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现在投资什么私募股权投资最好

万字长文:从方法论到实践,一篇文章读懂私募股权投资和尽职调查_36氪
市场合作,请您联系: media_
品牌广告合作,请您联系: media_
企业创新合作,请您联系: corp_
地方合作,请您联系:
满足以下场景,获得更高通过率: 1. 新融资求报道 2. 新公司求报道 3. 新产品求报道 4. 创投新闻爆料
36氪APP 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集全球最优秀的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做股权投资,应该怎么做?
日13:16&&来源:
很多朋友问:“要做股权投资,该怎么搞?”如何参与私募股权投资?笔者扼要介绍一二。
为什么要做PE?
“股权投资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股权投资是可以跨越经济周期的投资工具”等言论已经广为流传,吴晓波、秦朔等人在2015年以来做了大量阐述。
在当下做PE(私募股权)投资恰逢其时。这个“时”背后的深意有必要特别强调:
1、中国PE市场已成全球第二大市场,2015年底已达5000亿元;
2、中国作为新兴市场,交易活跃,获利机会以及成长空间巨大;
3、政策红利连续释放,“创投国十条”“101号文件”等颁布;
4、中国经济迫切需要“双创”企业提供向上经济动能,各级政府、央企、高校等背景的产业基金、创投机构快速发展。
此外,股权投资具有跨越经济周期的特性。
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私募基金指数10年和20年的年化回报率分别为10.9%和12.7%。
怎样参与PE?
私募股权投资专业性较强。尽管也有少量的个人天使或风投,但这一领域仍大多是依赖专业机构进行投资。
参与方式主要有三种:
特点:收益高、风险大、信息不对称、难以主动管理。
参与者:个人投资者、VC/PE机构、政府产业基金、高校基金会等。
2、投基金。
特点:有限布局行业机会、收益空间居中、风险波动居中,门槛较高,精通被投产业,组合配置较难。
参与者:VC/PE机构、政府产业基金、险资、高校基金会等。
3、投母基金(FOF或MOM)。
特点:投资的行业分散度很高,投资阶段可以很灵活,充分有效分散风险,收益相对稳定,波动性较低,门槛较低,依赖PE专业机构进行,附加主动管理。
参与者:VC/PE机构、政府产业基金、险资、高校基金会等。
在中国,目前也有极个别的个人投资者自己挑选创业企业,参与种子轮、天使轮等早期阶段的投资。投基金、投母基金一般都要依赖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机构。
私募股权投资具有较高的资金门槛和专业门槛:
1、资金门槛:
(1)按照监管规定,必须进行合格投资者认定,即可投资金融资产在300万以上或年收入连续3年在50万以上。
(2)一般,单笔投资额度在100万以上。(个人天使投资者投资额度灵活。)
2、专业门槛:对PE机构、投资经理以及个人投资者的综合素质,金融、财务、企业运营管理、法律合规、相关行业等方面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正是因为较高的资金门槛和专业门槛,这就导致普通的个人投资者或高净值客户直接参与PE投资并不“现实”、也不“经济高效”,甚至因为某些方面能力的缺失,导致存在一些无法预知的风险或隐患。
因为PE投资时间受限于退出渠道,周期较长,一般都在3年以上,甚至更长。这就要求高净值客户做好心理准备,合理安排好资金。一般来说,高净值客户可以参照耶鲁大学捐赠基金会的配置比例,将PE类资产配置比例确定在30%左右。
私募股权投资的J曲线:以时间为横轴,以收益率为纵轴。它是衡量私募股权基金总成本和总潜在回报的工具。
PE投资那种方式最佳?
可能有人会问,参与PE投资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笔者认为,视个人情况不同,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一般来说:
1、如果是入门级投资者,不妨精选优质机构的PE类FOF或MOM类产品,依靠专业机构,适当参与。
2、如果具备PE基础,对某一行业特别熟悉而又看好,不妨精选专业机构的该产业基金。
3、如果在某一行业比较精通,对PE的“募投管退”等环节有一些了解,能够承受较大风险、并以此博取更高回报,可以尝试直投。
当然,如果资金实力特别雄厚、具有一定的PE基础,也可以做“投母基金+投基金/直投”的拼盘组合,但无论怎样,笔者认为,母基金应该成为PE大类资产的基础和“标配”。
为什么是“标配”?这就需要充分揭示一下PE母基金的优势(以FOF为例):
PE母基金投资具有“专业管理、优中选优”的突出优势:
1、有效分散风险:
FOF可分散投资到多只优质基金,可实现覆盖不同行业、地域的企业和各种风格的投资团队,既能避免单一投资的风险,又有效分散系统风险。
2、投资机会较多:
FOF是PE的专业投资者,不仅有丰富的行业人脉和资源,而且建立独特的科学研判体系,既能实现精选优秀基金并投资参与,又有机会发掘发现业内有潜力的“隐形冠军”。
3、高议价能力:
专业机构比一般投资者有更强的谈价议价能力,能获取更有利的投资条款,为FOF的投资人争取更多回报。
4、高效用:
专业机构FOF对被投基金的管理和协助更直接有效。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PE母基金分散风险的效用:根据欧洲股权投资协会的研究显示:单只PE出现亏损的概率为21%,但PE的FOF出现亏损的概率接近0。
如何挑选PE母基金?
那么,应该如何挑选PE母基金呢?主要包括“两挑三看”:
1、挑专业机构:
包括综合实力、业内知名度、专业素质、发展历史、历史业绩等。
2、挑投资团队:
考察投资团队的专业素质、从业经历、投资能力、投资经验、过往业绩等。
3、看投资策略:
全面考察母基金的投资策略。
4、看行业配置:
考察母基金的投资热点,重点聚焦哪些行业,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转型方向、未来趋势等;
5、看配置阶段:
考察母基金偏重于哪个阶段?阶段配置比例。一般来说,偏早期(种子、天使、A轮、B轮)风险较大、收益较大、投资获益期更长;投资于中晚期(C轮以后、Pre-IPO、过桥等)风险较小,收益也较小,投资获益期较短。
(作者系理财规划师,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编:陈键、胡晓)
阎焱:最贵的不是房产 是创业公司估值
吴炯:我为什么错过投资滴滴
贾红波:私募基金行业进入2.0时代
吴世春的格局:推崇刘邦式创业
杨岩:不看好“工匠类”创业
朱啸虎:资本寒冬下的生存方式
创投邮箱:
联系电话:010-.朋友们现在投资什么股权最好_百度知道
.朋友们现在投资什么股权最好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成长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正信光电转板可以考虑对赌了,不过现在还有其它项目。
你可以看看正信光电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2010年第十届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年度论坛_专题频道_东方财富网
  10年前的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入世7天后的12月18日,清科集团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创业投资年度论坛。由此,清科集团开始了为国内投资人和企业家搭台唱戏的10年征程。
&主办方:清科集团&网络战略合作媒体:东方财富网&&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欢迎来到由清科集团主办的2010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年度论坛,我是主持人田华。我们今天的内容除了上午的专场讨论之外,下午还将举行2010年度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年度排名的颁奖典礼,大家将有机会和我们共同来见证2010年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年度排名榜单的诞生。在这里,我们要再一次感谢各赞助方对本次论坛的鼎力支持。下面我们要进行的是第七专场的讨论:清洁技术&盛宴后冷思考&,我们有幸邀请到了青云创投创始人兼总裁叶东先生担任本场论坛的主席,掌声有请叶东先生及我们的嘉宾们!  叶东:各位嘉宾,大家早上好!今天很高兴有这样一次机会让大家来参加清洁技术论坛,今天的专题非常符合我们现在世界的状态,盛宴之后的&冷思考&,今天的会议也夜店小冷场,希望以这样的气氛来衬托今天的主题。这次会议恰逢十周年,也恰恰是清洁技术从冰冷的市场到温暖的市场,一个烫手市场的转变,正好经历了十年的时间,大家可以看到这一壶水是如何被煮开的,由于今天时间有限,参加的论坛发言人比较多,我们很难非常深入地展开这样一个非常沉重、巨大而广泛的话题,我们只是揭开面纱的一个小角,我们会在论坛的最后十分钟开放给大家,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和问题都可以提出来。  今天我们总共有6位嘉宾,算上临时没有到场的一共有7位,这7位嘉宾也覆盖了清洁产业技术的各个方面,从最上端来讲就是清洁技术基金的投资人,所以我们这边有来自BP的Justin,作为LP的代表,还有来自于基金管理界,像VantagePoint的李峰,还有来自上海的范南先生,从LP到GP,我们下面将展开今天的论坛,希望每个人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公司。  Justin Adams:大家早上好,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参加今天的会议,我是专门负责BP公司里的替代能源部的副总裁,BP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我们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生产业务,但是在过去的十年当中,我们发现清洁能源技术可以让我们应对所面临的挑战,这些挑战是在今后几十年必须面对的,中国BP在过去的5年当中已经投资了差不多35亿美元的规模,比如其他的新的清洁能源行业,我们都有了很多项投资,所以我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进行这方面的合作,我也很期待向大家学到更多东西。  叶东:谢谢您的介绍,第二位嘉宾我们可能不是很熟悉,建银国际投资的以环保为主题的项目,我们也很想知道相关的情况。  