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年到春打六九头年国内形势

广播电视事业的昨天(六)全文阅读_在线阅读_第4章
电视广播技术系统-追书神器官网
电视广播技术系统
广播电视事业的昨天(六)
电视广播技术系统
电视广播技术系统   一、黑白电视广播的建立和发展   一九五八年五月一日,中央电视台开始用二频道对首都试播黑白电视,九月二日正式广播。从此,中国广播事业由声音广播发展到声像广播。   早在一九五三年,中央广播事业局就派技术人员到国外学习电视广播技术。一九五七年,又派出一个设计组去国外学习电视台设计工作。这些技术人员回国后,一九五七年开始,同清华大学、北京广播器材厂合作,进行黑白电视广播设备的研制工作。一年多以后,试制出中国第一套黑白电视广播设备,从摄像机到发射机,除某些关键器件外,都是自己生产的。发射机功率为1千瓦(一九五九年增加到5千瓦)。与此同时,将广播大楼内的一间100平方米的排练室及附近的办公室改建成临时的电视演播室和机房。当时的发射机设在广播大楼顶层,发射天线为两层蝙蝠翼式,装在最上层的塔楼上,高度约为80米。一九五八年七月又研制出中国第一辆3信道电视转播车。利用这些国产设备开始了中国的电视广播。   中央电视台开播时,只有从苏联进口的200部黑白电视机,以后天津广播器材厂很快试制出第一批北京牌电视机。   在电视制式方面,当时中国选用了“国际广播电视组织”(OIRT)的标准,这个标准在国际上称为D制。   一九五九年,为了转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庆典,中央电视台在新建的人民大会堂内,用全套国产设备建成了一个10信道的转播中心,在人民大会堂内部和天安门广场的各个角落铺设了20多条摄像机电缆。当时,这项工程在技术上是相当先进的,建设速度也是很快的,工程负责人是电视台总工程师黄白。中央电视台运用这个中心成功地转播了国庆节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实况。   一九六○年,中央电视台建成了电视中心。有600平方米、150平方米和50平方米的大、中、小演播室各1间,配备了相应的设备。大演播室有5信道的摄像机。此外还建立了一个洗印车间,洗印自己拍摄的16毫米新闻电影片。这个中心到一九八四年底仍在使用。   一九六○年九月,中央电视台为北京电视大学开播了第三频道,发射功率为1千瓦。   继中央电视台开播后,一些大城市相继办起了黑白电视广播。一九五八年十月一日,上海电视台开始用自己试制的电视发射机试播,接着黑龙江电视台于当年年底诞生。从那时起到一九六一年,全国共建起地方电视台19座。一九五九年,无锡市开办了中国第一座电视转播台,用差转的方法转播上海电视台的节目。随后唐山也建立了转播台,转播中央电视台的节目。   虽然中国电视事业初创时期条件很差,技术人员和技术设备都非常缺乏,但各地方电视台克服了重重困难,迅速地发展起来。可是,六十年代初国民经济遇到了困难,于一九六一年开始进行调整。全国广播事业随之实行精简,一些创建不久的电视台在一九六二年前后停播,全国只留下了5座电视台。一九六三年以后虽陆续恢复了一些电视台,但在“文化大革命”初期遭到更严重的打击。一九六七年一月,全国只剩下上海和山西两座电视台,其他全部停止播出,连中央电视台也被迫停播一个月。   但是,广播电视具有视听兼备的特点,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因此,在遭到摧残后不久又逐渐恢复起来。   从一九六八年开始,被迫停播的一些电视台陆续恢复广播,一些没有电视台的省、自治区以及少数省辖市也开办了电视台。到一九七一年,全国已建有电视台32座,除北京市和西藏自治区以外,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台湾省未计在内)都有了电视台。   在电视事业发展初期,一般每个电视台只有1个发射台,在各省省会才能看到电视,覆盖面很小。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调频广播作为节目传送手段得到发展,各省大多建立了高山调频发射台,这就为电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各省在已建成的调频发射台上加设电视发射机和天线,迅速建成一批电视转播台,扩大了电视覆盖面。到一九七一年,建成的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共达80座。电视的收看范围从省会和自治区首府扩展到省、自治区内的其他一些城市。   一九六八年,中央电视台在距电视中心约1.5公里的月坛公园内建成电视发射台,发射机功率增加到10千瓦,电视塔高度为196米,装设6层蝙蝠翼式天线。