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退款成功订单还在在中国为什么会如此成功

淘宝在中国为什么会如此成功?
淘宝在中国为什么会如此成功?
淘宝,天猫,的成功分析连篇累牍,这种模式产品价格便宜、种类丰富、购物方便,但为什么他们独独在中国如此疯狂,而不是在这种商业模式的原产地—美国,我想这里肯定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商业模式一样的前提下,一定是消费者层面的某些区别造成的,C2C必然是满足了国内消费者更多的需求。换句话说,国内消费者一定在传统的商业模式里得到的相对较少,那么,究竟是少了什么呢?
消费从本质上讲是物品的交换,有两个主要内容,产品和服务。先从产品层面说。由于地域、物流交通、以及商业成熟度的差异,国内能在全国范围内同步提供相同种类、相同价格产品的公司,还比较少,相当部分在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我们后面详细再说。淘宝的出现,使得大家在全国范围内轻易的获得同等质量和价格的产品,并且由于中间环节省去了各级经销商的流转,以及实体店铺房租等,节省了大量价格成本和时间成本。这样,大城市的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更实惠的价格(这对在大城市生活成本急剧增加的工薪阶层非常重要),相对偏僻地方的消费者也可以同步消费种类繁多并且跟的上潮流的产品,让他们感觉到他们在跟这个世界紧密联系,而不会因为跟不上潮流而被看不起。从服务层面上说,每个人都知道国内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态度,尤其是这些大公司、垄断企业、大国企和政府,不管是卖东西给他们还是作为顾客从他们那买东西,“顾客就是上帝”在这里就是个笑话,这种风气造成整个社会在服务客户上做的很差,当然这个在逐渐改善,但是经常在国外出差的人,还是可以明显感觉到这种差异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碰到一个真正把我们每一个消费者当作上帝来服务的平台时,你会选择不吗?之前看到一篇文章分析,认为支付宝在国内大获成功,其根源在于国内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支付服务上做的太差,如果他们能在这些方面做的跟国外,如美国,一样好的话,支付宝是不可能取得国内现在这样疯狂成功的,淘宝也是一样。
现在可以慢慢感受到社会上的服务水平在逐渐提高,大家的消费体验也在改善,希望在这股风潮也能吹进那些老爷们的公司,让大家能快快乐乐的消费,快快乐乐的生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西方国家的“淘宝”为什么没有中国这么火爆?-微众圈
微众圈,我的微信生活圈!
西方国家的“淘宝”为什么没有中国这么火爆?
摘自公众号:发布时间: 21:47:46
电商在中国的快速崛起正在颠覆传统零售行业,"双十一"的购物狂欢出现不到10年的时间,无论各方褒贬,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它体现了国人消费方式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改变。然而,为什么亚马逊在美国无法撼动沃尔玛的统治地位?为什么电商在日本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 先看看美国的电商和零售情况美国电商和实体的现状 美国电商发展应该是在1995开始,然而开起步就需要面临沃尔玛这等巨兽。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截至到1995年电商起步这一年,沃尔玛已经存在并不断的扩张了30多年,电商在他面前无异于一个牙牙学语的孩童。 另外一方面其实在沃尔玛创建的60年代开始就确定了一个原则,「从小镇入手,凡人口超过4000人的小镇就开店」,这就好比我大天朝“太祖”在抗日时期的策略一般「农村包围城市店」。 到1995年沃尔玛在全美已有1300多个门店,而且主要在小镇,这意味着什么呢?便捷,快速。全面,这就是前面提到的电商在中国的优势,然而远在1995年,美国实体零售已经能做到这个地步。那么美国的电商在当时是怎么样一个情况? 