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金融机构的交易系统用的交易系统主要有哪些

打造农村金融票据平台 推动票据市场持续发展_凤凰财经
& 财经滚动新闻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打造农村金融票据平台 推动票据市场持续发展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打造农村金融票据平台 推动票据市场持续发展   农村金融是一切与农村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有关的
原标题:打造农村金融票据平台 推动票据市场持续发展
  农村金融是一切与农村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有关的经济活动,是农村货币资金运动中的信用关系,是货币、信用、金融与农村经济组成的融合体。
  农村经济是指经济活动或者经济关系发生地在农村,或者与农业生产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的经济集群,是农村中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总称。
  近年来,随着农村金融体系的不断健全与发展,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显著增强。农村金融可以为农村经济提供便利的支付手段,满足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信贷支持,提高农村资金的配置与使用效率,优化农村经济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也为农村金融的成长创造了机遇,一方面巨大、广阔的农村市场不断推动农村金融创新;另一方面提升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能力、运营能力及风险抵御能力,促进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发展壮大。
  一、农村金融现状
  (一)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完善
  近年来,多层次、广覆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正在逐步建设与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村镇银行覆盖率逐步提升。截至2016年末,全国已有1259个县(市)核准设立村镇银行,覆盖率为67%。全国已组建村镇银行1519家,其中64.5%设在中西部。
  二是金融机构空白乡镇数量大幅减少。截至2016年末,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数量从2009年10月的2945个减少至1296个,实现乡镇金融机构和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双覆盖的省份(含计划单列市)从2009年10月的9个增加到29个。目前我国人均持有银行账户数量、银行网点密度等基础金融服务水平已达到国际中上游水平。
  (二)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稳步增长
  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17年二季度,农村金融机构总资产31.8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为13.09%;总负债29.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25%,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达到13.13%。
表1: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情况&   
单位:亿元,%&   
&    &   
2016年&   
2017年&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一季度&   
二季度&   
总资产&   
272,263&   
283,274&   
290,832&   
298,971&   
313,952&   
318,045&   
比上年同期增长率&   
16.29%&   
16.39%&   
16.72%&   
16.51%&   
15.31%&   
12.40%&   
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   
13.05%&   
12.99%&   
13.05%&   
12.87%&   
13.17%&   
13.09%&   
总负债&   
252,489&   
263,108&   
269,686&   
277,231&   
291,440&   
295,338&   
比上年同期增长率&   
16.25%&   
16.50%&   
16.83%&   
16.75%&   
15.43%&   
12.25%&   
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   
13.12%&   
13.04%&   
13.10%&   
12.91%&   
13.22%&   
