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放弃优先购买权声明书一下。之前他是有发朋友圈的。现在看不了。而且什么都没有。想

(半仙修行者)
第三方登录:注册 | 登录
资深交互设计师,微信公众号:呆呆U理
产品经理就业特训营,专门为大学生和准备转型做产品的人量身定制,60天线下培训,包就业!
这次为大家解析微信的一个功能「朋友圈三天可见」,从表面到深层的思想,我都会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我本身并不是什么社交达人,社交产品用得也不多,除了微信就是 QQ,没其他了(最近多了个小密圈)。微博我长这么大都没怎么用过,打开它的次数屈指可数。
不过,近些年的社交产品真的变化非常大,光说微信,从文字聊天到语音聊天,现在甚至都可以视频了。其他各类社交产品的交互模式也真是日新月异,至今我都觉得探探的左右滑动的交互很新奇。(我真不是一个合格交互,哈哈)
各类产品都想分到社交的一杯羹,包括支付宝推出的生活圈、陌陌的网红直播、小密圈的问题留存,无不是为了这个目的。
看着这些变化非常快的社交产品,也为了不让自己在社交这块落伍,我就决定通过微信的「朋友圈可见范围」这个小细节来谈谈到底是什么影响着社交模式的变化,以及这个变化改变了什么。
先来说说隐私(心理)
我是一个不怎么看朋友圈的人,所以很少关注朋友圈功能的变化。不过前阵子微信推出了关于「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的功能,可选择三天或半年,我觉得还是挺「有趣」的。就连各大公众号、知乎专栏都在写关于「三天可见」的文章,不过多半属于抒情类,咱作为交互专业人员,必须理性一点。
以前看到过一句话:交互设计要提供给用户足够的安全感,不能侵犯用户隐私。虽然在这个时代说隐私很可笑,但不代表人们不想要隐私,两个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如果你去看一个好友的朋友圈,在其个人资料栏里面,微信还展示了其「个人相册」的小图信息,好像在告诉你:我没有屏蔽你哦。但是一点进去才发现,只能看到最近三天,有种赤裸裸被欺骗的感觉。(每个人都想做那个掌握别人资料而不被别人掌握自己资料的人。)
那么,微信为什么推出这个功能呢?是因为现在的人都开始关注内心了么?如果是真的,那这个世界会变得很不一样。所以明显不是,微信之所以推出这样的功能,一定是基于现实用户的操作数据为基础的。
比如我的朋友圈有这么一类人:每次发完内容,过不了多久就不见了,要么是删了,要么是设置为仅自己可见了。说实话,发一条删一条或隐藏一条,其实挺累的,这类人内心肯定有很多想法,而「三天可见」这个功能正好就满足了这类人的需求。即不用删除也不用隐藏,还能告诉对方:我没有屏蔽你哦。
为了探究这类人内心的真实想法,我特意问了一些人,为什么要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这是一个什么心态呢?