这样就使中央电视台的服务范围也有所扩大。   一九七一年,邮电部负责建设的微波中继干线初步建成,中央电视台通过微波线路将黑白电视节目传送到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大扩大了中央电视台在全国的影响。   二、彩色电视广播的建立和发展   在黑白电视创办的第二年,即一九五九年,中国就开始了彩色电视的研究工作。当时只有美国有彩色电视广播,采用的制式称为NTSC制;英、法、德、日、苏等国也仅处在研究和试播阶段。彩色电视在技术上比黑白电视复杂得多,因为它要在传送亮度信号的同时传送两个彩色信号,传送方式又必须与黑白电视兼容。   一九五九年,以广播科学研究所为主,与北京广播器材厂和有关院校合作,开始进行彩色电视研究,许多地方广播事业局也派技术干部参加了这项工作。一年多以后,研制出了全套国产的彩色电视演播设备和发射机,于一九六○年五月一日在北京建成了第一个彩色电视试验台,采用NTSC制进行了试播。但随后也因国民经济暂时困难中止了试验。   一九六九年开始,中国重新进行彩色电视的研究。这时国外的彩色电视技术已有很大发展,一些发达国家都开办了彩色电视广播,并在世界上形成了NTSC(美)、PAL(德)、SECAM(法)3种不同的制式。在分析了所有的制式后,认为各有一些缺点,都不够理想,因此设想找寻一种比较理想的制式。一九七○年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电视专业会议,决定分地区进行彩色电视制式的研究。这项研究工作大约进行了两年。研究过程中曾提出了一些比较好的方案,例如有一种分量传输时间分割制(简称斗链制)的设想,同后来世界上出现的MAC制很相似,可惜当时由于器件的限制,加上急于求成,没有取得成果。一九七二年召开的电视专业会议建议中国的彩色电视暂用PAL制。因为中国的彩色电视与D制黑白电视兼容,故全称为PAL/D制。一九八二年,国家正式批准PAL/D制为中国彩色电视的标准制式。   一九七三年五月一日,中央电视台用八频道在北京地区试播,作为中央电视台的第二套节目,发射功率为1千瓦。当年十月一日转为正式播出,同时将发射功率扩大为7.5千瓦。到一九七三年底,上海、天津和成都等地方电视台也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从一九七七年七月二十五日起,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套节目全部改成彩色播出。   一九七三年中央电视台开始试播彩色电视时就利用微波线路试传彩色电视信号。当年天津、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均可收到彩色电视信号。到一九七六年底,中央电视台的彩色电视节目可以传送到全国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一九七八年以后,国家经济情况好转,地方电视台购进了必要的彩色电视摄录像设备,全国的电视广播都由黑白过渡到彩色播出,中国的电视广播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电视广播网的发展   电视广播使用米波频段(48.5—223兆赫)和分米波频段(470—566兆赫;606—958兆赫)。米波共有12个频道,分米波有56个频道,每个频道占用带宽8兆赫。其中米波12个频道和分米波36个频道(第13至48频道)为电视广播专用频道,其余20个频道为与其他业务共用频道。   中国的电视广播首先是从米波段发展起来的。在五、六十年代电视发展初期,发射台和转播台很少,谈不上什么电视广播网。七十年代利用已经建成的高山调频台建成一批骨干转播台,才开始初步形成一个网的格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观看电视的要求十分迫切。为了适应这种形势,从一九七九年开始,加快建设大、中型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到一九八四年底达到755座,五年中增长了近3倍。另一方面建设了大量50瓦以下的小功率转播台(差转台)。这些差转台绝大部分设在农村,从而在各省逐步形成了电视覆盖网。电视网一般都在布局上充分利用有利地形,以骨干台与转播台相结合;在功率等级上做到大、中、小功率相结合,以中、小功率为主。自八十年代开始,骨干台之间逐步用微波连接起来,骨干台以下有的用微波传送到城市,有的用互转的方式传送节目。在这些骨干台、转播台的周围,建立了大批的小功率差转台,以扩大覆盖的范围。到一九八四年底,全国有差转台8,953座,平均每年增长1,500座,大大改善了农村收看电视的条件。到一九八四年底,全国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64.7%。