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接口和nvme区别M.2接口有什么区别

&主题:那个啥sata express感觉很鸡肋啊,都有M.2接口了。
泡网分: 23.28
帖子: 9712
注册: 2008年06月
首先,对于HDD来说,SATA6都富余了,所以能用上M.2或者SATAe的只有SSD。
M.2只有一点点大,而是SATAe那么宽,还得用一根三头线连着,还得用2.5寸位置,感觉鸡肋得不行啊。没搞懂为啥Z170主板上要搞那个接口,还有两三个。
还有,SATAe接口那么大却只能有x2的带宽,而M.2除了有x2规范,还有x4规范。
SATAe这跟数据线也不得不让人吐槽,这简直是回到IDE时代的接口宽度了。
本帖最后由 nahcooo 于
07:50 编辑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361&&回帖:9 &&
泡网分: 11.481
主题: 1592
帖子: 11139
注册: 2014年05月
反正就一个m2接口给启动盘的ssd用,投石问路,目测机械硬盘的大厂希捷西数不会很乐意支持的。
泡网分: 23.28
帖子: 9712
注册: 2008年06月
幻影神弓 发表于
反正就一个m2接口给启动盘的ssd用,投石问路,目测机械硬盘的大厂希捷西数不会很乐意支持的。就机械盘那速度,老实说SATA2都够用
我现在台式机双SSD,比单SSD又爽一些。 本帖最后由 nahcooo 于
07:54 编辑
泡网分: 0.189
注册: 2015年07月
价格比同容量其它接口贵,要增加容量需要往同一个方向延长尺寸布放芯片,所以受限于机器物理空间,实际上最大容量有限.
泡网分: 26.139
帖子: 8562
注册: 2007年02月
范特稀 发表于
价格比同容量其它接口贵,要增加容量需要往同一个方向延长尺寸布放芯片,所以受限于机器物理空间,实际上最大容量有限.这个好说,一般M2接口有80长的,也很厉害的面积了。再说芯片的单片容量一直都在提高吧,我觉得应该提倡SSD小型化然后直接竖插在主板上,省却电源线和数据线。
泡网分: 8.524
注册: 2009年02月
散热……而且目前m2也有走sata通道的……而且很多…至于三星跑分怪,你写满一次再写就炸了………
本帖由 iPhone 5 (GSM CDMA)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3.28
帖子: 9712
注册: 2008年06月
范特稀 发表于
价格比同容量其它接口贵,要增加容量需要往同一个方向延长尺寸布放芯片,所以受限于机器物理空间,实际上最大容量有限.那现在为啥M.2(PCI-E)的盘比SATA express的盘便宜?我看有两个原因。一是笔记本也用M.2,二是SATAe还要多做一个外壳。
这就和CF卡成本降不下来一样,一是基本只有高端单反用,二是要多做个外壳。
面积问题好解决,改成竖着插就行了(就像插内存一样)。最大容量有限这个完全不必担心,因为还有原始的PCI-E槽呢,一个显卡那么大的体积里,少说也能堆10TB的闪存芯片吧。
想了一下,SATAe最大的优势还是用在服务器上,可以把硬盘从主板或者从PCI-E槽那里挪到前面板上,服务器可以很方便的替换损坏了的硬盘。
泡网分: 11.481
主题: 1592
帖子: 11139
注册: 2014年05月
标准pic-e显卡插槽上有显卡一样的一张扩展卡,上面焊满八个笔记本内存条插槽一样固态硬盘接口,直接像插笔记本内存条一样插到固态硬盘扩展卡上就好了。
泡网分: 11.481
主题: 1592
帖子: 11139
注册: 2014年05月
nahcooo 发表于
就机械盘那速度,老实说SATA2都够用
我现在台式机双SSD,比单SSD又爽一些。对于玩双ssd的网友,我能说什么呢?万恶的有钱人!让狼七晒设备亮瞎的你的眼。
泡网分: 11.664
帖子: 3946
注册: 2010年02月
flyaway888 发表于
这个好说,一般M2接口有80长的,也很厉害的面积了。再说芯片的单片容量一直都在提高吧,我觉得应该提倡SSD小型化然后直接竖插在主板上,省却电源线和数据线。是的,都SSD了,就不应该有个硬盘线这东西,直接像内存一样插主板上最好。
