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电信镇电信153中间号码那几个数字

虎门宽带安装电信宽带电话|东莞虎门安装宽带网上报装 - 东莞电信宽带套餐
报装热线:7热线手机:
虎门宽带安装电信宽带电话
装电信宽带无需跑营业厅在线申请更方便快捷
报装热线:7热线手机:
东莞虎门安装电信宽带,虎门电线宽带套餐报装办理
虎门电信宽带报装:则徐社区、金洲社区、虎门寨社区、东方社区、大宁社区、树田社区、白沙社区、沙角社区、怀德社区、博涌社区、镇口社区、村头社区、新联社区、九门寨社区、居岐社区、南面社区、北面社区、南栅社区、北栅社区、小捷蛏缜⒊麓迳缜⒍缟缜⑽渖缴成缜⒒拼迳缜⒘凵缜⒊喔谏缜⒀绺谏缜⒙范缜⑿峦迳缜29个社区。
虎门电信宽带套餐列表:
20兆单光纤宽带:1100元包年,399元安装费 ,免费租用光纤猫,套餐从次月1号开始生效,安装当月按实际使用天数计费,每天大概2.5元【万江小区不可以选择该套餐】;
50兆光纤宽带+IPTV:1320元包年,安装费399元【光纤猫+电视机顶盒免费租用】,套餐从次月1号开始生效,安装当月按实际使用天数计费,每天大概2.1元;
100兆光纤宽带+IPTV:1800元包年,安装费399元【光纤猫+电视机顶盒免费租用】,套餐从次月1号开始生效,安装当月按实际使用天数计费,每天大概2.6元;
50兆119元包月:(原价149元,每月赠送30元红包),安装费399元【光纤猫免费租用】,手机卡每月赠送500分钟通话,国内1G流量,本地2G流量
100兆129元包月:(原价159元,每月赠送30元红包),安装费399元【光纤猫+电视机顶盒免费租用】,手机卡每月赠送700分钟通话,省内流量无限,国内3G流量
200兆189元包月:(原价219元,每月赠送30元红包),安装费399元【光纤猫+电视机顶盒免费租用】,手机卡每月赠送1000分钟通话,省内流量无限,国内6G流量
以上电信宽带套餐虎门居民都可以办理。
虎门镇管理的区域(以下简称&虎门&)历史悠久,为江海夹角冲击地,系东莞一脉延伸的西南区域,2000多年前就归属东莞。
在线报装中国电信宽带
宽带套餐:
50兆119元包月
200兆189元包月
20兆单光纤1100元一年
50兆IPTV高清机顶盒1320元
100兆IPTV高清机顶盒1800元
50兆+固定电话1320元
100兆+固定电话1800元
报装姓名:
证件号码:
报装地址:
宽带拨号:光纤免费租用|机顶盒免费租用
安装费用:光纤299元|光纤加IPTV399元
联系电话:
在线留言:
[支持东莞所有镇区的宽带报装办理]
版权所有 © 中国电信东莞宽带 证号:粤 ICP 备 号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说明书-共享资料网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说明书宽约 16.1 公里,南北长约 14.7 公里,总面积 178.5 平方公里,现状镇区建成区面 积 8 平方公里。1. 虎门概况1.1 城市概况 1.1.1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东莞市虎门镇位于东经 113° 48’,北纬 22° 49’, 地处广东省东莞市西南隅,雄踞珠 江口东岸,是海上进入南中国领土的咽喉要道和重要标志。虎门东联长安,南濒南 中国海,西北与沙田隔河相望,北接厚街,东北是大岭山林场的连绵青山。虎门与 广州未来的新城――南沙一江之隔,虎门大桥飞架东西两岸,把珠江两岸紧密地连 接在一起。 虎门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珠三角地区的几何中心,海上、陆路交通地位突出。 水运与东江、西江、北江三江水系相通,直达香港、澳门及华南沿海诸港,为省、 港、澳三地之经济走廊。水路北距广州 74 公里,南距香港 75 公里,西距澳门 83 公里,蛇口港 70 公里。广深、广深珠、深珠高速公路以及 107 国道均交汇于虎门 镇区。虎门周围有深圳黄田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珠海及澳门机场、惠州机场等若 干大中型机场可供使用,最远的惠州机场相距车程 100 分钟,最近的深圳黄田机场 相距车程仅 25 分钟。 虎门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早在 3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渔猎聚居。 春秋时期为百越之地,秦汉时归属南海郡,在三国时期此地置靖康盐场,立专官管 理,至唐肃宗时东莞立县,其行政归属一直沿用至今。因虎门销烟而引发的鸦片战 争掀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虎门作为鸦片战争的事发地,成为中国近代史的断代 点。悠远、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不仅使虎门拥有蜚声中外的品牌效应,而且还继承 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1996 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将虎门威远 岛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新中国成立后,虎门行政区域经多次调整、分置,现在称镇,是东莞市最大的镇级 区域。虎门地区的地质结构比较复杂,但没有全面的地质普查资料。城区规划范围内各地 段,按工程地质划分可分为三种地带: (1) 丘陵山地地带:一般表土层可作为六层以下建筑物的天然基础。 (2) 冲积层地带:建房时必须进行深桩处理,一般桩长在 10 米左右。 (3) 水网地带:建房时必须填高地面并做深桩处理,一般桩长在 15 米以上。根 据《广东省地震裂度区划图》的规定,虎门镇为地震六度设防区。 虎门镇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有海风调节,气候温和,四季 常青。除每年台风季节会直接或间接受影响外,其余自然灾害很少发生。 虎门位于珠江黄金水道的东岸,威远岛南面靠近海上主航道处水深 10―12 米,可 停泊 3―5 万吨级远洋货轮,附近海面龙穴岛一带有宽广的水域可供外来货轮回旋 及临时抛锚,是建设港口码头的理想地点。太平河(内港)是天然避风港,水域面 积 325 万平方米,河面宽 200―250 米,航道宽 30―100 米。1.1.3社会经济条件虎门镇下辖 28 个行政村,3 个居委会。截至 2001 年底,虎门镇总人口为 64.07 万 人,其中户籍人口 11.16 万人,外来人口 52.91 万。在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人 为 3.92 万人,占户籍人口的 35.1%。2000 年虎门镇的 GDP 为 36.26 亿元,在东莞 32 个区、镇中位居第一。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 GDP 为 32870 元,在东莞市各区、 镇中排名第十,是全国同年人均 GDP 的 4.64 倍。2001 年虎门的城乡居民储蓄总额 为 100.15 亿元,人均 12.07 万元。 二十世纪 90 年代以来,虎门经济发展迅速。在
年期间,虎门镇的 GDP 年均增长 18.3%;产业结构已基本完成了非农化进程,第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已 提升至 92.4 %。1.1.2自然条件虎门镇南临海洋,北靠铜鼓岭(海拔 91 米,102.4 米)和坳垅山(海拔 178.2 米, 228.1 米) ,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是一个丘原交错、水网纵横的地带。全镇东西1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 年 12 月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说明书1.2 现状特点与问题 1.2.1名声大,特点足虎门销烟、鸦片战争掀开了我国近代史的序幕,使虎门成为中国近代史的标志。改 革开放以后,由于毗邻香港和深圳,虎门一直是东莞市的门户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 重要口岸。尤其是虎门商品批发行业发展迅速,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全国都具 有较大的影响,也成为虎门重要的产业特色。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长期的外经贸 联系,不仅使虎门具有蜚声中外的品牌效应和极高的市场信用度,而且还建立并发 展了广阔的市场网络和紧密的人脉、商脉关系。造链的最末端,利润微薄。 虎门镇各管理区之间发展不均衡,其中工业总产值最高(南栅)与最低(东方)的 管理区之间相差 460 倍,当年可支配收入最高(南栅)与最低(新兴)的管理区之 间相差 379 倍。土地开发受控制地区的居民的收入普遍较低、福利较差。1.2.5空间小,建设乱虎门全镇域面积只有 175 平方公里,城乡建设用地已经达到 40 平方公里,发展空 间十分有限。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几个管理区(如大宁、龙眼、镇口等)表现 极为明显。 例如龙眼管理区现有包括山地在内 500 亩地, 实际可利用地只有 300 亩, 由于《基本农田保护法》的出台,限制到每年只能使用 60 亩,不足一个中等厂房 面积,即使这样,五年后也将无地可用。 随着虎门镇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的发展,建设用地扩展迅猛,各村建设用 地占村域面积的比重也迅速增长。根据中科院资源环境数据中心对 TM 影像的遥感 解译结果,在
年期间,虎门镇非农业建设用地扩展了 60 平方公里或 2 倍。更为严重的是,在土地非农开发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各村竞相开发、出租集体 土地,导致工业厂房遍地开花,村民住宅建设各自为政,大型、跨村界的区域基础 设施和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受到严重制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形成“村村像城镇, 处处是乡村”的半城市化景观。1.2.2区位佳,资源丰虎门雄踞珠江口东岸,是海上进入南中国领土的咽喉要道,是珠三角地区的几何中 心,多条高速公路、国道汇聚,海、陆、空交通十分便利。 虎门东面靠山,南滨海洋,西临珠江口,境内丘陵、河流、水塘遍布。威远岛与城 市一江之隔,自然景观资源丰富。 虎门历史人文景观资源丰富。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白沙村明代城堡―逆水流龟村 堡、大人山上古城墙、镇口村清代祠堂、抗日名将蒋光鼐故居、民主革命战士朱执 信纪念碑,以及威远炮台、靖远炮台、鸦片战争海战馆等丰富的历史遗迹,具有极 高的旅游开发价值。1.2.6人口多,差异大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虎门人口以每年 12.8%的速度高速增长, (1990 年“四普”总 人口为 15.42 万人,2000 年“五普”为 57.75 万人) ,镇区人口密度(3774 人/平 方公里)远远高于东莞市(1652 人/平方公里) 。 目前,虎门镇总人口为 64.07 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仅 11.16 万人,暂住人口则达到 52.91 万,几乎是户籍人口的 5 倍。其中,外来务工人员约占全部外来人口的 80% 左右,是虎门最主要的劳动力资源。 但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人口在经济收入、社会福利待遇等方 面差距巨大。在 1995 年到 2001 年期间,虎门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 18.8 亿 增加到了 100.15 亿元,年均增长率为 34.47%。村集体收益可观,老人、学生、当 地居民均可以享受村集体的各项福利待遇,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外来务工人员工资增长十分缓慢,也无权享受当地居民的 各种福利待遇。各种有别于当地居民的管理收费更加重了外来人口的生活负担。由2003 年 12 月1.2.3实力强,发展快1990 年代以来, 虎门进入超常规发展阶段。 在
