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盈利点在哪靠什么赚钱

随着共享单车之战愈演愈烈,相信大家都在“担忧”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今天我们来看看小红小黄等共享单车是如何盈利的!
押金200,平均有6-10个人把押金留在APP里(你不会每次用车都把押金拿进拿出的,对吗?这是利用你的懒惰),那么就有元停留在这辆车上。这辆车的购入单价,我不太清楚,但目测估计不会超过200元。而富士康工厂化生产大规模介入后,可能只需要100元。
于是,每一辆共享单车,要生生从市场上拿走至少1000元。如果投放1000万辆车,那么就是100亿元的存款。这不是一个农村信用社吗?
100亿的现金,可以派生出500亿的借款(你脑子可别想着100亿元去投资国债,每年3%的回报哟),这是金融基本的套路。500亿投资市场上,每年是35亿的稳妥收入,刨去利息、运营等费用,10-20亿利润,是有的。
一年挣10-20亿纯利润的生意。中国有几家上市公司能做到?怪不得能估值上百亿!
1、商业模式实际是一个链状的体系,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创新,至少要想明白如下5个核心问题:
1)、你准备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解决什么需求?换而言之,你的目标用户群体是谁?刚需,还是改善性的?高频需求,还是低频?
2)、这个需求的市场是否足够大?如果是个小市场,那就不是创业,是糊口;
3)、你的模式,会动谁的奶酪?换句话说,你的潜在敌人,块头有多大?这决定了你创业的摩擦系数与阻力,也决定了你最终能走多远;
4)、你的模式,是否不容易被复制,被抄袭?
5)、盈利模式——这是最重要的。简单说,你的商业模式,怎么赚到钱?任何不考虑赚钱的商业模式,都是耍流氓。但如果你耍流氓(当然吧,不能违法)就能解决赚钱问题,我不会在意你是流氓还是君子。如果我问一个创业者他的盈利模式,如果回答是我还没考虑这事,我现在就考虑烧钱做用户,抓流量,我对他都会保持足够的敬意,以及足够的距离;
最牛掰的创新,无疑是技术创新。但中国人创业,喜欢投机取巧,耐不得寂寞,不舍得技术研发投入,也不愿等,所以99%都只是单纯的商业模式创新——大家的创业,比拼的实际就是商业模式。
所以,在地产界有句名言:房子,除了地段,还是地段。在中国风投界也有这么一句经验总结:项目,除了商业模式,还是商业模式。
2、风投界无数聪明的商业模式创新,很多都令人眼前一亮,但令人拍案叫绝的则寥寥无几。
无非,就是因为没有几个模式把以上5点都回答好了。一般而言,能回答1、2、3的,就是一个还算不错的项目了。能回答1、2、3、4的,就是上品项目了。能把1、2、3、4、5同时回答的,就可以冠之以“最牛逼”三个字了,是极品项目。
如果要选中国过去7年最牛掰的创新商业模式,那就是雷军的小米。他是第一个用硬件做互联网的,以几乎不赚钱的倾销价格获取用户(羊群),打造生态,然后去寻找“猪”来买单——也即雷军的名言:羊毛出在猪身上。
毫无疑问,智能手机市场足够大,价格敏感的屌丝用户也足够多,但,雷军的商业模式核心仍然只是一个单纯的营销模式创新,他会触动手机生产商与销售渠道的双重利益,断难持久。
一旦其他厂商在渠道改革上跟进(比如VIVO与OPPO),甚至是用技术创新来比拼(比如华为),而你的生态与“猪”都还没来得及找好,下坡路就是必然的了,这就是为何小米开始被迫扩展产品品类(诸如小米手环、小米电视等),继续挖硬件,而不是挖ARPU值的原因。
换句话说,雷军完美回答了上述1、2、3三个问题,4回答了一半,5没有答案。所以,小米这个项目,远没有市场想象的那么好。
如果要选中国过去3年最牛掰的创新商业模式,毫无疑问,是以摩拜、ofo为代表的“共享单车”——而且,可以对它冠以“最牛逼”三个字。
3、共享单车这个商业模式创新,很类似其中的代表公司摩拜——真的令人顶礼膜拜,拍案叫绝。
