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让中国联通网上营业厅营业厅未经客户同意私自办理扣费业务的吗

联通手机营业厅怎么退订一些增值业务?
作者:佚名
字体:[ ] 来源:互联网 时间:06-03 10:24:13
中国联通手机营业厅是一款提供查询、交费和办理等自助服务功能的客户端软件。那么联通手机营业厅怎么退订一些增值业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有时候运营商总会给你默认开通一些增值业务,导致每个月月租多了好多,找人工客服信不过或者接不通?想要自己来取消,怎么操作?一起来看看这篇联通手机营业厅怎么退订业务的吧。
软件名称:联通手机营业厅客户端 for android v5.0 官方正式版软件大小:22.5MB更新时间:
1)打开联通手机营业厅,进入首页点击【服务】按钮,接着点击【办理】。(如下图)
2)选择【增值业务办理】,跳转后点击【业务退订】按钮。(如下图)
3)使用服务密码(一般为六位数字密码)进行登录,即可看到自己手机开通了的业务,点击【退订】按钮即可。(如下图)
以上就是联通手机营业厅怎么退订一些增值业务方法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当前位置 & &
& 手机停机曝光中国联通隐藏业务:暗中扣费11...
手机停机曝光中国联通隐藏业务:暗中扣费1140元
12:10:37&&出处:&&
编辑:雪花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11-10][11-10][11-10][11-10][11-10][11-10][11-10][11-10][11-09][11-09]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中移动|央视曝中移动扣费猫腻 未经客户允许私自办理业务 - 时尚 - 至诚财经网
至诚-中国金融理财门户网站
央视曝中移动扣费猫腻 未经客户允许私自办理业务
现在,中国手机用户接近13亿,差不多人均1部了。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但不知道您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有时自己的话费会比自己估计得要高一些。查看话费单也会发现一些不明不白的服务项目,被稀里糊涂扣了钱。那么,这些服务项目哪来的?这些不明不白的钱又是如何被扣掉的呢?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曹先生,平时手机通讯费比较高,因为做生意,业务电话不少,所以一直也没怎么注意话费。不久前,他查了一下自己的通讯费用详单,结果让他气不打一处来:最近几个月的账单中,每个月都会有一些阅读包、视频包、娱乐包、手机电视之类的增值业务在按月扣钱。曹先生拨打中国移动客服电话10086投诉,第二天,这些包月的增值业务就被统统取消了,而且,客服还表示要把多扣的1000多元退还给他,但是,这些消费究竟是怎么来的,移动公司却没有给出任何解释。 &第二天下午,记者和曹先生的家人一起来到中国移动营业厅咨询,这些增值业务到底是怎么给订上的?来到柜台,工作人员还没问具体细节,首先就把责任推了个一干二净:“一个是人为的,一个是非人为的,就这两种可能,没有第三种。” &按照这位工作人员的说法,这些增值业务,要么是机主订制上的,要么就是手机中病毒了。果真是这样吗? &通过查询,日下午3点多,曾有人操作曹先生的手机号退订了几项收费的增值业务,而短短几分钟后,又订上了另外两个增值服务。这是曹先生自己操作的吗?通过查询这几次的操作记录发现,9月29日下午3点多,这些操作是在当地一个移动营业厅完成的,而操作的人则是这家营业厅的员工,工号显示caah01。曹先生回忆,9月29日当天,他确实曾打电话委托这家营业厅办理过话费变更业务,不过取消和开通增值业务的操作,并不是他本人要求办理的。那么这又是怎么订制上的呢?工作人员认为可能是当时曹先生把手机给了营业员请他帮忙操作订上的,但曹先生说,9月29这天,他本人根本就没有去过营业厅。 &另外,在这个系统里,记者还看到10月21日曹先生的手机号又被莫名其妙地开通了好几项增值业务,但究竟是如何订上的,营业厅的工作人员表示查不到记录。 &全国各地许多移动用户都表示有过类似的经历。这些增值服务怎么订制的呢?一位移动公司的区域经理向记者透露,这极有可能是移动公司工作人员在暗地里操作用户号码,给用户添加的。 &某移动公司区域经理王女士告诉记者:“我们每月、每季度、每年度都有任务,如果正常办理基本上没有网点能够完成。