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回答:
「往事不堪回首,我不想让别人看到我过去愚蠢的、秀恩爱的、杀马特的样子。」
「过去的都过去了,没什么好纠结的,活在当下吗~」
「我不需要别人的关注,保持一点神秘感挺好的。」
……诸如此类的官宣。
我们来重新解析一下上面的言论,看看他们真实的想法是怎么样的:
「每天看着朋友圈那些朋友发的高大上的东西,觉得自己发的好没品位啊,他们看到我的朋友圈会不会觉得我 out 了,赶紧清理一波。」
「我以前发的东西好像没什么营养,要是被我中意的人看到了怎么办?」
「不能让别人了解我太多,不然我就没了隐私了,我要让别人觉得我很神秘很牛逼。」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这一整段内容都在传递一个信息:人自身的矛盾心理导致了社交的复杂化。。
开头我就在说,现在社交模式日新月异,社交软件层出不穷,说到底还是社交变得复杂了。微信一开始秉持的理念是熟人社交,虽然那会「附近的人」、「摇一摇」等功能热度都挺高,但是人们对这些功能的概念其实不是很理解,简单说就是没玩透。
现在不同了,什么软件都有,有些 App 是朋友安利我,让我看看里面的交互的,真的,看完都刷新了我的世界观。所以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微信推出的「三天可见」功能更像是为处理复杂社交做减法,根本原因是:好友人数的增加激化自身矛盾心理。怎么说呢?继续往下看。
再来说说「三天可见」的利弊关系
本来我以为「三天可见」是属于朋友圈内容「阅后即焚」类似的工作,但是仔细思考了下,发现原来这个功能并没有这么简单。
我们先看看朋友圈目前的一些功能:
陌生人是否可见:未添加好友,陌生人可查看你的朋友圈十条信息,或者完全无法查看;
屏蔽好友看自己的朋友圈:虽然是好友,但是对方无法查看自己的朋友圈状态;
屏蔽看好友的朋友圈:在朋友圈不会出现该好友的任何信息或状态;
单独发指定可见:对好友进行分组,指定谁可以看,谁不能看。说实话,分组很累,在我有 600 个好友的时候明智的进行了分组,现在加一个就归类,让我现在就轻松了许多。然而当时还是花了将近 2 小时才分好组;
单独发指定不可见:有时候发一些内容,不想让某些人看到,所以只能去指定谁不能看了。
到此其实还没说完朋友圈的功能,但是我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同样一个信息:功能确实越来越复杂了。
现在的「三天可见」更是增加了产品功能的复杂性,我仔细的思考了下当中的一些变化。
朋友圈跟之前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现在好友量的增加,熟人社交反而变得次要了,主要的是新人或陌生人的社交。虽然人数是表象,但是它也具备是否可控性的,好比人的选择多了,就发现自己不知道如何抉择了。所以「三天朋友圈可见」反而能让这部分用户能够保护自己的隐私吧。
但是反对的声音也是很多:
某段子:陌生人都可以看到你十条信息,我作为你好友只能看你三条信息,那我删了你不是更好?
这个功能阻断了好朋友了解你的途径,因为不是好朋友,是不会点开你的朋友圈的;(这两点我觉得还是有点片面的)
这些情况都预示着一个现象:即人们越来越不喜欢看朋友圈了。
为什么呢?因为朋友圈的内容大部分都没什么新意,不是分享一些无趣的链接,就是分享旅游的照片,或者是一些自以为能引人注目的生活自拍。当初我好友达到 1500 人时,一条信息随随便便就能收获至少 70+ 的赞,现在好友 2000 多人,一篇文章的链接有时候连 20 赞都没了。而就连朋友圈可提醒的小红点都可以隐藏了,是不是更说明了社交产品所面临的危机呢?
我们来看看,「微信隐私」这块功能菜单的变化。
不知道大家理解了我的意思没。隐私功能一直在被优化,产品在不断提高用户所谓的安全感,而这正好跟一些人说的,现代社会无隐私可言,呈现出了两个极端。不过其实也正好契合,正是因为无隐私可言,人们才更在意隐私。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回答,说是:
在12年底13年初时,QQ 出现的一个问题:「全民隐身」。简单说就是很多人经常上线后一看好友列表,全是灰色一片,没几个上线的好友。后来,腾讯官方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推出一次版本更新,欲强制性取消隐身功能,登录时没有了隐身选项,列表上所有人都是彩色的,包括离线的和隐身的。当时那个版本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招致一片骂声,最后只得快速更新回灰色隐身的版本。也就是那一年,微信的用户量呈直线般上升。
而这个事情与微信的「三天可见」有什么联系呢?
其实也就是社交的复杂化,好友数量的增加,林子大了,所以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些隐私权,而用户通过各种操作引导微信推出的各类屏蔽功能反而会让产品走向失败。如果,点开每一个朋友,都只有三天的动态,那么这款社交软件还是所谓的社交软件么?