年 10 年期间, 虎门镇 GDP 年均增长率高达 18.3%,是全国同期 GDP 年均增长速度的 1.9 倍,比 1990 年增长 了 4.2 倍。税收总额达 22.09 亿元;当年村镇两级可支配收入为 11.06 亿元;实际 利用外资约 1 亿美元; 出口总额接近 10 亿美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 11.5 亿元;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 42.6 亿元。各项经济总量指标已经接近或超过了我国许多县 级市和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级市。1.2.4产业结构层次低总体来看,虎门经济质量仍比较差、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基本上仍沿袭依靠低廉劳 动力和土地等资源吸引外资来当地办厂、进行贴牌加工(OEM)的发展模式。当地 各类经济实体的主要收益是土地、厂房租赁费和加工费,处于全球生产系统价值创2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说明书于绝大部分外来工居住在工厂,与当地居民交往机会很少,贫富差距和居住空间上 的隔离使外来人口缺乏社会认同感,不能够分享社会劳动成果(住房、就业、教育、 医疗等方面) ,成为游离于当地社会之外的特殊群体。1.3.5农民和农村集体既得利益与政府发挥综合调控作用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各地率先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农村以村和村民小组为单位 发展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成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 但这种发展大都以集体土地投入作为前提,各村发展建设仅从小集体的利益出发, 不能顾全大局,与城市健康发展要求的协调发展、统筹安排矛盾很深。政府在用地 调整、修路、旧城改造中往往为迁就农民和农村集体利益而作出让步。1.3 主要矛盾分析 1.3.1经济快速发展与城乡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虎门的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城乡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环境保护设 施、绿化等的建设却没有跟上。城乡建设面貌比较混乱,城市建设欠缺艺术品位, 居民的整体生活素质提高受到一定的影响。2. 规划指导思想与重点2.1 指导思想从国际化分工和大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研究虎门的定位和发展战略问题。 从区域协调和镇自身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空间资源的重新整合和 规划,梳理城乡空间结构,尽最大可能降低城市建设成本和环境代价。 一方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规划留有必要的弹性,为经济建设构筑良好的 发展平台。 另一方面,明确空间管制要求,划定生态环境、绿色空间保护控制区,使城乡生态 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区域和虎门规划建设管理政策法规的研究,妥善解决农村、农民集体利益与1.3.2局部相对有序与整体无序的矛盾一方面,从虎门镇内来看,村一级大部分都能够先规划、后建设。但把所有村的规 划放在一起,就非常混乱了。其根源在于长期推行的以集体土地承包为基础的行政 管理体制, 和缺乏全镇一盘棋的统一规划。 各村各自为政, 加上村的地域过于狭小, 各村用地彼此参差交错,生产用地与生活用地布局受到很大限制,必然造成整体秩 序混乱。 另一方面,从东莞市西部各镇的发展来看,也存在着各镇之间城乡建设不协调的矛 盾,整体布局无序。导致区域基础设施(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垃圾处理厂等) 布局困难,协调难度加大;各镇功能定位重叠,重复建设现象时有发生……。1.3.3经济增长、人口膨胀与空间资源紧缺及生态环境建设的矛盾目前虎门镇总人口已经达到 64 万人,经济总量堪与中西部地区一个地级市相比。 但虎门仅有 175 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可用于城乡建设的土地仅 70 多平方公里。 这么多的人口 `和经济总量聚集在如此狭小的地域范围内,必然会对生态环境产 生压力。 进一步的发展也将受到严重制约。 但如果因为空间局促就人为限制其发展, 则是对虎门良好资源条件的浪费。因此,如何充分发挥虎门的优势条件、充分发挥 虎门在周边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值得深层次思考。城市整体利益的矛盾,为规划实施奠定基础。2.2 规划重点(1) 虎门在国际化背景下的区域发展定位与战略选择 (2) 人口预测与发展趋势研究 (3) 城乡空间资源优化整合与布局规划 (4) 提出分区域规划建设导则1.3.4对外交通网络发达与城乡建设空间分割的矛盾虎门境内高速公路交汇,107 国道从境内穿越,在周边各镇中对外交通网络最为发 达。但与此同时,这些高等级的公路纵横穿越,把城乡用地切割成许多部分,造成 用地零散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不便,空间组织和镇内交通组织难度加大。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 年 12 月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说明书(5) 交通系统研究 (6) 绿色空间与生态环境规划 (7) 重大基础设施布局规划 (8) 城市防灾规划 (9) 提出相关政策建议3. 发展目标3.1 发展条件 3.1.1优势显著的区位优势和亲缘优势,优良港口岸线条件与独特的旅游资源,交通便利,基 础设施较完善,经济发展基础好,商贸联系网络广,周边地区的产业配套能力强, 充足、低廉的国内劳动力供应库,强劲的自下而上的发展活力,蜚声海内外的历史 文化名镇。2.3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全镇域,计 175 平方公里。在此范围内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城市建 设和生态、人文环境保护的关系。3.1.2弱势发展空间渐趋局促与不足,经营管理与技术人才匮缺,研究开发能力弱,生产服务 性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政府的政策及管理的透明度、规范性尚待提高,本地人的 自主创业意识不强。2.4 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3.1.3机遇(2) 《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 (3) 《广东省环城绿带规划指引》 (4) 《东莞市“十五”计划》 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生产网络,中国加入 WTO 后成为“世界工厂” ,东莞打造“国 际制造业名城”的战略抉择,广州“南拓”城市发展战略的辐射,虎门港的立项与 建设。3.1.4挑战(5)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 》 (6) 《虎门镇政府工作报告》 (2002.5) (7) 《虎门“十五”计划》 (8) 国家和广东省相关法律、法规 国际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与动荡,长江三角洲与京津大都市圈的快速崛起,趋同化的 珠江三角洲及东莞市的区内竞争,区域资源与环境的约束日渐显化。3.2 虎门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位虎门是珠江三角洲的交通枢纽和港口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珠江东西两岸经济与城 镇密集地带的连接点;东莞市的门户和西部中心;虎门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与 品牌效应。2.5 规划期限近期规划: 年 中远期规划: 年4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 年 12 月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说明书3.3 产业发展方向选择产业方向应遵循市场主导原则、政府引导原则、灵活性原则。 基于虎门产业结构在过去 20 多年来的演变轨迹和各次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虎门 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方向是:第一产业的份额将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地位稳中有 降,但近期仍比较重要;第三产业的份额将持续上升,并最终占主导地位。染、制革等;以及原料依赖进口但制成品却不能出口的行业等。 (2) 禁止项目 国家已公布淘汰的产品;破坏环境和资源、损害公众健康和利益的项目。3.4 经济发展目标预测 3.4.1预测模型 1(Logistic Model)3.3.1农业发展方向都市型农业:充分发挥毗邻消费市场和经济基础雄厚的优势,大力发展都市型、生 态型的高附加值、无污染的优质水果、蔬菜、花卉和海鲜水产等。GDPt?1 1 ? * * *t U b0 b13.3.2工业发展方向(1) 特色优势行业 服装及其它纤维品制造业。 (2) 近期重点发展的优势行业 服装、电子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3) 潜在优势行业 金属制品业和电气、汽车等机械制造业。其中,u 为区域资源环境预测时期内所能容许的最大 GDP 总量,是一个估计值。对 该值的不同假设,对预测结果有很明显的影响。 (具体对虎门而言,假设最大值超 过 1000 亿元后,对预测结果影响不大) 。 U=1000 亿元时,GDP 的增长速度为:在
年期间为 19.64%;在 2006- 2010 年期间为 17.68%;在
年期间为 13.80%。 U=500 亿元时, GDP 的增长速度为: 在
年期间为 18.94%; 在
年期间为 16.26%;在
年期间为 10.73%。 U=200 亿元时, GDP 的增长速度为: 在
年期间为 16.97%; 在
年期间为 12.8%;在
年期间为 6.09%。 R2 = 0.98, F= 430―4583.3.3第三产业发展方向优先发展商贸与餐饮服务业、物流业、休闲旅游业、信息咨询与金融保险业、技术 培训与中介咨询业。 适度发展房地产业。3.4.2预测模型 2(LinearModel)GDP ? ?0.149? 2.346* (t ?1990)t3.3.4限制性产业与禁止项目(1) 限制性产业 技术落后、占地大、用水多、耗能大、环境污染较严重的产业,如造纸、电镀、漂5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 年 12 月R2=0.93 F=115 GDP 年增长速度在
年为 6%;在
为 5.9%;在
年 为 4.2%。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说明书3.4.3结论取以上两模型的预测值作为控制上、 下限, 结合东莞市及虎门镇对发展趋势的判断, 设定中、高、低三种经济总量增长方案: (1) 中方案 主要根据虎门镇政府的“十五”规划对 GDP 增长速度的判断,基本是一种现状发展 趋势外推的一种比较保守的估计; (2) 高方案 基本依据是,由于外部条件的改善(如虎门港的开发建设等)和发展战略的调整, 虎门镇的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发展迅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带动制造业和 都市农业的发展; (3) 低方案 假定前提是,由于国际和区域间的激烈竞争和动荡变幻,培育商贸、物流等第三产 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的发展战略没有获得成功,导致第三产业增长乏力。建议本规 划以中方案为主要参考,并适当考虑高方案的要求。 中方案中