有一部分是通过给客户推销办理成功的,也有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开通的,还有一部分是没有经过客户的允许私自给办理的。” &一位曾经在牡丹江移动公司工作过的员工也给记者看了一些内部资料,上面显示牡丹江移动公司2013年2月给各营业厅下达的推广任务中,光种类就有近20种,其中手机动漫杂志、视频、游戏、阅读等增值业务的任务量就有4万7千多笔,假如一个用户开通1项增值业务,这意味着,牡丹江移动各营业网点在二月份需要为4万多移动用户开通这些增值业务才算完成任务。而且每个月、每个季度移动公司还有考核,完成推广任务的就能得到加分奖励,完不成的则会被扣分。 &一般来说,如果要开通这类收费的增值服务,都需要手机用户的服务密码,移动公司的工作人员并不知道用户密码,他们又是怎么能给用户订制上收费的增值服务的呢?知情人表示,最早开卡的时候,用户一般都会留123456或者是手机的前6位或后6位等,都是非常简单的,轻易就进去了。开通增值服务后,一般情况下,系统会给用户发送订制成功的短信,知情人说,有的用户会投诉,但绝大部分用户不会追究。 &这位知情人还拿出了一沓过去她操作过的流水记录单,上面显示,她过去对许多号码的操作都是在短时间内连续重复操作的,开通某项增值业务,然后马上取消,开通和取消的操作只在分秒之间。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她告诉记者,这一开一关,移动公司当月就会收取用户费用,而她们当月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到下个月,还可以通过重复这样的操作来完成自己下月的任务。 &另外,据知情人介绍,有时为了批量推广某项业务,靠逐个输入服务密码给用户开通的方式效率不高,公司还会给各营业网点开通一批具有特殊权限、可以批量开通增值业务的“免密工号”,方便操作。 &知情人介绍,免密工号一般只掌握在少数业务管理人员手中,为一些有特殊需求的客户办理普通营业厅无法办理的查询、退订、批量开通等业务。但牡丹江移动公司为了推广业务,却将免密工号下发到各营业网点,在未经用户认同的情况下批量操作。前不久,不少牡丹江移动手机用户都莫名其妙地“被开通”了一项名为“100元流量欢乐周”的服务,系统显示这就是移动公司为目标客户批量操作的。像这样批量开通的业务,虽然大部分说是免费的,但很多是过了一段时间就变为收费的了。 &这样开通的业务征求过用户同意吗?移动客服表示:“短信内容已经明确说明了,您要不参与的话可以回复否的,您没有回复否的话就代表您同意了。” &不管愿意不愿意,知道不知道,反正是扣你没商量,好多不明不白的手机扣费就是这么来的。这不光让人生气,更让人觉得害怕。怕的是,这费说扣就扣,咱们可是防不胜防。本应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企业,却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和技术之长,给消费者下套,骗取钱财。而且,这还不是一两个人的个别行为,居然已经成了业内公开的秘密。消费者遇到这样的事就会想,这种行为和偷钱抢钱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如果小偷偷钱被发现,肯定要被绳之以法。那么,手机运营商的这种行为又该如何界定,如何处理呢?作为企业,信用是根本。如果失去消费者的信任,不仅谈不上发展,恐怕连生存都会成问题了。
客户投诉:
市场商务:
广告合作:QQ:
意见反馈: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8:00
公司地址:厦门软件园二期观日路26#404-1湖南日报《舆情》
湖南日报《舆情》
湖南日报《舆情》
湖南日报《舆情》
湖南日报《舆情》
湖南日报《舆情》
湖南日报《舆情》
湖南日报《舆情》
《湘问》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客户端“新湖南”的重点频道之一,由湖南日报舆论监督部、华声在线新闻网站(.cn )、湖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联合主办,是媒体融合下的党媒移动问政、监督、咨询平台。《湘问》频道与湖南日报“舆情”版、华声在线“投诉直通车”栏目在人员、后台、数据库、采编流程上互通互融,形成党报、党网、党端于一体的融媒体平台。
投诉主题:长沙联通私自开通用户增值业务没有经用户同意乱扣费
标签:长沙&&湖南联通&
长沙联通公司私自开通业务从2月份开始就帮我开通了增值业务,没有经过我同意,打了多次联通公司客服无门,先把欠费交上,可是问题出在联通公司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没天理了吗?