虽然每个人都有保护隐私的权利,但是从产品的角度来说,生态圈才是一个社交产品的灵魂。
最后来个大话题:人性
每个人都习惯于跟随大众潮流,即便不知道为什么。
基于数据所设计的产品或功能,也许是人们目前需要的,但绝对不是人类所必要的。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仅仅只是一部分原因,所以我一直说数据可做为相对参考值,但是不能以绝对的方式来分析。
有人说:微信一开始就不是要做社交产品,他们要做的是生态系统,所以才有了小程序、搜一搜、看一看等功能。但是我从来不相信这类说辞,相反我认为反而是因为他们也看到这一层面的问题才慢慢开始转型,从即时通讯工具到平台生态系统。
接下来,我要说一个比较虚的话题:格局。(下面主要是感性部分了哦~哈哈)
我回头看以前的自己,觉得有点无聊又有点幼稚,各种黑历史,特别影响我现在的个人形象(虽然也没什么好的形象)。毫无疑问,我那些没什么营养或者单纯发泄情绪的状态,根本帮助不了任何人,甚至会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抓住把柄,但我还是决定保留,一方面它体现了真实的我,另一方面,这让我必须明白:人长大了,就得学会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如今朋友圈的成分这么复杂,根本不是「是否可见」或发不发朋友圈能解决的,所以很多人都开始不发朋友圈了,而导致现在的朋友圈缺少了原创性。
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什么发不发朋友圈能决定的,即使大家每天发,其实还是重复的内容,上面也表述过了。那么回到最开始的话题:为什么社交网络的设计这么复杂?
原因有很多,但是最大原因在于:所有的功能都是为了取悦用户的行为而设计的。
但问题是,这种被动式行为都是商业化的,我们不能从中获得什么更深刻的体验与成长,更多的反而是被肤浅的表面所吸引:时代在变,媒介在变,而不变的,还是那批不求上进的人。所以我们在社交网络中收获的往往都是无聊与失落,最后什么都没有,与最初一样,等待着另一个产品打动自己。
为什么我们会失落?为什么人们觉得毫无收获?因为你没有得到你自己预期中的成长,而成长这件事不是你去做一些简单的社交就能得到的。就连所谓的设计讲座、分享、交流会的作用都微乎其微,更别说是网络社交了。
无聊的时候,问问自己掌握某个知识点了不;遇到问题,尝试着自己主动去解决了没;晚上游戏时间到了,拿起书试试看能不能静下心来读下去;作图的时候,有没有时不时拿起手机去翻阅新闻、信息;
当你真正得到了成长,发一个朋友圈,让我们给你点个赞。
作为一名产品或交互人员,发现一款好产品更新迭代的时候,不仅仅只是去思考表面的功能逻辑与架构原理,更应该分析背后真正的原因:这个功能为什么会出现?
最后来一句鸡汤作收尾:一开始,我们都喜欢那个虚幻的自我,是自己心中希望实现的理想状态;而实际生活中,我们像是灯光褪去后狼狈收场的路人,平凡,简单,朴素,实在。
你真的成长了么?翻开作品集,问问那个真实的自己。
#专栏作家#
呆呆,微信公众号:UDai-bl,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交互设计师一枚,擅长交互动效、产品分析、数据分析、用户研究、行业分析等。痴迷阅读,希望有书友交流。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如果觉得写的不错,欢迎打赏支持
赞赏5人打赏
收藏已收藏 | 41赞已赞 | 34
资深交互设计师,微信公众号:呆呆U理
产品经理群运营交流群求职招聘群
Axure交流群
PM要学点技术
关注微信公众号
11个回答18人关注
0个回答1人关注
9个回答38人关注
11个回答11人关注
9个回答89人关注
17个回答26人关注给女友发微信不回
她还在发朋友圈是一种什么感受?