范南:谢谢,非常高兴今天有这样的一次机会和叶总一起就环保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我们基金的全称是&建银城投股权环保基金&,我们这个基金是合资基金,除了建银国际之外一个很重要的管理合伙人,和我们共同管理基金的出资代表是上海城投,应该说我们的基金建立的初衷是作为建设银行总行和上海市政府共建两个中心的重要战略内容之一,我们的出资人除了上海城投之外,还包括上海城建、上海建工等等,作为建银与上海城投一起合作,一方面上海城投确实是作为我们和上海合作的一个重要桥梁和媒体,另一方面上海城投本身也是整个环保行业里某些方面单体最大的运营商,对整个基金的运作发展是蛮有好处的,我们的基金相对叶总的基金来说是非常新的,整个管理公司成立到目前为止不到一年,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所有的同事一起努力,我们完成了首期18亿资金的募集,现在资金全部到帐,也完成了第一批项目的筛选和投资工作,应该说在未来的环保行业投资领域,我们还要向在座的各位专家多多学习,谢谢叶总。  Mikunj Jinsi: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论坛,我是在华盛顿特区国际金融公司工作的,是在世界银行下面,我们平时专注的是在这个新兴市场当中最大的投资者,我们在中国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最近对我们的业务进行了重组,特别看重我们公司策略的战略部分,我们也特别关注气侯变化的情况,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整合我们业务当中的投资、咨询方面的能力,把他们整合起来,去年我们在很多和气侯变化有关的方面做了很多投资,去年其中的15%的投资是针对所有和气侯变化有关的15%,我们整个集团也非常关注清洁技术的发展,我们对于任何和气侯有关的项目,包括一些创新,我们都有兴趣进行投资。我们这样做也是根据每个项目进行具体的评估,对过去中国两年有关环保和气侯变化方面非常关注,也是非常积极地参与。  叶东:李峰先生也是我的老朋友,我们在硅谷的时候就认识了,他也经过了一个华丽的转身,从美国到中国,又在从事基金投资业务,在全世界非常知名的清洁技术为主题的投资公司VantagePoint,请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吧。  李峰:大家好,我是来自VantagePoint的李峰,我们的企业集中于做清洁技术方面的投资,目前来讲也许是全球最大的清洁技术方面投资的企业,整个规模有45亿美金,其中在清洁技术方面的投资15亿美金,过去的15年里我们投了一些企业,我们投了全球第一家纯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公司,目前也在以色列、丹麦这些国家,目前正在建两百万千瓦的,包括太阳能电池,投了LED公司,还有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但是进入中国市场应该说是比较晚的,也是从最近两年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所以今天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到清科会场来学习,向大家请教,我也特别感谢十几年的老朋友,好朋友叶东能够给我这样一次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  叶东:下面请DFGI的合伙人杨希,DFGI是世界知名的来自硅谷的管理公司,也有大量的案例,包括现在在清洁技术领域有很广泛的投资。  杨希:各位早上好,我们的企业成立于1985年,总理设立在硅谷,从十年前我们就把清洁能源作为战略投资方向,迄今为止我们投资了70多家企业,另外也投入了全球第一家,我们从90年代进入中国,也属于非常活跃的风险投资基金,尤其是清洁技术领域,一些控制系统,太阳能上面的耗材,整个清洁技术是中国团队在中国的战略性投资方向,整体基金的规模是由65亿美金,  张同贵:我还是想要改变这种差别,我们要向资本家靠拢,现在几位研究生和复旦将近40个学农业的一起,我们在农业方面做安全健康方面的产业,而且我觉得这个行业是非常负责任的行业,很高兴最近参加了世博会,我觉得清洁技术首先来源于我们自身,我们天天从事的都是快速生产的东西,留下来的可能都是一些抗生素之类的,我觉得今天这个机会非常宝贵,我们主要是做有机蔬菜的行业,这个行业是做得很艰辛的,但是未来的发展和市场是非常巨大的,在中国有很多迫切的技术使产能得到了提高,但是产能提高的同时也使产品的质量受到了影响,我花了5年的时间进行土壤改良,投入了几个亿的资金,现在安全的有机蔬菜已经有了很大进展,需求也越来越大,现在关于吃的问题,大家所看见的,或者报道上所听到的关于这方面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包括三聚氰氨事件,在蔬菜方面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残留物对人类的影响非常大,现在关注农业的资本家越来越多,我们也很荣幸地对叶总今年很关注我们,给了我们第一批投入,我觉得这是真正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创业族,把我们的产品做好就是我们最大的责任。  叶东:谢谢张总,我在世博会最后一周专门参加了一个展出,其实我只看了一个榜单,有一个主题馆是&未来生活馆&,你会发现未来的生活几乎所有的技术都来自于和清洁、环保、低碳有关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在那个展位当中我非常高兴,或者很激动的看到了多利农场的产品出现在展台上,恭喜张总。今天的主题是盛宴后的冷思考,这分为两方面,首先是盛宴,盛宴为什么会产生,其次才是冷思考。环境投资不用清洁技术这个词,因为实际上出现的时间比真正的行业发展晚了很多,最早的时候是以环境投资作为主题出现的,大部分不是以专属基金的出现,但是在这个市场当中你会看到有一些远见卓识的投资人一直在扮演这个市场的推手作用,今天的盛况和他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们最早期就在环境投资方面,那个时候还没有清洁技术这个词,把很多的资源和精力放在基础设施和环境相关的领域,这里非常有名的代表就是以IFC为代表的国际开发性银行,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推手,IFC也是很多基金的投资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那么清洁技术诞生之前就在环保方面已经有很多经验了,所以这个问题留给nikunj,这个话题在过去十年已经变得越来越热门了,你是如何评价这个变化的?  Nikunj Jinsi:谢谢,这是一个非常变化的市场,IFC也是见证了这个变化,我们做的不仅仅是清洁技术,在过去的十五年也是投资了若干个关于清洁能源和技术方面的项目,作为IFC,我们是对于清洁技术方面有承诺,而且在技术推动方面的发展,在接下来的五到十年里,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私人资本更多地投资到这个行业来,但是我们作为一个投资银行的机构,应该投资那些曝光率比较低的企业,而不是投大家都已经热膨的行业,我们知道现在有很多的私人资金也都进入了这个行业,我们现在IFC也是去一些边缘的城市,比如吉林、四川等等中西部和东北部的城市,离开这些东部的一线发展城市去关注更广阔的欠发达的地区,包括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另外还有生物燃料都是我们所关注的行业,还有就是节能方面也是我们所关注的,另外和其他投资者一样,我们对废水处理公司也是感兴趣的,包括水循环等等,我们希望能够在EB、电动汽车等方面都予以关注,中国是一个大国,清洁技术市场也是非常广阔的,所以我们对于扩展在这方面的业务是非常有信心的,机会是很多的,我们之所以这么热情地推动这方面的业务不仅仅是为了推动我们自己公司业务的成长,也是希望可以带动更多的私人股权加入这个投资行列当中。  叶东:另外一个在市场当中的推手,除了DFI,我们把它定位为战略投资者,因为在清洁技术、环境领域最早是以战略投资启动的,在这个市场当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是来自世界500强的大公司,例如BP这样的公司,如果说翻开整个投资领域,在清洁技术当中会发现,能源占到了半壁江山,有时候还会是多半个江山,从创投公司的数字中可以看到一半的资金都是能源方面的领域,无论是风能、太阳能还是节能、智能电网,包括现在说的电动汽车都是和电分不开的,在全世界的能源领域,BP我认为是最出色的,特别是不遗余力地在太阳能和风能领域里做了大量的投资,但是过去的十年他们的投资也在发生变化,通过他们的变化我们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市场信息以及未来趋势的判断,那么我更想听到作为一个石油公司如何从战略的角度看待清洁能源的再生,Justin,您认为过去的十年有什么变化和趋势?  Justin Adams:很多人对于能源领域不是很了解,我们知道能源整体的投资量非常大,要生产煤矿、天然气、石油等等,我们知道其实90%的能源仍然是化石能源,但是我们知道化石能源总归是要用光的,在接下来的几年当中可能不会用光,但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随着能源消耗的增加,化石能源毕竟是要用光的,而且石油、天然气、煤到底可以再生产多少,这样就会引起很多多国的担忧,比如对于中国的能源需求是与日俱增的,中国现在进口的石油实际上包括煤炭都是在增长的,所以大家都在寻找是不是能够用多样化的能源进行补充和替代,比方说大家都很关注的二氧化碳排放,气侯变化等等问题,所以大家都希望可以在全球的层面就这些碳排放达成一致。