每个月都扣费从3月份开始扣费到现在扣了3个月了谁都不舒服,难道联通公司没有王法了吗?换成我是联通公司乱扣用户的费会怎样,相信是一样的,难道联通公司霸占用户財么
本人联系电话
部门、律师、记者回复(共1条)
尊敬的网友,您好!我们已经详细记录了您提供的情况,并会尽快安排专人为您查询回复,请您保持手机畅通。谢谢!
评论者: 湖南联通客服
10:19 & 第1楼
【发布投诉主题请点击右上方“我要投诉”】
华声在线提醒您: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普通留言点此键部门、律师、记者回复点此键
*网上昵称:
(中文不超过8个字,英文不超过15个字符。公开,不可修改)
真实姓名:
联系电话:
其它联系方式:
家庭地址:
*回复内容:
您可以在客户端借助于支持RSS的聚合工具软件,在不打开网站内容页面的情况下阅读网站内容。
关注排行榜
↓扫码即可下载新湖南客户端↓
手机二维码扫一扫
随时随地便捷投诉扣费_虚商在线
当前位置: >
&央广网北京6月5日消息(记者沈静文)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垃圾短信“失控”再次引发社会关注。近日,工信部公布的《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称,因垃圾短信、扣费不明等问题,共有10家企业被投诉,其中虚拟运营占据6家,垃圾短信投诉同比上升365%。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受理了有效垃圾短信举报31411件次,同比上升了49.4%。从投诉内容来看,被举报的垃圾短信主要是商业广告推销宣传和涉嫌违法犯罪短信,分别占比34.6%和65.4%。根据通告,共有10家企业被点名受到用户投诉,其中6家虚拟运营商“榜上有名”,包括京东叁佰陆拾度、阿里巴巴通信被指未兑现服务承诺,鹏博士电信则被指投诉处理不及时,海航信息技术公司存在业务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蜗牛数字科技公司存在夸大宣传现象,而小米科技公司被用户投诉流量提醒不规范,腾讯计算机系统公司的问题则为不明扣费。  在工信部的重拳打击之下,被关停的虚商电话号码也呈大幅上涨趋势,所关停涉及虚商的号码广泛分布于远特通信、分享通信、迪信通、蜗牛移动、巴士在线、国美移动、天音通信、爱施德等20余家。目前三大运营商移动电话用户已超过12.9亿,虚商用户则为2700万户左右,虚商用户规模仅为基础运营商用户规模的2%,但是虚商号码因为涉违法犯罪被关停的比例则是基础电信运营商水平的35倍多。事实上,随着近两年来基础运营商对实名制登记开户的要求更趋严格,许多意欲办理非实名制卡的人都纷纷转向了虚商。这也使得虚商业务成为不愿实名的推销卡、诈骗卡的集中地。  专家认为,作为刚刚进入市场的主体,虚商相对于三大基础运营商来说,管理运营和对销售渠道的把控肯定是经验有欠缺的。但真正的根源在于,虚商正处于积累用户、开拓市场的初期,从三大传统运营商手里争夺用户难度很大,在利益和考核压力面前,很可能就会有意无意地放松对用户的监管。&[引用:]
&  央视已经在焦点访谈节目两次批运营商,一个是中国移动,一个是中国联通,而周末,一位自称是新华社记者的也炮轰联通为难客户的数宗罪,指出了八个大坑。年终岁尾,本来三家运营商希望好好的总结下成绩,这下全乱了。  很多运营商的员工都觉得很冤枉,这些年辛辛苦苦的工作,老老实实的加班,而且多年工资都不涨,为何就不被社会理解呢?其实,醋从哪酸,盐从哪咸,社会各界骂运营商也并不是无理取闹,所指出来的各种问题都是多年痼疾,却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挣那么多钱,好意思说没坑客户吗?  中国的通信市场确实是垄断的,是被国有央企垄断,即便现在有了虚拟运营商,也没有太多的改变,只是这个垄断有点奇葩。在一般人的理解里,垄断企业都是高高在上发号施令收取垄断超额利润,但三家通信运营商却是打的你死我活,员工们更是很多生活的社会的底层。  不过,即便运营商的员工有牢骚,可三家运营商的利润却足以震撼市场。中国移动虽然从去年开始利润的增长开始下滑,但应收和利润增长的趋势并没有变。一天赚三个亿,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不是“坑”客户,怎会挣这多钱?  在这一点上,铁老大是榜样,年年亏损,年年诉苦,而且不像运营商一样号称不断降价却利润增长,最近几年不再明目张胆的涨价,而是通过改换高速列车的方式提价,社会舆论压力就小多了。  