来源:经济观察报
  一连几个星期,冰城哈尔滨的大街小巷都在谈论着这样一件事:两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席卷超过10亿元的资金后,又顺利出境。
  自从1月15日,上市公司东北高速一纸公告,宣称其存在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所辖河松街支行近3亿元的巨额存款失窃后,高山和李东哲这两个名字就不断地被媒体提及,不过,在事发近一个月后,河松街被捅破的资金黑洞越来越大,这两个金钱大盗给人的印象依然模糊。
  高山和李东哲到底是怎样的人?他们在整个事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又以怎样的手法骗过所有人,把巨额资金据为己有然后出逃?2月2日,本报记者奔赴哈尔滨,试图尽可能地探询已经发生的一切,一路追寻下去,记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深不可测的深渊。
  两个金钱大盗的背影
  中国银行河松街支行行长高山是土生土长的黑龙江人,祖籍山东。高虽然一直工作和生活在哈尔滨,但父母妻女却常年不在身边,孤身一人的高有足够的时间去结交很多人。据说,他在哈尔滨的朋友包括三教九流。
  在高山的朋友圈里,有一个人就是李东哲,而李正是世纪绿洲系列企业的实际控制人。
  知情人士透露,大专毕业的高山原是哈尔滨森特木业有限公司的职工,后来有一个机会,使他得以进入中国银行哈尔滨分行工作。此时,高山与其旧交――“颇有能量”的李东哲开始密切交往。
  据悉,自中行河松街支行的前身――中行哈尔滨分行新兴分理处成立之初,高山便担任负责人。在高山自己的努力和李东哲的大力协助下,新兴分理处争取到了众多的存款大客户,这使得仅有几名工作人员的分理处业绩飙升。2004年9月,新兴分理处升格为河松街支行,功臣高山理所当然地晋升为支行行长。
  高、李二人的故事也开始升温。
  李东哲是哈尔滨本地人,但是对于这位一系列企业的实际控制者,当地人却鲜有耳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谭姓资深新闻人说,他与哈尔滨民营企业家打过近20年的交道,但却从未听说过李东哲。另一位在哈尔滨投资界有着深厚人脉关系的李先生,在中行事发之前,对号称“资本运作高手”的李东哲也一无所知。
  本报记者在调查采访中掌握了部分与李有关的事实,通过这些事实,李的为人和个性也大致呈现于我们面前。
  李东哲,男,朝鲜族,日出生,哈尔滨市道里区群力乡人,现年40岁,初中文化程度。李家一家四口,包括父母和一位小他两岁的弟弟。李的父母都是哈尔滨市郊的菜农,其父曾经担任过群力乡某村村长。
  2月3日,当记者来到李曾经生活过的棚户区时,半年前的动迁改造,已经把这里变得面目全非。初中毕业后,李东哲就很少回到这个贫穷混乱的地方了,就连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居委会老大妈也很少见到这个年轻人。在居委会老大妈残存的印象中,李东哲“个头不高,尖下颏,头发浓密,面色阴沉”,与其父有几分相像。据说,李东哲早年曾在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兴公司工作过,但后来不知所踪。
  该居委会的一位工作人员清晰地记得,2004年10月份,李东哲的父亲曾到居委会办理户籍证明,言明是为办理出国手续之用。
  出逃前的李东哲,已经是一个庞大企业群的实际控制人。不过,李东哲的异常神秘,使得其发家史在极为接近他的人的眼里也是空白一片。据记者调查,他在哈尔滨就拥有近十家公司,包括汽车销售公司、房地产公司、制药公司等,而在北京、成都、三亚等地,李更是拥有数十家横跨几个行业的公司。在这些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中,都没有李东哲的踪迹,但事实是,这些公司的法人代表几乎都是由与李东哲同龄的哈尔滨人担任。
  10亿资金转移路线图
  高山和李东哲制造了中国金融史上又一个惊天大案。中国银行发言人王兆文日前表示,现在数额依然无法确定,而记者得到的消息是,涉案金额已经超过10亿元人民币(见下表),料有更多资金被卷走。
  目前,中国银行及相关各方正全力配合公安部督战此案的侦破工作,参与查账的一位中国银行哈尔滨分行的人士告诉记者,各方已经迅速成立了一个专案组,所有案件信息均处于高度保密之中。尽管如此,但高、李二人精心策划的资金转移路线图正逐渐清晰起来。
  知情人士透露,现在无人知晓李东哲和高山是在怎样一个契机下结识了东北高速的董事长张晓光的,但之后他们成为了朋友,私交不错,还有过合作。2002年9月,李东哲的黑龙江世纪绿洲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东北高速甚至共同发起设立了黑龙江东高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双方出资比例分别为10%和90%。
  这种关系,使得东北高速的很多大额存款业务自然而然地流到了河松街支行。后来,东北高速把近3亿元分成两个账户存入河松街支行,这笔资金原本是要用于黑龙江省从呼兰到通河县及大庆外环等地的公路建设项目的,因为后来这几个项目的主管单位都筹到了钱,所以东北高速没拿到工程,钱也就闲着没用。