而且大家对于地方性的环境、空气质量也非常关心,地方政府也是需要能够找到更清洁的能源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接下来的10-20年里,我们知道将会有2亿,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城市居民会增加2个亿,有那么多人进入城市生活,对于能源的消耗也会增加,因此我们必须要找到这个可持续性的清洁能源,今天我们所投资的可再生能源,对于未来是非常有前景的,我们必须把这个成本降下来,而且规模还要进一步做大,来慢慢取代今天所使用的大比例的化石能源,我们希望能够从今天所占的一个比较小的份额扩展到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扩展到比较大的份额,但是我知道就算是到了二十二世纪,我们要完全从化石能源转到清洁能源仍然是很困难的,尽管很难,我们知道还是要做,因为这个能源危机的挑战实在是太严峻了,大家对能源的需求一定会越来越强,现在大家都在看怎样去创新,技术怎样创新,基于这样的原因,所以我们也是与一些世界各地的小公司合作,与一些基金合作,目的就是为了共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扩张我们清洁能源的规模,在全球范围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我们知道很多做小型清洁能源的公司都缺钱,都需要资金,因此我们需要帮助他们来共同把这块市场做强,因此我的团队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叶东:下一个问题想请教李峰,李峰除了是VantagePoint的合伙人还有另外一个头衔,就是国家可再生资源协会,担任很多工作,包括投资工作,对外交流工作,和其他政府的交往当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桥梁和推手作用,所以应该是我们当中最接近于政策决策者的一位投资人,所以我也想请他们跟大家分享一下在过去的十年,或者按照&十二五&计划来讲,你会看到从&十一五&到&十二五&中间国家引导性的政策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  李峰:叶总给了我一个非常大的题目,在今天的场合我就说一点个人的看法,不能代表学会,也不能代表政府,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首先,我觉得国家从政府政策层面是真正把清洁能源,把节能减排、二氧化碳低碳技术作为我们下一步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的原动力的产业,这是中国在整个国际社会上都面临着减碳、节能环保方面的压力,这是外部的环境,另外从我内在的发展来讲,我们的确需要一个更清洁的环境,更好能效的技术,能够把产业做更大的提升,所以希望抓住这个基本的机会来推动整个中国产业的更新发展,第三在全球范围内外交工作的合作,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还有非常融洽的话题,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大环境下,我们往往是超额完成项目,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目前的目标到2020年,我们要把一次能源中的15%要成为非化石能源,这个目标其实实现起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2020年每个单位的GDP排放意味着大量的投资机会和大量的产业机会,具体到技术的范畴,风电的2020年目标需要达到1.5亿/千瓦的装机容量,目前中国整个的装机容量是将近2600万千瓦,现在每年应该有1200万千瓦的分机容量需要完成,这些基本上代表了全世界每年差不多是两千万千瓦,但是目前很小的,中国目前整个产业已经占到了全球生产能力的60%,我们可能生产能力一年已经将近1千万千瓦了,所以我相信目前得到的统计来讲,大家宣布想要建,或者在未来几年之内要建的光伏已经有一千多万千瓦,所以我觉得到2020年两千万千瓦的光伏装机很有可能是会被突破的,这也同时意味着大量的投资和发展机会,因为时间有限,我就随便说一点自己的感受。  叶东:下一个问题提给DFG的杨希,因为我们知道DFG的投资,作为硅谷起家的风险投资公司,现在在中国投资清洁技术领域,我想请杨希跟大家分享一下跟国内的清洁技术投资,在过去几年当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你们更多的注重在中国市场的哪些领域,对于我们这些有志创业或者开始融资的提供一些建议。  杨希:德丰杰在美国和中国都专注于投资清洁技术,实际上不管是从要创业的企业来讲,还是对于投资机构的选择差别还是蛮大的,中国我们喜欢投资具有高技术壁垒的产品或者业务,但是在市场上的选择有一些明显的不同,在中国我们比较侧重、偏向于应用型的技术,这是已经被验证的应用,在中国做一些优化,更重要的是去实现,去应用中国市场,但是在硅谷做这些投资的时候,Next Generation,包括上市的电网企业,当时在投资这家公司的时候智能电网的概念是很模糊的,今天中国也在探讨这种商业模式,包括在国外投资第一家电动汽车公司,在国外更侧重地是把握下一代技术演变方向,这几年带来了一些新的应用、新的市场和新的商业模式,这是非常大的一个不同点,我觉得对于国内创业企业家来讲,一方面必须要有合适的技术,没有技术的话什么都是无从谈起的,会引进一些外国的团队,也可以从本身研究当中积累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和应用市场结合,只有和市场很好的结合才能做出很好的产品的定义,有些产品本身的性能是不需要的,有些性能是需要做一些优化的,举一个例子来讲,我们在09年的时候投了一家风机电的企业,这是国内第一大的,当时在国外技术针对中国本身风力发电的特征以及我们本身电网的条件进行很好的优化,我们不光是在性能上区别于国外的企业,我们还有更好的优势,所以和应用市场结合,利用我们的技术平台去做很好的产品的定义,这是我们对于在中国的清洁技术创业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叶东:谢谢杨希,其实我本人对于农业情有独钟,所以这也是我们很大的一个机会,中国不管GDP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国外投资和生活技术方式发生改变,中国本质上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不一定是一个农业强国,在过去的改革开放30年当中,可能很多人看到经济的增长,GDP的增长,城市的变化,有一个很伟大的成就是被大家忽视的,这个成就就是来自于农业,如何使一个农业养育14亿人口,从吃肉、吃蛋、吃牛奶、吃蔬菜、吃鱼吃虾,种植业在中国其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并没有被大家广为接受,我们也看到在过去几年,很多领域都遇到了发展的瓶颈,由于大规模使用化肥,大家把未来几十年的土地的肥力集中到这几年开放,进行掠夺式的开发,使农业已经无法为继,现在很多蔬菜种植企业,他们的蔬菜已经被国外很多的政府被禁止出口,因为含有大量的农药残留,对于土地的肥力是巨大的、毁坏性的利用,我想有机农业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想请张总跟我们分享一下国家对于有机农业的想法和安排,多利农业在这方面有什么计划。  张同贵:我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国家十二五期间,包括十一五期间缩小了城乡差别,要以城带乡,实行城乡一体化,连续中央7个一号文件最关注的话题是农业,我觉得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且民以食为天,是离不开吃的,怎么吃得更健康,怎么才能吃得更安全,我们已经过了温饱时代,有一个数据不好在今天的场合上说,上海农业年鉴的数据,上海每一亩农药化肥量是全国平均水土的4倍,为什么是4倍?第一,人口众多,土地有限,要解决量的问题,第二、上海农业有很多农药,所以这就意味着我们的菜,我们的蔬菜,尤其是叶菜当中的农用化肥的区别是更为显著的,上个礼拜六还是一个比较高的政府官员到我们多利农场去,车上带了一篮子菜,到我这里然后再回家,回到家以后老母亲有一篮子蔬菜,说这个菜是最安全的,连农民都知道光鲜一点,好看一点,当然,我觉得国家要关心更多的民生,农民不赚钱可以不种了,我的芹菜种出来以后,7毛钱一斤,市场上卖3块钱一斤,我把菜摘下来洗干净,要付出劳动力成本,所以国家一方面对农民的考虑促进农民收入,另外还要考虑整个社会的比价,农民不赚钱怎么办,物价下来以后是暴富性增长,简单说不吃农药,不吃化肥,不用转基因的技术,按照原生态的种出来的菜就是有机的,所以有机蔬菜,生产程度最高的在哪里?英国人拿着喷雾器除草,现在人工除草5个人一天只能除以五,所以我们通过五年的土壤改革以后,能够吃出菜的口感,前三年的土壤改良,我只能告诉大家这三年当中没有用过农药化肥,随着时间越来越长,我们的菜放到冰箱里7天以后不会烂,他们觉得是腌掉了,而且现在有机行业从肥料开始,市场上的很多有机肥是用牛粪、猪粪做的,现在的养殖业用的大量饲料、抗生素,所以原来的猪粪、牛粪不敢做肥料。另外对于有机的发展国家是越来越重视了,因为食品安全的问题,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这一段都是半途而废,为了急于求成,我觉得潜力非常大,我到美国考察的时候,现在有机蔬菜消耗的比例在亚洲比较发达的国家,就是香港、台湾和日本,基本上是8%-12%,而在中国上海不到5%,现在很多人担心我花了钱,我需要这个产品,但是信任度有问题,超市里卖的是不是合规格的,我觉得未来发展方向是非常好的,我们力求做中国有机农业的第一品牌,在这方面也希望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家关注农业,这是我们的责任,谢谢。  叶东:说蔬菜那么好,都可以当水果吃了,最后请范总谈一下,如果把清洁环境投资当做盛宴的话,在这个盛宴当中看到了哪些好吃的菜?  范南:谢谢也总,从我们投资的方向来看,首先我们的环保定位是一个大的产业链,它的宽度和范围也比想象中宽,现在选择菜的标准,可能是要相对成熟一些,结合刚才李总和杨总的说法,第一是有未来政策的连续性,第二是有比较高的技术骨干,从起步来讲我们目前为止比较关注里环保行业的核心领域,就是污染防治方面的,具体的就是噪音处理和空气处理。  叶东:现在时间不多了,虽然还有很多问题,但是很难展开所有的方面,下面还有5分钟开放给在座的各位,大家看看有什么想法来提问给在座的嘉宾。  提问:我是台湾的LP,是海峡两岸农业发展促进会的会长,我想请教张同贵先生,刚才你提到更多的精力放在土壤和水的改良,那对于有机蔬菜的高附加价值产品,想请教一下你对于种子的安全是否也有一些关注,另外您做得这么好的有机蔬菜都是高附加价值的,有没有在标准化认证方面未来会有关注?因为这不仅在上海,在全国将来会有更大的市场,我前天在武汉签了一个农民创业园协议,我们也盼望能够向各位学习,最后您在量的腾飞上做得非常非常精彩,我在武汉的时候他们有一个红杉菜,只有1公顷,在座的专家都知道无论如何改良,其他地方都种不出来,品质是非常好的,但是量是有限制的,所以在您这边的农庄里对于高附加价值的有机蔬菜是否有量的爆发?  张同贵:好的,两分钟搞定,Keep It Brief,我们的种子不做转基因,另外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人来做,台湾在有机农业方面是非常专业的,我们的团队里有8个专家做有机蔬菜的种植,关于标准的问题,今年农业部部长考察的时候,现在有机蔬菜的标准主要是土壤改良,希望我们企业建一个量的要求,我们希望和企业建立有机蔬菜量的标准,推动国家的有机蔬菜标准化的建设,谢谢。  叶东:我是来自PE研发中心的,我想问一下李峰和杨希两位老总,你们认为在中国投资清洁能源和国外有什么不同之处?  李峰:我想借你这个问题,也是借叶东的开场白正好我有一些想法在这里说一说,我觉得今天叶东选了一个特别好的题目,叫做盛宴之后的思考,我也在考虑这件事,想就您的问题说说我的看法,第一我觉得清洁技术的投资,我们已经经历过了IT的热潮是不一样的,有几大特点,第一,清洁技术的投资时间会更长,因为整个技术成熟的周期会更长,可能五年和十年,相信十五年前做博士的时候我们谈论了很多技术,到现在还没有成熟,还在继续研发中,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因为市场更长,所以要有更多的耐心,因为时间更长也要有更多的投入,所以在准备资金上面要有一个更强的,更长期的,更大规模的资金支持的计划,做一个IT公司可能是半年一个技术更新就出来了,最长也就是两年,投入可能几百万美金,几千万美金都够了,清洁技术一上来可能就是几千万美金的规模,第三点就是更加强调整个产业链的合作,这就是为什么叶东刚才提到清洁技术一上来是从战略投资的角度向全球各种战略性大企业全面推广,所以在清洁技术创新性来讲,你们可能要想到作为企业家,一上来怎样作为一个全球的布局,做一个全面的合作,不过谈到盛宴,我们以前碰到的IT盛宴可能是新旧餐厅的周末足球Party,清洁技术的盛宴可能是一个满汉全席,要耐心地吃上三四天,可能要准备很多钱,一上来要跟大伙在一起慢慢地享用这个盛宴,谢谢。  