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致富好项目怎样可以更赚钱

查看: 7838|回复: 10
【讨论帖】如何搞农业才能赚钱?
TA的每日心情YEAH!! 08:34签到天数: 3 天[LV.2]偶尔看看I主题帖子农币
  怎么搞农业才赚钱,这是早一批农场主们正发愁的问题,据佐美庄园吕总介绍,石家庄周边搞农业开发的,庄园\示范园,采摘园,等等,大部分都不赚钱.佐美每年光地租和工人工资就得投入300万,建园已经四年,每年还是入不敷出。
  佐美在石家庄周边还算搞的不错的农业园区。但是四年了还不能盈利,甚至不能收支平衡,老板再有钱也不好维持下去。800亩地,一年光地租135万,也尝试了搞会员制配送,但会员少,成效微:搞采摘也有好多产品没销出去:给超市,卖不上价。如何可持续?
& && & 各位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jpg (38.02 KB, 下载次数: 31)
15:10 上传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6:00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主题帖子农币
佃户, 积分 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 积分
佃户, 积分 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 积分
第一,争取政府的补贴和加强自己产品档次,第二做高溢价小众路线,如诸橙柳桃,第三、加入一个圈子,抱团发展,第四做当地老大地方品牌。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0:42签到天数: 4 天[LV.2]偶尔看看I主题帖子农币
佃户, 积分 1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 积分
佃户, 积分 1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 积分
农业投资的收益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投资周期比较长。正是因为这样,门槛才高,既然已经做了农业,就要一丝不苟、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农业一定是未来的希望,坚持就是胜利。
TA的每日心情色 17:02签到天数: 4 天[LV.2]偶尔看看I主题帖子农币
佃户, 积分 1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 积分
佃户, 积分 1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 积分
农业目前还不是一种容易赚钱的行业,以公益心做入世事,把公益和发展结合起来,不知是不是一条路? (农业的弱势地位和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决定了新农业的公益性。但是仅有公益心是不够的,注定不能持续长久发展。藤田和芳的大地协会就是我们的学习榜样,北京的石嫣、珠海的邹子龙都是我们的好榜样。既作公益,也实现了发展。
TA的每日心情慵懒 08:35签到天数: 30 天[LV.5]常住居民I主题帖子农币
小型农场主, 积分 2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2 积分
小型农场主, 积分 2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2 积分
本帖最后由 猪八戒 于
15:25 编辑
日本一个比较成功的小型有机蔬菜种植农户,1.5个劳力(妻子帮忙半天)种5亩地,年营业额1200万日元,合72万RMB,纯收入36万,在乡村这个收入不错了。主要卖当季蔬菜和一些蔬菜腌制产品。日本的蔬菜比肉贵(牛肉除外),有这个收入就不奇怪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主题帖子农币
投资农业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投入大,且是个相当长的过程,除了信心,理念,更应有相应完善的产业链,农业才会有出路,才谈得上赚钱。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1:04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主题帖子农币
贫农, 积分 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贫农, 积分 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好多产品没销出去:给超市,卖不上价-----这只能说产品没特色,800亩地可以说规模很大了,找对特色的产品,做出品牌,做出特色,就一定会有效益
TA的每日心情YEAH!! 08:34签到天数: 3 天[LV.2]偶尔看看I主题帖子农币
大家都说得挺好的,期待更多人说出自己的观点。
TA的每日心情惊恐 10:46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主题帖子农币
贫农,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 积分
贫农,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 积分
