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中暑急救措施来袭哪些保险能买单 意外险不赔中暑猝死

高温来袭 “内外结合”防中暑
  新华网郑州6月15日电(记者王烁)近日持续高温天气,中暑的市民有所增多。据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统计,截至目前已经接诊多位中暑患者,中风、心梗甚至猝死的病人明显增多。
  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刘青介绍,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是产生中暑,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及出现热伤风、腹泻和皮肤过敏等疾病。因为人的正常体温大约维持在37℃左右,在炎热的夏天,气温达到35℃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当气温和湿度高达某一界限时,人体热量散不出去,体温就要升高,以致超过人的忍耐极限,造成疾病甚至死亡事故。
  刘青特别强调对于儿童、年老体弱者、慢性病患者来说,由于他们的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或功能减退等,都将使其耐热极限下降。闷热可导致人体血管扩张,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发生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所以在高温天气里,这些人群应特别注意防暑降温。
  预防高温中暑,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夏天,出行时尽量选择早、晚温度较低的时段。需要外出的人则要戴遮阳帽、太阳镜,打遮阳伞,对于裸露的面颈部、上臂和小腿部在外出时要擦抹防紫外线的护肤霜液。衣服要选用轻便的棉麻制品,避免穿化纤衣物,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此外,刘青建议,夏季防暑,特别是外出旅游时要常备一些防暑降温的药品。
[责任编辑:高温“烧烤”中暑事故频发 医疗险可赔 意外险不赔
证券时报网()08月05日讯
近期,全国各地纷纷拉响高温警报。7月30日,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二级应急响应,这是有史以来内地启动的最高级别的高温应急响应。
不少人因高温而中暑或者身体不适,今夏以来,上海甚至已有十余人非职业性中暑死亡,而各地也陆续有零星高温热死人的案例。
高温导致的医疗或者身故,哪些保险可以赔付呢?保险专家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如果是因高温而身故,寿险一般是可以赔付的,但意外险不能赔付,因为中暑属于人自身的一种疾病表现。不过,如果购买了医疗附加险或者住院津贴附加险,则可以对中暑产生的医疗费用等进行补偿。
寿险医疗险部分重疾险可赔
持续高温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峻挑战,不少消费者咨询,&哪些保险可以发挥经济补偿的作用呢?&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受到损害,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症。从医学上讲,中暑与猝死类似,也是一种&疾病&表现。
因此,中暑不满足&意外&定义中&非疾病的、外来的、突然的&三个条件,中暑引发的治疗乃至身故不属于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险责任,购买了意外险并不能得到赔付。
如果因中暑酝酿成为重大疾病(如深度昏迷、瘫痪、严重脑损伤、严重心肌病),而该类疾病又在所投保的重疾险保障的疾病范围内,则该重疾险可以按照合同条款进行赔付;若该类疾病不在所投保的重疾险保障的疾病范围内,亦不能得到赔付。
但如果高温导致身故,则寿险一般是赔付的,因为保障期内的自然死亡,或者因疾病、意外事故引起的死亡都在寿险保障范围内。
此外,医疗附加险也能在保障范围内对因中暑产生的医疗费用进行赔付,住院津贴保险则可以按住院天数对被保险人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但一般金额较低,如100元/天。
高温作业中暑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为了维护高温环境下作业的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去年6月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部委颁布的修订后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简称《办法》)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
该《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第九条亦明确,&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此外,《办法》第十七条指出,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以广东省为例,去年5月24日,人社厅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高温津贴发放的管理办法》和《关于公布我省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
每年6&10月,劳动者从事露天岗位工作以及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向劳动者发放150元高温津贴,并在工资清单中列明具体项目及数额。对因事假、工伤等因素导致不能正常出勤的,可按天数折算高温津贴,每人每天6.9元。非全日制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按从事高温作业的天数折算高温津贴。
同时,广东省还规定,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可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职工平均工资、消费物价指数等因素,定期对高温津贴的标准进行调整。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实时热点专区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财苑社区()融聚国内知名经济学家、执业分析师、企业高管、机构投资者、证券投资顾问等专家人士,致力于打造中国资本市场高尚社区。赶快加入吧!。
&&&&中国资本市场信披平台实时发布上市公司、基金、港股、监管文件等各类公告,提供免费订阅功能,手机短信提醒。信息公告,即刻知道,详情请登录。
  声明:此栏目文章为证券时报网()原创资讯,不构成投资建议,证券时报网拥有完整版权。经证券时报网授权转载的,必须正确标注来源。侵权必究。
24小时快讯排行当前位置:
高温来袭河南多地超40℃ 持续高温致郑州4人猝死
来源:大河网
移动用户发送HNZB到,订阅河南手机报。早报+晚报,每天一角钱。
  东方今报 记者 张英 夏友胜 中国华北、黄淮等地昨日出现今年首次大范围高温天气,郑州市气温达到了41.9℃,刷新了日41.4℃的6月下旬气温历史纪录,距日43℃的高温极值也仅一步之遥。据省气象台高温数据显示,我省黄河以北地区和许昌、洛阳等地,昨日最高气温也均超过40℃。
  这场大范围高温酷暑天气不仅给全省人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还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天气什么时候会凉爽?大家该如何避暑?户外劳动者的权益又该如何保护?