五点多的时候发到七点多 &问了她吃没吃饭 &在干吗 &说我晚上吃的啥 &还给她发了个挺有意思的搞笑视频然后一条也没有 &她自己还发了一条俩男的在她店里吃转转薯塔的朋友圈 &配文字是“俩大老爷们在我店里吃炸署 &还吃得这么嗨” &那俩都是她朋友气的不打一处来 &给打了个电话 &她妈接的 &说她店里没货了 &去超市买土豆了 &然后说了两句就挂了这是一种什么体会?我又为步行街绿化带做贡献了么?这尼玛..我谢谢你们的祝福呗后来她回来给我回微信了 &说转转薯塔是她店里的新品 &发照片是为了打广告然后我问她你发朋友圈看到我的未读消息就不会回一下么 &她没正面回答 &又来还因为晚上回家不接电话小吵了一架 &说我天天这么联系她让她觉得恶心我说你以前天天晚上给我打电话发视频的 &咋就不恶心她说她想有自己的生活 &不想这么粘着我了(她有个闺蜜偶尔会住她家 &她自己在外面有个房子 &但我忍不了的是偶尔她闺蜜男朋友也会和她俩一起住 &睡过同一张床两次 &我跟她吵过 &然后那个男朋友买了张床 &和她闺蜜去另外一个屋了 &也是偶尔住)然后我就说你看你现在什么事都不跟我说了 &以前干点啥 &有用没用的都会告诉我一声 &现在拍写真 &拍完了我才知道 &那个男的和你闺蜜住你家 &住了两次了我才知道 &她说这些和你说有什么用 &除了听你墨迹?我这么大了还不知道这些事么balabala..我说怎么你和男的就那么多事 &她就有点生气了 &说因为贱 &然后就挂电话了然后我当时也挺生气的 &微信发给她说分手吧她回个呵呵我说咱俩怎么都处到这份上了 &我都能让你觉得恶心了她回个*河蟹*...然后又打了通电话 &我说咱俩都快订婚了 &就最后这么两个多月了 &能不能好好地 &哄了一会给哄好了我知道步行街一向劝分不劝合我和我对象处了四年多了 &异地 &今年年底准备订婚 &中间分分合合的 &她也找过男朋友相过亲 &我也找过PY &我们互相都知道她觉得我虽然不成熟但是刚毕业可以培养而且很爱她 &我觉得她成熟会照顾人教会我很多 &加上性格什么的也都对味 &所以我本身是不想分的 &可能感情这种东西就是一阵一阵的吧 &以前有的时候她也很粘我 &有的时候也很冷她对我冷的时候 &赶上我没事干 &我就容易瞎想 &一会九点多叫她起床 &估计今天又不会理我
[&此帖被桑巴斯威武霸气在 08:53修改&]
这些回帖亮了
其实我不想说的,总是绿来绿去。。唉。搞得很多JRS都有阴影了。。
来我们唱首歌来点正能量
期待着一个幸运和一个冲击.....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这歌,啊哈哈老实话,看了楼主的情况,这样还准备结婚了,反正我觉得是我的话我会分
[&此帖被KG-10-29 12:41修改&]
引用2楼 @ 发表的:没事,楼主,可能是太忙了,接待客人
我是手机dang 你老实大声告诉我这是不是绿色
发自手机虎扑
没听她妈说买土豆去了吗?土豆多少钱一斤你多少钱一斤?
发自手机虎扑
仅仅是没礼貌而已
绿不绿就先不说了,就她这智商你能忍?不为后代着想?
仅仅是没礼貌而已
引用2楼 @ 发表的:没事,楼主,可能是太忙了,接待客人
楼主该看看《论:备胎的自我修养》
发自手机虎扑
其实我不想说的,总是绿来绿去。。唉。搞得很多JRS都有阴影了。。
来我们唱首歌来点正能量
期待着一个幸运和一个冲击.....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这歌,啊哈哈老实话,看了楼主的情况,这样还准备结婚了,反正我觉得是我的话我会分
[&此帖被KG-10-29 12:41修改&]
恭喜楼主,贺喜楼主,重获新生
有可能是只带了pad去店里?
发自手机虎扑
欢迎加入步行街大家庭
绿不绿就先不说了,就她这智商你能忍?不为后代着想?