数据来自华创证券研究院张雪川 陈卓 在2010年,美国整个电商行业1665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远不及沃尔玛在美的营业额,更不用说与”整个零售行业“比较了,回到上面的结论:美国的电商目前只是零售业的补充。 美国电字商务市场份额(2013):数据来自Business Insider 年,美国电子商务的市场份额虽然也是不断增长,但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与实体零售行业相比的话,它仍然只占到零售业8%左右,传统实体零售业这座大山存在依然。从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电商的增长速度是超过零售业的。但是然并卵。 美国的快递和税收 美国电商的发展快递费和税收也是一大阻碍。在美国,普通人会用的快递无非三家USPS(United States Postal Service)、UPS,和FedEx。 由于国家体制原因,美国邮政业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美国国会创建了USPS,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是第一任邮政部长。所以你可以理解为USPS是所谓的国营企业,对应到中国来,那应该就是:邮政,它和其他两家有些许差别。 USPS除了是万国邮联成员之外,大部分网点还接受护照申请 同时他还会持有你家的邮箱钥匙(喜欢看美剧的童靴应该会注意到,在美国家庭,基本每家都会有自己的一个邮件箱)。而UPS和FedEx呢则为私营,相对来看UPS比FedEx稍大,但也属于不分仲伯的感觉,大概就是中国的顺丰和圆通的节奏了。 和国内不同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快递的Class分的是很细致的,相对来说不同的档次价格可以相差很大。 另外还有一点要注意,美国地广人稀并不像我们那样城市住房集中,所以可以看到相对而言快递费不便宜,并且在美国网购要交税,部分州网购的税比实体店的还要高。 在美国的快递公司,签收属于一个Value-Added Services(增值服务),他是一个附加服务,意思就是说要付钱而且是会被确保执行的。 其中UPS提供三种不同的级别的签收服务。最普通的是Delivery Confirmation(送达通知),快递员只需要把快件送到即可。如果住址没有人或者不能提供签名,快递员有权力在把快件妥善隐藏在你家附近并标注为已签收。 图片来源于知乎答案 第二个档次的是Signature Required,需要签名。这一个档次就比上面好很多了,这一档次的投递必须需要有个活人看到快递员小哥,不论是你家邻居还是公寓管理员,反正是需要有一个人能够提供给快递员叔叔一个签名,有人签名后快递小哥就完成了此次投递(这有点像我大天朝的“门卫签收/前台签收)。购买了服务相对于第一档次就的随便扔门口就好很多,这表示如果你不是住一楼那么意味着快递员小哥必须上楼敲门了才可以完成投递。 最上级的服务则是Adult Signature Required(需要成人签名)。这一服务表示快递小哥必须找到在快递的住址上的一个至少年满21岁的成年人持自己的ID签收,当然如果快递叔叔在后两个档次的服务无法找到收件人,会在你的家门上留下一个Door Tag(门牌提示标签),提醒你有未签收的快件。 对美国来说,在线零售是对线下零售的补充;而对中国来说,在线零售是对线下零售的革命。从“电商与实体零售对比”、“渠道与税率对比”、“快递费用与服务说明”这三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电商被实体店完爆」这一问题了。 再来看看中国的电商和零售情况 在今年7月中欧戈友会以“新起点,创新与互联网”为主题的演讲上,许小年教授对中国的电商和零售的现状作了很全面的分析。他表示,中国的电商的发展快,一个原因是传统零售业实在太落后,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管制相对较少。他还认为,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企业经营困难,是过去长期依靠投资驱动造成的结构性扭曲的结果,去产能化是当前经济最紧迫的任务。在经济调整过程中,有大量的商业机会。第一个机会是行业重组;第二个机会是传统企业的更新换代;第三个机会就是创业。第一个机会是行业重组。中国的全年的零售额是20多万亿,我们最大的零售公司不算京东,一年的销售额是多少?