&版权所有:&&&&  SSD的接口种类有很多种,除了最最流行的SATA接口之外,还有mSATA接口,M.2接口,PCI-E接口等等。一般来说,接口不同,价格也不同,而且它们之间价格相差很大。目前好像最贵的产品,都集中在PCI-E接口上,而mSATA接口基本上没有出现多长时间,就被更强大的M.2接口所代替。其实不论是什么接口,最终的目的都是方便用户使用。今天做的这个对比测试,就是M.2接口与mSATA接口的对比。按理来说,M.2接口的产品性能应当更强劲,但实际上M.2 SSD是分为SATA和PCI-E二种的。(M.2 SSD可分为PCIe总线 M.2 SSD、SATA总线 M.2 SSD,走PCIe总线的M.2 SSD,最高理论带宽达10Gbps,一般用于高性能产品。走SATA总线的M.2 SSD,理论带宽为SATA 6Gb/s。性能与SATA SSD相近,相比PCIe总线 M.2 SSD,价格上更具优势。主要配备于带M.2接口的笔记本电脑、超极本。一般来说使用SATA接口的M.2 SSD要短一些,性能较差。使用PCI-E接口的M.2 SSD要长一些,性能较强。但它们的宽度基本上是不变的。)所以有时就会出现M.2接口反倒不如SATA接口的现象。下面我就对M.2接口与mSATA接口的SSD对一些对比。    左边是走SATA总线的M.2 SSD,宇瞻ASG。右边是mSATA接口的浦科特M6M 256G。这二款产品虽然接口不同,但它们本质上,都是走SATA总线的产品。也就是说它们的性能,都限制在了理论带宽为SATA 6Gb/s上了。       宇瞻ASG的体积很小巧,包装方面,很像U盘,这也是宇瞻包装的一种风格。       浦科特M6M 256G的包装,则有些不同,个人感觉有些寒酸。在SATA接口中,浦科特SSD的包装都很精美,而在mSATA接口中,浦科特这个包装,就显得有些太过简约了。       二款产品的对比。宇瞻的包装是一半透明的,只能看到实物的一半。浦科特的包装虽然是全部透明的,但因为上面的贴纸,也只能看到实物的一半。     M.2接口SSD与mSATA接口SSD对比。       左边是M.2接口SSD,有二个凹槽,左边是mSATA接口SSD,有一个凹槽。从凹槽的数量就可以很好的判断出不同的接口了。            M.2接口SSD的外观是又窄又长,mSATA接口SSD的外观是又宽又短。     宇瞻ASG使用的是Apacer SCPS08PH主控,它属于宇瞻科技在业界首创四核心超高效能SATA III 6GB/s高速传输闪存主控。       此产品使用了NANYA(南亚)的DRAM缓存,型号为NT5CC256M16CP-DI,显示的容量是512M。闪存颗粒编号为IP8AG5SAPH,双面共4颗,单颗60GB。    浦科特M6M 256G是浦科特推出的第二款mSATA SSD产品,采用最新的Marvell 88SS9188主控,东芝19nm MLC高品质闪存及南亚高速缓存。这面可以明显的看到二颗东芝闪存和一颗Marvell主控。Marvell 88SS9188双核主控频率为384MHz,具备4个通道,每个通道支持4CE单元,并支DDR3 800独立缓存。            二款不同接口的SSD重量是一样的,都为7g。         宇瞻ASG的长宽实测信息。            浦科特M6M 256G的长宽实测信息。    测试平台及评测软件信息。因为是二种不同的接口,所以这里选用了二块不同的主板,其它硬件配置是一模一样的。     1:CrystalDiskInfo  CrystalDiskInfo是一个硬盘健康监测工具,它通过读取S.M.A.R.T了解硬盘健康状况.打开它,您就可以迅速读到本机硬盘的详细信息,包括接口、转速、温度、使用时间等,软件还会根据S.M.A.R.T的评分做出评估,当硬盘快要损坏时还会发出警报,支持简体中文。    二款产品使用软件测出的接口信息都显示是SATA,其中浦科特M6M 256G的信息要比宇瞻ASG信息更详细一些,     2:AS SD Benchmark(1.7.)  AS SSD Benchmark是一个专门为SSD测试而设计的软件。可以测试出固态硬盘的持续读写性能,包括4KB小文件的传输性能等等,成绩显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MB/S的形式,另一种是IOPS形式,分别测试读写速度。在View选项中可以切换插卡两种形式的测试结果,无需重新测试。AS SSD Benchmark ver1.7.为目前最新的版本。最常见的固态硬盘基准测试,综合各方面体现固态硬盘的基础性能表现。通过AS SSD Benchmark就可以查看当前SSD硬盘用的是什么驱动,显示msahci用的是微软自带的SSD硬盘驱动。       这二款产品虽然接口不同,但它们本质上,都是走SATA总线的产品。从整体性能来看,mSATA接口的浦科特M6M 256G更强一些。     3:CrystalDiskMark(V3.0.3 x64)   CrystalDisk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硬盘性能测试软件,但测试项目非常全面,涵盖连续读写、512K和4KB数据包随机读写性能,以及队列深度(Queue Depth)为32的情况下的4K随机性能。队列深度描述的是硬盘能够同时激活的最大IO值,队列深度越大,实际性能也会越高。    