杨希:我觉得刚才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简单提到了一点,在技术的选择上,国内更倾向于选择一些有利的技术,但是在硅谷选择的时候好象更适合上一代技术,这在国外也有很大的区别,还有就是跟地方的金融环境差别很大,在国内清洁技术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融资能力相对来说受到了约束,我觉得主要是银行方面的支持,并没有像国外这么完善,所以选择投资标的的时候在国内相对来说会选择一些资本消耗强度相对弱一些的企业。  叶东:时间比较短,不能解答大家所有的问题,鼓励大家在会后多沟通,今天的题目是盛宴后的冷思考,我擅自改动了今天的话题,基本上主要讨论的是盛宴是如何形成的,盛宴有哪些好吃的菜肴,所以我本人认为这个盛宴尚未结束,我们的冷思考可以留在明年清科的论坛上,我们期待未来的几年清洁技术的发展更美好。  主持人:接下来荣幸介绍本次论坛的主题演讲嘉宾,盘古创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许萍女士。许萍女士多年来负责创业不动产投资,负责对中国几十家以上的新兴企业投资,现在是中国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盘古创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同时还与天津泰达集团共同创建了合资人民币基金,其独有的网络是连接中国和日本商界的桥梁,下面让我们掌声欢迎许萍女士为我们做主题演讲,有请!  许萍:大家好,刚才的精彩讨论好象引起了今天来宾的高度重视,他们还在交换名片,在这期间我先介绍一下我们公司的历史,我们盘古创富成立于2008年春天,我们是日本Partner的全资公司,在日本的历史也不长,正好十年的历史,但是日本的创投行业已经有三四十年的历史了,公司很多Senior都是有二十年,十几年,最多将近三十年投资经验的老总,就我五年观察中国投资的方向,我们一直总结出两件事,这十年来第一波是网络TMT,中国从金融危机以后,从制造业出口转向内需以后,消费品服务行业,还有清洁能源以及现在医疗领域的研发引起了投资家的广泛和高度的重视,但正是这几个新的投资点,我感觉不是来源于硅谷,相反日本有很多企业家的东西,因为日本的成长历史非常像我们中国,他们从战后一直靠出口制造业,这个国家积累了丰厚的社会资源,后来到了汽车,但是他们也是积累了日元对美元的高度重视,直到今天广场协议,现在差不多1美金兑80日元,可是这个数目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已经是这样了,但是广场协议的时候美金对日元是360,所以短短的15年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美金涨了将近4倍,所以经常有人问我,日本还有竞争力吗?这4倍造成了他们的紧衣缩食,日本的制造业和研发更是紧张到了极致,各种服务行业的发展都有很多企业界的东西,因为我们进入中国比较晚,我们是2005年才进来,这几年公司比较多,竞争比较激烈,从昨天开始大家就感觉到投资行业的竞争压力,我们一方面把一些日本,特别是在资源上能够整合,能够对他们进行增值服务方面特别重视,所以我们最开始选择了一些消费品,包括化妆和食品,后来我们又开始做一些专业基金,我们刚刚和中粮合作做了农业食品基金,已经有一年多了,毕竟对方是央企,有很多环节要走,像中粮大家都比较清楚,在整个中国农业产业从制造到深加工,现在在做品牌,包括生物能源在中国已经募资了2/3,像巧克力、红酒等等,刚才讲的蔬菜还是比较基础的,中国在食品加工方面占原生食品的比例非常小,今天我不主要讲农业了,农业方面主要是想把日本的食品研发,因为他们的口味相似,挺好吃,又安全,去日本的餐厅他们会告诉你这颗白菜是哪块田种的,一头猪出生以后就知道它的祖父祖母是哪一头,所以一旦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这种安全追溯达到了相当强的级别,所以想把这些东西引进来,通过中国最大的领头企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大企业的流程和做法,为中国的食品安全作出贡献。  今天讲的主要是医疗方面,给大家带来了几组时间,我在清科已经是做了第四届了,每次都超时,准备的材料虽然不是很全面,但是大家可以看出来,因为上面一个项目就是去并购日本的制药企业,把他们带到中国来落地,现在有一个很好的伙伴,已经在中国呆了30年,在临床行业在日本做的是最大的,所以中国的企业家在日本取得这样大的成就还是非常少见的,这几年他们也回到了中国,发现有巨大的机会,日本很多大的制造商都进不来,这个流程是比较复杂的产业,规矩比较严格,所以往往耗很多的时间去调查市场,大家都知道在2010年,今年和明年很多大专利都将到期,这个投资将会迎来新的高点,这也是我们做这个基金的目的,下面想给大家看几组数字。  这是国际的比较,大家可以看出在医疗消费领域已经占到了16%,中国占到4.1%,人均GDP比较清楚了,我们还是别人的1/10以下的状况,这是人均医疗费的比例,中国现在人均是153美元,美国的医疗费人民币大概是7000多美金,亚洲可以看到日本和韩国比我们高得多,我们的人均GDP是他们的1/10,我们才占别人的2/5,中国人有多少人还没有能力去消费药物,这是医疗市场的很大的转折点。  英国和美国是2.5人左右,日本也是2个以上,中国是1.1个人,也是人家的1/3左右,因为在国外医生的执照是非常严格的,中国没有医生执照的也是从业人员,这是我做调查的实际感觉,像这些精英国家医疗人员非常不足,我们看到的投资方向有哪些呢?国外的医生培训,医生的人才派遣,一些很好的商业模式,医生从大学毕业以后不断地学习,忙得不可开交,所以往往下午看各种报告,参加各种学术,还要把这个资格不断地升级,参加各种国际的学术会议,所以有相当多的吸收各种东西,国外有些数据就是医生所谓的交流网,医生可以在那里看到各种学术报告,各种西药报告,短时间里可以收到最多的数据,这个平台往往是M2最好,各种制造商都把自己最需要的报告定在里面,最准确的递到医生的面前,所以一方面是培养医生,各种医疗的动向、学术的报告,西药技术的培养,一方面也在把厂家和医生直接联系的平台,像这种在日本有两三家,做得非常成功。  这是中国药品市场人口比较多,到2009年在世界排名第五,在未来一直朝前三名,中国最后可能成为第一位的,这是我的估计,我们的报告毕竟做得还是比较短,2013年,所以未来的五年中国可能会是第一,现在日本的人口其实只有美国的1/3,虽然占第二,为什么可以占第二呢?稍候会跟大家分析一下。  这是仿制药的医疗数据,我们从金额上看,一般很多国家大概都是仿制药占的比较多,在一些先进的国家仿制药和西药基本上是四六开,或者一半一半的情形,其实中国现在的数据是64%,这是把OTC算进去了,如果剖开OTC的话这个仿制药基本上是占到82%,但是很多业界告诉我们基本上是95%,这是日本贸促会做的数据判断,所以中国80%都是仿制药,西药是极少的。  大家看到仅仅排在我们上面的就是日本,日本的85%都是西药,全部都是西药,非常贵这是日本长期形成的习惯,他们的制药公司不断地开发西药,所以整个医疗创业市场消费的金额相当巨大,但是同时还积累了很多研发的成果,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想把一些专利和研发成果带到中国的原因,他们自己从某种意义上太奢侈了。另外是研发费用的比较,上面的曲线图是研发费用和销售额的比例,整个行业大概是10%-15%的样子,上面的蓝线是日本,下面的红线是美国,消费的柱形图是费用,蓝柱的日本是红柱美国消费,2005年只占美国的17%,从比例上看他们销售的比例都差不多,销售的15%左右用于研发,但是整个研发费用美国是在日本的17%,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研发的费用投入的不是越多越好,有一个研发的效率问题,美国的专利是最多的,他们一直都占到整个一半的状况,英国也占20%,如果看到这39%和13%的话差不多是成果的1/3,费用是17%,所以日本的规模比较先进国家是效率非常高的地区。  这个西药的开发题目,研发的西药数目,美国的数目还是比较多的,法国也在崛起,所以这些研发的数目,国外是非常发达的,但是最近中国的研发环境在不断提高,很多大的制药厂把研发机构搬到了中国,因为中国的人才水平也是在不断提高,研发的国家其实是很机械化的,所以我还有一个感受,五年前IT行业的BPO人海战术全拉到了中国,下一步就是CRO,医药的研发在中国也是满天都是,所以第一步原创比较少,往往是帮助人家做一些外包,这些已经慢慢可以看到了,不再中国铺开了。  中国的西药研发,跨国企业的研发已经来到了咱们中国,从2005年以后陆陆续续进入了中国,像上海张江科技园来了很多,最近出来了几个生物科学园,从西药开发到临床,包括一整套流程,有很多公司来参与,在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向整个医药界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医药界上面的人物,他们是很有意思的圈子,最近像清华这些医疗,他们是越做越好,所以人才在不断浮出,国家各个方面给予高度的支持,现在已经具备了一些研发的基础,特别是已经开发到一定程度的研发,可以迅速在市场上推广,做了一些临床,做了一些变更,在中国推广的一些东西是我们最大的目标。  这就是我的题目,大家可以看到整个医疗的投资行为,像医生、护士,现在老龄化都比较严重,日本的老龄化是来得最快的,对于老人的整个流程,包括老人用的床、温度计、远程监测都是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但是也是我们要借鉴的,特别是中国的高龄化比较快,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在关注一些医院,或者有一些监视功能的公寓,还有医疗的数据化,远程医疗,每个人病例的记录,吃过什么药,做过什么手术,还有就是西医药的一些治疗,生物科学、再生医疗和一些保健食品,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非常好的产业,我们给中粮推荐了两家,至少我们投入的产业马上就可以升级,有很多不需要再走弯路,营养食品已经超出大家的想象,现在很多小孩都是瓶装的拿起来就吃,卫生做得都非常好,包括新生儿的食品不仅仅是奶粉,日本的奶粉在中国已经比较有名了,还有就是高血压和糖尿病,所以有很多种特殊的食品,还有物流批发,医院药品的配售,无库存的配送已经在和国药合作了,最近我发现很有意思的就是中国一些人到日本去,做一个精密的健康治疗,有大量的投资行为,所以和接下来的医疗专场做一个铺垫,今天我的讲座就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主持人:再次感谢许萍女士的精彩演讲,下面我们要进行第八专场的讨论:TMT产业还有多少近况可以挖掘。我们非常有幸地有请启明创投创始人、董事总经理邝子平先生主持。  