国有零售商1000多亿,但是不赚钱,赚钱的是民营的,最大的也不过500亿。而沃尔玛的年销售额是4800亿美元,和中国的500亿人民币怎么比啊?我们的传统行业过于分散,效率太低。这些问题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无法解决,为什么?因为在高增长时谁都赚钱,中型的,小型的企业也赚钱,经济一慢下来,问题就暴露了。为什么京东这样的电商在几年的时间里就成长为中国的第一大零售商?亚马逊干了这么多年,干不过沃尔玛,只是沃尔玛的五分之一,而京东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超越了所有的零售商成为中国第一,因为传统零售商的效率太低。我说的是自营零售,不是淘宝天猫那样的销售平台。就是京东这个全国第一也不过1200亿人民币的销售额,和中国20万亿的零售额相比,微不足道。零售业一定会进行大规模的整合,钢铁行业,水泥行业都会进行大规模的整合,一些企业在衰退的时候倒掉,把市场份额让给那些有竞争力,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在整合的过程中有多少机会?对于做投资的来说,机会是非常多的。第二个机会是传统企业的更新换代。我去年看了奔驰和宝马的生产线,车间里面没有几个工人,虽然还没有达到工业4.0的标准,顶多3.0、3.5,也已经相当好了。机器人到处都是,工位和工位之间的搬运全都是自动化,不用人工,车间内部全都连起来了,自动化程度很高。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新的技术去提高效率,不必硬把自己套进互联网思维,而是要思考如何运用这些新技术来提高企业的效率。我们一个校友是做缝纫机的,缝纫机整个行业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大概跌了20%,利润整个行业跌了60%,而他的企业销售额和去年基本持平,利润跌了大概不到10%。我问他为什么可以取得高于行业平均的成绩?他无非是把电脑装到了缝纫机上,用电控提高缝纫机的自动化程度。 产品的升级,他早就开始做了,他说不做不行了,因为传统的缝纫工越来越难招。设想手工操作的缝纫机,手里捏着布,眼睛盯着针,一天紧紧张张8小时,现在谁愿意干这样的活儿?劳动力市场的形势迫使他提高缝纫机的自动化程度,你稍稍提升一点,就可以在市场上脱颖而出。不需要追求那些高大上的东西,一点一点的改进产品,一点一点的改进技术,这方面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又比如钢价的下跌迫使钢铁厂削减成本,回收炼钢的余热,因为相比国外,我们能源的成本还是高的,现在它可以做到能耗的80%来自利用余热、余气的发电。所以经济下行并不可怕,倒逼企业研发,改进产品和技术,提高传统行业的效率。第三个机会就是创业。创业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不是大众之事,而是小众之事。互联网在中国之所以轰轰烈烈,以至于大市值互联网公司有一半在中国,为什么呢?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中国的传统行业效率低,给互联网公司留出了很大的空间。第二个原因就是政府管制少,进入相对自由。现在是一提创业必谈互联网,其实传统行业一样有创业机会,不一定非做互联网+,传统行业+互联网也可以啊。到底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没有一定之规,要做具体分析,哪一个有效我就走哪一条路,并不存在着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的案例说明,“+互联网”比“互联网+”更有效。当然,搞互联网的可能不同意我这个观点。互联网无非是一种更为快捷的传递信息的手段,有助于降低和消除信息的不对称。信息的不对称会产生交易成本,所以互联网的作用是提高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量,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互联网的应用因此主要是在交易环节而不是在生产环节。至于生产环节效率的提高,我们仍然要靠传统的研发,在这个领域中,互联网帮不了你什么忙,能帮忙的是在交易环节上。目前我们所看到的,互联网用的最多的就是营销,减少交易中介,缩短交易链条,降低交易成本。