  4K性能方面,走SATA总线的M.2 SSD,宇瞻ASG要更强一些。     4: AnvilBenchmark(V110)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是一个专门为SSD测试而设计的软件,只要点击RUN,所有测试就会自动完成,也可以分别队单独的项目进行独立的测试。还可以对测试文件大小和测试的磁盘进行选择。根据SSD在实际使用中读取比写入更加重要的特点,读取部分分为六项:Seq 4M、随机4K、随机4K QD4、随机4K QD16、随机32K、随机128K,写入部分仅有四项:Seq 4M、随机4K、随机4K QD4、随机4K QD16。最后汇总读和写的各自分数,并得出总分。支持TRIM功能。另外,右下角的硬盘信息显示的非常详细,包括品牌、容量、固件版本等等,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还可以直接进行测试成绩截图,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5:TxBENCH(0.95 beta)  TxBENCH是最近才流行的SSD测试软件,除了有基础测试项目外,还支持自定义测试项目,可以自由设定测试的区块大小、队列深度等等,还有全盘写入测试(FILE和RAW都支持)。SSD特性检测功能比CrystalDiskInfo更全面深入,是否支持Device Sleep功能也能检测出来。甚至还有Secure Erase安全擦除,分4种模式:标准Secure Erase(擦除FTL层)、增强Secure Erase(擦除FTL并清空NAND闪存)、Trim所有SSD空间、覆盖写入全盘所有扇区,以及手动Trim功能。     6:ATTO Disk Benchmarks(V2.47)  ATTO Disk Benchmark 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磁盘传输速率检测软件,可以用来检测硬盘、 U盘、存储卡及其它可移动磁盘的读取及写入速率。该软件使用了不同大小的数据测试包,数据包按0.5K、 1.0K、 2.0K直到到8192.0KB进行分别读写测试,测试完成后数据用柱状图的形式表达出来, 很好的说明了文件大小比例不同对磁盘速度的影响。最大读写测试对比,着重体现压缩和非压缩SSD的成绩表现。     7:PCMark7(V1.4.0)  PCMark7是Futuremark发布的一款测试软件。PCMark 7包含了大量不同的测试项目,可以从不同角度衡量系统的性能,内容包括:存储:Windows Defender、图片导入、游戏、视频播放与转码、图片处理、网络浏览与解密等等,这里我们针对SSD只选择了Secondary storage suite辅助硬盘测试,PCMARK 7硬盘测试,测出的是真实的量化性能,而非只是一个简单的分数。  PCMark 7 1.4.0除了标准测试结果外,在PCMark 7 Storage(存储)测试中,还会汇报额外的“Raw”(原始)结果,从成绩计算中排除了公制空闲值。     8: PCMark8(v2.4.304)  PCMark 8是一套针对PC系统进行综合性能分析的测试套装,不过这次需要操作系统至少是微软的Windows 7,Windows Vista/XP则完全被淘汰,Windows 8也同样可以进行测试。这次Futuremark发布的PCMark 8采用了分项测试的方式,这一点和之前的有所不同——之前版本的PCMark虽然也同样具备了不同的分项,但都需要使用者在设置项目中进行调试,而PCMark 8则直接将各个项目进行了分类,我们在进行测试之前就必须选择其中一项,这几个项目分别是Home、Creative、Work、Storge和Applications。     从测试成绩来看,二款产品的整体得分差距不大,但是硬件的读写速度,差距还是蛮大的。  小结:因为宇瞻ASG是一款走SATA总线的M.2 SSD,所以它的性能比较普通。而浦科特M6M 256G的接口是mSATA,其实也就是SATA接口的mini版,与SATA接口本质上是一模一样的。最终就是这二款产品虽然表面上的接口不同,但它们本质上却都是SATA接口的产品。从测试结果来看,浦科特M6M 256G的整体性能表现出色,这也体现了浦科特的一惯作风。宇瞻ASG的4K性能表现出色,也算是弥补了一些不足。 总之二款产品各有所长,但对用户而言,还是不要盲目的迷信接口为好。其实我个人觉得,如果不是非常需要,还是使用最普通的SATA接口,最是省心。
楼主发言:1次 发图: | 更多
  内存还是不错的啊
  虽然时间有点长了啊
  但是性能确实一点不差啊
  整体还是不催啊
  给小机箱配置不低啊
  小机箱不好用啊
  楼主很能折腾啊
  用了这么多的测试软件啊
  结果很详细的说啊
  楼主的手办不错啊
  m2就是体积小啊
  不过需要配套的主板才行啊
  不是很推荐啊 价格肯定不低啊
  @the123003 楼主还有模特啊
  不过这手办真心不错啊
  是日版的吧
  成绩还是不错的啊
  楼主用的测试软件也是蛮多的啊
  不过我还是要为楼主点个赞啊
  现在安全系统这么管事了?