沟通一下。沟通不了就踹了。
我和女友分手前三天就这个情况
我女朋友经常这样,发消息不理,只有她找你的时候她才会出现,平时自顾自玩儿自己的
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2楼 @ 发表的:没事,楼主,可能是太忙了,接待客人
我是手机dang 你老实大声告诉我这是不是绿色
发自手机虎扑
交个女朋友,还是养条狗
发自手机虎扑
没听她妈说买土豆去了吗?土豆多少钱一斤你多少钱一斤?
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15楼 @ 发表的:
我是手机dang 你老实大声告诉我这是不是绿色

颜色是步行街绿
干到她记不得微信密码!!
我的经验就是快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1449人参加团购198.00元&699.00元
481人参加团购399.00元&969.00元
148人参加团购169.00元&459.00元
1119人参加团购679.00元&1199.00元
313人参加团购232.00元&469.00元
370人参加团购118.00元&369.00元
220人参加团购299.00元&899.00元
4030人参加团购499.00元&899.00元
328人参加团购199.00元&699.00元
178人参加团购298.00元&1199.00元
401人参加团购749.00元&1399.00元
226人参加团购368.00元&699.00元无法找到该页
无法找到该页
您正在搜索的页面可能已经删除、更名或暂时不可用。
请尝试以下操作:
确保浏览器的地址栏中显示的网站地址的拼写和格式正确无误。
如果通过单击链接而到达了该网页,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通知他们该链接的格式不正确。
单击按钮尝试另一个链接。
HTTP 错误 404 - 文件或目录未找到。Internet 信息服务 (IIS)
技术信息(为技术支持人员提供)
转到 并搜索包括&HTTP&和&404&的标题。
打开&IIS 帮助&(可在 IIS 管理器 (inetmgr) 中访问),然后搜索标题为&网站设置&、&常规管理任务&和&关于自定义错误消息&的主题。男人的朋友圈都暴露了些什么秘密?导语有一句话叫做,想要了解一个人,就去看他的朋友圈!现在大家有事没事都喜欢刷下朋友圈,更新一下状态,找人聊下天。一张PO出来的照片、一个赞、一句“在吗?”,甚至是万年潜水的伪僵尸粉,每一个都暴漏了男人的小秘密。你知道吗?男人朋友圈中的蛛丝马迹。  朋友圈虽然是女性放自拍,晒美食,每天放一些简单小事但确实是幸福的地方,但也不能忽视男性这个群体。你知道吗,其实朋友圈暴露了很多人的秘密,当然也包括男人。想要进一步了解他,你不仅可以从平时的衣着打扮,也可以看看他平时朋友圈都爱发些什么,在聊天软件上都说些什么。  1、狂晒自拍:自恋+性取向成疑  男人其实很少会在朋友圈晒自拍,即使他们会自拍,也很少晒出来。过了20岁以上还爱凹角度晒自拍、晒肌肉、晒半裸的男人,在性取向方面就可以打个问号了。(只是陈述事实,绝不是对同志有什么意见哦!)  另外,通过朋友圈的自拍频率也可以大致判断出一个男人的自恋(自信)程度。如果一个男人在自己的朋友圈经常性的PO出自己P过的自拍照,说明他是一个非常臭美的家伙。曾经有个实验说明:爱上传自拍的人自恋和心理变态程度更明显,他们认为自己比别人更漂亮或更聪明,而心里其实是更缺乏自信,心理变态则是缺乏对他人着想的能力,缺乏同情心并且容易冲动。他们也许会以自我为中心,不容易为她人着想,因为自己帅,所以全世界都要围着自己转。觉得你对我好是应该的,我并不欠你什么。   当然,如果颜值高也就算了,如果颜值又不高又爱自拍,那只能说明只是一个审美严重扭曲的男人。
本内容为爱美女性网()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关注“lady8844com”公众号,了解更多时尚资讯。
相关文章精选文章
网友关注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java 先声明后定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