ofo是最早成立的共享单车公司,2014年由来自北大的5位90后创始人创立,2015年6月,ofo共享计划推出,在北大成功获得2000辆共享单车,12月,ofo日订单接近2万单。金沙江创投合伙人罗斌到北京大学办事,看到路上很多辆小黄车闪过,他意识到这是一家值得投资的公司,抓住了学生的刚需,并且是高频次的,于是便有了2016年春节后的A轮融资。
摩拜单车则是一开始便有资本的身影,10年汽车记者背景的创始人胡玮炜只是一个普通白领,2014年的一天,一个在奔驰中国设计中心工作的朋友告诉胡玮炜,未来的个性出行工具会有一波革新潮流,蔚来汽车的董事长李斌问她,有没有想过做共享出行项目,后来又与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进行过探讨。胡玮炜一开始就有这些投资人的支持,并邀请从优步上海总经理离职的王晓峰担任摩拜的CEO。
“共享单车”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几乎一夜之间,各种小黄车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诸多城市街头,是因为这个商业模式,几乎完美回答了我上面提出的5大核心要件。
首先,短距离出行是绝对的刚需。特别是日渐拥挤的大城市和高峰期,一直都是巨大痛点,公交、地铁、出租、私车都无法解决。而过往一些城市(比如上海)尝试的“公共自行车”,由于各区政府各自为政,投入主体不清,自行车投放不足,还车困难等一些列问题,最后几乎都无疾而终。
摩拜为代表的“共享单车”,由公司投放车辆,打开手机APP就能查看附近的车辆,看到有合适的还可以提前预约。不用停车桩,不用办卡,二维码扫一扫就能开锁,不用的时候停在任意合法非机动车停车点即可,半小时收费一元,用车成本低到可以忽略。而且简单方便易用,几乎彻底、完美解决了城市“最后一公里”的困扰。
其次,市场巨大。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络预约专车”用户规模为1.68亿,比2016年上半年增加4616万,增长率为37.9%。共享单车的潜在用户规模,无论如何不会少于这个。
哪怕你是一个丝毫不在意出行成本的土豪,一旦你体验过约朋友吃饭,开个私家车从东城到西城需要三个小时,然后再花一个小时找停车位的痛苦,你就知道绝大多数时候,宁可地铁。出地铁站后骑摩拜单车到饭馆路边,把车一扔,是多么痛快和潇洒。所以,你几乎可以把所有城市上班一族都视作目标群体。
第三,这玩意几乎没有触动任何旧世界哪个“土豪”的利益,摩的除外——而摩的几乎是所有城市清缴的对象。而且,摩的全是“地下党”,没有一个组织,完全不成气候。
最后,也是最令人“膜拜”的,是“共享单车”从一开始就有非常清晰的盈利模式:押金。想明白了这一点,你不得不对想出这个模式的人由衷赞服。
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是通过分时租赁来部分变现,通过收取押金来回收资金,实现现金流并进行扩张:
分时租赁那个钱,其实一点不重要,无论是摩拜,还是ofo,我相信他们心里都门清:哪怕有一亿用户,每天用一小时,也就1个亿的收入,为此却需要面对超过1千万辆自行车的投放与硬件损耗,再加上其他管理费用。更重要的是,由于其短途特点,及对标公交和传统“公共自行车”,其定价上浮空间有限。所以,他们压根就没指望通过一小时1元的租赁费来赚钱
通过什么? 押金——这是一个无比天才的创新。
在你屁股跨上单车之前,无论是摩拜,还是ofo,你都必须把你的电话号码、真实姓名、身份证号(要实名认证)都发送过去,同时,你还得提交299元(摩拜)或者99元(ofo)的押金。
对任何一个互联网企业来说,能通过长期运营获得用户注册,以及一个电话,已经是天大的幸福。“共享单车”的玩法,等于泡妞,第一次见面,就拿到了对方的所有身份信息与电话——这是对用户无比苛刻的要求,很多隐私意愿强烈的用户一定是抵制的,但“共享单车”用解决痛点的需求一次性实现了。
最关键的,还让用户掏了钱包——这是所有商业模式最后的一个环节,也是最梦寐以求的环节。
之所以说这是个天才的创新,是因为299的押金:
1)、可以退,所以多数人不会抵制缴纳这笔钱;
2)、可以退,但公司不会自动退,多数人也不会主动要求退,因为下次用车还得缴,其结果就是大量资金沉淀在公司,等于无偿占用;
3)、押金不能动用,不能用作租赁车费的支持。这等于这笔钱只会增加,永远不会减少;
4)、由于一份押金对应一个注册用户,而非一辆车,这意味着投放一辆车,能锁定远超过1个用户。摩拜目前是一辆车锁定8人,等于投放一辆车,获得2400元(300*8)的“存款”。
从这个意义上,摩拜投放的每辆单车,都类似一个储蓄所。中国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是农业银行,在全国有超过2.4万家分支机构,3万台自动柜员机。而日,富士康成为摩拜新的战略投资者。此次合作,将会有望大幅提高摩拜单车产量,每年总产能预计将超过1000万辆——而每一辆单车,都是一个移动储蓄点。
仅以1000万辆投放为假设,每辆车锁定8人,每人300元押金,沉淀总额资金将达240亿——这是最经典的互联网金融的玩法。
不去着眼解决盈利,而是解决现金流,不出售硬件而通过收取押金来弥补现金流,减少了一般互联网企业为培育用户而通过海量补贴产生的现金支出,这是相当高明的一步。
换句话说,“共享单车”解决了上述模式中的1、2、3、5(见下表):
唯有4略有瑕疵,但无伤大雅因为,最关键的盈利模式问题,从一开始,就得到了解决——这符合“最牛逼”模式的定义。
扫码关注晋商界
晋商界版权所有Copyright (C)
Gywb,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二十一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黔ICP备号-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黔B2-共享单车靠什么赚钱_凤凰资讯
共享单车靠什么赚钱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短短一年光景,互联网创业领域又多出了两只独角兽——ofo、摩拜。同时,更多新生的共享单车平台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共享单车的热闹场景,让人们开始追问这种互联网新业态的盈利模式。在记者的调查采访中,共享单车的平台负责人似乎没能给出明确的回答。
  互联网外衣,让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疑云丛生。一些猜想也随之而来:这些“小黄车”“小白车”“小蓝车”靠租金?靠押金?还是在坐等做大了以后被收购……
共享单车靠什么赚钱
本报记者 翁&杰
  猜想一
  靠租金能回本吗?
  在所有关于共享单车盈利模式的猜想中,租金模式往往是首先被探讨的,却也是最受质疑的。谁也难以相信:这些动辄估值百亿的平台,真的是在靠着租金,赚着“毛毛钱”。
  “这种盈利模式完全是可能的。”面对租金模式之问,“骑呗单车”资深总监简文成的回答斩钉截铁。
  他告诉记者,目前“骑呗”在杭州市场投放了两款共享单车共1.1万辆,一款是机械锁的,一款是智能锁的。“以机械锁车为例,毛估估,只要三到四个月就能收回成本,接下来就都是利润。”
  简文成是这样算的:“骑呗”目前每辆单车的日客单量大概是3笔,也就是说,每辆车每天平均有3个人骑。按每次1元来计费,一辆车每月的租金收入就是90元。
  “当然,我们还得把一些运营成本扣掉。”简文成试图进一步打消记者的疑虑,继续给记者算账。车辆运行离不开运维师傅,他们每天都在巡街,维护那些故障车辆。“骑呗”如今有10个运维师傅,平均下来,每人负责维护1100辆车。每个运维师傅的月工资三四千元,由此又得出,每辆车每月运维成本约3.5元。
  这便是一道再简单不过的算术题:90元(租金)—3.5元(运维成本)= 86.5元(毛利)。
  现在,几大共享单车平台的一辆机械锁单车造价约300元,加上车辆投放时的物流成本约5元。用利润一除,结果显而易见:不过三四个月光景,单车成本就能收回!