  两次输错密码就要验证了啊
  添麻烦了吧
  很喜欢楼主的模特
  太有意思了啊
  @watchseehi
22:38:33  不是很推荐啊 价格肯定不低啊  -----------------------------  这个价格应该不是很低啊
  全是sata接口的,分数高不了。
  主要是给超极本准备的。
  主要是给超极本准备的。
  950 PRO使用PCIe 3.0×4通道
  玩过几百款游戏,使用SSD后,只感觉游戏打开时间有的缩短了一下,有的基本上没变,没感觉出有多快。
  换了M.2接口的固态,把主板SATA1 SATA2接口给挤掉不能用...
  M.2固态是走的SATA通道...
  个人认为SATA接口的SSD是过渡产品。M2接口和pcie接口的SSD才是发展方向……
  以后走PCI-E的M.2绝对是王道。让瓶颈不再是瓶颈。
  目前还是受成本,价格限制。不过也许以后会出现SATA4.0 5.0这类接口的。
  发热量的确很低,比HDD要低不少。
  我现在也是把HDD当仓库盘使用,比如备份,重要文件的第二份第三份拷贝等等。不过,我认为HDD的安全性被夸大而SSD的不稳定性同样也被夸大。
  机械硬盘,远没有厂家宣传的那么皮实的,什么平均多少万小时无故障,全是扯谈
  pcie接口的,多数都很强大。
  m.2接口的,看走的是那种通道了。
  缩短的loading时间,尤其是现在50G以上的游戏。。。。。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原生M.2接口性能怎样?!老平台是否一样生猛?!——事实说话![原创]_最数码科技论坛_太平洋电脑网最数码论坛
原生M.2接口性能怎样?!老平台是否一样生猛?!——事实说话![原创]
最数码香主
贡献2334, 距离下一级还需1666贡献
头衔:最数码香主注册:
自动加载图片
楼主 电梯直达 楼
在上一篇《绝对的生猛!带来的不止是极速——HyperX&Predator&PCIe&SSD(SHPM0G)体验测评[原创]》中,有网友在后面问了我三个问题,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就抽空按照网友的要求,做了这个测试。第一个问题:PCIE接口和原生M.2接口哪个速度更快?!第二个问题:HyperX的PCIE接口接上别的M.2的SSD性能怎样?首先,什么是M.2接口?M.2接口,是Intel推出的一种替代MSata的新街口规范,也就是我们以前经常提到的NGFF接口,即Next&Generation&Form&Factor。M.2接口有两种类型:Socket&2和Socket&3,其中Socket2支持SATA、PCI-E&X2接口,而如果采用PCI-E&×2接口标准,最大的读取速度可以达到700MB/s,写入也能达到550MB/s。而其中的Socket&3可支持PCI-E&×4接口,理论带宽可达4GB/s。华硕,技嘉,微星等新发布的9系主板已经开始提供了M.2接口,在100系列的主板将更多的支持Gen3X4&M.2接口,即占用4条PCI-E&3.0总线的M.2接口,理论带宽&32Gb/s(等于4GB/s),&也就是Socket3的标准。因为原生的M.2接口也是走的PCIE&3的总线,因此在理论上,应该与直接走PCIEX3总线的SSD的速度是一致的。那么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实测的效果是怎样的?测试系统基本与上一次一样:CPU:&6600K主板:技嘉G1&Sniper&Z170内存:HyperX&Fury&DDR4&2133&16G套装(8G*2)电源:酷冷至尊V550金牌操作系统:windows10&pro测试的SSD仅有两款,一款是!HyperX&Predator&PCIE(SHPM0G),另外一款是影驰&铠甲战将&M.2&256。系统安装在影驰&铠甲战将&M.2&256上。首先是将影驰&铠甲战将&M.2&256安装在HyperX的PCIE支架上,HyperX&Predator&PCIE(SHPM0G)接在主板的M.2接口上,分布进行测试。