粘贴一篇文章,给得比较完整: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开始,国家对投资农业口号支持的流行。一些农业外的企业和个人在此大潮流的推动下纷纷投入了农业产业,对于此情况我作为一个投资者对要投资此产业的人说一下自己的感受。
第一做生态农业必须要有规模农业做基础,
现在很多才开始投资农业的人先投入可生态农业,认为这是一条近路,其实此想法很不切合实际,因为生态农业一般都远离市区,规模在亩左右,生态农业一般采取种植加分区散养的模式出现,一般人会在开始就大力在就近的城市进行生态宣传,可是你见过有成功的吗?我走过很多的生态园基本上没有一个成功运营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独自运营的特色单一,因为园区是一个人的所以一般就最多有3个特色就很不错了,一般就是采摘,垂钓加饮食,开始的时候有时会组织演出但一般持续的时间很短就没有了。
因为生态园区有自己的局限性,远离市区,在交通上费时费力;一般游人只有在在周末才有人来光顾,人流量相对少,一般做文艺的人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不可能长期在此耽误。
为了做出特色,城市现在出现了很多田园风情菜馆,这些每天开业的市区餐饮压治了生态园区的菜价,使生态园赢利点降低。
二:种植运营成本高
现在的广大农村还是实行的独自运做。
如果进行生态蔬菜种植,需要的前期投资很大一个大棚每平方就要投资50到100元,并且需要的人力很大。为什么现在的农民都不愿种地了呢?大家都宁愿背井离乡,居无是所的外出打工。其实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种地的付出的成本和回报不成正比。以中国目前国情,农业投入不可能有高回报,大多数是微利,甚至是亏本的。  不说土地流转过来的支付农民“租金”,现在所谓的规模化,集约化充其量就“放大的小农经济”罢了, 而所谓的“土地流转”,实质就是向农民租地,然后再雇农民干活,因为是为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不会比给自己干的时候高,仅仅土地流转费这一项,就足以导致“土地流转”在粮食种植上不可能成功。现在的土地租金平均每年在500 元/亩,再加上各种费用,以现在又怎么可能赚钱。
而允许游客的自由采摘的形式,会使蔬菜等作物的产量招到人为亏损,即使高出价格30%还不够损失和减产的呢。
三;生态养殖,
生态园一般养殖采取的是散养方式;为的是追求所谓的原生态,
可是这种养殖方式有一下几个缺点,
1;养殖的动物的营养不会平衡,尤其小的时候,因为活动的范围小,养殖区内的植物种植面积营养不可能满足动物的生长需求,就会出现营养缺失,造成体形瘦小。
2;从小散养的动物,不能对在生长期间的长规疫情进行防止,这样使散养的动物本身遗传的一些病毒不能及时去除,自由采食时营养的不平衡,使的本身抵抗力差,所以所谓的生态养殖的散养成活率不高一般在80%就算很好的了。
3:散养的需要的散养面积大,土地利用率很底,散养只能最多包住土地的本钱。
4.散养的管理更加难;因为散养需要的面积大,管理人员的管理范围就会很大,造成了人力的浪费。
5.散养的时间长,因为散养的动物营养不平衡,生长速度慢,管理周期就回加长很多,也造成了人力的浪费。
往往算下来散养的卖了高价还不够本钱。
生态农业,因为产量少,不可能进行大市场的商业运做,所以属于小众消费,一般就是在当地小范围人群营销,发展空间有限。
中国现阶段如何走生态养殖的路
如果要走生态农业之路,必须进行现代标准化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对接。把生态农场作为一个标准化农业的一个展示口。
在标准化农场进行前期的规模化养殖防疫,在生态农场进行延时的展示。满足消费者的口感和心理需求,同时产品有个很好的免疫程序;提高了产出量,这样产品才会互相放心。
TA的每日心情惊恐 10:46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主题帖子农币
贫农,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 积分
贫农,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 积分
同时现代化标准农场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种养殖运作,对以后市场的扩展提供了可靠的货源。
标准化农业因为走的是渠道营销,所以能做到每天都有产出,保证了资金链的连续。
现在的国际大的企业的食品连锁企业消费的还是主要是标准化农场的产品,因为这些产品质量有档可查。
全生态的农场营销模式是对标准化农业的一个补充,使标准化农厂的产品以生态的模式对消费者展示,提高了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程度。对经过延长自然条件下的农业产品,进行分类销售,销售给对食品有特出要求的消费群,如果出现产品积压可以利用渠道销售出去。
山东健康农业的发展之见解;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要想在这次农业发展中建立自己的品牌,现阶段对于大量的中小农业企业只有走联合发展只路,才能存活,因为现在我们山东中小的农业企业和个人都是投资的农业链的某个链条,当把链条的某个阶段作的过于强大的时候,那就存在上游和下游的供销不平衡,所以在农业产业链越把一个阶段做强往往就造成了利润的降低,总的来说如果在此产业链自己没有建设完善以前,靠热情和资金投入农业产业的其结果基本上都是铩羽而出。
现阶段中国农业的发展之路
中国现阶段的农业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传统农业,这种农业形式在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前提下确实可以提高农业人对自己的农田的责任心,提高单产的产量。