  或许有人会问,怎么没提损毁率?简文成说,因为投放时间尚短,他们的车辆还很新,损毁的比例不高。去年11月,“骑呗”开始向市场投放单车,目前损毁率大概在5%至10%之间。即便只有九成单车正常运营,所有机械锁单车的成本依然能在四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收回。
  听着挺让人心动!不过,在共享单车领域,造价低廉的机械锁单车正逐渐被取代。越来越多的单车采用了智能锁,且车胎都是更贵的实心橡胶胎,车架造价也在提升。这种智能锁单车造价远远高于机械锁车,目前每辆车的成本约1000元。
  如果这时仍沿用上述算法,其他因素都不变,成本收回的周期就会延长到一年。更重要的是,随着车辆投放时间拉长,损毁率也将大幅攀升。“至于它会严重到什么程度,目前谁也说不清。”业内人士表示,一般平台可接受的最高损毁率在20%多,一旦超过太多,智能锁单车想要盈利就很难了。
  一边,机械锁车能轻松盈利;一边,智能锁单车却成本高昂,盈利模式模糊。然而,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平台却选择了后者。就连一向以机械锁车为傲的ofo在今年1月也正式发布了智能锁单车。
  或许,在诞生之初,共享单车的互联网基因就注定了:这不是一个甘心一毛一毛赚钱的“小子”。
  没有智能锁,共享单车就难以全面地收集用户短途出行积累的大数据。这样的缺陷尤其致命:没了数据积累,拿什么去开启投资人的想象空间;没有资本,又拿什么去迅速扩张,占领市场。
  在业内人士看来,智能锁或将是单车互联网化的核心设施。有了它,单车经济的商业模式似乎才具备了“数据入口”和“闭环”。于是,有人戏谑地说:没有智能锁的单车经济无异于“裸泳”。
  赢得资本,快速扩张,才是共享单车平台笑到最后的法宝。至于,租金模式能不能盈利,先放放再说吧!
  猜想二
  指望押金“利滚利”?
  随着共享单车走红,另一种声音越来越有市场:共享单车平台就像是一家家互联网金融公司,靠着数额不菲的押金、充值款生利,就能赚得钵满盆满。
  这种说法并非没有来由。目前,共享单车平台普遍收取押金,数额在99元至299元不等。以摩拜单车为例,每辆单车押金299元,按一辆车平均10个人注册来算(事实上,这个数字可能更高),那便是近3000元。于是,有人测算,仅市场上占有率较大的两家共享单车平台,沉淀押金就高达近40亿元。
  这可能不只是“吃瓜群众”的臆想。就连一位刚涉足共享单车领域的企业负责人也这样告诉记者:若是以为共享单车是重资产,那便错了。
  “你想想,一辆单车成本最多千把块,可收回来的押金、充值款一定不少于这个数。”他直言不讳地说,这笔钱固然是在银行的第三方监管之下,可有了它,难道还怕从其他渠道贷不到款?即便不拿去做投资,在急速扩张的阶段,这笔钱也能助平台一臂之力。
  然而,在“骑呗单车”方面看来,这纯粹一家之言。“对于绝大多数共享单车平台而言,靠押金来‘钱生钱’从来就不是一种商业模式。”简文成说,固然资本壁垒是许多共享单车平台发展的重大瓶颈,可如果利用押金去急速扩张,无异于饮鸩止渴。
  “至少,我们‘骑呗’从来没这么做过,也没这么打算过。”简文成说,目前“骑呗”每辆单车的注册用户约15人,若是全部收取押金,每辆单车的押金会高达3000元。
  可事实上,早在日,“骑呗”就与蚂蚁金服的芝麻信用达成战略合作,凡是芝麻信用分值满750分的用户就无需缴纳押金。现在,“骑呗”在杭州的用户有八成是免押金的。“如果我们指着押金赚钱,当初就不会选择用芝麻信用。”
  共享单车发展到现在,平台之间的竞争是在多个维度上开展,各家的行动也越来越趋同。一旦一家推出信用模式,其他的共享单车必然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简文成的话也正逐渐成为现实——
  在“骑呗”之后,日,“永安行”也与芝麻信用合作在京沪等城市推出“免押金扫码租车”服务,芝麻信用评分600以上可免押金。
  日,ofo与芝麻信用达成战略合作,在上海地区推出芝麻信用分免押金政策。上海用户凡是芝麻信用分值满650分,就能免押金。
  事实上,共享单车还在上演着新一轮的“补贴大战”。虽然和当初“滴滴”“优步”的补贴大战比起来,单车之争有点小打小闹。可事实上,的确越来越多的平台在进行着“充值返现战”“周末免费战”。充值的关键,还是在于平台想要黏附住更多用户,而非借此盈利。
  猜想三
  等着资本来收购?