  “由于是闲钱,东北高速完全可以与河松街支行做一个大额协议存款,因为这样东北高速就可以要求一个高于市场利息的协议利息。按规定,这笔资金一般都会被要求有一年的‘休眠期’――就是这笔钱存到中行后,一年内不允许东北高速随意提取。”中国银行一位分行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
  这位业内人士介绍说,银行内部有一种叫“飞单”或“跳票”的融资手段,即用高息揽存的方法(有的甚至被承诺高达20%的高利息),把企业的大额资金套进指定银行,然后通过各种手段把固定期限的存款划转到另一家企业的账户上使用,一年后结算时再把本金连同利息“回笼”,从而完成一次交易。
  一般贷方只需将钱以“活期”形式存入指定银行,然后自己拿着高息承诺的存款凭据。贷方惟一的“代价”是要签一份书面文件,并加盖法人印鉴和本单位支票专用印鉴,承诺一年之内不得支取这笔款项。
  河松街支行正是运用了这样的手段。
  在这个资金转移链条里,东北高速等企业就是贷方,李东哲下属的数家企业,尤其是流动资金需求较大的汽车销售公司和房地产公司就是借方。由于有高山的内部配合,李东哲因此轻松地获得了近10亿元的银行现金存款。
  而漫长的“休眠期”使李东哲和高山有了充分的时间去转移这笔资金。
  1.8亿元的社保资金表面上看可能就是这种类型。2003年10月存入河松街支行,2004年10月到期,此时高山还没有满足,就主动派人上门给社保局送利息,取得信任后,这笔钱又得以续存。
  “但这笔钱的存单是假的,说明这做的是账外账,压根就没存入账户。当然名义上是大额协议存款。”一位熟悉银行业务的人士分析,“这笔资金可能早已被转移走。如果那个时候社保局要求取消续存,高山可能带走的只是1.8亿。”
  上述那位中行人士评价说:“从目前情况来看,高山、李东哲卷走庞大数额的资金不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那样可能早就露馅儿了。但从种种迹象来看,绝对有一个计划周密,长期准备的过程。”
  正是利用中国银行内部防范机制的疏漏,李东哲与高山、张晓光等人内外勾结,从事金融诈骗。也正因为如此,中国银行把“高山案”定性为一起涉嫌内外勾结的票据诈骗案。
  根据东北高速公告,1月27日收到吉林省检察院逮捕通知书,张晓光因涉嫌贪污被捕。
  哈尔滨一家企业谙熟此套操作的高管推测说:“张晓光与赵庆斌都是牺牲者,他们二人本来可能是因为贪心通过‘飞单’融资的形式把企业闲置的资金存入河松街支行,一年后他们个人可以得到一笔丰厚的利息。否则高速公路不会宁愿欠着交通银行的钱不还而拖到年底到期。而出事后,赵庆斌跳楼自杀也是自然的事情了,没有得到钱反而断了自己的活路。”
  自杀前,赵是黑龙江省电力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同时任该公司下属的黑龙江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山案发后,该公司发现,存在河松街支行的3亿元存款不翼而飞。
  据记者了解,在东北等地,很多银行储蓄所都会私挪储蓄资金,不经任何审批把资金划到融资者手中,而利息全都落到银行“内鬼”手中。另外中行该内部人士还透露,在分理处和支行能接触到大量盖有印鉴的空白票据,但在分行以上却很少接触到,这样基层银行机构有很便利的造假空间。
  上述那位企业高管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这么大数额的资金能得以顺利出境,只有地下钱庄这一条路最安全、最快。大陆到香港炒港股的资金几乎都是以这种方式出去的。地下钱庄有固定收费,基本操作手段是,客户联系好地下钱庄后,地下钱庄会把资金存到客户在境外所开的账户,当客户确认资金到账后,就在境内把资金和手续费存到地下钱庄指定的账户里,交易即告完成。
  有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李东哲和高山就是利用这种方式,通过沈阳西塔的地下钱庄把钱转移到国外的。
  更大的银行风险
  哈尔滨城乡路395号一家尼桑轿车销售公司,正门玻璃门被哈尔滨市公安局直属分局用四张封条封住,在寒风中呼呼啦啦被刮得有点破败,封条上的时间是1月8日。而旁边墙上的一张通告,则是省高级人民法院应中国农业银行昆仑支行要求对该公司资产封存的声明,时间是日到日。据了解,摆放在店里的汽车,钥匙已被哈尔滨市公安局拿走,大庆中级人民法院查封了车,另外,还有工人要求赔偿。
  这家公司就是李东哲下属公司之一。本报记者获悉,目前李东哲在哈尔滨的五家汽车销售公司已经全部被黑龙江省高院封存,中行、农行和工行三家银行都来追债。
  据顺合汽车销售公司留守的职工告诉记者,李东哲利用这些公司从银行贷出大量资金至今未还,银行派工作人员在公司天天查账。
  李控制下的一家汽车销售公司的一名经理介绍说,李是资本运作高手,尽管他有很多房地产项目,但他的兴趣似乎并不在卖房上,而是在房贷上。一个广为传播的故事是,有一天李在饭店吃饭,听邻饭桌的人在抱怨“自己的一处房产卖了好久都卖不出去”,李问了相关情况后,对方出价500万元,李当场开出支票买下。随后李把该房产质押给银行评估5000万,从银行贷到3000万元。而该房产还曾一度被李东哲反复质押。