挣的太多就是错误,我们也想不明白,为何运营商要顶着骂名不遗余力的去挣钱,甚至不惜给客户私开业务进行欺骗?  霸王条款确实存在,不被曝光怎就坚决不改?  中国的通信运营是从事业过渡到企业的,也是从一家独自垄断经营发展成多家企业竞争运营,所以,承袭了很多原来时代的弊端。  在几十年的发展中,虽说一直在不断改变,但固有的老问题却仍然存在。而且,大多数运营商本着曝光一个解决一个的原则,很少主动去替客户着想,在客户发现之前就把问题解决掉。至于原来的规则对客户造成的伤害,就更鲜有为客户提供补偿的事例。  拿流量清零来说,在客户提出之前,运营商觉得是世界惯例理所当然,而当客户提出之后也能拖就拖,直到实在拖不下去了,才不得不想办法解决掉。在这个时候即便解决了,也不会有一个客户认运营商的好,只能感觉是姗姗来迟。  不管是宽带还是固话,运营的时间比较久远,老电信和老网通就遗留了很多历史问题,特别是在用户停机、转移等等方面,业务规则实在是麻烦的不行。明知道会惹一身骚,基层也会以坚持原则为借口施行那些一点希望都没有的制度,最终是惹恼客户。  运营商的基层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也不得不这样无理取闹,而上层往往对下面的情况不太了解,以为天下太平,实质上到处都是暗礁。如此,只要是遇到稍微特殊点的情况,就一定会引发客户不满,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当然,不仅运营商这样做,你看看铁路,要是丢过车票,你就会知道铁路的规则有多糟糕!  很多地方,运营商都抱着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只要不被曝光,就先忍着,结果一次一次被扒的体无完肤。  代理商管理混乱,出事怎能脱的了干系?  代理商难管是所有所市场的企业都清楚的事情,而运营商的代理商更是多如牛毛,管理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更可怕的是,一些代理商成了运营商施展灵活手段的好工具。  为了完成任务和追求效益,代理商们的聪明才智绝对是上乘的,发明的各种各样的手段可以申报吉尼斯,而地方上的运营商公司也会借助这些代理商完成自身的企业经营目标,因此,用客户的身份证件开个号码之类的也就不足为奇,因为需要养起来骗运营商的补贴和佣金。  所以,很多客户发现自己的证件被冒用,甚至开了很多卡,这些卡用来做诈骗的可能性不大,而欺骗运营商管理层才是真正的目的,但客户也会非常生气,你骗你的钱,何必拿我证件来搞鬼?  运营商一直是严管的,但无奈上级公司下达的任务量太大,有时候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需要主动投怀送抱或给予帮助,最终惹恼当事客户,自己却落个赔了夫人又折兵,花了钱也挨了骂。  服务投入不少却南辕北辙,钱多数打了水漂  公平的讲,三家运营商在服务方面的投入确实不少,不管是人力还是物力,可这些投入却很少见效。一边一群人做着服务改进,一边另一群人破坏服务成果;一边处理着各种各样的投诉,一边创造着更加丰富多彩的抱怨。  这些年,运营商的服务投入多数花在了对已经出现的服务问题的解决上,而不是在产品设计、维护和客户体验的价值创造上。那些让排队更舒服、喝水更温暖、微笑更标准的服务,应该说还都是通信事业阶段的思想,与现代客户需要的核心优质服务相差太远。过度的服务并不是好的服务,如果你提供的服务都是鸡毛蒜皮,核心的用户利益却得不到根本维护,看似投入很大,但效果会非常差。  运营商对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环境下的服务口碑完全没有理会,或者是理解了却难以采取对应的措施,以至于一次又一次的被抬上万人唾骂的风口浪尖。说点具体的,这次不管是中国移动被炮轰,还是中国联通被指责,没见一个运营商的最高层企业负责人站出来道歉或者表态说明,都是以公司声明的形式来回应,完全无法跟得上现实社会舆论节奏。在这一点上,还不如我们的国家领导人表现的开放与进步。[引用:]