年间的年均增长率来自于虎门镇政府的“十五”规划。至华南地区, 均具有较重要的影响。 作为珠江东西两岸经济与城镇密集带的联接点、 东莞市的门户及虎门港的依托城镇,虎门具有发展商贸物流业的比较优势和良好基 础。在规划远期,商贸及物流业将可望成为虎门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增长来源。 (2) 东莞国际制造业名城的重要基地 虎门工业的国际化程度高,是全球生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 2001 年,虎门已 拥有外资工业企业多达 1400 多家,外向型工业经济完成产值 80.6 亿元,占当年全 镇工业总产值的 91%。其中,纺织、电子信息业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以玩具为 主)是虎门工业的三大支柱产业,占全镇当年工业总产值的 86.7%。 外向型加工制造业在过去 20 年中一直是虎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目前在虎门经 济结构中所占份额最大。虽然与东莞市内其它一些主要城镇相比,虎门的第三产业 比第二产业在未来的经济增长中更具比较优势;但是,第二产业仍具有非常重要的 地位;并且,在全球、全国等更大空间尺度范围内进行分析,东莞市甚至珠江三角 洲把发展方向和重点定位在制造业,是正确的和明智的。因而,虎门第二位城市性 质宜确定为东莞国际制造业名城的重要基地。 (3) 历史文化名镇 虎门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虎门在鸦片战争中和世界近代史中独特 的地位,更使其成为蜚声中外的英雄古塞。目前虎门拥有东莞市仅有的两个国家级 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即镇区的林则徐销烟池和威远岛上的虎门炮台,是一座地位独 特的历史文化名城。虎门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虎门人勇于创新、善于 经营的地方文化。历史文化名镇体现了虎门的城市文化优势,是虎门的一块金字招 牌。3.5 城市性质与职能 3.5.1城市性质3.5.2城市职能城市性质不仅是对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而且还表示规划期间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期 望达到的目标。根据前述对虎门城市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分析以及对产业发展方向 的判断,在未来 20 年内,虎门的城市性质宜确定为: 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商贸物流中心; 东莞国际制造业名城的重要基地; 历史文化名镇。 (1) 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商贸物流中心 虎门是东莞市最重要的商贸、餐饮服务和物流重镇。2000 年,东莞市批发零售、贸 易及餐饮业增加值的 25.4%、 交通运输、 邮电通讯业增加值的 6%集中在虎门。 同时, 虎门的服装、玩具、金属制品等远销海内外,其专业批发市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乃6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 年 12 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爱国主义基地;东莞市的重要出海港口;东莞市的西部经济增长 中心。3.5.3城市特色(1) 南派服装名城 通过连续 6 届“国际虎门服装节”的举办和众多的地方品牌的创建,虎门已在国内 外塑造了“南派服装,虎门制造”的形象。同时,服装及其相关产业也已成为虎门 的特色优势产业。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说明书(2) 珠江口的门户 当人们沿水路深入珠江三角洲腹地和由虎门大桥自粤西跨入粤东时,虎门,特别是 威远岛和沿海、沿河景观,虎门大桥等代表着整个东莞市的形象,具有门户和窗口 效应。 (3) 南国海滨港城 虎门是东莞市沿海产业带上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具有优越区位条件和资源条件;并 且是虎门港的依托城镇和服务基地,虎门城市的发展与港口关系密切。加剧了城市基础设施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人口密度急剧上升体现在市内公 共交通方面, 医疗卫生设施,教育设施;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体现在户籍登 记管理方面:社会治安管理方面:市容环境管理方面。3.6.3人口规模预测(1) 预测方法 1DD劳动力需求预测法 基本思路是:在考虑分行业劳动力生产率不同增长情景条件下,预测保证经济增长 方案所需要的各行业的劳动力数量,进而推算出户籍人口增长所不能满足的、必需 的外来劳动力的数量;最后通过对户籍和外来劳动力带眷系数的估算,推算出未来 区域人口规模。3.6 人口规模与结构变化预测2001 年虎门镇总人口为 64.07 万人,其中户籍人口 11.16 万人。在外来人口急剧增 长的同时,当地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低于东莞市自然增长率。虎门镇 的非农化程度随着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而逐步提高,支持并加强了虎门的城市化 建设,但是由于虎门镇特殊的非农化模式导致了虎门户籍意义上的人口城市化水平 (35%)远远低于实际城市化水平(62%) 。虎门镇人口预测结果 方 案 1 总人口 68.62 84.87 116.75 户籍人口 12.5 15.0 36.1 方 案(单位:万人) 2 总人口 66.12 79.94 107.243.6.1虎门人口规模与结构变化2005户籍人口 12.5 15.0 36.1外来人口 56.12 69.87 80.65外来人口 53.62 64.94 71.14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就业结构的非农化程度高,农业人口平稳增长,而非农业85 98 01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第三 第二 第一 劳动力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即人口城市化过程进展缓慢。虎门外来人口规 模大、增长速度快。3.6.2外来人口主要特点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外来务工人员约占虎门外来人口的 80%左右,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他们受教育 程度普遍不高,大多居住企业职工宿舍,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低,来源地主要是临 近广东的省份,主要来自湖南、湖北、四川和广西,外来务工人口的子女不在当地 就学。外来务工人口在当地消费较低,大部分工资汇往原籍。经商人员来自本省其 它城市或地区的居多,外来经商人员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但他们的收入高,对城 镇基础设施的需求和影响较大。突出表现在住房、交通工具和子女就学等方面。 外来人口既促进了虎门经济和社会发展,增添了城市活力,促进了城市繁荣发展, 参与了城市建设,缓和了虎门某些行业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刺激了社会消费和商品 流通,方便了人民生活,促进了市场繁荣,增加了地方财税收入。塑造了人气兴旺、 蒸蒸日上的城市形象;但同时大量外来人口也加重了城市负荷,增大了管理难度。7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 年 12 月(2) 预测方法 2DD人均 GDP 增长估算法 基本思路是根据区域按可比价计算的人均 GDP(含外来人口)的增长情景,估算出 不同经济增长方案中不同时期的总人口规模。人均 GDP 增长估算法预测结果 高高方案 GDP (亿元) 人均 GDP (万元/人) 总人口 (万人) GDP (亿元) 低中方案 人均 GDP (万元/人) 总人口 (万人)1027.73 50.17 88.420.43 0.70 1.0563.99 71.55 84.1727.73 40.17 59.030.43 0.59 0.7463.99 67.52 79.65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说明书2020209.322.07101.03105.711.03102.28(3) 结论 综合分析以上 2 种方法对虎门人口规模的 4 种预测结果,我们认为虎门未来的人口 规模: 2005 年―67 万;其中户籍人口 12.5 万,外来人口 54.5 万。 2010 年―80 万;其中户籍人口 15 万,外来人口 65 万。 2020 年―80~90 万,其中户籍人口 36 万,外来人口 44~54 万。 规划中,用地规模、基础设施配套全部取中间值,即按 85 万人口控制和预测。人口基本相同,所以城市规划可以将这部分经商人员全部作为有效城市人口。重点 考虑四十余万务工人员对水、电、道路交通、医院、学校等教育培训设施、公共娱 乐等基础设施的需求程度。 务工人员对道路交通产生的影响很小。对医院所造成压力不明显。对学校及幼儿园 需求增长明显。虎门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任务艰巨。对公共娱乐设施的需求 强烈。3.7.4对未来基础设施规划的建议外来人口转化为当地城市人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对基础设施需求也是一 个逐步增加的过程,其规划也应该是一个动态规划的过程。据此,建议把规划阶段 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 (1) 近期 5 年 近期基础设施规划集中在:外来人口需求最强烈的学校、幼儿园等教育设施;建立 包括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以及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教育体制;尽可 能地为外来人口提供多种娱乐服务设施。在这期间规划城市配套基础设施时,对外 来人口的有效性系数可以估计得稍低一些,以 0.3―0.4 为宜。 (2) 中期 5―10 年 考虑到外来人口在当地成家立业的逐步增多,对教育培训、住房、交通、医疗设施 需求逐步增多,所以在计算有效城市人口系数可以适当提高,以 0.5 左右为宜。 (3) 远期 10―20 年 随着外来人口本地化程度加快,有效城市人口与当地人口的消费需求以及对基础设 施的需求基本持平,在基础设施规划时可以考虑系数提高到 0.8 左右。3.7 城镇化水平预测 3.7.1现状城市化水平(1) 方法一 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户籍总人口,计算虎门城市化水平为 35.1%。 (2) 方法二 计算公式为: (外来务工人口*0.6+外来经商人口+户籍人口中从事非产业人口)/包 括外来人口的总人口=城市化水平。计算虎门的城市化水平为 62.31%。 (3) 结论 两者虽相差很大,但后者更接近实际城市化水平,据此可以预测未来城市化水平。3.7.2城市化水平预测4. 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预测 2010 年城市化水平达到 80%;2020 年将达到 90%。