13.13%&   
  注: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三)全国涉农贷款持续增长
  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信贷投放实现了持续增长。截至2017年6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9.97万亿元,比年初增长2.1万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农户贷款余额7.69万亿元,比年初增长0.6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2%;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余额16.7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1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1%;城市涉农贷款余额5.58万亿元,比年初增长0.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4%。
  (四)农村地区票据市场占比较高
  农村地区是我国票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近几年数据为例,农村金融机构票据融资余额占全部金融机构票据融资余额的20%左右;全部金融机构票据融资余额占人民币贷款的比重为4.5%左右,而农村金融机构达到7.%以上。
  注:农村金融机构含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的相关数据。
  二、农村金融票据平台的优势与意义
  (一)什么是农村金融票据平台
  农村金融票据平台是指由农村金融主管部门牵头成立的混合所有制公司,主要负责撮合涉农票据的承兑与贴现市场,一方面与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及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相连,另一方面并通过数据接口与中国票据交易系统、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等对接,串联起农村金融的票据一、二级市场,实现票据全生命周期的无纸化、标准化运作。
  农村金融票据平台以票据为载体,串联起实体经济中的大多数农村企业及涉农企业,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的结算与融资效率,有利于探索农村金融扶贫的新道路。农村金融票据平台将成为中国票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票据承兑、贴现市场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是上海票据交易所在票据承兑、贴现领域的业务延伸。
  (二)为什么要建设农村金融票据平台
  1、当前农村金融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较大,各地农村实体经济的融资环境和用票环境也存在较大差异,农村金融信用体系、担保体系的建设相对滞后。
  (2)农村金融机构仍然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提供的金融产品仍然以存、贷款为主,金融创新与金融服务力度不足,在金融科技领域发展较慢,结算与融资工具效率较低。
  (3)农村金融资金供给存在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农村金融机构较为关注农村规模型企业,对于中小微经营主体关注不够。农村实体企业(尤其是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虽有所缓解,但仍然广泛存在,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的需求。
  2、农村票据市场的问题
  我国农村地区在票据领域有很大潜力,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在票据业务方面的市场观点、发展程度、规范程度不一致,造成当前农村票据市场发展呈现出市场较不成熟、票据支付使用频率较低、信用及操作风险较高、易与票据中介勾结等问题。
  综上,农村票据市场有整合发展的需求,可以考虑建设统一的农村金融票据平台。
  (三)发展农村金融票据平台的意义
  1、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外部环境
  建设农村金融票据平台可以进一步发挥票据结算与融资的特性,结合涉农供应链与产业链的建设,可以最大限度提升涉农信贷效率,规避农村金融风险,缓解农业产供销环节的融资压力,并推进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为发展普惠金融创造条件。
  建设农村金融票据平台可以引入外部评级、担保机制,可以进一步规避和分散农村金融风险,加快农村信用征集与信息共享进程,提高农村金融供需双方的信用管理水平,降低农村失信主体的违约空间,并进一步培育农村信用体系与信用文化。