&  运营商称媒体报道并不完全准确;分析认为与运营商长期垄断及管理模式存在问题有关 &&&& 近日,央视、《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集中对电信运营商的违规操作,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进行了报道,梳理出电信运营商“四宗罪”。2014年是电信业重启改革的关键一年,虚拟运营商落地,铁塔公司成立,混合所有制逐步推进。有媒体人士认为,目前的电信改革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行业格局,和庞大的用户数量相比,电信运营商的根本服务提供者仍只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且长期垄断地位使得电信运营商扣费猫腻、霸王条款频现。新京报记者 林其玲  央媒批运营商“四宗罪”  12月5日,央视《焦点访谈》曝光黑龙江牡丹江市某运营商分公司员工私自给用户开通增值业务,造成乱扣费情况。报道称,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开通了多项增值业务,被扣费用上千元。节目采访的一位该公司的区域经理称,这极有可能是公司工作人员在暗地里操作用户号码,给用户添加的。  报道称,该公司每月、每季度、每年度会给员工下派增值服务开通任务,如按正常办理基本上完不成。于是,员工会私自为用户开通服务。员工会对许多号码短时间内连续重复操作,开通某项增值业务,然后马上取消。一开一关,公司当月就会收取用户费用,他们当月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12月7日,央视又曝光张家口某运营商和吉林联通乱扣用户增值业务费用问题。报道称,运营商有很多猫腻玩法,比如一些增值业务,前期说是免费的,过了一段时间变为收费,还有一些增值业务开通征求用户意见的方式是:发送确认短信,用户不参与的话需回复“否”,若没有回复就代表同意。  12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批评电信运营商霸王条款,“眼里只有利益”。称运营商人为设置壁垒,3G升4G须放弃优惠,升级后就无法转回3G套餐。《人民日报》还再提运营商流量月底清零问题。  三大运营商集体回应  12月8日,工信部发布微博称已责成相关电信企业核实,要求当地通信管理局调查,并依法严肃处理。  昨天中移动回应称,绝不容忍任何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已责成相关分公司即刻成立调查组,对媒体报道的情况进行认真细致核查,并将根据调查结果严肃处理。  据称,部分营业人员在给客户办理更换优惠套餐、免费补卡等业务时存在搭售增值业务的行为;二是存在一些未经客户同意批量开通免费业务的问题;三是不排除一些社会代理渠道商有为客户违规定制业务的行为,相关情况正在稽核中。  中国联通也表示已进行调查。但联通人士表示,吉林联通调查了当天10万条客服电话,发现只有几名女用户问过退订问题,当时就帮用户解决了。对于3G转4G问题,联通人士表示,“这只是个别问题,因为沃派套餐联通有很大优惠,结束后才能转。”  中国电信回应称,媒体的报道并不完全准确,并不是所有的4G电信用户都不能退回2G和3G。“如果是老用户从3G升级到4G,是可以退回3G的。但如果是直接办理4G号段及套餐的用户,目前不能退回3G。”电信称,公司没有主观为用户设置壁垒,会根据用户提出的各类新需求,努力改善。  分析称运营商管理模式out  电信专家付亮认为,央视报道内容和运营商自我调查的情况有差异,说明“首先,运营商管理确实存在问题,这跟运营商过度追求收益、KPI考核的业务管理模式有关。现在移动互联网浪潮扑来,但运营商仍未跟进管理模式,基层和下层声音很少会向上传递。”  “第二,运营商的业务设计、沟通语言并没有得到用户的理解,比如流量问题、增值业务问题等,最终引发用户不满。套餐也应该更加简洁,收费应透明公开。”  付亮认为,运营商的一些免费试用服务,到期转收费应该再发确认短信,之前工信部对此有过说法。这也说明虽然运营商高层今年一直在倡导变革,适应移动互联网思维,但在电信内部的中层和下层员工,不少仍保持传统的电信思维和管理模式。  有消息称,中移动新KPI考核办法将在这月集团年终工作会后正式下发。新版考核最大亮点是,将从2013年的36个细项,减少到收入、利润率和EVA三个主要指标,其中收入是考核新增收入行业份额,不再公布31省分公司的绩效排名。有评论认为,考核调整会让市场竞争变得更加理性,让运营商把资源用在如何提高用户体验、维系用户、提高利润率上,而不是玩命抢用户、胡乱砸钱换收益。[引用:]