在已覆盖的地区,一般可以收到1套电视节目,有的地方可以收到2套节目,大城市中有的可以收到3—4套节目。   一九七八年,在中国电视事业创办二十年后,全国电视接收机的社会拥有量仅有304万架,主要集中在城市。从一九七九年起,电视接收机的社会拥有量迅速上升,到一九八四年,达到4,763万架,六年增长了14.7倍。   一九八三年三月,广播电视部召开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各地发展电视广播的积极性。一九八四年一年就增加了41座电视台,全国达到93座。   为了进行四级混合覆盖,就必须发展分米波电视广播网。分米波段在中国发展得比较晚,七十年代只有少数功率不大的分米波电视发射台。一九八三年,为发展电视教育,中国接受世界银行贷款,在9个大城市筹建教育电视台。为此,发展了第一批大功率的分米波发射台。同年,广播电视部开始组织编制分米波电视网技术规划,促进了分米波电视网的发展。规划提出,到本世纪末,争取全国95%以上人口能看好电视,同时有4套电视节目供选择接收,其中省辖市以上的城市和州、盟首府能同时有5套电视节目供选择接收。中央直辖市收看的节目套数可以再多一些。   电视中心:   一、电视中心概况   电视中心是电视台的心脏,是编导、制作和播出电视节目的场所,也是电视台的一个枢纽,一切外来的节目,包括本地的实况转播,外地和国外传送来的节目,都要经过这里再播送出去。   电视中心一般建在城市内交通方便的地方。有的电视中心和电视发射台建在一起,多数是分开建设的。   电视中心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工程项目,对建筑物的立面要求较高,结构和建筑装修上较复杂,对各种技术用房的工艺要求较高,对演播室的音质和隔声、防振以及通风消声方面要求较严,因而造价一般要比普通建筑物高5倍以上。   为了适应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央电视台决定在北京兴建彩色电视中心。经过筹建、设计和大量的准备工作,这项重点工程已于一九八三年五月三十日开工,计划在一九八六年建成。这个中心包括两个主楼。一是地下3层、地上24层的长方形主楼,其中设有播出中心、新闻中心、资料中心、计算机中心和办公区;一为环形主楼,是电视节目制作中心,其中包括22个电视演播室,2个大型录音室,后期制作技术设施以及相应的附属设施。地方电视台在改善和建设电视中心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进展。   七十年代兴建的电视中心,建筑规模从几千平方米到1万多平方米不等。一九八四年,广播电视部总结了全国电视中心工程的建设经验,制定了省级和省辖市级电视中心的建设规范。其中规定,省级一类中心的建筑面积为14,000平方米,二类为19,000平方米。省辖市级一类中心(与广播合建)为6,000平方米,其中电视部分约为3,500平方米;二类的合建面积为8,000平方米,其中电视部分约为5,000平方米。   电视中心播出的节目信号,主要是经电缆(或光缆)送往电视发射台发射出去。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播出的节目,还要送到全国和地方的微波线路上,传送到不同目的地供转播使用。   由于录像机的采用,电视中心内逐渐有了节目制作和播出两项技术上的分工。电视中心中的许多技术设施,都是围绕制作和播出两个方面配备的。   二、电视节目的制作   (一)电视中心的技术设备。   摄像机是演播室中的重要设备之一,用它把被拍摄的光学图像转换成视频电信号。摄像机由光学镜头、摄像管、偏转电路、预放器、寻像器等组成,其中摄像管是完成光电转换的部件。摄像管产生的视频信号太弱,要由预放器放大后,通过电缆送到中心机房内的摄像机控制台,对信号进行一系列处理,并加入复合消隐脉冲信号送到编码器。   彩色电视广播为了能与黑白电视广播兼容,先要把彩色信号变换成一个随景物亮度变化的亮度信号和两个随景物彩色变化的不同的色差信号,然后再把两个色差信号调制到一个彩色副载波上,并穿插在亮度信号的频谱中。完成上述过程的设备称为编码器。编码器与彩色电视的制式有关,不同的制式要用不同的编码器。由同步机产生的彩色副载波也加入到编码器中,经过编码器处理,并加上其他必要的同步脉冲信号,就构成了可以播出的彩色全电视信号。   同步机是电视中心里另一个重要设备。它是电视广播收发两端的指挥中心,保证各个环节动作协调一致,以得到稳定的彩色电视图像。在彩色电视中心,同步机的任务是输出6种同步脉冲信号,所有这些脉冲信号之间都具有严格的时间、相位关系,都产生于一个公共的振荡器。彩色电视中心同步机中的振荡器称为副载频振荡器,它是一个高稳定度的振荡器,振荡频率为4.43兆赫。其振荡波被直接用来作为彩色副载波,同时也是所有电视同步信号的信号源。