邝子平: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次机会和业内的好几位好朋友,也是做得非常优秀的基金老总们有这样一次机会磋商,在之前的发言中注意了一下旁边的屏幕,台上的嘉宾台四平八稳了,讲不出什么真东西来,所以大家尽可能说一点真话,说一点实在的话,也希望给大家,所有参加会议的朋友们能够有一些启发。今天论坛的主题是TMT,昨天我还开玩笑说TMT这个话题有点像在中国开饭馆,要把炒饭做好,TMT这个话题太平常了,每个会都是在谈TMT,但是要把这么普通的一个话题谈好确实也不容易,但是我想今天在座的几位因为都有很多实战的经验,应该还是有一些好主意。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同时在介绍自己基金的时候也给大家补充一两个数据,包括在2010年我们每一家基金在TMT方面的投资,比如投了几个个案,比起2009年,比例上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我叫邝子平,是启明创投的,主要投资TMT、生物医药、医疗健康和清洁能源,TMT应该是我们最大的一个投资领域,在2010年,我们一共投了6个项目,比起2009年基本持平,从百分比来讲可能还略增加了一些。  刘芹:大家好,我来自晨兴创投,是中国早期的投资基金,我们投资的行业更加专注于TMT,但是也有互联网,有很多技术上驱动的投资方向,在TMT领域里整个2010年投入了8个项目,和去年相比基本上差不多,可能稍微略有一些增加。  宓群:大家好,我是光速创投的宓群,我们在中国、以色列、印度各个地区都有投资,现在管理20亿美金的资产,在国内70%是投TMT偏早期的项目,还有30%是投成长型公司的,我们一般也是进入第一轮投资的公司,我们一般的合伙人都是行业背景出来的,所以在互联网、移动各个方面都比较关注,在2010年,TMT早期投了4个,谢谢。  饶洪:大家好,我叫饶洪,来自英特尔投资,是英特尔旗下全资风险投资机构,我们主要投资和业务相关的TMT领域,范围相对来说比较广,从今年的投资情况来说到今年已经正式Close三个项目,比去年来说相对活跃一些,因为去年受到了金融危机的一些影响,投资阶段有点慢,从储备的角度来说比去年强很多,所以总体上感觉,我们比去年投资的方向,包括投资的项目都要比去年强很多。  涂鸿川:大家好,我是高原资本的涂鸿川,高原资本成立了22年,现在拥有35亿美元资产,我们在国内只投TMT,TMT是否是一个近况,我自己做了15年左右,不管是怎样的情形,风暴之后觉得TMT都是最好的投资领域,和去年比起来,今年包括要Close的就是三个项目,可以说一般投的公司,一半以上投的时候都只有18个月大,我们觉得这是投资的一个最好的时机。  严筱湄:大家好,我是思伟投资的严筱湄,我们在全球管理6亿美金,其中4亿美金是由我们在美国的团队管理的,在中国差不多有1.75亿美金由中国团队管理,我们的特点就是出资方是美国的迪斯尼公司,所以投资的范围就是以新媒体和与消费品相关的技术公司,所以基本上就是在TMT领域,我们在中国投资的金额是200-1000万美金不等,在中国投资有4年的时间,有10个公司基本上是在食品、游戏、电子商务、无线领域,在2010年我们已经Close两个项目,还有两个项目在年底之前计划Close,所以09年是两个,所以今年比去年项目有所增加,谢谢。  袁文达:大家早上好,我是红点创业投资基金的袁文达,红点是美国的主流风险投资基金,目前管理总共25亿美元的资产,我们是04年进入中国,作为红点基金的一部分,总共有20个投资,我们相对2009年也是跟各位同行一样有明显的增加,谢谢。  邝子平:我个人觉得2010年有几个所谓的投资热点,我先列一下,其他的几位再补充,在2010年我觉得最热闹的是电子商务,好几家电子商务的企业都在做以比较高的价格做了他们的融资,包括360等等电子商务的公司,另外就是3G互联网,包括现在越来越普及的智能手机和Smart Phone包括I-Phone对于移动互联网,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应用方面的关注,其他的方面其实也都有很多的动向,大家在2010年的比较热点的投资方向看看大家还有什么补充。  袁文达:我们在TMT方面,广告投入领域还是很有前途的,包括现在基于手机新媒体的广告,我们在2010年在广告领域做了两个投资,一个是线上的,总的来说我们觉得中国的在线广告市场虽然在过去的五年有了非常长足的进步,我记得2005年的时候整个广告市场是五六亿美元,去年已经突破了20亿,今年可能是25-30亿的规模,但是整个在线广告的技术以及售买形式还是比较原始的,我们分析下来差不多相当于美国90年代末的状况,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大家可以看一下新浪,新浪的首页如果打开的话,一天大概有130个广告位,广告位大部分的情况还是以这种户外大牌售卖的形式,就是包天,包流量的形式,广告主也很难得到一些准确的受众的信息,这基本上还是我们觉得早期非常原始的形式,在美国我们已经早就看到了广告具体是哪一类用户受众在看,平均看了多少次,广告每次的投放对于品牌的提升,对于销售的提升有很紧密的联系,所以我们觉得在中国第一步在广告市场上需要解决的就是广告效果的监测,现在还没有很好的手段提供给广告主,所以在2010年我们跟全球最大的广告代理商WTB公司一起在中国投了一家技术性公司,WTB也是在全球范围内,这家在北京的公司有非常领先的技术,同样是在手机领域,我想简单提一下,可能一会儿还有几位嘉宾会提到,我们觉得随着3G的到来,随着一些更加开放的智能手机的推出,随着这种智能型手机的媒体形式越来越接近,我们觉得智能型手机也会逐步变成一个很主要的广告投放媒体,谢谢。  邝子平:其实TMT方面的广告投入已经很多年了,但是投一个死一个。  刘芹:我们是去年9月份第一次投的,当时他们什么都没有,当时互联网其实并不热,但是我们看到了整个趋势,包括中国和美国的差距,但是中国有一个很大的挑战,不是光技术就能解决问题的,因为中国的很多诚信和美国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即使有监测或者广告的效果报告,所以是一个有综合实力的团队,有商务方面、技术方面,才能真正拓展开这个市场,这里如果有一些诚信问题的话,往往很难做得非常让人心服口服,BVB是找到了一个突破口,怎样获取更多的互联网用户,所以BVB的结算方式广告不是按照点击来积分的,下单的时候才付广告费,所以成本是非常可控的,而且他们拥有技术平台,所以成果回报也是最高的,我们觉得这个团队非常好,当然像CEO各方面的管理团队在补齐,所以我觉得也是广告和电子商务结合的投资。  邝子平:可能电子商务的兴起对于整个互联网,他们既然做电子商务的话,可能很大一块的广告投入都在这一块。  宓群:现在价格在以30%的速度增加,而且获取用户群还是有一定的限制,比如所有的广告都是通过营业投放的,很多其他的媒体需要去投,这是一个特别的情况。  邝子平:另外去年前年一个非常热门的领域就是网络视频,在座的很多朋友也知道一个喜讯,昨天晚上优酷在美国上市,上市的第一天股票狂涨160%,是五年里首日涨幅最高的IPO,今年的10月1号我们投了一家公司,也是TMT的,叫蓝讯,是三年里面最好的,这个Record昨天晚上又被另外一家中国在美国上市的企业刷新了,所以在互联网视频这一块也是蛮热闹的,我们是不是已经形成了比较健康的,无论是通过收费也好,广告也好,能够在网上提供有版权的,也是非常受网民欢迎的视频节目,是不是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  严筱湄:首先恭喜我们的同行昨天成功退出优酷项目,对于整个中国的趋势是非常良性循环的开始,海外投资者看好这一块有几个基本面的原因,年轻人如果要看内容的话,第一个地方就应该是互联网,但是很多年轻人不会看电视,这个趋势在美国非常明显,但是在中国基本上在座的各位朋友去看一个新的内容都会是第一个去看的,所以从广告投放的角度来说会有很大一块电视广告预算进入互联网领域,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大家都是看得到的,还有就是优酷从海外投资者的角度把优酷看做美国的U-Tube,他们占了美国互联网流量的10%左右,所以需求肯定是有的,在中国从基本面的需求来讲,很长时间在中国市场环境里有两个因素,造成这个公司不容易做好,一个就是关于版权的问题,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在优酷和土豆准备上市的过程中,其实版权的情况是有所改善的,第二上市融资了以后也会有更多的资金来买正版的版权,无论是美剧,韩剧还是中国国内本土的电影、电视剧的数字版权,我觉得对于这个行业会是一个良性循环,版权的问题解决了以后,可以解决互联网广告、品牌广告投放商对于互联网视频的看法,我觉得这几个因素加起来应该是会造成更多的用户会去网上看视频,版权的问题逐步正规化,再加上有更加多的品牌在互联网视频上做广告的投入,所以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我觉得长线来函是有助于这个行业的良性循环的。另一方面也有一些视频公司用PQP的技术,像我们和港元资本有优势网,这些公司我觉得应该也是可以随着行业的一些好的趋势良性循环,再加上在带宽方面有一些成本的优势,所以总的来说,我觉得优酷在美国的成功上市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有非常好的带动作用。  邝子平:那么还能投吗?因为无论是优酷还是土豆,还是其他的几家都已经融了大量的钱,是用钱堆出来的,现在终于跑到上市的点上了,上市又能拿回来更大的钱,如果我们现在还有一些创始型的企业,说这一块是很值得关注的领域,我们兄弟几个也去成立一个网上食品的公司。  涂鸿川:我觉得现在投应该是已经为时已晚了,因为现在面对的竞争对手、品牌、用户的选择已经相对来说固定了,这个领域的开始是在三五年前,所以现在已经是退出的时候了,打个比方,现在你想看一个美剧的话,如果在优酷看不到,你就可以跑到土豆,土豆看不到可以跑到酷6,有很多渠道,视频基本上就像家里电视的摇控器,我这个频道看不到就转另外一个频道去看,接下来有一个可能性,如果要做视频的话,一个比较大的可能性就是你怎么能够在手机方面,或者是类似于I-Pod的平板电脑方面,这是相对来说有一个无线的障碍存在,怎么在那一块提供比较的服务,这一块还有带宽等等,我个人来说觉得已经太多太多了,现在做这个领域,对于创业者来说是不太适合,除非有一个独特创新的模式。  邝子平:另外大部分的视频网站在他们的初始阶段都经历了一段原始积累,现在既然已经有这么多有钱的视频网站可以去付这个版权费,我相信他们现在也站出来维权了,所以想要再重新走过那一段比较灰色的原始积累可能也比较困难,既然这个行业现在真正走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我相信会有一些辅助性的,无论是技术也好,或者是其他方面的辅助性的公司,能够围绕这个主题,但是可能不一定就做酷7了,估计酷6做完酷7没啥戏了,但是做辅助的还是有很多机会的。2010年另外一个很热门的领域是Desktop的争夺,其实现在除了360,还有暴风影印,还有其他好几家都是以占领用户端为主要的出发点。  