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还得走传统的老路子。有人说,现在有大数据了,可以改变生产,可以改变研发,可以改变传统的设计。我看到的大数据,离真正能够产生效益的还远着呢!对于现在很流行网上金融,也不要寄予过高希望。例如用众筹的方式做股权融资,可以大胆尝试,但预期不能太高,因为股权投资是小众的事情,风险太高,大众无法承担。以阿里在淘宝、天猫积累的交易数据,能做多少贷款?阿里金融今天的余额是多少?300多亿吧,对传统金融业来说,是个很小的数目,和全国贷款余额七、八十万亿根本就没法比。为什么呢?因为大数据的信息含量太低,相当于低品位的矿石,你要用多少吨的贫矿才能生产炼出一吨铁?你要用多少大数据才能放出一笔贷款?传统企业对互联网刚开始是漠视,当互联网冲击到自己的时候,很快就从冷漠变成了恐慌,又从恐慌变成了盲目的崇拜,现在是在恐慌情绪下盲目崇拜,以为我不上网就要死,没有那回事。很多传统企业向互联网投降,我觉得太早了,还没有认真抵抗呢,就投降了。 管制是创新的大敌 我们不妨看看沃尔玛,沃尔玛做网上销售做了十几年,投资建自己的网站和电商仓库,沃尔玛在中国收购了仅次于京东的1号店,要发展他自己的网上销售。同时沃尔玛在调整自己的店面结构,下沉,逐渐减少大型的门店,增加中小型的社区店,这些社区店将来就是它电商的提货点和送货点。 为什么亚马逊在美国无法撼动沃尔玛的统治地位?为什么电商在日本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日本的电商如果想干的话,可能干不过遍地开花的便利店,便利店过两条街就是一个,电商无法和它们竞争。中国的电商的发展快,一个原因是传统零售业实在太落后。落后也不必紧张,你也去上线,和电商过个招,谁赢谁输还不知道呢。你要分析电商优势,也要分析自己的优势,你要知道电商的劣势,也要知道自己的劣势,以己之长攻人之短,你就可以生存和发展。所以沃尔玛现在一方面是去做电商,另一方面改造传统业态。他这样搞起来,亚马逊有可能招架不住,将来亚马逊也许就不是电商公司了,把主业转向云计算了。要观察,不要慌,沉下心来仔细研究,决定今后往哪个方向走。创新、创业不光是电商一个行业,其他行业也有机会。互联网在中国搞得这么热闹,前面讲过,第二个原因是相对而言,互联网行业的管制最少,因此大量的资源和优秀的人才涌进这个行业。管制是创新的大敌。美国最近有一项了不起的创新,就是大家都知道页岩气开采技术,液燃气的成本不断下降,带动全球的油价下跌,沙特的好日子结束了。中国页岩气储量巨大,我们为什么干不了啊?因为油气行业是国企垄断的,你进不去。我们互联网搞得这么热闹,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管制相对较少。这并不意味着,除了互联网以外,其他的行业就没有机会。要看到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政府的改革措施反而是比经济上行的时候更到位。最近的取消审批权,最近上市的审批制改为注册制,都是进步。我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向来评价不高,但给予新三板很高的评价,新三板是第一块没有审批制的。什么样的企业都可以上,只要有人愿意买。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我希望从新三板扩展到创业板,再到中小板和主板,都搞注册制就行了,别再审批了。取消发审委,企业只要满足了信息披露要求,全都可以上,市场交易就是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的事,你管那么多干什么?政府要做的唯一的事就是保证足够的信息披露,使得投资者可以判断这家企业的状况。经济形势不好,倒逼改革,最近政府出台的政策有些我觉得还不错。那种大而化之的战略,你不必去关注,有同学问:“教授,一路一带有什么机会?”我说那是国家的战略,和你有什么关系?你应该关心的是新三板,取消审批制之后我可以做什么。你可以帮助中小公司提高它的技术水平,扩大市场份额,然后拿到新三板去上市,这是很好的投资。希望大家更多关注微观层面上政策的变化,监管的变化,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市场机会。
“星购途鞋类市场”(go2-cn)是一家专为网店卖家和女鞋卖家提供电商运营干货的公众平台,立足西南辐射全国,据说关注的卖家店铺销量都有提升哦!点击“阅读原文”即可马上关注!