一九八一年起,中央电视台所用的副载频振荡器采用铯原子钟控制,稳定度为10-11量级。因此,它可以用作一个标准频率发生器。   电视台建台初期,除了播出自己拍摄的新闻片、插播少量静止图像和播放电影片外,其余节目都是在演播室边演边播的。但演播室数量有限,换景困难,在一次播出中很难安排较多由自己演播的节目。而用拍电影的方法制作电视节目,成本高,制作周期长,则难以普遍采用。   磁带录像机的出现给电视节目的制作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它不但解决了直播方式中存在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使电视节目的保存和交换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利用磁带录像机编辑的节目比在演播室内拍摄的内容更加丰富。   从一九七三年彩色电视开播起,中国的电视节目已逐渐改用录像磁带播出(简称录播)。最初使用的是4磁头横向扫描式磁带录像机。这种机器体积庞大,结构复杂,还要有空气压缩系统,因而只限于在电视广播领域中使用。到七十年代末,电视台大多使用螺旋扫描式录像机,早期的4磁头横向扫描式磁带录像机已逐渐被淘汰。螺旋扫描式磁带录像机品种繁多,规格各异。按所用磁带宽度分,有1英寸、3/4英寸、1/2英寸和1/4英寸。中国电视台中使用的,多为1英寸带宽的C格式录像机和3/4英寸带宽、双磁头、高带型的U格式录像机。前者主要用于文艺节目、专题节目和电影片的转录,后者多用于新闻节目、教学节目以及不长期保存的节目。   数字式静止画存储器是一种由计算机控制的高速图像帧存储和检索系统。它可以从各种信号源中选取画面存入磁盘中,存储容量可达3,000多帧。重放时能在半秒钟内找到所需图像。中央电视台常用这种设备在两个节目衔接出现空白时填充画面。   导演控制台是供艺术导演组织电视节目的编排及播出用的。在导演控制台上装有图像切换开关,导演根据前面设置的一排图像监视器观看送来的各个图像,用开关选切出合用的播出。台上还设有各种电视特技、叠加字幕等开关。另有通话和信号装置,以便导演与摄像、调音、现场导演等人员进行联系。   电视中心内还有音频设备,大致与广播电台的相同,可以为自制节目制作伴音,也可为译制节目制作配音。   七十年代末期,中国已开始进行电视双伴音和立体声伴音的研制工作。将来观众为现用的电视机加装上附加装置,或是购置双伴音电视接收机,就可以听到立体声伴音,或是选听两种语言伴音中的任一种声音。   (二)演播室技术。   电视中心内一般都设有大、中、小型各种演播室,分别供拍摄文艺节目和电视讲话使用。   电视演播室在音响处理上与声音广播的录音室相同,但混响时间较短,大型的在1.2秒左右,以降低演播室内的噪声。演播室与录音室不同的是室内有布景和灯光设备,因此比较高大,大型的可达800平方米,高度多在10米以上。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中,灯光照明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因此演播室内装有各种灯具。   演播室内除摄像机外,还有拾取声音信号的传声器。有的传声器装在长臂上吊在演员头顶上方,以免摄入镜头;有的要能跟随演员移动。   电视演播室和播音室一样,要求具有良好的隔声、防振和消声性能。由于演播室内使用大量灯光设备,用电量大,室温高,还要求有可靠的供电和空调设备。   制作电视节目需要编导、演员、摄像、录音、美工、布光等多方面的人员参加,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节目制作好。   (三)外出制作和实况转播。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摄像机和录像机的体积减小,重量减轻,出现了电子新闻采访设备(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简称ENG)。ENG适用于流动摄像,便于记者使用,而且改变了依靠拍摄电影片的新闻采访办法,省去影片洗印的过程,大大提高了电视新闻节目的时效性。最早出现的ENG设备由摄像机和录像机两部分组成,后来又有了摄、录两机组装在一起的摄录一体机。此外还有一种便于装箱运输的电子现场节目制作设备(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简称EFP)。这种设备包括几部摄像机、录像机、控制台和监视设备,可用于当场录像或直播,还可当场编辑制作成磁带录像节目。   中央电视台从一九七八年起,逐渐采用ENG摄制新闻节目。一九八一年起,中央电视台有了EFP设备,曾用于大型春节联欢晚会的直播,并多次运到外地录制专题节目和文艺节目。有些地方电视台也引进了一些轻便摄录设备。   