  高温来袭预计持续到28日左右
  【热度】郑州41.9℃ 刷新纪录
  昨日早上8时40分,省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预计下午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洛阳、郑州、许昌、漯河九市地最高气温将升至40℃。这是继21日以来,今年省气象部门第二次发布最高级别的高温红色预警。
  昨天,郑州最高气温达到41.9℃,不仅刷新了今年入夏以来40.1℃的纪录,而且刷新了日41.4℃的6月下旬气温历史纪录,距离日43℃的高温极值仅一步之遥。
  【探源】暖气压使我省“高烧不退”
  昨天,郑州并不是全省气温最高的,省气象台高温数据显示,在焦作温县局部地区气温高达45.2℃。而且,我省黄河以北地区和许昌、洛阳等地,最高气温也均超过40℃。气象资料显示,从6月16日,省气象台一共发布高温预警13个,其中红色预警2个,橙色预警7个,黄色预警4个。
  省会郑州从20日到昨天,最高气温除22日34.6℃外,均已超过35℃,在气象学上,这被称为“高温热浪”天气。那么,是什么造成“热浪”来袭呢?省气象台气象专家介绍,这是因为我省受到西北气流控制,地面存在暖气压,并且最近一直晴朗无云,没有有效降水,空气湿度小,气温回升很迅速,所以才会形成持续的高温天气。
  当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在32℃到34.9℃时,人们就会感觉“炎热”;气温在35℃到39.9℃时,称为“酷热”;气温达到或超过40℃时,可称为“极热”。事实上,不仅郑州的市民感觉到了“极热”,昨日全国多个地方的气温都达到了“酷热”或“极热”程度。中央气象台监测资料表明,截至昨日下午3时,华北地区、黄淮大部、江淮西部、汉水流域都出现了35℃以上的区域性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昨日发布了我国首个高温橙色预警。
  【预报】28日到29日我省有降雨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受到高空暖脊的影响,预计今天北方地区高温还将持续。随着一股东移冷空气的影响,高温天气有望在26日结束。不过,具体到我省,26日高温结束还为时尚早。省气象台天气预报称,今天,我省南部多云;其他地区晴天到多云,我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达37℃以上,北部局部地区将达40℃。26日到27日,西部、南部多云到阴天,有阵雨、雷阵雨;其他地区多云。
  气象专家称,26日,随着我省云系增多,极端高温天气将会有所收敛,但我省大部分地区气温仍可能保持在35℃以上,直到28日到29日,我省才会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高温酷暑天气将会得到缓解。
  【避暑】多喝水,注意补充盐
  据120统计,23日,郑州先后有4人中暑,4人猝死。那么,高温天气咋防暑降温?卫生部门提醒说,盛夏时期,人们外出工作时要正确使用相应的防护设备和用品,可适当多喝水,注意补充盐,防止因出汗过多引起的脱水等。户外作业人员要尽量穿浅色服装,戴安全帽,适当休息。
  高温提醒 高温下工作可要求津贴
  【调查】户外工作者吃苦头
  高温天气给广大市民的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也让众多户外劳动者尝尽了苦头。
  昨日10点半,在郑州市经三路上,一位50多岁的女环卫工拿着扫帚等工具,弯腰清扫着人行道上的垃圾,她肩搭一条毛巾,汗水浸湿的上衣紧贴在背部。她上的是早班,要工作到12点半。
  记者问她:“温度要升到40℃,能不能受得了?”这位环卫工苦笑着说,受不了也得受啊,多喝点水,保证体内不缺水,身体才能吃得消。
  她还告诉记者,前些年,环卫公司还在暑天,发点毛巾和清凉油,帮大家消暑。而这两年啥都没发过,“就是发点白糖也好啊,也能泡点白糖水降点温,解解暑”。
  昨日在花园路执勤的一位交通协管员也向记者抱怨:“虽有遮阳伞,但站在马路上仍觉得浑身都在被烧烤。这样的高温天气,简直忍受不下去,烧得慌,烫得慌。”他只好不停地猛喝水,一下午喝了6斤多水。
  【现状】劳动保护遭遇法律空白
  发条毛巾,发些白糖,给点生活补助,按理说,户外劳动者的要求并不高,但法律对此有规定吗?温度多高时,企业该停工?高温下的劳动者,又该受到哪些权益保护?昨日,记者进行了多方查证。“当温度超过38℃时,建筑工人必须停工休息,任何建筑工地不得进行高空作业。”这两年每遇高温天气,郑州市就下发类似的通告。而这个规定,并无强制性。此外,在户外工作的环卫、交通协管等行业,没类似规定。据悉,我国现有的有关高温劳动保护的唯一全国性法规,是1960年颁布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条例》。