可是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传统农业的一些弊端现在越来越的展现出来,
一:农业新技术难于推广;大型农业设备利用率底
二:人力资源的浪费大。
三:市场的整体运作产业链短,利润点低
四:对市场的掌控成度低抗风险力差
五:国家对市场的调节力度小,只能当一个救灾员的角色。
为此200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
可是中国几千年的土地为农民生存之本的观念是没法在短期内改变的,要想在短期内走进农业现代化强国的行列;并把这种在短期内土地交易的矛盾化解。国家就农业现状做了一下运做。
一;降低农产品的盈利点,增大投资农业的风险性。
现在国内现有的农业模式是没法和国外的大型现代化农业相比的,当国家增大国外农产品的进口份额,中国农业的赢利点基本上就没有了。单体农业人为了生存走进了城市成为现在的城市农民工,随着融入城市的依赖性增强逐渐新的城里人。
二:加大农村小城镇建设,小城镇的建设推动了工业及其他产业在小城镇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生产力向其他产业的外流。
三:土地的有偿使用,使传统农业人争先脱离曾经耕作土地,坐收赢利。
四:对先驱投资农业人的支持。国家对如今农业人的支持程度及市场的炒作大潮使现在的新农人都感到农业的春天即将到来;纷纷跨行踏入农业的投资。
其实农业的春天在短期内很难来到,因为土地的大规模整合还没完成,大型先进的农业基础科技公司现在还没有出现,中国式农业信息产业还在摸索的道路上,资本公司还在对农业持观望试探的态度。
因此做为新农人其实是作为农业改革先锋的形象出现的,新农人现在肩负着以下的使命。
一:为国家真正的农业现代化到来扫清土地整合的社会矛盾的使命。
二:为以后大农业的规划做先驱的探索者。
三:同时新农人现在的市场在和传统农人市场正在进行交叉,肩负着加快把传统小农业整合的使命。
当我们现在真正投入农业生产的这批新农人完成了我们现阶段的使命后。我们这批新农人将要迎来另外的一场更大的农业市场并购,及农业市场进口大潮。
所以作为新农人我们现在就应建立跟世界前沿农业科技公司的合作的机会,同时争取建立自己的科研基地,把成熟的产品分批次投入市场,同时积极利用传统渠道和现代化物联体系的结合扩大市场的占有率,使科技品牌走进平民百姓的生活。
中印市场将是未来农业产品的重要消耗基地。今后我们和国外农业公司的竞争优势在
一:我们的市场就在身边。
二:我们更了解国人的消费习惯。
三:我们的运作成本要低。
四:作为立国之本,我们会得到国家更多的政策补贴。
五:因为巨大的消费市场国外先进的农业科技公司都在积极投入中国农业产品竞争,寻求国内信誉和运作良好的企业合作是他们现在正在投资的项目。
六:农业产品作为的生活消费的主要支出,将会成为投资的最大热点。
作为正处在农业改革大潮的新一代农业投资者,困难和机遇并存。
品牌农业之路
随着国家农村土地扭转的推行,现在一些企业和个人纷纷跨行加入农产业投资大军。
因为前期的大投入,和在生产中高的运营成本大部分人为了利润纷纷踏向特色农业品牌之路,纷纷打出有机,绿色等一些时髦的外衣。可是大家想过没有这些高端市场的消费能力及以后市场的真正的销售份额。
农业产品价格的长久稳定是一个国家的稳定之本。作为大农业,国家希望的是一个平民百姓能接受的可控的价格,在大的正常价格的农产品的基础上出现一些特色产品来满足一些小众的消费。
做为以后特色农业产品的产生,必须有以下几个条件
一:对大众农业的原始掌控度
二:对市场人群的合理细分
三:对特色农产品的研发及持续的投资
四:对特色产品的源头追溯及后期消费群体的长期维护。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只有掌握了大众消费的风向标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先期定位,并对产品的食用人群进行特供。
同时农业的发展有一下几个特点。一是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前期投放市场需要的推动资金巨大,后期忠诚高端消费人群的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同时中国农业的点面的推广速度很快,有时一个花费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消耗了大量的财力推出的新的产品,会在1到2年内成为通货。这就需要特色农产业企业不断的提高产品的品质,以区别于不断推进的整体的产业升级。
做到这些必须有很大的市场占有率及大量的人力及财力。
同时必须有大众标准市场农业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运用工业运做的精细分割程序。利用标准农业的市场占有程度及赢利空间逐渐推出适应小众消费的特色产品。
现在有些投资农业的企业和个人,投入此市场就想做特色,可是你们想过没有,你连基础都没做;又怎么做的更好。同时维持单独一个小众消费的产品前期会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钱从那来,后期随着产品的普及程度增大;阶段性特色农业整体化运做的市场推广利润的降低,产品从开始的撇脂盈利到后期的传统微利大市场运做。这就是将要到来的中国农业发展之路。
所以我想作为中国特色农业以后会是一些大型的专业农业产品科技公司为了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做的某类小产量广告产品,所以我奉劝现在不断升温的所谓新农业思潮,现在想做特色农业的人一定做好市场调查在才能投入此行业。
谨慎入市!&
Powered by4被浏览488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
邮箱:@gdcct.com
百万斤红薯怎么卖更赚钱?