  他出手地产的另一个项目是,出价4000万元以重组的名义控制了哈尔滨煤矿机械厂,由顺合汽车工业商贸有限公司实施兼并。
  尽管“兼并”已经3年,但李今天依然拖欠煤矿机械厂1000万元的兼并款,而且,在给付的3000万元中,包括李用1200万元的代价就化解了煤矿机械厂拖欠华融资产公司6600万元的本息。
  煤矿机械厂财务部工作人员透露,虽然机械厂的财务印鉴一直没有交给李控制的顺合汽车掌管,但顺合一直免费使用厂里的房产,而农业银行的诉状中,也指控机械厂私下为顺合提供贷款担保。煤矿机械厂的机器等固定资产已经被李的公司拆掉卖掉,而该厂7万平方米的厂区用地,其现值就在5000万元以上。地产界的人士说,如果转为商服用地,增值将在亿元以上。
  知情人士透露,李买楼买地后,通过评估公司的高评估,然后从银行获得大笔的贷款,而且很多地产项目都有重复抵押的现象,另外汽车公司从银行贷了大笔流动资金。他估计,涉及的资金超过30亿元。
  此时没有人相信,小学文化程度的李东哲能这么自如地掌握技术性很强的资本运作。但李在收购煤矿机械厂时,曾宣称自己在北京拥有吸纳了众多经济学博士的智囊团。
  在哈尔滨,李东哲的总部设在租用黑龙江省社科院的半栋楼里,如今这里已是人去楼空。李逃走之前还拖欠社科院房租20多万元。在社科院左侧就是哈尔滨社保资金管理局,右侧则是哈药集团。
  日下午,一场大雪过后,12路公共汽车在哈尔滨市冰面似的马路上从河松小区行驶10分钟,到达李东哲的世纪绿洲总部,从世纪绿洲总部步行50米就是黑龙江省社保局……(记者郭宏超 刘长杰 特约记者毕诗春哈尔滨报道 记者程志云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苏文贞
中新海南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中新海南网作为公共网络舆论平台,本着全面、及时、公允反映舆论热点的宗旨,赋予遵纪守法的各界人士平等的知情权和发言权。
  ②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中新海南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新海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为“中新海南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新海南网”的文/图等作品均为转载稿或网友推荐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经书面授权转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④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联系电话:9
站内新闻搜索
::::::::::::::::::中国新闻社海南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海南分社 地址:海口市白龙南路琼苑广场 电话:9
信箱:.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新闻部虚拟运营商微信公众平台男子冒充中国银行副行长弟弟行骗
  (记者裴晓兰)有过“三进宫”经历的徐某冒充中行副行长的弟弟,以虚构的中国大中华华龙投资集团的名义,与两家单位签订贷款协议,共骗取4.7万元。近日,宣武法院以合同诈骗罪判处徐某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5000元。
  43岁的徐某是辽宁人。去年10月8日,徐某虚构了中国大中华华龙投资集团,谎称其哥哥是集团董事长、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副行长,自己为该集团第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并虚构中国大中华华龙投资集团可以对外发放贷款的事实。徐某在宣武区大栅栏甘井胡同和家园宾馆内,以中国大中华华龙投资集团的名义与北京速育灵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贷款1000万元的协议。当日,北京速育灵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肖先生支付给徐某启动资金和招待费共计1.7万元。
  两天后,徐某在相同地点,以相同名义,又骗取北京鑫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韩某启动资金3万元。
  徐某被抓后,警方发现他此前已经入狱过三次。法院认为,徐某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合同诈骗罪,应依法惩处。
(责任编辑: 和讯投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银行副行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