  河南千益律师事务所律师岳伟刚说,这个条例发布已快半个世纪,其中的大部分规定都不适合目前的劳动现状,早已过时,“应尽快立法保护高温下的劳动者”。
  据悉,重庆、深圳等地已对高温天气下露天作业的员工的劳动权益,进行了立法保护。深圳规定,每年7月至9月,用人单位应按每人每月不低于150元的标准,对露天作业员工发放高温保健费,并不计入工资总额。
  【提醒】职业中暑可申请工伤
  “高温下工作,劳动者可要求单位发放高温津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说,早在去年,我省就正式发布高温津贴标准,每人每工作日10元。不过,高温津贴不是每个劳动者都有资格领的。我省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夏季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要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郑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保险处处长任怀敏提醒劳动者,若是职业中暑,还可申请工伤。他说,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可认定为工伤。发生中暑现象的职业中暑劳动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一旦经劳动部门认定符合工伤申请要求,则可享受工伤赔偿待遇。不过,他透露,郑州目前还没接到劳动者因职业中暑,去申请劳动工伤的。
责任编辑:张黎光扬州日报社--扬州晚报
第A04版:高温来袭
记者帮您盘点与高温有关的保险——
“学平险”可理赔暑期意外
中暑纳入意外伤害附加险
&&&&高温下,中暑、溺水、车辆自燃……这些意外,可以找保险公司买单吗?昨天,记者采访相关保险公司,对与高温有关的保险进行盘点。&&&&学生&&学平险理赔暑期意外&&&&据悉,新学年开始时购买全年“学平险”的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发生烫伤、溺水、烧伤、疾病等意外状况时,也可获得相关理赔。&&&&“学生在每年9月1日开学时购买‘学平险’,保期一年,有效期到次年的8月31日,因此包括毕业班在内的学生,只要在保期内,出现理赔条款内的状况,可拨打相对应的保险公司的电话报警理赔。”中国人寿团险部相关负责人赵敏告诉记者,“‘学平险’的保障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意外死亡、残疾、烧伤、医疗、疾病住院等。”&&&&市民&&工作时中暑属工伤&&&&近日扬城持续高温,中暑是高温下工作中最容易出现的状况。记者走访市区多家保险公司了解到,扬城并没有专门针对高温中暑的相关保险,且中暑又不在意外伤害保险范围内。&&&&据保险公司相关人士介绍,中暑应当算作一种疾病,通常颅脑疾病的病人以及体质较弱的老人、产妇等容易发生中暑。因此,意外伤害保险就无法直接对中暑予以赔偿。在不少意外伤害保险的免赔责任中,也会明确地将中暑与猝死、药物过敏、流产、高原反应等归于其中。&&&&赵敏提醒,一些企业为员工购买意外伤害险时,可购买附加疾病住院医疗保险;如果员工因中暑而住院,可获得保险理赔。“不过,这种附加住院医疗只限团体投保。目前同时购买意外险并加这种附加险的,仅有20%。”&&&&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因中暑造成身故,比如高空作业因天气热致使高处坠地不幸身故,则寿险可以对该事故进行相应赔付。&&&&需要注意的是,劳动者因高温作业引起中暑的,经诊断为职业病、认定为工伤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车辆&&自燃险需追加购买&&&&此外,夏季车内放置打火机、高压杀蚊药等,在阳光长时间照射下容易发生爆炸燃烧,老旧车辆火灾的可能性也大增。&&&&中国人寿财产有限公司理赔部门相关人士提醒,这些情况都属于汽车自燃险范畴。“车辆自燃并不属于基本车损险的保障范畴,与涉水险一样,属于附加险。”&&&&据了解,自燃险属于附加险,车主可在购买主车险的公司申请追加购买,但车辆必须经过公司的检查和验收。该保险在扬城各大财产保险公司的承保率并不高。&&&记者&屠明娟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扬州日报社版权所有 |