微信号:go2-cn老外看中国:淘宝为何让人沉迷_网易财经
老外看中国:淘宝为何让人沉迷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阿里巴巴公司上市在即。这家中国电商巨头究竟是如何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它有什么秘密武器?一位外籍人士现身说法,为我们细细讲述了一番阿里巴巴旗下淘宝网的无限魔力。
公司(Alibaba)在中国电商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它成功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在中国大型制造商与世界各地的大买家之间建立起联系的桥梁。该公司旗下B2B网站于2007年在香港高调上市(但5年之后完成私有化退市)。从本土轻便摩托车到蓝色牛仔裤,企业可以在这家网站批量购买任何商品。
阿里巴巴的优势很明显,即规模巨大。正因如此,在过去一周内,这家中国电商巨头的消息充斥着各大新闻网站和。
即使按中国的标准而言,阿里巴巴也是巨大无比。它的网络市场吸引了2.31亿活跃买家和800万卖家,每年有113亿订单成交,而阿里巴巴只扮演中间商的角色。与(Amazon)不同,阿里巴巴没有大量库存。阿里巴巴采用激励措施鼓励人们使用其电商平台并成为回头客,其中一项措施就是对小型卖家不收费。
要想了解阿里巴巴如何影响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可以看看我的经历。一年前我来到北京,我的太太总叫我去买一些电子产品、卫浴家具等物品。在这座特别拥挤(北京拥有2000万人口),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中穿行,只为到五花八门的小商店里搜罗这些玩意,我很快就疲惫不堪了。有一天,我的中文老师问我:“你到底要买什么东西?”从此,我便开启了精彩的阿里巴巴之旅。
阿里巴巴原来的B2B模式现在居于其网购零售平台之后。网上零售占阿里巴巴营收的80%,而正是该领域的领头羊。淘宝网相当于进化版的,出售的商品多达8亿种,品类繁多,应有尽有,只有想不到,没有找不到。[消费者可以花390美元买到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的电子邮箱地址列表,花130美元租男友一天,30美分就可以买到工业防噪音耳塞,那玩意的确是确保安心学习的绝佳用品。]天猫商城()是阿里巴巴公司旗下的另一大网站,与类似,在这里可以低价买到品牌产品,如(Nike)和联合利华(Unilever)等。
我很难向美国的朋友和家人解释,中国的淘宝和其他网站是如何超越传统商店(尤其是大型零售商)的。在那些比北京小,大型零售商还未踏足的城镇,人们买东西多用网购,而网购就是上淘宝。
操作简易,可能会促进疯狂购物,但与淘宝相比,这不算什么,淘宝也很容易操作(只要你懂中文,或者有懂中文的朋友),而且通常免费送货,网站上还有关于产品质量的中肯评论。
下面是我最近在淘宝的购物清单,从中可见淘宝市场覆盖面之广。一般下了订单之后一两天内免费送货上门。我还不算是频繁的买家,因为我在浏览中文网站时还不太熟练,需要朋友的帮助。当我在中文老师(她帮我网购)的iPad上搜寻我的购买记录时,通常每10个购买记录里只有1个是我的。
iPad保护套:4.60美元
iPad cover: $4.60
山寨版Kindle保护套:7.50美元
圣诞节餐巾纸:2.50美元
Fake Kindle-branded cover: $7.50
Christmas napkins: $2.50
保险箱(购买它是因为中国仍然是以现金流通为主的国家):35.70美元
烤面包机:9.50美元
咖啡壶:11.20美元
A money safe (because China, annoyingly, is still a cash-based society): $35.70
Toaster: $9.50
Coffee maker: $11.20
咖啡豆研磨机:22.10美元
植物肥料:1.60美元
美国品牌猫粮(因为我太太还是不信任中国品牌):15美元
真空塑料管件(用来替换已坏的管件,型号完全相同):1.64美元, 购买两件的运费为2.30美元。
冬天骑电动车用的暖手套:3美元
电动车头盔:每个12美元
用于运输50磅电动车电池的双轮车:4美元
自行车链条锁:11.80美元加3美元运费
电风扇:9.50美元
HEPA风扇过滤器(用来在我家的瑞士造高端空气净化器无法企及的地方清洁空气):22.90美元
阿里巴巴许下的承诺,以及投资者给它估值1600亿美元的原因,归根结底在于其网络效应,本质上就是更多人加入,更多人购买,对所有人越有益,包括阿里巴巴。