后面再交换过来,将HyperX&Predator&PCIE(SHPM0G)安装在PCIE的接口上,然后再将影驰&铠甲战将&M.2&256安装在原生接口上,在同一个体系中进行测试,避免其他的干扰。主板采用默认设置,会自动超频到X39,内存维持默认内存,从AIDA64中能检测出来。为了简便起见,仅仅标示SSD的品牌及采用的通道,例如:HyperX&PCIE通道,影驰&主板M.2通道。采用AS&SSD&Benchmark的成绩表明,采用PCIE通道的成绩与采用主板M.2通道的成绩接近,PCIE略微要好一点。采CrystalDiskMark的成绩表明,采用PCIE通道的成绩与采用主板M.2通道的成绩接近,互有胜负,但PCIE略微要好一点。在AIDA64的系列测试中综合读取测试中,缓冲读取,随机读取,线性读取主板M.2通道与PCIE通道的速度类似。平均读取时间差别不明显,就不赘述了。这组测试的结果,已经非常充分的回答了上面的两个问题。PCIE接口和原生M.2速度接近,相差不大。HyperX的PCIE接口接上别的M.2的SSD上,一样可以发挥别的SSD的性能,但性能的好坏最主要取决于SSD本身。第三个问题,如果HyperX&Predator&PCIe&SSD(SHPM0G)用在老主板上性能怎样?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因为其实很多老的用户,并不会去购买新的主板和CPU,因为这个更新换代,成本还挺高的,那么用老的主板,到底性能怎么样呢?我们同样通过实际验证来说明。CPU:&2500K主板:MSI&Z77&GD55;华硕P8P67-Mpro内存:HyperX&Fury&DDR3&8G套单条电源:酷冷至尊V550金牌操作系统:windows10&pro从实际上讲,不同的主板和U,对速度的影响因素很多,客观的讲,并不具备可比性。但是,有时遇到不讲道理的顽主,就是要比一比。首先,测试MSI&Z77&GD55。主板采用默认设置,会自动超频到X37,内存维持默认内存,从AIDA64和CPUZ中能检测出来。虽然与Z170的主板和U相比,性能有所下降,但是仍维持在非常高的读写速度,比sata3的优势非常明显。首先,测试华硕P8P67-Mpro。主板采用默认设置,会自动超频到X37,内存维持默认内存,从AIDA64和CPUZ中能检测出来。虽然与Z170的主板和U相比,性能有所下降,但是仍维持在非常高的读写速度,比sata3的优势非常明显。与Z77相比,略有升高,估计是跟各家的主线设计有关。从主板角度讲,Z77要比P68好一些。通过上面的测试,可以看出,老主板,采用如果HyperX&Predator&PCIe&SSD(SHPM0G)性能有所下降,主要是受主线带宽影响,但是相比于sata3的SSD性能还是要好不少。以上就是实测的结论,希望对网友有个参考吧。全文完,感谢欣赏
最数码香主
贡献2010, 距离下一级还需1990贡献
头衔:最数码香主注册:
最数码小弟
贡献52, 距离下一级还需148贡献
头衔:最数码小弟注册:
测试详细&给赞了&&&&&&大神你好!
最数码寨主
贡献12638, 距离下一级还需2362贡献
头衔:最数码寨主注册:
谢谢谢谢谢谢
最数码香主
贡献2010, 距离下一级还需1990贡献
头衔:最数码香主注册:
最数码小弟
贡献147, 距离下一级还需53贡献
头衔:最数码小弟注册:
看起来很不错的样子
最数码小弟
贡献159, 距离下一级还需41贡献
头衔:最数码小弟注册:
过来走一走看一看了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现在位置:
迅游加速器网吧版
为文章打赏
创作不易,来啊,微信打赏下口饭吃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bd1和obd2的接口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