3.7.3有效城市人口估算2001 年虎门外来人口为 53 万,其中将近 8%的为经商人员,其消费水平与当地户籍8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基于前述对虎门区情的分析、竞争优势的评估和未来市场竞争环境的判断,为了实 现虎门在未来 20 年的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目标,应适时地调整虎门社会经济与城 市发展思路,实施内涵型增长、嵌入式发展、产业簇群、城市化、环境优化等五大 发展战略,并加大在土地、人口、行政建制、投融资等方面的管理政策与体制上的2003 年 12 月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说明书改革和创新力度,进行资源重组和空间重构,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实现城市可持 续发展。(2)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加强技能培训,推进外来人口的本地化进程,并带动城 市消费; (3) 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大力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提 高城市人口和产业的承纳能力。4.1 资源升值、服务高效的竞争战略在过去 20 年,虎门及东莞的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区位优势、政策优惠和土地、劳 动力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从而吸引大量外资,总体属于外延式经济增长。目前, 这些比较优势已不显著,虎门必须适时地采取城市竞争战略,通过城市建设、技能 培训和高效服务等措施,提升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价值和吸引力,主要依靠质量 的高效而不是价低量多来塑造城市竞争力。4.5 环境优化美化战略(1) 大力治理工业污染源,推进碧水蓝天工程; (2) 鼓励应用环保型技术与清洁能源,配套建设环保基础设施(污水厂、垃圾处 理站等) ; (3) 重视城市景观和生态绿环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海沿河、山体路旁等开放公 共空间,建设生态城市。4.2 “嵌入式”发展战略坚持外向带动战略,通过高效的政府服务、质高价廉的劳动力、优美的生态环境, 有选择地吸引国际知名的旗舰企业和具有核心技术的高新企业来虎门落户。 充分利用庞大的国内市场对外资企业的吸引力,制定出具体可行的优惠措施,鼓励 国际知名旗舰企业实施“本地化战略” ,并积极发展相关配套的地方民营企业。地 方经济在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和熟悉国际市场环境的过程中,逐步通专精生产,提升 其在全球生产网络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并提高自创新能力, 孵化自有品牌, 形成全球经济、地方政府、本地经济间的协力网络,促进全球化与区域化的融合。5. 城乡空间发展战略5.1 现状与问题 5.1.1用地布局混乱,功能分区不明虎门的大发展是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 1990 年代以后开始的,村镇建设基本以行 政村、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各自为政。在城乡建设方面造成很多问题,村与村之 间、城与乡之间用地布局秩序混乱,相互干扰严重。各村都建设有自己的工业组团 和农民住宅区,造成工业生产用地与居住用地互相掺杂,生活服务配套设施严重缺 乏,绿色空间不断被飞地蚕食、撂荒,土地浪费与重复建设现象严重。4.3 核心产业簇群发展战略(Cluster Strategy)(1) 建立服装工业组团和电子产业组团,整合区域产业优势; (2) 制定优惠政策,促进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间技术协作、交流、及成果转让; (3) 引进外地高级技术人才与加强对当地劳动力的技术培训相结合; (4) 营造区域环境创新、促使地区企业网络的形成。5.1.2中心城区建设密度过高,居住环境质量下降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虎门中心地区的建设各自为政。宗地的开发密度不断提高, 而公共空间的建设却长期滞后。住宅小区规模小,绿化、停车场地、配套设施缺乏; 商业设施布局混乱, 停车场地、 仓储等配套设施不健全; 镇区内开敞空间严重不足, 建筑间距过密。这种高密度发展模式造成交通拥堵,噪声和大气污染加剧,环境质 量不断下降。2003 年 12 月4.4 城市化发展战略(1) 对现有的土地所有及管理体制进行股份制和市场化改革,鼓励迁村并点和发 展组团经济,促进人口和产业的空间集聚;9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说明书5.1.3交通秩序混乱虎门发展初期,各村形成了沿主要公路、国道建设的局面,内部交通与过境交通混 杂,各村之间没有顺畅的交通联系,交通秩序混乱;生活环境、生产环境也受到极 大的干扰。?冲积层地带:这种地带标高在 1.0―2.2 米之间,低于最高潮位。当最高潮水出现时,住户要受 水浸影响。建房时必须进行深桩处理,一般桩长在 10 米左右。 ? 水网地带:5.1.4优势空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威远岛、大岭山林场、河道、滩涂等自然资源,以及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没有得到 充分利用,滩涂、水体破坏、污染严重。 这种地带为河涌分间地块和河边漫泥滩低地,标高低于普通潮水位,一般标高在± 0.0 米左右,受潮水威胁,建房时必须填高地面并做深桩处理,一般桩长在 15 米以 上。 (2) 地震 根据《广东省地震史料汇编》记载,本地区曾发生过六次地震,但未有述及震级、 伤亡和房屋破坏的情况。 (3) 水文、航道 虎门镇河道受潮水影响,潮型属一日两回潮,带有日潮不等的混合潮。历年平均高 潮水位(按珠江基准面计)升 0.76 米,历年平均低潮水位降-0.95 米;历史最高水 位 2.74 米(1983 年 9 月 9 日) ,历史最低水位-1.9 米(1979 年 8 月 2 日) 。 太平河(内港)水域面积 325 万平方米,河面宽 200―250 米,航道宽 30―100 米。 自 1971 年东引工程在镇口拦堤建闸蓄东江淡水,冲刷能力减弱,河床越来越浅, 沙角附近入口处最低水位时水深仅 2.5 米,蛇头湾入口处最低水位时仅 1.3 米,目 前只能通行 500 吨以下船只。 外港线从香港到广州的航道上,沙角―威远岛―大虎岛区域主航道最深可达 27 米。 威远岛南面靠近海上主航道处水深有 10―12 米,可停泊 3―5 万吨级远洋货轮,附 近海面龙穴岛一带有宽广的水域可供外来货轮回旋及临时抛锚,是建设港口码头的 理想地点。5.2 建设条件分析 5.2.1工程地质概况(1) 地质构造状况 虎门地区的地质构造比较复杂, 但目前尚没有地质普查资料。 根据历年大小工程 (包 括水、电、建筑、码头等)钻探资料分析,大致可分为: ? ? ? ? ? ? 淤泥软土层:一般在 0―12 米左右; 黄土层(砂质粘土,粘质砂土) ;一般在 0―24 米左右; 蚝壳层:在运河附近有一条蚝壳带; 细砂层:一般在 10 米左右,厚度 0.3―0.8 米; 强风化层(大粒卵石和粗砂) ;一般在 24 米以上处; 花岗岩层:一般在 100 米左右处。城区规划范围内各地段,按工程地质划分可分为三种地带: ? 丘陵山地地带:5.3 用地规模预测 5.3.1预测依据本次规划用地规模预测主要考虑四方面因素:第一, 《虎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要求;第二,东莞市关于城市土地用途控制的相关规定;第三,虎2003 年 12 月这种地带高出最高潮水位,表土层为黄色砂质土和部分风化土,基岩层根据钻探水 质时的资料在 100 米左右深度为花岗岩层。一般表土层可作为六层以下建筑物的天 然基础。10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说明书门镇用地条件;第四,本次规划人口预测结论。注:现状总人口按 64.07 万人计。5.3.2土地利用规划相关规定按照 《虎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到 2010 年实际耕地保有量为 26677.4 亩 (1778.49 万平方米) , 基本农田 27370.4 亩 (1824.69 万平方米) ; 建设用地总规模为
亩(合 7390.9 万平方米) 。 2005 年近期规划主要根据比较落实的项目及其进度情况安排用地。2010 年用地规 模主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以本次人口规模预测作校核,城市建设用地增量 不宜突破 712.06 万平方米。远期规划主要根据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用地潜力确定。为掌握虎门用地发展条件,本次规划对虎门镇域内的所有用地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如下表:虎门镇域用地统计表 序号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万 平方米) 4.91 .51 506.83 0.98 50.00 占镇域总用地 比重(%) 25.1 21.9 土地利用方 式 √ ○ ○ √ √ ○ ○ △1山 水 其体 域5.3.3土地存量分析根据虎门农村和镇区连片建设、以城市型用地为主的特点,现状用地统计将城镇与 农村建设用地统一计算。现状城乡建设用地统计情况如下表。注:2 3 4 5水塘 水库 中 河流 海域 农 田 城乡建设用地 镇域总用地面积28.3 24.7 100.0△―可以部分改造√--永久保留○―可以部分占用虎门镇现状城乡建设用地统计表 序 号 1 2 R C C1 其 C2 C3 C4 中 C5 C7 3 4 5 6 7 8 9 合 M W T S U G D 计 居住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行政办公用地 商业金融业用地 文化娱乐用地 体育用地 医疗卫生用地 文物古迹用地 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绿 地 用地代码 用地性质 用地面积 (万 m ) .1 38.0 113.1 22.6 4.3 27.3 9.8 .6 164.4 271.5 28.9 304.9 239.8 .3 0.2 2.6 4.2 0.5 4.8 3.7 68.9 38.2 0.3 3.7 6.2 0.7 6.9 5.4 10011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 年 12 月2人均用地 (m /人) 23.3 3.42占总用地 比例(%) 33.8 4.9由表可见,虎门镇域内 178.5 平方公里用地中,在不考虑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填海造 地的前提下,仅有 60.83 平方公里可作为新增城镇建设用地,即上表中水塘和农田 用地之和。加上现状城乡建设用地,则适宜作为城镇建设的总用地规模为 94.5 平 方公里。但是,出于生态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需要,必须保留部分水塘和农田, 94.5 平方公里土地不能全部作为城镇建设用地。 按照东莞市“4+4+2”的城乡土地开发要求,即 40%为不可建设用地,40%是城乡建 设用地,另外 20%是为大型基础设施保留的弹性用地。那么虎门全镇域内可用于开 发建设的用地是:175*(40-60%)=70-105 平方公里。除去 44.08 平方公里建成区 用地,虎门镇域内约有 26-61 平方公里用地可进行开发建设。取中间值 43.5,则从 现在开始至 2020 年,虎门镇平均每年可新增城镇建设用地 2.4 平方公里。 因此,虎门未来的发展门槛在空间不足上。虎门的建设必须十分珍惜和节约土地。 在开发建设上应以提高土地经济效益为前提,切忌低水平开发建设带来的浪费和过 度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必须从更大的区域范围,或从现有土地经济 效益的提高方面解决。5.3.4结论根据上述分析,结合人口预测结论,确定各阶段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特殊用地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说明书2005 年:5200.9 万平方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 77.6 平方米。 