涂鸿川:&3Q事件&就不说了,其实最终受惠的还是用户,客户端其实是一个很旧的行业,十年前就已经有了,但是想想,要在一个电脑里取得一席之地是不简单的,这跟网页不同,网页可以翻来翻去,但是如果占据用户的桌面,除非是真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功能,否则基本上用户很快就会删掉,无论是I-Phone,I-Pad,你已经是在用有端的软件了,如果你到I-Phone去的话很少用到浏览器,还有就整个时代来看,有端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点击的时候马上就有所有功能了,不需要打上web,所以用户体验,整个创业的技术上的门槛,一定要站在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我要看一个地图的话,很少会跑到Google地图的网站上搜,就是点击就可以打开,所以用户体验来看,明年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市场,因为现在是有I-Pod,明年可以看到更多款的平面电脑,平面电脑是非常特殊的产品,是处于桌面和无线之间的一个新产品,这基本上就是有端软件的一个非常大的空间,所以从用户体验,从接下来的平面电脑的普及率来看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市场。  邝子平:现在客户端的即时通信,还有天气预报也放在桌面,还有一个视频的播放,暴风也放在桌上,因为基本上都是免费的,是不是每个客户端占上以后就可以衍生出巨大的商机,先说说你前面的想法。  刘芹:其实在客户端上也有相当的投资,迅雷是一个投资者,我觉得其实刚才讲到的客户端的发展趋势来讲,我想更加展开来看,PC客户端目前在中国已经是一个很老旧的话题,从腾讯开始到最近这两年出现的新兴客户端,但是我觉得PC和刚才谈到的手机有一个比较大的区别,在PC浏览器本身是作为服务的载体,承载着绝大部分的应用,除了浏览器以外的其他补充性的应用其实客户端本身可以扮演非常积极的角色,但是如果看手机现在都是以一个客户端软件的形态出现的,所以我相信在这种移动性的终端,客户端和浏览器之间各自的比重,我相信可能在移动终端上面客户端的中间比PC上面变得更大,这是我们的一些思考和观察,刚刚提的问题非常好,我们投客户端的时候都有很多之前的考虑,我们也在观察很多客户端以前都是不成功的,虽然可以做得很大,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已经非常高了,这个客户端为什么可以作为一个后来者,可以很快地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我们更主要的是关注客户端背后,是一个桌面的单机软件还是背后有服务器能力的Server架构的应用特点,如果仅仅是一个单机版的前台软件,它的可扩展性会变得非常困难,所以客户端背后的服务器特点和能力我觉得是我们判断客户端价值延展性非常重要,细节就不展开了,但是像迅雷都是在服务器端有非常多的工作点,包括360其实也是很优秀的软件,可以延展到PC浏览器上,也是有相当延展的能力,第二个我觉得就是互联网应用有一个特点,是不是具备所谓的赢家通吃的特点,互联网其实是一个很残酷的行业,有时候在这个领域里,如果作为先行者不能建一个有效的竞争壁垒,可能后来找到了一个赢家通吃的模式的话很快就可以淘汰,所以除了有服务器的能力以外,你的产品模式,商业里有没有一个赢家通吃的特点也是需要考虑的,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就是客户端曾经扮演了一些不太好的特点,比如弹窗,新一代的互联网公司一定要专注用户体验,只有真正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的公司才有可能在赢家通吃的游戏里获得一个先发优势。  邝子平:在移动互联网方面,我知道你们其实现在的工作,还有以前在Google的时候花了很多的时间去看,很多做Mobile Search的公司,很多新移动的应用是怎么看的?  宓群:我们觉得是非常大的发展趋势,再过五年大家使用电脑可能都是在Smart Phone上面,产生的商业机会有两个,一个是新创业公司专注于移动,这实际上操作比想象上的更难,可能是一些特殊的因素,当然现在格局有些变化,但是纯粹做移动互联网的公司都是这样,我们今年也投了一家,我们觉得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另外就是互联网公司,比如在Google时投大众点评,启明也投了,以前都是互联网的用户,但是现在手机的流量已经远超过互联网上的流量,因为手机带来的地域定位,使得可以衍生出非常多的,像互联网上做不到的功能,这是对现有的互联网企业也会产生一个新的机会,至于移动搜索的话,我觉得这还是有些创业公司在做,这个机会,包括百度,包括Google,我觉得这几个互联网上做搜索做得好的公司后面都要发力,所以可能创业公司挑战会更多一些。比如在美国比较创新的是First Square,其实现在FaceBook也在做了,他们的发展是远超First Square的,但是它很有它的价值,以前创业公司被Google收购,所以做小公司有它的好处,他们会非常专注,做出以前想不到的东西,但是在中国如果光说美国First Square好,你没有注意到腾讯,或者其他很大用户群的公司,所以这一点来讲,已经有足够用户群的公司是更好的Feature.  邝子平:现在越来越多比变成一个移动互联网的主题,但是我们还是留一下谈谈Technology,饶洪你们投资的领域其实是远远大于半导体的,但是毕竟英特尔的洞察力比半导体多一点,无论是英特尔也好,这些年也都磕磕碰碰在中国这边也投了不少的,包括半导体,包括其他技术类公司,这个结果,你觉得在后面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半导体也好,或者其他比较技术型的公司整个发展的前景怎么样,该不该重新关注这块领域。  饶洪:谢谢邝总,很多人在英特尔基金做了很多年,如果要找到新的爆发点比较困难,但是还是有一些机会,一方面有一些特别好的相关产业链,比如嵌入式或者Smart Phone,实际上是带动了相关链条的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还是有机会的,其实我们也在关注这相关的行业,另外一个新的机会就是以前有不少半导体公司可以投资,经过了多年的沉淀形成了比较独特的客户群和产品,而且通过08年09两年的金融危机存活下来,基本上从我们的观察来看,今年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公司都有一个非常好的成长前景,包括很多的公司现在在准备上市,经过多年的沉淀,我觉得这些公司可以挖一挖的话会找到一些潜力股,甚至价格比较便宜,这是我的一个个人的观点。  邝子平:我们最近还注意到另外一个现象,在台湾其实有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给半导体类,元器件类公司的一个好的退出市场,因为现在海峡两岸的关系越来越好了,有了一个给台湾企业上市的渠道,我觉得其实中国的半导体市场,半导体的应用市场其实是最大的,但是过去大家都会担心,如果这家企业做三四千万美元的收入,赚五百万,上肢上千万美元的盈利,香港不要你,美国人民不要你,国内很多两头在外的也有退出的渠道,我觉得这又给大家往另一个方向的投入增加了一些信心,起码我会这么看,所以我们也在重新看一些硬件方面的企业,不知道饶总怎么认为,是不是可以有一些多出来的方式。  饶洪:我完全统一邝总的观点,台湾对半导体相关行业是比较欢迎的,虽然从PE的估值来说肯定不能和互联网,电子商务相比,但是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回报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另外当我们看半导体的时候我们并不仅仅专注在这个层面,很多公司是有一个比较成熟的Hardware的产品,往往拥有一些很忠实的客户群,产品非常精致,完全可以满足用户的体验,大家看到很多Smart的Components上面,未来我们也会挖掘很多这方面的公司,本身设计能力非常强,可以满足用户的体验,这方面的绑定业务比较紧,往往是有机会的。  邝子平:最后一个话题,我们这边就不留提问的时间了,最后一个话题就是电子商务,因为毕竟是去年很热门的行当,我们这边因为投资了要点100等很多电子商务公司,我自己个人是非常看好这一块的,我觉得电子商务在全球都有很好发展的机会,但是在中国尤其好,比如在美国很多线下的企业都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建立起他们的品牌,但是在中国毕竟整个消费类的品牌的建立还只是一个非常短的时间,这边没有所谓的百年老店,可能有根深蒂固的用户黏性,所以像凡克这样不通过网络营销的公司,正是建立起了凡克的品牌,所以这一类企业,包括现在还看到其他的,好象整个发展的势头还是很不错的,所以我觉得不单是2010年,我觉得在未来若干年,整个电子商务方面还是非常地看好的,看看其他的朋友在电子商务这方面有没有一些补充的。  刘芹:我认为整个互联网发展在1999年开始是技术驱动所带来的第一波媒体,第二波是搜索引擎这些新的技术驱动,还是偏应用型的,在过去的十年发展中,我觉得支付环节,物流的配送环节都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电子商务参与最早的是携程,早期的是不需要物流,也不需要支付的,都是后付费的模式在做的,我觉得未来的十年,中国互联网电子商务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产业链的成熟,第二是整个中国地域市场非常庞大,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之间的Location的距离很远,其实传统的品牌零售门槛很高,而网络可以让服务和商品递送到用户的门槛降得低很多,所以我觉得给很多新兴的服务提供商带来了机会,另外我也赞同这个品牌在中国刚刚兴起,下一个十年也是品牌发展的十年,不仅仅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十年,品牌和电子商务的结合是非常有趣的,我们也有电子商务早期的投资,我觉得我们更看重两端的革新,一方面是在营销环节,其实现在这种所谓的闪购或者团购,其实带来的都是一种在营销端上的创新变化,我认为互联网的营销环节上这个机会是很大的。第二方面更大是大家看不到的,其实在供应链上很多革新的变更机会,会带来整个零售和品牌运作完全不同的方式,但是我想需要一些时间,所以我非常看好整个电子商务和品牌营销在未来的十年发展的机会。  邝子平:当当也是昨晚上市,所以也是非常可喜的现象,我们这一阶段的论坛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们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讨论,接下来将要进行的是今天上午的最后一个专场:医疗健康如何摘取&盛夏的果实&,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NEA中国全球合伙人蒋晓冬先生做本场论坛的主持。  