假冒问题似乎基本得以解决,如果消费者发现在淘宝上购买的商品是,或者拿到手的是假货,都不用担心,因为向卖家支付的钱由第三方保管,直到消费者满意之后才会将钱转给卖家。如果不满意,可以退款。
淘宝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投资者认为阿里巴巴还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正如阿里巴巴在其IPO申请文件中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的网购仍处于较低水平(49%的中国网民在网上购物,而美国的比例为74%)。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网上购物,阿里巴巴的网络将会拥有更多和我一样的重复买家。
现在,我都无法想象没有淘宝的生活怎么过。
本文来源:财富中文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如何看待淘宝将会危害中国整个经济的这篇文章? - 知乎3707被浏览130085分享邀请回答/196.shtml)我认为文中说的不无道理,其中一些观点,作为我来说,是有很深刻的体会的,也可以解释很多人对于低价这个问题的质疑。关于这个低价这个问题,我想再说一下,要搞清楚两个条件,一是消费者无线追求低价,同时这点是无可厚非的,二是平台目前没有良好的机制而导致恶性竞争,就是没有底线的低价,有了这两个条件,大家可想而知,链接文中所提到的淘宝村、手工作坊、低利润时代、产业降级等等问题,就可以有序的连接起来,来证明其中的问题了。作为狭义的市场,也就是平台来说,有责任有义务来调节自身的功能和作用,而不是一味的自想着自身平台的发展和壮大(目前电商平台,表面上是给中小企业卖家提供了机会,也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说实话我也是得益于电商的发展才有了目前稍微有点起色的生活,但不代表着这样是可以可持续发展的,也不代表着对中国经济或者大环境有长远意义的,甚至从某些方面分析,也不代表着给消费者能够带来多少利益的)。慢慢的电商行业的发展会向着本质靠拢,即电商只是一个销售渠道而已。我只想说低价竞争,是市场化趋势没错,但更多的是平台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有效控制持的续恶性低价竞争。补充前面的3、目前电商平台,都还没办法跨越流量来源的鸿沟,多数平台展现商品的机制,还是以搜索+广告为主,但客户购买70%是通过销量排名来成交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要刷单炒作销量的原因,也是因为这种搜索机制,导致广告成本目前居高不下。对于广告和刷单,这里可能又要说一下了,具有代表性的直通车来说,11年我们这个类目出价到两块多,能排到类目前十,现在多了三倍,排在前十点一下要八块多,但是商品的单价才188,而这款就是我开篇提到的那款。算下来纯利润,跟我们花的广告费差不多。但还有一些小卖家(手工作坊),比我们还疯狂的做广告、包邮、刷单,我们买过他们的产品,回来老板直接说这样做太没底线了,如果某一天产品出了问题,对整改行业都是致命的打击,但是消费者并不知道这个产品质量有多差。至于刷单这个问题,大家都很熟悉了,内幕其实有很多,这里就说一点吧,平台实际都是在贼喊捉贼,一方面高调的喊严查严打,另一方面给卖家很高的销售目标(平台也是有KPI考核的,主要还是类目成交额),这个目标是不可能完成的,要是完不成平台会威胁我们卖家要如何如何,怎么办?一个字刷,还有一些平台直接告诉你最近要刷多少,一两百万的我们经常会刷,而且平台会开单独的链接,以降低扣点。待续……6189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186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4 个回答被折叠()来源:用户投稿
日前,淘宝与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联合发布了《年中国消费趋势报告》,报告中通过分析淘宝网从2011年到2015年间的全网数据,并对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从而发现了中国人的五大消费趋势:健康、只能、个性、传统、年轻。以下为报告的完整内容……
淘宝消费趋势报告:中国人都在为什么买单?
猜你喜欢的组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淘宝交易成功后钱在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