&  上周五,某市移动公司员工私自给用户开通增值业务,造成乱扣费情况遭央视《焦点访谈》曝光。时至年底,央视闹这么一出,分分钟不让运营商过好年的节奏。而面对乱扣费这个老大难问题,网友们一方面表示愤慨,另一方面却也早就见怪不怪,因为在这方面消费者可以说是完全不设防。  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也不全是坏消息,身为电信业新贵的虚拟运营商们,近一年来170号段规模迅猛发展的同时,在透明消费方面也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区别于传统运营商的一些更为简单明了的灵活资费模式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资费更透明:让用户明白消费  业内人士指出,之所以会造成乱扣费现象,从其根本来说,是由运营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三大运营商的业务种类繁多,从彩铃、流量包到各类资讯服务、包月服务等,可谓琳琅满目。而消费者要么不屑于仔细了解,要么根本看不懂业务内容,最终在消费活动中处于不利地位。  高年龄段用户的情况尤为突出,很多爸妈一辈的中老年人,根本不会主动查询消费账单,无中生有的增值业务让他们花了冤枉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后果是,部分运营商基层员工一味追求KPI,在用户的眼皮低下钻空子。  虚拟运营商在这方面却有着巨大的优势。虚拟运营商是互联网时代催生的新运营商,它们往往是互联网企业出生,因此具有互联网时代所赋予的信息透明的天然优势。绝大多数虚拟运营商都将营业厅完全放在线上,比如蜗牛移动就将旗下的免卡营业厅设置在“免商店”app内,这就使得用户随时可查询到业务使用情况,各项支出也是清清楚楚。而这也是工信部发文要求加强资费网上公示管理的要求之一。  套餐简洁:用多少花多少  除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扣费猫腻外,基础运营商繁琐的固定套餐模式也让用户十分头疼。就拿江苏移动目前正推的业务举例,仅这全球通一项服务就包含了18种套餐,动感地带、神州行两项服务也是有增无减。  用户很容易被这些套餐绕晕,往往不能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那个套餐,从而导致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固定套餐月底会将余量清零,这也受到不少诟病。很多人会在月底查询账单时发现,要么是语音超出了套餐而流量却还剩很多,要么是流量超标了而语音基本没怎么用。  虚拟运营商的出现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资费模式简单明了,大白话说就是“用多少就花多少”。首先,自5月份陆续放号以来,几家虚商陆续提出“流量不清零”的概念,此后流量不清零逐渐成为170号段的标配。其次,阿里通信、爱施德等均推出懒人型的计费方式,蜗牛移动的免卡则首次提出无套餐、零月租的概念。此外,虚商还制定出一些贴心的小服务,如蜗牛的199免卡可实现语音流量自由互转,最大程度的降低了用户的无谓消耗。  虚商认知度仍有待提高  既然虚商在透明资费方面优势明显,那么是否意味着170号段很快就将统治市场呢?问题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根据媒体披露的数据显示,放号半年多来,33家虚商目前总用户数刚突破100万。  分析人士认为,虚拟运营商在我国毕竟是新生事物,上面的数据表明目前虚拟运营商的市场认知度仍然较低。统计数据也印证了上述人士的说法,根据艾媒咨询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有多达62.9%的用户根本不知道虚拟运营商是什么,另外还有22.8%的用户虽然听说过虚拟运营商但几乎不了解。  “尽管虚商在基础服务方面还有待改进,不过170号段的未来是值得看好的。”上述人士表示,“在前期的市场推广中,诸如无套餐、零月租、流量不清零这样的新鲜概念,已经让虚商在部分用户中得到了认可。”他举例称,京东通信将170卡与网购特权绑定在一起,很受网购达人的喜爱,而像蜗牛移动则是先后推出了数款免卡产品,999免卡、399免卡、199免卡等每张卡都颇具特色。  可以想象的是,随着虚商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广大用户对于170号段的信任度也将进一步增强。上述分析人士认为,各家虚商都在努力完善各方面的技术和业务环节,如果基础运营商明后年在批发价格给予虚商更多倾斜的话,170号段未来必将赢得无数用户的青睐。[引用:]
虚拟运营商微信公众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联通南京营业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