2010 年:7300.0 万平方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 91.3 平方米。 2020 年:7818.2 万平方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 92.0 平方米。(2) 空间资源重新整合 本次规划对虎门的城乡空间进行重新梳理和整合,充分发掘用地潜力,优化城乡用 地布局结构,打破传统以村为单位,各自为政的布局形式,使各项功能布局更加合 理。 (3) 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本次规划在保护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基础上,划定控制开发的范围,保障重要战 略空间资源不被破坏。5.4 城乡空间协调发展战略 5.4.1规划指导思想(1) 整体性 根据虎门遍地开花的建设现状和珠江东岸的发展趋势,本次规划将虎门全镇作为整 体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协调各项功能的空间 布局,使全镇形成协调发展的格局。 (2) 拓展性 本次规划从大区域空间与职能整合、 空间发展水平提高的角度出发, 构筑 “大虎门” 发展框架,为东莞西部经济发展带的功能提升打下基础。 (3) 可持续性 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出发,保持必要的生态环境空间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资源,使综合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4) 可操作性 充分考虑现实基础和各方面利益要求,以及制度因素,做到既适度超前,又经济合 理,便于操作。6. 空间布局规划6.1 规划结构与形态 6.1.1空间布局模式(1) “生长型结构” 在交通网络构筑、 用地布局规划方面, 预留向东南、 北部和西北部拓展空间的可能, 为未来珠江东岸的协调发展,为该地区能够发挥更大作用打下基础。 (2) “网络状绿色组团结构” 改变现状“树叶状”的零散布局模式,在全镇形成网络状布局结构。强化沿快速交 通走廊和山体的绿化带建设,形成被绿环包围的 5 个城市建设组团。各组团职能明 确,环境美好。5.4.2空间发展战略(1) 强化区域协调发展 本次规划首先研究虎门在大区域中的定位;其次,把虎门与周边城镇纳到一起进行 规划研究,在道路系统、空间形态、用地布局衔接、资源共同利用、生态环境保护 等方面进行规划衔接。6.1.2空间布局规划虎门西部、南部面向广阔的珠江口,东部、北部依山,自然条件极为优越。 本次规划利用东部和北部的大岭山林场和虎门林场作为虎门的绿色屏障,形成“一 城、二环,三轴,四中心、五片区、六大板块” 。 规划在虎门东南、北部和西北部预留空间拓展的通道,与长安、厚街、沙田、大岭2003 年 12 月12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说明书山等周边城镇保持道路、用地的衔接。在沙角滨海地区保留填海造地的条件,并预 留道路引入用地。 (1) 一城 即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布局思想,将虎门作为一个完整的中等城市进行规划,在 城市建设、管理上形成全镇一盘棋的发展格局,摒弃目前城乡分野的不利局面。围 绕着“一城”的建设,有重点、集约化地发展,提高城镇建设、经营管理水平,保 护好生态、人文资源,增强虎门的整体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2) 二环 充分利用山体、水库、林地和生态保留地,结合高速公路、河流的绿化隔离带,在 城市外围构筑两道环状绿色屏障:第一道绿环为环绕现镇区的绿带,由凤凰山、广 深高速公路绿化带、深珠高速公路绿化带、太平河沿岸绿化带和滨水空间构成;第 二道绿环为环绕全镇的绿带,由虎门镇与相邻镇之间的绿化隔离带构成,东北部有 铜鼓岭和坳垅山作天然生态屏障, 西部有珠江与对岸相隔, 构成城市的 “环城绿带” 。 (3) 三轴 即沿老 107 国道带状城市发展轴,虎门大道新城市中心拓展轴,和太平河两岸滨水 景观轴。第一条轴线是沟通长安、厚街、沙田各镇,上达莞城、下通深圳特区的巨 型带状城市的空间拓展轴;第二条轴是沟通山、海、城的文化、生态、景观轴,是 虎门走向未来的标志,体现虎门的历史、现在与未来;第三条轴是体现虎门南国滨 水城市特色的水上风光轴,从南到北串联起港口、滩涂湿地公园、太平河两岸休闲 娱乐区、鸦片战争纪念馆,最后连接到白沙和沙田新区。三条轴线构成未来虎门重 要的产业走廊和景观走廊,是虎门城市经营的重点地带。 (4) 四中心 沿虎门大道城市主轴,形成商贸中心、旅游文化中心、传统购物中心、行政管理中 心。行政中心、商业中心、体育中心、博物馆、会展中心、大剧院、轻轨站、客运 码头、旅游接待中心等城市重要设施都将在这四个中心中得到安排,真正体现和强 化虎门在东莞西部中心的地位。 (5) 五片区北、中五大片。规划针对不同片区的区位条件、特点、发展潜力,进行布局安排, 并提出各片区规划建设的指导原则,划定非建设区。 (6) 六大板块 包括商贸物流(现代物流) 、加工制造业、港口、文化旅游、行政管理和生态等六 大职能板块,在五个片区中协调布局。6.2 建设用地规划 6.2.1中心区(1) 布局规划 考虑到虎门市场经济发展活跃,商业金融、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完全由市场 运作,因此本次规划采取划定中心区的做法,在中心区中对主要用地内容提出构成 比例的控制要求。 虎门的中心区包括 2 级, 即镇中心区和组团级中心。 镇中心区是全镇的商贸、 文化、 公共服务和管理中心,兼有珠江东岸区域性服务中心的职能。 中心区指沿虎门大道两侧各 1-2 个街区的用地范围,以及沿太平河两岸核心地带, 是东莞市西部的商贸中心和虎门的行政管理中心、全镇的商业服务中心。 组团级中心规划在南栅、威远岛和白沙三个片区内。组团级中心主要就近服务于该 片区的居民、职工和企业。 另外,本次规划还在南栅、威远岛和白沙安排了组团级商业服务中心,组团级中心 主要就近服务于该片区的居民、职工和企业。 中心区具体范围详见《用地布局规划图》 。 (2) 中心区用地构成 为保障中心区的主体功能,规定中心区可兼容的用地类型为: ? 国标用地分类标准中规定的公共设施用地中的所有用地类型; 公共绿地、道路、广场、停车场、公交站场、轨道交通设施用地;根据自然地界物和高速公路等的切割,以及现有村镇的建设基础,按照组团式城市 进行布局,使村镇建设相对集中,相关产业发展相对集中。规划划分为东、南、西、1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 年 12 月?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以管理、公共服务功能为主的市政设施,和小型市政设施用地; 适当的居住和公寓用地。区, 批发功能逐步向规划商贸城、 物流中心和外围地区转移。 规划镇中心区以商贸、 金融、信息服务、旅馆业等为主,发展现代城市服务业,辐射珠三角东岸周边城镇。 组团级中心安排居住区级配套商业、文化娱乐设施用地。 本次规划充分考虑市场化运作下的弹性,除了在东部新区中指定大型的医院、博物 馆、图书馆用地,沿东引河西岸的大剧院用地及与旅游业结合的文化设施用地外, 其它的文化娱乐设施用地结合各级别的中心区统一考虑,不再作用地细分。 (3) 医疗卫生设施用地在中心区内,要求用地构成按如下比例:公共设施、市政设施用地占 50%,居住用 地不超过 15%,绿地占 10%,其余 25%用地作为道路交通设施及停车场用地。虎门总体规划中心区用地统计表 用地代码 1 2 其 中 R C C1 C2 C3 C4 C5 3 4 5 6 其 中 T S U G G1 G2 用地性质 居住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行政办公用地 商业金融用地 文化娱乐用地 体育用地 医疗卫生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绿地 公共绿地 防护绿地 用地面积 2 (万 m ) 60.0 313.0 22.9 226.8 22.2 31.8 9.3 3.5 146.3 3.8 97.3 70.1 27.2 623.9 100.0 0.6 23.5 0.6 15.6 比 例 (%) 9.6 50.2在新规划地区设置大型医疗卫生设施用地 3 处,用于建设专业医院和综合医院。规 划医疗卫生用地总面积达到 33.3 万平方米。 (4) 体育设施用地 规划安排体育设施用地 5 处,总用地 76.0 万平方米。其中大型体育中心用地(10 万平方米以上)3 处,分别设于原镇中心北部、东部新区、南部新区内。小型体育 设施用地两处,其中原镇中心南部为新建体育设施,原大宁管理区中为原有设施。 其他公共绿地、游赏绿地内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游泳池、运动场等体育设施。 (5) 教育科研用地 考虑到虎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产业提升及职业技术培训的需要,在东部新区内规划 集中的教育科研用地,发展职业培训和成人教育,提高职工和市民的文化素质,为 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中心区总用地6.2.2公共设施用地本次规划公共设施总用地为 788.3 万平方米,占城市建设用地 10.1%。 (1) 行政办公用地 本次规划新的行政中心区包括两部分: 一处位于虎门大道西北端, 东部城市新区内; 一处位于虎门公园两侧,结合现有行政办公设施设置,作为近期办公用地不足的补 充。 (2) 商业金融业、文化娱乐设施用地 规划远期将现有富民、黄河等批发市场区改造为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商业、休闲娱乐6.2.3工业用地配合虎门管理体制的改革,对现状工业用地进行重新整合,形成集中的工业组团, 摆脱村级单位各自为政的工业发展现状。新增工业用地大部分都安排进入工业组 团,与新的发展要求及环境保护相抵触的工业项目逐步转变使用性质直至取消,从 根本上改变虎门工业用地遍地开花、秩序混乱、到处污染的局面。 集中工业组团主要安排在以下几个地区: ? ? 白沙、新联、镇口地区; 大宁、居岐地区;14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3 年 12 月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怀德地区; 沙角、路东地区。6.2.5旅游设施用地结合虎门镇的名胜古迹、威远岛的自然风光,和规划生态绿地、郊野游赏绿地,规 划部分旅游设施用地。 (1) 在保护好文物古迹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海战纪念馆、虎门炮台、虎门销烟池 等现有旅游设施,在其周边布置相应配套设施用地,提高服务水平,强化其 旅游职能。 (2) 在威远岛南部,结合大型郊野游赏绿地和主题公园的建设,以及滨水地带的 开发,规划滨水旅游设施用地,形成珠江口的旅游度假基地。 (3) 在芦花坑水库和德隆围地区,结合郊野游赏绿地,建设郊野公园,形成以观 光、休闲、运动、度假为主题的旅游区,服务珠三角地区。其中沙角―路东工业组团应结合港口的建设,统一规划,协调发展。 工业项目的选择必须遵循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协调布局,严禁有污染的项目对居 住区和旅游区、生态保护区造成干扰和破坏。 规划工业用地 1756.2 万平方米,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22.5%。6.2.4居住用地居住用地规划主要分成两部分:旧居住区改造和新型居住区建设。 (1) 旧居住区改造 主要指历史上虎门老城及原有农村管理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居住区,对其逐步进 行改造和提高,重点增加社区公共设施、公共绿地、道路、停车场、市政配套设施、 严格限制随意插建、乱建住宅。 (2) 新居住区建设 主要集中在东部新区和南部地区。未来城市功能向这两个地区的转移,将带来大量 的就业和居住人口。 新区内的居住小区应相对集中设置, 便于配套公共设施的安排, 并形成相对完整的居住环境。 