蒋晓冬:各位上午好,其实应该说中午好,我们的专场开始的时间晚了一点,感谢大家继续留在专场和在座几位投资界的大佬分享他们在医疗健康产业投资的一些心得和体会,我叫蒋晓冬,是NEA的中国董事总经理,今天的专场由我来主持,稍候请在座的几位嘉宾,他们都是中国投资界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特别是在医疗健康产业有非常多的投资,也有很多的体会,面临着这样的岁末年初的关口,他们对新的一年医疗产业的发展都有很多自己的展望,稍候就请他们各自用一分钟的时间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基金以及医疗产业的投资,在此之前,医疗健康产业大家都知道是过去两年非常热的话题,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因为这两个国家推动了新医改的政策,甚至奥巴马某种程度上因为医改还失去了选举,在中国医改也对整个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今天我们之所以坐在这里讨论医疗健康产业在中国未来十年、二十年有什么样的发展,我想有一个数据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经常听到中国是&未富先老&,和美国一样,中国也有一个&婴儿潮&人群,从五十年代后期出生,到七十年代的中后期,二十年的时间中国出生人口超过4亿人,这些人口占今天中国总人口基数的1/3,其中最快的就是年十年的时间中国出生了2.6亿人,占中国人口的20%,而且也是中国今天消费的主体,可以说这2.6亿人过去的十年推动了汽车工业和房地产,还有基础消费的发展,这些人在未来的十年都会进入老龄群体,成为60岁以上的老人,在2008年据卫生部的统计,中国医疗健康开支90%花在60岁以上的老人群体上,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今天讨论这样的产业在未来的十年会有大的发展,另外中国的医疗健康的上市公司,包括A股上市的公司,包括在海外的上市公司,一共有230多家,这个数字在美国今天是将近1200家,所以无论是从上市公司的数量还是上市公司的市值占GDP的比重,中国大概只有3%,都是远低于美国的水平,也低于发达国家,甚至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所以这两个数字和大家分享,下面就听一听各位嘉宾都投资了哪些企业。  田立新:大家好,我叫田立新,是德同资本的投资合伙人,现在有5亿美元的基金,还有15亿人民币,对于健康行业我们过去十年来也抱着学习的心态在做这方面的投资,近几年有所加大,包括医疗设备、影像设备,包括TCM传统的中药等等,所以我们也看到了非常多的机会,希望能够在这些方面和诸位有所合作,谢谢。  鲁东成:大家好,我叫鲁东成,来自英飞尼迪投资集团,大概有七年的历史,美元和人民币是并行的,对这个行业一直在关注,是我们第二大的投资领域,因为我本人专业也是学医出身的,所以对于整个行业非常关注,等一下有机会再跟大家细聊,谢谢。  华平:大家好,我们的基金成立于2005年,从早期的IT变成了现在的IT、医疗的投资方向,但是医疗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关注的领域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医疗设备,二是医疗服务,现在也开始进行一些关注,我们投资了一些企业,包括在深圳医疗电子和服务。  冯卫东:最近两期基金都有超过1/3的基金配置在医疗健康领域,就因为我们投的有整容整形、综合医院、医疗器械、医疗IT,我们还有一个重点是生物医药,我们认为医疗健康是一个永远的朝阳行业,近几年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老龄化,这个行业在加速发展,我们面临着很大的投资机会,谢谢。  陈连勇:各位好,我叫陈连勇,是富达亚洲风险投资的合伙人,我们的母公司是在国际上非常著名的退休基金管理公司,大概有18000亿美金的盘子,我们是他们的分支,专注于在中国的投资,在中国已有大概15年的历史,投资的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是成功的案例的比例是非常高,在医疗健康领域,我们在方方面面都有一些平台性的投资,最早的还是投外贸服务,现在已经是在美国上市的公司,非常成功,但是在这之后,又在妇女健康领域投资了北京的英首利公司,在疫苗领域也是和人的健康、食品安全紧密相关的,我们投了上海的一家动物疫苗公司,最近的一两年,我们在新药的创新、研发方面也做了一些投资,今年年初的时候投资了一家公司叫做华药,我们的基金现在专注于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高科技,另外一个方向就是医疗健康,大概有50%的基金会投在这个领域,谢谢。  蔡达建:大家好,我叫蔡达建,来自深圳高特佳创业投资集团,我们覆盖的范围主要是综合性投资公司,健康和医疗领域是我们的一个投资重点,因为今天的主题是医疗健康,我们过去几年医疗健康的投资涉及的子行业包括生物医药、中成药,医疗器械还有所有的服务,包括医院的后勤服务领域,大概有7个案例,谢谢。  蒋晓冬:我们每年大概投资5-6亿美金,在中国我们目前为止主要是医药和医疗服务两个领域做成长投资,综合起来1亿美金左右,请大家在行业内和我们在座关心、热爱这个行业的企业家所共同关心的几个热点话题,我想听听在座的各位专家的意见,首先我们来谈谈药,今年的大背景是在中国230多家上市公司当中医疗健康产业,180多家是做药的,市值占到80%,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A股,这个比例远远高于美国,从某种方面来讲非常繁荣,过去几年有很多上市的案例,甚至创造了中国新首富,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2010年又是一个多事之秋,第一我们看到在一两个大背景下,在医药流通行业整合开始快速加剧,不管是华润4月份对医药的重组还是国药和上药最近已经公布的一些新的动作,行业的洗牌在加剧,第二就是国家药监局对中国制药企业TMT标准的提升也是迫在眉睫的,整个行业的门槛也在提高,另外大家也一直说中国缺乏自主创新,仿制药太多,主要的竞争力都来自于销售,销售能力是大家主要的竞争力,也就是说这个行业一是发展很快,第二在医改大背景下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挑战和新的变化,因为今天的嘉宾比较多,刚才讨论说嘉宾分分工,大家都是各个行业的专家,但是可能各有偏好,所以想先问问富达的陈总,你们投了很多创新药,听说还有一个几个人的团队,这和美国的医药感觉很相似,您觉得中国真有这么多创新的技术项目可以投吗?  陈连勇:我们对中国医药行业总体的看法是这样的,中国市场和工业基础大概从历史联系的角度来讲主要是在仿制药方面,这也是医改的重点,全国老百姓应该可以用上既便宜又好的药,所以在仿造药方面中国已经有相当不错的基础,可能从质量方面将来有待于提高,这里有很多公司也在开始做一些工作,在这个领域我们并没有花很大的努力,另外一方面就是创新药,在国际上来讲投入都很大,大的制药公司在这里每年要占销售额的15%-20%投入到研发上,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大概是十年,因为有很多难言之隐,也就是说产出非常的小,我觉得这里有方方面面的原因,首先是风险比较大,再往下走的话,再找到比较好的把点比较难,投入应该更大,能做出新药的几率会更小一些,从中国的角度来讲,这方面的基础还是非常差,最近要看一下中国政府国家层面投入了很多,在里面要投入上百亿的资金来做创新药,一个可喜的现象就是现在有很多在国外非常资深的华人,在制药方面也有很多建树,现在慢慢地往国内走,很多大的制药公司在国内大概投入了十年的历史,有一批人才脱颖而出,我们的看法是中国一定要走创新药这条路,这是非常值得大家庆幸的,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老百姓可以用到负作用小,疗效好,是进口一半价钱的药,这些药一定从中国本土这批精英研制出这种药,所以在这个领域我们可以说是比较超前地往出迈了一步,在去年投了一家公司叫做华安Medicine,这家公司实际上并没有药,这个团队是在中国最先开始投资的罗氏,作为研发的总监,回国已经很多年了,我们把他请出来一起共同成立这家公司,由于金融危机,药越来越难找,在海外很多搞研发的公司,有很多研发的成果,有很多药做到一半,我们用这个团队到海外去找到这些我们认为是有前途的药,把他们拿到国内来,现在国内做医药研发的大环节已经是非常好了,各个方面没有必要自己再去重头做重复的工作,可以把国内国外一半的药拿回来,在不同的阶段找到国内了解到的最好的,能够提供这番服务的,把这个药做到上市的阶段,所以这是一个新的模型,对于我们来讲也是一个尝试,但是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通过这个模型,把新药研发的路程缩短,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事情。  蒋晓冬:谢谢陈总,下面想问一下田总怎么看中国的仿制药、中成药以及大型制药企业在现在的竞争格局下,不管是通过品牌、产品、渠道各个方面的建设,怎样才能成为中国的百亿企业和千亿的领军企业。  田立新:虽然我个人是门外汉,但是也有很好的团队研究这个方面,我们在投资TCM中成药这个行业,其实我们看到的几个发展空间,第一是中成药行业在中国整个药品市场,从百分比来讲过去的十年一直在增长,第二点其实毕竟我们今天是在中国,政府对于这方面的支持力度相当大,对于我们的了解,中成药的利润率是远远高于至少好几个点的,到传统的西药,利润率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从这几个观点来看,大方向是国家的支持,我们自己觉得这方面也有很多的空间,我们对于忠诚要求行业进行了投资,但是在这些方面其实对于我们现在来讲,主要是看两块,这里看重的主要是销售渠道,各位可能对药物有所了解的话,在这个市场营销和流通方面是有相当大的空间的,所以对这方面的关注可能是相对多一些,当然在产品的开发和新药耗的取得方面我们也会关注,但是在流通和做市场,这些里面是花更大的力气来看的,当然同时富达同行看的是早期的,现在给大家透露一点,我们也有战略合作伙伴,成立了一个专项的医药基金,这看的是早期,走访的话其实某些行业也持续不了几年,那真的是一个红海,所以中国人自己也是足够聪明,怎样用拿来主义的方法或者嫁接的方法来搞一些创新药,在西药方面有些领先,所以我们也在筹划这件事,我们从这方面着手,本身我们自己的美元基金,我们更看重的还是成熟的医药企业,包括主持人刚才介绍的TMT行业。  蒋晓冬:讲完了药,我们把眼光投向医药行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板块,也就是医疗器械板块,还是回到中国230多家医疗上市公司里面,其中医疗器械企业不到20家,包括国内和国外,市值只占总医疗板块的10%左右,而这个数字,同样的数字是25%,我知道软银中国投入了很多医疗器械的项目,所以能不能谈一谈产业发展的现状机会。  