  这两天,杭州“驿和行”负责人王国阳正摩拳擦掌。他也准备杀入共享单车这片红海闯一闯。
  说来也怪,其实王国阳早在2015年11月便已研发出了第一款共享单车,当时还在余杭办了一场发布会。之后,因为资金问题,他的创业项目一拖再拖,眼睁睁地看着摩拜火了,又看着ofo也火了。
  现如今,王国阳却突然表示,自己将在4月向杭州的一些高校投放他的第一批IBSplus共享单车。对于盈利模式,他似乎想得更洒脱,“既不靠租金,也不收押金”。王国阳说,他的共享单车专门针对大学生,所以采用“0押金0租金”的模式。他希望,通过单车的车身广告等其他形式盈利。
  对于王国阳的构想,简文成认为,依靠单车广告盈利,此路不通。在这方面,杭州公共自行车已有尝试,效果并不理想。
  “即便将车身广告价格降到很低,对广告商的吸引仍然有限。”他说,更重要的是,一旦车身上加了广告,外观变难看,用户体验大幅降低,难免会“掉粉”,最终得不偿失。
  在与多位共享单车创业者的讨论中,他们并未给出清晰的答案。在一定意义上,他们宁愿希望等来互联网经济的爆发式发展。
  “或许眼下讨论这个还为时过早。”有业内人士说,对移动互联网创业项目来说,获得尽可能多的用户才是制胜之道。
  过去的创业项目,为了获得用户往往不惜一掷千金,利诱“路人”变“用户”,再靠持续补贴培养使用习惯。而在共享单车领域,平台不必买流量,成千上万辆单车就是“流量入口”。把车往街上一丢,不用去做地推,就会有大量的用户主动注册。而且,几乎无需现金补贴,就能让用户绑定手机、绑定微信、提交身份证、缴押金、充值。要做的只是搞搞免费骑或是充值返现活动这样的“小把戏”。
  这在过去,几乎是创业者想也不敢想的美事。在大数据时代,每一个用户的骑行,每一次骑行沉淀的数据本身或许就是财富。
  或许正因此,共享单车虽然现在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式,可依然有受到资本关注的理由。
  记者注意到,即便不盈利,共享单车领域也早已杀成了红海,一、二线城市的共享单车市场正趋于饱和。日前上海叫停了共享单车平台向上海城区投放更多共享单车。简文成表示,杭州这样的城市情况也很相似,他们眼下要做的就是努力扩张,投放尽可能多的单车。
  要抢占市场,资本是一大壁垒。在摩拜和ofo这两只独角兽诞生之后,留给其他共享单车平台的机会已经不多。简文成说,居于第二、第三方阵的共享单车在获得资本青睐方面已处于劣势。
  “但机会并不是没有。”他说,“骑呗”正调整策略,一方面专攻于区域性市场,目前主要就聚焦在杭州和合肥;另一方面,他们会选择一些垂直的领域去谋求发展,比如说体育、旅游等。
  “别管盈利不盈利,先抢占市场再说。”“滴滴”等网约车平台的榜样似乎就在眼前。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49311
播放数:1175138
播放数:1644951
播放数:5808920盈利模式不明朗 共享单车究竟靠什么赚钱?
  目前,我国共享单车平台的数量已经超过30家。据不完全统计,共享单车领域的融资金额已达70亿人民币。疯狂涌入的资本背后,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却一直不清晰。记者了解到,无论是分时租赁费用,还是押金,目前都难以覆盖共享单车的成本,要想盈利,平台还要做更多探索。  有些人认为,共享单车要赚钱其实并不难,仅仅靠用户骑行支付的分时租赁费就可以了。对此,财经评论员叶檀曾专门给行业领头羊摩拜单车算过账。  叶檀:假设规模一个城市是10万辆,固定成本也就是运营费用是5000万,这些都是假设的。整个车的成本如果是3000块钱,折旧一年是600块钱,车辆损耗10%就是300块,维修费、调度费1250元。我就给他们算了一下,盈亏平衡点是每辆车每天要让人家骑5次。  而根据摩拜披露的数据,他们每辆车的日均骑行次数要大于5次。而且,摩拜最近投入的单车成本只有几百块钱,这样看来,盈利应该不成问题。然而现实是,随着竞争的激烈,各个平台都在大力投放单车,导致密度成倍增加,成本上升的同时,日均骑行次数也明显下降,平台距离盈利也越来越远。  单靠租赁费不能盈利,那么再加上押金行不行呢?目前,国内共享单车累计投放已经超过1000万辆,注册用户超1亿人次,押金总额在百亿量级,这些钱拿去投资,也可能获得丰厚回报。不过各大平台基本都表示,押金现在是专款专用。  共享单车平台工作人员:我们的押金收入进来之后,我们是让微信和支付宝来托管,我们并没有拿去做其它的用途。  共享单车平台工作人员:我们点退款立刻到账,因为我们的押金是专款专用的,没有用来做其它方面的处理。  当然,押金的托管也有利息,但交通运输部不久前就共享单车发布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鼓励企业免押金租车,这意味着不收押金的模式更受肯定,平台打押金的主意恐怕会越来越难。