各居住片区应根据居住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配套相应的服务设施,主要包括中小 学、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公共绿地及广场、商业网点、停车场、环境卫生设施等 市政公用设施。新型居住区内绿地率不低于 35%。考虑到虎门现状务工人员在流动 人口中所占比例很大,而务工人员携眷系数较低,因此在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中, 中小学、幼儿园用地按照国标标准,按照 80%的系数折减安排。其他设施按照国家 和广东省、东莞市的有关标准严格执行。 本次规划居住用地 2271.1 万平方米, 按规划人口 85 万人计算, 人均居住用地为 26.7 平方米,占总规划用地的 29.0%。6.3 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见附表 37. 分片区规划建设导则7.1 总则城市东、南、西、北、中五片区由于城市建设基础和环境不同,发展条件差异较大, 目前的管理主体又多。为保障各片区协调发展,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有必要对 各片区的职能、发展目标、建设要点进行统一的规划引导和控制,以指导下一层次 的规划和建设行为。7.2 中心片区 7.2.1概述中心片区指凤凰山以南、 广深高速公路以西、 太平河以东、 深珠高速公路以北地区。 本区是目前虎门镇政府、服装批发市场和商贸中心所在地,虎门镇区内主要的集中 居住地,东引运河从中穿过。本地区有条件建设成为居住、商贸、行政中心。15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3 年 12 月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说明书7.2.2职能行政管理、商贸、商品批发、服务、主要居住组团。公路、经过本区,此外,还将有沿海高速公路经过,交通条件得天独厚,有条件发 展成为珠三角地区重要的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区。7.3.1职能 7.2.3目标(1) 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2) 保持商业持久繁荣;巩固和提高虎门“珠三角”商贸重镇的地位; (3) 加强与外界及周边片区的交通联系; (4) 改善内部交通环境; (5) 突出文化品位,建设文化城市。 (6) 在旧城改造中增加绿化、广场等开敞空间。 充分利用河岸、山体进行绿化美化:在太平河、东引河沿岸拆除影响滨河景观的建 筑,形成小型滨河公园;大人山、凤凰山等山体规划为公园或郊区公园,严禁乱挖 乱建,沿路地带拆除有碍景观的建构筑物,使山体景观得到展露。 (1) 创造生态、舒适的旅游休闲环境。 (2) 保护和挖掘历史文化遗产,保持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景观。 (3) 加强同镇区的交通联系。 面向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面向珠三角地区的历史文化、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区,以及低密度住宅区。7.3.2目标7.3.3措施(1) 保护威远、鹅夷等古炮台遗址及其周围环境,强化历史教育题材和军事旅游 题材。7.2.4措施(2) 保护山体、植被,严禁随意开山炸石,恢复被破坏的山体和植被。 (1) 控制老村的发展,建议开展老村普查,确定既有特色,又较完整的街区作为 历史街区加以保留,其他有保护价值的老宅区待条件成熟可逐步改造。 (2) 居住区应保持适宜的建设密度;按照城市标准进行设施配套。 (3) 为批发市场商业区发展保留必要的配套服务设施用地,支持商贸功能的提 升。 (4) 实行退二进三,现状工业逐渐改造为生活用地或公共设施用地。 (5) 增加与镇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通道;提高支路密度,完善片区内部 交通系统,预留广深城际铁路走线用地和站场用地。 (3) 严格控制建筑高度与建筑密度。南部沿珠江入海口规划为以生态景观为特色 的主题公园和海滨公园。北部进行适当的低密度住宅、度假村开发,促进区 域经济增长。 (4) 将太平河西岸规划为以文化旅游、服务、餐饮等为主的特色滨水文化休闲娱 乐区,与镇中心区形成夹江发展态势。 (5) 配合虎门大道威远岛段的建设,加强与外界的交通联系,体现山、海相连的 城市特色。7.4 东部片区东部片区指位于广深高速公路以东的地区,目前虎门开发建设最好的村级工业组团 (龙眼)和现状保存最好的成规模老村(怀德)均位于本区。片区东北部群山环绕,7.3 西部片区西部片区即威远岛;威远岛西南滨珠江口,东北为太平河所环绕,中部青山耸立, 山海风光秀丽。岛上有威远炮台、鸦片战争海战博物馆、鹅夷炮台等历史遗迹。威 远岛一直以来控制较好,城镇面貌较为整齐,开发建设量较低。未来除广深珠高速16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 年 12 月拥有白坑水库、芦花坑水库等较丰富的自然和生态景观。该地区开发建设量较小, 生态环境良好。因此本区适宜发展商业金融业、旅游度假和生态观光业和无污染加 工工业。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说明书7.4.1职能东部片区是东莞市域西部的服务和管理中心,以商贸、服务、行政管理、生态旅游 观光度假为主,适当发展部分一、二类工业。7.5.1职能以港口、物流、加工工业为主,安排片区商业服务中心。7.5.2目标 7.4.2目标(1) 建设成为虎门新兴港口、物流、工业组团。 (1) 形成珠江东岸发展新极核,重构城市新格局。 (2) 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塑造人与生态和谐共生的新城区。 (3) 加强对外交通联系,改善内部交通秩序。 (2) 重新整合空间资源,形成生态良好、功能明确的生产生活区和休闲观光区。7.5.3措施(1) 整合空间资源,使生产用地、生活用地适当集中,形态完整。 (2) 控制老村的发展, 适当的时候加以改造; 新居住区建设保持适宜的建设密度; 新居民点按照城市标准配套建设。 (3) 在南栅沿太沙路规划区域次中心。在深珠高速公路与广深高速公路交叉口南 部规划物流中心。 (4) 按照规划预留沿海高速公路、疏港路通道,保持与长安镇之间的路网衔接。 (5) 加强内部交通系统,打通向北、向东通道,改善对外交通条件。预留沿海高 速公路通道和互通式立交桥用地。 (6) 在沙角西部规划港口预留用地。 (7) 保留部分沿海、沿河的鱼塘和农田,进行环境整治,形成环镇绿带,并可作 为生态观光区。利用高压走廊作为绿化隔离带,保护所有植被良好的山体和 林地,作为城市公园或生态绿地。7.4.3措施(1) 将生产用地、生活用地、中心区用地分类集中设置。改造、整合原有农村住 宅用地,成片集中建设、配套相应服务设施。 (2) 虎门大道沿线中心区范围内,主要以公共建筑和景观建设为主,严禁安排工 业项目。 (3) 新建居住区应保持适度的建设密度。改变农村宅基地的建设模式,按城市居 住区规划要求进行配套。 (4) 整合现有工业用地布局,保留发展空间,新增工业用地严禁引入限制性产业 与禁止性项目。 (5) 预留广深城际铁路和市域轨道交通通道和设施用地。 (6) 保留植被良好、形态完整的山体,规划为公园或郊野游赏绿地。山前地带规 划为郊野游赏绿地和以农田、池塘为主的生态绿地,形成郊野公园和旅游休 闲度假区。7.6 北部片区北部片区位于广深高速公路以西、凤凰山以北地区。该片区与虎门镇的其他管理区 相对比较独立。本区位于中心区北部,有省道 256 线经过,西部尚有部分土地未开 发。始建于明代的逆水流龟村堡位于白沙村内,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5 南部片区指深珠高速公路以南地区,拥有大量较为平整开发量较少的土地。规划沿海高速公 路从本区中部穿过并留有出口,沙角电厂位于本区南部;传统上虎门南部片区的居 住和商贸中心位于南栅村附近。本区西、南临珠江口,中有规划的沿海高速公路穿 过,交通优势明显,具有发展港区、临港工业、物流的良好条件。7.6.1职能加工工业、中心区发展备用地。17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3 年 12 月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说明书7.6.2目标(1) 建设环境优美、产业层次较高的工业组团。 (2) 保障虎门向西、向北的联系通道,在用地上与周边镇有机衔接。8.1.2问题(1) 自然绿地景观资源破坏严重; (2) 特色地形地貌未被充分利用; (3) 镇内公共绿地分布不均衡。 (1) 工业用地在东部适当集中,形成规模开发。严禁引入限制性产业与禁止性项 目。 (2) 新建居住区适当集中,对老村进行逐步改造。建设北部生活服务中心,为该 区提供便利的生活配套服务。 (3) 保护逆水流龟村堡,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开发建设成传统民俗旅游景点。 (4) 规划道路与厚街、沙田方向有机衔接。注重片区内现状路网与城市主干道的 衔接,加强虎门向西、向北的联系。 (5) 严禁在凤凰山脚下进行新的开发建设,保护山体和植被。在北部规划保留与 厚街镇之间的绿化隔离带,预留广深城际铁路和市域轨道交通走线用地。7.6.3措施8.2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8.2.1绿地景观格局规划结构创造的“两环、三轴、四中心” ,形成虎门“山水环抱” 、 “山、海、城一 体”的绿地、景观基本格局。8.2.2环城绿带规划(1) 原则 根据《广东省环城绿带规划指引》规定,结合虎门边缘地区的地形地貌,规划环城 绿带。按照“指引”的规定,该环城绿带规划的原则为“持久性、整体性、开敞性 和公平性” 。 (2) 基本形态 虎门镇域东部、北部有铜鼓岭和坳垅山(现为虎门林场和大岭山林场) ,山体植被 良好,是虎门东、北部天然绿色屏障。虎门镇与长安镇之间有五点梅水库、横圳水 库、界河,以及大宁村南部的山体相隔;与沙田镇之间有银河、太平河相隔;与厚 街镇在发展空间上尚有较大面积的农业生产用地相隔;西部有珠江与对岸的番禺市 相隔。镇域边缘多山体、水库、林地、滩涂、水塘和农田,且基本保持着自然形态, 构成了天然的绿色生态屏障。 基于此,规划虎门的环城绿带为“环绕状” 。 (3) 土地利用模式 环城绿带内的自然山体、果园、林地、湿地(包括滩涂、河道、鱼塘、农田等) , 必须加以妥善保护, 并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 环城绿带内绿地率应达到 75% 以上;空地率控制在 92%以上,开发建设用地控制在 8%以下,用地安排在详细规划 中具体落实。2003 年 12 月8.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8.1 现状与问题 8.1.1现状虎门境内植被良好的山体众多,水塘密布,沿海滩涂岸线长,东部和北部还有五点 梅水库、芦花坑水库、横圳水库、鲫鱼岗水库、白坑水库、百足地水库等,构成了 天然的绿化、景观基础。 现状虎门镇区内有虎门公园、执信公园、大人山公园等。镇域内高压线网密布,还 有两条高速公路经过,因此防护绿地较多。现状虎门绿地面积 304.9 万平方米。 在农村管理区,比较大的村都建设有中心绿地公园,但规模普遍较小。18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说明书?芦花坑水库地区、德隆围地区和威远岛南部,自然风光优美,池塘密布,规划 为郊野游赏绿地。绿地内划定少量滨水、靠山用地进行低密度建设,作为旅游 度假、游览观光服务基地和低密度住宅小区。 南部与长安镇交界地带环城绿地内规划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各一处,滨水 地带保留滨河绿地。 与长安、厚街交界地带绿带内的现状工厂、农村住宅,在不影响绿带整体连续 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加以保留。远期,建筑质量好的调整为旅游度假设施; 建筑质量差的加以拆除,恢复为原貌绿地。8.2.3公共绿地规划本次规划除保留原有公园外,在各片区内均按照统一布局规划城市公园绿地。 (1) 公园绿地 配合山体、池塘的保护和整治,在城市重点地段、居住区、工业组团内布置城市公 园和居住区公园。 公园绿地内可兼容体育运动场地、 儿童游戏场地、 小型文化设施、 游乐设施。 (2) 街头绿地???北部与沙田镇交界地带配合河道整治,规划为生态绿地、高压走廊防护绿地和 滨河绿地,形成滨河游览观光带。 保留部分农、林业生产用地,作为生态绿地加以保留。虎门大道、规划 3 号路两侧各规划宽度 20 米的沿街绿带。