华平:从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自主产权的角度来讲,其实中国的医疗器械和国际接轨的程度更高,换句话说差距更小,在过去的十年这个发展是飞速的,有两个标杆性的差异,相信大家比较清楚,一是在2005年中国的发展从医疗器械的进口国变成了进出国,到现在出口已经是超过进口50%了,还有就是MA在美国的上市,包括医疗器械公司已经走向世界了,在过去的五年大家主要看的是做一些模仿产品,Capital Products,现在已经开始走向创新了,因为医疗器械无非是要两个引擎推动的,因为现在中国的产业技术非常好,包括电子,包括材料,包括机械,这些跟国际,特别是制造业方面基本上已经停掉了,差距不会太大,这个引擎尽管已经差不多了,但是有一个引擎稍微有一点慢,就是医疗的水平,所以整体来讲医疗水平比发达国家其实滞后的还是很多的,这几年也在追赶,所以有了一个技术平台,医疗的水平又往上走,中国的自主产权的产品就发展得非常快了,基本上现在80%都是在海外市场,所以第二就是机会,机会实际上不光是早期可以做市场营销,现在真的创新的机会,包括产品不断的升级和优化,中国企业有两大优势,一个就是总体来讲人口比较多,病人的病例和各种各样的病类很广,而北美和欧洲相对来讲是我们的一个优势,可以开发出中国自己的产品,第二就是研发和生产的综合优势,比如像西门子,我在西门子工作了七年,主要是医疗系统搞研发和市场,西门子是大公司,做任何事情时间周期长,开发成本高,而中国的研发团队相对来讲成本还是低,所以我们开发的产品可能是用现在的技术,对于一些相对来讲细分市场的产品可以做的比国外的公司更加好,所以我觉得在将来看,总体来讲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这几年一定会是跟国际接轨的更快,更好,而且在国内的上市公司,包括像我们的投资公司都已经做上市的准备了。  蒋晓冬:接下来想问一下蔡总,麦瑞是我们医疗器械在中国到目前为止最成功的企业,前景很光明,有很多的投资机会,你觉得为什么中国二三十年医疗产业发展只出了18家、19家上市公司,远远少于180家,中国什么样的医疗器械企业能够成为这样百亿级的企业?  蔡达建:总体上我非常同意华总的观点,因为医疗器械行业和药有一些区别,我觉得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我个人认为药这方面的创新需要非常很多,中国IT、电子配套的环节提高了,使得中国在这个行业的消化、吸收国外先进东西的速度要加快,实际上医疗器械的自主创新也好,我个人觉得更多的还是一种消化吸收,国外有这种东西了,我们能不能做出来,这是一个最主要的模式,麦瑞比较早,更多的是它的研发配套相对比较强,最近我们接触到了一些案例,观察到了一些中小型企业,他们可能产品不会那么多,但是可能在一两个层面上重点突破,已经能够作出这样的东西,我想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在创新、发展的水准上确实在整个医疗健康板块还是领先的,这里还会产生大量的投资机会,至于这些企业能不能成为最终行业的胜出者,我想可能有更多的因素,除了技术环节之外还有产品,包括国际化的战略,还有团队和公司的文化能不能支持一个公司向更大的发展,这可能是今后国内整个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的挑战,我们都知道中国人在创新,做小企业方面还是很有心得,怎么在一个行业里作出一个大型企业,做出航空母舰,这方面看来我们还在观察,因为这方面的挑战还会很多。  蒋晓冬:我们讲一个这几年非常热的话题,前面几个月时间我们从杭州的U盘门到北京的数钱门,网上媒体非常关心的就是中国的医疗服务产业,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上个星期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和社保部等几个部委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服务产业的政策,我前两天在北京听到一种说法,我们的医疗服务产业迎来了自己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以行业内对于政策的导向兴奋程度可见一斑,我们作为企业家和投资家是怎么看这个产业的发展,首先请问一下天富的冯总,你们投资凤凰医疗,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型医疗集团,包括最近投资整形美容的第一品牌,能不能谈谈你们这么多年来辛苦走来投资医疗服务产业到现在看到的政策曙光,你们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  冯卫东:中国的医疗行业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过去老医改的思路,我们认为新医改是必然要以开放的姿态出来的,包括可能最终还是要向外资开放,但是真正解开中国的死结,但是在医疗服务的领域,我们投资理念就是要能带来民营医院最高管理水平的,而且要在细分市场最领先的,也就是说,国外的患者到中国来就医可以回国报销,中国的医疗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实际上走出国门了,中国在很多领域,尤其在手术领域,因为病人多,医生的熟练程度很高,各方面其实都是领先世界的,这是一个例子,另外我们还投资了健康起点,这是亚洲最大的起点连锁集团,我们还投资了现在是中国最大的,也是最早的,现在比较多的整形,最大的美容集团,还有一个理解就是我们认为中国的医疗服务,患者的就医观念是非常大的,所有的高端资源都集中在北京,前面我们投资的三个细分市场第一的企业都是总部位于北京,而且这种医院在深圳、大连、天津都有分院,最后采取了集中策略,把这些医院处理掉,集中在北京发展,在北京已经是拥有数量最多的综合医院集团,目前我们投资的企业,发展的适合度非常好,也是顺应这个行业的大势所趋,大力扶持的政策对于我们来说,是确认之前了前瞻性的判断,我们还会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谢谢大家。  蒋晓冬:谢谢冯总,在座唯一的医生出身的投资家就是鲁总,曾经是心脏外壳医生,你可能是对于中国医疗服务的现状,我们从业人员的现状、心态是最有发言权的,你能不能讲一下,听到国家政策导向的消息,你觉得我们中国的从业人员现在都是怎么想的,会不会有更多像你这样的人能够自立门户出来创业,这样比我们在座的投资家多一些投资机会,我知道富达曾经在上海建一家国际化的心脑血管医院,如果陈总说鲁总别干投资了,现在国家政策总是在变化你来我们院做CEO吧,你愿不愿意干?  鲁东成:谢谢,愿不愿意不好说,我谈谈我对这个行业的看法,在刚开始医改的时候我非常关注这个行业,在座的大部分是从美国过来的,从美国回到中国十几年来变化最慢的就是我们的医院,设施改善了,条件也改善了,但是整个服务体系和服务质量改善并不大,而且在美国做的这么大的健康产业在我们国家是严重的滞后,和我们普通老百姓的要求是远远不能够相比的,当时我觉得尽管提到资本市场,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很不足的地方,就是没有突出资本市场的作用,因为最终要是价格降下来,服务质量提上去,让大家满意必须是公开的,透明的,多层次的,多品种的服务体系,才能够真正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目标,但是在这个行业里,如果离开了资本市场的众多参与,你是达不到的,大家常说一句话&有钱可使鬼推磨,没有钱绝对玩不转&,现在很多编制、经费都要砍掉,地方政府已经没有钱了,所以很多地方改革并不是完全到位的,但是毕竟迈出了一大步,前几个星期看到资本市场上取消了限制门槛以后,我觉得这个市场会活跃起来,但是目前大方向我觉得在市场上已经相当不错了,但是有很多具体的技术问题,我们最近也看到了一些连锁医院上市,包括现在全国很多的,像牙科,五官科医院等等,现在都非常火,也是很多投资机构所争取的项目,针对这些专业来说,可能下一步我听了好几位医生讲,更大、更综合性的综合医院连锁店,具体还有一些细节问题,比如我们的医生,到了民营医院这个职称怎么解决啊?像江西,像山东这些地方,民营的企业家投入了大把的钱把医院建起来了,但是我们的定点医院怎么办,真正治疗的问题,所有的问题实际上体制上还没有相应地规划的体系,可以进行多年的医疗,这种流动性非常少,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会慢慢地得到解决,从我们投资的角度来讲,大家可以看一下,在我们所有的上市公司里面,有几个医生创业的,CEO也好,Founder也好,来自医生的很少,说明整个医生的群体当中,思维方式是相当保守的,我们教育体制也是相当保守的,从医学院出来的人,尤其是经过了硕士专科训练以后基本上思路是非常非常直的,做事情也比较严谨,但这就会影响到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去创业和做管理,现在很多院长都是医生出身,这和美国有很大的区别,最后就是如果现在有两所医院,我要不要去住院,我觉得我非常想去尝试,这个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因为目前我们在Healthcare Service方面,现在的医院、诊所,Healthcare IT和相关的诊疗机构,每个行业我觉得都可以做成有多家连锁的,有非常好业绩的商业模式,最近我们的想法就是在北大想通过开设一些,包括天津、上海,对于医学院,开设一些商业课程,因为现在医学院的出路,一个是当医生,做几年医药代表可能自己开一个贸易公司,代理公司,或者有些人去创业,所以我觉得在美国可能大部分的,我们的医药也好,器械也好基本上都是来自于MT和TST,整个医疗服务行业是并不多的,可能需要一批人能够走到创业的道路上来,走到管理道路上来,现在美国整个人口的,相当高的一个比例,今年大概是20%花费在整个医疗行业上,我们这个国家不希望达到美国的消费水平,达到1/3的消费水平,可以想像需要多少人创业,需要多少投资家对这个行业进行投资,我想这个前景是非常美好的,谢谢大家。  蒋晓冬:鲁总希望到医疗行业创业,也想鼓动更多的同行去创业,希望明年鲁总同样坐在谈上谈这方面的经验,你看举一个例子,现在美国最大的管理集团HA,他们的创始人也是一个医生,从1968年到40年间,从一家诊所开始做起,做到今天人民币销售额每年两千亿,所以很多事情并不是没有可能的,但是没有足够的资源强制做这件事。最后我想用很短的时间让各位嘉宾讲一下,现在IPO的数量已经超过了2007年,达到了历史最高点,A股就更不用说了,也是迎来了黄金一年,我们发现在医疗健康产业的企业,特别是在海外上市方面,国内当然也有不少,但是总体来说还不是上市的主流,我们刚才说产业很大,发展前景也非常好,今天在美国上市的大部分企业,除了两家以外大部分是IT、互联网、消费类的企业,我们什么时候能迎来中国医疗健康产业IPO的春天,你们觉得要花多长时间才能迎来这个春天,你们未来五年最看好在医疗健康产业里,你们最看好是什么方向。  田立新:未来我们还是会做跟医药相关的IPO,如果问未来具体是哪个方向,现在从专业的角度我觉得很难,但是可能还是有一点,一定要有特色,一定要能赚钱,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要看的一个大方向,那最后我想补充一点,这个投资行业我觉得的确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我觉得中国人到了年底,春节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怎么拜年,都是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所以我们做的事的确是造福人类的,至少造福我们在座的,所以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又有意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期股权投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