  利用农村金融票据平台与票据二级市场的对接,可以充分发挥再贴现等金融工具对资金流向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完善涉农信贷利率的形成机制,增强涉农金融机构信贷结构的合理性与均衡性,促进农村金融公平、有序竞争,确保农村金融主体行为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推进农村产业协调发展、农业科技进步以及农村金融创新。
  2、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村金融机构一方面对接平台内企业的承兑与贴现需求,另一方面接入中国票据交易系统,便利了农村金融机构循环操作票据一、二级市场业务,盘活了平台内的票据资产。农村金融票据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的纽带作用,培育大中型农村企业、涉农企业的资产运作能力,并通过大力推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开展,为农村及涉农企业节约融资成本。
  3、有利于推动缓解农村及涉农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1)降低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A、票据融资是一种典型的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相比,票据融资的效率更高,提高中小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B、农村金融票据平台的平稳发展,将进一步推动票据无纸化、标准化进程,提升农村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结算与融资的服务效率,进一步降低农村及涉农中小企业的交易成本。
  C、农村金融票据平台将改变行业农业供应链内企业的交易与融资习惯,从赊销或贷款融资转变为票据背书转让及票据贴现,加快中小企业资金回笼速度,有利于推动流动资金贷款票据化进程,由于票据融资成本总体上低于流动资金贷款,可全面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2)解决中小企业间债务链的问题
  农村金融票据平台内的企业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地处农村的各类企业;二是涉及三农的各类型企业;三是大中型农村及涉农企业的上下游中小企业。行业内的相关企业之间由于存在供销关系或合作关系,彼此之间对经营情况、行业趋势、融资需求较商业银行更为熟悉、更为了解,通过平台的票据背书转让等功能可较好地解决中小企业债务链问题。
  (3)解决跨地域企业间结算与融资问题
  农村及涉农企业遍及全国各地,大部分为中小或小微企业。农村金融票据平台可以突破地域限制,全方位、全地域地深入推进票据结算与融资服务,加快商业汇票在全国农村范围的流转,带动各地农村及涉农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快速发展。
  4、有利于降低农村地区票据业务风险
  (1)切实降低企业用票风险
  农村地区票据市场发展相对落后,金融机构分布相对较少,企业对票据的鉴别能力相对较差。通过农村金融票据平台对票据承兑、贴现市场的规范化运作,农村票据市场的各项票据业务风险防范措施将逐步完善;且随着票据市场的电子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电子化的商业汇票将成为票据市场最主要的交易标的,农村企业及涉农企业可以放心使用票据作为结算与融资的工具,以进一步优化农村实体经济的用票环境,降低票据的使用风险。
  (2)有效防范票据中介渗透
  广大的农村地区是票据风险防范较为薄弱的环节,虽然票交所将原本割裂的银行间票据市场整合为全国统一的票据二级市场,但并未消除企业与商业银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壁垒。通过农村金融票据平台可以填补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村企业、涉农企业之间的空白,建立起企业与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通道,使票据贴现市场价格更趋于透明化,最大限度压缩了票据中介的非正常生存空间,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事件。
  (3)有效控制信用风险及市场风险
  农村金融票据平台将拥有全面的农村金融融资数据及涉农行业票据业务数据,可以透彻分析农村票据市场及涉农行业交易主体的信用状况,为防范农村票据市场信用风险提供依据。
  农村金融票据平台将通过对接中国票据交易系统,为农村金融机构对票据市场利率走势提前研判创造条件,控制票据市场风险。
  (4)有效规避票据真实性风险及操作风险
  农村金融票据平台应以电子商业汇票作为主要的交易介质,纸质票据为辅,充分发挥电子商业汇票可靠性强,难以伪造、变造的优势。对于纸质票据可以依托中国票据交易系统查验纸质票据票面的详细信息,以及相关的承兑登记信息,依托农村金融机构把控纸质票据的真伪鉴别,将纸质票据的真实性风险降至最低,进而有效控制操作风险。
  (5)利于防范道德风险
  农村金融票据平台作为第三方撮合票据贴现交易,可以最大限度防范“逆流程操作”、“倒打款”、“一票二卖”等违法、违规行为。
  5、有利于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
  农村金融票据平台可向央行提供农村企业及涉农企业的基本信息、信用状况以及发展现状,为央行对再贴现政策的评估与实施创造条件,便利央行及监管机构推出进一步服务三农相关金融政策,确保再贴现规模与资金的精准投放,有利于推进金融精准扶贫,推进普惠金融政策的实施。