电视台经常转播重大政治活动、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实况。一般实况转播所用的技术设备是电视转播车,车上配有导演切换台、调音台、同步机、录像机、监视器及其他视频、音频和配电设备,形成一个可移动的小型电视中心。此外,还有向电视中心传送节目信号的微波设备。转播时,将三、四个摄像机和一些传声器架设在现场不同位置,通过电缆与转播车相连。转播车输出的视频和伴音信号通过微波设备传送到电视中心,作为节目源之一,按时切换播出。   中央电视台在转播重大政治活动实况时,比上述转播办法要复杂得多。一九八四年转播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式和群众游行盛况时,使用了3辆电视转播车和1辆录音车。为了配合检阅活动,还装备了1辆移动转播车。一号转播车配备了9部摄像机,其中6部是有线的,3部是无线的,无线摄像机利用小型微波设备发回拍摄的信号。其余的转播车都各有两部摄像机。另外还设立了一些固定摄像点。转播车和固定摄像点摄取的图像,都用微波传给广播大楼内专设的转播中心。由转播车和固定摄像点送到转播中心的信号是不同步的,要经过数字式帧同步器处理,变成同步信号后,才能供导演选切播出。在这次转播中,还第一次使用了国产汉字存储器加字幕的设备。伴音信号是由设在各处的传声器拾取,最后也用微波送到转播中心。   中央电视台自一九八一年起,每年都与日本东京广播公司(TBS)合作,举办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实况转播。这一活动的特点是规模大、路线长,因此转播用的固定摄像点和转播车数量多;又因两辆移动转播车的方向时常变动,中途还须设立几个中继站转传信号。由于同时向日本广播,虽然图像和背景声可以共用,解说声就必须分开,因而声频设备也比较复杂。一九八三年转播第三届马拉松赛实况时,中央电视台首次在两处使用光缆传送摄像机信号。一九八四年转播时,在转播中心使用了自动切换器,能从多路图像中自动选切出几路质量优良的图像供导演选用,节省了导演的精力。   (四)编辑和加工。   自从使用磁带录像机后,大量电视节目都是用录像机制作的。   用录像机制作磁带节目,首先要在演播室内或室外摄录各种片断的素材,然后用录像机编辑加工,对分散的素材加以取舍,将选好的拼录在一起,并加上特技、伴音和字幕等,组成一个完整的节目磁带。编辑一套新闻节目,也要把记者采访录制的素材,或从国内外传送来的素材等串编在一起,再加上特技、字幕和伴音等才能播出。   由于各国电视广播的制式不同,国外的节目信号要用制式转换器转换成中国采用的PAL制,再编辑加工。   磁带录像机的种类很多,不同类的机器录制的磁带不能互用,要转录成同一类型的,再编辑加工。   用录像机对录像素材节目进行编辑加工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组合编辑,一是插入编辑。把许多短小的素材节目按需要的顺序转录到另一条磁带上合并成一个完整的节目,称为组合编辑。对录有连续节目的磁带内容作部分修改,取消其中的一小段,换上新的内容,称为插入编辑。   编辑录像磁带不象编辑录音磁带那样简单,必须使用具有编辑功能的录像机进行电子编辑。具有编辑功能的录像机上装有旋转消磁头,设置有主导轴伺服系统以及消隐切换器等,一般都不用手动,而是增用一部编辑控制器来控制放像机和录像机的工作。利用编辑控制器,还可进行编辑预演,观看满意后,再开始正式编辑。中国电视台多数是用这种半自动方式编辑磁带录像节目。   进行图像节目编辑时,还要把配音一起编录进去,有的还要再转录上字幕。从拍摄素材起,到完成编辑、配音、加字幕等工作,中间要经过几次转录,每转录一次图像质量就要下降一些,因此最后制作出的完整节目磁带,质量比素材差。这最后完成的磁带称为母带,还不能用于播出,要作保留节目用。由母带再转录成的子带,才用于正式播出。所以,加强编辑制作的流程管理,减少转录次数,是提高磁带节目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随着电子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视频信号的处理器件,应用于电视中,可以产生多种特技。数字式帧存储器的出现,又产生了数字视频特技,应用于电视节目制作中,使加工后的节目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出现许多令人惊奇的效果。除去淡出淡入、化出化入、快切等这些常见的画面切换技术外,现在有了各种形状的平移式、旋转式扫换技术,还出现了在屏幕上可以看到好几幅图像的分画面技术。利用自键、外键和色键等键控技术,可以在图像上加进白色或彩色字幕,可以按任意图形把一幅图像镶嵌到另一幅图像中,还可以把在演播室内演员或播音员的活动图像取出来镶嵌到另一幅只有背景的图像中,使观众看起来好像演员或播音员是在背景的现场进行表演或播音。