| 苏新网备2006011号 |
| 广告服务 | [ 帮助 ] [ 评论 ]今天入伏!乌审高温来袭,连续5天热到发紫!“高烧”天气如何预防中暑?
先来看一张
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全国最高气温预报图
全国一片发红发紫,
然而,更恐怖的消息还在后面
乌审旗今天正式入伏啦!
乌审旗今天正式入伏啦!
乌审旗今天正式入伏啦!
那“高烧”天气如何预防中暑?
一起看看吧!!
“三伏天,晒冒油。”今天,我国将迎来“高温、高湿、高热”的“三伏天”。专家提示说,伏天期间,天气炎热,公众要加强对心脏的保养。
据了解,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和末伏。每年初伏、末伏各占10天,而中伏则为10天或20天不等。
据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三伏天”常出现在小暑至立秋后,即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个月里。今年7月12日交“初伏”,7月22日交“中伏”,8月11日交“末伏”,8月21日“出伏”。同前年和去年一样,今年的“三伏天”同样是40天。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面对即将到来的“桑拿天”,如何安然度过“苦夏”?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示说,除要注意防暑降温外,公众要加强对心脏的保养。
她表示,入伏后,“暑易入心”,闷热的天气很容易让人烦躁不安,着急上火,情绪失常,出现睡眠不好、血压升高等症状。“保护好心脏,应避免熬夜,规律饮食,充足睡眠,适当午睡。”
此外,还应保持心情舒畅、心境愉悦的状态,切忌遇事大悲大喜。“只有心理平衡才能生理平衡,进而远离心梗等威胁。”李艳玲说。
“高烧”天气如何预防中暑?
专家支招预防中暑有三招
近日我国多地迎来高温天气,且持续时间长、局部强度大,天气酷热,很容易引起中暑。针对持续不退的“高烧”天气,国家卫生计生委专家从中暑症状、救治方法、高温作业防护等方面,向公众科普如何预防中暑。
有关专家介绍,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障碍,高温作业和夏季高发。过劳、睡眠不足、工作强度大是主要诱因,老人、儿童及有基础性慢性病者易发。
盛夏时节如何预防中暑?首先要遵守高温作业规程,避免长时间滞留于高温、高湿、密闭环境中。夏季室外作业,应积极采取防晒措施,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密闭环境中。
其次,应保证足量饮水,每天1.2-1.5升。不能等渴了再喝,大量出汗后应适量饮用盐水。此外,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身体的环境适应能力,可减少中暑的发生。
第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要积极应对。如果出现中暑初期症状,要及时降温、休息和补水,重症患者应及时就医。出现中暑先兆或轻度中暑,应及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静卧休息,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变化。可饮用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进行补水,同时服用仁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散等防暑降温药物。对于出现脱水、循环衰竭、痉挛、高热等症状的重症中暑病人,应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急救处理,救治重点是降低体温,纠正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积极防治休克和肺水肿。
来源:新华网
栏目:微分享
编辑:刘城
新闻·通知·公告·文化·旅游·文明·生活
乌审旗发布 乌审新媒体的引领者
转载需经得同意并注明出处
小 编 推 荐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温中暑应急演练方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