  6、有利于培育农村信用体系
  (1)有利于发展农村银行信用
  农村金融机构规模小、认可度低、其承兑的票据市场接受度较差,业务推广存在一定难度。农村金融票据平台可引入外部评级机构为农村金融机构建立评级信息,并在平台上公示,以提升资质较好农村金融机构承兑票据的流通性,促进资质较差的机构改善经营状况。
  (2)有利于培育农村商业信用
  农村金融票据平台可通过引入外部评级机构及担保机构为承兑企业信用评级,引导大中型农村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中使用商业承兑汇票,激发农村地区票据市场潜力,进一步推进国内商业信用环境,尤其是农村商业信用环境的培育。
  三、如何建设农村金融票据平台
  (一)农村金融票据平台总体设计
  1.总体架构
  农村金融票据平台包括两层架构:第一层平台是总平台,总体协调并对接所有农村地区票据平台;第二层平台是农村金融地区票据平台,是由各省农村信用联合社牵头组建的地区性票据平台。
  2.职责分工
  (1)第一层票据平台(农村金融票据总平台)
  第一层票据平台可由农村金融主管部门牵头组建,主要负责票据平台的各项管理、协调以及系统对接等工作。
  第一层票据平台的职责主要包括:a、牵头搭建农村金融票据总平台及各地区票据平台;b、牵头开发票据平台系统;c、制定农村金融各级票据平台的业务标准及各项业务规则;
  d、制定平台信用评级的相关要求,并选择有公信力的评级公司;e、对接金融监管部门;f、对接中国票据交易系统、电子商业汇票系统;g、制定农村金融票据平台风险防范要求;h、建设农村金融票据平台大数据。
  (2)第二层票据平台(农村金融地区票据平台)
  第二层票据平台由总平台负责搭建,是票据平台落地的部分。平台交易主体包括:农村金融机构、各类农村企业、涉农企业、中型农村及涉农企业的上下游企业等。
  主要职责为:a、落实各项政策及业务规则,完善风险防控手段;b、参与农村金融票据平台的各项交易;c、依据中国票据交易系统规则,使用农村金融票据平台系统登记纸质票据承兑、贴现信息,参与票据二级市场交易;d、引导平台企业使用电子商业汇票,推进票据市场的发展;e、引导辖区内金融机构及承兑企业参与信用评级。
  (二)农村金融票据平台业务范围
  1、农村及涉农企业业务范围
  (1)企业间票据转让
  平台内相关企业可借助平台系统背书转让电子商业汇票,用于企业间货款支付与结算。
  (2)企业与银行间票据行为
  农村及涉农企业通过平台可向农村金融机构发起票据贴现、票据质押、票据保证等业务申请。
  2、农村金融机构业务范围
  (1)银行与企业间票据行为
  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平台审核企业提交的票据贴现、质押及保证业务申请,经内部审核后,确认或否决企业申请。对于票据质押项下的融资业务及需另外提供的担保,农村金融机构在线下提供相关服务。
  (2)纸质票据业务登记
  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平台登记纸质票据承兑、贴现,以及贴现前的质押、保证等票据行为,通过平台发送中国票据交易系统。
  (3)票据二级市场业务
  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平台与中国票据交易系统的互联参与票据二级市场交易。涵盖票据转贴现、质押式回购、买断式回购等交易产品。
  农村金融机构可设立理财计划或与券商、基金公司等合作设立资管计划,通过非法人产品参与票据二级市场交易。
  3、公共服务
  (1)商业汇票评级服务
  平台牵头建设评级服务体系,引入有公信力的外部评级公司对承兑企业及金融机构信用评级,定期发布评级结果,揭示市场信用风险。
  (2)票据提示付款及追索服务
  平台内会员(企业或农村金融机构)持有的票据到期可由平台自动向承兑人发出提示付款,托收回款可通过平台系统直接划入会员的资金账户中,对于承兑人拒绝付款的票据,持票会员可通过平台向票据关系人发起追索。
  (3)票据鉴证、咨询服务
  平台可为会员提供票据鉴证及票据咨询服务,除农村金融机构外,还可聘请外部金融机构的票据专家,咨询范围涵盖票据业务产品、票据交易规则、票据法律法规、票据风险案例、票据金融科技等方面,为会员解决票据实务问题。
  (4)票据衍生产品服务
  农村金融票据平台可形成本行业的票据大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与挖掘,可开发行业票据价格指数、行业票据收益率曲线以及相关金融衍生产品等信息产品,为票据市场的合理估值提供依据。
  (三)农村金融票据平台业务模式
  1、信用评级
  平台需引入具有公信力的评级机构,设立公允的评级模型,对承兑金融机构和承兑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平台会员可以查询任意金融机构及承兑企业的评级结果,依据评级结果
  2、交易模式
  平台可借鉴债券市场较为成熟的交易模式,如对话报价等交易模式。交易双方在充分沟通,确定交易价格、标的等条件,各自确认后达成交易。
  3、清算模式
  (1)交易清算方式
  平台票据贴现业务可采用DVP(票款兑付)清算方式。交易双方确认后,平台自动判断卖方票据权属及买方资金状况,同步完成交易票据的过户及结算资金的划转,确保交易票据与结算资金同步交割,避免出现清算风险。
  (2)到期清算方式
  平台票据的到期清算分为两种具体场景:
  A、已贴现票据。根据中国票据交易系统规则,票据贴现且权属登记后纳入其托管体系,因此已贴现票据到期时,中国票据交易系统将按现有到期处理规则进行提示付款及资金划转;
  B、未贴现票据。未贴现票据到期时应由平台向票据承兑人发起提示付款,并依据平台相关业务处理规则扣划付款人资金账户用于票款兑付。
  (3)清算通道