这一技术称为“抠像”。利用数字技术,还可对图像加以压缩或扩大,使图像凝结静止,使图像翻滚旋转,还可显示出运动物体在行进中的轨迹,以及出现镜面效果的重叠图像等。这些电视特技变化多端,在中国电视台中已大量采用。   三、电视节目的播出   电视中心除去制作电视节目外,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播出电视节目。   电视播出系统的主要设备有电子矩阵开关、线路放大器、分配放大器、导演控制台、调音台等。   来自演播室、电视电影设备、静止画存储器、测试信号发生器、录像机、实况转播以及远道传送来的外地节目等信号源的信号,都分别接到视频和音频电子矩阵开关的输入线路上,开关的输出线路接到线路放大器上。播出时由导演和调音人员操纵控制台和调音台上的开关,遥控视频和音频电子矩阵开关上输入输出线路接点的通断,切换出不同信号源播出的节目。最后经分配放大器,把要播出的节目分送各处。   一九八○年以来,各电视台的录像节目日益增多,中央电视台和一些地方电视台已全部采用录播方式播出。自一九八四年七月起,中央电视台开始使用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自动节目播出系统(Automatic Programming System,简称APS),在国内电视台中第一个实现电视播出自动化。随后,青岛电视台等也陆续采用APS系统。   电视发射台:   电视发射台的任务是把电视中心送来的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利用发射机调制到高频载波上,经放大后送到发射天线,变成无线电波向空中发射,以供广大观众用电视接收机接收。电视发射台内的主要设备有稳定放大器、电视发射机、电视发射天线和电视塔、双工器、控制台以及监视、监听、供电、供水等设备。   电视发射台一般都建于城市内人口密集的地方,以充分发挥其覆盖效益。大多数电视发射台与调频发射台是合建在一起的。   电视发射天线的架设高度由电视台的服务范围决定,应尽量利用高地,或架设电视塔。例如,湖北电视台和广东电视台充分利用当地地形,电视塔分别建在市内的高地龟山和越秀山上;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在平地上分别架设有182米和210米高的电视塔。   有些电视发射台担负着为周围电视转播台传送节目的任务,为了尽可能扩大传送距离,故建立在高山上,称为“高山发射台”。   电视发射台中最主要的设备是电视发射机。电视发射机一般由图像发射机和伴音发射机两部分组成,图像和伴音各经一个通道发射,因此称为双通道方式。早期的图像发射机和伴音发射机是各自独立的,现在已将它们装成一个整体,共用一些供电和控制电路,以缩小发射机体积,降低成本。   由电视中心送来的图像信号先送入稳定放大器,以消除在传送过程中引起的信号失真和混入的各种干扰,并提高彩色的稳定性,然后送入图像发射机。送来的伴音信号经过控制台上的衰减器调好音量大小后,送入伴音发射机。   电视发射机按调制方法分两大类,一类是直接调制式,一类是中频调制式。直接调制式发射机是把图像和伴音信号直接在载频电路上进行调制。直接调制式的图像发射机又分为高电平调制、中电平调制和低电平调制3种。   中频调制发射机是把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先分别调制在固定的中频上,再用变频器变到所需要的图像和伴音载频,然后放大到所需要的功率。它的优点是,图像信号的残留边带滤波以及一些校正可在中频进行,既省事,效果也好。更大的优点是便于在生产上实现标准化,不同功率等级、不同频道的发射机,可以通用同样的中频调制激励器。   中国电视台早期用的是直接调制式发射机,七十年代后已改用中频调制式发射机。   电视差转台所用的电视差转机与电视发射机不同。它是由接收和发射两部分组成。在接收某一频道的电视信号时,由高频头把高频电视信号变成中频信号,然后直接把中频信号转变成另一频道的高频信号经放大后发射出去,因此称为差转。在差转机中,接收来的中频伴音信号与图像信号并不分开,而是共同差转,共同放大,因此属于单通道方式,设备比较简单,但不能自播电视节目。   电视差转机是为解决局部地区收看电视服务的,因此多为小功率的,一般为30瓦以下,甚至小到0.1瓦。小功率全晶体管式的差转机可以自动开关,不需要人管理。   电视发射台的米波电视发射天线,一般使用蝙蝠翼天线、双环天线和偶极板天线等形式。   分米波电视发射天线一般使用偶极板天线。用多个偶级板组装起来,多层使用,可以得到很高的增益。   电视图像发射机和伴音发射机一般合用一副发射天线。为使两种发射机共用一副发射天线而又不互相串扰,必须使用双工器。双工器接在发射机和天线之间。