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秘书长刘举认为,共享单车要想赚钱,不得不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刘举:商业模式目前来说,坦率地讲我个人还没看到。它目前依然处在一个利用风险投资,来进行大规模的用户圈占和品牌灌输的初级阶段。至于未来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单车实际上是一个流动的广告载体,通过数据采集可以捕捉到用户各种行为偏好、路径偏好,基于这些可以进行大数据业务的开发。  实际上,已经有平台开始挖掘数据的价值。不久前,某平台发布的新车就搭载了智能中控屏,通过入口导流,变身“流动广告牌”。虽然不少声音认为,这样做投入巨大,风险也很大,但平台负责人认为,这是未来方向。  共享单车平台负责人:我觉得共享单车更多的是一个线下城市生活的入口,也就是说它获得的是用户每天在产品上30-40分钟的时间。所以我们如何去影响用户,让用户享受更多的城市生活服务,这是我们在做的。(央广网)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candyhe]
热门搜索:
热门排行焦点今日热评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共享单车靠什么赚钱?共享单车怎么用?
共享单车靠什么赚钱?共享单车怎么用?
来源: 13:08:18编辑:羊咩咩
【导读】:共享单车的使用方便了很多人,尤其是上班族。那么共享单车靠什么赚钱呢?共享单车怎么用?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共享单车靠什么赚钱?
首先,我们在使用共享单车的时候,基本上都要先做一件事,那就是付押金。假设你付了200元的押金,那么在使用过单车以后,平均有6-10个人把押金留在APP里(你不会每次用车都把押金拿进拿出的,对吗?这是利用你的懒惰),那么就有元停留在这辆车上。这辆车的购入单价,目测估计不会超过200元。并且在富士康工厂化生产大规模介入后,可能只需要100元。
于是,每一辆共享单车,要生生从市场上拿走至少1000元。如果投放1000万辆车,那么就是100亿元的存款。这不是一个农村信用社吗?
100亿的现金,可以派生出500亿的借款(你脑子可别想着100亿元去投资国债,每年3%的回报哟),这是金融基本的套路。500亿投资市场上,每年是35亿的稳妥收入,刨去利息、运营等费用,10-20亿利润,是有的。
而一年能挣10-20亿纯利润的生意!中国又有几家上市公司能做到?
共享单车怎么用?
一、下载共享单车APP
共享单车是目前全新的概念,是网络科技公司的全新服务,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若想要使用这种共享单车,就需要我们首先在手机中下载APP。
APP下载方法:
1,打开手机连接无线网络。
2,打开手机百度,在搜索框中输入ofo或者摩拜。
3,若看到&ofo共享单车-随时随地有车骑&或者&摩拜博客 - Mobike&字样的网站时,点击进入即可(截图如下所示)。
4,点击进去之后,注意观察网站首页,均可以在显眼的位置看到APP下载提示。
5,点击下载APP后安装到手机中。
二、APP内操作
无论是ofo还是摩拜共享单车,当下载其APP之后,均需要经过&手机验证&、&交纳押金&、&实名认证&三步之后才可以正常使用共享单车,否则无法使用。
这三个步骤的操作该如何进行,APP内有非常详细明确的提示,一步步按照提示完成即可。
APP内操作失败怎么办?
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是无法完成实名认证就是手机无法接收验证码,诸如此类的问题均可以在APP内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实在解决不了了还能在线找客服或者电话进行咨询解决。
具体操作时,若遇到问题,可以先返回到APP首页,在其左上角位置有一个&三&图标,点击进去之后,会在列表中找到&使用指南&或者&用户指南&的提示,点进去之后会看到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实在是解决不了了,没有问题直接找客服解决。
在APP内进行操作时,需要支付押金和进行实名认证,因为涉及到金钱和个人身份信息等,所以,不建议小孩子进行以上操作,各位家长请注意这点,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精彩图片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利用共享单车赚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