  农村金融机构众多、遍及全国,单独开发农村金融票据清算平台难度较大,可考虑采用以下三种清算通道。
  A、借助权威清算机构(即在央行大额系统中有备付金账户的清算机构)清算,在权威清算机构的账户中为企业及机构会员设立资金账户用于清算,由权威清算机构进行资金托管;
  B、借助大型商业银行清算,企业及机构会员在大型商业银行开立资金账户,由大型商业银行托管账户资金,并借助其清算通道依据平台指令进行资金清算;
  C、自行清算,由平台自行接入央行大额支付系统,并向央行申请设立备付金账户,企业及机构会员在平台开立资金账户,平台依据系统指令自行清算。
  (四)农村金融票据平台系统构成
  1、农村金融票据处理主模块。
  该模块是农村票据平台的核心部分:一是需要实现会员管理、权限管理等系统基础功能;二是需要实现类似于商业银行网上银行的线上申请查询平台,企业会员可通过线上平台进行电子银票承兑申请、电子商票开票、背书转让、贴现申请、质押申请、保证申请、提示付款、追索及业务查询等操作,并需要实时展示市场行情及金融机构报价信息;三是需实现系统的后台处理机制,分门别类地将各类申请发送至关联系统,实现贴现与托收的一体化清算。
  2、企业票据操作模块
  平台需统一建立企业票据操作平台(如建立统一的外接式网上银行),提供票据贴现报价信息及贴现行情信息展示、企业间票据流转、票据质押融资、票据到期处理等功能,满足农村及涉农企业票据结算与融资需求。
  3、系统对接模块
  (1)对接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系统。一方面系统需实现企业与农村金融机构之间业务指令的发送与接收,将相关指令发送至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系统中,并接收相关反馈信息,如电子银票承兑申请、贴现申请、质押申请、保证申请等;另一方面系统需实现农村金融机构二级市场交易相关指令的发送与接受,展现票据二级市场行情信息,接受农村金融机构二级市场交易指令,并向农村金融机构反馈成交信息。
  (2)对接中国票据交易系统,以便平台机构会员进行票据二级市场相关交易,以及纸质票据承兑、贴现等票据登记信息的传输。
  (3)对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系统,以便平台机构会员进行电子商业汇票二级市场交易。
  (4)对接央行相关系统。平台需与央行大额支付、企业征信等系统对接。
  4、农村票据大数据模块
  农村金融机构分布过于分散,农村票据贴现市场割裂较为严重,市场信息传递较为不变。平台可收集农村金融票据平台相关会员信息、票据信息、评级信息、交易信息、托收信息等,建立农村票据大数据平台。并进一步推出基于票据贴现市场的衍生产品,如设立农村票据贴现指数,反映农村票据贴现市场价格变化情况,为后期开发远期交易、掉期交易等创新型衍生产品创造条件。
  (四)实现路径
  农村金融票据平台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无论采用哪一种路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全面实现农村及涉农票据的统一承兑与贴现。一方面可以依托自有技术力量来开发,另一方面也可以选择技术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全国性第三方机构(非票据交易主体)合作建设农村金融票据平台。
  1、银票优先路径:银行承兑汇票与商业承兑汇票相比,由于在承兑环节引入了银行信用,因此信用风险相对较低,易于标准化;且银行承兑汇票的签发量、交易量也远远超过商业承兑汇票。农村金融票据平台在成立初期,可以考虑优先推进银行承兑汇票的相关交易,然后在逐步推广商业承兑汇票。
  2、电票优先路径:电子商业汇票具有防伪性能高、传递便捷、交易迅速等独特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规避票据操作风险,电子商业汇票从2009年正式推出后发展迅速,适合采用交易所互联网+对话报价的交易模式。农村金融票据平台可以电子商业汇票为基础,先行推出基于电子商业汇票的交易平台,而后再考虑纸质商业汇票;
  (五)监管部门支持
  建设农村金融票据平台需要地方政府、地方国资委、央行以及银监会等机关部门的关心与重视,通过提供相关政策及资源支持,推动农村金融票据平台尽快落地实施。
  如何规范与推进农村票据市场发展,推动农村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金融服务,是农村金融发展的现实课题。我们认为建设农村金融票据平台在较大程度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可以为中国票据市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繁荣中货币市场提供有益支撑,为农村供给侧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责任编辑:王君)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440019
播放数:1810733
播放数:1386838
播放数:5808920鎴戠殑涓?噾:
娆㈣繋鎮?紝 锛亅
|||||||||||||||||||||||||
>>&&>> &姝f枃
姹熻嫃鍥芥嘲锛氬叧浜庡叏璧勫瓙鍏?徃浣跨敤鑷?湁璧勯噾璐?拱淇濇湰鍨嬮噾铻嶆満鏋勭悊璐?骇鍝佺殑杩涘睍鍏?憡
鏉ユ簮锛氫氦鏄撴墍 浣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宇宙交易系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