主要道路交叉口渠化岛 设计中应规划街头绿地。 (3) 滨河绿地?(4) 用地规模与范围 太平河、东引河、大沙河等主要河道两侧规划绿带宽度不小于 10 米。威远岛南部 规划环城绿带面积 54.73 平方公里,按照规划人口 85 万人计,人均绿地面积 64.39 平方米。环城绿带规划范围见《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 。 (5) 主要控制指标 环城绿带内规划城镇建设用地 205.43 万平方米,占环城绿带总面积的 3.8%。环城绿带内规划建设用地一览表 用地分类 一类住宅用地 二类住宅用地 商业设施用地 文化娱乐设施用地 疗养用地 教育科研用地 仓储用地 停车场用地 市政设施用地 总 计 用地量(万 m ) 67.15 36.01 16.55 15.02 14.35 3.54 1.23 4.13 48.03 205.432滨海地带规划为海滨郊野公园。滨河绿地内只能建设少量与风景游赏相关的设施和 构筑物,禁止建设其他无关设施。8.2.4防护绿地规划(1) 公路沿线 高速公路沿线保留总宽 140 米防护绿带(含路面宽度) ;沿 256 省道、环镇公路两 侧各规划 20 米宽防护绿带。 (2) 高压线走廊 沿 110kv、220kv、500kv 高压线两侧按相关规范要求,分别保留宽度不少于 15 米、 20 米、35 米的绿化隔离带。所有绿化隔离带内禁止进行任何开发建设。19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3 年 12 月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说明书9. 历史文化地区保护规划9.1 概述虎门现有在册的文物古迹共 8 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处,省级文物保 护单位 1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5 处,详见下表。虎门镇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级 别 文物单位 鸦片战争博物馆 (含林则徐纪念馆和炮 台) 海战博物馆 村头贝丘遗址 白沙逆水流龟村堡 蒋光鼐故居 朱执信纪念碑 白沙真人庙 金洲陈莲峰墓 位 置保护建议:在虎门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保护炮台遗址及周边环境的完整性。9.2.2海战博物馆海战博物馆坐落在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海口东岸的威远炮台旧址附近,是一座专题 性与遗址性相结合的博物馆。该馆背山面海,环境优美,占地面积 20.4 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 1 万平方米,由陈列大楼,宣誓广场、观海长堤等组成建筑纪念群体。 以鸦片战争古战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虎门炮台为依托,利用文物史料、向 人们展示当年中国人民抗击英国侵略的悲壮情景。9.2.3村头贝丘遗址村头贝丘是 3500 多年前人类聚居所在地,为广东至今发现的较大古遗址之一、研 究珠江三角洲早期青铜器文化的集中点,极具史学和地理科研价值。该遗址属海湾 类型贝丘遗址,面积 1 万平方米,已发掘 3373 平方米,出土石器、骨角器一千多 件;其陶器更以其显著特点成为珠三角地区文化陶器群的典型。贝丘遗址现已发掘 部分为广深高速公路通过,其余部分保留为果园。 保护建议:贝丘类遗址一般没有旅游开发意义,因此在贝丘遗址及其周边地区保持 生态绿地,保证遗址的完整性和考古价值。国家级镇口管理区 威远岛 村头管理区 白沙管理区 南栅管理区 虎门镇镇区 白沙管理区 金州管理区省级 市级9.2 文物古迹现状及保护建议 9.2.1鸦片战争博物馆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是一座专门收集、陈列、研究林则徐、鸦片战 争文物史料和保护有关文物遗址的纪念性和遗址性相结合的专题博物馆。目前,该 馆管理的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管理的面积 达 50 万平方米。 销烟池旧址是 1839 年为销毁英美鸦片而挖的,池有两个,据原记载:每个池纵横 十五丈余尺,池底平铺石板,池边栏桩钉板,前设一涵洞,后通一水沟,池岸周围 广树栅栏。现在馆区的两个销烟池是 1972 年在考古挖掘基础上初步复原的,它是 当年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历史见证。 虎门炮台旧址、沙角炮台、威远炮台、靖远炮台、镇远炮台、南山炮台、蛇头湾炮 台、鹅夷炮台都是十分重要的战争遗迹。9.2.4蒋光鼐故居蒋光鼐是抗日卫国的先锋将领,发动和指挥“一.二八凇沪抗战” ,调动了全国人 民的抗日情绪,在中华反侵略史上建立了不朽功勋。故居已于 1987 年全面修缮, 配置专人管理,至今保护良好。尚存的蒋母墓碑和光鲁亭也列入保护之列,前者完 好、后者瓦顶颓秃。 保护建议:建议修复光鲁亭,同时保护故居周围的民居环境。9.2.5朱执信纪念碑朱执信先生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家,长期追随孙中山开展革命运动而久负盛名。纪 念碑座落在虎门海军医院围墙内,1986 年经虎门镇政府清理、修复后,目前保护良 好。9.2.6白沙逆水流龟村堡该村堡是目前广东不可多得的明代城堡式村落,为龟形建筑布局,精巧雅致、用料20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3 年 12 月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说明书上乘。护堡河呈方形运流,与村堡风格统一、至今完好,极具文化意蕴和建筑特色。 现状护围河完好,外堤沿建有民居;护围城墙清晰、基本完好;大部屋舍自然性塌 毁或缺损;围内前排两间古屋已改建为楼房。 保护建议:修复破损的围墙,拆除前排的两栋楼房,恢复村堡的原状。在护围河外 开辟城市公共绿地,并把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10.1 现状分析 10.1.1 公路(1) 高速公路 虎门镇域内现共有 2 条高速公路,分别为广深高速公路和广深珠高速公路。两条高 速公路在虎门形成“T” 字交叉,公路断面均为双向 6 车道。9.2.7白沙真人庙该古庙原为纪念宋理宗时期隐士郭都所建,宋时塑像供庵、明代移建庙堂于此,八 十年代由村民集资修缮。当时未经文物管理部门监修,村民以瓷砖附墙,有损文物 原貌;但庙堂、门面保存完好。 保护建议:建议拆除村民自修部分,还文物原貌。 镇域内现有高速公路出入口 3 处,其中收费口 2 处,一处位于环岛立交,另一处位 于威远岛上。出口 1 处,位于小捷窖。目前,与高速公路的联系主要通过环岛立交 进行,其余 2 处为辅助出入口。 (2) 一般公路 虎门镇域内现有 2 条公路,分别是省道 256 线和省道 358 线(番太公路) ,其中省 道 256 线是旧 107 国道。目前新 107 国道走莞长线,从大岭山方向至深圳。107 国 道的改线为虎门的发展放宽了限制条件。 陈莲峰墓属原明墓。其孙陈益从越南冒险引进蕃薯种植于墓前,成为我国引种蕃薯 第一人。该墓地年久失修,现在已为荒冢,但是遗址的结构仍在。 保护建议:建议修复墓体,并在墓前重新种植番薯,展现历史原貌。 目前,省道 256 线的交通量较大,省道 358 线由于道路条件限制交通量不大。根据 2002 年 10 月底的实测流量数据显示,省道 256 线高峰小时标准车流量为 5880 辆, 客、货车比例基本相同;省道 358 线高峰小时标准车流量为 1490 辆,客、货车比 例为 1:3。 (3) 场站 虎门镇内现有公路场站 6 个,分别是长途客运总站、太平客运总站、太平长途客运 站、永安客运站、黄河客运站和北栅车站。现有场站主要以客运为主,兼有货物运 输。 近年虎门客、货运量均处于增长趋势,货运量的增长速度高于客运量的增长。虽一 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但货运的总量仍然无法与航运的总量相比,反映了公路运输 仍属于小运量运输方式,对于以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虎门而言,发展港口的航运业 显得十分必要。9.2.8金洲陈莲峰墓10.对外交通规划虎门位于珠三角洲的几何中心及广深交通走廊上,是广深、广深珠等多条高速公路 的交汇地,有着特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 但是,虎门现状交通发展明显滞后于它的经济社会发展,要建设有特色的现代化城 市,首先必须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交通体系,为出行者提供方便、快捷、经济、 舒适和安全的服务。10.1.2港口虎门港由麻涌港区、沙田港区、沙角港区和长安港区 4 个港区组成,沙角港区隶属21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3 年 12 月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说明书虎门镇。目前,沙角港区、沙田港区承担虎门港主要任务,沙角港区以集装箱为主, 沙田港区以散货为主。沙角港区有 4 个码头,分别为太平水运码头、港澳码头、宏 业货柜码头、沙角电厂专用码头。 根据虎门港提供的
年的客、货运量,沙角港区的客、货运量均出现了不 同程度的萎缩。据分析,港口的客、货量呈现低迷甚至负增长的状态,一方面与港 口本身的条件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虎门港在珠三角地区没有竞争优势的原因。 2001 年沙角港区的客、货运量分别是 26.8 万人和 137.5 万吨。内各大组团间的快速交通联系,一般为全封闭、全立交形式。 干线性主干道系统由省道 256 线和规划的南北大道―威远路(沙长路) 、进港一路、 连升路组成,主要承担虎门与周边各镇及港区间的交通联系,并对快速路上的交通 进行集散。 为了形成常虎高速公路与沙田港区的便捷联系,在大岭山林场,规划常虎高速公路 接出一条联络线,先与镇标环岛相接,再与番太公路相接,并设置收费口。 为了降低立交建设的工程难度,规划沿海高速公路在威远岛内的线形由原来的从山 谷中穿过,改为由现状威远岛上的收费口经过。同时,为了保护威远岛的自然生态 环境,避免过境交通在岛内直接穿行,规划将沙长路分为南北大道和威远路两段, 两条道路中间通过虎门西大道使其相连。与此同时,规划威远路跨太平水道的桥梁 与沿海高速公路桥梁建为一体,形成双层跨河桥,上层为高速公路、下层为城市道 路。 规划调整镇域内局部绕城路线型。向北经过白沙镇与厚街镇道路连接,向东与长安10.1.3航空与铁路(1) 航空 虎门镇周边有大型机场 3 个,分别为深圳机场、广州机场和珠海机场,距虎门分别 为 35 公里、85 公里和 125 公里。目前,虎门与深圳机场联系较为方便,是虎门借 助外来机场的第一选择。 (2) 铁路 虎门镇域内采用的铁路运输比例很小,少量铁路运输通过京广铁路与京九铁路交汇 的常平转运,常平镇距虎门 45 公里。镇道路连结。 与长安镇联系干路:规划新安路连振安二路,威远路接振安一路。 与厚街镇联系干路:规划绕城路接博文路,连升路接厚街规划路。10.2 对外交通规划 10.2.1 公路(1) 公路 根据《东莞市城市交通发展政策纲要及干线路网规划》和《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 及《长安镇总体规划》 、 《厚街镇总体规划》 《沙田镇总体规划》 ,结合本次虎门总体 规划调整,规划虎门对外干路网与东莞市域规划路网相一致,即由高速公路、城市 快速路、干线性主干道三部分组成。 高速公路系统由既有的广深、广深珠高速公路和规划的沿海、常虎高速公路及 7 个 立交组成,主要解决虎门与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间的交通联系,交通成分为过 境交通和部分对外交通。 城市快速系统由规划的绕城路和番太路组成,主要承担虎门与东莞中心城以及区域22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 年 12 月与沙田镇联系干路:规划南北大道接沙田规划路,白沙二十八号路接沙田规划路。 规划近期保留省道 256 线,远期改为城市道路。规划绕城路与厚街、长安相接,形 成省道 256 线的分流干路,逐渐替代省道 256 线的交通功能。