日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责任编辑:linguanhua&
  原题:“红薯王”的致富经
红薯种植专业户王凡(网络配图)&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200亩高淀粉红薯,产量近120万斤,卖出40多万斤后,界首市新马集镇老王寨村的红薯种植专业户王凡就不准备再卖了。“剩下的红薯要做成干淀粉,一部分是人家订的,其余的今冬全部制作粉丝卖。 ”百万斤红薯怎么卖更赚钱,王凡心里早已有了一本账。
  老王寨村有种植红薯的传统,和红薯打了几十年交道的王凡是当地有名的种薯能手,这些年他在传承传统种植、加工红薯经验的同时,不断改进红薯种植方式,收益喜人。2015年,在郑州举行的第五届全国甘薯体系“农大肥业杯”高产竞赛上,王凡凭借亩产8000斤的好成绩,荣获全国红薯大赛一等奖,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薯王”。
  收益有保证,王凡的红薯种植规模也逐步壮大,今年已经增加到了200亩。而且,凭借良好的品质,种出来的红薯根本不愁卖:前段时间,他的红薯从地里犁出来就有人到田头来拉,最低0.6元/斤。
  同一个季节,同样是丰产,可王凡今年却不甘心于简单地卖红薯。去年,当地几个制作粉皮的大户抢着来收他制作的淀粉,这几年他加工的少量粉丝也很俏销,于是,他决定不再把地里产的红薯直接售卖,而是将大部分红薯制成粉皮、粉丝,发展规模加工,向就地转化要效益。
  “今年准备做12万斤干淀粉,早段时间河南的客户预定了7万斤,剩下的准备全部制成粉丝。 ”王凡说,往后,他的主要精力将转移到红薯磨粉和粉丝制作上,今年他还扩建了1000多平方米的粉丝制作厂房,添置了新型磨粉设备。
  除了直接的经济效益,王凡在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收获。今年,他主动与本村贫困户对接,通过提供全程技术指导服务等,帮助12户贫困户加入高淀粉红薯种植行列,眼下都取得了满意的收益。当地贫困户王文学种植了两亩红薯,仅靠卖鲜薯,亩均收益就有近3000元。
  新建的粉丝厂房还没正式规模生产,眼下已接到不少粉丝订单。坐下来一盘算,王凡觉得,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荣云飞)
  &&&三农科技,更多致富经等你来取
  &&&科技专题,揭开传统农业经验背后的科学奥秘
  &&&农事评论,最富创意的三农专业意见
相关阅读:
[ 17:03:00]
[ 16:34:00]
[ 11:45:00]
[ 11:50:00]
[ 15:09:00]农业如果不精准,又怎么会赚钱?_网易科技
农业如果不精准,又怎么会赚钱?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最近很多台湾的朋友和大陆的朋友都不断问我传统企业需要数据化吗?
我的答案是:数据化是传统企业的生死问题,而不是创新问题。
未来,当每个人都是数据人的时候,即每个人每天都"制造”很多数据的时候,我们可以说这个时代是全民数据的时代。作为一个企业,居然没办法在这样的时代使用数据去驱动自己的业务,这会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有人说数据是一场风暴,而不是可以选择视而不见。
前阵子我回香港,有机会参观一个有机农场。农场的老板问我:农业能数据化吗?我回答:当然可以。其实IBM在这个领域里已经研究很多年了,而且其中有些东西已经相对成熟。
可能你都没有想过,在美国的一些农场或菜园,他们监控农产品的种植已经到了接近实时监控的阶段。他们可以通过无人飞机在农场中低空飞行来收集整个农场里每个角落的情况,并及时分析改善方案。甚至对天气的预报粒度已经能细到每一条街所受到的天气影响,水量有多少。
其实影响种植的主要因素不外乎泥土、阳光、水分和肥料,所以农业种植完全是个可以用数据进行优化的行业。需要多少水分、多少肥料、什么泥土以及最好种植什么,这在美国的大数据中已经研究多年。
可能你会觉得农业是个很土的行业,你没想过这么土的行业居然可以用大数据来帮助种植。最后我问了有机农场的负责人一个我常问的问题:你是怎么决定种什么的?不出所料,答案是拍脑袋决定的。
可是,拍脑袋决定和赌博有什么不一样呢?但如果我是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决定种什么,而且凭量化的经验来指导我种得更好,产出更快,那么,这就是数据化运营。当然,我的说法对香港现在的农业来讲可能还是比较匪夷所思的事情。但在美国和澳大利亚,数据化种植可能很快就会变成常态了。
在美国,有一个专门的词,叫做精准农业(Precise Agriculture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农业如果不做精准农业,又怎么会赚钱?
我在跟农场老板聊天的时候,还发现一个蛮有意思的地方。我问老板,每天不同类别的菜的供应量有多少?有没有每天的批发价和零售价是多少的数据?每天倒掉的菜,都是什么菜?这些数据如果能够提供给我的话,我可以用数据产品帮他们找出香港本地的农夫应该种什么菜会对他们比较有利。
用最近阿里管理层比较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如何给零散的需求匹配上柔性的供应,数据化如何促进二者结合,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消耗,提升利润。
【注:本文于日发表于香港信报】
更多大数据思考,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pinjue_ali
本文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福布斯中文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特色农业致富项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