两部发射机的输出各接到双工器的两个输入端,双工器将输出功率混在一起再经馈线送到天线发射。   高电平调制的图像发射机要在发射机和天线之间装上残留边带滤波器,滤去一部分边带。这种发射机可以使用滤波双工器,用一个装置起到残留边带滤波和双工两个作用。   电视塔是电视天线系统的不可缺少的部分。过去兴建的电视塔都是钢塔,塔顶上部安装电视天线和调频天线。广东电视台在越秀山上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圆钢组合式自立式电视塔,塔高200米,底部为8边形,一九六四年由北京广播设备制造厂制造并架设完成。   电视塔也可用钢筋混凝土建筑,钢筋混凝土电视塔具有用料简单的优点。中国第一座结合旅游用的钢筋混凝土电视塔建于武汉市龟山上,塔高220米。   电视发射台内设有控制台,由值机人员在控制台控制设备的运行。控制台可以开、关发射机,对传送来的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进行监视和监听,从发射机各级取出信号,送到图像和伴音解调器解调出图像和伴音信号,以便进行监视、监听和监测等。   有些发射台和转播台是建在高山上的,交通不便,工作人员生活比较艰苦。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地进行了不少远动装置试验。一九七八年,辽宁二○五台建成了中国第一座自动化的高山转播台。一九八四年,浙江舟山电视台研制成功电视发射台微电脑监控装置。这一装置,可在设定的播出时间内自动控制电视发射系统进行正常播出,自动打印发射机上的仪表数据;出现故障时,能进行简单处理或自动倒换备份机工作;播出结束,能自动关机。这些装置,为电视发射台,尤其是高山发射台的自动播出创造了条件。   有线电视技术系统:   有线电视是一种区域性电视,它靠导线或光导纤维组成的传输分配系统把电视节目直接传送给用户的电视接收机,所以也叫电缆电视或闭路电视。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中国开始研究有线电视技术系统,很快取得了成果,并于一九六四年建成了第一个应用系统。此后,继续探索,不断完善,到七十年代后期,这项技术趋于成熟,并能生产全套设备,开始在全国推广应用。现在,全国已经建成300多个技术系统,不仅有称为第一代有线电视的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而且有第二代的有线电视广播系统,还开始试用被称为第三代的光缆传输的有线电视系统。目前最大的有线电视台已拥有3万多个用户。   中国的有线电视事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运用,已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展示出美好前景。它将成为全国广播电视宣传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成为以传送广播电视节目为主的综合信息网的基础。   一、初期的探索   六十年代初,中国电子工业和广播电视系统已经开始研究有线电视技术系统。一九六四年,中央广播事业局正式下达了有线电视技术系统和技术设备的研究任务。承担这项任务的是中央广播事业局北京服务部,由朱光照、董书佩等组成研究小组,着手对有线电视理论、元器件和传输分配系统进行研究,当年就取得了成果,在北京饭店安装了第一个共用天线电视实验系统。这个系统包括饭店顶楼平台的高增益接收天线,一套具有32个终端接收机的电缆传输分配系统。一九六五年,北京服务部结合电视修理业务,建立了一个拥有30多个终端盒的应用系统,为修理人员全天提供测试信号。当时,中央电视台只在晚上播出电视节目。为了在白天给维修人员及时提供电视信号,就在共用天线电视系统的输入端并入一个小功率电视发射机,用它提供二频道的电视方格信号。这个系统是有线电视广播系统的雏形。接着他们又于七十年代初期连续在民族饭店、天安门城楼等处建立了多个共用天线电视系统,使科研工作向实用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二、第一个大型共用无线电视系统的诞生   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共用天线电视系统的技术已基本成熟。一九七三年新北京饭店落成时,要在这个全国第一流的建筑物中建立有线电视。工程设计由中央广播事业局设计室和北京服务部负责,武汉天线厂承担器件生产和安装任务。这是一个具有600多个终端接收机的大型系统,为了保证质量,同时对器件和设备形成生产能力,电子工业部第三研究所和武汉大学等单位共同帮助武汉天线厂研究定型。这个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都很顺利。