虎门对外干路规划一览表 等 级 干 路 名 称 广深高速公路 广深珠高速路 常虎高速公路 沿海高速公路 绕城路 番太路 省道 256 线 南北大道―威远路(沙长路) 进港一路 红线(m) 50 50 50 50 60 60 60 60 50 绿化控制带(m) 2×50 2×50 2×50 2×50 2×30 2×30 2×10 2×10 2×10高速公路快速路 干线主干路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说明书连升路 60 2×1010.2.3轨道交通线网根据《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珠三角地区的城际轨道线共分 为 4 个等级,分别为近郊线、城际线、城际快线和直达特快线。根据目前计划,经 过虎门的轨道线有 2 条,并在虎门交汇。为了支持虎门空间结构调整,充分发挥虎 门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作用,规划提出南、北、中 3 个轨道线方案供专业部门选线 时参考: 南方案:两条线在博涌东侧交汇,从城市中心区经过,在商贸城设站。规划要求轨 道线经过城市建设密集区时走地下。(2) 场站 规划在镇区设置 4 处长途汽车站,占地 6.0 万平方米。原长途客运总站、太平客运 总站、黄河客运站整合为太平客运站,保留原北栅汽车站和永安汽车站,在商贸城 附近新增 1 处商贸城客运站。规划长途汽车站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车站名称 商贸城客运站 太平客运站 北栅汽车站 永安汽车站 占地面积 2 (万 m ) 2 1 1 2 服 务 功 能承担省内和周边各镇长、短途客运 承担省内和周边各镇长、短途客运 承担省内和周边各镇长、短途客货运 承担省内和周边各镇长、短途客货运北方案:两条线在大岭山林场山脚下交汇,从城市边缘经过,轨道站设在虎门大道 中轴线北端。 中方案:两条线在富马工业组团北侧交汇,从虎门东部新区经过,轨道站设在虎门 大道与富马路交叉口附近。 如果两条轨道线都是城际快线,北方案较适宜;如果其中一条是城际线,另一条是 近郊线,南方案较适宜;如果其中一条是城际快线,另一条是近郊线,中方案较适 宜;根据目前情况了解,选南和北方案的可能性比较大,三个方案均要求在虎门设 立中转枢纽站。 城际轨道站是未来人车的集散地,周边土地升值潜力巨大。为适应未来商贸、接驳 换乘等要求,规划要求预留足够的轨道交通设施配套用地。 据了解,东莞市轨道干线规划也在进行之中,规划建议市轨道干线应尽量安排在靠 近连升路和虎门大道上。10.2.2港口虎门港包括五个港区,分别为麻涌港区、沙田港区、沙角港区、长安港区和内河港 区。沙角港区在虎门镇辖区范围之内。 虎门港是珠三角港口群的组成部分,是广州和深圳等国家主枢纽港的延伸和补充, 是广东省地方重要港口。根据《东莞市虎门港总体布局规划》 ,近期虎门港以工业 港和贸易港为主,结合发展建设专用泊位、渔业泊位和客运泊位,远期以临海城市 的发展和工业发展为基础,建立以集装箱枢纽为发展方向的现代化港口。 在《东莞市虎门港总体布局规划》中,沙角港区主要由太平河口作业区组成,蛇口 湾电厂油码头和水泥码头近期不作规模扩充。太平河口作业区规划为多功能综合港 区,规划建成 6 个杂货泊位,其中 3 万吨级泊位 2 个,2 万吨级泊位 4 个,占地约 70 万平方米。 为了保护威远岛的生态环境,规划建议远期搬迁蛇口湾电厂油码头和水泥码头,规 划保留新湾渔业码头用地,与此同时,在威远岛上预留 15 万平方米新港澳客运码 头备用地,在沙角电厂码头东侧预留 270 万平方米的货运码头备用地。 为了解决沙角港区和港区备用地的交通集散问题,规划在南部片区建进港一路和进 港二路,加强与周边港区、高速公路以及常平铁路枢纽的联系。10.2.4民航和铁路虎门周边有深圳、广州、珠海三大机场和常平铁路枢纽,虎门应通过广深、广深珠 和规划的常虎高速公路,充分利用周边的交通资源,提高其综合运输的能力。2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3 年 12 月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说明书1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干路网,但次干路和支路稀疏,致使干道交通压力过大。 镇标环岛、虎门环岛作为重要的交通节点,由于连接过多的道路,造成交通流向复 杂、冲突增加,影响了内外交通的畅通。 跨江桥仅有一座威远桥,跨江设施的不足,影响了威远岛的发展。 镇区路网中,人民路和港口路的交通量较大,公交车比例也最高,说明这两条道路 交通地位十分重要。 摩托车比例高的路段为威远桥。岛内区位和公交线路少,是造成岛内居民依靠摩托 车出行的主要原因。 通过道路饱和度分析,人民路和威远桥的饱和度均大于 1.0,交通压力明显高于其 它道路,说明跨河桥通行能力的不足已成为进出威远岛的瓶颈。 现状道路一览表见附表 1。11.1 现状分析 11.1.1 现状虎门现状道路网是沿省道 256 线呈树叶状结构。现有港口路、太沙路、连升路、人 民路、金龙路等 35 条主要道路,道路总长 85 公里,道路网密度为 1.9 公里/平方 公里,人均道路面积为 4 平方米。 镇区与对外公路接口有 5 处,其中,与省道 256 线接口有 2 处,与广深珠高速公路 和广深高速公路接口有 3 处。据调查,省道 256 线日高峰小时标准车流量为 5880 辆,镇区拥挤道路主要是在省道 256 线、人民路和港口路上,最拥挤交叉口是镇标 环岛。 近十年来,虎门镇机动车发展迅猛,截止 2002 年 8 月,有机动车 90263 辆。其中, 大型车 3283 辆, 增长率为 12.9%; 小型车 16233 辆, 增长率为 24.2%, 摩托车 70193 辆,增长率为 35.5%。虽然机动车发展速度很快,但由于基数小,数量上的增长并 不很快,但随着小汽车进入家庭的到来,机动车的数量将会进一步增长。 虎门现状公交水平较低,运营以长途为主,公交出行所占比重很小,仅为 5.3%,场 站设施和客运市场相对比较薄弱。目前,主要的公交线路都是以与莞城和各镇之间 联系为主,镇内各村间的公交线路几乎没有,镇区摩托车的出行较大。 虎门是东莞市的重镇,其交通结构与东莞市居民出行结构基本相同。个体交通,即 摩托车、私人小汽车所占比重过高,为 51.2%,公共交通所占比重较小,仅为 5.3%。11.2 规划目标与原则 11.2.1 规划目标建立适合虎门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交通体系,形成具有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城 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以及城市支路的完善的道路网络。 明确各种道路功能,整合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关系,使过境交通、对外交通以及城市 内部交通各行其道,减少相互干扰。 完善路网布局,提高城市通达性,实现城市各片区以及港区,客运枢纽、物流中心 与高等级的公路网络密切联系。11.1.2问题分析十多年来,虎门沿路开发非常普遍,延续了广东发展初期“修路、卖地、建厂”的 模式,造成对外交通与内部交通,客货运交通混杂的局面。 “树叶状”道路结构, 影响了车辆的行驶和居民的出行。 现状路网因受高速公路和省道严重分割,缺乏东西向干道,路两侧交通联系十分不 便。 镇中心干路条件稍好,初步形成了以港口路、太沙路、金龙路和人民路为基本骨架24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 年 12 月11.2.2规划原则注重与国家及区域道路网规划的协调。城市路网规划必须与周边地区干路网相协 调。 合理引导未来土地开发,强化城市各片区的联系,突出虎门对外的辐射作用。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控制私人交通的发展,加强接驳枢纽的建设。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说明书以高科技为手段,加强交通管理。11.3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11.3.1 干路网根据虎门用地特征,规划虎门未来城市道路网为大“十”字结构。即以虎门大道和 连升路为骨架,将 5 个片区串在其中,并通过太沙路、金宁路、富马路等 8 条主干 路将 5 片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虎门城市道路网络。规划虎门道路等级为城 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与支路四级。 规划绕城路、 番太路为城市快速路。 主要承担虎门与东莞中心城及各镇的交通联系, 组织部分对外交通,承担与高速公路衔接。绕城路、番太路实行全封闭管理。 规划太沙路、金宁路、富马路等 25 条道路为城市主干道。主要承担城市各片区的 交通联系,承担城市与高速路的联系。 规划银龙路、金龙路等 46 条道路为城市次干道。服务于各片区,承担片区干道和 城市主干道的交通集散。 虎门各片区道路自成体系。规划中心片区、北部片区、南部片区以及东部片区为方 格网结构,威远岛片区为环状结构。 根据中心片区用地特征,规划滨河路、银龙路东段和七号路西段为城市步行街。 根据对虎门交通特征分析,新规划的道路断面一般采用“一块板”或“二块板”形 式,城市快速路断面与《东莞市城市交通发展政策纲要及干线路网规划》的断面相 一致,既有的道路在规划红线不变的情况下,其断面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 不调整。本次规划提出的 14 种断面仅供参考。 规划城市快速路长 15.0 公里,城市主次干道长为 321.56 公里。城市主次干道密度 为 4.09 公里/平方公里。规划道路横断面一览表 断面类型 编码 A―A B―B C―C 红线宽度 80 60 60 主车道 2×11.5 2×11.5 2×11.5 辅车道 2×7.0 2×6.0 2×7.0 人行道 2×6.0 2×6.5 2×6.0 中央 隔离带 20+4 8.0 2.0 单位:米 两侧 隔离带 2×3.5 2×2.0 2×4.525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 年 12 月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50 45 45 42 40 35 32 32 30 25 202×11.5 2×13.75 2×12.0 2×11.5 2×11.5 23.0 2×10.5 21.0 16.0-18.0 12.0-16.0 12.0-14.02×3.5 -2×8.5(9.0) 2×6.5 2×6.5 2×8.5 2×7.5(6.5) 2×6.0 2×4.5 2×5.5 2×7(6) 2×6.5(4.5) 2×4(3)10(9.0) 4.5 8.0 2.0 2.0(4.5) 2.0 --规划道路一览表见附表 2。规划道路网一览表 道路等级 机动车设计速度 道路长度 路网密度 机动车道 道路红线 单 位 Km/h Km 2 Km/km 条 m 快速路 60-80 15.0 0.19 6-8 60 主干道 50-60 182.13 2.32 4-6 32-60 次干道 30-40 139.43 1.77 4 25-35 支 路11.3.2道路交叉口道路交叉口宜采用“十”字平面交叉形式。主要道路的交叉口必须考虑渠化设计, 增加其道路的通行能力。交叉口建设要根据路权优先的原则,保障主导交通流的优 先与畅通。 尽量慎用立交,降低建设费用,保持城市良好的景观。立交建设必须从系统整体考 虑,最大限度发挥立交的效益,避免孤立建设将其矛盾转移。道路交叉口形式 相交道路 快速干道 主干道 次干道 主要支道 快速干道 A 主干道 A A、B 次干道 A、D A、B B、C 支 路D B、D C C注:A 为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B 环形平面交叉口; C 无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D 右进右出平面交叉口。立交控制用地一览表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说明书立交用地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位 置 用地面积(万平方米) 6 6 6 6 6 6 12 12 12 12 合计 27绕城路与富马路交叉口 绕城路与三号路交叉口 人民东路与常虎高速交叉口 绕城路与博文路交叉口 绕城路与二号路交叉口 绕城路与上南路交叉口 进港二路与沿海高速交叉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电信虎门营业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