北京饭店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建设的成功,为中国建立大型有线电视系统打下了技术基础,同时还为有线电视设备建立了生产基地。   三、第一个有线电视广播系统的建立   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被称为第一代有线电视,主要用来解决电视覆盖的阴影区和重影区接收困难的问题。这种系统比较简单,它只能接收无线电视台的信号,然后分送各用户,不能广播自办的电视节目。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质量和数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于是就产生了既能转播无线电视台节目,同时又能自办电视节目的第二代有线电视系统,叫有线电视广播系统。这种系统除有共用天线电视系统的全部设备外,还要增加演播室、节目制作设备和播出控制设备。就是说,要有一套类似电视台那样的电视中心设备,系统比较复杂,技术要求也高。   一九七五年北京东方红炼油厂建成,它座落在距离北京市中心50公里的地方,是中央电视台直接覆盖的边缘,即使使用室外天线,仍然收看不好电视节目。一幢宿舍大楼内有很多住户,各户都立一个室外天线,把费用加起来就是很大的数目,而且影响建筑物的美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东方红炼油厂曾经建立电视差转台,因为北京有3个电视频道,必须有3部差转机,如果再转河北电视台的节目,就需要4套转播发射机和天线。同时,差转台只能转播,工厂领导机关不能用它播出节目。在这种情况下,经报石油部领导批准,决定建立有线电视。   中央广播事业局北京服务部承担了这项工程的设计和安装任务,并于一九七六年四月建成。这个系统有1个电视中心,4个分中心,2,700个终端接收机,当时最长的传输干线有3公里,可以同时转播北京的3套电视节目,还有2套自办节目。   这次建立大型有线电视广播系统的尝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它提供了建设有线电视广播系统的实例,对有线电视的发展起了示范作用。   四、八十年代的发展   八十年代,有线电视从北京推广到全国各大、中城市,并向农村发展。到一九八四年底,据不完全的统计,有线电视系统已有300多个。其中设备完整、技术先进的湖北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的有线电视中心,拥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设备和播出控制设备,能同时转播3套和自办3套电视节目,拥有近百公里的电缆和光缆干线,6条用于传输自办节目的微波线路,配有录像转播车,安装了27,500个终端接收机。   有线电视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几方面。   (一)能克服高大建筑物所造成的阴影和重影干扰,提供清晰的电视图像。七十年代后期,全国各大中城市出现了许多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再加上高压输电线路、铁塔和大型起重机等,都对电视电波产生屏蔽或反射作用,使电视机的屏幕上出现令人讨厌的重影和杂波,电视图像质量下降。上述问题,虽然可通过提高电视台发射天线高度、改善电视接收天线的性能、改变建筑物表面结构形式、在建筑物上加电波吸收材料等措施来解决,但是,这些办法都比较难以实现。有线电视可在不改变现有广播体系的情况下,解决大城市电视接收困难。同时,只要在设计某些建筑物时,把有线电视系统列入建设规划,就能达到投资少、效果好的目的。   (二)能够满足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多样化要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改善,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套电视节目已不能满足需要,必须有多套节目供不同层次的观众选择。有线电视能够达到这些要求,并能专为本单位不同层次观众举办教育节目和文艺节目等。   (三)能够解决频道资源和频道管理问题。由于无线电视台日益增多,而频道资源有限,各台相互干扰严重。有线电视不受这方面的限制,一根能传递300兆赫的电缆,几乎能同时传递40个彩色电视频道,并且,几乎没有高频辐射。因此,同一频道不仅可在不同城市重复使用,甚至在同一城市的不同系统也可重复使用,从而解决频道资源与频道管理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